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纠纷解决方案范文

经济纠纷解决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纠纷解决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纠纷解决方案

第1篇:经济纠纷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问题 完善制度 保障利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企业都在不断的壮大发展,但是我国的劳动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终止劳动合同的现象在近几年较为频繁的出现,有关劳动经济补偿金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在劳动经济立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劳动补偿金制度很难在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上提供较大的帮助,所以,加强对劳动补偿金制度的完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当前我国在处理劳动关系时急需考虑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劳动补偿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工会和仲裁机构的职能难以发挥

在发生劳动纠纷问题时,由于企业内部不具有专门的调节机构,解决有关劳动纠纷方面的问题只能够通过工会组织来进行调节,但是由于工会在组织方面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控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维护,工会在对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保护方面不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工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二者之间有较多的利益关系,致使工会在对劳动关系纠纷的调节方面过多的维护企业的利益,难以实现对劳动纠纷调解的公平公正,在经济补偿金方面的权益得不到根本上的保障,员工与用工单位之间还会由于这个问题而产生一些矛盾,劳动者可能由于这些矛盾而导致失业。

(二)劳动经济补偿金的立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一定程度上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解决经济纠纷的过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在解决有关劳动经济补偿金中的问题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法律在对于经济补偿金的解决方案上由于方案与我国的国情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在解决纠纷上发挥作用。

(三)劳动补偿金在对弱势群体的补偿上缺乏公平性

我国劳动合同法中虽然明确规定经济补偿金对不同劳动者的补偿方面都没有区别,但是由于劳动者中弱势群体与一般劳动者间的在劳动的技能和体力上的差异,常常会致使一般劳动者在经济补偿金方面比弱势群体受到的补偿更多,弱势群体的权益难以受到保护,生活水平难以得到提高,一些年纪较大的劳动者为在经济补偿上难以受到与年轻人相同的待遇。

二、如何完善劳动补偿金制度

(一)强化工会的职能保证仲裁机构的独立性

我国大部分工会组织由于在利益上与用人单位有关联,工会的权利常会由于各种原因而遭到弱化,工会的职能难以得到发挥,因此应该强化工会的职能,让工会在劳动纠纷中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应该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让用人单位切实的履行在对于劳动者补偿方面的责任,保证用人单位在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上的金额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证劳动者的权益。其次,工会应该建立完善的体制,与用人单位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避免由于与用工单位的利益牵连问题而导致自身的职能难以发挥,提高自身在处理劳动纠纷方面的独立性,最后,但工会发现用工单位中存在无故拖欠赔偿金或者故意较少赔偿金、不遵守有关于经济赔偿金的相关规定的情况时,应该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向当地的法院提讼,通过法律的手段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法律的公平公正性。

当前我国的仲裁机构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仲裁机构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力度较大,仲裁机构难以在针对劳动经济补偿金制度上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仲裁机构应该针对自身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仲裁机构应该是自己的管理体系独立化,在经费的管理和人员的选拔上问题上有自身明确的方案,减少行政权力对于仲裁机构事务的干预,另一方面,针对仲裁机构的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的情况,仲裁机构应在对于人员的选拔上提高标准,对新入职的员工应该定期的加强对这些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仲裁方面的经验和专业技能,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使仲裁机构的行为更加合法化、有效化。

(二)完善相关的立法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由于我国在劳动经济补偿金的范围划分不清,关于经济补偿金与劳动合同的期限是否固定的关系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劳动补偿金制度难以发挥相应的作用。因此,我国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完善相关的立法工作,制定出正确可行的关于经济补偿金方面纠纷的解决方案,在对劳动补偿金的补偿标准上结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在这定相关的规定时应该把劳动者的年龄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考虑进去,在对年纪较大的劳动者进行补偿时应该一定程度上让法律制度更好地使这部分劳动群体获益。应使劳动经济补偿金的补偿数量随着劳动者的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三)确立相关补偿金的标准,扩大补偿金的补偿范围

第2篇:经济纠纷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医学;检验室;内部控制;研究;问题;解决方案

1医学检验实验室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

1.1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根据现代花企业管理的要求,合理的组织结构应该是充分反映企业的目标和计划、企业在市场中运行的环境及内部员工的岗位职责。这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生存及发展的根本,是企业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前提。但是,企业虽然设置了相应的财务部门、供应部门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是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却没有根据实际的业务进行变化与更改。公司的发展,采购部门的采购量必然会增加,很多采购谈判以及合同签署都需要财务总监参与,这直接导致财务总监的事物繁多,难以应付各种杂事;公司的试剂销售业务在逐年增加,工作量在增加,但是总公司对该业务没有进行职能管理的放权,该业务不能进行独立的核算,这极大的限制了企业的进步发展;经济的不发展,时代的进步,市场的医疗行业与实验室的合作在不断的增多,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业务矛盾,公司必须花出一定的精力及财力应付日益增多的坏账纠纷、合同毁约及兼并过程中的股权纠纷等问题,然而公司并没有推进内部法务建设,这直接导致公司积攒纠纷,直接导致了经济利益的损失;虽然公司设立了品质管理部门,但是公司却没走明确界定这部门的岗位职责及工作目标,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员工处于一种消极的工作状态,不能积极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了该部门的工作效率,可能会直接造成标本管理和检测服务正确性的漏洞。1.2品质管理存在的漏洞。企业在市场中生存的根本必然是产品的品质及质量。对于医学行业而言,标本流程的完整性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则是其生存的根本。医学检测机构的合作伙伴越多,检测量越多,这直接增加了标本及时完整送达实验室的困难。标本送捡以后还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存底,以备病人或医院在日后需要的时候取用,或者是作为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这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有可能直接会让实验室的声誉受损。其中医学检测机构在品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业务员及配送人员的素质较低,容易导致标本在送检过程中出现属性的变化,甚至混淆标本,直接给公司带来了经济的损失;二是实验室管理制度执行不严,容易导致标本收到污染。实验室根据标本的管理规则严格制定了标本的检验流程及实验室管理的制度,但是却没有在实际检验中严格执行规范的检验流程,甚至允许非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室,这非常容易导致标本收到污染,最终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3内部信息沟通与反馈不畅。此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业务信息反馈不畅。业务在开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还物价或是退票等情况,出现此问题主要原因便是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没有进行及时的沟通,重复的劳动直接降低了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浪费企业的资源;二是应收账款信息反馈滞后。每个业务区域是进行独立的回收款的,并与实验室进行独立的交流。为加速收款,公司降低了应收款回款的天数,以有效降低了坏账的风险,但是此发展策略仍然不能更上市场发展的变化,公司不能及时收回大量的款项,存在许多坏账的现象;机构设置不完整,这直接导致对沟通的管理力度不足,不能及时有效的对管理层进行监管,成本比较高。

