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血压;服药;依从性;护理
随着人口社会经济发展进步、人类生活发式的改变,罹患高血压的患者越来越多,由于该病严重威胁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可导致重要靶器官如心、脑、肾等的损伤,且病程长、不易根治、控制困难,多数需终身用药,是全球范围内公认的重大卫生难题[1]。高血压患者的用药问题除了要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之外,良好的用药依从性是保持患者血压稳定的重要前提。用药依从性是指病人按照处方的规定的时间、量以及规律等方面服药的自愿合作态度[2]。笔者就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护理应用作一综述。
1 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1.1 患者因素
1.1.1 认知和记忆能力衰退 高血压患者多数为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40岁以上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这可能与年龄增长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以及外界因素长期作用结果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机能下降,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记忆力相较中青年明显减退。目前广泛研究认为长期患高血压患者动脉发生硬化所导致的脑损伤可能与高血压引起记忆功能减退有关。该类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受记忆力的影响较为显著[3]。尤其是对于品种繁多的药物名称、剂量、服用剂量及时间方面,高血压患者往往由于记忆不清或在药物品种更换时发生漏服、误服的现象比较常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血压的控制。
1.1.2 知识水平有限 根据对高血压患者文化水平以及对高血压的认知方面调查[4],发现学历较高的患者对于高血压本身的认识较为充分,能主动了解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对于医生所开处方能有较强的理解力和执行力,因此用药的依从性相对较高。而学历较低的高血压患者,他们获取疾病的途径和手段有限,往往是一知半解,对于长期服药控制血压稳定的认识不足,在血压一旦下降后即停止服药,或只在血压升高时才服用降压药,导致血压波动严重或控制效果不佳[5]。
1.2 经济环境因素 由于高血压的治疗需要长期用药,目前降压药价格较高、检查费用多、病人所需承担经济压力大,一些经济困难的病人承受能力有限,常擅自终止用药,影响用药依从性,特别是对于没有医疗保险的病人,所需支付的医疗费用较高,或所用降压药物在医保范围之外,长期累积也费用不菲。有研究表明对于能够享受公费医疗和医疗保险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一般高于自费患者[6]。此外,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原因在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患者自身条件限制,加上医疗环境落后,使得高血压患者能够获得的有利引导不足。家庭对于一个高血压患者的督促作用明显,好的家庭不仅是有利的物质支撑,同时也提供强大的精神依托。通过家属对病人的关心和协助,往往能弥补患者本身认知和记忆能力上的缺陷,达到按时、合理用药的目的。
1.3 药源性因素 降压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是造成患者依从性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7]。常用降压药物如噻嗪类的利尿剂会造成病人电解质的改变,也会对脂代谢和糖代谢等产生不良影响;钙离子拮抗剂的不良反应有面目潮红、眩晕、呕吐、便秘等;β受体拮抗剂能加重合并支气管哮喘病人病情,停药后会出现反跳现象;而不良反应少见的ACE类药物也可能因顽固性的咳嗽而停药。患者一般在患高血压的同时也合并其他病症,联合用药的频率上升,过于复杂的服药注意事项以及对于降压药物不良反应的不能耐受都会使患者产生抗拒心理,擅自停药或减少药量,造成服药依从性下降。此外,药物本身的包装若过于复杂或体积太小,对于认知能力差、手脚不灵便的患者来说也是一种障碍。
1.4 医源性因素 医务人员在对患者既往病史和用药史方面如无细致了解,对于患者私下重复用药的现象没有正确引导,也会造成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困难。尤其是一些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较差的医护人员,在高血压治疗上相关知识不完善,会造成就医的病人产生不满或不信任的负面情绪。正确的护理干预如有效的跟踪随访,针对用药情况进行教育、指导、提醒,对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大有裨益[1]。
2 提高用药依从性的护理应用
确切而有效的降压治疗能够大幅度减少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HOT最近研究指明,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其目标血压为138/83mmHg,但是血压能得到良好控制的高血压病人竟不到10%。究其原因,最为常见的原因即是对服药依从性差。除了一些患者对于“尽量不用药”的观念根深蒂固外,有些病人会根据自身的病情随意删减所谓“无效”药物治疗。高血压病因不明,无法做到“药到病除”,更需终身用药,血压升高仅是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之一。国内一项研究表明,出院后的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相较住院时明显下降(从95.3%降至46.2%),血压控制的效果也出现大幅下降,且随着出现时间延长而日益严重[8]。间接说明住院时护理应用发挥的作用,但是在出院后护理人员(包括医院和社区的护理工作者)的连续管理和定期跟踪随访也十分必要[9]。
