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机化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有机化学专业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机化学专业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机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第1篇:有机化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药学,有机化学,困惑

一、积极心理暗示,消除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畏惧心理

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缺乏自信,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原因是我校大部分高职生都是文科生,化学基础相对薄弱,这种原有的认知,使他们从心理上排斥有机化学。因此,在第一堂有机化学课上,应该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消除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畏惧心理,树立学好有机化学的信心。此外,部分学生还觉得化学难学是因为一个个的化学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就像英文单词一样让他们头疼,这个时候可以告诉他们只要认识C、H、O、N、S这几种元素,然后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就可以学好,这样就能够消除学生原有的认知带来的抵触性,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中进入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鼓励欣赏的语气给予学生反馈,暗示学生勇敢地学习和发言,这样可以有效地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试一试,你没问题”,“分析的很有道理”“不错,很好,就是这样的”等褒奖式语言可以起到鼓励的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改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短视症

1、结合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有机化学绪论课上,要结合日常生活,消除他们印象中枯燥无味的化学,激起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设置悬念,激发其好奇心,带着问题听课,使他们以最佳状态尽快的融入到学习中。例如,“有的人喝酒会脸红,有的人脸发白,这是什么原因呢?喝醉酒后又如何解酒呢?”;“醋是酸的,糖是甜的,咖啡是苦的,是什么成分让它们的味道不一样呢?”;“茶叶有很多作用,有助于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美容护肤、醒脑提神。”等等,这些都需要有机化学的知识来解释。

2、紧扣药学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一学生对药学专业认识尚浅,认为将来就是卖药的,学有机化学没有用处。针对学生的这种困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对策:首先,教师在第一节课应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及要求。作为一所高职医学院校的药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有医院药剂师、医药企业相关岗位、社会药店店员等岗位。其次,告诉学生工作中会需要考取药剂师、执业药师等药学专业的资格证书,而这些证书的获得都需要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密切联系药学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对映异构体的生理活性差异时,可以列举学生感兴趣的“减肥药”-左旋肉碱,左旋肉碱是一种营养强化剂,被广泛用于食品、临床医疗等领域,在2003年被国际肥胖健康组织认定为最安全无副作用的减肥营养补充品,但左旋肉碱不是减肥药,它的主要作用是运输脂肪到线粒体中燃烧,是一种运载酶。要想用左旋肉碱减肥,必须配合适当的运动,控制饮食。右旋肉碱是左旋肉碱的对映异构体,却已被证实对人体有害,可造成肌肉酸痛,严重时会导致肌肉萎缩!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降低学生学习的困难度

1、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板书相结合

有机化学知识量较大,各章节的知识既有抽象的化学结构,又有具体实际的化学反应以及有机物的命名,学生很难适应,无法及时接受所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具体的做法是以板书为主,配合PPT展现,中间穿插模型讲解。例如对于有机物的命名以及有机化学反应,用传统板书讲授,在板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节奏走,知道一个有机物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一个有机反应是如何发生的,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来吸收所学知识,如果用多媒体技术来讲授这部分内容,学生普遍反应跟不上。在这里,多媒体所展示的知识量比较大,学生会忘记,而板书是做给学生看,学生就会记住, 在此基础上如果再让学生做题,也就是让学生参与,学生就会掌握。

2、对照比较,归纳总结

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觉得内容繁杂,知识点分散,容易混淆,头绪乱。普遍出现了“上课能听懂,下课就忘;学了新知识点,忘旧知识点”的困惑。原因是学生脑海中只是知识点的复杂罗列与堆砌,没有使之系统化。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可对相似的知识点采取对照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找出其共性和个性,就可以使知识系统化,从而做到融会贯通。同时,应注意各个章节知识点的相互关联,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起知识的整体框架。例如可针对不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常见有机物的鉴别、有机反应式等分类归纳总结,让学生从中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从而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解,这样就会提高学习效果。

3、案例教学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意识薄弱。通过课下与学生交流发现,大多数学生做不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机械的去完成,很少主动动脑思考。针对这种情况,可选择性的对某些章节进行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开发,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不受教师行为的限制。学生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案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解决问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进行互评、提出质疑,最终得出结论。例如,在羧酸这一章中,教师可引入案例:惊动全国的“齐二药”药害事件,就是患者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后出现急性肾衰竭临床症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整理,经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了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该批号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二甘醇,二甘醇在人体内经氧化代谢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乙二酸(草酸),草酸能与人体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结石沉降在肾脏,从而导致肾衰竭。在这个案例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搜集和处理信息,小组内学生间乐于讨论与交流,基于此案例教学,学生体会到了有机化学在药学专业中的重要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并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春叶.浅谈医学有机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1(3).

