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成本核算会计准则范文

成本核算会计准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成本核算会计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成本核算会计准则

第1篇:成本核算会计准则范文

一、新会计准则概述和企业成本核算分析

为了加强会计的基本工作,我国不断的出台和完善会计准则。明确新会计准则的相关概念,对于后续工作当中更好的制定出健全的工作方案和完善的工作理念等均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所以在实践当中还应当加强对此环节相关内容的深入分析,以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准的不断改进和革新。保证会计工作的真实性,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成本核算可以说贯穿整个企业工作的全部流程之中,对于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均有着重大的效应。同时在工作之中还应当在不违反国家政策和基本法律标准的前提之上,不断的对工作之中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且全面的挖掘其中所有的优惠政策信息,通过 成本核算方案的创新、统筹规划的设计、营运方案的设定等,进行全面的安排,进而最大程度之上降低企业的成本,最终促进企业的工作效益稳步增强。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相关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有着一定的超前性,所以在规划的过程之中还应当加强对活动的考虑和研究,在计量以及新会计准则基础之上,选择最为恰当的方式,在一定之内全面的贯彻执行。成本核算与控制是当前企业工作当中的核心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成本的核算和相关会计工作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其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改革等均有着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价值,所以在实践的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还应当加强对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的深入分析。作为我国当前的经济支柱型产业之一,企业行业的发展和改进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建设均有着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价值,所以在实践当中还应当加强对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的系统性分析。在整个工作的过程当中,不仅应当加强相关流程的研究,同时还应当结合工作项目的开展现状提出一系列的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方式,以更好的明确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之中监管不到位的情况相当显著,同时对今后工作开展的核心方向和应当重点遵循的相关理念原则等进行了集中性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我国相关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和改革。所以还应当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二、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新会计准则的基本现状以及核心的概念等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工作开展的主导性原则。下面将针对新会计准则对于成本核算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层面等进行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对相关工作制度和建设理念的不断创新。

(一)生产成本核算的变化和调整

随着我国当前工业化技术不断的向前发展,在最近的几年之中企业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之中。在实践中不仅应当加强对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应当结合当前的现状提出降低成本的相关措施,并且很好的实现工作的整改和创新,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应有的帮助。在实践之中应当结合目前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的现状,对工作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我国国情和现状,并且很好的实现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促进事业的全面稳定发展。

(二)人工成本费用的调整

如果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那么就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确认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列入当期损益;对已经计提存货价值准备的生产用原材料、周转材料等存货,需要结转其存货跌价准备。也就是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用于销售的产品存货的跌价准备在确认销售收入的当期予以结转,冲减营业成本。关于制造费用核算的调整制造费用是指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在会计实务中,制造费用通常被不同的生产部门加以汇总,最终归为产品成本。

(三)新会计准则下成本核算的对策

会计工作者要加快成本会计理念的更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积极推进会计改革的进程。同时,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辩证统一,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在经济中的作用。在现代化的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过程当中,资金的周转往往相当困难,广大企业的管理者还应当很好的从自身的角度和利益着手,同时还应当结合当前的现状提出降低成本的相关措施,真正意义上建立起以现代化管理服务体系政策为保障的工作环节,制定出完善的采购计划方案,以确保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控制达到最佳水准,这一点同样是当前企业管理之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广大企业的管理者还应当在实践当中加强对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控制的分析,结合当前的工作趋势和工作环境之下的切实要求,不断的实现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的创新,并且不断的实现对现有控制制度的改良,在实践中应当加强对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控制技术原则和思想理念等进行分析,进而真正意义上实现科学化的、现代化的、系统化的控制管理,树立起健全的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控制管理思想观念。

第2篇:成本核算会计准则范文

关键词:成本核算 会计 准则

目前,我国在企业成本会计的领域内未设立专门的制度和准则,只是在会计准则以及其他相关制度中体现了成本核算的信息。2010年召开的会计管理工作计划,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调研报送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有关情况的通知》,从而制定出全国范围内适行的《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这项举动意味着我国将出立的成本会计准则,以此规范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

一、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概念界定

因为我国目前并未制定企业的成本会计准则,因此在开始研究这个议题前应当对成本会计准则这个概念进行清晰和准确的界定。在会计准则、会计标准、会计制度等概念的基础上,可将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界定为:以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工作为对象,以准则作为基础,规范并标准化企业成本要素以及其他相关事项的计量、分派和确认等工作,其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核算信息、指导企业的会计实务工作开展。

二、构建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必要性

1、规范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制度的需要

一直以来,没有直接准则制度的企业成本核算仅仅靠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制度和税法等相关制度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成本核算工作。因为没有系统而独立的成本会计准则,不同的企业会计人员在成本核算工作上使用着各异的处理方式,并且缺乏系统的成本管理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企业面临着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环节提出的高要求挑战。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已基本做到了与国际相关规定的统一,特别是在产品的成本构成方面,但关于成本核算的规定仍然过于模糊和分散。因此,构建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有利于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工作的更加科学、严谨开展。

2、国家进行成本管理和监控的需要

因为我国的行业类型比较繁多,跨度较广,难免存在部分需要国家进行成本管理和监控的特殊行业以及领域。例如,国有企业、政府采购、公共事业、BOT项目和军事采购这些行业均采用成本加成的方法进行定价,因此国家必须对这些领域的成本进行合理的监控。另外,对于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而言,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显得更为重要。

