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前我国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人们思想道德存在客观差异,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主要在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原则与依据,这四方面内容并不直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但为构建走向大众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的重任,因此需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出发,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出发,强化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2.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将高中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人才保证。在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难以充分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只是从“教育者”的角度,而不从“接受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接受选择的途径关注不够。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从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出发,以中学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积极探索适合于中学生自身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是中学生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的影响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接受内容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的过程,使中学生把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
3.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例分析
张明是某中学高三学生。该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校实验提高班,并任班级临时负责人。由于对网络形成依赖后,对现实对学业很迷茫,产生了厌学心理,已不能正常的进行学业。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出发,引导其自身行为的反思,并辅之以感恩教育的方式,使其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认识到个人行为对家人以及老师带来的消极后果。教师从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网络成瘾的原因出发,从经济上控制;与家长联系共同做工作;让他当学生干部激发他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让他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不失时机地赞扬他的每一次进步。生活中获得成功体验,自然会减少对虚拟世界的依恋。
生命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尊重每个生命体,尊重每个个体独特的生活方式,不能将人类的、个人的意志强加于其他生命,要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和谐相处,创造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生命教育必须找到相应的物质载体来承载相应的教育目的。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反对把教育看作是为将来社会生活做准备,主张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来改造以书本作为出发点的旧教育。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为“生活教育”,它由三个部分组成:“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
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课程资源观禁锢了教师的教学思维,窒息了课堂中生命成长的氛围。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已改变了原有的结构和功能,那种论文式阐述的教科书已被以大量生活化的案例、情景、活动设计、留下发挥空间的新教材所取代,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少教师仍感觉到新教材不好讲,课不知如何上。其实问题的症结还是在教师被传统的课程资源观禁锢着,无法正确处理教材、教学、课程资源的关系,忽视了学生本人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能把学生当成是一个有生命潜能的发展的个体来对待。
2.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间的心灵对话。
在很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教学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案或者事先设定好的教学思路,教学活动成了只为完成知识传授而不顾学生个人情感和感受的独角戏。这种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进行而不敢超越“雷池”、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既没有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更谈不上真正的思索,学生只是成了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如此就不会有师生间的心灵对话,更不会有生命的成长。
3.学生对书本理论的认同程度、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质疑。
新课程改革以来,思想政治课程更加突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如何使学生认同我们国家的主流价值观而不认为教师的上课是一种说教,如何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知、情、意、行统一,如何使充满叛逆、想要挑战权威的中学生认同书本理论观点?这是长时期摆在政治课和所有政治教师面前的难题。以往,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解决更多的是学生笔记上记了几点、卷面考了多少分的问题,并没有真实地走进学生心中,作用于鲜活的学生生活。如此一来,学生便也习惯了课上讲一套,现实做的又是一个样,教育的实效性根本无法体现。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化课堂构建的基本策略
1.让思想政治教学回归生活。
思想政治教学必须回归生活,给学生创造一种他们熟悉的、亲切的学习环境,这是每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所必须的。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每一个学生在这种教学生活中获得生命的发展。
2.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因学而教。
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是一种“教与学”的新课改观念,强调因学而教。在这种新的观念下,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必须保持与生活零距离接触,贴近社区、学校和学生实际,从中提取鲜活的生活素材,尝试设定现实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化解学生学习、甚至是生活中的难题。这样,学生才会习得富于真实情感的、能动的、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得到真正的陶冶,学生的知识、能力才会在生活化的情景中获得真正提升。
3.强调知行合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陶行知先生说:“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的够格的成员,做国家的够格的成员。想到‘做’字,就可以悟出,光记住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久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高中教学 思想政治教学 多彩的消费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将智育和德育结合起来的一种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引入进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在开展教育的时候,注重将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对生活化的教育理念进行探究,这样才能够开展好课堂教学。下面我们就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多彩的消费》的教学为例,来说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是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应用的。
