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凝炼――“特色”文化提升内涵发展之核心
学校文化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深层次表现形式,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全部或大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一所学校最令人回味、品味的就是其深厚浓郁的文化,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群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如何凝练学校文化精神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
1、以环境熏陶彰显棋文化精神。环境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创设个性化的棋文化氛围,“三棋知识、棋手介绍、经典残局、棋人奇画、棋史典故”,一块块校园棋文化宣传阵地,一个个“战场”,不同角度向师生介绍源远流长的棋文化知识,构建完整的文化展示区,图文并茂地展示深厚的特色文化底蕴。而校园绿化中随处可见的石棋盘、石棋子,各种立体雕塑,更是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使整个校园成为了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形成 “一入学校,棋风扑面来”的景象。“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些无声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起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作用,让师生感受到校园浓郁的棋文化氛围,陶冶了情操,在创建棋文化特色学校的过程中起着催化作用。
2、以文化讲坛阐释棋文化精神。特色学校拥有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它不只表现为学校具有个性化的外部环境、独特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及优于其他同类学校的特色项目或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表现为凝聚在学校每一位师生身上的一种良好的气质、精神品质和思想行为,而只有这种内化到师生心里的文化力才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根基,特色学校建设才不会只是一阵风、一抹云。
3、以办学理念诠释棋文化精神。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内容。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而学校精神则是对办学理念的进一步升华,它们与校风、校训等都是师生经过长期努力而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与追求,是学校文化的精髓与灵魂。
结合棋艺特色,学校以价值观建设为核心,提出“走好每一步,点亮每颗星”的办学理念,“走好每一步”就棋理的本意为下棋应通观全局,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学校把棋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方面,寓意学生的成长如弈棋,应通观全局,走好每一步,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学校的持续发展。
二、引领――“特色”文化提升内涵发展之关键
要实现文化立校,凝练是核心,细节是基础,引领是关键。结合学校的棋特色,为了树立全校师生的主导价值观,更好地发挥思想引领和行为导向作用,在华东师范大学基教所专家团队的指引下,学校把“整、圆、虚、和”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涵。【“整”即指综合性、整体性、全局观,这是棋艺最主要的特征,它强调浑然一体的不可分解性。“圆”指平衡、连续、自然。棋艺的最高境界是在于如行云流水,行于当行、止于当止的自然流程。“虚”,虚实相间,指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重视直觉、灵感和顿悟,是一种发散性、创造性思维。“和”是指东方文化中以“中和”为内在的价值取向。】学校管理以“整”的精神纵观全局、以“圆”的连续贯穿始终、以“虚”的灵动创新方式、以“和”的理念引导师生,将棋文化精髓“整、圆、虚、和”融入到各项常规工作中,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实施以人为本的民主化、科学化、温情化管理,强基固本、凝心聚力,以特色文化引领内涵发展,构建“能策划、善决策、会引领、讲合作”的班子队伍,打造“能研究、善合作、有主见、讲情怀”的教师团队,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绽放校园内涵发展成长之美。
三、构建――“特色”文化提升内涵发展之根本
文化是一种价值取向,随着学校发展的深入,学校的发展和竞争力只有在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才具有优势。内涵发展就是一种特色发展,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树立起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在特色的形成过程中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因此,凝结学校特色文化精神,构建良性的学校文化生态,这才是特色学校最本质的标志,也是追求教育内涵发展的长久之计。
论文摘要: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出现对中小学校园文化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对农村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解读的基础上,着力阐述了构建农村学校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逐步到位,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办规模化的寄宿制学校已成定势。这种背景下的校园文化构建也需要在继承优秀传统范式的基础上再度思考,发展创新。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按照著名文化学家梁漱溟“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的论断,我们可以把中小学校园文化理解为校园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它是依附和从属于社会大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管理者依据社会的要求,带领全体师生在朝着学校办学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构成。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整个风貌的体现,是学校的底蕴和灵魂,如办学理念、学校目标、道德观念、校园舆论、人际关系、师生素养及教风、学风、校风等。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指校园人的言行举止的养成,是校园精神文化在个体上的外显。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体现校园文化内涵的物质环境,如墙壁上张贴的名人名言和校训、庄严的旗台和飘扬着的国旗、校园文化橱窗、校园标志性建筑等布置和设施。这四个层面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以内隐或外显的方式共同影响校园人。
二、校园文化的功能
中小学校园有别于成人世界,它受中小学生质朴、纯真的影响,充满着童话般的梦幻,展示着理想般的希望和追求。中小学校园特点和文化内涵决定了它必然具有以下功能:1.教育功能,这是校园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的特征。2.约束功能,主要通过规章制度、校园环境、校园风气和团体氛围等来实现。3.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管理者带动全体教职工转变观念,把个体利益与学校命运和学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共识,真正实现教育服务于学生。4.激励功能,表现在校园文化为师生提供了享受文化和创造文化活动的空间,激发他们更高的参与兴致,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投入到校园文化的自觉构建中。5.娱乐功能,表现在让学生浸润在蕴涵着浓浓的真、情、善、美、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中,使他们乐在其中,愉快、安心、舒心、开心地学习、生活和发展。
