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管理概念范文

固定资产管理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管理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固定资产管理概念

第1篇:固定资产管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理念是现代管理学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部分发达国家的企业当中率先使用。近些年来,精细化管理的概念逐步渗透到高校当中,运用到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在管理期间,需要高等院校依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监督管理,进而能够在高校当中形成精细化管理的氛围。

一、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分析

第一,在目前国内多数高等院校当中,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相对较为混乱,常常出现“各扫门前雪”的情况,如桌椅等财产属于后勤管理范畴,而图书馆仅对藏书进行管理等。由于各个部门之间没有专职部门对其进行协调,因此导致资产常出现账务混杂、错误较多等问题。第二,高校当中从事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并未对其工作的重要性拥有清楚的认识。如在工作当中,其关注的重点停留在资产的使用方面,而对其折旧情况、维修情况等进行统计。此外,大部分高校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教学、行政等方面,而对固定资产管理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第三,目前高校中所使用的管理系统滞后,无法满足现今数量庞大的固定资产登记、管理等要求。而在日常管理中,该系统的功能仅停留在查询方面,而对其维修记录等信息的保存往往以纸质的形式存在。此外,固定资产的购买、调配、报废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实现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转变管理理念,制定精细化监督管理的制度

作为高等院校当中从事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应首先对精细化管理的概念拥有清楚的认识,了解其实施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同时,高校的管理人员应指定固定资产管理的总负责人,并成立相应的管理小组或者部门,专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负责不同部门之间固定资产的协调。该部门应根据财务部、采购部等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从而能够对其日常工作进行约束。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对固定资产的主要存放地点进行合理的安排,并指派专人对其进行负责。

2.合理安排计划,实现购买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当高校当中的某个部门需要购买设备时,应首先以纸质报告的形式,交到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应对该类设备的购置原因、使用地点等进行详细的介绍。而固定资产管理小组应首先对高校内的固定资产进行检索,如若高校当中有该类设备存放时,在征得主要负责领导同意之后,及时将设备调拨到申请部门。而当高校当中无此设备时,则应对报告进行购买审批。在采购的过程中,管理部门应对依照性价比的标准对供应商进行选择。之后将该类设备的数量、价值以及使用部门等情况进行登记。

3.落实责任体制,确保调拨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对于高校的各个部门之间,当其教学任务等发生变化时,则其对固定资产的数量、类型等方面的要求也将变化。在固定资产领取的过程中,应根据资产情况,办理完整的登记手续,注明使用单位和责任人员。在调拨的过程中,资产管理人员应严格遵照既定的管理制度进行审批,使得所有的行为都能够有制度的约束。同时,资产管理单位应将管理办法传达到各个单位,使其能够对调拨流程等拥有清楚的认识。每个学期的期末,资产管理小组应对高校的资产情况进行清点,对登记记录进行检查。

4.加强审计监督,完成处理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当固定资产的已到达使用年限或者已无使用必要时,则需要对其进行报废处理。对于报废的固定资产,资产管理小组应将所报废的设备数量、名称、类型、理由、购买日期、购买价值等进行详细的记录。之后将报告交由相关专家进行审定,对于可修复的设备,应聘请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维修,对维修费用、维修日期等进行标明。对于无法修复或者确需淘汰的设备,应将清单交由资产负责人审批,之后交由资产部门进行报废处理。对于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应根据相关标准,交由资产管理负责人审批,之后可依据情况对其进行转借、转卖或者调拨到其他高校使用。

5.提高管理技术,实现日常管理中精细化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因此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技术,对实现精细化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以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为依托,建立固定资产的管理系统。从而能够将固定资产的登记下放到各个单位当中,降低了管理人员在统计阶段的工作量。在统计完成之后,应将固定资产的转移情况、数量等进行公示,从而能够为各个单位的查询提供便利。此外,在该类系统当中,应对设备目前的使用情况、使用责任人、生产日期、设备数量等进行详细的标注,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出现错误的几率。

三、结语

高校当中的固定资产数量相对较大。而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其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工作职责等也将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依照高校的发展形式,深挖内潜,总结出符合本校规律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作者:陈少彬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侃,纪静.浅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若干顽疾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8):15-16.

