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建设信息管理范文

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建设信息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建设信息管理

第1篇:工程建设信息管理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管理

1引言

现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简化获取水利信息资料方式,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的共享度,从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方式进行详细探究意义重大。

2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

2.1适应性强

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比较大,建设周期比较长,投资量较大,且施工管理复杂程度比较高。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难度也比较大。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将其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能够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细致的管理,同时不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能够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2.2信息准确度高

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其主要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硬件设备的支持,不仅运行速度比较快,并且准确性比较高,比如,将计算机技术与地球同步卫星进行连接,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保障信息的准确性。

2.3抗干扰能力强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周期比较长,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类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难度比较大。信息技术利用其规范化及标准化程序,在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管理过程中,能够制定各种功能的系统,保证管理流程的规范性,提高人力管理的可控度。

3建立水利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3.1资源共享的要求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各方所产生的文件十分多,各方下达或上传的信息十分复杂和繁琐,如何使这些资源能够共享,并怎样进行合适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便于查找和利用,我们要建立一个适合我们国情的系统来对我国水利工程资源进行管理。

3.2管理决策实效性的要求

水利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快速收集、分析目前出现的各类信息,进行数据运算并按预设好的方式输出管理人员所需要的信息,方便快速形成数据的统计上报和施工计划安排的工作。除此之外,水利信息管系统的使用人可依据相关信息快速进行应对,进行方案的调整,对水利资源、工程进度、施工方案的安全性等达到全方面了解,提高工作的效率,可以从工程质量、进程、成本三大控制指标全面把控全局。成功的水利管理信息系统会使工程更加顺利的进行并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及工作的积极性。

4水利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要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设备工具,从而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管理,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传输,最后由管理部门对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利用,从而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的重要作用。信息管理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协助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从而保证水里工程建设质量。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4.1信息管理功能

对于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通过检测所获得的各类数据资料,需要具有录入、处理、查询、统计、分析以及输出等功能。

4.2信息共享功能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与各个参建单位都具有一定的关联,包括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等,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对于各类质量信息,必须及时进行上传,对此,要求信息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库功能,这样才能够实现对于信息数据的交流共享。

4.3辅助决策功能

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还应该能够对所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和分析,这样才能够对工程建设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定。

5信息管理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5.1网络

①只有在对网络安全进行充分评估的情况下,信息管理系统才能接入互联网,否则就只能在局域网中运行。②接入系统中的信息管理设备必须具有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同时提高使用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③对整个信息管理系统要建立稳妥的备份机制,其基本服务器本着够用耐用的原则进行选择,其性能必须稳定可靠,必要时还可建立磁盘阵列用以保护重要数据,网络中配备高质量、高稳定性的交换机及不间断电源,对系统综合布线情况按照高标准进行施工。

5.2设施

加大经济投入,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充分吸收合理投资,引进先进设备及理念,提高信息管理手段,增强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包含对水利工程以及资源信息采集的监控系统、信息通讯所使用的网络设施、数据存储安全性设备、信息共享平台等因素,对信息网络进行充分利用,保证采集的大量信息能够促进管理现代化要求。

5.3完善水利工程信息系统

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信息传递的平台也越来越多,信息数据的传递速度、传输质量等都有了很大提升,因此,信息利用率越来越高。水利工程的系统性比较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部门有很多种,为了保障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必须完善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信息管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水利工程各个管理部门的信息数据,并对其进行汇总和分析,最终形成完善的水利工程信息体系,有利于对水利工程进行日常管理,同时还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朝向系统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5.4优化B/S结构

在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中,管理人员应该综合考虑系统的开发、维护以及管理,对B/S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实际需要。另外,在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还应该采用科学化、先进化的结构形式,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便于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对各类信息数据进行查询和整理,并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5.5按照统一标准开发系统

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水利工程建设的总特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管理系统软件,这样才能够保证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

6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前景

①人类通过自身劳动认识和改造世界,而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人类不断积累和发展出来的劳动结晶,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当中,将水利工程建设拓展成了一个系统工程,这里面的各个环节包括数据的传输、文件的分发、工程进度的控制以及各种微小的细节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整合与调整,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公共平台,为各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必要调整,提高管理质量。②一个决策的正确性是基于对事件整体现状的整理和分析而得出的,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以往主要依靠人力对整个工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整合,传统方式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新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及时整合分析整个工程中的复杂信息,帮助管理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并提供决策依据,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能。③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性使得工程中部分操作变得非常隐蔽,若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从各分部得到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找出不合规的错误操作,并及时提醒管理人员存在不当操作,就可以快速定位解决,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④随着现代企业发展,各部门分工越来越精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也在向这个方向不断发展,分工的细致明确就要求各部门要有高效的协作性,而水利工程建设本身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管控全局,管理人员可利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监控,协调各部门关系,提高协作性,扩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范围。

7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积极引进成功经验,并充分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实际需要,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和利用,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基尧.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8):22~25.

[2]徐勤勤,句广东.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主要工作及成效[J].人民长江,2010,41(4):37~40.

第2篇:工程建设信息管理范文

为了使信息的传输更加合理,就应当对信息的系统性、真实性、层次性、时效性以及不完全性等特点,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使信息能够更好地为工程建设监理服务。

1.建立信息的管理制度

一套严谨、科学的建设工程监理信息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规范监理工作的流程、增强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程进度,因此信息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依照工程文档中的相关管理要求以及工程信息文件,监理机构应当制定如下管理制度:首先,要制定工程文件的管理规程;其次,要提出合理的公文处理方法;然后,制定文件管理方式;最后,要将文件归好档并妥善保存。

2.建立信息的管理系统

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使建设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跟上时代的要求,不与时代脱轨,就应当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新时代要做好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工作,需从如下几个步骤着手。

(1)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工程信息进行管理,让专门人员对信息管理工作进行管理,同时要建立起文档系统,将文档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实处。

(2)建立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即在工地现场建立监理机构的办公系统,同时还要安装并使用文档管理、工程信息以及工程进度控制等办公软件,并辅以项目管理的信息系统,以实现对工程信息进行高效的查询、存储和使用。

