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美术和创意美术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设计考试,设计基本知识是根本。
从现今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专业分布看,与造型类美术专业数量和招生人数相比,工艺美术或应用型美术专业方向数量多,占据比例优势。考生从报考意图和今后的就业出路考虑,多数选择了报考应用型美术类专业。作为考生和辅导老师都应当明确,虽然不同高校专业和培养方向相异,培养目标和要求各不相同,但这些专业对于艺术设计观念和理论基础都有要求,这是作为一个设计者最基本的素质。因此要应对与之相配的考试,就应该首先形成作为一个设计者最基本的素质,即对于图形化的符号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以及对于作品的感知力和表现力。这种基本素质,一方面来自于学生与生俱来的艺术敏感度,另一方面则是对于设计基本知识的掌握。没有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就难于运用。不能形成一个扎实的基础,难谈设计的入门,就无法进行相关的艺术设计。掌握设计基本知识,是作为设计师的基本功,这是学习设计的学生需要注意的方面。掌握设计的基本知识,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感受设计的概念,体会设计生活。
对于学生而言,首先应该通过接触资料,感受设计,以自己的基本判断形成对设计区别于创作绘画的初步认识。感受设计的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由于美术教育的疏忽,很多学生在学习设计初期就没有经历一个自我感知的过程,以致于后期的学习一直很盲目,如不能正确分清设计考试中装饰设计基础和造型考试中创作的区别,以致于在考试中不能让判卷老师理解其设计意图。
2.学习基础知识,提高对于平面构成的认知能力。
在设计考试中,无论是报考平面设计专业,还是建筑设计或服装设计等其他设计专业,都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平面构成概念。如对构成中所涉及的点线面、单元形、骨架结构以及形式美法则的学习。有些学生对于艺术具有很强的敏感度,知道如何进行画面的排布和搭配。而大多数的学生需要老师的引导才能做出相应的判断。因此,构成知识,如点线面、黄金分割、形式美法则的学习十分重要。基本知识成为学生“盖房子”的基础。设计基本理论是学生模仿设计作品入门的重要途径。
3.提高手绘技能,打好基本功。
以前的考前美术设计课程中,过于注重对传统文案的临摹,虽然忽略了对于平面构成含义的理解,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设计认知能力和应对灵活的考试,但是也反映出手绘技巧对于学生的重要性。理解是重点,表现是关键。没有技能的学习,没有材料的练习,学生很难表现出自己的设计理念。根据目前的考试情况,学生尽量多的掌握各种材料的使用是极为必要的,包括马克笔的使用、彩铅的使用、水粉的使用等等。
二、创意思维的培训是设计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
创意,就是在具备设计基本能力的同时,通过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巧妙、新颖的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一种思维能力和视觉语言能力。在设计上有想法,有创造力,突破普通的思维方式去寻求设计表现的创造,就是设计创意。
Google总裁史密特先生曾说:“创意是知识股本不断增值的源泉。”对于设计工作者而言,没有了创新能力,设计作品的发展动力就将顿节于点。对于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今后长远发展的重要素质,也是设计能走向更高层次的途径。
1.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素材,拓宽思路,了解创意。
所谓“见多识广”。提高学生创意能力,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知识素材,包括一些优秀的视觉广告、创意动画短片、平面广告以及优秀的广告语等等。让学生首先通过感知了解什么是创意,了解创意的独特性,培养创意的兴趣。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形成自身对于创意的理解,发觉创意对于设计的重要性。通过教学,我认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设计更容易让他们从中学习到知识。如通过他们了解多的动画片(如Pixar动画),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如奥运会、世博会等)等一些能和学生产生强烈共鸣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习图形创意的知识,应对美术高考。
学习图形创意的知识,可以使学生最快的掌握如何做创意的一般知识,同时满足考试的需求。首先提高图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进行图形联想的学习,掌握图形创意的一般方法,如同构图形、异构图形等等。学会用图形创意的方法设计画面。
模仿是学习的很好途径。对于图形创意的学习,就是很好的模仿前人创意的方式。这样可以使学生由会想不会表现过渡到用一般创意规律进行表现,直至最后融合形成自己的形式表现创意。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艺术专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修养是必不可少的,美术设计更是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修养也是创意的源泉。对于姊妹学科的学习、对于社会生活的认知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是提高艺术设计人员内在素质所必须的。
尽管学生的素质教育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对于素质的关注和指引,对于学生应对考试以及面对以后的设计发展仍然十分必要。如2008年沈阳某高校设计考题:请以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题,画出创意素描风景一张。学生如果不了解此诗句的含义,不能提炼出诗句中的关键词,了解题目所给的场景限制,就难谈创意构图。
关键词:创意美术;幼儿;美术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时期下人们更加重视和关注幼儿时期的教育,幼儿美术教育是其受重视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引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为幼儿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创意美术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它采用更先进开放的教育理念、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更好地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
一、创意美术概述
创意美术是新课改对幼儿美术教育提出的一个新的课堂教育理念。作为幼儿美术教师首先应该对创意美术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明确什么是创意美术,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在实际美术教学中贯彻落实。创意美术区别于传统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创意”二字上。所谓的创意美术是指通过对幼儿进行引导,培养他们自己动手的能力,并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展示自己的思维。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美术教师对幼儿进行引导,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性、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创意美术的实施过程
创意美术是新课改对幼儿美术教学提出的一个重要挑战,它符合教育发展的时代性特征,同时也为幼儿更好地适应美术教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创意美术教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笔者主要从创意美术是如何实施的以及其实施途径两方面来论述,最后简析实行创意美术教学对幼儿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1.创意美术教育的实施前提
在实际幼儿美术教学中要想更好地贯彻落实创意美术教育,幼儿园教育者及创办者必须树立以创意美术为宗旨的教学及办园理念。就幼儿美术教师而言,首先应在美术教学中不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激发引导孩子的想象力是幼儿美术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其次,教师应注重对幼儿开放意识的培养。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开放的、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因此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让他们真实地接触人、物、花鸟、山水等大千世界,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再次,教师应重视对幼儿艺术感的培养。幼儿美术教育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枯燥的理论知识对它们来说毫无意义,要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各种美术作品的创造。最后,在美术教学中不断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兴趣是儿童美术教学的基础。教师可以多采用鼓励的方法,发现并肯定他们的优点,充分发挥他们自己动脑、动手的能力,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才能,得到肯定。只有这样创意美术才可以真正得到贯彻和落实。
2.创意美术的实施途径
教师通过对创意美术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才能在实际美术教学中贯彻和落实这种理念。教育集市则是创意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途径。创意集市是一种新颖的美术教育活动和方式。它是将一条幼儿园走廊里面陈列许多废旧材料,诸如杂货、瓶罐类、布艺类、纸盒类等。教师的任务是带领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这些废旧材料制作成美术作品,然后布置在师生共同设置的一个创意集市里进行义卖,将所得的钱捐给有困难的儿童,卖完后再做再卖,呈流动形式。买者为幼儿家长,定期开放,这种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具体做法可以采用趣味绘画和趣味手工的方式,并定期进行义卖,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并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动手动脑及学会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
3.创意美术实施的重要作用
通过创意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对美的发现和感受能力,逐渐培养儿童的情操,有助于陶冶儿童的性情。因此,幼儿创意美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第一,通过创意美术教育,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想象思维,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儿童右脑的使用与开发,平衡发展左、右脑,并且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第二,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及艺术兴趣。第三,通过创意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创意美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创意美术进行研究,反映了素质教育思想在我国幼儿教育阶段的科学贯彻与落实,也是现代化教育得以长足发展的内在需求;研究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创意美术,可以提高幼儿美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教育能力,推动幼儿美术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研究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创意美术,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美术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为幼儿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文.美工活动创意馕大比拼[J].新疆伊犁幼儿园早期教育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作品创作;作品表达;鉴赏课程;乡土美术资源;讨论
