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家档案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大大落后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进程,在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对国家人事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不久前石家庄团市委副书记王亚丽档案造假骗官案,当事人档案中多处造假,而多年来历次升迁考核中竟然一直未没被发现,这给我国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的管理需要站到国家人事工作的全局上去考虑,必须对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如若不然,干部的人事档案就成了一种摆设,不仅无法起到知人用人的作用,反而会成为一些人利用的工具。本文对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作一探讨。
一、当前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人事制度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相比而言,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步伐则明显滞后[1],尽管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也作出了一些调整,但是整体上仍在不断的探索和调整之中,人事档案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
1.档案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和公民诚实意识有待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固然需要法律体系和必要的制度安排,但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者和公民诚信意识的培养。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责任意识和诚信环境并不乐观。如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造假;而一些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人事档案鉴定工作把关不严。人事档案的鉴定工作是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主要工作是审查档案材料,鉴别档案的真伪以及是否完备,以判定其保存价值。鉴定工作是保证人事档案真实性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由于人事档案涉及干部人员的考核和升迁,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造假,甚至伪造文件,伪造印章。而一些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把关不严或者是受利益的驱使,没有严格按照人事档案鉴定工作的要求和步骤,采取了放任的态度,也导致了人事档案中掺入了一些虚假信息,给人事档案的公信力造成了不利的影响[2]。
2.规章制度不健全。我国在人事档案鉴定制度的设计上,也缺乏针对档案造假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人事档案的科学性和公信力的保护力度不够。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下,人事档案开放程度不高。在人事档案的公开上,我国沿用的依然是1990年中央组织部颁布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采取严格保密的方式。一些人一辈子甚至都没有见过自己人事档案的内容,对于里面写了什么,档案里面对自己反映的情况是否正确属实,个人失去了必要的知情权和发言权,这也对人事档案的真实性造成了一定的矛盾[3]。
3.人事档案的收集内容不够全面。人事档案的收集决定着人事档案内容的全面性和广泛性,也是做好对干部全面考察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国家机关人事档案,更是考察一个官员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的收集渠道不够广泛,收集内容不够全面。传统意义上干部人事档案一般由个人履历考核、政审、党团、奖励、处分、工资晋升及出国其他材料组成。这是构成人事档案的基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档案也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而不能一直沿用过去的一套方式去收集。同时,传统人事档案呈现出内容单一、空洞,政治历史材料多,业绩材料少,老材料多、新材料补充不及时等老问题。这些档案内容在干部的考核和升迁过程中很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既不能反应他工作的现状,也不能反应出他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档案中缺乏一些具体的数据信息的支撑,多是一些官话、套话,难以对个人作出准确客观的定性。这也给一些真正在平时的工作中有能力的人造成了不利,即个人的综合情况不能在档案中反应出来。
4.缺乏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档案收藏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而当前我国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为了收藏而收藏。把辛苦收集而来的人事档案材料,收藏起来了之。人事档案的信息资源开发,主要是发掘人事档案中蕴藏的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通过鉴别筛选、加工整序、编目汇纂,寻找和获取较为集中系统或者有特定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通过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将一些人的经验教训,或者独特技能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可以很好的体现出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可以为国家机构对于干部的考察和培养管理提供大量的现实的素材。
5.新技术应用与传统理念的冲突明显。当前,许多国家开发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为人事档案电子化提供了便利。但是我国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限制了新技术作用的发挥。开发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是对人事档案进行电子化的管理,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单位仅仅是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进行了电子化处理,而在人事档案的传递过程中,管理人员依然在采用传统的纸质档案方式方法,这种新技术与传统管理理念的冲突,不仅影响了新技术的作用的发挥,也对社会资源造成了浪费。
二、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对策
在发达国家的行政管理模式中,行政人员的人事档案往往被当作人事工作开展的有力工具,在促进人才的选拔和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我国政府机关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过程中,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从思想认识、规章制度、信息化建设等层面上,采取相应对策。
1.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思想觉悟和执行力。《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指出,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由政治上可靠,党性强,作风正,能够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同时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党员干部担任。当前,我国机关档案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与档案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缺乏思想觉悟有关。因此,在开展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也要对人事档案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上的认识教育和培训,使其认识到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提高人事档案鉴别能力,确保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国家公务员人事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产,也是国家选拔人才、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的鉴别,消除人事档案内容失真现象。