【关键词】 高血压病;生活质量;健康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60-01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一、高血压病因及临床表现。高血压的病因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都有家族史;而由于后天饮食、精神应激、环境、职业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引起高血压。 其他方面如体重过高,过多食用避孕药,年龄增长,摄入食盐过多等也是引起高血压的因素。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一般有头疼、恶心、眩晕(多发生于女性患者)、颈项板紧、疲劳、心悸气短等症状。并发症有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病等。专家提示,高血压常见病候为肝阳上亢、阴虚、肝火亢盛、肾虚等。肝阳上亢证的主症为眩晕,头重脚轻、头目胀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阴虚证的主症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或无苔、咽燥口干、脉细数;肝火亢盛证的主症是头晕胀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肾虚证的主症是腰脊酸痛、耳鸣或耳聋、胫酸膝软或足跟痛。
二、辩症施护。
1、肝阳上亢的护理。(1)情志护理。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具体情况,发病原因和注意事项。保持良好的心境,避免情绪暴躁,提高患者治愈的信心,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2)饮食调护。以小米、黑米、粳米为主食,宜食辅助降压食品,如优质瘦肉、大豆制品、海带和芹菜等,轮流选择配置。忌油腻、燥热。(3)贴穴法。先使病人了解贴穴法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病人身体情况,贴穴时要注意保暖,预防受凉。
2、阴虚阳亢的护理。以滋阴降火为原则,注意养心安神。嘱咐病人注意休息,患者在中午小睡后稍稍活动应小睡一会儿。晚餐宜少,吃易消化的食物。娱乐活动要有节制,早晨起床的时候应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再坐起,防止血压有大的波动。
3气血亏虚 的护理:以益气、健脾、养血为施护原则。(1)卧床休息为主,下床、如厕有人协助以防意外。每天保证6--8小时的良好睡眠,午睡半小时。(2)饮食宜富含营养多食血肉有情之品如蛋、奶、肉、猪肝、猪血、红枣、桂圆等。食用党参粥、黄芪粥、苡米粥、 莲子粥等以补益脾胃。忌食生冷。(3)注意保暖避风寒防感冒适时增加衣被。(4)室温宜暖防止外邪乘虚而入。
4肾精不足的护理:以补肾益精、滋养肝肾为施护原则。(1)饮食多吃补肾填精之品如核桃、黑芝麻、山药、黑豆、百合、猪腰、枸杞子等也可食清蒸甲鱼以滋养肾。(2)肾藏精肾劳精损应慎劳逸结合愈后亦应有所节制。可同时服用滋阴补肾之中药温服忌生冷。(3)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喜暖畏寒应注意保暖。偏阴虚者五心烦热颧红咽干可选用、枸杞子、甘草泡水代茶饮以生津止渴滋养肾阴。阴虚者忌食海腥、羊肉、辛辣之物。
5痰湿中阻的护理:以化痰去湿、健脾和胃为施护原则。(1)居室一定要阳光充足干燥温暖通风良好。(2)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少吃粘腻、油荤食物忌食生冷忌烟酒等。如动物油、鱼子、蛋黄、动物内脏等损伤脾胃易助湿 生痰。可常食党参粥、苡米粥以健脾益胃。(3)肥胖者要节制食量加强医疗体育锻炼如气功、慢跑、太极拳等。(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此类病人多发病急症状表现重常出现视物旋转应加强护理防止跌倒。眩晕呕吐者中药汤剂应少量频服、热服可服用生姜泡水加竹沥水或加陈皮以祛痰止呕也可针刺内关或指压内关穴以 止呕。(5)患者宜穿平底布鞋禁止爬高负重防止跌倒。(6)情志护理此型患者多见郁郁寡欢话语不多应主动观察并关心病人的思想情绪变化和心理要求了解患者的忧虑配合家属为他们排忧解难。
6淤血阻窍的护理:以祛痰生新、活血通窍为施护原则。(1)眩晕重者宜安静卧床休息防止摔倒。(2)若外伤所致注意观察血压、瞳孔、呼吸、神志等变化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迅速处理。(3)淤血不去
新血不生脑失所养应注意休息避免 过多搬动。(4)可针刺百会、上星、后顶、合谷等穴或用点刺放血。(5)饮食宜黑豆、藕、香菇、桃、梨等
忌羊肉、牛肉、狗肉、鸡肉、乌梅等。
三、一般护理。
1、起居有常。适应四时气候变化,注意防寒防暑;督促病人暗示起居,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
2、环境适宜。病室宜空气流通,愧对身体虚弱或已感受,要穿好衣服,避免寒邪侵犯。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工作中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室内环境要简单实用,室内定期消毒。病室温度适宜。
3、劳逸适度。对于急性期和危重期患者,要让其静卧休息,病情好转在做适当活动。
4、释疑解惑,说理开导,以情盛情,转移注意力,顺情从欲,顺从病人情绪,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5、饮食有节,合理配善,注意饮食卫生,因人因事制宜,保持良好的进食习惯,加强食后护理。 四、其他护理。 定时检查就诊,长期高血压会引起肾功能疾病,应定期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c)-133-01
