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室内设计课程分析范文

室内设计课程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室内设计课程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室内设计课程分析

第1篇:室内设计课程分析范文

关键词: 自动生产线 课程分析 内容设计

1.引言

在《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这门课程中,根据课程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掌握典型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控制原理、安装与调试的基本技能,以及完成对整个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任务,引领学生将液压气动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变频器技术等多种自动化技术融合起来应用到生产线,初步形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课程内容的设置是教学环节的关键。

2.课程定位

《自动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是为适应高职机电、电气专业改革而重新构建的专业技术主干课,其有机地将《可编程控制技术》、《液压气压传动》、《传感器应用技术》、《变频技术》等几门传统的专业课融为一体,形成以培养自动生产线安装、运行、调试、维修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新的专业课。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行为领域的分析及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归纳而建构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它是属于技术性、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综合课[3]。本课程是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前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是学生在校的一次大练兵,也是进一步进行毕业设计和技师考证课程的基础。

该课程以自动生产线系统为主线,自动生产线各单元设备为载体,具有划分学习情境,将知识的技能融入工作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对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运行、调试与维护的技能。

3.课程目标分析

(1)总体目标

本课程培养目标是面向工业企业所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工程技术应用人才。通过三年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培养及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成长为具有高职层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制订详细而实用的生产线的使用说明、生产线机械和电气安装顺序及要点、软件输机及调试、分析和解决生产线运行故障和排除的能力和设计典型生产线的单元并联网等核心能力,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和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具体目标

①知识目标:知道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线的概念和应用;掌握自动化生产线中传感器技术、气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变频技术、通信技术的应用;掌握模块化加工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工序及方法;掌握机械设备安装、电气设备安装中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气动控制回路设计、调试连接及故障诊断的方法。

②能力目标:具备查阅生产线安装过程中的各种技术参数和图册的基本能力;具备实施机械安装工艺规程的能力;具备常用PLC程序设计及控制的基本能力;掌握气压传动部分常用的安装方法及选择;掌握生产线的各单元联网并通信的动力;掌握典型自动化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的机械、电气、控制等无器件的工作原理和选用方法;能够读懂典型自动化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的机械、电气、气路系统原理图;掌握典型自动化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的操作、拆装、调试、控制软硬件设计、故障诊断与排除、维修维护。

③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爱国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遵守工作时间,遵守企业的6S制度,有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根据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

4.课程内容设计

为实现述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总共设计十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中包含二至五个任务教学,理论教学共计76个学时。学习场地主要在多媒体教室、实验实训室、电脑上应装有PLC编程软件和仿真软件,自动生产线系统单元设备。还安排有1周的课程实习。10个学习情境(典型生产线的认知、上料检测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原料搬运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原料加工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工件安装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原料安装搬运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分拣单元的安装与调试、立体储存的安装与调试、自动生产线的整体联调、生产线运行仿真与调试)又划分为若干个任务单元,彼此相对独立,又渐次递进,互为支持。学习情境序列,遵循企业中自动生产工作过程的内在逻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形成“阶梯式”技能训练链,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最终达到企业对自动生产线的安装、使用、维护、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

5.结语

在课程定位的基础上,分析课程培养目标,并将其转换为知识点,组织情境教学。《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内容的设计以情景设计为主线,基于工作任务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处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有效地实现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保证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做”的一体化,创新性地将理论学习、技能培养和素质养成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章国华,.典型生产线原理、安装与调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周洋,许艳英.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第2篇:室内设计课程分析范文

>> 初探高校《室内设计》课程的改革实践 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论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 产学研模式下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从领悟课程观谈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室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探究 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探讨高职室内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架构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分析报告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建筑装饰陈设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室内设计专业CAD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中设计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谈室内设计专业《展示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 民办高校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校室内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探究 室内设计专业空间设计教学实践 对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性的教学研究 民办高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探究 浅谈高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赵琳.建筑学背景在室内设计教育中的意义[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3)

[5]凌云.论高职课程资源的整合[J].职教论坛,2004(3)

【基金项目】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学

研究项目(2011JB25)

第3篇:室内设计课程分析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描述了我国室内设计教育的现状,简要介绍了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主要介绍了室内设计教学评价标准所应包含的内容,目的是希望促进教学过程达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  

 

