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第1篇: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发动全校师生参与,努力提升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从而使校园文化实现三个和谐,即历史的厚重与新的发展观念的和谐;彰显个性发展与追求统一制度管理的和谐;以校园文化熏[!]陶,创建我校文化的和谐。

二、基本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将坚持以下原则,即育人性原则、全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学习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三、主要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活动,注重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培育校园文化精神。

四、具体工作

(一)物质文化建设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将使师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

1、楼道走廊:楼道张贴名人名言、走廊悬挂学生的书画作品。

2、抓好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好红领巾广播台、画廊、班级黑板报的阵地作用。学校画廊及班级黑板报每月最少更新一次。

3、加强图书室、阅览室、少先队室、食堂等设施建设,既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提供条件,又能让学生受到教育。

4、加强绿化植物管理。师生深入绿化管理,参与实践劳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点缀、布置校园,美化校园环境,

(二)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层次、隐性的东西,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和完善学校的精神文化。

1、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更好的发挥整体系统。为此学校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扬民主,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通过多种平台,让师生之间更好沟通,让老师之间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增进感情。

2、校园用语用字规范建设:学校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课堂教学,纳入教学基本功训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渗透到德、智、体、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

3、师德素养建设:一是加强系列法规的学习,二是加强师德师风的规范,三是加强师德师风的考核。

4、学生素养建设:学生素质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在学生文明举止、道德行为、学习习惯等方面强化教育、训练和评比。

(三)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的发展,需要人文管理,以德治校,以法治校,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人手一份,使之成为支撑学校发展的一根重要制度支柱。

(四)活动文化建设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重点开展下列活动:

1、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活动。

2、校园读书活动。通过广泛宣传,营造读书环境建设。通过组织管理,建立保障体系。通过基础建设,创造读书条件。通过竞赛活动,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3、主题活动。学校将充分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好各种活动。

五、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学习,切实提高全体师生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而把思想自觉统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上来。

2、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学校行政班子为主要成员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全面组织领导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并根据目标任务,明确各处室的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以人为本,全员参与

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学校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做到使教师创造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绩效有奖励,从而形成使全体教师工作有甜头、有想头、有奔头,形成比奉献、比学习、比教研、比成长、比业绩的积极进取的良好局面。

4、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学校按照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广开思路,研究制定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努力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其他工作同步进行。

5、挖掘资源,形成合力

学校充分挖掘新的教育资源,努力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并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让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协调统一起来,充分发挥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6、加大投入,分步实施

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之中,将规划的目标分解落实到每学年的学校工作计划中,分步实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布置及节庆活动等资金的投入。

第2篇: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关键词] 校园 文化 建设 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理念、办学方式,还是在师资水平、学生人数、高教投资、管理监控上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随着日新月异的经济大环境,迅猛发展的高科技术,经济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我国也诞生了或综合型或专业技术应用型或研究型的各类特色鲜明文化各异的高等学校。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是由高等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积淀下来,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事关师生员工的成长与发展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校园文化建设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校园文化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无论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还是塑造健全的人格,都不是仅仅单一的教育手段所能够完成的,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各种力量,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的努力才能完成。校园文化根据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学生的思想、生理、心理等实际情况不断变换新的形式,增加新的内容,使青年学生受到熏陶和教育,逐渐形成教育者所倡导的思想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从而渗透到校园文化的群体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中,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方面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的教育功能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

(二)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学校要尊重人,学校要依靠人。一所学校一旦确立了尊重师生、依靠师生这样的价值观,师生员工有了主人翁感,那么,由此而激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即文化力将是巨大的,有利于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不断探索进取,促进教师成长。

(三)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文艺、科技、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其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四)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竞争力。良好的校园文化离不开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学校群体的组织结构、典章制度无不体现着校园文化的力量,是校园建设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连接在一起的,是学校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要素之一。学校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抓特色、创品牌,积底蕴,营建与创办学校建设,致力于学校的内涵发展,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和精神,激励师生不断超越。

(五)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树立优良的校风,为育人创造良好氛围。品位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相互信任、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树立其责任感与使命感,并落实到为国家振兴、民族繁荣而勤奋学习、发奋成才的实际行动之中,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质[1]。

(六)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向前发展。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亚文化,既受到主流文化的规范,又受到非主流文化的侵蚀。同时校园文化又要反作用于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一般来讲:校园文化属于社会前卫文化、精英文化,是比较先进的文化。其科学的、批判的、民主的、超越的校园文化风貌对我国特色社会文化起到导向辐射作用。并且,在这种文化环境的氛围中熏陶成长的青年大学生一旦进入社会之中,就会把这种良好的文化像种子一样洒向社会[2]。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各类高校都加大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在:一方面,各高校根据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措施,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掌握的信息量大、思维活跃敏捷、善于搜集信息、反应快的特点。各种制度和措施的出台,有效地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与实践创新活动,指明了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各校围绕培养“四有”人才这个中心,从政治思想、学术科技、文艺体育、校园文化环境4个基本的方面的建设入手,寓思想性、学术性于娱乐性、服务性之中,推进了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3]。

(一)通过政治思想文化建设,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高校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上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占领阵地,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利用党群、团校、理论研究会为阵地,保证了校园文化建设始终体现其思想政治性。

(二)适应大学生求知创新的要求开展的科技学术文化活动,增强了校园文化的学术文化特色,激发了广大学生面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实践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文艺体育活动,形成了“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传统文化体育活动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问题一,校园文化建设主次不分,层次不分,深度不够,缺乏重点。近十年来,校园的物质基础、校园环境、图书资料、传播媒体、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校园内文体和科技实践活动开展较多。但对于校园文化中的校园精神文化涉及较少,而这个方面正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校园科学文明民主的基本精神、师生员工的价值观、文化传统、学术风范、精神信念等,是校园文化的精华和核心,也是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着力懈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校园文化建设丧失了灵魂。

问题二,校园文化选择的功利性与盲目性。当代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文化消费欲旺盛,但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尚浅,特别容易接受、移植、内化不良社会文化,在文化消费选择上容易受非理性主义文化、享乐文化、金钱文化、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文化以及一些不健康的社会文化的影响,这不仅降低了校园文化的格调,而且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问题三,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缺乏品牌,缺乏专业人才。一方面,当今大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及其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大致相同,高校之间跟风模仿,千遍一律,缺乏特色,难成品牌,脱离办校实际;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的制定,单凭领导主观臆断,缺乏论证;方案随领导调动而换套,缺乏长效机制;校园文化活动缺乏一批专家型、导师型的具有稳定性的校园文化建设骨干队伍的参与与指导。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针对以上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校园文化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所起作用的重要性的认识,调动师生员工共同营造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认真贯彻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群众性、持久性的原则,以高质量的丰富多彩的校园理论学术研究和科技文化体育艺术活动吸引学生,调动学生自觉参与活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热情和积极性。