第2篇:有机化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1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及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有机化学与人们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类的生命就是一个有机体,由各种各样的有机物组成,如蛋白质、核酸、糖类等,这些物质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同时也参与体内的各种合成代谢。其次,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有机物,如我们穿的各种衣服,都是由各种合成纤维构成,饮食中少不了各种有机蛋白质、有机营养物质。最后,有机化学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如有机化学合成的各种药物,不仅治愈了人类多种疾病,并且提高了人类的寿命。1965年,人类合成的第一个人工胰岛素——结晶牛胰岛素,在我国诞生,为糖尿病病人带来了福音。

2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对学生的意义

(1)训练学生动手操作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单独以老师为主体的理论教学无法将整个有机化学知识点融会贯通,而有机化学实验就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解决了学生上课时对不明白知识点的困惑。例如,在学习有机物萃取时,很多学生在理论课时对萃取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都是死记硬背,而实验课时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完成或者协作完成,将会彻底领悟到萃取的原理,并掌握分液漏斗的正确使用方法。有机化学同时也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例如阿司匹林的制取,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在人类的药物发展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此药物进行合成可以使学生明白有机合成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对重结晶提纯法进行巩固。

(2)训练学生科研思维与专研精神。有机化学实验由于其操作性强、专业性强等特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考验,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与专研精神。诸多著名的化学家如居里夫人、门捷列夫等,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是凭借实验训练带给他们的科研思路以及实验成果。本科阶段的化学实验要注重的是实验的热情,因此将他们的热情鼓舞起来后,他们才能够真正投入到专研当中。

(3)为学生步入未来工作岗位打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专业相关人才进入未来工作岗位的必要条件,只有掌握基本操作的技能才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需求。我国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市场和人才培养方向的脱节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操作技能差,理论考试都能得高分,而一到具体应用就措手不及。然而,对于那些不从事化学相关专业工作的专业来说,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基础性的实验,对未来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都是一种重要的铺垫。

3目前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方法落后、实验设备陈旧。有机化学实验教材内容一般是那些已经完成被认可的基础性实验,这些实验虽然很经典,但由于实验方法落后导致实验耗时长、操作繁琐,有的实验要6个小时以上才能结束,这使得一些本来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同学望而却步。而实际上有机化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验手段也不断在进步,采用先进的实验方法可大大缩短实验时间,这非常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我国诸多高校在有机化学实验设备上都存在着设备过于老旧的问题,很多实验无法开展下去的重要原因就是实验设备的短缺,一般都是几个学生用一个实验台或者一台操作仪器。在实验方法上,除了传统的基本内容外,没有将社会上用的新技术引进去,学生不知道学完后用在哪里,自然无法激发他们的热情。而很多现代社会根本用不到的理论仍体现在实验教材上,这不仅耗费了学生和老师的宝贵时间,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

(2)实验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实验的安全患包括三个方面:①我国目前很多高校在实验室安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隐患,例如缺乏实验安全操作柜,实验试剂过期或者不合格等现象屡屡出现。②一些有机实验本身存在安全患,比如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该实验要使用钠砂,金属钠遇水即燃,在热熔钠块并震荡使之变成砂粒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钠会从瓶子里喷出来,非常危险。而事实上笔者在从事这么多年的有机合成研究过程中从未使用过钠砂。③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很多学生都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带口罩和眼罩,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如试剂喷射到眼里,或者身上,则无法进行有效及时的处理。

4对基础有机化学教学的看法

(1)明确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目前我国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明确其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我国大学现在开展的是素质教育而不是二十年前的精英教育,因此将过多的要求投放在学生身上,将会导致他们厌学或者恐惧。有很多学生还没有进行实验就被那些高难度的要求吓得退却,不能激发他们的实验热情、钻研热情。笔者认为,本科阶段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主要目的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他们有学习的热情与渴望,才可能进一步地钻研,也才可能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