神经内科脑出血病人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及家属更好地配合治疗,现将我科对186例脑出血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5年~2007年8月我院经CT或MRT证实脑出血病人186例,男115例,女71例,年龄38~80岁,平均61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18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89例,初中及以下97例。经临床治疗与护理,并实施健康教育后,治愈111例,占60%,留有后遗症者56例,占30%,死亡19例,占10%。
2 健康教育方法
2.1语言教育阶段
在病人入院时即由专业护士热情接待每一位病人,要主动介绍病房的环境、《病人住院须知》等以及负责的医生和护士,使病人较快适应医院的环境,营造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状况接受治疗。此法最直接、最简捷、效果好。
2.2 书面教育阶段
在护士收集资料时,深入了解、评估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五个方面因素,考虑健康行为反映的问题,运用护理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为病人服务,准确地找出病人的需要。用心照料,用情温暖,减少病人的不安心理;发健康教育卡片,内容有防治措施、检查的一般知识、饮食与热量、用药注意事项等。
2.3 宣传板报阶段
在病人治疗期,护士制作活动性板报,内容定期更换,力求版面新颖,供病人及家属阅读。要满足不同心理特征的病人,重点讲明疾病的危害性及预防的重要性,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热情、耐心地解释,要尊重少数民族病人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
3 教育内容
3.1 疾病知识
对急性期病人或家属初步介绍疾病诊断、病因、临床症状、诱发因素、治疗方法、用药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方法和预后;有高血压病史者要观察血压的变化。使病人及家属对疾病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正确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3.2饮食教育
昏迷、吞咽困难病人应予鼻饲高蛋白、低脂、丰富维生素的流食,防止误吸引起肺部感染及营养不良。对尚能进食者喂食不宜过多过急,注意一口量,待上一口完全吞咽后,再给予下一口,同时教其做吞咽的动作,并给予鼓励性语言,遇呕吐、反呛时暂停进食,轻拍后背,抬高床头;要高度注意有无窒息发生。能进食者给予易消化吸收的流食或半流食。病情平稳后可进普通饮食,但一定要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在2~5 g,少食高脂饮食,多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等,可促进肠蠕动,防止大便干燥,每天保证充足的水量。
3.3休息与活动教育
急性期遵医嘱绝对卧床休息。翻身时注意保护头部,动作轻稳,以免加重出血。抬高床头15°~30°,减少脑部血流量,减轻脑水肿,昏迷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取下活动假牙以防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肢体功能位,保证病人安静休息,各种治疗和护理集中进行,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如有瘫痪肢体,恢复期要做肢体功能锻炼。
3.4诱发因素及临床表现教育
本病以5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人多见。多在情绪激动、兴奋、排便用力、摔倒、运动过剧时发作,少数在静态发病,气候变化剧烈时发病较多,起病前多无预感,仅少数发病前有头痛、头昏、动作不便、口齿不清等症状。发病突然,一般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高峰。多表现为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二便失禁。因此,应积极控制高血压,坚持服药、劳逸结合、戒烟忌酒等。
3.5 对家属的教育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外界的不良刺激与疾病形成密切相关,加之这类病人多有焦虑、抑郁、易激动等心理特点,亲属要给病人以理解、支持、关爱。指导家庭成员细心观察各方面的变化,了解其需求,协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病人恢复生活能力的信心。
3.6心理指导
病人因突然瘫痪、卧床不起、失语、构音困难而不能表达感情,早期表现为焦虑、易伤感、易激惹。后期出现抑郁、悲观、退缩等。对病人的心理变化应予充分的理解,尊重、关心病人,同情他们的疾苦,满足他们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并让病人对所患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稳定情绪。
4出院指导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二便通畅,饮食清淡,戒烟忌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休息,适量运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高血压病人应坚持长期服药并定期查血压,了解血压情况,防止再出血,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曲维香. 病人健康教育指导[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6.
