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蜡烛阅读答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 驱情入境
阅读情感是读者的主观感情和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感情的双向交流、彼此碰撞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是阅读的“内驱力”,有了情感的参与,阅读劳作的艰辛会化作愉悦,阅读过程会变得津津有味。
情感的产生首先需要读者进入读物的情境,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如教《数星星的孩子》中“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这句话,教师请数过星星的同学读,并说:如果真数过,那一定会读得很好。学生积极性高,感情很投入,不少同学读完“一颗”、“两颗”都点一下头。而一位学生竟提出再加上“三颗、四颗”,更能突出星星多,很难数。学生人人都成了小张衡,这正是教师引导“披文入情”产生的效应。情感产生还需要读者的情态,即阅读时注入主体情感,就如冰心所说:“作者只能有一个,读者同时便可以有千万。万千种的心境和成见底下,浮现出来的作品,便可以有万千的化身,作品的原意已经片片地撕碎了。”《晏子使楚》中一句话学生有多种读法,表现了他们对楚王不满、傲慢、尴尬等不同心理的体验,正所谓“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读法1:楚王也/只好陪着笑。
读法2:楚王也只好/陪着笑。
读法3:楚王/也只好陪着笑。
只有入境入情,才能读出个性。也只有个性化的解读才重构了课文意义。我们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不断地生成出阅读的情感,使阅读活动深入持久下去。
二、 珍视体验。
1. 实践中体验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忽视学生的阅读实践和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教《军神》一文时,让学生围绕“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军神”这一主题,通过深入体味,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沃克医生的神态、语言,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与文中的主人公对话,在实践中对主人公的品质肃然起敬,产生心灵的共鸣。学习《忆江南》时,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结合,有的画画,有的写故事,有的查资料……最后进行交流。由于每组都以学生个性为依据,学生的合作、探索、交流就很充分。
2. 思考中体验
从众心理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表现在阅读活动上就是人云亦云,不能或不敢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显然不利于个性化阅读。思考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进行思考、分析、比较、归纳。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教《麻雀》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思考“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中的“落”字,结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和理解:有的讲速度“来得快而猛”;有的说态度“真勇敢、坚定、果断”;有的论感情“一心只爱孩子”;有的谈心理“心急如焚”;有的评用词“简炼、生动、形象”;有的议人物“真是个奋不顾身的好妈妈”;有的提读法“‘落’字要读得重而快”。通过思考,学生既认识了老麻雀舍命救孩子的英勇形象,又对“落”字运用之精妙体会得入木三分。
3. 讨论中体验
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在教学形式上不同。它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形式灵活。同时,它又是重感情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讨论,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不断质疑、解疑,在共同讨论中析疑、解难,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在阅读中,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思想产生碰撞,自然会产生一些个人体验,对于体验中的局限性,教师不要轻易去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讨论。如上《半截蜡烛》一课时,引导学生讨论:你最喜欢谁?说出理由。学生经过讨论,众说纷纭,有的说喜欢母亲,因为思维与众不同,认为最显眼就是不显眼,把秘密放在堂屋的蜡烛中;有的说喜欢杰克,其实杰克装作若无其事,借抱柴火想乘机拿走蜡烛;有的说喜欢杰奎琳,因为她知道蜡烛点着快烧到秘密了,因此说要睡觉,拿走蜡烛……无论怎样只要有理有据,能体会到人物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就行。
三、 评价延时
《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多采用延时性评价。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可能会扼杀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如:教师让学生找出“燕子、老虎、狮子、狐狸”中不属同类的一个词,学生轻而易举地说出“燕子”,理由是老虎、狮子和狐狸都是兽类,燕子是鸟类。教师不忙评价,再问有无其他理由,学生思考后说:“燕子有翅膀,会飞;其他三种没有翅膀,不会飞。”教师继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学生们说:“燕子爱吃小虫,老虎它们爱吃肉。”“燕子是母亲下的蛋孵出来的,另外三个不是。”“燕子只有两只脚,其他三个却有四只脚。”……试想,如果教师运用即时评价而不是延时评价,学生能有如此富有个性的思维,多角度、有创意的见解吗?
一、例题
例1把重为G1、G2的两个同种材料的物块,分别挂在杠杆两端,杠杆平衡(如图);若将两物块完全浸没于水中,杠杆仍平衡吗?(杠杆重力不计,且L1>L2。)
分析不妨设左边挂G1,右边挂G2。浸没前有,G1L1=G2L2;浸没之后,左边绳的拉力F1=G1-F浮1。由物体浸没时的关系
因此,杠杆仍平衡。
例2一根蜡烛(圆柱)长20cm,底面直径3 cm,在其下部缠上一些铁丝,使其竖直漂浮在水中,这时量得水上部分高为1 cm,然后点燃蜡烛。已知ρ蜡=0.9×103kg/m3,问:蜡烛燃掉多长之后,被水熄灭?(g=10N/kg)
分析设蜡烛横截面积为S,总长h,未点燃时浸没长度为h1,被水熄灭时蜡烛燃掉长度x,则剩余长度h2=h-x。
蜡烛未点燃时,
G铁+G蜡=F铁+F蜡G铁+ρ铁Vg=F铁+ρ水V排g
G铁+ρ蜡Shg=F铁+ρ水Sh1g ①
蜡烛刚好被水熄灭时,
G铁+G蜡/=F铁+F蜡/G铁+ρ铁V/g=F铁+ρ水V排/g
G铁+ρ蜡S(h-x)g=F铁+ρ水S(h-x)g ②
①-②得
ρ蜡Shg-ρ蜡S(h-x)g=ρ水Sh1g -ρ水S(h-x)g
ρ蜡h-ρ蜡(h-x)=ρ水h1-ρ水(h-x)
ρ蜡h-ρ蜡h+ρ蜡x=ρ水h1-ρ水h1+ρ水x
ρ水x-ρ蜡x=ρ水h-ρ水h1
这里所涉及物理量,只要相同的物理量一致即可,不一定要求统一到国际单位的主单位。 x=10
二、体会
例2计算结果与g取10N/kg或9.8N/kg有关吗?与蜡烛的横截面积大小有关吗?如果你要去计算蜡烛的横截面积或者体积,那将会是多么麻烦!