(2)因地制宜制定本科教学的培养策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应该采取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化学专业的同学和相关专业的同学应该制定不同的目标,不能一概而论,否则有机化学实验课将对那些基础理论学习少的同学产生很大的负担。本科教育注重的是素质教育,因此着重在于培养他们的实验热情,只有奠定热情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地实验和攻读研究生。

5改革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1)改革实验教学的理念与目标。本科阶段的有机化学实验其本质上的问题是教学理念与目标的偏差。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彻底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不能将二十年前的目标与理念用于现在。制定的理念与目标应该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同时也应该结合社会市场的需求。笔者认为本科阶段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理念与目标应该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热情,提升素质教育。

(2)根据社会需求,改进实验方法、设备。现阶段我国本科有机化学的实验不能与时俱进,没有跟上社会需求的潮流。因此,应该引进那些社会工作中需要的实验、删除那些社会不需求或者用不到的实验,改进实验方法的前提就是要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实验设备,因此可以采用和企业联合办学的策略,由企业投资引进设备,同时企业排除专门人士进行指导,带领学生参观公司,只有了解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保障。同时也要尽量使用现代的有机合成方法和手段,增加实验的实用性,还可以找一些现象明显、容易成功、能显著提升学生兴趣的实验,以替换危险、气味大的实验。

(3)分阶段教学的培养方案。在本科阶段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培养策略: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是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化学应用公司或者大型科研院所,也可以是老师通过简单的实验激发学生动手的热情。其次,对那些有实验操作热情的同学,可以引进到老师的科研队伍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以及钻研的能力。最后,结合同学自身的情况,给出不同的建议。例如对那些具有刻苦钻研精神的同学,可以将其作为保研的对象,对于那些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将其推荐到合作的企业当中去。

6结束语

第3篇:有机化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改革;设计性实验

近年来,为应对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学生就业水平,我校开始向应用型大学转型[1]。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化学专业的相关课程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我校化学、精细化工、环境工程和制药工程等专业的主干实验基础课之一,有机实验操作可以充分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2-3]。然而,在近两年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对老师和课本产生很大的依赖性和惰性,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看重,因此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多方面总结了我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有效的改善教学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

1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我校有机化学实验的课程教授方式主要是教师在实验开始前先讲解原理,实验具体步骤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学生依照实验指导书描述的过程进行实验操作。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只会机械的操作,对每个步骤的原因了解不深,不能独立的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实验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敷衍了事的情绪存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我校有机化学实验是在大一或大二开设,这些学生入校时间不长,还没有很好的适应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变。由于大学的学习主要靠自觉,在没有高考压力的状态下,学生很难花时间认真做好实验预习,预习报告往往是直接照指导书机械抄写,没有思考。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直接给学生提供解决方案,这样使得学生对教师产生了非常强的依赖心理,从而失去了学生自己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1.2有机实验课程模式化,内容陈旧

目前,我校有机实验课开设了9个实验,其中,物理常数的测定和验证性实验占了8个。每个实验课程在实验指导书中都能找到对应的讲解,从而增加了学生对课本的依赖心理和降低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最后一个虽然是设计性实验,但也是非常经典的有机实验,学生可以很快在网站上找到具体步骤。这种课程设计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有机课程设置中一些内容过于陈旧,没有更新与现阶段科技接轨的内容有的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在日常科研和生产中早已淘汰。比如熔点的测定这个实验,在熔点仪已经普遍使用的情况下,实验中仍然使用的是传统的熔点管测定法,这样的实验设置难以提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生今后的工作需求。

1.3开课时间不合理,有机实验所涉及的仪器设备较少

对于有机物而言,合成与结构表征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根据我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有机化学基础课中结构表征部分的内容由仪器分析课程教授。根据课程安排,仪器分析一般在大二或大三开设,这就导致学生在上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时候对仪器的知识了解甚少,而无法对实验中合成出的样品进行结构分析。所以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设置只强调合成部分,对于结构表征的仪器设备基本不会涉及,从而造成学生有机化学学习不完整的现象。其次,有机化学是我院一门传统课程,已经开设多年,部分仪器设备老化现象严重或者已经损坏。又因为科技的发展,很多老型号的仪器市面上已经很难购买到,造成补充的仪器与原有仪器操作步骤不同,从而给上课的老师和同学造成困扰。所以部分涉及使用仪器的实验,会面临仪器不够的现象。往往是多名学生共用一台仪器,很多学生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具体操作仪器,只是最后记录了几个实验数据,使得学习效果不佳。

