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晏列传翻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综观近几年高考涉及的文言实词,可以看出主要考查的有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等。
1. 一词多义
这种情况包含两层含意:一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一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
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形成比较复杂,一般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延伸出来。如“间”:① 间:间缝。《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② 中间。《送东阳马生序》:“余则袍敝衣处其间。”③ 缝隙,空隙。《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④ 介入其间,参与。《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⑤ 隔开,隔绝。《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⑥ 断断续续,间或。《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⑦ 隔阂。《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故君臣多间”。⑧ 挑拨离间。《史记・屈原列传》:“谗人间之,可谓穷矣。”⑨ 暗中,偷偷地,悄悄地。《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乃屏人间语……”⑩ 抄近路,抄小路。《鸿门宴》:“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识记一词多义可以从词语的本义入手,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按照发散特点进行记忆。
2. 通假字
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通假字包括三类: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通假字和本字本来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但是,阅读时如果按该字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解释不通时,那么它可能就是通假字了。
(1) 通用字。指两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如“反”通“返”,“知”通“智”。
(2) 假借字。指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代。假借字中“本有其字”而古人不用的情况比较突出,如“蚤”通“早”,“惠”通“慧”。
(3) 古今字,是指古时候有某一字,后来为了指导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造成了一个或几个今字,让原来的古字表示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如“莫”通“暮”,“益”通“溢”。
通假字基本上是同音代替,或完全同音,或声母相同,或韵母相同。但也有少数特殊的情况,如“弟子趣之”的“趣”通“促”,声母、韵母都不相同。
3. 古今异义词
古代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但由于词义的演变,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照读,而应该掌握这种词义的演变规律。
(1) 词义扩大。即原来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如“皮”本义是指兽皮,现指“植物动物表面的一层组织”,如“树皮”“封皮”。有利用通感方法扩大的,如“甘”,原义是“美”“甜”,现在除了“味美”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也有由只表示某事物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事物整体的,如“秋”,泛指“秋天”,后扩大到“一年”,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还有由专有名称扩大到通用名称的,如“江”“河”,原专指“长江”“黄河”,现泛指一般的“大江大河”等。
(2) 词义缩小。即一个词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由较宽泛变为较狭窄了。有的表示范围缩小了,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专指“妻子的配偶”;有的词义义项减少了,如“劝”,古代有“鼓励”“劝说”之意,如今只有“劝说”之义,“让”在文言文中既可以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只表示前义了。
(3) 词义转移。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币”古代指礼物,现代指“钱”;“假”古代是“借”的意思,今义与“真”相对;“慢”古代是“怠慢”之义,今义与“快”相对。这些例子涉及事物的转移、动作的转称、范围的转移和词性的变化等。
(4) 词义强化/弱化。如“诛”,最初只是责问、谴责之义,后来有了杀戮、杀死之义,词义强化了;再如“怨”,古义表示仇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词义弱化了。
(5) 感彩变化。如“爪牙”,古代指武士,褒义词;现代指坏人的帮凶,贬义词。“乖”古义是“偏执”,贬义词;现代是“听话,安顺”,褒义词。“谤”古义是“议论、批评别人的过错”,中性词;现代是“诽谤”,贬义词。
4. 同义复词
同义复词,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完全相同。它在修辞中是镶嵌的增字,目的是拉长音节,使语气更加充足,使语意更加充实。如“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意思一致,“谤讥”两个词语都是“批评”的意思。
5. 偏义复词
古代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近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这类词就是偏义复词。
(1)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句中的“异同”用义偏在“异”,不在“同”。
(2)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圃”只作陪衬。
高考文言文阅读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命题形式十分灵活,一般第I卷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① 判断所选几个词语解释的正误;② 对某个词语作出多种解释,要求从中选出正确的一项;③ 区分几个句子中相同实词的不同意义;④ 题干举出某处实词特殊现象(如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要求从中选出与这一现象相同或不同的词;⑤ 与现代汉语比较,选择加点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或不同的选项;⑥ 通过文言翻译考查对重点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总的来说,文言文考点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20个实词,在复习和学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积累这些实词,另外,课本和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具有某种特殊现象的文言实词也要留心。
二、 解题技巧
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要紧紧围绕具体的语言环境,以前后文的意思为依据,认真推敲,仔细辨别。
1. 语境分析法。词义是不确定的,但上下文的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文言实词的含义。如“视其舟,则离败而胶”中的“胶”,可以从“胶”出现的语境去分析。上文的“视其沼,则浅混而污”,意思是说这个地方的水位很浅并且很脏;下文写庭院荒芜、房子残破。由上下文的理解可以看出,中间一句是说舟船残破并搁浅在河边。由此可推断“胶”是“搁浅”的意思。
2. 结构分析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中的“谏”和“追”,只有从结构上对举分析,才能推知是“挽回、补救”的意思。
3. 语法分析法。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所处的语法位置是在名词的后面,应该是谓语,所以它不是数词,而是数词活用为动词,是“统一”的意思。
4. 联想推断法。有些文言实词,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试卷中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每独处幽暗之中,容止瞻望未尝倾邪”中的“容止”一词,结合我们平时熟悉的“音容笑貌”和“言行举止”,即可理解为“容貌举止”。
5. 成语对应法。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便可推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常赦臣”中的“从”字,由成语“言听计从”可知其义为“听从”。
6. 代入检验法。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者即为正确答案。如“孔子如审先知,当早易道”中的“审”字,其义项有“自知”“详细”“审察”“确实”等,分别代入检验后,可知其应为“确实”之意。
三、 链接高考
(2009年高考语文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卖酒者传
魏 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②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③。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术者谈五行④,决卖酒者宜死。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① 平事:评议事情。② 子母:利息和本金。③ 责券:求取借据。④ 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数:多次,屡次
B. 事连吾侪 吾侪:我辈
C. 能偿者捐其息 捐:舍弃
D. 贫者立券还之 立: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