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洋经济行业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市场调研;游艇产业;市场推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方式的不断转变,游艇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娱乐休闲方式,逐渐进入普通消费者的视野。当前,我国游艇旅游相关产业正蓬勃发展,但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和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游艇旅游的商业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还有广泛的市场空间。以游艇俱乐部为主要经营模式的游艇旅游在推进海上旅游发展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产业发展现状
游艇是一种集航海、运动、娱乐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级耐用消费品。我国交通运输部《游艇安全管理规定》将游艇定义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有并使用,从事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业余水上体育运动等活动的具备机械推进动力装置的船舶。游艇旅游则是以游艇为媒介所开发的各类水上旅游休闲项目。广义的游艇领域宽泛,包括运动休闲艇、商务交际艇、赛艇、钓鱼艇等,价格区间广阔。基于游艇的水上旅游项目具有新颖、环保、健康和价格适度等多种特性。
在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中国沿海城市纷纷加快推进游艇产业建设。截至2014年,中国游艇制造企业已近400家,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0余家,拥有各类游艇16000余艘,游艇俱乐部400余家,游艇行业市场规模已超过80亿元。
当前,国内游艇旅游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据2015年游艇行业论坛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游艇俱乐部中相当一部分游艇处于闲置状态,大部分游艇俱乐部主要是通过出售或者租赁游艇的方式运营,盈利模式比较单一。行业乏力宏观指导,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宣传引导不足,专业人才匮乏。游艇俱乐部的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针对大众市场的游艇旅游项目开发缺乏热情,完整的游艇旅游产业链并未真正形成。
二、市场调研概述
为进一步了解游艇旅游业的产业发展情况,团队从游艇俱乐部经营模式和消费者问卷调查两个维度进行了市场调研。
1.经营模式
游艇俱乐部作为游艇旅游的主要载体,其经营模式客观反映了游艇业的发展程度,是游艇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项目团队选取环渤海湾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俱乐部,进行调研。
目前,我国大多数游艇俱乐部以商务型和运动型两种经营模式为主,采用会员制,服务人群大多为高收入人群,主要以游艇租赁,买卖,游艇码头租赁和俱乐部内部活动为主。游艇消费仍然具有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特征,即水上旅游景点的公众消费和大公司、大集团的公务性消费占大多数,对普通消费人群的市场开发力度明显不足。缺乏行业指导,专业人才匮乏,游艇管理与服务的相关体系不够完善,产业推广难度较大。
2.问卷调查
项目团队通过走访上海、舟山、南京等地,针对游艇旅游,从大众消费者游艇旅游信息的获知途径、认知程度、消费意愿、游艇旅游服务满意度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累计发放问卷635份,回收有效问卷605份,相关数据收集与分析情况如下:
调查发现,77%的消费者获取游艇旅游信息的途径是通过网络;对于游艇旅游的服务范围认知主要集中在娱乐、办公、家庭、运动体验等几个方面,其中娱乐占42%;79%的消费者对于游艇旅游比较有兴趣;对游艇旅游的整体满意度不高,满意度为67%,不满意原因主要集中在价格、娱乐项目和自由度方面,分别占40%、27%和12%。
3.调研总结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看出:一方面,虽然我国游艇旅游业起步较晚,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但我国游艇旅游业市场前景广阔,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政策支持;另一方,我国游艇旅游业覆盖面不够,游艇俱乐部经营模式单一,缺乏国际视野下的管理经营理念,难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多样化需求;此外,产业推广力度不够,游艇旅游无法实现“大众化”普及,消费市场亟待拓展。
三、游艇经营推广的对策
1.完善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注重游艇经济、生态环境、安全认证、游艇配套以及其它相关产业的融合,从而形成完整的游艇产业链。以弘扬海洋文化、推进海洋旅游,打造社交型游艇、游艇度假酒店、游艇地产和公共游艇码头等多种经营模式为一体,提升游艇旅游产业的覆盖面,带动区域交通、旅游、餐饮和酒店等多领域的发展,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2.强化行业指导,规范行业发展。从市场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国内的游艇俱乐部经营主要以俱乐部为主体,缺乏行业指导,在争取政策支持和提升行业影响力上存在明显不足。建议成立相对规范的行业产业协会,建立行业标准,维护行业信誉,搭建政府、企业、消费者的联系纽带,从而促进游艇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注重人才培养,提升管理经营水平。游艇旅游在国内各沿海城市迅速发展,行业规模日益扩大,相关产业链的延伸需要人才作为支撑。建议充分利用游艇俱乐部资源,建立游艇培训基地;通过与现有的航海院校、旅游专业院校合作,建立行业人才培养中心;引进国外相关行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多渠道培养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升游艇旅游业的国际化管理经营水平。
4.细化市场分级,多元化旅游消费模式。建议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构建以餐饮、娱乐、住宿、商务、维修保养、游艇补给、驾驶训练等多功能一体的综合服务体;重视旅游项目设计,通过海上商务旅游、海上庆典聚会、海上垂钓、海上婚礼,水上运动等项目满足大众消费者消费需求;延伸产业领域,建设儿童乐园、水上公园、温泉、购物等活动场所;注重游艇俱乐部、度假酒店、游艇地产等模式的有机结合;加速产业推广。
5.加强市场营销,提升产业普及度。建议成立由行业协会牵头,游艇俱乐部参与的游艇旅游联盟,共同进行产业推广。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媒介构建产业推广平台,通过制作游艇旅游宣传片,凸F游艇旅游的特质,树立产业形象。同时,游艇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协同并进,通过举办游艇帆船赛事,游艇驾驶培训,游艇制造参观,游艇旅游体验等多种途径,提升整个产业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交通运输部.《游艇安全管理规定》.2008.07.
[2]全国游艇展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2014中国游艇产业报告》.
[3]http://.cn/c/2015-04-14/113031715820.shtml.
[4]国务院.《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09.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2015.08.
【关键词】法学;人才培养;高校教育;就业
一、问题的提出
法学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曾经不愁工作的法学院的毕业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且尤为严重。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的数据显示,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专业大类是法学(86.8%),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且被亮红牌。2009年中国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披露,截至2008年11月,全国共设立法学院系634所,法学本科在校生30万人左右,法律专科在校生达22万人。而且由于前几年法学的热门,现在的法学在校生只多不少,这意味着法学学生就业在最近几年将更加困难。即使政府已经在尽可能多的给大学生提供岗位,创造就业机会,但就业难这一问题仍然不好解决。最近甚至爆出武汉大学300名硕士生就业难的问题。这种现象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一般本科生就业的情况中,而且一些知名的法学院校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法学专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了就业难的尴尬局面,这是为什么呢?
二、问题的分析
造成法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学校教育模式的问题、也有社会和市场的原因,更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高等院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多而不精
我国的法学教育遍布各级大专院校。其中最主要的有在各综合类大学设立的法学教育专业、专门性政法院校的法学教育、法官院校、公安学院等。其次,近年来,我国法学院的设立发展极快,在其他的各类院校如财经、理工、民族、师范、农林、海洋、矿业、交通、航空等院校也迅速开办法学专业,设立法律院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为国家各个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法律专业人才,“十一五”期间,地方高校累计培养的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占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以说地方高校的法学教育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跨越式发展和在规模上的爆炸式增长,这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法学教育的重要力量。但在看到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成绩同时,也要看到高等法学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还相去甚远的差距。我国虽然己经成为法学高等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多而不精,法学本科生普遍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全国所有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几乎是同出一辙。无论是想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或培养法律职业人员,目标实现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法学本科专业人才缺乏“特色”是法学毕业生就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法学专业缺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特色要求
我国各个高等院校法学教育过去的改革,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根本改变。比如,在大学的社会功用愈来愈增强的今天,人们便完全以社会对法学院校的衡量标准:一是司法考试通过率,开设课程,乃至设置专业;二是以考研率作为衡量标准,我们曾将法学专业细化为法学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法专业、国际经济法专业、律师专业等等都是很好例证;在人们对素质教育加以关注以后,一些法学专业又匆匆忙忙开设几门非专业课程便再无进展。事实上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浩大工程,其应以塑造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根本目标,从观念到制度、从方法到内容进行统一的、理性的改革,而不能孤立、片面的进行。非法学专业类院校,其法学教育如果缺乏法律教育的自身特色,其培养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弱于专业法律院校。这类院校法学专业只有结合自身学校其它学科的特色优势,使自己的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有别于法律专业院校,能够适应社会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要,从而能较好的提高其法学专业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从大学生自身来看
首先,“学而优则仕”受观念的影响。时下,许多法学毕业生毕业之后的主要选择之一便是考公务员,但国家每年招收公务员的数量是有限的,招考公务员的门槛也比较高,就这会导致不能保证想走仕途的人均得偿所愿。其次,期望过高。当下很多大学生仍然不能给自己很好的定位,在就业理念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人把眼光只盯在律师和政法机关上面,而且还是非沿海大城市不去。然而,好工作必然意味着竞争激烈,不愿降低期望值的毕业生只能面临失业的困境。同时,很多大学生对月薪的期望值还比较高,不能降下身板脚踏实地干活,这些都造成了就业难的困境。《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主动离职的前两位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0%)薪资福利偏低、(21%)。再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负荷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于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无法司法考试通过率低问题也成为法学大学生就业桎梏的一个原因。
(四)社会方面
首先,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设置了各种条件。最为常见的是经验障碍,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中动辄就要求求职者拥有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一些毕业生因为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人才,这些都导致了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其次,出现一些社会屏障。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落实还涉及其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在自主择业的过程中,也会遭遇“非本省或本市户口免谈”、“不能及时转档案免谈”等痛苦经历,这使一些大学生因为户口、档案等问题而与许多好工作失之交臂,再次,我国本身就业状况严峻。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内地许多企业减甚至倒闭,造成大量岗位减少,同时增减待业人数。另外,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迫使国有企业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未就业人员包括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各高校新增的大学毕业生和城镇新增劳动力。如此多的未就业人口,与法学专业毕业生一起竞争,就业难度可想而知!
三、问题的解决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需要调动多种力量,采取多种措施。
(一)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革
第一,各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根据社会供求关系,增加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减少教学质量不高、设置不合理的专业。第二,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适当压缩当前法学本科整体招生规模,法学教育的重心向研究生阶段转移;对现有的缺乏法学教育优势的大学所开设的法学专业,强制其减少招生量,甚至强行合并法学专业;在法学教育上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际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
(二)发展特色教学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
我国在校法学大学生的规模已经很大,进入法学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法学教育中有一部分使是集专业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职业教育。高等法学教育有一部分要培养法律职业人,它不仅要求学者知晓法律,而且还应当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处理各种法律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知法的初级阶段。参与地方高校特色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非常有必要,这样可以使法律实务部门由单纯的招录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实务部门所具备的真实法务环境和其人员专业动手能力强的业务优势,为培养学生的法务实践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外部保障条件。地方高校法学院可以和这些法律行业协会或省一级司法、行政执法机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结合培养出能到社会中立刻投入工作的特殊人才,然大学生不但在纸面上理解,顺应市场的需求培养大量具有特殊能力的人才。
(三)学生转变自身观念
从自身而言,大学生要努力做好调整。第一,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法学专业毕业生要努力开拓的就业空间,不要把眼光只盯在沿海大城市的律师和政法机关上面。目前,中西部急需大量的政法人才,大学生应该树立基层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而且国家为此也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例如现在的村官考试、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班等等。第二,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各个方面锻炼自己。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供方市场鱼龙混杂,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所以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校期间尽量通过司法考试,多读一些经济类的读物,有可能的话参加职业技能的培训,多掌握几种职业技能。
(四)社会更新观念
从观念上讲,社会要更新观念,第一,对于家长和学生以及社会大众而言,不能一味的追求高学历,高学历并不一定意味着高的就业率,而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二,全社会要建立创业的氛围,鼓励法学专业毕业生创业。毕竟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而且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较强,相较于其他社会成员而言,其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政府、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减少创业前期的税费、给予大学生创业者资金支持等鼓励大学生创业。
四、结语
总而言之,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是近几年来一直存在的真实问题,解决它有赖于高校教育模式的改革、观念的更新、和大学生自己的努力。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有社会的重视,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但是,在其他方面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大学生自己的努力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王伯庆,郭娇.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②李林.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7(200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③杜晓.中国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之路为何越走越窄[J].法制日报.周末,2009(6):19.
