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铁公司人力资源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培训 新途径 人力资源管理 培训评估 培训管理体系
培训是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员工对职业的满足程度,增进其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系统化的过程。随着广州地铁新线的不断建设,企业队伍和竞争实力都需要同时加强,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也不断的提高,因此培训作为人力资本的增值方式而倍受企业青睐。科学的培训将不断提高广州地铁经理和员工的个人技能,促进他们适应技术和经济环境的飞速变革,提高处理更新、更具挑战性任务的能力,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目前培训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迅猛的技术变革,提高生产率水平的要求,我国企业界也开始重视培训的作用,并逐步加大了在培训上的投资。但是,从目前企业培训的现状来看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以下问题:
1.1 缺乏正确的培训理念
由于培训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管理者对待培训随意性比较大,不能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待培训,过分强调短期效应,使得培训缺乏长期、系统的战略支持,往往流于形式。
1.2 缺乏系统的、分层次的培训体系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组织机构的不同层次对人员技能、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培训I要系统、有序地开展,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需求,以确保在培训上的投入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个人与组织的绩效。但较多的企业培训却往往忽视这一点,往往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1.3 缺少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枯燥,效率不高
从实践来看,企业在培训过程中,简单地把灌输知识、提高技能作为培训的全部或大部分,不能正确地分析员工缺少的是知识、技能,还是需要转变观念,因此造成培训的针对性不强。由于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对培训的内容和方式造成负面影响,使培训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影响了培训的效果。例如,在培训中往往采取“上大课”的形式,这种情形造成经理们在重复学习对他们来说是很基本的概念,而较低级别员工又在学习脱离他们岗位要求的内容。
1.4 培训评估只停留在初级阶段
一是培训评估投入少,许多企业在培训工作上舍得花钱,开展品种繁多的培训项目,但对培训评估工作不投入,导致培训效果无法评价,使有些培训工作收效甚微;二是培训评估的方法欠缺,培训评估工作在我国处于探索阶段,方式、方法不够完善,特别是有些企业生搬硬套评估方法,没有运用适合企业自己的方法;三是没有对员工培训后在工作岗位上行为的改变和对企业经营业绩带来的变化进行跟踪。
2 探索广州地铁培训的新途径的问题
针对目前企业培训中普遍存在的不足,同时结合广州地铁的企业文化需求,探索一些新的培训途径,提高地铁员工的培训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地铁员工的技能水平,真正实现“地铁为广州提速”的目标。
2.1 加强广州地铁人力资源管理,从战略高度认识培训的作用
广州地铁要取得发展,决不能凭一时的运气,而是取决于地铁公司内部高级管理层的战略决策。战略决策是一个企业行动的纲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取决于人的能力、技巧和知识,所以可以说“通过人的竞争”才是战略管理的主旋律。只有当地铁公司员工的技巧、知识和能力与竞争者截然不同,并且不能被其他人所复制时,公司就可实现并维持竞争优势。人才竞争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企业战略决策比以往更依赖于管理人力资本的能力。因此,人力资本,对地铁公司来说就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个人的知识、技巧和能力,而获得人力资本增值的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培训。
地铁公司要搞好培训,在组织中建立人力资本,就必须重视发展战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和地铁企业文化。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为公司招聘、吸收最适应广州地铁发展需要、最有效、最有希望的人才,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确保员工在以后工作中增强知识、技巧和能力并与公司的整体目标完美结合,努力为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并落实岗位责任和要求,有足够的灵活性允许其不断地成长和学习,这样人力资本才能得到更全面的利用。
2.2 分析广州地铁公司需求,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地铁公司要对培训的需求进行审慎的思考,针对目前地铁新线不断建设和投入运营的现状,确定哪些方面需要培训,谁要培训,采用哪种方式向员工传授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确保培训的及时性、针对性,从而合理使用培训费用,使培训满足战略需求。对地铁公司培训需求的分析可以从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三个方面进行。
(1)组织分析主要对环境、公司战略和组织资源进行分析,包括地铁公司战略方向、技术方面、财务状况和人力资源方面,以确定培训的重点。
(2)任务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公司工作任务和岗位责任的研究,根据地铁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地铁工作所需具备的各项知识、技能和能力,以确定培训项目的具体内容。
(3)人员分析主要是将地铁员工工作结果、工作能力与期望值或应实现的目标进行比较,以确定哪些员工需要培训,并在培训内容设计时有针对性地加强他们欠缺的地方。
2.3 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和内容的选择是相辅相成
的,其基本出发点是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和培训的目的。地铁公司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特点,创造轻松、活跃的培训环境,易于公司员工接受和理解知识、技能或转变观念。在职培训、课堂培训、研讨会和大型会议、案例研究等传统的培训方式在地铁公司及其它大、中型企业都有广泛的使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培训、情景模拟、管理游戏等新的培训方式不断发展,这些方式较之传统的方式更为行之有效和实用,因此地铁公司可在实践中及时引入这些先进的培训方式,从而增强培训的效果,提高培训的效率。此外,为了吸引学员,引导思考,启发学员,公司在培训时也可运用如经历、案例、图片、游戏、录像、动画等方式方法。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也可充分考虑地铁公司目前的日常管理和运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注重业务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团队精神,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特别是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0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需要,我们更要重视多样化培训项目,开阔员工眼界,掌握和了解在不同文化、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下进行经营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2.4 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评估
企业在培训上进行了投资,因此要求通过培训获得回报是可以理解的。对培训项目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估,可以客观、公正地评价培训的效果,促进企业抛弃短视行为,更加充分地发挥培训的作用。地铁公司在对培训进行评估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评估培训项目是否满足广州地铁发展的需求,培训方式和内容是否符合学习的目的,培训对象即公司员工是否能接受和理解培训的内容;二是公司员工是否能将通过培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地铁运营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并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三是在评估地铁培训短期投资收益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其“未来收益”,即公司培训在多大程度上创造了获得地铁竞争优势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时刻为不断革新而准备的广州地铁企业文化。
3 构建有效的广州地铁培训管理体系
公司培训效果不仅取决于培训需求、内容和培训方法,也取决于培训管理水平,低水平的管理会导致培训实施效率低下,造成培训工作的无序性,从而影响员工对培训的期望和热情。
因此,地铁公司在培训实施前,首先要确定好岗位或部门人员所应承担的职能和责任,岗位职责要落实到岗位的任职人员身上,部门职责要落实在部门内所有组成人员的身上,如果责任不清,就会影响工作的有效进行。
其次,要为培训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培训环境因素包括培训中心空间是否合适、培训地点是否偏僻等。除此之外,确保环境舒适的相关要求还有:设备齐全、桌椅舒适、自然采光、温度适中、教具直观。一些细节因素如门窗开关自如、电源设施完备、教室形状合适等也要提前考虑好。