一、导入生活情景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就和学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只有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才能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为了体现出教育的生活性,教师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研读,找到学习内容和生活现象之间的切合点。尤其是对于一些抽象的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更需要深度挖掘这些内容在生活中的体现,让学生改变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利用生活的联系来对知识点产生公平,然后对问题进行思考,这种才有利于接下来的学习。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多彩的消费》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消费、金融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氛围,在进行课堂引入的时候,就可以播放下面视频,“在视频中一个老人在超市进行购物的时候,超市没有对商品明码标价,因此造成老人错拿了商品,这样就造成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纠纷”,学生在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就会联系自己心爱消费过程中遇到的情景,就想要了解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应该如何来解决,学生就会关注教师的教学,并且会配合老师进行仔细听讲,这样就提升了课堂效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联系生活问题
在思想时政治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提出生活化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问题不仅能够将课堂的内容集中展现出来,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解放出来,然后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问题解决的过程,通过对一个个问题进行解决,就能够逐步完成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生活化的问题的时候,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且要有一定的梯度,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由于思想政治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还需要避免问题涉及学生的隐私,以防放学生产生反感。同时,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还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提出问题,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
比如在学习《多彩的消费》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习消费必然就会涉及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们目前在不断推进法治建设,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你们在消费过程中是否买到过假冒伪劣产品?”“在面对假冒伪劣的产品的时候你们如何来进行权益保护?”“在保护自己的权益的时候是否会有阻拦的现象?”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就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有深切的体会,在遇到类似现象的时候,就能够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三、开展生活实践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不仅应该局限于课堂中,还与生活实践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生活实践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就能够从抽象向具体来进行转化,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实践能力。在进行社会实践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实践内容的选择,制定实践方案,开展具体实践,以及进行实践总结等,这样学生在参与实践的时候主动性就比较强,能够主动对遇到的生活问题进行解决,在进行实践总结的时候。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就会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在进行实践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每周让学生提交一份实践报告,跟踪学生的调查过程,这样就能够提升社会实践的效率。
比如在学习《多彩的消费》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对当前社会上的物价有所了解,并且对影响物价的因素进行探究,因此就可以让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对自己生活周边的老人进行调查,调查十年前的物价和现在的物价,并且上网查找资料类分析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了物价的上涨。当今社会物价上涨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房价,许多学生也常常会困扰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房价在近十年内发生几十倍的增长,这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如今已经成为了奢侈,在调查中学生就会对“泡沫现象”等问题进行了解,对于影响物价的因素也会有深切的体会。
【参考文献】
[1] 李毅.《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践行》,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2.
[2] 刘馨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 高中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教学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4.053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TANG Hongwei
(Zhanyi No.4 Middle School, Qujing, Yunnan 655331)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very rich teaching resources, in-depth excavation of the text and audio, human, practice and informationiz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quality, change the teaching way,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 school.
Key words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teaching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年来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也自然是其改革的对象。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那么课程改革将是空谈,改革也不可能达到实际的教育效果。那么什么是课程资源呢?课程资源就是指在课程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对课程进行编制、设计、实施、评价,并利用一切人力、物力对一门课程进行资源的整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融理论与德育为一体的课程,除了要传授学生政治基础理论、哲学基础理论、经济基础理论等知识外,还承担着德育教育的任务,因此,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要结合课程特点体现德育性、国家意志性和实践性。
1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现状
2004年3月2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文件,这一文件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分为了四大类:即文本与音像资源、人力资源、实践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在这资源分类中,包括了思想品德教科书,以及与时事政治相关的书籍、视频等;包括了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包括了课堂讨论、课外参观以及实践教育基地等;还包括信息网络上的课件以及相关文字资料等。该文件是在新课程改革后印发的,其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分类,符合了新课程的改革目标,不仅注重非生命性资源,更注重生命性资源、地域资源等来为学生的学习以及教育事业服务,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更有明确目的的开发与利用。
基础教育新n程改革自2001年9月新课程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试验到2008年全国基本覆盖,迄今已有10多个年头了。在这时代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被广为关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局限。随着新课程改革目标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意识不断增强,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开发的领域和层次也在一步步拓宽和加深,把教学理论和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将课内外进行相衔接、创设新情境、进一步丰富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这些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注入了鲜活的机制。但是,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改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时而是案例分析,时而又是角色扮演,时而又是观点陈述……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大部分学生仍然像棋盘里的棋子,受教师操纵,按照教师预先的设计安排被动地学习。因此,要想取得实际的教育成果,加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的深度挖掘就显得尤为重要。
