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哲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新网4月1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系教授周祝锳31日表示,台湾高教评鉴制度“重期刊论文、轻专书”,且“发表篇数胜于一切”,甚至有人追求英语论文而超过对文章本身质量的要求。
周祝锳表示,相关部门各项补助以SCI、SSCI等国际期刊篇数与引用次数,作为奖助依据,导致学校教师“重期刊论文轻专书”、“发表篇数胜于一切”。
周祝锳表示,单一评鉴方式容易忽略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特性及各学门间的差异,也加深校内各学院、各科系不公平的竞争;此外,出版语言独尊英语,忽略本土及区域性语言。
周祝锳说,不管是何种评鉴,目的都是质量提升,必须考量学科特性及社会文化脉络,不能只用单一标准凸显受评者的缺失。
林崇德:创新人才培养不能怀有功利心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在就高校与高中合作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探索内心世界、自我发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探索不一定与日后从事学术创造性工作有直接联系,但却是个体创新素质形成的决定性阶段。没有基础教育阶段创新素质的奠基,任何创造性人才的成长都是一句空话。但基础教育阶段不宜提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基础教育阶段应加强的是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素质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格即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为重要。实现创造性人格培养目标,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在高校与高中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合作中,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育人环境,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培养措施;既要重视学校教育,还要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教学与创造性实践相结合,东西方教育方式、模式相结合。总之,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成才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能以是否培养的每一名学生都实现教育者的设想而判断探索是否成功。推动者不能怀有功利心理,应避免跟风,因材施教。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2年6月30日)
韩潮:中学语文课堂应承担一定量的哲学教育功能
每个高中生都会在高中政治课上接受一些基础的哲学教育,但
议论文是高中比较常见的文体,学生也乐于接受,因为议论文对于没有深厚语文素养的学生来讲更加易于操作。所以训练好议论文是作文复习过程中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
其实很多学生对于议论文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他们总觉得议论文就是讲道理,举例子。甚至有的同学一上来就举例子,举到一定的字数,总结出一个道理就完事了。把议论文写得单一乏味,缺乏一定的文学性、说理性。当然也就不能打动读者。
那么该怎样教学生写好议论文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重新正确认识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在这里,要向学生特别申明,以理服人的“理”不是哲学,不要拔高到哲学的层面,只要把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接受的道理讲出来,分析到位就可以了。
二、立好框架。按照议论文讲道理、以理服人这个核心,议论文的结构是“引论”“本论”“结论”三步走。议论文的结构和记叙文的结构是不同的,它不能有变化,故而学生易于接受,也有利于训练。所谓“引论”就是“提出问题”,任何文章都有个“起”“承”“转”“合”的问题。告诉学生“引论”就是“起”,“本论”就是“分析问题”,
“结论”就是解决问题。当然议论文的写作在遵循这三步走的基础上是非常灵活的,这种灵活学生是很难掌握的,我们还不如向达芬奇画鸡蛋拟定一个标准画模式,让学生熟练运用这种模式就可以大到很好的效果。
三、强调论证方法的多样性,灵活运用修辞方法。大多数学生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往往只体现了举例子,正反对比论证这两种方法。常见的论证其实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尽量多的使用论证方法能给读者一个议论手段丰富、论证有力的强烈感受。
四、避免硬伤性错误
每位考生可在3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考试时间为4个小时。考试从法国时间早上8时开始,中午12时结束。2012年普通类会考各科考生的哲学试题如下:
文科考生试题
题目1:人们通过劳动获得了什么?
题目2:所有信仰都与理性相悖吗?
题目3:解释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的一个节选段落。
理科考生试题
题目1:我们是否有寻求真理的义务?
题目2: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自由?
题目3:解释卢梭《爱弥尔》的一个节选段落。
社会经济科考生试题
题目1:是否可能存在天生的欲望?
题目2:工作,是否仅仅为了有用?