(3)建立起外部的信息管理系统。因为在信息的建设过程当中,信息的流动量是很大的,工程管理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包括参建各方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投资、安全生产、设备及物资的采办、工程文档以及工程合同等方面的管理。因而对于工程建设而言,工程信息的管理系统是非常重要。此外,还应当将发包人信息管理网和监理机构信息管理的局域网相连接,以便使得工程信息能够全面、快速、及时地进行传播。

3.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可以科学地管理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以实现监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建立好计算机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之后,发包人应当利用此工程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文明施工、文档管理、施工安全以及合同商务等进行运用和配置,以便更好地展开项目管理和监理工作。计算机信息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分别如下。

(1)施工进度的信息管理

在施工开始之前,所制定的施工总计划应当为概要方式。在施工期间,在每一阶段,都要要按照之前所制定的概要方式来进行施工。对于承包人所提交的进度计划,要认真地进行审查,并将其相关的信息资料提供给发包人。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要录入年、月、旬的施工进度报告,并将其及时地提供给发包人,其内容可涵盖很多方面,如:施工地区的气象记录;工程材料的消耗量和库存量;依照施工合同上的报价单价项目如实地填写施工进度,此施工进度应当包括至少两个方面,其一为形象方面,其二为实物量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对施工进度产生阻碍的情况,并为了克服此阻碍而采取的相关措施;承包人的施工机械,尤其是关键施工机械是否完好;在施工现场,施工计划的运行和实施情况等。

(2)工程质量的信息管理

监理工程师在建立计算机质量信息的管理系统时,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工程质量的评定结果;周、月的施工质量报告;在当期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质量问题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在对材料进行检验时,材料的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等。

二、系统信息监理流程设计

1.开发设计变更监理的流程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设计需要发生变更的现象。当计划发生变更时,要及时向工程监理单位报告,实施信息监理,以对相关设计文档进行更正。这些相关设计文档包括施工安排、图纸说明等。

2.开发工序交接的监理流程

工序交接检查一般包括自检、交接检、互检这三个步骤,并由施工单位进行实施。若检验合格后,就向现场监理员报告,让监理员再进行检查。但是,一些主要工序应当报给专业的监理工程师,让这些专业人员进行检查。

3.开发施工质量的监理流程

第3篇:工程建设信息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思考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信息管理

1.1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含义

信息管理指的是信息传输合理的组织和控制。项目的信息管理是通过对各个系统、各项工作和各种数据的管理,使项目的信息能方便和有效地获取、存储、存档、处理和交流。

建设工程信息包括在建设项目立项、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计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到投入使用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信息,以及其他与项目建设有关的信息,它包括:项目的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经济类信息、技术类信息和法规类信息。

1.2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任务

1.2.1 负责编制信息管理手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信息管理手册的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并检查和督促其执行;

1.2.2 负责协调和组织项目管理班子中各个工作部门的信息处理工作;

1.2.3 负责信息处理工作平台的建立和运行维护;

1.2.4 与其他工作部门协同组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录入、审核、加工、传输、)和形成各种反映项目进展和项目目标控制的报表和报告;

1.2.5 负责工程档案管理等。

1.3 建设工程信息的特点

1.3.1 内容构成的繁杂性。一项工程建设项目的完成往往是多部门、多专业、跨地区的综合成果。

1.3.2 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从工程项目的提出、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计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涉及到诸如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各个单位或部门,在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和综合管理等方面。

1.3.3 信息形成的阶段性。大致可分为前期准备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使用维护阶段5个阶段。

1.3.4 产生时间的延续性。随着整个工程的进展而逐渐产生,并一直延续到工程竣工验收后的管理、使用和维护阶段。

1.3.5 信息类型和载体的多样性。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验收、运行管理等多个阶段均可能产生声、像、图、文、数据等不同类型的信息,这些信息以纸质材料、照片、胶片、磁带等形式存在。

1.3.6 信息使用的频繁性。建设工程各阶段产生的信息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各个参与方、各个管理方面产生的信息都具有关联性。

1.3.7 信息管理的规范性。必须以现行的有关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的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为基础,结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以及建设部门对工程技术资料的具体要求而开展。

1.4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处理的方法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大量数据处理的需要,在当今的时代应使信息处理由传统的方式向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方向发展,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以及信息对项目目标控制的作用。其核心的手段就是建立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

1.4.1 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由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构成:数据处理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绘图仪等)、数据通讯网络(包括形成网络的有关硬件设备和相应的软件)、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和服务于信息处理的应用软件)等。

1.4.2 基于互联网的项目信息门户(PIP):项目信息门户即在对项目实施全过程中项目参与各方产生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集中式管理的基础上,为项目的参与各方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一个获取个性化项目信息的单一入口,从而为项目的参与各方提供一个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环境。它的核心功能是在互动式的文档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促进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促进项目参与各方的协同工作,从而达到为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

1.5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工程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可吸取类似项目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许多有价值的组织信息、管理信息、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法规信息将有助于项目决策期多种可能方案的选择,有利于项目实施期的项目目标控制,也有利于项目建成后的运行。通过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能实现:

1.5.1 信息存储数字化和存储相对集中,有利于项目信息的检索和查询,有利于数据和文件版本的统一,并有利于项目的文档管理;

1.5.2 信息处理和变换的程序化,有利于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并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1.5.3 信息传输的数字化和电子化,可提高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使数据传输不受距离限制并可提高数据传输的保真度和保密性;

1.5.4 信息获取便捷、信息透明度提高、信息流扁平化,有利于项目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

工程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达到为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

2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现状

第4篇:工程建设信息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管理者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发展施工工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信息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项目管理工作的成效,甚至会影响项目建设的成败。因此,在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必须重视信息管理工作,掌握信息管理方法,建立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运用工程项目信息过程控制程序,对项目信息管理过程进行控制,从而确保工程项目各项目标的圆满实现。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信息和信息管理概述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工作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多专业、多渠道,工程信息量大,来源广泛,形式多样,有文字图形信息,如:勘察、设计图纸、合同、原始记录、统计报(图表) 等;有语言信息,如:口头指令、作指示、汇报、工作检查、介绍情况、谈判、建议、讨论等;其他,包括通过网络、电话、电传、计算机、录像、录音等现代化手段收集处理的信息。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收集、处理和应用各种信息。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处理信息的工作量非常大,必须借助计算机系统才能实现。利用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管理,首先必须建立统一的信息分类和编码,即对项目信息内容进

