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管理手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修船 数字化 信息化
1、前言
数字化是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各行各业中均加大了对数字化、信息化等多媒体系统的采用。数字化与行业的结合,不但能够节省人力、提高效率、推动行业整体的的稳步发展,同时还加速行业的创新速度。我国的修船业由于具有极大的现场特性,因此对数字化的采用放在了背后的管理与技术等环节。
2、数字化与修船的结合
中国的修船业在改革开放后有了飞速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国民生产和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修船行业的利润空间较大,世界航运稳定增长带动修船市场持续繁荣,我国的修船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许多新成立的民营企业投入到修船行业中,加剧了修船市场的内部竞争,从而促使市场价格和企业利润发生变动压缩。另外,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让劳动力成本急遽攀升,面对此种情况,修船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经营方式和手段最大化地扩张企业利润。
数字化修船是建立在现代计算机、网络平台等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之上的新的修船经营管理方式,是通过现代技术对传统修船方式的一种革新和提升。数字化手段与修船企业内部的管理应用有较多的可结合方面,如修船软件的开发、修船装备和生产的数字化管理、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等等。我国的修船企业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与国外同类修船相比还远远落后,主要表现在秀川技术和管理水平两个方面。外国先进的修船企业对数字化采用的程度非常高,在企业管理、设备改装、软件创新上都围绕着数字化的高新科技手段展开充足的研究和应用。
3、我国修船的数字化发展现状
早在国家提出的“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策略,企业走信息化发展之路得到了根本性的推动。在修船方面,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也成为企业衡量自身实力和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我国修船业的整体数字化发展状况已有了初步起色,许多大中型修船企业已经在业务中加入了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手段,例如广州中船远航文冲船舶工程有限公司,“2002年,在中船广州船舶公司领导的支持下,通过汲取一些成本管理软件的优点,加上对公司业务流程熟悉的优势,项目组开发了修船成本管理系统,该系统经过5年的应用和不断完善,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已成为公司最为重要的软件系统之一。”这套花费几百万的修船成本管理系统是建立在网络平台之上的应用软件,在公司五十多年的修船管理经验上结合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微机技术,将企业的业务数据和账面成本变为联网式的数据库。通过这种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提高了企业的结账和成本结算的速度,也让工程单的签订、书写得以规范,在结算速度提高的同时也增加了核算的准确性。
从我国修船也的整体环境来看,数字化发展与国外同类的先进企业还有较大的差距,也面临着较多的问题。本身修船行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对技术要求较高,与其他行业相比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因此行业内采用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普遍不高。低端科技水平制约了企业对信息化软件的后续管理维护,因此长期、持续、一致、稳定的数字化应用模式在业内还难以实现。
4、推动我国修船数字化发展的举措
4.1 建立统一的修船数字化发展规章和标准
要促进行业整体性数字化的发展,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界定、规范标准。我国已经出台的《GB/T 15496企业标准体系要求》面向的是各个行业,起到的具体限制作用较小。针对修船业的特殊性质,国家应该在总要求下面下设《船舶修理企业标准体系实施细则》等相关规章,明确规定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要求、目标和标准。对待特殊的修船业务,如军舰,要区别于普通的民用船舶修船标准,对生产过程和管理控制制定专门性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标准。《实船舶修理企业标准体系实施细则》应该与《GB/T 15496企业标准体系要求》保持大方向的协同一致,对船舶修理行业起到完善、系统的规范、指导和评价功能。还可以编制《船舶修理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船舶修理企业标准查询系统》等具体的企业数字化标准,让各个修船企业尽量采取模式统一的标准化数字信息操作系统,为企业上下链、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衔接、沟通提供规范化的统一标准。
4.2 推进修船企业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系统应用
应该加大对数字化基础设施的物质投入和对管理应用系统的软件开发,真正让数字化成为修船企业所必需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推动行业的长远发展。实际上,数字化于修船企业可结合的方面非常多,如船舶改装软件CAD、TR IBON系统、AUTOPLAN SYSTEM、SMULATION、PROCESS等;在修船装备的生产过程中融入数字化科技,采用数控切割、数控弯管、数控弯板、机械手臂等等,利用计算机进行船舶整修前的建模分析,通过虚拟试验来降低现场操作可能出现的失误、缩短维修时间。可以引进国外智能板材牌样系统,提高排样工作的速度和材料利用率等等。在硬件资源管理模式方面,可以采用数字化技术,优化修船现场的生产调度,最大化、最优化的进行资源配置,如我国某船厂已经研发出数字化的坞修管理系统,优化坞修工程的工序节点,通过数字量化工序的生产时间和劳动力消耗,协调了机电工程、船体工程、坞修工程三个环节。总而言之,数字化于修船业务于管理流程可结合的方面还是非常多的,修船有极高的技术含量,与数字化手段相结合可以更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推动修船企业的发展。
4.3 重视修船企业员工的数字化教育培训
在加大数字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管理应用系统开发的基础上,应重视对修船人员从上层管理员工到下层修船工人的数字化教育培训,培养员工的数字化、信息化意识,提高修船员工对数字化手段运用的能力,从而建立起企业从硬件设备到软件系统再到人才队伍均完善的数字化应用氛围。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
一、大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方法
解决思想问题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关键。首先,内部审计人员要认清当前审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转变审计思维,不断创新审计手段,努力适应新变化。其次,确定“一二三”工作思路,即:制定一个规划,分三步走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审计思维的转变,二是审计手段的转变;打造“三个一”建设,打造一个数字化审计平台、建立一个数字化审计机制、锻造一支数字化审计队伍,积极尝试数字化转型。
(一)制定一个规划
