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心理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国内高校大学生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999年,同济医科大学等几所院校对在校大学生调查显示,25%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2002年,第三军医大学对该校264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分析,发现11.7%的大学生存在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2.3%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2006年,南方医科大学对该校774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17.2%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2007年,山西医科大学孟小平对某医科大学824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14.8%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6个因子分上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形势不容乐观,已引起大学生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各高校也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力度,着手进行实证研究,从实例中分析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以便在实践中探讨操作性较强的应对策略。影响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与她们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心理素质和认知方式等密切相关外,还与大学生面临的以下各种压力有关。学习压力。由于从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想放松一下,而大学的学习方式跟高中有很大的区别,从“圈养”到“散养”,使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还不适应,造成学习压力增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就业压力。大学生扩招及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大幅度增加,就业压力正逐渐凸显。虽然大学生所学知识的专业性强,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相脱节,还有部分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使大学生的就业举步维艰。人际交往压力。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90后”的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较严重,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导致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心理障碍。婚恋压力。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受生物荷尔蒙刺激,使行为异常,心理和行为相互矛盾,容易偏激和冲动,缺乏处理恋爱中感情纠葛的能力,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复杂、多变,具有独特性,其引发原因多种多样,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应全面细致地分析其诱因,以便对症下药,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1.学习压力引发的心理焦虑。
很多大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调查显示:大一阶段考试不及格的人数是最多的。目前,很多高校实行的是学分制,即使各个科目都及格如果学分绩点达不到1.5就不能毕业。一些学生由于在大一不及格课程多就有可能降级,有的甚至有不能毕业的危险。这就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部分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当而产生挫败感,由此导致的紧张不安情绪就是焦虑。适度的焦虑水平及必要的觉醒和紧张对人的学习、工作是必要的,但持续而重度的焦虑则会使人丧失自信,干扰正常思维,从而妨碍学习。
2.就业造成的心理压力。
农村牧区收入较低,一个家庭的收入全部用在供孩子读书,父母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大学生承载着改变家庭状况的全部责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是个普遍问题,而要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就更难。这些都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3.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手机与电脑基本普及,而且多数学生的手机都能上网。由此引发的大学生手机依赖、电脑依赖现象特别严重。加之计划生育带来的城市家庭兄弟、姐妹概念淡化、邻里交往缺乏,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他们不善于交际。另外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得多,要求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步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人际关系不良会导致沟通缺乏,心理紧张,情绪压抑,产生孤独感,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4.理想和目标的失落。
高中阶段,有明确的高考目标,虽然身心疲惫但目标明确,因而生活紧张但却充实。进入大学后,在新的目标尚未建立之前,学习上提不起兴趣,情绪低落、彷徨迷失。要么陷入网络游戏的泥潭,不能自拔,要么心随“信飞“,不能安定。
5.自我价值感的丧失。
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角色的变换,造成心理落差,面对新一轮的排列组合,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无形中会带来心理上的失落,导致自我价值感丧失。
三、运用“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适用对象是心理基本正常,能够意识到自己心理状态出现失衡,经过及时有效的调节,能够恢复到健康状态的人群。相对同期出生的青年,大学生的心智发展较为成熟,有受高等专业知识教育的优势,完全具备应用“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潜能。帮助大学生通过“自助”方式解决潜在或现存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大学生“自我修复”的能力,使大学生在“自助”的过程中锻炼应对压力,提高心理素质,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探究”,利用网络协助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辅导”。通过群团组织帮助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激励”,同时紧密结合目前常用的心理咨询等方式,共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探究”提供理论支持。
“自助式心理探究是学生自主选择与自己心理发展、心理问题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心理知识、掌握心理疏导方法、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心理专业知识最直接、有效、系统的途径,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大学生进行自助式心理探究搭建平台,帮助他们深刻认识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采用积极、成熟的方式加以解决。同时,有效预防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出现消极行为,为未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一些专家认为,大学生开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对客观心理活动(客观人性)的理解,自我人格的分析和理解,心理危机的干预技术,心理应对,人际交往心理学,沟通技巧,心理诊断技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技术,健康教育手段、方法等等。大学生通过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强化心理健康意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积淀素质和经验。
2.创建网络教育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协助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辅导”。