一、立足作品创作,推动学生的图像解读
所谓图像识读,是指学生对美术作品、图像以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解读能力。其中,主要涉及对用色、线条、配比以及造型特征等方面的解读。在现代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及解读能力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培养学生对图像的解读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按照图像反映客观物象的程度来划分,美术作品可以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从鉴赏美术作品的角度,教师应针对这三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特点的图像解读。例如,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材中的鉴赏课“走进具象艺术”中,例举了《贵妇人像》这一享誉世界的美术作品,这一作品是具象美术作品的代表。该作品的作者安格尔基于一种独特的视角表现了画中人物的质感,使得人物无论是在神态,还是在气氛渲染及空间暗示等方面,都显得极为真实,仿佛作品中的人物并非存在于画中,而是就在我们身边。由此可见,对于具象派的艺术家来说,“真实”是他们对作品最主要的追求。除此之外,具象派美术作品对人物体态的衬托往往较为鲜明。《贵妇人像》中的贵妇人莫特西埃本是安格尔一位亲友的女儿,画家选择让莫特西埃夫人站立的姿势,配以暗红色花纹背景和深色衣裙衬托人物鲜明丰满的体态,将夫人椭圆形的面孔与裸露的圆润肩部及手臂描绘得十分和谐,人物形象的塑造隐约可见拉斐尔式的造型。虽然此肖像画整体显得极为明快,但有色块的配置而无色彩的变化。安格尔认为,对绘画而言,色彩是次要因素,使用颜色的目的是让画面整体显得新鲜夺目,因此必须画得快。然而,画得快则很难从细节上体现形体,所以要想获得形象的准确就必须靠素描。因此,安格尔的作品可以说是用颜色画的素描,准确、深刻又细腻。又如,教学“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中国古代人物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设计作品精读。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对色彩运用的角度进行探讨,如分析古代工笔画中的色调搭配,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姿态的剖析逐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提高学生的图像解读素养。
二、结合创作表达,强化学生的美术表现
为了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素养,教师不但要借助传统的美术技术和美术语言,还要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新视觉形象,充分彰显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在高中美术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与现代的美术技术、媒材及语言结合到一起,切实构建既富传统韵味又不乏现代意趣的教学环境,有效增强学生的美术表现意识和能力。同时,为了达到培养高中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美术基础,采用赏析和实物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教学“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瓷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从瓷器的制作工艺入手,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实物展示,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瓷器制作品专业名词及其技术特点的了解,而且能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瓷器欣赏方法,进而在夯实学生美术基础的同时促进学生良好美术素养的初步形成。紧接着,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媒材与技术的结合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当前,拥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每一名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又能为美术表现空间的拓展提供理想的工具。因此,教师若能将美术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结合到一起,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去表现创作意图及思想,则不仅能让学生的美术创作形式更加丰富,而且能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出更为饱满的视觉形象,进而切实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通过鉴赏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在高中阶段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无疑是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与德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需要让学生“知美丑,明善恶”。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是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例如,开展“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中国古代花鸟画”这一内容的鉴赏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同时展示工笔画与油画作品,如李嵩的《花篮图》和卡拉瓦乔的《水果篮》,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赏析并分析这两幅作品的不同点,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线条让学生了解何谓美。首先,教师可以歪歪扭扭地用线条画出小动物,并询问学生的感受。对此,学生感受到了“别扭”与“丑态”。随后,教师可以画一只线条优美的小动物,再让学生谈谈心中的感受。对此,学生一致认为小动物很漂亮、很可爱。借助这两者的对比,学生不仅能了解到“美”与“丑”的区别,还能理解“美”的存在价值,从而逐步建立正确的审美理论体系。
四、充分挖掘乡土美术资源,促进学生的创意实践
若将核心素养视作当代教育的灵魂,那么有关教材及课程内容便如同肌体一般发挥着承载教育灵魂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外,还需要全力挖掘乡土美术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感受本土美术魅力的同时,增加创意实践的机会,进而提升美术素养。以江苏常熟为例,其花边艺术已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且当地的“元四家”之首黄公望、虞山画派、虞山印派等在美术史上地位突出。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些乡土美术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们进行创意实践,使学生通过实践理解和学习独具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有效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1.逆向思维
在海报设计的过程,逆向思维也可以称为反向思维,是对学生设计思维进行训练时最常使用和反常规的一种方式。由于学生在海报设计过程中,使用常规的设计思维已经很难有亮点出现,严重缺乏创造性,因此老师可以训练学生的逆向设计思维,抛弃原有的设计思维模式,对思维模式进行颠倒,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例如正负形设计原理的讲解过程中,老师要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下正负形的设计图,通过正负形实体让学生准确的掌握正负形的设计理念,以充分的反映自己的思想与思维方式。通过正形与负形的对比,来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为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提供平台与机会。
2.求异思维
在初中美术海报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将求异思维传达给学生,要打破求同思维给予的束缚,进行海报设计的创新,要标新立异,找出与传统观点不同的观点,提高海报设计的个性,从而与别人的设计作品存在很大的区别。例如老师在向学生传达求异思维的思想时,可以通过元素替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海报设计思维。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设定一个固定的物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该物体中的某一部分替换,从而发挥学生主观想象力的作用,创造成形式各异的海报设计图案,以培养我国中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推动我国中学生素质的上升。
二、对学生的创意思维进行培养
海报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将设计者的思想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参观者,这就对学生的海报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中美术老师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海报设计水平,并对学生海报设计思维进行训练。老师可以多向学生讲解自己的生活体验,并向学生询问如果他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办,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开阔学生视野,从而为学生的海报设计奠定基础,打破学生身上的束缚。老师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从而来衔接自己意识中的思维碎片,因此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联想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将看似毫无联系的因素联系在一起,以碰撞出新的火花。例如在《图形联想创意》一文的讲解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我们所学的海报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让学生以铅笔为元素来进行联想和创意,有的学生将铅笔说成是香蕉,还有的学生赋予了铅笔彩虹的颜色,还有的学生通过将铅笔进行不规则的排列来反映自己的思想,还有的学生利用铅笔和铅笔的影子来表达情感,有的学生将铅笔进行了拟人化等等,通过多种形式来反映学生的创意设计思维,通过学生设计的海报能够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实现了海报设计的意义。
三、总结
一、强调课程标准的导向性、选择性
从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美术课在中小学课程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制定切合实际的美术课程标准。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本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
