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教育时代范文

智慧教育时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教育时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教育时代

第1篇:智慧教育时代范文

——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信息化教育改革访谈

文/本刊记者 鲁玉婷

一只手机、一台电脑就能玩转校园?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的答案是肯定的。

随着时代信息化潮流,高科技设备渐渐走进师生的学习生活。在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师生置身于全网络覆盖的校园,上课不再局限于单调的黑板,阅读不再受限于纸质书,应聘信息无需层层传递……一场数字化教育改革,让学校变成更为智能、人性的智慧化校园。

智慧课堂,多屏互动灵活教学

“今天,我们讲白居易的《琵琶行》。先请同学们来谈谈这三首音乐分别对应《琵琶行》里的哪三段内容?”走进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的智慧教室,记者亲临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课。课堂上,教师的平板电脑、学生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及讲台上方的双屏投影各显其能。学生手中的电子白板能实现资源共享、当堂在线互评、在线考试,多屏互动的课堂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这堂公开课通过智慧教室的录播功能,可以把整堂课记录下来,也能将课堂现场直播到该校任意一间教室。

智慧课堂是该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重点,除了资源共享、在线互评等功能外,还将学校课堂与企业车间融为一体。学生能在课堂上通过电子屏幕与企业工程师远程互动对话,请教专业难题。工程师只要在企业车间装上一个摄像头,就能把现场操作视频传到课堂上,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智慧课堂除了实现数字化设备的更新换代,还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师资力量。张国方校长道:“我们一向主张培训先行。在建设智慧课堂前,教师都要经过系统的学习与考核,每位参与培训的教师必须做出符合要求的课件才算过关。”两年来,该校的教师培训都围绕着数字化建设——计算机高级工培训、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微课”制作培训……一系列培训提升了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

在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大部分教师的办公电脑没有主机,只有一台显示屏,教师的相关资料均放在“桌面云系统”里。每位教师都有一个账号,无论在哪里,只要用计算机登录自己的“桌面云系统”账号,就能与学校内网建立安全链接,实现远程备课与办公。在校长对数字化教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理念的引领下,每位教师都放开手脚大胆实践,让智慧课堂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果。

陈凌燕是数媒班的学生,现已走上了实习岗位。陈凌燕说:“学校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和超前的智慧化教学,为我实习上岗打下了基础。其他学校的同届毕业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企业的先进设备,而我在校时就已经基本熟悉了企业的大多数设备,学习与实践实现了无缝对接。”

创新结硕果,在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该校学生还获得了三块金牌、两块银牌的好成绩。

便捷服务,远程遥控智慧生活

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的智慧校园体现了三大智慧:一是“物”要智慧,二是“管理”要智慧,三是“教学”要智慧。其中“物”要智慧体现在便捷服务上,比如该校会议室实行物联网管理,会议室的窗帘、空调等都能远程遥控。“按‘会议模式’键,会议室的窗帘、电灯、空调等都能遥控开关,即使人在外地,也能通过手机远程遥控。”副校长傅卫东说。在学生宿舍,智慧服务亦无所不在:宿舍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开关空调,当学生下课后回到宿舍,如果室内温度超过28℃或者低于5℃,空调就会自动开启,人离开宿舍,则自动关闭。

在校园里,学生每天都会用到一卡通,该校改良升级的一卡通——“智慧校园卡”给学生带来了不少便利。该校是宁波市“智慧校园卡”的试点单位,如果试点成功将在全市推广。“智慧校园卡”除拥有电子钱包、图书借阅等常规功能外,还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远程感应,学生携带“智慧校园卡”进出校门,无需刷卡,系统能自动感应;二是走班考勤功能,学生上课的课堂不固定,流动性较大,学生携带该卡进入指定教室后,系统能自动显示多少学生已经到达教室,哪些学生迟到、旷课,并能准确定位学生,将名单自动发送到班主任的手机上;三是与宁波市公共自行车、公交车、地铁服务相联,集宁波市民卡功能于一体,实现校内校外服务一体化。“智慧校园卡”的推行为学校管理提供了便捷服务,亦提升了师生的生活品质。今年5月22日,该校的“智慧校园卡”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应用展览中展出,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等领导参观了该校的智慧校园展位,并详细了解了“智慧校园卡”建设情况。

在该校立体式图书馆,不仅能借阅纸质书,还可以通过手机扫描移动图书馆里报刊、书籍的二维码,将电子书下载到手机里。傅卫东说:“现在很多学生及年轻教师都喜欢拿手机看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还省去了借阅的麻烦。”移动图书馆是一台立式显示屏,内含杂志、书籍和报纸,内容丰富且实时更新,为师生阅读提供了极大方便。在图书馆一侧的阅览室里,每张桌子上都放有一台iPad,学生可以拿着iPad在图书馆任何地方看书、游戏。馆长孙薇薇说:“学生刚进校时,总喜欢来图书馆上网、游戏。随着来馆次数增多,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学生看到周边同学都在看书,也慢慢放下游戏开始看书了。我们图书馆温馨、舒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兴趣爱好。”

搭建平台,互通共享智慧管理

数字化校园只是对校内各类数据进行收集,提供一个数据集成平台,而智慧化校园则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供更为人性化的管理。傅卫东说:“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是智慧化校园建设的集大成者。以往学校每个处室都有自己的数据平台,但互不相融,各部门的业务系统仅从满足本部门需求出发,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系统中存在大量重复数据、垃圾数据。智慧校园建设初期,考虑到外面买来的成品软件与学校实际不相符,无法真正契合我们的需求,因此,学校招标了一家软件设计公司。”往年,学校教师都是以各自工作为需求进行行政课题研究,而2013年年底,学校统一以“如何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完善工作”作为年度行政课题。以课题为契机推动改革,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招生就业处、团委等各个处室均作了详细的课题报告。收集到学校各处室的数字化需求后,学校利用软件公司的技术力量,量身定制开发了“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

“任何高科技的产品只有符合实际需求才会有永恒的生命力,信息化是一种辅助手段,它可以优化我们的工作模式。”傅卫东道。在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上,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等各方均能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提升了学校有效管理的含金量。

首先,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以往每到期中、期末,班主任及教务处都要忙着汇总分数、计算平均分、统计各分数段人数等等,放假前还要将成绩报告单一张张填好,稍有大意,就会出错。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则可以将任课教师输入的每次考试成绩进行系统智能分析,将各科成绩汇总后自动生成统计表格,传送给班主任、教务处等。此外,系统还会对每门学科、每个班级和每位学生的成绩定期进行动态分析,促进教学评价方式改革。“有了这套软件,老师不再需要一遍遍地统计分数,可以将更多时间用于教学研究;同时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准确性更高,毕业生学籍卡上的成绩也由该系统自动生成。”傅卫东道。

其次,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增强了家校互联。在该平台,除老师有账号可以登录外,学生、家长也有账号。学生登录账号能看到自己的课表、学习成绩,可以实现网上选课,家长登录账号可以看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除成绩外,还有在学校参加的各类活动等。

第2篇:智慧教育时代范文

关键词:教化解释学;伽达默尔;实践智慧;修辞学

黑格尔之后的19世纪西方哲学有一股重要的实践哲学思潮,它肇始于费尔巴哈特别是马克思将哲学转向人的感性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方向,伽达默尔的教化解释学或哲学解释学实际上就是暗合了这个方向。我们知道,赫尔姆霍茨在其讲演中认为,精神科学之所以区别于自然科学,就在于精神科学要求一种“得体感”(Taktgeufuhl),但是他并没有进一步追问“得体感”产生的前提条件,密尔的实证主义归纳思想仍然是他遵循的典范。伽达默尔从人文主义的视域出发,认为得体感的前提条件是教化(Bildung),不仅如此,共同感、判断力和趣味都可以看作是教化的积极成果和表现形式,实际上它们都是实践智慧的体现,因此,教化就表现为一种实践智慧。伽达默尔的教化解释学与古代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智慧的讨论密切相关。在今天这样一个科技主义无孔不入的时代中,伽达默尔对传统实践智慧的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何谓实践智慧

要想弄清楚何为实践智慧,我们必须首先从亚里士多德的学科或知识分类开始。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6卷中将一切“科学”或“知识”(epistemc)分为三类:实践的或实用的(prakticke)、创制的或制造的(poietike)、理论的或思辨的(theoretike)。所谓实践知识或实践哲学,亚里士多德指的是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它与人的活动相关,是以善为追求目的的。所谓创制的知识,指的是与技艺有关的实用性知识,包括诗人、戏剧家的艺术创作、建筑术、医疗术等等,亚里士多德所写的《诗学》就应该归为这一类知识。至于理论知识,亚里士多德又将其分为三类:自然哲学或物理学(physike)、数学(mathematike)、神学(theologike)。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6卷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通过肯定和否定来获得真理的方式在数目上有五种:技艺(techne/art,又译为“技术”)、知识(episteme/knowledge/scientific knowledge,即思辨的、理论的、纯粹的或科学的知识,又译为“科学”)、实践智慧(phronesis/practical wisdom/prudence,又译为“明智”)、智慧(sophia)、努斯(nous/intuition/intuitive reason/intelligence,即直观理性、直觉,又译为“理智”,“心灵”)。