参考文献
[1]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
1.1评价目的与依据
青岛生物谷评价目的在于总结“青岛生物谷”及其实施的经验和不足,为青岛生物谷发展提供参考建议。青岛生物谷评价的基本依据是:(1)“青岛生物谷计划”方案及实施现状;(2)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区域创新系统理论;(3)国际、国内生物科技园建设的经验。
1.2青岛生物谷定位
自身发展定位。从引进在孵企业、项目数量方面评价,2001年底基本达到预期计划目标;整体发展现状与预期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国际对比定位。国际知名生物科技园区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其内部研发、孵化、生产、服务及管理体系也相对完整,已经或正在产生成熟的生物高技术企业,在国际生物医药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青岛生物谷计划实施时间短,其体系、功能都在建设和发育之中。
国内对比定位。国内长春、上海等地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较好,生物医药科技园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其内部研发、孵化、生产、服务及管理体系趋于完整,其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孵化或引进生物医药企业众多(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0多家,上海张江高科技工业园84家),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高技术园区乃至本市的支柱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青岛生物谷计划实施时间短,其体系、功能都在建设和发育之中。国内北京、广州等地起步相对较晚,但其规划起点高,设计发展规模大,所依据的优势条件明显(北京依托众多国家级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信息机构,加之其国际、国内信息、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充沛;广州具有国际市场和国际合作的优势),其发展不容忽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众多生物谷(或基因谷、药谷)的发展计划起步晚,但都有各自的资源(生物物种、医药原料、生态环境等)优势,其专业化医药产业发展具有相对强的竞争能力,应当引起重视。
高新区产业体系定位。生物医药产业是青岛高新区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之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根据初步调查,本区拥有生物医药企业31家,资产及产值规模远小于电子类产业,与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研发等联系也十分有限。
1.3青岛生物谷发展环境辩识
1.3.1国际环境
世界发达国家(美国、欧洲共同体等为代表)生物工程及生物制药行业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品生产与营销等诸多方面都相对成熟,生命科学研究及生物技术产业化开发是21世纪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领域,其核心技术得到国家、企业等大力扶植和资助。对青岛生物谷建设的有利影响表现为:(1)为青岛生物谷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对象;(2)应当成为青岛生物谷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象。*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生物医药产品更为容易地进入中国,国际企业通过直接投资也参与国内竞争,为青岛生物谷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国际技术成果和产品得到严格的产权保护,加入WTO意味着必须遵循国际技术贸易规范,获取先进技术将面临更大挑战。
1.3.2国内环境
加入WTO后促使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及政策法规改革,同时促使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将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国家对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以及对于海洋产业的重视,对于青岛发展以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为特色的生物谷十分有利;国内已经或正在建设几十个各类生物医药园区(或称基因谷、药谷、生物制药园、生物岛、生物城、生物带、生物谷),造成对国际、国内生物医药资源、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激烈竞争,对于青岛生物谷建设造成不利的国内竞争环境。
1.3.3青岛市环境
优势因素(按重要程度大小排序):(1)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主办城市:有利于迅速提高青岛市国际形象与地位,为吸引高技术产业提供良机;(2)国家海洋科技(含海洋生物科技)基地;全国海洋科技研究与开发、高等人才培养基地,为生物谷技术、人才源头建设提供坚实基础;(3)国家级疗养、康复基地:为生物医药产品应用、临床试验提供基础;(4)优越的人居环境:有利于吸引高级人力居住和创业;(5)国家知名企业集群: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等国内及国际知名企业,为其它企业发展带来示范效应和名牌延伸的优越条件;(5)区位优势:拥有海、陆、空交通运输优势;
不利因素:(1)青岛市生物医药企业规模、数量、知名度等都相对较小;(2)青岛市海洋科技产业化程度偏低;(3)生物医药高技术人才相对缺乏;(4)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技术小企业)不发育;(5)咨询、中介、金融等创新服务机构相对缺乏。
1.4青岛生物谷基本结构分析
1.4.1深层结构分析
生物谷建设的文化理念。主要生物谷计划提出的理念主要包括:“集聚人才、集中成果、集成技术、集结资金、集散信息”的创业平台;让学家由“科学人”变成“产业人”,再成为“自由人”;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创业留人;政府就是“服务”。提出创建的生物谷文化包括:挑战自我,创业报国;经营自我,追求卓越;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瞄准市场,走向国际;长远规划,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市场机制;人才战略,资本运营。在理念上的概括中,注意强调要素的集聚和塑造以人为本的创业环境,而对企业、产品和人才的国际化竞争与交流等理念强调不足。对文化的概括则缺乏精炼性,难以进行宣传和贯彻。
生物谷制度建设。生物谷计划提出的制度建设内容包括:“遵循国际规范和通行惯例,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技术规律办事政府参与不参股,支持不包办,(宏观)协调不强制,(微观)服务不干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的的企业化科研机构高效率、大规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专业孵化器创业的文化氛围,靠创业留人的机制。”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对于政府对生物谷计划实施的国际规范化管理与服务强调不足;对于生物谷计划实施的企业化(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国际化、专业化运作模式强调不明显。
1.4.2组织结构分析
资源整合体系。(1)技术源头整合。建立国家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十分必要,但同国际、国内海洋科技(尤其是海洋生物科技)研究与开发机构的连接功能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生物谷现今同国际、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究机构的联系尚比较分散。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战略联盟或合作伙伴,使得技术源头的稳定性、竞争力不强。(2)人才源头整合。青岛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对于生物技术人才的高级人才培育尚显不足;对国际、国内生物、医药领域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的吸引和联合培养野味内入正规渠道。(3)资金源头整合。生物谷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良好的风险资金引进、利用与退出机制,而现在生物谷的风险投资机构建设相对欠缺;随着国家加入WTO后对国际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开放,青岛对于中小高技术企业的资金支持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有些资金源头缺乏对前景好的项目的有效、及时投入,职业化的相关咨询、中介服务机构比较缺乏。*
技术及企业孵化体系。(1)应强化对被孵化企业、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功能,不仅包括物业、办公等服务,而更应该建立专业化服务分支机构,强调信息咨询、市场营销、人才流动、质量评价、资金运作等功能;(2)促使企业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建立学会及企业协会;(3)建立与国际、国内相关生物技术孵化器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生产体系。(1)生产基地发展空间有限,基地建设落后于孵化器的建设;(2)成熟生物医药企业(尤其世界500强中的生物、医药企业和中国知名医药企业)建立独立生产、研究开发机构(分支)比较缺乏;(3)生物医药企业的生产体系的建于本区发展有限空间形成一定矛盾。
管理与服务体系。现在尚处于政府的宏观管理为主的时期,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战略规划与管理体系尚未形成;生物谷自身应企业化自主管理也处于初步阶段。服务体系的生物企业专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运作方式应该企业化以及国际化程度也比较低。
1.5青岛生物谷运行机制分析
现阶段青岛生物谷的外部资源整合机制和外部市场开拓机制更多地具有自发的性质,对国际要素吸引和国际市场开拓、营销的良性机制尚待加强。生物谷内部运行的激励机制、交流机制、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正处于建设之中,而建设初期的关键是如何激发生物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
1.6青岛生物谷发展判断
发展阶段。青岛生物谷处于发展的初期,其特征为:(1)具有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巨大潜力;(2)生物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要素处于聚集阶段;(3)生物谷孵化、服务机构正在完善,产业化基地初步确定;(4)生物技术企业、产品尚未正式产出,国际、国内影响尚不明显。
发展途径。青岛生物谷发展初期的途径是以政府推动为主,旨在培育其生存与发展能力,为其自主发展打下基础。
2、青岛“生物谷计划”简介
青岛“生物谷计划”是指:在国家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鼓励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背景下,依托青岛独特的海洋生物科技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城市区位优势,在青岛高新区政府与青岛海洋大学联合建设“青岛海洋生物科技园”的基础上,与多个国家级生物、医药科研机构合作,借鉴世界生物科技园取得的成功经验,在青岛东部山谷中进行专业规划,引导社会资金大规模跟进,实施技术与企业孵化并举,聚集大批生物与医药企业,建设青岛生物谷产业区。
青岛“生物谷计划”的基本宗旨是:以发展现代生物工程产业群为目的,发挥本地特色和优势,大力引进国际领先的现代生物技术人才和成果,努力建设卓有成效的创新服务与创业孵化体系,争取在10年内初步形成我国生物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产业高地。具体目标是:(1)2001年,生物高科技创业孵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入驻生物谷科研型企业30家以上;(2)2003年,生物高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基本完善,入驻生物谷科研型企业超过10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以上,争取1家以上企业股票上市;(3)2005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超过10家,争取有5家以上公司股票上市,技工贸总收入200亿元以上。
青岛生物谷的主要开发方向有:基因与遗传工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及天然药物开发、纳米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工程制品、农业生物工程。
3、存在问题总结
3.1青岛生物谷发展环境问题
青岛生物谷的发展在国际和国内都不具有超前发展的优势,需要其走后发创新和超越式发展的道路;青岛市的诸多潜在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如名牌企业的延伸与投入,疗养与医疗机构的纳入,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申奥城市的影响,会展经济的推动等。
3.2青岛生物谷深层结构问题
青岛生物谷文化与理念应如何在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管理决策和具体经营中体现出来,是解决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解决好政府管理、服务与生物谷自主运行的关系,是当前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3.3青岛生物谷组织结构问题
青岛海洋(生物)科技优势明显,而生物医药产业不发达,造成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生物技术企业孵化和生物医药生产等三个环节的不协调,可能会使孵化企业将来面临缺乏下游生产企业的问题。对技术、资金、人才的整合,尚处于相对自发的阶段,面临来自国际、国内对优势资源的激烈竞争,生物谷服务体系(生命科学研究院、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的资源整合机构需要进一步专业化和强化。对成熟企业、机构的整体(分支)引进不足,使孵化企业的产业化面临问题。
3.4青岛生物谷运行机制问题
现阶段青岛生物谷的外部资源整合、外部市场开拓、外部环境适应机制的建设需要提高到战略层次;青岛生物谷内部运行的激励机制、交流机制、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也应通过组织建设来加强。
4、对策与建议
4.1青岛生物谷自身发展对策
建立协调生物谷计划整体运行的企业化组织机构,对各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与组合,使其具备相应功能,以保证生物谷计划的成功实施;健全各资源整合机构和团队,加紧对资源的竞争,尤其是强化与技术源头的联系的分支机构;加紧建设风险投资机构和资金投入中介机构;建设专业化的青岛生物谷信息交流与交易平台,增加网站的专业化信息交流与技术、人才、产品交易内容;加强对被孵化企业的跟踪服务,强化相互间的正式与非正式联系,建立相应专业协会与行业协会;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协助引进成熟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与国际、国内知名生物科技园区及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关系。**
4.2青岛高新区应采取的对策
继续大力支持“青岛生物谷计划”,在扶植方式上体现规范化管理的特征,按WTO国际通行规则要求改革政府管理生物谷的政策与具体方式;支持和协助筹建生物技术产业孵化与创新服务体系(孵化、中介、咨询、融资、物业等),促进其按企业化运作;积极支持和促进生物谷建设的国际化合作与竞争。
4.3对青岛市政府的几点建议
将“生物谷计划”当作青岛新世纪初期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战略,予以全方位支持,结合青岛优势企业和知名活动(会展、节庆)进行宣传和推介;积极协调与“生物计划”有关的地方及驻青单位企业、机构,使生物科技产业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结合申办奥运会成功,积极鼓励和支持东部地区生产与生活设施的投资建设,为“生物谷计划”发展提供更为优越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2001中国高技术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6-38.
