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平面设计的任务范文

建筑平面设计的任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平面设计的任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平面设计的任务

第1篇:建筑平面设计的任务范文

【关键词】 工程 办公楼 建筑设计 分析 基础

本工程为五层框架结构,建筑物总高度为17.25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正常使用年限为50年。室内设计标高为±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0.450m,室内外高差为450mm。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图纸中标高以米计,尺寸以毫米计。由于建筑物总长度为54.6m,没有超过了《混凝土规范》GB50010-2002第9.1.1条伸缩缝最大间距为55m要求,在结构设计计算中,首先进行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确定承重体系。

1 设计要点

1.1 建筑平面设计

(1)依据建筑功能要求,确定柱网的尺寸,然后,再逐一定出各房间的开间和进深;(2)根据交通、防火与疏散的要求,确定楼梯间的位置和尺寸;(3)确定墙体所用的材料和厚度,以及门窗的型号与尺寸。

1.2 建筑立面设计

(1)确定门窗的立面形式。门窗的立面形式一定要与立面整体效果相协调;(2)与平面图对照,核对雨水管、雨棚等的位置及做法;(3)确定墙体立面装饰材料做法、色彩以及分格艺术处理的详细尺寸。

1.3 建筑剖面设计

(1)分析建筑物空间组合情况,确定其最合适的剖切位置。一般要求剖到楼梯及有高低错落的部位;(2)进一步核实外墙窗台、过梁、圈梁、楼板等在外墙高度上的关系,确定选用那种类型的窗台、过梁、圈梁、楼板及其形状和材料;(3)根据平面图计算确定的尺寸,核对楼梯在高度方向上的梯段的尺寸,确定平台梁的尺寸。

2 方案设计

本方主要特点:突出“以人为本”,努力创造功能合理,经济适用,安全舒适,环境优美,满足现代人工作的办公楼,方案可实施性较强。

2.1 建筑平面设计

平面上力求简单、规则、对称,整个建筑平面为“一”字形,既有利于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同时又有利于抗震。

整栋建筑为南北朝向,建筑物主入口的朝向为北边。本办公楼工程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上,柱网是竖向承重构件的定位轴线在建筑平面上所形成的网格,使框架结构的脉络,柱网布置既要满足建筑平面布置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要使结构受力合理,构件种类少,施工方便,柱网布置还应与建筑分隔墙布置互相协调,一般常将柱子设在纵横建筑墙交叉点上,以尽量减少柱网对建筑使用功能的影响。框架结构常用的柱网布置方式有:内廊式、外廊式、等跨式、对称不等跨式等。本框架结构办公楼采用内廊式柱网布置。各个房间的开间和进深根据现行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划定。建筑物的总长为54.6米,总宽度为16.8米,其长宽比约为3.3,满足7度抗震设防区建筑物长宽比不允许超过6.0的要求。

该工程为一科技局办公楼,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每层设有办公室,会议厅,资料档案室,配电室等。

2.2 建筑立面设计

该办公楼在建筑立面上采用宽大而明亮玻璃窗,有效的满足室内采光的要求,同时可以表现简洁和现代感。建筑立面和竖向剖面上力求规则,避免立面的凹进或突出,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变化均匀,有利于结构抗震。

2.3 建筑剖面设计

建筑物的剖面图要反应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剖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建筑物各部分应有的高度、建筑物的层数及建筑空间的组合关系。

在建筑物的层高上,考虑到建筑空间比例要求及办公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办公楼室内净高要求,该办公楼的层高为常用的3.3m,室内外高差为0.45m。根据总建筑面积等各方面的要求,该建筑物为5层;总建筑高度为17.25m,其高宽比为1.03,满足7度抗震设防烈度区建筑物高宽比不允许超过4的要求。另外从室内采光和通风的角度考虑,窗台的高度取0.9m。屋顶为形式。

此设计满足“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总体要求,建筑平面简洁、明快、体现时代待征,结构方案合理,体系选择准备、技术先进、利于施工,装饰简洁适用、经济。

3 基础选型

多层框架结构的基础,一般有柱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十字基础、片筏基础,必要时也可采用箱形基础或桩基等。

基础类型的选择,取决于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荷载的大小、上部结构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及倾斜的敏感程度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还应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比较。

综上考虑,本设计采用现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联合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用C25,钢筋用I级钢筋。

取柱A,D进行独立基础的设计,取柱B和柱C进行联合基础设计。

根据室内外高差0.45m,基础顶面到室外地坪0.65m,选取基础高度为0.75m,砾石层作为持力层,取,。

3.1 确定基顶荷载(联合基础)

(1)由基础梁传来的恒载设计值。

基础梁自重

25×0.20×0.35×(7.2+2.4+7.2×2-0.7×4)×0.5=18.55KN

墙重

5.5×0.24×(16.8-0.6×5)×(7.2+2.4-0.7×2)×0.5=74.69

合计 93.24 KN

Nb=1.2×93.24=111.89KN

Mb=111.89×0.23=25.73KN·m

(2)由柱传来的荷载设计值。

第一组:(Nmax与相应的M和V)

M1c=15.31KN·m N1c=2141.79KN V1c=9.74KN

第二组:(Mmax与相应的N和V)

M2c=452.97KN·m N2c=1285.46KN V2c=159.64KN

故作用于基底的荷载设计值:

第一组:

M1c=15.31+25.73+9.74×0.75=58.69KN·m

N1c=2141.79+111.89=2253.68KN V1c=9.74KN

第二组:

M2c=452.97+25.73+159.64×0.75=496.35KN·m

N2c=1285.46+111.89=1474.08KN V2c=159.64KN

3.2 初估基底截面面积和基础高度(联合基础)

(1)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设基础埋深1.4m,,,b=0,,则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式中:

f—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k—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b、d—分别为基础宽度、深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

γ,γm—分别为基地下土的重度、基底以上的加权平均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

d—基础埋置深度

(2)基底底面积估算。

先按轴心受压估算基底面积:

第2篇:建筑平面设计的任务范文

一、 项目教学法概述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来开展室内设计教学,而项目教学法是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谓项目教学法[3],是指师生共同完成项目任务的全过程,其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产品为目标任务,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项目教学中具有自行组织和安排自己学习任务的机会。由于项目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来克服和处理在项目工作的出现的问题,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解决在理论教学中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另外,在项目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都需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其比较注重项目完成的过程,而不是项目完成的最终结果,在项目实践中,要求学生需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在室内设计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是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住宅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与陈设等课程,但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以美术教学的思维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容易造成设计理论与实践脱节,也容易造成艺术与技术分离。然而,室内设计课程是一门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和建筑学等多个学科结合的复合学科,其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若只注重美术学的设计教学,则不利于学生设计技术的培养,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能用美术设计理论来设计作品;若只注重技术的加工,则学生将缺乏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也不强,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由于学生对建筑设计知识不够了解,尤其是建筑的结构及空间知识,导致学生对建筑设计知识有误解,更不用说草图的绘制,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必然不能满足满足室内设计的要求,致使艺术与技术分离。