2提升医学检验实验室内部控制的管理办法

2.1合理规划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内部架构。首先,实验室应当是根据自身的需求建立起的相应的架构,建立健全财务、人力资源以及采购部门,内部控制的管理需要根据实际的业务进行相应的变更,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并有战略的部署采购部门的未来发展的方向,避免财务总监浪费大量的时间在采购的杂事上边,降低了工作效率。其次,实验室应当是需要对业务较大的子公司进行独立核算的放权,有效避免坏账、烂帐的堆积,减少合同毁约以及兼并过程的经济纠纷等。2.2市场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医学检验实验室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品质的检验,才能及时跟上时展的步伐。这就要求实验室根据实际品质管理的流程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并严格对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与管理。实验室必须找出自身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清醒认识到高素质人才对提升品质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内部的需求引进专业的送检人才,定期对内部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以提升内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内部的管理水平,才可以在本质上促进实验室跟上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2.3加强内部信息的沟通及完善。实验室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出现的退票等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需要加强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业务的开展不仅仅是业务部门的工作,财务部门也需要向财业务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并加强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以便业务部门可以及时掌握产品运营的财务信息,减少销售过程中失误,也可以对产品的后续退货问题继续拧有效的解决,减少退票的情况;其次,业务部门在进行回款之前应当是需要熟悉掌握实验室的款项,以便提升汇款的效率。同时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回款需要进行相应的监督及管理,以便可以掌握回款的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给业务部门,有效避免实验室面临更多的财务损失及提升企业运营管理的效率。

第3篇:经济纠纷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 合同管理 ;风险防范;有效措施

合同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合同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避免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尽量减少企业的合同纠纷,最大限度的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合法合规经营,是企业立足并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加强现代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随着社会主体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遇摆在了现代企业的面前,同时市场风险也与日俱增,企业的合同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重要的内容组成,对其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市场风险。同时,随着经济往来的更加频繁,经营规模小、实力不足的企业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对于从前不规范的合同管理,口头承诺、无效协议等情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合同经济纠纷,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对于规模较大,实际较为雄厚的企业来说,扩大经济实力范围,必须要与国外的企业打交道,针对与国外企业的经济往来,应当在企业合同管理中区别对待于从前国内经济的往来的传统模式,深入了解国外的合同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其运作模式和国际间的经济交往,加强现代化企业合同管理有助于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2.有助于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合同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之间,合同管理需要企业内部多个部门相互配合,这极大考验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合同管理既是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发展的体现,又能起到企业经济效益运行监督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现代企业存在职能清晰,政企分离的特点,对于企业领导阶层来说,合同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的运作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前提,在管理中坚持实事求是,要以企业的实际状况为根据来制定管理体制,在制定管理体系时尽量系统化、全面化、统一化,合同管理与企业的生产计划、生产模式的制定、销售的渠道等核心内容的安排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加强现代企业合同管理有助于保障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助于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3.有助于建设我国法制经济时代。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打开市场的国门,机遇与挑战的全方面涌入,加强行业的规范操作,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目标,伴随着法制社会的不断完善,我国在建设法制经济时代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要求现代企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严格遵守企业法律法规,同时建立自己的责任机制。市场竞争激烈,良好的信用度是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渠道,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合同管理,有助于完善行业内的规范,维护市场的秩序,促使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对于不合法的行为能够有效的排查和治理,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树立良好的信用评价,有助于建设我国法治经济时代。

二、现代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法制观念单薄。许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合同管理对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依旧把关注点放在了生产经营活动中,忽视了现代企业合同管理,在面临高额的市场风险中,容易出现合同违约、无效合同等经济纠纷,致使企业受到经济打击带来难以消除的影响。即便有的企业将健全完善企业合同管理提上日程,但是,在此方面企业没有经验,相关的合同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较低,无法充分发挥合同管理作用,直接影响合同管理的质量,企业也只能通过摸索来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致使现代企业合同管理依旧处于薄弱的环节。2.企业管理观念落后。企业在选择合作对象时,一般只考虑合作对象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对合作对象的资格审查通常只是一带而过,是否是正规的企业单位,是否拥有较好的信誉等这些都应该是企业管理所应考察的重点,再者,对于合同的签订过程,部分企业通常认为只是一个形式,甚至存在口头承诺等行为,企业合同管理不受企业重视,合同内容存在表述不清晰,责任义务不明确等问题,中一旦出现了不合理现象,企业才匆忙提交合同内容,易引发经济纠纷,达不到合同应该发挥的实效作用。同时,各部门间的合作不协调,缺乏领导,工作效率低下,监管力度不够深入也使得企业管理取得不到良好的效果。3.法律保护不完善。对于既定发生的经济纠纷,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容易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通常采取申请仲裁等法律途径以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合同管理上的疏忽,对仲裁机构提供不了太多有效的证据,致使仲裁机关搜集证据困难,维权之路缓慢,是企业承受经济损失,即便维护了企业而自身的合法权益,但由于成本的损耗,依然弥补不了企业的经济损失,而企业通常在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时,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损失,会选择私下里解决纠纷,这无疑使合同管理徒有其名,造成恶性循环。

三、现代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

1.重视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工作。在企业与合作对象签订合同之前,要重视对合作对象的资格审查,要对其履行合同的能力,信用评价等方面做好全面详尽的调查,并作出科学的分析,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利益,而使企业承受巨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在企业与其他合作对象进行经济交往中,不能只单纯的把合同的签订作为一种文书,而是应当视为一种硬性的指标,要求合作伙伴做到合同上的规定,同时,约束自身做到合理的经营。重视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工作,将企业所可预见性的风险降到最低,也是现代化企业合同管理的科学。2.建立合同管理审查监督机制。对于是否完全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而制定的合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当建立合同管理审查监督机制,对于出现的法律性漏洞,要做的及时有效的排查,对于合作伙伴的履约能力要做到跟踪调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注意合同条款的可操作性,合同中是否存在模糊的概念,法律保护的是对既定受到损害的企业,而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从制定生产计划就已经开始投入成本,因此明确合同中的内容,排查一切存在的风险,是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运作的保障。3.建立网络信息技术平台。我国目前针对于现代企业没有真实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企业个人的信用往往是通过企业在市场上的作为来体现的,这不利于行业的透明和规范,建立有效真实的信用评价体系,严厉打击信用欺诈行为。信用评价体系,是对企业自身的约束,也是规范行业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建立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将合同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得到统一的管理,并且加强行业间的交流,及时更新信息,共享经验,促进现代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

