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业模式理论范文

商业模式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模式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业模式理论

第1篇:商业模式理论范文

[关键词]会展商业模式保护方式

一、前言

去年,北京一家网络技术企业委托专利事务所,提出将其创造并经营的一项业务的商业模式(或称作商业方法)作专利申请,目的在于保护这种创新业务的知识产权。自此,我国首例“商业模式保护”专利申请宣告启动。

创新的构思是所有知识产权的起点。正因为人类具有无限创意的能力,才有仅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便已达今天的文明与进步。知识经济时代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而一个独特的经营创意往往价值连城!

每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都可能蕴含着巨大的财富。会展商业模式创新又是会展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我国会展业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经济潜力和社会影响力巨大,各会展企业都致力于研究新的商业模式。分析、完善会展商业模式保护方式,可以激发创新积极性,有利于会展业更加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二、现行商业模式保护主要方式

1.案例分析

几年前,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曾审理上海卓尚信息有限公司告e龙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网上商业模式侵权案”,出现了号称“中国网上商业模式保护第一案”,并以原告胜诉告结。

从案件分析看,被告可以以不同角度提讼,因为商业模式侵权行为具有多重性质。该案从合同的角度看,被告明显违反了先合同义务原则,侵犯了原告的商业秘密,可要求其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从著作权的角度看,被告赫然侵害了原告的著作权,也可以追究其承担侵权责任;从不正当竞争的角度看,被告显然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存在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该案原告时,在存在多重选择前提下,采用不正当竞争关系诉讼,是经过慎重选择的。如果提起违反“先合同义务”诉讼,那么只能要求被告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即采用弥补性经济赔偿,则赔偿幅度有限;如提起“商业秘密侵权”诉讼,则会面临原告举证复杂、诉讼成本较高等风险;如提起“侵犯著作权”诉讼,那么即使胜诉,所得赔偿数额也较小。而提起“不正当竞争”诉讼,不但可以要求被告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还可以要求其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非财产性责任。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或是从社会影响角度,还是从举证的角度,选择不正当竞争诉讼都显得比较理想。

2.专利法对商业模式的保护

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逐步采用专利法对商业模式实施保护。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在法规完善度、操作规范度、社会认知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专利法在保护范围上基本可以涵盖商业模式的各个领域。专利法将对能够构成技术方案的商业方法的构思进行保护。权利申请人一旦在权利要求书中写明专利保护的范围,他人就很难通过以修改的方式规避其核心内容。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将商业模式专利解释为“借助数字技术、网络手段经营的、有创造性的商业方法”。毫无疑问,作为抽象概念、智力活动规则与方法的单纯的商业模式,例如不含技术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记账方法、生产和组织制度等是不能被授予专利权的。但是如果这种“规则和方法”通过某技术方法表现或实现,并应用于商业运作,则会因为其具有了可专利性而可能成为专利法保护的客体。

3.商业模式保护存在多样性

仅从以上案例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解释可以看到,商业模式保护的方法有很多,国内外各界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包括著作权保护、商标保护、专利法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等。从目前分析看,综合考虑各种保护方式的利弊,用专利法对商业模式进行保护是比较恰当的一种选择,实践中成功的案例也不少。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些成功的实践都集中在电子商务、网络游戏、金融和商业行业,如我国2001年6月公开的发明专利“商业网站与个人网站在互联网上的联锁经销模式和方法”;2002年底、2003年初先后授权的两件美国花旗银行商业模式专利;2007年8月公开的发明专利“实际品牌融入网络游戏的商业模式”,等等。三、会展商业模式的专利保护

1.必要性

发达国家对商业模式提供专利保护,与其国情和产业背景密切相关。它们拥有为数众多、先进实用的商业模式,并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必然要思考放宽该类专利审查标准,将商业模式纳入专利体系。2000年,在美国率先打破“商业模式除外”原则,为商业模式授予专利权打开方便之门后,曾遭到欧洲国家的强烈抵制。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加入到商业模式专利申请人的行列中,许多国家开始转变立场并迅速调整本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给予商业模式以前所未有的保护力度。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达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目标,必须在滞后于发达国家的商业模式保护方面快步前行。

一方面,会展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目前仍局限于商标、技术发明、外观设计、新型应用等传统领域,而对其商业模式保护国外也刚刚起步,国内尚属初涉。接近或赶上国际先进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会展商业模式保护可以作为切入点。另一方面,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着力扶持、快速发展的行业,需要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保驾护航。因此,实施会展商业模式的专利保护是必要的和迫切的。

2.可行性

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4年10月1日颁布的《商业方法相关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规则(试行)》中,关于“商业方法”(即商业模式)有这样的解释:“商业方法涉及商业活动和事务,这里所说的商业比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含义更为广泛,例如包括:金融、保险、证券、租赁、拍卖、投资、营销、广告、旅游、娱乐、服务房地产、医疗、教育、出版、经营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事务安排等。”《规则》认为:并非所有的商业方法都可以申请专利权。从技术性来说,商业方法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非技术性的传统商业方法和采用新技术手段---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完成的商业方法。申请专利的商业方法应当符合我国发明专利入门条件,即具有“技术三性”:解决技术问题、具有技术效果、采用技术手段。传统的商业方法,因不具有“技术三性”,因而不属于专利法保护的客体,只能归入“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所以无“可专利性”。

从近几年国内会展业的实践看,符合“技术三性”要求、具有“可专利性”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如2008年4月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以“三大平台互动构成全新展会运营模式”为亮点的“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科学生活博览会”有这样的描述:展会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展会以“集成、体验和互动”三位一体的形式,为企业和大众构造良好的交流沟通的展会平台,同时结合全国性的活动和互联网及媒体的资源,确立了三大平台互动的全新展会运营模式。又如2006年5月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以“新模式展会将成为BtoB的亮点”标注的“慧聪网水工业产品采购交易会”,充分结合了传统贸易展览会和电子商务的优势,采用“展览交易会+电子商务平台”——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进行等等。

现代会展均充分利用当代电子、信息、数字等技术手段,竭力在视听影响力与效果、信息传播的时空宽广度、受众对信息双向传递的便捷与安全等各方面不断创新与完善,结合会展本身的组织形态、展示形式、时空构筑、服务方式、营利模式等的创新,蕴涵着充足的“可专利性”条件。利用好这些条件,进行有条理、符规律、合法规、重技巧的开发、设计,以专利形式实现会展商业模式保护是完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连任万希:商业方法专利与智力资本管理[J].改革与理论,2005(02)

[2]石峰许科:试论旅游线路的法律保护——商业方法专利保护[J].商城现代化,2007(05)

[3]宋蓓蓓: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问题探析[J].审计与理财,2007(03)

[4]贾丹明:欧洲商业方法专利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05)[5]冯晓青:商业方法专利略论[J].电子知识产权,2007(03)

[6]余翔邱洪华:基于判例和立法的美国商业方法专利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03)

[7]苏运来:美、日、欧商业方法专利授权条件之比较[J].商业研究,2007(04)

第2篇:商业模式理论范文

关键词:商业模式;经营模式;收入模式;客户模式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12)02-0013-06

一、商业模式的概念及研究框架

商业模式涵盖了企业从资源获取、生产组织、产品营销、售后服务、收入方式、合作关系等几乎企业的一切活动。不同的学者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并不一致。笔者对商业模式的定义是,商业模式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全新的企业研究视角,其内涵是企业选择经营对象、经营方式、实现收益的一系列商业规则,通俗地讲就是指企业从何赚钱和如何赚钱。

商业模式这一概念是随着网络企业的兴起而产生的一个全新的企业研究视角。虽然任何企业都面临选择经营对象、经营方式以及实现收益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商业模式是随着网络企业的出现和兴起才被大量引用和研究的一个概念。在网络企业出现之前,对企业的研究不是从商业模式的角度进行的。随着商业模式理论体系的发展,这一视角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综合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并适用于对所有企业的分析、研究。

商业模式概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和运用。

明确其内涵是企业选择经营对象、经营模式和实现收益等的前提。根据这一定义,企业商业模式可以分解为经营模式、客户模式和收入模式三个方面。其中,经营模式是指企业的经营业态和方式,即是提品还是提供服务以及如何提品服务的问题;客户模式是指企业所服务目标对象的定位,即为谁服务的问题;收入模式是指企业获取经营收入的方式。从逻辑上看,经营模式、客户模式和收入模式这三个模式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关系,共同组成完整的商业模式,缺一不可。企业正是依靠这种整体性结构的创新和优化来实现企业发展和盈利的。