再次,要设计好培训中心教室的布局。培训中心教室的布局可以有许多方式,如马蹄形、扇形、会议形,最理想的安排方式要视房间的类型、座位的数量、参加的人数、培训的方式等情况而定。
最后,要在培训活动实施前对培训活动所涉及到的物品进行总体检查。要检查教室预订情况;检查电脑、投影仪等设备是否到位;在临上课前几分钟,检查桌椅、教室的准备情况。
4 结语
广州地铁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服从广州地铁日益发展的目标,提高地铁员工为出色完成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因此在广州地铁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司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将显得尤为突出,同时培训能够代表公司促进员工学习和工作导向行为的一种有计划的行动,只有不断的摸索和探讨更新、更好的培训方式,才能将促进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并使得培训工作具有一个良好的持续改进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杨洪常.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11
关键词:地铁工程;运营管理,维护保养;评价指标
1概述
地铁的运营管理工作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车辆、轨道、通信信号、供电、空调系统、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环境监控系统(BAS)、防灾报警系统(FAS)、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等多个设备系统。
维护保养(以下简称维保)工作是地铁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行的安全可靠程度。从安全性、经济性、风险性等角度出发,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物质、人力、信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优选维保模式。目前,城市地铁运营管理维保模式的研究在国内尚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本文结合广州地铁实际维保模式,提出的维保理念和评价思路,可以为地铁运营管理维保模式的优选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意见。
2维保理念
地铁运营设备管理维保模式研究的本质是探索运营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国内传统的运营管理模式中引入市场机制,以社会化手段进行设施的日常维护、集中维护和应急维修工作,追求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和最佳的配置模式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维保模式研究的基本理念可总结为如下“四化”。
(1)最优化:指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实现综合效益最优。任何维保模式的选择,都将以安全前提下的效益追求作为首要目标,这也是评价地铁运营管理成败的关键所在。
(2)市场化:指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政府应加以宏观指导,避免竞争无序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3)动态化:指最佳的维保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外部环境(政策、市场机制等)和内部因素(技术水平、管理体制等)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有规律可循,可以通过合理的预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探索不同阶段的最佳的运行模式。
(4)综合化:指不能仅仅依据单一的一条或两条地铁线路来决定维保模式,而应全面考虑整个地铁线网建成后的情况,从整体的地铁网络运营管理角度实现资源的综合优化,尽力避免各地铁运营线路间的资源配置严重不均。
根据技术要求、维护频率等因素的不同,地铁运营管理的维保工作可以分为如下3类。
(1)日常维护:指对一些设备的例行常规性质的检查维护。其技术要求低,频率高。
(2)集中维护: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维持设备良好状态,使其正常的运行。其技术要求一般,维护频率根据系统特性有一周(月、年)等。
(3)应急维修:指在设备出现故障、无法运作时,迅速组织维修队伍,保证设备在规定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其技术要求高,机动性强。
3维保模式分析
根据维保主体的不同,维保模式可以分为完全委外维保、联合维保和独立维保等。目前广州地铁主要采用独立维修保养模式,在部分专业部分线进行委外维修模式的探索。
3.1完全委外维保模式
3.1.1供货商负责维保
该模式由供货商提供人员、设备、技术等,负责质保期后的维保工作;它有利于发挥供货商熟悉设备的技术特点和维保规律的优势,能够使设备长期保持高水平运行状态;而运营商减少了维保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但要支付供货商的维保费用。
3.1.2具有竞争力的其他维保商负责维保
由于供货商的不唯一性和区位条件制约等因素,维保工作也可以由市场上其他具有竞争力的专业维保商完成。
3.2联合维保模式
在该模式下,运营商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维保人员、设备和材料等,同时还要支付维保商的维修费用、备品备件和材料费等;双方各司其职,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其不利之处在于:①维保人员工作量不饱满;②由于日常维护与集中维护、应急维修分别由不同的维保主体负责,不利于维保责任的明确界定。
3.3独立维保模式
3.3.1运营商招聘技术人员完成维保
该维保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维保责任界定等问题,但容易造成了运营商机构臃肿,以及人力资源、设备、备品备件与材料等的大量投入,经济性较差。
3.3.2运营商成立维保实业公司完成维保
成立独立经营的维保实业公司是市场化运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运营商按照市场规律支付维保费用,有效保障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维保实业公司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逐步培养市场竞争意识,在负责系统维保业务的同时,向市场要效益,从而创造更多的维保利润。
4综合评价
本文从安全性、经济性、风险性等角度出发,结合了国家政策法规、人力资源、区位影响和轨道网络运营等方面的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地铁运营管理维保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图1地铁运营管理维保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图1中,地铁运营管理维保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3层次:最高层(即目标层)是地铁运营管理维保模式综合评价;安全性、经济性、风险性等因素作为中间层(准则层);各准则层可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指标层。如安全性可以细化为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应急维修的及时性等方面组成的指标层。在该层次结构中,中间层次的元素对下一层次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它又受上一层次元素的支配。这种从上至下的支配关系形成了一个3层的递阶层次结构。
1)安全性
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包括维修人员和系统特性两个层次。维修人员的因素包括:①维保人员技术水平(可根据维修队伍的职称、学历、技术等级、工作经验等方面进行衡量);②应急维修的及时性(衡量的是维修队伍对故障部件的检测和维修速度,可以根据维修队伍检测设施的可靠性、维修队伍的交通便捷性等因素综合考虑);③责任分担的明确程度(不同的维保模式,如完全委外维保与联合维保的责任分担明确程度有较大的差别)。系统特性的因素包括:①重要性(指该系统在地铁各系统中相对于其他系统的地位);②稳定性(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无故障等特性的衡量,可以结合已有的系统故障发生率等统计资料考虑);③复杂性(对系统构成的复杂程度、维修难度等方面的衡量);④对其他系统的影响(对该系统与其他系统关联性的衡量,以及该系统发生故障时对其他系统的波及影响程度)。
2)经济性
经济性分析是指在保证地铁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使费用趋向最小化。主要考虑以下各种形式的费用:①设备投资费(包括检测设备购置费、储存费等);②人力资源费(包括人员工资、培训费、福利待遇等相关费用);③潜在故障损失费(即设备正常寿命周期与实际寿命
周期之间的差距造成的分摊的设备折旧费问的差值);④维保费用(主要考虑合同内界定的维保费用);⑤备品备件购置费。
3)风险性
风险性分析是从市场、技术、工程、外部协作等方面,对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展开分析。
市场风险因素主要包括:①维保单位的可持续性(考虑了维保单位可能存在效益下降、陷入困境而不能继续承担维保工作的情况,可以根据维保单位的注册资金、盈利状况、技术资质、信用等级等方面综合确定);②维保单位的可替代性(考虑了维保单位无法继续维保工作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可替代的维保单位及其他解决措施)。
技术风险因素主要包括:①厂家技术壁垒(考虑了提供技术的厂家可能存在对技术的支持不足、封锁等不利情况);②厂家技术兼容性(考虑了相关技术的升级换代中可能存在着新旧设备之间兼容性差等不利情况)。
