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薛宝钗结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曾不止一次不明白曹公为何要把《红楼梦》写的如此凄凉,使黛玉宝钗这两位世间奇女子尝尽了世间的苦果,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我曾不止一次叹息,苦绛珠魂归离恨天,,薛宝钗孤苦守空闺……
我不满黛玉之死,玉儿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终日只想一展才华,违反了古时“女儿无才便是德”之说。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着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而谁可曾知晓玉儿寄人篱下的那份痛苦,看,只有她的泪珠儿了却她的心事。哭,更是林黛玉的家常便饭。她来到人世,是为了“还泪”。所以黛玉常是自泪不干的。总言之,她是为自己的爱情而哭。黛玉死去了,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她的宝哥哥,但她死的无怨无悔!因为黛玉遵守了她的诺言,用一生来报答宝玉……
宝玉,做和尚已不是为黛玉而做。宝玉不做和尚,还能做什么?去追求功名利禄吗?仔细想想,这样的结局的确适合他,他已淡薄名利,功名利禄对他来说不值一文,他已看破红尘,而这荣国府没人明白他,他只有出家为僧,与青灯共度余生,这样的结局对宝玉来说已是最好的了。
从《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曹公所塑造的薛宝钗形像,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淑女。她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另一个就是很会做人。在贾府这个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明哲保身;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的关系。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尊薛抑林,可我却非常看不惯她的阿谀奉承,她的这些明哲保身无不体现了她的虚伪自私,这也注定了她要独守空闺,不过宝钗处事周到,体贴人,帮助人,也让人同情这位美丽的少女。
有人评价<红楼梦>,它突破了“花园幽会,私定终生,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大团圆”陈套。通过《红楼梦》批判了那些让千万人受苦的封建礼教,讲述了一幕幕悲剧,甚至连元春晋封贵妃又何尝不是一幕悲剧的开始?而曹公历经十载,呕心沥血,可惜尚未完稿,他便病故了,这《红楼梦》正是他对现实封建社会的黑暗的批判!而我们作为读者,更应该好好的欣赏这部凄凉的文学巨着。
红楼梦中“风月情浓”的宝黛之情是故事的主线之一,而“金陵十二钗”的命运沉浮是《红楼梦》故事的另一线索,她们是太虚幻境“薄命司”金陵十二钗正册记录的十二位女子,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李纨、秦可卿。十二位性格迥异的女子,透过描写十二钗的不同性格、不同遭遇、不同结局,揭示在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摧残下必然“红颜未衰身先死”,对应了红楼梦“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主题。
一部红楼经典,能够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一人心中一个红楼梦”,更何况被奉为经典的87版在观众的印象里根深蒂固,而作为命运主线的十二钗更是焦点中的靶心。如今新版红楼已经揭开面纱,相对于87版十二钗的形、神皆似,一眼就能认出个大概。那么新版十二钗则感觉特点不够鲜明,虽然她们个个漂亮胜前版,但也许是额妆的局限,众钗站在一起,若不是看上一会,还险能分清这是哪家小姐。
从十二钗的“形”上说,87版是严格遵从原著中的时代背景的,所以人物外形鲜明。而新版创新的额妆造型,强化了新红楼的艺术感。而十二钗的“神”是最难把握的,既有创作者们对人物的不同理解,也有不同时代的不同视角。我们看到的87版金钗严格按书中描绘挑选演员,而新版没有完全苛求于原著中的形象,赋予了角色更新更全面的拓展空间。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是红楼十二钗之首,陈晓旭版清秀,自然、娇弱,就是天上掉下来的神仙妹妹。而蒋梦婕版黛玉虽然有着古典的样貌与气质,但少了一分孱弱,骨子里透露出些许的叛逆来。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张莉版本的薛宝钗是美丽的,也符合薛宝钗面如圆盘,温婉雅致的气质。而李沁和白冰版薛宝钗则是靠深深地揣摩去最大程度接近宝钗的言行和生活。
关键词:禅宗 随缘任运 无念无欲 借物观性
薛宝钗是个博学多才的人,《红楼梦》中直接提及宝钗论禅有几处,书中最早暗示宝钗对佛理禅学早有涉猎的是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读者大多将宝钗定性为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与牺牲品,殊不知宝玉参禅的启蒙老师却是薛宝钗。宝钗在自己生日这样特殊的日子,她为自己,为宝玉,也为贾府上下几百号人点上《寄生草》这样一首充满人生幻灭感的曲子,说明她早已参透人生之幻。薛宝钗透露她的参禅体会独选宝玉,为何?在众人眼里,宝玉是个“性乖张,无故寻愁觅恨”的人,但宝钗知道宝玉的悟性极高。这一段文字写得极有深意,宝玉怪宝钗尽点一些闹哄哄无趣的戏,宝钗就此将了宝玉一军,说道:“你白听了这几年的戏,那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排场又好,词藻更妙。”宝玉道:“我从来怕这些热闹。”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热闹不热闹。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的极妙,你何曾知道。”到底《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这出戏热不热闹?《寄生草》妙在何处?宝钗笑而不答。一则以宝钗的的身份以及她知道众人对她的期望,在为她庆祝生日的众人面前,她不能不有所顾忌,她不能毫无忌惮地点明《寄生草》到底妙在何处;二则以贾宝玉天性聪颖,悟性极高,宝钗知道只需点到为止。此时贾宝玉还未享尽温柔富贵乡,历经人间辛酸悲苦,宝黛爱情在吵吵闹闹中见缠绵,荣宁二府还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时,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衣锦还乡,风风光光地归省探亲,贾珍、贾琏、薛蟠等只顾百般作乐,一支《寄生草》却寄托了宝钗内心深处已经参悟人生聚散离合本无常。