这一定义提供了商业模式创新方法研究的框架模型。商业模式概念内涵丰富、头绪繁多,商业模式分解为三个核心环节之后,为研究商业模式创新方法、创新实现路径等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关键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框架。本文对商业模式创新方法研究也主要基于这个框架进行的。

需要补充的是,在对商业模式概念的研究中,很少有人提到商业模式的假定前提问题。笔者认为,任何能够称为商业模式的案例,都必须遵循“可持续性”和“规模性”这两个假定前提。

二、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家创办新企业而采用不同于以往企业的商业模式或者企业根据经营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变化而改变和丰富其现有商业模式的实践活动。本文研究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方法,需要明确界定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些相关概念。

(一)网络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与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网络经济的兴起对所有企业的商业模式都是一种崭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网络环境下,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会发生一些改变,也有全新的商业模式被创造出来。具体说来,网络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被改造,即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提供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造,形成商业模式创新;二是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的商业模式进行竞争;三是新经济所提供的全新的商业机会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即传统企业无法企及的领域,用传统商业模式无法实现的手段向消费者提供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广义地说,这些变化都称为网络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本文研究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问题,与广义的网络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网络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是指在网络背景下以所有企业为主体的商业模式创新。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以中国网络企业为主体的狭义的商业模式创新,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上面网络时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中所提到的三类商业模式创新中的第二和第三类商业模式创新。

(二)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静态含义和动态含义

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概念具有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从静态含义上说,跟传统行业的企业类型相比,网络企业因为是近十几年来才出现的新型企业组织,并且多是与传统企业商业模式不同的新型商业模式,因此所有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实践都可以视做商业模式创新,也即静态意义上的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其次,从动态含义上说,“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创新”,任何商业模式都有风光不再的时候,企业必须随时审视和梳理既有的商业模式,主动发现弱点和机会,并进行适时调整,以应对变化,这样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保证其经营目的和盈利目标的实现。网络企业商业模式也不例外,而网络企业对已有商业模式的调整和创新,构成动态意义上的商业模式创新概念。

静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与动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具有十分密切的逻辑关系,共同构成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容。静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动态意义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不了解现有的网络企业商业模式,从实践和理论上都无从理解动态含义上的网络企业模式创新;而动态意义商业模式创新是静态意义商业模式创新的丰富和补充,没有动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则静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难以持续和成功。因此,本文中的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在研究中并没有刻意区分静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动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而是把两种含义的商业模式创新都作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容进行研究,共同构成本文的研究对象。

三、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网络经济理论基础

成功地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网络企业,往往受网络经济特有的一些规律支配。网络企业运营中的诸多现象,经常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大相径庭。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及网络企业的运作方法,也常常跟传统企业的运作背道而驰。比如,用户在网络上搜索、浏览信息以及使用很多在线服务都是免费的,不少网络企业早期都不考虑收入与盈利,而是依靠风险投资(VC)大规模“烧钱”。

这些看似不理性的网络经济的规律,对传统经济学产生了巨大冲击,也是认识研究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钥匙”并构成其理论基础。

(一)注意力经济

稀缺(scarcity)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在网络经济里,稀缺理论不再是颠扑不破,注意力经济更能反映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注意力经济也经常被称为眼球经济,指在网络时代信息过渡超载情况下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这一理论解释了信息超载和注意力缺乏,使得帮助网民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成为现实的需求;对网络企业来说,则要求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向网民提供其所需信息和服务,以便把网民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才能获得经济利益,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注意力理论是许多网络企业商业模式中采用免费这种收入模式的根据之一。

注意力经济理论催生了许多网络企业的商业经营模式,搜索引擎服务就是注意力理论的一个典型应用。在信息超载的情况下,对网民来说,最有价值的服务就是能够帮助他们对所需信息进行定位、过滤,以便让他们能及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是搜索引擎服务这种经营模式变得很有价值的原因。

(二)经验产品

信息的生产成本很高,但是复制和传播的成本很低,花费上亿美元制作的好莱坞大片,在网络上复制传播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信息产品的这种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成本结构,使得传统的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已经不起作用,信息产品的供应商在商业模式上只能根据顾客的价值而不是生产成本来为产品定价。

如果消费者必须尝试一种产品才能对它进行评价,这可以称为“经验产品”。在传统企业里,几乎所有新产品都可以称为经验产品,企业对这种样品常用的推广方式是免费样品、促销定价等。对于信息产品来说,每一次被消费的时候都是经验产品,用户尝试了这种经验产品,就不需要再次尝试它。这对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包括经营模式、客户模式和收入模式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影响。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和提供者,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必须充分考虑经验产品的特点。

(三)网络效应

有的产品和服务,使用的用户越多,对其中每一位用户的价值体现越大,这被称为产品和服务的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机制的实现过程也被称为正反馈。

互联网许多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就显示出网络效应和正反馈。电子邮件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全球第一件电子邮件是1969年出现的,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电子邮件都只是在技术人员中使用,之后便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因为使用的人多之后,电子邮件的作用就会增强,其通信功能就会发挥得更充分。在只有一个人使用电子邮件的时候,电子邮件是毫无价值的。其他的像即时通信、短信服务等都经常会出现这种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对网络企业商业模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首先,从收入模式上看,网络企业在推广其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往往需要采用免费的形式提品和服务,以便加速其用户量尽快增长达到网络效应和正反馈。其次,网络效应也影响到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的有效性,在互联网没有显示出网络效应的时候,由于用户数量比较少,再完美的商业模式都很难成功。但是,在网络效应出现的时候,网络企业商业模式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从中国网络企业的实践来看,很多网络企业创立一段时间之后,难以坚持下去而倒闭破产或被并购,往往不是因为它们的商业模式有问题,而是没有把握住企业运作的节奏,在网络效应出现之前,消耗了太多的资源。

(四)锁定效应

在网络信息时代,锁定是一种经常见到的现象。锁定指的是当用户从一种品牌的产品和服务转移到另一种相同或类似品牌的产品和服务时,需要付出包括心理、经济等方面的成本,这些成本越高,说明锁定效应越强。

锁定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转移成本会随着时间增长或减小,但是它们不会一成不变,可以用图1来动态地理解锁定。

图1的锁定周期表明,顾客一旦已经习惯了试用品牌,产生了偏好,然后就进入锁定阶段。在进行下一个品牌选择的时候,很显然,顾客如要选择其他品牌,会面临转移的成本,包括失去偏好的痛苦甚至经济成本。

锁定有利于创新的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的成功,但同时对后出现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实现往往会产生阻碍。

(五)微创新

网络效应使某家网络企业容易形成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锁定效应则解释了一旦一家网络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获得市场优势,则会对后进入者形成强大的市场壁垒,可能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阻碍。在中国网络经济领域,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为何仍能够不断出现?这种结果或许受益于“微创新”。

微创新理论最早由奇虎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神提出。他认为,对于网络企业尤其是创业型企业,要想对其他已经拥有优势的企业和模式进行颠覆性创新非常困难,一种商业模式创新要想成功,可从用户体验入手,持续地改进产品和服务,挖掘用户的需求,积小成大,从而能够实现商业模式上的成功创新。

微创新规律的核心有两点,一是从小处着眼,贴近用户的需求心理;二是专注一个方向,快速出击,不断试错。微创新并不意味着就能一炮走红、一招制敌,微创新需要持续不断地寻找用户的关注点,然后持续地去发现和满足用户的需求,积少成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四、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方法研究

(一)经营模式创新方法及性质、关系

1.三种创新方法

(1)产业链法。是指在互联网产业的链条中寻找新的产品和服务角色的创新方法。从互联网的发展来看,互联网的建设本身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网络接人、域名和虚拟空间、内容提供、信息交流等都是这个产业链条里的节点。网络企业要实现经营模式创新,可以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寻找新的机会和位置。

从中国网络企业的发展历史看,从早期的接入服务(ISP),到后来的内容服务热潮(ICP)、网络游戏以及电子商务等几乎所有成功的网络企业的经营模式都是沿着这条产业链确立的。当然,互联网产业链条的每一个节点都可能成就许多企业。互联网产业链条节点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每一个节点里都可以产生出不同的网络企业经营模式。