行分析,建立信息分类体系。常用的信息分类标准有:1) 按照建设工程的目标划分,如:投资控制信息、进度控制信息、质量控制信息、合同管理信息。2) 按照项目信息的来源划分,如:项目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有关单位发生的信息。3) 按照信息的层次划分,如,策划或称战略性信息、管理型信息、业务性信息。

信息管理是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储存、传递与应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信息管理

的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的信息流通,使决策者能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应的信息。为了达到信息管理的目的,就要了解和掌握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分类;掌握和正确运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如计算机);掌握信息流程的不同环节,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2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信息管理流程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贯穿建设工程全过程,衔接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各参建单位,其基本环

节有: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整理、检索、分发和储存。

2.1 信息的收集

以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信息收集为例,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信息包括施工准备期、施工期、竣工保修期3 个子阶段的信息。

2.1.1 施工准备期信息收集

施工准备期是指从建设工程合同签订到项目开工这个阶段,是信息收集的关键阶段,本阶段

的信息来源较多、较杂,而且参建各方相互了解不够,信息渠道没有建立,收集有一定困难。本

阶段应着重设计工程信息合理的流程,确定合理的信息源,规范各方的信息行为,建立统一有序

的信息管理制度。

这阶段应收集的主要工程数据和信息如下。

1) 勘察设计文件及有关资料。工程勘察文件通常提供以下信息:

①工程技术勘测调查情况。收集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料,如河流、潮汐、地形、地貌、水

文、地质、气象等资料。

② 经济勘察调查情况。主要收集工程建设地区的原材料、燃料来源,水电供应和交通运输条件,劳力来源,数量和工资标准等资料。

2) 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施工总平面图、各施工对象的施工平面图和剖面图、安装施工详图、各种专门工程的施工图以及各种设备和材料的明细表等,以及依据施工图设计所提出的预算。

3) 招标投标合同文件及其相关资料。

在招投标过程中及在决标以后,招、投标文件及其他一些文件将形成一套对工程项目起制约作用的合同文件,这些文件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法规,是项目管理人所必须熟练掌握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投标邀请书、投标须知、投标书及其附件、工程报价表及其附件、中标通知、合同双方签署的合同协议书、履约保函、合同条款、技术规范、招标图纸、业主单位在招标期内发生的所有补充通知、承包人在投标期补充的所有书面文件、承包人在投标时随同投标书一起递送的资料与附图、在商谈合同时双方签字确认的补充文件。在招投标文件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如招标人(业主) 所提供的材料供应、设备供应、水电供应、施工道路、临时房屋、征地情况、通讯条件等等。投标人(承包人) 所投人的人力、机械方面的情况、工期保证、质量保证、资金保证、施工措施、安全保证,等等。

项目建设施工前期除以上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各种文件资料外,上级关于项目的有关指示、有

关项目的政府批准文件等,均是十分重要的文件。

2.1.2 施工实施期信息收集

施工实施期,信息来源相对固定,主要是施工过程随时产生的数据和信息。关键是各方在信

息分类和编码上要统一,实现信息管理的标准化、代码化和规范化。这阶段的信息收集应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 业主提供的信息。业主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组织者,在施工中要按照合同文件规定提供相应的条件,并要不时表达对工程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下达某些指令。因此,信息管理工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应及时收集业主提供的信息。当业主负责某些材料的供应时,需收集提供材料的品种、数量、价格、材质证明、提货地点、提货方式和运输方式等信息。

业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各种有关工程进度、质量、投资、合同等方面的意见和看法,项目管理人应及时收集,同时也应及时收集业主的上级单位对工程建设的各种意见和指令。

2) 承包人提供的信息。承包人在施工中,现场所发生的各种情况均包含了大量的内容,承包人自身必须掌握和收集这些内容。项目管理人在现场也必须掌握和收集。经收集和整理后,汇集成丰富的信息资料。

承包人在施工中必须经常向有关单位,包括项目管理单位、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

及其他有关单位发出某些文件,报告或传达一定的信息内容。如报送施工组织设计,报送各种计划、单位工程施工措施、月支付申请表、各种工程项目自检报告、质量问题报告、有关的意见等。

3) 项目管理人的项目管理人的记录,主要包括工程施工历史记录、工程质量记录、工程计量和工程款记录、竣工记录以及形成的各种报告和图表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项目管理日记,管理日记是对项目管理工作的各项活动、决定问题、施工环境状态等的全面记录,是项目管理工作的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不夸张地说管理工作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可以从管理日记中反映。

管理日记可以用来在任何时间对工程进行评估,或作为判断依据,解决各种纠纷和索赔,为

设计人员及验收人员提供详实的资料。

2.1.3 竣工保修期信息收集

竣工保修期的信息是建立在施工期日常信息积累的基础上的。传统模式的项目信息管理不重视信息的收集和规范化,数据和信息不能及时收集整理,往往采取事后补添或做假数据应付了事。现代项目管理要求数据同步反映,适时记录,真实体现施工过程,做到积累在平时,竣工时只是汇总和总结。

2.2 信息的加工、整理和存储

1) 信息的加工是把从建设各方得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鉴别、选择、核对、合并、计算、汇总,生成不同形式的数据和信息,提供给各类管理人员使用。信息加工时要按照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层进行加工,信息加工时一般按照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组织在一起,每一个工程又按照安全、进度、质量和造价4 个方面分别组织。

2) 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的加工、整理,是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项目管理人除应注意各种原始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外,还要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按其加工整理的深浅可分为如下几个类别:第1 类为对资料和数据进行简单整理和筛选;第2 类是对信息进行分析,概括能产生辅助决策的信息;第3 类是通过统计推断可以产生决策的信息。

在施工过程中,依据当时收集的信息,经加工整理后,所作的决策或决定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依据进度控制信息,对施工进度状况的意见和指示。每月、每季度都要对工程进度进行分析对比并做出综合评价,包括当月整个工程各方面实际完成量,实际完成数量与合同规定的计划数量之间的比较。如果某一部分拖后,应分析其原因、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何解决的意见。