宝钗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禅理,什么时候喜欢上这首《寄生草》,从书中找不到现成的文字,但读者可以从宝钗看似富贵,却充满艰辛的身世中可推知一二:宝钗虽出生于皇商之家,她也不是没有烦恼痛苦的,父亲早死,母亲虽慈爱却不是能拿主意的人,兄长薛蟠经常滋事惹祸,在外面闹起多起人命官司,薛蟠新娶的夏金桂乃是一个泼皮无赖,把薛家闹得整天鸡犬不宁,到后来宝钗听从长辈的安排嫁给了宝玉,但宝玉婚后执意出家,宝钗遂落得“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的凄凉结局。
但读者看到薛宝钗自始至终不是一个悲悲戚戚、郁郁寡欢、整天愁眉苦脸、哭天抹泪的人,相反,她的性格乐观开朗,不忧不惧,她处世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令多少读者钦慕、心仪。造就她这种思想性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宝钗的思想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诸多要素的影响,“她采取的是一种儒道互补的处世哲学。”[1]相对来说,儒家的遵守礼法、恪守妇德,道家的守拙藏愚、随分从时在她身上较为明显,而她从佛理禅学中体悟到超越现实人生的智慧书中有意写得较为隐蔽,只有细细地追寻品味书中的一些耐人寻味的情节场景才可以探求到她思想心灵的另一层面――用禅心关照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荣华富贵,知“本来无一物”,故不必为水中月、镜中花空劳牵挂,伤神耗力。由于宝钗用禅心关照人生,因而其人生可以收放自如、圆融无碍,无论人生遭遇怎样的风雨与变故,她都能宁静安详、处之坦然。
如果说宝钗现实人生的种种不如意给了她参禅的机缘的话,那么,她不愿众人知晓她内心的真实情怀,是由于她在薛家、在贾府既定的身份角色、众人对她的既定的期望以及她不愿违逆众人的意愿所造成的,第四十二回曾写到宝钗诚心劝解黛玉不要看《西厢记》这类奔移人性情的杂书时,宝钗说她自己小时候也背着大人偷偷地看,后来被大人发现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可见,从小家庭严格的管教,宝钗已经习惯按照大人既定的方向行事,她知道公开参禅论道是周围环境不允许的。她只是在自己无法排遣人生的苦难和悲剧时,会隐隐约约地流露出对禅的向往。宝钗参禅不同于宝玉,也不同于妙玉、惜春,这是和她特定的思想性格、家庭背景以及生存环境造就的。了解了宝钗参禅的诸多顾忌之后,我们就对第二十二回宝钗为何在宝玉参禅的态度上矛盾支离有所理解了,宝玉因听《寄生草》曲文,加之他夹在黛玉、湘云闹矛盾的中间左右不是,心生郁闷,一连写下几篇参禅心得,宝钗看了宝玉的偈后的第一句话是:“这个人悟了”,但宝钗紧接着又责怪起自己:“都是我的不是,都是我昨儿一支曲子惹出来的。……我成了罪魁祸首了。”当黛玉在宝玉的偈上又续了两句:“无立足境,方是干净。”宝钗又评价道:“实在这方悟彻”。于是又讲了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悟彻的故事,其偈云:“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宝钗在宝玉、黛玉面前,俨然是他们的师傅、老师,如果不是宝钗已经深得禅理,宝玉、黛玉怎会俯首帖耳甘心做她的弟子呢?
另外,宝钗也确有不赞成宝玉参禅的想法,宝钗参禅与宝玉有极大的不同,宝钗主张出世与入世原本就是圆融不悖的,“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坠;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小窗幽纪》)禅宗六祖慧能曰:“佛法在人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是求兔角”。意思是说佛法从来不是空中楼阁,离开世间,放下世间,便无法修行。贾宝玉是要彻底做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出家为僧,放弃世俗的生活,抛弃家庭,抛弃名利,抛弃亲情;宝钗参禅与我国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修方式相吻合。宝钗参禅是将禅融化于世间,她并不是出家,或到寺庙禅房里打坐、念经、拜忏等做功课,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观照自己身心的实相,在行住坐卧当中时时观照当下;宝钗参禅不离世间法,在禅境中超越苦难,净化生命、提升生命。
宝钗参禅虽然较为隐晦,但仍然是有迹可循的,宝钗日常所作的诗歌其中不乏活泼的禅趣之美。薛宝钗的诗歌内容多以日常生活入笔,用禅理提升日常家居生活,从而构建出安于现实人生又超越现实人生的禅意人生。
一.随缘任运,超越人生大苦
薛宝钗的《临江仙・咏柳絮》寄托了宝钗随缘守分、坦然大度、超然于生活之上、无喜无悲的人生态度。柳絮是最轻薄无根令人伤怀之物,宝钗却能吟咏出洒脱自在来。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宝钗的咏柳絮词是在湘云、探春、宝玉、黛玉、宝琴写出咏柳絮词之后所作的,且看宝钗对众姐妹所作的几首咏柳絮词的评价:“终不免过于丧败。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无论是湘云的“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探春、宝玉的“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还是黛玉的“漂泊亦如人薄命,……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皆是在感叹命运无着落,青春易逝,漂泊不知何处,可是宝钗当头一问“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一般人总以为有是实在的有、无是实在的无,落入有见与无见的两端中。佛法以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所谓生是缘聚而生,灭也是随缘的。生的拥有与灭的消失都不过是一种假相。有,不是绝对的、永恒的有;无,也不是实在的无。因而我们不必为有而高兴,不必为无而难过,因为万物的自性本“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般若密多罗心经》)由此推进,宝钗的人生态度超越对立获得心灵和谐,摆脱束缚获得心灵自由,结束流浪获得心灵安顿。读者大多喜欢诗的最后两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殊不知宝钗能够有如此高迈的胸襟关键是她了悟了“缘起性空论”,故对待人生的聚散离合能够做到“任他随聚随分”。“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宝钗超越于人生苦难之上,她的人生之舞是那么的轻盈有度、优美飘逸的,这样的超逸使她不会在尘缘中纠葛沉迷,对待尘缘的聚合宝钗也就拥有了“任他随聚随分”的坦然。宝钗生活在凡俗的世间,这凡尘中从来都是“风团蝶阵乱纷纷”,而宝钗却从中获得了生命中最深刻的沉静,“送我上青云”,宝钗拥有了超然于命运之上的姿态,当生命拥有了“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这样的定力,那颗如如不动的本心就会“万缕千丝终不改”了。对于命运,她一任尘埃落满自己的衣襟。许多人大多把“送我上青云”解成薛宝钗贪图人世间的富贵荣华,其实非也,一个超越于物质和精神束缚之上的圣智之人,她的青云是指对宇宙大道的完全透彻,是获得了无漏智慧的绝对自由的境界!