四、结语

终上所述,现代企业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合同不仅仅是一纸文书,而是具有强制性、约束性、连续性的一种法律性文件。只有适应市场多变环境的企业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而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合同管理制度符合当前市场的需求,这是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只有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实力,最大程度的减少企业遇到的风险,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才能逐步确立企业在市场环境的巨大优势。

参考文献:

[1]黄志勇,钟南恩.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10(07):217-219.

[2]唐瑜.浅谈工程合同管理——公司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J].科技信息,2012,01(03):573-574.

[3]许自豪.浅谈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11(04):44.

第4篇:经济纠纷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节能 节油 选型 保养 维护 操作

农业机械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业机械的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了农业机械功率低、技术差、耗油多,对于环境产生了破坏作用。所以,为了使农业机械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进一步的降低油耗,本文从农机选型、日常保养、维护和操作进行分析农业机械的节能节耗措施。

一、农业机械的选型

机型选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农业机械后期的使用。在选择方面应从动力、操控性、适应性好、结构合理性、技术成熟性和维护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不断地提高所选用农业机械的性能。在选择过程中要进行大范围的市场调研,不断的选择符合使用要求的机械设备,确保要购买农业机械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在实际应用农业机械中要检验设备性能,不断的积累设备选型经验,方便以后的设备选择。

二、农业机械的保养

1.农业机械的技术保养

农业机械保养应符合维护标准,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定期的巡查,着重对机械动力源进行性能评测。对于农业机械的技术保养应紧密结合设备的使用情况,在满足我国管理部门的标准下进行相应的管理。对于检验操作需要在管理人员和有经验的专家指导下进行,选择合理的场所进行设备保养维护。具体内容如下:燃油动力机械要做到四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五净(油、水、气、机器、工具)、六封闭(柴油箱口、汽油箱口、机油加注口、机油检视口、汽化器、磁电机)、一完好(技术状态完好);配套农具要实行常年修理,做到三灵活(操作、转动、升降灵活)、五不(不旷、不钝、不变形、不锈蚀、不缺件)、一完好(技术状态完好)。

2.农业机械的维修

根据具体进行维护的方式,能够分为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制造厂家为了维护设备形象,在当地设立的专门的设备维修处,帮助用户进行机械设备的维护;第二,农机主管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共同组成的管理单位,对于维修农机的单位进行管理和监督,他们能够对农机维修单位授予 “维修技术合格证书”。在实际农机维护过程中,用户会首先进行厂家售后保证的维修处,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考虑去农机主管单位。只要是得到认可的维修单位,能够对于机械设备进行维护,日常出现小的经济纠纷也能有效的解决。此外,农机修理应提供正规的维修发票,对于维修质量不过关的应再进行售后维护。如出现由于维修出现的纠纷,就可以到农机主管单位进行相应的辩护和调解。除非所引发的事故超过了主管单位的管理范围,则可以按照我国的法律程序进行相应的解决。并且,对于无维修资格的个人和单位,不能确保所进行维修工作的有效性,甚至可能造成设备的进一步破坏,因此,避免去该地方进行设备维修。只有取得相应的维修资格认证单位和个人,才具备进行一般农机设备的维修能力,硬件条件也符合为序工作的需要。在进行维修设备过程中,一定严格执行相应的维修标准,保证所进行工作的合力性。农机维修技术标准是指导农业维修者进行工作的规章,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并且,对于维修费用也要按照规定执行,防止发生因维修出现的经济纠纷。维修单位要做到合理的维修,保证所维修的设备能够正常的进行工作,不会发生因同类故障出现工作暂停的现象。对于设备出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防止机械故障的进一步恶化。农业机械的操作者也必须明确这点,其对于操作者也是一种挑战。因此,当发现农业机械出现故障后,必须停止继续工作,寻找解决方案,当不能确定问题原因时必须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相应的维护。

三、农业机械的日常维护

柴油机作为常用的动力源,工作一定阶段后会因缸套活塞组件、配气机构和燃油系精密偶件磨损而导致功率下降、油耗上升。所以,维护人员必须详细检查柴油机的各个工作部件,防止出现故障,导致耗油上升。

1.防燃油滴漏

发动机燃油滴漏会造成燃油的浪费,并且严重影响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增加发动机的工作负担。采用,目测法进行校验发动机是否存在燃油滴漏,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2.调整供油提前角

供油时机把握不准均会造成柴油机油耗上升,供油提前角决定了柴油机的工作状态。因此,要分析实际工作状态,进行合理的调节供油提前角。

3.确保喷油器雾化良好

喷油器的性能决定了柴油机能够进行正常滴油或雾化,也就决定了柴油机的工作状态,因此要进行调节喷油器的工作压力,保证其正常工作。

4.经常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

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会影响充气量。据测定,气门间隙过大,油耗会增加 15%~20%。因此,要经常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如果发动机因齿轮、凸轮轴磨损而引起配气相位角减少,要适当减少气门间隙,以弥补配气相位角的减少。凸轮轴磨损严重要及时更换,否则不仅功率下降,而且增加油耗。

5.不得带病作业

严格把控柴油机的工作状态,根据其排出的烟气的颜色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若发现不正常必须停止工作,进行检查柴油机的故障原因。

6.确保多缸机工作均衡,不能存在单缸不工作状态

只有柴油机的各个缸均能正常工作,发动机的耗油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实践表明存在单缸故障就会增加耗油。所以,要定期的进行测试各个工作缸的工作状态,保证所有缸符合工作标准。

7.制动回位要好、不拖滞

制动系统决定了柴油机的行驶能力,若不能正常的回位就会导致车辆行驶阻力加大,制动器影响柴油机的动力输出,加大油耗。

8.燃油的添加

柴油是农业机械的普遍使用的燃油。沉淀的清洁柴油具有良好的性能,促进柴油机正常工作并能保证其他偶件的寿命。加油前柴油经过 48 小时以上沉淀后使用较佳。加油过程中要确保油箱的清洁,采用软管将柴油导入到油箱中。