工程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工程质量合格性(考虑工程进行时对维保工作的方便性考虑不够或工程设施所处的特殊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外部协作风险因素主要包括:①外协单位合作态度(考虑了外协单位的软性约束,即可能存在的对维保工作的不合作态度);②外协单位技术支持程度(考虑了外协单位的硬性约束,是指外协单位可能的对维保工作无法提供合格的技术支持)。超级秘书网
4)其他因素
①国家政策法规。该因素对地铁维保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可以采用专家咨询法评定。
②人力资源。该因素是对影响地铁维保模式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评定,包括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③区位影响。该因素考虑了资源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不同区位的优势和利益有着一定的差别,对维保模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 地铁运营管理 信息化 研究
前言:国内轨道交通发展至今,管理日趋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为轨道交通运营的生产管理提供了比传统管理更为高效的模式,也为企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落地的支撑。
一、国内地铁信息化建设情况
无论是早期开通地铁的城市,还是近期或即将开通地铁的城市,地铁公司都十分重视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运营初期对运营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1、香港地铁信息化建设情况。香港地铁的信息系统应用涉及地铁建设”运营”资源开发以及内部管理的各方面,已经成为香港地铁日常经营管理”决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务行车管理、运营文档、运营数据管理、工作日志管理以及危害登记等信息系统涉及运营的各个生产和管理环节,贯穿始终的全成本管理以及运营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服务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成都地铁信息化建设情况。成都地铁公司从成立之初就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公司快速发展中的支撑作用。2008年年初,成都地铁公司成立信息中心作为公司独立的信息化专职管理部门,负责编制信息化总体规划,组织实施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以及全员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等信息化相关工作。
二、贵阳地铁信息化建设目标
数字地铁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加快信息管理和集成处理的地铁信息平台的建设。整个地铁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正朝着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全国各大地铁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意识到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新的需求。贵阳地铁将于2017年9月开通试运营,随着工程建设与运营筹备的推进,长期的信息化规划和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也该尽早提上日程。建设一个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各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数据自动、合理地流向相关工作人员,无需重复录入数据,直接提取数据并自动进行处理,需要相互交换的数据信息,系统自动进行相互制约和协调。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规范化,还能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贵阳地铁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
贵阳地铁的信息化建设,我们可以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整体规划有利于从整个企业全部应用需求的战略角度进行全面规划,并可以在选择软件系统时事先考虑好系统的集成与信息共享问题,既可以降低集成成本,又可以取得更好的系统应用效益。第一步,建立起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初级应用,并开始为第二阶段作数据积累。第二步, 企业在管理信息系统上运作顺利和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后,再实现各系统的高级应用。
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主要是财务、人力资源等基础管理信息系统以及运营维护、建设管理系统的建设,包括财务管理、采购与库存管理、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程设计管理、设备管理、办公自动化、企业信息门户等基础系统,以有效支持贵阳地铁各项主要业务和管理工作正常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第二步实现前期各系统的高级应用,并建设资源管理、三维仿真、知识管理、决策支持(全部)、绩效监控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根据商业模式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也在未来规划的考虑范围之内。
四、贵阳地铁信息化建设建议
1、在运营筹备期(2014年-2016年)成立信息管理室
根据贵阳地铁运营分公司在筹备期组织架构,建议在技术安全部成立信息管理室(培育期组织架构中划分到企业管理部),作为分公司信息化建设专职管理部门,负责编制信息化总体规划,组织实施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以及全员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等信息化相关工作。
2、整体规划、分部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支撑公司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既要满足近期的业务需求,又要兼顾企业发展的远景目标。至上而下的统筹规划,有利于公司管理思路的延续,从根本上做好资源整合,避免重复投资。同时,由于信息系统的实施周期长,相关系统、设备更新换代快,需深入分析实际需求,确定优先级,分步建设。
3、先建设后优化。 一方面,相对成熟的管理思路可能会牵制信息系统建设的方向;另一方面,管理思路调整,信息系统也要跟随变化。为使信息化推进的效率更高,宜充分借鉴成功经验,如成熟的平台软件,其整合了诸多公司最佳实践,在解决可用性上大有裨益。过实践验证、对比,找准定位后,再以用促建、逐步优化,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参 考 文 献
[1]贾崇强,郭华军,孟亚东,许志广. 天津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都市快轨交通,2014,27(08):52-56.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120-02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地铁呈现出高速密集发展的趋势,引进和自主研发了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专业设备以实现更复杂的任务处理能力。作为地铁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通信系统的相关技术及设备革新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现今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公司还在沿用传统的设备管理方法,难以适应设备高度智能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在传统维护管理方法下,许多设备的维护管理没有达到合理水平,从而导致了一些本应该避免的运行故障和事故的发生,造成了生命财产损失。
由于地铁系统涉及到许多复杂的专业技术,各种不同的系统和设备需要具备不同知识和能力的专业维护人员进行维护管理,而且这些不同的专业领域也有许多相互交叉的区域。传统的管理方法很难适应这种复杂集成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传统模式下,设备的管理被认为的切割成独立的个体,每个单独的设备有固定的管理人员,主要是通过人工填写维修和护理表格等方式来确认维护任务的完成。少有多系统、多设备的联动维护和测试,这就导致了在复杂的系统联系下,对单个设备进行检查维护根本无法判定该设备能否在运行中正常发挥其系统性作用,因此传统的设备保养方法以及很难适应现在的地铁通信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需求。
1 我国地铁通信设备的维护现状
任何现代化设备都需要有必要的维护和管理以保证其发挥合适的可期的功能作用。特别是对于通信设备来说,通信设备负责传输信息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信息的失真甚至是全网通信的瘫痪。因此,维护和保证地铁通信设备得到科学的管理和维护是保证公共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主要的地铁通信系统是由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两个部分所构成。这两个系统的相互补充为我国的地铁及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形式提供了更高的使用可靠性。其中,有线通信系统为城市地铁提供了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保证地铁运行和维护的各种数据准确及时地传达,并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扰;而无线通信传输则可以保证地铁运行和控制区域内的通信信号覆盖,提高了通信设备使用的合理性和运行的稳定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国地铁中使用了大量了国产或者进口的先进技术设备,这些设备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无线和有线通信传输系统的功能,也为如何维护和利用这些设备带来了一些难题。目前我国地铁通信设备的维护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地铁通信设备维护的工作重点不明确。