产业链法的链条节点之间没有必然界限,经营模式的确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网络企业必须在产业的链条上不断地寻找机会,伺机与网络企业已经确立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经营模式。搜狐公司原本是一家著名的门户网站,向网民提供内容产品和服务,在2002年,该公司通过收购进入ISP接入服务,从内容提业层次进入了技术支撑产业层次,从而丰富了其经营模式,实现了商业模式创新。

(2)效率方法。是指利用互联网的效率优势分化、改造、替代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从而实现经营模式创新的方法。这也是互联网经营模式创新的一种重要思路和方法。网上零售经营模式能够成立,是因为网络经营对买卖都产生了效率,对网民而言,他们可以节省时间和去逛商场的路费,对网上零售的网络企业来讲,它们不需要租用房屋去建立现实中的书店、商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向网民提供更便宜的商品,而且由于网络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很好地分析和研究顾客的购买行为,能够让它们更好地改善商品的结构。很显然,网上零售的经营模式就是利用互联网络效率分食传统商业的例子。随着网络环境的改善,利用互联网的效率改造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的例子会越来越多,效率方法是网络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最有潜力的一种方法。

(3)版本划分方法。是指改造和优化网络企业现有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经营模式创新方法。版本划分进行产品系列规划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根据不同的顾客需求提供不同的版本,一个完整的产品系列会使经营模式价值最大化,二是根据版本的方法设计产品系列时要突出不同的顾客群体的需求,以便每位顾客可以选择最适合其需求的版本。腾讯QQ初期只提供免费的即时通信工具服务,后来腾讯开始把QQ用户分为免费用户和不同的VIP会员客户,从而利用这种版本划分方法,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增值功能并进行收费服务,从而实现了经营模式创新。

2.三种方法的性质和关系

网络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的方法具有不同的性质,一般出现在网络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产业链法和效率法主要是指网络企业经营模式的静态创新方法,是网络企业经营模式外延式创新,这两种方法可以拓宽网络企业的经营模式,使网络企业的经营模式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经常是用在网络企业的初创时期。

版本划分法主要是指对现有网络企业经营模式进行内涵式的创新,一般说来,它并不扩展网络企业经营模式的外延,而是对现有的网络经营模式进行改良和改造,从而实现网络经营模式的创新。经常是用在网络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

当然,这些方法是互补而不是互斥的,一家网络企业在经营模式创新的时候既可能会选择某一特定的方法,也可能同时采用这些方法,进行经营模式的创新。

(二)收入模式创新方法

收入模式包括收费模式和支付方式。所谓收费模式,是指网络企业是否向其客户收取费用以及收费的根据;支付方式则是网络企业通过何种途径向客户收取费用。网络企业收入模式创新方法研究,包括收费模式创新方法和支付方式创新方法。

1.收费模式创新方法

(1)免费法。网络企业提供免费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是网络企业商业模式中常见的一种方法。网络企业为了确立自己的经营模式,并尽快达到网络效应的正反馈状态,需要吸引大量的注意力,这个时候往往需要采用免费的模式。奇虎360提供免费的网络安全服务,在短短几年内就培育了超过2亿的用户,而通过在线广告等多种方式实现收入和盈利,就是这样的一个经典案例。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电子邮件服务、内容服务、即时通信服务、网上拍卖业务等多种经营模式,都曾经采用免费法。

(2)锁定效应收费法。免费模式是互联网上常用的一种手段,但是网络企业所有的经营和服务不可能都是免费的,否则网络企业的经营就难以持续。在通过经营模式的免费服务获得足够的注意力之后,利用网络经济里的锁定现象进行收费,可以称为锁定效应收费法。

(3)版本划分法。利用版本划分对产品进行系列化,并逐渐把免费用户向收费用户驱赶,从而达到收费的目的,实现网络企业收入模式创新,可以称为“版本划分法”。版本划分法也是经营模式创新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比锁定效应收费法温和。新浪的电子邮件服务收费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2001年,新浪开始把其电子邮件产品进行了版本划分,在提供免费邮箱的同时,提供了VIP系列收费的电子邮件产品。

(4)注意力出售法。内容型网络企业提供的内容信息大部分都是免费的,正是因为免费,才能吸引到大量的网民对网站进行访问。在信息超载时代,网络企业通过出售注意力来实现自己的收费模式,可以称为注意力出售法,这即是通常所说的付费式的网络营销,包括网络广告、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以及销售分成模式。

2.支付方式创新方法

(1)预付法。就是要求网民先预付一定的资金,然后接受网络企业提供的服务,在预付的资金用完后,网民再进行续资才能接受服务。实现形式包括购买服务卡、游戏点数、虚拟币等。

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实现支付方式是网络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创新,在这种支付方式中,电信运营商成了网络企业的支付平台,网民消费了网络企业提供的服务,可以通过电话费的形式支付,然后由电信企业再与网络企业分成。

(2)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国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目前,已经有包括支付宝、快钱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平台,而这一支付方式的创新,也极大地推动了电子商务发展。

(三)客户模式创新方法

在商业模式中,客户是重要的环节和组成部分,没有客户就没有商业模式,网络行业里一些常见的商业模式名称,就来源于客户的分类,如B2C、B2B、C2C。我们可以结合客户定位、顾客分析的一些理论,研究总结网络企业在开发客户、利用客户价值的一些方法。

1.客户定位。实质上就是选择企业的特定顾客群。企业只有明确了自己的服务对象,才能真正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进而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这一点在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里也不例外。网络企业商业模式中必须明确自己的客户对象,形成自己的客户模式。网上零售型的网络企业,客户是在网站上购物的网民,其客户模式也经常被称为B2C的模式,即企业对消费者,是一对多的关系;而网上拍卖型的网络企业,其实质就是一个交易平台,为买者和卖者服务,其客户模式又经常被称为C2C,即消费者对消费者,是多对多的关系,当然,也有的网络拍卖型企业,如阿里巴巴网站,其服务主要是为企业间搭建交易的平台,因此,根据顾客定位,这种模式称为B2B,即企业对企业,也是多对多的关系。

客户定位的关键是对顾客进行细分。即根据消费者的多样性和购买行为的差异性,将全部顾客划分为若干具有某种相似特征的顾客群的过程。这样,企业就可以选择目标顾客群,明确企业的服务对象。

客户定位的基础是了解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购买规律以及购买过程中的整个消费心理活动。需求驱动和感性因素是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基本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类。内在因素包括消费需要、购买动机、购买认知、购买感情和消费者个性;外在因素包括家庭、参照群体、社会等级、文化、促销活动。

2.顾客分析。互联网所提供的相互沟通能力大大增加了网络企业研究顾客的机会和方法。取得顾客信息在网络上有两种主要方法,一是注册和开账单,二是观察。

注册是许多网络企业最常采用的方法,网民使用每一家网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几乎都要求网民进行注册,注册数据可以用来设置网络广告费率、进行电子邮件列表等数据库营销服务等。

观察网民的网上行为也是了解顾客的另一个主要途径。现在大部分网站都允许用户搜索它们的内容,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可以知道网站的用户常常在自己的网站上搜索什么,当然,这只是观察网民上网行为的一个方面,可以称为“监控搜索”。除此之外,网络企业也可以观察顾客的“点击流”,即他们访问网站时的一系列行动。网站运行记录文件包含了许多关于顾客行为的有用信息。

第3篇:商业模式理论范文

关键词:商业地产运营模式资本运营产权式商铺颐高模式万达模式

随着我国商业地产的迅猛发展,与商业地产相关的理论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的崭新课题。目前在商业地产领域有“万达订单模式”、商业地产产权式商铺销售运营模式、房地产投资信托等等。

本文认为商业地产运营是个系统工程,并从商业地产运营的构成分析入手,结合成功案例和具体实践,从系统角度对商业地产运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商业运营商占商业地产运营主导地位的新型商业地产运营模式。

商业地产运营构成研究

商业地产运营环节构成

本文认为,商业地产运营环节应主要由地产开发、商业运营和资本运营等三块构成。在商业地产整体运营中,商业是核心和本质,项目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其商业运营的成败;地产开发是基础和表现,没有主要包括拿地和建设的地产开发,附着其上的商业运营则失去了必要的基础和载体;资本运营是线索和目的,商业地产运营的各环节都由资本运营实现耦合,并且任何商业项目都是以良性的资本运营为最终目的。