[2]LiuShuguang,ChenCai.ProgressofregionaleconomicgeographyinChina:acomparativestudy[J].TheJournalofChineseGeography.1999,8(3):257-263.
关键词:宁波金融、外资、英语复合型人才、金融+英语、就业
海洋经济背景下,宁波拥有令人艳羡的机遇和优势,但是在人才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例如,纯英语专业人才供过于求,而金融业英语人才紧缺。英语人才在金融人才资源整合方面始终存在缺口:很少有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会从事金融类职业;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金融类英语专业人才一直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
一、“英语复合型人才”概念的提出
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局势来看,中国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多,对英语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渐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有一口流利的英语。英语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优势则越渐趋弱。英语专业的就业取向为教育培训,翻译,外贸,公务员,或者考研。但是:(1)近几年的教师行业相对饱和,非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进教育行业难度较大;(2)翻译囊括笔译和口译,笔译相对枯燥,陪同口译相对不稳,目前翻译市场规模小;(3)外贸方面英语只是一种技能,企业更看重沟通,谈判,签合同的专业技能型人才;(4)公务员有关英语的职业少之又少;(5)考研是一个巨大挑战,语言学的纯粹研究,潜在价值也难于计量。
综上,现今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着就业不理想,竞争力大,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失业人数首位为英语专业,纯英语专业学生在社会立足余地较小。《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21世纪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态势,全国各地高校开始了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出现一些问题,1)学生专业知识不精,对英语学问的研究不透彻;2)毕业生过多,卓越人才缺乏;3)对未来就业方向的不明确,少有专业对口。虽然宁波高校对英语专业学生多元发展有所响应,但幅度有限,倾向于商务方面,少见金融、文化、科技军事方面的英语人才,依旧贴附于原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英语人才泛泛,鲜有特色。
二、宁波市金融业对英语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分析
根据《宁波市“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结合金融业的发展形势,建立规范的金融市场人才引进机制,健全金融业人才队伍的政策体系,将会培养出一只规模大、专业素质高、结构优的金融人才队伍。机遇同时也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竞争,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可以更好发挥潜力和优势。宁波市金融业目前正处于上升阶段,人才需求高涨,金融行业招收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同时,也放眼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如会计专业或中文专业。金融业的优秀人才供应缺口与改革创新,为金融相关的其他专业提供了一个新的竞争平台。
金融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是精通金融行业知识,高素质善沟通,熟练掌握英语。外资机构找到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较难,英语专业学生有机会涉足金融领域,而仅凭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非常有限,面对金融业的知识不足,需培养一批有兴趣有能力在学习英语外,能学习相关金融业务的学生。
目前,国家推出了金融英语证书考试(FECT,Financial English Certificate Test),考核金融专业人士的英语水平,为中国金融业提供金融英语水平给出行业参考标准,鼓励提高金融英语水平,更好适应对外金融服务。英语人才应及时了解金融业的需求并发展自己特长,结合市场发展情形放远目光,不拘泥于传统的就业形势;一方面给自己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满足社会需求。
三、高校采取的措施
目前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之下,宁波高校要着重考虑“金融+英语”培养模式,培养新型英语金融复合型人才,满足宁波金融业的发展需要。学习金融知识,培养“金融+英语”复合型人才,既能缓解英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能填补金融业对复合型人才的紧缺。现今,宁波高校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缺少,对其他课程延伸不足,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认为,以下意见对“金融+英语”模式革新有所帮助。
1)传统教学理念的改革
以往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趋于同化,注重英语基础的培养,拘泥于传统教育模式,与时代所需有错位。复合型英语人才不仅要精通英语,还要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如国际贸易、文化、历史以及证券、金融、等方面等知识有利于人才多样化。高校调整课程应顺应本地市场需求,明确就业趋势,意识宁波新兴的金融业所需和发展情况,学校在技能训练同时,注重学生“金融+英语”能力培养,结合不同师资力量和学生特点,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加培养,从基本的金融知识到与金融英语相结合,落实金融和英语课程,培养出金融领域需要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提升英语专业的素质和能力
现今的英语人才趋于同化,人才泛泛,真正优秀的英语人才寥寥无几。学校应加强对英语专业的研究力度,精确熟练掌握英语知识,摒弃“浅尝辄止”的学习态度,贯彻英语深入学习。有一定扎实基础的英语人才在学习金融学习就有明确的优势,接受金融英语也会更快入门。另外“金融+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除了听、说、读、写、译等基础技能外,在金融行业如果具备一定的母语表达能力,敏捷的思维和写作,将有利于金融方面的谈判协商。
3)“金融+英语”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开设一定的金融专业选修课
高校可以考虑从本校其他院系聘请金融专业讲师或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员给学生授课,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实地考察本地银行或证券公司的运营状况。校方应基于大一大二的英语基础知识,再为大三学生开设一些金融选修课和等级考试复习,既深化师资分配,又可对那些可能从事金融业的学生有所助力。相对于低年级学生,大三学生已获得了较强的语言素养,并学习了一些专业课程和文化课程,易于接受金融专业知识;阶段性地开设金融知识测试,可以为每年的FECT或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等做准备。
四、结束语
海洋经济背景下,宁波金融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金融业优秀、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紧缺是宁波金融面临的一大问题,另外市场对在纯专业的教育模式下的英语专业毕业生需求量日益减少。基于此,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对“金融+英语”的人才培养结合市场需求,遵循“强化基础、注重能力、多专多能、重在应用”的方针,除了扎实英语人才本身的口语优势,力求在金融方面培养能力,具备专业的金融知识,灵活金融思维,配合语言沟通优势,达到金融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
此文为浙江省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4R419030)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孙如凤,季春燕.复合型人才是对外开放的基础支撑,以宁夏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例,2006.
[关键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1-48-2
Explor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 Lijun
(Library of Zhumadian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 Zhumadian Henan 450000)
Abstract:Promot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vigorously is the important task of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building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is also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promoting the level of disciplines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in college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s the practi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alent cultivation.
Keywords:innovational and enterpris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 research
1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创新
大学能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长期以来这一深刻命题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界,如今的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学生入学时的热门专业,很可能到他四年后毕业时已变成冷门了,将专业选择的时间推后一至两年,可以使学生所学的专业与社会的需求更加贴近一些,在一定程度避免一些“冷门”专业在就业上的难度,进一步拓宽培养具有交叉学科基础的复合型人才的途径。专业技能的学习及发展,应当适应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生活需求带来的变化,根据它们的变化而制定相应的措施。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育的科研方式以及精英理念,将“为市场制定教育,以竞争力为改革中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适应市场的高技能人才[1]。以培养专业的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专业人才,以及过硬的专业技能,优秀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这里所说的“高层次”就是人们一直追求的“高知识”和“高学历”结合,从而忽视了他们的前提条件,即“专业品质”。
2 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大学人才的出口质量和社会期望的入口质量间巨大悬殊导致就业问题突出,市场经济对高等学校输出人才的要求有明显的实用性,即要求教育和需求对口,它所追求的人才标准是急需的“专才”。高校培养的学生应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在专业设置上要与河南省产业发展相适应,扩大相关专业的招生人数。随着中国加入WTO,据有关专家估计,动画专业、建筑学专业理工科、文科和艺术浑然交织、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河南省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立足于河南的省情,增加经济新的增长点,转移大量人口,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从近几年用人单位对大中专院校实际录用的人员来看,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国有、民营、合资企业,他们对于人才的要求有所相同,其中都把基本能力作为首要的,他们有积极学习、学习方法、有效地口头沟通、理解他人、积极聆听5项能力[2]。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独资/外资都把积极学习作为第一,有效沟通放在第二,学习方法第三,积极聆听第四,理解他人第五,而以往大家很重视的专业技能能力却排在之后。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更相信软性知识不易培养,所以,他们更注重学生在大学里环境熏陶出来的优秀品质,而我们所谓的硬性知识企业认为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但软性却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缺乏有效地论证与设计,科技创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明晰,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等不明确;二是由于缺乏有效地需求分析,人才培养机构的资源利用率不高;三是科技创新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不足,目前科技创新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现有的教育培养能力远不能满足实践需要。面对科技创新专业人才严重短缺这一现状,为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提供有效地人才保障,加强现行科技创新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行之有效地选择,通过优化科技创新专业人才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加快科技创新专业人才队伍素质与能力的提升。2010年5月4日,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创新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3]。
3 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各种类型的创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说,技术创新的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是重要手段,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市场需求牵引型”和“政府宏观引导型”两大类型。例如: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创新教育活动普及和提高、训练和竞赛相结合的创新教育原则,以统筹规划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教育、整合各类平台和资源为主要内容,建设符合学院实际、体现高校特色的创新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参与比例和总体水平,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4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及成效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从初步的试点阶段进入推广和全面普及阶段,形成了不同的创业教育模式,一些重点财经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在研究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了可行的创业教育模式。目前,很多雇主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基本工作能力,在麦可思-中国大学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中,在能力需求排名靠前的是基本技能、社交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4]。从用人单位对大学本科生和专科生比例来看,企业大多会优先选择本科生,这反映出企业对于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我们从市场上企业打出的招聘广告总结出,很多雇主首先看好基本工作能力。用人单位优先选择重点院校,有60%的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重点院校毕业生,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较看重毕业生的毕业院校,在录用公务员时,考生学历要求本科以上,对非河南生源的考生要求是重点院校毕业生,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都会是政府、企业优先考虑的院校。往往这两个院校基本都能很好地就业,而且很多企业只有在这两个院校招不够人数的时候才会选择其他院校。所以,这两个院校就业率在河南优于其他院校。我们还发现,大部分公司、企业,特别是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不仅对毕业生有一定的学历要求,还非常重视毕业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团队精神。有的企业根本不会考虑大专和其他的,因为他们认为本科生在很多方面都比大专和中专方面强。创业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和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培养创业型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以创业带动就业,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创业项目选择主要基于两点:一是适应市场需求,这样的项目占41.2%;二是对某一行业较为熟悉,这样的项目占29.5%。统计显示,选择开店和公司的毕业生占62.8%,这些毕业生普遍觉得选择一个好的项目,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甚至创造新的盈利模式,是创业的关键。选择开店和公司形式创业的毕业生普遍认为创业的最大障碍是资金和经验。而在实体店铺中更多的同学倾向于选择批发零售,选择制造业的比例较低,零售服务业要求较低的资金投入,同时在技术、管理上相对简单。另外,29.5%的同学是因为毕业后在某行业的工作经历使得其对该行业的业务流程较熟悉,在积攒了一定量的资源和资金后,开始考虑在该领域进行创业,这样创业成功的把握更大。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逐步形成由课内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跨专业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组成的较为完整的、分层次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并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在建设一批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建成了金融综合实验室和ERP沙盘推演室等综合性实验平台。为改进实践教学效果,在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专题项目”中连续立项专业实践教学和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多项,鼓励教师积极研究和改革实践教学。
5 合作共建,扩展创业活动基地
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政府部门之间合作共建,扩大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满足不断增长的创业实践活动需要。同时,要积极争取政府、风险投资商向学校提供资金,建立创业孵化器。对其施行“院领导-主管教师-创业小组负责人”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领导总体上负责孵化器的发展方向,提供创业基金和各种资源,为孵化器的发展搭建平台。
目前,许多高校现已基本形成以创新教育政策体系为保障,以创新教育课程为基础,以创新教育平台为依托,以各类竞赛为引导,以创新项目为激励的创新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 周石,冯彩玲.求职・就业・职业发展: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2] 赖新华.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第[J].茂名学院学报,2007(5).