由于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个别人出于个人私利,弄虚作假,使一些人事档案材料失去真实可靠性。因此,有必要对国家工作人员的人事档案内容进行一次严格认真的鉴别,做到不经审查的材料不归档、手续不全的材料不归档、内容不实的材料不归档,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人事档案材料的完整、真实。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高科技档案造假,人事档案工作部门要有相应的应对手段。对于在干部人事档案中造假的人员,一定要加大打击惩处力度,坚决杜绝这一现象。同时,要通过建立国家工作人员人事诚信档案,对于涉嫌造假的人员,要在人事档案中如实记录下来,并且在人员的升迁和考核中,增加诚信档案的比重。
2.完善规章制度。针对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应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三个基本环节,即鉴定、披露和查询,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要加快对政府监管制度的建设,修订与现行人事档案管理不适应的法律法规。
适当开放与保护个人隐私相结合。档案管理的本质作用在于利用,如不积极加以利用,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作用。而要对人事档案进行充分利用,对档案信息内容的公开是前提和保障。但是,人事档案中又包含着很多涉及个人隐私性质的内容,如健康状况、婚姻状况、财产收入状况、职业经历等不适宜对社会公开的内容。这就要求档案公开要适度,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国外在这方面严格遵守保持公民知情权与隐私权有机结合的思想,一方面遵照信息自由法的规定,积极提倡保障个人的知情权,对人事档案采取了依申请公开的方式,只要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人事档案必须向符台条件的利用者开放;另一方面,他们又严格遵守隐私法的规定,人事档案的提供利用必须以尊重个人的隐私权为前提,不能开放的内容将坚决受到保护。如美国所有的人事档案只对本人或经过本人授权的他人开放,每个员工都可以上网查询自己的某些人事档案,如工作履历、提薪情况等,如果要查阅更隐私的信息,如工作申请、奖惩情况则要去单位的人事档案室查询。在美国,未经人事档案主体授权的人看他的档案是违法的,对执法部门也不例外。此外,对于上级领导对员工的工作鉴定,本人可以查看鉴定结果,如本人对鉴定结果不满,可向更上一级领导反映,以取得公正的评语,从而保证人事档案的科学性[4]。
强化领导负责制,对于档案工作者出现的失误,相关领导要承担连带责任,只有通过制度上的完善和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才能最终提高我国国家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
3.加快国家公务员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人事档案信息化的目的就是更有效的管理和使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在美国,公民个人档案已基本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在公民的网络档案中包含着公民的学校学习、工作的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个人的信用记录、驾驶记录、司法记录等多方面内容。并且通过类似于身份证号码的社会保险号码可以对档案的内容进行查询,比如司法部门可以通过这个社会保险号码调查每个人的司法记录,公民个人也可以通过特定的密码在网上进行查阅[5]。
当前,随着我国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扩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和利用需求增加。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积极的开发国家公务员人事档案网络化系统。一方面,可以全面收集人事档案信息的内容。通过国家公务员人事案信息数据库,进行公务员人事信息的查询、检索和统计分析,并且将个人信息以各种图表和表格等直观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组织人事部门选拔考察干部时可以以更加的明确和对比的方式呈现每个人的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开发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大型扫描仪将个人的简历、政历、组织鉴定、考核材料等内容都进行扫描,建立一个国家公务员系统人事档案全文数据库,利用者通过网络就可以方便地查阅人事档案信息,不仅可以实现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的电子化管理,还可以实现部门单位之间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全国公务员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 蔡啸. 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改革之我见[J].档案学通讯,2008(6)
[2] 李卫华. 人事档案信息失真现象探讨[J].兰台世界,2007(9)
[3] 唐高计. 揭去人事档案的神秘面纱,增加档案的透明度[J].档案学研究,2005(6)
一、档案价值鉴定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意义
美国的一位相关工作者曾经阐述过这样一个观点,即在关于档案的所有工作中,档案鉴定是很重要的一点,它决定了之后的工作。鉴定是档案工作整个系列中第一关键性决定,在其后的所有档案管理工作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上。从这里就已经可以看出在整个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档案价值鉴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整体上来讲,档案是对各种信息的原始记录,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不过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份档案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一份文件的价值都是不尽相同的,文件的价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其所包含的价值。档案价值鉴定的工作就是对每一份档案所具有的价值进行甄别。
档案价值的鉴定将会直接决定档案的存亡。当档案价值鉴定判定档案已经没有保存价值的时候,档案就会被销毁。所以在进行档案价值鉴定的时候需要慎重。通过档案鉴定可以让所保存的档案在整体的价值上面有质的提升,是提高档案质量的重要途径。
当今档案不仅有纸质的,还有电子的。对于纸质档案,档案数量的急剧增加,会导致库房的紧张,设备短缺,经费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对档案价值的鉴定,有利于档案库房、设备人员的合理和有效利用,提高档案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实现优质服务。
二、档案价值鉴定存在的问题
虽然从客观上讲,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受到国家的重视,也有所发展,但是由于政策理论和法规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价值鉴定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档案价值鉴定理论研究混乱
在我国几乎是没有对档案价值鉴定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义。在某些相关教材里对于鉴定有一些相关的描述,但是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是对于文件的部分相关鉴定提出了粗浅的方法。这样通常就会导致文件的鉴定出现问题和一些失误,最终文件的价值鉴定出现混乱的局面。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有的将“文件”与“档案”两个概念相混淆;有的弄不清档案价值鉴定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也有的将档案价值与档案价值鉴定混为一谈。