一、室内设计教育评价现状和作用 

1.室内设计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室内设计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国各大专院校先后为艺术类、建筑类,理工类三种类型的学生开设了室内设计相关专业。由于各个学校的自身差异,各自的教学结构、师资配置不尽相同,所以室内设计教育的内容点也各有侧重。顿时全国出现了一哄而上的局面,可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规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室内设计教学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什么是教学评价呢?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性质、教育目标,采用定性和定量等方法对教育客观事物进行测量、分析、价值判断以及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一个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对室内设计的教学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量化的研究,发挥指引和导向作用。 

2.室内设计教育评价标准的作用 

在室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适时介入,收集、整理、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个因素。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评价的对象,如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等存在的不足和亟需改进的地方,并判断出它形成的原因,最终研究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全面的评价工作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得出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欠缺的原因,使得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重点辅导,从而提高学生整体设计水平。教学评价还可以起到激励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作用。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一个时间阶段,经常对学生的测验成绩进行记录,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原因在于,较高的评价可以给学生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励,可以促进他们向更高目标努力;同样的道理,教学评价对教师也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室内设计专业教师为了能够较好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一定会为自己的的班级的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而努力工作。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修订教学计划,改良教学方法,完备教学指导;学生由此也可以总结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果。这样室内设计教学就成为一个可以随时得到反馈的灵活机制,教学效果也就越来越接近我们的教学目标。 

二、室内设计教学评价包含的主要内容 

室内设计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本文主要从课程体系的评价、教学环节的评价、学生学习的评价3个方面进行阐述。 

1.课程体系的评价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课程评价对室内设计的教学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课程方案设计的效果只有在实施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验证,而评价则使验证更加地有效,更加地准确。在课程实施中预定目标常会和实践不符,但通过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然后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改良教学活动,尽可能减少无谓的失误。 

(2)课程评价体系可以使教师根据评价的结果,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需求,确定室内设计的教学哪些课程是必修课,应该设置多少学时:哪些课程是辅修课,在教学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可以作为选修课程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评价体系为课程设计的指导原则。 

(3)课程评价体系还可以帮助教师对教育规律的深刻了解,为优化教学方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有很多种方案可以达到室内设计教育目标,然而评价体系可以为教师提供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案。 

(4)课程评价体系还具有总结和推广的作用。评价的结果可以检验出室内设计课程方案是否具有推广的价值,通过总结可以找出原方案的成功经验,辅助新课程方案的设计,使室内设计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2.教学环节的评价 

室内设计教学是室内设计教育评价的中心环节,对于它的评价有利于教师教学的严肃性和条理性的养成,可以帮助教师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它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几个环节。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检查、评价备课有助于督促教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关于室内设计教师备课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理解,其次是教案的书写,再次是教具和多媒体等的使用,最后是选择教学方法。上课既是教学环节评价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标杆。教师课堂评价可以采取直接听课和学生反馈的方式。有很多高校还采用网上点评的方法,让学生给教师打分,这种最直接的评价办法对教师促动很大。作业和辅导是教学评价反馈的重要途径,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对学生耐心、细致的辅导可以起到课堂教学达不到的效果。 

3.学生学习的评价 

评价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的提高,帮助学生室内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包括认知、情感、操作技能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教师可以掌握不同学生的设计基础水平,因材施教,恰当地选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并针对学生学习的成绩,做出合理的教学决策,改良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改善学习的效果。 

总之,我国的室内设计教育在观念、师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很多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国外的教育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当今社会室内设计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势头迅猛,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西方国家设计师纷纷瞄准了中国巨大的市场,纷纷进入中国的市场。因此,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室内设计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室内设计人才,是教育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探讨当代室内设计先进理念、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应在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对我国室内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构成要素、课程体系、教学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开创出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的室内设计教育的先进理论,同时让学习室内设计的学生,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达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磊.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j].装饰,2002. 

第4篇:室内设计课程分析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模式;培养模式;项目化;订单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6-087-026

一、室内设计专业的产生及发展

追溯室内装饰的历史,可以从原始萌芽状态的纯装饰形式开始,经历与构造结合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为装饰而装饰的巴洛克、洛可可时期,一直到把装饰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现代室内装饰和空间概念的产生,这是一部漫长的发展史。

“室内设计”代替“室内装饰”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时间。1931年,美国室内装饰者学会成立,成为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的前身,该时期内出现了专职室内设计师。到了五十年代,由于建筑用途、功能的复杂化,使室内设计更加专业化。如:大型商场空间的设计,办公空间的设计等促成了室内设计的独立。至此,“室内装饰”已演变为全方位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的称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1957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成立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最终独立,同年,我国也在中央工艺美院成立室内系。而我国“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真正的发展却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该时期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了建筑装修业的兴起,“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据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国的室内设计师人数至今已达六十万,设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八百多所。