本课程标准没有采取列出具体的知识点(在低年级更是如此)的方式,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供指向这些标准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这些教学活动方式建议也是选择性的。例如,7-9年级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是: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体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上述内容标准非常概括,体现大的导向性。为了指向上述标准,有下面的教学活动建议可供选择:
教学活动建议:
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做色彩的对比、调和及联想等练习。
为自己喜爱的书籍、影集、纪念册等设计封面。
为校运动会或文艺活动设计招贴画。
为商品做包装装潢设计。
了解钟表、汽车、计算机等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知识,并练习绘制简单的效果图。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的制作练习,为家长会设计制作请柬,并对会场进行装饰美化设计。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童装、学生装或校服绘制设计效果图。
学习立体构成知识,用各种线材、面材、块材进行立体构成制作练习。
对竹木、废导线、废金属箔(如易拉罐)等材料进行加工,设计制作小装饰品和实用工艺品,装饰自己的学习、生活空间或馈赠他人。
集体讨论校园或附近社区的环境美化方案,并进行设计练习。
练习制作陶艺小品。
既然标明是“建议”,就不具备强制性,编写教材或教师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选择。例如,虽然其中有“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和童装、学生服等设计”以及“练习制作陶艺小品”等建议,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不采纳,甚至还可以自己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这样,标准就具有了弹性,给予课本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以更大的发挥空间。
与原教学大纲(指试用修订版,以下均为与此版的比较)的比较:原大纲基本上以开列知识点的方式构筑教学内容体系,而且知识点的规定比较具体、严格,具有较强的限制性。现列出初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部分作为比较:
1.欣赏中国优秀美术作品。
2.初步了解美术分类的知识。
3.学习平行、成角透视知识,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做简单的写生练习。
4.了解人体比例、结构知识,进行铅笔人物速写练习。
5.初步了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知识,进行花鸟小品临摹。
6.学习图案、平面构成知识,并进行练习。
7.利用黏土、石膏等材料进行小型雕塑制作。
二、以美术学习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本课程标准从美术学习方式出发,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美术学习方式依其特点,大致可分为创作与欣赏两类。尽管创作和欣赏都具有外化和内化两种活动的特征,但创作更倾向于外化,欣赏更倾向于内化。由于美术学习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便于学习,标准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划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这一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创意的形成,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因此,以外化性行为为主,是上述两个学习领域的相同点,而主要区别则是一个更注重自由性,一个更注重功能性。“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注重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为些,本课程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1)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并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但这一领域的学习,要与综合艺术课程的学习相区别,注意可行性和保持美术自身的特色。
如5-6年级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标准是: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运用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的关系。
提出了如下的教学活动建议指向上述标准:
结合传统节日,创作、设计和制作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配合班队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进行策划、制作与展示。
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木偶、服饰、皮影以及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调查、了解社区或村庄的历史,从美术设计的角度,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或村庄的未来发展作规划,设计并制作模型。
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使用摄影、录像收集素材,利用计算机等手段来进行美术创作和展示活动。
与原教学大纲的比较:原教学大纲基本上是按学科知识体系划分课业形式,大体是绘画、工艺和欣赏,极少涉及综合学习的内容。
三、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本课程标准首次明确了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是最重要的阅读者和使用者。为了帮助教师领会此次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本课程标准对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案例(包括各学习领域案例25个,其他案例12个),以便教师能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与原教学大纲的比较:原大纲虽在“教学要求”、“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积极改善美术教学条件”中涉及了一些指导性意见,但不及本标准具体,而且未提供具体的案例。
四、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本课程标准力求从这么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第一,降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和要求,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标准中提到的“在美术造型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熟悉常用颜色和工具。”(1-2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组合造型。”(1-2年级“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1-2年级“欣赏·评述”)“创造学生自己喜欢的漫画和卡通形象,用来表达观念、情感和思想”(7-9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等。
第二,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习动力,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化。如标准中提到的“为自己喜爱的书籍、影集、纪念册设计封面。”(7-9年级“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选择自己喜欢的园林、文化广场或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评价,并与同学交流。”(7-9年级“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调查、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按社区或村庄的功能,考虑环保、居住、休闲、健身、景观等需要,设计未来发展规划图或制作模型”(7-9年级“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类专业培养现状及问题
(一)当前美术类专业设置情况
现有美术类专业可分为三个大类,一为纯美术类,包括各种油画、国画、版画、壁画、雕塑等专业,这类专业开设时间早、办学历史长,是传统美院沿袭下来的基础专业。二为设计类专业,包括平面、景观、室内、工业、建筑、视觉传达、游戏、家具产品设计等。设计类专业是纯美术专业的发展和补充,是基于基础美术能力之上的运用和创造。三为综合的美术史、美术理论专业,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和科研等高级专门人才。总体看来,纯美术专业历史最久,也是美术专业能力建设的核心,应当予以坚持和发扬;设计类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最大,而美术史、美术理论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更高。应该说,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兴盛,市场对综合美术人才需求在逐步扩大。
(二)办学主体多元,美术与设计专业分隔明显
我国开设美术类专业的高校众多,既有专业美院,也有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以及高职、民办院校。近年来,高校美术专业招生规模扩大,各类高校也纷纷开设美术专业,有的高校依托原有的美术教育(师范类)专业,新开设计专业;有的学校在人文或建筑院系,新增美术专业;有的工科院校开设工业设计等与美术相关专业。这些院校办学实力良莠不齐,学科人才培养定位区别明显。
纯美术专业开办较早,设计类专业起步相对较晚,多数高校自2000年左右才开办设计专业,而美术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区别较大。如绘画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美术基础和创作能力,能熟练掌握绘画技法,达到对某一美术种类的“精”,其课程设置重绘画的表现、技法、创作等内容;而设计类专业如视觉传达设计,要培养在扎实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用设计语言表达想法,课程设计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学习,各类图形、文字、形象设计、市场营销、广告设计等课程。这两类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美术专业学生不懂设计表达、美编软件,更甚者做不了PPT应用和美化,而设计专业学生美术基础功底和审美能力不扎实,构图和色彩感知能力差,设计作品缺乏创新和美感等。
(三)学生创新能力薄弱,美术理论水平较差
笔者发现,学生作品虽个性张扬,但总体创新不够,艺术风格把握不准确,这些问题还得归咎于基础人文素养较差。美术专业对学生创新能力要求较高,无论是绘画还是设计,学生的独立思维、创新创作能力至关重要。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现实经历、感悟和情感体验,需要创作者有强大的观察力和感悟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又来源于个人对美术理论、经验世界的充分认识和积累,创作者认识世界、认识美的能力越强,主观世界越丰富,作品的审美内涵和质量才会更高。