2解决措施的探索

2.1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数量

设计性实验是指学生根据老师给定的实验目标,自主拟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相关器材并且独立完成具体实验操作并得出结果的实验[4-5]。这种实验方式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在没有老师具体指导或者老师少量指导的情况下相对独立的完成实验。这就迫使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减少了对课本和教师的依赖性。设计性实验能否顺利开展,选题至关重要。课题即不能够太难,超出学生所学知识范围,又不能太容易,失去设计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在选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在选择设计性课题时要符合大一或大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2)所选课题的实验方案应尽量避免唯一,即不管是从原理上还是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上都有多重选择的内容,这样才能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3)考虑到具体课时和实验室管理要求,所选课题应避免长时间进行的复杂实验,实验时长最好是在3~4小时。(4)实验课题要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切实有效的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可以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学习潜能,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更新教学内容,科研反哺教学

教学、科研并重一直被认为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特征。高校教师在努力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本专业前沿性的研究方向,从而让学生了解更多对今后继续深造或者工作有帮助的知识。因此,在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可以适当增加1~2个与授课教师科研相关的课题。具体的实验方案由授课教师制定,但实验结果应该是开放性的,没有确定答案的。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实验现象。针对不同的实验结果,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课后查阅资料,解释在实验报告中,这个过程类似于一个部分设计性实验。通过这类新型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开展,一方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对自己专业有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更新部分设备,改善实验条件

为了减少多人合作时同学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惰性,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机实验室最好能根据学生人数,为每位学生或者最多两位学生准备一台仪器设备。另外,在实验室管理上,应针对具体情况,对现有的年代久远的仪器设备进行更新和淘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内容的时效性,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3结语

本文以我校有机实验教学为例,指出了高校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针对有机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模式单一、课程设置程序化和实验仪器较少等问题,依次提出了增加设计性实验数量、更新教学内容和淘汰部分仪器等建议。期望通过这些有机实验教学上改进,可以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实验技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继续深造或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海鸥.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4(23):88-89.

[2]解正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128-129.

[3]王静.“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2016,18(1):74-75.

[4]孙婷,李静,侯旭锋,等.综合性、设计性有机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0,20(1):49-51.

第4篇:有机化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从2013年至今,笔者学校对有机化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以下六点改进措施,力求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1.以“够用”为度

增加实用的教学内容,减少不必要的理论知识笔者学校根据课改“16字方针”(德育为先、因材施教、贴近企业、突出能力),在专业课程大纲、教学目标及专业课校本教材的选用上首先进行改革。专业课程大纲设置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广泛调研,使开设的课程能满足企业岗位知识、技能的要求,又使学生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经过两年的摸索,将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分为四大块:基础内容,专业相关内容,人文和社会科学相关内容,实验及实践内容。教材是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没有创新的教材,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会困难重重。传统教材有严重本科化的痕迹,对技校学生来说知识太难、太深,内容太多。学生拿着厚厚的教材一筹莫展,严重影响了学习的兴趣,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课程改革中,笔者学校对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够用”为度,减少不必要的理论知识,将学习内容更为实用作为目标。在实践中,通过校本教材逐步实现这一目标。校本教材中精简和更新了教学内容,进行了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按照内容少而精、增加学生自主性的原则,根据课程的特点,在精、新、易懂上做文章。还以实施实验选修和设计为切入点,推动教学改革,完善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课程结构。

2.增加实践性课程

减少理论授课时间实验室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笔者学校加大了对专业实验室教学设备的硬件投入,使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在教学计划上,增加了实验的时间,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建立开放型实验室,增加学生在时间上的自由度,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学生“以我为主”,在教师引导下积极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制订方案、动手设计或实验、分析总结等,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增加企业实践的机会

减小学生和企业的距离课改的方向是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中专业岗位技能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就业,也关系到企业对学校培养对象的认同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同。笔者所在专业的学生主要安排在市内的医药生产和销售等单位进行生产实习。企业实习让学生认识药剂专业的行业概况,初步了解处理流程,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扩大知识视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习期间感受企业氛围,处理好人际关系,为学生踏入社会奠定基础。