关键词:健康教育;社区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情况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且随之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不断改变,使高血压发生率逐年增加[1]。近年来,高血压的防控工作受到了社区卫生机构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多数患者的认知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对自身血压的控制难度。为此,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程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4月在社区就诊的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后按照检查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4例。观察组(n=44)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40~75岁,中位年龄为(60.8±4.9)岁,病程均在1~8年。参照组(n=44)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42~78岁,中位年龄为(61.2±4.8)岁,病程均在2~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用药指导以及注意事项告知等。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健康教育,详情内容如下:
1.2.1建立档案 社区高血压患者在就诊期间,护理人员要对其档案进行完善,如:基本资料、生活习惯、病史以及有无合并其他疾病等,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
1.2.2制定计划 护理人员要对每位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掌握,如: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以及病情变化等,其后对其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做出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
1.2.3主要内容 健康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包括:饮食、运动、心理以及用药指导等。①饮食护理:就高血压患者而言,科学饮食尤为重要。因此,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日常饮食以低盐和低脂食物为主,多食高纤维的食物,减少动物内脏的食用量,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2-3]。②运动干预: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制定运动计划,如:做些户外有氧运动,走步、打太极以及广场舞等,禁忌患者剧烈运动,免于出现严重的疲劳感。此外,告知患者持之以恒,且适当的运动。③用药指导:由于高血压治疗周期较长,且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因此,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为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种类、易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使用剂量和方法等,禁忌患者擅自调整药量,加强血压的监测,从而可以对其治疗方案进行调整。④心理干预:患者在治疗期间较易出现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对其心理变化进行充分掌握,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指导,必要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从而树立其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采取社区自用的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分为三个标准,即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计数和分析,血压改善情况以(x±s)表示,护理满意度以百分率(%)表示,结果分别选择t和χ2检验,组间比较P
2结果
2.1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 经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程度好于参照组,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 经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具有治疗周期长的特点,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由于多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血压控制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在治疗期间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尤为重要。社区人口多,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使其认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对其不良生活习惯予以纠正[5]。本次实验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好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后差异显著。
综上结果进行总结,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其效果显著,不仅使其血压得到明显控制,其护理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会敏,朱丽丽,张海洋,等.同伴教育在社区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10,24(20):1818-1820.
[2]张海洋,张会敏,李荣,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7):664-665.
[3]朱玮.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的影响[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4):272-272.
【关键词】
护理干预;高血压;应用
高血压是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它不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门诊或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98例;其中男185例,女113例;年龄42~80岁,病程1~10年。入选标准:符合高血压病最新的诊断标准,是在尽量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190 mm Hg(非同日3次测量)。所有患者均无精神疾病及恶性肿瘤,无智力及语言障碍。
1.3 方法 将2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150例和对照组14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程度上无差异,临床具有可比性;对入选150例护理干预组,详细记录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血压、体重、身高、饮食习惯;根据入院建立的患者健康教育档案,由护士对高血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压的监测等方面,分析其问题有关的行为倾向因素,为患者制订个性化健康教育,分析健康教育的重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变化:对照组:护理前收缩压(159.1±15.2)mm Hg,舒张压(99.1±10.5)mm Hg;护理后收缩压(150.9±10.41)mm Hg,舒张压(96.4±9.1)mm Hg;护理干预组:护理前收缩压(169.5±13.2)mm Hg,舒张压(97.5±12.1)mm Hg;收缩压(131.5±14.8)mm Hg,舒张压(74.2±9.6)mm Hg;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与护理前和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护理
3.1 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病是终生疾病,要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遵医嘱坚持服药,以保持血压稳定。要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及测量血压时注意事项,活动后休息 10 min后再测血压,袖带不要裹得太紧或太松,让患者了解性低血压发生的临床症状,如全身乏力、出汗、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等,不得擅自停药、改药,以免引起血压突然升高或者降低。
3.2 心理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心理精神紧张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衡均可引起血压升高,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高血压是可控制的疾病,有效地控制血压就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平和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及时减压,保持乐观情绪,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利于维护血压的稳定。
3.3 饮食护理 饮食中的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较高,食钠过多,食钾、钙过少,饮酒过度等,这些都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高血压患者饮食应注意定时定量,注意饮食结构及习惯不应暴饮暴食,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宜低脂肪及低胆固醇食物,如鱼、瘦肉、豆类、豆制品;少食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鱼籽;对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应少吃或不吃,烧菜宜选用植物油,多选用降脂作用的食物,如海带、海参、葵花籽、芝麻等;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6 g;钾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多食用含钾高的食物。
3.4 运动指导 保证合理的休息和睡眠,根据患者的自身爱好和力所能及的运动量进行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时间初始为10~15 min,一般为 30 min,运动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活动后无明显不适为宜。如运动出现胸闷、心慌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变换时要慢,防止一过性低血压;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防止便秘,必要时可用开塞露或缓泻剂,禁止憋气和用劲。
3.5 用药指导 药物治疗是目前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方法,并且越早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高血压所带来的危害就越小。用药前,需向患者讲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需使用的药物名称、使用时间、用法,药物可能出现的反应以及副作用,解除患者的顾虑及恐惧心理;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包括按医嘱定时服药、服药次数、服药剂量、坚持长期不间断服药4个方面;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护士应了解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做好监护及用药指导,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药物选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原则上从小剂量获得最大疗效,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波动调整用药剂量。
通过对本组观察,护理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应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高血压,减少药物用量,减少并防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曾运红,吴铿.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健康教育,2003,19(7):654.
