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化学的难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创新教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2-2824-03
培养创新性人才是新时期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心所在。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创新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各个高校都提出了各种创新教学模式,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学环节”,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有机融合形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教育包含教和学两个方面,其基本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这一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教育心理学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可见,学生的学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1]在学生的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学生这一要素主要通过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目前的实验教学研究主要侧重于在“教”的方面,凸显了对教师的要求,大都缺乏对教学主体——学生的深入研究,对学生的创新因素现状缺乏正确认识,创新教学效果不佳。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非常迅猛,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素质的倾向,非常不利于创新教学。为克服这种不利因素,创新教学特别需要在学生认知能力上,进行针对性的设计。笔者承担了同济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工作,经过多年的教学实验,得到的体会是:在创新教学在高校实验教学模式设计中,注重自主有限化、内容多样化、过程规范化。
1 高教大众化本科学生个性特点
1.1 我国高等教学现状
按照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的学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15%~50%之间为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2][3]随着高校入学人数的急剧增加,我国高等教育早在2002年就已经基本达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15%的临界点[4],据教育部统计,2010 年我国各种形式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3105万人。数据表明,我国现阶段已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1.2 当前我国本科学生个性特点
应试教育和独生子女教育对高校学生的认知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应试教育指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应试教育下的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当前我国本科学生学习态度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对高校学生现状进行的相关调查结果令人担忧。调查显示:
1) 有超过1/5的学生认为大约有2/3的学生学习不努力或基本不努力;近20%的学生有过逃课经历;
2) 对同学之间抄袭作业的现象认为“无所谓”或“可以理解”的占80%以上;有近40%的学生对考试作弊表示“可以理解”;
3) 近1/4的学生上课时边记笔记,边做其他事情。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学习态度松懈而散漫。[5]
造成上述问题有原因很多,但最普遍原因是:
1)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中小学阶段的应试教育使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分数才是衡量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考上大学是其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来源。进入大学后,解除了高考压力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认为,考上大学已经完成了学习的主要任务,于是他们失去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
2) 大学考核体系的单一。在当今的高等教育当中,考试分数仍然是考察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标准,不免落得与应试教育一般。
3) 急功近利的学习。受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的大众心态影响,有些学生只对那些他们认为的课程才认真对待,对其他课程应付了事。[6]
2 创新实验教学难点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所谓创新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由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实验,也包括由学生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实验[7]。
奥苏伯尔[8][9]将学习阶段由简到繁分为如下五类学习阶段: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概念和命题的运用和解决问题与创造。解决问题是概念和命题在复杂情境中的运用。学习者遇到的新情境越复杂,新情境与原先学习的情境越不相似,问题解决的难度就越大,要求的创造性程度就越高。
创造学习是学习的最高阶段,创新实验教学就是一种创造性学习。研究表明,影响创新性关键因素涉及环境、智力、个性,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实验教学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创新实验教学所需要的要素和学生具备的因素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2.1 创新教学要素
创新活动是一项高端的学习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因素,即所谓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创新能力的基石,若缺乏它们,创新无异于空中楼阁;但仅有它们,也不能保证个人拥有高超的创新能力。创新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关键因素:较为理想的创造性环境、较高的智力和完善的人格个性。
1) 创造性必须具有较高的智商。研究表明,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创造性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但高智商并不一定具有高创造性。
2) 理想的创造性环境。包括宽松的心理环境和教学环境。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的能力。
3) 良好的人格个性。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二者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
2.2 创新教学中存在问题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智力水平应该不是一个大问题,总体而言。高校学生在同时代年轻人中,智力水平应处于上乘。目前的差距主要存在于学生的人格个性和所需的创造性环境不够完善等方面。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
1) 大多数学生难以短时间内达到创新实验所需要的专业水平。创新实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创新,它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以计算机网络实验为例,实验内容必须局限于计算机网络,需要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因为理论课和实验课实施时间太短,大多数学生不具备专业知识,对于稍有技术难度的设计性技术实验,学生反映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做。
2) 学生之间能力差异大。班级人数较多,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更加明显,象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少则也有60人,多则上百。
3) 学生普遍缺乏抱负和强烈的动机。对创新缺乏激情,由于课程繁忙,许多人本身就是疲于应付,对于不确定的任务,一拖再拖,即使做了,也是流于形式,寻找最简单的实验
4) 创新活动缺乏评判标准。一是在创新过程中容易走过场。鉴于学生自身对于创新实验的理解能力有限,自身知识积累不够,实验条件受限制等问题,很容易造成学生实验过程中虎头蛇尾,名为创新,实际毫无“新意”,甚至是走过场的问题。二是对于学生申请的创新活动,缺乏一个评判的标准,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申请的创新活动进行评判,积极和学生沟通,找出其中的创新点,指出难点和不合理的地方,在保证创新的前提的情况下,避免学生因为过分强调“新”而忽略客观条件,夸大实验结果,偏离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初衷。
3 创新实验教学对策
3.1 创新教学对策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对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创新实验教学模式设计对策。
1) 提倡过渡式创新设计教学模式。维果茨基[10]针对传统教育学的观点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概念,即除了最低教学界限外,还存在着最高教学界限,这两个界限之间的期限就是“教学最佳期”。最佳期的教学之所以能干预发展的进程并对其施加决定性的影响,就是因为处于最近发展区内与教学相应的发展程序尚未完成,心理机能尚不成熟,因而教学有可能以一定的形式组织这些机能的进一步发展并决定其今后的发展情况。过渡式创新设计就是根据学生的差异,建立符合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既照顾到普遍学生的创新水平,又保证高素质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途径,使不同情况的学生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 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一是创造个性化实验环境,让学生对实验内容有选择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二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开发自身的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积极性,注重对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例如敢于面对挫折,接受挑战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有利于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最后,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使学生通过处理所获得的信息,使新旧知识融合贯通,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心里上的需求,体现自我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加创新意识。
3) 强调创新实验过程的工程化管理。工程化强调对实验过程的管理,并不干涉实验的内容,实验内容及开展还是由学生自主管理,充分尊重其自身意愿,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散思维进行创新活动。实验过程强调是对过程的记录,监督实验的开展,变事后监督为事中监督,实质上是对宽松的教学环境的约束,保证创新的质量,避免走过场。
3.2 创新实验教学对策的应用
上述创新对策在笔者教授的计算机网络实验中得到了运用。计算机网络实验,作为基础实验课,覆盖软件学院全体本科生,每届学生人数200人。实验目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验,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使用,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的理解。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网络设备管理基本的技能,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设计类项目是计算机网络实验中的最后一个实验,前7个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将提供相应的实验指导文档,该实验项目是创新性项目,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整个计算机网络实验的焦点和亮点。最初的综合设计类项目称为组网技术实验项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自主设计实现基于网络、具有一定完整性的各种网络应用实验。从学生实验结果来看,自学院2002年成立以来,7个验证性实验都完成得很好,但最后一个组网设计实验效果很差,流于形式。
针对学生认知状况,依照创新实验对策,重新设计了综合实验成为两个层次多个模块的全新综合实验项目。
3.2.1 模块式分层次综合实验项目设计
1)第一层次是自主型综合实验子。完全由学生自主设计和完成,但只能适合少数高水平学生;作为鼓励发展的方向,予以政策倾斜,在具体教学方式上,进行重点倾斜,单独配备实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考核成绩加分。
2)第二层次是半自主型,基于模块式选择型综合实验。由教师预先创造多个实验子项,主要是指定实验的方向和环境,由学生自主设定指定方向下的具体目标,自主完成。适合绝大部分学生,也是作为自主设计创新的中间过渡。目前软件学院网络实验室的设备条件,可以建立三个实验项目子项,以后将滚动发展。
3.2.2 实验项目实施
允许建立实验小组,推行项目管理制。通过申报,审查可行性;通过可行性分析后,由学生实施;教师对最终结果予以考核。
此套方案已在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实施了两年,涉及软件学院2010级和2011级共149人,全体学生都参加了综合实验,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同时也印证了绝大多数学生的确需要过渡型支持,选择型实验比重较高,2011年,选择型占83.7%;2012年,自选型综合实验78.95%。
4 结束语
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不但对学生是个挑战,而且对教师也是个挑战,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创造性设计,本对策是在同济大学软件学院的实验教学经验总结,希望对从事创新教学的老师们有所启迪,并提出不同看法。创新教学本身就不能一成不变,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个性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孟令全.教与学关系新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4(7):32-36.