三、室内设计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由于室内设计一门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目,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其是难以达到室内设计教学的实践要求,因此,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在室内设计教学中,以项目任务为导向,通过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对于建筑平面设计项目的设计,在室内设计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首先,教师应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一般小组人数为4~5人,给每个小组提供原建筑平面图及任务设计书,让学生根据原始建筑平面图和教学提供的设计任务来针对性的设计,在项目教学中,第一,为了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融为一体,在实践前,教师应加强室内设计理论知识的指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室内设计教学的内涵,纠正学生对教学设计的错误认知,以促进项目教学活动的开展;第二,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分析原有建筑平面图的优缺点,并找出原有建筑平面图的不足之处,在原有建筑平面图中,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走廊设计过宽,客厅采光不足、卫生间设计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寻找问题,通过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使学生解决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由于学生的技术水平具有差异性,因此,在项目教学中,应做到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在教学中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并设计出最佳方案,最终完成项目任务;第四,将每个小组完成的项目成果上交给教师,教师将各组的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对做的比较好的小组,应给予表扬,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使学生不断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第五,项目完成后,应组织学生对项目进行总结,在总结环节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可以帮助学生清除了解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设计知识,以促进整个项目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针对项目教学法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采用项目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项目教学活动中,仅仅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工作是远远不够,第一,需要加强师资力量的配备,选用具有科研开发能力的教师,并以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师为主,让教师在项目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成为学生项目设计的主要引导者,将理论、实验、科学研究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推动室内设计专业学科的建设;第二,实现室内设计教学内容的创新,根据室内设计教学的专业特点来编写具有特色的实验教材,将实验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性、强化性应用、兼顾前沿性等实验内容,充分体现出实验教材的开放性、综合性和设计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在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应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应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设计与规划,注重产品合成、产品分析、产品工程等三个环节的设计,将生产产品的相关知识全部连贯起来,使学生全面掌握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第3篇:建筑平面设计的任务范文

关键词:结构体系;结构类型;抗震设计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至关重要。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一个结构工程师的设计水平。随着人们对建筑功能要求的多样化,高层建筑类型和功能愈来愈复杂,结构体系日趋多样化,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多塔、错层、带转换层、楼板局部开大洞的结构类型,其中立面布置也越来越复杂,所有这些都对高层建筑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墨守成规的现象还是相当普遍,对此我们应该提倡采用概念设计思想来促进结构工程师的创造性,推动结构设计的发展。

1 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概念设计是展现先进设计思想的关键,一个结构工程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特定的建筑空间中用整体的概念来完成结构总体方案的设计,并能有意识地处理构件与结构、结构与结构的关系。大部分工程师在一体化计算机结构程序设计全面应用的今天,对计算机结果明显不合理、甚至错误而不能及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他们在大学学的那些孤立的概念都被逐渐忘却,更谈不上设计成果的不断创新。

强调概念设计的重要,主要还因为现行的结构设计理论与计算理论存在许多缺陷或不可计算性,比如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内力计算是基于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而截面设计却是基于塑性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这一矛盾使计算结果与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差之甚远,为了弥补这类计算理论的缺陷,或者实现对实际存在的大量无法计算的结构构件的设计,都需要优秀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来满足结构设计的目的。

2 认识高层建筑受力特点,选择合理结构类型

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不同于低层建筑,对于同时承受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从结构内力看,在低层建筑中,水平荷载产生的内力较小,结构以抵抗垂直荷载产生的轴力为主,弯矩和剪力的影响较小。随着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风载或地震作用)产生的内力和位移迅速增加。

高层建筑上常用的结构类型主要有钢结构和钢筋硷结构,钢结构具有整体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工期短等优点,并且钢结构构件截面相对较小,具有很好的延性,适合采用柔性方案的结构。其缺点是造价相对较高,当场地土特征周期较长时,易发生共振。

与钢结构相比,现浇钢筋砼结构具有结构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造价低及材料来源丰富等优点,可以组成多种结构体系,以适应各类建筑的要求,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比较适用于提供承载力,控制塑性变形的刚性方案结构。其突出缺点是结构自重大,抵抗塑性变形能力差,施工工期长,当场地土特征周期较短时,易发生共振。

3 结构体系设计

3.1 结构平面设计原则 建筑平面的形状宜选用风压较小的形式,并应考虑邻近高层建筑对其风压分布的影响,还必须考虑有利于抵抗水平和竖向荷载。在地震作用下,建筑平面要力求简单规则,风荷载作用下则可适当放宽。另外,建筑平面的长宽比也不宜过大,一般宜小于 6,以避免两端相距太远,振动不同步,产生扭转等复杂的振动,而使结构受到损害。在规则平面中,如果结构平面刚度不对称,仍然会产生扭转。因此,简洁、规整、均匀对称的平面设计,对于合理布置抗侧力结构是有利的。

3.2 结构形式与特点 高层建筑对内部空间的要求,因其使用性质和功能不同,建筑平面布置也就随之变化。

悬挂结构:是指采用吊杆将高楼各层楼盖分段悬挂在主构架上所构成的结构体系。主框架与矩形框架相类似,承担全部侧向和竖向荷载,并将它直接传至基础。除主框架落地外,其余部分均从上面吊挂,可以不落地。

巨型结构:一般有矩形框架结构和矩形析架结构。矩形框架结构由楼、电梯井组成大尺寸箱形截面矩形柱,有时也可以是大截面实体柱,每隔若干层设置一道 1―2 层楼高的矩形梁。它们组成刚度极大的矩形框架,是承受主要的水平力和竖向荷载的一级结构;上下层矩形框架梁之间的楼层梁柱组成二级结构,其荷载直接传递到一级结构上,其自身承受的荷载较小,构件截面较小,增加了建筑结构布置的灵活性和有效使用面积。矩形析架结构以大截面的竖杆和斜杆组成悬臂析架,主要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楼层竖向荷载通过楼盖、梁和柱传递到析架的主要杆件上。因此,矩形结构亦被称为“超级框架结构”。

悬挑结构:体型独特,外观新颖,在建筑艺术上有特色,加之外柱截面很小、四周开敞,很受建筑师的欢迎。其特点是围绕核心筒在各个方面作出悬挑,由核心承受所有的荷载,围绕核心筒可以创造出没有任何垂直支撑的平面形式,这使室内空间的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3.3 选择合理结构布置,协调建筑与结构的关系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确定之后,结构布置的合理与否很大程度影响着建筑的使用,结构的经济性和施工的合理性,特别是地震区会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构布置不当,常常造成薄弱环节,引起震害。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结构布置一般应考虑以下几点:3.3.1 应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做到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建筑物的开间、进深、层高、层数等平面关系和体型除满足使用要求外,还应尽量减少类型,尽可能统一柱网布置和层高,重复使用标准层。

3.3.2 高层建筑控制位移是主要矛盾,除应从平面体型和立面变化等方面考虑提高结构的总体刚度以减少结构的位移。在结构布置时,应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刚度,加强构件的连接,使结构各部分以最有效的方式共同作用。

3.3.3 在地震区为了减少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的整体和局部的不利影响,建筑平面形状宜规正,避免过大的外伸或内收,沿高度的层间刚度和层间屈服强度的分部要均匀,主要抗侧力竖向构件,其截面尺寸、硷强度等级和配筋量的改变不宜集中在同一楼层内,在设计和施工中不宜盲目改变硷强度等级和钢筋等级以及配筋量。平面的长宽比不宜过大,以避免两端相距太远,振动不同步,应使荷载合力作用线通过结构刚度中心,以减少扭转的影响。