二.心不妄动,坦然面对风雨人生
禅宗历史上有一著名公案: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说风动,一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人心在动!”[2]这则公案的禅意与薛宝钗的灯谜诗《松塔》有异曲同工之妙。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禅定,并不是像木头和石头一样枯坐、死坐,而是要身心达到一种宁静清明的状态”[3]薛宝钗在这首诗中借物观性:人人都有真如妙性。真如妙性恒常湛寂,“岂系良工堆砌成?”岂是良工刻意镂刻而成?自性是心的本体,心是自性的作用。心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包含了善与恶、舍与执、迷与悟、菩提与烦恼。世人之心既是真心、清净、觉悟,又是妄心、染污、烦恼。无明烦恼与真如佛性同时具有。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收摄我们的心,使其不妄动,就能达到涅寂静的至高禅境。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面对人生中风风雨雨,只有保持住本心,心不妄动,用正念镇静自己,才能身心解脱,消除烦恼。佛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这首灯谜诗体现了薛宝钗走过风雨和坎坷之后的淡定和从容,她淡定从容的定力是从喧嚣纷乱的红尘中来,在潮起潮落的人生戏台上,宝钗举重若轻,以一份洒脱娴静的心态来面对喧嚣的红尘。人生尽管多风雨,但坚强的薛宝钗用心不妄动的智慧“利剑”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三.修心观性,时时勤拂拭
人的愚痴是有尽头的,这尽头就是开悟,而开悟之后的自律修行却是没有尽头的。确实宝钗的先天慧根和善根都很好,但宝钗对自己严格要求,从不懈怠,不放任自己,精进不息,时常检点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名誉,珍重自己的人格。如果说《松塔》是宝钗顿悟禅理的一时兴会之作,那么,宝钗的这首《咏白海棠》则融会了禅宗北派以神秀为代表的渐修法门。“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宝钗这种时时的觉醒、日常不退转地修心观性,在宝钗的这首《咏白海棠》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亦昏。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是不是像有些评论者说的那样,宝钗像海棠花一样整天把自己深锁在深深的庭院之中,白天也要关上院门不与外人接触呢?这恐怕与书中描述的薛宝钗相差极大,书中宝钗不喜欢闷坐,她经常到园子里散散步,或去找姐妹们玩,那么,“珍重芳姿昼掩门”,到底该作何解呢?其实,宝钗“掩门”不是她家的大门,掩的是容易被污染、容易流于七情六欲、容易执着迷恋、容易颠倒痴狂的心门。世俗的欲念与生俱来,身陷其中就是人生的大苦。可是凡人不知,不以此为病,反以苦为乐。宝钗深知过度的七情六欲将会损伤我们的身心,使我们看不见清净本心,生命被空空的耗费。因此,她要“自携手瓮灌苔盆”,洗尽铅华见真性,“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秋天的台阶映出洗尽胭脂的淡影,滴满露珠的砌石迎来冰雪的灵魂。冰雪的灵魂是对世界冷静的透悟,克制了自我的攀援与执着。生命的超然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自我的控制力,来自于精进不退的修持。“淡极始知花更艳”,洗尽繁华见真纯,洗尽内心的染污见本性,好一个淡极始知花更艳,正因为淡雅至极,所以才更显娇艳!
“愁多焉得玉无痕”,这是宝钗对“贪嗔痴”三毒深刻的反思。脂砚斋送林黛玉一个称号“痴颦儿”,正是由于黛玉对宝玉太过痴情,黛玉郁积在心底的愁苦太多太浓,以至于强烈的情感象冲破堤岸的洪水猛兽损伤着黛玉的脏腑,损伤着黛玉的生命,黛玉的眼泪变成了自伤的毒药。宝钗从中悟出了愁苦是戕害人性情乃至性命的罪魁祸首,我们每个人清净的本心本来就像一块洁白无瑕的玉石,若染上“贪嗔痴”三毒,就会被深深地划伤,不再完美无瑕,变得伤痕累累、遍体鳞伤。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亦昏。”白帝,一说是西方之神,秋神。其实,佛祖亦在西天,佛法亦是从西天传来,宝钗为何要回报“白帝”之恩呢?因为宝钗从佛法中深得妙理,“不语婷婷日已昏”,无需太多的语言文字来传达她心契禅理的微妙欢喜,正如“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指月录》)
宗白华先生说禅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静穆的观照与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二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4]静穆的观照生命正是薛宝钗这些短短的诗歌产生的缘起。尽管薛宝钗认为作诗不是她的分内之事,但是读薛宝钗的诗歌仍然能感受到精致而深邃的禅意。
参考文献:
[1]葛鑫.薛宝钗的处世哲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1,(1).
[2](唐)慧能著 郭朋校释.坛经校释[M].中华书局,2004,4.
[3]赵红艳.人人都有一颗禅心[M].新世界出版社,2010,11.