第2篇:固定资产管理概念范文

一、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的变化

现行的会计制度背景下,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1)资产管理和员工绩效评价相互关联。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具体的参考条件。通过将员工绩效和此项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进而激励员工,调动其参与积极性;(2)固定资产折旧。新会计制度中提出了“虚提”折旧,具体是通过非流动资产基金以及累计折旧进行。具体落实时,行政单位要明确固定资产的性质,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资产折旧的年限,采取相应的措施;(3)固定资产分类的变化。现行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了规范细致划分,资产类别更加明晰;(4)固定资产的确认。新会计制度执行下,使得设备的单位价值得以提高。

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说,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1)制度不完整。因为固有资产概念相对模糊,制定资产管理政策时缺少全面性,需要不断补充,进而完善管理制度。通常来说,行政单位购买固有资产必须按照相应的程序,由于部门责任不够明晰,购进固有资产时,没有做好统计和管理,进而影响着资产管理效率;(2)监管不到位。对于固定资产的购进以及使用,缺少有效监督管理,进而难度保证采购结果;(3)人员的责任心不强。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方面,存在着浪费和毁坏等情况。究其原因,是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产生了很多漏洞,因此需要加以完善。

三、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策略的总结

(一)加强领导,增强认识

对于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为有效改善和处理,必须要加强领导,增强管理人员的认识,明确划分资产管理的职责和内容,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具体实践中,行政单位管理者必须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增强管理的责任感以及紧迫感。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同时提高资产利用率。

(二)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产配置率

在具体实践中行政单位加强资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必须要加强预算管理,全面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具体措施如下:(1)结合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和需求,建立预算管理制度。进行部门预算的编制,要充分融合固定资产预算,并且加强和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联系,积极配合政府采购,最大程度上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益。充分利用资产预算以及统计报告,做好资产的全面分析,科学合理评价资产使用效益,保证资产预算和各个单位职责的一致性;(2)科学合理计划资产采购和配置。制定的预算和资产购置计划,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满足实际需求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节约。根据资产配备的具体情况,按照使用标准合理进行资产配置,盘活现有的资产,减少积压浪费情况的发生。加大资产采购管理,通过项目可行性论证分析,强化对采购随意性的把控。

(三)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

新形势下,为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必须要积极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具体实践中,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进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要积极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推广应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水平。除了提高管理的精准度以外,积极建立资产信息共享平台,发挥资产管理的效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不断强化,要从多个层面入手,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在具体实践中,要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创新管理手段和方式,更新管理办法,践行科学化、规范化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全面提升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艳梅.新会计制度下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时代金融,2018(21):172-173.

第3篇:固定资产管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建议与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对学校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投入到各个地区学校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各个学校的物质基础也不断上升,这些都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政府投入到各个学校的相关设备增长率过于迅速,使得很多学校原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相关方面制度、措施等不能很好的满足于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一些问题,严重的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因此,如何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已成为许多学校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目前我国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可以较好的改善我国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使学校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固定资产概述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可以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出租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等。

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学校对固定资产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入

就目前而言,我国学校普遍存在重视资金轻视实物、重视采购轻视管理的问题。当前,国内学校资金来源一般都是国家财政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国家在对各个学校进行资金分配的时候,一般都对资金的数额、用途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有的学校在资金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却没有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进行资金的分配,只是根据学校当前的需要来进行安排。此外,虽然有一些学校按照上级的相关指示购置了相应的设施设备,但是由于在采购环节过后没有对实物进行相关的管理,而使得固定资产磨损较快,报废时间也严重缩短;甚至有的学校只是根据上级要求进行了固定资产的购买,而不使用固定资产,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的闲置。

(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尚不健全

根据有关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各大学校只是片面的重视资金的收支管理,而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规范性。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固定资产的买办程序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学校在进行固定资产购买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从而出现了盲目购买的情况;2.固定资产的调动相关方面的制度,如在固定资产的调入、调出以及报废等没有统一的标准。

(三)学校缺少相应的资产清查制度,而导致账实不符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单位在年末或年终的时候都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严格的清查,以保证实物与账目相符合。但是,对于学校,这种资产清查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以导致很多学校对固定资产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对固定资产相关方面的资金收支没有做出及时、严格的记账,也没有对固定资产的账务进行定期的清查,从而出现许多账实不符的现象。