4 高层结构设计的控制参数与应用

高层结构设计中各控制参数的选取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合理性等。因此。合理的选取各控制参数,有助于提高结构整体控制的效率,也有助于使结构设计更加安全、经济合理。

4.1 轴压比:限制结构的轴压比,以保证结构的延性要求。当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可以通过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的办法调整。

4.2 剪重比:限制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较长的结构的安全。当偏小且与规范限值相差较大时,可通过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的办法调整。

4.3 刚重比:规范上限主要用于确定重力荷载在水平作用位移效应引起的二阶效应是否可以忽略不计。当不满足规范下限要求时,可以通过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的办法调整。

4.4 层间位移角:限制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水平位移,确保高层结构应具备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当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只能通过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的办法调整。

4.5层间位移比:限制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

当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可以改变结构平面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质心的偏心距达到规范要求。

4.6周期比: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使结构具有必要的抗扭刚度,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当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只能通过调整改变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

4.7 刚度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结构刚度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

当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可以适当加本层墙、柱和梁的刚度,或适当削弱上部相关楼层墙、柱和梁的刚度以满足要求。

5 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由于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不同于低层建筑,因此在地震区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除应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通过合理的抗震设计,使建筑物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对于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是保证框架有效地抗御地震作用的关键部件,它的破坏是剪切脆性破坏,变形能力差,且同时使交于节点的梁、柱失效,所以应保证其不发生太重的剪切裂缝。为了保证钢筋硷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延性和承载力,应按照“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进行设计,合理地选择柱截面尺寸,控制柱的轴压比,注意构造配筋要求,特别是要加强节点的构造措施。

对于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中各段剪力墙(包括小开洞墙和联肢墙)高宽比不宜小于 2,使其在地震作用下呈弯剪破坏,且塑性屈服尽量产生在墙的底部。连梁宜在梁端塑性屈服,且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在墙段充分发挥抗震作用前不失效,按照“强墙弱梁”的原则加强墙肢的承载力,避免墙肢的剪切破坏,提高其抗震能力。

6 结语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认识,作为建筑工作者在今后高层建筑的研究与设计中,应从宏观的角度出发,采用由大到小、自顶向下的原则选定结构型式,使所选结构型式在适当条件下能使建筑具有形体美和环境美,并且满足地形、地质、材料、施工等条件,综合处理好功能、技术、艺术、经济等方面的矛盾。而结构工程师应研究建筑师提出的构思方案,努力保证构思方案具有必要的安全可行性,并及时反馈信息,使结构方案更趋于合理,从而才能创造出更加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高层建筑。由此可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要结构设计人员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并且结合概念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物才能达到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 赵西安.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 刘大海.高层建筑结构方案优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 林同炎.结构概念和体系[M].高立人,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 陈 峰,陈 纲.世界高层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5] 本格尼#S#塔拉纳特.高层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M].罗福午,译.北京:国建工业出版社,1999.

[6] 包世华,方鄂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7] 赵西安.现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第4篇:建筑平面设计的任务范文

关键词:建筑抗震设计 建筑体型 建筑平面

中图分类号: TU97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本世纪以来,全球地震频发,尤其是八级以上强震的次数较此前的40年明显增多。与上世纪上半叶的强震活动特征类似,有一些人管这种现象称为“全球强震活动的百年周期”,地震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多年前,我国就出台了《建筑设计抗震规范》,并针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做出了非常严格的规定,该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建筑设计导致地震发生给人们造成的伤害。长期以来,人们对建筑物抗震设计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仅仅与结构工程师有关,而与建筑师没有太大关联。但是,一次次地质灾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建筑师的设计工作对于整个建筑的防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仅靠结构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是无法最大程度减少地质灾害发生时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倘若处在地震频发区域的建筑物没有在设计时进行合理的建筑整体方案部署,没有处理好建筑物各个部分的质量和刚度,在地震发生时,将无法保证人们的安全。有鉴于此,建筑师的设计工作对建筑抗震的作用显得尤其显著。

一、建筑抗震设计中有关建筑专业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1. 建筑体型

建筑体型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和立体的空间结构的设计。通过总结多次地质灾害,传递给我们这样的讯息,平面上的外凸和凹进,侧翼的过度悬伸的各种建筑结构都在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相反地,平面形状规则简单的单层或多层建筑在地震中均未遭受较为严重的毁坏,有的甚至能保持完整。邻近单元的高度差过大、出屋面建筑的局部高度过高以及某些建筑物的装饰悬伸过高的建筑物在地质灾害过程中更易遭受毁灭性的的破坏,有记载的在多次地震中均有这类建筑毁坏的实例。因此,建造具备一定防震等级的建筑物时一定要科学选址并进行严格地规划设计。房屋建设应选择相对安全的地方,预防地震及次生灾害可能带来的破坏。某些建筑物只追求建筑体型、平面布置上的奇特新颖,最终设计成极不规则的复杂建筑。理论和实践一再表明,房屋的外形设计越不规则越不利于抗震,特别是那些附属突出构件,地震时最容易伤人毁物。因此,建筑设计一定要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基础上追求美观,要科学合理的将建筑使用功能与建筑艺术结合起来。另外,通过现代化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使建筑物更具时代的魅力。

2.建筑平面和竖向布置

(1) 建筑设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在进行建筑平面设计时,有机的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与抗震性结合起来。有的建筑物,在平面布置上墙体设计位置差异较大,这就造成平面上刚度分布的很不对称,质量分布也偏心,使结构的受力和变形不协调,导致扭转地震作用效应,带来局部墙面的遭受破坏。

建筑平面布置设计对建筑抗震关系很大,一方面,建筑师在建筑平面布置设计上要尽可能做到使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对称协调,这样可以防止产生扭转效应。另一方面,在建筑平面布置的总体设计上要尽可能为结构抗侧力构件的合理设计创造条件,有机的将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与建筑结构抗震要求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中的作用。

(2)在建筑的竖向布置设计问题在建筑设计中,无论是单层还是多层建筑,都主要反映在建筑沿高度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设计上。诸如综合性办公楼、大型商场等。出于建筑物使用功能考虑,许多建筑物不同楼层建筑质量和刚度相差过大形成突变,在地震中这种结构极易被破坏并造成人员伤亡。

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务必使剪力墙布置得均匀,在垂直方向至上向下贯通,这是很好的解决建筑竖向刚度过大不均匀分布的方法。另外,可以将刚度转换层设置在刚度相差较大的上下楼层处,减小因某一楼层刚度小而造成地质灾害中扭曲导致房屋垮塌。

3.建筑构造和设计限值控制

(1) 建筑设计中,诸如建筑立面的外挂石板材、外贴瓷片、玻璃幕墙、天花吊顶等均属于建筑设置的非结构构件。非结构构件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结合是否牢固,能否在地震中产生大变形的情况保持自身稳定性,即这些构件的设计合理性,这密切的关系到地震中人们会不会因为这些构件脱落而遭受伤害。有鉴于此,这些构造节点的连接强度和变形能力等相关问题应该引起建筑师的足够重视。要确保它们能在保持自身牢靠的同时,拥有一定的自由伸缩能力。