你体会到代数的魅力了吗?下面来试一下吧!
例3一个大量筒中装有适量的水,示数为300ml,把一个小酒杯放入这个大量筒中漂浮,此时量筒示数为800ml;然后把酒杯全部浸入量筒的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550ml。求这个小酒杯的密度。(ρ水=1×103kg/m3)
参考答案设量筒中装适量水时示数为V1,小酒杯漂浮时量筒示数为V2,小酒杯浸入水中时量筒示数V3。
小酒杯在量筒的水中漂浮,F浮=G杯,
而F浮=ρ水V排g=ρ水(V2-V1)g
G杯=ρ排V水g
ρ杯V杯g=ρ水(V2-V1)g
又小酒杯在量筒的水中浸没时,V杯=V3-V1
关键词:习题;反思;教学片段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4-007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如何深度地解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近日,我在批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课后习题第4题[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具有下述性质:(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时,发现班上40人全部做对的只有11人,第一问做对的是18人,第二问做对的只有13人,第二问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或澄清石灰水。说实在的,这道题从难度看不属于难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如此的反馈引发我对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教学的思考。
教学片段:
师:提问:你所了解的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生:思考后,回答出: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有氧化性等等。
师:你们回答的很好,今天这些课我们将系统学氧化碳的性质。请认真观察下面的实验。
师:在点燃蜡烛的同时让学生预测实验现象。
师:演示:用一大瓶雪碧代替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并把导管的另一端通到烧杯底部,摇晃雪碧瓶,二氧化碳随着导管逸入烧杯 。阶梯上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生:观察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书上。
师: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生:讨论后得出:(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师:让学生阅读教材117页后,提问若按照书上的操作进行实验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生阅读教材后得出:倾倒二氧化碳要沿着烧杯壁慢慢倾倒。
师:实验时若发现上层蜡烛先熄灭,可能是哪些操作导致的?
生:讨论后得出:对着上层蜡烛倾倒二氧化碳。
师:进行实验——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盖上瓶盖旋紧并振荡。
生:观察实验现象——塑料瓶变扁。
师: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什么样的性质?
生:二氧化碳能于水。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例子说明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生:工业制汽水或碳酸饮料。
反思1:从上面的教学片段看,我认为这样进行教学,学生被调动了起来,都能根据我的演示实验顺利地看到实验现象,并从现象分析出二氧化碳的性质。但是仔细一想,学生的行为和思维实际上是对我指令的被动回应,这样做,看似让学生观察与探究,实质上仍然停留在“告诉事实,验证结论”的水平,同时也是我以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进入我的预设方案,学生的作用仅仅是配合我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明显不足。这就是上述反馈结果出现的真正原因之一。
反思2: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实验设计题,如此多的学生不会设计?我们的学生在做作业之前有多少人先进行复习?又有多少人能质疑课本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面对学生这种“浮光掠影”的浮躁学习心态和“急于求成”的功利式学习模式,课堂上作为老师的我应该怎么引导?
根据上面的反思我重新设计教学思路,并将上述习题改为了课堂检测。
修改后的教学片段:
师:提问:你所了解的二氧化碳的有哪些性质?
生:思考后,回答出: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有氧化性等等。
师:你们回答的很好,今天这些课我们将系统学氧化碳的性质。
师:你能通过哪些事实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从书上看来的: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77g/L,空气的密度是1.29g/L;有的说利用书上设计的实验;有的说用天平称;有的说用杠杆测试……
师:逐一肯定学生的假设后。利用书上的实验(如右图所示)进行演示:向烧杯中倾倒。结果由于操作原因,导致烧杯中燃着的蜡烛由高到低熄灭。
师:让学生阅读教材117页后,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实验才能成功?
生:生阅读教材后得出:倾倒要沿着烧杯壁慢慢倾倒。
师:那我刚刚演示的实验上层蜡烛先熄灭,可能是哪些操作导致的?
生:讨论后得出:对着上层蜡烛倾倒二氧化碳。
师:再次实验,用一大瓶雪碧代替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并把导管的另一端通到烧杯底部,摇晃雪血碧瓶,二氧化碳随着导管逸入烧杯,阶梯上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生:观察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书上。
师: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生:讨论后得出:(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在此基础上师追问:除了实验的方法,还能找到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依据吗?
生1: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
生2:意大利的死狗洞。
生3:实验室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生4:生活中用二氧化碳灭火。
生5:岩洞下层二氧化碳的浓度比上层大,因此,进入岩洞或地窖之前要用灯火试验。
生6:二氧化碳吹肥皂泡。
生7:充二氧化碳气球和充空气的气球比较下沉。
师:停留了2分钟让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后进行下面的教学。
师:生活中哪些事实能够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让学生在讲台上的实验用品中寻找答案?