②依据质量控制信息,对工程质量情况的意见和指示。应当系统地将当月施工中的各种质量

情况,包括现场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施工中出现的重大事故,对各种情况、问题、事故的处

理等情况,除在月报、季报中进行阶段性的归纳和评价外,如有必要可进行专门的定期情况报告。

③依据投资控制信息,对工程结算情况的意见和指示。工程价款结算一般按月进行,要对投

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作一些短期预测,以便对业主在组织资金方面

提出咨询意见。

④依据合同管理信息,对索赔的处理意见。在工程施工中,由于业主的原因或客观条件使承

包人遭受损失,承包人提出索赔要求;或由于承包人违约使工程遭受损失,业主提出索赔要求。

项目管理人应当对索赔提出处理意见。

3) 信息的存储是将信息保留起来备用。对有价值的原始资料、数据及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

要长期积累以备查阅。信息储存的设备主要有3种:纸、胶卷和计算机存储器。

用纸存储信息是传统的方式,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用纸存储信息的缺点越来越明显。纸的最大弱点就是信息传送、检索和统计极为不便。用计算机存储器存储信息的优点是信息的检索、分类汇总等统计工作极为方便,况且用计算机存储器存储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因此,应尽量采

用计算机数据库或其他微缩系统,以节省存储时间、空间和费用。

2.3 工程项目信息的检索和传递

无论是存入档案库还是存入计算机存储器的信息、资料,为了查找的方便,在入库前都要拟定一套科学的查找方法和手段,作好编目分类工作。健全的检索系统可以使报表、文件、资料、人事和技术档案既保存完好,又查找方便。否则会使资料杂乱无章,无法利用。

信息的传递是指信息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如纸张、软盘、磁带等) 在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传递。通过传递,形成各种信息流。畅通的信息流,将利用报表、图表、文字、记录、电讯、各种收发、会议、审批及计算机等传递手段,不断地将项目管理信息输送到使用者手中,成为他们工作的依据。

2.4 工程项目信息的使用

信息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信息,为决策服务。处理好的信息,要按照需要和要求编印成各类报表和文件,以供管理工作使用。信息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质量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而提高。存储于计算机数据库中的数据,已成为信息资源,可为各个部门所共享。因此,利用计算机做好信息的加工储存工作,是更好地使用信息的前提。

3项目信息管理者

1) 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工作的全权代表,负责领导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项目经理须对信息的正确、有效、及时和完整负领导责任;

2) 专职信息管理员,负责信息管理的总体工作,统筹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储存、传递和应用等一系列工作。信息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分类;掌握和正确运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如计算机辅助信息管理系统);掌握信息流程的不同环节,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其基本任务主要包括:①组织项目基本情况信息的收集、分类和编码,形成系统化。②制定项目报告及各种资料的规定,如资料的格式、内容、结构要求。③按照项目组织、实施、管理的工作过程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工作中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控制好项目信息流。

4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及其管理过程,不但是物质生产过程,而且是信息的生产、处理、传递及应用过程。虽然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复杂,但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可把纷繁的工程建设过程归纳为2 个主要过程:一是信息过程,1 是物质过程。项目实施策划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等的主要任务就是生产、处理、传递及应用信息,这些阶段的主要工作成果就是信息,所以,这些阶段都属于信息过程。缓捅嗉考施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图施工,其主要工作成果是建设完成的工程项目实体,但施工阶段的物质生产过程却始终伴随着信息过程,它一方面需要施工之前的信息过程产生的信息,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产生着新信息。因此,施工阶段实际上是物质过程和信息过程的高度融合。

信息是生产管理的依据,是决策的基础,是组织生产管理要素之间联系的主要内容,是工作

过程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工程建设的生产活动及过程的确是主要依赖信息的。在传统建设模式

中,设计与施工分离的生产过程,落后的信息处理和传递手段等客观上造成了过程与过程之间信

息传递的屏障、单位与单位之间信息沟通的障碍。从项目管理的角度,传统工程建设组织中存在的信息沟通障碍及主要问题如下。

1) 组织沟通设计只重纵向传递,缺乏横向沟通渠道。沟通路线长、层次多,信息传递手段落后,方式单调。

2) 信息管理混乱,缺少统一信息编码,信息传递中传递延误、有效内容短缺或内容扭曲。信息管理和沟通的成本过高。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破坏了生产组织的有效性,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是造成建设过程中的变更、返工、拖延、浪费、争议、索赔甚至诉讼等问题的重要原因,最终导致工程建设成本增加,

工期拖延,质量下降,甚至可能由此造成项目建设的失败。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是处理项目信息的人机系统。通过收集、储存及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

的数据和信息,辅助工程项目的决策和管理人员进行规划、决策和检查,实施对项目投资、进度

和质量等目标的最优控制。

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实现信息的系统管理以及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其基本作用包括:利用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集中存储管理与项目有关的信息,并随时查询或更新;利用计算机准确、快速地完成工程项目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处理,方便、迅速地生成各种控制报表,提供高质量的决策信息支持。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工作包括:建立统一的项目信息编码体系,如项目编码、各单位的组织编码、投资控制编码、进度控制编码、质量控制编码、合同管理编码等;对信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报表进行规范统一,形成规范的信息目录清单;建立完善的项目信息流程,明确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关系;建立基础数据管理制度,保证基础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地按统一格式输入信息系统。

5结语

第5篇:工程建设信息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力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tantly updated, make engineering archiv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o change, to meet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power engineering archiv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fil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

档案工作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对先前文化、发展的记载与传承,又是对未来发展的指引与参照。可以说,把档案工作做好、推动好、发展好这是我们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档案工作是国家管理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发展质量与水平的关键因素,是记录历史、传承历史、发展历史的重要铺垫。能不能有序、合理的梳理档案,推动档案工作有效发展,这是衡量我们档案工作以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各类档案记录了社会发展的各类成就、经验以及教训,这为我们当前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指引,因而,我们必须提升自身的档案工作效率,利用好档案,为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与支持。做好了档案的管理与积累,我们可以发扬先前好的工作方法与方式,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2、 电力工程档案的特点