(2)根据现行《建筑设计抗震规范》(GB50011-2010)中的严格规定,建筑总高度和层数、房屋的高宽比、房屋抗震横墙间距和局部墙体尺寸的限值控制均要符合一定的建筑设计对建筑物抗震部分的相关要求。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应该严格遵守上述规定。

二、建筑师应学习和应用先进的建筑抗震技术

1.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建筑抗震领域的应用

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着手研究计算机仿真技术,到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仿真技术才被引用到建筑领域。其中,多主体仿真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人员在地质灾害下紧急逃生的模拟研究。作为地震多发国家之一,日本的地震多主体计算仿真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日本在计算机仿真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能以3D动画形式表现地震发生时人员的逃生路径、出口,帮助人们在实际中能更好的应变突发事件。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飞快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也较以往有很大不同。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也要将眼光放长远,学习外界先进的技术,并结合自身的理解,融入到所学所做的事物中去。

2. 计算机模拟技术与建立实体模型实验相结合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主要任务是揭示事物发生的机理并描述模拟的现象。所以,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建筑师所设计的具有较高抗震要求的建筑物进行模拟检验,看能否符合实际的要求。处在日本名古屋的“Mode螺旋塔学园”是一幢没有固定结构的超高层建筑,在地震多发国建造这样一个形状及不规则的建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可是,通过建立实体模拟和计算机模拟实验,却能很好的检验所设计的建筑能否具备一定的抗震要求。通过进行模拟建筑物的各个部分来确定建筑物设计的科学性。

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与建立实体模型进行抗震实验,可以直接看到建筑物在遭受不同程度地震破坏时的情形,为建筑设计中针对抗震性的要求提出科学的理论依据。

3.建筑隔震技术的应用

建筑基础橡胶支座隔震技术已被列入国家建筑设计抗震规范,它的隔震方法如下:安装一定规模的橡胶隔震垫在建筑物本体与地基之间,这种橡胶隔震支座通常由橡胶与钢板互相夹层粘贴并模压硫化制成。这种特殊的装置具备垂直轴向承载力大,水平刚度小的特点。在地震发生时能产生跨度较大的位移,延长建筑结构的振动周期,并给与较大的阻尼,以此减小地震的能量,最终起到缓冲和隔震的效果。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筑隔震技术就表现了它优越的隔震性能。在一些地震多发国,建筑隔震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汕头市一座在1993年应用该技术修建的住宅楼在2006年12月台湾海峡7.2级地震展现了优越的抗震效果。这种基础抗震技术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抗震技术,与此同时,建筑抗震橡胶支座也成为了跨世纪的抗震新产品。

建筑设计是否考虑抗震要求,对整个建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建筑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条件下,采用先进的、科学有效的设计模式,设计出能切实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具备高水平的抗震建筑。

三、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杭震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对建筑抗震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优秀的建筑抗震设计,不仅要经受用户的检验,符合用户的各种需求,更重要的是要经受的起大自然的检验,在地质灾害发生时能确保人们的安全。所以,我们应格外重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建筑的抗震性能一定要在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配合协作,共同考虑抗震的设计基础上完成。因此,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我们要在兼顾建筑造型和功能要求的情形下,将建筑抗震因素融入进建筑设计中。

参考文献

[1]陈维东,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05期

[2]娄学军,试论现行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0期

第5篇:建筑平面设计的任务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 意义 内容 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结构施工,建筑经济及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以及如何以更少的人力物力,投资和时间,来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创造出既科学又艺术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的作用,对人、城市以及社会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探索建筑设计的意义 。

1.1建筑设计对人的意义。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人类大量的活动是要在建筑中进行,所以建筑设计就是解决与人生活有关的问题,来满足人的社会性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总之,建筑是为人服务的,与人密不可分、互相关联,设计的好坏影响到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文明,优秀的建筑设计可直接作用于人的生活和生产,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1.2建筑设计对城市的意义。城市是建筑的载体;建筑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出现使得人类历史上最辉煌最激动人心的建筑设计艺术闪亮登场,之后随着人口的加剧、交通的拥挤和城市功能的分区,不同的建筑设计作品才随之出现。所以说建筑设计之于城市就如水之于江海,树之于森林,好的设计可创造出更丰富的建筑场所,减少城市道路拥挤,减轻能源的消耗,是拉动外来投资,吸引人们在其驻足的前提,是一个城市精神文化风貌的象征。

1.3建筑设计对社会文明的意义。建筑设计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从社会文明史上讲,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都是伴随着大量标志性建筑的营造而尘埃落定的,所以说建筑设计的本身也就超越它的形象特征,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的象征而穿越千年,世代影响后人,尽管不会成为社会进步、建筑变化的先锋,但它会随着历史的湮灭和精神的传承,延续中华文明的精粹与锋芒。

总之,笔者认为:建筑设计的意义贯彻整个设计全过程,在充分理解了设计的重要意义后,才可以进行设计内容的分析和方法的探索。

2、探索建筑设计的内容

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设计来讲,主要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三部分,而本文重点论述的建筑设计则主要包括总体设计和细部设计两部分,具体内容有建筑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和详图设计。

2.1建筑总平面设计。此设计包含总平面布置和平面图设计两方面。建筑总平面布置是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组成内容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的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环境关系,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有关规范和规定合理布置建筑,组织线路,布置绿化,使其满足使用功能或者生产工艺的要求,做到技术经济合理,利于生产发展和生活方便。

而平面图则是突出表达建筑的组成和功能关系的图纸,设计时要从建筑正题出发,充分考虑建筑空间组合的效果,照顾建筑剖面和立面的效果与体型关系,图纸的绘制要根据工程性质及复杂程度,放大局部复杂的平面图;建筑平面较长时,可分区绘制;屋顶平面可缩小比例绘制;一些重要的细节要标注清晰,总之,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关键,平面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第一步,设计要面面俱到,层次分明,突出重点、注重细节。

2.2建筑立面设计。建筑立面的设计重点体现在立面图上,立面图是表示建筑外部形状和内容的图纸,是建筑外垂直面正投影可视部分。设计时建筑各方立面应绘制完全,那些差异小,不难推定的立面可适当省略,内部绿化带、院落的局部立面,可在相关剖面图上标示。

2.3建筑剖面设计。剖面图是体现剖面设计的结果,充分展示了建筑物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成关系。剖面图设计应主要标示出建筑各部分的高度、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层次、做法等,此外,剖面图的剖视位置应选在层高不同,层数不同,内外部空间比较复杂且最有代表性的部分。

2.4建筑详图设计。建筑详图就是建筑细部的施工图。因为平立剖的比例较小,房屋上许多细部构造无法表示清楚,根据施工需要们必须另外绘制比例较大详图才能表达清楚。所以建筑详图是建筑平立剖面图的补充,包括局部构造详图(夕 墙详图,楼梯详图,阳台详图等)和表示房屋设备的详图(卫生间图,厨房图,设备的位置及构造图等)及表示房屋特殊装修部位的详图(吊顶,花饰等)。详图的绘制要比例大,尺寸标注齐全,文字说明清楚,准确清晰易懂。

3、探索提高建筑设计的方法

合理的设计是建筑师设计思路和设计灵魂的表达,所以寻找正确的思路,探索提高设计的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展开论述如下:

3.1严格按照建筑职业规范和国家规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合理化设计,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建筑在一个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从安全合理、经济适用、可控性、标准化等方面出发,颁布的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是衡量建筑设计质量得以实现的标准,所以设计时要严格的遵循不可逾越,同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各方人士的需求,这些都是确保提高建筑设计质量的基础与前提。

3.2剔糟,沿用沿革法进行综合设计。要想提高设计水平,就要对以往的建筑设计进行系统的分析剔糟,从中提炼自然法则、历史、文化和人们的思想、生活习惯、情趣等并将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进行清晰明辨的综合设计,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3.3培养团队精神加强服务意识。建筑设计属于技术服务行业,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团队精神和精品的服务意识。所以要想提高建筑设计,企业必须培养适合不同建筑类型的设计团队,集团队智慧共同完成设计任务,此过程中再配以优良的服务,将服务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高质量、高水平的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才能赢得良好的口碑,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4加快传统设计向现代化设计的转变。近年来建筑设计单位从只做设计主业向产业链两头延伸,向工程技术服务和建设全过程服务发展,实现了设计质量、效益、速度、规模的统一,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快传统设计向现代化设计的转变,以结构调整为转变方式的主攻重点,按照现代设计体制改革的方向,促使建筑设计向规模化、一体化、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5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要想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就要加强设计方案的评审,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使设计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总之,建筑设计对人、城市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设计的质量将是生存的底线,我们要严格遵照规范,不断学习,不断借鉴,剔糟,勇于创新,树立精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探索出一条通向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最优化的道路,才能实现建筑业的蒸蒸日上,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有年,辛丙流.探讨建筑设计中存在的fg题[I].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O6期

第6篇:建筑平面设计的任务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尝试关键未来发展

1.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历史背景及现状

水利工程中的建筑设计内容主要是用于容纳和保护水利设施、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的水工建筑物,比如各种规模泵站的泵房及其配套的配电房、启闭机房等。从广义上讲,也包括水利设施周围的维护、管理用房及管护人员的生活用房等等。

建国以来,我国众多的水利工程以其各自的功能执行着对水资源的治理、开发和利用的任务。但要做好2l世纪中国水利这件大事,就必须将社会、人与水之间的关系纳入水利科学研究之中,提出新的治水战略,将以前不太为人们所重视或者是限于条件尚无力去重视的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并进行研究、探讨和尝试。

水利建筑本身作为一门跨专业的学科,工程往往由水利工程师担当设计,故使用功能、耐久年限等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但不少水利工程师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建筑艺术和美观的需要,做有建筑艺术化、环境景观化的水利工程设计力不从心,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都是粗老笨重的钢筋混凝土形象。而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属建筑学理论范畴,但建筑师往往因缺乏水利专业技术知识和对农村水利工程环境的了解,无法胜任水利建筑的设计。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水利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觉效果,很多水利建筑还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南京地区有很多老“三边”水利工程,基本上没有非工程的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更无力考虑建筑艺术、生态环境等问题,随着水利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布局矛盾日益突出,管理单位纷纷提出申请,要求进行改造和调整。因此,创造条件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实现“以人为本,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战略,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水利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地进行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已势在必行。

2.实际工作中的探索与尝试

2002年,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我院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找准水利科技与建筑学两种学科技术的契合点,引进建筑行业的先进技术,成立建筑设计所,将水利工程设计与建筑学相关理论及艺术相结合,把水利工程设计与建筑艺术创作共融于水利建筑一体,先后在南京市六合区红山窑水利枢纽拆建工程、无锡市泊渎港水利枢纽工程、南京市雨花区中兴桥泵站工程、南京化学工业园雨水泵站工程等水利工程设计及江宁区赵村水库水利工程景点和浦口区路南水库“佛手湖”等景观水利工程设计中,尝试实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思想,创造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文化与技术的交流与跨越,提高了水利建筑的环境价值,增加了设计的科技含量,促进了水利建筑的科技进步。通过几年来的探索研究以及多项工程的设计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好评。

我们认为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的几个关键为:

(1)总平面设计

水利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泵站等,配套设施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绿化、活动场地等。以泵站为例进行总平面设计,泵站枢纽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泵房、配电房、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过去的总体设计中,往往只做水工工程位置图,而不做配套建筑和环境总体规划设计的传统设计模式,这样缺少了对建筑的合理布局和对环境的规划,总图往往有大片位置无设计内容,对这一大片空白区建设单位对其的使用和建设存在普遍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我们调整了过去老的设计模式,详细规划和建筑环境设计环节,基于水利建筑一般坐落在城市边缘或离城市较远,常与风景区结合等特点,水利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做到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内部交通流线简洁、顺畅、有序,建筑物之间联系方便,减少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交叉干扰,而且应注重环境设计,考虑设计绿化、休息空间.职工体育运动场地等,丰富整体空间造型。同时各个建筑物也有集中和分散各种布置方式,各有其优点,具体采用哪一种布置方式,则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环境而定,或突出建筑,或强调环境。

(2)建筑平面设计

同总平面设计类似,一般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专业、水机专业、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使用尺度、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水工建筑有其固有的特点,其结构的布局是按水工设计规范,满足水力条件和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在与建筑专业的配合上,需要多方面、多回合的商讨,才能相互协调。几年来,从多项工程的设计中我们体会到,水工结构与建筑艺术的配合过程,是一种磨合和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水工设计不仅为水利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更是为营造新型的景观水利、城市化水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工与建筑设计巧妙结合,可达到减少投资,优化设计,美化环境多重目的。做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树立创新意识,对设计思想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才能创造出一流品质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3)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的设计往往反映一幢建筑的性格特征: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一幢或一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应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而不是靠在设计时凭空想象,或单纯为追随某种所谓“时尚”而臆造出来的东西。同时,即便是在一个整体环境下的一组建筑之间,由于体量的不同,各个建筑物也存在着性格上的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存在于统一性之中的。如:泵房一般平面为简单的矩型,高度较高,体量较大,这是它的体量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就是大度豪迈。对于这类建筑,由于其本身不可能像公共建筑一样有什么大的形体上的组合、对比关系,设计中要注意“粗中有细”,尽量利用其本身大的体量,通过开窗方式、墙面与柱子关系的进退等手法丰富其细部,以使其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如泵房配电房毗邻设计,还可利用与其靠在一起的配电房,使泵房体量作为形体组合的一部分,泵房、配电房一并考虑,以取得形体对比较丰富的组合效果。

对于像启闭机房加两侧桥头堡类的建筑,由于机房本

身一般长度较长,有时可达到几百米,设计中应充分运用“韵律”的造型手段,使每跨作为一个造型因素,形成一系列有节奏、韵律的线性体量。桥头堡作为端部的收尾,则形成类似交响曲尾部的,较高的体量同时成为整个工程的标志性建筑,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至于建筑具体的风格是采用现代风格还是仿古甚至所谓欧陆式,一方面多多少少要受到一些流行因素和建设单位喜好的影响,更主要的则是建筑设计师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设计出因时、因地,与环境相宜的建筑。

总之,建筑风格的确定,事关整个水利工程外观表现成败的关键,所以提倡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到现场实地考察一下,精心揣摩,想象一下工程建成后的实际效果。