(二)档案价值鉴定队伍建设急需改善
我国的档案工作队伍存在着不稳定,缺少档案价值鉴定人才的现象。档案价值鉴定人才的缺少导致了档案价值得不到有效的判定,从而对档案管理的后期工作形成障碍。此外对于现有的档案价值鉴定人员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点:(1)档案价值鉴定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有着很强的“困惑性”和“疑难性”,有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存在着畏难情绪、怕担责任的心理,使得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无法有效的开展;(2)档案价值的相关鉴定标准难以达到,不具备可操作性,这也带来了很多的弊端;(3)相关鉴定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对相关的鉴定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
(三)档案价值鉴定质量不能够令人满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的变化,档案的价值也会进行改变。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档案价值鉴定的重点也会进行变化。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很难准确的对档案价值鉴定的重点进行准确的把握。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缺乏重点,导致工作的质量不能够让人满意。在现在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有些已经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仍被继续保存,原有档案保管期限划分不清的现象。形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不到位。
三、加强档案价值鉴定的措施
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问题却不知道进行改正。对于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也是如此。为此,针对上述问题,个人提出以下几个改善当前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意见。
(一)加强理论研究
做任何事想要成功都必须要靠理论来进行支持。对于档案鉴定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对于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应该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工作,并组织专人进行攻关。既然我们国内的档案价值鉴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那么我们可以先借鉴、吸收国外在档案鉴定方面的先进思想与优秀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鉴定的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档案鉴定实践。此外我们还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利用现有理论,积极开展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创造经验,为档案价值鉴定理论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践材料;此外,相关的研究人员不应该脱离实际,应从实际入手,多多调查研究、收集材料,做好理论上的研究,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最终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二)完善档案价值鉴定队伍
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出专门的档案价值鉴定人才,然后是各级档案局、馆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专门的档案价值鉴定机构。档案价值鉴定机构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内容:提出职能范围内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总的规划和“永久”档案进入档案馆的比例,协助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及标准,监督检查和指导所辖各类档案的价值鉴定,并负责鉴定业务咨询。
(三)提高档案价值鉴定质量
(1)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电子化管理工作现状。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已经开展了电子化文件管理的实用化应用,为公司电子文件管理试点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功能上涵盖了电子化文件的上传、下载、查看,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营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营销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营销电子文件管理的工作进展情况。随着公司“十二五”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大营销”体系的推广建设,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电子化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按照公司“大营销”体系建设及公司2012年营销信息化工作要求,营销电子档案管理要覆盖到营销系统所有业务环节,真正实现营销电子文件管理的稳定、保密,为营销业务高效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1.1意义
(1)可以充分保障营销客户档案信息安全存储。
(2)可以有效建立营销文件档案资源共享利用机制。
(3)有助于提升营销业务的综合管理水平。
(4)能够有效支持公司电子文件管理工作。
2复杂性表现
2.1业务项目类型繁多
随着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推进,对信息化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营销部门承载着业扩报装、电费计费、电能计量、用电信息采集等关键业务以及95598电话语音、互动网站、银电联网等对外服务工作,营销档案项目日趋复杂。
2.2流程复杂、变动性大
营销档案以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为依托,具有步骤流程较多、与客户交互文件多等特点。因此实现电力客户档案的生成、收集、归档、更新等全过程与营销各项业务办理流程的紧密关联,以确保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逐一对应,并保证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与实时性,有较大难度。
2.3与原系统接轨问题
营销档案管理业务主要包括2大类10大模块,分别是档案监控与利用、电子文件采集、电子文件生成、文件流转、文件归档、档案建档、档案保管、变更与借阅、档案室管理、档案管理的检查与考核。涉及到多个系统,保证其对接与兼容可靠性极其重要。
3处理方式
3.1业务架构
档案的监控与利用:档案监控基于档案的全生命周期对档案管理全过程进行监控;文件缺失预警与业务过程紧密结合,对业务过程中未及时登记与缺失的过程文件进行提醒与告警;档案智能化检索、档案情况统计、档案利用与信息是对档案利用开发。
营销档案业务:依次为电子文件采集、电子文件生成、文件流转、文件归档、档案建档、档案保管、变更与借阅、档案室管理、档案管理的检查与考核,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如图。
营销档案管理业务与营销业务紧密结合,在营销业务的处理过程中,进行电子文件的采集、采集完成后各个流转环节基于电子文件进行无纸化业务操作,在审批与协同工作环节进行电子文件的调阅,对电子化业务资料进行审查与更新,并在业务归档环节进行资料的归档与电子文件的封装,保证了档案的闭环管理。
3.2流程架构
营销业务系统处理时进行纸质文件采集同时获取元数据进行电子文件的生成,对于数据捕获生成的档案自动获取系统数据按照模板生成电子文件。
营销业务工单流转过程中,需要对电子文件进行调阅,进行电子文件的在线浏览。同时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业务权限对电子文件进行审查与更新。
在档案移交时,应进行纸质档案与电子文件的核对,核对通过后进行档案的接收,对于存在不符的情况,应将文件退回重新处理。
文件接收后,进行档案的入库与定置放置,进入自动库房与指定档案柜。电子文件应按照规定进行备份保管。