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构建框架

因此,在目前我国已有成本会计准则和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现阶段在构建我国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框架时,可以将以下内容纳入其中:

1、成本核算的目标与一般原则

这一项内容应当包含成本会计目标、成本核算的目标、在成本会计准则中常用的基本概念以及使用成本会计准则的条件和范围规定等。

2、成本会计制度

一项制度的制定应当考虑到最大程度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构建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企业在管理水平和生产特点上的差异性。制定出可供不同企业进行选择的成本会计制度,并且为企业的不同成本会计制度操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标准成本的制定、定额成本在各项差异上的分配、定额成本的制定、责任成本的界定等

3、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和辅助方法

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实的生产组织类型、产品种类以及生产特点等因素,对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进行选择。因此在构建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时,需要对成本的技术方法进行多样化,采取主要方法和辅助方法相组合的方式。主要方法包括分步法、作业成本法分批法和品种法等;辅助方法主要有标准成本、分类法和法定额成本法等。

4、成本管理

这项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在可行的范围下进行成本的预测、控制、分析、考核和决策等工作,并将成本管理工作与成本会计制度相衔接。

5、成本报表的编制、呈递和披露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和全部产品的生产成本报表是两大主要的成本报表,企业应当仔细对其进行编制。详细周全的成本报表有利于企业进行各项内部管理工作,企业要积极响应相关部门要求呈报其产品成本报表的规定,同时也要主动向相关的监管部门披露相关的成本核算信息。这种信息披露公开化的做法有利于信息的需求者作出更为科学准确的决策,更有利于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

6、成本资料的保存

对于企业经营和生产环节中产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设立相关的费用账册和明晰账户。经过原始凭证的齐全手续和无误审查为前提,对费用项目、成本项目、车间部门等成本核算队形进行准确、及时和完整的核算工作。建立健全不同产品环节的各项财物的收发、报废、转移和领退等盘点制度,完善明晰与成本核算相关的原始记录。使得能够对成本资料进行审计审查。

总而言之,构建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作为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构建基础的理论体系。在制定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过程当中,应当在我国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基础上,以政府的主导力量为主,充分进行实践调研,并在采取各方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尊重我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成本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

[1]文孟婵.制定我国成本会计准则的必要性和框架探讨.[J].商业会计,2010,(20)

[2]夏鑫.如何有效实施企业成本会计工作[J].今日科苑,2010,(24)

第3篇:成本核算会计准则范文

成本会计是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的直接结合,成本会计理论的主要依据现代数学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成本会计理论的最基本要求是成本最优化。林场成本会计理论可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为林场经营成本控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决策。目前随着我国林场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林场会计成本核算成为当前林场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由于我国林场经营体制和模式的计划思维束缚,在会计政策选择上还存在很多工作要做。成本会计理论对林场经营和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1]。现代经济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林场经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结合空间也为林场提供了重要资源。但是林场经营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经营,尤其是在生态型经济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的背景下,林场成本会计理论对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企业化运作的会计准则对会计科目的设置非常重视、而且会计报表的编制也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林场的运作方式不是完全适合,一套完整的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不能简单的照搬到林场经营当中。财政部会计司2016年工作要点中着重指出要研究制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深入调研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情况,研究制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作为林业行业中的企业和办企业林场,对成本核算政策和理论的需求同样也被提上日程。分析林业成本会计的当前状况,探讨制定适合林业企业发展的准则要求成为当前影响和提升会计准则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林业成本会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林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按规定应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但企业会计准则对林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规定范围比较狭窄,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林业企业发展速度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财务状况。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企业准则对林场会计的规定不够具体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从大农业的角度出发,对林业企业的发展做出了总体的定性和要求,但是具体到某个工作领域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准则没有给出具体的要求。例如林业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但是至于通过何种途径披露,披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等等问题并没有具体交代。因此这给林业企业和林场的财务管理造成很多盲区,没有具体的政策指导就意味着林场个体之间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范,林场之间的对接和合并问题也会因此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这对林场管理的发展造成了很大不利影响。同时企业会计准则以会计科目为主要依据、经济业务的处理、会计报表的角度出发,涉及成本费用的内容不足以支撑林场会计成本的核算,只简单规定了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核算期这些问题无法满足经营范围日益扩大的林场发展需求。总而言之,单纯的依据企业会计准则核算林场会计成本问题是不能很好的反应林场发展实际状况的。

(二)企业会计准则对林业成本核算的原则规定指导性不足

虽然企业准则规范了林木资产的成本核算对象,但是林木资产的核算对象时随着林场经营环境和自身经营范围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例如有的企业化运作的林场在固定资产保值投资方面业务增多,原有的核算对象又不包含这些新业务,这就造成了很大一部分新增要么没有被纳入到核算对象当中,要么被归到与之不想对象的科目当中,无论怎么样都为林场,尤其是国有林场的国有资产管理带来很大漏洞。林场成本会计理论的出发点就是为林场财务管理工作实践提供指导,当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的时候,这些与之相对应的企业完善制度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这也应当成为企业生产和发展运作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总则中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这些分类规定对于林场会计成本核算有了一个大体的指导,也可以作为理论基础,但是林业会计成本管理没有根据这些基础做出相应的延伸,也可以理解为林业会计可以随意延伸,因为这里是一个规则盲区,这为林场今后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留下了很大隐患。

