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产证券化优劣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各地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市资产经营公司等政府经济发展建设平台相继成立。地方政府对平台公司的定位,主要为三个方面:(1)城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主体,承担授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主要手段是资本运营;(2)城市基础设施及市政公用项目的投融资平台;(3)城市基础设施及市政公用项目市场化运作主体。
这些服务于地方政府城市建设投融资的平台,为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除了少数运作较为成功的大型集团之外,目前此类平台公司的运作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境。本文将分析类似平台公司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结合成功的标杆企业发展模式和路径,探讨总结出地方经济发展平台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
二、面临的问题
1.缺失决策自
平台公司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单位,根据“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就应该利用政府背景、政策优势和国有资本的雄厚实力,实现这些功能,逐步构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情况不是这样的。从国内城建投资项目决策的一般流程,可以看出,决策主体与投资主体脱节;投资主体与受益主体脱节,严重背离了“谁决策、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平台公司一般无决策自。
2.存在严重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资金流转方面。由于大部分平台公司的资产状况并不是非常好(指赢利能力),负债率也比较高(基本在75%以上)。政府财政投入有限、经营收益微不足道、建设投入持续加码,银行贷款不断加重,利息支付压力很大。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平台公司的资金流转经常处于“借新债还旧债”的模式之下,给平台公司主体的运作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业务结构不合理
根据我们对一部分平台公司的业务进行分析,业务存在以下问题:1、业务盈利性不强,多为政府项目、公共事业等业务。像城市道路、园区运营、公园、环境整治。平台公司巨额的债务,往往由公益性城建项目投入太多造成。它大大减低了平台公司的引血、造血、输血功能;2、有一部分资源运营型自主业务,但面向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盈利性不强。自身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三、优劣势分析
1.优势:以当地政府作为强大背景,拥有较大的资源优势:包括当地重要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总量优势:在企业规模、融资能力上有比较优势;政策支持:一般是当地政府的重点支持对象;品牌优势:在百姓心目中的可信度较高,在机构眼中信用度较高。
2.劣势: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存在一定问题,不易调动企业积极性;经营机制方面存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负担重,除了追求企业利益之外,还肩负着政府赋予的职能;竞争意识弱,面向市场竞争的意愿小。
四、标杆企业分析
以类似公司的标杆天津泰达公司为例来看其发展战略,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09年销售收入462亿元,总资产1399亿元。
战略核心:以“资源经营”为核心战略,“快速准确占有资源,高效低耗用好资源,利用优势创造资源”的战略
定位:以投融资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为核心竞争力;以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品牌资源为主要经营领域;以天津开发区和滨海新区为主要投资、经营和服务区域
战略描述:利用城市资源经营这条主线将各下属公司串联起来,产生“化蝶效应”,即泰达控股、泰达集团、建设集团、各专业能源供应公司和金融机构将分别扮演城市投资商、城市运营商、城市建设商、能源供应商和融资平台的角色。最终形成以土地为核心要素,以城市资源经营为核心目标的集投资、运营、建设、服务和资金保障为主线的“泰达”品牌下的城市一体化运营模式。
产业结构:通过产业整合,以重点管理全资和控股资产为突破口加强业务整合,做到退而有序,进而有为,最终形成七大产业布局。产业间围绕资源运营协同发展,形成了金融产业、实业投资、城市资源经营、公用事业、区域开发、专营领域、高档服务业等产业布局
融资平台:拥有六大上市公司和强大的金融产业,覆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
五、战略定位和产业选择
通过地方国控平台公司的优势、劣势分析以及标杆企业的研究,笔者认为此类公司应在战略定位和产业选择上遵循以下原则:
战略定位:比较适合做那些虽不能避免竞争,但要在高端领域有序竞争;虽不能形成垄断,但要有一定的社会背景;虽不能一劳永逸,但可以长期收益的投资规模大、社会门槛高、民间资本不敢干、干不了的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基础类的各项事业。
而那些一般性竞争领域,一般的制造业领域,各种关系复杂、繁琐的低端经营领域,则不大适宜。
产业选择:资源型产业正好符合这些标准:首先,其投资规模大,对企业获取资金的能力要求很高,一般的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实力;其次,进入门槛高,资源的获得涉及到与政府的关系、所拥有的综合实力,一般的企业没有这方面的资格;第三,回收周期长,一般的企业资金无法周转,只有大型企业才有这样的能力。如土地资源,土地的稀缺性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决定了其基础性的地位和保值增值的作用;金融资源具有高端属性,尤其在与产业结合的时候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国际上大型的财团多数走的是产融结合的道路;专营领域较一般的经营领域,市场竞争程度低而且收益比较稳定。
具体来看,以房地产和公共事业业务为例:
房地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城市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平台公司投入,但是地价的提高,周边物业的升值,平台公司得到的收益微不足道。因此,平台公司可以利用是政府国有独资企业的优势,结合城建项目的投资,将政府相关资源和配套政策转换为现实的经济回报。
六、融资保障
除应用较为普遍的的债权融资如银行借款、发行企业债之外,可重点考虑以下几种融资方式:
1.股权融资:以上市公司为平台进行资源重组,通过注入优质资产、资产置换和IPO等方式获取发展资金,用资金再获取更多资源,通过培育再把它装入上市公司获取新的发展资金,以此循环能够提高管理水平,提升资产价值,有利于理顺各种关系。如泰达控股从重组美纶借壳上市开始,持续运用股权融资的方式,实现良性循环,目前拥有六大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融资为其实现了造血功能
2.项目融资:为某一特定项目所安排的融资,该项目的现金流量和收益是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该项目的资产是贷款的安全保障。BT、BOT是常见的融资模式。