[2] Martin Trow,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 o M as s Higher Education, Conference on Future Structures of Post – secondary Education, Paris 26th- 29th June, 1973. 63.
[3] 马丁·特罗,徐丹,连进军.从精英到大众再到高等教育的反思:二战后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形态与阶段[J].大学教育科学,2009(3):5-24.
[4] 杨黎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产生,发展及意义[J].现代教育科学,2008(3):9-13.
[5] 秦向前.大学生学习态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
[6] 孙亚云.大学生学习态度的问题研究[J]经济师[J].2006(8):114-115.
[7] 王英华,许家宁,魏士刚等.基础化学创新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7-9.
[8] Ausubel,David Paul.The psychology of meaningful verbal learning,Grune & Stratton(New York),1963.
关键词:顶岗支教 化学教学 反思 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89
河北师范大学自2006年初开始实施“顶岗支教”工程。通过“顶岗支教”,使农村中学教师有了一个“充电学习”、“休善生息”置换培训的机会,这对于广大农村中学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专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通过“顶岗支教”,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关注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并以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修订、专业课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进与创新。
笔者曾参与指导59名学生、在9所中学为期半年的“顶岗支教”。在充分肯定其成绩的基础上,也发现了“顶岗支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生对所教学科(化学)的专业知识把握不够到位,其表现为:一是对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不能做到融会贯通;二是对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把握不准;三是对书本上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教学与生活、生产实际不能很好地联系。
第二,学生的教学技能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当然,对于“顶岗支教”的学生,从教学艺术的角度去要求不太现实,但对于教学,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必要的教学技能。比如,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组织技能,语言表达技能、板书技能、媒体运用技能等,都需要认真培养和训练。
第三,学生对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理解有待深化。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从课程理念的更新、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评价的实施,向过去的传统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顶岗支教”的学生,其本身对新课改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很难落实到课堂教学上。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笔者作为高师院校化学专业的学科知识教师,从大学化学教学的视角,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1 了解中学化学课程内容,加强大学化学教学的针对性
大学化学的课程内容涉及不同领域,尤其是大学化学的选修课内容,与生活、生产的联系更为紧密。如:电池、药物化学、环境化学、化学与生活等,这些内容与高中化学的必修、选修模块密切相关,顶岗生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既丰富了化学知识的内容,又能初步熟悉高中化学不同模块的内容。
例如:我们常喝瓶装水,可瓶装水是怎么生产的呢?在选修课上,通过展示一系列的图片讲解瓶装水的生产,然后再讨论家用饮水机的优缺点。由于这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此能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这一过程中能涉及到金属离子和水垢的去除方法、电化学知识、紫外线消毒、水的检测等知识。电池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而且在2013高考全国卷中也出现了关于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的试题。锂离子电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原理、电池组装、与电池相关的参数等在选修课上均有所涉及,这些知识的学习为以后的初高中化学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2 突出化学学科特点,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的学科特点。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大量的实验内容,有些实验是固定的,只要按照要求做完即可,有些则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改善实验。通常我们演示酚酞遇碱变红实验时,是将酚酞滴入碱的溶液中,溶液变红。如果提前将酚酞和碱溶液涂到烧杯壁上,晾干,烧杯看起来与普通烧杯无区别,然后将水倒入此烧杯中,水变成红色。这个实验就如同变魔术,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探究原因时,学生就能理解,从而成功讲解了这个问题。氢气和氧气,在通常情况下不反应,但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和氧反应放电,使灯泡亮,(如图1) 这就是燃料电池。氧气来自空气中的氧,而氢气则自制。此时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氢气:比如,铝、镁和碱、电解水等。在这个实验中,涉及到了金属反应制备氢气、水电解、燃料电池、铝等金属的回收、氢氧可逆反应的条件等知识内容。总之,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兴趣,接下来再进一步讲解与实验相关的内容,能增加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图1
3 转变大学课堂教学方式,倡导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
现在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科学探究、自主学习,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授课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比如:第一,在课前给学生提出问题(化妆品的制备及原理),学生能通过收集材料、分析,基本了解某类化妆品的作用原理以及与化学的相关性,最后由学生进行讲解,然后大家进行课堂分析;第二,在课堂上由老师提出问题,大家讨论后给出具体的实验方法;第三,引入科学研究的表征方法,理解微观物质。授课教师多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对物质的分析和表征有独特的观点。原子、分子、物质的量等微观量是学习过程中比较难以理解的,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给出微观粒子的隧道扫描电镜下微观粒子的图片或者粒子反应的flas等形象的素材,有助于微观世界的理解。除此之外,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师生互动教学产生清晰的认识,从而在以后的顶岗过程中能应用。
在顶岗实践过程中,顶岗生运用所学的大学知识,通过某一主要问题形象生动的讲授,将难理解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相对于目前在课堂对某一知识点的着重的讲授,通过生活中的实验现象将不同知识点关联起来,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学生对内容的学习及记忆相对比较深刻,从而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作者简介:柴玉俊,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
学校在1999年将“大学化学”课程列为校级教改项目,并随着2002年院校合并、专业调整,在2004年又将“大学化学”课程列入省级教改项目进行研究.通过几年的教改实践,在广泛调研和吸收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基础上,对“大学化学”课程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多方位改革尝试,以期探索新形势下“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新模式.1课程名称的历史沿革大学化学,曾又名普通化学,与“GeneralChemistry”中文译法有关[2].1997年以前,与国内多数院校一样,河南科技大学将非化学化工专业化学课程称为“普通化学”.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普遍认为“普通化学”译名掩盖了课程的真实教学目的、教育任务和教学内容.1997年,全国开展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河南科技大学借此对本科教学计划进行大调整,把“普通化学”更名为“工程化学”,并把“工程化学”列为各工科专业的必修课.但在实际教学中又发现“工程化学”的含义太窄,不能全面反映人们生产、生活、环境等各方面与化学的联系.表现在化学已经渗透到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农业科学、地质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并影响着人类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化学社会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显著特点之一.因此,21世纪的高等化学教育势必面向全体大学生,化学课程应与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同等重要,属于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课.为此,1999年将“工程化学”更名为“大学化学”.