人们向来认为,实践智慧概念是《尼各马可伦理学》第6卷讨论的中心。那么什么是实践智慧呢?亚里士多德是通过与前几种知识形式的比较来得出实践智慧的基本特征的。

第一,实践智慧的对象是与人自身有关的具体活动,它是属人的,因而它不是智慧。如前所述,智慧是最高类型的知识,但是它远离了人的现实生活,已经接近神的层次了;实践智慧则与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一般人都不会去考虑人力打所不能及的神的事情。“所以,人们说阿那克萨戈拉和泰勒斯以及像他们那样的人有智慧,而不说他们有实践智慧。”一个对自己身边的事物不敏感、反应迟钝或者不关注的人,很难说具有实践智慧。因为一个具有实践智慧的人总是能够对自身周围环境的变化反应敏锐,并且能够很好地应对和适应环境。

第二,实践智慧的知识是不能通过证明而获得的,因而它不是理论的知识。“实践智慧不同于科学,是因为实践的题材包含着变化”。理论知识的对象是永恒的、必然的,实践智慧的对象却是生灭变化的;理论的知识是可以传授、学习的,但在很多情况下,实践智慧是不可教不可学的,因为实践智慧这类知识总是从某个特殊的人出发,应对的总是此时此地的具体状况。

第三,实践智慧不能获得关于始点的知识,因而不是努斯。实践智慧(phronesis)的词根phren与nous(努斯)不同,“在哲学上,nous引申为不牵动意志、目的的心灵活动,如积极理性、沉思;而同心、胸膜相关系的phren,则引申为牵动意念和追求的理性”。亚里士多德强调,关于始点或第一原理的知识只能通过努斯获得,但是实践智慧并不关心第一原理是如何获得的,它更关注普遍原理的具体应用。

对具体实践的过多强调可能造成一种假象,即以为实践智慧不需要普遍知识的指导因而普遍知识不重要,为了纠正这一点,亚里士多德说这里需要两种知识,即实践智慧既需要普遍的知识,又需要具体的知识。换言之,实践智慧是要沟通普遍与特殊、一与多,或者说它是通过具体的特殊事物来表现普遍或一。显然,一个具有实践智慧的人并不只是抽象地知道一个光秃秃的善的理念,而是能在现实生活中知道哪个事情是好的、哪个事情是坏的。确实,亚里士多德表明实践哲学所涉及的这类题材只能有大致的、粗略的真。理由是:“在每一种事物中只寻求那种题材的本性所容有的确切性。只要求一个数学家提出一个大致的说法,与要求一位修辞学家做出严格的证明同样地不合理。”显然,我们不能以一种数学的精确性来要求实践哲学,这是违背事情的本性的。正如伽达默尔为精神科学的自身合法性所作出的激烈争辩那样,谁以科学方法论的标准来要求精神科学,谁就毁灭精神科学。

第四,实践智慧与实践的活动相关,与制作的技艺活动相区别。实践智慧与技艺处理的都是现实中具体的可变化的事物,但这两者是不同的,因为:“实践不是一种制作,制作也不是一种实践。”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的逻各斯品质与制作的逻各斯品质不同,它们也不相互包含。实践与制作的始因是不同的:“制作的目的是外在于制作活动的,而实践的目的就是活动本身,——做得好自身就是一个目的。”可见,在制作活动中,它的目的与要处理的对象是相互外在的。一个勇敢的人他的勇敢德性就表现在他的勇敢行为之中,因而他的目的是寓于行动之中的。所以实践智慧的目的是内在于活动当中的,技艺的目的则是外在于活动本身的。实践智慧的逻各斯是不能学习的,技艺的逻各斯是可以学习的。

第五,实践智慧同个人自身公正的、高尚的、善的事物相关,它同道德德性是一损俱损、一有具有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说:“拥有实践智慧的人的特点就是善于考虑对于他自身是善的和有益的事情。不过,这不是指在某个具体的方面善和有益,例如对他的健康或强壮有利,而是指对于一种好生活总体上有益。”所以一个具有实践智慧的人总是善于从总体上考虑对自己是善的事情,他能够分辨那些自身就是善、对人类而言是善的事物。“因此,不做个好人就不可能有实践智慧。”实践智慧要求行动者有一种向善的品性,这点也使得实践智慧与技艺相区别,因为一个坏人也可能在某方面具有高超的技艺。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德性如勇敢、节制、慷慨等是与实践智慧的逻各斯一起发挥作用的。“离开了实践智慧就没有严格意义的善,离开了道德德性也不可能有实践智慧”。此外,亚里士多德有时强调实践智慧与目的的善有关,有时又强调它与达到目的的手段的正确考虑相关。总而言之,实践智慧与个人主观的思虑有关,一个人无意中做了好事(从结果上看)不算是真正的好事,只有当他出于主观上善的思虑,并在实践中获得好的结果,这才是真正的好事。

第六,实践智慧重在实践或行动而不在认知。亚里士多德一再强调:“实践智慧是与实践相关的,而实践就是要处理具体的事情。”一个拥有实践智慧的人不是仅仅为了认识各种道德德性、辨别善恶,更重要的是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好人。认识得好是一回事,在实践中做得好又是另一回事。因此,亚里士多德在这里力图避免苏格拉底那种极端的观点——德性即知识,无人有意作恶。德性不在于一个人认识得好(有知识),而在于他在实践中做得好。“仅仅知道什么是健康和强壮不等于做有益健康和健壮的事情。因为懂得医学和运动学并不使我们更能从事有益健康和强壮的活动。”所以,要想拥有实践智慧,就必须在实践或行动当中积累经验,进行磨炼。亚里士多德指出:“青年人可以在几何和数学上学习得很好,可以在这些科目上很聪明,但是我们在他们身上却看不到实践智慧。这原因就在于,实践智慧是同具体的事情相关的,这需要经验,而青年人缺少经验。因为,经验总是日积月累的。”值得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指出实践智慧是一种对于具体事物的感觉,但不是感官的感觉,而是一种直觉或数学的直觉,他类比说这种感觉就“像我们在判断出眼前的一个图形是三角形时的那种感觉”。

二、复兴古代的实践智慧

我们知道实践智慧概念在古代的伦理学、政治学等实践哲学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每一个人过一种城邦生活的重要指导原则,因为实践智慧所凸显的既不是神的属性也不是植物动物的生物属性,而是人的社会与政治品性,即实践属性。然而西方近代以来,方法和技术概念取代了实践概念成为人类社会运作的唯一理想模式,从而导致了实践智慧的失落,精神科学失去了它的合法根基。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形成、分野与争论,表明整个西方近代思想实质上陷入了一场狂热的科学方法论竞赛。至于科学方法论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光鲜无比但实质上抽象、空虚、暗淡的帷幕背后,那真实的、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的实践领域却被遮蔽、忽视、冷落了。在一个实践哲学已经被人遗忘了的时代里,伽达默尔坚决要求重新恢复古代以实践智慧为代表的实践哲学传统,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

(一)重新规定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重新恢复古代的实践哲学,这意味着在伽达默尔看来,实践哲学是真理的重要源泉,它应该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洪汉鼎先生说:“在当代诠释学的发展中,‘实践智慧,(phronesis)这一概念日益显示出其不可忽略的巨大作用,以致我们今天甚而可以再度启用‘实践哲学’这一名称来概括当代诠释学的后期发展。”然而,实践是否如近代以来所规定的那样是与理论相对立的东西呢?