(二)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形成长效机制,并有重点地分布实施。坚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全面提高校园文化的整体水平;坚持软硬件并重;坚持思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坚持物态文化、校园制度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相结合;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自身办色特色、理念、专业相结合;重视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校园精神。

(三)加强校风建设。校风作为一种治学精神,一种氛围,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育人的环境,事关学校的形象,是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优良校风是无声的命令,又是有形的榜样,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培养、端正教师的教育思想,严格制度执行校训校规,培养爱校意识,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努力营造积极向上、严谨务实、团结友爱的良好校风,构建健康良好校园文化。

(四)建设一批稳定的专家型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和指导作用。教师工作性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批稳定的具有专家型的校园文化教师队伍的参与,只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具体指导,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五)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事热点,注重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特别是现代传媒的普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校园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互联网络一方面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实时交互、空间广阔、多媒体运作的特点,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开放、交互式、终端用户独立自由等特点,也使网络本身对不良文化信息缺少“天然”的屏障,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建立网上的文化阵地,以吸引争取学生,同时也要主动向网上的不良文化信息展开斗争,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发展[4]。

四、结束语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实践和思考的问题还很多,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及时整改、与时俱进、重在创新,不断从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进行探索,取得突破,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王静.大学生合作意识培养探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36.

[2]张新福.青年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42.

第3篇: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近几年来,广大农村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了学校文化建设力度,有效提升了办学水平。但是,当前农村学校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内涵发展。笔者拟针对此,从操作层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农村学校文化建设的“五困”

办学目标的确立之困。办学目标是学校发展前景的形象设计,是学校未来要达到的质量水平标准。学校办学目标主要包括方向、程度、时间三个要素,其中方向与学校特色密切相联。这些恰恰成为农村学校文化建设的软肋。缺少对自身清醒的认识、对教育发展准确的把握,众多农村学校的办学目标指向不明、程度含糊、时间不清,自然发挥不了感召力和凝聚力的作用。

核心要素的创新之困。办学理念、办学宗旨等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一些农村学校追求新、奇、特,所提出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假、大、空。如有学校的校训“博学修身,见贤思齐”等,小学生难以理解,更无法激励自己;有的老调陈谈,“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等缺乏个性的标语、口号比比皆是,文化内涵偏少,教师毫无兴趣。

环境文化的表象之困。环境本身是一种有效的文化载体,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作用。但是农村学校的环境建设往往形式好看花样多,内容繁杂图画多。零散的环境布置,既缺乏个性特色,又缺少核心灵魂,往往成为一种摆设。

师生参与的认同之困。学校文化策划设计本该是一项重要的集体决策和参与的过程,但是一些学校习惯学校班子成员、“能干”老师和骨干教师等少数人参加;有的出于对自身能力缺乏自信,依赖外部专业机构和专家的策划设计,导致师生参与面窄,知晓度低,主动实践性不强。

建设经费的缺少之困。学校文化建设中办学历史的挖掘、环境文化的布置、教师文化活动开展以及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的开支缺少专项经费的支持,学校文化建设面临资金之困,难以实施。

二、农村学校文化建设的三种意识

著名社会学家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用以指谓一个民族或者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具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具有充分的认识,也就是要达到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对于农村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自我对话确立自信,减少迷信,科学规划学校文化路径。

自我觉醒需要重视学校精神培育,突出日常教育训练。靠精神站立起来的教育是充满力量的教育。要培育班子团队的学校精神。重点培养班子成员的引领作用,角色定位和团队意识;培养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工作作风;培养教育教学真功夫;培养关怀教师、从善如流的胸怀和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风范,着力提升班子团队的号召力、亲和力、影响力和领导力。一些农村学校,加强教师着装和仪态管理,注重活动训练,重视精神塑造,通过诵誓言,呼口号,教育教学活动比武等途径,培育教师的学校精神。特别是要突出培养教师扎根农村的吃苦耐劳精神。

自我反省需要对自身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反思和总结。农村学校文化根植于农村,与农业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之间紧密相连,与农民、农村孩子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自我的反省,要求农村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客观认识校园文化成长的土壤,积极应对工业文化、城市文化、现代科技、国际教育等方面的挑战和融合。比如许多农村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发出基于农业生产的绿色教育文化,从种植、养殖的地方生产中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培养懂农耕、爱农村的现代公民。

自我创建,首先要做实教师培养工作,解决人才发展瓶颈问题。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说:“ 好的校长要有两个境界:一是带出一所好学校,所谓‘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二是构建好校园文化,可以做到‘一个好校长走了还是一所好学校。’”因此,教师培养首先是校长的培养,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校长培养的内容之中,提升校长校园文化建设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全面落实好教师的国培、省培和县培计划,适时选送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切忌卡和压,为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三、农村学校文化建设的三个重点

有学者曾说过,文化应该是人类痕迹的总和,留在纸上的是文化,留在地里的、山里的,更是文化,而且是最重要的文化,是第一手的文化。美国学者认为,校园文化的产生是一种不断强化、不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当人们有规则地聚集在一起,互相交谈,一遍又一遍地做某件事情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共有的文化。基于这样的认识,校园文化需要从核心价值观,学校历史中的故事、人物,学校的环境布置等方面加强诊断、挖掘、提炼和升华。

首先,在自我诊断的基础上,脚踏实地建设学校文化。诊断是规划的基础,学校文化建设的起点一定是对自身的清晰定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文化建设应清楚校情,认真分析校情,精心编制学校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细化学校在短、中、长等各阶段的目标任务,确保文化建设不偏不倚,有条不紊推进。最大限度集中教师团队智慧,深挖学校历史的厚重底蕴,提炼文化内涵,科学拟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校训,真正让师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

其次,重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扎实打好校园文化底色。一是抓好制度建设。针对学校具体的人、事、物、境、景等设计制定制度,切忌闭门造车。及时废除、修改、补充制度条款,增强操作性和执行性;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制度应有效力。二是抓好规范管理。规范管理是学校文化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其重心要放在教风和学风建设上,以形成优良的校风。要健全检查约束与奖励机制,发挥惩戒与榜样的作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习惯养成。

第4篇: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关键词:大学校园;生态文化;评价指标

大学校园生态文化作为研究生态文化的一个重要维度,一方面代表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演进的生态化潮流趋向,另一方面体现了对人与教育和环境的浑然一体关系的重视以及在新的基础上的重新构建。大学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因素,其生态文化也相应的表现出特殊性,需要我们具体探讨。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大学校园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内涵所谓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大学校园为环境载体,以校园群体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实践为基础的,以大学历史脉络,人文积淀等为核心并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生活方式,文化活动、专题讲座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形态。而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经历近现代以来大规模工业化发展引发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后、在不断探索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过程中自觉形成的一种高级文化形式,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全新文化理念与行为模式。将生态文化创造性地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对于新时期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界定所谓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是指在大学人与大学校园以及相关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够直接反应大学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形态和行为体系等。①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是一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文化,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建具有强大的反作用,是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发展客观规律的新型文化形态。