在实践中,普通应用型高校美术专业教学重点多放在专业课上,对美术史论、理论这种专业基础课重视不够,直接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制约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从课程学分占比来说,专业基础课的学时和学分数比较低。高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通识基础课(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拓展4个主要模块,不同院校、专业的课程设计模块占比有所区别。如某大学的美术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将开设课程分为通识平台、文理基础平台、专业平台、实践平台,对具体课程进行分析,其文理基础平台的课程如艺术设计史、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等可划归专业基础课,通识基础课如思想政治课、计算机基础、英语、语文等占总学分的30%左右,为美术生理论水平、知识素养打基础的文理基础平台仅占专业课学分的10.7%,占总学分的7.8%,这样的比例是无法为学生构建起扎实的审美基础的。
(四)以班级授课为中心,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不够
班级是基本教学单位,美术专业班级的规模多为20人左右,有的学校班级人数更多。以班为教学单位便于进行教学安排和管理,但班级授课过于程式化,教师普遍地向学生讲授课程内容,授课过程相对封闭,信息传导单向,无法照顾到功底和水平不同、个性特征千差万别的学生。同时,又囿于学生人数较多,即便是单向度的个别指导也难以保证,更谈不上意境、气韵、风格、审美等经验知识的传递。而“以师徒相授、父子相传形式存在的师徒制教学模式是中国传统美术传承的最重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对老师耳提面命、亲临教诲进行学习,观察、体悟接受老师的言传身教”,师徒制教学更有利于经验知识的传授。
(五)缺乏职业认知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出台了《關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了高校要向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进行转变。因此,高校办学应重视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实际,重视实践教学。但很多学生缺乏职业认知,既不清楚企业需要何种人才,对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没有认识,更不了解企业管理和运行方式,可谓是一张白纸。很多美术类专业毕业生岗位职业能力不强,很多毕业生两三年内失业和改行的较多。同时,部分高校对转型反应缓慢,课程教学仍沿用旧例,专业教学中没有注意实际运用,学生不会“学以致用”。如在创意设计中,VI、UI设计课程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没能基于企业竞争力、特色、价值观全方位理解之上进行系统的企业形象识别设计(CIS Design),而这恰好是企业需要的。
二、应用型本科美术类专业人才全面发展能力提升策略
一般应用型本科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审美能力,能適应市场需要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影响人才培养机制的确立。
(一)建构应用美术人才能力结构
笔者认为应用美术人才的素质应包括以下方面:
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职业胜任力的基础,普通办公软件的运用、文案宣传稿的写作、沟通英语水平都是职场必备技能,缺之不可。在大学课程中,这一模块能力的培养任务由通识基础课承担,主要是大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这部分技能在美术生培养中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生基础能力较差。
美术通识能力。这部分能力主要是建构色彩感知能力、空间构图能力,不同美术风格、特征的把握,解决的是学生基本审美能力的建设。
美术专业能力。从事某一美术门类的能力,能熟练运用绘画语言如国画、油画、水彩、雕塑等,或者设计语言进行平面设计、空间设计、网站设计等专业工作的能力。
职业素养。这部分能力作用方式比较隐性,不容易被感知,但却是影响岗位胜任的重要因素,如对企业管理运营方式、价值观的理解,职业道德水平、责任心、学习能力、沟通协作力、执行力、表达力以及个人驱动力等。
(二)以能力为中心完善课程体系
在人才能力架构指导下,应用型本科美术类专业应合理设置课程比重,完善课程体系,回应工作多元能力要求。首先,优化公共基础课的结构,在选修课模块课多开设学科交融类、文学艺术欣赏评论、社会科学类的课程,如文书写作、电子商务、实用心理学、艺术赏析、管理学、社会学等课程,构筑基础知识和技能模块能力。其次,增加专业理论课比重,如中西方绘画美学、画论、艺术管理学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再次,增加美术和设计专业互通课程,为美术专业学生开设基础设计课程,如字体版式设计、平面构成、美编软件运用等课程,为设计专业学生增设艺术思潮、美术作品鉴赏等课程,增强专业的相互理解和交融。最后,增加能力拓展课程,如社交礼仪、创新创业教育、消费心理、市场营销、传播学等课程。
(三)以实践为中心改革培养载体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首先,推行工作室制度,作为班级授课形式的补充,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传递经验知识。工作室可按照画种门类、专业方向进行分类,每个工作室由1~2名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形成师徒相授的体制,促进工作室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升。其次,推进项目化教学革新。项目化教学按照企业真实接单或项目来进行实操,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实现“学以致用”。如壁画专业可以进社区从事墙体彩绘,体验不同功能要求的公共空间之下,如何选定主题进行绘画创作;设计专业可参与企业网页设计、UI设计等项目,完整体验不同企业定位指导下形象设计的过程。项目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是项目带头人,也可以仅作指导。最后,完善顶岗实习制度。顶岗实习是学生实践教学的最重要阶段,可是学校统一组织、指导,也可与实习基地共建。在实习时间的选择上,不必拘泥于大四阶段的毕业实习,寒暑假阶段均可派教师和同学赴企业顶岗,不断了解市场动态,反思教学活动。
(四)以能力为中心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机制
现阶段,大学的课程考核机制多包括平时成绩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考试、考查)两部分,美术类专业的课程考核除平时成绩外,多为提交作品进行终结性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难以体现。平时成绩的考核可针对综合能力进行测评,比如,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轮流进行成果展示汇报,成果汇报要求学习小组以团队协作方式进行实施,过程中必须运用PPT等多媒体工具,绘画或者设计作品进行创意阐述,项目实践作业阐述实施过程、结果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锻炼了胆量、口才、组织和协作能力,更能准确地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
关键词:工艺美术;艺术营造;独特性;当代性
工艺美术是人们经济生活和艺术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活环境和人类认知的反映,它有着自己特殊的地位和规律特征。
一、工艺美术的独特性分析
田自秉先生曾经对于“工艺美术”问题做了大量的探讨,指出:“重视工艺思维,是现代工艺美术创造方式变化的需要。”[1]在20世纪80年代关于“工艺美术”的讨论中,我们看到了张道一先生访问日本之后对于如何在发展中处理好现代工业设计、传统工艺美术和民间艺术三者关系的探讨。[2]李砚祖先生在他的《装饰之道》中,对于工艺进行了再发现,指出从工艺美术到工艺文化的概念。[3]杭间先生认为:“‘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不是截然分开的东西,而是需要重新认识的中国设计的两个过程。”[4]一大批从事设计艺术教育的学者,对于“工艺美术”这个概念也进行大量的讨论。如今,我们对于工艺美术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同时,把工艺美术作为单独的艺术门类进行开设,这些无疑都是对于我们传统的设计造物观念理解的升华,使得我们在现代后工业化的社会发展中,找到了具有自己传统的设计之路。工艺美术是中国特有的设计形式,它既有现代设计的理念又有中国特殊的设计特征。我国的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成就,而且种类庞大。早在5000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工艺美术的杰作青铜器,春秋战国的漆器,汉代的画像石、丝织品,宋瓷,明式家具等等。现代的各种陶瓷器皿、玻璃器皿、竹藤的编制物品,还有各种装饰画、商品的包装等等,这些都是工艺美术的范畴。工艺美术无论是哪种分类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征,就是拥有社会功能,都是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出现。它既有生活上的实用特征,又有生活上的精神需求。工艺美术的独特性在于通过自己的艺术形象去唤起人们对于美的感悟,对于工作的热爱,同时能激发人们的思想和情绪,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使得普通的产品变得更加美观,用艺术的匠心来美化物品,可以唤起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使得人们能感受的“物”的存在。“工艺美术”所创造的产品是悄无声息改变人们的生活,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这种过程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与中国的传统“造物”观念也形影不离,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二、中国工艺美术独特性的表现形式
1.时代性
工艺美术的产品,它不只是生活的必需品,在一定程度上它达到了艺术品的要求。它具有现代“设计”所需要的设计制作程序和过程,运用各种材料、工艺,以及创意思维,把它变为物质存在。所以,工艺美术既要表现自己的时代特征,还要运用工艺美术产品的材料以及工艺特征表现它的技术美和装饰美,尽量发挥它特有的时代属性特征。充分利用工艺美术本身的设计特征,表现它的时代感。工艺美术作为中国的“设计”,要符合现代大工业环境下的生产制作技术,利用科学技术以及设计上的各种因素。我们当代的工艺美术从选题、构思、设计、到制作产品,是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工艺美术不能只是形式美学的设计,它是为大众服务的产品,应该具有实用性特征。工艺美术要符合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把这些科学性的技术活动变为工艺美术发展的条件。纵观当代整个“设计”的发展,工艺美术的发展一直是随着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创新而不断的发展的。我国古代有了青铜技术的发明,才有了各种青铜器工艺品;现代有了塑料材料的发明,才有各种塑料的工艺美术设计作品。同时我们要明白,所有的技术以及材料的发明都可以辅助工艺美术的发展,因此我们对于工艺美术的认识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框架里,要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
2.适度性
传统的美术是体现空间、体积和色彩关系。而工艺美术则是立体与平面的关系,通过它的设计、形式、比例、结构、色彩等,将整体特征、结构、形式等众多内容处理得当,把它变为富有感染力的设计作品。同时艺术中的变化统一、对比、比例、节奏、对称等形式法则,都可以运用到现代工艺美术之中。当然,这些法则,不能在一件作品之中全部使用,每种形式法则的运用都是要适度的。如陶瓷器皿的设计,主要运用的就是比例、外形等形式法则。在染织产品之中则需要另外一些法则。一件好的工艺美术作品它不是装饰了众多的花纹,使用了各种技术就是美的。与一般的美术相比较,工艺美术在完成美术所需要的法则的同时,加入了“设计”一词,它可以充分地使用现代设计所产生的各种技术原则和设计法则进行工艺美术产品的设计。但是,这绝不是说要进行“量”的累加,在更深的层次上,我们已经进行“质”的提升。
3.地域性
工艺美术作为特殊的艺术门类,它应该是独自存在的,而不是在现代设计的内容之内。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广大的疆域其居民都有其传统工艺美术的创造和生产———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就会有自己的造物,有自己的工艺美术,因而自然地形成和构建了与其他地区工艺美术不同的地域性特殊。[5]这种地域的特征自然地表现在其自身的工艺产品之中。由于资讯的传播更加迅速,设计的理念方式得到更广范围、更快速度的传播。这使得现在的各种产品同质化严重,因此现代设计更加强调产品差异性的体现。工艺美术产品作为地方特有的产品形式,从产品的原料到产品的加工方法都是地域代代相传的结果。这种传承工艺的结果就是,产品出现了明显的差别性。差异性正是迎合了现代设计的时代需求,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使得现代社会更加关注地域文化。而地域的工艺美术产品正是地域文化的反映。因此,社会的发展促使了工艺美术在这个时代有了用武之地。