结合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业务发展的步调,制定“三步走”数字化转型规划。第一步,试点阶段:试点积累获取经验可选择一些比较成熟、具有大数字特点的业务尝试开展大数据审计。利用审计信息化平台、数据分析工具、人工智能等开展数据式审计分析,对数据进行有效加工、分析和把控,得出线索、疑点或预测结果,实现“灵活机动”“精确制导”“准确出击”,以提高审计效能,积累审计数字化转型经验。第二步,推广阶段:调整优化组织架构按照数字化转型的需要,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变革审计流程、建立新的审计制度办法,可考虑设置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大数据分析监测、项目实施及现场核实取证等部门。“大数据分析监测”部门利用技术手段,采用审计模型及分析工具,负责对大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及预测,找出审计线索,为项目的建立提供支撑,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依据;项目实施及现场核实取证部门负责对已建立审计项目的具体实施,对大数据分析监测移交的审计线索进行现场核实、反馈和取证。各个内设审计部门,按照分工建立相应的职责,制定符合数字化转型的审计流程和操作手册。利用大数据优势,从实质上完成数字化转型,大幅提高审计效率、提升审计价值。第三步,全面运用阶段:完成审计数字化蜕变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新的审计架构下,开阔审计思路,端正审计态度,创新审计思维,全方位实现审计数字化转型,使所有审计工作“互联网化”“数据化”“职能化”,实现真正意义的审计数字化转型。
(二)积极实现两个转变
第一,思维的转变。面对大型商业银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和金融科技的普及,内部审计部门必须转变审计思维,适应科技发展的大潮。当然,有了好的审计思维没有好的审计方法和手段也是惘然,必须借助新技术,实现审计方法和手段的变革。第二,审计手段的转变。实现审计手段的转变,可从三个方面开阔视野:一是面对大数据和金融科技,调整传统的大海捞针、人海战术、随机碰闯的审计思维、方式、方法,建立大数据模式下的数据式审计思路、逻辑判断、分析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的洞察发现力和数据分辨力。二是引入灵活和适应大数据要求的数据分析工具,如尝试应用聚类、关联分析等技术方法,创新审计方法和手段,创新审计思维。三是坚持审计为经营服务、为业务服务,从优化流程、堵塞系统漏洞、提升管理水平、健全制度等方面开阔审计思路,发挥审计和内控换位思考的优势,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咨询和智力支持。
(三)打造“三个一”建设
打造一个数字化审计平台:按照审计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搭建数字化审计信息平台,使其满足大数据分析、大数据监控、大数据审计的需要。实现数据分析机器化、专家化、智能化;监控预警模块化、自动化、实时化。建立一个数字化审计机制:机制的建立可以提高效率,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无论是从组织架构,还是制度、流程安排,以及审计项目的组织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要充分体现数字化特性。只有机制上顺应了数字化审计特性,审计的内生动力和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锻造一支数字化审计队伍:实现审计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人才,必须培养和锻造一支懂技术、懂业务、懂管理更懂大数据的审计专业队伍,为审计数字化转型提供人力保障。大力培养数据分析师,组建大数据分析团队。不仅积极鼓励老审计人员更新知识、提升水平,还要积极引进信息化审计人才,充实审计队伍,只有从激励机制和晋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二、大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注意事项
(一)正确处理防风险、防案件与管理审计的关系
由于大数据审计具有点、线、面全方位、全覆盖的特点,对防控风险、揭示案件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从管理审计角度看,大数据分析可为管理审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可从数据的视角看待问题。但在利用大数据审计时,由于数据的完整程度、时间等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在审计向数字化转型期间,尤其是初期,还要结合管理审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部分现场审计,以补充其不足,使风控案防的有效性、实时性、智能化水平与管理审计的针对性明显得以提升。
(二)正确处理数字化审计项目的组织落实、数据分析结果与审计取证的关系
由于数字化审计的新特点,过去的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要求,尤其是大数据分析结果的利用、现场审计取证的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要针对数字化特点,加快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分析流程和方法等方面的适应性变革,制定标准化审计流程、实施符合数字化特点的质量控制,建立审计质量评估体系,推进审计机制的变革,推动传统“专家经验判断”向“数据模型分析”模式的转变,提升审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医院 数字化档案建设 困境 消解方法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尤其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建设医院数字化档案,使得档案管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所以医院数字化档案的建设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与传统档案相比,数字化档案具有存储量大、便于检索等优势,因而各大医院都加强了数字化档案建设。但是,在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数字化档案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医院数字化档案的建设,从而提升档案管理能力,为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发挥数字化档案的作用。
一、医院档案数字化的内涵
所谓医院数字化档案指的是将纸张、录像带和录音带等介质作为原始档案资料,将这些资料通过扫描、转化和压缩等手段转化成声音文件、图片文件等,转化成的文件都是数字化档案。在文字识别和存储管理技术的作用下,将图片和索引文段等存储于磁带库或者是光盘里,在存贮介质上实现对文件的管理。医院为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通过数字化档案建设,使得对档案进行高效管理,医院运用诸多查询手段,迅速的检索相关档案资料,然后将数字化档案信息到医院的内部网、局域网和广域网中,在全新的档案管理技术作用下,采用数字化档案管理方式,对医院档案信息予以有效管理,为医疗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医院数字化档案以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打造新型档案信息形态,以电子存取服务方式,对医院档案加以管理、存储和数字化加工。现代信息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将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中心,然后对其进行处理,实现对医院档案信息的高效处理和管理。因此,数字化档案为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电脑和网络安全性问题
在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过程中,由于电脑和网络的安全性问题,使得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对电脑和网络构成的威胁有很多,当电脑或者是网络中存在病毒时,将对医院网络系统造成影响,因而对医院数字化档案信息构成威胁。虽然医院数字化档案有空间小、传阅速度快等特点,与传统医院档案相比有很多优势,但在网络技术环境下,仍然存在着很多因素对医院数字化档案构成了威胁[1]。医院电子档案信息具有不稳定性,对电脑和相关硬件有很高的要求,如果硬件或者是软件不符合要求,不法分子恶意修改将导致整个医院网络系统出现崩溃现象,医院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下降,不利于医院数字化档案的建设。