地铁通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密集的的系统,其设备也非常多,然而一般来说城市地铁的专业维护人员并没有按照设备的不同而进行精细化区分,往往是一个维护人员要熟知多种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内容,完成相关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这就导致了工作人员无法重点维护对应设备,时间过长极易造成一些设备运行正常,而另一些设备没有及时得到维护保养,产生运行故障甚至是安全隐患。
其次,地铁通信设备维护的管理体系不健全。
现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地铁通信设备的维护管理还在沿用传统的对工业设备维护管理的办法,这种传统管理模式一般有多层机构,多种要求,标准模糊而且反馈单一。大多数情况下,在这种管理体系下设备的维护人员知识进行例行的工作程序,没有系统性地反馈,也缺少对于问题的责任认定和追责手段,导致了实际上的工作效率地下,而且设备的维护效果不佳。
此外,目前的管理体系的要求下,一般是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检查,如日检、周检、月检等。然而城市地铁通信系统每天都有海量的数据传输,而且随着出行人数和客观情况的不同有着显著的变化。这种固定的周期性检查方式并不适合对于地铁通信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地铁交通网络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地铁设备的管理也经历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现代化管理的发展阶段。而且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通信行业近年来各种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使得对于地铁通信设备的维护管理还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2 地铁通信设备的维护管理模式
2.1 传统模式
我国对于工业设备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传统的维护和管理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维护管理模式确保了我国各种工业企业的平稳运行。传统模式的核心在于企业自己组织一批维护管理的人员,针对不同的通信设备进行分工维护管理。目前国内多数拥有地铁的城市都还在采取这一传统的通讯设备维护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各个地铁企业根据自身的企业运行情况和通信设备特点组织完整、分工明确地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可以保证设备维护的完整性,在日常运营中为地铁通信提供了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但是随着技术设备的升级,传统的通信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开始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首先,在传统模式下,维护保养队伍一般有着较为完整的组织结构,分区、分功能、分时段有着明确的人员和相关资源的分配。然而这种模式也造成了多层的领导管理,许多职能岗位的功能重叠,资源没有被最有效地利用,从而导致了成本散失,效率低下;
其次,在传统模式下,一般地铁企业的维护保养人员分工明确,从而导致人员较多,平均的人员福利水平降低,这可能直接导致了维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其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水平的提高,从而降低了工作质量;
最后,由于地铁的通信技术发展极快,无论是运营通信技术还是商、民用通信技术都面临着不断快速升级的巨大挑战。这也要求地铁相关的维护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处理通信设备所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由于技术的发展,不同设备提供商所采用的技术标准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如何掌握各种设备供应商之间的技术差异,也是在传统模式下维护人员所要面临的重要难题。
2.2 外包模式
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多地企业在市场分工中更加专注,因此有一些地铁公司开始尝试将特定线路的通信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委托给外部公司进行,从而增加了工作的专业度。在外包模式下有两种选择,第一是将通信设备的维护管理委托给通信设备的生产商或经销商;第二是委托专业的第三方设备维护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在第一种外包方式下,设备由该设备的生产商或经销商进行售后的维护保养工作。该模式的优势在于设备的生产商或经销商对于设备的技术手段、功能特点、系统性作用和常见故障都非常熟悉,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发现设备故障,保证日常运行,提高地铁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然而,在此种模式下会增加对相关设备厂商的依赖性,从而在商业上处于不利地位,造成成本控制的困难。
在第二种外包方式下,设备由地铁公司邀请第三方专业的维护保养机构对通信设备进行维护管理。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这种机构有较强的专业度,而且在其日常经营实践中对于多种设备属性有着更多了解,拥有丰富的问题解决经营,可以很好地为设备提供维保。而且,由于该种机构对于多种标准、多种技术的了解,可以制定出具有参考的且更加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标准,提高维保效率。此外,该种机构为通信设备的维护保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谈判空间。然而此种方式的主要问题在于需要在维保过程中加强对通信信息安全的保护,以防外部因素影响到公共交通的通信安全。
2.3 联合模式
一般情况下,地铁公司都会有自己相关的技术人员,可以维持日常的通信设备运行,因此一些公司利用自有资源负责地铁通信设备的日常维护,在设备出现不明故障时邀请专业的维护机构对设备进行维修。在此模式下,双方资源互补,降低了维保成本。然而由于不同体系间的维保人员经常会缺少沟通,可能会导致在通信设备维护管理中的盲点。
3 地铁通信设备维护管理模式的选择
目前我国的地铁建设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各地地铁公司对于通信设备的维护管理要求越来越多且承多元化趋势。这要求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专业的维护管理人员参与到地铁通信设备的维护中来,而且地铁公司也更应该寻求更多的市场化合作模式,利用市场力量确保通信设备乃至地铁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然而如上文所述,目前国内对地铁通信设备进行维护管理的模式有多种,各地地铁公司如何根据地区情况乃至于线路情况选择合适恰当的地铁通讯设备维护管理模式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由于各地情况迥异,在引入市场因素的前提下,笔者认为选择合适的模式应该把握住以下标准:
3.1 有利于控制成本
成本控制包括对运行成本、维护成本、修理成本和优化升级成本。选择合适与当地实际情况的维护管理模式应综合考虑以上成本的情况。在同等质量标准下,综合比较各类成本在人员工资、维保工具、耗材、技术费用、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一系列条件,根据当地的市场情况、人员工资水平合理比较不同模式所需成本,选择更加有利于控制成本的设备维护管理模式。
除此之外,也应该看到在设备维护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产生的外部效应。例如,数据采集、乘客满意度、对其他部门工作的影响等方面。根据成本和外部效应的综合结果选择管理模式。
3.2 有利于降低运行风险
地铁作为城市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每天运送的乘客数量非常巨大,因此任何故障都有可能造成极大的社会经济影响。所以在选择合适的地铁通信设备维护管理模式时,必须要把运行故障和风险降到最低。运行的风险在于在对公众开放的运行时间区间内发生的各种导致地铁通信系统失灵的问题。无论是电话系统、视频系统、广播系统还是图像和数据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更加重要的是,无论采取哪种维护管理模式,针对地铁信息系统的不同子系统应该有保护的优先级设置,更加优先的应该是保证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成本控制的情况下,在系统维护的过程中对于优先级别子系统的相关设备也应该有所侧重。
3.3 有利于培养优质人才
如上文所述,地铁通信系统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系统的优化升级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地铁公司有一批优秀的设备管理人才,能够应对快速的技术升级。除此之外,对于引入外部资源管理地铁通信设备的城市来讲,也可以通过公共事业的发展为城市整体发展提供更多地可利用的人力资源,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人力资源水平。
结束语
地铁的通信设备管理不仅是各地发展公共交通事业进入高科技系统化时代都需要面临的问题,也可以从该问题入手更好地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发展思路,以至于通过市场手段为公共事业和各市场主体之间增加联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薛宝起. 影响通信设备维护管理的因素及对策[J]. 通讯世界,2014,18:7-8.