[2] 沈菁菁.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7(2):256.
【关键词】 高血压病;护理
高血压病是世界高发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患病也呈直线上升趋势。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很高,此疾病长期以往还会引起患者出现其他脏器的疾病,其是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关键因素。高龄患者易于发生此疾病。有研究发现此疾病除了和遗传因素有关,还和患者的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现今我国的高龄人口已经占人口的很大比重,故预防高血压疾病降低此疾病的发病几率是现今我国医疗人员应重视的问题。笔者根据老年高血压病患的具体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肯定地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高血压病人135例,男性87例,女性48例;年龄46—90岁,平均年龄为(64.23±10.15)岁;其中有家族史30例,38例患者是因为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等原因引起,29例患者是因为个人急躁、性情激动等原因引起。家族史加工作环境、进食肉多偏咸24例,其它14例。
2 心理护理
患者如出现不良心理,其会对身体有很大的刺激,会导致患者的血压出现上升的表现。心理原因和此疾病有很大的关系。故应对患者的心理情况有所了解。在给予患者治疗期间应注重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对患者进行宣教,让其了解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应保持平和的心态,消除自身的不良心理表现。让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积极地配合。另外,应教导患者如何进行心态的调整,如多听听轻松的音乐,进行深呼吸来调整心态。解除患者的不良心理,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促进患者疾病得到早期康复。
3 健康宣教与基础护理
3.1 开导病人常常自我调整心态、开朗些,创造轻松的工作氛围;减轻精神压力,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足够睡眠,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及时释放心理压力,对于血压的平稳有很好的作用。科学用脑,在繁忙的生活中,适当休息放松,午饭后休息20—60min,有利于身体疲劳的修复。在生活中发生突发事件,要及时做好心理准备,调节心情,防止血压剧变的各种因素,如参加容易引起精神高度兴奋的活动。指导高血压患者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养花、钓鱼等平和有趣的活动,调整好心态,保持血压平稳。
3.2 做到饮食均衡 良好地控制自身体重可预防高血压疾病,故患者应进行饮食的控制,少食用动物脂肪及盐,经常进行身体方面的锻炼。必须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如黄油、肥肉、动物内脏等,控制糖、饮料和甜点的摄入;高血压病的基础治疗方法之一是低盐饮食,单纯限盐有可能使血压轻度或早期高血压病人恢复正常;可进食柑橘、马铃薯、玉米等富含钾的食物。并多饮用虾米、海带、蔬菜、豆类、乳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品。
3.3 我们在病人入院时应热情接待并给予关心和帮助,与病人在接触时应有礼貌,关切慰问,病人诉说时要耐心倾听,从而了解病史等资料,有益于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心理因素,这种交谈本身就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住院后的环境变化,老年人本身适应能力弱。自尊心强,就会引起心理不安和精神紧张导致失眠促使血压升高。因此,帮助病人熟悉环境和病人创造舒适、安静、清洁、整齐的环境,保证病人的情绪稳定与精神愉快,建立恢复身心健康的信心。
3.4 病人很关注身体变化、安全用药和各项检查,所以须让病人了解药物的名称、效应、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使病人消除其顾虑配合治疗。
3.5 住院病人因离开家庭和工作岗位难以适应的心理,加之见效慢,易反复常合并多种疾病,住院时间长病人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根据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耐心细致叙述高血压的病因及规律,使病人能静心休养正确对待病情。并嘱病人在病情许可条件下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及体育锻炼,以改善病人情绪,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3.6 出院时应告知病人坚持终生服控制血压药,教会病人自测血压和观察血压波动,发现血压偏高时到医院就诊。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能控制情绪,学会自我放松,保证每天休息和睡眠质量,控制饮食,自我保健,避免脑中风、脑梗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4 院外护理指导
4.1 指导患者养成有利于高血压病治疗的良好生活习惯、合理的休息,让患者保持规律作息节奏,保证病人的充分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也要鼓励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散步、太极拳、气功、体操等有利于大脑皮质功能恢复的轻度体力活动。