(二)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在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期间,医院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保证数字化档案项目的顺利开展。在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时,医院需要投入一定资金用于硬件方面的购置和软件的开发,而且还包含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此外,医院数字化档案系统和数据库的维护也需要有充分的资金作为保障[2]。然而,医院财务预算不足,大部分资金用于提升医疗水平上,需投入较多的资金再购置先进医疗设备,并需要一部分资金用于医护人员培养,因而在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中的财务支出不充足。
(三)信息存储载体存在问题
在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过程中,档案信息都将存储在载体中,如果存储载体存在问题,将对医院数字化档案的建设造成严重的影响。当前,医院数字化档案一般存储在硬盘或者是光盘内,进而对医院数字化档案的存储。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存储载体容易受到影响,比如,存储载体受到灰尘污染、划伤影响,或者是受潮,都将使得存储载体受到伤害,存储载体中的数据信息损坏甚至丢失,有些数据信息难以修补[3]。总之,存储载体具有不稳定性,对医院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完整性造成严重影响。
(四)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共存
一些医院在数字化档案建设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保存共存的现象,因而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并且未能充分发挥数字化档案建设的作用。因此,医院必须转变档案管理的观念,对数字化档案管理予以全面认知,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的作用。
三、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面临的困境及消解方法
(一)加大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医院在经营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类型的档案,而这些档案是医药医疗服务和科研工作开展的有利依据,所以医院对档案管理予以高度重视。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已经向数字化档案方向发展,在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期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为了确保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医院应该加大在数字化档案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为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将资金用于加强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建设,从而实现医院数字化档案的良好发展[4]。
(二)增强医院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医院在数字化档案建设过程中,应该不断增强医院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确保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在提高医院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性和可靠性时,医院可以采取信息加密和防火墙等安全防护措施,对医院数字化档案信息予以保护。目前,对于网络安全管理手段而言,比较可靠的有防火墙和信息加密,这些信息防护手段对信息保护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5]。因此,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防护体系,及时备份信息资料,避免数据库内的档案信息被损坏或者是不可修复。在信息加密和防火墙等安全防护措施的作用下,有利于医院做好数字化档案的备份工作,以免数据库内的信息被损坏,即使档案信息受到损坏也可以得到恢复,最大程度的提高医院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提升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人才的综合素质
医院为了促进数字化档案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应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提升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人才的综合素质,确保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更加符合规范,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医院在数字化档案建设时,不仅要满足一定的软件和硬件条件,而且应当注重对人才的培养。
为了使得数字化档案管理效果得到提高,医院要建设高素质的专业数字化档案管理队伍,定期对数字化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得医院字化档案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系统,并掌握数字化档案管理理论,为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做好铺垫[6]。
(四)搭建数字化平台
当前,在数字化背景下,医院为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加大了数字化档案的建设力度,然而,实际上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导致数字化档案建设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数字化在档案管理中没有得到有效应用[7]。因此,为了对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面临的困境进行消解,医院必须搭建数字化平台,通过营造良好的数字化环境,从而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由于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软件开发、档案管理和光盘备份等都是数字化档案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所以在搭建数字化平台过程中,医院需要加大档案管理软件开发和应硬件设施购置上,选择安全性和可靠性比较好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创建安全的资料存储环境。
总之,在搭建数字化平台时,医院所采取的硬件组合和其他产品,一定是磁盘阵列方式的,而且是通过冗余设计而成的,那么,医院可以选择双口光纤硬盘和阵列控制器等。同时,磁盘阵列要有不同的RAID保护级别,支持热插拔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为了便于对文字和影像等档案的管理,医院在搭建数字化平台期间,还可以利用高速扫描仪和双服务器等将信息进行录入和保管,医院相关人员以触摸屏查询和文档网络传输方式就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共享,确保在数学化下医院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8]。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因此,医院需要加强数字化档案的建设,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明,李力佳.医院档案数字化的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2):285- 285.
[2]杨亦军,李晓琳.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齐鲁医学杂志,2010,25(6):560,562.
[3]刘师岐.数字化档案在医院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1):520- 520.
[4]刘少德.档案数字化管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哈尔滨医药,2012,32(2):131.
[5]朱月恒.档案数字化管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9):988- 989.