生: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很快找到了答案:雪碧、可乐等碳酸饮料都能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师: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
生展开激烈地讨论后得出:
方案1: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方案2:将雪碧饮料到入澄清石灰水中;
方案3: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到入少许水后,盖上玻璃片悬空到放,玻璃片不会掉下来;
方案4(如右图):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盖上瓶盖旋紧并振荡。
……
师:分析学生的方案,得出方案1只能说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反应,但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方案2只能说明雪碧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也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肯定了方案3和方案4,并表扬了想出方案3的同学。
师:让设计方案3和方案4的学生分别上台演示实验,结果两组同学的实验都很成功。
师:带头给予掌声。并留点时间让学生整理笔记。继续讲解其余的教学内容。在最后的5分钟让学生将当堂反馈课后习题4。批改下来的结果是:全班只有6人没有全部正确。
后来,事隔一周的时间,我又将这题编入了第六单元检测卷,结果表明,在这道题目上利用修改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的得分率明显高。
利用修改后的教学设计虽然导致我和学生用了30分钟的时间才讨论了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这种教学环节的设计表面上看会浪费学生的时间,但实践证明这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经历,课堂的精彩,源于对细节的关注——教师对课本习题的设计目的、要求和功能要做精细的分析和刻意的揣摩,否则教材中潜在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就会被忽略。倾倒二氧化碳对任何一个初中化学老师来说是一个平常但又“非常”的实验。说它平常,是因为许多老师通过该实验形象地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结论。说它“非常”,是因为有不少老师在做该实验时往往出现“异常”,但往往却因不知道如何机智地应对而失去了一次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机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低。回头再看课程标准,要求学氧化碳的性质应采用实验、读图、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要放在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几个实验和组织学生讨论上,从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归纳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认识二氧化碳的密度时,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结论上,而是让学生掌握比较气体密度大小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第一个教学设计符合了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实验、读图、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只是让学生记住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结论,而忽略了科学方法的指导,仅仅是敢于面对熄灭的“火焰”,而没有善于开启学生智慧的“火花”。
上面的分析引起我对备课中的反思:在教学活动中,反思是发现问题的源泉,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是促进再认识途径。可以说,没有反思的经验只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认识。而反思,可以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整改,发现的问题及时探究,积累的经验升华为理论。此外还能提高教学意识,优化思维品质:
1. 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益完善。
2. 记录学生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3. 捕捉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 保留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 进行二次备课。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反思,揣摩教材中潜在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活力。
如何就高中生物课本中编写的生物科学史开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人教版生物必修Ⅰ第五章第4节的教材编排中,在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之前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本节教学内容难就难在教材上没有把每一个实验设计的思路讲出来,如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为什么设计把植物和燃烧的蜡烛或小白鼠放在一起进行实验?该实验的假设(能从空气中得到某些物质)和实验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关系不明显。有人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为什么得出相反的结论?英格豪斯为什么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才得出结论的?萨克斯的实验凭什么要鉴定淀粉?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为什么要分别标记CO2中的氧和H2O中的氧?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都会觉得很难理解。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对几个经典实验的探讨分析,再现科学家们探究光合作用的历程,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推进,引导学生领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和实验方法,既促进了学生对光合作用实质的认识,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如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上“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第一课时,我们首先让学生通过对光合作用概念的阅读和理解得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随后指出:“为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科学家们可花费了300多年的探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段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推测科学家当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吧。”接着我们开始让学生们认真阅读课本101面的第二自然段,然后问道:“请你们推测一下普利斯特利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做这个实验呢?”一时间教室里学生们小声议论起来,有说灵感的,有说想知道植物能否从空气中得到什么的,有说想使蜡烛在持续燃烧或让小白鼠在玻璃罩中成活的,也有说想证实植物是否能更新空气呗,还有的则茫然不知,对此我并未做直接回复,而是介绍了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及其猜想,也说到了在生活中类似于玻璃罩中的蜡烛难以燃烧、玻璃罩中的小白鼠难以成活的一些实例。于是乎学生们明白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是想巧妙利用生活中实例做改进来解决海尔蒙特提出的猜想:植物可以从空气中获得获得建造自身的原料。:“那么有谁知道当时的普利斯特利做了几组实验?”学生们有说两组的,有说三组的,也有说四组的,我们让他们回头再看看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结论,于是乎学生们的看法经过纷争后逐步统一到四组上,“那么再请大家按座位和同坐及座位前后的同学们一起讨论一下各组实验都有什么现象?”随着学生们的一阵讨论后,我们请一个学生代表她们组说了她的想法:“只有蜡烛的玻璃罩中,蜡烛会熄灭,同时放有蜡烛和植物的玻璃罩中蜡烛会继续燃烧;只有小白鼠的玻璃罩中,小白鼠会死亡,同时放有小白鼠和植物的玻璃罩中,小白鼠不会死亡”。当我们再问“有植物和无植物的实验起什么作用?”时,学生们很快知道是对照了。 一串问题后的一番探究,对于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以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关系,学生们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就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学生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