题目3:解释乔治·贝克莱《消极服从论》的一个节选段落。
“据我在法国留学的博士生透露,今天是法国‘高考’(BAC)的第一天,考试科目为哲学,总共4个小时,就一特定题目撰写论文。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法国有那么多的哲学家,而中国只能盛产应试者了。”
6月19日晚,著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在新浪微博上的法国“高考”哲学考题引发网友热议。
巧合的是,备受关注的南方科技大学的自主招生复试也于6月19日上午在全国8省同时开考。南科大是国内首家自主招生选拔且自授文凭的高校。这场复试共有1357名考生参加,尽管仍采取笔试形式,但考题却让考生们眼前一亮。比如,让考生在7分钟内连续写出1到300的数字且不能涂改;在40秒内记忆10个双音节汉语词,然后默写;在一大堆无序数字中找出相邻两个相加为10的数字。大多数考生都提前交卷,面带微笑地离开考场,他们纷纷表示试题简单、新颖、好玩,不考知识点,完全可以“无备而来”。而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则表示,复试主要考察考生的记忆力、想像力、注意力和洞察力——考生如果能在两个小时内全部答对或答出,他的智商就是相当高的;如果半个小时就做好的话,那他不是天才,就是不够小心。
在2012年高考刚落下帷幕的今天,法国“高考”的开放性考题和南科大复试题的探索都成了热门话题。面对当下的众多考试,人们不禁要问,到底该如何出题考查我们的后代。就此,《东方早报》记者专访了许纪霖教授。
法国“高考”首考哲学,法国更重视人文教育
记者:请谈谈你最初看到法国“高考”哲学考题时的印象,你为什么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些考题在网上呢?
许纪霖:最初是我在法国留学的博士生发邮件给我,我看了之后很震撼,我想贴出来可能也会给网友一些思考。说实话,这些考题,我们中国大学的哲学系研究生能否做得出来,我有点怀疑。如果要我来做,我也得做些准备。这些题目非常有深度,有思想。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法兰西民族为什么那么有智慧,出了那么多大哲学家,这不是偶然的,因为他们是从童子功练起的。在法国,不管孩子以后学文科、理科还是社会经济科,他们从小就有很好的哲学训练。在中学阶段法国就开设了大量哲学课程。有一位法国人留言说,他是文科生,当年高三每周上8个小时的哲学课。他们的中学毕业会考(BAC)考7天,第一天考哲学,第二天考历史,第三天考法语,然后才是4门其他课程。由此可见人文学科所占比重之大,而总分里哲学的权重最高。
这些题目出得真好,比如:“我们是否有寻求真理的义务?”寻求真理是古希腊的传统,而法国今天也被后现代思潮冲击,这个题目可能是在古希腊传统与后现代思潮交锋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若在中国,这可能是哲学专业博士生考试的题目。“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自由?”“所有信仰都与理性相悖吗?”这些都是很有深度的题目,简单明确,但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比如:“人们通过劳动获得了什么?”关于劳动,马克思、亚当·斯密、阿伦特等哲人都有很多精彩论述。如果你没有这种发散性思维,你也可以解释卢梭的《爱弥尔》或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的一个节选段落,这些都是欧洲的经典,它也没有指定段落,而是让你自己选择。总的来说,这些题目既让你有发挥的空间,又让你有选择的空间,这给我们的高考命题以很大启发。
记者:有些网友认为法国“高考”考题似乎与考生的日常生活、道德思考等更具有直接的相关性,你怎么评价?
许纪霖:法国比美国更重视人文教育。法国的10大高中尤其精英高中很重视读经典,比如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这些都是法国高中生的必读书。所谓西方古典文明的一些基本经典,在中学阶段就要求读,而且要读原著,读完还要讨论,所以他们的人文素养很深厚。这也是为什么法国是一个文明大国,到今天法语文化还能和美国所代表的英语文化相抗衡的原因之一。法兰西当年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是近代文明的代表,到今天它还在坚守这种从古希腊、古罗马一直到近代启蒙的文明,而这种坚守不是所谓精英的坚守,而是通过制度化的教育来坚守。
民族的整体素质取决于基础教育
记者:一些网友在你的微博后面评论说,怪不得法国乃至欧洲是出思想家的地方,而中国的高考似乎更多的是在强调记忆,法国的哲学考题似乎更注重自由阐释。在你看来,高考考题的价值导向与整个社会的公共文化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比如谈“理想”,她写道:
理想是帆,理想是桨,助你划向幸福的彼岸。
理想是砖,理想是瓦,助你建造梦想的楼房。
理想是绳,理想是索,助你攀登希望的山峰。
所谓“三比法”,就是把三个排比句放在开头或结尾,为的是“以文采把阅卷老师震住”。
最终,根据当年的高考战报,那位操练“三比法”的考生确实成了该省文科第一名。
……
本人也在人民网《高考作文库》“历年高考满分优秀作文荟萃”(1979年-2008年)中作了一些统计分析,经过分析发现,这种模式的高考满分作文最早出现在2000年,当年的作文话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人民网搜集的12篇作文中有2篇“三比”式作文,此后,这种模式的作文比例开始逐年增加并大量出现,尤其是2004、2005、2006、2007达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在2008年很多省份的高考满分优秀作文中仍然大行其道,其中人民网登载的江苏2008年9篇高考满分作文《好奇心》中就还有4篇“三比”式作文。
这种思维方式、结构模式、表达技巧雷同化的作文如若任其泛滥,“千人一面,万人一腔”将成为高中生作文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奇文共赏”只能成为一个古董式词汇,高中作文教学也只能走向刻板僵化的死胡同。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首先,高中作文教材编写不系统,作文教学无绪。余岱宗说:“从高考作文整体水平来看,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福建省中学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其实大家想想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又岂止是福建呢!“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三流的教材”这句话本来是一些人士用于批驳当今中国大学现状的过激言论,但我想这句看似有些过激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用于概括当前我们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因为从高中作文教材的编写来看,如今全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科学系统的作文训练教材,书市上各种写作辅导教材虽是铺天盖地,但多为“投机取巧”式的技巧性辅导资料,若坚持练那些技巧,最后发现还是无法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所以平时的作文教学现状是“教无定法”,老师们个个赤膊上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高中作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又从何谈起?