(三)天然林的估价入账的成本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当中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规定,林场林木成本,应当按照名义金额确定,同时还要计入当期损益,名义金额为1元。自行营造的消耗性林木资产和公益性林木资产的成本,根据造林费、抚育费等直接支出确定。这对我们的发展林场成本会计管理具有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公益性林木的资产成本不能简单的按照造林费和抚育费之处确定,因为公益性林木是一项没有回报的项目,企业化运作林场过程中这项内容必然会偏向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成本核算理论,这些都为林场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复杂的挑战,如何为公益性和经营性林场资源核算成本,将其归为成本核算理论中的哪一类都成为影响整个财务管理系统的关键支持,这些也都成为影响和提升整个关键问题运作的必然趋势。在处理这些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也必然夹杂和蕴含着会计理论核算的整体问题与不足之处。

三、林场成本会计理论问题的对策创新探讨

林场成本会计理论是当期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指导林场有序经营的财务保障,针对目前会计理论中存在的与实际工作不符之处,应当着重在宏观理论的具体化,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导性,以及传统成本核算的创新性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善和创新。

(一)宏观理论的具体化

正如上文所述,企业会计主责对林业企业成本会计理论上做出了宏观指导,但是仅仅以大农业思维对林场会计成本所指导性阐述不足以解决林场实际会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还应当将这种宏观理论给出具体化的设计和延伸。对于这种延伸应当是统一的、法规范的,并且能够反应当下林场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的一种有效延伸。为此我们应当深入调研和总结当前林场会计成本核算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制约会计成本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做出相应的规划和指导,而且在这样的规划设计中还应当设计国有林场和林业企业两种不同性质的林场,林场经营不同于企业经营,林业资源有公益性的一面,尤其是在当下生态性经济发展日益凸显的环境下,必须为林场经营设计一套能够促进其持续发展的会计财务制度。在确定了宏观理论的前提下应当在学术界、政府部门和林业部门共同努力结合实际,创新林场会计成本理论问题。

宏观理论的具体化也是由当前林场会计工作遇到的各种问题决定的。因此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牵动理论创新,确保每一项政策和理论的制定都有相对应的案例和普适性,这就需要林业部门充分调动内部工作人员尤其是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领域内的问题进一步深化,而且这些工作也对林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深化企业会计准则对林场管理的指导性

企业会计准则是针对我国所有企业会计工作制定的。林业企业只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出现,虽然对林业企业的会计工作做出了相关界定,但是这种界定的指导性不强。也就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还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这无法满足企业对这种状况的发展和理念的继承。为此深化企业会计准则对林场会计成本理论的指导性是当前破解林场会计成本核算的重中之重。深化指导性的关键点在于林场的特殊性和准则的普遍性之间关系的处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就是一种崭新的、适合林场成本会计工作的理论创新,有了这种理论创新,林场会计成本核算将更加安全和完善。

第4篇:成本核算会计准则范文

1.新会计准则。

在2006年,财政部门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新增的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作了调整,像存货管理、债务重组收益确认等;对于投资性房产价格重估损益、递延税项、生产物资折价等作出了具体的会计处理规定,新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和规定对于企业的利润等财务指标具有重大影响。

2.基本现状。

就目前而言,国内的大多数供水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亏损现象,由于供水企业水价形成机制缺乏完善,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干涉,城市管网的改造等因素,直接影响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供水企业的会计核算也存在一些不足,成本核算的基础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不合理,供水企业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由于其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和费用范围规定的不够明确,给工作人员带来困惑,致使成本核算不确切,因此,要研究供水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该方法要和国家会计制度统一,便于实际操作。

二、对供水企业带来的重要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计量进行了系统规定,重点强调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这也是会计改革的一大内容,公允价值的应用和计量是准则修改的一大环节,公允价值模式顺应发展的趋势,对反映供水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市场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会计准则采用后进先出法及移动加权平均法的规定,取消了发出存货计价法,更好的反映企业长期经营的状况;新债务重组,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并将债务重组收益纳入营业外收入,对于用实物抵债的状况,可以将公允价值引进,作为计量的属性;新会计准则将原先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较为彻底的修改,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等,可以有效反映出其对未来的影响;新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准则改革的内容: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其合并理论发生了变化,从母公司理论转向实体理论,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变化,中国的供水企业都是统一控制的合并企业,不代表公允价值,新准则的出台,对供水企业合并报表利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阻止个别供水企业利用若干分离子公司,将持股比例缩小,将经营不好的业务从合并中去除,进而粉饰企业集团的业绩的行为,阻断一些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伎俩。