三、改善我国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的措施

(一)提高学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程度

首先,学校高层领导应积极响应上级要求,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程度;其次,学校领导应组织员工学习固定资产管理相关方面的问题,提高学校员工对固定资产的认识程度,充分认识到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学校资产管理的效益,即固定资产管理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最后,学校应该严格执行上级对于分配资金的要求,严格按照上级的规定来对资金进行使用;在购买相应设施、设备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该设备各方面的参数,以保障资金使用的效率。

(二)建立健全的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由于近几年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速度过于迅速,使得学校原有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能很好的满足于现在的固定资产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校的资产管理。所以,学校应该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结合已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经验,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一些改变,以更好的适应于学校现在的资产管理。科学、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可以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一定的标准,使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有章可循,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清查制度,确保账实相符合

我国各大学校应积极向社会上其他企业单位学习相应的资产清查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进行一些改善,建立健全一套符合学校固定资产的清查制度。在建立了相应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过后,学校还应严格执行这一制度,在年中或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严格的清查,以确保账实相符合。财

参考文献:

[1]陈静.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与强化管理的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5(03).

[2]范俊.完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对策分析[J].教育与培训,2013(02).

第4篇:固定资产管理概念范文

1.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确认的影响

第一,新会计准则统一规定了主要以及非主要的生产经营中涉及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标准,统一在一年以上,这是与资本性支出定义相一致的规定,便于企业确认固定资产;第二,在原基础上取消了非主要经营用的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过高的规定,并实行使用寿命超过一年的会计年度,这项规定不仅有利于企业会计人员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合理的确认固定资产,同时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增加了固定资产各个组成部分是否都确定为固定资产的规定,新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使用寿命,同时对于企业的经济利益的贡献也不同,因此适用于不同的折旧方法以及折旧率,应当单独的确认为固定资产”,这项规定对于正确的进行固定资产的分类以及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有利。

2.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应该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同时提出公允价值的概念,在关联企业之间投资的恶意操纵以及利益转移应该加以抑制,并分别规定不同情况下的固定资产计量依据。比如:对于外购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以用状态之前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可以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或者是专业人员的服务费;而对于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该包括该资产达到可以使用的状态之前的必要性支出组成。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以公允价值作为换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基础并进行确认交换损益时,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应该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成本,而公允价值与换出的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当期损益计入账目;第二,对于以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的情况,则不确认交换损益。

3.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以及预计净残值都需要至少每年复核一次,当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的预计年限数与预计净残值与原有的估计有所出入时,就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变是受到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影响的,折旧方法的选取应该选择有利于企业自身需要的,并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折旧方法,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吧,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应对措施

1.建立适当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

基于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影响,企业应该把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任务目标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并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强责任心的固定资产管理团队,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实行以企业负责人为主、分级负责人为辅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抵制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固定资产的不良影响。

2.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核算和监督制度

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按照《会计法》的要求,严格的进行固定资产初始价值以及后续支出的计量工作,在会计末期,根据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减值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不断的加强固定资产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增减的固定资产要保证账实相符。对于无偿捐赠的固定资产应该按照相关规定的计价法入账,以避免形成账外资产的情况,对于已经完工但是因为相关原因不能及时结算固定资产的情况,暂且按照估价进行入账。另外,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作为固定资产的监督部门与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相配合,定期的组织资产盘点,进行账、证、物的核对,实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保证企业资产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

三、结束语

第5篇:固定资产管理概念范文

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水平直接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会对企业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对固定资产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核算,企业管理者就可以对每年购置的固定资产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就会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二)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可以在评估固定资产的时候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有利于降低固定资产在管理与核算工作工程中的风险。

(三)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可以及时准确的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和盘点。

(四)当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人员岗位发生变动的时候,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可以有利于顺利完成相关工作的交接,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不够精细。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准确的前提是账实相符,企业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在对固定资产管理上要建立起固定资产实物卡片帐、总账、明细账,对固定资产的型号、名称、购进的时间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记录,分同时也应该将固定资产交给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管理,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企业并没有较为精细的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与核算,其中具体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上:首先有的企业仅仅建立了固定资的总账和明细账,而缺少了对实物卡片账的建立,如果这样下去很容易发生帐物不符、账实不符的问题发生,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也就得不到真实客观的反映;其次企业并没有对盘亏、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及时的账务处理。

(二)固定资产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在企业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工作中,经常会存在固定资产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发生,其中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上: 首先一些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部门,这样就会发生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发生,可能会存在重复购置固定资产或是大量固定资产闲置的问题出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其次固定资产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这就造成了在采购、配置、调换、变更、报销固定资产方面很容易发生一些违规行为。