大学生在完成心理探究、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需要通过一定渠道完成心理辅导。网络具有虚拟性、匿名性、开发性、便利性以及突出使用者主体性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使用者的隐私,随时为使用者提供自我宣泄的空间。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有效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创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如开设心理健康专栏、网上在线心理测试和网上在线心理咨询等,提高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主动性,为自助式心理辅导提供有效载体。调查显示,相对于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医院心理科而言,绝大多数大学生首选对象是网络咨询。在网络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的今天,它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部门也开始应用网络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大学生心理测评系统,对大学生进行在线测评,并设有专业的指导教师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反馈,这对于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有效干预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网络虽然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咨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难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咨询质量;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使用者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于身心发展的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逐渐完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并加强管理,保证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3.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创新团体辅导内容,帮助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激励”。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化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对学习的影响愈加重要。本文论述了信息化教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及特点,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与学的模式。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发展战略的重点和行动中都提出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施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学习,必须探讨有效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信息化条件下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学习理论。
1对信息化教育及其特点的认识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是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并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课题。南国农先生指出所谓教育信息化,就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和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分析信息化教育的本质,信息化教育对于教育能产生以下变化:有利于缩小地区教育差距;有利于低成本扩大教育规模;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其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共享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等特点。
重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为重要的学习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构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使得建构主义所倡导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能够得以实现,在信息化教育中贯穿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人,以及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积极探索,学习理论研究得到不断发展。强调“刺激一反应”公式,把学习者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逐步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分析,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尤其是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皮亚杰通过同化一顺应学说以阐明人适应环境的过程。其中,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指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个体认知结构发生的重组和改造。皮亚杰认为只有保持同化与顺应的动态平衡,才能实现主体与环境的良好适应,即当个体能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同化环境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刺激时,平衡即被破坏,而顺应(修改或创造新结构)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在“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动态循环中,个体的认知结构就会逐步地建构起来。今天的建构主义者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认为:
(1)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建构者。
(2)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认知过程不仅仅体现在个人内部,它也是整个情境的组成部分。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3)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现实世界有自己的经验解释,因而,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不完全一样。这时,只有通过社会“协商”和时间的磨合才能达成共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信息化教育环境是学习者与信息进行交互的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Raiber,1996),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存储器”,而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学生面对的也不再是教师单一的粉笔板书和口头讲述,而是鲜活多变的认知材料、逼真生动的模拟实验空间和形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在成为学习主人的体验中,情感得到健康发展,个性得以完善。这恰恰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学习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建立建构主义指导下信息化学习环境设计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是互动关系,教师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同样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吸收到许多来自学生的新信息,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学习环境包括了“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协作和会话协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媒体不仅用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如呈现教学信息),也用来帮助学生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
校园心理剧的理论基础是莫雷诺(Jacob L.Moreno)于20 世纪30 年代创造的心理治疗模式的心理剧,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心理干预技术。中小学教师在掌握和运用心理剧技术探索校园心理剧的时候往往存在一些疑惑和困难。同时,因为校园心理剧是包含着文学(剧本)、音乐(音乐伴奏、音响效果及唱腔等)、美术(布景、灯光、舞台布景)、舞蹈(演员优美的动作、姿态)等多种因素的艺术性的心灵表达活动,因此对表达的技术与艺术有一定专业要求,仅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难以独立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园心理剧在中小学的积极推广。
为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与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将共同举办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培训与研讨活动,现诚邀各学校相关人员参加,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人员
中小学校长、学校德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音乐教师、美术教师等。
二、研讨内容
模块一:理论篇
心理剧的原理及其治疗技术
校园心理剧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技术
模块二:实践篇
校园心理剧实践操作流程及技术运用
模块三:观摩篇
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校园心理剧现场观摩
三、研讨专家组成
国内心理剧资深导演、心理学博士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德育心理研究室校园心理剧团队
四、研讨时间、地点
1.报到时间:2013年6月9日
研讨时间:2013年6月10日~11日
2.报到地点: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
会议地点: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东虹路(三环路东四段内侧十陵立交——成渝立交之间)。学校附近的火车站是成都东客站,汽车站是五桂桥公交总站。乘车路线:5、66、80、85、94、97、98、108、120、122、136、137、200、223、537、854、855、856路。
五、研讨费用
1.会务费:980元/人(含授课费、午餐费、资料费)。
2.外地参训人员可协助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六、考核与证书
学员完成研讨内容并经考核合格者,将颁发由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具章的结业证书。