三、供水企业会计核算方法

1.分类核算成本费用项目。

现阶段的相关制度规定了供水单位的成本核算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经营,另一类是公益服务,供水企业的成本费用项目不能包括供水单位发生的所有成本,即不能将和供水经营不相关的费用纳入供水成本中,进行企业经营成本核算,要将成本项目费用和期间费用进行合理的划分,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要将真实且完整的原始成本资料作为依据,将发生的费用计入成本,应该计入的成本不能遗漏,不该计入的成本一定不允许计入,例如:固定资产折旧应该计入,而供水企业超编人员的费用则不应计入;会计核算人员要结合各种成本核算原则,进行严格成本核算,将供水企业生产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划分为制水成本、税金及期间费用三大项目,制水成本是合理的支出,一般分为直接工资、福利费、材料、修理费等六类明细项目;期间费用成本是合理的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税金是供水运行成本的税金,上述各供水项目之间不能混淆;公益服务成本采取一定方法进行合理分摊。综上所述,只有通过项目分类核算,才会获得准确的会计数据,进而总结财务管理经验,掌握水价成本费用的组成,形成完善的供水成本核算体系。

2.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

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要积极建立供水成本控制体系,并加强监督、分析和考核制度的建立。对供水成本开支要做到预测、控制和分析,分析出核算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偏差,对成本控制目标的业绩进行评价,并结合企业的实际,制定出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案,管理人员要制定科学的考评奖惩制度,并将考核内容进行细化,例如:对于供水成本的分摊、单项工程的结束等要有明确的规定;制定的奖惩制度要结合企业实际,做到因地制宜,并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像电话费、办公费等,要适当调整;对于企业内的维修材料、物资领料卡等的控制要计入本月月度考核中去,同时还要将财务评价指标纳入考核中,财务分析要遵循科学、实用、可比、全面性原则,凭借科学的分析方法,运用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动态、静态财务指标,反应供水企业的经营状况。

3.建立责任成本中心。

现阶段,我国供水企业的总成本呈上升趋势,因此,企业要想保证自身的发展和运营,就要从成本中收回运营成本,从利润中获得投资成本,所以,要以成本控制为中心,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人员要立足实际,建立责任成本中心,确定成本控制总目标,健全水价成本费用组成,做好企业总体规划,培训员工,提高员工成本核算意识,实现全员控制成本的目标。

四、结语

第5篇:成本核算会计准则范文

1.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最大亮点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谓的公允价值,是指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条件下和自愿情况下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较其它价值计量属性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即可比性、预测性、及时性、决策相关性。

2.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评估资产价值,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对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合理数额的资产减值准备。评估内容具体包括固定资产、存货、长期投资及无形资产等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该项准则实施以来,有效遏制了部分铁路运输企业随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减少了有意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空间的可能性。

3.剔除了后进先出的存货发出计价法。在存货发出计价上,新会计准则仅保留了先进先出、加权平均两种方法,剔除了后进先出法,这就有效减少了企业有意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来操纵利润空间的机会。比如,很多铁路运输企业都存有钢轨、煤炭等货物,这类货物价格正处于上涨阶段,如果采用后进先出法计量,则将更早形成的成本留在企业存货中,将低价格货物入账,导致低估存货公允价值,降低铁路运输企业的档期利润,减少企业应交所得税。

4.增加了政府补助核算内容。铁路运输企业属于特殊企业,政府补贴是普通现象。新会计准则将政府补贴分为与资产相关的及与收益相关的两部分。与资产相关的补贴确认为递延收益,在资产使用年限内摊销;与收益相关的补贴确认为当期损益,这一做法直接增加了企业当期利润。

5.强调了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点多线长”的运营特点,大多实行铁路局、铁路分局和基层站段三级会计核算方式,或二级会计核算方式,合并财务报表是常见现象。加之,铁路运输企业有很多跨行业、跨专业的投资项目,新会计准则要求将基层站段财务账目及除运输业务之外项目的财务账目都纳入总财务报表中,也包括债务情况,这对合并财务报表利润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铁路运输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分析

《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内容有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收支与成本费用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等。具体到不同领域企业,核算内容的具体明细也有不同的差别。铁路运输企业不同于其它领域企业,会计核算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存货核算、运输收入核算及运输成本核算等方面。

1.存货核算。存货是企业为保持生产经营活动持续运作而储存的各种实物物资,需不断购入、耗用及储备。铁路运输企业的存货,根据其在运输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分为燃料、材料、车辆配件及低值易耗品等。燃料在运输企业中所占比例较大,有机务段的机车用煤、机务段内燃机用柴油,一般借记“主管业务成本合运输支出”账户,贷记“燃料”账户,用单独账户进行核算;线上料是材料中的核心内容,多采用直供料方式,账单直接交送运输处,材料直接运达基层站段并验收入库,所以要设置“一般材料”、“线上料”账户;车辆配件通常不会一次消耗掉,维修后还可继续使用,所以应单独设置“车辆配件”账户进行核算。总的来看,为精确核算存货的增减变动及结余情况,应当单独设置“原材料”账户,下设“燃料”、“一般材料”、“线上料”、“车辆配件”账户。同时,还要设置“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以核算存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

2.运输收入进款核算。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输收入进款由销售收入、铁路建设基金及各种代收款构成。会计核算一般采用“双挂钩”、“现收现支”的计算方法,每项收入的会计核算公式各不相同。至于基层站段的运输收入款项计算,通常按照其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及其质量来确定。在具体的运输收入进款核算中,多由铁路分局根据基层站段运输收入进款报表进行汇总核算,再由铁路局根据各铁路分局的核算报表编制运输收入总表。铁路分局根据站段运输收入进款报表进行汇总核算时:要根据收方记录登记运输收入进款,借记“运输进款”,贷记“应缴运输收入”、“其他应交款-铁路建设基金”、“应收账款-迟交运杂费”;要根据支方记录冲减运输进款,借记“应缴运输收入”、“应收账款-迟交运杂费”,贷记“运输进款”。铁路局进行运输收入会计核算时:要根据各铁路分局运输收入进款编制运输收入总表,借记“下级欠缴运输进款”,贷记“应缴运输收入”、“其他应交款”;根据各铁路分局汇缴的运输收入进款,借记“其他货币资金-分局汇缴中途款”,贷记“下级欠缴运输进款”。值得注意的是,当实际收到收账通知后,要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货币资金-分局汇缴途中款”。