(三)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人员素质不高。一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人员的职业素质并不是很高,由于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对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工作并不够重视,在企业内部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工作人员是由财务人员兼任,并没有配备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人员,这就直接降低了企业规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水平。同时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人员对自身的工作并不够重视,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过程中缺少了一定的工作积极性,并没有将全部的精力投放在本职工作上去。

(四)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信息系统不完善。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企业在对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过程中,仍然采用的是传统人工的管理方式,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信息系统,同时虽然在一些企业内部引入了电算化系统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但是并不能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过程中全面的应用电算化系统,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也没能实现共享,降低了固定资产数据更新和上传的速度,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水平。

三、企业改进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措施

(一)精细化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与核算。企业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主要途?街?一是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与核算,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与核算:

一方面,企业要明确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范围,企业的会计人员要对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进行严格的区分,在固定资产核算范围中不能包括提供商品生产、劳务、经营管理活动等方面在内的低值易耗品,由于一些单位在经营活动中会涉及到的低值易耗品较多,有的还会涉及到账外资产,如果没有对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范围进行严格的明确,不仅仅会降低固定资产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还不利于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可以看出对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范围进行明确是十分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企业要对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进行严格的规范。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与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准确性密切相关,因此企业要在原有资产减值损失的基础之上,制定出可操作性的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概念,这样可以对会计人员进行资产减值损失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监督机制。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监督机制有利于提高管理与核算的水平,因此企业要加强内部审计和监察的力度,这样有利于在清查和盘点固定资产的每一个环节的真实可靠性,在企业内部建立起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的体系,实现对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实时监督,在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的情况下,可以及时的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水平。

(三)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人员的职业素质。高素质固定资产管理核算人员是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水平的关键,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要配备专业的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与核算,定期对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保证管理与核算人员可以及时的掌握最先进的方式方法,同时为了调动起管理与核算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要制定出相关的奖罚制度,对于能够出色完成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任务的人员予以奖励,对于不能完成自身本职工作的人员要予以一定的处罚,有利于管理与核算人员更好的完成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工作。同时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人员也要积极的通过实践来提高自身的职业技术水平,更好的胜任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工作。

(四)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信息系统。现代经济是信息化的时代,因此企业要在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工作中积极的引入大量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财务部门的成功对接,通过信息系统固定资产就可以自动的实现计提折旧,有利于固定资产折旧速度的大大提高,同时固定资产盘点的效率也可以得到较大的提升,这样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及时准确的掌握固定资产真实的使用情况,节约了大量企业的人力资源,实现了企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第6篇:固定资产管理概念范文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效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效益则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是一种有益的效果,可以说是在特定制度和目标约束下对效率的实现。效率是效益的基础,效益是效率的延续与实现。但高效率并不必然创造高效益。如果背离了目标,效率越高则偏离目标越远、效益越低。在成功的管理中,高效率和高效益是相辅相成的;不良的管理,通常既是低效率的也是低效益的,或者虽然有效益但却是低效率的。

根据以上管理学原理,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是指固定资产管理活动中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要素总的投入与所带来的产出的比例关系;固定资产管理效益则专指总的投入与所带来的能够满足固定资产管理目标的正收益的比例关系。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目标主要是满足央行履职需求、保全财产,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注重效益。但当前基层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一些不足,制约着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效益的发挥与提升,主要表现在:

(一)资产配置缺乏标准

在固定资产的申购环节,需求部门申购通用固定资产存在预算标准不一、档次高低各异的现象,而对于专用固定资产的购置则缺乏权威、专业的标准,影响固定资产的购置效益。在固定资产的分配环节,由于缺乏统一的配置标准,容易造成资产配置数量上的浪费、性能的高配和部门间、员工间资产配置的失衡,影响固定资产的配置效益。

(二)资产购置效率待提高

在人民银行系统集中采购范围、规模逐年扩大的背景下,固定资产购置的规范化、透明化程度日益提高。但由于集中采购必须按照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进行,造成部分项目耗时过长,效率不高。尤其对于采购总量少、总额低的项目,采购资金节约效果有限,而采购组织成本存在刚性,项目投入产出比不高,集中采购效益性的优势难以体现。