作者曹雪芹将每个人物的个性都刻画得十分鲜明,描写得栩栩如生。多愁善感的黛玉、开朗豁达的宝钗、八面玲珑的凤姐……无不让人窥探曹雪芹的妙笔生花!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凤姐和宝钗。王熙凤能把事考虑的十分周全,所以她是“现在不过二十岁,就有这样的本事,当这样的家”。王熙凤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泼辣直爽。在黛玉初进荣国府时,是这样描写王熙凤的:“……这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身着彩绣锦缎,宛如神妃仙子。一对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材苗条,体格,真是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王熙凤是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众人皆敛声屏气,而她却这样“放诞无礼”。王熙凤刚一出场,她的泼辣、张狂和在贾府特殊的地位就跃然纸上。而后文中邢夫人请凤姐帮忙索要鸳鸯,凤姐便是“……一听,心知不成,却道:‘……’”,更是看出了她的玲珑解数。可怜一个王熙凤如此精打细算的人,最后却是“天机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文中的薛宝钗豁达明理、宽容大度。在宝钗初入府时,也有这样一段描述:“……没想到如今来了一个薛宝钗,年纪虽然大不多,可是容貌丰美,品格端庄,行为豁达,不像黛玉孤高自许,因此深得人心。便说黛玉不及她,就连那些小丫头们,也都愿意和宝钗玩笑。”我们便可以看出宝钗的特点:容貌丰美,品格端庄,行为豁达,深得人心。
而与宝钗相对比的黛玉则是多愁善感,虽然黛玉是“堪怜咏絮才”,但黛玉的性格与家境却与之大相径庭。黛玉虽是贾母的亲外孙女,但因先是丧母,后又丧父,双亲故亡让她形成了孤傲自许又冷漠清高的特点。黛玉的才华固然让人惊叹,但她的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
我在阅读《红楼梦》时,最大的感触就是宝、黛、钗三人的情感关系。宝玉是贾母的孙儿,黛玉是贾母的亲外孙女,而黛玉的母亲与宝玉的父亲又是亲兄妹,所以宝玉与黛玉一直是“十分亲密友爱”“白日同行同坐,夜晚同止同歇”“两小无猜,言和意顺”;而宝钗则是宝玉的姨表姐,血缘亲疏关系上自然是要远一些。但宝钗乖巧懂事,十分懂得如何讨贾母和王夫人的欢心,所以赢得了贾母、王夫人的喜爱,就按照“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规矩许配给了宝玉。而宝、黛之间缠绵悱恻的情感则突出了二人不甘被封建礼制束缚、敢于反抗的特点。
看完红楼梦,心里是无尽的伤感和苦泻,我不明白,为什么曹雪芹写的书的结局那么悲惨。说真的,许多诗歌我都看不懂,还是找词诗解看才读得懂的,理解完,就开始佩服曹雪芹的文笔了。
比如说,金陵十二钗的又副本的一首诗,词诗解上经过翻译,竟然和晴雯有关,是彻彻底底写晴雯的,(什么月难逢,彩云易散)仅仅两句,就以出现了晴雯的名字,下几句,就深奥的写出了她的性格和命运。在金陵十二钗的正册上,又出现了两个性格命运都不相同的两位女子:薛宝钗和林黛玉。一句玉带林中挂,就写出了这个女子的命运与名字。请各位想想看,玉带本是戴在腰上的,而此时却挂在林中,就预测了黛玉命运一定不妙,玉带林倒过来不就成林黛玉了吗?宝钗的命运,此刻就不多说了。
红楼梦的结局也很悲惨,我最喜爱的晴雯和黛玉都病死了,其它人物不是走了就是死了,还有像凤姐和探春这样的女强人也无法挽救自己。在封建社会,不论你有多强,也只能依靠你的父亲,兄弟,儿子。一旦他们离去,你就只能灭亡。
还是庆幸我们不在那个时代吧,不然或许还会有个类似红楼梦的故事。
《红楼梦》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几本书卷,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次次读次次悟,正是它的不朽魅力!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红楼梦读书报告,欢迎大家参阅。
红楼梦读书报告1红楼一梦,诉说着一个钟鸣鼎食的家族走向衰败的故事,见证着一段真挚的感情的萌发、发展及结果,倾听着诗一般的女子对生命的吟唱。如梦般扑朔迷离,醒来却依旧刻骨铭心,黛玉的《葬花吟》仿佛在耳边低吟,宝钗看着宝玉弃自己而去的痛仿佛穿越一切界限萦绕在眼前……我细细咀嚼着,用自己的语言写下对她们的认识。
理性的牡丹
那一回抽花瓶签,她抽到了牡丹,下边是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牡丹乃群花之首,宝钗当之无愧,她恍若一位“冷美人”用理性增添自己的美丽,而这美丽宛若带刺的玫瑰,刺痛着自己的心扉。
本来,她冰雪聪明,是大观园里惟一能与黛玉相提并论的才女,但封建礼教让她不得不处处掩饰自己的才华;本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她的写照,但她却用“女子无
才便是德”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本来,她善良,但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她冷漠对待金钏儿的投井,一心只想着怎样取悦王夫人。
虽说如此,但宝钗以自己的理性赢得大观园上下一致好评。她做事有分寸,懂地察颜观色,对每个人都很热情并与她们相处得很融洽。她的冷是内心的平和与安静,不同于黛玉的孤傲。
宝钗,你把爱与苦藏在心中,你是最累的,但你活得精神,冷得精彩,理性得出众!
