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年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青年教师学习材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年教师学习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年教师学习材料

第1篇:青年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一、加强科组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综合素质能力

1、狠抓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先后多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东莞中学常规教学工作要求》、《教师法》等有关学习材料,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加强师德修养、树立忠诚教育事业的信念,做到敬业爱生、严谨自律、勇挑重担、团结协助、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终身学习、锐意进取。

2、积极学习新课标及新理念,完善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影响已见端倪。面对深化教育改革为教育事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教育的思想、理念、途径与方法正面临重大的变革,因此科组特别重视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与教育教改相关的教育理念的学习,以帮助他们在教学、教育工作中树立与新课程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观、人才观、语言观和质量观,从而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做到与时俱进。

3、着力科组建设,使科组管理工作步入科学的轨道。

1)继续实施“人人有职、有权、有责”的岗位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科组的“激励机制”条例,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科组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建设科组的智慧和力量。

2)为了使科组的档案管理规范各系统化,本学年进一步完善科组的资料、资源和科组教师个人的资料的档案管理,指定专人写好科组日誌。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改革及全体教师的一致努力,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科组的内部管理现已步入正轨。

二、狠抓常规教学工作,力求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抓好常规教学工作,把学校教学工作任务落到实处。重点抓好教学中心的五个重要环节:备课、上课、命题、辅导、早读。

2、充分发挥备课组长的组织作用,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并要求认真做好备课小组的活动记录。

3、组织备课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或跨年级进行听课评课等交流活动,令科组上下形成互学并进的良好气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重点抓好毕业年级的教学工作,主要做到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组织新旧毕业年级备课组进行经验交流,研究新一届毕业年级的教学工作。去年的毕业年级教学成绩突出,为新一届积累了一定值得借鉴的经验。

2)定期组织骨干教师检查、指导研究毕业年级的教学工作,及时了解情况调整教学措施把握好教学方向。

3)组织毕业年级教师认真研究有关信息,密切与市教育局教研室的联系,拓展教学信息渠道,及时了解两考的信息动向,促进两考成绩更上新台阶。

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特色活动,竞赛辅导取得喜人的成绩

继多次举办大型的英语角活动后,今年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在形式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为学生开拓了更广阔的展现空间和锻炼空间。去年暑假协助学校举办了我校首届英语夏令营活动;上学期末协助市教育局举办了“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东莞赛区英语演讲大赛,并在大赛中取得喜人的成绩,我校夺得高中组第一、二、五、七、八名;初中组第二、第六名;本学期我校学生参加了由东莞市侨联、共青团东莞市委、东莞市教育局合办的,共有77所中学参赛的市“悦诚、龙昌杯”中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在大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高中组第一、二、四、七名;初中组第四名,奖金总计人民币五万多元,为我校赢得了声誉;初二学生在参加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国一等奖五名;全国二等奖三名;全国三等奖六名;市优胜奖三名。

为了让寓教于乐,使学生学以致用,使全校形成浓厚的英语氛围,今年科技节我们科组又举办了大型的“英语游艺会”,活动形式新颖活泼,英语知识含量高,学生的参与人数广泛,赢得了一致的好评。

四、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大力推动科组的教学改革

本学年英语科组已立项的科研项目有4个,其中全国立项的项目有高一备课组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的国家级科研课题《报刊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途径研究》;省立项的有赵活擎老师的“创建东莞中学英语教育特色实验的研究”;市立项的有刘笃锋老师的“利用辅助教材,加强普通中学英语教学”和蔡东科老师的“中学英语教学实验与研究的做中学”等。教学论文方面:周妙玲老师的论文获市二等奖和三等奖;廖焕红和吕荣梅老师的“报刊阅读课例”均获全国优胜奖。

本学期在我校对外开放日活动中,苏立光、陈宇明、陈桂华三位老师的公开课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市及全省各地前来观摩的老师,并受到了较高的评价,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本科组开展探索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

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

1、制定有效的青年教师培

训计划,本学年先后组织了青年教师参加思想学习和岗位业务培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文明礼貌和师德教育,引导青年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定期向青年教师推介学习材料:《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英语课程标准》、《新课程》等优秀教学教育理论书刊;组织观看了优秀课例录像,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2、实行“一帮一”或“二帮一”的帮教制度:制定相关措施检查督促;制定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的互相听课计划;本学年落实了“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教育论文撰写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认真指导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和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真正使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的“帮学,帮教”工作落到实处。

3、充分信任青年教师,大胆使用,让他们挑重担:如担任毕业班备课组长、主持或负责课题的研究、辅导学科竞赛、担任科组的工会小组长及参与组织市、学校大型活动,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4、本学年还组织了一系列的文体活动或外户活动,如登黄旗山、排球比赛等,这样可以加强教师间的交流、沟通,丰富青年教师文化生活,使其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六、关心中年教师的身心健康,重视科组的可持续发展

第2篇:青年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青年教师;驱动;追赶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13-2

一、建立“教师成长家园”

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60位之多,他们承担着学校主要的教育教学任务,是学校不折不扣的中坚力量。我每天沉进他们的课堂里,听课、说课、讲解、指导,但是课堂涉及的问题面广量大,课堂结构混乱的问题,教学目标模糊的问题,教学评价失当的问题,教学语言不够规范的问题,教学方法机械单一的问题,甚至还有满堂灌的问题、当课呵斥学生的问题,林林总总的问题靠听一节课说一节课效果甚微。问题的归因和症结是“理念”问题和“思想”问题。对于课程改革带来的全新的现代教学观、教师角色观、学生观、质量观,在他们的教学中体现不够。优秀一点的老师会模仿出去听课学来的一点招数或者拿来主义地从“优秀教学设计”中借鉴一些方法和手段,至于这个方法或者这个设计的道理则不太清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他们的课堂上环节拼接的痕迹常常显而易见,或者出现东施效颦后更加糟糕的教学现象。因此,依靠零打碎敲的就事论事,就课论课、孤军奋战很难解决呈现的问题。

必须集结所有的年轻人,建设一个属于他们的成长家园,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系统地开展培训活动,治“标”的同时治“本”。于是“娄葑实小青年教师成长家园”应运而生!