大数据之“大”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就有人提出了“大数据”这个概念。近年来,“大数据”一词持续升温,很大程度上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内存计算的异军突起有直接的关系。
那么,大数据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呢?
从人类有文字记载开始到2003年,全世界产生的数据量约为50亿GB,到2011年,全世界每2天就能产生这个量的数据,而在2013年,全世界的数据每10分钟就能达到这个数字。
现在,互联网每天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产生的数据量可以灌70亿张的DVD,如果将这些DVD一张张叠起来,有7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由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生产的空客A380(Airbus A380)飞机每架拥有4个引擎,每半个小时共产生10个TB的数据,从北京飞到德国法兰克福大概需要8个小时,这8个小时一共会产生640TB的数据。
SAP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研究院总裁孙小群对《东方企业家》杂志这样说到:“数据是公司的生命。”
这些数据都是非结构化数据,其产生往往伴随着社交网络、移动计算和传感器等新的渠道和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用传统数据的分析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利用专业的数据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来进行。
全球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必须要关注到数据,并且利用好数据。企业用以分析的数据越全面,分析的结果就越接近于真实。大数据分析意味着企业能够从这些新的数据中获取新的洞察力,并将其与已知业务的各个细节相融合。
孙小群表示,目前全球云市场约为170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份额最大,占据110亿美元,而亚洲市场仅占17亿美元。预计到2016年,云市场将达到340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预计将占据200多亿美元,亚洲市场43亿美元。现在大数据发展非常迅速,随着发展中国家在云上面的需求迅速增加,亚洲市场今后的发展速度将会比欧美市场更加迅猛。
飓风与甜点
飓风与甜点,这是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却被大数据微妙地联系到了一起。
沃尔玛超市的分析人员发现,每次飓风来临的时候,手电筒、电池、蜡烛等商品的销量会急剧上升,人们需要购置这些物品来应付飓风,这很容易理解,而与此同时,一种袋装的小甜点“POPTarts”的销售量也会有明显的增长。这又是为什么呢?分析人员后来发现,这种小甜点的销售量之所以上升,一是因为美国人本身就很喜爱甜食,更重要的是这种甜点在停电的时候吃起来非常方便。因此,此后每当有飓风来临的时候,沃尔玛都会提高这种甜点的存储量,并将其和水进行捆绑销售。
沃尔玛作为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商,很早就开始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企业之中,自身建立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库,也是数据挖掘技术的集大成者。从很早开始,沃尔玛公司就非常注重对公司掌握的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发现规律,把这种规律提炼出来,用数据来模拟现实,然后实现对未来的预测。
孙小群表示,现在很多企业都以这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者深刻的洞见,为企业带来了不可计数的价值空间。一旦“不再追求精确度,不再追求因果关系,而是承认混杂性,探索相关关系”,“把思维转变过来,数据就能被巧妙地用来激发新产品和新型服务”。
那么,这种模拟现实的方式可信度有多高?
孙小群说:“数据可以模拟现实,但与现实终究是有差异的。”
数据的完整性对预测未来本身至关重要。如果要利用一份数据来对未来进行预测,那么这份数据必须完整,否则模拟出来的现实的可靠度就会大打折扣。
用大数据发现价值蓝海
挖掘数据就像开采矿井一样,当它的首要价值被发掘后仍能不断给予。它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而绝大部分都隐藏在表面之下。《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的作者舍恩伯格(Victor Mayer-Sch・nberger)先生这样写道。
大数据就好像企业的IQ一样,IQ越高,企业运营管理就会越高效。大数据时代对企业管理最大的改变在于:企业可以用大数据来发现价值蓝海。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数据能够应用的行业非常之多,IT、媒体、汽车、零售,甚至在医疗健康行业,大数据都能够引导出一大片价值蓝海。
孙小群给《东方企业家》举了个例子,以前,医院给病人确诊是否患有癌症的时候,最快都需要24个小时的时间,而现在有了大数据的应用,癌症确诊缩短到了仅仅几分钟的时间,为医生和病人赢得了大量宝贵的治疗时间。把事情做快,不仅能产生商业效益,也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医学界的另一个典型案例是,美国临床肿瘤学协会(ASCO)今年3月份公布了一个利用大数据帮助癌症治疗的项目,该项目将收集成千上万癌症患者的诊疗数据,用于指导对医疗系统内其他病人的治疗。癌症医生能像用谷歌一样搜索这个数据库,根据数据库内类似病例的治疗情况,获得诊疗策略的建议。
在不远的将来,SAP还会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政府部门的运作当中,以帮助政府部门解决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民生问题。根据麦肯锡的关于大数据趋势分析报告《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如果利用大数据实现政府行政管理方面运作效率的提高,估计欧洲发达经济体可以节省开支超过1000亿欧元(这其中尚不包括可以用来减少欺诈、错误以及税差的影响作用)。
美国总统奥巴马被称为“大数据”总统,在上任第一天,他的总统备忘录《透明和开放的政府》中就说到,“各行政部门和机构应利用新工具、方法和系统,在各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全面协作。”奥巴马政府和英国政府在大数据时代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大数据技术创造价值的能力已经在英国崭露头角。一份行业报告显示,英国政府通过使用公共大数据技术每年可节省约330亿英镑,相当于英国每人每年节省约500英镑。
孙小群在接受《东方企业家》杂志采访时表示,目前SAP中国研究院与交通部门初步达成了合作的意向,打算利用现有的数据来解决出租车打车、交通拥堵等问题。
大数据带来的价值蓝海,更多地依赖于数据挖掘和分析,而不仅仅是经验和直觉。
高成本的商业智慧?
尽管大数据分析可以让企业每天都能敏锐地感知到新的商机和空间,尽管有超过八成的人都认为大数据对于企业的商业智慧决策有积极的作用,但如今已经开始挖掘并利用大数据的企业仍然只有少数。
孙小群说,要让数据变成真正的商业智慧,需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要让数据透明化,让大家能够看到数据;第二阶段则可以形成互动,让工具来帮我们做出实时分析;第三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让大数据真正实现商业智能,让数据去预测未来,让数据去帮助企业模拟战略决策。”
然而,需要实现这三个阶段的高额成本就已经让部分企业只能望洋兴叹,很多企业管理者对这样大一笔的成本投资和耗时较长的数据项目的态度仍然处于保留状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很多大型企业都已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公司的管理当中。
那么,对于中小型企业乃至创业型企业来说,这样高消耗的大数据技术是否同样适用呢?孙小群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她说:“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使用量给出相应的可变成本,企业用了多少就交多少钱,也不需要另外购买硬件来支撑和运营。企业如果觉得成本过大,完全可以随时停掉这项服务。”
大数据决定性因素
当结构性数据变成非结构性数据之后,由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的特殊性,比如同一个账号会有多人共同使用,难免会对数据的精确度造成影响,因此,大数据只能作为企业管理者参考的重要因素,而无法成为企业是否成功的排名第一的因素。
根据淘宝的全国消费者消费数据显示,2011年网购比基尼服饰最多的消费者来自新疆和内蒙古这两个内陆省份,在新疆,每1000个人中就有7个人购买比基尼,超过了沿海地区的消费者购买比基尼的数量。新疆并不是沿海省份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新疆女人网购比基尼数量居全国第一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如何产生关系的呢?