[6]赵学武.浅谈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31):434- 435.
【关键词】图书馆 数字化管理 自动化服务
一、前言
21世纪是一个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一体的时代。那数字化必然是图书馆的未来方向,因而数字化图书管理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将对数字化的图书管理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何为数字化图书管理
所谓数字化图书管理就是对各种各样的图书馆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加以处理和储存,其实质就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这样不仅是当地即便远程读者也可以满足自己对文本、图像等所需信息的需求。
三、数字化图书馆的特点
(一)管理方式计算机化
数字图书馆就是将计算机数字化应用与信息处理特长与图书馆资源相结全并进行管理与应用,让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来进行传统的管理工作,达到便利、准确等效果。
(二)信息存储数字化
数字化图书馆的一切特点与优势都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存储数字化的基础之上。而图书馆资源数字化主要由以下几点组成:1.传统馆藏的数字化;2.一些电子出版物如光盘之类的;3.包括网络传输的文字信息、图形、图像信息以及声音、视频、动画等数字式信息的组织管理;
这样数字化技术就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存储空间,加速了信息的检索还能促进远程交流,而且还保护了一些类似古籍珍善本和历史遗物的文献。总之,信息资源数字化数字图书馆采用数字化信息存储处理技术,对信息资源建立分布式的大型文献信息库及超文本检索系统,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三)查询手段便捷化
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电子通信手段,与数字图书馆网上信息中心相连接,查看想要的信息与资料,图书馆数字经参后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数据库的联网查询服务,为信息检索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服务形式。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不仅可以实现信息资源数字化,还可以利用信息传递网络化的功能的同时实现信息网络共享化。网络信息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的发展,内容非常丰富。利用数字化网络平台将各高校的图书馆均是数字化的管理可以共建共享信息资源,那么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自己所需信息那么就会使得资源共享跨地域、跨国界。
(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问题以及对应策略信息资源建设
数字图书馆建设主要指的是信息资源的建设。而在本文中,提到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问题,更多的是各高校自身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以及在网络中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 数字图书馆的意义
数字化的图书管理相较于传统的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革,他将运用网络以及科技技术等代替传统的信息存储、加工、管理、使用、传播的方式,从而使得用户对于信息资源有效利用和共享。在对于文献的处理上传统的图书馆是用户必须直接接近文献才能得到从而使用文献,而数字化图书馆可以将图书或其他出版物、字符文本或图像等,可在终端显示、打印、记录在别的载体上事先,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查找联机目录和其他数据库确认所需资料这样简单又省时方便。
当代社会的信息极度丰富,数字图书馆可以进行网络资源的检索,可以有效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实现网络信息的共享,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极大的解决传统图书馆的贮存空间不足,购买图书的经费不够的问题,可以使图书馆流通简单化。数字图书馆可以进行传统图书馆无法进行的全文检索、图像检索。
五、数字图书馆的优越性
(一)计算机在数字图书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已经大量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占据了管理工具非常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现代图书馆管理工作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图书馆管理工作通过计算机不仅可以获取出版社的新书信息,网上购书,而且还可以把买进的新书编入数据库,省去制作数目卡片的繁琐工作。总之,计算机的出现帮我们省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操作的自动化管理。
(二)网络的出现使数字图书馆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把世界各地的知识库和数据库有序的连接起来,让阅读者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里自由的从数字图书馆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计算机的出现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还避免了大量重复繁琐的操作和建设。
六、数字化管理的要求
图书馆在现有条件逐渐自动化和网络化前提下,应该在业务流程的展示管理机制上有所突破并打破传统,在业务结构体系上也应该重新组合,建立起我国各阶层人士,对各行业人员对图书的现实需求给予快速解决方案,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应用督促我们要建立一支很专业的管理队伍,管理最主体因素就是管理队伍本身,从设备到文献资源的现代化,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因此要将培养人才作为重点发展战略,为挑战知识经济提供可靠的力量。
图书馆员在网络快速发展的环境中遇到的挑战巨大。图书馆要在专业水平知识上对专业人员的不停的更新拓展,让其在创新拓展能力和业务水准都得以提高。让所需要信息服务在现代科技推动下的得到适应,并在技术上对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提供巨大支持。
七、结束语
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的一部分,它为学校培养人才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发展数字化图书馆正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图书馆的职能的一种手段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数字化图书馆不仅仅只局限于为高校服务,数字化图书馆将能过数字网络服务于全社会,来而完成数字化图书馆新时代新时期赋予的使命。
参考文献: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城市政府通过改进管理方式与手段,充分利用城市数字化信息资源,实现精确、高效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为贯彻建设部《关于推广*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建城[2005]121号)精神,现就我省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
城市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省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城乡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在坚持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的同时,综合运用法律、市场、技术、教育和数字化等多种手段,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建设和谐社会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运行表明,政府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应用信息实时采集与传输等手段,再造城市管理流程,既实现对事件(部件)的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覆盖的动态管理,又依靠同步建立的综合评价系统,从区域评价、部门评价和岗位评价等方面,实现对各专业管理部门工作绩效的综合考核评价。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城市管理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充分利用城市信息资源,研究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城市管理数字化运行模式,探索建立"监督"、"管理"两个轴心并行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对于有效解决城市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理顺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间的职责,切实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建立起政府监督协调、企业规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格局。