邵华在其博士论文中认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praxis)一词具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意义:第一层次指既适用于人又适用于动物的标示生物本性的活动;第二层次泛指人的活动,既包括伦理政治的活动,也包括制作、沉思等活动:第三层次仅仅指人的伦理政治活动。当然,亚里士多德在其伦理学与政治学的著作中谈及实践概念时主要是采用第三层次的意义。伽达默尔特别指出,实践一词不应予以狭隘的理解,例如不能将实践只是理解为科学理论的实践性应用,这实质上是近代以来科学方法论崇拜所造成的一种狭隘的思维习惯。他说:“‘实践’还有更多的意味。它是一个整体,其中包括了我们的实践事务,我们所有的活动和行动,我们人类全体在这一世界的自我调整——这因而就是说,它还包括我们的政治、政治协商以及立法活动。我们的实践——它是我们的生活形式。”由此可见,与亚里士多德相近,伽达默尔认为,“实践”即:意味着全部实际的事物,以及一切人类的行为和人在世界中的自我设定,构成实践的就是最广泛意义上的“生活”,它实际上就是人的整个生活世界,因而在伽达默尔这里,实践概念有着十分宽广的意涵,没有人可以站在实践之外。

因此,伽达默尔认为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实践,一种生活形式。今天我们倾向于把实践定义为和理论对立的东西,实际上是受近代科学主义的误导。近代科学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丰厚物质成果,同时也让自然科学对于人类有一种完全新的规模、新的意义上的统治。伽达默尔指出:“在伽利略和惠更斯的机械学中获得巨大成果并在笛卡尔的方法概念中得到其哲学表述的方法的优先性,从根本上改变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从此脱离实践成为一种方法论,以至于人们平常在用实践一词时就有着一种反教条主义的意味,即怀疑自己对某些还没有任何经验的东西仅有理论或生搬硬套的知识。显然伽达默尔并不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根据他的考察,“理论”(theoria)这个词在古希腊人那里最初的意义就是指观察,但是观察并非单纯地看,并非单纯地确认现有存在的东西或者贮存信息,因而人们可以借此征服一个对象或使其为我所用,而是一种人人都能参与或介入其中的活动。实际上,在古代“理论研究者”(theoros)就是指节日代表团的参加者,即参与到节日活动中来,与他人共在、同在。伽达默尔说:“theoria(理论)并不首先被设想为主观性的一种行为,即设想为主体的一种自我规定,而是从它所观看的东西出发来设想的。Theoria是实际的参与,它不是行动(tun),而是一种遭受(Pathos),即由观看而来的入迷状态。”由此可见,理论并不是指一种置身其外、毫不关己的中立性观察,而是一种人人都参与其中,并且超越个人的主观意图的实践活动。伽达默尔的教化解释学就是要用一种“参与的”理想,来补充或者说超越近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独断的“客观性”理想。伽达默尔争辩道:“我的观点刚好相反,‘精神科学,中最关键的不是客观性,而是与对象的先行关系。我想该知识领域用‘参与’(Teilhabe)理想——如同在艺术和历史里鲜明形成的对人类经验本质陈述的参与——来补充科学性道德设立的客观认识理想。在精神科学中参与正是其理论有无价值的根本标准。”

总之,理论本身就是对生活的一种参与或介入活动,理论归根到底就是一种实践,而并不仅仅是一种用来研究真理和搜集新知识的工具论。生活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并且最终统一于实践这个最宽广的概念。伽达默尔还认为,理论是而且首先是同自己的距离,一个具有理论意识的人会同时考虑他人的立场并寻求对集体和共同体的相互理解,所以他把理论生活亦看作是人类的基本能力,只不过他所谓的理论能力并不仅仅是指沉思的生活。伽达默尔对理论的赞美也即是对实践的赞美。“这里再一次表明,具有理解的人并不是无动于衷地站在对立面去认识和判断,而是从一种特殊的使他与其他人联系在一起的隶属关系去一起思考,好像他与那人休戚相关。”每一个人的实践活动都与他人、共同体或者国家休戚相关,这就毫不奇怪,为什么伽达默尔晚年特别强调解释学是一种实践哲学了。

(二)实践智慧在技术时代中的应有地位

在我看来,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至少要批判两种狭隘的思想观点:一种是规范伦理学,即应当伦理学,它使得丰富具体的伦理生活变成抽象、枯萎、空洞的道德命令:你应当;另一种是技术统治论,虽然它关注具体的实践活动,但是它使得古代丰富的实践概念沦落为狭隘的技术概念。下面我们将分析伽达默尔对这两种思想的批驳,从而阐明实践哲学在今日这个技术的时代中所应有的地位。

伽达默尔晚年在与助手杜特的交谈中坦言,他的实践哲学矛头指向的是规范伦理学(应当伦理学),因为它根本忽视了伦理行为所发生的具体现实情境。伽达默尔自述说:“于是我提出了自己从一开始就苦苦求索的问题:什么是实践哲学?理论和反思如何才能指向实践的领域?因为在实践的领域中绝不能容忍距离而是要求义务。这个问题在开初是由于克尔凯郭尔的存在激情(Existenzpathos)而吸引着我。在这个问题上我是以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的典范为根据的。我力图避免那种关于理论及其应用的错误模式,这种模式从近代科学概念出发对实践概念作了片面规定。”由此可见,伽达默尔对理论与反思的琢磨终究是要指向生活世界的广阔实践领域。尽管伽达默尔成长在新康德主义注重方法论、认识论建构的浓厚氛围之中,但是他已经敏锐地感受到来自克尔凯郭尔存在哲学的强烈冲击下所带来的“实践感”与“生命感”,这是前者所没有的。

普遍的伦理规则如何才能落实到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呢?这是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所要解决的难题,而他最终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典范论证中找到了解决难题的钥匙。

首先,伽达默尔澄清了规范伦理学对实践哲学的一个误解。该误解认为,实践哲学只是关注现实的具体内容,但是现实情况是变化无常的,因而实践哲学在处理现实情况时由于缺乏普遍的规范指导而流为相对主义、自相矛盾,最终毁灭了伦理或道德。伽达默尔辩驳说:“实践就是行动,——而且它还是一种清醒的意识。行动不只是做。人是一种自行动的东西。在其行动中有自我调整、自我检验以及榜样的作用。故此:德性不是没有逻辑,就像我在论述亚里士多德时所表明的那样!”实践哲学强调具体的行动,但是伽达默尔认为行动中并不是没有逻辑、没有思考、没有普遍理性的指引。伽达默尔说,伦理与逻各斯(理性)就像一个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人的实践行为不是漫无目的的、浑浑噩噩的植物性生长行为,而是一种带有主观的思虑、自由的选择的追求整体善的行为,所以其中就包含有对普遍逻各斯的思虑。因此,实践哲学并不是要使得伦理规范自我取消并且堕入虚无主义的泥潭,而是它本身就含有普遍理性的维度。伽达默尔指出:“实践的规范性特点和实践理性的功效也许‘在实践中’要比理论认为它所是的程度宽泛得多。”显然,在风俗习惯中所体现出来的伦理行为并不缺乏实践上的规范性。

其次,与规范伦理学的抽象普遍性不同,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所要发展的是一种具体的普遍性,而这种具体的普遍性是在生活世界的实践性教化中培养和塑造出来的。其实,实践智慧就是指导实践的理性,它类似于一种“普遍的感觉”,因为它既联系着普遍性又联系着现实的具体情境。伽达默尔说:“这一指导实践的理性被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实践智慧(Phronesis)。它只在具体的情境中证实自己,并总是置身于一个由信念、习惯和价值所构成的活生生的关系之中——即是说,在一个伦理(Ethos)之中。”普遍的理性只有落实到具体情境中才是真正的理性、有力量的理性。实践智慧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抽象的、空洞的形式命令——你应该!我们可以在斯多葛主义和康德的道德哲学中找到这种规范伦理学的确当表达。

伽达默尔一再强调实践哲学或实践智慧总是在生活世界中起着作用,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这点,因为作为实践智慧源泉的传统、习俗、伦理、政治制度、文化样态等总是我们生活世界的构成要素。伽达默尔明确地说:“实践当然不仅仅依赖于一种抽象的规范意识(einem abstrakten Norm-BewuBtsein)。它总是已经受着具体事物的驱使,虽然带有偏见,但是同样召集到了对这些偏见的批判。我们总是已经受着各种惯例(Konventionen)的左右。在每一种文化中,一系列事物被认为是司空见惯的,但是人们不能完全清楚地意识到它们;甚至在传统形式、习俗和习惯最大程度的解体中,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决定每个人的程度仅仅是被掩盖住了。”可见,实践着的人并不是仅仅遵循抽象的道德律令,而是时刻被各种先人之见所牵引,受各种传统、习俗和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乃至于人们实际上总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实践智慧,而自己却毫无觉察,可以说实践哲学这个“道”百姓日用而不知。但是,人们的不知与习以为常的使用,正说明实践哲学在人们生活世界中的基础性地位,它才是本源的、活生生的。显然,在伽达默尔看来,实践与理性反思之间存在着某种高度的辩证性,它们不是二元对立、彼此隔裂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互动统一体。