研究人员认为,极有可能是因为新疆地区的线下比基尼销售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消费量的增长就体现在了电子商务这个平台之上。
关键词: 大学生; 能力培养; 市场需求; 人才观
中图分类号: G5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4-0124-03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人难,这个矛盾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教学模式远远适应不了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造成学生素质培养和就业需求相脱离。因此,高等院校如何按照市场需求培养在校生的职业素养,构建学校教育和学生就业市场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十分必要。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近几年来,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上升到660万人,201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再创新高,达到680万人,加上届没有就业的毕业生,2012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有750多万人。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预测,“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普通高校招生呈现继续增长态势,而企业对毕业大学生的需求增长不会高于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二、市场对大学生需求的变化趋势
(一)毕业生就业率平稳,但失业率呈上升趋势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社会就业与失业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客观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现实状况,又间接地反映了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
教育部历年公布的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比较稳定,2006-2011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77%、70%、68%、68%、72.2%、74%。但失业率呈上升趋势。麦可思的《2010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211”院校是22%,非“211”本科院校是33%。2006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主动离职(即俗称的“跳槽”)率甚至高达88%。在就业率稳定的状况下,如此高比例的离职率至少表明,大学毕业生对于自己的初次就业,有很多都是无奈状况下的临时性、权宜性的“不满意”就业。
(二)应届毕业生的工资水平趋向“民工化”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薪金水平是随着就业者受不同教育程度和劳动力供求关系而上下波动的。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毕业生数量剧增,劳动力供给增加速度远远高于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使得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2010年1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首届中国青年论坛上表示,近年来大学生和农民工的起薪差距在逐渐缩小,2003至2008年,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保持在每月1500元左右,但农民工的月工资近年来由700元左右跃升至约1200元。而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酬预期标准不断下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现象。
(三)应届毕业结构性失业问题比较突出
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吻合,从而造成继续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
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现在已经比较突出,正如2005年6月2日第一财经日报所警示: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即是这种结构性失业的写照。一些高校毕业生的知识技能难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
(四)用人单位的选聘更加注重大学毕业生的“专长”
在同等“专业”的基础上,用人单位更注重大学毕业生的“专长”,要求应聘者具有很好的所学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外,还应具备掌握诸如最新管理理论、公关和管理能力、计算机操作等复合型人才的“专长”。很多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不够过硬和不够全面,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实际应用能力差,缺乏团队成员所必需的合作能力、融合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从而造成毕业生缺乏市场竞争力。[1]
三、高校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大学生素质培养模式的建立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高校应该适应这一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教育改革步伐。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们以为,最主的原因就是大学生综合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相似化、产品标准化的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适应不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校建立一套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大学生素质培养模式,不仅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应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领域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牢固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培养人才的思想基础和先导。因此,高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只有真正树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才能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直接面对市场、尊重市场、适应市场。高校只有面向市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人才供需的“产销对路”,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毕业生就业。[2]
(二)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设置专业、建立特色品牌专业
为数不少的高校在招生中盲目追求专业大而全,对社会需求的变化缺乏深入的了解,从而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优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一些地方高校在扩招后投入跟不上,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师资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难以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可想而知。[3]
高校要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专业,切实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在增加专业设置时,要特别注意专业的就业前景调研,把握未来人才的实际需求,确定好专业教学改革及专业设置的方向和目标。高校如何扬长避短,办出特色,是当前乃至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方向。一所大学在确定特色品牌专业时,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根据西安已经成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散地,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承接东西、交流南北、贯通各方”的这一区域经济环境的优势,结合自身资源条件、特色优势等,创办了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品牌专业,并与上海世博会指定物流服务商——海程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知名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和实训基地,通过着力培养,一批基本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已被海程邦达公司确定录用,得到社会认可。学院物流专业已被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省级重点专业,专业特色品牌已牢固树立起来。
(三)课程设置和设计应该将就业能力提升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目前,高校大多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但对学生进入社会以后,如何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所需要获得的知识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缺少必要的培养。为此,在课程设置和设计上应该为学生提供实地感受“的工作环境,包括创业性的教育课程、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模式以及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课程设置和设计,把社会、企业的真实情境引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四)引入第三方的专业机构
引入第三方的专业机构,在美国、日本、韩国都有成功的模式。比如说在美国,有专业机构能够为学校提供专业的比如说帮学校设置课程体系,帮学校进行招生,帮学校培养它的教师的团队。比如说在日本,有专业的机构是可以把整个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的所有的服务跟资源外包出来的。引入第三方的专业机构会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因为作为高校来讲,既有它的核心价值所在,但同样也有其短板所在,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能够有更多专业机构介入到高校的学生培养和学生就业方面工作中去,这样,高校和专业机构扬长避短,效率会更高。[4]
(五)校企“双主体”对接,实现大学教育与职业岗位“零适应期”
由于受重理论、轻技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高校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实际工作能力不足、适应时间较长,这就要求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重新审视培养目标,走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构建校企“双主体”对接的创新型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掌握“够用”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把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实际技能,培养“零适应期”人才,实现“零距离”上岗。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与海程邦达公司开展合作办学之后,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压缩一些专业课程和理论教学课时,扩充了报关报检实务、物流专业英语等课程,每学期集中两周时间到企业进行现场学习,并在第三学年安排了为期9个月的顶岗实习,同时,用报关员考证替代了部分学分。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培养出一批素质高、技能强的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优秀学生,已经被公司确定录用,实现了学生“零距离”上岗。
(六)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多方共赢
2009年,西安石油大学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了共建西安石油大学的合作协议,为企校合作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学校的科研经费,从2000年的1800多万上升到2008年的1.02亿,这主要得益于和石油石化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5]
校企合作的另一成果则体现在学生就业率上,学校连续14年就业率在92%以上,而每年都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在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就业。
西安石油大学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校企紧密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从教学计划、实习方案的制定到实习学生的选派,都充分按照市场需进行人才培养。校企双方根据行业、企业和市场的变化,适时的将企业需求融入到学校课程培养体系中去,使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要求融入企业。
西安石油大学与合作企业开展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了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另一方面,企业在科研经费等方面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撑,校企双方形成了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链条。[6]
(七)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对2011届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0%多一点的学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比较模糊的认知和打算,有明确职业规划的学生不到30%,有20%的学生几乎没有任何职业规划目标。大学期间没有职业规划就意味着人生没有目标,当然更不知道大学期间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素质的培养。对此,学校应加大对在校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力度,使其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并且鼓励大学生以各种方式参与各种活动和锻炼,增强职业素养。
总之,高校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应该知难而上,真正树立起全新的市场需求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把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以及学生就业三者紧密联系起来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才能保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存霞,姬瑞海.加大课程体系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培养[J].职业,2011,(33):127-128.
[2]李宏伟.以市场为导向,提高高等教学质量[J].中国成人教育,2008,(3):122.
[3]王云波.关于高职院校品牌专业问题的若干思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00-101.
[4]石伟平,匡瑛.境外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经验及启示[Z].http://.cn/xgjy/zcjy/jyyj/yjlw/201101/t20110110_1014073.htm.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应当采取措施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自治区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开展和推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落实任期及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使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经济、产业和技术政策,进行资源开发、区域国土整治、城乡建设等活动,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公众等方面的意见,进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清洁生产、生态环境治理、废弃物资源化等方面的政策,鼓励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环境保护产业,构建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建设节约型社会,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环境保护财政投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支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产业投资和环境污染治理。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监督、检查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统筹环境应急处置工作,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对重点环境污染问题和违法行为,实行联合执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对环境污染的防治、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有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街道办事处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协助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第八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要求减轻和消除污染危害、享受良好环境、知悉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有权举报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的义务。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十条 环境保护规划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各种开发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环境保护规划应当严格执行,不得擅自修改。因保护和改善环境确需修改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原编制和批准程序办理;修改后的保护标准不得低于上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第十一条 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和修改,应当采取论证会、听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征询公众意见并向社会公开。上报审批的环境保护规划应当附有公众意见以及对公众意见采纳和不采纳情况的说明。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区域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划定或者调整本行政区域环境功能区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实施。
各专业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开发利用规划应当符合环境功能区划。
第十三条 自治区建立跨设区的市的重点区域、流域和海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防治措施。其他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由有关人民政府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应急预案,规范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导致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威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紧急情况时,所在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并通报当地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以及可能受到影响的邻近地区的同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因过错造成突发环境事件,导致他人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依法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时,有权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现场监测、调查取证;
(二)查阅或者复制有关资料,采集样品;
(三)责令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停止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
(四)查封、扣押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第十六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自治区环境监测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和环境监测数据库,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健全环境监测预警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等环境监测活动,运行监测数据库,并依法监督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活动。
第十七条 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和监测规范的要求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不得弄虚作假,隐瞒、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或者篡改环境监测机构的环境监测报告。
第三章 保护生态和生活环境
第十八条 自治区、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重要渔业水域以及生物多样性丰富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设置明显标志标识,并实行严格保护。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备用水源地的管理,防止饮用水、备用水源的污染;按照有关规定对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监测,并定期水质监测报告,完成水源地环境状况年度评估。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林业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主要河流两岸、水库周围等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区域,种植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植被的树木。
第二十条 自治区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
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确定本行政区域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定优先区域隔离带,建立并实行严格的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的保护和管理制度,并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重点排放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及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危险废弃物等集中处理设施周边土壤进行监测;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造成土壤污染的,有关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责令其限制生产、排放或者停产,并责令进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开展耕地土壤环境监测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对已被轻度污染的耕地实施分类种植指导,采取农艺调控、种植业结构调整、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措施,保障耕地安全利用;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将其划定为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建设、规划等主管部门应当合理规划被污染场地的土地用途,严格控制受污染场地的土地流转;未进行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未明确治理修复责任主体的,禁止进行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经风险评估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被污染场地,未经治理修复或者治理修复不符合相关标准的,不得用于居民住宅、幼儿园、学校、医院、养老场所等项目开发。
第二十三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建设。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城市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医疗废弃物和建筑垃圾集中处理设施。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城镇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并纳入当地社会发展年度计划,逐步在乡(镇)、村(屯)建设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第二十四条 工业园区建设应当符合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要求,通过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引导工业企业入驻,加强对排放重金属污染物、危险废弃物等重污染行业的统一规划、统一定点管理。工业园区应当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收集转运等防治污染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鼓励工业园区配套建设集中供热、供气系统。
第二十五条 油码头、加油加气站、储油储气库(区)和使用油罐车、气罐车等运输易挥发物质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并保持正常使用。
产生油烟、异味或者废气的餐饮服务、服装干洗和机动车维修等项目,应当设置油烟净化、异味或者废气处理装置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