商业地产运营主体构成

根据运营环节构成,相应的运营主体应包括地产开发商、商业运营商和资本运营商。在商业地产实际运营中,可能出现主体重合的现象,比较常见的是地产开发商同时承当了资本运营商的角色,并且承当了部分商业运营商的工作,这是我国现阶段商业地产运营的一个显著特点。

商业地产运营中的常用模式

地产开发商占主导地位

所谓地产开发商占主导地位是指地产开发商除完成地产开发外,还参与项目选址、商业运营商的选择,并主导整个运营过程的资本运营。

从功能来讲,地产开发是商业地产运营的基础和表现。地产开发是个阶段,而商业地产运营是个长期,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考虑,地产开发商并不适合整体运营的主导地位。但地产开发商具有资金雄厚、土地储备丰富、拿地、建设和销售流程熟悉的优势,并且由于商业地产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被认为首先是地产开发,然后才是商业经营。地产开发商占商业地产运营的主导地位,具有先天优势。

万达模式是地产开发商占主导地位类型的代表,其创新性和优势在于:地产商充分发挥自身领域优势,通过模块化的标准开发可大大降低项目建设成本;通过耦合大型商业,实现了商业地产运营的内在逻辑流程;在资本运营上,也不仅仅局限于住宅的短期销售模式,而是以地产为载体(分零销售、整体销售、整体上市等)实现资本运营。

但万达商业地产模式有几个特点值得我们关注,它们分别是:

商业地产运营中的地产开发具有地产项目本身的周期长、投资大的特点,以地产耦合商业,地产占主动对其在整个项目中的利益博弈并无益处,商业运营商可能的变更对地产运营商影响巨大。除通过地产的载体、租金的形式外,资本运营未与商业运营实现耦合。商业运营与地产开发商通过契约方式的耦合,在实现商业的持续经营上(尤其是在商业低迷阶段时)存在一定隐患。

万达商业地产模式要求作为项目主体的地产开发商同时拥有商业经营、资本运营方面丰富的能力。

商业运营商占主导地位

所谓商业运营商占主导地位是指商业运营商除完成商业运营外,还参与地产开发(主要是商业选址、商业设计和商业规划),并主导整个运营过程的资本运营。

商业地产运营的核心是商业运营,无论是地产开发、资产运营,最终的盈利都需要商业运营来体现。商业运营商承担商业地产运营的主导地位有以下优势:商业运营商主导项目选址和前期规划,为后期商业运营的成功提供良好基础;商业运营更具稳定性和持续性;资产运营可与商业运营耦合,而不仅仅以地产为载体,可拓宽商业地产资产运营渠道和手段。

下文以颐高商业地产模式为例,分析商业运营商占主导地位的具体情况。

颐高是一家以专业数码连锁业务为基础,IT蓝色房产、IT网络资讯为核心业务,融合IT相关产业于一体的全国性大型IT集团公司。其商业地产具体运营模式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地产耦合:颐高早期采用租赁、品牌输出等形式实现商业扩展;近年逐渐采取购置、联合开发等形式进入商业地产运营的前端,直接与地产开发商在资产上进行耦合,占据商业地产运营的主导地位。表现在:参与并主导商业物业的选址;用资产的形式与开发商形成强耦合;在项目之初即与开发商建立完善的开发商退出机制,获得项目建成后的资产处置权。

资本运营:颐高通过购置、联合开发等形式获得房屋的产权处置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兼顾商业经营和物业资产的资本运营模式。

总结颐高资本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资产介入商业地产开发,建立完善开发商退出机制,完成开发商的资本周期(投入并获得合理回报);通过物业资产的部分销售、物业抵押、经营型贷款或引入信托投资等形式,平衡前期资产投入;部分物业长期持有,通过持续经营获得持续的商业收益,物业增值,满足投资人、信托基金的投资回报。

颐高商业地产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商业运营商占据商业地产运营主导地位的商业地产运营模式。该商业地产运营模式的创新点在于:

充分发挥了商业运营商在商业领域的专业性,通过资产的强耦合关系实现商业运营在整体项目运营的主导地位,进而实现商业地产运营以商业运营为核心;充分发挥了地产开发商在地产开发领域的专业性;完善的退出机制,保障地产开发商利益的同时,强化商业运营对项目的主导作用;除传统商业地产资产运营模式外,还可实现以商业经营为载体的资产运营,使商业地产的运营更具有持续性;颐高商业模式事实上是实现了以商业为核心,以资本为杠杆的商业地产运营。

颐高商业地产模式对商业运营商提出了新的要求,除商业运营的领域能力外,还需要具备利用资本杠杆把控项目整体运营的能力。

比较分析

第4篇:商业模式理论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通过银行理财的方式对手中闲置的资金进行管理与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发展和创新,由于传统的存贷业务利润较低,所以,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成为了当前商业银行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想实现银行业务的综合性发展,就必须不断开发新的理财产品,从而提升商业银行利润的增长和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本文将主要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的创新之路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各大银行也都加大了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银行理财业务已经成为了银行业务发展的新热点,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明显下降,风险也随之上升。所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满足人民多元化的理财需求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的,将资金根据产品的合同约定投入到相关金融市场并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种投资产品。

(一)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

保证理财收益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支付固定收益,在其中所产生的任何风险都由银行自行承担,换言之,就是银行按照相关的约定和条件保证客户最低收益并承担相关风险,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额外收益由银行和客户按照合同进行理性分配,同时,对此部分收益共同承担其风险。非保证理财收益产品可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前者是指商业银行保证客户的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自己承担,后者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相关约定和实际收益向客户支付收益,并不保证客户的本金安全,存在一定程度风险性。

(二)货币型、债券型、贷款型理财产品

货币型理财产品是指在货币市场运行中的理财产品,债券型产品是指以国债、金融债、和中央银行票据为主要投资对象的银行理财产品。贷款类银行信托产品是指由于投资人对信托投资公司的信任,将自己所拥有的资金交由信托投资公司进行管理与理财,然后由信托投资公司按照投资者的意愿和想法,以其名义为受益人管理、运用和处置的理财产品。

(三)新股收购类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

新股收购类理财产品是指将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然后收购新股的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存款等固定收益与金融衍生品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金融理财产品。

(四)人民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双币理财产品

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不断发展,为外币理财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外币理财产品是指用美元、港币等非人民币购买的理财产品,目前的外币市场前景良好,其收益率也有明显的提高。人民币理财产品是指投资者用人民购买的理财产品,而双币理财产品是指既能够用人民币购买,又能够用外币购买的理财产品,随着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广泛应用,使得人民币理财产品与外币理财产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进一步促进了行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繁荣。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策略

(一)客户至上原则

银行理财产品需要给客户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投资环境,以确保客户最基本的安全质量保障,这是吸引客户的基础,也是取得客户信任的关键,同时,也是进行理财产品创新发展的中心环节。商业银行在办理投资业务时,要综合考虑到办理人员、客户、业务甚至活动场所等基本因素,并对理财环境进行合理优化创新,建立起功能齐全,环境舒适、安全至上的服务中心,重点突出客户的地位,使客户在办理业务时能够感受到周到而细腻的服务,同时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

(二)培养专业性人才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拥有专业性的人才团队是提高该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构建专业性的人才团队首先需要对人才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如组织员工定期参加一些专业性的课程和技能培训,重点提升业务人员的综合理财素质,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以讲座的形式与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而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与此同时,要给员工制造一些对外交流的机会,不断借鉴和吸收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保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升级。同时,人才的引入是构建专业性人才团队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提高理财产品竞争力的重点之一,所以,要适当的聘用优秀人才,从而提升专业水平和业务质量。

(三)创新理财业务和业务品质

目前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结构较为单一,所以,商业银行应该在本着客户至上的基础上,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这是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去调查客户的需求,然后根据客户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合适的创新理财产品,同时满足客户的心理需求和收益上的需求,达到吸引更多客户的目的。

(四)使银行理财产品透明化

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只有做到公开透明,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依赖,从而吸引客户购买。然而,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透明度低,而且没有明确标明资金的运作和管理方面的信息,导致客户获取的信息相对有限,这严重影响了客户的投资,所以,要不遗余力的加大信息透明度,取得客户的信任,从而进一步的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五)降低投资风险