[2]华文静,李旭宏,朱彦东,王健. 我国城市地铁设备维修保养模式探讨[J].都市快轨交通,2004,06:60-63.
1地铁运营单位信息化现状
地铁运行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从前期的基础设施到最终的自动系统的实现,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目前,地铁在我国一、二线城市已经普及,但是在其他一些城市,还没有建设地铁交通工具,这是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最重要的就是我国大型城市人口众多,地面交通压力相对较大,所以必须通过地铁进行缓解压力。
1.1西安地铁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从2006年至今的时间里,西安地铁已经开通了3条地铁线,2007年西安的第2条地铁先行施工,全长26.8千米,车站21站,一期在2011年9月份开始运行,南延段在2014年6月份投入使用;次年第1条地铁开始施工建设,全长25.4千米,设车站19座,在2013年9月正式使用。2010年西安的第3条地铁先行施工,全长39.15千米,设有26站,在2016年年底开始运营;在运营之初,地铁运营管理没有统一的平台,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导致工作效率低,但是随和各地铁线的不断完善,建立起了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工作人员可以从系统中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乘客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1.2南京地铁信息化现状
南京地铁目前已经有7条线路,在地铁建设之初就特别重视信息化建设,前3条地铁投入使用时就已经将OA网络覆盖整个线路,并以地铁大厦作为OA网络的中心,实现了OA网络平台的全面覆盖。南京在地铁信息化建设方面具有代表性,设计了在运营中的票务系统,服务系统,生产运输系统,还设计了在地铁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系统,以及运营的安全管理系统。尤其是EAM资产管理系统、用友财务软件系统的开发,被世界所认可。整个地铁的调度系统非常完善,另外还开发了服务热线系统、短信群发系统,为的是及时得到乘客的反馈,完善地铁的运行。其许多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统被其他各大城市所借鉴使用。
1.3香港地铁信息化现状
香港之所以具有代表性,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准时率达到99.9%,而信息系统对经济效益的影响非常重要。香港的地铁运营有着一套非常完美的人力资源、财务以及工程与安全维护系统。其中香港地铁信息系统包括工务行车管理(ETMS)、运营文档(OPDS)、运营数据管理(ODMS)、工作日志管理(JRS)等等,这些应用已经是香港地铁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正是由于这样完善的信息系统,使得香港地铁的工作效率大大的提升,运营成本的降低。
2地铁运营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地铁运营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涉及到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乘客服务系统,自动售票系统等用于生产与服务,都属于信息化建设的范围内。地铁运行管理的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几种特点: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进行运营管理的调试。比如合理的安排地铁车次的运行编制与整合,根据线路的乘客人数来安排地铁车次,保证地铁的准时运行。地铁的调度系统尤为重要。相比较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地铁运行管理中调度室整个系统稳定运行的有效保证。影响到地铁运行的安全性,一个良好的调度控制系统,可以大大的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保证乘客的安全出行。对地铁的客流量要进行统计调查,对于乘客多的线路,可以增加地铁的频率,是地铁运行始终持续高质量。其次,地铁是一种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一种交通工具,由于地铁的客流量大,是事故频繁的公共场所,所以地铁的管理就需要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所以其运营与管理里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负责,所以对于管理岗位的员工要求较高,必须掌握熟练的信息技术手段,专业能力强,从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才可以胜任。这样才可以为地铁的安稳运行提供保障。最后,地铁这一交通工具涉及到的设备复杂,品种多样,电气设备数量也有数十件,所以在地铁运行时,需要实时对地铁的状态进行监控,以保证整个地铁系统的状态为稳定状态,保证服务质量。
3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需求
地铁运营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是建设中心期、建设运营期以及运营中心区,具体如图1所示:以上三个时期是地铁运营系统的重要时期,建设中心期中最重要的就是建设管理和协同办公类信息系统;在地铁运营的初始阶段,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服务设施,由于各方面都除杂磨合阶段,所以重点在于设备维修、施工调度等与运营服务相关的业务管理;当处于地铁运营中期时,各项鼓励都已经趋于稳定,处于稳定发展的阶段,重点就应该放在未来的发展上,着眼于对外的优质服务以及对内的资源开发整合,建立自身良好的造血机制,并与时俱进,实现地铁管理系统的网络化,这样地铁才可以长久的发展下去。总的来说,地铁运营单位体系建设一般如图2所示: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之上,将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需求进行细化,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分对象的信息化需求
根据地铁运营管理系统的服务对象进行分类,那么有面向乘客、面向操作、面向调度以及面向决策管理四大角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面向乘客系统,随着科学技术信息的发展,乘客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虽然现在在地铁站已经满足了乘客查询车站、购买车票的基本功能,但是仅仅限于在地铁车站,所以,信息管理系统应该与现代新型媒体合作,利用移动智能APP或是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有关车次、票价以及地铁运营变化的信息更新,为乘客在家里就可以了解到地铁的相关信息,方便乘客进行出行的合理安排,并设置乘客反馈系统,及时获取乘客的各方面意见,及时调整与改进,提高地铁运营的整体服务质量,对未来规划新线设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2操作层面的需求
对于地铁内部的工作人员,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会为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性,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多大的促进作用,改变原有的仅仅依靠人工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大大的减少了员工的工作强度,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专心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主要含有乘务人员的管理系统,员工的工作时间安排、调换,运营维修人员的资产维修管理系统,包括设备运维全过程,对维保相关的人、财、物进行跟踪管理,最终实现无纸化办公。
3.3调度的需求
调度部门在任何一个工作领域内都至关重要,在地铁行业,调度是各个部门进行信息互换的中间枢纽,调度进行车辆运行的安排,便于随时跟踪地铁运行信息;另外,施工管理信息化,可为施工计划编制、实施提供安全审核屏障,有效解决施工计划申报、审批、请销点等现行繁琐或效率低下的流程问题;最后,对于突发事故调度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多方面进行协调。
4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由于地铁的覆盖范围广,线路长,地铁线路贯穿整个城市,所以在地铁的信息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复杂,为了整个信息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有效的提高地铁运营管理的质量。1)综合监控系统。综合监控主要是对地铁的整体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包括地铁的运行情况、地铁站的人流情况,地铁内的情况,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监控,确保乘客的安全,形成一个综合的信息网络,以避免发生事故。除了获得影像之外,通过实施监控可以获得各部分的数据,这样如果存在问题可以及时的被发现,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保证乘客的安全,实现实时性与统一性。地铁由于是在地面之下运行,并且依靠电力系统,所以会收到电力、环境等的影响,通过综合监控可以促进地铁的状态监控,减少外界环境对地铁的干扰。最后,信息技术对一些潜在的安全措施进行监控,保证安全措施可以正常运行。2)通信系统。地铁的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依托工具为通信系统,是保证地铁信息化管理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通信系统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发送不同的信息,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质量,并且通过通信系统实现远程控制与交流,即使将现场的情况传送会调度。对于乘客而言,通信系统的建立帮助他们了解测量预计的到达时间,在站点停留的时间等等,整个通信系统就是地铁运行与管理的血液,是提高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保证。