成立仪式上我精心准备,为老师们做了《青年教师:过“有主题”的教育生活》的主题演讲,温润的话语,真挚的关怀,娓娓道来的是肯定、是激励、是鼓劲,还有对未来的展望。号召青年教师视“教育”为生活生命的组成部分,通过“有主题”的教育生活摒弃盲目、简单和机械,建设灵动的、充满创意的、感受教育快乐的新生活!老师们昂扬地宣誓:“青年盛则学校盛,青年强则学校强。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愿以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斗志、最刻苦的精神、最坚韧的毅力,脚踏实地、恪守规范,勤奋学习、全力以赴、奋勇争先,用青春和生命书写自己教育人生的丰富和精彩!”誓言的铿锵中能够感受到青年教师们要求进步和发展的决心、热情和勇气。

二、建设“学习共同体”

理念先行,思想决定行动。一直以来,我们的印象中认为现在的教师,他们根本不缺理念,缺少的是行为,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是被老师一套一套的所谓“观点”“思想”迷糊了视线。这些理念和思想其实没有真正内化为教师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充其量他们中的相当一些人的大脑充当了理性思想、理念的跑马场而已。所以教师尤其青年教师必须静下心来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把每个月的第一周周三法定为“青年教师学习日”,用两三个小时专题学习,给大脑充电,给行为指航,提出“用脑行走,用脚思考”的口号。学习的内容和主题根据教师当下的需要进行选择,学习的方式采用分散自读和集中辅导相结合。新课程的相关理念和思想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知晓的,是指导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一切行为的指南,也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准绳。没有对于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领会,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从何谈起?

我给老师们精心准备了系列学习材料:“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方式的转变”等,利用国庆长假期间让教师通读。在老师们通读理论的基础上,我将结合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以“例谈”的方式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解读和阐释。希望通过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帮助青年教师生长思想,根植思想进而学会独立思想。

有的人可能觉得新课程推行很多年了,现在学是不是过时了?其实不然!我曾经做过专题随访,问一位老师“素质教育最核心的思想是什么?”不知道!问一位老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核是什么?”不很清楚!问一位语文老师“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学生“语文素养”具体指哪些方面?”教师吞吞吐吐说不出所以然来。上述的问题不知道不清楚的不在少数。如此,我们的老师就更加有学习的必要了。在推进新课程这么多年之后再来学习,对新课程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必将更为丰富和完善,必将在吸取经验和教训中站在新的制高点上深化对于新课程的实施。

三、建造“教科研平台”

在校园行走中,我发现,原先的教研活动用老师的话说就是走走形式,做做记录,仅此而已。我刚到这所学校拿到一份教导处的教研活动安排表,全部是各个教研组老师轮流坐庄上一节教研课,然后组长集合大家“评评”课。 教研没有“问题”和“专题”,无的放矢,真的是形同虚无。这些原始水平和中心区学校的优秀青年教师相差无几的老师,几年之后停滞不前,沦落为教师队伍中极其“普通”的一兵,加入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一族就不足为怪了。校本教研对于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个人成长至关重要,青年教师只有在教学研究中磨砺、锻造,才能迅速成长,脱颖而出。各学科、各年段有什么具体问题?学科课堂教学中呈现了什么问题?问题即课题,这些领域的问题都可以具体化为教研的专题,基于问题的研究才是有效的研究。

还是针对“成长家园”的青年教师,实行“教科研的主题”和“学习日的主题”并轨以及不同学科教学研究的贯通,搭建两个研究和展示的平台:一是“青年教师每周论课”。教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提升课堂效率、效益,实现学生学习的“低负高质”。所以研究必须从课堂出发最终走向课堂。将主题学习中获得的新鲜的思想和理念,实实在在地贯彻于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的具体细节和行为中体现思想。每周一名教师上课,其他青年教师以课为例,剖析问题,反思得失,内化思想就有了载体和实战的靶子。在坚持不懈的课堂实践中明白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如何能够做得很好。二是“青年教师每月讲堂”。教师是发展的主体,“自我成长”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搭建“讲堂”平台,让教师充当主角,讲述教育故事,表达教育困惑,分享教育经验,陈述个人观点,引发学术争鸣。通过“讲堂”,让青年教师主动思考,大胆思辨,逐步成为“会思考的芦苇”!只有这样,面对舶来的教案、录像才不会全盘接受,面对专家、行家的指导才不会囫囵吞枣。什么时候学会辩驳,学会扬弃,就是他们最大的进步。

四、建构“新行走方式”

不同的行走方式表达的是不同的生命方式。生命没有“主题”,行走必然漫无目标;生命缺少信念和理想,行走必然盲目和平淡;生命不能洋溢幸福和快乐,行走必然疲劳和倦怠。让教师生命诗意栖居,焕发教师生命活力,必须让他们强烈地感受到个体的拔节生长,体验不断进步带来的身心愉悦和,激发向上的昂扬斗志和生命激情。可是这么多青年教师中,这么多年来很少有人在各级学科教学比武中获得前茅的名次,他们身上过多流露的自卑让我心急如焚。青年教师的教育人生才刚刚起步,难道几十年的漫漫教育生涯就这样任时间磨灭?