但是实践哲学与实践本身毕竟不能等同,实践哲学是一种哲学,换言之它是一种理论、一种科学、一种反思,并且是对人类生活形式必须是什么的反思,它本身不能取代实践。为此,伽达默尔强调实践哲学也是一种可传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它跟技艺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这要求实践知识的传授者与学习者都与实践活动有一种稳定的关系,并且具有亲身的体验。“实践哲学的对象不仅是那些永恒变化的境况以及那种因其规则性和普遍性而被上升到知识高度的行为模式,而且这种有关典型结构的可传授的知识具有所谓的真正知识的特征,即它可以被反复运用于具体的境况之中(技术或技能的情况也总是如此)。因此,实践哲学当然是一种‘科学’,一种可传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然而,它又是一种只有当某些条件具备时才可以成为科学的科学。它要求学习者和传授者都与实践有着同样稳定的关系。就这一点而言,它与那种适用于技术领域的专门知识反而有某些相似之处。”因此,亚里士多德说青年人不适宜学习政治学,理由是年轻人对人生的行为缺乏实践经验,与实践没有稳定的关系,而且容易受情感的左右。沃恩克认为,与罗蒂用教化来替代、消解认识论不同,伽达默尔的教化总是与某种基础性的知识类型相联系,这种知识类型表现为得体(tact)、判断力(judgement)、趣味(taste)等形式,而所有这些就是“一种如何在好与坏、对与错、重要与不重要等等之间进行分辨的实践知识”。

规范伦理学是一种极端思想,而技术统治论就是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所要批判的另一种极端思维。如果说规范伦理学执著于抽象的、形式的道德律令而与实践隔着很远的距离,那么技术统治论就使得古代丰富的包含着理论规范在内的实践概念沦落为狭隘的技术概念。显然,这种技术统治论的思想以近代新工具论和科学主义的研究为先锋,它在19世纪孔德的实证主义那里获得了全面的理论表述,到了20世纪则泛滥成为国家治理的原则。在古代,尽管柏拉图思想中有浓厚的毕达哥拉斯数学主义传统,但是他还是限定了科学或技术应有的地位,在整个理念等级系统中,善的理念是最高的,就像太阳一样。虽然亚里士多德也曾表达沉思的生活是最幸福的,但是他也没有把技术置于最高的位置上。如今,柏拉图的哲学王理想已被孔德的科学王理想所取代,这意味着古代的实践哲学传统在当代被忽视了。

何卫平先生说:“‘实践智慧’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被置于一个核心的地位,他揭示了实践智慧与整个现代科学方法的对立。”的确,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就是要批判现代的整个科学方法论及其顶峰技术统治论,从而恢复实践哲学应有的崇高地位。伽达默尔指出:“我们可以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得知希腊的科学这个概念,即Episteme,所指的是理性知识(Vernunfterkenntnis)。也就是说,它的典范是在数学中而根本不包含经验。因此,近代科学与希腊的科学概念即Episteme很少相符,它倒是更接近于Techne(技术)。”由此可见,近代的科学概念与古代的科学概念有着质的不同,前者是经验性的,后者是非经验的,它以数学为典范,因而前者更接近古代的技术或者技艺(Techne)概念。在一个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地把科学等同于技术的时代里,伽达默尔的这个看法是令人震惊的,他让人们看到了近代科学概念的褊狭,并给唯科学主义、技术崇拜敲响了警钟。戴维指出:“伽达默尔援引教化这个术语有一个策略目的,即去证明除了科学的和技术的知识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知识实体,这种知识不是证据和证实的结果,而是由传统、公认的智慧与实践经验积存下来的结果。”显然,这种知识就是实践智慧。

实践与技术有某种相似之处,那就是它们都关注现实的具体情况。正是因为这一点,人们常常不加区别地对待实践与技术。但是它们是有着重要区别的,亚里士多德对此曾给予了突出的强调。既然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以善为目的,那么实践与技术也不例外,但是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外在的善、部分的善,而实践的目的则是一种内在的善、整体的善。技术是从现实经验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它可学可教,是一种普遍的知识,然而技术的知识只仅仅局限在某个确定的具体领域。例如,造船术仅仅能应用于船舶的制造,而不适用于牙齿的保护。因此,技术的知识只是一种部分的善而不是整体的善。同时,技术追求的是一种外在的善,因为技术的目的是制作活动以外的产品,例如医术的目的就是人身体的健康。

实践的善与此不同,它是一种内在的、整体的善,因为实践哲学主要寻求的是伦理学与政治学意义上的善,例如它要追问什么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什么是最好的国家法规。这种善超越于技艺之善的具体领域而与个人或共同体的整体幸福联系起来,它的善体现在实践活动当中。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政治学是研究城邦中最高善的学问,所以它是最权威的科学,其他学科或技艺都是以政治学为目的的。伽达默尔指出:“不管怎样,实践知识和政治知识从根本上说与所有那些可学到的知识形式及其应用的结构是不一样的。实践知识实际上就是从自身出发为一切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能力指示其位置的知识。这就是苏格拉底追问善的问题的含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坚持了这种做法。如果谁相信,科学因其无可争辩的权能而可以代替实践理性和政治合理性,他就忽视了人类生活形式的引导力量,因为唯有人类的生活形式才能够有意义并理智地利用科学和一切人类的能力,并能对这种利用负责。”

正是因为现代科学或技术在本质上只能探究一种部分的、外在的善,所以它对自身在共同体之善中的位置缺乏思考,只有实践哲学才具有指示一切其他具体科学恰当位置的知识。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成就,但它仍然无法取代实践哲学,相反,科学技术需要实践哲学的指引才能成为为人类谋福祉的技术,否则它就会蜕变为反人类的东西,从而成为一种恶。在这里,实践哲学就是人类生活形式的引导力量,它使得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承担相应的责任。沃恩克也认为,伽达默尔是从“善”这一概念的指向来恢复实践哲学的传统的,因此科学技术知识本身就应受到“善”这个概念的指导,人类理性的自然倾向就是追求善。在伽达默尔看来,技术专家治国或科学王的理想都是政治合理性的一孔之见,它不可能引领人类走向真正的善。相反,实践哲学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一种整体上的引导作用,它使得人作为行动的主体而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并时刻调整着人类的一切行为包括科学技术朝着合乎人类的最高善而进发。因此,实践哲学在一个技术的时代中更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教化、修辞学与实践智慧

如果伽达默尔的教化解释学是一种实践哲学,那么它就要面对具体的历史时空当中的具体事件和具体的感性活动中的个人。因此,伽达默尔在解释学中对于修辞学的着重强调绝不是偶然的,它包含着教化的实践智慧特征。无疑,伽达默尔并不是从一般的语法学、逻辑学层面而是从实践智慧的角度来看待修辞学对人类教化的重要意义的。他认为修辞学首先表示:它是针对具体情况的,它必须把握“情况”的无限多的变化;它对事情的说明并不是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铁一般的推论”,而是类似于一种得体感。这样,修辞学就有着反对自然科学方法独断论的意义。伽达默尔明确地认为:“修辞学的普遍存在是不受限制的。正是通过修辞学,科学才成为生活的一种社会因素。”能够在普遍与特殊之间构成合适的桥梁或中介,就是教化、修辞学与实践智慧的杰出功能。

在古希腊,修辞学就是演讲术、雄辩术,它通过令人信服的“绝妙讲话”说出真理,但这并非是一个逻辑强制性的领域,那种属于机敏的非逻辑论证性同样适用于修辞学。丸山高司指出:“本来修辞学就是在古希腊的社会实践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修辞学的活动空间是市场、法庭、议会等地方。修辞学落脚在‘实践的立场’上。”修辞学是本能性地、即时性地说出它的证据的,它是一种类似于“感觉”的东西。

雄辩术或修辞学在古希腊智者派那里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成为当时哲学思考的重要方式,无疑,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对话就带有这种色彩。只是由于智者的雄辩往往带有诡辩和兜售智慧的特点,因而遭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一致贬斥,但是伽达默尔认为,这并不妨碍修辞学有说出真理的功能,即我们可以通过修辞学说出真理。其实,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他们都意识到“真正的修辞学家是劝导的大师”,“修辞的功能实际上在于影响人的灵魂”。正因为如此,柏拉图才在《斐德罗篇》中对修辞学进行了辩证法的加工和提高。显然,伽达默尔也认识到:“修辞学不能和辩证法分离,作为令人信服的说服是不能和真实的知识相分离。同样,理解也必须从知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归根到底,修辞学与教化一样,也要求普遍性,即成为真理。

第3篇:智慧教育时代范文

潜能生的教育工作是让很多老师最心烦和最头疼的事,老师对工作有着高度的责任心,便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对待,随之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充满了耐心和持之以恒的信心。关于教育的后进生的问题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与大家分享。