2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2.1 从学生实际出发展开教科书等文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改革倡导树立新的教材观,该观点认为教科书只是教学资源的其中一种,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否定“教科书中心”的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教学要依据教材,但又要高于教材,更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来调整教科书的结构、顺序,从而使其更合情合理。教科书是学术专家精心编排的,其内容虽然有科学逻辑性,但不排除有些地方编者也没有考虑周全,这就容易导致知识的设计出现漏洞,进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需根据知识的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这两个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分析和优化重组,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适当调整编排顺序,使其更具科学性和逻辑性。
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展现教材内容,以拓展学生思维。新课程改革要求“以人为本”,教育家叶澜也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看待课堂教学,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往往只知道记下老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知识,却没有得到自己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还要调查各个学生的兴趣;不仅要掌握编者的意图,同时也还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再者,根据时代的要求增删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材在修改再版这一过程中,社会也在发生不可预计的变化,从而导致教材不能及时反映社会变化,影响了其教育的价值。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滞后社会的内容进行修正补充,比如,要求学生利用n余时间来搜集时政新闻等材料,以此补充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材无非就是例子,而如何利用好例子来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才是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学习的方法并能应用到实践中,其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和巩固。
2.2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加强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人力资源主要有: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人力资源,决定着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水平、范围,其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学资源。因此,要更好地开发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资源,就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各种人力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并把人力资源的价值运用到教学中,以提高其贡献率。
首先,开发利用思想政治教师资源。新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认为教师应具有多重角色,既是知识传授者,还是学习者、研究者、引导者、开发者等。在多重身份的前提下,对教师要求也更为严格了。从思想政治教师本身来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牢固的专业基础,不断地学习、实践,还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根据时代要求完善自身。从学校等教育机构来说,可对教师实施岗前岗后培训,通过培训让教师的教学资源观念更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强化教师的继续教育,使其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并践行着。
其次,开发利用学生资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作用。任何教学资源的开发,最终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学习而服务的。学生资源是指来源于学生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的知识、经验、感受、创意、问题、困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因此,在开发利用学生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兴趣以及思维差异等方面出发,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举的例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对于学生之间产生的分歧要善于捕捉,筛选出其中有价值的差异资源,进而引导学生共同关注探讨。此外,高中生年龄一般在15岁至18岁阶段,思维异常活跃,因此,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学生课堂的参与性以及思考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第三,开发利用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资源。不论是学习主体,还是学习的协助者,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来互相帮助。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开发利用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作用,比如法国就是通过成立理事会这一方式来发挥学生家长在教学中的作用。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家长或与思想政治教育课有关的社会人士请进课堂,让他们也成为“老师”。由于他们在很多方面有着学生所没有的优势,让他们走进教室扮演教师的角色,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调动课堂气氛,而且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世界,学生也乐于参与其中,从而可以使其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学习并从中获得经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3 从信息和实践的角度加强课课资源的开发利用
首先,利用当下鲜活的新闻事例,整合筛选时政信息资源。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也日新月异,这就容易导致课本的知识滞后于现实生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时效性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及时介绍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报道的国内外时政信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尽力做到课本知识与当前国内外重大时政等热门话题相结合,有选择地纳入课堂讲授,以进一步优化教材内容,充实课堂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等教具展示学生感兴趣而又比较典型的例子,也可以请学生在课外事先收集相关材料,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充实课堂内容。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动性教学
一、能动性教学的内涵
能动性是从哲学领域发展而来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人们认识的进步,对能动性的理解不断深入。自古以来,许多哲学家都对人的能动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德谟克利特、黑格尔及我国古代学者荀子等,都对能动性进行过深入的探究。总体来看,能动性是与动物本能相对应的,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主观、自觉的思想与行为的总和。能动性教学指的是充分发挥教学主题的能动性,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自觉、主动的自我教育,由此可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开放、实践等优势,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逐步建立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并明确学习动机,能动性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课堂的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更具实践意义,而能动性的课堂上整合了不同的资源,对于促进学生个性、能力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定位不准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而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多地被定位在理论层面,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这种错误的定位导致教师和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解不到位,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认知,也难以使学生真正产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单调