第3篇:青年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一、规范管理,树立教师的师表意识

针对农村中学的实际,我们制订和完善了学校的管理制度,强化师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修养。自开展课题实验以来,我们以完善内部机制改革为动力,经教代会讨论,先后制订和修订了《南康中学章程》《南康中学教师岗位责任奖方案》《南康中学教职工工作制度》《南康中学关于提高师德修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有关规定》等管理条例,督促教师遵纪守法,科学施教。结合校务公开,我们制订了《学校民主建设四项制度》和《民主评议行风制度》,以端正办学思想,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对学校的监督,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树立使命感、明确责任感。

二、健全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是建立健全教师成长领导负责制,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作为评定学校领导工作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督促学校领导为教师的成长出谋划策,并要求有高级职称的学校领导必须当师傅带一位教师作徒弟。为了整体提高教师的素质,我们抓住班主任工作和课堂教学这两大环节,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把课题研究的重心放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形成了教师的群体合作优势。政教处重点抓班主任队伍建设,形成了“分层次、抓基础、重建设、严管理、创特色”的工作思路,着力造就一支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具有“献身”“敬业”“爱生”精神的班主任队伍;教导处抓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建设,重点抓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备课组活动,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注重培育初、高中教师教学一盘棋思想,努力实现初、高中教育资源共享。此外,我们还借助两位特级教师的引领作用,打造教师队伍的团队精神;通过“一、二、三”培养工程和“结对拜师”,努力促进青年教师在业务上的迅速成长,保障各个科目教师的均衡发展。自课题实施以来,我校共“结对拜师”32对,参加“一、二、三”培养工程的青年教师亦全部通过“一年基本规范”“二年站稳讲台”“三年教有特色”的考核。

其次是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激活教师的潜能。我们抓住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学校教学布局调整的良机,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内部激励机制,通过每学年组织学生评选“我心目中最满意的教师”、组织教师评选“南康中学优秀教师”、向上级推荐评选各级优秀教师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优劳优酬”,督促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再次是实施教师培训准入制度。为了促进教师自觉成长,我们建立起积极的竞争机制,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采取分层次、有针对性、有选择的培养。同时对教师的培养效果、成长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于进步显著的教师及时予以表彰、鼓励。

最后,我们充分发挥了党团组织和青年教师的团队作用,对青年教师加强组织意识、师德建设及政治思想教育,使他们在组织的帮助下茁壮成长。同时组织开展各种青年教师技能比赛,为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搭建平台。

三、课题引领,培养适应农村中学教学的科研型师资队伍

立足于我校的“六年一贯制农村中学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这个国家级课题,在特色学校建设方针的指引下,我们努力抓好教师“两个转变”。其一是由经验型向教研型、科研型和现代教育技术型转变,其二是由胜任型向能手型、名师型转变。

课题引领,是培养造就名师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校教师承担的国家级课题有3项,省级课题有4项,市级课题有11项。全校教师80%以上参与了课题研究,由此造就了我校一批在市里有名的教师。

四、校本培训,培养热爱农村教育的时代教师

我们以学校的优良传统教育为基础,以学校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群体为标杆,通过“青蓝工程”引领青年教师热爱农村孩子,热爱农村教育,成为适应农村中学发展的时代教师。同时开展如下实践研究:一是提高农村中学教师队伍素质的管理机制的研究;二是加强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知识水平与文化素质的研究;三是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与教科研水平的研究;四是迅速提高农村中学教师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的研究;五是加快农村中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的研究。在开展以上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重在过程管理,力求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全校教师的共同参与,迅速有效地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全面素质,缩短青年教师成长的周期,实现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4篇:青年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青年教师 早期师德修养 精 新 博

师德修养是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自我认识、自我锻炼和自我提高,是教师自觉地将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规定和要求转化为自己道德品质的道德活动。师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对于刚刚走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说,近期的师德修养宜从“精”、“新”、“博”这三个字入手。下面我就这三个字谈谈我对青年教师早期师德修养的几点思考。

1.对“精”宇的四点思考。

1.1 要精通专业。要专心研究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透彻理解它的全部内容,做到熟、透、专、深,融会贯通。这是对任一门学科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古人云:“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或不能解,则非师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1.2 要精心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精心备课不仅要了解课本的知识结构,深入钻研课本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状况、知识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既适合教学内容又适合教育对象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死”去“活”来,切实做到有效施教。没有精心准备的课坚决不上。

1.3 语言要精。语言的精炼,对教师这个职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职业活动主要表现为“讲”。在课堂上要讲,在课下,我们对学生的“功过是非”进行表扬、批评、教育、引导的时候也要讲。所以教师有一种“职业病”即“罗嗦嘴”。而另一方面,从教育对象来看,学生的“职业”活动则主要表现为“听”,在家里要听父母之命、听爷爷奶奶的叮嘱,到学校他们要听老师讲,不仅要听班主任老师讲,而且还要听其他任课老师讲。这样无形中学生就会厌烦“听”。“请注意听讲”是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话。与其一味地要求学生注意“听”,不如我们自己注意“讲”。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尚没有形成什么职业病,为避免以后“罗嗦嘴”的形成,做到防患于未然,平时讲话要注意语言的精炼性,提高讲的质量,不讲废话,减轻学生的耳朵负担,提高我们讲的效果。

1.4 身体要精。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须依赖的基础。教师的劳动形式表现为脑力劳动,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缺少锻炼,有的甚至于体弱多病,没有魄力,不能雷厉风行。这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需要,也不属于“为人师表”的内容,所以我认为教师的身体要精。只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精力充沛,才能精明强干,才能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才能充满激情、抑扬顿挫,学生才不会把它当作“催眠曲”。所以我认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应该是为人师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为人师者,身体要精,青年教师要坚持锻炼身体。

2.对“新”字的四点思考。

2.1 知识的更新。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必须具有更新知识的紧迫感和能力,及时用新的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更广泛地吸取来自各种渠道的新信息、新知识、新见解,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要有一种认识,大学学三四年,顶多只能用三四年而不是三四十年,在以后的教师生涯中,我们一定要边学边教。不能“几十年如一日”,不厌其烦地讲着永不改变的内容。上大学时,个别先生因“拿着70年代的讲稿,穿着80年代的衣裳,教着90年代的学生”而遭学生调笑,原因就是缺“新”。

2.2 工作的创新。教师的育人劳动不同于其他的体力劳动,体力劳动一般多属于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教师的劳动则是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是复杂多变、千差万别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环境下,其心理状态,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接受教育的效果也有差异。而且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很快,现在的校园不再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受着各方面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家庭、社会环境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的教育条件也在发生着变化。一切都在变,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必须要改变。不断创新。

青年教师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勤于思索,善于审度教育情况,才能使自己施教的思路、内容、途径利方法等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使自己保持一种长久的“新鲜”的感觉,不至于使自己出现“厌教”的情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要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要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力争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创造累累硕果!