5办公系统
地铁运营服务的对象为乘客,乘客掌握及时的客运信息是其最基本的权利。3OA办公系统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环节,从地铁后勤到决策层,都离不开办公系统,针对地铁的实际运营情况自动生成各类设备、车辆部件、物资的采购信息,促使相关采购人员能够结合采购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采购,降低了地铁企业的采购风险。信息化将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是相关工作人员对数据的变化和统计观察更加直观,提高财务管理质量,确保地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6结束语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相关部门在信息建设方面曾经提出,2006年-2020年是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很重要时期,企业要善于利用信息化,发展企业。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资产,促进企业内部分工深化和整体结构调整,在地铁的运输行业,与人员、设备、流程、接口相关的内容的数据较多,将信息系统引进地铁运行与管理,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进而提升运营管理的整体水平,为提供安全、准点、舒适的运营服务保驾护航。运营企业要从规划阶段起,结合企业自身建设和发展实际,制定便于统一管理、统一操作、统一共享的标准,以一体化的理念指导客服、生产、管理决策、综合门户以及数据交互平台的具体实施,最终实现系统共建,生产业务数据共享,全员共管的信息化建管体系。
作者:陶婷 单位:佛山城际轨道实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益端.贵阳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5(15):6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06-01
一、背景
2014年2月26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提出了“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这是我国第一次由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企业深度融合,教师、师傅联合育人,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渐成为当今国际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能有效破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宁波地区一所与宁波地铁及温州地铁合作办学的地方高职院校,在5年的办学过程中,坚持校企合作办学、共同育人,并以《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运营分公司高技能人才驱动机制及培养模式实施方案》、《宁波地铁牵手本地院校 协同创新“订单班”升级版》和《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定向培养协议书》为契机,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操作层面,从顶层设计制度到校企双主体共同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等方面,全面探索与实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二、合作企业基本概况
国家发改委批复《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浙江将投入1316亿元,建设总里程452公里的11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计划2020年全部建成。其中,位于杭州都市圈的有4条、宁波都市圈的3条、温(州)台(州)城市群2条、浙中城市群2条。杭州到临安、富阳、海宁、柯桥的4条轨交线路将先期实施。
按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宁波和温州两座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里程分别247km和361km。两家公司是与我校开展 “订单班”校企合作多年的企业,他们深刻认识到深化与本地院校合作,协同创新打造“订单班”升级版,推进基于订单班模式的现代学徒制是提升员工个个素质保持员工队伍稳定的重要举措。
三、现代学徒制实践
1.企业与学生签订协议
宁波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和温州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两家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学院与两家公司签订用工协议,确定用人规模,由企业向培养学校下达用人计划方案,确定学生数量、专业和对性别身体等要求。学生入学后,企业和学生签订定向培养学生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做到招生与招工同步。
2.教师与工程师角色互换
校企共同参与学徒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人才培养双主体,在师资建设方面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学校专任教师通过“暑期教师下企业”,和教师参与企业资源开发等形式,全过程参与学生的企业培养,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编写《育人标准》、《岗位标准》、《岗位教材》、《试题库》等资源。
学校从企业推荐的工程师兼职教师中选拔优秀的到学校担任主干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授课总的课时数及授课时间安排上充分考虑工程师的作息时间,解决工作和授课之间存在的矛盾。宁波地铁二号线的三官堂(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站)中间站位于学校的附近,具有得天独道的优势。学校安排课程实践,把课堂设在了车站,车站即是课堂,课堂即是车站。学校将《行车组织》等课程课程表及课程标准教学资料发送给企业人力资源部,安排车站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按照时间安排和课程内容进行授课,专任教师负责带队,做好授课的辅助工作。
3.制定订单班管理办法、标准等文件,加强对现代学徒制参与方的管理和考核
整合学院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工程师等资源,共同组成课程教学团队,校企双师授课。校企共同制定人才《课程标准》、《考核标准》、《师傅聘用标准》、《教师聘用标准》、《学徒选拔标准》、《学徒待遇标准》、《企业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考试标准》和《岗位标准》。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订单班”学生考核录用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考核内容,包括在校学习成绩、企业录用考试成绩、专项活动成绩、面试成绩、体检5个方面的内容。在校学习成绩、企业录用考试成绩比重分别为70%、30%;专项活动成绩为加分项目;面试及体检合格者方能录取。
4.职业化管理订单班学生
为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课堂与职场的无缝对接,规范订单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学院订单班学生职业化管理,规定的学生每天生活制度、行为规范、作风纪律、宿舍内务、会操、升旗仪式等内容。两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领导在管理模式启动仪式上高度肯定学校的这种做法,强调在轨道公司这种运营性质的公司,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同样重要,非常欢迎三年后入司的同学精神风貌焕然一新,精神,体力,技能都能适应现场繁重的工作。
5.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的培养过程
6.毕业生就业质量
依据最近浙江省教育评估院的《2014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和浙江纺织服b职业技术学院的《2015届毕业生质量年度报告》,机电与轨道交通学院的毕业生收入遥遥领先其他分院。订单班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毕业生收入排名第三,就业满意度排名第七,专业对口度排名第十,在全校39个专业(方向)中就业的主要指标名列前茅。
四、取得的成绩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与宁波和温州两家地铁公司合作多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公司工作的毕业生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肯定,在业务方面和综合素质方面表现突出。一些同学已经走上了工班长管理岗位,职业前景光明。
城市地铁根据城市的不同建设也各不相同,主要将站台分为地下、地面、高架等三种形式,相对来说大部分的地下站的活动空间要比地面和高架站的活动空间小一些,而且乘客在车站内分辨方向也极难,特别是在找出入口时乘客的逗留都会造成地铁站内的活动出现拥挤的状态,尤其是乘车高峰期的人流量较大会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要发挥出标识系统的作用,合理的设置车站内的出入口标识,以及列车运行方向、卫生间导向等标识,及时的引导客流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管理效率;其次,要加大对城市居民乘车的宣传和引导,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很多城市都在运行和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非常便利的服务,而有些居民由于没有乘坐过地铁,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形式乘坐,这个时候的宣传工作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从初期做起培养居民养成良好的乘车行为,并扩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展开地铁出行的安全事项以及正确的乘车行为。通过这种方式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打下夯实的基础。
