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平面设计课程思政范文

平面设计课程思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平面设计课程思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平面设计课程思政

第1篇:平面设计课程思政范文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学习质量现状分析

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平面设计方向)创建于2004年,主要培养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计算机艺术设计基本技能,并能从事计算机平面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包装设计、室内设计、网页设计等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决定其能否成功就业的有力保证,所以在学习质量监控方面,从学院高层到系领导层面一直把关比较严格。计算机应用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专业技能较强、能体现出比较高的职业综合素质,但从最近几年的学生学习质量监控环节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现有质量评价体系已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学生发展需求

计算机应用专业现有在校学生主要由“90后”构成,“90后”职教学生从自身发展特点来看思想活跃、头脑灵活、有通过学习取得成就的渴望,但普遍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心,贪玩思想严重,而传统学习质量监控体系侧重点在评价学生的技能发展提高方面,忽视了“90后”学生的自身特点,学习质量评价的主客体之间存在了意识形态及理念的差距。所以现有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已经不适合现代职教学生了。

2.现有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生搬硬套嫌疑

珠三角地区职业教育和江浙沿海一带职业教育一起引领了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珠三角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培养目标的设定一般都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围绕企业生产展开,广东东莞地区经济目前正在转型之中,产业升级要求该地区职业院校也参与其中,现有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基本上是针对产业升级之前的中小企业服务的,部分内容过分依靠用人单位提供现成模版,存在生搬硬套嫌疑,把粗放型经济中的一些弊端带入了职业院校教学中。一旦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成功,原有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就不再适合时代的需求。

3.现有质量评价体系重结果轻过程

部分高职院校建校时间太短,但发展比较迅速,客观上就要求尽快通过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在学生学习质量监控细则方面设计的比较粗放,整体来说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监控,对于过程的监控力度不够大,这样就从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下降,存在消极怠倦的情况。

4.严重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以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为例,要求实现专业教育的开放性。例如,可以引入艺术设计类行业资质比较好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专业课程的设置针对学生技能素质的提升,以就业为抓手设计一套社会认可度比较高,覆盖面比较广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机制设计灵活、方案多样科学,这样可以一改传统的做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改革现有评价体系并建立科学的有地域特色的职业院校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1.改革的可行性

从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现有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来看,开始以教学改革为契机,大力建设和探索具有东莞地方特色的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可行性。首先,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手段改革势在必行,这从客观上就加速了改革的迫切性。其次,从大的地域来讲珠三角制造业发展迅速,各种企业及用人单位用工需求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改革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体系,从这两方面来看,在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改革可行性比较高。

2.改革的科学性探索

如何验证改革措施的科学性,首先要体现职业院校的特点特色。例如,传统的学习质量评价手段中较为重视的就是考试,通过考试来评判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但作为职业院校学生,仅仅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还是不够的,社会发展比较迅速,知识和技能会很快老化,如何保证让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技能能够不断升级,为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就要求建立一整套完整科学的、现代化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可以从企业及用人单位为源头,首先提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再以工作岗位及职业素质需求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必然要求要有良好的教学手段方法内容来实施,以实施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出发点,势必会催生一套与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应该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是否可以可持续性发展为重点,制定可以量化的评价细则,以数字的形式反应评价结果。使评价科学,可量化,操作性强。

3.改革的地域特色和专业特色探索

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质量,没有特色就没有质量。办出特色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区域性和技术应用性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首先,从地域来看,东莞作为珠三角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配备高科技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及其他电子学习产品来帮助课外学习。其次,学校周边的企业比较多,有利于学生的业余实践,由此学生的课外学习也可以纳入学习质量的评价之中,用量化的方式考核。再次,学习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学习,也包括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学习,理论技能的学习易于考核量化,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要考核量化就显得比较抽象模糊,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显得说教因素比较大,无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习质量评价这一块,可以通过设置譬如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环节,让社会参与对学生思想道德学习的评价,具体的实施细则有待于继续研究探讨。

第2篇:平面设计课程思政范文

Abstract: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others, the core fundamental skills promotion is underlying and profound in the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ccupation training of Vocational Students' core competencies, the graduate will get more career opportunities and better future. In this paper,one educational reform model was discussed and investigated.This model based on"action-oriented teaching","core competencies training" and "campus outside practice and research", is three-in-one and cooperative.One teaching program including serial training courses were designed for the co-operativ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major(Diploma).

Key words: core fundamental skills; educational reform model; curricula system

职业能力从特征上可大体分为两类,专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岗位能力是针对每一种职业本身,适用于某一类或几类具体的工作岗位。而职业核心能力指的是从事任何职业或在任何岗位都需要的一种基础综合能力,它主要指的是专业岗位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比如人际交往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更重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在职业发生变更或岗位发生变化时,劳动者依然具备的重新找到工作岗位并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它使劳动者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重新获得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系中,职业核心能力处在最底层,它是专业岗位能力的支柱,是承载其他能力的基石。努力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可以为他们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近几年过度以“技能”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社会适应力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就业质量差等突出问题已开始引起教育界普遍关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研究者对职业素养方面的呼声越来越高。职业核心能力与专业岗位能力并重的高职教育在培养宽泛性的背景下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的观念和措施都走在世界的前列,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其中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模式很具有代表性。美国确立了人力资源开发的五种“基本能力”和三项“基本素质”。五种基本能力是:合理利用和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和系统分析的能力;综合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三项基本素质为:基本素质、思维素质、个人素质。德国在人力资源开发中主要突出对学生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包括3个方面: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性能力。20世纪90年代,英国制定并实施了职业核心能力国家鉴定制度,首次明确了核心能力应该包括6个方面的能力:与人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与人合作能力(Working with Others)、自主学习能力(Improving own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信息收集应用(Information Technology)、数字应用能力(Application of Number)、解决问题能力(Problem Solving)。而澳大利亚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为:在工作及配合中有效的参与能力。体现为在工作中综合运用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它包括这样7个方面: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计划与组织活动的能力,与他人的合作的能力,运用数学方法与技术的能力,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使用新技术的能力。