2.3 教学手段的革新。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手段大体可分为两类,即用语言做媒体的教学手段和运用教学工具做媒体的教学手段。用教学工具做媒体的教学手段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教具,一种是现代化的教具,即现代教学技术。当然,在当前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传统教具目前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学媒体越来越显示出其巨大优势: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激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学信息的大量存储,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探究、分析信息的能力:教学信息处理的智能化,有利于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实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除其自身的优势外,也是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客观要求。面对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学生,面对校园网络的不断接通,面对各种网络层出不穷,而对互连网信息的铺天盖地,面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种种要求,青年教师应及时调整、学会和使用最新的教学手段。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国际互连网是一个浪潮,它将淹没那些在这一浪潮中还没有学会游泳的人。”青年教师不仅要学会“游泳”而且要善于“游泳”。

2.4 心情常新。平时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新的一年开始了,大家的精神状况特别好,总有“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大干一番”的感慨。我们常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实际上我们人每天也是新的,既然都是新的,那就应该有新的愉快的心情。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过年的感觉”运用到“过天”上面来,使我们每天都有新的心情、新的感受,每天早晨起来,都提醒自己“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这样我们既可以迅速走出昨天的困惑,又可以使我们永葆一颗年轻的心。

我们干任何工作,开始的时候,总是很仔细、很认真、很努力的,因为这是才开始做,各方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因而我们做得很好。然而像这样的工作我们做久了,就开始马虎浮躁了,开始厌烦了,为什么?因为这已经变成旧的了,

因而工作也往往做得不够出色,如果排除一些经验性的因素,甚至于会做得一塌糊涂。这就是喜新厌旧的结果。

喜新厌旧是人之常情,本身无可厚非。任何事物内部,它总有两大部分,即一部分是新的,一部分是旧的。对青年教师来说,最主要的是要正确区分“新”与“旧”。我们要善于发现事物中的新的部分。只有发现新的,我们才会有新的心情,用新方法解决新的问题。我想如果我们每天都用一种新心情、新的眼光来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肯定会有新的感受,工作肯定会有新的成绩,这样我们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就不会产生喜新厌旧的情感。

3.对“博”字的两方面思考。

一方面,从知识文化角度来讲,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比较完备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富有实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青年教师只有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学生才会真正地尊重你,正所谓“学高为师”。学问大了,在学生中方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相反,如果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往往捉襟见肘,学生就不会尊重你,你的威信自然很低,那么你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得有“一桶水”。

另外,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高了,对我们的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以外的教育管理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课下,两名学生吵架了,作为教师你如何处理?这取决于你已有的文化知识素养,你可以将两名学生训斥、挖苦一通,备打五十大板,写一份检查了事;你也可以给学生分析吵架的弊端危害,帮助学生订出避免以后吵架的措施:你甚至可以从心理诊疗与生理保健等角度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心理和生理原因,然后帮助其排除障碍等等。显然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不同方面的文化知识。

我们的文化知识越广博,我们的路子就越宽广,所以青年教师一定要注意用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博”字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指教师的胸怀。心胸狭窄无论是对人、对己、对社会、对国家都是不利的,教师必须具有博大的胸怀。

我们在学校,经常会看到有的青年教师因为班级的学生不听话,或者是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而气急败坏,大发雷霆;有的青年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因为学生的“顶牛”现象而处境很难堪;也有的青年教师曾因为班级的学生没有服从管理而真的动了肝火,气得几天笑不起来,甚至有的青年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也会产生摩擦现象等等。所有这些现象的发生都说明青年教师胸怀不够“搏”。

作为教师,我们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种对学生的热爱,尤其是对那些调皮的所谓的“差生”的热爱,本身就需要有博大的胸怀。他们越调皮越不听话,就越需要教师的教育。我们不能讨厌他们,而是要热爱他们,关心他们,感化他们,引导他们,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魄,这样才能体现你的价值。

第5篇:青年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一、双层次问题导学法实施的背景

近年来,学校课堂教学一直存在时间投入大,学习效率低,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教师满堂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课堂教学环节不完备;三是教师教法、备课、水平、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四是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一味讲解缺乏兴趣。双层次问题导学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并实施推广的。

二、实施“双层次问题导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009年3月,借市教育局有效教学的东风,双层次问题导学在祁县中学开始生根落户,地理学科率先开展。2009年9月,“双层次问题导学法”课题研究在市教研室指导下在学校高一年级全面推行,取得很大进展,从某种程度上呈现出课堂学生兴趣高,目标落实好的效果。2010年9月,经校领导研究,祁县中学成立了以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召开动员会,组成文科综合组全体教师学习“双层次问题导学法”理论内涵、教学方法,并作为有效教学的主要形式在政、史、地课堂教学中全面推行。经过一年的推广,以问题促思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师生在互动中将问题引向深入,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三、依托“双层次问题导学法”,做好双层次“有效课堂教学”配套工程

加强教师培训。首先,学校聘请省内外专家定期举办讲座,尤其是市教研室尹宏伟老师多次亲临学校指导“双层次问题导学”法的实际应用,为双层次教学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选送优秀教师到北京、上海等地学习,回校后以讲座、论坛、教育文摘等形式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传达给每一位教师。第三,地理学科组教师定期为全校教师进行课题讲座、做示范课。第四,为教师购买《给教师的建议》《新教育》等书籍,开展读书月活动;定期检查教师笔记,举办有效教学课堂、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有效地促进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明确课改思路,坚定课改信心,并付诸课改行动。

改进教研活动针对学校名师缺乏,青年教师比例过大的现状,结合“双层次问题导学法”开展教研。一是教研活动将教学目标明确化。各备课组每周确定主备课人,教师分工合作将教学内容的每一章节都设计出浅层次、深层次的教学问题,将教材变成课堂的有效问题,加大教研的有效性。二是学科组每月第一周定时、定点、定内容集体教研,研究双层次问题导学法在本学科实施过程中出现得问题及改进的措施。三是各备课组每周示范一到两节“双层次问题导学法的研究课”,组织积极有效的听评课活动;设立功勋教师、学者型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教坛新秀、和谐年级部等奖项,激励教师、年级部创先争优,建功立业。