在完成普利斯特利实验的有关讨论后,我们并没有直接去和学生们探讨为什么有人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却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而是让学生们阅读了101面的第三自然段,随后我们又展开了一系列的问题探讨。先后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英格豪斯实验前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的结论英格豪斯应怎样来设计实验方案?” “得出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的结论英格豪斯又该怎样来设计实验方案?”“猜想一下有人在重复普利斯特利实验后得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的实验方案与普利斯特利有何不同?”“英格豪斯只做一二次实验能得出他的结论吗?”“你能推出英格豪斯的实验结论吗?”“英格豪斯的实验后为什么又过了大约六年人们才知道绿叶在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发出氧气?”一系列的问题串提出之后,课堂上纷纷活跃起来,大家各抒己见,有时还发生争论,有的对别人的说法作修正,逐步地观点变得统一起来,大家猜到了英格豪斯的想法,明白了正是科学家的执着和付出才使科学不断发展,增加了对学科研究的进一步理解,对英格豪斯的实验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到解决问题有了较完整的了解。采取同样的方法通过问题探讨的方式从实验前提出的什么问题、采取了什么方案来探索问题的答案、实验方案实施的需要哪些前提条件、实验方案如何实施、发现了什么现象、得出了什么结论等等方面着手,分别再现了萨克斯、鲁宾和卡门、卡尔文的实验探究过程。
【关键词】话题;交流;话题导学式;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13-0057-04
反思十年课改,语文课程的实施,更新了我们的理念,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不仅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解决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然而,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传统教学思想仍左右着我们的教育行为,语文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思维僵化,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精神和能力;课改之路误入歧途、矫枉过正,“讲”多“悟”少、“问”多“思”少、 “夸”多“批”少,机械训练多,探究学习少、重技巧,轻本位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现象既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是对新课改的背离。试想,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外在表现形式,语文能力得不到培养,素养又何以养成?实施素质教育,岂不成了空话?身为一个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充满梦想的追求者,是多么希望在教育的茫茫荒原里开辟出一条通往理想殿堂的康庄大道。以“话题・研读・交流”为要素的“话题导学式”阅读教学模式便是基于阅读现状而做出的大胆革新。
一、“话题导学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图解与建构
1. 话题。“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是师生之间或师生同文本之间就某一话题而展开的交流。话题作为谈话的中心,应用在阅读课中便是为了更艺术化的点击教学目标、教学核心(中心) 。但教学核心(中心)往往通过层层剥笋才可以显现,对师生而言,它是一项艰难的长途跋涉的学习历程,有时教师难免把偏教材,教学目的南辕北辙,势必造成课堂低效甚至无效。而话题对教学核心起到还原作用,为教师提供一条高效、起码有效的课堂教学之路。因此,对于话题的认识便显得非常重要。施教者要达到教学核心,就要全面认识话题,同时也要巧妙处理围绕话题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因为任何理论的东西都必须通过其外在形式的展现才有意义,问题便是教师围绕话题在教学坡度上巧作的阶梯。但是,由于教学核心的不易把握,无疑给建构者如何引入话题增加难度,这需要在比较中厘清:
结合图解,通过同传统教学相区分,教师应努力使阅读教学与学生个人的和社会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以形成阅读教学的共同话题。通过研究话题特征,便于教学中准确选择。
(1)切入趣味性特征。学习贵在有趣,趣味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深奥硬涩的话题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便会陷入沉寂。
(2)目标一致性特征。话题的确定应立于“教师、学生、教材” 三维一体的基础之上,这是确定问题的核心原则。切记盲目混乱、脱离文本、远离生活的提出问题,更不可能漫无边际的大论特论。
(3)问题合理性特征。对于话题的外在表现,话题往往是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呈现,一切问题的设置要围绕话题而展开;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以“问题”为驱动来推进课堂教学进程。问题的提出要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要研究学生,关注学情。找到文本、学生、生活的切合点。
(4)策略创新性特征。阅读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教学材料,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和学会阅读方法,实现教法向学法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因时制宜、不失时机地创新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研读。 现代认知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发现而形成认知结构过程的。阅读教学是一项特殊的认知活动,学生在阅读课中,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发现问题,掌握知识。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在“话题导学式”阅读课堂模式中,研读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研读重在“研”的精神和“读”的方法。其教学环节包括:朗读预习―引入话题―研读探究―交流巩固。其中,研读探究、交流巩固,两个环节最为关键,它是突破教学难点,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当然,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度适宜安排,并不拘于形式。
(1)研读探究,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话题(问题),采用各种读书方法。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依据目标、深入探究,合作攻关,完成既定问题。
(2)交流巩固,要求学生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交流,检查阅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教师适度进行指导点拨,从规律、方法、思想等方面帮助学生学习。
“话题导学式” 阅读教学模式把“读”放在第一位,既要初读感知,又要细读品味。以“研读”为策略,以“话题”为切入点,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交流。传统教学模式的首创者赫尔巴特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这一观点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控制,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观点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教师一“讲”独大,学生的思维僵化,与教师、文本的交流始终被限制在“标准答案”的范围内,这便妨碍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当然,学生也可以围绕话题直接展开交流,但交流的过程缺乏依据、脱离实际、脱离教材,其呈现价值不高。新课改要求阅读教学应该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所以,在研读基础上的交流便更具有价值。这表明,课堂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同文本、生活之间的一种动态交往行为。这种参与并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而是对知识和智慧的分享、情感的共鸣。学生唯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领悟所学知识,才会产生强烈的成功感和喜悦感,产生求知的内驱力。学生唯有通过对话交流,即通过研读课文,达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交流不仅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教学模式作为一个综合的整体,彰显了对阅读教学本质的认识和实现阅读教学价值的理性图解。其中,“话题”既是核心又是切入点,“研读”既是策略又是过程,“交流”是价值表现,三者是点、线、面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具有导向性、研究性、探究性的高效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三、“话题导学式”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教学策略变革的必要性。如果梦想牛换了马腿就可以跑得像马一样快,那简直是异想天开。这警示我们再好的教学模式如果停留在理论高地,不经课堂实践的检验,都不能成为成功的模式。教学活动的成功必须要敢于变革教学策略。“在教育领域,策略主要指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 这便强调应以师生之间的共同参与为起点,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定教学环境,灵活机动的选择和组合相关的内容、媒体、组织、评价等手段,真正体现教与学的统一。由此,在教学模式指导下进行教学策略的变革,探求符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便显得十分重要。
2. 教学策略在教学模式中的实践与探索。特级教师于漪说:点睛之笔,把文章的精髓鲜明的突出在学生面前。阅读教学以“话题”为睛,以“研读”为笔,以“交流”为墨,勾勒一幅精彩纷呈的课堂生命图。
(1)趣味契合性策略
案例1:
《半截蜡烛》主要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围绕“半截蜡烛”同敌人巧妙周旋,斗智斗勇的故事。学生展现出较强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抓住细节,以“我最敬佩的人物”为话题切合点,指导学生发现式学习。
师:同学们,比较三人的活动,你最敬佩哪一个人物?