4.增加考核的方式

避免“一卷定终身”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改思路。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对学生考核采取以能力为主的多方位综合评价。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培养机制和考核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方式。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中职生,其教育应是就业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所以笔者认为考试不应该把考查学生的记忆力作为重点,而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为指向。针对学生考试搞突击的局面,笔者学校在课改过程中将考核形式多样化,用开卷考、口试、实验操作考试、调查报告或小论文代替传统考试。多样的考试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让他们真正理解、掌握、运用书中的知识;同时便于老师在命题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试题的灵活性,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

5.增强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对象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等。这些方法的实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启发学生自觉运用创造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去探索新的理论和形成新的概念。笔者学校积极探索项目课程下的理实一体化、模块化教学工作。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把形象性与生动性、科学性与启发性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通过教学环节,形象、直观地理解所学到的课程知识,拉近与知识的距离,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6.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增强教学效果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网络时代,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课程建设现代化的标志。笔者学校教师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等教学课件,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和直观化,克服时空限制,因材施教,使知识、信息迅速传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校内外相关的网络资源,作为该课程教学的参考资料,包括电子书籍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的实验环节中,笔者学校充分运用视频影像,把学生的操作拍成视频,让学生观看,查找自己的不足,加深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小结

第5篇:有机化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由于传统教学以考试为主要考察方式,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准,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因此造成了中国学生理论知识很扎实,但对比起外国同龄学生,欠缺较多的是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进一步深化应用化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黑龙江大学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应用化学专业研发实训课程。经过在专业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努力探索、重视成效、不断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课程体系

1.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本课程属于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程,基础学时30学时,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开设。主要锻炼学生利用所学应用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处理科研、生产中的各项实际问题,使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2.课程内容

本课程着重通过承担科研和技术服务,实现产学研结合,以项目带动教学,实行“实训-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就业”一体化的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是“实训-技术服务(技术研发)-就业”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的价值中枢,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的技术研发是加强学校与企业联系的纽带,增强师生企业工作经验和技术应用性科研能力,为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实现“零距离就业”创造了条件。

本课程设立精细有机合成、晶体设计与生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制及有机催化四个方向,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向进行学习。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在专任指导教师的直接示范和指导下,从学习阶段直接进入到科研和生产阶段。

本课程注重实效,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实训方向的设备、生产流程、管理流程等进行认知乃至熟练掌握。指导教师对有关本方向本次课题的理论进行细致讲解,尤其是基础理论课上没有涉及的内容要格外注意,根据不同项目设立数个研究小组,对涉及的有关安全问题或贵细化学品的使用进行现场考核后方可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3.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与生产实际力求保持一致,本课程分方向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以研究成果或生产产品的质量为第一评价因素,研究小组组员相互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以专业知识、设备操作、研究或生产积极性、团队合作能力等为具体事项,加强评价的反馈与学生的改进,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4.课程保障体系

本课程以《黑龙江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条例》、《黑龙江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条例》、《黑龙江大学本科实验类课程质量标准》等条例或标准为管理依据,保障教师的教学工作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参与本课程教学的指导教师均为年富力强、具有丰富科研及生产经验的正高职、副高职教师,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以上。由于设备购置与实验场地建设的投资较大,因此在设备购置与实验场地的建设上避免“一次即成”急于求成的急进思想,而采用渐进的思路,逐步发展。这样做还可以保证设备购置先进性,不容易很快就被淘汰。

二、课程效果

在应用化学研发实训课的课堂上,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科研和生产中,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直接与用人单位的工作无缝衔接。例如,我专业的精细有机合成方向的学生在课程中直接进行定制合成有机化学品的研发工作,从定制产品有机结构逆向合成路线设计到原料厂家和价格的确定,从TLC反应过程监控,柱层分离样品,从小试到中试,到工业化生产,全流程学习及操作。尤其是从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中使用的50毫升的小烧瓶放大到25升的玻璃反应釜进行小批量生产试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有机化学反应的放大效应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学生生产出的产品又需要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仪器分析数据进行纯度测定,填写产品质检报告,产品包装、产品发运,最终产品成本核算等环节均有参与。这些学生参与的过程与国内数以千计的有机合成公司的工作流程完全一致,实现了学生的定向培养,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合格人才。