三、校园文化的构建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的构建中,我们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基础,搞好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条件,使他们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目前,一方面我们将校园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配备,着力解决好寄宿生的食宿用房,开辟寄宿生活动场所,配置食宿设施,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布置我们的校园、教室和寝室,使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注重校园环境的打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让人心情愉快,精神轻松,做事的积极性高。学校要想方设法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时时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对校内道路、活动场所及绿化区进行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让校园的一景一物,甚至每个角落都说话。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暖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
2.抓重点,搞好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园制度文化包括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文娱活动方式等,是校园人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校园制度文化坚持正确导向,着眼点是建立竞争机制,使校园活动(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常处于竞争状态之中。学校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所形成的良好班风及校风都能得到有力的保证。
当前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制度文化建设必须着手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抓好有关寄宿制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完善。针对具体实际,大致上制订好诸如《寄宿制学生章程》、《学生寝室管理办法》、《寄宿制学生食堂管理章程》、《食堂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等,并且力求量化、细化,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遵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二是要抓好制度意识的培养。学校要高度重视师生制度意识的培养,因为制度文化建设是关键。要利用政治学习、集体晨会、家长会、班队课等一切舆论宣传阵地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三是要抓好制度的实施。学校规章制订制度并不等于就能自然而然形成校园制度文化,校园制度文化能否起作用主要表现在制度能否被校园人所接受,只有当制度这种“外在文化”转变为校园人的“内在文化”时,才能发挥其作用。在抓制度落实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营造实施制度的条件,使其得以顺利实施。
3.抓难点,搞好行为文化建设。
如果说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静态的话,那么学校的行为文化就是动态文化了。可以说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后的外化,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最深刻的部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都是要通过一定的行为和有组织的活动来进行的。如果能用文化来审视这些行为,并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形成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吻合、富有个性、鲜活的行为文化,那么,这所学校离文化育人的境界也就不远了。
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着力点应在寄宿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寄宿生生活辅导老师及食堂从业人员的行为管理上。寄宿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实现,一是加强生活教育,教他们学会过完整的集体生活,学寝室床铺的整理,学生活用品的摆放,学衣鞋的洗刷,学自己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二是加强保健教育,教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学基本的生理卫生知识,学常见病的防预,学自己照顾自己的本领。生活辅导老师和食堂从业人员的行为管理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来实现,一是实现观念转变,要发自内心地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二是加强专业培训,从厨房饭厅抓起,抓实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防微杜渐,严格要求工作人员规范操作,尽最大努力为住宿生提供最优质、最实惠的服务,让他们在这种良好的服务文化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4.抓关键,搞好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目前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周边撤并了一些小规模村小,使得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显得刻不容缓。主要要抓好两方面的建设。一是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具有深刻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激发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具有保护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的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当然,任何优良风气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因此,我们在培育优良校风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不屈不挠。二是人际关系建设。校园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构建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学校管理者、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和教育观,要充分尊重和保护自身服务对象的正当权益,培育民主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积极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全印,孙稼麟.学校文化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1.