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不断增多,适当的推销成为了银行的业务手段之一,然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没有给出详尽的解释,导致投资者承担很大的潜在风险,这也不利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的创新,所以,要做好充分的风险预估,降低投资风险,尽量使客户的利益最大化。

三、结语

近年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成为我国居民投资的一种新渠道,并且也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向前发展。不论是在经营模式、投资模式还是盈利模式上都进行了全新的改革和创新,这不仅增加了商业银行产品的收益,同时还满足了人民在理财方面的多层次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查奇芬,郭鑫鑫.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3:9397

[2]吕乐千.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研究[J].武汉金融,2013,01:6669

[3]肖敏.罚责相当: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制度完善[J].商场现代化,2013,13:188190

第5篇:商业模式理论范文

自古以来,晋人善商,最早的山西商人可以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三晋大地是名噪一时的商业繁荣区,如像上党地区的“太行之路”成为当时的物资集散地,以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物产,吸引了广大商人,与此同时,晋国涌现了猗顿、计然等富商大贾[1]。晋商真正兴起并成为一支地域性的商帮,是在明清时期,晋商在这一期不断发展壮大,最终获得“执全国金融之牛耳”的美誉。晋商注重信义,重视员工的道德教育,并首创了“两权分离制”“联号制”“顶身股制度”等制度。对于晋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过去的商业发展规律,对于当今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一、晋商的经营理念

1.以义制利,诚信至上。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晋商深受其影响,把“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作为自己行商的标准。同时,关公文化对晋商也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因为关公是山西人,更因为关公精神所带给山西商人的无形力量。晋商在行商过程中始终坚守关公的“忠”和“信”,通过神■的威慑力,来保证商人的经商规范、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

“信义为本,禄利为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在晋商中深得认可。在他们的经营理念方面,信用二字受到高度关注。任何时候都讲究诚信经营,有时哪怕亏本,基于信誉保障所需,也要把生意做下去,这就是晋商的基本宗旨。其也就深得公众信赖,获得了更多利润。光绪时代,盛极一时的山西票号大德通发生“贬值事件”,原因主要是战火导致晋钞贬值严重,承兑率一度降至25:1。而山西当地人占了大德通储户中的绝大多数,他们的钱财都在外省运行。此时的大德通并未浑水摸鱼,而且调用历年积攒下来的公积金,弥补储户的币钞贬值之损,保持了良好的信誉。由此可见,只有脚踏实地地做买卖,没有丝毫的利己之心,才能立足于商海。

晋商的诚信不仅表现在对待顾客,也体现在对待同业者。在进行贸易往来中,经常提到“相与”,所谓“相与”是晋商对生意伙伴的统称。对“相与”进行选择时,对方信用和诚信最受关注,“相与”一旦失去信用,必然会被扫地出门。所以,在选定“相与”前,他们要经过认真的了解,认为可以共事,才会与其进行金钱往来。

2.避亲用乡,择优保荐。“以人为本”一直是晋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以人为本”,人才更为重要,晋商深知“得天时者事业兴,得地利者境遇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山西商人唯才是举,任人唯贤,且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选拔、使用以及培养人才体系,有效促进了晋商的迅速发展。

晋商选拔人才多采用“避亲用乡,择优保荐”的方法。“避亲用乡”的意思就是在选用掌柜的时候,要从同乡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来担任票号的掌柜,之所以这样选拔,是因为同乡相互之间比较了解,不但可以方便交流,维持亲情。而且山西商人的“乡土”意识十分浓厚,同乡对掌柜的选用一定有感激之情,定会踏实工作。晋商“择优保荐”的经营管理措施主要体现在选择学徒上,择优保荐使晋商在经营过程中避免了学徒的违规行为。山西票号选择同乡人做生意伙伴,多用重托制,以此相互委托处理事务。但选择经理时,必须要有足够的信誉但保,发生任何胡作非为之事,责任由保人全部承担,没有任何商量余地[2]。由于保证人的责任相当重大,如果没有特别的关系,并不容易寻找到合适的保证人。假如保证人破产,无法继续担保,或者自己要求撤保,被保证人必须要求迅速寻找,否则有被停职的可能。所以,员工们在入号都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因为自己出了问题不但自己要接受处罚,还要使担保人的名誉和利益受损。

在职业道德的训练,内容包含多方面,主要培养员工“忠诚”“信义”“仁爱”“克己”等高尚的道德品质。总号资深员工负责训育新进员工,道德上,戒奢华、喜辛苦、薄嫉恨、奉博爱、鄙利己、贵忠诚、敦品行、节、除虚伪、重信用等;技术上,练习记账及写信、抄录信稿,背诵平码,习字、打算盘等。平常则会对学徒本人的综合素质展开不定期的考核、考察,以此确保他们的业务娴熟、品质高尚。在学徒的培养过程中,都是从全方位的角度考虑,培养他们敬业守信、踏实肯干、品行高尚的优良品质。这些考核通常是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方面可以考察伙计们意志是否坚强,另一方面也可以考察是否具有快速应变的能力。

二、晋商的制度创新

1.两权分离制。晋商在发展初期,采取的是“自东自掌”的模式,掌柜和伙计是同一个人。随着晋商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资本积累越来越多,“自东自掌”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经营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提升发展空间,东家必然要请人来代替自己掌管商号,即选拔和聘用掌柜来管理。“两权分离制”是在晋商中间普遍推行的一种经营管理体制,这一制度最主要的特征是建立在东家与员工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

两权分离制的本质特点表现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心仪掌柜一旦被东家选中后,东家会让其全权管理票号的人事、资金,不干预其任何管理经营行为。因此在号内,掌柜对所有事务有全部决定权。老板把资金向掌柜全权委托由其管理,让掌柜承担无限责任,只待年终报告。平常根本不干扰掌柜任何经营行为。但一到约定决算周期(3年4年不等),掌柜会以聚会名义,和老板一同处理决算事宜。凡涉及红利分配、员工赏罚、业务拓展,多由老板拍板。经理为建议首席,听其咨询。太谷曹家曾聘任一名经理,在前两次的经营中,赔掉了全部本金。但在掌柜对事实进行解释之后,老板根本未怪其什么,相反却继续注资,让掌柜的经营不受影响,最终把前两回赔出去的本钱悉数赚回,此外利润也极为可观[3]。

“东掌”互信,把老板干扰票号经营的可能性全面排除。掌柜能全权管理票号,且运用个人的工作经验与专业知识,对形势进行准确判断,把更多的发展活力注入商号。

2.人身顶股制。即老板除支付给掌柜银两,同样会认可其以个人劳力来充做一定数量的股份,和银股共同参加经营利益分红。在晋商的经营过程中,员工顶上了身股之后,虽然与先前的身份和地位都不相同,但是如果不对员工进行区分,每个人的身股都一样,同样不能调动积极性。至此,以贡献、技能、经历、知识、受教育程度区别为依据,票号内的员工就此形成了等级制:除了号内大掌柜可以顶股10厘,即1分钱,其他的员工可以顶1厘到9厘半,从1厘到9厘分10个等级,从1厘半到9厘半是9个等级,共计19个等级。因此,无论是否顶上身股,这样的等级制对员工的激发功能均极为明显。已经顶上1厘股的员工,要为争取能够顶上2厘、3厘甚至更多而努力,未顶上1厘的员工要努力工作,争取早日顶上身股。身股一厘自己人、薪金百两是外人,即哪怕顶有1厘股,成了持有身股人,则其身份便会产生本质改变,由原来的雇员摇身一变为持有个人股份的商铺合伙经营人员。

顶股制让财东、员工一同参与分红,也把经济利益共同体在员工、经理和财东间全面形成。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休戚相关,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财东把利益让给员工,失去的只是眼前的利益,但却为追求长远利益的最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联号制。晋商在发展到鼎盛时期时,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同时延伸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在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如何管理各个分号成为一个难题,在不断思索的过程中,晋商创造了“联号制”这一制度。联号制和现代西方商业体系内母公司、子公司相似,以此实现母公司(总号)管理不同地区的子公司(分号),子公司(分号)所设立的孙公司对相同地区的业外商号行使管理权。这种内部组织结构十分合理,既节约了运营成本,又发挥了规模经济的优势。