对于存在档案补充的情况进行档案出入库处理,并定期对电子档案、纸质档案进行鉴定,转为长期保存或销毁。通过以上业务交互,从而在营销业务处理过程中实现对档案管理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3.3系统对接
(1)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集成
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负责对电子文件业务数据/元数据的采集,对扫描资料进行文件的上传,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可以对电子文件进行调阅、核对、更新。并将采集的文件进行电子化、压缩、转换、封装、加密、入库存储,对营销档案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监控和管理。
(2)与自动化档案存储系统的集成
自动化档案存储系统,负责对档案室的存储规划、对档案资料与档案柜存储位置的对应关系,将操作界面集成于营销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档案的出入库操作与存储。
(3)与电子文件采集系统的集成
为实现纸质文件的电子化,统一文件电子化的数据格式,建立电子文件采集系统,对高拍仪、高速扫描仪与其他录入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自动进行文件的识别、索引生成与存储,同时进行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与转换。
结束语
关键词:林场;档案;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S339.2 文献标识码:A
1.林木种子科技档案的重要性
国有林场林木种子科技档案在林业生产中的地位是由它的内容和价值所决定的,是良种的选育、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种子事业发展水平标志的具体体现。
1.1 种子科技档案的内容表明了它的重要地位
种子科技档案客观地记载了良种的试验、示范、繁育、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全过程,反映了制种技术、生产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生物及遗传工程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种子科技档案的内容也愈加丰富和广泛。尤其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品种、新成果不断出现。林木种子科技档案是育种、制种技术知识宝库,也是种子资料信息库。不仅在制种规化、繁育推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为之所利用,而且为后代积累知识,提供借鉴和启迪。
1.2种子科技档案的性质和特点显示了它的重要地位
种子科技档案的性质和特点与种子事业的性质和特点是分不开的,是种子事业的具体反映。它既有科技档案的共性,即科学性、服务性、准确性,还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即自然规律性、政策性、区域性、综合性较强。
2.国有林场林木种子科技档案的类别划分
2.1通过参加档案信息联合目录编制而加人到档案信息开发网中,获取相关资料交流后进人信息市场传播,即便不能成交,也能为本行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促进林木种子科技信息更好地满足于本行业、本部门的服务需求。
2.2对一些有待研究开发的林木种子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可由用户参与投资合作开发利用,也是一种促进林木种子科技档案信息进人市场的快捷方法。
3.林木种子科技档案管理的作用
3.1为林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由于林业生产发展和国有林场改革结构调整的需要,生产上使用的品种越来越多。将品种的选育率、特征特性、适应范围、产品质量等应用信息收集建档,既有利于使用者查询选择,也有利于档案完整管理,更可防止未经审定品种在市场上销售,使种子档案充分发挥其服务功效。
3.2 种子技术档案的收集更显重要随着我国有林场改革进一步加强,关于林木种子的技术文件、资料和信息的收集都十分重要,为种子市场的占有,种子技术的引进,种子的质量检验技术水平的提高等都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服务作用。
4.健全国有林场林木种子科技档案的方法和措施
4.1构建种子档案管理体系
种子档案是种子工作历史轨迹的真实记录和缩影.因此要运用种子从生产到发展至消亡各阶段的规律.总结各阶段种子工作的经验.按照各类生物种子的整个生命历程的科学发展规律和人们围绕这种生命历程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有计划地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推广和利用种子资源。
4.2建立健全种子生产档案体系根据种子生长特点.建立健全种子生产单位档案载明生产地点、地块环境、前茬作物、亲本种子来源和质量、播种期、播种量、密度、施肥用药、技术负责人、田间检验记录、产地气象记录、种子流向等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档案定期审核生产者有无繁殖种子的隔离和栽培条件.查看种子生产相适应的资金、检验设施、检验专业技术人员等情况,建立专业、统一、成套的种子生产档案新体系,切实保证种子质量。
4.3加强流通监督.建立健全种子经营档案体系对种子企业生产经营资质、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生产经营品种真实名称、品种审定证书、品种授权证明或转让文件、生产经营档案、分支机构分布情况等重要信息全面详细地编录入库,有效地规范种子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使种子管理逐步实现统一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的新体系。
4.4运用现代化手段.建立种子档案资源共享网络体系运用计算机、扫描仪、摄像机、数码机等现代化设备把种子档案制作成光盘和电脑软件等缩微型.将所有的种子档案信息资源制作成电子版数据库建立统一的网络“种子档案信息网”服务体系.提供种子档案资源目录。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覆盖性、高速、便捷等功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现有系统协作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标准法规,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分工建设、共建共享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林木种子档案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极大地提高种子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效率。
4.5加强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服务水平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种子档案工作所面临的任务、工作环境、管理模式都在发生变化,高科技也应用到种子档案管理工作中这就要求种子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认识和研究种子档案的形成规律及其特点.也要结合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现代化业务管理水平。
完善档案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措施
在当前时期,档案资源的管理实现全面的信息化,既具备了可能性条件,又具有了必然性基础,已经成为时展推动下档案工作的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努力地推动档案资源的高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本文下面具体地谈论几点措施:
(一)健全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技术配备
国家各单位实施档案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必须为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即保证各种软件设备以及硬件设备的齐备以及同一性,为信息化的手段应用提供支撑,同时还要努力地做好对于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设,以迎合信息化的管理趋势,做好对于档案资源的保护。
1.我国应当以国家、区域、行业、职业等为基础,致力于推动档案管理各项技术设备应用的统一化、专业性,以合理可行的规划方案作为指引,努力健全相关的标准,以推动各个环节档案管理工作在虚拟空间中的有效连接,从而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其资源的有效备份以及合理调用,使信息化管理在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达到全方位的实现。