关键词:三农问题;网络环境;农民再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9-033-0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立国之本。农业的稳定发展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前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虚拟化、网络化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个领域,并成为影响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第二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为全球第一大网民数量国家。互联网络环境是农业的发展新机遇,同时也对农民再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环境下如何实现农民再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对受过高等教育l的新农民,如何解决其再教育与信息化网络环境的正确对接?这是新时期、新环境下农民教育必须应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民生产、生活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农民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网络环境下新农民的教育策略。
一、农民的生产、生活现状
(一)农业生产
1.农业种植
种地是生活的根本依靠,这一观念在农民中仍占有绝对地位。但是,种什么,如何种,意见不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壮劳力不再把种地作为唯一的收入来源,而选择种植省事粮食,同时外出打工挣钱。国家提出的农业产业化种植模式是增加品种、规模经营、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这是一项农业种植的重大改革措施,是保证农民进一步富裕的有效途径。但是,许多农民从心理上还不能接受,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认为自己的地自己种比较好。这源于农民知识水平较低,商品经济意识和市场观念淡薄,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差,加上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不足,从事农业科研的条件有限,难于承担改进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兴农攻关和指导农民双重任务。但是,不管怎样,科学种田这一思想已深入人心,绝大多数农民认同农业专家的指导。利用科技化种田省工省时省力省支出,年收入很可观。据报道,湖北省阳新县荆头山农场的农工,通过机械化和科技化种田,一人种上100亩田是很平常的活路,效益也比传统种田每亩要高200-300元。没有能够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的农民,就没有科学种田和农业的现代化。为了把农业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必须通过农民再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2.副业生产
饲养家禽、牲畜是农村较常见的副业生产。但是,每家每户自给自足的方式已逐渐从农业生产中退缩,取而代之的是规范化的养殖业。而且大多数农民也认为,很有必要在农村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饲养、养殖业。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认为养殖业投资大,风险大。农副产品加工在农村副业生产中也占有一定比例。目前,小作坊形式在农村仍比较常见,联合经营、入股分红的规模化经营也初见端倪。农业规模化经营是一国农业专业化、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条件。农业规模化经营生产专业化程度高,有利于农业经营者学习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有利于农业机械的利用,也有利于农产品的运销。农民对于规模化联合经营是比较赞同的,但是对其中存在的风险也有恐惧。这些都需要通对农民进行再教育,使其深刻理解农业规模化经营,早日走上富裕之路。
3.无税生产
国家减免农业税以后,使农民直接得到了利益,但由于农资涨价而得利较少。甚至有人认为,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补贴赶不上农资价格的上涨,农民可能得不到任何收益。近年来,肥料、农药、饲料、农用柴油等农资价格持续飙升。据统计,2008年柴油价格同比上涨超过12%。肥料价格上涨幅度达到32.0%-117.1%,大部分农药价格涨幅也在6%-15%。由于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一些农民为了降低农业生产的费用,在生产中减少了农业投资的使用量,或改用价格相对较低的低效的农资产品,其后果是影响了农业增产增收,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了农民应该得到的合理的收益,削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应该说,农业税取消后,对农业生产确实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农民对土地的耕种重新产生了兴趣。问题是,在无税的情况下,农民如何种田?政府如何引导农业生产?农业专家和科技人员如何教育农民种田?保护和提高农民的收益,除了增加对农业生产的直接补贴,以平衡生产成本,关键在于通过对农民再教育,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科学进行农业生产。
(二)农民生活
1.温饱问题
绝大多数农民认为,已完全解决温饱问题。而且,有相当部分农户已达到或接近生活宽裕的小康水平。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成绩的肯定。农民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也希望“穿得漂亮,吃得健康”。但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目前,仍有不少农民就因为缺乏穿着、饮食等方面的知识,影响到自身的健康,甚至因此失去了生命。据说有一位农民,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长时间地每早一餐3个鸡蛋用油、白糖炒着吃,结果导致心肌梗塞猝死。显然,需要通过有效途径教育引导农民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生活水平和质量。
另外,也需要关注的是,在农村还有一些五保户、有肢体残疾或生理缺陷的人员,他们的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需要扶助。这些类人群虽然只是少数,可是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和政府可通过相应补贴、减免养老、合作医疗保险费用等进行安抚。同时,也需要通过对其进行再教育,引导其自食其力。
2.农村合作医疗