哀愁的桃花
寄人篱下,谁能了解的苦楚?众人的冷落不是虚构。不信,请看书中第六十二回,探春算他们家一年从头到尾的生日时,就是记不起何时是黛玉的生日,并拿黛玉与身份卑微的戏子相比,以此来取笑她。大观园的生活对于黛玉是“风刀霜剑严相逼”,而黛玉骨子里的敏感与自尊使她对自己的命运更多的是哀叹,或是“花谢花开开满天,红香消断谁来怜”或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土两不知”,这都是黛玉孤独的写照。
善良真诚,谁能发现她的本性?黛玉的本性是善良真诚的,尖酸刻薄的话语和狭獈的心胸不过是捍卫自己自尊的表现,教香菱写诗,为自己误解宝钗而真诚道歉,为金钏儿的死泪流满面,这些都是黛玉善良真诚的表现。
木石前盟,谁能体会其中真挚的感情?从宝玉一句“你且站住”牵引出的情谊,成了黛玉精神的寄托。他们彼此爱护、赏识,以为会是天长地久,但当得知宝钗与宝玉正在进行婚礼时,她的病情更加恶化,在即将玉消石陨时,颤颤巍巍地道出一句“宝玉,你……好……”包含多么深的情!
本应快乐的桃花,栽进了大观园这个名盆,失去了自由自在的快乐,日子便多了叹息,但哀愁的桃花也是美丽的,美在她依然炽热的心里。
生命如花
两朵花以她们的方式绽放在大观园里,又以不同的方式凋谢,但花开花落经历的一切哀愁,快乐和无奈将永远刻在我们心中,清香永远萦绕在身边。如花般的生命,如花般绚丽,花的灵气带给了我们别具风格的美,我怜宝钗,也惜黛玉,为她们的才气与智慧拍手叫好!
红楼梦读书报告2被埋藏了的美女--薛宝钗
随云散,花飞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袭人等是《红楼梦》主线人物,宝、黛二人的悲剧贯穿始终。薛宝钗虽不是此爱情悲剧的当事人,但也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我有甚多不满,可有人对我说,“既然你不满,林黛玉最终抱憾而亡,贾宝玉出家为僧,那你觉得,什么样的结局是完美的。”的确,我对甚为不满颦儿之死,颦儿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终日只想一展才华,违反了古时“女儿无才便是德”之说。颦儿在文中的才华是不容置疑的,我实是钦佩,也为她那种叛逆而佩服。可她为何不能叛逆至底?贾母素日疼她,更疼宝玉,他俩二人想要结为连理枝,贾母也未必反对,她竟不去争取,偏自寻苦恼,气死了。可细细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于宝玉,也难免会被气死。她又不似凤姐会借酒撒泼,怎生向贾母开得了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贾府她毕竟不像宝钗那样得人心。宝玉,最后看破红尘,做了和尚。难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结局吗?若是如此,世人都改为僧。我的想法太极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预示着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无法改变。我不满的是宝、黛二人最终仍是无法逃出命运的束缚。那人又对我说,“宝玉,做和尚已不是为黛玉而做。宝玉不做和尚,还能做什么?去追求功名利禄吗?”是啊,细度之,对于宝玉而言,这不失为最好的结局。他已淡薄名利,对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让历史重演,看着自己的后代再来上演这“红楼梦”吗?他看似没有摆脱命运的束缚,但命运业已不能束缚住他了,他既不是为颦儿去做和尚,那就是为自己,他也不像世人为了“得道成仙”,而是了无牵挂,看尽红尘。只可惜宝钗为人圆滑,讨人喜欢,她最终最终独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觉得有些惋惜。
宝钗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以林黛玉之名嫁入贾家,也深知宝、黛二人心意相通,却无力抵抗。薛母再疼她,也无能为力,贾母如此有诚意,自己又怎生婉言拒绝?何况,薛蟠之事,贾家也尽了不少力,宝钗也不想为难母亲。嫁于宝玉后,虽说黛玉已死,宝玉待她也不薄,可宝玉仍是对黛玉念念不忘。最后,她已怀身孕,宝玉仍是舍她而去,出家为僧,留她独守空房。说来,得人心又如何?最终也未得幸福。
我始终觉得宝钗是全剧中真正的强者,她从不再人前为难他人,不与人正面起冲突。她的才华绝不在颦儿之下。我很是最佩服她,她说话从不造次,不该说的话绝不多说,即使是顽话,也是极为小心,甚至是无懈可击。她的才智也是罕有的,她不似凤姐无话不说,说话好似毫不讳忌,泼辣来形容也不足为过,心狠手辣,但她的才智绝差不了凤姐许多。
就拿此二事做分析。她时而劝戒宝玉,宝玉无悔改之意,她也不勉强,一她是姨娘家的,不便多说;二袭人如此劝慰,仍不见起效,多说也无效。就此打住,多说无意。再拿她与宝玉结婚之时,伺机将颦儿的死讯告诉他,也显示了她的才智。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在来说说我自己的见解,我自认为对宝钗的为人,性格,想法都不够了解。我只是以一个常人的角度来思考。
宝钗处理世事甚是圆滑,几乎是人见人爱,可难免会有点虚伪感。她对何人都是如此,也不轻易像他人倾吐心声,她就好似将自己藏起一般,在我看来没有人自愿,将自己埋藏,她也许是为了建立地位,或是想得人心才这么做的。在母亲面前,她是贴心,在外人面前,她是懂事,薛姨妈脸上也有光。也许她是招人喜欢,可同时她将真正的薛宝钗埋葬。在整部书中,表面上她也许是最完美的,可我总觉得她出卖了自己的心,自己的灵魂,那还有什么完美可言?也许是家境关系是她不得不如此,家有薛蟠这酒囊饭袋,虽有薛蝌,可毕竟不是亲哥哥。她可能想忍得一时,时机成熟后,便可寻回自己,可到时到何处寻回自己?虽然她是强者,我个人认为将自己埋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不是一个弱者做的来的,可最后她却不是真正的赢家。
美梦终究一场空。韶华散尽,容颜衰。独坐烛前痴痴叹,才觉泪痕爬满容。过往如云不可及,镜中双鬓已成霜。膝下遗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闲来无事仰望月,无语能诉,唯有泪空流!