第二十六条 从事畜禽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对畜禽粪便、尸体和污水等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防止污染环境。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以及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设置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一)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二)城市市区、镇和村庄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禁养区域;
(四)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水域功能区划的要求加强各种水域和地下水保护,加强对水体污染防治的监控,防止水资源枯竭和水质污染,对本行政区域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水体进行综合整治,使水质符合水域功能区划的水环境质量标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向水体排放、倾倒污水、废水等废弃物,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破坏。
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建设和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以及渔业生产等生产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置入海排污口应当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禁止在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海滨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以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海域新建排污口。
第二十九条 禁止向岩溶洼地、溶洞、漏斗、天窗、裂隙和地下河排放污水。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组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防止放射性污染环境事件发生。
第三十一条 建设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设施或者安装高频设备,应当符合国家电磁辐射环境保护规范,电磁辐射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
在已有的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设施或者高频设备周围,按电磁辐射环境保护规范和城乡规划要求划定的限制范围内,有关主管部门不得办理修建居民住房、幼儿园、学校、医院、养老场所等敏感建筑的审批手续。
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设施或者高频设备电磁辐射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应当采取措施降低电磁辐射值。经采取措施后仍达不到国家规定限值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责令其停止使用或者迁出。
第三十二条 引进国外生物物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论证或者安全评估,加强进口检疫工作,防止有害生物物种进入和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发现有害生物物种入侵的,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扩散、消除危害。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和无害化集中处置,逐步推广回收利用、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资源化利用方式,并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相适应的投放垃圾与收运模式。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减少日常生活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收集。
鼓励和支持采用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易消纳降解的包装物、容器,对可回收利用的产品包装物、容器、废油和废旧电池等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加强对塑料包装袋、购物袋生产、销售、使用的监督管理,并采取措施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购物袋。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废塑料污染的危害性。
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和销售塑料包装袋、购物袋。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地丢弃塑料包装袋、购物袋。
第三十五条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午间和夜间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时段内,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除外;
(二)高考、中考等特殊期间,在考场周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活动;
(三)将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废水排入下水道或者随地倾倒;
(四)在居住区、机关、学校、医院、疗养院等环境敏感区域从事产生粉尘、恶臭污染的露天装卸、堆放水泥、石灰、粉煤,露天喷漆和屠宰、水产品加工、生物发酵等活动。
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当持有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提前二日公告附近居民。
第三十六条 禁止在城市市区住宅楼、商住综合楼的居住功能区内,新建、扩建、改建产生油烟污染的餐饮服务业和产生环境噪声、振动污染的歌舞厅等娱乐业经营场所。商住综合楼的商业功能区内,新建、扩建、改建产生油烟污染的餐饮服务项目应当设置专用烟道,产生环境噪声、振动污染的歌舞厅等娱乐业经营场所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
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
第三十七条 在居民住宅区或者毗邻居民住宅的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唱歌、跳舞、健身等活动,应当控制音量,禁止使用产生过大音量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禁止夜间在以上区域开展使用乐器或者扬声设备的唱歌、跳舞、健身等活动。
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室内娱乐活动,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午间、夜间不得在毗邻居民住宅的餐饮等场所进行猜码划拳、喧哗等产生噪声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活动。
第三十八条 禁止在城市市区、其他人口集中区域或者环境敏感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甲壳素、骨胶、骨(鱼)粉、喷漆、塑料制品及其他产生恶臭污染的生产项目。
第四章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三十九条 污染物排放实行浓度达标和总量控制。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下达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进行分解,由各市、县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将本行政区域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内。
对超过自治区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自治区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任务的市、县,自治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四十条 自治区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浓度、方式等排放污染物。
第四十一条 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变更、延续、撤销、吊销、注销,应当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取得排污许可证,并不免除其法定的治理污染义务和其他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平网:
(一)排污单位纳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的;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建设要求的;
(三)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厂;
(四)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有较大影响或者位于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污染源;
(五)其他影响公共利益、需要重点监控的污染源。
对未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建设项目,负责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予通过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第一款第四项、第五项所称污染源,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容量、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等因素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自动监测设备管理运营单位应当保障自动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不得弄虚作假,隐瞒、伪造、篡改自动监测数据,并按规定保存原始监测记录。自动监测数据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确认真实有效的,作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依据。
第四十三条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国家环境监测规范的规定开展排污状况的自行监测或者委托环境监测机构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第四十四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定设置排污口和便于监测的采样平台,并安装标志牌。排污口和采样平台设置后不得随意变动。不符合排污口和采样平台设置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应当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整改。
第四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要求和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要求,制定操作规程,并保证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产生污染物的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使用。
已建成的防治污染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需拆除或者闲置的,应当事先报经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因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故障等原因导致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排放标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停止排放污染物,采取措施,保证污染物达到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排放标准方可排放,并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排放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重点工业企业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监管,检查地下水污染区域内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状况,评估有关工业企业及其周边地下水环境安全隐患,对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的企业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进行地下勘探、采矿、工程降排水、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等可能干扰地下含水层的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四十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单位运营其防治污染设施或者实施污染治理,并与受委托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环境保护责任。受委托单位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四十八条 建设项目应当符合相关环境保护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自治区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的污染控制,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建设,鼓励和支持无污染或者轻污染产业的发展。
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容量、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污染状况等因素,确定在本自治区或者部分区域内禁止建设和严格控制建设的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并根据环境质量变化状况适时进行调整。
第四十九条 固体废弃物产生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不能自行利用或者处置的,应当提供给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利用或者处置。
危险废弃物产生者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处置危险废弃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确需临时贮存的,应当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且贮存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并应当向所在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临时贮存的时间、地点以及采取的防护措施。
第五十条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时,应当采取措施防止粉尘、噪声、振动、噪光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在城市市区内,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工地应当设置硬质连续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措施。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渣土和散装物料应当及时清运,在工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或者洒水抑尘等有效防尘措施。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渣土和散装物料以及灰浆等流体物料应当采用密闭方式运送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运输车辆应当按照规定路线行驶。
第五章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第五十一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每年向社会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公报以及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情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布环境质量信息。
第五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依法将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环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等信息,通过政府网站、公报、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公开。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获取政府环境信息。
第五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定期公布以下信息:
(一)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名单;
(二)污染严重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名单;
(三)发生重大、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名单;
(四)拒不执行已生效的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名单。
第五十四条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向社会如实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
鼓励和支持其他排污单位自愿公开有关环境信息。
第五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接受并及时处理公众的举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环境监测机构未按照法律规定和环境监测规范从事环境监测活动,造成监测数据失实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隐瞒、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伪造、变造或者篡改环境监测机构的环境监测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对畜禽粪便、尸体和污水等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造成污染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对规模化养殖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处罚;对非规模化养殖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向岩溶洼地、溶洞、漏斗、天窗、裂隙和地下河排放生产污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处三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第六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在午间和夜间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时段内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高考、中考期间,在考场周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产生社会生活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由所在地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警告后仍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将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废水排入下水道或者随地倾倒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在居住区、机关、学校、医院、疗养院等环境敏感区域从事产生粉尘、恶臭污染的露天装卸、堆放水泥、石灰、粉煤,露天喷漆和屠宰、水产品加工、生物发酵等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八条规定,违法建设产生噪声、振动环境污染的娱乐业经营场所以及产生恶臭污染的生产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产生社会生活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由所在地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警告后仍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产生社会生活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由所在地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警告后仍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未安装并联网自动监测设备的,对不正常运行自动监测设备或者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导致自动监测设备不能反映真实排污状况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经批准擅自拆除、闲置防治污染设施,依法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停止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拒不停止或者逾期不改正违法行为的,作出处理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停止或者改正违法行为的次日起,按照原罚款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建筑施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工整治:
(一)施工工地未设置硬质连续围挡,或者未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措施的;
(二)未及时清运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渣土和散装物料的;
(三)未对施工工地内堆存的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渣土和散装物料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或者洒水抑尘等有效防尘措施的。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渣土和散装物料以及灰浆等流体物料未采用密闭方式运送或者未采取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或者未按照规定路线行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车辆不得上道路行驶。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重点排污单位未向社会如实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
第六十七条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六十八条 本条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午间,是指北京时间12时至14时30分;
(二)夜间,是指北京时间22时至次日早晨6时;
(三)采样平台,是指供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安全、方便地操作仪器的空间;
(四)城市市区,是指城市规划区的建成区域。
第六十九条 本条例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环境保护措施1.空调冬18夏26 全国节电上亿度
冬季的空调温度调至18度或以下。如您感觉有些寒冷可以多加件衣服,如此简单的举措就可以节约电力,从而减少燃煤发电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缓气候变暖。
夏季的空调温度调至26度或以上。大城市的空调负荷约占盛夏最大供电负荷的40%-50%,将空调的温度从22-24℃提高到26-28℃,可以降低10%-15%的电力负荷,减少4-6亿度以上的耗电量。
人在夏天出些汗是有利于健康的,能增强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功能并促进自身免疫。
2.灯泡换成节能灯 用电能省近八成
家中的普通灯泡换为节能灯泡,并且要购买经过国家节能产品认证的产品,您可以通过是否印有节字标志来判断。在相同光通量条件下,节能灯比白炽灯可节约电能80%,用于购买节能灯的费用,在(8~10)个月的电费节余中就可以收回。
3.垃圾分类不乱扔 回收利用好再生
在垃圾中,约50%是生物性有机物,约30%40%具有可回收再利用价值。20xx年,中国产生的六大可回收的废物量分别为:废钢铁4150至4300万吨、废有色金属100至120万吨、废橡胶85至92万吨、废塑料230至250万吨、废玻璃1040万吨、废纸1000至1500万吨。至今中国每年可利用而未得到利用的废弃物的价值达250亿元,约有300万吨废钢铁、600万吨废纸未得到回收利用。废塑料的回收率不到3%,胶橡的回收率为31%。仅每年扔掉的60多亿只废干电池就含7万多吨锌、10万吨二氧化锰。
4.不用电器断电源 节电10%能看见
家庭和办公室内的各种电器,如电视、电脑等,请在不使用时关掉电源。在待机状态下,电视机每小时平均耗电量8.07焦耳,空调3.47焦耳,显示器7.69焦耳,PC主机35.07焦耳,抽油烟机6.06焦耳。关掉电源这一小小的举动既可以帮您节省电费,又能保护环境。
关键词:生产程序 岗位需求 企业项目 创作实践 培养模式
本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探索以实践教学为宗旨的开放、互动、多途径参与企业项目和完整短片创作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进行全数字化动画协作生产综合实验及编写原创性动画教材等科研项目、确立以“一个主题,二个核心”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确定新的动画专业四年制本科课程设置方案、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制度完成结果的评价系统等七个解决之道,揭开高校培养动画产业高质量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奥秘。
1.问题的来由与高校现状
2012年6月,中国第三方高等教育质量测评与评估权威机构麦可思研究院了《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高校动画专业成为连续三年上榜的红牌专业。
是动画产业人才饱和?显然不是。随着中国动画产业的起步,产量在不断增加,制作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数据1,上海动画行业需急缺人才,在上海主要的人才招聘网站上,游戏美术设计师、影视动画设计师等职位开出的月薪高达8000 元以上,10万元以上年薪急聘的情况屡见不鲜。然而,企业即使开出高薪也招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数据2,重庆急缺数字媒体应用人才,影视、商业动画制作及多媒体制作等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超过10万人。很多企业尽管开出5000元以上的月薪,但应聘者还是门可罗雀,且专业技能达不到企业要求。 “合格动画人才太难招,公司不得不自己开设了动画培训中心培养人才”,有关企业负责人如是说。数据3,北京影视动画人才告急,目前北京已形成的6个动画游戏产业集聚区,急需大量创新型的创意人才、挑战传统理念与方式的管理人才以及将创意“产业化”及“市场化”的经营人才。
问题的症结是否出在近年来高校一窝蜂地开设此专业的现状有关呢?看看以下数据。
数据1,高校不管有无条件一拥而上,教学质量难以保证。1999年,全国只有2所高校开设,到2008年,全国约有447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1230所大学开设动画相关专业,学生人数达10万人。数据2,高校动画教育上动画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河南大学某学院副院长说,“每个学校都希望自己的专业齐全,追求大而全,师资力量最让人担忧的所谓动画专业,可能连老师都不一定对这个专业了解,师资力量薄弱,毕业生质量低,毕业即失业的人数自然就高。”河南一位动画公司的艺术总监接触过山东一院校的动画老师,说“有的老师连专业知识都弄不明白,咋能教出合格的学生?”