其次,语文老师的写作特长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从写作的角度来划分语文老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作家型、评论型、编辑型。应该说编辑型最多,评论型其次,作家型比例最小。这三类老师中,作家型的老师当然会对文学创作型学生提供有效指导,评论型的老师对善写议论文的学生能给予有效的支持,而编辑的老师往往很难对学生作出切实的写作指导,只能改一下错别字和病句,最后打打分。其实这几种老师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创作型老师的思维模式是形象思维,评论型老师的思维模式是逻辑思维,编辑型老师的思维模式不确定或不具备哪一种较强的思维模式。但是每个班的学生是各种思维类型都有的,他们的思维模式是千差万别的。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老师们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所以基于教材编写的无绪、教师思维特点和学生思维的差异性等复杂问题,老师非常迫切地希望找到一种“万能”思维模式结构。而“三比”式则提供了近乎“万能”的思维模式!因为用“三比”式写作散文或记叙文,就可以在首尾以排比加比喻的方式写景叙事抒情,如“小学、初中、高中”“春、夏、秋、冬”“爷爷、父母、朋友”……反正找出一组出来排列组合就行。用于写作议论文也可以在首尾以排比加比喻的方式大加议论,然后“个人、集体、国家”“古、今、中、外”“孙膑、勾践、司马迁”……一气填进去,要多少有多少,这就好比批量生产石膏像,匠人只需要往固定的模型里倒入石膏浆,很快便可以制作出一件件一模一样的“艺术品”。多容易!哪里用得着考虑什么起承转合、承上启下等艺术构思呢!哪里管它情感真假、论据优劣、观点新旧呢!再加上“三比”式高考优秀作文的示范性作用,“三比”式作文大行其道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三个原因是师生的投机心理。学生平时不愿意扎扎实实地读书,写作起来就只能用华丽的形式来掩盖内容的空洞苍白,用这种华丽的模式蒙混一个分数甚至是高分。老师也认为这是一种可以一劳永逸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看家本领,而且一度屡试不爽,于是乐此不疲地向一届又一届学生大力推广起来。平时的作文评改也只看学生作文的结构模式,不管不抓学生的基本功训练。结果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借鉴,蔓延开来!
除了以上原因,还因为市面上许多高考作文辅导专著或高考指导名师也对此推许有加,也对这种作文模式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当“三比”式雷同化作文满天飞的时候,一方面一些阅卷老师也已经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另外还有一些清醒的人士也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广东省2007年高考作文评卷现场就已经开始“特别关注”“三比”式作文:不要被表面的形式欺骗了!对那些只有这种“三比”模式而内容空洞的文章一般只评37、38分!人民网收集的2008年福建省6篇高考满分作文中,就没有“三比”式作文,6篇作文体裁多样,内容充实,文风独特,都不是那种批量生产的复制的“艺术品”。
写作是一种极富个性的创造。首先是思想道德个性。即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理想观,以其个性化形式存在于作文的言语之中。其次是情感个性。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托马斯•沛西•能在他的《教育原理》一书中指出,每个人“都是以一种特有的独立的态度面对着世界”,“以自己的方式,按自己的本性和力量,走自己的道路”。作文应该真实地展现学生的情感个性。再次是哲学认识个性。哲学既是一个社会认识范畴,也是一个个体认识范畴,世界是多元的,认识也应是多维的,从真理相对论的角度看,凡根据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经验得出的哲学命题都有它相对的合理性,作文都应该表现。最后是创造个性。创造具有独特性、流畅性、变通性,它与个性的追求是一致的。
所以作文是一种艺术创作,是没有固定模式的,作文重要的是写出感受的独特性、描写的生动性和思维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科学人文主义;新课程;人文精神