3.运输成本核算。运输成本是铁路运输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工资、燃料费、材料费、电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等要素内容,按经济用途划分可归类为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成本支出核算应遵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应由本期(月、季、年)负担的支出都要纳入本期运输成本核算范围之内。由于铁路运输企业采用分级会计核算制,所以运输成本核算要由基层站段、铁路分局、铁路局自下而上的逐级完成,最终汇总计算出运输总成本。在具体的运输成本核算中,应根据运输成本的构成要素内容进行核算。核算内容有工资、燃料费、材料费、电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其他费用。其中,固定资产折旧费所占的比例较大,要根据《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的规定计提折旧支出。在具体核算处理中要设“主营业务成本”等账户,下面以成本构成要素为据设置“工资”、“燃料费”、“材料费”等账户,借方登记运营成本的实际发生数。

三、新会计准则下铁路运输企业会计核算采用的对策

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行对铁路运输企业的会计核算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积极应对新变化,保障会计核算质量,准确反映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情况,应采用以下对策。第一,要求会计人员深入了解学习新会计准则,紧跟会计准则变化趋势;第二,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核算监督;第三,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调整现有的会计科目,适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第四,优化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构建与新会计准则要求相符的数字化财务数据库,以改善会会计信息系统的稳定性。

四、结语

第6篇:成本核算会计准则范文

关键词:会计核算;新会计准则;会计信息量;精准无误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精准程度与会计核算的方式

1.会计确认的核算方法

企业财务的会计核算方式与确认方法十分精确,无论是在解决哪一项交易还是在处理哪一个事项都要注意会计核算的确认与统计。在判断企业财务会计交易事项与数据的过程中要注意很多细节问题,因为会计信息的系统有如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在对数据的选择与确认的过程中,很多准则都适用其中,同时在符合会计要素的前提下需要符合某项目的明确会计质量要素。对于会计质量要素的形成和企业资产与企业费用的规划与核算都是通过庞大的企业会计数据库形成的,其中的收入和负债都是债权者的会计信息来源,其核算具有可计量性和货币计量性质。在会计信息的庞大系统中,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核算也十分重要。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进行会计成本核算的目的在于掌握企业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从而将此作为节约开支、降低消耗、正确决策以及制定战略方针的可靠依据。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不仅为企业优化配置和整合各项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企业及时、合理、科学地控制企业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方式。所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应具备及时性、综合性和全面性,进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2.会计信息质量的精准与计算

现代会计的职能包括会计基本核算职能和会计基本监督职能,会计基本核算职能主要是以货币的计量单位为整理形式,通过核算计数、确认记录报告,从整体数量上核算成本,持续有效、系统完整的反应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情况,为强化经济管理和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基本监督职能是通过对特定的主客体的经济活动范围和与之相关会计核算的工作预算、结余、记录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审查。主要是对企业中的管理层提供财务信息,作为对企业内部中各部门之间协调梳理关系和进行决策的依据。会计的工作内容是繁复的,任务重,难度大是成为会计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企业会计工作中,总帐会计、往来会计、成本会计、材料会计等组成了会计办公的一种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合理化办公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这些能够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之上,办公会计的工作范围也日益的拓宽,分为:公共办公会计、私用办公会计和政府办公会计。

二、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1.会计核算的方式

首先,核算主体的单一性。根据调查显示,现今我国企业内部一般都是采用预算会计的方式来进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然而,正是这种缺乏较大资金压力以及无需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预算会计制度,致使企业内部的经济支出及消耗等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长此以往,这种企业单一的核算主体势必制约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次,核算对象的复杂性。会计成本的核算对象将直接对会计成本的核算工作产生影响,就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而言,其内部的成本分配方式较多。成本效益观念的缺失。在企业的相关活动中,不仅不重视企业成本的核算及控制,反而呈现出企业成本最大化的不利倾向,这种情况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规范企业内部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是提高我国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企业应该在其成本的核算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核算方式,收付实现制以及责权发生制等均有其各自的优越性,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及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此外,企业还应该做好其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销售成本的核算工作以及存货和材料采购的成本核算工作等,将企业独特的特点与企业相关的财务法规相结合,制定出一种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

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必须充分运用会计学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解决在企业中日常存在的诸多难题,方便快捷的以货币特有的经济活动表现形式对企、事业单位进行综合的反应核算和理论监督,从而达到合理分析企业成本核算的目的。从主观上看,会计的主要作用包括:一是为了国家宏观经济职能的调控、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提供信息保障;二是加强经济预算、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综合性、连续性、有效性数据;三是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完整、安全和稳定;四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财务报告,以便于企业管理者在投资运营中进行正确有效的投资决策和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二次投资经济报告进行综合分析。