4.实用性
工艺美术的作品应该是民生的,早期的现代设计教育理念来源于包豪斯设计学校,它的目的就是为大众设计。这点与我们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相似,我们的工艺美术作品是要让人民可以接受的,在经济上是可以负担的,能够买得起的。早期的工艺美术产品都是产生在匠人手中,使用在广大人民生活中。工艺美术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将工艺美术变成高不可攀的高档艺术作品。作为工艺美术,它的特征之一就是实用性。这是这个门类艺术叫做“工艺美术”的重要原因。脱离了实用,去做艺术,这就违背了工艺美术的初衷。当代的传统民族化设计,要做的是通过工艺美术把传统文化深入到平常生活。实用,则是普及工艺美术产品的重要原则之一。
三、中国工艺美术独特的当代性
尽管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有着辉煌的过去,但是,我们通过历史的梳理会发现,近代以来的工艺美术是在外来文化强势入侵之下开始发生了转变。中国工艺美术的独特性与现代化之间有矛盾吗?工艺美术的独特性向现代化的趋势靠拢其实是一种现代设计全球化的现象。如果没有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的工艺美术的独特性还是会继续发展,这种向现代化靠拢的趋势也是会存在的。李伯重先生认为:“在工艺美术发展到清代后期的时候,其实江南地区的轻工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条件,与近代早期的英国相比,要更加突出。”[6]然而,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上来看,中国的工艺美术的水平发展的潜力,不比当时的欧洲差。我们以前把中国工艺美术的独特性认为是“保守”“封闭”“家庭式作坊”等等因素,因为这个原因,也使得我们的工艺美术在工业革命以后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国家。其实在1949年以后,我们所谓的家庭式的作坊几乎没有了,更多的是在国家引导下的现代化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张道一先生对于工艺美术的现代化的看法有着深入的理解,指出:“这是由四个矛盾所掩盖的,一是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二是工艺技术加工的水平;三是经济和生产信息的灵通性;四是生产管理体制的先进性。”[7]这些矛盾虽然不是工艺美术自身的矛盾,但是它制约了工艺美术的发展。我们对于工艺美术的发展认识更应该寻找学科以外的客观原因。所谓的工艺美术的“独特性”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沉淀下的设计精华,这种精华性的东西是一种质朴的精神,是在设计之中巧有用心的态度,更是一丝不苟的工作方式。在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必须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中国工艺美术的独特性发展必将在现代后工业时代的大环境之下进行,我们对于工艺美术的认识,还属于较为薄弱的阶段,要进行深入研究沉淀,找出工艺美术的精髓,融入到现代化的设计之中。其次,工艺美术的特殊性也要与现代高科技、高信息化的新型艺术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脱离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特点,是把现代化的技术特征融入到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之中,使得它成为工艺美术独特性的一方面。总之,独特性与现代化之间它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一直贯穿于现代化之中,这种独特性是要依附于现代化的普遍价值观。对于中国现代的工艺美术独特性的认识,我们一直在不断摸索和发展。工艺美术之所以在现代的设计浪潮之中能生存下来,说明了它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空间,它始终是满足各种人群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而工艺美术的独特性只有在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之中才有意义。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中国的工艺美术探索仍然在发展途中,它是一个正在进行时的模式,中国的工艺美术的独特性是一种不断摸索的过程。现代化始终是这个时代的大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继承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与学习外来现代设计文化的关系,使中国的工艺美术的独特性始终建立在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
注释:
[1]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编:《装饰艺术文萃》,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13页。
[2]陈晓华:《工艺与设计之间———20世纪中国艺术设计的现代性里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1页。
[3]李砚祖:《装饰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4]杭间:《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装饰》2009年第12期。
[5]李砚祖:《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与地域性———再谈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第1期。
[6]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490页。
关 键 词:设计教育 高校设计教育 社会设计教育 国际设计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设计学科在高校造型艺术教育中的地位迅速提升,那种以绘画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模式日渐消解。自我国加入WTO后,社会生产中的各行各业均在不同程度上急需设计人才。以往的设计教育模式,如今已不能满足社会的急剧需求,这便出现了目前全国大中院校纷纷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社会部分培训机构均以不同形式开设了设计教育课程,以满足企业需求而获得商业利益。面对这种良莠不齐的教育局面,笔者拟就艺术设计学与美术学的关系、高校设计教育与社会设计教育的关系、国际设计教育对国内设计教育的渗透这三方面谈些个人看法。
一、设计艺术学与美术学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1996年7月颁布的新专业目录,已经将“设计艺术学”与“美术学”并列,明确地将“设计艺术学”与“美术学”在专业上分离,使设计艺术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国家教育部将“艺术设计”定为本科专业名称,而“设计艺术学”则作为研究生专业之称。美术学曾经包含过艺术设计学专业,即使在艺术设计学与美术学各立门户之后的今天,很多高校的设计专业均归为美术学的门下,因而其教学模式在短期内很难摆脱传统美术教育的影响。这种将设计教育与绘画教育混为一谈的情况在当前国内的设计教育中普遍存在,其实质是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艺术设计学与美术学的区别。相当一部分高校看到社会对设计人才的急剧需求,便顺水推舟地在美术学专业中增设“艺术设计史”“设计概论”课程,如此就谓之设计教育。在没有从学科本质上明确艺术设计学与美术学两者关系的前提下办设计教育势必会歪曲设计专业的存在理由,直接影响设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协奏规律,流弊甚远。因此,要想从真正意义上发展设计专业,首先就要在教育理念上理清艺术设计学与美术学两者的关系。
二、高校设计教育与社会设计教育
既然艺术设计学与美术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那么在艺术设计学中也有必要明确深化教育的承载面和专业层次。有人说,学设计专业的高校学生毕业后到社会工作才是真正念大学。这句话是否成立,暂且不论,但其隐喻指出设计教育包含着两个承载面:一个是高校设计教育,另一个是社会设计教育。面对当前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设计教育局面,笔者愚见,有必要对高校设计教育和社会设计教育在概念、特征、功能上进行再认识。
高校设计教育是指高等院校美术、设计院系开设的各种专业教育,有明确的教学大纲,独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及理论支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难能可贵的是高校设计教育无不例外地开设了艺术设计史课程,这应该是设计教育作为学科价值存在的学术依据。陈振濂先生曾力主高校艺术教育走“先‘学’后‘术’”的办学模式,在学术理论上明确设计专业的学科定位,突出学术性,保持技术性,力促艺术教育达到人文与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一言以蔽之,即高校设计教育当以培养高级设计人才为目标,重点是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
社会设计教育从广义上理解是指除高校外的所有设计教育机构,包括各种设计工程公司、工作室及公私培训单位。狭义的仅指以培养电脑设计操作的私营培训班。社会设计教育的存在,有其积极意义,可以说是对高校设计教育的一种拓展与补充。而其最大的弊端就是本身固有的无序性,开设的课程难以形成系统性,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加考虑地给学员灌输各种机械的电脑操作知识,其目的显然是以培养设计“图夫”为主。
高校设计教育虽与社会设计教育存在明显区别,但也必须清醒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共性——以服务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同时,高校设计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一样流向社会,成为广义社会设计教育的组成部分。如何使高校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与社会设计教育自然地融合,并保持学院派的优势呢?又如何使高校设计教育与社会设计教育互为补充,协调发展以共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呢?要解决这两组矛盾,还是得从自身的课程设置与定位上寻找答案。
高校设计教育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艺术设计学”专业以来,到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环境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原来高校设置的七个专业一并归属于艺术设计专业范畴之后,由此标志着艺术设计专业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现在艺术设计学形成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梯度,研究生教育中,艺术设计学还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都有研究生层次教育,在研究生教育层次,专业美术院校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他综合性大学、师范、理工类大学则不同程度地在努力向研究生教育层次提升。高校设计教育的落差使得各校之间在如何统一开设基础课程上陷入了尴尬。定位当然是不言自明的,关键是基础课程要达到相当水平,已明显地与社会设计教育拉开距离。随着计算机在艺术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当前无论是高校设计教育还是社会设计教育都开设了电脑设计课。社会设计教育表现得尤为突出,几乎所有的操作过程都用设计软件来完成,手绘能力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体现。因此,高校设计教育应借鉴社会设计教育的前车之鉴,在基础课程上加强手绘技能训练和设计理念讲授。技能训练是传统的造型基础、色彩基础、设计基础、设计创意、设计方法及表现,使得课程更为规范化、程序化、人性化,着重设计方法的学习。至于理论方面可以围绕“历史”和“原理”来设置,开设“现代设计史”“工业设计史”“设计原理”“透视技法”等,既与社会设计教育拉开距离,也为毕业生将来步入社会准备了发展后劲。社会设计教育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实际操作,但是其过程严重缺乏创意。如高校设计专业在四年中传授学生一套完整的创意体系,那么其步入社会工作之后,广义的社会设计教育又为其提供了宽阔的实践空间,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对提高整个设计教育水平大有裨益。广大设计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注意,在高校设计教育和社会设计教育上明晰概念,引导两者健康稳步发展。