2.1 电力工程档案形成周期长、档案种类多、数量大。电力工程档案是指电力工程在前期、实施、竣工验收等各建设阶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电力工程档案与普通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实物档案的不同之处是,一般档案都是按年度归档整理,各单位各部门工作也都围绕年度计划进行,而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一般要经历勘测、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网设计等多个设计阶段。在其设计周期内,由于受资金、技术、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多数项目均需跨年度实现,这种设计周期的跨年度性给档案管理带来一定难度。此外,电力工程常常由多个单项工程组成,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要求高。因此,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形成的档案种类多,数量大。

2.2 电力工程档案涉及领域的广泛性。电力工程建设要经过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勘测、设计、施丁准备、施工、竣工验收、投产使用等多个阶段,不仅涉及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环保等多个部门和企业,还涉及基础工程、主体工程、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等多个专业、多种技术领域,是多种技术、工艺的综合运用。

2.3 管理利用的时效性。电力工程档案是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真实反映和记录,是工程验收、结算、运行、管理、维护、改造、扩建的依据。即使在工程寿命结束之后,也是其他工程设计建设的借鉴或参考,特别是技术档案,对日后的工程设计、施工起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需要永久性保存。

2.4 电力工程档案的复杂性与多变性。电力工程档案的复杂性是由电力枢纽工程的组成及其设计内容的复杂性决定的,电力工程中各单项工程作用、结构功能的复杂性,决定其档案组成的复杂性;多变性是指一项电力工程要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往往从设计初期,设计工作就因为投资状况、规划走向、拆迁征地、群众利益等因素不断修改,甚至有时工程已开工,实际情况又与设计时情况不同,当地政府又有新的规划要求,设计图纸不得不变更,这很容易使档案管理人员分不出到底哪些是应归档保存的图纸。

3、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社会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要量与日俱增,要求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实现信息化管理,就是将信息工作引入档案管理工作中去,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促使档案管理信息广泛交流、扩散和利用,这是时代赋予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

3.1利用科学手段,快速获取档案信息。

随着档案信息量的剧增和电子文献等新载体的大量出现,人们需要采取先进技术,实现档案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现代化管理,应用计算机,引入多媒体技术,使档案信息存储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即传统的纸质载体的档案管理可以进行全文、全图、全声的光盘储存,实现细微保存及全屏幕自动检索,打破传统档案利用时空限制,为实现资源共享及远程传递。档案信息的快速获取,有赖于选用一套先进的、符合国情的、标准统一的应用软件,用来完成档案的综合管理,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展,延续开发,使系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其先进性和稳定性,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3.2尽快介入电子文献的收集和管理。电子文献的特性:

(1)依赖性和不可识别性;

(2)技术更新快,寿命短,体积小;

(3)载体稳定性;

(4)载体形式多样性;

(5)信息易控制、可变性与易丢性;

(6)信息共享性与无原件概念;

(7)动态与虚拟文件特征。

由于电子文献的上述特点,传统的保存和管理文件方法不再有效。应建立电子信息管理系统,从它的产生之初就开始业务监督,以确保信息的持久性。此外,还要有一套鉴定、跟踪、检索、接受、保管的具体办法和规章制度,同时还应对现有的档案保存部分或全部文件进行保存,以免档案流失。

4、加强文件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4.1、建立文件要案信息化管理系统

(1)企业应提高现代化管理手段,实行资源共享,管理方式从传统的管理转向现代化管理。随着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已形成了网络化、数据化的时代。档案系统如何认识“网络化管理”和“数据化档案”,实现信息共享、共建的目的。对此,开展现代化管理工作,企业应建立信息化管理管理系统

(2)建立网络档案系统。

在企业信息化系统内建设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建立健全内部服务网和公众服务网,发挥网站的作用,使档案网站成为宣传档案工作、开展档案信息服务的窗口。促进档案现

行文件信息化的标准建设,根据系统建设需求,采购必要的硬件设备,为系统提供硬件基础。提高档案管理软件的技术和应用水平,为保证档案信息交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制定相应的策略、保障档案资源的原始性、安全性、可靠性。

(3)加强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选用适合企业档案管理的软件,制定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改革不适应档案信息化要求的管理体制,打破地域和部门分割,提高工程信息交换及共享水平,创造更多有利于方便公众利用的条件。

4.2、提高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

(1)建立多层次、多渠道、重实效的档案信息化人力资源培训制度和考评制度,逐步提高相关岗位人员工作素质和能力。

(2)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习计算机和信息管理化知识,只有对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系统有了足够的了解,才能参与本单位的软件开发工作,才能提出正确信息需求,使系统运行保持在良好状态之中。

5、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档案管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企业档案信息建设应顺应新形势下的企业发展规律,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与情况,运用适当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与方法,做出适当调整、转变,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为原则,不断提高企业档案信息管理水平,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沈贵.档案信息管理和传统管理。档案学通讯,2006,

第6篇:工程建设信息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Abstract: the power engineering project due to its complex, high investment, project is difficult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the requirements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r implementation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ower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examples construction project informationization management methods, and enterprises to improve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are proposed.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projects;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技术难、接口多、管理协调十分复杂等特点,应用信息技术对于改进工程项目管理、提高工效和工作质量、降低造价、积累信息财富、提高大型基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加入 WTO,国际竞争将日益激烈,工程项目管理将向着国际化、信息化的趋势发展。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将各项工作任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合理的组织、整理和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工程管理的可靠性和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能力,节省资源。

1.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本身以及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有以下特点:

1)涉及面广: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多部门、多专业的综合全面的管理它不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还涉及到技术、质量、材料、计划、安全和合同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内容。

2)工作量大:一个电力基础设施的形成,需要消耗的物资种类繁多,需要大量的施工活动共同参与对所有这些施工环节, 及其用到的资源都做到管理工作的深入到位,可以想到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而这些仅仅是项目管理中的生产管理和材料管理两个侧面。

3)制约性强:项目管理工作必须符合电力工程从准备到竣工验收这样一个循序渐近的规律。因此,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不仅要符合电力工程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还要做到彼此协作、安排有序。