虽然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具体、深入的要求,但是很多高中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思维固化,教学方法落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与时代、社会联系密切的内容上,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目标、内容及学生实际相脱离,教学方式僵化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也难以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收与接受,更难以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行动。
(三)学生实践力度不足
虽然大部分高中教师和学生都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正确性,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实践,一方面,高中学生迫于应试压力,学习时间紧张有限,更谈不上社会实践。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对实践认知不够深入,认为实践活动可有可无,加上多元文化的影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不高,也容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难以对学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动性教学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能动性教学思想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内容及高中学生实际,以科学的能动性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应转变应试教育的功利思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个性与德育素质发展,使学生能够将价值观念与实际生活、社会发展、国家兴荣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从生活中领悟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而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树立高尚理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提升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能有越萄е校应充分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结合社会时事热点,引导学生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帮助学生分析教材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并突破传统的课堂,通过敬老院献爱心、社会调查、访谈等方式,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社会,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为社会贡献的动力,在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意义的同时,也能够培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从而更加深入地挖掘学生综合素质进步的潜力。
(三)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高中思想政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结合课本教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外,还应该结合时事政治、社会热点进行多层次的教学,尤其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社会背景下,高中教师不仅要牢牢把握教材的内容、要点,还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微视频等资源,通过自主学习、情境探究学习、合作讨论学习等方式,使学生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能动性,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通过不同形式的讲解、问答,创造开放、灵活、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既体现了能动性教学的要求,也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确理解与把握。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内容,也是贯穿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观培育还存在着定位不准、方法单一、实践不足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高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解与实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结合社会及学生实际,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理论及信息技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动性、趣味性,有效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深入实践,为学生全面、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广阔平台,为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价值观体系提供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黄红发.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关键词:课程;课程资源;价值维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有利于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一方面,承载着向学生传授有关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法律、伦理等学科知识。另一方面,承担着促进高中学生良好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丰富多样,既涵盖了有关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的文本知识,又包含了有关拓展学生实践技能的实践活动性资源;既有显性的知识性资源,又有隐形的课程性资源;从课程资源的分布空间来看,既包括校内资源,又有校外资源。
1坚持多样性价值维度
社会实践是丰富多彩的,在此基础之上所形成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也是丰富多样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客观上要求教师要活化教材、活化教法、活化教学进程,整合课程资源,提升授课效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知识共由四部分组成。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经济知识涉及价值创造、资源配置、生产、消费、投资理财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如果就知识讲知识,极易导致学生厌学现象的发生,课堂也会变得僵化。丰富的社会经济生活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超市、去菜市场、去企业、去公共服务部门实地考察,撰写考察报告,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经济实践生活中深入领会:商品、价值、价格、消费、生产、投资理财、市场配置资源、国家财政等知识。让学生针对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不当得利、经济犯罪、资源浪费等现象,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办法。政治生活涉及到我们每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如果教师单一的从文本知识出发,整个教学任务只局限于教授文本知识、解读文本知识、复习考试等,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因为就知识而解释知识的授课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容易失去对政治生活的情趣。无兴趣的接受,无异于灌输。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大力挖掘课程资源,集文字与音像、实践活动、信息化等资源为一体,打造立体课堂、生活课堂,让孩子们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就是国家的小主人,为了国家的宏伟事业自己应该尽力尽责。文化生活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总体风貌,既是一个国家精神生活的浓缩,也是我们每位社会公民精神生活的浓缩。教师应从生活实践中有关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入手,深入挖掘传统文化魅力、深刻体验文化传播的深远意义,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社会交际活动、参与文化产品的研发等活动,深刻体会文化对人的影响。哲学知识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内容较为深刻,体系较为庞杂,需要教师充分的利用多媒体、音像、校内外图书馆等教学资源,实现文本的生活化、情景化、情趣化的转化。