4.2 坚持饮食结构的合理性,低盐、清淡、低动物脂肪和低胆固醇的食物为主,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g/d。新鲜的瓜果蔬菜,山芋、毛芋、土豆和降压作用的药芹、枸杞子等既可保证营养需要,又能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4.3 适当控制体重 体重超重者需要适当控制摄入进食量和总热量,每餐能过饱,避免暴饮、暴食,禁止吸烟和饮酒,睡觉前饮适当牛奶可以防止因饥饿影响睡眠。
4.4 坚持长期选择性合理用药 ①若清晨血压较高时,可以使用常备的降压药卧床休息30min左右。如不能缓解,自觉有头痛等症状时,应适当增服降压药。②在天气变化、饱餐和情绪激动等因素导致的胸闷、心前区疼痛时,应舌下含服消心痛、心痛定等药物。③血压增高已多年者以逐渐降压为宜。④患者有高血压危象发生时,要采取半卧位,选用速效降压药物、镇定药,如安定、巴比妥类等药物,并立即前往医院治疗。定时进行自我检查家中应备有血压计,学会自己测量血压,及时适当增减降压药,必要时及时就医。
4.5 要认真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和出院后的门诊随访,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的情况,出院时给予不同的指导,嘱咐患者回家后按自我护理要求去做,并留下电话号码,便于联系,定期门诊随访,进行详细的询问和指导。通过观察13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及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全部患者均取得满意护理效果,未见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认为,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只要能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而采取合理的有针对性和人性化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
5 加强高血压预防的重要性
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诱发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等疾病的诱因。据统计,高血压病人群较正常人相比,平均寿命均少于15—20年,因此,降压治疗非常重要,当然,离不开的是,高血压患者应该建立起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观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10-0057-02
动态血压监测仪最早由Hinman等研究,应用于1962年。国外已较广泛用于临床。我国于1989 年也开始研究和应用这一新技术24 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它能自动监测病人24 h(70次~100次)总体血压变化,能体现日常生活及昼夜变化规律。较偶测血压,更能反映人体实际血压水平,克服偶测血压产生的白大衣高血压;能诊断或排除高血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判断靶器官的损害程度,并通过监测血压与心率的变化,护士可指导患者合理应用降压药,可对不同时间段血压异常增高的高血压病人,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7 年12月120例动态血压监测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0例患者均系我院住院患者,均有血压增高病史(偶测血压根据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6次报告提出的偶测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的诊断高血压标准[1]。年龄最小者28 岁,最大者78 岁,平均年龄52.6 岁。其中男性67例,女性53例。
1.2 方法
1.2.1 仪器
选择IEM公司生产的24 h无创携带式ABPM。
1.2.2 配戴及记录
动态血压监测仪袖带固定于左上臂,监测患者24 h 血压,晨6 时至晚上10 时,每30 min 测血压1 次,晚10 时至次晨6时前,60 min测血压1次,监测期间日常生活不受限制,保持完整的24 h记录,24 h有效血压测量次数>80%为合格。
2 观察指标
2.1 全天血压变化曲线
2.1.1 最高血压白天两个峰的分布时间。
2.1.2 夜间谷的发生时间(血压正常或健康成人夜间睡眠时血压通常下降 10%)。
2.1.3 血压趋势图:正常情况下,24 h血压呈昼高夜低。夜间血压均值较白天下降≥10%为杓型,小于10%的为非杓型[2];夜间血压均值大于白天血压均值为反杓型。
2.2 血压水平及昼夜节律变化与左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根据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标准。
2.3 血压与心率之间关系及最高血压分布时间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及用药时间。
3 结果
3.1 血压变化
夜间谷存在者80例,血压趋势图呈杓型者80 例,左室肥厚者10例,占12.5%;非杓型35例,左室肥厚者27例;反杓型5例,左室肥厚者3 例;二者中左室肥厚者占75%。
3.2 血压负荷
SDP≥40%55 例,DBP≥40%55例,其中:左室肥厚者35 例,占63.6%。血压负荷在15%~40%之间40 例,左室肥厚者5 例。血压负荷
3.3 最高血压分布情况表现
白天有2个峰(8:00至9:00,17:00 至19:00)其他时间占40例,夜间谷发生在2:00至3:00 占60例,其他时间20例。
3.4 药物选择
对杓型高血压心率偏快者选用β受体阻滞剂;对心率不快者选用转换酶抑制剂,早晨一次口服长效β受体阻滞剂或转换酶抑制剂或中短效制剂每日2 次,于07:00 和15:00给药。对非杓型高血压,心率不快者,晚上口服钙拮抗剂或转换酶抑制剂或选用ACEI 长效制剂。一周后显效者74 例,有效者20例,无效者1例。
4 护理
4.1 心理护理