(二)目标
搭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及时发现、处理与解决城市运行中出现的多种问题,逐步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快捷、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三)1、稳步有序原则。要结合本地实际,统一规划、稳步推进。在起步阶段,应以强化市容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为基础,管理系统和内容不必追求大而全。
2、执行标准原则。信息系统的建设、单元网格的划分与编码、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地理编码的制定等要执行统一的部颁行业标准,便于市、区之间信息共享与交流,有利于各地相互交流,学习提高。
3、资源整合原则。要本着节俭、务实、高效的精神,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城市现有数字化资源,对人员、设备、信息等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
4、因地制宜原则。要注重对系统建设的研究分析,结合自身实际,注重创新、敢于超越;尤其要突出管理效果,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避免生搬硬套。
5、成果共享原则。要注意总结推广试点城市(城区)的成功经验,系统建设可采取合作开发、联合招标、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尽可能降低基础研发费用和学习成本,努力实现成果共享。力求避免因重复研发等原因,造成资源、资金、时间的浪费。
三、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基本步骤
(一)建立推广平台,学习试点城区的工作经验。有条件的城市(县)要按照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创建工作。认真学习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增强创新意识;加强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科技水平。
要立足日常管理,因地制宜地制定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案。要加强培训学习,掌握实施新模式的数字化技术、标准、规范和工作方法,严格按照建设部颁布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设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对涉及城市管理的职能进行整合,建立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新运行机制,落实组织、资金保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二)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工作。要按照标准化、信息化的要求,拟定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切实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要突破传统的城管模式,优化机构建设,落实人员编制和资金投入,通过建立指挥处置和监督机构,实现管理与监督相分离。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备,经济基础较好,且具有较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城市,要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数字化城管模式。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可先挑选基础条件较为成熟的一个或几个城区作为工作试点,待试点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后,再在建成区乃至更大范围全面推行。
(三)立足长效,完善工作机制。要注意城市管理系统的扩展性,尽可能对现有数字化资源实施有效整合,并为系统的升级换代预留发展空间,为城市内各行政区之间的系统联网留下接口。要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构建多元性、全程性、综合性、可控性的城市长效管理体制机制框架。
四、认真组织,有序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
现阶段,世界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各个国家纷纷把数字素养教育摆到了战略高度上,尤其在欧美国家,数字素养教育已经相当成熟,而图书馆是数字素养教育最重要的载体。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提出数字素养教育的时间较短,正处于起步的阶段,仅有一些“985”院校的图书馆对数字素养教育有所涉及,但仍未形成相对完善的数字素养教育体系。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及各种用户获取知识信息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高校的用户能在短时间内对世界上最新的科研项目有所了解。图书馆正在逐步向数字化发展,因此用户的数字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字化图书馆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图书馆在不断向数字信息系统转换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自身数字化资源的数量,同时也要积极加强用户的数字素养教育,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充分发挥出数字化的优越性。
1 数字素养简介
所谓数字素养,就是在数字环境之下利用一定的数字信息手段和技术,在短时间内获取所需的信息和文献,并对所获取的信息和文献进行整合、评价和分析的一种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数字素养的框架由以色列学者Yoram Eshet Alkalai提出,主要包括图片―图像素养、再创造素养、分支素养、信息素养及社会―情感素养,这五个框架共同构成了数字素养[1](见表1)。此外,数字素养的形成主要有两大要素,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数字环境的建立,只有处于数字环境中,才能让数字化的手段有施展的地方;同时,用户要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只有具备了相当的数字素养,才能在新兴的数字化环境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的质量、相关性和可用性进行有效分析,进而对信息进行提炼和总结,最后再创造出有用的信息,为用户所用。可以说,在数字化的今天,数字素养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之一。
2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意义
2.1 缩小数字鸿沟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数字鸿沟是由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差异造成的,但各种研究表明,信息手段的差异并不足以形成巨大的数字鸿沟,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在数字素养教育方面的差异。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图书馆,就是为人们能普遍享受到数字化信息所带来的便利而设立的,但享受这份便利的前提就是要进行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2]。只有进行数字素养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缩小数字鸿沟,实现数字信息的普及。