四、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双层次问题导学法”,成效凸显

第6篇:青年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开展校本课题研究 提高教学实效性——榆林经济开发区第一小学校本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原则与策略——以“三格”发展社为例

不要把校长的“手脚”捆起来

当心教师成长所遭遇的“暗礁”

班主任工作中的趣味管理

常规教育从“第一次”开始

老师,请记住学生的名字

挖掘“差距”的育人价值

批评也可以如此美丽

“四有”:小学语文理想课堂的务实追求

学校教科室主任的角色定位

教研活动应当“瘦身”

主题文化节的开发与实施

童谣与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文本价值引领的错位与复位

数学学习材料的主要类型及内涵

读懂数学教材的三个维度

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薄弱的原因及对策

习题解答重在价值挖掘

《教学与管理》再度入选教育类核心期刊

教育应关注人的感性生命

教师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基于服务的学校管理策略

《品德与生活》师资开发的举措

班主任工作跟进要“五多”

批评要体现对生命的关怀

象棋运动好处多

校长的短信

孩子的权利不容漠视

谈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

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育的尝试

引领教师有效听课

发挥“家长签字”的积极功效

为教育开一扇幸福的窗户

做关注“天空”的教师

对读书的隐忧与回归的实招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不要缺失了“数学味”

语文诗化教学策略

数学教学难度设置的思考

《教学与管理》被评为综合教育类核心期刊

我国教学理论变革30年历程的思考

中小学校社会资本的开发及其机制探索

学校管理价值取向的流变

校史编研中的“四重”“四轻”及矫正对策

构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

学校食堂管理中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提升教师教学总结的价值

让反思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灾区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策略初探

学生“奇装异服”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班级管理的“麦当劳化”

高三学生英语学习中“高原现象”成因及对策

教研组隐的凸显策略

主题教研中主题确定的策略

农村教师在校业余生活状况及思考——来自湖南一所农村初中的考察

中小学教育纠纷解决机制探析

简论异性效应的德育价值

第7篇:青年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爱老师,他赢得了教职工的敬重;爱学生,他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爱戴;爱事业,他谋求学校发展,创新教学模式,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向全员德育要效益,向特色办学要成果。他以校为家,无私奉献,带领全体教职工默默耕耘,在特色办学的道路上奋力开拓,努力为港城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他,就是我们的校长蒋庆锁。

创新管理模式,走特色发展之路

蒋校长在担任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校长之初,就明确了学校的发展定位,提出了把学校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发展目标,走“初中品牌化,高中国际化,整体特色化”发展之路。他首先提出了“发展学校必须优先发展教师”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四大工程”,即教学视导工程,青蓝结对工程,名师引领工程,全员读书工程,为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他坚持用教育智慧构建现代学校文化体系,以“文化建校,文化治校,文化育人”的办学思想打造有文化品位的内涵式学校。2010年,他审时度势,抓住全省建设“校安工程”的契机,多方奔跑,多方筹划,争取到了外国语学校“校安工程”的开工。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他更是不辞辛苦,放弃休息日和假期,抓质量,抢进度,直至病倒在校园里。当2012年9月校安工程如期交付使用后,他又带领相关人员积极打造校园文化环境,如今,校园内由他倡议的“一轴三区”规划已付诸实施。在通过校园硬件实现“文化建校,文化育人”的基础上,他又深思熟虑,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让莘莘学子从连云港外国语学校走向世界,打造未来!”的办学思想和“主动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的办学战略,并在管理实践中提炼出了“爱岗敬业、真情奉献、攻坚克难、铸造辉煌”的连云港外国语学校精神,努力为“文化治校”注入坚强的文化底蕴。

师夷长技以自强

“再过一个月,你们就将真正走出国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外面的世界固然很精彩,但精彩的人生还需要自己去创造。走出国门,这只是你们漫长人生旅途中迈出的第一步……”新年伊始,在我校第一届中澳VCE课程班毕业典礼上,蒋校长的一番叮咛与鼓励,再次感动了现场的所有家长和学生,如雷鸣般的掌声和着激动的泪水道出了他们心中难以言表的感谢之情。

2010年,现任校长蒋庆锁接过了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探索特色教育之路的接力棒,手捧“UEI”“小语种”等特色办学成果,他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思深忧远地提出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作为全市唯一一所完全中学,如果仅凭现在的办学状态,一定会被竞争日趋激烈的教育环境所吞噬,学校一定要进一步发现和探索特色办学的新路子。

早春的北京,乍暖还寒,天又下起了毛毛细雨。正在北京培训的蒋庆锁校长为了参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办的“UEI模式英语课程研讨会”,穿着单薄的衣衫,背着一大包UEI英语课程材料,一大早就赶到了会场,让主持会议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院长杨富斌博士感动不已,杨院长把自己多年来从事UEI英语课程研究的心得毫无保留地与他交流,让他受益匪浅。他积极筹划并不懈努力,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合作成立了“国际教育项目基地”,每年都组织UEI课程班的师生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修。

为适应港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蒋校长在学校开设了日语、韩语、德语等小语种课程基础上,加大师资投入,又招收韩国留学生。至今,学校已经接收了16批近500名韩国短期和长期国际学生,他们在学校独立设置的班级里完成汉语基本知识的学习后,进入中国学生的班级,与本校学生共同学习。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学校还开展多种多样的汉语特色文化活动:美术剪纸、中国版画、传统音乐、民间舞蹈、龙舟比赛、中国武术、包饺子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韩国学生亲身体验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使韩国学生能够进入中国友好家庭体验生活。目前,在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学习的韩国留学生已先后有30多人被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录取。

同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国门,在国外接受高等教育,他引进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开发的“VCE课程”,成立了“VCE国际课程基地”,开办了“国际课程班”,开启了港城教育国际化的先河。目前,学校已有近160多名学生高分通过雅思考试,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公立大学录取。