参考文献

第5篇:经济纠纷解决方案范文

一、法律风险概述

企业法律风险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至今尚无一个为各界所公认的权威定义。一般定义为:由企业外部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企业自身在内的法律主体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对企业造成负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 法律风险不是一种孤立的企业风险,它融通于企业的各种风险中,组成很复杂,根据法律风险的成因,通常可以将法律风险分为企业内部法律风险和外部环境法律风险。

企业内部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内部管理、经营行为、经营决策等因素引发的法律风险。外部环境法律风险是指由于企业以外的社会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等因素引发的法律风险。外部法律风险引发因素不是企业自身所能够控制的,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外部环境法律风险的发生。企业内部法律风险引发因素主要来自企业内部,是企业自身能够掌控的。所以笔者重点就企业内部法律风险进行陈述。

二、内部法律风险主要存在的方面

(一)诉讼风险

诉讼风险,是指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争议事实以外的因素,影响案件审理和执行,致使其合法权益无法实现的风险。主要风险是:

1、诉讼时效风险。这类案件形成的时间久远,往往当我们想到用法律途径解决时,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经办案件时,主要考虑如何接接续诉讼时效,择机的防范措施,充分发挥法律事务部门的积极作用,规避诉讼时效带来的法律风险。否则,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举证责任风险。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劳动争议案件和环境污染案件不断上升。特别是涉及环境污染、劳动争议,这类案件最大的风险所在是举证责任倒置。对于此类案件,应分门别类,采取不同措施:在遭到有可能承担责任时,与对方达成诉讼外调解,或劝其撤诉,以节省诉讼费用;在对方诉讼请求无法律依据时,挖掘抗辩理由,积极应诉,力争让法官接受我方的理由重新分配举证责任。

3、行业风险。如塌陷地赔偿案件,这类案件是困扰煤炭行业的一大难题,这种行业风险引发的诉讼历年不断,而且标的额很高。对于这类法律风险应审时度势,尽可能采取积极措施防范和风险,在发生纠纷诉诸司法救济时,积极收集整理相关证据材料,认真分析诉讼的利弊得失,制定确实可行的诉讼方案,或者通过协调解决,尽可能把诉讼风险降到最小。

(二)投资、合作风险

1、投资项目缺乏足够的事前法律论证是造成法律风险的重要原因。投资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不是靠日后修修补补能够解决的。如果在初期就能走上正轨,比日后碰到法律问题再来考虑如何解决和纠正所付出的代价要小很多。投资项目缺乏足够的事前法律论证,对严重的法律问题就不会有清醒的认识,所选择的商业模式有可能违反了国家法律。这种违法行为无论后期的运作如何规范,如何细致都不可能降低法律风险。一旦法律风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法律障碍,企业将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

2、项目合作中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由于合作各方站在不同的角度,所持的心理不一样,造成一方掌握信息,不愿意让对方了解,特别是可能影响价格的信息。信息上的不对称,导致无法弄清真实债务和财产状况,合作后可能会出现大量债务,收购方刚一进入就要替被收购方还债。在投资、合作中,要防范法律风险,就需要法律专业人员进行审慎调查,进行事前法律论证。尽可能多地掌握真实信息,谨慎操作,不要盲目相信对方,对合作的全盘情况了然于胸。

(三)公司方面风险

1、设立不规范的法律风险。企业在设立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往往会为企业健康运行埋下隐患,并导致公司成立后内部纠纷频频,甚至有的在公司成立过程中就产生了纠纷乃至公司无法成立。如发起人出资不足、发起人违反出资义务,出资权利瑕疵等引发的纠纷,在公司解散过程中,涉及公司清算、债务承担等也会引发大量纠纷。

2、公司法人治理制度不完善的风险。公司决策必须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做出。有些公司负责人对自己公司的章程根本没有详细看过,譬如有些合同或者决策必须经过股东会或董事会的同意,否则就是无效合同或者是无效的决议。

(四)日常经营管理方面风险

1、合同法律风险。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会依法行使《合同法》规定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履行抗辩权和合同的解除权,致使从主动方成为被动方。

2、工商管理缺失的法律风险。煤炭行业近几年重组改制、破产改制、收购重组等日益增多,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年检等工商管理事务也随之增多。对有些分支机构缺乏监管,由此形成债务而连带集团公司。

三、笔者认为虽然上述法律风险成因各异,表现形式不一,但其深层次的成因在于

(一)法律风险意识不强

一是对投资中的法律风险防范认识不足,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二是对改革改制中面临的新模式、新风险,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思维模式中,思想上准备不足。三是不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导致决策的法律风险不断。四是缺乏完善的工作体系。

(二)法律机构不健全

随着法律风险控制难度进一步增大。如不设立专门的法律机构或配备专业化的法律人员,法律服务人员难以介入合同审查、合同谈判、经营决策、项目论证、工程招投标等重要经营活动,造成各项经济活动缺少法律审查环节,埋下许多经济隐患和经营风险。

(三)法律人员素质不高

法律工作人员,多为兼职,在当前民事、经济纠纷日益增多的形势下,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诉讼纠纷,往往是小事拖成大事,好成坏事。

(四)对法律事务工作还不够重视

法律事务工作在各个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比如,有的单位在对外投资中,没有让法律事务部门全过程参与,不进行法律论证。当省国资委要求提供该项目的法律意见书时,又要让法律事务部门在没有参与项目调查论证的情况下马上出具法律意见书,造成工作很被动。

(五)依法维权力度不大

有的经营人员权利意识不强,依法维护企业权益的积极性不高,造成一些外欠款项难以收回,形成呆帐、坏帐,积累了较大数额的不良资产。有时会因忽视行使自己的法律权利,造成被动局面,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

四、构建国有煤炭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如上所述,法律风险存在于公司经营中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有风险即有规避、控制风险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及方面着手进行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树立二个理念,完善三项制度,优化两个体系。

(一)树立二个理念

1、树立事前防范和过程控制为主、事后救济为辅的法律风险防范理念。因此要树立事前防范和过程控制为主、事后救济为辅的法律风险防范理念。把法律咨询论证、审核把关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使法务工作由救济型向预防型转变,由参与型向管理型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增强企业防范、控制和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