课程教学目标
21世纪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未来人才质量的差别,不仅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其中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居于重要地位.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由于自然科学发展的日益微观化和交叉化,化学科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日益广泛、深入和复杂,化学同其它学科相互渗透的关系日益密切.非化工类专业学生学习化学,不仅是学习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化学思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3].据调查,大部分报考工科院校的中学生实际在高中二年级后就不再学化学.而这些虽选考化学的中学生,大都考取的是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在大学里大都只有一门化学课.因此,大一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培养要求就决定了非化学化工类学生今后所具备的化学素养,学生通过大一化学课程的学习在化学素质方面应比中学生有质的提高[4].考虑到目前中学化学课程的基本要求、中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大学中其他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诸因素,将“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实验技能,能以化学观点分析、解决专业和生活中出现的化学现象和问题,具备基本的化学素养.
课程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重组
依据“大学化学”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化学知识的科普性和应用性.简述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的结构基础等基本理论知识,体现化学与多门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及相互作用,反映化学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新成就.为此,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优化,重组了课程体系.教材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重要媒介,是提升教学水平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因此教材建设是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一环.1998年以前,河南科技大学非化学化工类专业一直沿用浙江大学化学教研组编写的《普通化学》,1998-1999年,曾试用浙大陈林根教授编的《工程化学基础》,两种教材在内容编排方面虽各具特色,但随着高校的扩招、专业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有待优化组合.为此,针对非化学化工专业特点,汇集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该课程教学学时少,涉及专业面广的具体情况,吸取兄弟院校的经验,借鉴同类教材的成功之处,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自编了《大学化学》教材,在教学内容及组织编排上均作了较大调整.
1精简理论,强化实用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扩大,化学理论知识也在丰富和加深,需要向学生传授的内容会越来越多.因此,针对非化工类专业学生多数仅需熟悉和了解化学知识的角度出发,大幅度精减了原《普通化学》中化学原理、物质结构、化学品制备、计算和检测等方面的内容,适当保留了必要的化学基本理论,充实了应用型实例和科普性化学知识,尤其是精选了常见的和具前沿性的应用实例,补充了与化学学科相关的材料、环境、能源和生命等学科的内容.
2突出化学对其他学科的渗透作用学科交叉渗透是当代学科发展的突出特点,化学学科尤为突出,需要在各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必须讲授化学方面的知识.“大学化学”教学内容的改革,突破了原《普通化学》和《工程化学基础》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模式,将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生命、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以及化学与工业用油等设专章讲授,并特别体现了化学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新成就.因此,自编《大学化学》教材内容共设八章,其中1、3、5章属化学基础理论,2、4、6、7、8章为交叉学科.
3合理编排章节内容对《大学化学》教材内容采取优化整合和科学编排,化学基础理论集中在1、3、5三章中讲述,交叉学科专章紧跟其后,形成化学理论和专业实际的有机结合,但又保持了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例如,第1章中讲述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第2章则介绍化学能源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第3章讲述化学中溶液的特性,第4章讲述环境的化学污染与保护,第5章讲述物质的结构,第6、7、8三章分别讲述化学与材料、工业用油及化学改性、化学与生命[5].
4拓展教材适用面根据授课专业的具体情况,主讲教师可依据内容与专业的相关性,有选择的讲授.例如:对环境设计、土木工程等专业,系统讲授第1、3、4、5章全部内容,重点讲解第6、8章部分内容,简单介绍第2、7章内容;对交通、车辆专业,系统讲授第1、2、3、5章全部内容,重点讲解第4、6、7章部分内容;对机电系的机电、液压、机制、轴承、测仪等专业,系统讲授第1、3、4、5章,重点讲授第2、6、7章部分内容,第8章只作简单介绍.为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可在相关章节中穿插播放一些音像材料,如第4章穿插环境问题、第6章穿插高分子材料.#p#分页标题#e#
5完善教材内容与出版使用自编《大学化学》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通俗易懂,每章后编有适量习题和思考题,便于学生自学和练习.教材初稿于1999年完成,先自行印刷在原洛阳工学院五个系18个专业试用,稍加修改后于2002年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第一版.2005年,融合本校和其他院校教师在授课中对本教材的使用体会,对第一版进行了修订完善,再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第二版.目前,河南科技大学工科院系中几乎所有非化学化工专业均使用本教材,洛阳理工学院部分工科专业也选用本教材.
探讨高质量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将不断涌现,使得教学内容的增加与教学学时的减少成为制约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突出矛盾.因此,在探索教学内容创新的同时,为提高教学质量,还应研究和改革“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为配合自编《大学化学》教材的使用,目前已将授课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并在2003年秋季投入使用.课件中,化学原理、物质结构中多数抽象内容采用动画、图景、模型来表述,化学在工程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利用录像来演示,形象逼真,学生如同置身于社会生活、生产情景中,既克服了口头表述的抽象性,又拓宽了教学内容.
2精选授课内容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学生已具有的化学、物理、数学基础,找准衔接点,避免重复,使授课的重点集中对新概念的理解和新知识的综合运用上.对学生通过自学可掌握的内容,教师只作引导性或归纳性讲解.比如,中学化学中有关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的热效应、氧化还原与电化学等定性知识已有比较详细的了解,但缺乏定量的概念,因此平衡常数、速率常数、热效应、电极电势等的计算,在“大学化学”授课中应作为难点和重点予以详细讲解.