两届VCE课程班在2013年和2014年的澳洲高考中均创造了辉煌,全体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澳洲墨尔本大学、莫什纳尔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录取资格,毕一恺同学以ATAR93.75的成绩居于维多利亚州全体VCE考生的前6.25%,得到了维多利亚州教育部海外课程管理中心的特别嘉奖,中国所有VCE考生中只有5位得此殊荣。这一路走来,蒋庆锁校长所做的不只是理念的引领,更是榜样的践行,是教师们感情的依托。

2014年5月24日,从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第四期长三角名校长高级研究班回来的蒋校长又举起了新的指挥棒――“通过这次学习交流,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外国语学校要想更好地发挥自身特色,必须深入地和国外优秀大学无缝对接。”说干就干,经过多次考察,2014年暑假,中美GAC&ACT课程班落户外国语学校,直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4个国家,有出国意愿的同学可以通过不同的课程到国外名校进行深造,大大节省学生在国内学习的费用和时间。

此外,他带领学校一直致力于在国外开设孔子课堂,正在申办中的有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国家,现在,澳大利亚方面已经基本同意了学校的申请,美国的孔子课堂进展也很顺利。

在大力推进学生交流访问的同时,蒋校长还特别重视师资培训工作,先后派出200余名教师赴泰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德国、美国等国交流学习,先后有多名教师受国家汉办或外办委派,分别到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孔子学堂、泰国等国家的中小学从事短期或长期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广泛推广了汉语资源,传播了中国文化。学校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受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教育理念,以亮点纷呈的国际交流彰显个性化的办学特色,他把外国语学校的国际化特色办学推向了更高更广的平台。

“……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要记住,我是中国人,我是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人。繁荣昌盛的伟大祖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日新月异的外国语学校,是你们宁静的港湾……”这是新一届中澳VCE、中美GAC以及韩语国际班的学子们每天都要温习的功课,这是蒋庆锁校长在2014级国际处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这是他对走出国门学子的殷切希望,“师夷长技以自强”,他更希望归国的学子们能肩负起国家兴亡的责任,这也是他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最终情怀。

甘作春泥更护花

《礼记・礼遇》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蒋校长经常说,“作为一名好教师,就要甘为人梯,培养出比自己更出色的学生;作为一名好领导,就要甘当青年教师的人梯,培养出比自己更出色的教学能手。作为一所完全中学的校长,他把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看得很重,认为这是关系到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大事。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有92个教学班,380名教师中30岁以下青年教师有136名,占了全校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鉴于青年教师人数多的状况,蒋庆锁校长提出了实施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朝阳工程”,以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每当招聘的新教师到学校工作,蒋校长就主动与他们结成对子,签订“传、帮、带”合同,深入到他们的教学课堂,脚踏实地地指导他们上好课,还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批改作业。

作为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连云港市首批港城名师,经过30多年的摸索,蒋校长在英语教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他把自己的一切经验全部无私地传授给了青年教师。对青年教师业务成长,他不知费了多少心他大力鼓励青年教师冒尖,让他们开展多种竞赛比武活动、参加培训等。听说青年教师李梦歆要参加连云港市“优质课”比赛,蒋校长连夜帮她研究教材,设计教法,修改教案。当看到李梦歆老师获得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时,他从内心发出了微笑。

对于培养青年教师,蒋庆锁校长还有一个人人共知的“秘密武器”――他喜欢通过给老师写寄语的方式来引领青年教师。

蒋校长总是有针对性地反复听一些年轻老师的课,并一一座谈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写下了“这样教下去行吗”的寄语;然后反复跟踪这些老师,支持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购买学习材料,派他们外出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又给大家写这样的寄语:“我们应该深知:三尺讲台,不是愿上就上,想怎么站就怎么站的,应时刻自问我的教学准备好了吗?我有这样的天分去做吗?教育教学,不是想说就说,愿怎么教就怎么教,应常常反思我的能力提高了吗?我为了提高能力都做了哪些努力?评判自己的课堂教学,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是要时时想想,假如我是学生,我喜欢这样的课堂吗?……”

“这是蒋校长公开的寄语点评课堂教学。还有好多是针对个别教师的,特别是提不足的,为了保护老师的积极性,蒋校长是不公开的。但是,每个被点评的老师都心悦诚服。”刚参加工作的仲启阳老师说。老教师朱海燕说:“每篇寄语,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和激扬文字,就是一事一议,语言质朴又温暖;像是书信,更像是朋友间的促膝长谈,既娓娓道来,又引思笃行,我教了快30年的书却愿读乐品。应该说这种沟通方式抓到了青年成长的点子上……”

“我们都觉得,进步慢了都对不住学校和蒋校长。”已成为学校骨干教师的年轻老师说。看到他们的成长,蒋校长又为他们写下了“静悄悄的变化,既让人高兴又令人感慨”的寄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关怀教师的心灵世界,才是真正在关心教师的生命质量。

“我到外国语学校三年了,蒋校长就和我们一起过了三个中秋节,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来自山西的年轻女教师段晓燕说。而这一点,来自陕西的年青教师李锋老师感触最深。2011年8月,他研究生刚毕业便来到了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他的未婚妻也跟了过来,在人地两生的连云港,李老师两人的艰辛可想而知,蒋校长知道后,亲自帮他们租了房子,还让爱人从自己家中拿来日常生活用品给他们。更让李老师难忘的是那一年的国庆节,他和他的未婚妻举行婚礼,因为刚到连云港工作时间短,家中也没来人,本来他准备只邀请刚认识的几个同事凑在一起热闹一下就算了。可没想到的是,当天,蒋校长带领学校的领导和许多老师一起来为他举办婚礼,从婚房的布置到结婚物品的准备,甚至于连伴娘都帮他们安排好了。

蒋校长说:“发展学校必须优先发展教师,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与未来,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做到如春泥护花,给其营养,助其绽放。”经过几年的培养打造,很多青年教师成长起来了。目前学校已有十多名年轻教师走上了教育管理岗位,二十多名青年骨干活跃在市区名校校园里;42名成为省、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以“培青”工作为任务的“朝阳工程”更显勃勃生机。