2、树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融入理念。法律风险防范并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和其他大多数的管理一样,是在以往的经验教训中不断地总结并加以改进。法律风险防范功能必须有机地融入企业原有的经营管理体系内,才能发挥其预防、控制的功效。这也是将法律事务工作重心前移,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的保证。把法律风险防范成为一种常规性的管理工作,形成法律风险防范的新思维,并贯穿在企业的各个业务流程中,嵌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工作中。

(二)完善三项制度

1、完善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一是坚持把总法律顾问制度作为企业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全面推行总法律顾问制度。二是造就一支高素质法律顾问队伍。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和法律顾问队伍是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法律事务人员的素质关系到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的最终成效。三是完善内部规章制度,构建法务工作保障机制。四是加强机构建设,构筑法务工作体系。

2、完善法人治理制度。首先,严格依据章程办事,以公司章程为行为准则。其次,建立健全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保障重大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加强对企业的战略控制。再次,所有经董事会、股东大会通过的议案、决议等法律文件,在提交前,都要经过法律部门审查把关。

3、完善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制度。保证法律事务部门全过程参与企业重大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充分论证各项决策的合法性和法律上的可行性,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能够经常处于有利的法律地位,实现法律事务工作由传统的事务向管理型与参谋型并重的转变,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决策和管理的参谋助手。

(三)优化两个体系

1.优化合同管理体系。 一是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强化合同选商、谈判、审查、订立、履行等交易环节的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明确合同管理职责、权限、流程等内容,实现合同管理全过程的制度覆盖,加强对合同管理薄弱环节的控制。二是加强合同法律审查制度。严格对合同的审查、把关,使合同条款更加严密、规范、完备、合法、有效。执行合同会审会签制度,对不经会审会签的合同或协议,不得报送领导签字和加盖印章。三是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职能部门在合同谈判、审查、签订、履行等环节中的职责分工。特别是要加强对重大合同的管理,重点管好合同的谈判、起草、审查、签订、盖章、执行、结算、反馈八个环节。

第6篇:经济纠纷解决方案范文

《2009-2012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中指出要“切实做好工作联系在基层、调处案件在基层、化解矛盾在基层,积极探索派驻街道、乡镇、社区检察机构建设”,鄂尔多斯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基层检察室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基层检察室发挥了延伸监督触角让群众更方便,化解矛盾纠纷让城乡更安定,创新管理模式让社会更和谐的作用。基层检察室的建设正处于自下而上的探索期,因此有必要对基层检察室如何进一步完善、实现规范化运行进行探讨。

一、基层检察室建设概况[1]

(一)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鄂尔多斯市检察机关以自治区院提出的“有专门办公场所、有专职工作人员、有健全的工作制度、有完善的信息联络网络、有相应的检务保障、有良好的工作实效”为目标,开展基层检察室规范化建设。2009年11月19日,鄂托克旗院率先挂牌成立了派驻棋盘井检察室,迈出了鄂尔多斯市基层检察室建设的第一步。目前,全市已在人口较多、总量较大、治安问题突出、辐射功能强的地区设立基层检察室23个,其中派驻检察室14个,巡回检察室9个(管辖若干个地广人稀的乡镇苏木)。所有检察室均由当地编制部门批准设立,共配备检察人员47人,其中专职35人、兼职12人。各检察室设主任1名、配备干警1到2名。检察室之下又设立联络站88个,聘请联络员428人,实现了对全市所有的乡镇苏木、街道办事处和经济开发区的全面覆盖。

(二)办公场所、经费保障

通过与当地党委、政府的沟通协商,派驻地政府或管委会等均为检察室提供了办公场所。目前,14个派驻检察室均已挂牌办公,其中12个配有公务用车。各检察室在当地的政务大厅开设了检察窗口,检务宣传栏、设立了检察信箱,便利群众并宣传检察室职能;在综治中心设专门席位接受群众控告申诉,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巡回检察室大多设立了固定的检民联络站点。当前检察室经费主要由本院内部经费调整支付。

二、基层检察室工作开展情况

(一)紧紧围绕法律监督触角的职能定位,加强制度建设

鄂尔多斯市人民检察院把检察室规范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制度落实,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及时通报各检察室工作情况;定期以工作日志、信息报表等为载体检查检察室工作量及侧重点,不定期通过回访、抽检等形式考察检察室的工作实效;理顺派出院与检察室的关系,将检察室平行于院内其他内设机构,直接受院党组、检察长领导,并由一名院领导具体分管。通过措施可操作化、管理量化常态化,引导检察室建设科学发展。

各检察室在上级院的指导下制定了《基层检察室与派出院其他内设工作机构衔接办法(试行)》、《工作细则》、《接访制度》、《检察室与辖区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工作联系制度》等,并将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张贴上墙,制作了检民联系卡、监督栏,主动将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二)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开辟化解矛盾纠纷新途径

检察室通过开通联系电话、设立检察信箱、发放检民联系卡,上门接访等方式,以联络站、联络员为基础,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做到第一时间发现、摸清情况,及时反馈并协调解决,做好释法说理、矛盾调解等工作。开展工作以来,检察室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195次,受理和转办来信来访125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42件,充分发挥“检调对接”机制的优势,在群众家门口处理纠纷、消弭矛盾,化解多起。特别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达旗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十几户村民因对土地划分和村财务管理不满联合近40人要进京上访。检察室干警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村里了解情况,并经过细致核查,提出解决方案。后,在检察室的监督下,镇政府针对村民反映问题及时召开了听证会,兑付村民资金,消除村民上访倾向、平息了群众怨气。

(三)保障涉农涉牧资金安全,预防和减少涉农涉牧职务犯罪的发生

截止2011年8月,基层检察室发现涉农涉牧职务犯罪线索41件、经检察长授权协助侦查部门初查12件,其中派出院立案侦查10件;通过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服务、预防职务犯罪联系档案工作和警示教育巡回宣讲等手段有效预防、减少涉农涉牧职务犯罪的发生。