三、新准则下会计核算的记录与信息质量

1.新准则下的会计核算记录

新准则下的会计信息质量完善企业各项收支的项目管理工作是提高我国起来会计成本核算有效性的基础。企业的账目之所以含混不清、企业的 成本核算之所以取不到应有的成效,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便来自于企业项目管理的不完善,其财务人员无法清晰的辨明项目的成本应该归于何方,而企业的管理者也因为项目的纷繁复杂而难以将项目的成本进行有效的归类,这便导致了我国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模糊和低效。所以,完善企业各项收支的项目管理,使企业的各项成本都有明确的归处,才有助于财务人员理清项目,从而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科学的核算及控制。

2.新准则下的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核算关系

新准则下提高我国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并加强其对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重要性的认识是提高我国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有效性的关键。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该深刻的认识到企业内部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价值,并从思想上对其给予重视,才有可能使此项工作顺利的进行。事实证明,只有在合理的确定会计成本核算对象之后,才有可能确保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然而,我国企业核算对象的复杂性却恰恰是制约其核算成本有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透明化,更加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当今社会经济形势已经发生深刻变革,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仅建立在生产效益和规模的基础之上,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成本核算等也对企业总体发展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所以,新准则下的成本核算与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 如:论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张 玲:基于会计信息披露视角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王瑞洪:试论公允价值――谈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周一虹:排污权交易环境会计: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第7篇:成本核算会计准则范文

1.对成本会计的认知

成本会计工作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发生变化,其职能范围不断扩大。

1.1成本会计与其它学科内容交叉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中的一种与其它的会计之间存在很大的交叉,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往往涉及到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也离不开财务会计的支持,因此成本会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1.2混淆成本会计与成本管理

成本会计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成本核算工作来开展的,通过成本核算能够对相关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掌握,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从而使企业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当前很多成本会计知识单纯的进行成本核算工作,而对于成本管理方面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1.3生产成本比重下降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走向成熟,当前在生产领域的成本在不断的降低,而相应的营销以及仓储等环节的成本却不断提升。当前成本会计将核算的重点放在生产成本的控制之上,而对于营销以及其它环节的一些成本却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失真的情况。

2.新经济环境和管理方式对成本会计的冲击和影响

2.1知识经济带来的冲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竞争的成败。而传统的成本会计在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往往只能够看到有形的资产消耗,而对于知识的消耗却常常视而不见。这给成本会计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

2.2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当中,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的采用,极大的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飞跃,也使生产过程当中的成本不断降低,生产效率不断提高,造成成本下降。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之下,制造费用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而直接的人工成本则在不断缩水,只有制造成本的1/3 .如果成本会计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不去进行改革,而是将制造费用由人工工时去进行分配。势必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2.3竞争加剧使管理者更希望得到准确成本信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外大量公司涌入国内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激化了市场上的竞争。当前我国市场上的企业面临着激励的竞争环境,为了能够在激励的竞争当中不断的发展壮大,各个企业都十分重视对自身成本的控制,从而使自己的产品更具有优势。

2.4企业生产组织特点将发生变化

知识经济社会中,人们的需求丰富多样,企业在生产组织与安排上必须体现出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生产周期与成本计算期可能始终一致,分步法和品种法的核算显得必要性不大。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需要成本精确计算,公司没有时间做出成本计算调整,迫切需要企业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3.解决对策及建议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挑战,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如何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值得我们深思。

3.1完善我国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

完善成本会计理时,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不断成熟,注册会计师的队伍将逐渐壮大。这批高素质人才在经过实践的历练后,他们不会选择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墨守套路,做一个核算机器。而更倾向于积极运用会计准则的灵活性特征,依照企业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决策来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去处理会计实务问题,从而进一步达到并实现理论创新的目标。

3.2会计行为客体的要求

企业进行会计行为,主要是为内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务。日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逐渐促使这些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特别是那些具有可比性的信息的相关需求大幅度增加。在这一情况下,会计准则也就应运而生并充当规范体系内的合理补充。特别是那些多个利益主体并存的大型的会计主体而言,由于各个利益主体的对信息的需求各异,有些甚至是相悖的,为满足各自的信息要求,企业更加会倾向于作为公认会计规范的会计准则去很好的去解决这一难题。

3.3会计环境的要求

随着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和改革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逐渐被提上议程。而这一日益完善的系统机制会使得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更加的规范合理。因此,在多部门同一协作下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将会更好的为服务并规范会计核算工作,而逐步完善的准则体系也使其有朝一日取代会计制度成为必然趋势。

此外,由于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工作涉及面及其广泛,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相关的大力宣传,强化培训以及贯彻实施工作。财政部会计司作为

主管部门将这一改革的重要性及具体内容纳入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范围;并且提出要搞好师资培训,层层开展培训工作;组织会计知识大赛,广泛学习宣传新准则。另外,对于全国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注册会计师们,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对他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培训工作。因此,这些措施的实施,将加快促进会计从业人员及相关单位机构对企业会计准则的理解和充分吸收。

总结

第8篇:成本核算会计准则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改进

建筑施工行业由于时间跨度长、资金规模大、项目核算内容多等独有特点,导致与一般企业会计核算有较大区别。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取消了原有行业会计准则条块分割的局面,统一行业会计核算的规定,加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但由于规定过于宽泛,致使施工企业会计的核算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结合实践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思考。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施工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不够准确