三、国际设计教育与国内设计教育
世界现代设计教育从上世纪初的包豪斯开始,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当前世界设计教育的理念大部分师承包豪斯范式。国内设计教育相对于世界设计教育而言,只有短短20多年的时间,这期间如果和西方近百年的设计教育史相比,只能说是摸索阶段。然而,就是这短短的20年,国内的设计教育已经从功能和形态上形成了以“工业产品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三大领域为主的教育体系。
国内设计教育的发展潜力在哪里?这是当下国内设计界一个既现实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现实是事实如此,无法回避;忽视是因为在设计界普遍存在崇洋媚外心理,认为国内设计教育所遇到的问题只能借用国际经验来解决。很多所谓的设计师就是拿来主义者,全球经济一体化虽然已成必然趋势,然而全球文化却是多元化的。由此,笔者认为国内设计教育未来的发展潜力在于深厚博大的传统文化和更新设计观念。只有自己民族的东西才能真正意义上突出本国特色,诚如鲁迅先生所言: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容易走向世界,越容易为世界所接受。靳棣强先生也曾指出,说自己40岁时的设计作品在意识和风格上已经跟国际大师不分伯仲,然而却一直未能得到国际设计界的承认。后来,他才意识到民族性问题,开始在传统文化里寻找有益成分。通过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终于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了鲜明的民族性,在国际设计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世界设计教育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紧密联系,国内也一样。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且每年均在高速发展。强大的社会经济实力,直接反映在各项文化、教育事业方面。在今天,我们不可能再像上世纪初一样推崇西方文化,而应该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价值,使之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国内设计教育应该以社会经济为依托,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借鉴绘画教育的优秀经验,走出一条设计教育民族化的路子来。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顺理成章要求设计教育的目的和功能相应地国际化,然而由于各国文化的多元化,所以在风格上可以具有多样性。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内各项建设事业蒸蒸日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处在当前提倡文化多元化环境下,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都不可取。设计教育中出口必言欧美、日本,那是对本国文化漠视的表现。当然,国内设计教育客观上还与欧美、日本等国存在差距,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国内借鉴,但如果只是一味唯欧美、日本的设计教育马首是瞻,那无疑是在作茧自缚,永远没有超越的可能。因此,在设计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正确区分和处理好国际设计教育与国内设计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提高整个国内设计教育水平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受之著,《世界平面设计上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关键词:21世纪;创造力;视觉认知能力;创意人才;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一、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时代
21世纪初,创新(innovation)和创新教育(innovate education)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这是因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以科技为主导的理性思维已无法应对21世纪的多元需求,逐渐失去了凌驾一切的主导地位。面对充满挑战和变革的世界,人们发现国家和人才的竞争力不仅蕴藏在尖端的科技中,也蕴藏在每个人内在的创造力与美感能力之中。这股富有创意的深邃智慧的力量蓄势待发,终将成为推动人类进一步发展的真正动力。
在此背景下,2004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发表了《创新美国:在挑战和变革的世界中达至繁荣》的研究报告。报告中,对创新和创新教育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明确指出:“创新精神是决定美国在21世纪成功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①加拿大、英国等国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创新的战略报告,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和创新教育使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保持在世界前列。
在有关如何开展创新教育的探讨中,作为创新教育重要一环的美感教育受到了空前重视。人们认识到科技(理性)与美感(感性)相结合才是社会发展的出路,未来的科技创新将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基础。因此,现在的儿童与青少年将来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需具备审视美和创造美的素养。
2006年3月6日至9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市的艺术文化中心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艺术教育大会”。世界各国教育部的代表和艺术教育领域的代表500人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BuildingCreative Capacities for the 21st Century)。代表们围绕艺术教育(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诗文)的价值、意义以及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展开讨论并发起提案。
为了开展优质的艺术教育②,代表们一致认为,在艺术实践中强化创造力培养,提高社会和经济地位低下地区学生的能力。在大会宣言中,提出艺术教育的实践是重要的学习课题,发展青少年的知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强调从伦理角度发挥艺术教育在社会中的广泛影响。会上提出了“艺术中的教育”与“通过艺术的教育”相结合的观点,前者是指艺术各种形式内的特定发展,后者是指通过审美和富有创造力的方法去学习。大会中反复出现“创造力”、“学科间的互动”、“学校与社区”、“文化理解”、“协作”等关键词,反映了21世纪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创造力研究的发展轨迹
早期从事创造力研究的学者,认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力的表现。20世纪70年代,塔夫特(Taft)对上述观点提出了批评和修正,他指出创造力是一种可以培养的技能和潜能。③霍华德•格鲁伯(Howard Grubb)对艺术和科学领域中具有创造力的个体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首先,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寻求把自己所关注领域的各种散落的事实和理论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一致性的综合理念。其次,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保持好奇并进行探索,能够创造出一个事业网络。④
20世纪80年代⑤,很多教育人士支持以创造力测试来筛选美术学习的资优生。这些研究以测量个人的创造性成就为指标,包括观察学生在学校参与美术创作活动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智力、学业成就和美术三方面的良好表现呈现正相关的关联。⑥但也有一些学者提出批评,认为这类研究缺乏信度和效度的基础。而这一批评本身也被认为过于强调以科学或教育测量方法作为研究的基础,只强调创造性的工具价值,未从创造力的本质进行探讨,受到了严厉的批评。⑦
同一时期,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对创造力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创造力的研究聚焦于个人的创造性人格与创作潜力上。加德纳指出,根据心理测量研究方法发展出来的创造性测试,比智力测验更不可靠,如果一个人在某一领域内提出解决问题或设计产品的思路和方法,开始往往被人们认为不可思议,最终却被认可,得到赞赏,他就应被认为有“创造性”。多元智能理论促使这一研究转向探讨心智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以及创造力所需具备的素质及其复杂的发展过程和方向上。
2000年,安德森(Anderson)等结合后现代社会现象,提出“文化创造力”的概念。他们认为人类能重新拾起灵性精神,分享从日常生活上感知的文化价值,并尝试借助创造力寻回普世通用的、实际的、具有固有价值的灵性原则。⑧这是一种在后现代主义生态环境中重建现代主义价值观的观点。
2005年,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提出结合经济发展的创造力的新观点,认为支撑新经济的并非科技和组织,而是作为人力资本的人类创造力。⑨这一观点结合当代社会经济与城市发展的议题,以人类创造力的价值来定义经济生活的新时代,取代以往单纯依靠经济发展和组织发展驱动社会发展的观点。
2007年,我国大陆地区学者肖鹰指出,“创新”一词最早出现在北齐史学家魏收(公元505-572)撰写的《魏书》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观念不以人的主观意图为出发点,不是为了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而是以生命意识为核心,保持和发展事物本身的内在生机和统一性。⑩作者对中西文化中不同创新观念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文化领域中以个体生存利益的无限扩展为创新目的的现象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2008年,我国香港地区学者刘仲严以微型流行视觉文化社群中的同人志社群为对象,研究这一社群与创造力的关系。他认为,流行视觉文化的创造力更需要社群才能发挥,让图像生产者和观赏者凭借特殊的美学建立属于特定社群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对未来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以及本土身份认同的追寻均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一研究结果与索亚(Sawyer)于2007年提出的“团体天赋”(Group genius)的观念相吻合,即将协作看作创造力的关键因素,创造力与团体协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观念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创造力的新视角。
综观上述研究成果,可以认为有关创造力的研究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网状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范畴由个人潜能发展研究扩展为社会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研究。其中,部分研究揭示了学生的美术能力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但从视觉认知能力(个体)发展、创意产业(社会)发展等角度出发,探讨美术教育与创造力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则有待于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视觉认知能力与创造力发展