2坚持时代性的价值维度
思想政治课文本内容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发展脉络,也体现着时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思想政治课教育不可能脱离时代的要求、形势的发展。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归根到底是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在课堂授课、实践活动的方案设计、素质拓展等方面,一定要与我国当前的国情、学情、校情相结合。要有全球化的视野,从世界的视域反思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政治民主建设问题、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问题、建设人民群众路线问题等。要要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3坚持教育性的价值维度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应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因此,教育性应是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的首要属性。高中阶段,正是孩子们进入青春期的阶段,“叛逆、抑郁、性意识”等方面逐渐显露。
4坚持民主、公平的价值维度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责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7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责任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及责任意识的强化都有着潜在深远的影响。在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务必重视责任教育这一章节的教授,完善该课堂的教学模式,让责任意识真正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
1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责任教育的作用
结合当今中国发展局势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责任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1有助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责任教育,能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紧密联系,当面临两难的抉择时,能以集体利益为重,做一个高素质的新青年。不仅如此,日常教学中对责任教育章节的重点授课,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并对学生的行为举措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学生在大胆彰显自身鲜明个性与特有优势的过程中仍能理性规范自身行为,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2有助于高校学生与时俱进的成长
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革新,也对责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更高需求,高校也加大了教育力度,志在培养出更优秀的全方位人才。然而,没有责任感的人注定是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无用的人,责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肩负着帮助学生走在正途的艰巨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责任教育对学生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能与时俱进的稳步成长。
1.3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纵观古今,中国源远流长的教育理念里始终倡导“修身”,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责任教育,对学生思想品性及道德修养起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影响,有助于高校学生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带动他人一齐进步。西方文化的责任教育侧重宣扬个体独立,旨在培养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自觉履行社会义务。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不断革新,使得其在责任教育方面“中西合璧”,充分吸取中西方精华,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传播。
2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责任教育的策略
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责任教育的现状,对责任教育的有效提高提出了如下几点策略。
2.1丰富教学内容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更多的实时资讯,开阔学生视野,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责任”有更切乎实际的理解。还可以变换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责任教育自主提问,动员学生集体探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的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责任概念的理解。
2.2注重与时俱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责任教育也不能停留在原始的理念上,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引导学生从课本理论中看社会发展,也从社会发展中提高对责任的见解,让责任教育与时代共同进步。
2.3强化责任意识
高校要清醒的看到时展赋予学生的全新责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与责任教育有关的知识讲座或者法律科普趣味活动,通过一种新奇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间,强化自身责任意识,做一个于家于国都有利的栋梁之才。
3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对责任教育的着重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责任对一个人自身的发展、对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多么大的影响力,不懂责任为何物的学生是自私自利的,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响应社会的号召,与社会的发展同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责任教育之路,势必是一条长久而意义深远的路。参考文献
[1]孙雪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高校;思想教育;细节;问题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253-02
汪中求先生在谈到细节决定成败时曾经说,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虽然很努力,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信奉“差不多主义”,不太注重做事之中的细节。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政府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精选国家级一流的专家来精编教材。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师资配备,一般都是硕士和博士在执教。在各高校,订阅报刊杂志最多的也是承担执教公共政治课的部门。但就教学的整体效果方面而论,无论是社会、学校、老师还是学生大都感到不太满意。原因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如果宏观方面没有什么问题的话,那问题一定是出在微观方面,即在我们教育环节的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确实如此,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细节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今后我们需要在微观方面多做工作和研究,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小班制授课势在必行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由于公共政治课是各班的必修之课,所以在授课方面,多数实行大班制授课,同年级的一个大班,少则八九十人,多则二三百人。笔者认为,公共政治课实行大班制,已经到了必改的地步。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本身对人才的高素质及个性化要求,加上教育本身的开放化、活动化趋势的增强,大班越来越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这是因为“其一,不适应现代化教育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趋势;其二,不适应现代化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其三,不适应现代教育开放的潮流。”[1]当然,小班制授课与大班制授课比较起来,意味着在教育上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诸如需要投入更多的教室、增加更多的教师等。但随着近几年高校各个方面建设力度的加大及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为我们实行小班制提供了可行性的条件。实践表明“小班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平行的大班,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比大班更为充分;合作精神得到培养,特别是自理、自治、自学能力明显提高。”[2]所以,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小班授课势在必行。