3改善实验教学内容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又是工科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戴安邦先生曾提倡:“只重视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教学是片面的化学教育,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学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因此,在“大学化学”课程40学时的教学中安排了8学时的实验课,占总学时的20%.精选了4个实验,包括验证性、应用性、仪器操作和自行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巩固和充实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5课程教改成效自编《大学化学》教材及配套《大学化学实验》指导书已在多届学生中延续使用.目前,每年共有5个院系、19个专业、56个班、4200余名学生、12余位授课教师使用本教材.结合各专业特点,授课教师在授课内容上有所侧重,并通过实验,巩固对课程的理论学习,培养基本的化学技能.为及时了解“大学化学”课程教改效果,近三年来,多次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及其他形式,征询各方面对“大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意见.
关键词:原创题;有机化学;命题思路;考查意图;教学研讨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5)2C0070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 命题思路
2.1 渗透新课程理念,追求命制形式的创新
两道试题命制均以能力立意,对学科知识、方法和素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
(1)有机基础试题采用物质中心或反应中心的辐射命题模式,而有机实验探究试题采用以处理工业废水的问题解决模式,追求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2)在命制形式上追求创新,如有机基础考查中增加了知识的动态建构和科学方法的运用,突破有机推断和合成的内部静态封闭考查。废水处理的有机实验探究包括“成分探究、物质分离、物质检测”等过程,突破考查角度单一、功能相对集中的情况,挖掘和展示有机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和应用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2.2 动态考查核心知识,关注多种信息的解读
结构简式、方程式、反应类型作为中学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基础性、建构性和生长性。结构简式是有机化学的“词汇”,它表明了有机物的结构方式,以价键为准则表示原子间的连接顺序、数目配比、碳骨架和官能团,方程式是有机化学的“语言”,主要是用结构式及反应条件来表明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反应类型是有机化学的“内涵”,是有机反应的微观表征,与反应机理密切相关[6]。三者都是试题命制关注的重点。
试题融合高考四大题型中的文字信息、工艺流程、图表信息,提示信息等形式,将综合素养考核进行项目分解,达到能力与方法考查的设计与追求。信息多样性主要基于能力选择和层次的要求。在信息解读、迁移和运用过程中,追求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2.3 问题针对性强,兼顾引导性与开放性
笔者在问题设计时,首先针对有机基础或实验的重难点和核心步骤,反映主干知识、科学方法和化学思维,关注知识点、线、面结合和重、难点的突破。其次,注意兼顾答案的预设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和创新的可能。其三,针对体现能力追求的引导性和综合性,如通过原理分析、有序实施、数据处理达到方案设计的不断深入,同时在实验的“取样、操作、现象和结论”等的相关性和匹配性中完成探究过程。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编.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数学(理科)、英语、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95.
[2][3]刘在群编著.有机化学学习笔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39~296.
[4]林屹,秦炜,黄少凯,戴猷元.溶剂萃取法处理苯酚稀溶液及其废水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3,(3):261~265.
关键词: 分析化学课程 建设多媒体 教学课件建设
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关于测定物质的质和量的科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同时又有严密、系统理论与实际密切相结合的学科。分析化学作为四大基础化学之一,成为化学、生物、环境、食品乃至材料等诸多专业的学科基础课[1]。
长期教学发现分析化学在以往教学中主要存在教材内容丰富、知识点多、课时不断减少的问题,这样在教学中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消化程度[2]。为推动分析化学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利用现代信息及网络技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学习,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课程内容,所以本文对分析化学多媒体课件进行建设。
分析化学多媒体课件利用Adobe Dreamweaverruan软件制作,安装运行方法为360软件。基于简单、通俗易懂、设结构清晰、定位准确、表述规范、与课堂同步原则加以建设,适合相应认知水平的学生。操作方便、灵活,交互性强,启动时间、链接转换时间短。本课件共有以下几个模块:
1.课程介绍
分析化学这门课程实际授课包括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且理论和实验分别为独立课程,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本环节主要介绍分析化学及实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形式、主要内容。通过此环节建设,便于自学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及主要内容,进而充分了解分析化学的作用、任务及意义。
2.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进程的总和。本课件中的大纲分为理论课程大纲和实验课程大纲,此环节建设从教学角度出发,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了叙述。主要介绍了各章主要内容、难点和重点。通过教学大纲,学生了解了分析化学的重点及难点,可以有的放矢,攻克难关,充分学习掌握分析化学的知识点。
3.教学ppt
理论教学ppt与实际教学同步,便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消化知识点。ppt色彩搭配协调,视觉效果好,符合视觉心理。界面布局合理、新颖、活泼、有创意,整体风格统一,导航清晰、简洁。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动画切合教学主题,和谐协调,配合适当。制作精细,吸引力强,激发学习兴趣。逻辑结构清晰,层次性强,具有内聚性。其中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知识内容范围完整,知识体系结构合理。重点难点突出,启发引导性强,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利用ppt,对于难度较大的地方机动自主调节学习进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自主学习、复习及消化知识点。很大程度解决学生笔记难记,复习难度降低等实际问题。通过每一章节理论ppt制作,了解每章节小结、问题提示、课外知识和知识点归纳等功能。一些相关课外知识的介绍可以提高学生对分析化学的认知,每一章节知识归纳让学生系统领悟各单元知识框架。
4.电子教材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促进教师和学生在分析化学学习领域内沟通与探讨,配合多媒体课件中的教学ppt,利用网络资源――《分析化学》华东师大等编著的第四版,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方便学生自学。通过以往对学生使用纸质教材习惯的研究对比发现,电子教材的优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加入书签、标注和笔记等功能。具有丰富色彩的调色板、万能橡皮擦和荧光笔等辅助工具可以让学生随意对电子教材进行标识、擦掉不想要的标记或更改标识;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一颜色对电子课本进行标注,通过各色荧光笔对电子教材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分类。进而达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和强化记忆,从而轻松攻破知识难点,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目的。
5.实验内容
包括实验的电子教案和教学ppt,优化分析化学实验结构和数量,内容完整翔实,方便学生预习,掌握实验基本原理、实验内容,探讨、分析、解决分析实验问题。实验视频点播,直观、简洁的实验ppt教学内容容易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实验中学生动手做的效率;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让学生的潜在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发挥,造就与时俱进的、具有独立思考、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强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6.习题与思考题
通过此环节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本模块有各章书后思考题及答案,以及8套分析化学试卷,便于学生自学、复习及自我检测。由于学生自主学习某一课程对该课程需达到的目标状态缺乏全面细化的了解,造成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还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不能轻易确定。做习题在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检验学习效果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认真完成课堂作业,积极主动地发挥每一道习题特殊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有效提高思维能力,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7.在线答疑
通过此模块可以学生为核心进行远程教学,支持学生在线提交疑难问题,教师通过远程电子白板进行在线解答,同时分发参考资料或各类通知给在线学生。较好的人机交互――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交互、讨论。通过此环节,做到问题不拖延、不积累,难点疑点及时消除,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课件建设简洁不花哨,通俗易懂,与课堂同步,实用性很强。采用多媒体手段,利用网络、图、文、生等交互作用便于学生熟练系统地掌握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全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作用,并将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恒武.分析化学基础课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调查和思考[J].大学化学,2009(06).