欢迎学员围绕校园心理剧提交论文,题目自拟。论文要求:(1)符合本次会议相关主题要求,且未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2)论文内容应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及参考文献,作者及其单位、邮编、电子邮件地址;(3)论文提交邮箱。会议将在了解学员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提交论文的质量决定是否结集出版,优秀论文可推荐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发表;(3)会议将根据提交的论文质量评选出优秀论文,并颁发由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具章的获奖证书。
如愿参加2013年6月5日会议研讨的学校和个人,可以提前将研讨的主题、相关内容和联系方式发到组委会邮箱。经组委会讨论后通知学校或个人作会议发言。
七、其他事宜
凡参加研讨的学员,均可提交学校在校园心理剧方面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与会专家将择选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答,现场交流。
凡参加研讨的学员,每人须携带免冠照片2张(注明单位、姓名及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复印件1份。
八、付款方式
账号:3100028909024906284
账户: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
开户行:工行北碚胜利分理处
九、报名及联系方式
报名电话:010-88810835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培训部 王老师
咨询电话:18623548686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刘老师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
关键词:环境;私密性;向光性
中图分类号:X191文献标识码: A
一.辽宁科技大学龙源食堂餐厅调研
1.调查目的:调查大学生对原有食堂餐厅环境的满意程度及想要增设的使用要求,以便更好地运用环境心理学理论对食堂餐厅原有的空间环境进行改造和优化。
2.调查对象:辽宁科技大学龙源食堂一层、二层餐厅。
3.调查时间:2014.5.20
4.调查方式:
(1)理论、文献研究的方法:
参考实例与相关理论文献,通过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进行系统的数据研究和对近年来国内高校餐饮建筑餐厅空间环境的分析,研究环境心理学在空间营造上的表现。
(2)实地考察的方法:
利用问卷调查、现场采访、现场测量、数据统计等分析方法改造原有龙源食堂餐厅空间。
二.龙源食堂原有餐厅空间存在的问题
1.龙源食堂餐厅空间存在的问题:
(1)就餐空间功能的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在食堂餐厅聚会,来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有的也选择在餐厅闲谈聊天,一吐为快;有的同学为了方便,在餐厅进行一些小型会议。而且由于大学校园中自习室的不足,图书馆的拥挤,可以在一些具体的时间段,将食堂的部分区域当做自习空间来使用,一方面方便了学生们的使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空间的浪费。但是,同时,所考虑的因素也增多了,要考虑到自习时的环境,自习者的心理特点进行设计、改造。越来越多的空间功能要求使食堂的空间要求变得十分的复杂、多变,而对于不同使用者的使用要求,龙源餐厅没有进行很好的区域划分,仅仅是最原始的就餐空间,与时代脱轨。
(2)内部环境的问题
学生在餐饮空间发生交往、娱乐等行为时,餐厅的内部环境――包括灯光、温湿度、餐桌椅的布置、材料和色彩等内部空间环境的布置还仅仅是满足就餐的基本需要而已,没有进一步对就餐者的行为心理进行探讨,未能对就餐者的活动心理进行调适,未能营造出更为舒适和和谐的就餐氛围,并且内部空气不好。
三.环境心理学理论分析
环境心理学是一种解释个人活动空间大小与情绪变化关系的理论。是以心理学、生态学、人体工程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在继承和吸收历史上合理的环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空间环境设计之中。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声、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人们倾向于占据视野良好,较少受人流干扰而且有所依靠的座位。人在环境中占据位置的方式可能与巢居穴处时代对安全需要有关,这种需要即使在现代社会里还是存在的。人们喜欢有所凭靠地从一个小空间去观察大空间,小空间有一定的私密性,同时又可以观察外部空间的公共性活动。
可见,个人感比较舒服的小空间有两个特点:一是较小而相对封闭,不受干扰;二是有一个敞口,通过敞口可以和外部空间相连。
1.心理学
(1)向光性
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人和植物一样,都有向光性的特点,阳光对于人的作用不管是在健康还是在心态上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幽深僻静,暗淡无光的路上和阳光明媚的大街相比,人少之又少,原因就是向光性;在光线下人总感觉精力充沛,事事顺心。犹如阴天,大家都会感觉心情不好,恹恹欲睡,怎么也提不起精神。在自然光无法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人造光源的引入。由于人们就餐时,普遍有观望周围景色的心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许多人选择靠窗的位置进行就餐的原因。但是,同时也应当考虑眩光的影响。
(2)私密性
私密性是指个体有选择地控制他人或群体接近自己。个人或群体都有控制自己与他人交换信息的质和量的需要,私密性是个人或群体对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和何种程度与他人相互沟通的一种方式。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
霍尔的“人际距离”:A=空间活动面积/活动人数
A(max)≤40/人,当A<10/人时,空间气氛活跃;当A<3/人时,是否会产生拥挤感,依据情况而定。
霍尔将人际距离概括为四种: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公共距离。密切距离为0-4.5米,小于个人空间,可以相互体验到对方的辐射、气味;个人距离为0.45-1.2米,与个人空间基本一致,日常熟人之间的距离;社会距离为1.2-3.6米;公共距离为3.6-7.6米。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在相互交往时以何种形式成为主要交往方式,而个人选择的范围越大,控制能力越强,感觉就越满意。
要想划分空间的距离,最有效的方式是形成隔绝(视听隔绝)。打破一个大空间的模式,创造出平均就餐人数少的小就餐区。但过多的小型餐厅又不方便校园食堂餐厅的统一管理,对于单体建筑来说,也增加了结构面积,反而增加了建筑的成本。相较之下,学校的食堂餐厅应在大空间的前提下,通过使用隔断来划分出多个适合就餐空间尺度的区域,既方便管理,又营造出了较为适宜的就餐环境。隔断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固定隔断;活动隔断;实心隔断;透空隔断;直线型隔断;流线型隔断;用人造材料隔断;用绿树花草隔断。它们共同塑造着空间的形象,烘托就餐的氛围。但是,布置隔断后形成的内部空间尺度也不能小到使人们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私人的空间,侵犯了已在那里的人的活动;同时,也不应大到独坐或仅有四个人存在时,让人感到疏远甚至荒凉。空间的划分应该清楚并且微妙,否则,人们会觉得自己被分隔到一个特殊的空间。这样反而使人们在特定的空间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
2.生态学
绿色植物的陈设:由于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对植物的偏爱和赞美,而且绿化植物可以调节人的精神,调节室内空气,减少噪音,改善小气候,而且增加视觉和听觉的舒适度。绿化植物陈设是餐饮空间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利用植物的材料并结合常见的园林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利用植物,并结合常见的园林设计手法和方法,组织、完善、美化餐饮空间,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丰富并升华了餐饮空间。绿化植物极富有观赏性,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而起到空间的提示与引导作用。植物不仅可以作为空间的间隔,又可以阻挡视线,围合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私密空间。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总结
根据30份调查问卷的数据汇总,对典型问题的统计如下:
1.你认为就餐时与舍友之间最舒适的距离为:
由柱状图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和舍友之间的舒适距离为0-0.45,因为和舍友较熟悉,之间的距离为“霍尔人际距离”中的密切距离。因此在餐厅座椅的设计上,将一套座椅中,相邻两座椅之间的距离保持在0-0.45之间。
效果图展示:
五.结语
此改造作品巧妙地运用了空间的延续,与打断再延续的处理手法。通过虚的手法阻挡视线,在空间布置上,似隔非隔、隔中有透、实中有虚。例如:利用屏风,绿色植物、木栅等缓冲通道与视线。利用通道的回绕曲折相通,不使人一目了然。适当的分隔还可以满足学生用餐时不想被打扰的心理,这就是所谓的“曲径通幽”。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刘全的硕士论文《当代高校餐饮服务中心探析》;
[2]哈尔滨工业大学贺丽洁的硕士论文《高校与餐饮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关键词】 老年公寓 行为心理 环境设计
1 环境行为心理学基本理论
1.1 老年公寓景观环境设计中的必要性
近年来,老年公寓的景观设计越来越重视对老年人行为习惯与心理感受,“以人为本”成为首要设计思想。因此在设计适合老年人居住环境时尽可能多地考虑到老年人的休闲需求。景观设计师要运用环境行为心理学研究成果,满足老年人对生态环境和心理环境的要求。
1.2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老年公寓景观环境设计中的研究
1.2.1 环境知觉
人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来接收周围的环境信息。研究老年人的知觉与老年公寓景观环境相互的作用与影响。老年人五官感觉逐渐退化,景观环境应该创造弥补性环境来增强老年人的环境认知。
1.2.2 空间认知
空间认知是由一系列心理变化组成的过程,个人通过此过程获取日常空间环境中有关位置和现象属性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方向、尺度、距离、位置和组织等。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对空间的认知能力逐渐下降,为了使老年人对环境的空间认知,在道路的设计上力求形成统一的空间;运用植物、小品等元素建立和强调清晰的景观边界;在节点创造引人入胜的景观给老年人兴奋、明朗的感觉。
2 我国老龄人对老年公寓环境设计的需求
2.1 老年公寓的景观环境需求及活动特征:
2.1.1 健康环境及心理、生理需求:老年公寓里的老龄人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各类慢性疾患,对自身安全的维护能力也相对较差,平衡感降低。因此老年人们经常采取散步、锻炼等形式来缓解和预防疾患,良好老年公寓环境对老人能够起到较好的康复作用。
2.1.2 亲情环境及空间需求:老龄人从自己熟悉的环境搬到老年公寓,远离了亲人和朋友,失落感是强烈的。要求居住环境能提供必要的活动空间以满足老年人余暇实践,合理的户外交流空间能提高老龄人和家人团聚的质量。但老龄人对外界压力适应力比较差,休闲环境的选址应尽量避免噪音源,最好是在比较安静的区域。
2.1.3 交流空间的需求:老年公寓是一个长期与外界联系不紧密的场所,缺乏与社会其他年龄层人群的接触,容易闭塞,因此与外界有着强烈的交流愿望。老年公寓户外交流空间不仅包括公寓内老年人和工作人员的交流空间,还包括与外来人员交流空间的需求。
2.1.4 环境设施及其他因素需求:室外环境设施种类齐全和优质是老年公寓户外环境设施的基本要求;同时老年人身体和心理的特殊性对户外环境设施的设计和布置有着特殊要求,如无障碍设计、符合老年人的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设施、标识等。户外休闲环境的好坏不仅决定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同时也是老年公寓市场开发的重要砝码。
3 环境行为心理学相关理论应用于老年公寓景观环境设计
3.1 老年公寓景观环境设计依据
老年公寓环境设计主要依据《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市居住法规划设计规范》、《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原则》的相关要求与规定、老年公寓本身的概况和现状特点。
3.2 老年公寓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原则
老年公寓整体环境设计以老龄人对周边环境的感受、体验和评价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把老年人心理、对等各层次的需求综合体现在环境设计中,设计出满足现代城市老年人需要的人性化环境。
3.2.1 无障碍原则
中国传统民居中,安全性是首要条件。由于老龄人生理机能衰退,活动能力下降,在环境的布置上应尽量消除户外活动时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场地和设施等方面。在坡道、地面防滑、扶手、设施尺度使用材料等方面都要保障老年人安全。另外老年公寓环境必须做到无障碍设计,为老年人或残疾人设计增进性环境,在设计中必须始终贯彻安全易达的原则,尽可能避免使用台阶。
3.2.2 功能性原则
老年公寓环境设计要考虑老龄人“坐、停、卧、留”的各种需求,应当根据不同功能的需求安排老龄人集体活动,安静休息、闲聊等不同的场所,做到大小分区、动静分区和公共私密分区。
3.2.3 便捷性原则
老龄人活动空间范围一般较小,室外活动时间也不长。因此老龄人休闲环境的设置应尽量以便捷第一,过远的距离只能使老年人失去兴趣。在设计中还应考虑提高环境的可识别性。
3.3 环境行为心理学相关理论应用于老年公寓环境的设计要点
3.3.1 坐息空间设计。老龄人休闲活动大多数时候是休息、晒太阳、观赏。因此,休闲环境中应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坐息空间。这些坐息空间可以设在大树下,老年公寓的廊檐下等,同时要有良好的通风和充足的采光。
3.3.2 健身空间设计。健身锻炼也是老龄人休闲活动的主要内容,健身活动场地和设备种类的考虑不仅要为体弱的老人们提供方便和安全,还应使活动项目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3.3.3 交往空间设计。老龄人的生活中常伴有孤独感,因而渴望与人交流,通过见面或交谈的方式获得一种参与感,并且得到理解,能使自己感到并没有被社会遗弃。
3.3.4 绿化设计。在老年公寓环境绿化设计时,应尽可能平坦,避免种植带刺及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以免造成老年人行走的障碍。在植物季节景观的配置上,选用花色鲜艳,季节明显的花、灌木和色叶树木,让老龄人在视觉上、心理上感受到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
4 结语
随着设计的逐渐完善,设计越来越人性化,对于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关注的加深,使得设计所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和系统。而环境心理学中对环境如何影响人、人如何影响环境的研究,为景观设计提供了多方面的参考依据。本文从环境知觉、个人空间等几个方面对环境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挖掘其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从而使室外环境的设计更符合人们居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芳.老年公寓庭院绿化与设施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王朝侠,徐从意. 从功能和人性出发——老年人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OL].[1994].
[3] 孙桂琴,孙桂荣.田影.从行为心理之观点探讨老年住宅的无障碍设计[J]. 山西建筑,2009年,35卷3期:76页--77页;
[4] 章菁 罗志远. “人性化”交往空间——居住区中心绿地景观设计[J]. 中华建筑,2008年,29卷:106页--109页;
关键词:认知教学 认知心理学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233-02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加强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高等教育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强学生专业认知能力,促发学生专业实践和创新思维。
1 认知教学
1.1 认知教学心理学
近代教育心理学家已从孤立地研究学习转向研究学校课堂教学环境下的教与学的问题,把教师的行为、教学的过程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考察教学的实际情景,为改进教与学提供更清晰、更有效的理论依据。由此,出现了基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教学论—— 认知教学心理学。
认知教学心理学强调,学习是一个知识构建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录和吸收;强调学习依赖于知识,学生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来构建新知识;强调学习与产生学习的情景具有高度一致性。
1.2 认知教学
为了促进学习者达到学习目标,现代教学论根据学习理论所描述的学习过程精细地设计教学,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认知学习理论,是把认知学习过程看作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获取知识、积累储存知识、改造整理并进行运用知识的过程。[1]
实践教育的前提是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即专业理论认知和专业心理接受,强调教师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上保证学生接受并参与专业互动,强化创新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使其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认知教学的特色和生命力在于促发学生的专业教学的认知性和思维的开阔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普通高等教育不是单纯的传授式的学校教育,它的教学机制应是启发学生兴趣,增强专业认知力,它的教学实践活动应是学生通过专业对话与社会对接。因此,必须变单一传授教育为认知互动教育,变课堂教学为认知性实践教学,进而实现设立一个专业,充实一个行业,形成一个链条,发展一个行业的良性循环办学目标。
2 建筑专业传统教学模式所产生的问题
建筑专业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实践结合得实际理论,通过对学生专业认知教学的推广,诱发学生的专业积极性,最终实现改变以往专业体系的独立式教学、预设式训练,形成充分适应建筑专业本质特征,符合实践教育的认识规律,多维立体交互式的实践方式。因此构建学生的专业认知力就尤显重要。
2.1 基础课授课单一与专业连接脱节
传统的建筑专业基础课与其他美术类专业课程开设的内容并无二致,对于理工类入门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所以许多学生对基础类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并且脱离专业特点和要求,强调不切实际的同一性,在教学过程中与美术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上完全一样,缺乏针对性,导致学不致用。以至于学生很难理解课程与现学专业的衔接性。这样一来只能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和积极性主动性。
现有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独立地运作,其间缺乏有机的整合与必要的互动,因此造成教学效果的脱节、重复和低效率。
2.2 专业课与基础课难以衔接缺乏实践
建筑学专业学习内容复杂,理论与实践并重。学习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而贯穿始终的是—空间的理解、设计、使用与转换。在由低到高的“形式与认知”、“空间与环境”、“建构与营造”的学习阶段。但传统的建筑专业的专业类课程正是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学生在学习和设计阶段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和相关的资料数据进行设计,由此导致对于空间感、建筑结构的理解仍一片模糊。并且由于与基础课缺乏有效的衔接,纵使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绘图的技巧以及建筑的表现方法,对建筑设计的功能、流线、造型、空间感等的认识仍然是一个门外汉。
2.3 缺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主体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而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而现有的教学模式只针对课程理论或课程设计等教师单一传授,学生一味接受的教学形式,不能使学生对于专业兴趣的提升有自发性的引导。再者,在现有教学模式中,理论的讲授占据了80%以上的课时量,导致学生对于建筑结构的认识,建筑空间的理解,建筑设计方法的掌握一味的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设计思路狭窄,设计内容不符合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
3 认知实践教学模式的构筑
实践与认知的概念是一个长期进行研究的心理学概念,站在心理学角度从本质而言,任何知识的传授都是在调动学习者旧有知识或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和推理实现更深刻的记忆。[2]因此,实践教学环节不仅是培养技能,也是对知识深刻记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方法的重要途径,是贯穿学习全过程的。