二、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现状

1.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理论教育取得进展。大学校园作为当今时代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校园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已成为各个大学的共同价值追求。当代大学生态文化教育主要专注于理论教育,即通过学校固定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环节,教育者被要求将系统的生态理论知识通过教学灌输给受教育者,以此来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化教养。实践证明,这种生态文化理论教育对于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国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2.大学校园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有所改观。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今很多大学开始筹划并实施校园改建、扩建工作,同时,很多新的大学校园也陆续涌现。在校园生态规划和环境建设方面,原有的以功能实用为主的校园生态规划和建设理念已经慢慢被兼具生态、文化、娱乐和教育等多功能的文化理念所取代。在倡导建设和谐校园的今天,众多大学开始关注校园自然生态与和谐环境建设,这些大学在充分尊重生态文化理念的基础上,致力于构建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协调统一的生态大学校园。在这一生态理念的指导下,现代大学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在新时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二)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校园生态文化与德育建设孤立发展。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大学德育建设的新课题。生态文化是人类在新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模式下所做的一种道德选择,生态文化与道德是一种相互包容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应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然而事实上,不论是校园领导者、管理者、还是教师队伍,对于生态文化的理解普遍不够透彻,因而导致了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将其与德育建设区别对待的现实态度,这种态度也就造成了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与德育建设孤立发展的结果。这种结果的直接影响就是生态文化建设在大学校园缺乏实现路径。

2.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其在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有利于加强生态文化教育,还能更好的保障生态文化建设朝着正确的轨道进行。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高校一方面对于建立生态校园有着良好的愿景,另一方面对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过程是否科学合理、结果是否尽如人意以及对于这些方面如何衡量、评价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大学校园生态建设评价指标薄弱仍然是大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3.大学校园生态建设规划缺乏合理性。大学校园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校园生态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功能能否有效发挥。然而当下有不少的高校在进行校园建设规划过程中,对自身的办学特点与建设目标不能进行准确的定位、对校园生态规划与所处的区域环境和城市发展的协调程度不能进行科学的分析,而只是片面追求校园环境外在的美感和视觉效果,盲目追求大规模和大气势。这就导致校园环境杂乱无章、古板单调,缺乏校园的独特个性。另外,在功能系统规划上,现在的大学校园往往过于强调功能分区,忽视整体而片面强调局部,导致各个功能区之间联系不足或是互相干扰,也使得校园内设计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校园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去探索。

三、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构建

(一)用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引领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1.用儒家生态思想指导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在自然观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实现人道与天道合一;二是以一种折衷调和的生态观念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儒家思想重视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生态观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导向。

2.用道家生态思想指导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道家思想体系中也包括非常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齐同万物”。它要求人们遵循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顺应自然法则,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念。道家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所有的事物都相互联系着,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致力生态和谐。这种哲学观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借鉴。

3.用佛教生态哲学思想影响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佛教生态哲学思想主要有“缘起论”、“宇宙图示论”等。佛教主张世间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人类众生与宇宙自然无始无终,无边无际。佛教认为一切生命形式都是宇宙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尊重自然规律,人类才能和谐永生。佛教生态思想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校园文化生态创设了美好前景。

(二)将生态文化教育融入高校德育课程体系之中

1.提高德育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大学德育教师队伍是承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以及学生党团建设工作的中坚力量。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紧迫任务要求德育教师在其特殊岗位上发挥作用,促进生态文化建设取得理想效果。要想有效发挥德育教师的教育功能,就必须致力于提高德育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首先,对德育教师进行生态文化教育培训。生态文化观念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思维观念,它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很多德育教师不能自发的形成这种生态意识,就必须通过外在的教育和培训使其产生生态思想观念,并将其传导给学生;其次,增加德育教师实践锻炼。生态文化起源于人类实践的需要并且可以指导实践,只有立足于实践,回归自然,加强德育教师对生活的体验和生态思想的领悟,将生态实践内容内化为自身道德意识,才能够对教育对象施加积极正面的影响;最后,德育教师应当不断进行自我教育,用生态文化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用实际行动使自己成为学生自觉学习的榜样。

2.德育教材内容的编写体现生态文化。生态文化作为一种道德理念和价值取向,将其融入德育建设是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作为大学一项新的文化教育内容,生态文化在大学教育现有的理论知识体系中尚未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内容编排。因此,将生态文化理念贯彻于德育教材的编写中,是促进生态德育建设的必然选择。努力实现生态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

(三)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学校园生态环境

1.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宣传活动。大学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子系统,它与大学校园外在系统进行着物质、资源和信息的广泛交换。因此,利用大学校园这个开放、民主的交流平台来进行是生态文化宣传,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学应采取正面宣传的方式来进行生态文化教育。可以广泛地开展生态文化知识讲座、党团活动、生态知识演讲和竞赛等形式进行生态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和生态道德素质。

2.完善校园生态系统布局和规划。大学校园生态包括大学校园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空间配置等因素,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大学校园生态规划和布局的质量,因此,建设生态大学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在校园生态系统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校园的土地状况与自然环境条件,如校园的地质地貌、气候类型、水文特点、人文精神等,综合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再进行合理的利用和改造,使大学校园的生态系统趋于合理化,从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

(四)建立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1.建立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应当是一个多维的目标系统,它包括校园环境生态化、教学目标生态化、行为实践生态化等方面。考察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目标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校园环境建设应坚持生态性、人文性原则,旨在通过创建一种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校园氛围使校园群体受到感化和熏陶,自觉的树立生态意识;其次,教学目标应贯彻生态理念。将生态文化融入大学德育课程中,使生态文化与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融为一体,共同作用于大学教育教学过程;最后,生态文化实践目标。大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应文明做人,文明做事,注重保护校园环境,自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建立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生态文化建设过程评价是所有评价体系中最为复杂的一环。进行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过程评价,对正确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一些严重的决策失误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过程评价主要通过对生态文化建设过程进行动态监测。评价主要包括对生态文化建设方案执行情况评价、对重要决策的评价、对工作作风和管理方式的评价。

3.建立结果评价指标体系。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结果评价对于衡量生态文化建设的实际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结果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校园生态环境评价。一个大学的校园环境能直观体现一个校园的整体风貌,环境的和谐与否,也比较能进行直观评价。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环境评价应切忌主观随意性,对大学校园环境应进行客观的整体性评价;二是对大学生生态文化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可以采用诸如生态知识竞赛、生态知识问答和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三是对生态道德实践行为进行评价。实践行为是生态文化建设结果评价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大学生只有将自身的生态意识外化为相应的实践行为,生态文化教育过程才算最终完结。对行为的评价应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实际的行为表现进行划分,做出相应的评价。

四、结论

作为生态文化建设子系统的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是人类为适应新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求、保证大学生乃至整个大学群体更好生活而做出的文化价值选择。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大学教育应努力实现的目标,构建良好的大学校园生态文化,需要我们立足于大学生态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新路径。[注释]①曹瑞明,百里清风,裴宇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0:144.