2.国家要致力于研发优质高效安全稳定的数据库软件,并着重从资源整合、存储、检索等方面研究高效统一的技术途径,以全面推动档案资料全国范围内的一体化管理的实现。
3.国家要以各种传播媒介来向档案管理工作者传播信息化档案安全管理的理念,并推动网络安全的防火墙技术、密钥技术以及身份认证技术等保障措施的应用。
(二)积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国家要推动全国范围内档案资源一体化信息管理目标的实现,就必须着力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与教育,并努力推动高素质全新人才与深厚资历的原有工作人员二者在档案管理新形势中对于工作的合作开展。
1.国家可以为档案资源信息化管理健全制度及法律规定,以强制化的措施推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对各工作人员意识的渗透,努力营造一种全国范围内的浓厚的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氛围,通过培训或教育切实地帮助原有工作人员实现工作的转型。而对于那些具有较高资历但难以顺利接受信息化手段的管理老人,可以为其配备年轻的熟练掌握高科技手段及相关档案管理知识的助手。
2.国家可以为各地区档案管理部门拨发款项,引导全体档案管理部门提升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待遇,并分级展开面向全社会招聘具有优秀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力的档案管理人员,带动教育工作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育,为国家未来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加大信息化管理的试点构建
国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档案资源管理中的调控作用,通过为信息化的管理进行专项资金、技术、设备等的投入,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试点的构建。并鼓励各档案管理部门轮流对试点进行参观,组织专业人员为参观小组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手段及优势作用的讲解,以激发其他的管理部门对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热情,从而逐步推动试点的扩大,借助各试点的力量,逐渐推动全社会范围内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实现。
论文摘要:介绍了厦门电业局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深化应用的背景、目标、实施步骤、效果及前景,以供借鉴。
论文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文件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传统档案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纸质和电子混合档案向全数字化档案转变、从人工档案管理为主向自动档案管理为主转变、从单一部门档案管理向跨部门、跨专业、跨地域档案管理转变。
一、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深化应用的背景
当前,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实现电网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创建一强三优(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并将其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与紫光电子档案事业部合作开展国家电网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2009年,在国家电网公司公司总部、华中电网公司、四川省电力公司等网省公司试点成功。目前,国家电网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已成功嵌入国家电网公司协同办公系统,福建省电力公司随即也全面推广应用,厦门电业局作为国家电网公司辖区内唯一的特区供电企业,在福建省电力系统内率先深化应用该档案管理信息平台。
厦门电业局档案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2000年,在全省系统率先晋升为国家一级,连续3年获得省公司档案管理先进单位、连续6年获得厦门市档案先进集体称号。截至2010年底,共有综合档案室1个,二级综合档案室17个,共有文书、科技、会计档案近30万卷(件),机读目录12万余条,照片档案4000余张,及音频、视频档案200多份。
但目前厦门电业局档案管理工作还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仍存在大量纸质档案未实现数字化;二是各部门之间系统互不相连、数据互不交换、信息孤岛较为严重,无法形成统一的档案信息资源库;三是各部门档案管理水平及管理软件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软件管理系统功能存在缺陷,无法保证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与可用性;四是软件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用户查询档案信息的效率较低;五是灵活性不足,不能适应机构调整对档案管理的要求。因此,急需通过深化应用统一的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来破解上述问题和难题。
二、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深化应用的目标
福建省电力公司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在国家电网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基础上,采用B/S多层应用体系结构,应用SOA、J2EE等先进技术对软件应用系统进行深度开发,建成符合福建电力档案业务工作要求的功能模块和界面处理,实现了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全程管理。同时,福建电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创新性地开发了全宗定制、门类定制等多种定制功能,使系统可随着业务的变化而进行自行定制,减少了因业务变动而导致的二次开发费用和时间,极大地方便了使用;创新性提出了现行文件层、整编文件层和永久档案层三层管理模式,建立了文件中心、整编中心、数档中心和控制平台,实现了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文件网络采集、整合、处理、归档全过程数字化。
档案管理信息平台主要应用模块包括应知应会、企业知识、部门知识、个人知识、你问我答。其中数字化档案存放在企业知识模块中,按照档案属性分类为:文书档案、合同档案、生产档案、科研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会技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招标档案。档案检索条件包含:题名、文号、责任者、起止日期、机构、文件类型、主题词、关联词、分类号等。档案管理信息平台以确保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四个特性为基础目标,确定了十大功能:确定需要捕获的档案,确定档案的保存时间,档案捕获,登记,分类,存储和保管,利用,跟踪,处置计划的实施,对档案管理过程的记录。
用户可根据工作考查、学术研究、经济建设、落实政策、个人取证等不同目的进行档案检索。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内嵌智能操作平台(IDOL),在检索的同时对信息进行智能理解,主要完成档案内容资源的各项分析服务,以及智能化的文本处理,包括文本挖掘、分类聚类、内容提炼等,从无序的海量数据中,找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进一步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应用,例如,档案分类并不完全采用业务职能分类方法,而是在按业务活动划分类别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机构级别、机构性质、所属区域、文件格式等分类标准。
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是一个覆盖有关单位的一体化综合平台,使档案信息实现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和高度共享。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深化应用后,将实现档案信息传输网络化、档案管理自动化和档案信息利用在线化,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信息服务功能,注重电子文件管理、档案管理先进理论的具体应用和国际标准的贯彻实施,融合思想理念创新与技术方法创新,最终实现电子数据的共享利用和综合应用,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决策服务,真正实现档案管理水平质的飞跃。