常听人讨论,宝钗凄惨还是黛玉凄惨?可纵观全文,细细评之,你便会觉得这个问题已不重要了。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黛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些只是我个人的愚见,也许冰山一角都未触及,还搞错了方向,扭曲了曹雪芹的原本用意。
红楼梦读书报告3《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把一个个的人物写的活灵活现,有以神话故事中的女娲为开头引出着一故事——石头记。有以甄隐士为线索开始即结束了整个的故事。
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又一个国度——英国。她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杰出的、有天赋的,剧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亚。他用他毕生的经历发扬了本国的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戏剧。那时一个民族,他那时代不灭的灵魂,以各种形式表现着自己、充实着自己。正如莎士比亚与戏剧的微妙关系一样,曹雪芹及其《红楼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灵魂的一部分。与其说他是异步伟大的巨著,不如说它是中国通史。与其说那是写贵族的生活,不如说是当时时局的真实写照。从一点点的细节来讲,那种语言的魅力体现出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从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张一弛。一丝一毫无不张显出人物的特点,可以说那种语言的叙述找不出一斯破绽。而从中又可以看出一个民族发展的问题,具体的症结,具体的民生国计,无不与此相关联。这不只是一部文学作品,又是一部柬书。
红楼梦读书报告4窗外的落红已是满眼,桌上的书已成山,只是那红楼韵却又神似地穿透出来,揭开了那尘封的泥,为我引一段线。
最爱她似笑非笑的迷人眼,最爱他似懂非懂的颜。最怨她捂脸葬花情已伤,最怨他撑脸开盒吃胭脂。最爱他们的幼稚,最爱他们的叛逆。
是第几次,翻开那厚重的书页,淡淡的书香拂过鼻尖,已记不清。
只是,那些捧书细读,字典在旁的朝朝暮暮,像是蒙上了一层细细的轻纱,从眼前掠过。此刻,雾里看花。
太白小时不识月,竟呼作白玉盘。而小时的我,不懂红楼,却也真真地落了泪。
是太小了吧?还未经世事,不问悲欢离合,不管七情六欲。只是生离死别,大概还是懂了的。
漆黑的夜,呼啸的风,她斜卧在榻上。阵阵白烟像是幽灵,一点点允吸着她的精魂。泪似乎已经流干,只剩下涩涩的痛。那熊熊烈火吞噬着她的情,他们的曾经。那些娟秀的字体,情意的诗句终将燃成灰烬,猎猎作响。
雪似的手绢,冰似的人儿,终在这火热的情中融化。突兀的留下了那格格不入的红,呕心沥血的红,她终究还是放手了。
用一世的泪,还了他的滴水之恩。遂了愿,了了情。
在学堂的第三个年头,少不更事的我,为这段情,这个人,流了泪。不懂爱,不是因为爱,只是那份至死的执着,箍紧了我充血的心脏,丝丝入扣。
到了此刻,我已不会为了那份纯真的年少情而落泪。只是,心中还是会有些抑郁,挥之不去。
身处红尘,只是过客的我,已明白,往事如烟,不必忧愁。
只是,还是爱捧着书傻笑,望着天思念,还是会幼稚得像天上纯洁的云。不过,我们还是被时光的风磨出了些许棱角。我们已习惯了反抗老师,顶撞父母,我们叛逆得像草原上驰骋的马。
对于宝黛,有人感动于他们的爱情,有人感动于他们的悲剧。而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的我们似乎已学会了感动于他们的真实。
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悲伤,他们可以狠毒地道出心中的不悦,他们有勇气翻看开那本罪恶的《西厢》。但他们最真实的莫过于他们躲不过人世的网,再怎样躲避,逃脱,不过是自己织网,独自死亡。
但至少,他们曾努力过,努力冲出那银丝的网,却已足够。
都道“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非也。于我“不求结局如愿,但求有过奋斗!”这已足够,这便足够。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捧一杯红茶,梦一回红楼。
红楼梦读书报告5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终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遗憾和指责……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从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荡漾在我心里,来来回回,隐约中似乎听到她娇弱的喘息,脑海里是她伤感的容颜,带着一分憔悴却万分迷人。她落泪,因为只有放纵的哭过后才会更舒展,笑容才会更加绽放。闭上眼仿佛看见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闪烁着点点泪光,让人沉迷其中,为之动情,不能自拔。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在她某个抑郁的瞬间,心情像是走丢的小孩没了方寸,宝玉不该到来的问候会被她驳回,狠狠的、凶凶的,却是无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为太难受,于是她只有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积压不了的情感。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她一生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然后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关键词:《红楼梦》;清代;女性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155-01
《红楼梦》问世以来,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女性读者是《红楼梦》读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女性读者对《红楼梦》的品读和评价具有突出的特征。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清代的女性《红楼梦》,评论者,选择其具有典型性的《红楼梦》评价,分析清代女性《红楼梦》评价的个性化特点。