(4)建筑材料

建筑的颜色和质感取决于所用材料,同时也同建筑的造型设计息息相关。由于水工建筑多处在野外.所以抗风性和耐脏性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抗风性主要表现在所选门窗能否承受超常的风荷载.耐脏性问题则要求在建筑表面装饰材料的选材上,尽量选用耐脏性较好,不易积土,耐于水冲刷的材料,如饰面砖、石材、优质外墙漆、铝塑板等。另外为表现水利建筑的特点,在颜色的运用上常用蓝色、白色等冷色系,但不可一概而论,有时暖色系的运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水利工程紧紧依托大自然,许多工程甚至就建筑于自然的山水之间。而且,水利工程一般不需全年运行,年运行时间长的几个月,短的甚至只有汛期的几天,有诸多有利条件结合水利工程进行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我们应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依托自然山水的自身优势和秀美的水体环境,通过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等手段,将单一功能的工程水利设计向多功能的环境景观化水利工程设计转化,形成集水利工程与观光、游览于一体的水利观光景区。

发展多功能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创造丰富的水利环境景观,让环境创造价值,实现水土资源的再开发与利用,使之成为都市外花园式的水利观光区,从而吸引社会消费,形成水利工程结合景观建设,带动水利经济的发展,促进水利的良性循环,推动水利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这将不失为一条水利建筑事业面向社会、走向市场的发展之路。例如我们院做的江宁赵村水库工程,现在已成为著名的横山湖风景区,在发挥水利功能的同时,形成了优良的风景,是假日休闲的好去处,水库管理处完全实现了以库养库的目标。结合工程水利,加强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发展景观水利的设想,对于水利建筑业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将成为水利建筑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钱正英.“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科技导报》,1998.8.

第7篇:建筑平面设计的任务范文

形考任务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工业建筑相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一样,设计时要体现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针

B.厂房的建筑设计应为工人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C.当厂房宽度较大时,为了屋面防水、排水的需要,应设置屋面排水系统

D.在多层厂房中,由于楼面荷载较大,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承重

2、单层厂房柱网的选择,其实质是选择(

A

)。

A.厂房的跨度与柱距

B.吊车梁吨位的大小

C.柱子的横截面形式

D.想邻两柱子之间的距离

3、单层厂房的高度是指(B)。

A.室内地坪到屋顶承重结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B.室内地坪到屋顶承重结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C.室外地坪到屋顶承重结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D.室外地坪到屋顶承重结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4、屋面板上直接设置采光口而形成的天窗称为(

A

)。

A.平天窗

B.横向下沉式天窗

C.锯齿形天窗

D.矩形天窗

5、屋面容易积灰的冶炼车间宜采用的屋面排水方式是(B)。

A.檐口外排水

B.无组织排水

C.有组织内排水

D.女儿墙檐口内排水

6、单层厂房地面组成中,起到承受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地基的部分是(A)。

A.垫层

B.面层

C.防水层

D.保温层

7、厂房室内外高差一般为150mm,为便于通行车辆,在门口外侧需设置(B)。

A.台阶

B.坡道

C.楼梯

D.平台

8、下列关于轻型钢结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A.轻型钢结构是在普通钢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

B.轻型钢结构与普通钢结构相比,有较好的经济指标

C.轻型钢结构自重轻,钢材用量省、施工速度快,但它本身的抗震能力较弱

D.轻型钢结构由基础梁、柱、檩条、层面和墙体组成

9、下列关于门式钢架横梁和柱的连接及横梁拼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

A.门式钢架横梁与柱的连接,可采用端板竖放

B.横梁拼接时宜使端板与构件外缘平行

C.主钢架构件的连接应采用高强度螺栓

D.吊车梁与制动梁的连接宜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

10、轻型钢结构中,为使屋架上弦杆不产生弯矩,檩条宜位于(A)。

A.屋架上弦节点处

B.屋架下弦节点处

C.屋架腹杆中心位置

D.屋架上弦中心位置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工业建筑是指用于从事工业生产的各种房屋。(√)

2、冷加工车间指在低温、高湿度条件下进行生产的车间。(×)

3、在设计配合上,厂房建筑平面设计和民用建筑平面设计完全相同。(×)

4、侧面采光是利用开设在侧墙上的窗子进行采光。(√)

5、单层厂房的外墙由于本身的高度与跨度都比较大,要承受自重和较大的风荷载,还要受到起重运输设备和生产设备的振动,因而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6、单层厂房的墙板与排架柱的连接若采用刚性连接,则可通过设置预埋铁件和其他辅件使墙板和排架柱相连接。(×)

7、单层厂房房地面承受的荷载大,要求具有抵抗各种破坏作用的能力,并能满足生产使用的要求。(√)

8、钢架结构是梁、柱单元构件的组合体,其形式种类多样。(√)

9、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柱脚宜采用平板式铰接柱脚。(√)

10、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绿化遮阳是一种经济而美观的措施,可利用搭设棚架,种植攀缘植物或阔叶树来遮阳。(×)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钢筋混凝土排架的主要承重结构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答:钢筋混凝土排架的主要承重结构有:(1)横向排架。(2)纵向连系构件。(3)支撑系统构件。

各自的作用是:(1)横向排架由基础、柱、屋架组成,主要用来承受厂房的各种荷载。(2)纵向连系构件由吊车梁、圈梁、连系梁、基础梁组成,与横向排架构成骨架,保证厂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纵向构件主要承受作用在山墙上的风荷载及吊车纵向制动力,并将这些力传递给柱子。(3)支撑系统构件设置在屋架之间的,称为屋架支撑系统;设置在纵向柱列之间的,称为柱间支撑系统。支撑构件主要传递水平风荷载及吊车产生的水平荷载,起保证厂房空间刚度和稳定性的作用。

2、厂房剖面的建筑设计应注重哪些方面?

答: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经济合理地确定厂房高度及有效利用和节约空间;妥善地解决厂房的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和屋面排水;合理地选择围护结构形式及其构造,使厂房具有随所候条件变化的良好的围护功能(保温、隔热、防水)。

3、钢筋混凝土构件自防水屋面具有哪些优缺点?克服其缺点的措施有哪些?

答:钢筋砼构件自防水屋面是利用钢筋砼板本身的密实性,对板缝进行局部防水处理面形成防水的屋面。构件自防水屋面具有省工、省料、等人低和维修方便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砼暴露在大气中容易风化和碳化,板面后期容易出现裂缝而引起渗漏。油膏和涂料易老化,接缝的搭盖处易产生飘雨等情况。克服这些缺点的措施是: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增强砼的密实度。从而增加砼的抗裂性和抗渗性。在构件表面涂以涂料(如乳化沥青),减少干湿交替的作用,也是提高防水性能和减缓砼碳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20世纪60年代构件自防水屋面在我国南方和中部地区应用较广泛。

4、大型墙板布置的方式有哪些,各自有何优点?

答:大型墙板布置可分为横向布置、竖向布置和混合布置三种方式。①墙板横向布置的优点:墙板长度和柱距一致,利用柱来作墙板的支承或悬挂点,竖缝由柱身遮档,不易渗透风雨;墙板起连系梁与门窗过梁的作用,能增强厂房的纵向刚度;构造简单,连接可靠,板型较少,便于设置窗框板或带形窗等。②墙板竖向布置:是不受柱距

限制,布置灵活,遇到穿墙孔洞时便于处理。③墙板混合布置:具有横向和竖向布置的优点,布置较灵活。

5、门式钢架具有哪些特点?