2.2 实现信息平等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体现在实现信息平等上。实现信息平等一直以来就是图书馆建立的初衷,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高校图书馆对数字素养教育更加重视,图书馆应积极引入新的技术,使数字信息系统取代传统的纸质文献系统,并且对用户进行数字素养教育,使其能在茫茫的数字信息中迅速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利用[3]。高校图书馆通过对其用户进行数字素养教育,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的平等。
2.3 承担社会职能
图书馆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消除数字鸿沟、实现信息平等都是最重要的媒介。无论是处于大数据还是传统的纸质文献环境之下,图书馆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是没有丝毫变化的。但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进行了数字素养教育之后,数字鸿沟变得越来越小,因此,高校图书馆在社会上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3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目标
3.1 发挥自身知识服务优势,提升学生数字素养能力
大数据时代也是信息数字化的时代,知识和信息由于数字化进程的加深变得更容易获取和使用,但用户想要充分地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知识,就要具备最基本的技能,也就是数字素养。高校图书馆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场所,数字化的信息在现阶段已经逐渐取代了纸质文献,其在知识服务方面的优势也已逐渐凸显出来[4]。图书馆进行数字素养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让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更加深入,使数字化信息能在数字素养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其在信息平等方面的价值,让高校学生能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能力,普遍享受到数字化信息带来的更加便捷的服务和更加平等的信息资源。
3.2 做到知识与管理数字化,形成高校知识共享空间
高校图书馆进行数字素养教育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要形成高校知识共享的空间。一直以来,设立图书馆的初衷就是要实现信息的共享,但在纸质文献时代,信息的共享很难实现,因此大部分信息都只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的信息环境已基本建立,在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就是要从学生、用户、高校等入手,使其具有大数据时代必备的数字素养,进而使图书馆从信息检索、信息浏览、信息导出、信息整合等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管理,彻底从传统的图书馆纸质文献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使更多有价值的文献能在各个高校内同时共享,从而形成高校知识共享的空间[5]。
3.3 实现知识与技能平民化,满足用户终身教育的需求
现阶段,教育已不仅仅被限制为学校教育,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但大部分人走出校园之后就很难再有学习的机会,更不用说受到终身教育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字鸿沟在不断消除,信息的获取也变得更加便捷[6]。而作?樾畔⒐蚕砜占涞耐际楣荩?更是在一步步地向数字化发展,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并对所有数字化图书馆的用户进行数字素养教育,使其能在数字化的资源中迅速检索到有用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准确的处理和利用。图书馆通过数字端口以及数字资源的开放,可以加强用户的数字素养教育,满足大部分用户对于终身教育的需求,从而能与时俱进地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更加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7]。
4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发展路径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发展路径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管理员素质的提高、教育手段的多元化、教育体系的完善以及新兴技术的引入和运用(见图1)。
4.1 提高管理员数字素养,营造数字素养教育环境
管理员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管理对于图书馆的远期发展至关重要。大数据时代下,信息逐渐趋于数字化,其与传统的纸质文献的管理工作具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对图书馆管理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素养在大数据时代是必备的素养,图书馆管理员想要胜任本职工作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只有加强图书馆管理员的数字素养,使其能更好地运用馆内的数字设备以及各种装置,才能更好地引导用户自行提升数字素养。此外,增强管理员素养能更进一步优化数字服务,让更多的人体会到数字化管理的便利之?,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数字素养教育环境,最终达到数字素养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4.2 运用多元化教育手段,发挥数字素养教育功能
数字素养教育是图书馆向数字化时展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只有经过了数字素养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字化的实用性和便捷性。为了更好地进行数字素养教育,图书馆就要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进和扩充,使其更为多元化,以适应不同种类的用户。对于高校内的学生用户来说,数字素养是其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教育方式也相对较为简单,图书馆仅仅在校内向学生发放数字素养教育的导航手册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而对于有终身教育需求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利用周末参加数字素养教育的专题讲座,能使其在短时间内对数字素养有所了解,起到相对有效的教育效果。但是对于知识水平较低而又有数字素养需求的用户来说,就要在图书馆内设立相应的帮助指导系统,充分依靠管理员的指导,使其在实际的运用中提升数字素养。
4.3 应用新兴技术手段,提升数字素养教育服务质量
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搜索引擎(如谷歌、雅虎等)的运用使信息的获取速度不断加快,数字素养教育的服务质量也在不断得到提升。此外,远程数字端口的建设使更多的人接触到了数字化图书馆,接触到了数字素养教育。远程教育能使更多的用户同时接受数字素养教育,同时向更广大的范围辐射,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8-0000-02
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众多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开来,国内的校园建设同样也经历了一次从传统的信息化校园到数字化校园的转变,数字化校园建设能够利用现有的先进各项技术,依托校园管理的平台,使高校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系统高效地管理校园内各项事务。本文将从数字化校园概念出发,探讨现今高校校园数字化存在的问题,并对实际建设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1 高校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从实际来说,数字化校园并没有真正统一规范的定义,但是从上世纪末期在各高校的实际发展来看,数字化校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技术的先进性,利用通信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对校园事务进行管理,拜托了传统的众多纸上工作;其次是管理的高效性,利用现今手段,学校管理部门可以更加高效地集成处理校园信息资源,实现管理的优化提升;再次是模式的创新性,数字化校园突破了传统校园管理上结构松散,信息采集传播不及时等缺点,在模式上有了质的提升;最后是教育的创新性,数字化校园为高校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更加新型的平台,通过高科技手段,无论是在时间的延展性还是受教育范围的拓宽上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2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挑战