三、课程展望

学生进行应用化学研发实训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进入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后的工作本领。但是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有部分同学提出不能总想着为公司创造价值,能不能尝试自己创业,让别人为自己打工,自己获得最大的收益。为此,在将来的课程中,我们将与学校的创业教育学院紧密合作,尝试设立黑龙江大学小企业扶植基金或成立产业园,直接以科研或生产型企业孵化器的形式引导参与课程且有创业意愿的同学进行创业。这将真正地做到产学研一体化,顺应时代对应用化学人才的需求,为学生顺利地走向技术或管理岗位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经过几年不间断的努力,我们在应用化学研发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为针对性特别强,学生学习劲头足,对课程的满意程度远超专业其他课程;学生掌握了大量工作技能,符合企业需求,近3年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在课程内容和深度等方面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李建红.基于实训课教学评价表的学生职业培养.高等教育,2012,20,87-88.

[2]何宏斌.搞好学院实训课教学的建议与思考.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4(3),70-71.

[3]张志强.浅谈如何提高实训课堂学习效率.价值工程, 2012,31(1),244.

[4]林状辉.谈“任务驱动”在实训课中的实施及功效.科技信息,2012,12,204-205.

第6篇:有机化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1专业知识体系的调整

2006年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制定的《高等学校材料化学专业规范(讨论稿)》(以下简称“规范”)中所制定的专业知识体系对于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显得内容偏多,理论偏深,要求偏理,工程意识不强,因此,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办学实际,对“规范”中所界定的专业知识体系中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从而形成了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发展的专业知识体系。该体系内容调整的思路和原则是:精简内容,保证基本理论和必要的基本知识,降低难度,突出应用特色,体现学科进展;达到学生具备继续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所学知识于工程实践的能力,适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如“规范”中的量子力学基础、计算化学、电子论、材料科学中的数学等理论性强的内容一律删除。调整后,体系由化学基础知识、材料科学基础知识、专业方向知识三个部分所组成,其中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化学知识,化学原理、化学方法;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的结构、材料的化学制备,材料的分析测试、材料的物理性质以及材料的成型加工等;专业方向知识包括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加工以及应用等,详见表1。

2课程体系的设置

设置什么样的课程来贯彻实施上述专业知识是我们一直以来探索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改革问题。课程设置不同所获得的教育效果也就不同。在这方面各学校办学情况不同其做法也不一样[2-4]。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材料化学既然是研究材料的化学问题的科学,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当强调化学基础的学习,只有具备厚实的化学基础,才有可能弄清材料的化学问题,并用化学方法去研究和解决材料的化学以及其他问题,未来发展才有后劲;另外,化学基础好更有利于学生就业。因此,我们设置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学和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材料等9门核心课程来完成化学基础、材料学基础和专业方向等三部分知识,并做到统一考虑内容取舍、不重叠,处理好课程的相对完整与课程间融合衔接;精简繁多的数学推导和叙述性的内容,做到“简明”而不弱化基本理论,以满足材料化学专业本科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要求;引进学科近展的新内容,反映学科发展的方向。在教学内容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材料等都紧密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渗透工程意念;分析化学以仪器分析方法为主;物理化学强化热力学基础和界面与胶体化学及其在材料化学中的应用;材料化学注重材料制备和分析测试;材料科学基础主要介绍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材料的成型与加工(如表1所示)。

3课程标准的制定

教学的规范化、标准化是课程实施质量的保障,为此,我们陆续制定了上述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全面体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理念和课程功能。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及其评估的依据,同时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加强课程建设的基础,它的制定和实施,将全面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对于培养素质全面、富有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5]。

第7篇:有机化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药学专业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计算机基础、形态学概论、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基础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毒理学基础、药物的波谱解析、药事管理学、专业技能实验等。

药学专业就业前景 我国的药学事业的发展也是非常迅猛的,许多药品都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也与外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在专业人才方面有稀缺,这表明药学专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社会对药学才的需求正在增加,本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制药业发展较快,尤其是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在增大,企业对药学人才比较青睐。还有一块就是生化药品,这是一个新兴也是尖端的行业,发展前景很好。

药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分配到制药厂和医药研究所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生产质量保证和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也有很多人从事药品销售。