一、潜能生更需要关爱

正如詹万生老师所说的:教师要爱自己喜欢的学生,要比爱自己喜欢的学生更爱普通学生,要比爱普通学生更爱那些潜能生。"不是每一个教师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但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把老师当成最亲的亲人。"我们都说大爱无疆,教师应有一种博大的爱,用这种爱去感化教诲每位学生。既然教师用爱感化学生,那潜能生的教育就更需要爱来感化,潜能生因为学习成绩或其他知识技能不如班里的大多同学,他们经常备受父母的责骂、同学们的取笑,甚至老师对他们的抛弃等等,想想他们承受着着多大的心理压力?他们还仅仅只是一个孩子,面对同等教育的他们享受着极大的不公平,这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必须要警惕的。所以,我们的师爱洒向每一位学生,万万不可不可遗忘这些弱势的群体,他们是需要我们用更多的精力去呵护与关爱。

大家都知道陶行知老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读过这样的故事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我想:潜能生更需要关爱,他们不应是被遗忘的角落,也不是你我手中一块不成器的石头,更不会是一根朽木,他们也有被爱的权利,他们也有憧憬向往未来的希望,而我们就是打开这扇希望之门的那一把钥匙。一位优秀的教者不在于他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他能给学生走向未来的勇气,能给学生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二、潜能生的教育需要静待花开

等待是尊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等待是艺术,塑造学生灵魂的艺术;等待是策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策略。种子刚刚种下,便慌忙去收割,没有等待,怎会有那醉人的麦香?小树刚刚栽下,便急于拔苗助长,没有等待,擎天的绿色只能是一个梦想。教师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耐心的等待换取学生的觉悟,用耐心的等待生发出美好的结局。

第4篇:智慧教育时代范文

关键词:社会治理创新;高校;现代公民教育;重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056-02

党的十以来,“社会治理创新”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两个重要课题。但二者并非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恰恰相反,“社会治理创新”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紧密相连的,“社会治理创新”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需要重新定位和考量的重要内容,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成功与否也必将关系到“社会治理创新”的成效。因为二者的核心都在于“人”的因素,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成就“人”,而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依靠“人”。所以,高校重视和完善现代公民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及社会治理创新的需要。通过现代公民教育让大学生辩证地协调好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同时,高校现代公民教育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更应该加强现代公民教育,培育知法守法的好公民。而民主社会建O也迫切需要高校加强现代公民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没有合格的公民及其政治参与,现代民主政治就无从谈起。

因此,将高校现代公民教育与社会治理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使公民教育研究产生新的理论生命力。这应当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关于公民教育的相关研究多借鉴国外经验和实践探索,所以此类问题的研究仍是薄弱环节,值得我们总结和探索“中国经验”。尤其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下,以社会治理创新为视域,以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为大背景,深化高校现代公民教育研究,更能体现“中国特色”,增强“四个自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等学校肩负着前所未有的重任,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重新思考全面深化改革,突出公民教育的重要地位,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培养和输送优秀的社会主义公民,使其成为中国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一、现代公民教育需要正确认识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概念的关系

现代公民教育不等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加强高校现代公民教育首先就必须要厘清这几者之间的关系。素质教育一度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显学,加上当前国家和高校都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被当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剂良药,但是这两者并不能完全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本研究认为,人文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是教育改革的一种价值和方向,其中所包含的大部分内容与现代公民教育是相同的,但又有“遗漏”。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必须补齐“现代公民教育”这门课,既要“重技”,也不能“轻道”,须在专业教育与公民教育之间寻求一定的平衡,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让更多的教师、大学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秀公民。现代公民教育也应该注意与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相互补充和促进。同时,在我国开展公民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中国公民,因而需要中国本土文化的参与[1]。原生性的市民社会文化背景是我国与西方大学生公民教育首要的区别。在西方社会中,公民教育实际上是经过长期历史积累而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普世价值体系的观念的推广[2]。因此,高校开展公民教育,还应该充分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公民教育”的精华,以此为根,不断丰富和融合现代民主法治等内容。

二、现代公民教育需要不断丰富和优化方式方法

现代公民教育不是说教。现代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公民素质和公民能力,让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实现“无缝隙过渡”,适应社会、适应职场,依法履行自己作为现代公民应该行使的义务和权利。公民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价值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等性质和特征[3]。因此,高校在加强公民教育改革的时候,应不断丰富和优化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教育实效。一是要创新课堂形式。实践证明,理论的说教、单向的灌输、结构化的试卷,在公民教育上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公民教育固然要让学生了解现代公民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内化为自身价值和行为规范,因此公民教育的课题不能局限在学校和教室,可以在政府部门、企业,也可以在社区。二是要变革教学方式。在公民教育中,教师可能是在年龄、知识、阅历、经验等方面更具有优势,但这并不代表教师的公民能力就一定比学生强。因此,公民教育更需要变革教师的思想,让教师放下“权威者”的身份,扮演好组织者、策划者、帮助者的角色,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和交流讨论,教学相长。三是要开发系统科学的专业教材或阅读书籍。公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教育的目标、内容及进程等进行合理设计,从而在教育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书籍,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而教材或书籍的内容应更多采用案例、故事等形式,尤其是要突出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内容,避免空洞而枯燥。

三、现代公民教育需要做到“走出去”和“引进来”

期望学校依靠自身去发展民主公民所需要的技能和道德将是不切实际的,人们学会成为负责任的公民,不仅在学校,而且还在家庭、邻里以及公民社会中的各种其他群体和场所[4]。现代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而这恰恰更多的是需要在社会大场域中来锻炼和实现的,这就需要高校现代公民教育将课堂搬进社会,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习得这些知识和技能。因此,现代公民教育要走出“象牙塔”。在这方面,美国和英国在开展服务学习方面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开展的活动包括学生办社区报纸,做指导手册、资源指南、广播电视节目;学生对社会问题主动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提议开展社区活动等[5]。我国高校的公民教育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社区参与、志愿者服务等。同时,在招生、毕业等环节都可以设置相应的分值和权重。高校现代教育“走出去”的不仅仅是学生,也需要学校本身和广大教师“走出去”。只有学校与社会建立了良好的外部关系,教师真正了解了真实的外部社会及外部社会发展和需要,才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公民教育还需要“引进来”,引进真实社会生活中的案例,引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组织的工作者,让他们成为高校的教师,为大学生讲述真实的公民生活经历和经验。

四、现代公民教育需要高校加强软件和硬件建设

完善、系统的现代公民教育离不开顶层设计以及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同时需要高校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探索,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以效果为导向进行改革,并加大现代公民教育专项资金、科研经费和设备的投入。其中,在软件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将现代公民教育作为一个体系,而非仅仅是一门课程;在教育理念上提升到与专业教育、技术技能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重视,让现代公民教育成为学校领导层、管理层及基层教职工的共识,从而围绕这一共识开设合理的课程,建设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在全校构筑起重视现代公民教育、加强现代公民教育的良性教育生态。在硬件方面,需要高校加大投入,在教室、教学设备、研究所等方面做到配套完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公民教育不能走传统课堂灌输、空洞理论说教的老路子,必须以教育有效性为导向、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和能力为目标,创新教育场所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现代公民教育基地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区等外部组织的联系,建立协同开展现代公民教育的伙伴关系和教育基地,为大学生接受现代公民教育提供真实、生动的实践机会和活动案例,保证高校现代公民教育的科学有效。

五、现代公民教育需要发挥大学生组织和新媒体的优势

如今,“互联网+”、“数字时代”、“信息时代”、“微时代”等名词,已经成为这个社会最鲜明的特点,正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高等教育也正在这样的大潮下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对高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挑战是要高校打破传统、打破常规,敢于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机遇在于高校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来实现新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具备了良好了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高校公民教育也必须变革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新媒w等途径,发挥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两微一端”的教育作用,扩大公民教育的影响和效果,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还要发挥组织的平台优势,整合高校共青团、大学生社团、志愿者组织等力量,扩宽现代公民教育的组织渠道和参与机会,让学校参与更多的社会治理实践,更好地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为进入社会扮演好公民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霞.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5,(7):5.

[2] 马乙玉.论比较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34.

[3] 冯建军.公民教育课程及其设计[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0.