经济集团内的总号享有资金调度权、盈利分配权、人事任免权以及机构设立权,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人员管理权、业务开拓权等权利则是分号的权利。通过资源整合,构建了中心权力集中、管理富有弹性的企业组织结构,使得各项管理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晋商经营管理模式对当代企业的启示

1.现代企业应树立诚信理念。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最大化商业利益是市场经济基础上商人的基本目标,市场经济是效率体系,其推动着商人经由竞争行为把生产力发展完成。然而,也正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也使得市场经济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诱使人们通过不良手段获取利润。导致此类现象的本质原因在于,商人自我约束力不足。恪守诚信的晋商能有效处理短期与长远利益,因为其着眼的是未来发展、长期利益。诚信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也是商业经营中所不可缺少的品质。企业奉行诚信原则,交易主体的交易成本价格降低,才能减少经济纠纷,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维持稳定的市场秩序。

第6篇:商业模式理论范文

[关键词]基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定价预警

2008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银行业开放过渡期结束已有一年多,中国银行业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机遇和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已逐步加入了上市公司的行列,在新的经营与监管环境下,各家银行已将风险控制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而信贷风险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对比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模式,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改革和借鉴的地方还很多。

一、中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的差异

目前我国一些商业银行,正在推进的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是在解决公司治理结构的风险治理结构问题,是在超形似的方向努力(目前仍然是过渡的形式),其最主要的作用恐怕在于形成有利于制衡的经营管理架构。但就信贷风险管理理念、方法、方案、体系来讲,与国际先进银行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一)管理理念对比

对照国外信贷管理的先进经验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引入的一些管理理念确实是相当先进的,现在我们对这些基本概念和理念(如经济增加值、内部转移价格、经济资本及分配等)并不感到陌生。然而我们对这些理念的理解还是比较初步的和粗略的,理念的实践运用主要体现在编制和营运经营计划方面,能够领会基本要义的人员可能主要集中在少数参与编制经营计划(含相关部门)的人员,对于业内大多数人来讲,甚至可以说还是处在理念的普及阶段。而国际先进银行无论在整体风险管理理念还是在具体业务层面,对资金和服务的科学定价(利率、费率)用以响应不同的资金转移价格、资本的合理分配用以匹配不同的风险类别等具体方法的运用,对与信贷风险和资本占用相关的贷款定价和风险进行计算,都贯穿于单笔业务、每条产品线、市场区间和业务单元的日常工作。

(二)管理方法与工具的使用

客观地讲,我国商业银行在硬件技术方面与外资银行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水平的应用与国际先进水平却存在明显的差距:在风险的衡量和判断上还不能借鉴先进的科技,尤其是缺乏计量的各种模型、系统及工具,无法对各类风险分门别类地进行自动、动态、组合计量从而实施管理策略措施的相应取舍;数据库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数据积累不足;尚不能运用先进技术建立科学的业绩价值管理体系,而这些才是信贷风险管理的真正精华之所在,是神似之真正目标。

(三)产品定价方面

由于受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在产品定价的探索方面长期处于空白状态,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家银行在信贷产品定价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在定价行为上具有了一定的制度规范;对贷款利率定价的管理方式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定价行为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成熟度。但在具体操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非理性因素:如定价方式简单粗放,缺乏科学性;信贷业务流程中定价环节被忽视;信贷产品单一,定价方式方法创新不足等。而外资银行在产品定价方面早已有其成熟的做法和风险理念,值得我们去借鉴与推广。(四)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方面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行为主体之间都不可能拥有相同的信息,即现代经济学所说的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信贷市场的环境更为复杂,在现实的银行与企业之间,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即包括外部市场信息,也包括内部交叉信息,它给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面对这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需要银行建立科学严密的风险预警系统。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审贷分离业已多年,但银行相对于借款人、风险管理部门(信审人员)相对于经营部门(客户经理)两个层面的信息不对称一直是不能逾越的难题。而发达国家银行经过多年的演变,已形成较为清晰且实效性很强的风险预警机制.

二、我国基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的改革方向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信贷风险管理理念和实践,与国际一流银行呈现出不小的差距,差距即方向。按照总部集中风险控制的趋势,消除差距的许多方面基层行可能无法作为(如内部风险评级等各类系统、风险模型、组合管理所需的集中化数据库、可自动计算的违约率及损失模型等),但有些方面基层行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如定价、绩效考核、贷后管理的一些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可以借用四个“基于”来表述我国基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的改革方向:

(一)基于价值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基于价值的财务管理必然要求基于价值的风险管理。换言之,信贷风险管理或者资产质量控制要紧紧围绕价值创造进行,我们与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从而创造价值的水平差异体现在:我们的风险管理是比较浅层次的(单一风险贷款的营销、发放、管理、回收、处置等),而先进的更积极的风险管理方式是用风险来推断借款人的信用额度,进行信贷组合管理,且贷款是可以买卖的、同时可以盯市估值的,可以买卖使风险得以“转手”,可以盯市估值能够及时拥有大量新的信息,对风险的计量和应对真正做到动态。

(二)基于风险的产品定价

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定价时往往对风险估计不足,或是没有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因此树立风险理念对产品定价显得尤为重要,从基层行处的角度出发,树立下列风险理念对商业银行而言更为实际:

1.从贷款收取的息差不是简单的存贷款利差,而是作为对银行给相关借款人发放贷款所承受的相应风险的补偿。

2.信贷回报是不对称的,上行空间有限,下行空间相当大。

3.贷款集中不能不能像股票投资那样会有额外收益,相反它会造成额外负担外损失;

4.要把对中长期贷款的风险评估和分析在多重假设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其中现金流分析至为重要。

5.把整体风险管理和决策结合起来的主要工具有两个:用资金转移价格来分配利息收入(作为计算单笔业务、每条产品线、市场区间和业务单元利息收入的参考,将利率风险控制在既定的额度内的同时让资本最低化和投资回报最大化);用资本分配系统用以分配风险。

6.通过合理定价信贷(产品和服务)定价,确保从客户所赚取足够的收益,足以弥补损失准备和保证获得相应的资本回报率。

7.小额信贷损失是无可避免的,因此,银行要把小额信贷损失作为银行业务普通成本来处理;中小企业和地产企业借款人比大企业借款人的损失机率则较大。

以上风险理念的树立将使商业银行在具体操作上有量化的依据,从而保证其在定价时更科学合理。

(三)基于信息的风险预警

在实行审贷分离后,信审人员所掌握的信息应多于送审人员所提供的信息。面对信息不对称这一难题,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以下方面对于有效释缓信息不对称之困具有借鉴之处:

1.贷后管理从单个风险和组合风险两个层面同时进行。

2.充分重视市场风险管理:专门的机构(部门)对贷款进行盯市估值,EDFS每天更新(适用于上市公司客户);对质押、抵押品的估值及随后的盯市监控;树立违约点意识。

第7篇:商业模式理论范文

1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影响

一般而言,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三大领域,三大技术的高度融合形成了网际互联技术。网际技术应用于企业内部形成内部网(Intranet),网际技术应用于不同企业形成互联网(Internet)。

早在1950年前后,美国的美洲银行开始同斯坦福研究所合作研究使用条形码自动处理支票的办法,花旗银行着手研究银行业务处理自动化问题。1955年,美洲银行首先在银行领域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记账和报表编制工作,1958年又安装了GE-100型晶体管计算机,使支票、储蓄和部分信贷业务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从六十年代初期开始,美国银行业各种电子资金转账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开始了银行业务的联机实务处理。之后的半个世纪中,信息技术不断渗透、融合于银行的各个业务领域、业务环节和整个过程,使银行业成为最受益于信息技术且应用最广的一个行业。

1.1信息技术拓宽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

信息技术对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它改变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

1.1.1信息技术为中小商业银行发展金融业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目前,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过于狭窄,仍集中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领域,新兴业务的收入比重过小。而存贷款业务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国有大商业银行以其多年形成的强大的网点优势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中小商业银行拓展传统的业务空间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信息技术有助于银行融合证券、保险等分业经营的金融市场,在存贷款、国际结算、财务顾问、证券经纪、信托、保险等表内外业务方面提供多元化服务,开辟新的经营空间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1.1.2信息技术改变了中小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劣势对比。与中小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力雄厚,分支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具备强大的零售银行业务的潜力,在传统银行业务经营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而银行电子化则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局面。在网络银行时代,银行的优势不能单纯以资本实力、分支行数来衡量。凭借低廉的上网成本和开放型的客户优势,网上银行只需在网络上不断增加新功能,再将不同产品组合成新产品,先推上市场,就能后来居上,击倒应变不及的现有大银行。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小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优势。