在农村实行合作医疗,是国家对农村的一项重大扶持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村居民自愿参加,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然而,仍有不少农民对这一制度持怀疑态度。原因在于时期的合作医疗制度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历次“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制度都没有成功。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自愿筹资机制,许多农民认为等于白扔钱,担心得病后政府不能及时给予合理的补偿以减少农村居民的经济损失。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手续较为烦琐。许多农民,特别是老一代农民对该政策不清楚。有些人交了钱,生病时不知道该怎么使用。相当一部分农民对现今的医疗设备、技术、手段和水平不了解。农民的“看病难”问题仍然存在。显然,国家和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宣传媒体和教育机制,加强和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教育,教会农民如何正确地认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利弊,要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不要简单地灌输医保知识。
3.养老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已迈入老年型社会,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增速很快,特别是农村劳动力人口急剧老化。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有老年人口8 557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相对于城镇来说,农村的社会保障措施不够健全,农民的平均收入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加之农村的青壮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的养老问题就变得十分棘手。建立农村养老保险金制度,将是稳定农村社会的一项深远措施。但是,农民对这一措施的认知程度差异很大。据调查,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农民选择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养老的意愿更高。因此,有必要通过对农民再教育,加强宣传,增强农民对社会养老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以消除或减轻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不信任感。
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应该意识到,农业发展、农村面貌、农民收入方面仍滞后于国家整体水平。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二、农民再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教育理念有偏差
农民教育的发展,在提高国家的农民综合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外,政府十分重视农业教育,有专门培养农业技术工人和农业技术人才的培训机构。例如,法国政府规定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取得合格证书,才能享受国家补贴和优惠贷款,获得经营农业的资格。但是在我国,尽管国家也非常重视农民的再教育,并且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然而这项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民的教育理念有偏差,而这源于我国社会对农业、农村和农民认识的偏差。城市居民瞧不起农村,认为“农”意味着“脏、乱、差”。城市子女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或到农村工作。农民自身也认为农村生产和生活是低等的,是社会的底层,常以“考不上大学,就得回家种地”鞭策子女上学。就算是考不上大学,农村子女也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来摆脱农民的身份。
(二)农民接受再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一些农民认为接受教育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祖辈们没有接受什么教育,照样把地种得很好,认为农业生产不需要什么知识和技术,只要肯去干,就能有收获。这些陈旧的观念在农民群众中仍占有相当比例。再加上农民接受教育后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明显,也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又返回农村从事农村生产和生活的新农民来说,曾经的学习过程没有改变其脱离农村的命运,使他们对接受教育能够提高综合素质、改善生活质量表示怀疑,甚至产生反感。从2002年开始,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持续严竣。这其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毕业生占有较大比例,他们的家庭背景使其在就业上相对困难。一大批从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无门的情况下,不得不返回农村,成为“新农民”。他们文化水平比较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但是在其农业生产、生活的基本知识很差的情况下,其抵触情绪影响了再教育的推广。
(三)农民再教育投入不足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制约其再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资金不足。世界银行发展报告调查资料显示,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是世界平均水平为3.6%,我国教育投入的水平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00年,也只有2.87%。而在这部分教育投入中,农民再教育投入所占的比例非常低。这直接造成从事农民再教育的教师的工资长期拖欠,农民再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有效保障。
在农村再教育投入方面,最近几年中央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有所增加,特别是在低水平和在长期欠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补偿性的投人。但是,必须认识到,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再教育的实际需求。尽管国家直接用于农民再教育的资金有所增加,随着物价消费上涨,农民再教育的费用相对而言不仅没有增加,有的还有所下降。更何况农村税费改革(“两取消”)给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带来巨大的新的缺口,中央政府还远没有承担起其应尽的责任。