三、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深化应用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引入文件连续体模型。文件连续体(RecordsContinuum)模型注重文件运动过程与文件管理过程的整体性、连续性与集成性,提倡档案人员提前参与文件管理,直到文件被销毁或永久保存,要求将文件管理与业务流程相结合。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新开发的各种业务系统必须满足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的功能需求;第二,对于已有的各种业务系统,建立其与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接口,使系统能自动获取归档电子文件并捕获元数据,尽可能地将档案管理监控职责向前延伸;第三,对于文件档案,明确各业务部门归档范围和责任,提供档案收集、整编及业务系统接口,实现对归档文件的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第四,对于基建、设备档案,在工程项目立项之初就同步确定项目归档范围、整理规则、归档责任,最小化人为因素,使归档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有序进行。
第二步:引入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是企业管理的新范式,也是指导档案管理创新的新理念,即将文件档案视为企业重要的知识资源,将档案管理的关注点从文件档案实体转向文件、档案所蕴涵的知识,应用先进的知识管理技术方法,创新、拓展文件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和服务等各项活动。因此系统应突出以下功能:
第一,数据资源全覆盖,对于没有纳入传统文件档案收集范围,但具有知识价值的资料、数据、信息进行管理,以实现企业内所有显性知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第二,服务手段多元化,如信息推送、信息订阅、收藏夹、嵌入式服务等。信息推送即在其他应用系统中主动提供需要的档案信息,使用户在需要的时候即可享有档案资源;信息订阅即用户在系统中可以订阅自己感兴趣的专题,以便档案管理信息平台中一旦出现相关信息可以主动发送邮件通知用户;收藏夹类似于专题,即把相关的主题内容统一地聚集在子文件夹中;嵌入式服务即将平台的查询窗口嵌入到各应用系统中,用户可以在多种应用系统中便利、快速地查询档案信息。
第三,服务技术智能化,在基本的数据采集后,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对各类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挖掘、分析,构建资源内容平台,为搜索引擎系统提供应用基础。
第三步:实施纸质档案数字化。即通过各种扫描设备采集影像信息,通过数字化加工系统的数据录入、图象处理、文件排序归档、质量审查、质量二次检查、数据挂接等一系列流水化作业,对扫描的文件进行了纠偏、去污处理和格式转换工作,把纸制文档转化为可供用户浏览的全文信息影像。
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深化与应用
四、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深化应用后的效果和问题
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应用后,用户只需在个人电脑上轻点鼠标,输入检索字段,各种所需档案文件就能以电子形式清晰呈现。用户或查阅数据,或打印复印,或资料收集,均可自行快捷完成。档案管理实现了图、文、声、像信息融合及网络一体化管理,档案从收集、整理、编目到存储、借阅、销毁等一系列管理工作都在网络上完成。数字化档案占用空间小、储存信息量大、检索方便快捷、应用能力强、传输速度快,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降低了档案管理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减少了人工检索失误率,提高了办公效率,增强了档案服务的实时性、实用性、安全性和保密性,实现了管理科技化、检索便捷化、服务人性化,满足用户对档案信息快速传递和高度共享的实际需求。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是档案工作标准化的重要手段,它将传统管理手段和先进技术手段有机结合,注重电子文件管理、档案管理的先进理论的具体应用和国际标准的贯彻实施,实现了档案信息传输网络化、档案管理自动化和档案信息利用在线化。通过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树立了发展、创新的理念,充分发挥了档案管理部门的信息服务功能,推进了档案管理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真正实现了档案管理从保管范式向后保管范式的变革,真正实现了思想理念创新与技术方法创新。
因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在厦门电业局上线运行时间不长,普及性不强,应用用户人数不多,有待进一步宣传推广;检索功能过于简单,有待广泛征求用户意见后,进一步完善;其他应用系统与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标准接口尚未建立,有待进一步建设实施;信息推送、信息订阅、嵌入式服务等应用模块尚未正式启用,还需要抓紧建设。
五、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深化应用的前景
干部档案是国家重要的档案资料,是国家能否任人唯贤、知人善用的重要信息依据和参考条件,良好的干部档案管理有助于国家选拔优秀的干部和人才,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二、当前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干部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档案管理工作是依托于管理制度的,但是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却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其一,当前干部档案管理缺乏衔接性,如档案的整理、归档、监督、查阅等各个环节相对独立,这不仅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还令档案管理因缺乏相应的保障而难以发挥其功用;其二,对于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约束及奖惩制度,如实际工作中会出现档案资料内容缺失、私自翻阅他人档案甚至是档案涂改、造假的情况,但是相应的处罚却难以跟上,这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秩序和价值。
(二)领导重视程度不足
领导在工作中起着带头和方向性的作用,但是在干部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却没有发挥其积极作用,有写领导干部甚至轻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档案无非就是一份履历,无足轻重,不仅忽视档案的利用,还会造成档案管理的问题,如档案管理的环境及人员安排上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而较为随意,选拔、提升、任用干部时,不是以档案作为首要参考而是靠印象和关系等,甚至由于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不足而影响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干部档案科学管理。
(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专业技能的强弱、管理机创新意识等都会影响档案管理的科学程度和水平。实际工作中,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在管理档案方面是欠缺的,存在着难以把握档案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问题,甚至在发现可疑档案时,也缺乏确切的调查核实;另外,还存着这归档不科学、档案借阅随意性大等问题,这会影响档案利用价值。另外现在的干部档案管理人员往往缺乏创新精神,档案的管理工作较为传统和落后,效率和现代和程度都很低。
(四)档案管理中档案材料的问题
当前干部档案存在着内容不实、手续不全的问题。内容不实主要表现在一些干部随意编写自己的履历及共组经历,真实的工作年龄及时间甚至在不同的档案中不一致,这对于利用档案做参考来进行干部的任用和选拔是不利的。另外,一些干部的档案中存在手续并不完备就归档的情况,具体如档案材料缺乏单位公章或者个人的签名等。总之吧,档案内容不实或者手续不全等问题都会影响干部档案作用的发挥。