高新技术手段虽然在生活中可以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但是在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中仍然面临着众多挑战,首先是校园结构的分散化,以作者所在的电子工程学院为例,由于高校管理部门不够集中,如何将学生、教学、科研等管理进行集成管理,但是又能明确功能的分配,这对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挑战;其次是功能适应的多样化,如今的高校管理工作已经不是纯粹的单一功能的管理个体的集合,任何一方面的管理内容都有可能根据其需求进行变更,如何使数字化校园随着需求进行灵活变更是一项挑战;最后是长期运行的稳定性,数字化校园建设不能仅仅依靠企业的集成解决方案来运行,而是需要依据校园的实际情况随着建设发展不断地进行优化以适应学校的管理需求,并且能够长期有保障地运行也是一项挑战。
3 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实践探索
数字化校园建设从整体上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它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更是高校管理人员实施管理工作的场所,学校内每一部分的功能都联系到校园事务管理的方方面面,下图以从上往随着上个世纪末国家开始实施211工程计划,全国的高校开始逐渐建设自身的校园网络,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拥有了独立的校园网络,从数字化校园结构的不同分类来说,根绝每个高校的不同情况分类的具体情形也不一样,以电子工程学院为例,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的核心结构主要表现在于表1的第三层结构,我校已经建成了以办公自动化、数字图书馆、网络教学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结构的数字化校园。从数字化校园的实际建设上来看,其建设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基础的硬件设施,包括设备与网络线路的布置,搭建整个网络的硬件平台;其次是以硬件为载体的软件,这主要体现在实际面向各类用户的管理系统或者学习交流系统等人机界面,最后是数字化阶段,将整个校园网络的技术从传统方式向数字化转移。电子工程学院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目前已经配备了完整的校园硬件网络与软件管理系统,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道路上也已逐渐成熟,但是在长久性发展与适应性发展的方向上还需要在以后进一步迈进。
4 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网络功能与现代化办公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全新的办公方式,从数字化校园的角度来讲,校园办公自动化能够将学校的信息进行集中收集和管理,将信息通过公共平台进行播报,在网络上形成虚拟的校园,校园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等设备进行工作内容的处理,通过网络进行邮件和信息的传递,通过存储设备进行文件和档案的分类收集保存,全面提高了各部门间协同工作的效率。
5 数字图书馆
数字化图书馆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数字化图书馆的先进技术,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引进大量的学术资源,面对众多的图书类目,可以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已经分配,从高校学生的角度而言,数字化图书馆可以为他们带来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方式,同时在与外界的连接上更是可以为校内人员提供各种文献及资料的查询入口,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如光盘播放,电子阅览等设备,这样的数字化环境为高校人员营造了便利与多样化的学习形式与内容。
6 网络教学系统
网络教学系统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创造了独特的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其在网络上以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方式自身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爱的教师进行学习,这样的平台突破了传统的将师生固定在教师空间内进行授课的模式,在教学的形式上也更加丰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学习的环境,还是学习的内容和方式都有了显著的改变,这样的教学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充分地促进了学生与教师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7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在数字化校园中利用计算机、校园网络等设备对校园管理事务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传输、等操作的人机系统。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自身的个人信息进行管理维护,实现信息共享,对校园卡进行各种消费、登记、门禁等操作,从管理人员来说,可以利用其进行人事管理、后勤管理与教务管理等功能。在这方面清华大学是全国高校的优秀例子,他们建立了从基础设施服务到网络基本服务到基本职能服务再到综合信息服务的层次结构,管理信息系统位于网络基本层,也被学校称为大学资源计划,由于其优秀的信息系统与重视程度,该系统成为了其数字化校园的核心内容。
8 总结
总的来说,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兼具挑战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学校管理人员根据自身的特点与需求进行建设,同时也需要突破现今阶段建设存在的各种挑战,无论是电子工程学院还是其它各类高校,都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与实际需求全面充分地考量建设需要,虽然如此,只要所有高校工作人员与师生一起群策群力,发挥想象,合理建设,就一定能创造出优秀的数字化校园环境,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发展与所有的高校人员。
参考文献:
远程医疗、实时监控病人信息、数字化诊断,这些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事情,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以及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已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目前,我国已经有许多部队医院踏上了建设数字化医院的步伐,像总医院就已经把“2007年底以前完成示范性数字化医院”作为建设目标。
尽管数字化医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数字化医院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快速、准确、有效地利用分散于不同存储地的大量医学信息,向社会(包括患者和其他机构)提供优质服务。
IT 技术带来三方面作用
从90年代中期开始,卫生系统相关单位就开始了医院信息化的研究和应用。目前,许多部队医院都已经成功应用了医院信息系统(HIS),也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被称为“军字一号工程”的大规模网络版医院应用系统,从1995年就开始研发并统一推广应用。到2002年底总后卫生部与天健科技集团合作,共同开发了“天健军卫医院信息系统”,并在部队医院和地方医院中推广使用。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军卫医院信息系统已在全军几百家三级以上医院中应用,遵循着 “建、管、用”的原则,实现了医疗业务管理、卫生经济管理、卫生物资管理的信息化。目前,已经有65家医院通过了总后卫生部制定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标准。总后卫生部信息中心主任宁义认为,IT技术对医院的帮助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首先是效率的提高。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医院工作流程,通过信息交互和信息处理、采集和利用,使医院各环节运行效率加快。根据抽样调查,医生每天处理医疗文书的时间以及平均病人门诊就诊时间,都从3小时缩短为2小时,全军医院平均住院日减少5天。其次是医疗质量的提升。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各环节的规范性,减少医疗差错,保证医疗质量。第三是服务方式的增多。用更为便捷的手段和流程,为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以及病人解决了原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增加各种新的服务方式。