作者:汪杨燕 单位: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参考文献:

[1]曹瑞明,百里清风,裴宇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0:144.

第5篇: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宣传标示;职业性;设计

高职教育是一种能力为本的职业性教育,其职业性不仅应当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蕴含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宣传标识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重要的展示载体,其功能性和文化性相辅相成。因此,在宣传标识中充分体现职业性,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 随处可见的文化符号:高职院校宣传标识蕴含文化特征与宣传特征

文化符号是指某种具有特定含义或者特殊意义的标识,是某个族群、群体、组织的群体心理、价值观和文化内核的表现形式。高职院校校园宣传标识是高职院校的一种外显的文化符号,它随处可见、引人注目,学校自身典型和独特的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校园气质和品位,都可以通过一套适合自己的宣传标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1.1 宣传标识具有文化特征

宣传标识的文化性是宣传标识的固有属性。高职院校的宣传标识无论从规划、设计、制作、定点,还是形状、图案、颜色、文字,都能且应该体现出该校独特的文化特质,是显性的文化符号和隐性的文化内涵天衣无缝的融合。换言之,宣传标识本身就是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标识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将自己对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理解,自然而然地融合在标识的构思、内容和形式当中。而受众,即校园中的师生,通过这些设计感受到校园文化的内在意义,产生共鸣,并不断从标识个体理解深入到文化整体理解,完成对这种文化氛围的意义构建[1]。对师生群体而言,则能不断地促进师生形成对校园文化的“集体无意识” [2], 最终达到心理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自觉。

1.2 宣传标识具有宣传特征

高职校园的宣传标识是高职校园重要的传播媒介,具有舆论宣传、信息传递、形象展示、广告、指示指向等多重功能属性,宣传性是其核心功能属性之一,就是运用各种媒介符号将学校的一些观念如价值观、校园文化、办学理念、校风学风等,向教育主体及其关联群体进行传递并产生顺应这些观念的积极影响。宣传标识的宣传特征体现在:一是宣传标识内容选择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就是其宣传标识主要的宣传目的之一。二是宣传标识的规划设计具有明确的引导性,将受众的情感、观念、认识引导向自己想要表达的氛围当中。三是宣传标识的设计具有浓厚的艺术性,从构图、色彩、文字等方面对受众产生强烈的刺激,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2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

职业性的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高职校园宣传标识设计的核心理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将现代职业教育定义为“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3],从中可清晰看出其对职业性和应用性的要求,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由此可知,“职业”是高职教育的首要定位。

2.1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实践价值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它教会学生“生存”[4]。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就业的基础就是职业技能,因此,教会学生过硬的职业技能就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实践价值。一方面,高职教育通过对学生的职业性培养使学生解决生存问题,获得现实的人生幸福,从而实现自身的教育目标,体现了教育价值。另一方面,职业性培养是有确定目标和特殊的培养要求的,高职教育为适应职业性培养,面对就业导向、岗位需求、生产实践、职业技能而形成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开发模式等,也反过来决定了高职教育的独特性、有效性与高效性。

2.2 职业性贯穿在高职教育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内容中

在教育思想层面,一是要要充分体现职业精神与职业理想。它包含了职业人对自身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执着的信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踏实勤勉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的职业素养。二是要充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人格。包含了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奉献、诚信、守纪、严谨、协作、创新等合乎职业要求的道德准则、情操、品质,从而形成适应职业要求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5]。三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贯彻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思想。职业教育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其实现条件是校企合作,其实现路径是产教融合,这构成了高职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解决高职教育职业性的核心内容。

在教育内容层面,职业性首先体现在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及“可持续发展”,这就明确地规定了高职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传授以学生较高的人文综合素质、较强的专业知识、过硬的职业技能并具备职业核心能力,这些都必须反映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其次,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还体现在以“三对接”为核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上,即以适应产业为导向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以促进产教融合为目标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需要说明的是:强调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不是要否定高职教育的教育性而使高职教育陷入“单向度”的泥潭。高职教育应该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是职业性和教育性、人文性的高度融合。

3 高职院校宣传标识职业性设计的表现载体及切入点

3.1 表现载体

高职校园宣传标识的表现形式包括:

3.1.1.景观性标识。包括校园景观区、景点的具体载体,如雕塑、浮雕、壁画、实物、景观小品、牌楼、招牌等。

3.1.2.媒介性标识。包括宣传橱窗、宣传栏、信息栏、校园电视台、报纸、学报等。

3.1.3.导向性标识[6]。主要指校园路线图、指向牌等具有导向功能的标识。

3.1.4形象性标识。主要指校园形象识别系统,包括主题LOGO、校徽、校旗、办公用品、交通工具、服装、招牌以及字体、色彩等,也包括建筑外形、建筑色彩及装饰等。

3.1.5宣传用语。包括校训、办学理念等永久性表述和适应某方面或某时段需求的宣传性用语。

3.2 切入点

3.2.1以专业对应的行业产业特征为切入。职业教育为产业发展培养实用性技术技能人才,其人才培养必须对应相应的产业,高职院校宣传标识的职业性设计,首先要考虑对应的产业特征和行业特征。

3.2.2以适应区域经济结构状况的专业设置为切入。按照“三对接”原则,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与产业需求相对接。专业对接产业,更好地体现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办学定位,也使高职院校职业性体现得更加深入、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

3.2.3以体现深度校企合作的校园文化为切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因之必然、必须融入企业文化,高职校园的校园文化就是校企合作的文化[7]。另一方面,成熟的企业具有自身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充满竞争的市场大潮中形成的精神、理念、规范、行为方式、活动组织等,也对学校的职业性教育起到非常大的促进和提升作用。高职院校的宣传标识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的固化显性载体,在规划与设计中应当广泛而深入地体现校企合作的精神,体现校企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并有机地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无缝连接。

3.2.4以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特征为切入。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职业能力最终要落脚到岗位及岗位群上。不同岗位及岗位群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如机械类岗位群更加强调工作严谨和精益求精,管理类岗位群更加强调组织策划和统筹协调,服务类岗位群更加强调热情周到和细致全面等等。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岗位及岗位群细分更加精准,即使在同一岗位群内,不同岗位建立了更为细致的岗位要求。这就要求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培养要更加注重针对性培养和差异化培养,以达到真正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目标。校园宣传标识应该针对岗位及岗位群特征加以分析和使用,才能体现深层次的职业性设计。

3.2.5以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为切入。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在职业性培养中意义与作用在前面已经做了论述。宣传标识设计应当不断向师生传递出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正能量,利用不同的宣传载体,向学生描绘出一幅充满希望和激情的职业图景,表现出规范、得体、认真、严谨等职业态度,起到展示、教育、引导的正面作用。

3.2.6以师生中典型人物为切入。教师和学生是高职教育的教育主体,成熟的职教教师、优秀毕业生和成功的创业者都是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的典型表现。

4 结语

高职院校校园标识的职业性设计,可以从校园的方方面面着手。无论是特定设计还是融合设计,都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行业产业、专业设置和校企合作,将职业特点、岗位特点、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巧妙地嵌入其中,使校园宣传标识宣传性、功能性、艺术性、职业性并举,将职业教育的普遍特征和本校的专业特质、人才培养特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就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参考文献

[1][加拿大]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M].何卫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瑞士]C・G・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见叶舒宪编《神话――原型批判》.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Z].2014.