答:①采用轻型屋面,不仅可减小梁柱截面尺寸,基础也相应减小。②在多跨建筑中可做成一个屋脊的大双坡屋面,为长坡面排水创造了条件。设中间柱可减小横梁的跨度,从而降低造价。中间柱采用钢管制作的上下铰接摇摆柱占空间小。

③刚架的侧向刚度有檩条的支撑保证,省去纵向刚性构件,并减小翼缘宽度。

④刚架可采用变截面,截面与弯矩成正比;变截面时根据需要可改变腹板的高度和厚度及翼缘的宽度,做到材尽其用。

⑤刚架的腹板可按有效宽度设计,即允许部分腹板失稳,并可利用其屈曲后强度

四、构造图示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绘图说明单层厂房中抗风柱与屋架的连接构造,并加以文字说明。

答:单层厂房中抗风柱与屋架的连接构造见图10-29所示。

第8篇:建筑平面设计的任务范文

【关键词】工业建筑;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设计是工程建设龙头,施工、监理都以设计图纸为中心展开,设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国内建设的现状是工期紧,任务重,导致设计人员整天忙于完成设计任务,无暇认真研究新规范,学习新技术、新材料,不能很好的了解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结果导致部分设计现场施工很难实现或带来其它问题。

一、工程施工中原材料和质量的控制

原材料是任何工程中都需要重点控制的关键因素,因为材料的特殊性,因此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成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重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用材料应当资质齐全,具备质量说明书,品种、规格、性能等都应当按照设计并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在材料到达现场后,在施工前应当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测或者试验,以此保证材料的基本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必要的检测手段有:理化检测、无损检测等。原材料的变形控制。质量控制中首先从审查开始,应对图纸进行必要的会审和交底,施工图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工程开始前必须组织施工人员对图纸进行审议和技术交底,同时按照施工图对技术条件、人员、设备条件等进行了解,如出现遗漏或准备不足的应当及时调整。质量和材料的验收,此项目虽然有材料检测环节作为保障,但是在施工前安装前还需要对材料和构件进行必要的检查,保障质量。

二、建筑设计说明部分存在的问题

1.装饰做法光是文字说明表达不完整。最好是有各种材料做法一览表+各部位装修材料一览表方能完整地表达清楚,少数能做到,多数工程还只是文字说明。总说明中占地面积一般都缺标注。

2.门窗表。一般都有,但关键对一些组合窗,非标准窗表示不清楚,对组合窗及非标窗,应画出立面图,并应把拼接件选择、固定件、窗扇的大小、开启方式等内容标注清楚。

3.防火设计说明普遍存在问题。要求每层建筑平面中要注明防火分区面积和分区分隔位置示意图,宜单独成图。

4.有关“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的说明,也普遍存在问题

外窗,特别东西窗缺保温隔热措施;导热系数的主体部位值与平均值概念不清;缺节能设计计算书及节能设计审查文件,造成节能设计不经济。

5.特殊的屋面工程,与其它特殊构造,对其设计、制作、安装等技术要求未加说明。

6.墙体预留孔及楼板预留孔,管道井楼层的封堵方式等未说明。

7.屋面防水等级未说明,或屋面具体做法不符合相应的防水等级要求。常见问题为:把屋面砼结构层作为一道防水设防,或卷材厚度不符合相应防水等级要求,防水层与天沟、檐口、山墙、女儿墙交接处应留凹槽,用密封油膏嵌填。

三、建筑平面图存在的问题

1.平面图纸常见问题平面设计功能不明,图纸绘图主次混乱,无详细尺寸数据。

2.地下室尤其高层地下室无防火分区示意图或不标注建筑面积,有喷淋等设备时不设集水井等;地下室封闭楼梯间无外窗排烟通风时未按防烟楼梯间设计;

3.地下消防控制室、变压器室等未布置在建筑物靠外墙部位;疏散门均不能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

4.首层建筑平面图不注明室内外标高建筑面积或防火分区示意图。

5.工业建筑首层平面防火分区,设置防火墙不能开门开窗,一些人为了使用厂房便利会在防火墙上设防火门,这是坚决不可取的。防火墙两侧水平窗距2m,直角距4m。

6.工业厂房设计中疏散外门不可采用卷帘门,应采用防火平开门。

四、建筑立面图审查中的一些问题

1.立面图与平面不一致。立面图两端无轴线编号,立面图除图名还需标比例。

2.立面图外轮廓尺寸及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的部位。立面图上应该把平面图上、剖面图上未能表达清楚的标高和高度均标注清楚。

3.立面图上装饰材料名称、颜色在立面图上标注不全。特别是底层的台阶、雨篷、窗细部较为复杂的未能标注。

4.立面设计要和周围的坏境相一致,追求整体协调统一,不能只追求设计的特立独行。

五、剖面图审查中常见的问题

1.剖面位置不是选择在层高不同、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复杂,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局部较复杂的建筑空间以及平面、立面表达不清楚的部位,也没有绘制局部的剖面图。

2.剖面图漏注墙、柱、轴线编号及相应尺寸,特别是厂房,其墙、柱、轴线之间的尺寸关系未标注清楚。

3.剖切到或可见的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位。

4.节点构造详图索引号在平面图上、立面图上表示不清楚。而应在剖面图上标注详图索引的,也未能标注。

六、构件安全与防火性能审查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梯段踏步级数。有出现违反不应超过18步,亦不小于3步的规定,出入口平台下(梁下尺寸)不满足≥2.0米,梯段净高不满足≥2.2米 的规定。楼梯平台净宽不满足,应从扶手中心线标起,不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米。

2.需设防烟楼梯间的建筑。室外辅助防烟楼梯,在楼梯周围2米 范围内的墙上开设窗洞口。

3.封闭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内墙上。有开设其它门洞或封闭楼梯间门采用一般胶合门板等,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双向弹簧门。

4.需设封闭楼梯间的建筑的首层楼梯间。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七、工业厂房防火设计的问题

建筑物的防火设计首先要确定该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通常根据《建规》来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大型工业厂房多采用轻钢结构,厂房的承重构件一般为钢柱、网架,建筑外表面覆以铝锌钢板或镀铝锌钢板等。根据《建规》,其柱、梁的耐火时间均为0.25~0.5小时,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仅为四级(耐火等级较低)。解决的方法:建筑专业设计时可在柱、梁表面覆以一定厚度的防火隔热涂料,满足规范要求,这样,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可按二级考虑。对于工业厂房的消防设计应从防火分区、设备地下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三方面进行考虑。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厂房建筑逐渐趋于多样化,这就对消防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何种设计,并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寻找更加可行、经济的方案,以达到既保证建筑功能、又保证消防安全的要求。

八、对实际设计中的自我认知

设计一个新建筑可以给建筑师更多的空间表达其设计理念,但工业建筑项目由于要受诸多条件的限制,留给建筑师发挥的空间很小,满足新工艺生产的要求,这是一件费力又不见成效的工作。但建筑设计就其本质是一个服务行业,满足业主的要求是建筑师的职责,利用工艺要求对建筑进行空间设计并满足节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是对建筑师的一个考验。只有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为业主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同时也使自己在这一领域更具竞争力。