(三)存在一定数量的闲置资产

资产闲置一部分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如内部业务流程整合产生的闲置,科技进步造成固定资产无形损耗而产生的闲置,由于机构撤并、银监分设、办公用房新建等形成的部分房屋闲置等,也有部分是由于固定资产购建决策失误、使用管理不善等原因产生的闲置。资产闲置,尤其是车辆、房屋等大宗资产,不仅不能发挥其使用效率,日常维护还需占用资金成本。

(四)资产使用责任不够清晰

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由财产管理部门和财产使用部门管理,每个员工都是所使用固定资产的责任人。但由于缺乏对资产使用情况的有效监督,分散的实物管理责任容易造成实质上的管理缺位,造成对固定资产的保养、检修和维护不够及时,或是维护保养支出效益不高,影响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影响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效益的因素分析

(一)管理理念

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对固定资产管理效益的影响明显,如无成本概念导致购置固定资产性价比不高、被动性导致盘活利用闲置资产的积极性不高、重配置不重使用管理导致固定资产使用效能未能充分发挥等。

(二)管理制度与流程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未严格执行到位或管理制度尚不健全、落后于固定资产管理实务的发展,将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如未认真落实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对存量资产结构和管理情况不了解,导致资产管理决策失误;固定资产购置、配置和处置等方面的制度不完善,导致固定资产购置、配置和处置存在随意性等。规范化、标准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能够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如推行标准化的采购程序,能够大幅度提高固定资产购置效率。

(三)管理行为与责任

管理的首要任务在于对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各种要素的整合,如果各种要素的配合不当,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运转是不可能的。因此,低效率的管理行为必然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的低效益。在管理过程中,如果管理责任不清晰或未落实就容易造成实质上的管理缺位,影响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四)管理环境

效益是通过有效的管理活动来实现的,而管理活动又是在内、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的,因此,管理环境也是影响管理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内部环境看,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与充分的信息沟通对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尤为重要;从外部环境看,如人民银行“收支两条线”的预算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盘活闲置固定资产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效益。

三、提高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效益的途径

(一)转变管理理念,树立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效益观

人民银行各级机构应转变管理理念,树立更加注重效益的效率观,在讲效益的同时也要讲效率,通过高效率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益。在现有的制度环境和固定资产管理目标的约束下,积极推进固定资产集约化管理,注重固定资产购置、分配、处置、日常管理等环节的重点控制,兼顾固定资产存量的盘活和增量的定额定标管理,通过对有限资源的最优化利用达到满足履职需求、保全财产的固定资产管理目标。

(二)完善管理制度,实行资产配置定额定标管理

着重建立两项标准。一是制订采购预算定额标准。可从业务需要且价格透明的通用办公设备入手,制订采购预算定额标准,再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推至其他采购项目。预算定额的编制采用以零基预算模式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法:以当前市场上适用的产品为基础并兼顾一定时期该产品使用的前瞻性,结合本单位近2年同类产品的采购标准、使用情况及省级财政部门的通用产品预算定额,将满足节能、环保及财力状况作为重要评价因素,确保在预算定额内采购的产品性能适用、价格适宜、符合节能环保要求。二是制订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可从部分通用办公设备开始实行资产的标准化配置,以标准为依据进行办公设备的需求审核及配置,再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推至其他固定资产。办公设备配置以满足业务开展和日常办公基本需求为原则,根据资产的共享范围不同制订相应的配置标准:对员工个人使用的设备,以员工个体为单位制订配置标准;对办公室共用的设备,以房间为单位制定配置标准;对处室共用的设备,以处室为单位制定配置标准。

(三)规范管理流程,提高固定资产购置效率

一是推行标准化采购程序。明确采购各个步骤的操作内容和方法,配套设计各类格式表单,提供详实、简明、易懂的工作规范,实现采购标准化、流水化操作,缩短采购时间。二是根据项目特点适用采购方式。大批量、高金额采购对象重点考虑资金效益,以单次统一采购为主;单次金额小、采购次数多的同一或同类采购对象,综合考虑时间效率和资金效益,以定点采购、协议供货方式为主;小额采购主要考虑时间效率,充分依托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平台实施。三是推进采购合同标准化进程。按照从易到难、逐步推进的原则,逐步实现货物、工程、服务合同的标准化管理。各类采购合同均使用事先编制的标准文本,减少合同起草、审核时间,提高合同签订效率。四是优化采购审批程序。集中采购管理委员会审批重大事项,采用会议方式;一般或紧急事项,可采用联签审批方式,缩短审批时间、增进效率。