三、加强干部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加强和健全干部档案管理的制度,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具体职能,是做好干部档案管理最基本的工作。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要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甚至是有法可依,在具体的档案工作中,从档案的收集、审核、归档,到档案的查阅和归还等,都要建立相应的流程和规定,健全档案管理各环节工作和整体要求,这不仅可以杜绝档案管理的钻空子等问题,还能够增强档案管理的效率,为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和依据。
(二)提升领导和工作人员素质,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队伍建设
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领导和具体的管理人员两方面的主体,因此提升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意识及素质,是必要的保障。领导作为工作具有指导和方向性的作用,基于实际工作中领导不重视档案管理的情况,首先要端正领导阶级对于档案管理的正确认识,如可以对领导加强培训或者学习,树立正确的观念,促进其在工作中的方向指导作用。其次,对于具体的档案管理人员,要在态度和能力两方面加以提升:一方面要培养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及工作态度,培养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确保思想意识上的进步和创新;另一方面,针对目前管理人员专业性差的特点,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素质高的干部档案管理队伍。
(三)加强档案材料的整理及管理
首先,针对档案形式陈旧、材料不齐全的问题,要做到及时收集和更新档案资料和内容,确保最新的档案材料在第一时间送交相关部门做档案归档,确保干部档案真正做到真实反映干部的工作情况和个人的真实水平。另外还要做到档案材料的查漏补缺工作,确保将所缺材料进行及时补充,保证档案的完整和质量。
关键词 事业单位 档案管理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特征
(一)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具备保密性
事业单位是我国的重要信息管理机构,一般是由国家设置的,虽不属于政府机构,但是其所存放的档案主要用于为国家各类机关提供档案管理和信息支持。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是履行期参与社会事务管理职责,涉及教、科、文、卫等各个方面,包括国家各个行业的机密文件的保存,因而具备保密性,需要做好保密工作,防止相关机密文件的泄露。
(二)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具有公共服务的特性
事业单位是由国家出资设置的具有公益性的组织,保存的各类文件档案,是对社会各类行业的信息收集汇总,这些信息因为无法让社会市场自动参与资源调配,所以,需要借用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这些事业单位不具备盈利性质,无条件给国家机构和社会提供相关信息查询、咨询和借阅等服务,以为社会服务为宗旨,具有公共服务的特性。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虽然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但是却没有受到领导们的足够重视,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经济建设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致使广大领导者更加偏重于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而忽视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传统经济发展历程中,对于档案管理与经济建设的相关性没有得到切实的理论认识,致使现代社会经济建设者对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也没有形成完全的重视意识。
(二)档案管理人才缺乏
档案管理具备专业性和复杂性,需要专业的且有丰富经验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才能够促使档案管理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但是,档案管理的人员设置现状却出现人才流动性大,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基本上月月有变动,年年有更新,导致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性,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导致档案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三)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室人员岗位职责、档案鉴定制度、档案监督制度和安全与消防制度等等,总体的档案管理制度的下属各分支制度都必须要有明文的规定,并进行细节化的探索和相应的责任落实,但是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起步晚,发展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档案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档案监督制度没有建立健全。
三、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认识
转变思想认识,并不是说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这方面的认识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和偏颇,而是指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存在细微的差距,所以,需要转变思想认识,加强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
首先,要转变领导者的思想认识,促使他们能够更加重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够从政策上给予相关的支持,做出正确的符合事业单位整体利益和整个社会整理利益的战略决策,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做好档案管理的各类制度建设,为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外在客观环境。
其次,要转变整个社会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思想认识,加强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社会监督力度。要转变整个社会的思想认识,最重要的是需要国家能够尽可能加强对事业单位的支持,从宏观上带领大家关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事业,同时要尽可能地利用报纸报刊、电视媒体等加强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宣传。
(二)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和管理
首先,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具体的培训内容包括档案管理理论、档案管理技巧、档案修复技巧和档案管理制度的培训,让档案管理人员能够从理论到实际操作都能够有更高层次地提高。
其次,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明确专业的分工,促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有序地工作,与此同时,有必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薪资福利管理,尽可能地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水平,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晋升空间和发展空间,并做好离职人员的工作交接管理。
(三)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需要完善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室人员岗位职责、档案鉴定制度、档案监督制度和安全与消防制度等相关制度。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要能够档案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需要更新的要及时更新,需要删除的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后才能删除销毁,要做好安全设施建设,防止档案的丢失和盗窃,重点做好内部监督控制制度的建设,促使档案管理制度得到切实的执行。