由于施工企业生产的流动性强、施工周期长以及施工生产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的特点,导致成本核算难度大,虽然施工企业都制定了各项定额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超定额以及临时改变定额情况比较多,导致成本核算的原始单据改动大,造成了会计数据的精确性不高,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其次,施工企业的间接成本与费用之间的界限模糊,导致企业在间接成本与费用分摊上面临客观上不准确或主观上随意分摊现象发生,使得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面临挑战。再次,施工企业的经营者对成本核算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会计核算的对象主要为资金的动态,只要收入能弥补开支,获得一定的利润就可以了,而忽视了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会计部门无法掌握和记录真实的成本信息,对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将产生不利影响。

2、收入确认不严格执行《建造合同》准则要求

建造合同收入一般必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准则的规定进行,按照会计准则规定,施工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项建造合同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反映一项或一组合同的实质,需要将单项合同进行分立或将数项合同进行合并。由于单项合同和合并合同存在一个收入划分问题,这就为施工企业进行收入调节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建造合同》会计准则中,强调完工进度计算确认,而完工进度不依赖于工程结算情况来确认建造合同收入,而是从项目本身进行估算,这样的规定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在实际会计核算工作中,由于不同的会计人员对完工进度计算方法的理解偏差或者慑于计算过程的烦琐,导致会计人员经常采用了一些错误或变通的方式来计算确定完工进度,这样就容易导致收入会计计量不准确,影响了《建造合同》准则的实施效果。

3、工程物资的会计核算与增值税法规定存在冲突

在具体的工作中,施工企业可能会对各类工程物资在不同项目之间转移,如果不在采用分帐核算的情况下,需要进行销售会计核算,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由此增加的增值税可以在本期抵减进项税额,如果施工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则只需进行工程物质划拨转移既可,借“工程物质—A项目部”、贷“工程物资—B项目部”。由于增值税发票开具日期和收到日期存在时间差,在抵扣时间上存在差异。往往造成单位忽视了增值税的缴纳,在纳税稽核时会被税务部门按偷税处理。工程物资用于生产时,如形成固定资产,按增值税法规定进项税额不能转出;反之,进项税额就可转出并予以抵扣。在进行抵扣时要提供验证后的税票方可抵扣,否则,不允许转出抵扣。如此,则增加了施工企业的增值税纳税负担, 进而加大了企业的成本。

二、对改进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思考

1、加强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提高到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并成为企业运营决策最重要的依据,要重视事前预算和事中核算以及事后分析,发挥会计核算的积极作用。其次,要加强施工现场数据的收集,采取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办法来适应施工企业流动性大且原始数据经常变动的特点,充分调动现场工程监理以及核算员的工作积极性。要重视施工材料物资的领、发管理和会计核算,避免事后会计核算造成与施工生产脱节现象,导致成本费用核算不实。再次,要严格地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的规定,结合施工企业特点分别设置核算对象,明确费用和间接成本的界限,防止主观上进行人为调节现象的发生,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2、准确进行收入的会计确认

一是要更新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通过人才激励计划或统一培训的方式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队伍素质,全面掌握新形式下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特点,造就一支既精通会计知识又熟悉工程专业知识的会计人才队伍,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准确进行合同收入以及工程进度的会计计量,在计量过程中要增强会计核算的可比性与连续性,对于会计估量方法一经采用,就不要轻易改变,如果改变,需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详细的披露,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三是严格执行新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会计准则是会计核算的基础,面对施工企业日益复杂的内外环境,企业需要不断的根据新情况来进行会计准则运用,准确把握《建造合同》准则的规定,不断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3、完善工程物资的涉税会计核算

增设计划采购用的“物资采购”账户,施工企业采购成本不含进项税额入帐。领用时,无论是施工企业是进行分帐核算还是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形式,都应进行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借“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工程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科目。同时要注意区分不同的增值税税率,防止出现非主观因错误而导致“偷税”行为发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便于在进项税转出时能进行一一对应,准确的进行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参考文献:

[1]张艳.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析[J].中国商界,2010年第6期.

第9篇:成本核算会计准则范文

一、我国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行业特殊性强,生产过程包含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在生产两重属性。一方面,农业产业生产与自然息息相关,若出现自然灾害,如洪水、旱灾等,就会使作物减产;另一方面,农业产业作物收获期往往较长,一个生产周期短则两三月,多则七八月甚至一年;另外,对饲养动物的,由于容易遭疫情侵害,动物可能死亡,存货损失大,而当前农业企业会计论文核算方法与农业上述特征还有不适配的问题。 

(一)不适应会计制度改革的政策环境 

我国会计制度在2006年又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针对与新《企业会计制度》及具体会计准则有冲突的地方作相应的调整和补充。如:新准则新增了“消耗性生物资产”及“公益性生物资产”科目,把“应收家庭农场款”由一级科目变为了“应收账款”下的二级科目,取消了“待转家庭农场上交款”科目。同时,新的准则在折旧方法以及结转农产品的方法上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在原办法的折旧方法列举中增加了“产量法”,取消了“年限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结转农产品的方法也在原办法列举的结转方法中增加了“蓄积量比例法和轮伐期年限法”,取消了“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 2013年8月16日,财政部又以财会〔2013〕17号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二)无法提品成本核算详细资料 