【论文摘要】新课程更加关注科学主义价值观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双重体现,为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我们要用科学人文主义指导高中物理教学。我们要充分发挥高中物理新课程设置的优势,在授课的同时将人文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要从“发挥美育功能”、“加强科学价值取向指导”等角度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更加关注科学主义价值观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双重体现,以形成“科学—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科学人文主义是一种以科学主义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主义为方向和目的的人的发展观和社会发展观。高中课程领域之一是《科学》,其中物理这个学科的理科性较突出,其人文教育作用则更需要挖掘。为了实现物理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教师应当努力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用科学人文主义指导高中物理教学。
一、充分发挥高中物理新课程设置的优势,在授课的同时将人文知识传递给学生
高中物理新课程,不论是目标设置还是课程标准上,都体现着了鼓励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我们物理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和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人文文化的土壤。
1、倡导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
研究性学习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能激起问题的事物或现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近两年来,我校物理教师指导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有:《从力学角度研究球鞋用料和性能》、《厨房里的物理》、《光污染的危害与防治》、《中国古代船技术评析及模型制作》、《刀具上的力学》、《直升机主旋翼对飞行姿态的影响》,这些物理类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对学生应用物理规律和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表现的平台。
2、精心设计问题,由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基础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在学习高一物理新课程第一章是“探究自由落体”时,我编制了一道开放性问题:
水火无情,人所皆知。发现火灾后,人们为了阻止大火沿着电气线路蔓延,都会拉闸停电,所以万万不可乘坐电梯(消防电梯除外)逃生。跳楼求生的风险很大,只在楼层比较低,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使用,并且一样要注意方法。首先,可把棉被和床垫丢出窗下,以便身体落地时减少受伤。其次,爬到窗外,双手抓住窗沿,身体竖直下垂,然后放手,双脚落地跳下。这个姿势比蹲在窗沿上,直接跃下去受伤的可能性小一些。请你用物理规律解释为什么这两种落地的方法受伤的可能性小一些。(写出必要的公式)
让学生了解火灾中自救的方法,是很实用的知识。学生普遍反映,做完此题就更正了许多火灾逃生时错误的想法。
留心积累材料事例,精心设计引导意图的习题,就能在授课的同时将人文知识传递给学生,发挥新课程改革的“终端”的角色。 "
二、用科学人文主义指导物理教学,人文精神是最核心的东西
在人文文化中,人文精神是最核心的东西。人文精神是人文文化的精神理念,是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内化和升华,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取向。
物理科学技术往往可以在短短几年内成倍的发展,而人文文化却不可能“速效”生成。人文文化和精神的缺陷和隐患就像慢性恶化,关系到民族兴衰,千万不可走到岌岌可危的地步,才去重视它!为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以下几方面:
1. 发挥美育功能
物理何来美呢?物理是很美的!高一物理教材以力学为主要内容,高二以热、光、核为主要内容,无不充满客观事物的和谐美。比如说,运动与静止、反射与折射、电磁光三者的相互关系,体现了物理理论的对称与统一,充满哲学美;又有谁能说三棱镜的色散、光的衍射、干涉等形成的图案,不是充满科学密码的天然美?反粒子存在的预言、相对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统一,更加是科学之美!
物理教学内容虽然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充溢其间的是概念、公式、定律和定理,但让学生领悟其中的简洁、对称、和谐、统一,发挥美育功能,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对自然的认识。这种融合了自然界客观事物的规律之美在美术、语文等诗情画意之美中又如何感受得到?唯有物理教师才领悟得到!