实践是深化知识的必要过程,验证理论的实验活动提供的刺激,为人们感知经验向理性知识的转化起到特殊的、其它方式不能替代的作用。[3]在成熟的学科知识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对那些比较系统的、重要的知识进行实际的、实现知识深化的重要学习过程。
3.1 认知教学在基础课课程体系的运用
(1)基础课应与专业特征紧密结合,由认知到绘图。
在建筑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当强调认知与实践的连贯性。并要掌握理工类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区别与一般普通类美术教学。
例如在三大构成教学中,教师通不能一味的介绍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介绍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构成形态以及产生的视觉感受,然后布置相应的练习。这样学生只能是机械地模仿运用抽象的点、线、面去组构程序化的各种图形,由于这些图形都是抽象符号的组合,没有联系到具体的设计案例,没有联系到实际的生活现象去讲解相关的原理和方法,缺乏具体针对性、形象性和实用性,学生不明白这些构成形式在专业设计中有什么具体用途,觉得枯燥无味,难以接受。
建筑专业学生的对具象物体的理解优于抽象物体,在认知事物的时,学生往往是先从事物的表象开始,由表象诱发联想和想象,动之以情,后以情观形,情景交融,生发意象。故此,教学中应符合他们的认知要求,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如在素描课程中,加入建筑的体量关系的实例讲解;色彩课程中,对比真实建筑的色彩搭配;三大构成课程中展示建筑立面上的点、线、面关系,把实体建筑的形态、特征、透视关系、体量关系融入教学中,才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每个知识点,改变以往学生机械绘图的缺陷,并让学生理解所学课程在专业中运用的方法,所处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空间感的培养,注重剖面的理解。
建筑基础课是建筑专业的入门课程,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建筑专业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感,而建筑基础课是空间感培养的重要环节。空间认知是人们理解空间信息的一种思维活动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应该是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4]
在基础教学中,引入空间感的首要界面是平面。平面一直在设计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在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和教师眼中,平面就是诱发一切空间形成的切入点。因为在在他们的经验里已经建立起基于平面到空间投射关系的空间构形。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则认为空间认知依赖于空间意象经由思维空间再加工所形成的空间地图(spatialmap),空间地图是人们用来理解与记忆空间关系和空间要素的主要方式,空间关系和空间要素是组成空间认知结构的重要内容。认知的关联性在使空间获得真实客观存在的同时赋子空间以内涵,空间认知在此基础上转化为概念化的空间构形,[5],或者说产生了一种基于可见部分对不可见部分推断的思维跳跃。由此可见,设计师和教师们的空间感是在长期的设计、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而刚刚接触建筑的学生正缺乏这样认知的关联性。所以,在空间感的培养中,不能一味的注重由平面想象空间,而要加入更为直观的界面,注重空间结构的培养,加强对以往未知界面—— 剖面的理解,结合平面,加深空间关系和空间要素的认知结构的学习和掌握,才能认知的过程中真正做到空间感的培养。
3.2 认知教学在专业课课程体系的运用
(1)注重手绘实践能力。
手绘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手绘训练学生脑、眼、手之间的协调能力,让学生“想画就画”,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画出有创意的手绘图。手绘练习也是学生认知建筑、体验建筑的最佳途径之一。
建筑专业学生进入大二开始,就已经开始接触建筑的一些专题设计,但在此时,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手绘能力,而把重心放在如何设计中去。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建筑专业学生的诟病“只会想不会画”,严重缺乏手绘能力,连最基本的草图都无法绘制。
手绘练习应最为一种思考和学习的手段。在绘画的同时,学生能更具体、更仔细的观察建筑。同时,在手绘中学生能更多的掌握和学习各类建筑的形体关系、色彩表现等相关知识。
(2)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实习实践。
现有的教学模式只针对课程理论或课程设计等教师单一传授,学生一味接受的教学形式,不能使学生对于专业兴趣的提升有自发性的引导。具体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主体性。
①增加互动教学。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一味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计想法、设计思路,增强学生积极性。
②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专业课程采取展示真实工作过程的现场教学和顶岗实习与校内真实场景再现学习训练交替进行的工学结合方式教学。
③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如在建筑设计课中,可选择一项实际工程,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设计。在这一实际工作任务的驱动下,教师指导学生按实际工作流程、步骤和内容完成相关工作,包括地形的勘测、建筑结构的设计、平立剖图纸的绘制、效果图的制作等项目。教学中学生自主进行训练,教师跟踪指导,以学生完成任务的成果和提交成果进行考核。这种用任务来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以及职业能力都得以明显提高。
(3)从认识建筑到学习建筑。
建筑设计教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里要提出的是学生调研和分析建筑能力的培养。不论对空间的感知还是对建筑功能的组织安排都要来源于生活与学习的体验。好的建筑师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的物质构成有敏感认识。优良的建筑环境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机会,提高设计品位。
在教学环节中的建筑调研是不可缺少的,在专业课程中,每一项专题建筑设计教师要穿插带领学生前往同类建筑中进行学习和调研,并要分阶段进行,调研和分析要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当中,不要单一的只在课程开始前进行,课程开始前学生还未接触到某类建筑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如若调研,也只是形式上的走马观花,并不能起到学生认识建筑的目的。教师应该分阶段的提出每一个时期的调研内容,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建筑调研和分析,撰写详细的调研报告,为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4)模型设计应加入专业课课程体系。
模型制作本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模型制作对建筑设计教学有着很好的启蒙作用。首先,建筑模型制作是通过自己的手去再现他人或创造自己的作品,它可以说是建造过程的模拟和重现;其次,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模拟着线、时间、肌理、触感、色彩、尺度等建筑基本要素,进行建筑墙体、门窗、柱子、屋顶、雨蓬等等主体制作,并完成建筑场地设计、道路规划、广场布局、配景设置等一系列环境模型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建筑的构造,掌握建筑构造的特点以及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直接而深刻的感知,是理解和学习建筑设计的更深入的手段;再次,在建筑模型的设计和制作中包含了认识和创造的思维过程,而且认识和创造体现出一种辨证的互动关系。创造此部分可认知彼部分,进而认知整体。新的认知不断扩展,创造能力也随之增强。这也是一个元认知的的体验过程,通过对感知对象,思维、记忆、策略的自我判断,调整和调节设计和制作过程。[6]
(5)建筑认知—注重动手能力—理论知识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布鲁那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遵循其特有的认识程序。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因此,他极力提倡使用发现法,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和信息提取。而建筑专业本身就是一个理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再创造过程。
由此,在认知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筑了建筑认知—注重动手能力—理论知识,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首先,由基础课程中通过手绘和理论结合认知模式的培养认识建筑,再由专业课程中调研、绘图与理论结合认知模式发现问题,最后经过在实际工程中的实习实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构建以认知教学为主体的建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在校内教学中强化学生课堂教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在学生互动平台提升学生专业认知兴趣,创新意识;在教师工作平台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实践领域;在校外实践平台扎实学生实战技能,专业水准,及创新能力;最终在交互教学中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完美结合,大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长路.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有效教学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2] 张向葵.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3] 齐宏,王爱萍.实践教学环节的认知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M].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7.