第5篇:智慧教育时代范文

关键词: 七年制医学教育 早期接触科研 科研能力 培养方法

安徽医科大学于2002年获准开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长学制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识广、基础厚、能力强、潜力大的应用型医学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临床工作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1,2]。我校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基础阶段和临床阶段的导师制。在基础阶段,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参与到基础专业导师的科研活动中,导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熟悉基本的科研流程,了解相关的前沿进展,培养学生在科研选题与设计、文献检索、实验操作、科研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从而为后续临床阶段的实习、科研设计、论文答辩等打好基础。笔者作为基础阶段导师,在带教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同道一起探讨。

一、文献的检索和阅读

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于一年级下学期进入实验室进行早期接触科研训练,而此时他们尚未学习文献检索课程,导师应首先指导学生学会使用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及Pubmed等中英文检索系统查阅与导师科研方向相关的文献,增加科研背景知识。在泛读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精读,并在实验室每隔一周的研究生组会上,汇报阅读的文献内容,导师及课题组的其他教师、研究生与七年制学生一起对所汇报文章的方法、结果、研究意义等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文献阅读水平。

当七年制学生确定大致的研究方向后,导师指导学生撰写综述。在撰写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加深对相关科研领域最新发展动态的了解,使学生具备获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文献检索和阅读的能力的培养,为后续科研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够实现角色转变,更快地适应和进入科研工作。

二、实验技术的学习

学生对科研工作的认识是粗浅而模糊的,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导师通过每周一次的实验室组会,集中讲解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各项规章制度和主要的实验技术,使学生能尽快了解实验室的整体情况,融入到实验室的科研团队中。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通过导师示范讲解和与高年级同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能熟练掌握实验室的某一项实验技术,这种方式可以使他们各有专攻,并缩短实验数据产出时间。熟练掌握不同技术的几个同学合作,能高效完成一个研究方向的实验工作,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可以再进一步对其他实验技术进行学习。

三、科研设计与经费支持

进入实验室1-2个月后,通过文献检索与实验技术的培训,使学生初步了解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常规实验方法。在此基础上,导师根据实验室目前的研究工作,并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对学生进行科研设计环节的训练。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及实验室的科研资料,初步提出一个科学问题,与高年级同学讨论。其次,与指导教师确定研究细节。为鼓励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我校设有七年制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为他们进行早期接触科研训练提供一定的基金资助。在完成科研设计的环节后,导师鼓励学生积极申请此项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及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等项目,如果能获得资助,则不仅能为学生的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四、科研小组的分配

七年制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只能利用晚上、周末和节假日的空余时间参与科研工作,小组团结协作或与其他研究生合作完成课题是一种比较灵活和高效的方式。在学习实验技术的训练环节,每位学生已熟练掌握了实验室的某一项实验技术。这时可以通过前期对实验室研究背景和研究方向的了解,根据自身的兴趣及不同实验方向的需求进行双向选择。将同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分入不同研究方向的小组,这样同批掌握不同实验技术的学生相互互补协作。更重要的是实验室资源有限,如果过多的学生做相同的工作,就会导致人员过度拥挤,一些学生会因为参与实验的机会太少而渐渐脱离实验室。合理优化组合,取长补短,各尽所能,这样才能真正对每位学生实现早期接触科研活动的训练。

五、实验的具体实施

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在科研方面只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导师应在各个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如各种液体配制、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实验数据的分析等每一个实验环节均要细致地指导,更要注重讲解每个实验的目的和所观察项目的意义。因为对于七年制学生来说,实验技术的掌握相对容易,对科研问题的理解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的实验室组会学习相关文献,汇报实验结果并进行交流讨论,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实验结果,导师要及时分析并与学生讨论,使他们始终保持对科研的热情,也使他们在不断的学习中深入理解科研工作的实质。

六、科研论文的撰写

撰写论文是七年制医学生必备的科研能力。七年制学生毕业时需提交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这是国家教委对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1],对于早期接触科研训练的学生来说,绝大多数没有撰写科研论文的经历。导师应从实验数据的统计、实验结果的分析、论文的基本格式、专业语言的表达等论文撰写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详细指导。七年制学生学业繁重,无法投入更多的科研时间,因此只有个别贡献比较大的学生能够发表第一作者的文章,绝大多数学生可以根据在科研工作中的贡献安排文章中的排名。

七、科研训练的成果

目前进入本实验室学习的七年制学生绝大多数都坚持参与研究工作,但根据个人兴趣和时间分配的不同,在研究工作中的投入有所不同。目前已发表的几篇SCI文章均有七年制学生的参与,另外七年制学生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两篇SCI文章正在投稿中。本实验室所有学生小组申请的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均获学校立项,有三位学生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支持。

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是我校学生中的高层次人才,他们不仅成绩优异,在科研工作中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很高的悟性。近三年来,七年制学生在本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严谨求实,任劳任怨。由于在早期接触科研训练阶段他们是低年级学生,医学知识比较薄弱,因此对科研问题的理解远低于对科研技术的掌握。在今后的带教工作中,我们应加强学生科研知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对科研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何建民,李晓眠.加强七年制医学生早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J].医学教育,2005(5).

第6篇:智慧教育时代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 新课程改革 困惑 出路

一 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当前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面对新课程,教师将一切从“新”开始: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课程,重新认识学生,重新设计教学。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然而,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在课程改革的实施环节出现了许多诸如形式化、极端化、表演化等堪为人忧的问题。新课程实施一段时间后,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是变得越来越适应,而是表现得越来越不适应,甚至有些教师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对新课程开始产生疏离、排斥和倦怠。教师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课程设计得再完美,如果不被教师所接受和内化,不变成教师切实的教学行为,也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明确教师为何会在新课程实施中表现出如此之多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其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是什么,应如何看待这些消极的态度和行为,对于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临夏民族地区高中英语教师对新课程适应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旧的教师评价体系扼杀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形成了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标准的评价方式,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和家长关注的是学校的升学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方面,学校评价教师工作成绩的主要考核标准是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另一方面,新课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和价值观,而这些综合素质往往因为缺乏直观性和见效慢而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2.教师、领导的行动与观念相脱节

教师、领导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看法和认识能够顺应社会主流意识,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选择,但他们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却很难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转变过来,特别是当“传统”的、“应试”的教育体制还没有完全改变时,这种“转变”就更难。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部分教师一节课只留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讨论或自主复习,其他绝大多数教师仍然津津有味地进行“满堂灌”。学校行政领导更看重整齐划一的、井然有序的教学,课堂中出现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时,被认为教学秩序混乱,可能还会受到批评,致使部分青年教师不敢在课堂上大胆尝试新的教法。

3.教师的心理不适应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部分教师表现出心理不适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自我否定的痛苦感。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各方面的根本性转变,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和压力。因此,当教师必须否定和改变自己已有的、落后的观念和做法时可能比较痛苦。如果这种痛苦的情绪没能得到有效调适,将极易动摇他们对改革的信念。(2)缺乏交流沟通引发的不适感。由于缺乏教学交流与心理沟通,目前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自信心,总担心自己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获取知识不利,产生忧虑和为难情绪,这也正是造成他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压力较大,影响其对新课程适应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4.教师的知识技能缺失

新课改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如在知识结构上,从原来只要求会处理本学科的知识发展到还要求会处理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在思维方式上,要求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能力上,要求具有驾驭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要求能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等。参照这些标准和要求,许多教师都感到自身素质和技能的不足。诚然,教师可以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素质,但现状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5.缺乏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层理解

甘肃省刚刚进入新课程实验,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有待加深,还需要学习和把握具体的教学实施策略。也有一些教师虽然认同新课程的理念,但对于理念如何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困惑,特别是缺乏可操作的技能和方法。例如,教师对语言知识,尤其是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应该如何按照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定位把握不准;在语言技能的教学上还不能有效地发展听、说、读、写的策略;对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深层次思维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困惑。

6.新课改培训方面存在问题

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教师培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培训机会少。

对于民族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英语教师来讲,在职培训几乎是他们接触外界有关专业发展信息的唯一途径。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渴望通过培训来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但是,民族贫困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师资薄弱的局面,这使得当地的教师培训对象相对过多、培训任务较为复杂、培训机会少。

(2)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缺少对教学操作层面的指导。有很多老师都对目前的教师培训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对今后的培训充满了希望,但也有不少老师表示了遗憾。他们认为目前的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如迫切需要的教学方法的培训与指导并没有体现在培训内容中。

(3)培训方式单一。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选择不同的培训模式是有效培训的一个重要保障。新课程改革要求这些受培训者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那他们接受的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模式是怎样的呢.据调查大部分接受过培训的教师表示“满堂灌”的培训模式仍然很普遍,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培训者与他平常的教学方法差别不大。事实上,教师希望通过难得的培训机会获得新的教育理念下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的示范和指导。

三 对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1.改革教师评价制度

(1)更新评价观念,“为发展而评”应成为教师评价改革的指导思想和评价实践的行动指南,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必须体现在整个评价体系的始终。

(2)从评价的目的来看,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发展。评价不是为了制定教师的奖惩标准,而是为了客观地了解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势和不足,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帮助,使教师能得到充分发展。

(3)从评价主体来看,倡导自评为主,多元互动,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主动参与评价,以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从而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和公正,使被评教师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以利于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

(4)从评价的内容来看,多元智力理论启发我们,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方面的发展也不一致。因此,课程评价应立足于从智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去全面评价教师,综合考查教师,不仅要考查教师的教学成绩,还要评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让他们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5)从评价的方法来看,应整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由于人的丰富个性往往是几个僵硬的数字所不能全面反映的,应当改变过去单一的定量评价方法,引入档案袋评价、评价日程表、反思日记、成果展示等定性评价方法,以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情况。