当前我国多数农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并不能提供详细的成本核算资料,农场与承包户间的经济关系通常以收取实物地租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我国首家农业上市公司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此公司将耕地承包给农户,实行土地、设备、管理、风险到户,生产与生活自理的“四到户两自理”的治理形式,每年到期按标准收取地租。这样的治理条件之下,企业掌握农户多而散,农户不具备提供详细会计核算资料的基础素质,日常不进行记账、核算工作,总公司也只是汇总核算分公司提供核算资料,会计核算无法反映生产中农业生产活动与生产成本的详细状况,尤其无法反映特定产品的核算价值,会计核算参考价值大打折扣。 

(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较为常见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因企业内不完全契约关系与资源分配关系中的不适配导致,当前各国各类企业都无法完全避免这一问题,在农业企业内体现尤为明显。一方面,农业生产活动易受自然条件影响,这样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生产过程中资源分配的不确定性,引发了企业内权力不完全契约的稳定性,这就造成以体现不完全契约、资源分配关系的会计核算无法真实准确地反映这两大关系的实际情况,无法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另一方面,承包户与农场之间的契约关系较为独立,农场自负盈亏,在完成承包任务后,完全有能力支配自身的剩余价值,而反映企业内资源与契约关系的会计核算对独立的农场来说无关紧要,利益激励机制缺乏,加剧会计信息失真趋势。 

(四)在会计报告与披露方面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第五章的第二十七条、二十八条中对农业企业会计报告与披露进行了阐述,但是,由于系统原因(作物生物特性、组织结构等)、非系统原因(自然、经济、政策环境等)的双重影响,农业企业会计报告与披露常常无法全面体现农业企业经济活动特征,对投资者的参考价值降低,尤其在以历史成本法为基础的成本计量方式下,成本计量常常无法体现各类、各年龄作物的生命周期价值,而这些价值对于企业生产价值的影响又是巨大的。另外,农业活动时常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一旦发生此类不可预测事件,且此类事件对企业当期业绩有影响,那么企业就应该充分考虑灾害规模、性质或发生频率,并披露灾害带来的收入、费用、项目性质及金额等。如大面积病虫害、疫情、旱涝灾等。 

二、完善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思考 

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农业企业会计核算与国际惯例接轨,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农业核算依然应该以《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生物资产》为借鉴,对国内农业会计核算专业办法进行修订,对农业活动进行专业化核算。在此基础上,按照农业活动规模及占比,我们可以将农业企业划分为几大类型,一是农业为主的股份有限公司,二是中小型农业企业,三是家庭农场。 

(一)以农业为主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财务总部应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由于上市公司由几大分公司组成,部分分公司生产已经脱离农业生产范畴,从事加工、运输等经济活动。因此,在进行企业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不应该使用单一的核算思路与方法,要将分公司业务进行分类,对主要涉及工作为农业的分公司,应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要求进行日常会计账务处理,而从事农产品加工及附加产业工作的分公司,会计处理应当以《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为依据。 

(二)中小型农业企业 

对于农业,不少国家都配备了专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经了中小型农业企业会计标准,当前,联合国会计专家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将中小型农业企业会计准则指南作为工作重点,用于规范中小型农业企业经济行为。因此,我国中小型农业企业,在会计准则执行上,可以先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为核算依据,而后视企业发展状况,将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三)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将作物种养、农林畜牧产品收获为核心经营活动的农业活动开展主体,其会计核算重点应当体现出各类、各阶段农业生产活动的特征。一般来说,农业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文化修养不高,并不具备完备的会计知识体系,没有能力进行农业专业会计核算,不具备精确核算的条件。因此,对这部分经营者,应当要求他们按作物状况进行流水记账式会计记录,按实情记录损耗,从而为农业公司提供更为详实的会计基础资料。 

(四)案例分析 

农业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成本核算科目,进行成本核算。 

以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核算山芋、玉米、花生等成本时,先将收获前发生的人工、种苗、肥料、地膜、农药、机耕费等直接费用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按品种在 “农业生产成本”科目中归集,在开始收获的月份,将之前发生的所有成本先按照估算的产量结转到“农产品”科目中,以便出售时能及时结转销售成本,待产品全部收上来之后再按照实际的产量对已入库的部分进行调整;对饲养的动物,如果是产畜则放入“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核算,如果是为出售而持有的如:幼畜、育肥畜等则在“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核算。其中对条件具备、资料健全的实行分群核算,如将饲养的猪分为:“基本猪群”、“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及“育肥猪”共四个种群。 

农业生产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非常大,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动物在饲养过程中因疾病等原因而发生死亡也是常有的事。以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2008年1-12月死亡各类羊62只、哺乳仔猪136头、保育仔猪199头、育肥猪67头、各类兔432只;2009年全年死亡各类羊83只、哺乳仔猪107头、保育仔猪150头、育肥猪87头、各类兔1143只。由上述数字可知,企业在饲养动物的过程中因死亡而发生的损失是很大的。为了明确责任、减少损失,在实际发生时应完善相关手续,如:动物因病死亡,需由兽医出具诊断证明、部门负责人及饲养人员共同签字确认;种植业因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需提供相关外部证明资料及减产减收计算依据等材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