二、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室内设计师存在近50万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大好的信息。而另一方面的数据却显示,我国每年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的应届毕业生合格率却只占总量的10%-20%。[2]从客观上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目前从事室内设计师职业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毕业,这些设计师并没有经过室内设计系统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导致设计水平、装修质量等多方面问题。

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对目前重庆市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的几所高校调查得知,就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而言,几乎所有高校都采取课堂教学模式。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如《室内设计原理》、《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装饰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材料》等清一色采用理论教学模式,半数以上学生反应以上课程知识抽象难懂、枯燥乏味,80%学生在完成以上课程学习后1-2个学期内对课程知识陌生甚至完全遗忘,另外不少高校就《室内设计》课程采用了理论讲授与设计案例练习结合的教学,从教学成果看,该课程并未取到应有的效果,在设计任务的布置上,各高校所编设计任务书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甚至有些高校的设计案例几年、十几年都未更改过,完全不合现实。在学生设计成果的批改上也采用过去批改作业的方式,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根据对一些用人单位的调查,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具备知识过于松散,缺乏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我市各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调查得知,几乎所有高校的培养计划都写到: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概预算、施工与组织管理能力,从事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目前我国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高校普遍为高职院校,学校在培养方式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一方面,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要培养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室内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难以达到,另一方面,这种培养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普遍的用人单位反映目前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专长,找不到发展方向。

三、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几个措施

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同样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更科学、更有效的为行业培养室内设计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建立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本文以建筑行业对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一)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上,德国国立包豪斯为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教学体系,就是将教学、研究、实践三者融为一体的“工作坊”模式。[3]包豪斯的“工作坊”模式广泛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笔者提出“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所谓“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就是将原先的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将室内设计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实践化。“项目化”可以从两个方面依次进行,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1、校内“项目化”。校内的“项目化”可在校内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它属于模拟实践操作。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囊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内容理论完全结合实际的校内工作实验室模式。

室内设计专业的校内“项目化”覆盖该专业的所有主干课程,可直接体现在“室内设计—装饰工程预(决)算—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这一知识体系上。首先,在通过前期专业基础理论与实作培训的基础上,室内设计课程方面可以引用实际任务书完成模拟实践操作。在室内住宅设计课程教学上,笔者曾收集了目前重庆市别墅、花园洋房、一般商品房等已完工且具有代表性的各类住宅案例,并分别就各类型住宅特点进行设计要点分析及讲授;其次,设定练习前提如案例环境、“甲方”要求等安排学生就各类案例进行包括设计、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在内的练习,该过程中,聘请原案例操作人员如设计师、预(决)算人员、施工负责人等到学校就该案例实际操作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各方面的知识,重新安排设计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操作内容。同样,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教学也以该种方式进行,且在进行过程中结合该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比如让学生组合成多个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外“项目化”。校内“项目化”是一个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而校外“项目化”则是通过实践提升理论的过程。校外“项目化”应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在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选择校外实习,实际上是让学生提前毕业,和教学模式上的校外“项目化”并不相同。教学模式的校外“项目化”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最为直接的就是通过教师或学校合作企业的校外实际工作项目带动学生进行实作,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际操作。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直接有效,但易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制约,可变因素较多,按照该方式制订的教学计划容易受到影响。为避免受此局限,可将实际项目进行“工厂化”操作,所谓“工厂化”就是将实际项目内容安排在“工厂空间”这样一个校外实验基地进行,该“工厂空间”属于学校实验室基础上集设计案例提供、现场施工可行、预算内容可证的一块“试验田”。我校已建立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工厂空间”就是作为校外“项目化”的一个体现,在该空间内,可以任意定义不同的业主方关于经济、风格、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实际操作流程完成该项目设计及预算,并将其付诸施工,提前感受到从设计到预(决)算、施工管理的实战氛围。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模式培养的室内设计学生一方面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良好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前提是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室内设计专业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所以,在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上,应本着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的基础上有区别的进行。这一方面可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同时进行,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分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需求。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学校在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应随时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其签定人才培养协议,按需培养人才。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率,避免盲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损失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室内设计专业改革是基于旧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建筑室内专业设计、预(决)算和施工管理人才。本文提出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通过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一方面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竹.室内装饰到室内设计演变的历史研究[J].网易建筑