视觉认知能力是人类学习美术(亦称“视觉艺术”)的生理基础。视觉认知能力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究与许多学科相关,生理学、心理学、美术学、教育学等均对视觉认知能力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究产生影响。
20世纪90年代,乔治•布什(George H.W. Bush)总统正式颁布的“开发大脑十年方案”,促使这项研究有了重大的进展。如今在电子技术的辅助下,人的大脑活动可以用脑电图的形式记录下来,“我们在近五年对大脑的了解要比过去一百多年来对大脑的了解增加了许多。”B11
21世纪初,英国的神经生理学家们的研究证明,“睁眼就看”的说法是错误的,视觉接受世界中的一切均需要脑力。视觉系统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引导手接触世界的部分,二是识别事物的部分。第二个部分需要的脑力更多,是视觉系统的重要部分,将“识”转化为“知”。B12脑科学家们还提出了“脑视觉”的概念,即“不是用眼,而是用脑看事物”的观点,揭示出美术鉴赏活动和创作活动不仅仅涉及心和手,更重要的是思考和展示思考过程的一种途径。英国脑科学家塞莫•萨基(Semir Zeki)明确提出“美术的目的在于延长脑的功能”的观点,从生理学的角度揭示了美术教育在促进大脑机能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思维研究的焦点应该是革新和创造。B13这些研究成果帮助我们从生理学层面理解视觉认知特点和规律以及创新思维的产生过程,为美术教育与创造力的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哈佛大学的“零点项目”(Project Zero)是美术教育与创造力的相关性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项目。加德纳和他的同事们通过观察儿童参与一系列美术活动时的行为表现,发现探究儿童美术的关键在于理解儿童全面发展的总模式。一些学者将美术的发展描绘为“U形曲线”图式。U形的前部分指学前儿童身上的高度创造力;槽型部分为想象力匮乏时期;最后又重新升起的曲线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更高层次的美术成就(至少某些青少年身上有此表现)。虽然加德纳认为儿童与成年人的艺术创造力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所有儿童和成年人天才艺术家之间也存在共性,那就是他们都享受不断探索带来的快乐,不畏他人的种种看法。此外,对于两者而言,美术媒介提供的是应对各种重大意义和情感的方式,是一些难以言表、无法通过普通语言交流得来的方法。B14
齐默曼(Zimmerman)等研究者通过对美术资优生的研究,发现其艺术进展与美术教师的指导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创意的艺术发展,不是发育成熟后自然而然的结果,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复杂能力,深受文化及教育机会的影响。美术教师的角色、美术教师对学生视觉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绝对不能轻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巧是可以教导的,富有创意地进行思考以找出新的解决问题渠道的能力也是可以培养的。B15
英国创意集团主席约翰•霍金斯(John Howkins)指出:“在某些圈子里,创意被认为艺术家独享的特权,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创意是一种普遍的智能,你可以从孩子们身上发现,我们也都人人拥有。”B16事实的确如此,多项研究证明,人人都具有创意B17能力,视觉认知能力的提高与创造力的发展是并驾齐驱的。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在提高视觉认知能力的同时,发挥创意并根据自己的创意选择相应的美术语言、美术表现手段和方式加以表达,促进自身创造力的不断发展。
四、培养创意人才的有效途径
20世纪90年代,学校美术教育被认为具有提供燃料,点燃心灵,激发愿望,并照亮所有的生命,帮助我们认识内在自我和周围世界的作用。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创意产业的兴起,创意人才成为21世纪社会急需的人力资源,美术教育与就业之间产生了高度的相关性,原先美术教育游离于就业之外的现象已大为改观,美术教育开始承担对国家做出独特贡献的重任。
英国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国家。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并积极采取措施以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同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在《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人创造力与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创意产业包括13个核心门类: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和以及电视广播等。创意产业的3个外延领域是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B18
如今,英国的创意产业已超过金融业,跃升为一个具有强劲上升趋势的新型经济增长点,帮助英国实现了从“保守绅士”到“创意先锋”的成功转型。英国创意产业的显著成效为许多力求发展文化产业的国家树立了一个典范。美国、法国、丹麦、芬兰、瑞典、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纷纷发展创意产业,并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和众多国家的战略选择。B19
综观各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拥有一支创意人才的队伍。近年来,我国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相继建立起创意园区,但由于缺乏创意人才,因此造成了“有园区,但缺乏创意”,“有文化产业,却难见文化创意产业”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创意产业中大部分门类与美术有关,因此培养具备美术素养的创意人才的教育任务迫在眉睫。其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专业美术院校培养;二是通过学校美术教育培养。而通过第二条途径不仅有利于未来创意人才的培养,还有益于未来创意产业消费者的培养,从而为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认为,以创意为本的美术教育是培养创意劳动力、创意人才和创意阶层的有效途径,是一把开启未来之门的金钥匙。因此,在学校美术教育的环境中,美术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意,加强表达创意方法的指导,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目标。
五、学校美术教育缺乏创意
“教育是创意经济中最为重要的要素。……然而,当我们提‘教育’时,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关注其寓意。只有在能够帮助人们学习的时候,教育才会有用。……一个仅仅提供单向的、传递事实现象的教育体制对培养创造力毫无益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倡导交流、对话和思考的教育体制。”B20在此,霍金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指令性教育的弊端。目前,在我国学校美术教育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意的发挥,阻碍了创造能力的发展。
具体而言,缺乏创意的学校美术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生缺乏想象与创作的空间和时间。
许多中小学美术教师为每一堂只有35-45分钟的美术课制订三维目标,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又要引导学生体验过程和方法以培养创造能力,还要激发学生的各种情感。为此,他们设计了诸多教学环节,而分配到每一环节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学生根本无法充分展开思维活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仅仅停留在表面,怎能产生创意呢?学生缺乏足够的练习或创作的时间,又怎能在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呢?
第二,美术教学示范和评价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方面,部分美术教师难以把握技法示范与创造能力的关系,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学生往往模仿范例进行描绘或制作,作品与教师的示范或教师所提供的范例雷同。另一方面,许多美术教师仅仅注重对学生作品的题材、构图和色彩进行评价,而忽视对学生作品中创意部分的分析与评价,学生的创意得不到及时的肯定或鼓励,抑制了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第三,尚未充分利用创意园区的资源。
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我们以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青少年为对象开展了《青少年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知与美术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去过创意园区的学生人数很少。而以三地美术教师为对象开展的《美术教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知及其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约占调查总人数30%比例的美术教师很少或几乎不去博物馆、美术馆或参观艺术展览,而占调查总人数70%以上比例的美术教师尚未参观过创意园区或创意市集。虽然学生和美术教师均对创意产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但了解和认识的程度都比较低。这显然对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意人才是不利的。
究其根源,其关键在于美术教师尚未真正理解学校美术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独特贡献。《青少年对文化创意产业认知与美术教学的问卷调查》和《中小学美术教师对文化创意产业认知及其美术教学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青少年普遍认为美术学习对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有帮助,因为通过美术学习可以提高“绘画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等,但美术教师所认同的教学目标却并没有集中在这几方面。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与青少年普遍持有创意具有“改变生活”的作用的认识相比,大部分美术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创意具有这一方面的作用,由此可见美术教师对“创意”作用的认识低于青少年的认识程度。
另一方面,美术教师自身缺乏创意也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美术创作需要“创意”,美术教学同样需要“创意”。在产生“创意”的过程中,人们发现问题并围绕问题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进行探究,并通过这样的过程亲身体验产生“创意”方法。而部分美术教师却很少充分展开思维活动以产生“创意”。试想一位不知如何产生“创意”的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又怎能激发起学生的创意呢?当然,我们不能仅仅追究美术教师单方面的原因,在这一问题的背后所暴露的则是师范院校美术教育课程(职前)的问题与美术教师培训(职后)的问题。
六、构建面向21世纪创造力的学校美术教育
“地平线上已经出现了我们无法想象或理解的思想、发现和事件。虽然将是未知的并且是以前没有过的,但我们可以开始看到并追踪其轮廓,并开始准备第一份蓝图。”B21如今,创意劳动力、创意人才和创意阶层已成为社会急需的人力资源。与其他阶层的人才相比,创意阶层的人才特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具备某些方面的艺术技能;第二,具有创意思维和创造能力。
根据21世纪创意人才需求的标准,针对学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开展以“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为目标的学校美术教育的建议:
(一)勇于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在第32届InSEA国际美术教育学会世界大会上,大会主席日本学者福本谨一指出:“为提高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创造性、提高文化水平是必不可少的。以这一认识为基础,重视美术教育中创造性的开发与产业的关联,美术教育承担着作为国策的基础教育的一翼的任务,这已成为世界的潮流。”B22因此,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勇于迎接挑战,提高对学校美术教育在创造力培养方面具有独特价值的认识,凸显培养学生具备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的教育目标。
教师是改革的中心。“虽然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改革的设想来自许多方面,但是,只有教师才能提供来自于教室本身的深刻的、有直接经验的洞察力。他们还能为改革提供别人所不能提供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学生、教学技巧和学校文化。”B23通过美术教师教育课程,帮助美术教师真正认识到学校美术教育对青少年现在生活和未来发展所起的作用,即创造力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国家和个人成功的关键,而美术教育正是激发创意、提高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引导美术教师勇于超越自我,迎接挑战,学会针对所面临的问题开展专题教学研究的方法,提高开展以激发创意、培养创造力为重点的美术教学活动的能力,在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同时促进自身专业化的持续发展。
(二)主动进行跨领域思考与学习
《创新美国》中指出:“每一点创新都包含多学科的知识。它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学习。”创新的途径之一是“增强新的学科和方法。创新的本质在于多学科的交汇处会出现创新,并在基础知识转换时期,创新会在全新的领域、新的课程结构和知识的新结构形式中出现。”B24
我们要融入创新,而不仅仅是“进行创新”。B25在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增设与创意产业相关的系列课程,通过现行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引导学生以多元的、网状的思考模式改变以往单一的、线性的思考模式,理解美术与更广阔的领域中思维和行为之间的互相联系,学会跨领域思考与学习的方法,并逐步树立起为发展我国的创意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的志向。
(三)积极开展新媒体艺术的教学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新媒体艺术,是艺术与科学的交汇处出现的富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艺术。新媒体艺术作品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其互动性、参与性使“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想真正得以实现,并从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观者。与以往艺术家单独完成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不同,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通常由一个团队集体完成,凸显“团体天赋”的特征。
近年来,笔者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实习指导研究”项目,以大学教师、师范生与教育实习基地学校教师组成研究团队,以新媒体艺术作为教育实习的内容,探讨如何指导师范生根据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特点融入新媒体艺术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途径及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研究证明,开展新媒体艺术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了解艺术与科学的有机联系,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跨学科活动的方案,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今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都市的中小学美术课程中应陆续导入新媒体艺术,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总结经验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四)加强教育环境与公共空间的联系
澳大利亚学者格里尔逊•伊丽莎白(Grierson Elizabeth)指出:革新是美术与产业之间的桥梁,应将美术作为在公共领域中进行革新实践的力量。教育环境与公共空间相联系的实际案例证明了创造性、设计、技术革新的有效性。在构建与将来有关的文化足迹的过程中,为促进与美术、教育和文化遗产相关的产业振兴,有道德地配列创造性和技术革新的模型,这才是今日追求的焦点。B26
如今,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等都市中有许多创意园区。这些园区中设置着许多美术作品,还设有画家、雕塑家、新媒体艺术家和设计师、工艺师、建筑师的工作室。这些都是学校美术课程的资源,而有些园区就在中小学校或学生的住宅附近。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美术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介绍当地的创意园区及参观方法,组织或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创意园区,观赏美术作品,与艺术家对话,调查创意产业的现状,探究其发展的趋势。
(五)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是否找到新大陆,而在于能否以新的眼光去观察。”B27在开展《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进行反思,针对新出现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途径及方法,提供在我国各地学校美术教育中可供推广的培养创意人才的多种途径和具体方法,并提出学校美术课程与创意产业相结合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我们将通过多种途径,如通过互联网、参加国际美术教育学会、邀请各国美术教师和美术教育学者来访等渠道,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和研究,开阔视野,促进美术教育创新,真正达到以美术教育构建面向21世纪创造力的目标。
七、结语
我们未来的社会、未来的城市是多维的,人、建筑会和植物一样自由地伸展、自由成长和自由地交往。过去那种固定的关系、直线化和平面化的表达方式、思维习惯和建筑空间都将受到巨大的冲击。
在充满挑战和变革的21世纪,培养创意人才,形成创意阶层已成为许多国家创新教育的重要战略目标,这正是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绝好时机。通过优质的美术教育活动,我们鼓励每一位孩子开发和利用自身的大脑,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为他们提供发展创新性潜能的机会和途径,促使他们成为创意人才,以此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杰出贡献。这正是学校美术教育的独特价值之所在,也是21世纪学校美术教育的灿烂前景。(责任编辑:陈娟娟)
① 赵中建《美国“创新潮”透视》,《故乡(home.省略)》,日期为2007年4月26日。
② 本论文中的艺术教育是指包括美术(亦称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诗文诸门类在内的教育。
③ 刘仲严《微型流行视觉文化社群的自主创造性创造力》,载于《艺术教育研究》,2008年第15期,第8页。
④ [美]霍华德•加德纳著,齐东海等译《艺术•心理•创造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4-335页。英文版原著发表于1982年。
⑤ 20世纪70年代起,用以测量一般的问题解决技巧及发散性思考能力的创造力测试开始盛行。
⑥ 克拉克(Clark)曾以美国四个不同族裔的社区1200多名三年级学生为对象,采用克拉克绘画能力测验(Clark's Drawing Abilities Test,CDAT)方法测量绘画能力,采用托伦斯创意思考测试(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TTCT)方法测量创造力,结果发现学生的绘画能力与创造力、全州成就测验成绩之间成正相关。
⑦ 批评者们指出,TTCT所测量的似乎是天生的能力,不受后天经验的影响;CDAT似乎评估了学生的视觉艺术经验和学习过的技巧,其成绩往往随着年龄而提高,但TTCT的得分却并没有什么变化。
⑧ 刘仲严《微型流行视觉文化社群的自主创造性创造力》,载于《艺术教育研究》,2008年第15期,第11-12页。
⑨ 刘仲严《微型流行视觉文化社群的自主创造性创造力》,载于《艺术教育研究》,2008年第15期,第11-12页。
⑩ 肖鹰《创新患上“强迫症”》,载于《社会科学报》,2007年第5版。
B11 [美]艾尔•赫维茨、迈克尔•戴著,郭敏译《儿童与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B12 英国广播公司(BBC)于2006年推出记录片《人体科学系列》(Human Series)揭示了视觉认知的奥秘。
B13[美]霍华德•加德纳著,齐东海等译《艺术•心理•创造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英文版原著发表于1982年。
B14 [美]霍华德•加德纳著,齐东海等译《艺术•心理•创造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8-80页。英文版原著发表于1982年。
B15 [加]依尼•兹莫门《培养新思维需要心力与时间:创造力与艺术教育》,载于《国际艺术教育学刊》,2005年第三卷第2期,第80页。
B16 历无畏著《创意改变中国》,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序二”部分。
B17 根据维基百科(Wikipedia)的定义:“创意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能够产生新的意念或概念,又或是重新联系原有的意念或概念。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创意思维(亦称为发散思维)的产物通常具有原创及恰当性。简单而言,创意就是创新事物的行为。”
B18 历无畏著《创意改变中国》,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B19 历无畏著《创意改变中国》,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B20 历无畏著《创意改变中国》,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序二”部分。
B21 [澳]理查德•沃特森著,张庆译《未来50年大趋势》,京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253页。
B22 第32届InSEA国际美术教育学会世界大会于2008年8月5日至9日在日本大阪国际交流中心召开。
B23 [美]美国科学促进学会著(1998),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B24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编《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2006年7月,第3辑,第54页。
B25 [美]汤姆•凯利、乔纳森•利特曼著,刘金海等译《创新的十个面孔》,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B26 Grierson Elizabeth在第32届InSEA国际美术教育学会世界大会上的发言。
B27 [美]汤姆•凯利、乔纳森•利特曼著,刘金海等译《创新的十个面孔》,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Abstract: The 21stcentury is an Building Creative Capacit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by Art Education
QIAN Chu-xi
(Art School,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