2.加强科学价值取向的指导
物理教学使人掌握真理,具有理性。目前,大学生、中学生生活态度的畸变和接连不断的校园暴力事件令人吃惊,如果我们能够将科学的理性影响扩展到学生的价值观中,引导他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并学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那么,青春的困惑和不良诱惑难道不会得到更好的处理途径吗?科学价值取向的指导可以擦亮孩子的眼睛,对科学的爱恋可以增强孩子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免疫力”。
一个“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并注意将科学人文主义运用于物理教学的老师,将为学生的一生播下幸福的种子,使之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一)注重政治学习,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
为适应教改和素质教育对政治教师的新要求,我组政治学习经常化,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时事政治的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本学期我组充分利用教研时间认真学习一些新课改文章,更新教学理念。同时组织了“师德大讨论”活动,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二)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1.目标明确、计划得当、落实到位。
根据学校的要求,本学期期初我组及时制订出计划,并落实,及时总结。如:本学期组织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学习了有关本学科教学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教学模式的文章,开展专题研讨,设立中心发言人,学习了有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文章,开展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理论和经验。
2、强化备课组功能,加大集体备课力度
我组备课组,在发挥教师个体优势基础上取长补短,做到课堂教学“大同小异”。“大同”即教学进度相同,教师之间认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同,教学效果大致相同;“小异”则强调教师的教学风格与特色,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备课组要严把命题质量,精心筛选试题,把握命题方向,强化应试能力和心理训练。
3、狠抓教学基本功训练,增强教育教学能力
鼓励老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学期我组有相当一部分老师积极,同时鼓励老师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我组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晋江市中学生政治小论文比赛获得佳绩:
洪培训同学撰写的《诚信??从晋江企业的“缺工慌”现象谈起》获高中组一等奖,指导教师:王东升。
陈淑萍同学撰写的《认识自我的哲学思考》获高中组二等奖,指导教师:桂帅宁。
宋海霞同学撰写的《现在的中学生》获初中组三等奖,指导教师:张奕玲。
李宝玉同学撰写的《拒绝“普渡”陋习》获初中组三等奖指导教师:蔡承铭。
4、认真组织了公开课,本学期我组组织开展了两堂教学公开课,分别是陈哓斌老师开的《效率与公平》和张奕玲开的《我和父母》,教学效果良好,起到了教学示范作用。
5、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我组教师李均炜和张奕玲进行了“一对一”的教师结对子活动在教学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教研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6、积极参加学校第六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认真开展了我校高、初中部政治小论文比赛,活动效果较好。
(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活动课
关键词:高中历史 人文素养 培养
高中历史是中等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如何在目前学科壁垒日趋森严,重理轻文、重物质轻精神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普遍存在的教育环境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使高中历史教育真正成为高中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无疑是所有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当代高中生素养的现状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人文精神而形成的内在品质,是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现。培养当代高中生人文素养,对于养成其良好的精神风貌,对于造就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转型时期,在社会的这种巨大转型中,在传统与现实的交锋中,各种新观念纷至沓来,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当代高中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以及价值取向,使得高中生内心潜藏着浮躁和不安[1]。当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成效有目共睹,重视科学和发展科技教育已在高中教育中居重要地位。但对于人文教育却不够重视,往往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倍加重视,而人文素养教育则因缺乏实用性而成为微不足道的陪衬。
二、通过历史教学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今天,提倡与加强高中生的人文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如何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则应当成为高中历史教学创新的任务之一。我们要认识到,人文教育有其独具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人文教育才会真正有成效[2]。那么,人文素养教育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人文教育不同于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关于自然知识的传授,人文教育是“人文素养”的教育,我们不能用科学教育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人文教育,不能把“人文素养”的教育当成了“人文知识”的教育。因为精神的创生只能由精神来完成,精神的升华只能通过精神来感化。根据人文教育的这一特点,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上,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和精神契合,不能忽略课堂的人文思想的氛围。
第二,人文教育思维模式不同于科学教育思维模式。科学教育的思维模式是通过逻辑、判断、推理或实验来把握科学技术的,而人文教育的思维模式不能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逻辑推理,而要特殊的心灵体认。根据人文教育的这一特点,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学生不能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知识的接纳者,而是要主动用自己的身心去体验古代的人文知识,与之产生心灵的契合和同化,把其中所隐含的人文特质化作为自己的精神品格,融人到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古代人文素养的熏陶,得到个体自我精神的升华。 转贴于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高中历史经典文化教育
现代科技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和享受空间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众多的问题。精彩的物质文明和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极易引起人们的急躁情绪和心理失衡,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心理失衡的现象,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文化大地上,特别是年轻一代人的脑袋中,有点空荡荡,雾蒙蒙。根据笔者的调查,大部分高中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他们最喜欢吃的东西是肯德鸡、麦当劳,最喜欢过的节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和圣诞节等洋节,嘴上以夹杂几句洋文为时髦,在哲学方面有些人能够大谈特谈亚里士多德,却不知老子哲学……
(二)设置历史为必修课.增设人文类选修课程
笔者以为,无论文科理科,都应该把历史作为必修课,使高中生对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学遗产有较多的掌握和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熏陶与陶冶。同时开设多门人文课程。将它们列人教学计划,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修,规定每个学生必须至少选修七门人文类课程且成绩合格才准予毕业。这样,就既照顾到学生的个人兴趣,又有一定的要求和压力。
(三)加强高中教师师德教育
师德包括许多方面,我们认为,历史教师的善良、公正与责任感是其师德的核心构成要素。
1、善良
教师的善良表现为对其教育对象的关心和爱。历史教师的善良是其职业角色的基本要求。历史教师在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班级的领导者、纪律的维护者等角色的同时,往往还扮演着家长人的角色。“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教师不能给学生以善良的印象,那么即使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也很难真正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赖。
2、公正
公正指的是教师面对学生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在课堂提问时,有些教师往往习惯于提问自己喜欢的一部分学生,对其他学生则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在课堂观察时,有些教师往往习惯于把目光投向自己喜欢的那么几个学生,对其他学生则常常视而不见;在处理学生冲突时,有的教师先入为主,偏袒自己喜欢的学生,不能一碗水端平。[3]这些都有违公正原则。当然,要求教师做到绝对的公正,有些强人所难。教师的个性特征,学生的不同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教师的判断。而且,对基础、能力、性格各不相同的学生,用一个尺度进行衡量和评价,也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但在教学实践中,尽量做到不偏不倚,不以学生的成绩、个性、性别乃至相貌而对学生产生好恶之情,应该是值得追求的一个目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公平正直是教师以身作则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陈桃源主编. 高中历史应用能力训练教程[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98-100.