数据3,院校教育与中国动画制作机构的接口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听听学生的声音,郑州高校的一位毕业生,刚出校门已体会到现实的残酷。之前,他参加过几家动画公司的面试,每次都遭受打击。“学校里学的东西几乎都没用,面试时人家提的软件和基础知识,我们都没听说过。”他说,有时都不相信自己是学动画的。“现在工作中所用到的专业知识,80%在课堂上完全没接触过。”去年从郑州一所大专院校的动画专业毕业已在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工作的另一位同学说,他班上40人,一年后干本行的不到10个。在学校学的都是皮毛,一接触实际工作发现大学白上了。
这就形成了动画企业人才匮乏,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学生企业能用的不多,最终导致供需双方相互失望的状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由顾问波尼.阿斯科鲁德指出:现有的教育体系无法为创新产业提供应有的支持,教育体系并没有为毕业生提供非常安全可靠的就业机会。如何破解这个怪圈?如何培养企业有用的人才,我们提出以下七个解决之道。
2.解决之道一 从了解企业生产程序及岗位需求开始
动画产业由产品市场策划、产品生产及管理、产品营销、延伸产品生产及营销、动画教育等各层次组成完整的产业系统。冯.贝塔朗菲(L.V.Bertalanffy)强调,任何系统都是有机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其中每一要素的变化依赖于所有其他要素。从本质上看,产业整体功能的提升需要教育先行,提供具有创意又有各程序制作技术的复合型的人才,以之促进动画企业整体生产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动画教育系统的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目标实现等自身的结构与产业保持一种动态性平衡。
动画产品生产系统中的动画影片、故事漫画、多媒体产品等生产程序是大致相同的,高校相关人员对动画产业系统理解的偏差和对产品生产要素整体而有序的组织结构、特定的生产形式、生产程序等不了解所造成的。我们应该从教师了解企业生产程序开始,分析一部动画影片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再了解动画及相关企业的岗位需求。
首先是动画的前期创作:故事策划和文字剧本、造型设计、前期录音、分镜头台本设计。故事策划和文字剧本是一部成功影片的第一个决定因素。它包含创作者清析的市场定位,是写给那个年龄段的人看的,还是配合玩具等衍生产品的营销而讲的情节故事。造型设计是角色人物、道具、场景由构思变成可见图画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用Retas Stiudo、3dsmaxs
maya 、Photoshop、Flash、Sai 等相关软件完成去完成这些动画的前期工作。
分镜头台本是一部成功动画影片的第二个决定因素。把文字构思变成指导全剧生产过程的重要图画包含清析的各项指令,包括画面的构图、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动作pose与对白,每一个镜头的时间长度,特效处理以及全剧故事开头,矛盾冲突到故事结束的整体镜头的时间分割,我们既可以用Toonboom
story board,也可以用Story planner 等软件完成它。
其次是动画的中期制作:分镜头台本修改完成后,一部影片的整体架构就基本形成了。假如我们做成二维动画,首先根据它进行设计稿作业,按镜头的不同场景把台本分成相对独立的段落,列出具体的场景表。然后定出推、拉、摇、移等镜头运动的精确位置,按人物、道具的标准造型、场景造型制作人物和背景设计稿,定出背景移动长度及镜头重用和背景借用表。其间,我们要修正分镜头台本中连镜等方面错误的地方。完成后把人物设计稿交给原画设计人员进行动作设计,把背景设计稿交给背景绘制人员用Photoshop完成,3D部分交给3D小组完成建模、材质、灯光设置、渲染等制作程序,特效交给特效组完成。假如我们采用全3D的话,分镜头台本之前的故事策划和文字剧本、人物角色、道具、场景、前期录音和分镜头台本等与二维动画相同。然后我们在Maya软件中由建模人员制作出故事的角色、道具、在3Ds max软件中制作出场景的粗略模型,为3D分镜头台本做准备。再根据剧本和二维分镜头台本用粗模制作出3D分镜头台本。在台本中我们要确定摄像机机位摆放位置、人物角色基本动作及镜头的时间长度,再根据二维人物角色、道具和场景进行模型的精确制作。接下来对3D模型进行色彩、纹理、质感等设定工作。下一步是骨骼绑定、蒙皮。根据分镜头台本,对3D动画中人物角色等需要动画的模型进行动画前的一些变形、动作驱动等相关设置,为动作设计师做好预备工作并提供动作设计的解决方案。
动作设计是一部成功影片的第三个决定因素。原画设计,修型、动画、背景绘制的生产程序中,重中之重是人物角色的动作设计,它是动画影片制作的关键技术。无论是二维还是三维动画,原画的动作流畅和物体的质量感是基本要求,不单要表现角色动作中的预备,反应、缓冲等基本要素,而且要把人物角色的年龄、身份、性格和情绪等表现出来。接下来修型部门根据人物和道具的标准造型完成原画的修型工作。动画参照导演和原画设计人员确定的摄影表和动作轨目加中割或偏割动画。三维动画在完成动作设计后,根据前期故事和分镜头台本设计的风格定位,由灯光制作人员对动画场景进行灯光设置和材质调节,把握每个镜头段落的场景气氛。
再次是动画的后期合成:这是一部成功影片的第四个决定因素。二维动画的后期制作阶段是线拍、摄影表录入、动画扫描、人物、道具色指定、上色、特效制作、总检、合成(人景和声画合成)、后期特效、输出、录制。3D动画后期制作阶段是由特效、灯光设置、材质调节、各镜头文件分层渲染、背景音乐和各种音效创作,人景和声画合成、后期特效、输出、录制。后期合成我们可以用 After Effects 和Premiere
完成。
企业的岗位需求。一是前期策划营销和创作人才,包括故事策划、文字剧本、人物造型和场景造型设计师、3D人物建模设计师、3D分镜头设计师、前期录音师、分镜头台本设计师等。二是中期制作人才,原画动作设计师、3D动作设计师、场景制作人员、上色人员等。后期制作人才,包括特效师、灯光材质人员、合成人员,产品营销人才。动画衍生产品企业的人才需求包括网络动画广告设计师、玩具产品设计师、卡通服装设计师、卡通文具设计师、卡通饰品设计师、游戏美术设计师等等。
随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分众、精准、互动的数字媒体、手机载体、IPTV互动电视网,移动数字广播电视网等相继出现和互联网在全国的迅速普及,动画产业建立在这些高科技传输手段之上突破了传统的电视,电影等载体的束缚,使动画呈现出更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作为文化内容为主体的产业,全数字化动画内容产业是其高级形态,也是动画内容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其发展的动力与核心。作为动画及相关产业的全数字动画制作、影视编辑、多媒体设计、网页设计、游戏设计等行业众多泛动画岗位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3.解决之道二 常态性地组织教师下企业学习 使之成为制度性的教学行为
在资深动画导演、学院双师型教师的带领下,常态性地组织教师下企业学习,使之成为制度性的教学行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参观二维动画企业,了解二维动画从影片策划、分镜头剧本、设计稿到原画动作设计等生产程序,包括所使用的合成软件、导演和制片职责、公司生产管理流程。包括生产进度表,每一生产程序完成后的返修与通过、交接等。参观三维动画企业,了解三维动画从影片策划、3D分镜头剧本、角色建模、场景建模、骨骼绑定、3D动作、蒙皮、灯光材质、合成等生产程序。参观数字多媒体企业,了解网络数字动画、程序编写、后台管理等制作程序和运作要求。参观动画相关的衍生产品企业,了解下游产品的效果图设计、Cad图纸设计、模具设计、材料选择等,考察动画及衍生产品批发市场,了解产品最新的流行趋势及市场动态。
主要的做法一是在正常的教学期间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一是在寒暑假作为教学任务下动画和相关企业参观学习。通过以上的调查研究,使教师在拟定教学计划的时候更加切合实际,为学生所设计的动画作品提供一条无缝的接轨。
4.解决之道三
开放式互动型多途径参与企业项目和完整短片创作的培养模式
开放式、互动型、多途径参与企业项目和完整短片创作的培养模式是把高等动画教育子系统纳入动画产业整体系统中考虑、以创意、实用型动画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全新的人才教育过程。我们充分利用学院总共投资800多万建立的角色造型设计室、二维动画创作室、定格动画实验室(配备动画企业通用的线拍系统四套,定格拍摄系统一套,拷贝台60套。面对二维动画影片的原画动作检测、排表、背景稿及实验性定格动画创作、游戏美工设计等实训教学课程)、三维及数字动画实验室(配置有先进的3d动作捕捉系统,420台搞配置计算机。面向二维和三维动画短片制作的角色建模、3D分镜、骨骼绑定、3D动作、蒙皮、灯光材质以及建筑漫游等教学,除安装Retas studio
Toon Boom Harmony
Toon Boom storyboard
3Dsmax
Maya 主要软件之外,还安装Photoshop、flash、After Effects 、Premiere 等配套软件)。非线性编辑室(配备多媒体中控系统和高配置HP工作站、专业广播级摄像机摇臂、专业级防潮柜及AVID、大洋、索贝各两套后期编辑数字影像合成软件系统。面对动画及数字多媒体影像创作等实训教学)。数码影像创作室(配备60台机械照相机、多套传统摄影冲、洗、印设备,以及 80台数码相机和高清数字摄像机,面对摄影艺术及DV短片创作等实训教学)。图形工作站和苹果机实验室(配备HP XW8600图形工作站,多媒体中控系统,实物投影仪和相关专业软件以及苹果机38台,提供Photoshop、3DS Max
Maya
Retas studio
Toonboom Harmony
Toonboom storyboard、After Effects
Premiere 等软件,面对二维和三维动画实训教学。参与企业项目和完整短片创作的综合实验,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方法一,利用以上二维动画创作室和三维及数字动画实验室等设备,有选择地与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数字媒体以及玩具等其它相关产业企业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参与动画系列影片等项目制作生产。既可以是整部系列影片的前期创意设计,包括故事剧本的创作,分镜头设计,角色构想与设计,主要场景构想与设计,也可以是中期部分的设计稿、原画动作设计、背景制作、中间动画即补充帧的绘制,或者是3d角色建模、材质、灯光、动画、后期特效、合成等,而实验性的定格动画则与动画产品广告企业合作,使学生天马行空式的无尽创意与商业运用结合起来。游戏美术、数字媒体应用、影视及商业动画制作、影视合成等应用课程则同样与相关企业做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在这里,企业的导演、监制或策划部、设计稿部、原画部、动画部、背景部、后期合成部等各部门的主管成为我们学生最直接的老师。以之改变高校以课堂听课为主要形式,学生缺乏实习机会的现状,吸收英国高等教育模式,聘请这些具有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到高校来任教。改变高校自己关门操作,培养适应实际需要的人才。
方法二,以此同时,学院有计划地邀请著名动画区域企业总经理、导演、设计师、公司营销总监等负责人到学院作各项专题演讲,使学生和教师随时了解并了解动画产业急需大量创新型的创意人才、挑战传统理念与方式的管理人才以及将创意“产业化”及“市场化”的经营人才的现实及多变的产业态势。
方法三,常态性地组织学生考察广东动画城等覆盖动画研发、教育培训、生产制作、衍生产品开发、品牌授权、动画会展等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大型产业集群的国家动画产业园及其他相关企业。参与动画原创中心、游戏原创中心的生产。比如了解虚拟数字影棚,无需实地拍摄,不再受拍摄环境、气候、转场等因素的限制,只需将提前拍摄的场景或特效场景,在虚拟数字影棚内与演员即时合成,导演可以直接在镜头里看到场景和演员一次合成的效果,并可以及时对场景和演员表演进行调整,从而缩短了影视拍摄周期。
方法四,平时短片创作贯穿四个学年8个学期,最后,动画短片等毕业创作为重要的检验结果。在四年的约154学分,2772学时的课程安排上,动画专业方向和数字媒体方向的课程设置均突出动画创作这一重要课程,分别为6个学分108课时和9个学分162课时。加上毕业创作的10个学分,总共为16个学分288课时和19个学分342课时,加上课余及寒暑假的创作实践,形成创作动画作品为本的教学氛围。
方法五,鼓励学生组织动画创作团队,多渠道地参与国内外动画大赛和承接企业动画制作任务,使学生获得参与感与成就感。学生在这样浓重的创作氛围中,他们几人或10几人组成团队,竞相自发成立动画工作室。部分同学组织的动画工作室进驻在系教学楼,其余的分别在宿舍或依附教师动画工作室进行各自的创作。自《以学生业为导向,探索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获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以来,先后有近60个获奖项目。突出的有获“北京电影学院年度学生作品奖优秀奖”、 “中国大学生环境插画大赛银奖”、“二十届时报金犊奖JUST US品牌形象广告设计优秀奖”、“2012年粤港澳青少年反腐倡廉动画创作比赛优秀奖” “完美时空创意大师百家校园原画设计大赛优秀奖”尤其是其中08动画1班的一位同学漫画作品《ZOMBIE-A》获日本“第1届HEROS漫画大奖”鼓励奖,奖金十万日元。
5.解决之道四
积极进行全数字化动画协作生产综合实验及编写原创性动画教材等科研项目
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建立骨干教师工作室制,每个工作室约35平方,学院提供水电,照明,空调等基本条件,计算机及其他设备由老师和学生自己解决。在老师的带领下,工作室平时、节假日及寒暑假都无时间限制地对学生开放。我们进行无纸动画协作生产综合实验、系列动画短片创作生产及编写原创性动画教材等系列科研项目,我们分别用2年多的时间进行《舞马》第一集《塞外寻骥》、《胆小鬼》、《博士买马》、《小小幻想》等系列动画短片的制作。在此基础上进行《跨区域无纸动画协作生产综合实验》,这个课题实施的主要内容有:1.研究如何告别传统的拷贝台和昂贵的线拍系统,以最佳的软件组合实现较为低廉的影片级无纸化动画生产。2.实施以Retas studio软件为主打,结合toonboom story board 、
Photoshop
After Effects
3Ds max
Maya 组合成无纸化动画影片生产系统。3.以通过公司服务器FTP网络传输为主要手段,在加密保护的情况下进行跨区域制作团体之间生产任务的下达,生产作业进度、生产质量的检查和返修工作即时互动的操作实验。4.以B类影片级动画短片《郁闷都市》(时长约8分钟)的制作生产,在寒暑假实行远程跨区域无纸动画协作生产实验,在平时实行各生产程序相互分工协作实验。5.将总结实验中突破跨区域协作在具体操作上的种种困难,得出无纸动画生产最佳协作程序用于动画企业创立和革新,使公司投资利益最大化。课题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能将实验成果用于现行跨区域动画企业生产模式改革与创新,使社会各小型动画公司及个人工作室制作高品质影片成为可能。