做24 小时动态血压的高血压病人,本身患有血压高,既担心病情加重,又担心检查造成身体不适,精神易紧张、恐惧。而紧张、恐惧情绪极易影响血压的监测结果,可造成一定的误差。护士为病人佩带仪器前应耐心给病人做解释,消除其顾虑以取得合作,并让病人休息10 分钟后再佩带。佩带后应讲解仪器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如感觉血压袖带充气时,瞩病人停止活动,手臂下垂;病人自己不得随意调节仪器或松解袖带,以减少误差。
4.2 护士为病人佩带仪器时手法宜轻盈、准确、细致,精力集中,操作无误,使病人产生信任安全感,对检查和治疗疾病充满信心。
4.3 嘱病人照常活动
详细记录24 小时活动:包括休息、运动的时间,情绪的变化,服药的药名、剂量、时间,以及饮酒、吸烟、自我感觉等,以便详细观察血压的变化,为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4.4 药物指导
根据测量结果,对不同高血压类型的病人选择用药种类。如对杓型高血压心率偏快者选用β受体阻滞剂;对心率不快者选用转换酶抑制剂,早晨一次口服长效β受体阻滞剂或转换酶抑制剂或中短效制剂每日2 次,于07:00 和15:00给药。对非杓型高血压,心率不快者,晚上口服钙拮抗剂或转换酶抑制剂或选用ACEI 长效制剂。护士应了解用药常识,针对不同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予以药物指导。
4.5 饮食、活动指导
检查后对正常高限或I 级无合并症的高血压病患者,应向其宣传以改变生活方式为治疗重点,包括减肥,增加体力活动,限制钠盐的摄入,多食含钾及纤维的食物,少食含脂肪高的食物,戒烟酒、注意劳逸结合,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等,特别是老年人,同时也应控制那些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如过度的喜怒哀乐、劳累、饱餐、便秘、搬重物。
参与文献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2007年至2008年共收治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7例,年龄50-85岁,合并脑血管意外18例,糖尿病10例,高血压病1年病史12例,5年病史22例,10年以上病史26例,经药物、饮食及健康教育治疗后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小于或等于12080mmHg)41例,治疗失败19例。
1.2 方法
1.2.1口服药物+健康教育。针对个体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即发小册子挂于病房,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1.2.2入院后的健康教育。要求主管医生、护士提供疾病一般知识,怎样服药及监测并在住医院期间进行卫生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进行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掌握高血压的一般知识,熟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发病机理及危害因素,长期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及并发症,熟悉原发性高血压的分期,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特点。使患者及家属清楚高压病是终身疾病,坚持服药及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保持血压稳定。
1.2.3 在病人服药期间,加强饮食治疗教育,如饮食宜清淡;控制盐的摄入(3-5克天),平衡膳食,控制体重,低盐同时增加钾的摄入〔2〕;控制胆固醇、脂肪摄入;戒烟、限酒;选择合理的调养膳食;饮食应适量。
1.2.4 出院后继续健康教育适当运动,必须在血压控制满意的基础上再开始循序渐进的活动,适当选择运动,保持稳定的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不良心理因素的刺激。适当进行散步、体操、慢跑、骑自行车,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大便通畅〔3〕。
2 结果
通过以上治疗随访2年,28例血压控制在120-13060-90mmHg;16例血压在130-14080-85mmHg;16例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在150-16090-100mmHg;,主要原因为患者依从性差;不了解高血压病为终身治疗;不了解血压正常擅自停药的后果;健康意识淡漠;饮食上不注意;最终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心、脑、肾及眼底等病变)。
3体会
通过对60例高血压病患者药物+健康教育治疗,使患者更加了解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解除心理压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健康知识水平,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高血压病主要是由于高级神经中枢调节、高压功能紊乱,引起有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血压大于和等于14090可诊断高血压病,易致心、脑、肾的损害。因此,合理饮食+正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控制血压,可明显降低靶器官损害,因此,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向患者和家属做好宣教,使广大群众对高血压病的危害理解,才能起到预防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景鹏,陈伟红,等.内科学护理[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0:120-123.