第5篇:室内设计课程分析范文

关键词:教学过程;实践;室内设计

日新月异的社会,家装和工装也不再是陌生的名词,从有了居室和公共空间以后,人们对室内舒适、美观的追求从未停止过。人们的生活习惯、年龄差异、性格取向、文化审美等各个方面都是不同的,这也造就了每个室内空间的状态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这就要求理解并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程序方法,抓住课堂上的重难点,并在相对的条件下加强实践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和课下充分理解室内设计的理论知识,下面重点从教学过程和实践这两方面来分析如何加强学生对室内设计教学课程知识的掌握。

一、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是学生熟知课堂内容到项目实践的必要途径,学生对室内设计理论知识的掌握在这一阶段要基本成形,是付诸实践的理论依据。

(一)了解户主(商户)信息和户型特点

室内设计包括家装和工装两个大方向。家装相对工装来说,项目实施的工程量和考虑因素要相对简单一些,但是了解户主的信息和户型特点在设计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业主可以是我们的假想客户,可能是都市成功人士、新婚夫妇、单身人士或是中低收入者,不管是何种人群,我们要首先了解业主的性格、爱好和对居住空间的要求,根据他们的个人要求和经济条件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工装相对应的是商户,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商户对公共空间的整体要求,在公共空间的主题上做文章,根据室内空间的主题性质来确定室内空间设计的相关事项。包括设计风格、整体色调、电气照明等等。

(二)意向分析

了解了业主或商户的信息和户型特点之后,开始进行设计意向分析。意向分析过程中需要设计师有一定的设计灵感来源和创新能力。设计灵感来源是广泛的,可以是一副画或风景,大自然的景色或是无意中的发现,家装的某个设计来源也可以在工装中有所体现。工装的施工面积要大一些,在设计时灵感的实施面更要考虑全面一些。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确定室内设计风格和主题,设计意向可以有多种,结合分析信息后选择最佳的方案,想法得到认可后,可以把方案和户型的契合点达到最佳状态,并在之后的设计中不断修正。

(三)平面功能布局分析

功能布局是室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方案表达的初始,学生要将功能与形态的关系落实到实践中,在这一程序中,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往往在表达方案或构思的时候会有很多天马行空或脱离实际的想法,这时老师要尽量让学生保留想法,并提出平面中不合理成分,将合理成分能在平面表达到位,并不断调整,比如各个功能区的衔接是否得当,特别是公共空间,各个功能区的衔接可以采取一些艺术的处理手法,并将基础课程的点、线、面等要素运用进来。同时在艺术处理手法的表达中,也要同时调整室内的交通动线,家具、装饰品等的放置是否合理。

(四)室内立面图设计

立面图可以通过手绘草图或者计算机软件来表现。手绘可以迅速将各种不同想法落实到画面上,对各种造型或形态可以直接在原稿修改重新绘制进行比较,直至达到满意状态;计算机绘图速度相对手绘要慢一些,但是各种造型的尺寸把握比较精准,画面整体协调感更易显现。在立面图设计过程中,要将构图法则、造型尺寸、装饰材料的运用及美学等方面考虑到实际应用中。

(五)方案表达

方案表达主要包括平面图、立面图、透视图和设计说明。平面图包括家具布置图、地面铺装和天花吊顶图,主要将家具、地面铺装、天花造型及灯具等内容;立面图中要精准各种造型的尺寸,绘制必要的节点大样图及剖面图;透视图是室内场景的再现,计算机软件比手绘草图更能使业主或者商户感受到室内场景的意境,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学好室内效果图绘制软件;设计说明包括建筑条件、户型特点、业主或商户的相关信息、设计理念、设计分析等事项,通过与业主或商户的交流,最终将方案完善的呈现出来。

二、加强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一)理论教学中强调设计实践的重要性

在室内设计课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实践。例如,在居住空间课程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如有知识体系不连贯或是歪想时,脑海中构想出的方案往往会有不切实际或过于理想的想法,学生要将这些想法通过手绘或电脑的方式表达出来,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修正。教师还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案例中。

(二)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室内设计方向纯理论的课程很少,大部分课程都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现在很多学校都将不同性质的课程分为纯理论课、理论加实验课或是纯实验课。教师就要分配好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将后两者的实验课时充分利用好,在实验课时中如何将理论课时的知识加以巩固,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室内设计体系课程的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水平,保证学生的实践质量。