第9篇:建筑平面设计的任务范文

关键词:室内装饰;课程设计;职业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121-02

按照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该专业是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悉计算机艺术设计制作与应用技术,能够进行二维图形图像制作、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软件设计、影视资料编辑、形象设计等工作的专业人员。[1]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涵盖平面设计、动画艺术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网站设计等多个方向。

室内装饰设计是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主流就业方向。擅长室内装饰设计应用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到装饰装潢、环境艺术设计、展览展示、建筑及室内工程等公司工作。这些岗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懂得造型表现、室内外设计、展示设计、环境设计、企业形象基础设计等相关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夯实美术功底,提高美学素养,熟练掌握Auto CAD、Photoshop、3DS MAX、VRay等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一、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装饰设计”方向现行课程设置分析

(一)现行课程设置

针对上述的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装饰设计”方向岗位能力要求,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在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都明确设置了美学素养、Auto CAD建筑设计基础、Auto CAD建筑设计高级、Photoshop平面设计、3DS MAX基础、3DS MAX动画、3D特效、VR渲染技术等必须的专业课程。

1.美学素养课程。此课程讲授传统人体素描及人体解剖的理论和基础,色彩与设计应用、色彩的审美、色彩与环境的关系、色彩与光的关系、色彩的色温、色相、饱和度、互补色、对比等色彩学知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色彩的感知、色彩的情感、色彩的配置、色彩的运用、色彩表现的应用技法。

2.Auto CAD相关课程。讲授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以及Auto CAD软件在建筑设计、建筑制图方面的应用。学生能够利用Auto CAD软件绘制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能够利用Auto CAD软件绘制三维建筑图。

3.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讲授Adobe Photoshop软件的应用,使学生熟练掌握图像编辑、通道、图层、路径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图像色彩的校正、各种特效滤镜的使用、特效字的制作和图像输出与优化等方法和技巧。

4.3DS MAX相关课程。讲授3DMAX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重点讲解常用建模方法、材质编辑、灯光、摄像机、渲染、动画、复杂特效等基本操作。使学生具备使用3DMAX处理二维造型、三维模型、动画效果,并能够将此技能综合运用到网站设计、媒体传播、广告、动画设计中。

5.VR渲染技术课程。讲授VR渲染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初步摄影与VR渲染的能力。

(二)现行课程设置的不足

按照现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装饰设计”课程的安排,大部分专业课程按照软件类别区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就是对不同软件的单独学习。每门课程都有各自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计划,授课教师们只需考虑自己的教学任务情况,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要求,他们从各自的角度讲授自己课程的内容。可以说,课程之间的交叉不多,软件间的综合运用较少。学生在完成这些课程的学习任务后,没有综合应用的经验,还需要在工作岗位进行二次学习和培训,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装饰设计”方向课程设计的改进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环节,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在原始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根据“室内装饰设计”岗位工作任务需求设计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就了解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明确职业岗位工作的职责和任务。为完善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室内装饰设计”方向学生的学习质量,建议对该专业的专业课程做如下改进。

(一)集中安排“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软件操作课程”

“室内装饰设计”方向涉及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操作类软件有:美学素养、Auto CAD、Photoshop、3DS MAX、VR等。在电脑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可以将这些软件学习中必备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纳,在第一、二学期,按照原教学计划课时的三分之一,配合已制作完成的相关微课程,利用“颠倒课堂”的方式完成基础操作技能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校、在家都学起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设定安排各类“实战式课程”

在学生完成集中安排的基础课程和必备的软件操作课程的学习任务后,就大体掌握了“室内装饰设计”方向岗位工作任务的必须操作技能。这样,在第二、三、四学期,可以利用“颠倒课堂”教学中省下来的三分之二左右课时,按照“室内装饰设计”岗位的不同工作任务安排各类实战式课程,如:室内制图、家装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

在实战式课程的授课过程中,综合应用Auto CAD、Photoshop、3DS MAX、VR等软件,这就在最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对这些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学习效果再次拔高。笔者相信,经过若干个实战式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从模仿设计,快速上升到创新设计的新的层次。

(三)设定岗位职业技能竞赛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对于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愿意加入“室内装饰设计”行业的学生势必渴望能在学校学习中就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实现零培训直接上岗。在此,如果将“室内装饰设计”职业技能竞赛内容与企业中的岗位对接,根据室内制图、室内设计、家具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任务需求来设计竞赛题目,可以实现学生在准备竞赛的同时深刻理解和熟悉“室内装饰设计”岗位的相关工作内容。建议为这类学生设计如下竞赛项目:

1.室内制图大赛。为考察学生掌握建筑制图的基础知识、建筑AutoCAD绘图技术的应用能力,大赛可以设定为: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建筑室内装饰施工图(平面图、立面图、顶棚图)。

2.家装室内设计大赛。为了全面考察学生对“室内设计”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大赛内容可以设定为:根据给定的平面原框图制作平面布置图,然后绘制三维室内场景,渲染输出3D效果图,再将效果图进行明暗、色彩等视觉效果的调整,形成至少两张不同视角的最终效果图,同时附加一定字数的设计说明以及设计思路。

3.家具设计大赛。为激发学生设计创新潜力,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在3DS MAX软件的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大赛内容可以设定为:根据大赛的主题,学生挑选任一空间家具作为参赛项目展开设计,通过独创性和人性化要求创新设计可生产、具有实用性的家具作品。提交内容主要包括整体效果图、局部效果图、设计说明等方面。

4.公共空间设计大赛。同样,为了全面考察学生对空间设计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大赛内容可以设定为:学生在大赛方案指定的区域内选取公共空间进行设计,要求设计作品要符合大赛要求的目标。赛后,提交方案设计说明书和效果图。

当然,除了在校内开展技能竞赛之外,学校还要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室内装饰设计”大赛,为参赛的学生进行指导,奖励在各类比赛中获奖的学生。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在竞赛中实践,在竞赛中提高。

(四)互认竞赛成绩与实战式课程的考试成绩

职业技能竞赛要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就业。职业技能竞赛内容要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制定,实战式课程内容又来源于岗位工作任务。这样,“实战式课程”的开设和“职业技能竞赛”的设置为“以赛代考”的考试制度提供了良好契机。学校可以采取实战式课程的期末考核成绩直接认可相关职业技能竞赛项目成绩的方法。即,除了对竞赛结果进行名次评比并给予奖励外,还要将学生在竞赛中的表现进行科学量化后计入相关实战式课程的期末分数中。

三、结语

“以赛代考”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以赛代考”是实际工作的模拟,学生借此可以透彻理解“室内装饰设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工作范畴;“以赛代考”能促进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学生在享受技能竞赛带来的成就感的同时,还取得了某门课程的期末成绩。总之,“以岗设课、以赛促学、以赛代考”的教学模式为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学生在完成了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也顺利完成了学校到职业岗位工作的过度。让学生在职业技能竞赛中深度触碰了岗位内涵,通过竞赛了解了企业。这种模式也创新了职业院校原始的考核制度。相信,如果这种模式被完全渗透到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会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起到显著作用,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也将拥有更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