[4]朱涛.地市级城市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5]梁德友.职业性与伦理性:高职校园文化开展的两个向度[J].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15):33-35.

第6篇: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院校;注意事项;发展战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工作,通过重点建设高水平的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带动全国高职院校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这是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适时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契机,增加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高职院校示范建设工作,使高职教育走上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

一、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基本条件

1 政府的大力推动

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是影响现阶段高职院校稳步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从启动之初便得到了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的投入主要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中央财政予以资金引导――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并积极吸纳社会、企业资金。在建设计划过程中,中央财政在5年之内安排了2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对高职教育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投入来进行建设和发展,这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各地政府也在地方财政中安排了专项建设资金,在示范性院校推荐和遴选的过程中都对学校的选择进行了充分的考察和论证,确保了人选院校的足够优秀,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有能力完成示范建设任务。同时各地政府还将示范性院校的建设纳入了本地高等教育建设规划之中,在政策、人才、土地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支持。

2 优越的办学条件

示范性院校建设的起步之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详细制定了拟人选示范院校的基本条件,如提出“应是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达到领导能力领先、综合水平领先、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专业建设领先、社会服务领先”等人选条件,还要具备“良好的建设环境,特别是地方政府和院校举办方对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应达到建设计划的要求,并列入年度预算,能保证及时足额到位”等条件。在申报的过程中,教育部和财政部首先进行了初步审查,除了“限额核查”外,还进行了“违规核查”,在此基础上,才最终确定示范性建设院校。因此,入选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制度、领导力、教学设施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一般高职院校。

3 良好的社会声誉

由于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方面占有相对有利因素,因此,在社会上具有良好的声誉。就办学规模而言,各示范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甚至出现了超过万人的学校,其规模可以与普通本科高校相媲美;就招生规模而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比较稳定,大都在2000人以上,部分院校甚至超过了5000人;就学生的报到率而言,新生报到率相对较高,绝大多数院校的报到率在90%以上,有的甚至在95%以上;就学生就业率而言,大多数院校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保持在90%以上,有些甚至在95%以上。可见,示范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二、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注意事项

1 重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宣传工作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凝聚人心、统一思想、充分挖掘全体教职工的智慧与力量。因而,需要充分做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宣传工作,让全体教职工认识到示范性院校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彻底改变思想观念,掀起“头脑风暴”,形成“人人建设示范”的局面。示范性高职院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相关知识,努力使广大教职工更加深入了解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文件精神,为示范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振奋全院教职工的精神;同时,要及时报道建设工作进展情况,鼓舞教职工的士气,为示范建设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要让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到示范性院校是建出来的而不是评出来的,认识到示范性院校建设重在内涵建设而不是办学条件建设,并让宣传工作跟进示范性院校建设的整个过程。

2 注重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实施工作

在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申报过程中,学校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咨询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和建设方案,也可以称为示范建设规划。但是,最科学和完满的规划,如果不能付诸实施或者是不能有效实施,都将是一纸空文,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示范性建设就出不了成果,完不成任务,学校依然成不了示范性学校,甚至还有被淘汰和取代的危险。因此,在立项建设示范性院校开始后,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建设方案只是示范性建设的开始而不是终点。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示范建设工作部门,由专职人员来负责各项建设工作的实施,拟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学校的各项示范性建设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

3 强化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的示范辐射能力

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示范建设成果应对其他普通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示范推动作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造一批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发挥它们的示范性、引领性、品牌性和辐射性作用,让它们的功能释放而带动其他高职院校的发展,使其他普通高职院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因此,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形成示范成果之后,应该将这些成果全面推广辐射开来,让更多的院校、更多人了解到学校的成果,对成果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从而吸引更多的高职院校关注示范,试点示范成果,共谋发展。

三、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

1 专业建设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

专业建设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高职院校增强办学实力、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性工作。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名称虽然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但每个示范性建设院校教育部只批3-5个重点建设专业,且明确指出示范性院校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而不是办学条件建设,并明文规定了中央支持的财政只能用于重点专业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专业建设,它不仅要解决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同时还必须为其他普通高职院校的同类专业建设提供宝贵经验。那如何进行专业建设呢?首先,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科学严谨的专业设置机制;其次,要形成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提高示范性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再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中应根据示范性院校的建设要求,确定课程体系和标准,构

建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师资队伍建设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

“双师型”教师对队建设是示范性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工程,也是示范性院校长期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学校要努力建设一支总量适宜、结构合理、素质较高,能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需要的、与学校发展和专业设置相匹配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一是“双师”素质建设。一方面可以建立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制度,推进教师有计划地到企事业单位锻炼,鼓励教师与企业进行横向项目和产品技术开发等合作,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对企业来的人员进行教学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二是“双师”结构的建设。一是建立一支动态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聘任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来校任教;二是引进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实践指导教师。三是“双师”团队建设。一是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工作,二是对于选拔和培养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资金、设备、保障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

3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和结构要严格以专业建设的需要为依据,重点专业重点保障,高质量地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具备较强的综合训练功能,应尽力向集教学、培训、生产、研发、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方向发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必须要吸纳企业的力量,建设方式可以考虑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的组织实训与生产的方式,并形成学校企业共建共管的局面。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应选择管理好、现代化水平高、效益好的优秀企事业单位,建立动态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学生能在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实践获得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就业市场、适应岗位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4 校园文化建设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要求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同时也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内在要求。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一要准确定位,建设体现高等性和职业性的校园文化;二要创新思路,构建职业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校园文化;三要突出特色,建立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校园文化,要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5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间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程度更加深入,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成为教育国际化合作的主要领域。示范性高职院校要积极应对、丰动对外开放,顺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在激烈的合作与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首先,示范性院校要通过交流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引进发达国家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提高学校在人才培养、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质量。同时,学校还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教育服务竞争,拓展学校毕业生和从业人员的就业竞争力,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既能满足国内的需求,同时也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在劳务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6 深化改革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

示范性院校要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仅仅依靠加大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保证效益,学校还必须深化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一是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学校内部管理中要适当借鉴和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二是健全学校组织机构,做好决策和执行层次管理组织的建设,推行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从而提高组织效率和应变能力;三是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的效率。

7 品牌特色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

示范性高职院校必须形成自己鲜明的品牌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质量,没有特色就没有质量,办学品牌和特色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示范性高职院校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的需求,研究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注重对学生职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自己的特色,注重办学的个性化,塑造品牌,扩大影响,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人特我新”。这是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闪光点,也是示范性院校的生命线,对其他高职院校具有吸引力,从而达到推广和示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捷军,论高等职业教育在当前形势下的发展取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66-68。