尽管如此,这并未影响与西美尔同时代的人和后辈学子对他的尊敬和高度评价。他的学生就“觉察出那个时代的天分”和他“从现代主义者角度对那个时代的解释”。有人把他的《货币哲学》推许为“这个时代的哲学”。卢卡奇认为没有人不对西美尔的思想着魔,后者是现代哲学领域最重要也最令人感兴趣的过渡现象。鲍曼对西美尔也赞不绝口,认为后者是非常有力度和最富洞察力的现代性分析家,同时还是一位敢于发表言论的作家、一位思想家和开创了社会学风格的人。雷克称赞西美尔奠定了德国社会学的现代规则,为德国的美学社会学注入了鲜活力量。诸如此类,西美尔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他对他的学生、同时代人乃至后辈学者有着深远影响,布洛赫、韦伯、卢卡奇、舍勒、布伯、克拉考尔和本雅明都因为从其思想中汲取了营养而受益匪浅。
一.西美尔的现代性研究特色
西美尔在现代性研究方面的独特之处或贡献在于他研究方法和角度的独领。首先,与传统研究不同的是,如果说韦伯是从宏观的角度展开现代性研究的进程,那么西美尔则是从审美的心理感受的角度即从现代都市生活体验的微观角度来界定现代性,以此凸显现代个体的内在心灵。与韦伯致力于用理性来描述现代性不同的是,西美尔特意强调文化的感觉性,同时用个体的生活感受来建构社会整体。故而他的现代性理论研究不是采取历史分析的方式,而是一种对现代性社会现实体验方式的言说。西美尔经常聚焦于人的内在生活和现代性心理学,他将现代性界定为心理主义,并要求按照内在现实来体验世界。因此,对于那些分析现代性体验方式至关重要的心理过程,西美尔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正如刘小枫在《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中所说:“西美尔以一种审美(感觉)方式来确定现代经济制度与现代社会文化制度的心性品质之内在关联,以便更切近地把握现代人的生活感觉。”[1]在《哲学文化》一文中,西美尔写道:
现代性的本质是心理主义,……是固定内容在易变的心灵成分中的消解,一切实质的东西都被心灵过滤掉,而心灵形式不过是变动的形式而已。[2]
构成西美尔现代性洞识的社会经历与他个人内在体验相结合不是偶然的,这尤其适用于他对大都市生活和成熟货币经济的异化关系所引发的内心紧张。我们可以很容易在他的作品中发现现代性的社会心理学痕迹。而且对个体内心生活的强调,与西美尔保护个体性的意图以及后来重新构建个体性的意图妙合无痕。因此,在西美尔那里,现代性是时下社会中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方式,也就是说现代性存在于一种体验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中。它不仅被归结为人们对于它的内在反应,同时还被归纳为人们内心生活对它的接受。
其次,从心理感觉经验出发,西美尔并非是从社会总体上对现代性作高屋建瓴式的分析,而是从日常具体生活中“现实偶然性碎片”出发对后者进行研究。换言之,他的现代性分析不是去考察社会系统或社会制度,而是通过社会现实中“看不见的线索”、那些被看做永恒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形形的“瞬间图像”或“快照”去建构现代性理论,他走的是从碎片到整体的研究路径――目的在于从生活的每一细微末节中发现其意义总体性的可能。正如陈伯清所说:“……西美尔好像一个能工巧匠,善于充分利用手边现成的材料,甚至边边角角,补裰出一件件精致的作品出来。”[3]从前面刘小枫和西美尔自己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因为现代生活的现实情况已经使总体化理想变得举步维艰,后者关注的并非现代性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进程而是此过程中的碎片化体验。西美尔研究的出发点是“那些看似最表面、最不实在的东西”,其整个研究的一致之处就是在每个生活细节中发现现代性意义的总体性。西美尔深信,生活的细节与表象乃是和它那最深奥、最本质的部分密不可分的。因此,他尽可能捕捉那些化约为个人内心体验的生活细节,以林林总总的碎片而不是以社会制度或社会系统为切入点来阐释碎片背后的内在实质和总体性存在。“他很早就证明了自己是一个阐释世界碎片意象的大师”(克拉考尔语),西美尔对现代性的研究是煞费苦心而且匠心独具的。
从审美的维度出发,西美尔赋予一切看似平庸的生活碎片以审美特征。日常生活中的桥、门、首饰等社会碎片或时尚、、调情、冒险、旅游、、货币、陌生人等社会现象也因此具有了审美意义。也就是说西美尔想通过审美的方式来确定现代文化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内在联系。在他那里,碎片化本身就是现代性的一个特征。借助审美转换,我们可以通过碎片探寻到生活的终极本质。在《社会美学》中,西美尔这样表达自己的见解:“对我们来说,从偶然生成的东西中可以发现规则,从表面和短暂的东西中可以发现事物的本质和意义。”[4]