1.1.3信息技术使中小商业银行迈向国际化成为可能。在网络银行时代,银行可以没有地理上的分支机构,没有国界差别,通过网络就可以直通全世界,直接向世界上每个角落的居民提供服务。这种趋势一方面加快了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扩大了银行的作用领域,另一方面也给中小商业银行实现国际化,在国际范围内与大商业银行一争雌雄带来了现实机遇。

1.2信息技术突破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观念。

在感受到信息技术为企业经营带来的巨大变化后,中小商业银行纷纷突破传统的经营观念,树立“科技立行”、“信息兴行”的战略方针,面对市场拓展业务。在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开发新型金融产品,赢得广泛、密切的客户群体。同时,为配合“科技立行”的经营战略,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引进和培养智能型和深化型相统一的人才。智能型就是不仅具有现代经济、金融理论水平,懂得现代科技知识,而且具有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深化型就是在某一领域、某一阶段的智能型人才必须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业务的快速发展而持续学习深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锻炼工作才干。

1.3信息技术改变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竞争模式。

在信息技术未改变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之前,由于宏观政策及技术手段的限制,我国各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以“高息揽储”为代表的吸纳资金和以“抢夺黄金客户”为代表的商业贷款上,由于业务范围的局限性导致商业银行90%以上的收入来源依靠存贷款利差来实现,因此追求存贷款总量上的规模效益和抢夺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外资企业等大单业务客户成为中小商业银行和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

随着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商业银行后,各种低成本、高收益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相继开发出来,同时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的日益临近使银行、证券、保险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成为可能,中小商业银行与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竞争点也逐步发生转移,各家银行将竞争的焦点放在新业务的开发和客户集中服务上。中小商业银行通过依托信息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逐步缩小与大型商业银行利润创造的差距,快速抢夺新兴市场客户资源,凭借及时有效开发的符合客户需要的产品而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实现银行发展壮大。

2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中小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整体构想

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直线职能型管理组织结构,其优点在于既保证了统一指挥,又能发挥职能部

门参谋监督作用;其缺点也十分明显,职能部门没有直接创利任务,一旦一线部门与职能监督部门为各自发散、单一目标发生矛盾时,指挥部门很难及时协调,势必影响双方积极性,一线部门抱怨职能部门没有配合,影响工作,强烈要求职能部门也做“运动员”,不能光做“裁判员”,而职能部门也抱怨其权威性受到挑战。

以上海银行设计的组织结构为例,其组织结构图如图4.1所示:

图1 上海银行组织结构图

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按照上述模式构建的管理组织架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典型的代表性。按照美国管理科学家彼得斯和沃特曼“三支柱”(稳定支柱、创新支柱和破旧支柱)理论进行分析,该组织架构简洁、清晰,设计时尽可能减少组织关系交叉点,确定稳定和基本价值体系。总行经营班子着重点放在“总行-分行-客户”稳定支柱区,总行设置一个行长室和数个职能中心(信贷管理、稽核监控、客户服务、资金财务、人力资源、科技中心等)提供强有力业务支持,总行行长室直接经营客户,整合分行、机构营业网点、总行职能中心的所有力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创新精神方面,总行行长室下设发展研究部,采用外聘专家、内选骨干有机结合形式,负责为组织提供新观念、新思路,专门承担组织不断创新的功能。破旧支柱原意指得是为了使组织能适应变化不定的环境,对组织过时部分进行综合治理,包括为了某一项目或产品进行会战性临时改组或定期改组两方面。对中小商业银行而言,监控和风险控制是破旧理论的另一个具体表现,行长室下设的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结合监事会功能,监控评价目标就可以实现了。

第8篇:商业模式理论范文

关键词:基层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定价 预警

2008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银行业开放过渡期结束已有一年多,中国银行业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机遇和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已逐步加入了上市公司的行列,在新的经营与监管环境下,各家银行已将风险控制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而信贷风险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对比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模式,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改革和借鉴的地方还很多。

一、中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的差异

目前我国一些商业银行,正在推进的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是在解决公司治理结构的风险治理结构问题,是在超形似的方向努力(目前仍然是过渡的形式),其最主要的作用恐怕在于形成有利于制衡的经营管理架构。但就信贷风险管理理念、方法、方案、体系来讲,与国际先进银行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一)管理理念对比

对照国外信贷管理的先进经验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引入的一些管理理念确实是相当先进的,现在我们对这些基本概念和理念(如经济增加值、内部转移价格、经济资本及分配等)并不感到陌生。然而我们对这些理念的理解还是比较初步的和粗略的,理念的实践运用主要体现在编制和营运经营计划方面,能够领会基本要义的人员可能主要集中在少数参与编制经营计划(含相关部门)的人员,对于业内大多数人来讲,甚至可以说还是处在理念的普及阶段。而国际先进银行无论在整体风险管理理念还是在具体业务层面,对资金和服务的科学定价(利率、费率)用以响应不同的资金转移价格、资本的合理分配用以匹配不同的风险类别等具体方法的运用,对与信贷风险和资本占用相关的贷款定价和风险进行计算,都贯穿于单笔业务、每条产品线、市场区间和业务单元的日常工作。

(二)管理方法与工具的使用

客观地讲,我国商业银行在硬件技术方面与外资银行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水平的应用与国际先进水平却存在明显的差距:在风险的衡量和判断上还不能借鉴先进的科技,尤其是缺乏计量的各种模型、系统及工具,无法对各类风险分门别类地进行自动、动态、组合计量从而实施管理策略措施的相应取舍;数据库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数据积累不足;尚不能运用先进技术建立科学的业绩价值管理体系,而这些才是信贷风险管理的真正精华之所在,是神似之真正目标。

(三)产品定价方面

由于受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在产品定价的探索方面长期处于空白状态,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家银行在信贷产品定价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在定价行为上具有了一定的制度规范;对贷款利率定价的管理方式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定价行为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成熟度。但在具体操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非理性因素:如定价方式简单粗放,缺乏科学性;信贷业务流程中定价环节被忽视;信贷产品单一,定价方式方法创新不足等。而外资银行在产品定价方面早已有其成熟的做法和风险理念,值得我们去借鉴与推广。  (四)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方面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行为主体之间都不可能拥有相同的信息,即现代经济学所说的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信贷市场的环境更为复杂,在现实的银行与企业之间,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即包括外部市场信息,也包括内部交叉信息,它给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面对这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需要银行建立科学严密的风险预警系统。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审贷分离业已多年,但银行相对于借款人、风险管理部门(信审人员)相对于经营部门(客户经理)两个层面的信息不对称一直是不能逾越的难题。而发达国家银行经过多年的演变,已形成较为清晰且实效性很强的风险预警机制.