1化学知识体系的庞大与无机化学教学时数的限制
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知识的丰富,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多,书越编越厚,除了化学平衡和元素化学的知识外,还有物理化学的热力学,反应动力学,电化学及“结构化学”的原子结构等内容,知识点密集且理论性强。以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所用教材为天津大学杨宏孝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无机化学第四版,550页,教学时间为54学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完全部内容,显然是很费力的。因此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和对学生的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
2学生自身条件的局限
无机化学的授课对象是刚刚考入大学的大一新生,一方面他们在高中早已习惯了题海战术,习惯了中学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面对课时少,知识面广,思维跳跃性强的大学有着强烈的不适应。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他们在学习初期很容易产生眼高手低的感觉,轻视学习,随着课堂进度加快,中后期面临着信息量大﹑重复少﹑练习少,心理准备不足,普遍感到学习起来很吃力,茫然不知所措,很容易产生焦躁和厌烦的情绪,甚至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这样直接影响到他们后期的学习。另一个方面他们正处在由中学角色到大学角色的转型期,他们中大都是缺少锻炼的独生子女,以前在生活和学习上极大程度地依赖老师和父母,现在突然失去监督和管理,茫然不知所措。很多学生都反映大学老师上课内容多,讲课速度快,很多时候都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课后自己看书也不太明白,导致出现“教师忙于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尴尬局面。其根本原因是忽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对大学授课时间少,授课内容多的情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3课程教学内容知识陈旧,缺少灵活性
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无机化学一直以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基础,元素化学为课程教学基础内容,知识点更新不大,而且还含有中学的内容。以元素部分为例,元素部分的知识琐碎,系统性不强,而教材中往往只是罗列材料,削弱了理论对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指导作用,讲起来平淡乏味,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4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学习感到很枯燥,认为是一大堆的英文符号和没完没了的数据以及无穷无尽的计算,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难以为社会提供创造性人材,达不到新的教育机制对“无机化学”教学目标的要求。
5师生之间缺乏及时的沟通交流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学生有点太怯于与老师沟通了。大学的老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学生沟通较少,很多学生每周只能和老师见上一两面。相对于高中时同老师的见面频率而言,明显少了很多。师生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随之也就大大减少,三成大学生整年“师生零交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们通常只有在课上或是课间时才会和老师有互动,尽管大多数学生和老师愿意相互交流,但有时候似乎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
6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不同步性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理论课进度相对实验课有些滞后,导致实验环节时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不理解,对实验步骤懵懵懂懂,多数学生完全按照实验书所给的步骤来做,不加以任何思考,这样就导致实验做完原理步骤忘完,完全达不到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目的,还会让学生认为这是一种负担。针对以上问题,优化无机化学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改革教学方式,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正确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掌握无机化学基础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势在必行。
二、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堂教学内容的变革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效果,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探索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水平,使该课程在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1精选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无机化学课程以“二结构、三原理、四平衡”的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线,主要讲述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元素的性质以及相关化学反应。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加强与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联系,又要协调好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中的部分内容的关系,把握好同一知识点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衔接,避免重复,更好地精简课时,提高效率。现有的无机化学教材有很多与中学化学,基础化学,分析化学重复的内容,四大化学反应,原子分子结构是工科无机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也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1.2加强无机化学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以本专业企业生产、学生就业、考研的实用性为出发点选择拟讲授的内容,形成化学与工程专业,乃至应用化学,材料和环境等专业的全方位的培养模式。工科基础化学的教学改革应在注重课程整体性的基础上,选取教学内容,在以突出知识主线的前提下,把握好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的平衡,就是在讲清楚重要知识的基础上,让化学原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
1.3理论教学与实验同步,开放性实验辅助理论教学
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验课的学习也在教学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实验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为成为高素质化工类应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有着指导性的意义,所以要保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同步性,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的实验技能,又能促进其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理论课进度相对滞后的实验课,在实验课环节,教师要在实验前将实验知识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并给予学生系统化,详细化的讲解,不能就实验讲实验,能为学生引申的尽可能引申,这样可以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也有利于其对后续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辅相成,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
1.4引入多媒体演示教学
针对工科学生结构化学基础薄弱的情况,为避免教材中单纯罗列抽象概念的情况,引入多媒体辅助课堂演示教学,制作三维多媒体课件,通过计算机直观地向学生描述原子的结构,原子轨道图形,杂化轨道形状与空间取向,化学键的形成及空间图像等,以动画形式生动逼真地模拟杂化形成的全过程,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的图、形、声等特点,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易懂易记。教师也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对多媒体课件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教学内容更加完整、充实。
1.5建立一定的平台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针对师生之间缺乏及时沟通交流的情况,可以建立面对面的平台或群平台等,能够让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包括学术问题题和个人烦恼等等,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查阅无机化学相关的文献,拓宽其知识面,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自学能力。今年我带的化工班特地建了一个群,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对于好的素材师生共享,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时候学生会因为一个老师,而喜欢上一门课。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改善教学方法,将化学基础知识融于生活,科研和生产,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2.1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通过设问,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点的同时,复习巩固旧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学习无机化学的信心。
2.2引入学生参与的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深度不高的教学内容,鉴于学时所限,可以引入学生参与的制度,提前让学生查资料,鼓励学生用PPT形式,做几分钟的演讲,这样就由原来的只有教师讲授转为师生通讲,充分调动学生课余时间学习的积极性,课后采用互评的形式,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敢于发言的勇气,也让学生更好地积累经验,为下一次的成功打好基础。
2.3以科研促进教学,让专业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无机化学知识点多,理论性很强,学生学起来普遍感到枯燥,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课本上的理论与有关的科技研究成果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相结合,既有利于避免教学内容的空洞抽象、枯燥乏味,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安排不同的学术讲座,就科学领域前沿的热点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例如,非金属材料科学,稀土金属在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课题,以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让他们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信心。