二.西美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如上所述,由于西美尔的学术价值长期以来未被足够重视,导致了对他思想研究的严重滞后,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世界其它各国,即便在德国亦是如此。
首先是同时代人对于西美尔的研究,他们的结论大多是流于对西美尔的思想的评价和并不深入地分析,且语焉不详。如弗里塞森・科勒的《论西美尔》中从文化-社会角度出发,认为西美尔是“表现主义艺术的思想家”,后者那随笔式的哲学是表现主义式的生命创造的尝试。克拉考尔(西美尔的学生)则从他老师那独特的思考风格出发,承认西美尔是一个哲学意图超越经济和历史的观察者。从后者那碎片化的研究范式出发,克拉考尔判定西美尔是把玩世界碎片的大师,并对那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影响巨大。马克思・韦伯则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评价西美尔,他对西美尔社会学知识的本质和方法论予以批判。卢卡奇对西美尔的研究乃是从哲学社会学角度,研究了后者哲学思想的特点――多元性和不成体系,并将其称为“印象主义哲学家”。从“印象主义”到“玩世主义”,卢卡奇对西美尔的评价是毁誉参半的。哈贝马斯同样从社会学的立场出发,断定西美尔并非社会学的古典思想大师,而是带有社会学科性质的推究哲理的时代诊断者。
西美尔研究中的主将并且颇有建树的当推英国学者戴维・弗里斯比,其理论在学界影响甚大。他在第一届西美尔国际研讨会上的论文《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开启了西美尔研究的主要思路。在此之前,弗里斯比还和另一位学者波多莫尔合译了英文版的《货币哲学》,在《译者导言》中他梳理了西美尔货币哲学和的关系,作出了《货币哲学》是从审美主义出发的论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弗里斯比的一系列研究西美尔审美印象主义和现代性理论的佳作不断问世,他和西美尔在德国的主要研究者奥特海因・拉姆施特德共同发起对西美尔现代性资源的勘探和挖掘。随后出版的《现代性碎片》即主要讨论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的现代性思想及其方法。作者辟专章研究西美尔后认为,西美尔的现代性研究是从破译现代性碎片的奥秘入手的,后者对现代性的货币经济和大都市的考察,集中在它们对个体的日常生活的现实体验和内在精神生活的影响上,如精神衰弱、大都市生活体验与商品和货币经济等。该书可奉为西美尔研究成果中的经典之作。此外,弗里斯比还主编了三卷本的《乔治・西美尔:批判性的评论》,撰写了著作《社会学的印象主义》和《现代生活的审美》等论文,这些著作与论文对西美尔的美学思想都有指涉。
与弗里斯比的研究类似,格罗瑙的《趣味社会学》从社会美学的维度对西美尔的思想进行了考察,该书集中探讨了后者的“趣味”、“时尚”和“游戏”等概念。格罗瑙认为西美尔的时尚理论是解决现代性悖论(普遍性和个体性、主观性和客观性)最典型的社会结构之一。从时尚的社会游戏入手,著者把西美尔的社会学定义为“美学社会学”。还有戴维斯的《西美尔与社会现实的美学》、狄塞的《西美尔的艺术哲学》、勒曼的《乌托邦的美学》、胡布纳・凡科的《社会认知的审美化构成》、华斯的《超越艺术:论西美尔的艺术哲学》等亦是从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
还有研究西美尔的宗教社会学的,如格罗斯的《宗教社会学导言》、科瑞奇的《西美尔的宗教理论》、罗伯斯的《社会学视野中的宗教》、韩梦德的《西美尔论宗教文集(前言和导言)》等。有专门研究西美尔女性思想和文化的,如魏茵戈特纳的《西美尔与女性的文化困境》、提森的《女性与客观文化》、伊克哈德的《西美尔关于“女性问题”的阐释》、克塞的《受忽视的西美尔对女性社会学的贡献》等等。一般说来,对西美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现代性方面,如贝勒的《反讽与现代性话语》、布罗迪的《西美尔作为都市文化的批评者》、达美的《西美尔的性别社会学》、雷威因的《西美尔论个体性和社会形式导言》、穆勒的《社会分化与个体性:西美尔的社会诊断和时代诊断》、丝柏科曼的《西美尔的社会理论》、斯卡夫的《韦伯、西美尔和文化社会学》