2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重点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重点在于行车的组织,合理的行车组织机制能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效率。首先,行车组织需要对乘车客流量进行分析,包括乘客出行的特点、分布情况等,并由专业管理人员对客流量进行预测,在不同的时间段设置不同的行车计划图,而且要将各个时间详细划分,便于管理更利于市民的出行,例如,正常工作日、双休日、节假日等,在合理的行车计划图的组织下,城市轨道相关部门可以更好的按行车计划组织车辆的出行路线,对线路的运行列车数量、出进站时刻也有着更好的规划,不至于在客流量较大的节假日或休息日下出现交通运营管理混乱的现象。而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乘务部门可以根据相关的行车计划图来制定乘务员的串休计划,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的其他部门,如,通信部门、供电部门、轨道部门、机电部门等,也可以合理的安排各个设备、系统以及机械等等维修计划和施工计划,既不耽误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还可以通过日常的维护工作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次,要考虑到乘车客流量较大时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方式,可以通过加大线路的行车密度、就近折返线、小交通线路等方式来增加列车的运营效能。当然,也不排除列车运行时的早点、晚点、故障等情况,如果列车出现早点或晚点的现象,可以通过提前或推迟列车的出发时间来实现列车的正常运营,一旦列车出现故障的话,要及时拉大线路列车之间的运行时间的间隔,同时相关人员要及时疏散客流人群,以及故障列车的快速处理,以此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管理效率。
3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补充方法
所谓补充方法就是在原有的运行方式出现了问题之后采用的替换方法或解决方法,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虽然交通事故率较低,但是,有些不可预测的事故还是会发生的,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做好相关的解决措施。首先,要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多个部门、多个岗位之间的协调配合,保持相互的实时通信,为处理故障事件打好基础,避免故障时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而导致事故扩大;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应急保障体系,这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重要一项,乘客的安全保障是城轨交通管理的核心观念,尤其是列车发生故障时会与乘客的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对乘客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应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并且,要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培训,不断的强化应急预案以及乘务员应急的处理能力,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来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最终受到影响的是乘客的出行,通过强化应急预案和乘务员的应急能力,可以在列车故障时进行有序的处理;第三,就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主要围绕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各个环节、设备、线路以及车辆等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要求岗位人员必须是各个工种的专业人员进行良好的管理,一方面要做好各个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另一方面在设备故障时要有着临危不乱的心态,有序有效的处理故障问题。另外,还要做好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以乘客的服务为工作的核心,做好组织工作,尤其是在客流量较大时,要及时的组织乘客有序的乘车,避免乘车混乱而造成设备的故障现象,在确保乘客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管理效率。
4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关键工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轨道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主要发展的交通工具,相比于城市公交来说,具有出行方便、交通快等特点,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据统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工作人员已超过14万人,人力资源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这个惊人的数字也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带来一定的影响,人力资源面临的缺乏的现状,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是与市民的出行安全息息相关的,因此,对于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不能模棱两可,必须持证专业人员才可就业上岗。在当今城市轨道交通的教育学校并不多,人力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限制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在人员急需的情况下,有些招聘也降低了一些招聘难度,当然,这仅限于一些基层人员的招聘,也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的许多基层人员专业技能较差,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必须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管理。为了弥补人力资源缺乏的现象,应对基层员工以及其他员工定期开展培训环节,以此来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另外可以通过员工进修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员工的专业能力,例如,外送培训、技能培训、企业培训、生产培训、厂家培训、与院校合作的订单培训等方式,一方面能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院校的订单合作的方式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人员数量,而且还能提高院校的就业率,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5结束语
地铁建筑工程的工期管理的目的是节约和控制项目时间,工程项目对时间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要对工期管理的原理熟悉掌握,从而对工期管理工作形成更好地指导。地铁工程工期管理应该遵循整体统筹规划、分步滚动进行的指导思想。进度管理是一种不断变化和循环的动态管理过程,在执行工期计划的过程中,因为多种原因的干扰,地铁建筑工程的实际工期进度和原计划有可能存在偏差,应该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然后对原定工期计划进行调整,使得地铁工程的计划和实际工作完美契合并继续完成施工过程。为了进行地铁工程工期计划的控制,应该完成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编制,包括建筑工程总进度计划、分项分布工程的进度计划、季度施工计划等。编制工期计划时应该从整体开始,对控制目标实施逐层分解,然后到局部,从而确保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对地铁建筑工程项目工期计划造成影响的因素非常多,在工期计划编制时,应该按照施工经验对这些因素出现的概率、对工程的影响程度等进行总结分析,在进度计划编制过程中应该留有空间,使得工期计划具备弹性,通过这些弹性来将工程工作的时间缩短并将各项工作互相间的搭接关系改善,使得地铁工程工期实现预期的工程目标。
2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
项目造价管理是地铁建筑工程管理的根本,地铁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应该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使得资本实现迅速的积累,从而促进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地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建筑工程造价的预测、造价计划、造价控制、造价核算、造价分析和造价考核六个方面,他们彼此间联系密切,在地铁工程施工前有计划和预测,施工中有控制和核算,施工后有考核和分析的比较完善的造价管理过程。地铁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由造价计划、造价控制和造价核算三方面展开,工程造价计划是对造价的构成进行明确,对地铁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工程项目造价计划一般包括工程项目直接造价计划、间接造价计划和技术组织方法。地铁建筑工程直接造价计划的降低主要表现在地铁施工中管理成本的计划数、工程预算的降低额和收入数等。技术组织方法一般是从管理、组织和技术等方面采取方法,例如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技术的推广,机械管理和材料管理的加强,现代化的先进管理技术的采用等,对所使用的技术组织方法来进行经济效益的预测,然后编制出能使得造价降低的技术组织方法表。地铁工程的造价控制指的是在造价形成中,对建筑工程生产所消耗的费用开支、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进行调节、监督、限制和指导,将已经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偏差及时纠正,将地铁建筑工程的各项费用在计划造价的范围内控制,从而保证地铁工程造价目标的实现。