[4] 顾大庆.空间、建构和设计—— 建构作为一种设计的工作方法[M].建筑师,2006(1).
一般来讲,心理健康研究属于个体对象层次,但在某种程度上,又具有一定的群体性特征。因此,心理健康范畴是介于中观与微观之间的研究。大学生有很多共同点,而不同类别的学生群体又具有鲜明的特征。本文研究对象为地方建筑类高校学生心理,旨在通过调查研究某地方建筑类高校学生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能进行教育效果的检验。
一、调查对象特点分析――地方建筑类高校的学生构成分析
(一)性别特点
在调查的500份问卷中,男生占83%。
通过大样本总体成数检验,设H0:P=0.5 H0:P>0.5
Z=(0.83-0.5)/√[0.5(1-0.5)/500]=14.85
α=0.05,Z0.05=1.96 14.85>1.96 否定原假设,即可认为男生比例高于女生。
统计结果表明该地方建筑类高校学生性别比例差异较大,男生多于女生。
(二)生源来源特点。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生源为75%,经过大样本总体成数检验
Z=(0.75-0.5)/√[0.5(1-0.5)/500]=11.25
Z0.05=1.96 Z> Z0.05,即可认为农村生源多于城镇生源。
(三)择校(或专业)原因分析
学生选择建筑院校或建筑专业就读的原因中,选择“家中有从事建筑行业的,能够安排工作”的占22%,选择“父母或重要亲属拥有建筑产业,日后继承家族产业的”占16%,选择“建筑业每年的用工需求量大,易于找到工作”的占54%,选择“单纯喜欢建筑类相关专业,填报志愿时未考虑其它因素”的占7%,选择“随便填报志愿” 的占1%。其中前三项选择均与日后的工作相关联。
将前三项合并为“与工作相关”,所占比例为92%,将后两项合并为“与工作选择无关”,经过大样本总体成数检验,
Z=(0.92-0.5)/√[0.5(1-0.5)/500]=18.92 Z0.05=1.96 Z> Z0.05
即可认为地方建筑类高校的生源在选择学校或专业时均与工作相关。
二、心理问题分析
在调查的500名学生当中,认为自己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的有31%。地方建筑类高校的学生具有男生多、家庭收入低、考虑现实问题等特点。在该类特征影响下,其心理问题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业引起的心理问题较少。
认为自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当中,只有5%与学业有关。换句话说,500名被调查者中只有8个人存在学业的困扰。
(二)情绪问题比较普遍。
500名调查者中,超过40%的学生认为自己存在情绪问题,当然其中一些并不认为这属于心理问题。然而我们知道,情绪对心情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心理也存在着间接地影响。长期的情绪激动、低落等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三)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敏感。
大学人际关系较为单纯,但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影响学生情绪并间接影响学生心理的一个主要因素。而在众多人际关系中,又数宿舍人际关系最为重要。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中最为密切、直接的人际关系,也是最不可避免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活中,宿舍生活至少占到1/3的时空,因此也是事故最为频发的敏感地带。
(四)情感问题。
大学阶段学生性心理趋向于成熟而又远未达到真正成熟的阶段,有一定的性意识,对异性兴趣增大,情感生活的重要性逐渐增加,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情是一种浓烈的感情,具有唯一性与排他性,最炙热也最容易带来伤害。在大学中,因为恋爱、失恋、单恋等引起的自伤、自杀、伤人、杀人、抑郁等现象层出不穷。
(五)大学生活适应问题。
适应性问题主要存在于大一新生中,如不能顺利过渡到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生活,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并进而影响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因此,这是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六)就业心理问题。
由于较高的就业率,就业引起的焦虑问题在建筑类高校中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业心理问题可以被忽视。地方建筑类高校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层次较低引起的挫败感、从业流动率大引起的不安全感以及女生就业困难引起的不公平感。
(七)调查中集中体现的不健康心理。
第一、自卑心理
异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全部精力几乎都用在考试型学习方面,大学更强调全面综合的发展。而在地方建筑类高校中,农村生源、中低收入水平生源较多,高中阶段参加课余活动少,其它文艺、体育技能也较少,知识面不宽。当进入到五彩缤纷的大学中来,这部分生源的挫败感会增强,自卑失落的心理较为常见。
第二、冷漠心理
冷漠心理是自卑心理的延伸。冷漠即不关心,不关心源于不了解,不了解是因为不参与,不参与很大程度上由于胆怯与自卑。外表的冷漠往往是内心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用外表的冷漠来掩饰自我的自卑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坚强。
第三、孤独感受
孤独感受又与自卑心理和冷漠心理息息相关。其实很多时候,有些学生看见他人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心中无限向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一部分学生总感觉自己被大学的世界拒之门外,主动的或被动的,必然的或偶然的。但无论原因如何,缺乏了集体生活的个人,孤独的感受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导致情绪失落的主要原因。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途径
(一)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心理健康的趣味性与知识性相融汇。
从心理学讲座的上座率上不难发现大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渴求程度。在很多学生看来,心理学本来就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学科,科学、神秘而又令人着迷。因此,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充分利用好学生的猎奇心理,以趣味性为切入点,以知识性为目的,二者相融合,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教育学生的效果。
第二、健康教育的预防性与治疗性相结合。
很多人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即解决心理问题为主要任务,预防心理问题为次要任务。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也是大学心理健康问题解决起来总是事倍功半的原因所在。健康教育应首先做到预防为主,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发现问题越早,解决问题越容易,而不能当没出现危机事件时放任自流,一旦出事再积极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将预防性与治疗性相结合才能更加有效。并通过研究总结不同心理问题初期的表现,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
第三、教育开展的课堂性与生活性相贯通。
心理健康教育的收效绝非几次课堂教学就能实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来。只有有意识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心理学知识才算了学会了学懂了,不然再多的理论也起不到好的作用。
第四、教育者的专业性与业余性相辅助。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实施者主要包括心理学教师、心理咨询师,业余实施者主要包括辅导员、社会工作者、教师、党团干部、学生干部等。专业的开展方式包括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业务的开展方式主要包括其他人员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但业余的心理健康教育围绕着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因为存在了其中一种就认为另一种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第五、教育过程的整体性与阶段性相协调。