4)信息流量大:电力工程项目各方面的管理活动并不孤立,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联系。于是,各管理活动之间必然需要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而且电力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直接决定了项目管理中信息流动的复杂和频繁等特点。

电力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在电力工程施工项目部的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它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网络信息化管理(如图1所示)有利于项目信息的检索和查询,有利于数据和文件版本的统一,并有利于项目的文档管理;使信息处理和变换程序化,有利于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并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使信息传输数字化和电子化,提高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使数据传输不受距离限制并可提高数据传输的保真度和保密性;使信息获取便捷、使信息透明度提高、使信息流扁平化,有利于项目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

图1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

2.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方法

从用户出发,开发特定的子系统,是一个适用于建设领域的综合型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围绕成本与进度为核心,实现工程从项目立项到竣工运行的全周期管理,不仅实现成本、进度、合同、信息、质量、安全等工程业务处理细节,而且实现资金、人力、材料、库存、机械设备各个方面的资源管理,甚至扩充到办公自动化、知识管理、电子商务以及决策分析,形成一个围绕工程项目投资与建设的全方位、完整周期、整合型的管理。在进度、质量、投资上,对项目进行全局的宏观调控。

1)工程注册:投资方可通过互联网进行工程注册登记、随时查看注册信息的审批状态、打印统一格式的工程注册表,除工程注册的最后审批需要到管理部门去办理手续之外,其余工作均可在网上进行,大大减少了工程注册的时间与费用。管理部门可通过互联网进行工程注册审批、监督任务安排、投资方资信查询、审批预约等业务。

2)质量监督:工程质量监督实施部门可通过互联网对所监督工程的监督信息进行提交、查询以及填写质量监督报告。

3)竣工备案:工程竣工后,投资方可在互联网上进行竣工备案申请,填写相关表格,查看审批结果,打印统一格式的备案文档,除竣工备案的最后审批需要到有关部门去办理手续之外,其余工作均可在网上进行,大大减少了竣工备案的时间与费用。

4)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单位可在工程注册时将工程的位置、投资规模、相关单位、类别等信息添加到信息数据库中,这样以后可随时查看全市范围内在监工程的分布、投资规模等规律,可为领导决策提供直观、可靠的判断依据。

5)公众投诉:公众可借助互联网对影响日常生活的工程项目进行投诉。管理部门可通过互联网查看、管理公众投诉,便于及时处理。

以“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为例:

图2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

如图所示: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无线射频设备标识器(条码)、移动基站、计算机和网络服务器组成。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了“条码(无线射频钮)”作为设备标识器,各个需要巡检的设备上安装一个“条码”,内部存储特定的代码,代表了设备的状态、参数等所有内容。当工作人员巡检时只需带着巡检器(掌上电脑)到现场读取各设备标识器的数据即可。每一条巡检路线按设备、部件、项目分层组织;每一条巡检路线可定义巡检或点检两种模式;巡检项目齐全,巡检工作人员录入方便系统设定了“观察类”“、记录类”、“代码类”“、测温类”“、测振类”五种巡检项目类型。巡检器小巧轻便、操作简单,还解决了巡检到位问题,强大服务器软件的信息处理与统计功能,可实现信息查询、考核统计、报表功能和缺陷管理,省去了大量的数据录入工作,十分适合现场使用,对提高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及减轻数据的输入工作量也起了很好的作用。当需要进行设备状态检修、缺陷管理和性能动态分析时,将工作站数据库的相关信息调出,设备的历史状况便一目了然。

3.提高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措施

(1)企业应根据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制定战略计划,予以有效实施。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成为大势所趋。而不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其核心主要体现在施工管理过程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企业应结合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计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各类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并以PDCA循环过程加以控制。

(2)在需求分析的前提下合理设计应用模块。需求分析是信息化能否成功的焦点。良好有效的需求分析方法将事半功倍。建议尽量采用原型法,这样用户更清楚了解要开发的内容,方便提出意见。应与客户部门级负责人进行专门结构性需求的讨论,此时不要拘泥于细节,而应力图提炼出核心业务需求,放弃或弱化一些对用户或整个系统不迫切的、得不偿失的功能需求,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如在送变电公司的工程管理系统中有劳务准入模块。其主要功能是对公司正在使用的劳务层人力资源(劳务层职工、外协熟练、外协辅助工、外协安装队、外协基础队)进行安全审核,发放劳务准入许可,进而对本公司劳务层人力资源网络(潜在资源)进行管理。建立这一模块的目的是通过控制进入现场施工的劳务人员,进而降低安全风险。

(3)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执业资格制度,强制推行委托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强制要求相关企业建立和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规定,强制要求大型工程必须采用先进项目管理技术,应用先进项目管理软件等等。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的手段,培养和发展我国建筑市场体系,确保项目管理的各项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

4结束语

为了适应电力工程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全面实行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保证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做到规范、标准及其完整,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以满足项目发展的需要。根据“施工前预控、施工中监控、施工后可追溯”的思想,使工程技术资料能真实的反映项目管理的水平。提高项目管理的深度、力度和速度,为电力工程项目产生更大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喻颂华.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第7篇:工程建设信息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工程管理;应用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12-0127-02

信息化在根本上是为了协助企业建立一种反应机制,实现对环境的迅速反应,能够对企业的管理起到推动作用,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取奠定基础。信息化技术是通过网络和通信技术将信息资源作为应用的关键,以达到对企业内部结构和管理方式的协调。

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理论介绍

1.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含义及功能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在建筑工程过程中,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对过程的合理、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对工程三维模型的构造,对建筑过程中容易导致的问题进行提前呈现,以进行相关预警,形成应对策略和相关方案,实现建筑业预算的合理性,能够进行相关数据的有效收集,保证一定的稳定性和精准性。同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处理,实现信息在行业内的共享。

1.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建筑工程的管理需要各个主体展开协调与合作。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中,涉及诸多复杂的工程类型,囊括多种专业和学科,因此,单靠人力进行管理有一定难度,且效果不佳。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目的是对建筑工程建设进行优化和调整以及对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2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很多企业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很多文件、数据以及资料都是纸质管理,沿用以往的运行法则,对信息技术和软件管理应用不足,信息的传播速度在整个信息领域过于缓慢,信息化建设程度还比较薄弱和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时间比较晚,无法与施工设计有效融合;相关监理管理软件匮乏等。