二、我国基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的改革方向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信贷风险管理理念和实践,与国际一流银行呈现出不小的差距,差距即方向。按照总部集中风险控制的趋势,消除差距的许多方面基层行可能无法作为(如内部风险评级等各类系统、风险模型、组合管理所需的集中化数据库、可自动计算的违约率及损失模型等),但有些方面基层行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如定价、绩效考核、贷后管理的一些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可以借用四个“基于”来表述我国基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的改革方向:

(一)基于价值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基于价值的财务管理必然要求基于价值的风险管理。换言之,信贷风险管理或者资产质量控制要紧紧围绕价值创造进行,我们与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从而创造价值的水平差异体现在:我们的风险管理是比较浅层次的(单一风险贷款的营销、发放、管理、回收、处置等),而先进的更积极的风险管理方式是用风险来推断借款人的信用额度,进行信贷组合管理,且贷款是可以买卖的、同时可以盯市估值的,可以买卖使风险得以“转手”,可以盯市估值能够及时拥有大量新的信息,对风险的计量和应对真正做到动态。

(二)基于风险的产品定价

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定价时往往对风险估计不足,或是没有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因此树立风险理念对产品定价显得尤为重要,从基层行处的角度出发,树立下列风险理念对商业银行而言更为实际:

1.从贷款收取的息差不是简单的存贷款利差,而是作为对银行给相关借款人发放贷款所承受的相应风险的补偿。

2.信贷回报是不对称的,上行空间有限,下行空间相当大。

3.贷款集中不能不能像股票投资那样会有额外收益,相反它会造成额外负担外损失;

4.要把对中长期贷款的风险评估和分析在多重假设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其中现金流分析至为重要。

5.把整体风险管理和决策结合起来的主要工具有两个:用资金转移价格来分配利息收入(作为计算单笔业务、每条产品线、市场区间和业务单元利息收入的参考,将利率风险控制在既定的额度内的同时让资本最低化和投资回报最大化);用资本分配系统用以分配风险。

6.通过合理定价信贷(产品和服务)定价,确保从客户所赚取足够的收益,足以弥补损失准备和保证获得相应的资本回报率。

7.小额信贷损失是无可避免的,因此,银行要把小额信贷损失作为银行业务普通成本来处理;中小企业和地产企业借款人比大企业借款人的损失机率则较大。

以上风险理念的树立将使商业银行在具体操作上有量化的依据,从而保证其在定价时更科学合理。

(三)基于信息的风险预警

在实行审贷分离后,信审人员所掌握的信息应多于送审人员所提供的信息。面对信息不对称这一难题,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以下方面对于有效释缓信息不对称之困具有借鉴之处:

第9篇:商业模式理论范文

[关键词]商业模式 国内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信息化及市场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企业之间的竞争从产品、品牌、服务等逐渐转向商业模式的竞争。商业模式的重要性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本文将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商业模式的研究进行综述。

一、商业模式发展概述

商业模式作为专用术语出现在管理领域的文献中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孔切尔和多托雷(Konczal&Dottore)在讨论数据和流程的建模时,首先使用了 Business Medels一词。在此后的信息管理领域,商业模式被应用于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中。20世纪80年代,商业模式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反映IT行业的文献中。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成为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之后,使得构想企业如何运作这一新“理论”在技术上有了可能性。此时商业模式的内涵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即从信息管理领域扩展到了企业管理领域的更广阔空间。近十年来,商业模式逐渐成为国内外实务界和企业关注的热点话题,相关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国内外学术界在商业模式的概念定义、体系构成及评价方法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较有价值的成果。

据详细统计,在1929年~1999年期间涉及商业模式的文献共计207篇;商业模式作为一个独立领域被研究者关注之后,从国外商业模式研究状况走势来看,国外商业模式研究呈现一种逐步上升的趋势。2000年至2010年,商业模式全文索引篇数已达到5438篇,仅仅2011年全文检索篇数就已达到856篇。由此可见商业模式已经成为时下学术期刊、报纸,甚至人们日常谈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热门术语之一。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有关模式的分类研究方面,国外学者主要集中在分析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上。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阿兰・阿福亚赫博士和瑞士洛桑联邦科技学院科技管理学助理教授克里斯多夫・图西博士(Afuah&Tucci,2000)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与战略:理论和案例》中,提出了商业模式的分类:应当将商业模式看作公司运作的秩序,公司依据其使用公司资源、超越竞争者和向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从而获利。因此,应当把商业模式看成是企业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拉菲尔・阿米特教授和法国枫丹白露大学助理教授克里斯多夫・左特(Amit&Zott,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创新的焦点和企业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印度班加罗尔管理学院教授马哈迪温(Mahadevan,2000)则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企业致关重要的三种流量――价值流、收益流和物流的惟一混合体。

加里・哈默尔(Hamel,2000)在商业模式的研究中提出,商业模式应分为四大要素:核心战略、战略性资源、顾客界面和价值网络。在要素之间,由于彼此相互配合的不同,产生三种不同的连接:连接核心战略与战略性资源的配置方式;构成核心战略与顾客界面之间桥梁的顾客利益;构成公司的战略性资源与价值网络之间的公司疆界,这些连接的重点是企业如何赚得应有的利润。

国外学者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研究有:罗素・托马斯(Thomas,2001)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它认为商业模式是展开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涉及流程、客户、供应商、渠道、资源和能力的总体构造。瑞士洛桑大学学者马格利・杜波森(Dubosson et al,2002)等人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了进行价值创造、价值营销和价值提供而形成的企业结构及其合作伙伴网络,以产生有利可图且得以维持收益流的客户关系资本。麦肯锡公司管理咨询顾问贝因霍克和卡普兰(Beinhocker&Kaplan,2003)强调了商业模式的综合性、直觉和创造精神。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迈克尔・拉帕教授(Rappa,2004)认为,“商业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指做生意的方法,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模式――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商业模式规定了公司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并指导其如何赚钱。”并进一步指出,商业模式明确了一个公司需要开展的活动来创造价值、在价值链中如何选取上下游伙伴的位置,以及与客户达成产生收益的类型。奥斯特瓦德等(Osterwalder,2005)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许多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之上、用以说明特定企业商业逻辑的概念性的工具。弗兰克・代尔夫特 (Frank van Delft,2008)认为社会创业组织的商业模式对其价值创造的影响是明显的,商业模式的四个主要构成(客户互动、核心战略、资源战略和价值网络)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创业组织的价值创造过程,其价值创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体来看,国外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商业模式这一领域进行了许多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客观地讲,这些研究并不很成熟。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补充,这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商业模式这一领域,以下对国内专家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予以表述。

埃森哲咨询公司的研究者王波和彭亚利2002年在《经济观察报》上发表的“何谓商业模式?”一文认为,人们对商业模式的理解有三种不同的表述:商业模式的组成部分、企业的运营机制、对运营机制的扩展与利用。他们认为,只有后两者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商业模式。企业的运营机制也就是经营性商业模式;运营机制的扩张与利用,即战略性商业模式,是指一个企业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改变自身以达到持续盈利的目的。王波和彭亚利研究属于应用性研究,缺乏理论色彩和深度,也没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西南财经大学罗珉教授在2003年出版的专著《组织管理学》中,研究了“商业模式”的理论架构。罗珉教授认为: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建立及运作的,那些基础假设条件和经营行为手段和措施。从研究的思路上来看,罗珉教授沿用了彼得・德鲁克(Drucker,1994)的公司经营理论的路线,试图对德鲁克的思想进行更进一步地演绎。但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能够提出分析商业模式的理论维度和结构体系。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翁君奕教授在2004年出版的著作《商务模式创新》中,通过对企业内外经营环境及平台环境的细分,把商业模式界定为一个类似“魔方”的三维空间,由价值主张、价值支撑、价值保持构成的价值分析体系提供了商业模式创意构思和决策的一种思维方法。他将商业模式定义为核心界面要素形态有意义的组合。厦门大学程愚博士(2004)认为,企业的全部活动不但是系列价值活动,也是有序的“交易”活动,企业活动可以用“交易――价值”范式做出更一般性的解构,并以此为基础认识商业模式的构成,有望获得更高的理论效率。程愚的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其研究局限于“交易――价值”层面,对构成商业模式的要素和理论维度涉及甚微。

国内其他专家学者关于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南开大学商学院王伟毅博士与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核心研究员李乾文(2005)对商业模式的要素结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商业模式要素的组成结构可以分为横向列举式和网状式两种基本类型,但是不论哪种类型,要素之间都需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这体现了商业模式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东南大学李庆华教授(2007)从技术创新方法和客户导向理念两个维度来考察,认为现实中存在着四种代表性的经营模式,即技术驱动型、需求满足型、市场创造型、模仿竞争型。这种方式是通过逻辑推理构建商业模式框架,再根据框架要素差异区分类别。

学者原磊及其合作者通过对国外商业模式研究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3-4-8”构成体系的商业模式分类方法,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原磊(2006,2007,2008)、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张婷婷与原磊(2008)等,其中“3”代表联系界面,包括顾客价值、伙伴价值、企业价值“4”代表构成单元,包括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价值实现“8”代表组成因素,包括目标顾客、价值内容、网络形态、业务定位、伙伴关系、隔机制、收入模式、成本管理。

相比较国外对同领域的研究而言,国内研究尚处于跟踪阶段,理论界对商业模式研究远落后于国外,在这一领域还需要多借鉴国外现有的理论,并探讨出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