一、亲友之间的互动活动
通过考察清代女性留下的《红楼梦》评论性文字可以发现,他们在对《红楼梦》进行阅读和评价时并不是一种个人行为,往往是亲朋好友之间的互动行为。例如张问端留下过一首《和次女采芝阅红楼梦偶作韵》,从诗题中可以看出这首诗之前张问端的女儿采芝还写过一首与《红楼梦》有关的诗作,而张问端所写的这首诗是和诗。张问端是清代著名诗人张问陶的妹妹,她与女儿共同阅读和品评《红楼梦》,并留下评论性的诗作。
清代道光年间的王希廉(号雪香)和他的妻子周绮共同品读《红楼梦》,周绮也留下了《红楼梦题词》,并在序言中说自己写作《红楼梦题词》是因为在病中读到了自己丈夫所评《红楼梦》,可见周绮的《红楼梦题词》是一种夫妻之间的相互酬唱。嘉庆年间的陈少海写作了《红楼复梦》,他的妹妹陈诗雯为他的续书校对并作序。道光年间的范元亨写作了《红楼梦评批》,他的妹妹范淑也写了一首七言歌行。清朝女诗人沈善宝留下了大量与《红楼梦》有关的诗作,她与撰写《红楼梦影》的女作家太清是好友关系,还为《红楼梦影》这本书写了序。
二、人物命运是评红女性的重要关注点
在清代女性对《红楼梦》的评价中,最重要的关注点往往是书中众多女性人物的命运,其中又以评论黛玉和宝钗命运的文字最多。大多数清代评红女性本身就是女诗人,对黛玉出众的才貌气质表示欣赏,也对林黛玉孤苦的身世和悲剧的命运感到同情。乾隆时期的女诗人宋鸣琼的《题红楼梦四绝句》、嘉道年间女词人孙荪意的《题红楼梦传奇(贺新郎、凉)》、女词人吴藻《读红楼梦(乳燕飞)》、女诗人周绮的《题红楼梦十首》、汪淑娟《题石头记(沁园春)》、扈斯哈里氏的《观红楼梦有感》等《红楼梦》评价作品都收录了咏黛玉的诗作。在诗作中,表现了对林黛玉的悼惜,以及对林黛玉甘为情死的怜惜。
在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评价中,一些女性对薛宝钗独守空闺、孤独终老的悲剧命运表示了同情,例如女诗人王素琴。还有一些女性认为薛宝钗费尽心机谋婚,对此表示了讽刺和厌恶,例如女诗人姜云裳。有一些现代女性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悲剧命运均表示了同情。总体来看女性评红者也存在尊林派,还有持钗黛双美说者。其中女性评红者对黛玉的命运最为关注,并对与黛玉有关的晴雯、紫娟也表示关注。这些女性提供者大多都能够准确的把握黛玉的形象,虽然受到程本局限,对人物结局的把握未必能够符合曹雪芹的原意,但也表现出了同为女性,对《红楼梦》中众女儿命运的的同情、怜爱和哀悼。清代女性评红者除了关注林黛玉、薛宝钗等人之外,对书中的妙玉、湘云、香菱、袭人、李纨等人物的命运也比较关注。
三、探讨《红楼梦》的价值、主旨和写作手法
清代的女性评红者不仅关注个体人物的命运,也对《红楼梦》的价值、主旨和重要的写作手法进行了探讨。
如《红楼梦》中经常用到谐音双关的手法,这在一些清代女性评红者的诗作中就有所体现。如认为晴雯谐音“情文”、英莲谐音“应怜”、可卿谐音“可亲”、秦钟谐音“情钟”等等,以及紫娟“不如归去”,黛玉号潇湘妃子暗示其泪尽而亡的命运。这些对《红楼梦》写作手法的解读都得到了当代红学研究者的广泛认可。
不仅如此,清代女性评红者还从谐音中探讨了《红楼梦》一书的主旨和性质,从《红楼梦》的甄贾与“真假”的谐音探讨了《红楼梦》的虚构性质,扈斯哈里氏更认为《红楼梦》有警世色彩,让人认识到繁华富贵如大梦一场。胡寿萱通过论《红楼梦》小启,对《红楼梦》主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她认为《红楼梦》的作者目睹了富贵豪门的兴衰,讽刺世态炎凉,将作者的命题归结为道德讽劝,并且能够从书中的一些细节来对作者的命题和主旨进行探讨。清代女作家范淑为她的哥哥范元亨所做的所作《红楼梦评批》题诗,在诗中对《红楼梦》的主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更是引起了现当代红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肯定。范淑在诗中认为《红楼梦》继承了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寄托了作者的悲愤之情。同时肯定了《红楼梦》的价值,认为其是一部伟大的不朽之作,应该与《庄子》《左传》《离骚》《史记》等伟大的作品相提并论,肯定了《红楼梦》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中的地位。
四、结语
在红学的发展历程中,清代女性的《红楼梦》评价并未引起大部分红学者的关注。清代女性的《红楼梦》评价是女性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显示出清代中后期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清代女性的《红楼梦》评价在人物评论、写作手法、作品主旨、作品价值方面均有很多有见地的观点,能够对当代的《红楼梦》研究进行启发,其价值应该得到红学和文学批评界的肯定。
参考文献:
一.黛玉的诗意美
林黛玉一出场,举手投足便流露出一种诗意的美。第三回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首词中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找不到更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美和媚。黛玉之美天生一股神韵,是诗意之美。
黛玉所居的是翠竹环绕的潇湘馆,“一进院门,只见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不觉又想起《西厢记》中所云‘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伶冷’二句来”第三十五回。环境描写,更是一种诗意的境界。“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几竿竹子,映着一道曲栏,比别处幽静。林黛玉在诗社中的别号“潇湘妃子”,化用娥皇女英泪竹成斑的典故。“金陵十二钗”唯有黛玉的住处有竹相伴。竹子映衬劲直、孤洁、多愁善感的本性,娥皇女英则映照了黛玉还泪的人生。走进潇湘馆看一看,“窗下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放着满满的书”,满屋的书香和墨香。就连鹦哥也耳濡目染,学会了吟诗。“那鹦哥的长叹一声,竟大似林黛玉素日吁嗟音韵,接着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难怪刘姥姥要说“这哪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二.黛玉的高洁美