生:小女儿杰奎琳,她很可爱,天真。
生:我喜欢伯诺德夫人,她机智勇敢。
生:我喜欢杰克,是个小男子汉。
师:读书贵在知,你们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这很好。能结合课文谈谈一家三口都做了哪些事情,让你敬佩。用笔在文中找找依据。
(学生快速投入阅读,边读别找。)
生:妈妈一开始就就想出了在半截蜡烛里藏情报的绝妙主意。
生:杰克在被敌人威胁的情形下,保持镇静自若。
生:小女儿杰奎琳以天真为掩护,最后保护了藏有秘密的蜡烛。
师:同学们说的好像有些道理。为什么是杰奎琳最后保护住了秘密呢?不是母亲和哥哥呢?是不是她的功劳最大?妈妈可是第一个就参与了斗争啊!
生:因为杰奎琳很天真、可爱。
师:你的意思要把功劳都给杰奎琳吗?妈妈和哥哥没有功劳?同桌支持哪一种观点,讨论一下。
生:因为这一家人里面,伯诺德夫人年龄最大,斗争经验最丰富,所以她第一个想到了办法。
生:妈妈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缓解了紧张形势。
生:杰克冒着生命危险借烛生火,虽然没有成功,但鼓舞了妹妹。
师:同学们能够这样思考,这是太好了,伯诺德夫人第一个斗争,并不仅仅在于她的斗争经验丰富,而在于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母性的光辉。杰奎琳的胜利更是全家人的胜利,没有母亲和哥哥的示范,争取时间,杰奎琳哪来的勇气和智慧呢?又怎会成功。
“寻找教师和学生的兴趣契合点可以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加深两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教学片段中,以“我最喜欢的人物”为话题切合点,引导学生深入教材,学生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迁移对比, 进而走出教材。活跃了思维,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2)对比迁移性策略
案例2: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知道《珍珠鸟》一课讲述了作者冯骥才赢得珍珠鸟信赖的故事。那么联系生活,我们讨论一下人与鸟的关系,好吗?
生1:我爷爷经常给鸟儿捉虫子吃,鸟儿很幸福。
生2:我爷爷经常外出遛鸟,对鸟儿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生3:我觉得鸟儿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很幸福;我也想成为一只鸟儿。
师:笼中的鸟儿是否都很自由?笼中鸟儿的叫声是否都很悦耳?笼中鸟儿和你们的爷爷之间相处的都和睦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意见不一,讨论起来,有的坚持己见,有的改变主意。看来学生们遇到了难题。这时我便引用古诗,巧作对比。
师:几千年前,人类已经注意到了人和鸟的关系,既然大家不好回答,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么看待这种关系的,出示古诗:
白居易 《鸟》
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宋)欧阳修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生:鸟儿的生命虽然很低微,也不能伤害,因为它们还要哺育后代。
生:笼子里的鸟儿很可怜,失去了自由。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珍珠鸟》这篇课文,同学之间交流感受。
生:作者很了不起,他赢得了珍珠鸟的信赖。
生:应该把珍珠鸟放回大自然,给它自由......
师:在人的世界中,我们倡导以人为本,那么在鸟的世界中,我们应该以鸟为本,这样才会赢得信赖的根本。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况谈了人和鸟的关系。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有限,认识还比较感性,对《珍珠鸟》这篇课文的意蕴缺乏深层的理解。在处理课文时,有必要给学生一些新的认识。而这种新的认识需要新的教学手段的介入,引用古诗对比这一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了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准确的把握课文,并初步具有简单的分析、归纳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发展思维是一个良好的途径。
(3)评价激励性策略
案例3: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授《卧薪尝胆》时创设了这样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话题情境:
师:同学们经过学习,知道勾践卧薪尝胆是要再战吴国,那么同学们觉得我们现在需不需要卧薪尝胆?