奔跑在课改的征程上

“倾心让学生动起来,着力让课堂活起来。”这是蒋庆锁校长天天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将课堂改革引向深处,他带领全校教师北上衡水杜郎口,南下洋思东庐,涉足十余个省市,行程数千公里,每次学习回来都要举行大规模的研讨活动。在一次次的推进中,他的实践智慧不断放大,他的教育思想不断凝练。2012年9月,他提出了“生・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整套方案,在方案中,他全面阐述了教学改革的意义和目的,明晰了教学改革的路径和方向。两年多的孜孜探索,“生・动课堂”的实践经验受到了市教育局的高度评价与广泛推广,可是蒋校长却谦虚地说,我们的教改还在浅水区,我们必须坚定地走下去。

“发展学校必须优先发展教师”这是蒋庆锁校长的核心办学思想。他还经常说,教学改革干部要先行一步。2013年9月,蒋庆锁校长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长三角校长高级研修班,研修第二阶段是到学校挂职学习。因为挂职学校都是长三角的名校,他每到一所学校首先想到的是将自己学校的教学分管校长和年级主任带过去,跟着他一起学习、听课、参加活动,探求教改真经。他的同学开玩笑说:老蒋啊,你这不是自己一个人来学习的,你恨不能把学校所有老师都带过来,你真是赚大了。蒋校长每天就是这样不停地寻找资源、挖掘资源、整合资源、利用资源,他的大资源观激活了整个团队,使学校成为整合各派力量和各种资源形成的权力共享、责任共担的多元合力的发展共同体。

在教学改革的推进过程中,蒋校长感觉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学校的老教师,他及时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老教师更是一对一地深入交心,直至他们疑惑尽消。“教学改革需要等待,需要耐心地等待教师的自我觉醒,自我成长。”蒋校长在课改过程中始终秉持这一观点,不激进、不鲁莽、不应景,做接地气、草根化的教学改革,因此得到了全校教师的高度认同,老师们带着这种认同感自觉自动地进行探索实践,收获了累累硕果。

当课改成果逐渐显现的时候,蒋校长又将目光转向了课程改革,为学生开发了丰富的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实施选课走班。目前,学校开发了近百门校本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爱好和意愿来选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八年级五班的王同学是个典型的调皮大王,让班主任很头疼。他对学习没有兴趣,三天两头打架,还自诩是替天行道的侠士。他说他的志向是做一名军人,驰骋疆场,保家卫国。学校组织网上选课时,王同学一看到“现代武器与物理”,就毫不犹豫地摁下了确认键。可是,两节课下来,他就坐不住了――本来是奔着“现代武器”去的,可没想到还涉及物理知识。而物理,自己压根儿就没怎么学。没办法,为了最爱的“现代武器”,他硬着头皮把扔到床底的物理书找出来。老师讲到激光炮,他就恶补光学知识;老师预告下节课内容是航母的供电系统,他就死抠电学部分。最近,为了弄清楚核武原理,他把大学核物理的教材都借来了。他的变化还发生在物理课上,以前物理课趴着比坐着的时间长,现在却是目光炯炯,全神贯注。有这个状态,还需要和他谈物理成绩的话题吗?在王同学身上,对现代武器的兴趣借助校本课程这个媒介传导到物理课堂,而物理课堂的学习状态也是可以嫁接到其他学科上的。如此一来,校本课程的边际效益便能逐渐放大。

从课堂教学改革走向课程改革,蒋庆锁校长追求的是人的现代化,追求的是顺应人性、尊重个性的教学。他说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追求学生学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研究能力的提高和心胸视野的开阔。要加强研究,减轻负担,提高效益,这是教学的魅力所在。他经常要求老师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运用一点狼性法则: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它们不将任何事情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神奇、新奇永远令狼惊喜不已。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因而他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的生存下来。因此,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培养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会做个明亮之星,工作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创见和新灵感。

第8篇:青年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 材料化学 课程特点 学习兴趣

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能源、信息是构成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材料化学是从化学角度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的一门科学。它既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化学学科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性质,是环境、信息、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1],[2]。在讲授材料化学课程的有限学时内,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是任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材料化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材料化学课程的特点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材料化学课程通常开设在第三学年,是在学生修完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首先,材料化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该学科发展时间较短,课程教学资料较少。近年来,尽管已出版了一些关于材料化学的教科书,但由于教材的侧重点和角度不同,其内容大相径庭。其次,材料化学既涉及材料学科的知识,又涉及化学学科的知识,理论性强,知识面广,是具有强大活力的新兴交叉学科。另外,材料化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实践性。比如高性能、高质量、低成本的材料通过不断地改进变为器件或产品,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解决一系列工程技术问题,一方面用理论指导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大量实践使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3]。

二、学生在学习材料化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目标不明确。

由于材料化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并且随着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该课程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学习目标模糊,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甚至个别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在他们看来,学习只是应付作业和考试,得过且过,及格就好。

2.为未来就业前景担忧。

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与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材料化学专业是我院2011年新办的本科专业,目前没有一届毕业生。材料化学课程内容体系庞杂、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很多学生认为该学科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对未来就业前景或考研考什么样的专业等感觉茫然。

3.缺乏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

材料化学涉及许多理论知识,像晶体学点群、空间群理论、金属密堆积结构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难懂,难教难学,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思维与想象能力,实际导致大多数学生真正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4.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

材料化学既是理论性很强,又是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门交叉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只是初步掌握了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重理论学习,而忽略实践操作环节,以致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太差,缺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可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学生除了学习指定教材外,很少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6.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教学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在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上课是知识的单向输出过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与创造精神,而且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三、材料化学课程兴趣的培养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主动自觉地学习,从而增强课堂学习效果。笔者认为在材料化学课程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阐明学习材料化学的意义。

材料化学是一门新兴交叉性边缘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当代材料科学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材料化学领域的新动态,系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手段、必备的材料科学知识。这能够为他们将来从事理论基础研究或者应用基础研究打下基础。

2.介绍科学前沿,以科研促进教学。

当今世界,材料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教材内容往往有所滞后。首先,教师应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以丰富课堂内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把材料化学最前沿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最新科研成果讲述给学生,这样既能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又能使课堂教学面貌大为改观。最后,向他们介绍科学奇闻趣事,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例如,在介绍纳米材料一节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白春礼、卢柯、江雷等纳米界领军人物的奋斗历程,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接受科学态度和优良品质的熏陶,培养学习兴趣。