(四)加强处置管理,优化存量资产结构

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结合固定资产定期及年终清查盘点,收集、汇总存量资产使用与管理情况的基础性数据。在摸清存量资产结构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无使用价值、维护保管成本高昂、处置成本较高的固定资产可进行正常或提前报废、拍卖转让;对闲置的资产可在单位内部调剂使用或在辖属机构间调整再分配,还可整理少量闲置资产对外进行实物公益捐赠,减少货币性公益捐赠支出;对于闲置房屋、公务用车等价值高的固定资产,本着使用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应在履行规定的审批手续后积极处置盘活。

对于闲置房屋,可按照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在满足本行办公用房建筑面积标准、确保本行办公需求的前提下用于出租。在出租过程中应加强对出租房产使用状况的评估和对承租人的资格性审查,建立房屋出租的内部审签和集体研究决策程序,按照分散采购或集中采购程序做好房屋招租工作,明确承租人对出租房产的安全管理责任与义务,准确核算房屋租金收入,确保房屋出租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效益性。

对于闲置公务用车,可将车况不好、配置不合理、运行费用高的汽车置换为有利于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履职的优质资产,提高车辆运行的效益性。在置换过程中,应对置入车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适用性进行综合考量,采用市场竞价方式防止置出车辆价值低估,严把车辆置换合同管理关、过户关,确保人民银行车辆置换的权益。

(五)加强维护保养,提升在用资产使用效率

一是落实固定资产维护保养责任。细化财产管理部门、财产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维护保养的责任,建立和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制度,将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个人,对固定资产维护保养失职的责任人严格按规定追究责任。

二是定期检查、梳理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由财产管理部门牵头定期组织各部门财产管理员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加大频率、缩短周期,及时发现固定资产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维修,强化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三是建立维修保养长效机制。在设备、重要业务系统的维护保养方面,实行定点专业协议维保,规范维保需求提出、服务提供、效果验收、费用支出等各环节的程序,严格核对相关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在公务用车维护保养方面,实行在财务上单独列项核算和在管理上单车运行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出车审批、里程核对,实行车辆保险集中采购、车辆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定点洗车,切实降低公务用车维护保养费用支出;在房屋、重要业务系统及相关设施的大修缮方面,对项目资金投向、方案设计、工程招投标、设备材料采购、项目资金使用、竣工决算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修缮项目资金使用落到实处,项目投资效益得以提高。

第7篇:固定资产管理概念范文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1.概念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油气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设备、石油和化学工业专用设备、其他专用设备。

2.分类

固定资产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按其使用情r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

根据固定资产本身的性能,为便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分公司固定资产按装置分大类进行管理,按其性能分为六大类: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油气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设备、石油和化学工业专用设备、其他专用设备。

3.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固定资产主要从参与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和盘活固定资产存量、掌握日常使用状况及进行使用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1)固定资产购置、验收。主要是对购置固定资产和自建固定资产,进行计划、预算、购买和投资分析、验收、记账过程的管理。

(2)固定资产核算。主要是对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折旧方法、折旧年限、残值估计、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资产盈亏与处置等方面的管理。

(3)固定资产维修。主要是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提请维修和保养、提取维修费的管理。固定资产维修管理主要目的是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提高其使用效率。

(4)固定资产盘点。主要是对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与记账情况进行管理,目的主要是做到账、卡、物相符。

(5)固定资产处置和调剂。主要是对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或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内部调剂调拨等进行管理。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管理的职责

固定资产管理遵循统一政策、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

固定资产实行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结合的归口、分级管理制度,把固定资产管理的权限、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使用单位,并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范围。

企业负责人是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各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该保持相对稳定,做到层层有人管,物物有人管,把固定资产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1.企业的机械动力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

2.企业固定资产最终使用人(保管人)负责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管理工作。

3.企业财务部门是本单位固定资产价值管理的责任部门,其主要职责为:

(1)根据企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本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办法。

(2)负责资产的日常管理与核算,掌握资产分布状况,定期编制资产报表,反映资产管理情况。

(3)定期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4)配合做好产权管理及资产重组中的资产评估工作。