宝玉到潇湘馆探望黛玉,黛玉刚睡醒坐在床上,宝玉见她“星眼微饧,香腮带赤,不觉神魂早荡”,而打情骂俏地引了书中的一句话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想不到黛玉登时撂下脸来,哭道:“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账书,也拿我取笑儿。我成了替爷们解闷儿的了!”一面哭,一面下床来,往外就走。害得宝玉心慌,忙说:“好妹妹,我一时该死!……我再敢说这些话,嘴上就长个痂,烂了舌头!”情人之间开个玩笑,她也不习惯,视为粗俗,哭起来,冰清玉洁到了极点!不说现实生活中,不知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里这样的女性有几?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蔑视功名利禄之才女,江山代有,而“圣上”又算个啥东西,不是惊世骇俗吗?林黛玉临死之际,对紫鹃说道:“妹妹,我这里没有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极其脱俗,诗魂也,花魂也,尸体都不愿留在污浊的大观园。
三.黛玉的叛逆美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林黛玉不仅才情横溢、学识渊博,而且还和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孽根”、贰臣逆子的贾宝玉,竟互为知音,结为同心,被封建礼教视为大逆不道,为社会所不容。在大观园里,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这些“混帐话”的,只她一人而已。这也是对真我和自由推崇的体现。然而,那时,那情,那景,黛玉绝不可能成为长辈眼里的好儿媳,家庭之中的贤妻良母。当庞大的家族及强悍的社会为黛玉扣上“叛逆”“不乖”这样的大帽子时,最后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他们不顾给宝玉造成的巨大的精神痛苦,不惜置黛玉于死地。选择宝钗做宝玉的妻子,不仅因为薛家有钱,门第相当,联姻后可以相辅相成,更重要的是,薛宝钗完全符合封建道德标准。只有她才能帮助宝玉这个“浪子”回头,走上所谓的“正道”,以挽救这个贵族大家庭日益衰落的趋势。当黛玉的爱情最终毁灭的时侯,她“焚稿”,在宝玉成亲之夜香消玉殒,她在对自由爱情的追逐中为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种感情是何等的痛彻心扉,使人潸然泪下!她虽然对封建礼教表现出顽强的抗争和叛逆的态度,反抗封建婚姻的枷锁,努力冲破桎梏;但贾府封建礼教森严,也令她惊悸,使她很难破茧而出,结局注定是悲剧的。
此情皆因湘云而起。暮春时节,湘云因见柳花飘舞,偶题《如梦令》,于是建议黛玉(桃花社主)在桃花社中别开生面的进行一次咏词活动。遂有宝钗的《临江仙》、黛玉的《唐多令》等绝妙好词与读者见面。
宝钗《临江仙》云: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词人真可谓踌躇满志,不可一世。
黛玉呢?《唐多令》云: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到底是寄人篱下!此时此刻,绛珠草的孤苦伶仃之情、人生悲苦之意,呼之即出!
从上词来看,一个志在必得,左右逢源;一个独木难支,无依无靠。从故事的结局来看,一个青云直上,花落我家;一个焚稿断情,香消玉殒。其实,钗黛之词,既是对自然物柳絮的咏叹,更是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最好诠释。
一、柳絮词中的身世之叹
黛玉之父林如海,曾是前科探花,钦点巡盐御史,祖上曾袭列侯,虽系钟鼎之家,亦是书香之族,但支庶不盛,其嫡妻贾敏在黛玉六岁时一疾而终(《红楼梦》第2回)。贾敏的去世,实则割断了林家与贾府的联系。情非得已,黛玉抛父进入“京都”(第3回)。后来,如海又于九月初三而终(第14回)。这样,黛玉孤身一人,犹如断线的风筝,只得长期寄居舅父之家。宝钗呢?亦金陵人氏。早年丧父,其母王氏(薛姨妈)乃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又和贾政之妻是姊妹。其兄“呆霸王”薛蟠曾是皇商,户部挂名,支领钱粮。她家也是书香门第,有百万之富(第4回)。薛蟠打死冯渊之后,母女寄居贾府梨香院,并一直被贾母奉为上宾。
从两人的身世来看,却有些相似之处。一是二人都出身于宦海人家,亦是书香之族,且都早年丧父,家中多有变故。二是两词中都提到“柳絮”,柳絮之根,这“根”便盘根错节,直通贾府。这样,林家、薛家与贾家均沾亲带故。三是柳絮皆因风而起,“凭尔去”,到何方?委身贾府,就是去处。后来,皆入大观园,黛玉居潇湘馆,宝钗住蘅芜苑。
但同处有异。黛玉父母皆亡,沦为孤儿,左右无靠,才有“叹今生谁舍谁收”的人生感慨。而宝钗父亲虽亡,但她家“好况世交,亲友居多”(第4回),上有母亲,还有薛蟠、薛蝌兄弟支撑门户,她又代表着四大家族之中“丰年好大雪”之“薛”。这样,她一头指向姨母贾家,一头指向舅家王家,其中高下之别,一目了然。
二、柳絮词中的性格之咏
钗黛都是名噪一时的才女,善吟诗词,平素尚习针黹。二人表面亲如姐妹,但其性格却迥然不同。
黛玉鼻尖如蹙,特征明晰。看这位潇湘妃子:“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第4回),“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之美”(第26回)。但她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且“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第5回)。她讲话语言犀利,多有所指,含沙射影,让人不易接受。因此,连下人也敬而远之。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第4回),“品格端方,容貌美丽,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深得下人之心”(第5回)。
乍一看,宝钗贤淑温柔,确实是封建社会的女性标准。可事实上呢?宝钗善于伪装。滴翠亭中,红玉坠儿的遭遇,不是被“杨妃”在“戏彩蝶”的帷幕中演绎得淋漓尽致吗(第27回)?至此,一个能在三只鸡蛋上跳舞的超级魔术师跃然纸上。其实,黛玉的“孤高”,是争,是为自己的命运而争,这正是她率真性格的表现。她骨子里尊重奶娘,关心下人,“韶华竟白头”,不正是她多愁善感的结果吗?黛玉只是个诗人。宝钗是博弈高手,她的不争实质上是争。
三、柳絮词中的贾府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