[2]龚建国,周学军等,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几点思考[J],成人教育,2009,(9):51-52。

[5]范唯,马树超,关于加快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A):27-31。

[4]姚云,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政策解读与评审过程――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与高专教育处范唯处长[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4):59-64。

第7篇: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校改进;行动研究;U-S合作

一、行动研究的缘起

LT中学是2007年8月从县一中(省级重点完中)剥离出来的初级中学。当年的完中是县里唯一一所重点中学,创办于1956年,有较好的办学积淀。LT中学地处县域中心,而且剥离时一些高中老师自愿留下来教初中,师资力量较强,学校自然成为家长心目中的“重点初中”和“首选学校”。不过,由于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没有及时跟上,各种矛盾与问题逐步显现。如,校舍和设备条件建设滞后,成班率很高,一些班级学生数超过80人,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学生行为习惯差,上课吃零食,随手扔垃圾,垃圾满地,成为“老大难”问题;学生不尊重老师,甚至有学生发短信、写标语骂老师:家校关系紧张,家长冲撞老师的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工作积极性降低等。

2010年3月,LT中学校长与江西教育学院教育系取得联系,希望开展U-S合作(即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帮助学校实施改进计划。江西教育学院教育系组织了由三位教授组成的指导团队,在学校开展问题诊断、制订学校改进方案、指导学校开展改进实践。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学校改进取得明显成效,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二、学校发展问题诊断

学校改进的关键是要找准问题,为此,指导团队在与LT中学校长进行初步交谈、对学校办学状况有了大致了解后,专门制定了工作方案,形成了“临床诊断,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制订方案——实施改进,过程指导”的工作策略。指导团队先后六次深入学校进行现场诊断,内容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调研的形式有问卷调查、领导班子成员个别访谈、中层干部座谈会、师生代表座谈会、随堂听课等。为了找到学校问题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指导团队还专门策划了一次与LT中学部分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教师的郊游活动。在边走边谈的过程中,指导团队了解了许多在会上老师们不会说的情况,从而对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及其根源有了深刻透彻的把握。

在经过了持续近一个月的学校诊断后,指导团队对学校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态势分析法),一致认为,LT中学的优势在于:其一,学校文化底蕴比较厚实,办学基础条件较好,校风、教风、学风等一脉相传;其二,办学质量得到广泛认可,中考成绩在全县同类学校中升学率、优秀率等占有明显优势,社会声誉好;其三,领导班子想做事谋发展,希望立足于更高的标准谋划学校的内涵发展,全方位提高学校的办学品质,打造在更大区域内具有更广泛影响的品牌学校;其四,现有专职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等基本合理;其五,学校承袭了原有的规章制度,涵盖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等各个方面,为强化制度管理作了较好的铺垫。

不过,LT中学办学也面临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部分干部、教师观念陈旧,不能完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力度不够大;二是学校一些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界定不清,出现了重叠交叉和职能盲区现象;三是未能处理好升学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对非中考科目关注不够,对学生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四是学校规模偏大、成班率过高,导致教师工作负担较重,另外教师的工作条件、家校关系等需要进一步改善:五是学校软硬件条件应继续改善,实验设备、多媒体设备不足,学校文化的定位、挖掘和开发还有较大空间,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学校外部环境来看,LT中学所在县逐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为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品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日趋强烈,要求不只是“有学上”,而是要“上好学”,这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压力:学校地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县城,面临来自兄弟学校的竞争压力。如何将“两个压力”变为动力,在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期望中、在激烈的校际竞争中,负重前行,实现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是谋划学校今后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三、制订学校改进方案

在明确了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内外环境条件之后,指导团队与学校班子成员反复协商,确立了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即: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师生发展为主旨,以强化制度管理为抓手,以学校文化建设为保障,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将学校建成教育理念先进,领导班子善谋敏行,教师爱生乐教,学生明礼好学,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备,办学质量上乘,在市县起示范作用、在全省具有较大影响的现代化学校。

为实现上述目标,指导团队和学校领导达成共识,决定从校园文化建设人手,实施学校的全面改进。于是形成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导的学校改进方案。

1 锻造具有凝聚功能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全校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指导团队为LT中学制订了打造“礼乐文化”的方案,提炼出了“教学生做人,育学生成才;助教师发展,促教师幸福”的办学理念和“一训三风”(校训:礼以正外,乐[yue]以修内;校风:理礼相融,和乐[le]共进;学风:尊师明礼,乐[le]学善思;教风:敬业恭礼,乐[le]群善教),并就如何通过各种措施广泛宣传,使之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内在行为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

2 构建具有陶冶功能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旨在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人文性,都能自然地成为育人的理想场所,让师生的教育行为与校园文化展现和谐之美。

改进方案中就LT中学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出:一是对校园整体布局进行调整,巧妙设计校内景点,科学安排绿化带,形成“硬、绿、净、美、亮”的幽雅环境。二是在校园内多方式呈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一训三风”,使之对内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对外彰显学校的教育品质。三是统一学校形象标识,围绕“礼乐文化”制作并规范使用校徽、校歌,精心设计学校平面示意图,合理制作、美化各类指示牌,创办校报,充分显示学校办学思想和人文特色。四是对校内楼宇、道路和广场进行命名。

3 丰富具有育人功能的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行为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指导团队建议学校通过不断拓展师生活动领域,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体现知识性、科学性,突出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师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培养良好的思想意识、道德作风和行为习惯。包括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坚持开展社团兴趣活动等。

针对学生行为习惯差的问题,指导团队特别突出了强化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具体措施,即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制订《LT中学学生校内一日常规》,从“文明进校”、“物品整理”、“两操集会”、“课间休整”、“课堂学习”、“环境卫生”、“对待公物”、“师生关系”、“有序放学”等各方面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明确、具体、恰当的要求;并把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相结合,反复抓、抓反复,在训练的同时,配合说服教育、榜样示范、主题活动,丰富教育形式,让学生告别不文明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

4 健全具有规范功能的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指导团队建议学校对现有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制度进行修订,并且遵循“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的原则,做到“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为大家”,努力营造“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的和谐制度建设局面。包括健全学校管理组织网络,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培养学校师生的制度意识等。

5 打造促进教师发展的教科研文化

高质量的教研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情境化的、可操作的、富有个性特色的专业发展环境。同时,高质量的教研也是提升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做好教研是学校改进过程中必须练好的一项内功。正如佐藤学先生所说:“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在U-S合作过程中,指导团队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教研文化建设的措施,以帮助教师增强内在的职业幸福感,“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为学校的改进和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第一,树立教科研意识,健全教科研管理体系。通过制订教科研管理办法和教科研工作规划,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考核和评估、表彰和奖励,促进教师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鼓励教师积极思考、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将教学中的困惑转化为教学研究的课题,形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习惯。大力营造教科研的氛围。