(5)参与新增资产移交、验收工作;做好闲置资产的调剂利用工作;负责办理资产转移手续和资产处置的申报工作。

(6)定期分析本单位资产管理与运营状况。

三、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固定资产的总体认识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重钱轻物的思想,特别是在固定资产的购置上存在盲目性,没有科学的预算、投资分析的购置固定资产的制度,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导致固定资产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2.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薄弱大部分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设立专门岗位,致使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名无实,没有切实开展有效的组织工作。如机关科室资产管理岗人员流动性大,各部门大都没有置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岗,都是一人兼多岗,日常交接工作不清晰,导致管理连续性薄弱;部分资产配置标准没有完全根据工作需求进行描述,个别岗位如办公机具等资产存在过度配备。

3.固定资产盘点流于形式部分单位对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意义不明确,重视程度不够,同时由于资产分块管理,职能界定不清晰,各部门间缺乏密切配合,盘点工作走过场,使固定资产盘点流于形式,不能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真实完整情况,造成帐实不符合和待报废资产得不到及时处理。

4.闲置资产调剂和处置不及时闲置资产无专人管理,不能及时调剂使用或进行处置,闲置设备无人管理、无人维护保养,致使部分有使用价值、可调剂使用的资产或有处置价值的闲置资产因无人管理而闲置,甚至因无人维护保养而变为报废资产,造成浪费;部分资产损坏后维修不及时,造成资产闲置。

5.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案例

某大型国有企业于2000年重组,进行了大规模的财务制度重建,完善了内部管理机制。2002年实施ERP系统,财务管理按照内控的要求严格遵循国家财务法规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将ERP的标准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了财务的有效监督。

【参考文献】

[1] 王霞.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难点及所得税差异分析[J]. 财会通讯, 2009,(22).

第8篇:固定资产管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 节约型 消防部队

消防部队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部队职能使命的物质基础。随着消防部队职能的不断扩展,建设需求不断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优化资产配置,努力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保障之路,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创建节约型警营、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目前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对固定资产的大量投入改善了各级单位的办公条件,加强了各类装备,提高了办公自动化程度。固定资产在各级单位做到有账可查,对逐年增多的固定资产,各级单位和部门也投入了不少的人力、时间进行管理。但必须承认,多年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直是消防部队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

(一)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

长期以来,没有严格的财产管理制度,个别人占用了公家的设备物资;人员工作岗位变动对原来使用的资产没有移交,久而久之,设备物品无法查找,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

主要表现在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实物状况。例如:新购置的固定资产不验收、不登记入账;报废、报损的固定资产没有冲减等。勤俭节约更无从谈起。

(三)没有充分利用预算、集中采购等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事前、事中监控

财务部门在做年度预算的时候,对本单位现有固定资产的情况缺乏整体概念,对固定资产购置的预算编制随意性较大,没有从节约、整合资源的角度合理安排固定资产购置预算、从必要性、合理性的角度多作考虑,往往出现重复购置,部门资源独享。

(四)固定资产的入账单位不够统一

固定资产不仅包括房屋建筑物、车辆等价值大、一般单件购进的资产,还包括批量购进的资产,比如办公家具、办公设备等等。在签订此类物品的购销合同时往往商家对其总价进行控制,并不是针对某一个桌子或者椅子进行定价,因此在入账时存在对同一批次采购的固定资产打捆入账的现象。就办公家具来说,其核算单位先后采用批、张、套等,因此,多年下来难以对固定资产的实物具体数量难以进行核查,也就无法有效的对固定资产实行监管。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创建节约型消防部队

(一)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一是加强部门预算的执行力度,搞好资产配置。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要列入当年部门预算,增强计划性,防止无计划购置和重复购置。要充分考虑资产使用的综合效益,对可以共享使用的优先购置,尽量避免重复建设,防止资产闲置,使资产发挥出最大效能。二是建章立制,有针对性的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将资产管理落实到人,以进一步巩固资产清查成果,完善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三是要严格各项购置核算,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登记管理制度,设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验收、领用工作,负责办理资产的调拨、转让、报损、报废、变卖等资产处置行为的报批手续。

(二)加强财务管理,强化对固定资产的控制

一是在单位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所有固定资产档案。财务部门根据此档案及时对账,对有产权无价值的,请有关部门评估后作账务处理;对在账务上有价值,已报废或未做账务处理的及时入账处理,做到账实相符。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对清查的固定资产进行分门别类登记,按照资产的种类、名称、使用部门、数量、金额等内容建立固定资产总账,由专职固定资产管理员管理,各处室建立固定资产分账,由处室兼职固定资产管理员管理,这样,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具体使用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配合共同把资产管理好。二是对新增固定资产严格登记手续。按会计制度要求,对新增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并交资产管理部门严格登记,对资产管理部门未登记的不予报销,切实把新增资产管理好。