3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地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安全管理指的是对工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首先是地铁工程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的落实。在地铁工程工作人员上岗之前,项目工程应该组织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各个层次的项目安全教育应该具备针对性。在地铁工程施工中当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机具时,工程项目部应该对相关操作人员实施技术安全培训,在培训合格以后才能继续施工。其次在地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应该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如此才能有效消除工程事故隐患,保证地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安全检查管理分为突击性检查、定期检查、经常性检查和季节性检查等,各个类型的安全检查应该严谨细致不留纰漏,对于检查出的地铁工程安全隐患应该及时进行纠正和消除。地铁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是一项动态的、开放的和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应该建立并完善地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地铁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现代安全管理手段和技术充分利用,从而使得地铁工程施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从而保证地铁工程的顺利实施。
4结语
关键词: 轨道交通;管理;
中图分类号:U213.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5-(页码)-页数
目前,伴随着城市交通的飞速扩张,轨道交通的发展也成为城市建设的关键。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关键在于城市居民区、商业区等繁华地段,因而需要满足可靠性高、成本低、维修少、振动低、噪音低、抗振性能高等,普通整体道床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虽有一定的积累与探索,但是,随着近年来轨道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轨道交通行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又面临着更多的难题,对其岗位价值评估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对岗位价值的评估
1.1 岗位价值评估的概念
岗位价值评估:职位价值评估或者工作评价,在对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采取一定的方法,通过对岗位多方面特性的分析与评价,即对岗位在企业中的影响、责任范围、工作强度、工作难度、任职条件、岗位工作条件等特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确定岗位在企业中的相对价值,即评定其对企业价值的大小和重要性的高低,并据此建立岗位价值序列的过程。在轨道交通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如何做到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进行有效的岗位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1.2 岗位价值评估在轨道交通行业中的特征
现在由于轨道交通行业的特殊性质,其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在中国的特殊环境和体制下,其表现出来的特点也有所不同。
(1)众多岗位由于价值的不确定导致轨道交通行业的不足,有很多的利益相关者,如社会公众、各级政府部门、合作者等,特别是政府部门,在利益中具有一定的特殊地位,政府对待其所在岗位的态度决定了交通行业的利益划分。在一般的岗位价值评估中,一般都为企业自身的岗位价值评估,很少涉及到政府部门。在岗位价值评估中,对各个利益相关者进行正确的价值评估,特别是对政府参与者的评估,对轨道交通行业的运营和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2)工作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岗位价值评估的重要性.轨道交通行业不仅仅是一个服务行业,其不但要求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同时,在运行过程中,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一旦没有把握好安全关,则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进行价值评估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在职人员的岗位价值评估,得出人员在对所在岗位的符合性,在对外服务上和安全上都有了一定的保证。(3)高标准的合作在岗位价值评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各部门之间务必积极的配合方能对有限的资源进行较高的配置,同时由于轨道交通行业所涉及的利益者众多,必须做好外部协调工作才能使得各项工作有效的开展。这就要求在与外部机构的协作以及内部部门间的协作中,每个人员都有积极的协作意识。所以对每个岗位进行价值评估,确定其所具有的协调性力度,最终决定人员的协调能力的大小。
2.对有效的岗位进行价值评估
轨道交通行业需遵守以下标准:(1)在评估中,只针对岗位进行价值评估,而不考虑岗位上的人员。(2)根据轨道行业的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评估方法。(3)制定统一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准则,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4)让部分员工参与价值评估过程,确保评估的公平性和易接受性。(5)公开岗位价值评估的结果,增强员工对轨道交通行业价值取向的认同感。通过这些评估原则可以加深轨道交通行业对自身所拥有的岗位的认识,为人力资源分配和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对轨道行业岗位的有效价值评估中,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评估模型以适应对岗位评估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通过这些评估原则可以加深轨道交通行业对自身所拥有的岗位的认识,为人力资源分配和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轨道交通行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与岗位价值评估的关系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城市经济实力、公众生活水平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更高层次服务的要求,轨道交通行业中个岗位的执行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轨道交通行业的各个岗位的执行力量主要为所在岗位上的职员,只有通过提高职员的执行力来提升整个服务水平。通过岗位价值评估和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分配的结合,实现了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极大提高了公司的服务水平和安全管理力度。
3.1 招聘管理与岗位价值评估
在轨道交通行业中,存在着“人员多,人才少”的局面,通过岗位价值评估后,许多员工都不能符合特殊岗位的要求,因为岗位的特殊需求,其他在职人员也不能胜任,通过招聘更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人选。
在实际当中有这样的现象,公司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各个部门常常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因为以前的人员储备方式不对,往往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所以,作为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根据公司对轨道行业中岗位价值评估情况,科学的预测、分析公司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短、中、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并根据预测、分析的结果,制定招聘人员的岗位方向和人才需求类型。在招聘过程中,从公司的人力资源储备筹划着手,考虑到公司人员储备的特殊性,把重点放在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达到特殊岗位需求的应聘者身上,做好公司特殊岗位人力资源的储备。
3.2 绩效管理与岗位价值评估
无论企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绩效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行绩效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岗位价值评估的结果能够确定所在岗位人员的尽职程度,或者说是其工作绩效,最终决定职员的薪酬、职位升降等。
3.3 薪酬管理与岗位价值评估
在轨道交通行业,由于政府的参与,企业的管理费用包括薪酬总额,政府会严格加以控制。总额的确定对内部薪酬的发放就有了更多的限制,如何让岗位关键、业绩优秀的员工对自己的薪酬满意,岗位价值评估对薪酬管理的指导作用就体现了出来。通过对岗位价值评估,可以评估出岗位的价值,根据不同岗位价值不同而发放不同的酬金,这样就对岗位关键、业绩优秀的员工有了激励,同时促进了整个公司员工的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