第二,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学效率。树立教研问题来自教学、研究成果服务教学的意识。每学年初,由教科处组织教师申报教学研究课题,同时教科处定期征求教师的意见,根据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列出重点要解决的课题,以招标的形式确定研究人员:教科室加强对教研课题的中期检查;对立项和中标的教研课题,学校根据其立项、中期检查结果和最终研究成果情况分期分批给予经费资助。鼓励教师开展团体攻关和合作研究,扩大教师的交往和交流,强化教师的团队精神。

第三,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为教科研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选拔专业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具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制订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规划和活动计划,每周五下午同定为语文、数学、英语教研活动时间,其他学科隔周五下午进行教研;每学期开展一次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计划展示和交流活动,促进同行之间的相互学习;实行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评选、奖励制度。

第四,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聘请专家、学者进行教科研专题讲座,传授教科研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能力;每学期举办至少一次教科研经验交流会和教研沙龙活动,促进教师教科研经验交流。

此外,指导团队还就学校的班子建设、优秀教师团队建设、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等方面的改进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四、学校改进的实践

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在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广泛动员之后,LT中学按照方案实施了为期近三年的全面改进实践。

1 广泛宣传发动,激发全体教职工参与学校改进的内在动力

在改进方案实施之前,将方案分发给每位教职工,并分别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和教师大会,对改进方案进行一一解读,为学校改进工作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在此基础上获得教职工对学校改进工作的理解和认同,通过理解和认同达成共识,在共识中激发共鸣,让学校改进目标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愿景,并以此团结人、凝聚人,激发全体教职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2 强化部门责任,建立目标达成的保障机制

在改进工作开始之前,指导团队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将改进工作方案中的各项措施按年度和部门逐条分解,以达成发展目标为导向,将各项目标细化到每个年度、学期,将具体任务和子目标分解到部门与教师,落实到人,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形成部门和教师联动机制。每学期召开一次学校改进实施分析总结会。把年度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列入教职工的年度考核,增强教职工的主体意识和实施能力,提高改进目标的达成度。

3 畅通信息渠道,建立学校改进实施状况的反馈,纠偏机制

建立自上而下的自评制度,每学期结束,各职能部门、各教研组开展自评,撰写总结报告,同时开展各部门之间的互评,共同提出新学期进一步落实改进方案的意见和建议。成立由专家指导团队与学校班子成员共同组成的咨询指导小组,解答教职工的疑惑和问题,对学校改进工作进行过程监控。及时修正和完善改进措施,纠正偏差,确保改进目标的实现。

五、学校改进实践在反思

反思LT中学三年的改进历程,虽然成效明显,但指导团队清楚地认识到,LT中学的改进一直是在指导团队的帮助和指点下进行的,如何让学校在U-S合作结束之后能丢掉专家这根“拐杖”,实现自身的持续改进和永续发展,是三年改进历程后要解决的新问题。

1 树立共同愿景是学校持续改进的精神动力

彼得·圣吉曾形象地比喻说,建立一个团队,其实就像搭建一个三条腿的桌子:一条腿是大家的共同愿景,一条腿是个人的价值观,还有一条腿就是激励。愿景是团队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共同愿景会唤起人们的希望,激励团队成员为追求某一目标而不懈努力。学校发展需要有全体成员认同的共同愿景,它是全体师生共享的精神追求,是教职工超越个人的利害得失、战胜各种外来的困难和压力、矢志不渝、奋发向前的精神动力。因此,要实现学校的持续改进必须以共同愿景为动力来提升学校发展的内在能力。

2 提高认识方法论水平是U-S合作重要的价值体现

所谓认识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包括哲学方法论(如唯物辩证法)、一般科学方法论(如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和具体科学方法论,三者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其中哲学方法论具有决定性作用,它是各门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有着指导意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它不仅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武器,也是改造现实的武器。

学校改进的方法论也属于认识方法论体系。学校改进是综合性的复杂过程,是技术过程和学校内外社会过程的统一。北师大教授高鸿源指出,认识方法论实际是对学校发展和改进的思维建构和应用,为所有的观念、问题、目标、知识和方法寻找综合定位和运作路径,而把各种因素和各个领域的问题梳理清楚。整合在一起,仅仅凭借经验是很难做到的,需要认识方法论发挥引导和结构化的作用。

第8篇: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关键词: 学生社团 载体 枢纽 枢纽平台 制高点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传统的高校第二课堂文化受到了来自于社会企业文化的冲击和渗透。学生社团历来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无缝接轨的重要载体,同时是学生提升自身技能与销售自我的重要平台。《2013年广东共青团高校战线工作要点》中提出以大学生社团为依托,打造共青团枢纽型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推动组建高校战线枢纽型团组织,搭建大学生社团自我发展、互动交流、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可见,构造技能型赛训枢纽平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即将成为未来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学生社团建设发展现状

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社团管理为例,专业学习型学生社团共有10个,它们分别是金融协会、物流协会、旅游协会、会计协会、会展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管理协会、外贸协会、市场营销协会、建筑协会。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社团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团成员数量呈正比增长趋势。更多的学生愿意把课余时间用于参与到专业性社团活动中,更愿意通过社团专业性、兴趣性社团活动提高自身技能,体现出学生社团构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科学合理搭建管理架构,打造技能型赛训平台

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社团管理为例,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准,以专业设置为依托等,实行横向活动策划组织辅导员责任制及纵向专业技能培养教研室责任制,建立内接以校园文化艺术节、技术节为抓手的品牌质量工程,外接以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校园展厅为引擎的文化接轨平台。学生社团按照专业设置进行分块化管理,具体分块:一个教研室对应若干个学生社团,一个学生社团对应一个社团指导老师顾问团,一个社团指导老师顾问团对应若干名教授及教研室主任、专业老师、辅导员、企业顾问。形成学生社团建设网格化管理,这样促成责任的明确和落实。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据点――堡垒拉网式管理结构网络形成,真正实现一个学生社团一个据点,一个教研室一个堡垒,一个教学系一个大本营的管理架构。同时,随着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入对流,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凝结、相互融化的“冰水共同体”,学生社团作为载体、枢纽,正是“冰水共同体”的凝结剂、催化剂,最终形成文化对流延伸体系。

构造技能型赛训平台离不开企业强有力的物资保障,同时,离不开学生社团无缝对接的组织保障。校园文化技术节就是技能型赛训平台的实施载体。通过举办模拟炒股大赛、导游技能大赛、金牌营销大赛、模拟应聘大赛、ERP企业模拟经营大赛等一系列比赛,为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比赛提供了大舞台,同时,为企业文化交流融合提供了延伸的平台。

三、不断积累沉淀,提升社团文化品位,实现成果可视化

这几年来,通过技能型赛训平台的历练,社团建设规划及管理理念得到更新沉淀。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历来非常重视学生社团发展建设积累沉淀,完成编制《青春与梦想―社团建设》成果汇编,完成制作《社团建设―你我回忆》精彩回顾视频光盘。通过技能型赛训平台的具体实施,学生近几年参加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非常高。目前经济管理系在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基本都参加了上述的专业社团。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我系承办的校园文化技术节品牌活动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人次达到8000多,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奖率不断攀升,其中国家级2人次,省级30人次,市级68人次,诸如会计协会的某同学参加全国助理会计师考试获得全国第87名的好成绩,还有物流协会的某团队代表学院参加广东省第六届ERP沙盘模拟应聘大赛,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等。