2.4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大一学生要完成从高中到大学过渡的特点,实现从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有效方法(例如,把化学基础知识融入生活,将化学基础知识融入生产,将化学基础知识融入科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以实现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使学生由“不想学、不会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会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终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积极思考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必要方法,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督促学生平日的学习和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如下:
3.1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
在高校中普遍存在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临时突击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学习风气的滋生,应构建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以学生的平时考核(占30%)和期末考核(占70%)进行综合评定。考试进行的载体是试卷,试卷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在考试题型多样化的前提下,要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相结合,注重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因此命题教师应在期末考试中增加一定比例的综合素质题,以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通过考试来检查教学效果的目的。
3.2严格平时考核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构建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中,学生的平时考核(共计30分)共分为三个部分: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占5分);作业及随堂阶段性考试(占10分);专业小论文或小报告(占15分)。布置每个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点及试题规范化要求出一份自己认为有质量的试题及答案上交,老师从学生所出的题中择优选取,考试结束后指导学生互相批改并作出评价,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解题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大量阅读文献,撰写小论文,做小报告,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把平时成绩真正的落到实处。最后一次课,我对三个班的学生做了一个调查,在讲台上做报告,撰写论文,出一套试卷,让学生任选一样去做,会怎么选?最后参与的学生65人,做报告,46%,论文:35%,出试卷,19%。选择做报告的主要原因是具有挑战性,可以很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到了老师工作的不易,培养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撰写论文有利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发现有很多东西值得进一步学习;通过出试卷发现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3明确的考核制度可以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明确的考核制度可以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促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这种针对学习过程的每个环节的量化记录,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根据平时记录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管理,使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
三、结语
教材的整体水平高于目前所用的生物类和医学类基础有机化学,但低于化学专业的基础有机化学。该书在编写的指导思想、编排体系和教学内容上都有较大的改革和突破,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色[2]。编写教材的目的在满足学生有机化学知识需求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首要目的。不仅要求学生要知道有机化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这些理论与知识为什么是这样。为此,教材将“有机化合物的构性相关规则”应用并贯穿于所有章节[3-4],以培养学生逐渐掌握以结构为中心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避免学生养成过分依赖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教学内容和编排体系不刻意追求内容与体系的完整性,而是以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为主要原则。例如,在介绍完各类单官能团化合物和一些重要合成反应(如周环反应)之后,在第十六章引入以单官能团转换为主的“有机化合物制备”。这种编排不同于现有其他教材的各章单独介绍的做法,避免了有些合成反应(如武兹反应)的过早出现,既达到对前面各章内容的复习和总结的效果,又有助于学生了解各种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系统掌握一些常见的重要有机合成反应。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以共价键理论和电子效应理论为基础,以构性相关规则为指导和基本程序,以反应机理为重点。介绍反应机理时,不重要或不是很清楚的反应机理一般不做介绍,对重要的已经明确的具有普遍性的反应机理则一定要讲清讲透。例如,本书用较大的篇幅对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做了详细介绍,而不饱和烃的常规催化氢化反应、醇/酚类的氧化反应等机理则不做介绍或一带而过。英文专业词汇的补充为了便于双语教学,给出了一些常见且重要的化学名词的英文名称。新发展学科与技术的介绍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每章的最后都附加了一些仅供学生自学的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的分支学科的介绍,如绿色化学、组合化学、超分子化学、抗体酶学、有机合成化学、不对称合成技术等;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技术,如色谱技术;与相关章节密切相关的重要化合物的介绍,如生物碱、黄酮、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等。该教材难易适中,各章节内容安排合理,内容丰富而广泛,有较大的专业覆盖面,可适用于各类应用化学专业以及对有机化学知识需要较多的生物类、医学类、制药类等专业的教学。自出版以来,一直被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延安大学、塔里木大学、渭南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10所高校使用,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量身定制适合应用化学专业的教学大纲
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自然不同,课时的多少也不一样,专业侧重点也应当有所区别。我们收集了全国18所高校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其课时分配(表略)。调查中发现,包括我校在内的很多高校应用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是在理科化学专业的教学大纲基础上稍作调整而制定的,这无法达到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此外,由表1可以看出,以上18所高校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大纲中,无论是总学时还是各章节的课时分配差异都很大,这不能满足新的课程建设的要求。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结合近10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为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其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表略)。
不断革新教学内容
调查中发现,各所高校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没有专业特色,自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在教材中安排了21章内容,划分为七大学习模块。第一模块为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简要介绍从高中化学、大学化学原理、无机化学到大学有机化学的过渡性和共性的基础理论以及学习有机化学所必备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第二模块由第六章和第七章组成,分别介绍有机化合物中的立体化学和如何利用现代波谱技术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第三模块由第二到第五章、第八到第十四章组成,主要按照官能团分类介绍各类有机化合物,这是教学的重点。第四模块为第十五章,根据反应类型重点介绍周环反应。第五模块为第六章,该章是在学完各类有机化合物之后,集中介绍它们的制备方法,主要是不同单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对前面各章中一些具有重要合成价值的化学反应的复习、总结和归纳。第六模块为生物大分子,由第十七到第二十章组成,主要介绍与生物有机体相关的有机化学知识。第七模块为第二十一章,是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学简介。各模块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第四到第七模块可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而选择讲授。以该教材为教学指南,结合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5点。(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的教学效果。目标明确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它直接影响教学效率。不能单强调教师教的目标,更要让学生清楚学的目标。只有教与学的目标明确一致,教学才能成为双方自觉的追求,形成教学合力[5]。我们从加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角度出发,制定了有机化学教学的总体目标;对于每一章节,还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指出重点、难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安排不同的教学形式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使每一章节乃至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都有针对性,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二)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例如,讲解命名时,重点讲述系统命名法,但也要提及习惯命名法和俗名法。讲解各类有机化合物时重点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制备等,化合物的分类和物理性质则应略讲或让学生自学。