数字化医院是未来方向
由于开展时间较早和管理模式特殊等原因,部队医院的信息化整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也为部队医院开展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作为全军医疗信息化发展的规划者,总后卫生部向数字化医院建设跨出了第一步。据介绍,总后卫生部将同国家卫生部合作,在部队和地方选择10 家医院,共同开展数字化医院的试点工作,而总医院就是其中的一家。
国家倡导义务教育阶段深化素质教育,意在引领教育改革努力做到“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笔者所在的学校一直致力于全方位推进教育现代化、致力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亲身参与数字化管理的诸多实践活动中感觉到,学校在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避免人为地将数字化建设向“高大上”拔高,一定要让数字化手段“接地气”,将数字化管理思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快速有效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其次要让数字化手段充分体现人本理念,让数字化管理符合师生的成长发展实际,切实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这样,才能真正让数字化手段达到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笔者就此结合所在学校及个人的一些经历和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粗浅认识。
2数字化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实践中,学校实行数字化管理要从原来以事务管理为中心信息化管理模式,向以人本管理为中心转变。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规模中等,教师人数将近200人。学校从2006年开始,全面尝试推行校园数字化管理模式,就全国范围来讲,推行数字化管理的时间并不晚、学校规模不算小。在实行数字化管理的初期,对所有事务从始至终均进行数字量化管理。看似公平、公正的数字化手段,忽略了“人”这一核心、因片面的突出数字忽略了个体差异,在实行了一个学期后,显现出不论基础和前提的一刀切、管理与考核机械、运行机制死板、缺失人性关怀等严重的弊端。实践提示我们,数字化管理要贯彻以人为中心,在关注生命个体的基础上,本着利于管理层与全体一线师生全方位交流和沟通,利于信息的多元采集和传输,利于师生的成长和学校发展出发。学校的管理要将精细化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和数据上,要能够通过一系列设定的标准,对各项信息数据全面保持在动态的采集、分析、跟踪上,并能进行适时的检测、评价、指导,找出师生身上或学校办学思想、办学行为等方面的不足,在弥补不足的同时随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管理不应停留在信息化模式下的粗放阶段,不仅仅局限在反映某时段学生学科成绩、教师的单项或综合考评成绩等简单的内容上。就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管理来说,学校目前依托引进软件,实行数字化平台管理。软件引进后,进行了大量的个性化重置,力求以数据的形式反映每位学生动态发展的全貌。如通过“学业动态”板块,可以反映出这位学生入学时的奋斗目标、个人誓言、各时段计划,及从入学以来历次大大小小考试及学业能力考核的成绩记录、图形变化曲线,从中分析出学业发展趋向;通过“成长与感悟”板块,可以反映出学生的个人生活、人际交往、思想动态,以及参与班级、年级、学校活动的相关事项,甚至他的心路历程;通过“技能成长”板块,可以反映出学生个人在科技、文艺、阅读等方面的兴趣、爱好、特长、发展成果等动态信息。数字化除对学科成绩分析、心理疏导、特长培养等方面及时进行数据量化外,学生在成长发展道路上同学、师长、班级、学校对他的指导、帮助和引领的具体情况,也应进行适当的量化。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引导学生的成长发展,能较好地体现人本管理的理念,对学生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3数字化管理要适应师生发展的需要
数字化教学管理不是单纯的理论研究或思想构建,而是思想、理念指导下的创新。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也可以把它说成是个系统的工程,其重心在实践上。这种教学管理上的创新,要立足校本,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指导下开展的创新,必须紧密结合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既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又要符合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要、师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并且要在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安排下落实。使数字化管理更富实效性,更具价值和意义。数字化管理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新的课程理念,提出了转变师生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明确要求。笔者所在的学校实行的数字化管理,以“改变师生行走方式”为主题,营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着力于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学生综合素质。如学校围绕提升师生素质,结合学校近、中、远期的工作重点,在教学管理平台上把工作细化、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小项。给每一项工作制定不同的激励标准(如星级评价、晋级标准等),用多把尺子衡量师生,关注到师生在每一项工作中表现出的闪光点。通过数字化管理,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适应师生多样化发展需求。随着手机移动终端功能的日益丰富,学校还应拓展应用手机的微信、微博等拓宽数字化交流、互动渠道,增加网络应用内容,让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及时传输、获取、交流、应用、反馈信息,使数字化管理与时展同步。学校要密切关注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动态的不断更新、完善管理理念和手段,确保突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更好地实现“为人的发展服务”的目的。
4数字化管理要有校本特色
数字化管理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和跟风。学校既没有必要对计算机在数据技术存储、处理、管理方面的应用系统软件方面,刻意追求很高的版本或性能;也没必要照搬他人的套路和做法。要立足校本实际,根据学校自身的硬件条件、财力、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着眼可行性、实用性、有效性,个性化地开展各项具体的工作,管出水平、管出特色。目前绝大多数学校使用的数字化管理软件的功能设计基本相同,学校在进行管理应用的时候,需根据实际,立足校本进行优化和个性化改造。如在教学质量数字化管理方面,笔者所在的学校推行课改的时间较早,课改模式几经更新和完善,目前,正处于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全方位建设阳光学校上。学校确立了“以阳光管理塑造阳光教师、培育阳光学生、打造阳光课堂”的工作思路,把课改理念重点放在打造阳光课堂上,以尊重理解、赏识激励、民主平等为标志,着力构建和谐阳光的师生关系;以尊重、爱心、责任、智慧激活学生思维,激发课堂活力,目的是要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着力打造有趣、本色的魅力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及获得知识、审美享受和潜能开发的舞台。因而学校在数字化管理模块设置上,就主要体现了课改质量的评价、检测、跟踪管理与指导;体现在由学生代表、教学老师、生活老师、主任老师、学生家长组成的家长委员会管理制数字化过程评价上;着重突出依据教育、教学、管理数据化目标体系,通过数据对师生日常行为及时进行引导和矫正。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