不同年级学生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是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和学生学习的专业课是一样的,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层次性问题,例如对大一的学生没有必要开展过多关于就业焦虑的心理疏导。所以心理教育和职业生涯是一样的,都需要规划,需要整体性与阶段性的协调。
(二)高校学生工作与高校社会工作相结合
目前很多高校的学校社会工作基本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所代替。虽然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工作有重合的部分,然而社会工作与学生工作的理念与方式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学生工作注重全面细致,面对同样的问题所采取的主要工作方法方式也可能不尽相同。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服务的主体是相同的。有效的整合学校社会工作和学生工作的优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可以从积极构建系统预防、合理完善资源分配、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和及时介入危机事件四方面入手。
(三)通过高校党团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肩负着为党输入高素质的新鲜血液的使命,同时也是加强大学生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为了提高高校基层党建水平,从学生的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积极融入大学,应从改变形式主义的党员发展程序、改善僵化枯燥的基层党建活动、改良作用单一的学生党建功能、改革动力不足的党建创新机制几个方面入手,拓展高校党建思路,切实提高党建水平。
(四)避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青年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且尚未形成自己确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易被社会思潮所影响。例如散漫的新自由主义、功利的实用主义、虚伪的民主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虚荣的拜金主义以及猎奇的等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均存在着负面的影响。在此影响下,大学生形成了颓废型行为、功利型行为、冷漠型行为、冲动型行为和享乐型行为,最终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抵御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可以从提高思政教育水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习主体地位运用现代媒介手段、了解学生个性心理,控制正确舆论导向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四、小结
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达到真正成熟的阶段,因而在心理发展中,就难免出现许多矛盾和冲突。在有些情况下,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心理发展的矛盾和冲突问题,所以在高校中才会频频出现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极端行为。例如大学生跳楼、马加爵碎尸、药家鑫杀人、以及在大学校园中各种各样的非主流个性张扬等现象,让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饱受争议,无数次因为各种事件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些现象的背后,其实质还是反映出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大学生活适应问题、就业问题等。大部分学生心理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因此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困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在地方建筑类高校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适应性强、抗压性好的建筑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2]乐国安.《应用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3]巴伦著,杨中芳译.《社会心理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4]陆士桢,王,《青少年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
[5]张明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摭论》,今日科苑,2003年4月
研究——注重基础与应用两方面
医院建筑领域的研究涵盖方方面面,如规模、功能、构成、布局,空间组合、环境设计,医疗设备及医院信息化,人员分流与交通组织,医疗设施,等等。这些方面既复杂又相互关联,我们在研究时需要注意区分从基础到应用等不同的层次。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医院建筑的基本原理并总结一般性规律,应体现基础性与学术性。通常,各国医院建筑领域的基础研究都从具体国情出发,并力求反映时代特色。考虑到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研究水平较低的事实,现阶段我们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仍应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主。
基础研究中日本的经验
《日本建筑学会计画系论文集》曾发表过1952年至2011年间日本医院建筑领域的全部论文的统计资料,旨在探讨其研究内容的变迁,见图1。
资料表明,在上世纪50年代,日本在战后医疗资源不足的背景下,导入了美国的医院管理制度。因迫切需要解决新型管理制度下医技部的集中化、后勤供应部的效率化以及住院部与门诊部的适宜规模等问题,医院建筑领域的主要工作是探讨住院部等医院各部门的空间有效组织方式。此外,为合理配置新城(New Town)与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医疗设施规划方面的研究也开始受到重视。伴随经济的高速成长,此后的20年是日本医院建设的高峰期。这时,医院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医技部的适宜规模、手术部布局优化、住院部构成的合理化、医院各部门面积比例以及医院内部的垂直交通与物流优化等方面。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通过医疗设施规划的方式控制医院的规模并解决医疗设施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上世纪的最后10年,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开始渗透到医疗建筑领域,研究重点是改善患者的医疗环境,研究方法着重于调查患者行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另外,随着医疗流程的细分,康复、急救、临终关怀等专业性设施的研究逐渐增多。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少子高龄现象日益加剧以及高科技医疗设备的普遍应用,日本医疗政策的核心调整为遏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因此医疗设施的功能分化与连携合作是研究的重心。此外由于地震等灾害频发,医院建筑的防震减灾也日益受到重视。
日本学者对医院建筑研究的特点
一是,医院建筑设计与国家的医疗政策以及医院管理模式密切相关,医院建筑设计是贯彻医疗政策以及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是,虽然日本医院建筑领域内分支越来越多,但住院部与医疗设施规划一直是研究重点;
三是,在战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侧重医院功能与效率的研究方法仍在广泛运用,环境心理学等新领域的研究方法预计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基础研究的方法与深度
按照研究深度的不同,基础研究可大致分为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两类。描述性研究侧重通过调查收集详实可靠的第一手数据;解释性研究则侧重通过统计、比较、建模等手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目前,国内达到描述性层次的研究工作尚不多,而国外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解释性的。