(四)农民再教育内容陈旧
目前,农民接受再教育的内容比较陈旧,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化,与现实农业生产基本脱离。有些教材还停留在教农民识字认句的水平上,关于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很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农民再教育的初衷,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农民接受再教育的积极性。根据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的特点,农民再教育的重点是16-45岁的中青年。而这部分农民绝大部分就读于普通中学,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却又是“农盲”、“科盲”。他们需要的是学习农业新技术及经营管理,而不是基本的文化知识。
(五)农民再教育模式滞后
在农村,农民再教育方式仍以职业学校为主体。但是,这种以固定地点开展的农村职业教育大部分已面临尴尬境地。新进教师没有实践经验,老教师无法适应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这类职业学校没有基本的农业生产实习基地。这对农民特别是新农民接受再教育没有吸引力。在许多地方,农民不能就地学习,无法及时掌握较新的、较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国家提倡的。科技下乡”服务措施,缺乏长期的制度化管理,导致这种传播农业实用技术的手段流于形式。另外,农民工大军的出现,使得一大批农民的流动性增加。采用固定地点、固定时问的传统农民再教育方法,很难再让这类农民接受。在农闲时,青壮年劳动力多出外打工,大批的妇女和老人留守农村,如何根据他们的现实条件实施再教育,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网络环境下农民再教育策略
网络信息容量大,更新快,有很强的娱乐性,容易吸引人的兴趣,特别是网络的交互性使得其成为四大传播媒体中最有效的传播方式。网络媒体具有无法替代的实时交互功能,这让网络教育成为一种极富自身特色的崭新教育形式。根据农民再教育工作的需要和特点,将网络技术引入其范畴,用教育新内容、新方法占领农村网络阵地,开展贴近农业生活、贴近农村生活的网上农民再教育活动。这对于促进国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农民再教育的网络体系
目前,我国的网络化教育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网上授课、网络精品课程等形式日趋完善。然而,中国的网络教育主要针对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等专业技术方面,具体可分为幼儿网络教育、中小学网络教育、高等网络教育、企业网络教育、职业与认证培训网络教育等五个领域。但是,对于农民再教育,仍是一片空白。也有个别农民再教育培训机构在网上挂出农业知识网页,但也只是流于形式,谈不上体系。
作为农民再教育的专职学校,应结合三农特色,利用微博、BBS等网络论坛,构建农民再教育的新阵地。构建农民再教育的网络体系,应涵盖所有以网络及其他电子通信手段提供的学习内容、运营服务、解决方案及实施咨询等领域。另外,要不断地完善这一体系,包括开辟新领域,采用新手段甚至引导优秀农民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农民参与进来,共同提高农民再教育网络体系的运行质量。
(二)开拓农民再教育的网络新途径
要充分发挥网络页面的主渠道作用,推进农民再教育课堂进网络。将网络与农业知识理论课堂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将相关文字、数据、声像、图形、动画等形式的农民再教育信息放置在农村网页上,积极对农民进行教育、激励、引导,突破固定地点、固定时间的传统农民再教育方法的束缚。
网络环境下的农民再教育不应当局限于网页的浏览方面,还可以通过QQ、飞信、MSN、BBS等途径。通过建立群、组。这样,方便专业教师、技术专家、政府部门与农民之间的及时交流与沟通。特别是对于一些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上遇到的一些问题,可采用这些途径向国家和社会传递信息。对于一些农民在现实中不愿说、不敢说的意见,往往是做好农民再教育的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农民在网上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是农民真实思想的流露,国家和政府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这些网帖,从而找出对策,对农民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引导。
(三)丰富农民再教育的网络内容
互联网的应用被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如何吸引农民的“眼球”,满足农民的认知需求,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农民再教育体系必须要占领网络阵地,坚持以科学的理论、高尚的情操、具有感染力的网络活动教育、鼓舞、激励和引导农民,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向农民传授技术知识,帮助青年农民学习各种专业技术,制订生产计划,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要将农民切实地吸引到网络教育中,在网络环境中提高整体素质。关键在于增加农村实用知识的教学与内容,要贴近农村实际,符合农业生产,适应农民需要。内容有时效性、可读性和生产指导性。农民再教育的网络内容包括基础课、人文科学和专业技术知识,具体内容有新农民的职业教育、农业专业技术、农业机械、农业政策、农业经营管理、计算机技术、民主道德公民教育,以及农副产品的加工储藏销售知识。比如:增加粮食新品种、新农药等,增加农业联合生产的管理知识、新型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高附加值的养殖新技术等,增加农民比较关心的医保、养老等国家政策,增加用工信息,农民工合同、赔偿等事宜。充分发挥科教兴农在农民教育中的先导和基础作用。
(四)完善农民再教育的网络管理制度
互联网在给农民再教育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互联网的全球性和渗透性使农民再教育容易受错误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侵袭。网络上大量的信息内容复杂,良莠不齐,影响了农民再教育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农民在这些方面的辨别能力相对薄弱,在没有正确引导和有力监督下,容易受到这类思潮的冲击。为了保证农民再教育的质量,要求网络服务体系能够提供全天候的优质服务。如何站在网络整体的高度,审视农民再教育网络体系,为整个农村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就成为网络环境下农民再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