生1:我觉得不需要,因为我们现在都很幸福。
生2:其他国家都不跟我们战争,不需要。
生3:我觉得表面的意思是不需要,里面的意思是需要。
师:(对第三位学生)这就听不懂了,能不能说清楚一定,我相信你可以说清楚。
生3:像勾践一样卧柴草,尝苦胆,我们现在不需要这样,不过那种忍辱负重、坚持不懈、发愤图强的精神是需要的。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薛法根老师通过创设富有新意的话题情境,指导学生自主探究、释疑解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面对学生的回答,薛老师没有简单对待,更没有拿唯一答案去衡量,而是利用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积极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参与问题探讨的热情。学生激活了思维,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话题导学式”阅读课堂模式引起的思考
构建有效的阅读课堂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要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取得高效的课堂质量,还要得以于教师个人素质的不断提升。因为,模式不是万能的,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随着课改的深入探索会暴露出更多的弊端。
例12010南京市第20题
如图所示,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⑴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在图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2)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选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动.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1)学生识图能力――读刻度尺,了解物距u介f、2f之间,相距v大于2f. (2)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根据物距判断此时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此题也可以直接观察像距比物距的长,判断出呈倒立、放大、实像. (3)考查了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的实验操作能力.当蜡烛变短时,相当于物体下移,光屏上呈现的倒立的实像上移.
例22010年武汉第10题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 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主光轴.
(3) 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高调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
(4) 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
分析考查的知识点有(1)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所以屏上出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这一实验考查的目的是如何利用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其实在实验室中我们还经常用物象等大法测焦距.(2)利用焦点,光心在主光轴上这一知识,再利用数学上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即可完成画图.(3)考查了实验时光屏上不能成像的原因是物体通过透镜成虚像(物体放在焦点上或一倍焦距以内).(4)光屏上成的像都是实像且都是倒立的,由于蜡烛变短,相当于物体下移,像上移,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上移动即可.
例32010年南昌市第25题
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结论与应用
(1) 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
(2) 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 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分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要表现在(1)凸透镜呈虚像特点的考查.(2)经历实验探究过程,考查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3)根据结论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答案:放大;缩小;物距或相距等;大;远;远离;缩短.
从2010年部分城市的物理中考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时需掌握的知识点有:
(1) 测焦距的方法
(2)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光线通过透镜后折射光线实际会聚的点,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反之)
(3) 凸透镜成像规律(附:凸透镜成像情况表)
(4) 部分知识总结:
A. 两个分界点2f是大、小像的分界点,f是虚、实像和正、倒像的分界点.
B. 成实像时,当物体由远处靠近凸透镜时,像则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当物体由远处靠近凸透镜时,像则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物近像近像变小).
C. 由物距u和像距v大小的比较判断呈放大像和缩小像.U=v,等大像;u<v,放大像;u>v,缩小像.
(5) 注重实验课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素养.只有亲自动手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得出实验结论后要及时总结实验规律,加强记忆,方能轻松解题.此外在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实验细节的处理.如:成像不在光屏中央的处理办法.
(6) 加强在真实情景中应用实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投影仪成像太小如何解决,近(远)视眼的纠正等.