在此基础上,完成《Retas studio实用教程》、完成原创性动画教材《动画素描与速写》2本,原创性《动画分镜头设计》教材也在编写中。《Rtas stuido实用教程》Rtas stuido和加拿大Toon Boom Animation动画软件公司开发的Toonboom Harmony一样,是目前在日本和全世界普遍使用的影片级二维动画制作系统,功能强大,宫崎骏、迪斯尼、华纳、环球等二维动画大片,几乎全是它生产出来的。我们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教材中Stylos、PaintMan、Coreretas模块中所有的角色造型、原画动作设计、背景设计插图和avi文件都来自于师生作品。《动画素描与速写》从动画影片创作需求的视角出发,结合长期从事的人物造型及表情研究,阐述动画素描与速写的基本要义。包括写实及可爱型素描与速写综述,人物表情速写,人物连续动作速写。道具素描速写,场景素描与速写等。其中开创性地进行人物连续动作速写、写实与风格化造型训练,使基础教学真正与动画专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之适应动画在时间动态中叙述故事情节及造型写实与风格化等表现形式的种种需求,为师生提供既具专业性又具前瞻性的实用教材。
6.解决之道五
确立以“一个主题,二个核心”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在此基础上确立以“一个主题,二个核心”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即以创意和表达的培养为动画教育的永恒主题。以造型基础为核心、以动画本体的专业基础为核心。
一个主题——创意和表达的培养是动画教育的永恒主题。创意是个体有目标的直觉、发现、预见、创造等心智灵感与技术的外化。一部影片或长篇故事漫画能否取得票房和读者的追奉,完全取决于前期的策划,生动故事和令人难忘的角色造型都需要创作者的心智、灵感和直觉创造出来,在动画思维里,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是创作者用幽默的眼光去感知并表现真实的社会系统,用奇思妙想进行故事架构、情节的设置。动画作品创作艰辛和反复显示创意过程的复杂性和耗时性。所有这些考验创意者除心智、技术、灵感以外的心理耐受能力。这种个人创造力的外在活动有创造财富与就业的潜力,而其潜力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生成而实现动画产业的系统化,使其显示产品价值的独特性、倍增性、娱乐性、休闲性、体验性不同于过去物体或物质产业的产业形态,而更注重精神和文化的创新,并将这种创新视为动画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核心。动画创意为王的本体特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表达是创意的外化。我们要把好的创意诉诸于动画特殊的镜头语言,运用镜头语言来叙述情节故事,在时间中流逝的活动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角色、美妙的音乐和动人的场景等外在的技术手段和艺术形式。所涉及文学创作、电影镜头语言、运动力学原理及时间的掌握、音乐创作、计算机软件运用等跨学科的本体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系统中的教学队伍建设、内容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研究与动画产业保持系统同构的对应关系。
二个核心,核心之一:造型基础。由于动画本体影像构成是以造型塑造为主要方式、区别于实拍电影的基本特性所规定,造型基础成为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动画的角色造型设计、道具设计、场景设计造型,都是以绘画造型能力为基础来完成的,对于人物角色结构、形体的整体比例特征、头部、手、脚的局部塑造塑造、人物动作设计、表情的刻画、性格的表现以及场景造型中等无一不是依赖创作作人员的造型基础。三维动画片中角色、道具、场景建模等工作、造型基础也是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核心之二:动画专业基础包含二部分:动画本体专业基础和相关计算机软件运用基础。
动画专业基础课程包括:⑴动画编导
⑵动画角色设计
⑶动画分镜头设计
⑷场景设计
⑸动画运动规律
⑹设计稿
⑺原画设计
⑻3D分镜头台本
⑼3D角色建模
⑽3D场景设计
⑾3D动作设计 ⑿3D渲染(含灯光设置和材质调节)⒀视听语言⒁后期合成与特效⒂动画制片管理基础 16) 网络动画创作
(17) 多媒体动画创作
(18)动画创作。相关计算机软件运用基础课程包括:⑴Retas studio ⑵
Photoshop
⑶ 3DS Max ⑷ Maya
⑸
Toon Boom Harmony ⑹ Toon Boom Story boar ⑺ Flash Max ⑻ After Effects d ⑼ Premiere
7.解决之道六 确定新的动画专业四年制本科课程设置方案
根据《高等教育法》和各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管理规定,我们在四年约160个学分当中设定33个学分为公共必修课,约120个学分来按排专业课程。其中专业基础课38个学分,专业主干课程36个学分,专业限选课18个学分,非限选课15个学分,实践课(含毕业创作)14个学分。设动画专业方向和数字媒体艺术方向,二个专业方向前二年安排专业基础课,后二年安排专业方向课程及实习和毕业创作。形成二年专业基础加二年专业方向的课程结构体系,见下表:
8.解决之道七
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制度完成结果的评价系统
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制度完成结果的评价系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措施一,检查“一个主题,二个核心”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以及动画专业四年制本科课程设置方案的执行情况,及时了解学院与动画及其他相关企业、学生三方对合作项目制作生产结果的评价,以动态的现念每年修改和补充课程设置方案。以创意表达为中心,重视造型、动画本体课程和动画计算机基础,力图改变高等院校动画专业课程结构和设置除了缺少动画主体课程,存在不适应现代科技和创新能力培养要求的问题。我们吸收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开设课程面广量多的经验,除必修课专业化外,尽量增加选修课,增大选课自由度,使学生在二年级以后按自己二维或三维或数字媒体动画等发展方向塑造自己,在学业上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主动权。
措施二,邀请合作企业总经理,导演,制作总监级各部门主管参与对学生职业等综合能力、教师参加企业培训的效果、动画创作实践能力、教学水平的评价,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主体的作用。改变以往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以统一、硬性、简单的要求居多、缺乏灵活性和宽容度的这种统一标准化的评价体系。改变学生疲于应付考试,成为被动接受机器的不良现状。激发学生动画创作的创新精神,促进他们艺术个性的长足发展。增加各动画企业对学生动画项目案例完成能力,如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能否顺利完成够项目团队的角色建模、材质、灯光、动画、特效合成等分工任务,工作方法、流程、标准是否符合国内外动画行业的基本要求等团队合作职业能力评价作为学分的评判标准之一。最终表现为优秀学生被专业动画企业录用的人数比例,其他层次学生被动画相关企业录用的人数。改变对教师的评价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轻实践、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对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业绩考评、各种评优评奖等评价,较高的科研工作和科技成果、专著、的数量外,强调教师动画创作能力及在动画创作中的领队作用,以及教育方式创新方面的业绩评判教师动画教学水平。改变那些长期致力于本科教学实践型工作且成绩突出的教师,比科研成绩较突出的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低的状况。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方式的创新。因此,这种评价机制不仅鼓励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发,而且对动画创意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措施三,教师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企业、学院评价相结合。每个学期进行一次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教师自我评价,每年度进行一次岗位职责情况汇报。利用学院网络管理系统,每个学期组织一次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评价。每个学期组织一次企业对教师动画创作实践能力、教学质量的评价。以此同时学院每年邀请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企业代表参加动画专业学科课程建设专项讨论会,以此增加学院、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
措施四,把跨区域数字化动画生产协作试验等科研项目运用于师生个人创业和小型企业生产测试。按照一般系统论整体性原理,动画教育系统必须保持与产业系统各环节的互动、动画教育系统中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目标实现等自身的结构与产业保持一种动态性平衡,才能培养企业有用的人才。从本质上看,产业整体功能的提升需要教育先行,提供具有创意又有各程序制作技术的复合型的人才,以之促进动画企业整体生产能力的提高。这就意味着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在主动与国内外动画产业相关科研、生产、销售等企业单位进行学术、技能等交流、掌握产业动向的同时从来就不应该被动地适应产业发展态势,应该发挥普通高校自身学术优势,进行各种动画专业软件的有效组合,再由企业对进行全数字化无纸动画协作生产综合实验结果作出可否在企业中广泛运用的评价。
措施五,动画教育作为产业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随动画产业的变化而变化,随动画产业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必须看到在文化形态上,动画是在全球化消费的社会形态下文化经济和产业,它是高度依赖文化创新,以创意为王的产业形态。在科技形态上,当代动画产业是建立在高科技网络传输手段之上的、作为文化内容为主体的产业,全数字化动画内容产业是其高级形态,也是动画内容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其发展的动力与核心。我们必须顺应世界潮流,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了解现代动画企业,进而评判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制度完成结果,以便作出相应的各种措施。
9.结语
A.全面理解动画产业由产品市场策划、产品生产及管理、产品营销、延伸产品生产及营销、动画教育等各层次组成完整的产业系统,常态性地组织教师下企业学习,使之成为制度性的教学行为。确立新的动画专业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案,建立培养制度完成结果的评价系统,解决院校教育与动画制作机构的接口问题。
B.从本质上看,产业整体功能的提升需要教育先行,提供具有创意又有各程序制作技术的复合型的人才,以之促进动画企业整体生产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动画教育系统的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目标实现等自身的结构与产业进行双向互动保持一种动态性平衡,高校教育系统应该避免被动地适应产业需要,利用高校自身良好的软硬件条件,积极进行全数字化实验动画创作探索、跨区域性数字动画协作生产实验、具有前瞻性的宏观现代动画理论研究等系列科研活动,都将使高校优秀的实验成果成为促进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助推剂。
C.教育部应该根据动画专业的就业状况,适当引导不符合办学条件的高校停止招收动画专业学生,集中优势辅助办学情况较好的学院,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高校。
基金项目: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探索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 立项编号 HZKJ201101。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
王伯庆 郭娇《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6月
[2]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012年就业“红牌”专业出炉 法学、英语等上榜2012-06-12[EB/OL]
[3]冯.贝塔朗菲 (L.V.Bertalanffy) .《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运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
[4]动画产业网
学生学动画工作难找 动画企业人才难求2012-6-20[EB/OL]
[5]詹姆士.奎恩 (James Brian Quinn) .《创新爆炸》[M]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3月。
[6]《中国动画产业年报课题组编著 《中国动画产业年报》[R]海洋出版社,2005—2007年。
[7]《中国动画》[J]2005年第12期 中国动画协会《中国动画》编辑部出版。
[8]《中国动画》[J]2006年第8期 中国动画协会《中国动画》编辑部出版。
[9]《中国动画》[J]2007年第5期 中国动画协会《中国动画》编辑部出版。
[9]奈德.赫曼 (Ned Herrmann).《全脑革命》[M]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1999年3月。
[10]新华网
动画现状 2008-9-12[EB/OL]
[11]文化管理传播网
世界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启示2008-3-13[EB/OL]
[12]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现代大学学分制功能新解2005-11-18[EB/OL]
[13]丹尼尔·阿里洪 《电影镜头语言的语法》[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6月
[14]唐·利文斯顿 《电影和导演》[M] 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1983年11月
[15]李子蓉.美、日、韩动画产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12期
[16]法律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法律出版社 2002年12月
[17]章莉. 中国动画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6年1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