2010年初,鄂前旗检察室干警在木肯淖镇接到村民对原村支书李某经济问题的举报。干警通过深入了解发现李某在发放地质勘探草原补偿费的过程中涉嫌贪污并将线索及时移送自侦部门。自侦部门迅速查办了这起涉及3万多元草原补偿款、侵害农牧民和村集体利益的贪污案件,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案件办结后,检察室会同预防科及时向镇政府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对涉农涉牧补贴资金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情况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目前,基层检察室累计参与基层社会综治活动72次;向乡镇党委、政府提出检察建议5件,对基层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时提出建议;围绕普遍存在的村务不公开等问题进行综合整治,起到了对基层干部的警示作用;关注特殊群体,协助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协助监所、公诉部门参与社区矫正和被不人员回访考察工作,共配合回访考察监外执行人员120人次、被不人员15人次。

(五)加强对基层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基层检察室针对公安派出所、基层法庭的办案程序和法律文书的规范等问题提出检察建议52件。派驻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检察室依托“两法衔接平台”协助侦查部门依法监督开发区内的24个行政执法单位,发现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刑事犯罪案件5件8人,其中2件3人已被法院作有罪判决。

三、基层检察室工作的困惑及对策探讨

鄂尔多斯市基层检察室工作开展时间不足两年,这项制度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同时也应看到,作为一项改革尝试,许多措施、方法仍在摸索中,尚有大量的课题需要研究解决。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解决发展不平衡的先决条件

鄂尔多斯市基层检察室建设起点高、保障有力,但也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对检察室工作的认识还不够统一。有的干警认为抓业务、抓办案是“主业”,检察室是“副业”,反映在人员配备上,体现为兼职多、新手多;反映到检察室干警思想上,体现为自身主动性、独立性不够,影响了检察室优势的发挥。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解决不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要通过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让延伸工作是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举措,更是检察机关依法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重要举措的理念成为共识。要通过制度导向,量化检察室的工作成效,加大业绩考评中检察室的比重,引导人、财、物力和关注点向检察室倾斜,使检察室摆脱“临时观念”,纳入长远发展规划。

(二)人员合理配备是发挥基层检察室窗口作用的基础条件

基层检察室处于检察机关强化基层法律监督、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检察室干警的配备决定着延伸工作的成效和检察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自治区院在关于延伸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基层检察室负责人要选派熟悉检察业务、作风过硬、廉洁公正的同志担任。”“基层检察室是锻炼队伍的基地,利用延伸载体直接接触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和新进人员到乡镇苏木,在有经验的同志带领下开展工作,强化实践锻炼,提高队伍的群众工作能力。”然而当前,检察室负责人专职化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工作人员中40%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做群众工作的经验,不善于用老百姓熟悉的语言释法说理、沟通交流,又缺乏老同志的有效引领。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

目前亟待建立更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在负责人的选任上,选派勇于开拓、精通业务、善作群众工作的骨干力量以打开工作局面;二是在选拔任用干部中,优先提拔检察室业绩突出的干警;三是岗位流动,建立轮流换岗机制,使广大干警尤其是年轻干警都有机会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四是发挥老干警“传帮带”作用,加快解决年轻干警知识面窄,做群众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五是注重检察室干警自身素质的提升,加大业务指导培训力度,教育培训要常抓不懈。

(三)围绕法律监督职能、精准定位是充分发挥基层检察室优势的关键

上世纪90年代,检察室因权限过宽又缺乏有效管理制约,工作不规范,越权办案、非法插手经济纠纷、变相羁押等现象时有发生而遭到整顿,绝大部分被撤销。1982年至今的基层检察室探索历程带给检察机关诸多经验教训:当基层对法律监督需求强烈,检察室的法律监督职能明确并得到严格履行时,检察室的建设就顺利,并发挥出重要作用。当职能的履行偏离了法律监督的方向时,检察室就起不到应有作用,甚至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因此,检察室的职能发挥应始终把握“到位不越位”、“服务不添乱”的原则。

鄂尔多斯市检察室职能有个形象的概括:“化解矛盾纠纷的前哨站”、“履行法律监督的工作站”、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服务站”。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到各检察室的环境及职能任务侧重各有特点,进一步精准定位。《乡镇检察室建设的规范化运行模式选择》中按照功能的主导性,把检察室划分为法制宣传主导型和代表联络主导性。这种划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职能定位方法。结合鄂尔多斯实际,基层检察室可以划分为法制宣传主导型、职务犯罪预防主导型、矛盾调处主导型等。如达旗的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大型建设项目众多,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3亿元,派驻检察室可定位为职务犯罪预防主导型;东胜区铜川镇矿产资源丰富,因征地拆迁、村务管理引发的矛盾较多,时有发生,派驻检察室就可以定位为矛盾调处主导型。

达旗院在差别化定位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合各检察室特点,实行业务部门“结对”指导基层检察室开展工作。如反贪局结对公共建设项目多的派驻开发区检察室,公诉科结对刑事案件多发的白泥井镇巡回检察室,从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挖掘案件线索、化解矛盾、警示教育宣传等各方面加强业务指导,形成紧密协作的工作机制。

这种差别化的职能定位有利于检察室在人少职能多的情况下“集中优势兵力,解决主要矛盾”,也有利于上级院制定更为科学的业绩考评方案,真实反映检察室发挥的作用。

(四)运行、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备是工作规范化的有力保障

基层检察室往往离派出院有一定的距离,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如何有效监管不让其游离于派出院之外,是考验派出院管理水平的重要课题。

“规范”是检察室工作的生命线。要确保其各项执法活动、各个执法环节有章可循。鄂尔多斯市人民检察院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制定措施量化管理。这些举措为“量化考核、制度管人、规范执法”提供了机制保障。检察室归口派出院政治部联系、指导。如何通过政治部的联系指导将各项制度从文件落到实处、又如何通过检察室的反馈提升水平从而实现对检察室的有效监管?我们期待着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和完善,探索出检察室监督管理机制的有效途径。

(五)建立基层检察室联动网络平台是节约司法资源、提升社会管理创新水平的有益尝试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各检察室化解的矛盾具有相似性。如村民小组一级没有财务人员,发给村民的征地补偿等直接打到村民小组长的个人账户,上级对村民小组的财务分配方案是否合理、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疏于监管,导致因村民小组长挪用资金或不公平发放资金引发的矛盾频发。派驻铜川镇检察室化解矛盾的同时,提炼出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时向乡政府提出检察建议,改进了财务管理制度,此类矛盾纠纷大幅下降。该问题带有普遍性,但并不是每个检察室对其认识都提升到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层面。这体现了基层检察室单兵作战、缺乏联动的弊端。因此,有必要建立基层检察室联动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实现以下功能:工作人员在岗情况随时知晓、文件落实情况网上体现、指导监督网上公开、对策建议及时推广。搭建网络平台一是有利于解决涉及若干检察室管辖区域的纠纷;二是有利于提高上通下达的效率;三是有利于统一协调指挥,节约司法资源;四是有利于收集梳理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对策建议,促进问题的及时妥善处理。