学生自学能力也是大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安排一些自学知识,提前布置好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这样既节约了上课时间,又锻炼了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当略去部分过时和繁琐的内容,及时补充当代有机化学最新的科研发现和应用成果,特别是生物、材料、环境、能源、纺织等领域的交叉发展及应用,还应适当介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标志性工作,力争把最新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和学习的劲头[6]。此外,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及时引入与有机化学关系密切的学科,如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食品科学、农药化学等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将经典有机化学理论与学科前沿发展相结合,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又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可用性[7]。例如,自由基是生命过程、大气污染等有关问题中常用的一个术语;等离子体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已成为一种在加工工艺和材料科学中使用的新技术;纳米材料与纳米合成技术等均可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当然它们所占时间很短,也许只有几分钟时间,而且不必每节课都涉及;但这些前沿问题一定要有,它们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四)导入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机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积累成型,大多是最基本的知识,讲解较为枯燥。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只要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学习[8]。教师平时应注意多收集和有机化学相关的生活小常识,将科普知识和生活常识引入教学,使课堂学习有趣生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绪论中介绍有机化学在应用化学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又如讲烯烃这一章内容时,介绍乙烯对水果的催熟作用,提醒学生在以后的章节里还会遇到其他类型的植物催熟剂,要求他们注意总结;讲解醇和酚时,结合过度饮酒对人体的危害,介绍红酒、白酒、医用酒精及工业酒精的区别、作用及危害,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安全教育。另外,要介绍有机化学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以加深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五)将绿色化学渗透到教学中,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绿色化学不仅是当前的热门话题,而且代表了化学的发展方向。课堂教学中把绿色化学与有机化学恰当地连接起来,在给学生讲解有机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自觉将绿色化学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对教学内容中涉及的绿色化学知识进行强化,使学生自觉地树立起绿色化学意识。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体会;教学探索
无机化学是四大基础化学之一,而《无机化学》课程是我校功能材料和材料专业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知识上将为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后续专业课打下基础。因此其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讲课老师要如何教好《无机化学》这门课程,对于大一新生又应该如何学好这门必须课,本人在多年的无机化学教学课程中,用心揣摩一些前辈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效果,认真学习其他高校名师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通过反复教学实践及与学生的频繁交流接触,产生了一些心得体会,撰写本文和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1 将化学史教育及“名人效应”适当穿插于无机化学教学中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则给人以智慧”。化学史是化学学科孕育,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历史。在无机化学教学中适当穿插介绍化学史知识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能使W生获得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稀有气体”一章时,介绍氩气的发现过程又称为“第三位小数”的胜利,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与精确。再如,在讲授“原子结构”一章时,可穿插介绍人类对原子结构探索的化学史过程,包括从汤姆逊的西瓜式原子模型卢瑟福的行星式模型波尔的旧量子化原子模型原子结构的现代量子力学模型。
名人因为在某一领域有过人之处,容易引起人们对其崇拜和敬仰。在无机化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尝试利用“名人效应”,引入著名化学家的典型事迹,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讲授“化学键理论”时介绍伟大理论化学家鲍林如何勤工俭学来维持学习和生活,及攻克一个又一个科学难关,并提出了著名的杂化轨道理论和共振论,以及许多新的概念,如电负性标度等,这对现代化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并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去阅读鲍林所撰写的《化学键的本质》一书,加深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认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 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贯穿于无机化学教学始终
元素无机化学课程,一直被认为是讲授的难点,因为在许多学生看来,这部分内容知识点多、琐碎,学起来相当枯燥乏味。如果能够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馈结构”的主线贯穿整个无机化学的教学始终,让学生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探讨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性质,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硼族元素”一章时,引导学生从结构角度(即离域π键)分析缺电子分子BX3(X = F、Cl、Br),本身没达到8电子构型,却为何可以稳定存在;进一步从结构角度(氢键协同效应)对比分析同样未达到8电子稳定构型的B(OH)3,并没有类似BX3的离域π键来稳定结构,如何解释其稳定性及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在讲授“碳族元素”一章时,引导学生借助所学的杂化轨道理论,分析关于CCl4及SiCl4能否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及水解反应方程式,从而避免学生硬生生的去记忆一些反应方程式。
3 将无机化学前沿领域的研究适时适量渗透到无机化学教学中
目前我校学生所使用的无机化学教材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的《工科无机化学》,该教材里面明显缺少一些化学科研前沿研究领域的介绍。如果能在无机化学教学中适当渗透一些无机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这能让学生对化学的一些前沿研究领域有更为直接和感性的认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对无机化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分子结构”一章时,介绍过去科学家都只能间接推断或猜测分子的结构,而最近在该领域中,美国科学家在顶级刊物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称首次借用非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以原子级的分辨率清楚看到分子中各个原子之间的原子键的图像(图像中分子的原子键看起来与化学课本中的棒状图几乎一摸一样),让化学键首次肉眼可见。再如,在“晶体结构”一章时,当讲解到原子晶体金刚石结构时,可以适当向学生介绍被评价为“稻草变黄金”的研究(即中国科技大学钱逸泰等人利用CCl4和金属Na反应获得人造金刚石),当学生明白里面所涉及到的反应仅仅是简单的无机反应(CCl4+4Na=4NaCl+C金刚石),将更加激发他们的对《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以致用的想法。
4 将3D化学图形软件应用于无机化学教学中
当前3D化学软件,如Gaussian、DS ViewPro、Chemoffice等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和图形演示功能,将其运用到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中,使得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能够达到使浅尝者不觉深、深思者不嫌浅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分子轨道理论”时,学生往往不知道为什么第二周期的N2和O2外层分子轨道排布方式不一样,B2和O2为什么一样显顺磁性,通常只能生记硬背。而借助Gaussian软件及附属Gaussview可用来演示分子轨道实际填充情况,就使学生易于理解分子轨道理论。Gaussian软件还可以计算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等,通过比较同一周期或族的变化趋势,帮助我们学习元素周期律。再如,当讲到“氧族元素”中H2O2的结构和性质时,可以借助Chemoffice软件来分析查询H2O2的二面角及能量大小等参数,这样将有助学生更加深入学习到H2O2的结构与性质关系。
【参考文献】
[1]苏小云,臧祥生.工科无机化学[M].3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摘要:化学是文科医学生学习的一道难关,要在化学讲授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就必须讲求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经典的严谨而科学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对文科生采用启发式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医学院文科生;化学教学;探索
我院从扩大本科招生以来,吸纳了部分文科生进入护理专业本科同学行列。这些文科生由于缺少学习化学所必须具备的中学化学知识和基本化学素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过分依赖老师、学习被动,学习压力非常大,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如何培养这部分医学生的化学素质,让他们较愉快而顺利地完成《医学化学》课程的学习,成为化学老师所必须面临的问题。该问题在中国很多医学院校都存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果象对待理科生一样对文科医学生教学,必然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产生更浓厚的悲观情绪,对化学望而却步,因此必须调整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思路。启发式教学是现代教学中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它的成功利用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文科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的重要途径。
一、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启发式教学由教学方法、教学类型、教学原则发展到教学指导思想[1],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维特洛克(M.C.Wittrock)指出“启发式教学模式提出了倡导者们关于问题解决法和学习策略――包括学习和记忆知识方法的教学”[2]。《教育大辞典》认为“启发式教学是遵循教学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一种教学类型”[3];随着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把启发式教学看作同注入式教学相反的,师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究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4]。