[关键词]社区护理 高血压 护理效果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在我国,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健康教育的欠缺,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居高不下。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社区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患者实现完全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前提和保证。笔者对20例高血压病患者,在进行生活方式和服药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了社区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严重心、肾、肝功能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1例,女9例,平均59.2岁,收缩压164.z5±15.Z3mmHg,舒张压97.37±17.53mmHg。按照WHO/ISH分类方法,Ⅰ级高血压7例,Ⅱ级高血压8例,Ⅲ级高血压4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例。
1.2方法。根据所掌握的临床资料,在社区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协助下,对20例已出院的高血压患者一一上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并发放相关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在患者较集中的社区组织由患者和家属参加的高血压患者护理与健康保健座谈会,进行集中面授,在公共场所举办健康教育专题宣传专栏,发现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问题给以及时纠正和正确护理。
2社区护理措施
2.1制定严密的护理计划。根据门诊资料和家庭访视资料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社会支持系统和社区、家庭、环境等情况。根据评估情况做出护理诊断,建立慢性病档案,制定严密的护理计划。
2.2健康知识宣教。在患者集中的社区针对具体情况,定期召开座谈会,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发展后果、治疗原则、预防措施、血压监测的方法,特别要向患者宣传高血压病发病与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介绍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表现,若血压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天内)急剧增高,出现头痛、乏力、视力模糊等,应及时通知医生。
2.3心理护理。要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情绪紧张、急躁生气、心理不平衡等,都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在家访和心理咨询过程中,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及有关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疏导。提出改变不良性格的方法,教会患者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通过其自身努力,保持心理平衡。在护理过程中使患者在理解病情的基础上以“接受、支持、保证”的原则进行治疗性接触,使患者得到直接的心理援助,并拥有高血压相关的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2.4饮食的护理干预。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保持血压平衡,干预的核心是饮食的“质”与“量”。“质”是改善和调整饮食结构:保持高纤维素,低盐及低脂饮食;“量”是控制饮食的总热量,保证能满足机体的生理需求。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摄盐量应低于6g,超重者还应注意限制热量和脂类的摄入。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优质蛋白的食物。
2.5身体锻炼指导。要求注意劳逸结合。但高血压患者尽量避免长期休息。必须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和体力劳动,作适当的运动,在遵守动静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上可根据年龄、体质情况进行如散步、慢跑等。心率偏快的高血压患者可进行适当等张运动如体操、骑自行车等,如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者,要求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运动中应避免俯身、低头或憋气的动作,呼吸尽可能地深慢均匀,以免使血压急剧升高引起头痛,头晕。
2.6指导病人的血压监测。定期给病人测血压,以便及时根据血压的高低来调节用药的剂量。患者家中最好准备一个血压计,教会病人家属测血压的方法。家庭测量血压应注意两点:①血压计应准确无误,每年至少到有关医疗部门校正一次,以免因准确性下降而影响对疾病的判断。②家庭成员必须经过医务人员的正规训练方可测血压,在家中测血压最好由青壮年担任,老年人由于身体条件差,如视力、听力下降,测血压时易造成很大误差。
2.7安全用药指导。首先要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并告知用药期间的各项注意事项,熟悉各种降压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毒副作用,注意观察疗效和用药的不良反应。从低剂量开始。如果低剂量反应较好但未达目标血压,适当增加该药物的剂量。要注意合理的联合用药;加用小剂量的第二种抗高血压药物,而不是加大药物的剂量,目的是使两种药物都使用小剂量,而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如果一个药物的疗效反应不佳,或是耐受性差,可换另一类型药物,而非加大第一个药物剂量或加用第二个药物。尽量使用一天一次具有24h降压疗效的长效药物。优点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更平衡地控制血压,将血压的波动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尽可能地保护靶器宫,减少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危险性。
3结果
凡接受1年以上社区护理的高血压患者防病意识明显提高,经问卷测验,他们回答高血压病理基础知识和自我护理与健康保健常识的正确率大多在75%以上,血压明显下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接受社区护理后20例高血压患者血压平均下降了25~40mmHg,接受社区护理期间仅有1例患者因高血压复发或高血压并发症而再次入院接受治疗,发病率仅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