(三)建立教学实验基地

室内设计的人才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教学中的一些装饰材料课程和施工工艺课程只参照课本或是头脑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具体实践中才能了解到每种材料的特征和施工方法,同时,预算课程的知识也能在相应的实践中得到巩固。学校应适当建立教学基地或是实验室,让学生熟知一些基本的材料和工艺,还可以引进一些具体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课程知识进行及时巩固。

三、结语

室内设计课程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课程教学设计必须要有过程性,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的设计程序,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并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以后从事室内设计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艾敬园.浅谈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实践的重要性.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2]闫丽.浅谈室内设计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太原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第6篇:室内设计课程分析范文

关键词:技工教育;室内设计;教学改革;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J50-4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的加快实施,室内设计行业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对室内设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生产能力的技能型室内设计人才,是室内设计技能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笔者作为室内设计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试图通过分析当前室内设计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缺陷,探究培养学生专业设计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使其满足现代社会对设计人才职业要求的教学模式。

一、传统的室内设计技能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思想缺乏正确认识,教学课程体系不科学。很多学校和老师对室内设计有着错误的理解和认识,误认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就等于培养学生的室内设计专业功底,导致在日常教学中用美术教学课程替代专业设计教育。一些学校室内设计技能教学课程按照传统教育理念设计,课程内容陈旧,各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不健全,在实际教学中难以交叉融合,进行系统教学和实训,学生无法将设计与材料、结构和工艺相关专业知识融贯通,进行有效结合,未能系统掌握室内设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难以转化为实际的设计专业能力。

2.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方法没有突出技能实训,难以提升学生设计综合能力。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以课程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由于室内设计的理论知识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学生缺乏具体认知,难以理解透彻。在图纸表现技巧和设计模型制作课程上,多数采用照本宣科的方法,偏重简单列举工程案例,未能将基础理论知识与设计理念和设计案例紧密联系起来,造成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结合到具体设计案例中,学生无法充分体验优秀案例的设计思想和理念,难以提升设计综合能力。

3.教学与实践脱节,造成学生设计实际应用能力差。在学校开设的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图解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实践环节,这种僵化的课程教学使学生脱离了课程本身的实践效果,最终学生的设计仍然是停留在图纸阶段,过多关注图纸的表现效果,忽视了设计应用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就室内设计专业而言,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缺少设计市场状况的实践调查,不能熟练掌握各种装饰材料的特性,缺乏施工工艺流程的实践训练,那么学生对于室内设计的认识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和自己的想象中,长此以往,学生毕业时只会做案头设计,进入设计行业后由于实践能力的缺失无法在短期内满足设计工作的需要。

二、构建室内设计教育新模式的相关举措

1.优化课程体系。室内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室内设计技能人才教学课程体系更应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和改革。要切实把加强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减少部分理论课程,增强相关学科应用型课程和实操训练。课程的设计要体现入循序渐进,在健全理论基础、造型基础等课程,培养学生构成意识、画面意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艺术和设计实际能力,完善室内设计、艺术设计表和技术运用等,以优化课程达成技能型室内设计人才培养目标。

2.改进教学方法。老师可以适当创新教学手段,B弃笼统模糊的理论说教,充分利用幻灯片、internet、多媒体教学等现代信息手段为学生服务,以直观的视觉效果,给学生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室内设计教学变得真实、具体、直观,提升教学的效果,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设计任务。完成任务后,可以让学生以设计者的身份,上台推介自己的方案,而其他组的学生则以“客户”的身份提问题,设计者回答问题等,强化了学生的实践经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营销能力,小组成员可根据各种优势特点,分担项目中的工作,在共同协作、讨论交流过程中形成清晰的室内设计逻辑,有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的设计项目实施流程及各个环节。

3.实现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在理论知识教学阶段,老师可以将理论知识划分成单元,各单元知识点与设计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投放到具体的工程实例中,然后教师可以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真实的了解到理论知识中的每个设计原理在实践项目中的应用效果,从而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抽象阶段。例如《装饰材料与构造》这一课,在讲述这一课程知识点时,结合现场教学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到课堂教学中一些无法讲述、无法感受的设计概念,如装饰材料的质感、肌理以及材质对比,而不仅仅是通过设计图纸去体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解决设计问题的基础,通过现场教学这一过程,学习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将会得到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还能让学生对工艺、技术有了直观上的观察和感受,为学生专业技巧的训练打下基础。