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小说的线索是鉴赏小说故事情节的前提
一般来说,故事情节从前到后都有着某种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也就是贯串在整个作品中的情节线索。小说的情节线索并不是指我们一般所说的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而是指作品里的基本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发展线索。抓住了这条发展线索,就等于抓住了整个故事情节的纲,为进一步鉴赏故事情节铺平了道路。如沈从文的《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纠葛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只要能抓住这一线索,就能读懂沈从文写作《边城》的意图。
二、抓人物性格是鉴赏小说故事情节的基础
情节是展示性格的基础,性格是情节发展的内在因素。情节的发展,其内在根据是人物性格的变化。人物性格决定情节的构成和发展,人物的性格特征决定着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构成。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利用蒋干明访旧友暗探军情的机会,巧施反间计,使曹操错斩了蔡瑁、张允二员大将。这一段故事中作者抓住周瑜、蒋干和曹操等人的性格特点来叙述故事,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水到渠成。
三、抓细节描写是鉴赏小说故事情节的钥匙
小说的情节往往由若干个场面构成,而场面总是由很多个细节组成的。分析场面和细节是鉴赏情节的进一步深入。如《陈奂生上城》中“帽子”的设计。陈奂生上城是为了买帽子,没买成帽子只好露宿车站,没有帽子所以感冒了,生病了所以巧遇书记被送进招待所,由此上演了一出“漏斗户主”住进高级旅馆的喜剧。作者抓住陈焕生的“帽子”这一细节,将故事深入推进。
四、抓结构安排是鉴赏小说故事情节的航标
结构是对人物、事件的组织安排,是谋篇布局、构成艺术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每篇小说的结构安排都有讲究。为使小说的情节生动曲折、波澜起伏和扣人心弦,哪些地方该埋伏笔,哪些地方该设照应,哪些地方是有助于塑造人物的精彩描写,哪些地方是有助于强化主题的细节刻画,等等,都是作者在安排结构时需要考虑的,阅读时我们一定要细细加以赏析。如莫泊桑的《项链》一文,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直向往上流社会,部长舞会的请帖,给她打开了希望之门。然而她却没有漂亮的衣服和饰物。买了衣服和借得项链后,她在舞会上大获成功,却又丢失项链。赔了项链,最后才得知项链是假的。这些情节看似出人意料,却又合乎情理,这与作者在情节结构上的精心安排是分不开的。
鉴赏小说的情节,不仅要注意情节本身的变化,还要注意发掘情节所寓示着的主题意义。同时,又要看到作者在组织情节时所显现出的胸有成竹、高屋建瓴的艺术特点。
【阅读训练】
盲人看
毕淑敏
每逢下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那是家长等着接各自的孩童回家。
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息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
多年前,这盲人常蹲在路边,用二胡奏着很哀伤的曲调。他技艺不好,琴也质劣,音符断断续续地抽噎,听了只想快快远离。他面前盛着零碎钱的破罐头盒,永远看得到锈蚀的罐底。我偶尔放一点钱进去,也是堵着耳朵近前。后来,他摆了个小摊子,卖点手绢袜子什么的,生意很淡。一天晚上,我回家时一下公共汽车,黑寂就包抄过来。原来这一片儿突然停电,连路灯都灭了。只有电线杆旁,一束光柱如食指捅破星天。靠拢才见是那盲人打了手电,在卖蜡烛火柴,价钱很便宜。我赶紧买了一份,喜滋滋地觉着带回光明给亲人。
之后的某个白日,我又在路旁看到盲人,就气哼哼地走过去,说,你也不能趁着停电,发这种不义之财啊!那天你卖的蜡烛,算什么货色啊?蜡烛油四下流,烫了我的手。烛捻一点儿也不亮,小得像个萤火虫尾巴。
他愣愣地把塌陷的眼窝对着我,半天才说,对不住,我……不知道……蜡烛的光……该有多大。萤火虫的尾巴……是多亮。那天听说停电,就赶紧批了蜡烛来卖。我只知道……黑了,难受。
我呆住了。那个漆黑的夜晚,即便烛火如豆,还是比完全的黑暗好了不知几多。一个盲人,在为明眼人操劳,我还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他,我好悔。后来,我很长时间没到他的摊子买东西。确信他把我的声音忘掉之后,有一天,我买了一堆杂物,然后放下了50块钱,对盲人说,不必找了。
我抱着那些东西,走了没几步,被他叫住了。大姐,你给我的是多少钱啊?我说,是50元。他说,我从来没拿过这么大的票子。
见他先是平着指肚儿,后是立起掌根,反复摩挲钞票的正反面,我说,这钱是真的,您放心。他笑笑说,我从来没收过假钱。谁要是欺负一个瞎子,他的心先就瞎了。我只是不能收您这么多的钱,我是在做买卖啊。
我知道自己又一次错了。
不知他在哪里学了按摩,经济上渐渐有了起色,从乡下找了一个目盲的姑娘,成了亲。一天,我到公园去,忽然看到他们夫妻相跟着,沿着花径在走。四周湖光山色美若仙境,我想,这对他们来讲,真是一种残酷。
闪过他们身旁的时候,听到盲夫有些炫耀地问,怎么样?我领你来这儿,景色不错吧?好好看看吧。
盲妻不服气地说,好像你看过似的!
盲夫很肯定地说,我看过。常来看的。
听一个盲人连连响亮地说出“看”这个词,叫人顿生悲凉,也觉出一些滑稽。盲妻反唇相讥道,介绍人不是说你胎里瞎吗,啥时看到这里的好景色呢?
盲夫说,别人用眼看。咱可以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看……加起来一点不比别人少啊。
他说着,用手捉了妻子的指,沿着粗糙的树皮攀上去,停在一片极小的叶子上,说,你看到了吗?多老的树,芽子也是嫩的。
那一瞬,我凛然一惊。世上有很多东西,看了如同未看,我们眼在神不在。记住并真正懂得的东西,必得被心房茧住啊。后来盲夫妇有了果实,一个瞳仁亮如秋水的男孩。他渐渐长大,上了小学,盲人便天天接送。起初那孩童躲在盲人背后,跟着杖子走,慢慢胆子壮了,绿灯一亮,就跳着要越过去。父亲总是死死拽住他,用盲杖戳着柏油路说,让我再听听,近处没有车轮声,我们才可以走……
终有一天,孩子对父亲讲,爸,我给你带路吧。他拉起父亲,东张西望,然后一蹦一跳地越过地上的斑马线。于是盲人第一次提起他的盲杖,跟着目光如炬的孩子,无所顾忌地前行,脚步抬得很高,轻捷如飞。
孩子越来越大了。当明眼人都不再接送这么高的孩子时,盲人依旧每天倚在学校旁的杨树下,等待着。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8期)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本文的情节线索是什么?
答:
2.本文的主人公——盲夫,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不少于3点)
答:
3.作者描写盲夫“用手捉了妻子的指,沿着粗糙的树皮攀上去,停在一片极小的叶子上,说,你看到了吗?多老的树,芽子也是嫩的”这一细节的意图是什么?