四、思考

虽然社团建设向着专业化、品牌化、质量化的方向发展,但开展的品牌活动依然暴露出了专业化水平不高、品牌效应不强,质量不够高的问题。提升社团建设专业化程度、品牌化效应、以社团品牌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第二课堂质量将是未来社团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枢纽型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是未来高职院学生第二课堂的引领者,搭建与企业文化无缝对接融合技能型赛训枢纽平台,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将会是未来高校文化内涵建设的制高点。然而,枢纽型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通过技能型赛训枢纽平台发掘出促使校企文化无缝融合使之成为“冰水共同体”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深化技能型赛训枢纽校企合作平台的改革创新,需寻找出快速提高“冰点―熔点”的凝结剂和催化剂。

参考文献:

[1]穆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的科学研究.西南农业大学,2005.

[2]王志坚.高校学生社团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探索,2008.

第9篇: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关键词] 高校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 以人为本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76

[中图分类号] G717;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3- 0127- 02

1 高校信息化建设遇到的问题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正确的信息化概念逐步推广,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行业的投入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启动了信息化建设。

高校信息化建设虽然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但是宏观上会遇到以下的一些问题:

高校信息化建设怎样才能将信息化与高校发展战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面对互联网、物联网、SOA等热点技术,如何合理运用促进高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校信息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如何对已有的建设成果进行复用,实现最佳的投入产出比。

当前,我国高校信息化的标志性产物是数字化校园。

2 数字化校园概述

1990 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发起并主持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最早提出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数字化校园”是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用层次化、整体化的思路进行规划,旨在为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实施确定一个清晰的目标。数字化校园建设将对学校所有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对校园网上的信息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分类,使用户在网上快速发现自己需求的信息,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的环境,使管理员科学地、规范地管理数据信息,并及时将信息出去,以最有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数字校园的建设,其技术实施原则可归结为“五个统一”:确立“统一数据库、统一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信息门户”。这是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的关键。

3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数字化校园

3.1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理念

人本思想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初露端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则孕育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本主义思潮。

大学校园是培养人才的高地,是科技创新的摇篮,是传播文化的阵地。大学要肩负起历史、民族、社会、时代赋予的重任,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校园。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就是将以人为本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和核心价值观,数字化校园建设“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2 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当前信息化环境协调统一,分步骤分阶段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学院全局出发,通盘考虑,统一规划,采取统一的信息标准、统一的技术路线、统一的基础架构和统一的组织管理并充分考虑学院未来的发展战略;以数字化信息资源及其应用建设为核心,数字化学习和管理服务系统应用为重点,进行数据、设备、应用的全面集中,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库、标准、开发平台、用户管理以及网站门户进行统一,推进全局信息交换、全局流程调度、全局流程整合、全局流程同步, 实现技术可持续、投入可持续、人力资源可持续、机制可持续。

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创建基础平台、整合资源。这一阶段主要是校园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综合管网弱电系统、服务器主机、安全系统等基础硬件设备。第二阶段,完善体系、深化应用。这一阶段主要是信息系统即基础支撑平台的建设。其中:统一数据中心平台包括主数据中心以及大数据平台,定义了数据的使用和维护标准;统一身份管理平台为各个应用系统提供集中的身份认证与安全审计服务;统一应用开发平台定义了学校的应用开发级别标准。第三阶段,持续优化,数据挖掘。这一阶段主要是虚拟大学的建设。即在校内信息化普及后,建设一个新型的数字化大学。

4 我校以人为本的数字化校园应用环境

数字化校园建设列入了我校“十二五”建设规划。我校于2011年组织成立了负责信息化建设的专门机构: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教育信息化中心在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方案制订和组织实施。

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服务于四大主体人群: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各级领导。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理念就是使校园内不同人群获得全部的信息服务。

下面对4类群体进行用户体验分析。

4.1 学生群体

(1) 选课、校内邮箱、查询图书信息等系统都有明确的指引,并且使用同一用户名和密码,十分方便。学校的各种通知公告都能够推送到学生自己的门户上,不需要到各个系统中去查找。根据网站的指导,学生能快速熟悉校园生活,对新的环境没有陌生感。通过系统的指引,学生还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兴趣小组,参加社团活动。

(2) 在课堂上没有弄明白的问题,还能通过网上的课程协作系统跟老师互动,便于自学和得到老师的指导。在网上的虚拟班级组织加强了同学之间的联系,增进了同学感情。

(3) 每学年的评奖、贷款、资助和申请都不用一次一次地重复填写数据,审批的流程也很简单。在网上,学生可以方便地查询自己的课表以及学分情况,可以快速得知自己申请奖学金的审批情况。离校之后,成为学校校友,在校友系统中能够及时了解学校动态、同学信息。

4.2 教师群体

(1) 教师只要登录一次就可以在各个系统中无障碍地漫游,非常方便。各个业务系统都已实现互连互通,每个系统的信息都实时更新,查询信息十分方便。学校的通知能够自动推送到教师自己的门户上,在进行人事考核的时候,根据系统自动导出的表格,很多内容不需要重复填写,免去了重复劳动。考核的过程也在网上公开,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的各项业绩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调整。

(2) 在科研立项、审批、经费处理等方面,数字化校园建设能够提供很多的便捷服务。

4.3 行政管理人员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获取数据的方式不再是采用U盘拷贝、电话核对等,而是在系统中自动同步导出最新的数据。在各个系统协同工作的情况下,很多工作的业务流程十分明确清晰;管理人员也可以自主创建流程,以适应业务的动态调整,减少重复劳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上。

4.4 各级领导

通过各个信息系统,能直接获取准确的统计信息,在系统中准确查询学校的基本信息,通过对各个学科的师资队伍、科研实力、教学水平等情况的分析,找出学校学科建设的重点,以突出学校的学科优势。通过分析生源质量、资源配置、专业建设力量、师资情况、就业趋势等,为制订招生计划提供参考。这些信息在调整学校招生计划的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口情况、行业需求和就业趋势、岗位和专业的匹配度,为改善教学方案及调整专业方向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系统,还可以与兄弟院校的指标对比。通过对比,了解学校的综合情况,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学校管理。根据评估的指标体系,分析学校现状与评估指标的差距,为制订改进方案提供参考。对于学校的经费收支情况,也能通过系统有很好的了解,这些都为学校决策提供了依据。

5 小 结

综上所述,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字化校园是高等院校管理中的一项重大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和谐发展的建设理念。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民主和谐的学术氛围,切实做到目标的和谐,追求的和谐,文化的和谐,舆论氛围的和谐和制度的和谐。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永春. 论高校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J]. 江苏高教,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