4.重视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技能学习,都离不开市场调研和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当前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不同用途室内空间和不同消费群体个性化需求,掌握前沿设计理念。通过建立完善“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技工教学体制,实现学生参与实际设计项目的技能操作实践,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设计工作的相结合,培养实用性、专业性技能人才。

三、结语

室内设计专业实用性特点决定了其专业教学不能仅限于专业课堂中传授知识,而是需要与实际项目为载体,让学生收集资料,进行社会调研,启发学生对专业理论认知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动力,将自身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作为技工学校的室内设计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专业和课程结构,以满足工作需要为依据,教学方式体现灵活多变,突出实践性。

第7篇:室内设计课程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职;室内设计;教学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56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1

1 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主要构成

目前,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类课程主要由基础类课程、设计方案与表现类课程、综合实训类课程构成。基础类课程包括造型、色彩基础、透视学基础、手绘方案表现、设计史论装饰工程制图与识图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和美感,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将此类课程作为职业技能基础课,放置在一年级开设;设计方案与表现类课程包括家具与陈设设计、居室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及计算机软件等,主要让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室内设计风格流派,掌握空间划分和界面设计方法,室内声光色的设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对应岗位要求;综合实训类课程由居室空间设计实训、公共空间设计实训、室内设计综合实训等实训课程构成,主要培养学生室内设计综合运用能力,为步入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1.2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2.1 课程教学过于强调目的性

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一直以“目的性”教学为主,将学生将设计方案做得满足课程作业要求作为教学目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都遵循固定的程序来进行,看似教师和学生都在认真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实往往忽略了学生把想象变为现实的设计能力的训练过程。部分学生虽然能在课堂上完成一个出色的设计方案作业,但是到了实际工作时却无从下手,与平时课程教学过于强调目的性有较大的关系。

1.2.2 课程教学缺乏联系与整合

目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师资力量不足,任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复;由于不同的课程由不同的任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课程和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不够好,教师在讲授一门课程时,往往忽视了课程前导与后续的关系。

1.2.3 考核方式实用性不强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考核模式为课程综合作品考核,通过设定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的权重,综合确定课程成绩。这种考核方式虽然体现了学生平时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过程性考核,但任课教师主观性太强,评分标准得不到保证,课程成绩往往不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和真实水平,仅仅体现了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该课程的依据,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习僵化,使学生学习成为应试学习。多年来,许多成绩优秀的毕业生找工作四处碰壁,和高职院校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2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W改革思路与方法

2.1 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室内设计是一项紧跟时代潮流,凸现艺术美学和技术工艺,强调实践应用,兼容多项边缘学科,以满足现代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目的的实用主义设计门类,有其特有的学科特性。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室内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上述弊端,教学效果不理想。近些年来,笔者通过走访行业企业,与毕业生座谈等方式,进行市场需求调研,结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在室内设计类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实践和研究,进过专业教研室组织多次论证,明确了“培养室内设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2.2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真实项目,在典型任务的驱动下进行主动探索和协同合作,共同完成设计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信息获取、技能掌握、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通过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与企业评分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工作态度、项目进度、项目完成的质量进行综合评判,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考核结果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真实水平。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室内设计专业由最初的两门课程实施项目化课改到面向设计方案与表现类课程和综合实训类课程全面展开,促进了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逐步建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增设实践性教学、参观实习等方面的内容,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装饰设计公司、考察规划博物馆、观摩设计展览和美术创作活动,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践中完成,通过定期举办讲座,使学生获得许多学校课堂学不到的实践知识,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 语

当前现代化的人居环境设计给室内设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也促使设计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是培养行业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场所,室内设计专业的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必须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研究,逐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室内设计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昊.环境艺术设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第8篇:室内设计课程分析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课程体系,创新性

人文主义和工程主义的室内设计,其本质都是创造,是一种集中了人类大量精神财富、利用人类最进步和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服务于人的创造。传统的室内设计课教学,主要是对工程项目的模拟通过两三个室内空间课程作业设计,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室内设计的综合能力,首先是由教师具体讲解,进行课程安排,然后是草图辅导,再到上板制图,虽然有了一系列的理论讲解,并看了许多范图,可一到具体设计就存在普遍雷同现象,另外一些学生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就其根本原因是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容易造成学生就某一设计而设计缺少创新的缺陷。在当今社会设计师没有自己的风格特征,没有独特的原创设计,很难有发展。在室内设计课教学改革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加强学生自主设计能力的培养:

一、优秀作品解析

在室内设计课中,教师讲完课后,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专题设计题目,搜集优秀的设计,并且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其设计风格、特点和创新。我们反对学生的盲目照抄甚至完全拷贝别人的设计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别人的作品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设计技巧,一方面,广泛的参阅前人做出的成果可以避免做前人已经做过的工作;另一方面,分析前人已经做过的工作对设计师来说,可以从前人的成果中借鉴与学习,得到启发,从而产生更好的想法,还可以通过研究、分析别人原创设计的思路,加强自己设计作品的创作因素。

二、设计元素的形成

原创设计是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全新的设计,作品应该具有新颖性与独特性,要求破旧立新,新颖独特。在教学中改变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方式,强调设计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寻找设计元素。室内设计课的课堂教学第二步就是在生活中寻找设计元素,并根据这一元素,加以变形改造变成室内设计元素,最终形成原创思路,并运用到专题设计中。要求学生把设计元素的演变、改造和运用的过程用图式及文字表达出来,这样“强迫”学生动脑创新,最终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和原创设计能力。

三、设计理念的表达

室内设计课的课堂教学第三步就是让学生讲解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是设计师在空间作品构思过程中所确立的主导思想,它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好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设计的精髓所在,而且能使作品具有个性化、专业化和与众不同的效果。在室内设计课的教学改革中,我们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倡开放式办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校门到材料市场去了解认知材料,到施工现场去感知施工工艺,在课程环节中通过结合工程项目经验渗透教学,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室内设计的综合能力,达到艺术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四、项目实施

室内设计有居住空间、办公空间、餐饮空间、商业空间的专题划分。每一个专题设计题目,我们都尽量采用实际项目的命题,学生可以通过去现场调研,去感知原土建的空间形态、具体的尺度比例。通过这样的项目演练,使学生对空间的尺度感有了具体认识,拉近了课堂和工程实践的距离,学生学习的热情更高涨。传统的室内设计理论教学基本都在教室里面完成,这样教学就变得死板,理论就无法结合实践,学生就在死记硬背中对课程失去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应在学校附近建立相关的实习、实训基地,把传统的教室教学搬到实训基地进行。

建立相关的工作室,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实习和工作环境。同时利用创收所得,根据理论教学业需求完善教学设施,不断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工作室的有效市场运作,客观上必然要求教师团队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部分是校内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另一部分就是来自企业的一线设计专家,两者共同形成一个紧密的设计教学团队。而在工作室中的学生,不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学生”,更多时候是作为一个设计师或者公司的员工这样的角色,在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实际项目,进行设计再创造。

五、认知材料

众所周知,室内设计作品的完成最终是通过材料表现出来,室内设计师选择材料的范围比建筑设计师还大,如果学生不了解材料,不会应用材料,那么他们的设计是不深入的,不能直接运用到工程当中,设计师需对材料运用、施工工艺充分了解后,才能在设计上有所突破。在知识更新换代如此之快的今天,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装饰材料问世,教师不可能完全而及时地掌握所有的新材料、新技能、新知识,为了与市场接轨,我们在教学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课时参观材料市场,聘请相关的材料品牌专家给学生介绍材料的性能和如何应用。通过每学期不同的材料知识积累,学生毕业时,对常用的装饰材料都比较了解,并能很好地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六、施工工艺

在室内设计课中,最使教师头痛的就是,学生不懂施工,因此施工图不完整。怎样使学生在校阶段就对施工工艺,材料应用、施工管理等都有所了解,不单单停留在图纸阶段。在每次室内专题设计中都尽可能安排一次施工工地的现场参观,并经常找工地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作现场施工讲解。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了对施工工艺的了解,提高了深入设计的能力,施工图纸画得越来越规范。

针对室内设计教学环节中普遍出现的一些问题,在采用室内设计课程体系中上述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内容后,可以在教学内容和课程配置上进一步完善室内设计课程体系中的教学模式。通过完成室内设计专业的系统教育,使学生不仅深刻掌握设计专业的理论精髓,还要具备一定独特思维的设计方法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此为延长自己在设计专业上的生命力和顺利走上社会提供有力保障,最终达到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兰昱.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发展之我见[J1.克山师专学 报,2004(4).