第7篇:经济纠纷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农村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在农村经济发展体系中,农业经济管理是核心与关键,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保障[1]。在实际工作中,要着眼农村经济实践,强化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创造性解决“三农”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提档升级。

1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农业经济管理直接关系到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高质量的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为农业发展决策和农业技术创新提供保障和支撑,是农业经济科学、高效发展的基础,强化农业经济管理,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要求。

1.1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撑

从我国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通过强化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强化农业经济管理,提升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可以因地制宜,实现农村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2]。通过农业经济管理,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可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规范性,避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盲目性,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提高农民经济发展积极性,消除农民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后顾之忧,激发农业经济发展活力。

1.2提供理论指导和解决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迎接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兴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高效的手段,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法律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向上,对农村经济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强化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帮助农民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率。

2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2.1信息化水平落后

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实践当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信息化水平不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社会经济管理体系中,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经济管理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上,与城市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3]。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管理方法和决策程序上,由于信息的闭塞,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导致了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是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2.2没有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体系

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来看,制度的缺位也是制约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原因,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没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制度上的不完善,导致了经济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低下,很多好的经济发展理念和策略得不到制度保障,无法充分落实并发挥作用,导致了农村发展经济活力的不足。由于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滋生了很多经济纠纷,由于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农民在发展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顾虑,都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3发挥农村经济管理作用的策略

3.1完善制度体系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要从体系建设入手,完善的制度体系,对于发挥经济管理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过程当中,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着诸多不科学、不规范的作用。因此,强化体系建设,要从操作制度、权益保障等方面入手[4]。在农村经济资源权属问题上,要进一步明确,通过明确责任人和受益人,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农民的发展活力,为农村经济“注血”。同时,在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操作不规范问题,要通过强化制度建设,明确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做到有章可循,同时可以减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将农村经济管理放到制度体系的“笼子”当中,实现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2构建多元立体管理模式

开展农村经济管理,不是一个孤立的工作,而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通过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经济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在现有经济体系下,发展农村经济,要聚合社会发展力量,通过对资金、人才、资源的整合,发挥经济发展平台效应,通过引入发展基金、吸引社会投资、争取政策资金等方式,为经济管理做好资金准备,与此同时,强化农业经济管理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要引入高水平管理人才,并通过制度和生活上的保障,留住人才,提升管理效能和管理质量。此外,强化农业经济管理,要善于运用多元化的管理手段,特别是要注意科技的运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强化农业经济管理,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农村工作实践当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和实效性,是推动我国“三农”建设的核心。因此,理论研究者和农村经济管理者要着眼“三农”现实问题,强化宏观把控和微观操作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农村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利霞.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5,35(8):228-229.

[2]薛贤明.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6(4):12.

第8篇:经济纠纷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工程经济;工程项目;建设;重要性

1加强工程管理质量的措施

1.1工程经济分析是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础

一个建筑工程安全稳定的建成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入手找到每个方面的要点进行控制以及管理,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一个建筑工程是否能够开始,其投资阶段是非常重要且具有一定决定性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建筑工程的经济相以及技术可行性问题,来把控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量以及探究整个建筑工程能够为社会与经济带来饿多大的效益。

1.2合理调整施工节奏

施工节奏的快慢完全取决于工程投入资金的多少,所以说,工程经济是施工的调控。而工程施工的进展也离不开工程经济。对于施工团队来讲,能否合理的掌握工程资金的投入量以及施工时长问题,是整个施工团队最主要的问题,把握好资金投入量以及施工时长就相当于为自己的施工团队制定了一份合理的计划书。对于投资者来讲,能够利用施工经济原理来评判工程的进展以及预期效益就等于保护了自身的利益,降低了自己的投资风险。

2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成本控制的经济风险因素

合理控制工程成本问题可以使工程项目更加顺利的运行,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所以这一点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而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这种做法是具有一定经济风险的,整个经济与工程造价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说这种经济风险是较为难以控制的。合理控制施工中的成本问题是现如今整个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方案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需要更改的地方,在更改后就会出现施工预算增加的问题,要及时的对资金进行供给。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资金不能正常的供给,就会出现很大的质量问题,会给后续的工程带来影响,所以我们在施工的时候要严格仔细的管制。

2.2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工程建设具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工程建设工作是否能够顺利且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而在工程的实际建设工作中并没有完全运用这种制度体系。特别是在后期的管理中会有一些徇私舞弊的现象,这对成本管理的质量是非常不利的。

2.3施工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工程企业的经济管理是保证建设工程经济的重要保证,全管理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严重,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各项工程施工管理不能按照预算完成,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施工现场材料预算隐患问题。因此,需要工程施工预算工作人员这严格控制相关问题。

3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措施

3.1对经济风险防控专业的人员加大培养

在进行防控风险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其防控工作人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由于防控工作的技术性是比较强的,所以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一些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能够分析投资的一些经济问题,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了解工程建设的标准以及规律,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辨别经济风险,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首先,企业要严格控制施工进度以及内部成本,使施工人员时刻能够保持一种警惕的意识。其次,施工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所以这就要求企业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防风险意识。最后,对于企业本身来讲,不要忘记本身的运用,通过自身的条件结合社会的辅导机构设置一个人才培训中心。从而组建出一个专业的防范经济风险的小组,提升防风险技术,能够有效的避免经济风险的出现,对出现的经济风险进行一对一的解决。

3.2正确认识工程经济管理风险

由于我国不断改善的经济体系,所以导致工程项目等各方面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不断增加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阶段,但是,施工单位没有准确的认识到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问题,这也是确立和实施工程项目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认识并且正确看待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问题,制定一个合理的防范计划,对工程项目质量的提升提供条件基础。