3.恰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文字、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综合性多媒体信息综合为一体并进行加工处理,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真实的形象,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分子点群、晶体结构周期性与点群、金属单质密堆积结构、离子晶体结构等的空间结构都比较抽象,若我们在计算机软件中,用二维、三维动画模拟显示[4],将抽象、微观、枯燥的理论知识和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宏观化,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楚地学习本课程的内容。

4.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首先,教师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具有启发、感召、趣味性的语言。其次,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实行启发式、互动式和讨论式教学法,师生平等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后,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展示实物模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材料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例如,新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性能测试、材料应用等,都是通过实验完成的。实验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每一个实验的完成又是对理论知识的强化与巩固。教师可让学生到相关企业参加见习、实习,熟悉企业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实践能力。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四、结语

本文介绍了材料化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内容。如何运用各种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仍然是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光华编著.现代材料化学(第1版)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朱光明.材料化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及其与材料科学的关系[J].大学化学,2004,19(6):16-18.

[3]曾兆华,杨建文编著.材料化学(第2版)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第9篇:青年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现状对策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农村小学教学管理也日益得到了重视,但是具体的管理工作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从事多年的农村小学实际教学管理工作,基于实践和理论基础,对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现状思考

1.管理模式化,缺少先进理念

目前,农村小学教学管理模式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基本的检查管理内容就是检查教案,听课评价,期末考核结果等做好相关的记录。基本的德育管理则是要求教师完成相关的德育报告材料,参与德育活动,记录教师是否存在重大德育事故等。这样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得针对教学工作和教师德育工作的管理是片面性的,无法展现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有积极的态度,虽然从管理的环节上看,一个也没有少,但使教学陷入到一种僵硬的模式,得不到个性的发展。另外,在目前农村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教职工的民主管理能力没有得到体现,从管理者的方面来讲就是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指导,许多农村基层管理者没有进行管理先进理论的学习机会,自身也缺乏不断学习的能力,使得管理内容缺乏创新。从教职工的角度来讲,农村教师往往习惯了固有的管理模式,长期以往,缺乏教学创新的思考和发展动力。

2.过分制度化,忽视激励管理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多数采用的是制度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管理实践中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有利于管理,权责明确,使工作更加顺畅,能够规范企业的工作流程,让教师遵守管理行为,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行为体系,能够发挥整体优势。但是,制度化管理必须要配合相应的激励管理制度,而当前我国农村小学多数的激励管理模式跟不上去,主要表现在:第一,绩效管理模式开展缓慢。绩效管理和制度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两张皮,两者对教学管理的实效作用是息息相关的,但是目前农村小学员工考核制度存在,但是却迟迟无法与工资奖金挂钩,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全靠制度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激励制度走入误区。激励机制不应是教科书式的条条框框,在完善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做到发展认需求、因异生政策、正负相结合,实施构建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和操作性的激励体系,是执行力的根本保证。

3.校研形式化,业务管理落后

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而言,必须要重视校本教研,但是目前农村各校的教学业务管理工作明显落后,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化。主要表现在:第一,管理者作用低。目前教学管理的基层人员本身的教学指导能力不高,多数是参与听课活动,然后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或默不作声。整个教研教程只对一堂课或一节课的内容进行研讨,评课也只局限于对教学行为的评价上,虽能解决教学中一些零碎的问题,但没能追溯到内隐的教学理念。第二,校本教研的形式缺乏能动性。农村首先师资力量弱,任课教师往往要同时担任语文、数学,甚至综合、德育等多项工作,教师负担过重,觉得校本教研活动是增加负担的。另外,教师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顾忌关系、顾忌面子而默不作声,交流活动缺乏必要的交流。

第三,整合校本教研活动往往会趋于简单化,虽然对教学目标的整体把握情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是也就是止步于此,受教学理论的限制,教师对整体教学过程的控制缺乏必要的研讨和分析,其真正解决问题的研修寥寥无几。

二、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对策

1.科学管理,革新理念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Hegel)认为:“理念并不是形式的思维,而是思维的特有规定和规律自身发展而成的全体”。为了转变农村小学管理理念落后的现状,教师必须开展科学管理工作,革新理念。首先,要让基层管理者外出进修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完全保证管理观念根本转变,管理效果不断提升。其次,校长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先进管理理念的推行,为农村小学的管理模式转变提供政策制度的支持。其次,校内要积极开展自我学习,通过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在管理领导层内部进行先进管理理念的学习活动,如目前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都是校园管理的有利借鉴,如投资取向、风险意识、利润导向、契约原则的企业教育理念,这无疑为改革官僚化的学校管理体制注入了新鲜血液。另外,管理理念要考虑到农村小学的生存问题,要做好宣传制度的设定,让农村小学与周围的农村社区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因为农村小学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立足于和服务于农村社区。

2.以人为本,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模式的应用,首先,要为教职工规划事业发展方向,如开展教学课题研究,做到每组有课题,激励教师研究出成果,在培养青年教师上坚持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将青年教师推上学校领导岗位。其次,要完善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各校教育教学考核评估办法,规范学校内部教学评估数据的采集、统计、管理与使用,让数据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发挥激励作用的整体目标,就是将学校的发展与个人发展联系起来。例如,目前农村小学的发展离不开周围村社区的支持,学校要做好这方面的宣传活动。同时,规划校园发展的整体前景,要把学校实际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从总的办学目标到分解目标到实施步骤,激励教职工共同努力。

3.校本研究,带动教风

开展合理的校本教研活动,带动全校的学习教法的良好风气。首先,校长带头亲自动手搞教研,进而逐步达到人人参与,带动整体教风。尤其是主管教学的业务校长应该是学科带头人,能够带来学校内的一线教师进行校本研究活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获得全新的教学力量。其次,利用校本教研日的学习时间,对教师教学问题卡上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确定出校本教研研究的课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另外,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如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读一本好书,至少完成相关字数的学习材料等。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