此外,拉尔夫・雷克的《西美尔与先锋社会学:现代性的诞生》一书堪称西美尔研究的新声,它提出了许多关于西美尔研究的新观点和新发现。雷克将西美尔塑造成先锋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性别论者,使后者从哲学沉思者摇身一变为社会革命家。在书中,雷克还强调西美尔思想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并认为西美尔思想是尼采和马克思哲学的辩证结合,分析了西美尔对早期表现主义艺术运动以及对表现主义哲学的贡献。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西美尔研究更是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学者们只是做些表面性工作,如翻译和介绍西美尔的思想。目前被翻译成中文的西美尔著作有:《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金钱、性别和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社会学》(林荣远译)、《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生命直观》(刁承俊译、《叔本华与尼采》(朱雁冰译)、《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译)等。
国内真正对西美尔进行研究并形成专著的人屈指可数,根据统计,仅有杨向荣、陈戎女、刘小枫、陈伯清等几人而已。对他的时尚理论进行专门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从研究的内容来看,陈伯清的《现代性诊断》主要是探讨西美尔的生平、他的社会学和社会学的片段以及他的现代性的理论和他的历史影响等,重点是研究西美尔的社会学和现代性思想。陈戎女的《西美尔与现代性》主要讨论西美尔的文化哲学思想,尝试整体性地把握他的思想脉络,以专门的个案,从女性主义、货币文化、审美和宗教等方面具体解读西美尔思想的不同层面,勾勒出其思想的基本轮廓。同时,又围绕文化的现代性来展开西美尔思想不同层面的论述,凸现出西美尔文化-现代性思想的不一样的现代性理论形态和理念旨趣。杨向荣的《现代性与距离》选取了西美尔思想中的三个关键词:现代性、碎片和距离来对西美尔的美学思想展开研究,该书偏重于美学和文化社会学的探讨,从美学的层面来讨论作为社会学家的西美尔,审美现代性的视域和美学的维度是贯穿全书始终的主线。而最终目的也是以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为背景,以“距离”为聚焦点,进而从文化社会学、美学、艺术以及现代日常生活的审美等层面窥探西美尔的文化、美学与艺术思想。研究西美尔现代性思想的还有刘小枫,他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对现代性的审美特性和西美尔的现代性体验美学进行了初步探究。该著以现代性问题为焦点,审视百年来的欧美社会理论对现代性的观察和把握,力求通过进入现代性问题的纵深来讨论迄今的社会理论的问题性。在考察欧美社会理论、探析现代性问题的思路中,着意引入现代中国的基本问题。由于涉及西美尔的研究内容只是以章节形式出现,严格说来,它并非研究西美尔的专著。此外,顺便需要提及一下的是苏国勋的《西美尔》,也只是《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上卷)中的一个部分,在此也不计入专著之列。
在论文方面,从中国知网上搜索到的以西美尔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44篇)和学术论文(不足200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西美尔的宗教理论和社会学思想、他的货币理论;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他的女性主义思想;现代性文化危机理论、有关时尚的理论(8篇)等方面。
从上述国内外对西美尔研究现状的综述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迄今为止,人们对西美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领域:其一,从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来挖掘西美尔的社会学思想;其二,以文化、审美、心理等关照方式为依托,从他的社会学、货币哲学理论中发掘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资源;其三,从文化、历史和经济等角度来阐释其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8:337.
[2]转引自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周宪、许均主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2.
[3]陈伯清.现代性的诊断[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