(三)充分发挥资源效能,实现资源共享

一是认真编报计划。部门购置资产时,应事先编报计划,说明购置理由,提出规格型号和技术要求。主管部门要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既要考虑财力情况,又要考虑资产购置的必要性和共享性。对单位内已有同类资产并且可以统筹使用的不予审批;对急需又可共享共用的资产优先购置;对应予购置但因资金紧张不能马上购置的,要建立资产购置项目库,充分发挥资金分配的导向作用,引导资产合理配置。二是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确定购置设备后,应邀请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工作班子,通过市场考察、技术预测,就设备的性能、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论证,要增强购置资产的前瞻性,要充分考虑设备的性能和升级换代的可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购置换代产品和淘汰设备,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精。三是实行集中采购。单位资产的购置要由专门部门负责,大额资产购置全部实行集中采购,各部门不得自行购置。这样既能保证质优价廉,又能杜绝资产购置中的不正之风,有利于消防队伍的廉政建设。

第9篇:固定资产管理概念范文

固定资产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或控制的,使用年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改变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其主要用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为了出售或其他目的。对于还处于基建时期的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都相对混乱。因为这个时期的固定资产,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固定资产的种类逐渐增多,资产增加途径广泛等,导致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增加很大的难度。固定资产管理控制不到位,肯定会出现固定资产管理松懈混乱、缺乏制衡,固定资产闲置、流失等现象,增加企业投资成本。本文就针对该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和对策。

一、煤矿企业基建期固定资产现状

1.1来源广泛

该时期的固定资产,有企业自购、有投资者投入、有从外单位借入等方式;

1.2管理困难

这个时期施工单位较多,大家都在一个工地上进行施工,存放杂乱无章,相互借用情况严重;种类繁多,归类困难。

1.3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资产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因为大多都是新员工,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也没有管理经验,对固定资产的概念都理解不清,该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却作为材料进行管理,该作为材料管理的,却作为固定资产来管理;加上企业刚刚组建,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2.1固定资产是生产资料,是物质生产的基础

固定资产属于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劳动者用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性能或形态的物质资料,如机器设备、厂房等。生产资料是物质生产的基础,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2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较高,所占资金比重较大

固定资产的购置或取得,通常要花费较大的代价,在绝大多数企业中,固定资产所占资金在其资金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企业家底的“大头”。由于经济价值大的特点,固定资产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也有很大影响,任何在固定资产计价或记录上的错误,都有可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企业真是的财务状况。

2.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对成本费用的影响较大

固定资产在使用中,价值是以折旧的形式逐渐转移到产品或服务成本中去的。由于价值较大,每一会计期间的折旧额较大,因此,折旧计提方法是否合同,折旧额的计算是否正确,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期的成本费用水平以及固定资产的净值。

固定资产构成企业的有形实体,决定着企业的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因此它在企业的资产构成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但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企业通常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监管和成本管理都较薄弱,实物监管主要是通过一年一度的盘点保证账实相符,而在成本管理上只是确认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提折旧,难免会造成资产沉没成本和使用成本的增加;再结合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大、使用分散、使用期限较长等特点,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十分必要的。

三、对煤矿企业基建期固定资产管理见解和对策

1.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夯实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合理界定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范围 ,从会计基础工作、设备管理规程抓起, 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处理会计业务;对固定资产计划、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维 护、修理、处置、报废直至退出企业全过程,建立合理的核算、管理流程,从制度上保证固定资产业务操作上的规范化、秩序化与高效率,堵住财务管理上的漏洞,维护资产实物的安全完整及账务的及时准确。

2.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专员

固定资产管理专员,责任落实到个人,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台账,对固定资产的情况了如指掌,例如购入日期、型号、存放地点、使用部门、使用状态、具体负责人等。改变基建期传统管理模式下的资产用途价值不清,使用状态不明确、对资产的报废还是完好不了解等状况。对固定资产实行集中领导、归口管理,加强固定资产清查力度,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使企业资产管理形成有力的内部约束机制,确保了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利用率,保证了固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及高效利用,发挥固定资产具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