答:
4.本文是怎样安排结构的?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上小学的时候,赖老师就是一本百科全书,让我们阅读、浏览,她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寻找正确的答案。一些同学上课时提出不懂的问题,赖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解、比喻、举例,让同学们的谜团逐一解开。
上作文课时,赖老师则像一本作文大全,她让我们知道了作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文课上,赖老师总是那么细心,那么耐心地教我们写作文。她找了许多作文书,为我们诵读,或者在网上下载作文让我们欣赏。每次作文都认真地为我们批改,写评语。就是因为赖老师的认真,同学们的作文有了质的飞跃。
每次考试,赖老师像一本考试规范书,告诉我们:“考试是为了测验出自己那一个单元或者是那一个学期的知识到底学好了没有,如果抄了别人的或者是作弊了,那都是别人的成绩,虽然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表扬,但是那对自己没有一丁点帮助,反而会使自己更加懒惰,更加无心思去学习。”每次考完试,其他老师都是等到过几天再发卷子,甚至连卷子都不讲。但是,我们的老师不同,赖老师总是在一考完试之后的那个晚上就把卷子给改出来,第二天才能跟我们讲卷子,把卷子上我们不懂的全部耐心地给我们讲解出来,好让我们的知识更进一步。
赖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教学方法独特,曾带过几届毕业班的学生。她上的课总是很有趣,对于一些答案不确定的题目,她经常会通过做实验、同学们的辩驳来求出答案,上课的气氛总是很活跃。这也让同学们在探究与实践中不断进步,并且都从中爱上了语文课。
对于工作,赖老师勤勤恳恳、一丝不苟,除了特殊情况外,她每天都能按时批改完同学们的作业,并及时评讲,使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赖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当同学们取得好成绩时,她脸上的笑容总是很灿烂;当有些同学犯错误时,她并没有摆出老师高高在上的架子,而是尽全力帮助那些同学改正错误。
赖老师,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花儿以它馥郁的芳香,作为对哺育它的大自然的回报。我就以我学习上的进步向您表示感谢吧!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赖老师,您就是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您。
我爱您,赖老师!
1.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到一种透明物质表面时,同时发生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反射出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90°,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05°,则反射角为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_度.
2.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
3.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__,看到的是鱼的_______(填“实”或“虚”)像.
4.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线,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上,远在公元2000年,我国就有人把冰做成冰透镜,用它对着太阳来取火,这种冰透镜实质上是_______透镜.
5.清晨,草地上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_______镜功能的结果,形成了_______像.
6.如图1所示,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__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只需填写一种).
7.一束光线从玻璃射向空气,如图2所示,则折射角为_______.
8.当小玲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光斑不同.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_______透镜,眼镜乙是_______透镜.
9.初三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镜头,应使照相机_______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 _______胶片;使用投影仪要使银幕上的像比原来大一些,应使投影仪_______银幕,并调节镜头使镜头_______投影片.(填“远离”或“靠近”)
10.如图3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 .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_______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_______移. (填“左”或“右”)
11.如图4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物质中传播的路线,请用箭头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由图可知:_______是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反射角为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_度.
12.如图5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其中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_______镜,靠近物体的透镜叫做_______镜.
二、选择题(36分)
1.白天,坐在教室里透过窗户的玻璃看到教室外的景物,是由于光的().
A.直线传播 B.反射
C.折射_______D.三种都有可能
2.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A.逐渐减小
B.不变
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3.某同学做了一架简易照相机,镜头是一个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在这架照相机中,胶片应放在距镜头().
A.大于10cm
B.小于5cm
C.大于10cm小于20cm
D.大于5cm 小于10cm
4.下面四幅图中的现象,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是().
5.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前12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此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B.10cm
C.12cm D.16cm
6.“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平面镜成像
C.电影――凸透镜成像
D.摄影――光的反射
7.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D.玻璃砖
8.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A.反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B.反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D.折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9.把图6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位置
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10.关于望远镜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望远镜的物镜一定是凹透镜
B.望远镜是伽利略发明的
C.显微镜的物镜焦距很短,目镜焦距较长
D.望远镜与显微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物镜和目镜的
11.下面四种光的折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12.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B. 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
C. 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D.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三、 作图题(15分,每图3分)
1.完成图8光路:
2.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过一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如图9所示,请在图中光线偏折处填上适当的透镜.
3.图10中,OA′是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
4.如图11所示,a、b为岸上灯泡S发出的光线射入潜水员眼睛的其中两条,请作图找出潜水员看到岸上灯泡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21分)
1.如图12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跟蜡烛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上.
(2)为了找到像的准确位置,必须做好光屏的微调,即在一定范围内左右移动光屏,使光屏上的像由模糊到_______,直至找到像最清晰的位置.
(3)如图12,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4)保持蜡烛位置不动,把凸透镜从距蜡烛一倍焦距处向蜡烛移动2cm,可以从_______(填“光屏一侧”或“光屏另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正立、_______的虚像.
2.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可以用_______镜来矫正.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13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_______区看书,通过_______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
3.小涛同学有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小涛想知道“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有没有关系”.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这一问题.
(1)写出实验所需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数据或实验现象;
(4)写出你这一实验中运用的主要科学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答案
一、 填空题
1.45 30 2.折射 反射 3.凸透镜 虚 4.焦距 凸 5.凸透 正立、放大的虚 6.凸 会聚 幻灯机(或照相机、放大镜、投影机) 7.30°8.凸 凹 9.远离 靠近 远离 靠近 10.降低光屏的高度 倒 右 11.MM′ 30° 60° 12.目 物
二、 选择题
1.C 2.C 3.D 4.D 5.B 6.D 7.B
8.A 9.B 10.C 11.B 12.C
三、作图题(略)
四、实验探究题
1.(1)同一高度 (2)清晰 (3)10(4)光屏一侧 放大 2.远视 凸透 B A
3.(1)三只凸透镜、太阳光、刻度尺(2分)
(2)①利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用刻度尺测凸透镜焦距(2分)
②用玻璃凸透镜会聚光,通过调整它到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出现最小的光斑,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光斑的距离即焦距(2分)
③用水晶凸透镜进行上述实验(1分)
④用塑料凸透镜进行上述实验(1分)
⑤比较三种凸透镜的焦距,得出结论(1分)
(3)表格略(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