2.建立健全培训体系

(1)培训内容、形式和手段科学化。在新课程培训中,要充分了解教师的需求,将培训重点放在教师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上,做到有的放矢。培训内容中应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具有超前性和先进性,开发能够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教师创造力的课程,关注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情况,了解地方风俗习惯、宗教传统等。在培训形式上,要改变单一的“讲授式”培训方式,多开展案例讲座、观摩研讨、课改研讨会等互动活动,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教师在培训中能获得实质性的提高。在培训手段上,充分利用卫星电视、广播、互联网等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师培训,能缓解贫困地区师资不足的矛盾。

(2)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校本培训通常有这样几种方法:一是对本校教师进行各种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如“说课”训练、信息技术教学技能培训、活动课技能培训、班主任工作培训等,这类培训旨在让教师掌握操作要点,培养教师的基本功;二是实践性培训,其方式是导师带教、校际教师之间交流、教学案例分析等,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三是组织教师在学校真实环境中开展课题研究,学会选题、设计研究方案、调查研究,旨在培养教师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是开展评价培训,即开展听课、评课、课堂教学评优等,旨在帮助教师认清自己,提出改进的建议;五是开展学校、教师、家长、社会联动,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旨在收集多方面意见和建议,共同谋求学校的进步。

(3)倡导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必须加强三个方面工作:首先,使教师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树立科研先行的观念,并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克服遇到问题“凭直觉、靠经验”去解决的思维定式;其次,努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通过举办科研方法培训班、指导教师做科研课题、交流科研经验的方式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第三,建立教师科研支持系统,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要与学校加强联系,确保教师在教育研究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高中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民族地区高中英语教师必须主动投入到新课程的改革当中,把新课程改革当做自己专业更新和成长的有利时机,自觉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课程知识和教育情景知识,优化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现状。要彻底改变教育观念,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和学生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同时又是学生进步的观察者、鼓励者和积极的评价者,从而摆脱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被动和困惑局面。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高洪德.理解与实践高中英语新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何锋.高中新课程实践引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7篇:智慧教育时代范文

[关键词]社会资本理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政治参与

[DOI]10.13939/ki.zgsc.2015.16.156

1 引 言

农民工群体一直是我国保持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因素,在我国社会新时期中,农民工这一群体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在我国农民工群体中,新生代农民工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其年龄一般为80后,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以及较少的务农经历,对于自身的权利、保障等也具有更强的维护意识。而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其同样具有参与城市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治活动的权利。对此,对自身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则成为了他们的一项重要追求。对此,就需要我们能够对这部分群体在城市政治参与方面所具有现状进行把握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其政治参与追求。

2 农民工政治参与现状

农民工群体可以说是我国现有体制的边缘人物,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在政治参与方面存在着双重边缘化的特点,在户口所在的村庄难以实现其政治权利,在城市中又往往被排斥在参与门槛之外,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会对我国农民工的整体政治参与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1 乡村方面

对于进城务工的这部分农民工来说,其可以说是农村中的精英群体,不仅具有相对较好的劳动技能以及身体状况,所具有的文化程度相比其他农民来说也要更高。通过在城市中的打工行为,为这部分农民工带来了更高的收入,甚至有部分农民工的收入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一般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但是在其户口所在的村庄中,在村级选举时则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政治缺位,对于本地政治的参与情况存在着一定的漠视态度。即使其对于家乡的建设情况具有一定的关注与期待,但是在实际行动中还是会存在着一定的滞后现象。

2.2 城市方面

由于我国所实行的为二元户籍制度,这就使这部分农民工在城市中经常会被排除在城市政治之外。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中,主要内容的制定是对于农民工这部分群体进行约束与管理,而在城市政策方面,却不能够对这个群体进行全面的覆盖,在对其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方面也较少。而对于这部分城市中的农民工来说,由于自身在城市地位的影响也使其对于社会政策不会产生较大的关注,进而对其城市的政治参与度产生了较为消极的影响。同时,我国目前城市社区中也缺乏关于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相关规定,即使农民工对其具有较为积极的态度,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政治参与的边缘人。

3 农民工政治参与制约因素

3.1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该结构从其本质上说为一个制度方面的问题,即通过我国在城乡之间的划线使社会分为城市以及农村这两大系统,并在政治、文化以及经济政策方面对其实行不同的规定。而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水平的提升,经济步伐的推进,农民也逐渐打破了原有的地域限制而来到城市中务工,并因此成为了一类特殊的群体。同时,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民在行使自身政治权利时必须回到自身的户籍所在地参与相关的政治行为,这就使这部分城市中的农民工在政治参与活动方面存在着较多的不便。

3.2 城乡分制式管理政策

在二元户籍制度基础上,我国政府对于城乡两类人群制定了内外有别的管理政策,在很多待遇、权利方面存在着较多的差异,而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会使城市居民同进城农民工之间产生了一种隔阂,不仅对两类群体的有效融合产生了阻碍,对于部分福利待遇差、关系资源少、经济收入低的农民工来说在其心理层面也具有较大的落差。这种心理落差的存在,则会使其往往将自身视作城市中的边缘人,缺乏对于政治参与权利的追求力量。

3.3 限制性组织管理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对民间组织实行限制性管理,造成社会组织化水平较低,难以表达农民工的利益诉求,忽略了其话语权。而现有的群众性政治组织如妇联、共青团、各级工会等,也多在政治发挥控制功能,而较少代言和谋求个体的利益,难以满足进城务工群体参与政治的需求。

3.4 文化素质落后

文化素质是农民工是否具有政治参与能力以及政治参与能力大小的一项重要因素,其文化水平的高低同政治参与程度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对于我国现有的城市农民工阶层来说,虽然其相较以往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总体文化素质水平依然不高,这也会对其所具有的政治情感、政治认知产生较大的影响。

3.5 思想与行动的断裂化

对于城市中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其认知水平有所提高,有着较强的政治参与情感,参与目标有所转变,关注政治生活,入党入团和网络议政是政治参与主要方式,但政治参与意愿和行动存在断裂化,整体而言,政治参与强度不高,很难对政治系统产生影响。与此同时,依然存在相当一部分人政治冷漠、异化,较少进行政治参与。

4 解决农民工政治参与边缘化问题的措施

4.1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二元体制的存在可以说是对城市农民工政治参与具有根本影响的一项因素。对此,就需要我国能够逐渐对现有城乡隔离的发展观念进行打破,大力强化改革、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为农民工赋予同普通市民同等的政治权利以及生活待遇,以此使农民工群体所具有的政治参与效能感能够得到提升。

4.2 改变管理理念

对于以往来说,城市对于农民工群体所具有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往往是将其以另类的方式开展防范式管理。而对于这种管理方式来说,其非常容易使农民工同城市居民乃至整个城市社会之间在心理层面产生较大的隔离。对于这种歧视行为来说,其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民因此产生一种漠视感以及孤立感。而在我国未来的城市管理理念中,应当以服务化以及人性化作为管理宗旨,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城市中的这部分农民工群体进行接纳,以此使农民工都能够同城市的原居民具有着同等的地位与权利,并在此基础上将以往“管制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服务化管理方式,以制度的革新更多地给予农民工关爱。另外,城市也需要在宣传层面加强舆论的引导,使城市居民都能够对这部分农民工以正确的眼光进行看待,进而增强其同城市居民的了解与交流,以此使两者间原有的歧视与偏见得到消除。

4.3 完善调节机制

利益的诉求是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生活中的一项重要需求。首先,政府需要对人大以及政协部门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以此对农民工阶层所具有的利益诉求进行良好的表达与反映;其次,要对我国现有的制度进行完善,以此使其能够良好地起到对农民工信息以及诉求进行传输的作用;再次,要积极发展妇联、公会以及共青团等群众性政治组织,以这部分组织的建设与完善使其能够对农民工所具有的合法权益进行积极的维护与争取;最后,也应当对城市现有的农民工利益表达渠道进行拓宽,通过对社会组织大力建立与扶持的方式使其能够代表农民工阶层所具有的利益,并在此过程中使农民工在提升原有社会地位的同时具有更好的政治参与性。

4.4 提升农民工素质

农民工素质的高低也是其是否能够良好参与城市政治的一项重要因素,对此,政府首先要加强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培训工作,包括法律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政治常识等,使其在具有更高技术的同时也能够对政治的概念、参与政治的目的等具有着充分的了解;其次,要对农民工群体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并在这部分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充分形成科学规范标准的基础上使其能够根据这部分标准开展相关的政治实践活动;最后,要努力营造良好、和谐的政治文化氛围,通过政府以及各级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在我国全社会中形成一种良好、积极的政治文化氛围,以此使农民工在这种环境下能够更好地对其基本行为准则进行规范,进而使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得到提升。