3.3优化招投标环节质量

工程经济管理的质量取决于招投标环节的质量。如何优化招投标环节质量,以下三点详细介绍:①合理改善招投标市场,运用市场的调控作用优化招投标市场,使它们能够科学合理的运行。②合理认识工作项目的实际情况,并且结合合同中相关规定,从而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技术方案。③在招投标的过程中,要将各种风险因素预知单位,认真遵守相关制度。如果在核对施工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要及时上报且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从而使招投标环节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3.4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工程质量

全方位管理能够促进工程经济对工程管理的影响,所谓全方面管理即不断改善组织结构、合理管理组织机构程序,制定一项合理的奖罚制度能够提高工程经济管理者的责任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等等。特别是在管理一些小型的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对于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施工成本都要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以及管理,从而使整个工程能够顺利的展开并且完成。

3.5提升工程成本核算的水平

如果想要提升工程成本核算水平,合理控制项目建设进度以及成本,引进更多专业化的人员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管理人员需要通过从企业内部局域网中提取出成本核算的结果,之后才能够对整个数据进行统计运算,最后企业管理层人员才能够得到一份完善的资料。在此过程内,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强化着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如何提高成本核算工作的工作效率,企业可以通过要不断完善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工作的管理工作,使归纳整理保存工作更加快速的完成。

3.6认真核实合同内容

关于在核对合同内容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必须要遵守的。②合同的内容要认真检查核对。③在施工开始之前一定要做好合同的签订工作,防止经济出现纠纷问题。④假如出现经济纠纷问题,千万不能运用暴力手段,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⑤索要经济财产能力需加强。由于每个工程其中的内容是比较复杂的,每一个小细节都不能够出现问题,如果出现问题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再发生问题之后,企业除了在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同时,还应该分析其问题发生的根源,收集一些有利于自己本身的证据,为保护自身利益提供保障。

第9篇:经济纠纷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现状;问题及对策;趋势

移动电子商务是传统互联网电子商务在移动领域的延伸和发展,是指通过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因特网结合进行信息查询、商务交易及对信息、服务和商品的价值交换等电子商务活动的过程和行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商务活动,而是希望随时随地进行收发电邮、移动支付、定购各种商品等商务活动,所以移动电子商务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与传统通过台式电脑平台开展的电子商务相比,移动电子商务拥有更为广泛的用户基础,因此,也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当前3g背景下,移动电子商务正逐渐凭借技术和应用上的优越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现状

迄今为止,我国移动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短讯为基础的技术;第二个阶段的移动电子商务采用基于wap技术的方式;第三个阶段是以2009年发放牌照为标志、能够实现无缝漫游和移动宽带的3g时代。3g背景下,无线通信产品能够为人们提供速度高达2mb/s的宽带多媒体业务,支持高质量的语音分组交换数据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

(一)移动客户群庞大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手机终端的数量已经达到7.74亿,接近上网用户数量的3倍,而来自cnnic的数据显示,2009年底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已突破2.33亿,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这表明我国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艾瑞咨询预计,2011年移动电子商务营收规模将达到1.7亿元。

(二)国家政策支持

包括移动电子商务在内的电子商务被列入了2006年3月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2007年6月,发改委与原国务院信息办又专门出台了《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其中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工程作为六大重点引导工程之一。规划中明确指出“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建设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发展小额支付服务、便民服务和商务信息服务,探索面向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新型服务模式”,并确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便百姓生活和带动战略产业发展的三大目标,三大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初步显现了移动电子商务巨大的效益和潜力。

(三)无线基础设施建设迅速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电信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在2009年8月前完成了其3g网络的第一阶段部署工作。基于cdma的3g服务,即中国电信的cdma2000和中国联通的wcdma,发展迅速。相比之下,中国移动的td-scdma3g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比预期缓慢。在网络部署方面,中国电信在3g领域方面动作最快,预计它将发动价格战以吸引更多的用户。3g网络的铺设,加速了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目前中国移动电子商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理论研究欠缺

综观近年来研究移动电子商务的学术论文,虽然论文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但是研究内容大都是“移动安全”和“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的论文,而且研究方法仅仅停留在非实证研究的层次上,研究深度不够,显示出移动电子商务新应用研究创新的不足。应根据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采取实证的方法,加强对移动电子商务行为、模式、安全和跨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二)行业标准和市场机制需要逐渐完善

作为崭新的商务活动模式,国内移动电子商务产业才刚刚起步,没有自己的国家标准和统一管理机构,而且市场机制还不够规范和完善,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经济纠纷和法律问题。虽然我国已于200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但是尽快制定出丰富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安全性有待提高

移动电子商务安全面临着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几个方面的挑战,主要包括终端窃取和假冒、无线网的窃听、重传交易信息、中间人攻击、拒绝服务、交易抵赖、移动终端遗失、设备差异和设备的不安全等。解决移动电子商务安全性问题主要有端到端策略、加密技术、防火墙、严格的用户鉴权、单一登入、无线pki技术、授权和安全交易流程等策略。

(四)交易成本过高

由于无线带宽不足和物流配送系统不成熟等,导致交易成本高。因此,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就要想方设法降低各种成本费用:一是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二是不断降低交易成本;三是力争关键技术革新;四是认准特有优势;五是强化企业服务模式。

三、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到2010年底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将达到7375.4万,而到2012年,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将达到24957.2万,所以完善行业标准、市场机制和安全机制是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当务之急。2010年全球互联网大会、2010中国移动支付论坛、2010中国移动互联网大会和国家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网店实名制政策的出台,使得中国移动电子商务行业不断规范和完善。另外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是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正在从单个环节向行业解决方案深化,如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移动娱乐解决方案、移动物流解决方案和移动医疗解决方案等。

四、总结

中国移动客户群庞大,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潜力巨大,但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移动运营商、银行、商户和消费者等因素的限制,我国还处于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交易安全、商业模式和消费者接纳等问题亟待解决。政府和移动运营商们必须加紧联系与配合,共同研发出一套从技术、管理和法律上都严密的安全策略以解决安全问题及威胁,进一步构建适宜移动电子商务活动的环境,促使移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今后,还需要对移动电子商务的服务模式、物流配送和交易支付等方面加强监管、深化改革,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虽然任重道远,但是前景光明。

参考文献:

1、林立鑫,龚慧华.浅谈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j].经营管理者,2009(11).

2、张敏锋,颜展眉.3g时代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现状与发展策略[j].通信管理与技术,2009(3).

3、陈海挺.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研究现状综述与发展趋势[j].硅谷,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