参照和借鉴各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经验,我国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制定自己的核心技能标准,并初步确定了我国八项核心技能。除了参考英国提出的以上六种核心技能外,我国还提出了创新(innovation)和应用外语(Applic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两项新的核心技能。我国早在1998就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总方针: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综合能力为核心的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培养开发体系。并提出了完整的职业能力体系。

烟台职业学院的白世梅副教授提出了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该文献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调查研究,探讨了职业核心能力所需的素质,重新构建了高职商务英语的课程体系。但该体系仅限于对相关课程的更新的内容的改革,并没有提出相应的课程整体模型。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程舒通副教授结合能力本位设计的教育理念,提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竞争力模型。程教授的模型把职业竞争力分为三部分: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竞争力。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2职业核心能力划分的具体模型

本文以广东省高职教育研究院的课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DJY-2014-B-b104)中提到的以专业教学改革为基础,探讨“行动导向教学+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校外实践调研”的三位一体,互相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设计出了将职业核心能力融入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型。

3职业核心能力融入专业教学的具体方式

在职业能力划分的模型中,将职业能力分为专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而专业岗位能力又分为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分别对应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

为了更好地将这核心能力融入到专业能力中,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第一,专业基础课方面。专业基础课是学生为了胜任某一岗位群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在这部分,注重学生的外语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通过单门或几门课程的改革,渗透这四大能力的培养。比如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一门或几门课程的双语教学来实现,信息处理的能力可以在网站综合设计这些课程中体现,与人交往的能力可以在思政教学中拟设相关场景来实现,数字应用能力需要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如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等。

第二,专业核心课方面。专业核心课程中,通过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对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的训练。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注重通过启发诱导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实践来培养和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比如自学能力指的是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及思考,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注重学生本位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达到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具体形式上,可以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核心,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学习。与人合作的能力的培养,可以应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可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项目小组。一个项目需要一个项目小组共同完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形成最后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承担分析和引导作用,鼓励学生通过团队沟通自己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可通过角色扮演法或者情景教学法来实现。因为这两种教学法最为灵活,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他们在学校的学习中,既学会知识也学会做人。这当然对于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思想上抛弃以前那种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主动实现角色转换,即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学本领,最好达到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获得职业核心能力的目的。教师既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并敢于实施,又要将以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把教师由原来的“单一的授课教师”转换成学生的引导者和朋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是将基础能力培养和专业教学进行了有机结合,既符合高职的教学目标,又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4课程体系建设

4.1 职业核心技能课程体系框架制定

除了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外,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提升需要有一套可行的,系统性强的课程体系来保证。课程体系结构取决于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同时亦充分融入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这样培养的人才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核心竞争力也有大幅度提高,从而让学生对未来发展有更多的把握性。因此我们在原有的专业建设的基础之上,依据本专业特色,在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之上,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制定了“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

4.2职业核心技能课程设置

在职业核心技能课程体系框架制定的基础上,针对各岗位群如:网页设计师、UI和logo设计师、PHP程序开发员、网站后台设计师、平面设计师、网站美工、IT产品营销人员、电脑组装与维修、网络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站优化师等开设专业课程,如网页设计、WEB开发技术、jQuery开发、网页前端综合设计、网页前端综合设计实训、PHP+MysQL程序设计、PHP+MysQL项目开发、Python程序设计、PhotoShop+Flash、Coreldraw+llustrator、SQL SERVER、C#程序设计、ASP.NET程序设计、ASP.NET项目开发、网站搜索优化等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的课程。

4.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更好地将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专业日常教学中,我们在教学方式和考核上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创新。

1)模拟真实的企业项目过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站开发方向)的,有些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开展教学设计。如《WEB开发技术》课程以大量商务网站建设项目为课程案例,以真实的网站开发过程为例,展开教学模块和教学方案的设计,充分运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校内定岗实习等多种教学模式。《ASP.NET项目开发》则采用了项目组的组织形式,每4名学生组成一个项目组,其中一人担任组长。组长负责整个团队各成员的任务分工,以及对整个团队进行项目制作的进度的把握。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主要承担的任务是进度调控和问题的解答。

2)创意工作坊

实训课程对高职院校学生掌握所学课程的内容以及灵活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网站前端开发》课程采用的是“网页设计与策划创意工作坊”的形式展开实训教学,在实训中要求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比如《网页设计》、《PHOTOSHOP》、《WEB开发技术》等,制作商业网站,并与市场接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项目策划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3)“圆桌会议”+“专题式研讨”

目前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存在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的现象。特别是程序设计课程,因其难度大,综合性强,对前期铺垫知识要求较多等特点,有些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高难度课程的积极性,《PHP+Mysql程序设计》课程借鉴国际通行的教学方法,即“圆桌会议”+“专题式研讨”的形式,结合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策划思维与脚本创意的实战演练。

4)考核式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机试以外,在一些专业核心课程上,我们探索通过职业标准来进行具体的考核,这样可以搭建起知识和岗位的桥梁。我们按企业的要求制定职业标准,由学校结合岗位的需求及对学生进行考核。这些课程的考核一般可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过程的考核。教师对项目开展的过程进行考核,对各成员的表现进行观察评价;二是文档方面考核,项目组最后需形成一份书面报告,教师对报告进行考核评价;三是验收性考核。一般可以采用答辩的形式,由教师提出问题,项目组成员进行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好的了解到学生对项目完成情况,从而准确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