化学教育家刘知新看到,我国化学课程有着重视化学事实、概念、术语和原理等“内容目的”的好传统,但也存在着有意无意忽视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性等心理探究的“过程目的”的弊端[5]。在实现知识内容展开的过程中,要让思维充分活动,让生命积极体验,进而发展学生的能力、情感和态度,充盈学生个性,就必须从传统的教授法转向更多地采用启发法[6]。
二、启发式教学在文科生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对于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善于用不同的方式给予解决。如设置问题启发、实验引导启发、参观学习启发、课堂讨论、比喻启发、自学辅导启发等。
(一)设置问题启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从“问”开始的。启发式教学通常表现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和思考问题,所以教师抓住学生求知探微的心理,采用合理深度的问题引导式教学,把新颖、独特的教学问题设计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上,设计在学生身心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上,然后层层剥笋,步步深入,最后逼到问题的中心,一点而破。不仅可以去除文科生学对化学的心理负担和畏难情绪,而且使学生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奇感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我们采用的问题启发式教学设计包括“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问题设置与解决”、“巩固与提高”和“归纳与小结”五部分。前三部分内容以预习卷的形式,在课前发给学生。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要求掌握该节的哪些主要知识点,预习和学习有方向,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第二部分是提示学生本节哪些为重点,哪些为难点,主次分明,利于知识结构的形成,使知识体系更具条理性;第三部分是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适当深度的问题设置,由学生通过讨论、自学、查阅资料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第四部分是教师根据重点与难点,和学生难以理解、掌握的或混淆的要点,制定一些习题给学生训练,便于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和运用能力,加以查漏补缺;第五部分是让学生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所学章节要点,学会总结归纳,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构架,教师在本环节中只起总结的作用。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问题启发式教学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
(二)实验引导启发
用实验启发学生,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结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现象直观、生动,通过实验演示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索冲动和学习欲望。通过实验演示,启发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我常常用自己研究问题的方法去引领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每做一个实验,都要求学生弄清三个问题: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分析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归纳问题能得出什么结论?例如在配合物的教学中,做一个演示实验:往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紧紧抓住试管中物质颜色、状态等的变化,引发学生思考:刚开始试管中为什么有浅蓝色沉淀生成?沉淀为什么增多到一定程度后又逐渐减少?随着沉淀的减少,
溶液的颜色为什么又逐渐加深变为蓝紫色?此时再加入氨水,为什么蓝紫色几乎不再变化?直观鲜明的现象激发兴趣,问题产生求知心理,使学生主动探索得到结论。演示启发适用于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而妨碍他们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细致分析时使用。该法对提高文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很有帮助。
(三)参观学习启发
主要通过走进医院临床科室或科研院所采取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展开。座谈会可以让医生、护士或科研人员从加强化学基础理论、提高实验动手能力进而增强医护能力或科研能力等方面作经验传授,并结合多年工作实际,举例畅谈化学在临床治疗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提高医学生化学素质,以适应新形势、新特点需要”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同学们也可观摩医学治疗过程,期间医生、护士或实验管理人员的点拨引导,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认识化学对医学的重要意义、医学对化学的无法抵御的依赖。该方式给予学生的化学知识可能比较有限,而且不是太系统(这就要求老师在选择内容上下足功夫),但对端正文科生学习医用化学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有重要作用。
(四)比喻启发
化学的很多理论是枯燥而抽象的,如果用空洞的语言平铺直叙地讲解,学生接受起来乏味不说,教学效果还不好。如果教师适度地运用比喻或打比方等手法,教学效果可能就截然不同。例如: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是大多数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讲解“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是决定电子能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时,如果将主量子数的不同取值比为不同的“楼层”,角量子数的不同取值比为同一楼层中某阶梯教室中的不同“阶梯”。“楼层”越高能量越大,同一楼层的阶梯教室里,“阶梯”越高能量也越大。学生听起来感觉就更形象更真切了。
(五)自学辅导启发
大学学习和中学学习有很大不同,就是学生的主动性需要大大增强。有很多知识需要大学生自学。文科生由于中学化学素质的缺乏,需要文科医学生自学的内容可能就更多,也是由于化学素质的欠缺,他们自学的难度也比理科生更大。如果老师能把握好这个环节,适时地对学生自学知识加以辅导启发,对文科医学生化学素质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如对化学元素周期表,很多文科生只有很粗浅很模糊的认识,现在看到大学化学教材上内容丰富的元素周期表,绝大多数人会感到茫然,不知道如何着手去学习。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一般会先给学生补充一些很基础又很关键的知识,作为他们自学能力的铺垫,然后让同学们去自学对他们来讲难度比较适中的知识,最后对他们的学习成果验收检查。
三、几点体会
(一)回归学生主体
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要求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变教材为学材,变教学为学教。尽快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全由老师决定,学生很少参与的情况,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出不同见解;介绍不同的教材、参考资料,给学生独立判断的机会和压力。
(二)巧妙设疑、及时设疑
首先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其次应在关键处设疑。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课堂上学生最疲劳时、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都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归纳。每到章节结束,我都要求学生制作归纳有机物命名、性质等知识的学习卡片。
(三)教授有效知识,突出重点
护理系文科生相对于理科生,化学知识面相对较窄,基础较差,对现行教材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均不如后者。因此在讲授知识的难度及广度上应有所区别,教授有效知识、突出重点是必须的,可采取课中、课后提问,考前集中复习等方法来刺激学生强化认知。
(四)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老师要注重知识的疏导和传递,更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和知识结构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演练,测试他们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在课余收集学生意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较普遍的难点问题及时了解并作相应解答。我们每学期在开学几周后都会和学生开“师生交流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反馈教学信息,便于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再者,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文科学生化学作业情况的检查,增加对文科学生的作业批改和学习指导。
(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总要经历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总是由简到繁,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教学不能逾越学生的认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对文科生学习化学尤其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贯彻启发式教学时,在内容的讲授上,要遵循知识本身之间的内在逻辑顺序;在问题的设计上,跳跃性不能太大;问题设置的深度必须适当:难度过深可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难度过浅,不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构架,也培养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设计问题时注意将复杂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容易解决的小问题,教给学生逐步探索、分步解决问题的技能。
通过对2008、2009、2010、2011级文科医学生《医用化学》的学习成绩分析,我们发现采取启发式教学后,文科医学生的化学成绩较往届学生有明显提高;教师上课时也明显感觉学生自信心增强,思维更加活跃。虽然启发式教学占用了师生不少时间,但该法不仅提高了学生成绩,更主要的是唤起和保持了文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忠华,周阳.对启发式教学几个问题的探索[J].教育导刊,2009,(2): 50-52
[2] Wittrock M C,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M]. Edited by Michael J. Dunkin, Pergamon Press, First edition 1987: 68
[3]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1)[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00
[4]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 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