四、总结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于其保密性和社会服务性的特征,有必要进行现状的探索和改善措施的探索,以顺应时展的需要,提高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其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袁双盛 提升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建议[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8)
在我国档案事业中,档案管理是作为一项核心组成部分存在的,具有一定的繁琐性。个人乃至企业的良性发展,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档案管理的支撑。为此,档案管理应引起各界的充分重视,而目前,探究科学的档案管理方法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热切关注的问题之一。笔者对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主要路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
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提高;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传统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档案事业发展需求,为此,一定要用优化相关管理技术和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方式来强化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从而有效促进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档案科学管理意识得到强化,以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
一、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意义
(一)能够使国家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
档案的意义在于对个人乃至国家的基础建设进行准确的记录,体现了个人或国家的文明程度、精神文化和历史印记。因此,对档案管理科学化化水平的提升意味着深度完善并剖析个人乃至国家的发展过程以及历史原貌。由于档案工作固有的属性,使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真实性的特点,能够进一步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二)能够促进档案工作的长足发展。
未来的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需要依托于档案管理工作,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纵观未来的发展趋势,优化档案管理,并提升其科学化水平,使管理工作精益求精是每个工作团体都需要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档案管理工作与档案事业是相互依存的,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能够促进档案事业的良性发展。
(三)能满足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档案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多样化的传统文化形式,包括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优秀文化,档案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可信度和吸引力,既见证了历史文化,又对我国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科学指引。基于此,只有对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行提升,才能够充分发挥档案的重要价值,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能够进一步满足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策略
档案管理科学化对档案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带动社会的发展。为此,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一定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下面笔者将对其提升途径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准确的定位。
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中,档案管理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查阅档案信息提供便利条件。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能在于通过档案信息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从业人员一定要有意地培养服务意识,并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正确的定位,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遵循档案管理的科学发展理念。
对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升彰显了科学发展理念的有效落实。相关部门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要具有超前意识、主动意识,并深入到社会调查研究中,这对于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此外,相关从业人员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对信息安全与公开的协调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并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以及人民的合法权益。
(三)不断健全对档案管理相关制度。
目前,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迫切性,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为此,构建一个系统、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是每个团体、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当前任务。企业领导和相关从业人员也要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重新认识,并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健全,从而使从业人员的管理行为得到科学的规范,并促进了企业工作效率的提升。
(四)优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虽然我国档案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就目前形势来看,档案管理任务仍任重道远,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企业应该加大对档案管理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培训的力度,并对其工作意识进行提升,最终实现其业务水平得到科学优化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作为我国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在现阶段的市场发展需求日益提升下,一定要重视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发展,并准确地对其定位,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档案服务。
作者:刘晓瑛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国兰.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