3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3.1缺乏专业的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人员

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人员缺乏,涉及诸多部门和领域的工作都受影响,其综合素质方面无法得以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顺利发展。

3.2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管理层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深刻,将信息化等同于电脑,错误地认为信息化管理就是相关人员对过程信息进行的记录,将人工记录转变为电脑记录,对待真正的信息化建设缺乏深入的认识。另外,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投资不科学,将投资大部分放在前期工程建设中,忽视信息化建设。

3.3缺乏完善的管理控制系统

由于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使整个控制系统呈现落后局面,缺乏综合性、全面性的控制系统,无法完成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管控,使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受到制约。

4信息化建设在工程管理中地应用

4.1做好应用前的准备工作

决策层要提升对信息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性,形成以信息化管理为重心的管理体系,形成具体的方案和设计,在资金、技术以及人员方面进行配套,注重实效。

4.2强化集成的特点

由于建筑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性的认识,思想落后,对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性的设计和规划;前期没有进行全面、充足的咨询和调研;注重单一环节管理的信息化,缺乏长远效率的考量,应用系统整体理念不强,集成化和沟通性较弱。

4.3建筑企业的数据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信息化建设需要基础信息和资料的收集、录入和整理,要具有规范性和实效性,信息系统要建立在全面的数据基础上,其正常运行依赖于数据的科学性。

4.4寻求管理模式的改变

对于信息化建设,具有极强的复杂性,突破单一软件的限制,对企业影响深远。信息化的过程就是对企业的技术、资源等进行整合的过程,形成集成化的效果,实现对过程中问题的解决。

4.5对信息化产生效益的评价

在建筑领域,对信息化建设缺乏综合性的经济效益分析法,很难准确评判信息化给企业创造的效益的高低,因此,要组织相关机构开展评判工作,建立信息化综合效益评判系统。

4.6重视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

在信息系统内部,任何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安全问题,因此,安全保障至关重要,需要建立安全保障制度,完善相关对策,采取多种应对手段,形成信息化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

5信息化建设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5.1重视信息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需要具有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进行更高层次的挑战。在进行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中,要注重对人员队伍的建设,培养应用水平高、专业性强的人员,实现在具体工作中为建筑工程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5.2深化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只有实现对信息化建设的全面认识,在本质上实现对问题的突破,为信息化建设消除障碍,才能保证其顺利进行。

5.3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体系

在信息化建设中,对于系统的健全也十分关键,如果缺乏规划和一定的统筹,就会出现标志不一致、目标方向不明确的状况,影响信息化的顺利进行。因此,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控制体系,重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加强对过程的科学管理,保证信息化建设有效、规范地施行。

6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程度加强,工程管理信息化也成为必然。实现各个建筑环节的有效衔接,实现资料和数据的分享和传达,保证企业在管理方面的高效和快捷势在必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行业竞争激烈,建筑行业也身在其中。为了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彰显优势,必须重视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陈爱民.信息化管理在建筑企业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0.

[2]刘永刚.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研究及应用[D].湖南大学,2010.

第8篇:工程建设信息管理范文

1.1水电工裎建设项目管理的问题

与加工运动关系简单的机械制造业相比,建设施工项目需设备人员围绕作业对象移动施工。水电工程建设的施工环境更为复杂,工程布置特点的多样曲致使施工的规律曲降低,虽然目前测量技术、通信技术、设备自动化、定位系统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但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尚未实现一元化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只有依靠密集投入机械操作手和作业工人凭技艺推进项目建设。该管理模式下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1)信息孤岛,具体表现为:项目各方孤立运行,没有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项目相关各方关联互动不足、信息不能有效共享互换,信息交流一致曲差;各方各管理层与作业层脱节,生产流程、供应流程和财务流程不能协调一致;项目各方指令与反馈的业务流程相互脱节,上报生产隋况和接收上级的指令和计划流程耗时过长;信息接收方较为单一,有时候得到重要信息的环节,可能会因认识不够而忽略掉该信息从而造成重大损失。

⑵过度依赖个人因素,具体表现为:在作业层面,过多依靠工人的职业素养,如碾压作业中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完全依赖操作手或者是监督人员;在管理层面,过于依赖管理人员的经验,比如在做决策时,有经验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通过总结、记忆、学习,形成了有效的管理效果,但作为基于经验的决策,往往会缺乏必要的第三方质疑或监督,且:S类人员的调离往往给项目带来严重影响。

1.2水电工裎建设项目管理的目标

总体来说,水电项目建设管理中,最需要实现的目标如下:

(1)具有凊晰的战略目标,项目各参与方有着明确的目标,各参与人员凊楚自己工作的要求,各项工作有督促管理;

(2)管理者随时可以掌握即时现状,检查各标段的进度偏差、费用偏差、危险源控制、质量控制等;

(3)气象信息、水情信息、安全监测、抽样检测等专业服务信息能够传递到位,物资供应、水电供应、后勤保障到位;

(4)工程建设、工程档案、验收结算全面同步推进;

(5)提供人才培训平台,使新成员能够从全局的角度决速掌握项目管理隋况。显然,实现上述目标的手段是信息化项目管理。

2.水电工程建设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实施

2.1信息化管理的组织与参与

信息化项目管理是在项目管理这一系统工程基础上的全面提升,需要以项目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为载体,以自动化为手段,全面整合现有GPS三维施工机械控制系统、工程机械远程动态实时施工管理系统、监测系统、仿真系统等信息化应用。这一过程涉及面广,从行业现状及发展需要出发,需由水电项目建设方统筹已有信息化成果,结合流域开发规划,积极利用当前有利政策,设计并实现信息化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此外,要在项目启动前期,对设计、监理、施工等各方的信息管理提出要求。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参建各方提供实时的格式化的数据,建设方根据需要完善信息化平台,实现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2.2信息化管理架构

结合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信息化管理体系需要包括各标段施工管理,以及水情、监测、试验检测、气象等专业保障,此外还有水电、物资、通信等后勤服务,以及移民、政策等与行政管理部门相关的工作协调。对此,可建立以信息协同工作平台为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框架(见图1),各自系统通过管理人员和工作平台,设定数据边界、即时更新状态数据,提供交互式即时数据,系统可以进行自动的对比和预报,管理人员可以进行主动的分析与