二、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我们经常讲,在备课的过程中甚至在备课之前要做的第一个工作是“备学生”,即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的把握和学生现有思想现状及其有关困惑等的准确把握。要想真正做到准确地了解学生――备学生,我们如果仅仅是深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交朋友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在每一学期正式讲课之前对所教学生进行有关的问卷调查,通过卷面分析,来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有关知识储备和思想状态以及他们需要什么知识。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多少教师真正地深入到学生之中去,耐心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呢?更不用说讲课之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卷面调查了。其实我们在很多时候对于学生本身的“实际”是想当然的,不是经过调查来了解学生的,因此,教师就很难准确“备学生”。当然,关于讲课内容的针对性,也就是想当然了,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也在预料之中了。除此之外,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学生的思想实际也不例外。所以,我们不仅仅在上课之前要“备学生”,而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想到“备学生”,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只有如此,才有可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教育教学,达到教育应有的效果。
三、强调教师语言表达方式的艺术性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在教学的内容方面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教师的语言也应具有时代气息。因为学生对有关理论的接受与否还与教师的语言风格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应把一些正确的观念、理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理论如同布料,语言表达方式如同衣服的款式,而问题是,我们如何把同样的理论布料加工成学生们喜欢的语言款式。在这方面,易中天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老幼皆爱,以易老师自己的话说:他所讲的内容,大都是在学界成了定论的东西,从学者的角度讲没有什么新鲜的。但是大众就是喜欢他讲的三国。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是易老师本身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风格不仅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而且他把一些非常复杂的历史问题能用恰当的语言方式传输给大众,使大众能够轻松地理解。并且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和风格刚好是大众乐于接受的语言款式。因此,易老师的成名也是意料之中的了。所以,作为教师,要想使自己的讲课效果好,就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下工夫,找到既适合自己又让学生喜欢的语言款式。
四、尽量减少教材内容的重复性
这里所说的重复性,一方面是指纵向的重复,即学生在中学时代学的东西到了大学重新再学一次;另一方面是指公共政治课各科教材之间的重复性。例如,价值观这一问题在学生上高二的时候从哲学的层面就给学生分析过;到了大学以后,在思想道德修养课里面又作为一节来讲,与高中讲的大同小异,但在大学的哲学课里面又重修一次。对于学生已经学过的这些知识,反复地重复,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但是面对价值观这样重要的问题,又不得不在书中大讲特讲,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了满足这两方面的需要,笔者认为,无论是著书者或是讲课者,都需要从中学到大学这样一个纵向的角度了解学生对于这一知识学了没有,学到什么程度,从哪个角度学的。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大学老师之间横向的交流,针对于同一个知识,不同科目的老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谈,最后讲这一知识点的老师,针对学生学的这一知识点来综合性地传授给学生。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看问题的方法,再者也有助于为大学生减负。因为面对就业的巨大压力,学生除了把自己的专业学好以外,还需要一系列的技能和准备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所以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减少知识的重复性有助于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涉猎自己所急需的知识。所以,我们要尽量减少教材内容的重复性。
五、重视教师在着装和打扮上的讲究
教师的着装和打扮在不同的场合应把握好不同的度。并不是越严肃越好,也不是越端庄越好,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场合和有关具体的情景而定。但在讲台上上课的时侯,教师应把握好一个原则,即自己的着装既不会让学生对自己过于亲近,也不会让学生对自己敬而远之,而是既有一定的亲切感也有一定的距离所形成的尊重感。所以,在课堂上教师既不能过于打扮自己也不能使自己的扮相像一个学生。因为这两个极端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如你过分打扮,着装考究,会拉开师生距离,增强了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的沟通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甚至在有的时候,老师的过分考究的装束与打扮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课堂上会不由自主地观察和研究老师的着装和打扮问题,而不是在认真学习,所以也不利于课堂的管理。如果老师打扮的如同学生一样,师生之间没有距离感,学生在课堂上就比较随便,这也不利于课堂的管理,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当然,这只是在课堂上,在课下,作为老师为了能与学生们打成一片,老师的着装可以模仿学生的着装和打扮,以便拉近师生的距离,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师生感情,另一方面有利于老师真正走入到学生个人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现状和需求。
六、重视和强化课堂教学对外界不良环境的对抗作用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越来越开放,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不断发展,对社会的开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会的这种开放化,有助于我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但是这种开放化从某种程度上也增强了信息的多样化及人们思想的多元化,致使外在的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从这方面来讲,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势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净化外在环境包括信息环境已成为一种迫在眉睫的任务摆在了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但是,当我们在不断地强调净化外在环境的同时,却对课堂教学本身对外在环境的积极影响关注不够。其实,课堂教学本身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等等的辨别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外界消极影响的防范意识和警觉力,所以课堂教学本身犹如附在学生身上的一层保护剂,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外界不良环境的免疫力。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外界不良环境的免疫力,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和强化课堂教学对外界不良环境的对抗作用。
总之,在当今时代,正如汪中求先生所警示我们的:“精细化时代已经到来,一定要注意细节,把小事做细。”[3]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细节问题,是我们每一个处在第一战线的老师刻不容缓的责任,因为这有助于思想政治课教育效果的有效提高。当然,在课堂之外,有更多思想政治教育的细节需要我们去关注和改进、改善。在此,笔者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同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学术上加强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教育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44.