药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可以到制药厂和医药研究所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生产质量保证和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药学专业就业方向也有很多人从事药品销售。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制药、医疗、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制药/生物工程;

2 医疗/护理/卫生;

3 新能源;

4 医疗设备/器械;

5 批发/零售。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医药代表、销售代表、产品经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医药代表;

2 销售代表;

3 产品经理;

4 药剂师;

第8篇:有机化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生物技术专业主要课程

生物技术专业的主要学习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植物组织培养、生化分离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

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知识领域是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功能与重大生命活动,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及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本专业对于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严格。毕业生主要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高级管理工作。

生物技术一直是政府所支持的重点产业领域,包括克隆在内的尖端研究都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所进行的,所以相关生物学专业的就业状况一直以来都是趋向于良好发展。

无论是在研究机关或者生物公司,投资每年都有所增长。而职位的增长速度也保持在4-5%左右。生物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十分强的学科,伴随科技飞速发展,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交叉性越来越强,许多生物相关的新兴学科方兴未艾。此外,生物相关的应用类学科包括公共卫生,食品,营养等,人才缺口也较基础研究类大。

生物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1)本专业与实际联系紧密,理工并学,涉及及生、医、农、食品以及环境等领域,所以本专业毕业生可到生物学、农业、医药、食品发酵或环境保护等相关的企业、公司或机构,从事新产品研发、实际生产或质量监控方面的工作;

(2)到各类生物技术公司或有关企业单位从事生物产品的营销推广工作,如医疗器械、药品、食品等;

(3)继续在国内深造,攻读生物、医药、食品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第9篇:有机化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是统领专业课程建设的纲,是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宏观框架。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说明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基本达到了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西安工程大学 应用化学专业 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建设 学生能力 

    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对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的制定与实施,培养造就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多样化人才成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专业教学计划是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宏观框架。专业建设是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计划中的课程的设置来实现的,而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所以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是统领专业课程建设的纲。 

目前,国内外的高校对教学计划的制定主要采取了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学生自己选课,自己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而另一种是由专业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前一种可以照顾学生的兴趣,更能体现以人为本,但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更高,但是也要有学校的框架性指导。我校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的是后一种形式。 

我校应用化学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目前已有七届毕业生。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特色是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化学为基础;已形成材料物理与化学、界面与胶体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业分析四个专业方向;拥有博士后1人,博士6人,教授1人,副教授8人,教学和实验人员共19人的稳定合理的教学团队,(团队绝大多数成员出身是211大学),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了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校级特色专业,校级精品课程一门,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几十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数十篇sci科研论文,申报数项专利的显著成绩。七年来学生年就业率平均为90%。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坚实的化学基础理论、较宽广的应用化学知识、较强的基本实验技能、现代实验技术及初步科研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化学工艺生产知识和化工技能,能从事化学、化工应用基础研究、科研开发与管理、解决一般化工生产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其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使学生受到化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研管理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知识和能力。 

(1)具有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外语文献阅读能力,并熟悉文献检索方法。 

(2)掌握化学及化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受到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适应能力,能够分析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生产、科研与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3)了解一般化工过程特点及单元操作工业基础知识;具有化工制图的基本技能。 

(4)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状况。具有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 

(5)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图文处理和信息管理的能力,能熟练上机操作。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专业的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体系包括公共基础教育、学科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大部分。公共基础教育涉及人文社科管理系列、体育系列、校公共选修课,外语系列,自然科学系列。其中外语系列包括大学英语和自然科学双语课程;自然科学系列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计算机应用等理论和实验课。学科基础教育涉及工程基础系列、技术基础系列、专业基础系列和选修课。工程基础系列包括化工原理、化工制图及化工(厂)设计、金工实习;技术基础系列包括电工学、仪器分析、波谱分析基础及应用;专业基础系列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专业教育包括界面与胶体化学、材料化学基础、有机合成、化学反应工程、专业实习、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与专题等。这个教学计划保质保量的实施可以达到重基础、宽口径、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我们专业建设这几年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从反馈途径了解到学生的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但我们并不能掉以轻心,今后我们要突出品德和业务能力两个方面培养,培养目标也要与时俱进,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要着重通过毕业论文环节进一步加强品德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我校的应用化学专业能突飞猛进,走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