2.3信息化管理的效用

通过这一系统,在管理l:n丨以劣现两方面的改进:①最人程度统筹全局,各子系统协调运行,!±1绕项00你相互配介,影响大局的子系统会被自动斲别讣修止;②优化各单位管理层级,全面透明的系统使倍息在各层级之间展7K,丄级可以监督到所以下级,而下级可以将信息推送到所冇I:级,吋冇效消除各级人员不作为的现象。

3.水电工程茳设信息化项H管理案例分析

以水电工程建设屮常见的人坝碾压混凝土施工为例,简述信息化管理的劣现途径和管理效忠V,

3.1信息内容

碾压混凝土在水电工程建设111广泛釆用,貝.冇结构简单、施工快迪、经济令显著特点,但碾压混凝土有若严格的温捽要求,需要连续浇筑。如衣1所示,将碾压混凝土施工相关信息分为技术嬰求、施r愔况、监测数据、试验数据、天气惜况和其他信息技术要求主嬰为设计及规范相义要求,这类信息是工程技术方面的限制条件,nj'以在施工前形成,主要由设计及相关科研单位完成;施工情况"K要足原材料到工程实休过程中的所有信总,检测数锯+:要为混凝土内部观测仪器布置情况及测值;试验数据主要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过程试验结來;大气情况主要足晴雨、气温、风速等信总,这几类信总主要足在施工过稈中产牛,主要巾施I:方、检测、试验等项目参与方形成,项目参与各中位参与;其他倍息主嬰指防洪度汛、工作面移交令影响施工安排的相义事项,这类信息是工程组织方面的限制条件,主要由建设方形成。

3.2信息的动态应用

在参建各方有组织地提供信自的基础上,信自平台按预定模式,处理相关数据,提供统一、标准、实时的边界数据与状态参数。

(1)实现全面的过程数据管理,参建各方按职责录入即时信自,各级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现场隋况,若有异常系统可报警提示。

(2)可实现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可视化进度、安全、温控及各类检测成果,与设计初始技木结果作对比,优化设计技木要求。

(3)数据的可追溯曲,有利于对项目管理的失误和成功进行剖析,检验每一个决策的正确与否和执行隋况。

(4)同步协调施工档案、验收结算、材料供应核销等各方面数据的管控,提供统一的数据口径,降低统计、校核等环节人员投入,让管理人员投入精力于数据分析、优化和决策。

4结语与展望

第9篇:工程建设信息管理范文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 建设 工程档案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T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239-01

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将室藏档案作为基本依据,在不改变档案原来信息内容的原则下,对档案的存在形式做一改变,即用信息手段对档案进行规整,同时又保证档案本身的完整性与统一性,使档案信息社会化、自动化,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将传统介质文件(纸质文件、声音文件、视频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工程档案管理是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检索、编研提供利用等活动的通称;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工程项目中如何加强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现对档案信息化、档案信息化建设及工程档案管理提出几点体会。

1 在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原则

1.1 规范性原则

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制定完整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这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进行馆(室)藏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有两种形式:一方面是指将馆(室)藏的档案经过利用现代各种输入设备技术输入到计算机中,形成数字化信息;另一方面是指馆(室)中可以直接接受电子类型的文件。这两种形式,都要遵照规范性原则进行,因此,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促进数字化档案的良性发展,保证数字化档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1.2 安全性原则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也日益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采取有力的安全策略,充分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1.3 效益性原则

由于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必须要遵守效益性原则,要根据自身的能力、馆(室)藏基础,分析用户需求,研究馆(室)藏体系还要考虑馆(室)藏档案的利用率。

2 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2.1 调整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员工素质

为了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档案人员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还应具备扎实的档案学理论知识,以解决档案信息库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还要有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边缘科学的专业知识。一方面,档案信息是一种载体,档案工作者要发挥档案信息的社会效益,就要熟悉档案的内容,掌握档案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另一方面,档案工作者在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及管理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分析、研究、综合、判断等各项工作。如果档案人员不熟悉专业知识,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就无法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2.2 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技术

对于工作人员配备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扫描仪等硬件设备。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或完善,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操作进行培训及推广,逐步建立同一平台为分中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档案中心目录及全文的数字化。档案信息数据输入是目录中心的基础性工作,对各职能部门每年移交的大量成果档案资料,边整理边输入,从信息源头抓起,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实施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双套制”工作模式,避免重复劳动,不但能节约人力和财力,而且也会大大加快了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对上网信息进行密级界定。

2.3 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水平

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数字化档案馆,继续推进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提高档案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加快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提高档案检索利用服务质量。各部门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时,要尽量做到同时移交机读目录;加强电子档案归档管理。研究电子档案接收、保管、利用的技术方法,制定电子档案管理办法。最后实现档案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采集实时化,信息服务网络化。

3 推行档案信息化管理,确立工程档案发展的新方向

工程建设的过程就是工程档案的形成过程,这就决定了工程档案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为完善工程档案的建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选用适合企业档案管理的软件,制定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有利基础。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数据格式,统一的软件程序,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工作规程,改革不适应档案信息化要求的管理体制,打破地域和部门分割,提高工程信息交换及共享水平,创造更多有利于方便公众利用的条件。

(2)加强协作,确保建设顺利。档案信息化建设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工作中只有坚持协作的原则,加强与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主动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才能保证这项工作在各阶段的顺利实施。

(3)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习计算机和信息管理化知识,只有对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系统有了足够的了解,才能参与本单位的软件开发工作,才能提出正确信息需求,使系统运行保持在良好状态之中。

(4)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在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应把档案信息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确保管理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可靠,防止档案信息失密、泄密和丢失。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已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档案管理的领域,因此,新形势下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做好档案工作是无止境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是一个循序渐进和不断探索的过程。在工作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搭建专门的档案管理平台,不仅能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社会信息化同步发展,还能推进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进步,为新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夏燕玲.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云南档案,2010(3).

[2] 赵鹏,李光.档案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实现档案实物化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变[J].山东档案,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