(一)宏观层面:国内外大环境的深刻变化所导致或引发的新挑战
1.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全球经济的变化,加快了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因此,高中生的思想和政治意识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了。在国际方面,高中生很容易受到一些政治观点的影响,从而影响自己对事物的正确的价值观,这种力量是不可小觑的。
2.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高中生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互联网起到了一个双重的作用,它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多知识,但是同时也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虚假的内容信息参杂其中,使学生的身心严重受到干扰。
3.现代高中生的个性特征更加的鲜明。学生往往有着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较强的个性,使得他们当中有不少学生桀骜不驯,对教师的一些观点表现出了反对,造成了教学与个人之见的不协调现象。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较强地面对挫折的能力,遇到事情就哭鼻子,不去想解决的办法,一味地依靠父母,总是处于一个长不大的阶段。
(二)微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绩效欠佳
和对象本身的变化所形成的挑战
1.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这一段时间,总是会出现压力大的问题,有的学生面对就业、升学的压力,导致自己心理方面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说有些学生是独生子女,被家人宠惯了,遇到一点事情,就表现出了娇气,没有较强的生活阅历,在情绪上很容易就出现了波动的现象。与此同时,面对较为复杂的社会化大环境,很难融入到社会中,使得自己感觉到自己很多余,逐渐产生一种消极应对的心理。
2.在学校中,都会设置辅导员,主要负责的就是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由于目前并没有相关的激励机制,辅导员的功能还没有得到有效地施展。所以在高等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辅导员的工作做到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也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二、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一)重视情感的投入
在我们思想教育过程中,注重以情感作为主导,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效应。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所有的教育者应学会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描绘;用自己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在进行思想工作时,尤其在创新的过程时,注意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情感方面的交流与表达,从而,使得教育工作变得很宽松、很有趣。
(二)构建思想工作网络体系
信息技术在逐渐的向前发展,在高校,应该把网络的应用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来抓,不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应用网络工具来进行工作和学习。让思想工作变得优化、创新,这不愧是一个很好的条件。在思想工作、教育的实施中,通过理念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从而使其思想、觉悟得到很好的提高。第一,教育的信息、思想的信息达到共享和交流。还要随时更新在思想工作、教育的各种情况,给予学生更加多的学习资料而进行学习。第二,通过开展在网上进行问题的询问,以及在学术方面的讨论、研究等,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中去解决自己不会的解难问题,以致达到交流和共享。另外,在网上,也可以进行问题的调研,为了把学生的思想、信息弄清楚而进行的,能够随时把大学生的思想问题找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而设置一些教育的课程。所以,在进行思想工作过程中,对于教师需要做的是创新,即对计算机、多媒体使用的创新,从而让课堂变得形象化、生动化。
(三)创新思想工作的优化性
教学的思维也需得到更新而活泼,最终为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来制定出更加科学、更有时效的安排。对于学校而言,要把思想工作作为主要工作来抓,所以,在思想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对计算机、多媒体等的投入,从而,让课堂变得创新化、多元化。
(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大学,尤其进行思想工作时,把学生作为主导的角色,而把教师作为引导的角色,在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感受、体验、需求结合起来分析,因为学生是不同的群体。所以,制定出的教育方案也是不同的,主要是为了教师能够与学生距离缩短而设计。对于家庭状况不好的学生,我们要关注其生活的情况,再给予其思想方面的指导。在工作的具体过程中,教师要逐步去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解放自己的想法,而不要对学生的思维加以限制、约束,而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法,而让学生去更好地学习。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