4.5 充分发挥媒体作用

目前,我国的各级新闻媒体对于城市农民工这部分群体所具有的关注往往集中在其工资方面,而对于农民工所具有的社会福利、心理问题、生活保障、社会地位以及政治参与等情况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忽视。对此,就需要我国的各级媒体都应当转变一成不变的新闻视角,而是应当通过对农民工群体声音的倾听在节目中适当的设立农民工心声与愿望的反映栏目,以此栏目的设立对其利益诉求进行充分的收集与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在社会中通过为农民工的呼吁使相关部门能够对此问题引起关注,进而使其所具有的合理诉求以及正当权益能够得到满足。另外,媒体也应当通过舆论力量的应用积极的引导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群体所具有的歧视心理进行消除,并能够以更为积极、阳光的心态对农民工群体进行看待,以此为农民工在城市的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人文社会平台。

第8篇:智慧教育时代范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在现有社会的发展背景之下,以限制公众的不良行为,呼吁公众树立良好价值观,以顺应社会的发展及价值取向的进步趋势,使其能够有效涵盖并及时整合社会价值观念的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表明了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及出身,表明了其应运而生的背景,表明其与社会形态的同一性;“核心”说明这种价值观念的社会地位,这种科学的观念占据社会价值中的统治地位,是衡量一切价值观念的最终标准,是必须长期遵守的一种价值准则;“价值观”则说明其属于思想意识、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是与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面貌具备内在联系的观念,是人们需要普遍遵守的社会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意义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其崭新强大的生命力去改造人们的思想意识,去帮扶各种团体、单位、个人的思想觉悟,这种强有力的智力帮扶在他们中间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价值标准,以此来对社会上的现象或行为做出有效判断,以此来判定这些现象或行为是否符合核心价值观的立场或要求。倘若符合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现象或行为,社会会给予更为广阔的土壤,使其发扬光大;如果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些现象或行为会被有效遏制、惩处或禁锢。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先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有利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因为这个群体可能是未来的人力资源团队,进而形成强大的智囊团,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否则,大学生空有知识理论的武装,缺少科学社会价值观念的充实,仍然无法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

大学生需要的不单是高校传递给他们的专业知识系统,他们也需要科学价值观念的栽培强化。高校既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发展目标,那么,基于社会发展步伐应运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理所当然的将适应范围拓展至当代大学生。因为,这种建立在社会动态发展基础之上的价值观念能够为大学生带去更多的益处。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即将步入社会,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必须有所提升,才能够与社会现实接轨,从而更好的融入社会。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一个权威的社会性的科学价值观的出现,并以这种方式来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全局。基于社会发展而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各行业、各群体的实际情况。因此,在社会发展中,它是安全的价值取向,实现了更好的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文明建设赢得了更多的乐观展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连续发力的科学观念,同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促使更多人觉醒,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貌,呈现出更多积极的能量。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直接引导对象

在某种意义上讲,价值观念需要更好的依托文化,就如我国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儒家文化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文化往往是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有形载体,因此,很多时候,思想意识观念要蕴含与文化现象文化氛围之中。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积极向文化靠近,以文化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使自身在文化的支撑下,实现深度广度的拓展。最终,大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透过文化这个载体,去切身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去捕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直接引导对象。

3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不利因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在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严重影响了教育成效,实效性甚微。我们必须全面深入了解这些不良因素,才能做好妥善应对的措施。

3.1认识程度较为地下,直接导致教育内容较为单薄

目前,很多高校仍然采取固步自封的发展,发展目标较为单一,不愿过多的主义社会形势及业界的动态。因此,许多高校领导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常高的高度,不是在校大学生需要了解和接受的事情。学生只需要掌握完整的高等教育专业知识体系,就能应付社会的复杂形势,没有必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过多反应。这样一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然就体现出有限的内容。

3.2思想教育手段单一,口头说教仍然占据主力地位

虽然社会呈现各种新情况,从而构建起崭新的价值观念理论,但是,许多大学校园仍然没有吸纳新的元素。主要表现即课堂说教的教育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教育方法模式缺乏创新,势必影响教育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很多大学生态度不端正,不能做到专心致志。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核心价值观念在高校内部的普及效率。

3.3老师素质有待提升,否则会影响教育质量

如今,一些崭新的价值观念已经形成,并且发挥出很好的作用。然而,很多老师仍然“认死理”,固守阵地,不愿融入更多的新事物新观念。因此,学生自己都无法找到准确的入口,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存在和意义。可见,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4学生自身存在诸多不足,未意识到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很多大学生认为,核心价值观距离自己很远,自己的任务就是在高校学得某些专业知识,然后在毕业后,在某个专业领域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已。当然,这种做法没有大错误。但是,工作之后大学生就真正的与社会实现接轨,如果自身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符,恐怕很难在社会上实现稳定的立足。

3.5家长作用未能正常发挥,影响大学生思想觉悟提升

大学生的家长作为大学生最为亲近的人,他们的作用如果不能正常发挥,势必也会影响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很多家长一味强化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一味强调毕业后子女的工作去向,而不愿子女将过多的时间放在他处,他们觉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太过虚无,根本就不会与生活发生具体关系。

4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确实存在诸多不良因素,但是我们必须加以克服,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思想教育实效性的政策发挥。

4.1打破高校领导教育观念的僵局,丰富校园文化内容

首先,高校领导应当在追求进行目标的同时,对社会发展形势给予及时的关注。否则,自身的行为思想跟不上社会形势,也会影响工作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应当从内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向老师传达这种科学观念的意义,并敦促老师将这种科学观念在学生中间实现很好的落实。

其次,高校领导要以校园文化作为契机,切实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这样,校园文化将会发挥出更多更大的感染力号召力,使更多学生受益,使他们在较为稳定的文化环境中更好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4.2引入多种教育形式,及时丰富教育手段

高校可以投入一定资金,完善多媒体教室,借助多媒体教室来组织大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让他们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定期发放核心价值观学习手册,聘请党校老师为学生演讲等方式,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法。良好的宣传是促成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内心生根发芽的播种机。

4.3全面更新老师的知识储备,确保思想教育质量

高校老师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促进知识的更新换代,并紧跟社会发展形势,以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老师可以利用一段时间自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并通过电视新闻、报纸、党刊等资料加以巩固强化,进而丰富自身的素质水平,将与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

4.4改掉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科学认识核心价值观

老师可以借力打力,既然大学生普遍关注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老师可以从就业问题入手,分析教育形势及社会需求,从而将就业问题与思想政治水平联系起来。这样,大学生就会意识到自身思想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形势的差距。从而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意义,并从内心接受这些思想教育,使自己在步入社会后,在工作岗位上,更好的构建职业道德,更好的书写自己的未来。

第9篇:智慧教育时代范文

在县城附近建设标准化学校,用于接收至今没有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的贫困山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为他们提供与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条件。海南自2007年起实施的“教育扶贫移民工程”改变了山里娃的命运。

据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介绍,海南省辖18个市县,11个是贫困县,教育发展长期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尤其是基础教育水平低、质量差,薄弱学校比重偏大,优质资源稀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艰巨。

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海南大力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截至目前,海南省财政投入14亿元,建设了24所思源学校,改扩建教育扶贫移民学校14所,新增优质学位4.57万个。数万名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贫困孩子得以走出大山,到县城接受优质教育。

记者在王榆芳就学的屯昌县思源学校看到,这是一所全新的现代化校园,拥有绿草如茵的花坛、标准化的篮球场、明艳的塑胶跑道、一流的教学设备。学校接收的学生90%以上来自贫困、少数民族家庭。

更让贫困孩子和家长笑逐颜开的是学校强大的软实力。思源学校建设改变了过去只重硬件投入的教育扶贫方式。海南省政府教育总督学石秀慧说,思源学校招聘的校长均为市县级以上优秀校长,综合素质较高,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事业心强,工作投入,加上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学科骨干教师和一批充满活力的年轻“特岗教师”,各思源学校构建了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优秀的师资力量,为山里娃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优质的教学课程。“思源学校真好,可以免费学钢琴,还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绘画课、书法课、舞蹈课,大家可以凭兴趣选择。”王榆芳笑起来很灿烂,她说今后要上思源高中,继续学钢琴。

黎族小姑娘王玉宝告诉记者,在她们以前就读的山里小学,往往一个老师要教很多门课程,音乐、美术课则让他们自习。

由省、市县财政和香港言爱基金共同投入建设的一期10所思源学校经过三年的顺利运行,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学校教学楼下,展示着孩子们精美的美术、绘画作品;篮球、排球场上,山里娃挥汗如雨;学业成绩也大幅度提高,上学期末,第一批10所思源学校中,有7所平均分高于所在市县平均分,9所成为省级规范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