[2]梁秋亮.关于普通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课程研究.[J]艺术与设计.北京:2008.01

第9篇:室内设计课程分析范文

【关键词】成绩评判;课程安排;评价标准

以上所述,明确了本学科的重要性和教学重点,由本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出发,我们对室内设计基础Ⅰ、Ⅱ、Ⅲ课程的评价标准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分别从室内设计基础Ⅰ,室内设计基础Ⅱ,室内设计基础Ⅲ三方面一一论述。

一、室内设计基础Ⅰ课程评价标准的形成

室内设计基础Ⅰ是基础Ⅱ、Ⅲ的基石,学生初步接触室内设计的全貌,掌握室内设计的基础知识,结合其他知识,进行较综合的空间设计创造,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学习难度。

基于这个特点,教师设立评价标准如下:

(一)课程安排:

课程共72学时,其中24学时理论教学,48学时课内实践。理论教学包括室内设计概念、室内设计风格、界面设计、室内空间规划设计。课内实践包括:1、小户型、大户型的平面规划及创意设计;2、根据某一复杂室内户型进行创意及主题的讲解包括(平面规划、全套效果图设计制作、设计排版)。

(二)成绩的评判:

总成绩的评判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课程的出勤率和应对教师课上问题的活跃度

2、平时成绩(作业的提交情况及作业的质量水平)

3、期末作业(某户型的创意设计)创意自述及平面规划,包括(平面布置图,天花布置图、立面布置图、相应空间的效果图及设计说明的整合排版及展览),展板成绩由教师评定,展览成效由系部所有教师和领导一同完成。

二、室内设计基础Ⅱ课程评价标准的形成

室内设计基础Ⅱ在整个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初步接触室内设计的基础上,已经对空间设计有了整体的认识,对空间设计的方法步骤有了基本的了解,并且已经有了关于家居空间环境独立构思设计的经验。

基于这个特点,教师设立评价标准如下:

(一)课程安排:

课程共72学时,其中24学时的理论教学,48学时的课内实践。理论教学包括室内设计公共空间的设计理论讲解以及实际案例分析讲解。课内实践包括:1、学校学习空间、活动空间等公共空间设计的调研及创意设计;2、某公共空间室内设计创意草案的创作以及创意主题的讲解、全套效果图设计制作、设计排版和方案完的善确立以及模拟讲标竞标。

(二)成绩的评判:

总成绩的评判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课程的出勤率和应对教师课上问题的活跃度

2、平时成绩(调研报告及期中设计作业)

3、期末作业(公共空间设计)草图初审及创意自述。其中草图初审是否合格和成绩评定由教师完成,自述部分由学生自主讲解,全体同学作为听众,成绩由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定结合完成,以教师评定为主。

4、期末作业(公共空间设计)效果图及设计说明的整合排版及展览,展板成绩由教师完成,展览成效由系部所有教师和领导一同完成。

三、室内设计基础Ⅲ课程评价标准的形成

室内设计基础Ⅲ是基于基础Ⅰ和基础Ⅱ的基础之上,针对展示空间设计所设立的一个独立学科。学生在基本掌握了室内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展示空间着重学习和研究,是将来从事室内陈设专业所必备的技能之一,其专业要求叫基础Ⅰ和基础Ⅱ更高。

基于这个特点,教师设立评价标准如下:

(一)课程安排:

与基础Ⅱ的课程安排基本相同,课程共72学时,其中24学时的理论教学,48学时的课内实践。理论教学包括室内设计三大展示空间的设计理论及要点讲解以及实际案例分析讲解。课内实践包括:1、呼市展示空间实地调研(以PPT报告形式形成书面作业);2、50平米商业展卖空间开放区域全套设计方案(平面图1张、天花图1张、2张效果图);3、专题展会空间或商业展卖空间封闭区(150平米)设计方案一套,内容:平面图1张、天花图1张、局部立面图2张、效果图4张、方案排版展示900*1200展板1张。

(二)成绩的评判:

总成绩的评判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课程的出勤率和与教师间的互动活跃度

2、课外调研成果分析评定

3、期中作业成绩(50平米商业展卖空间开放区域全套设计方案)

4、期末作业成绩(专题展会空间或商业展卖空间封闭区设计方案一套):

A.草图初审及创意自述。其中草图初审是否合格和成绩评定由教师完成,自述部分由学生自主讲解,全体同学作为听众,成绩由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定结合完成,以教师评定为主。

B.3dmax模型制作阶段及效果图过稿综合评价

C.效果图及设计说明的整合排版及展览观摩,展板成绩由教师完成,展览成效由系部所有教师和领导一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