下面以“医院各部门的面积分配”的研究为例加以说明。建筑师在设计医院时,通常首先用总建筑面积乘以各部门的面积比例,得到各部门的面积后再进行形体组合。为得到合理的面积分配指标,从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学者就一直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考虑到医院各部门的面积比例始终在变动,为此日本学者每隔10年就对约20所有代表性的新建综合医院进行面积测量与统计(图2),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反观我国,由于缺乏有深度的研究做支撑,《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年修订版报批稿)给出的指标显得缺乏依据(图3)。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近年来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现已取得大量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应用研究的两个方面
基础研究旨在得出一般规律,要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落实到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尚要做许多应用研究工作。由于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应用研究包含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在此仅介绍流程及空间优化和细部设计这两个方面。
流程及空间优化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现以江苏省苏州市锦溪人民医院的检验科为例加以说明。通过现场调研,我们发现原检验科的设置存在下列问题:常规检验室与HIV实验室分设两处,使用不便(图4);流线交叉,洁污分区不明,办公室位于污洗室对面,办公入口与污物出口相同(图5);办公室过小,且工作人员与患者共用卫生间;缺乏存放住院部检验标本的场所;患者在卫生间取得排泄物样本后,只能通过医院主走廊才能送抵检验科,既不卫生也不雅观;患者等待区过小;UPS及检验用冷柜均放置在检验区内不合理,因为UPS会散发大量热量。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在设计时对检验科进行了如下优化:办公区独立设置,内设更衣室、卫生间、值班室、办公室、UPS机房;三项常规检验、生化检验及免疫检验集中设置在一个大房间内,冷库、血库、标本接收、细菌培养实验室及HIV实验室均设置为独立房间,并与大房间直连,血库靠近采血区;卫生间与尿检便检区相邻,样本可通过传递窗送检;设置临时存放污物的污洗间,并就近设置污物出口。
我们据此绘制了功能模式图(图6),并最终设计出新医院的检验科平面(图7),流程及空间都得到了有效优化。
医院的细部设计也是改善患者生活及治疗环境的重要方面,而以下6个层面,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医院建筑。
作者简介:张卫华(1970—),男,山东人,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副编审、编辑部副主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精神科医师,主要从事精神障碍和睡眠障碍的临床诊治和研究,以及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和论文撰写的研究与实践。通信方式:zwh306@163com。
摘要:“青少年”在学术界和公众领域是常被使用的一个名词,但不论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是实际应用情况,会发现“青少年”一词容易混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界限,不宜作为学术名词使用。因此,提出用“少年(adolescent)”作为指示13~18岁的未成年人(儿童)的概念。
关键词:少年,青年,成年人,未成年人
中图分类号:N04;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5-0045-05
一“青少年”概念的内涵分析
根据汉语组词的基本规则,“青少年”可以作两种理解,一是“青年”和“少年”两个词合称的缩写,即“青少年”可理解为包括“青年”和“少年”两个年龄群体的用词,这种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已约定俗成。但青年是成年人,少年属于未成年人,一个名词包含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两种人群,作为学术名词使用显然不妥,尤其是在医学、心理学、法学等领域。“青少年”的第二种理解,是将“青”作形容词来修饰“少年”,虽然从词汇的语法结构角度做此理解是可以成立的,但是“青”的“少年”应该是什么年龄段的人群呢?这种指代更加不明,在实践中也就无法采用了。
二“青少年”一词的实际使用情况
笔者试图考证“青少年”这个词的起源,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第一次使用这个词?当时用这个词指代的是什么年龄段的人群?由于笔者没有语言学的专业背景,“蒙头”尝试几次,实在不得其法,就以标题中出现“青少年”为条件检索,以简单地考证实际使用情况。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中[1],收录“青少年”(qing shao nian)一词,对应的英文单词是juvenile。对这个词的说明中,在“C9135青少年问题”使用时,有“青年学、青年社会学、儿童社会学、青少年犯罪问题入此”的注释,从这些信息可以推知,在社会学领域使用时,“青少年”基本含义可理解为“青年”和“少年”人群的合称;但“青少年”在“D政治法律”领域使用时,又明确定义是指“未成年人”。也就是说,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系统中,“青少年”这一主题词在不同学科使用时,基本含义也不是完全一致的。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库[2]中,用“青少年”检索,显示共有五个词,分别是:“青少年期(adolescence)”“青少年发育陡增(adolescent growth spurt)”,使用这两个词的“学科体系”是“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青少年活动区(youngsters activities area)”,应用“学科体系”是“建筑与园林及城市规划园林规划”;“青少年青光眼(juvenile glaucoma)”“青少年牙周炎(juvenile periodontitis)”, 应用“学科体系”则是“医学眼科疾病”和“医学口腔病理学”。以上术语括号内为“英语等价术语”。用“少年”检索,显示有三组词,分别是“少年期(juvenile period)” “少年犯罪(juvenile delinquency)”,在“学科体系”“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使用, “少年胚胎性癌(juvenile embryonal carcinoma)”的应用“学科体系”则是“医学泌尿外科学”。在这一版公布名词中,对“青少年”和“少年”没有给出涵盖年龄范围的具体定义,而对应的英语等价术语则显然有交叉,实际应用中恐怕难免出现歧义的情况。
笔者主要从事医学临床和科研以及医学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这样的专业背景使得笔者对医学文献数据库比较熟悉,因此主要以医学领域的文献来举例说明。笔者以标题中出现“青少年”为基本检索条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611—20111115)收录的文献信息,显示有9249条记录[3]。根据这些文献标题和摘要中显示的关于研究样本“年龄”或学生身份等信息,发现虽然对研究样本人群同样称为“青少年”,不同作者入组样本的年龄段范围却差别很大,有“7~16岁”“15~24岁”“12~18岁”等,或“小学、初中、高中生”“初中生,大学生”等,从中很难对“青少年”所指究竟是哪一个年龄范围的人群形成清晰的概念。总体来看,也结合论文的摘要内容做分析,作者们所称的“青少年”多数情况下是指“≤18(19)岁”而“≥11(13)岁”的未成年人,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仅从摘要内容分析则对作者是以“未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难以形成清晰的印象。如果留心一般大众媒体使用“青少年”的情况,得到的印象也是多数情况下是指“未成年人”,难以清晰区别所称人群是否包括了年轻的“成年人”。
《辞海》对“青年”的解释是“指18~25岁由少年过渡到成人的阶段” [4] 。对“少年”的解释是“年轻男子”[4],但没有具体说明年龄段范围。没有收录“青少年”的词条,但收录“青少年越轨”,解释是“一般指年龄在12~20岁或14~25岁的青少年,因违背当地重要的社会行为规范而发生的偏差行为”。 这个解释看起来很容易理解,但对按照这个解释涉及的人群,遇到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时,因为法律是以年满“18周岁”作为“成年人”的界限,在实践中恐怕无法做到针对这样的“青少年越轨”问题提出一定的处罚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