一、金融系统两种主要类型的比较金融分析
根据不同的标准,金融系统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目前惯用的划分标准是根据金融中介(主要是银行)和金融市场(主要是证券)在金融系统中各自所发挥作用重要程度的不同划分为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德国、日本是银行主导型的代表,而美国、英国则是市场主导型的典范。经济转轨国家进行金融系统设计的参照标准也主要就是这两种类型,但对这两种类型金融系统的孰优孰劣一直存有争议。
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具体表现为金融系统的筹资投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风险搭配功能。依据系统论中结构功能原理,不同的结构将会有不同的功能,那么金融系统类型不同,对应的功能也就不相同,这决定了市场主导型与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各有其优劣势。我们可以从金融功能的角度对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进行比较分析。
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的优劣势有:市场能有效迅速地传递信息,但也因此减少了对个人收集信息的激励。市场通过兼并以及激励手段提高公司的控制效率。与银行相比,市场在任一时点上都具有更好的跨域风险分担机会,许多人可以在同一确定时点上交易风险,并且可以通过资产组合多样化平滑风险,通过选择一些金融工具来对冲风险。在流动性强的市场上,投资者能迅速地转让证券,但同时也导致他们缺乏对公司施加严格监督和控制的激励。另外市场也往往带来更多的短期行为,即投机。
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的优劣势有:银行能通过有效收集和处理经济信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银行在动员资金和收集信息上更具有规模经济;银行能提供更好的跨时风险分担;银行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减少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主导型显示出其众多优势,但是也有很多缺陷。例如:银行保护长期与其保持紧密关系的企业妨碍了企业的竞争和创新;缺少监管和限制的银行可能与企业串谋,结果可能带来坏账和风险。
二、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趋同的国际趋势以及中间模式的思潮
在分析银行与金融市场时,许多学者把两者作为一种替代关系,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运用以及金融资产同质性的逐步强化, 市场与银行已经形成一种互补关系,这使人们认识到选择市场与银行均衡发展的必要性。市场与银行均衡发展会使得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和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最终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最具有说服力的是美国和德国金融系统互相借鉴,也在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的自由化与一体化对美国的分业经营提出了挑战,要求混业经营、支持全能银行的声音高涨。支持者认为全能银行具有诸多优势,如:信息优势、金融创新优势、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协同效应、风险分散效应等。而对全能银行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全能银行的特殊风险和利益冲突上,批评者认为:全能银行除了金融业务的一般风险外,还有多元化金融服务带来的特殊风险,如:不稳定性、风险传递、资本重复计算、不透明结构、金融势力集中等。另外,全能银行是由股东、债权人、客户、经理和职员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等众多利益主体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复杂利益系统,不同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追求,因而产生利益冲突。全能银行的支持者则认为:全能银行的特殊风险和利益冲突问题可以通过构建风险管理体系与监管体系解决。虽然争论仍在继续,但实际上最近几年美国的全能银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美国全能银行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来实现的,而1999年11月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则为银行的混业经营彻底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同时,经济的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对德国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市场-‘体化的深入发展使金融市场变得更为发达和活跃,从而对德国的全能银行体制提山厂挑战。其次,并购机制的有效运用也促使德国发展金融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并购机制在欧洲得到了有效的运用,这为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中的公司治理提供了除银行监督以外的另外一种有效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德国银行也在努力提高市场导向型的融资。
从以上美国和德国金融系统的相应调整中,我们看到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背景下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两种金融系统有趋同的趋势,属于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的国家开始重视金融市场的作用,提高市场主导型的融资;属于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的国家逐渐在减少传统的制度壁垒,组建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全能银行。
金融系统的趋同趋势带来了金融系统中间模式的思潮。如果经济体系中既有发达的银行,又有发达的市场,也就是拥有全面发展的金融系统,那么社会资源将会得到更有效地配置,风险也将会得到更好地转移和分摊,这种全面发展的金融系统就是已初露端倪的金融系统中间模式。我们可以把金融系统中间模式定义为:介于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之间的金融系统模式或全面发展的金融系统。
三、金融系统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控股集团化再造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个功能完善的金融系统必然会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系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控股集团化再造对于构建我国金融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商业银行金融控股集团化是我国实现金融系统中间模式的重要途径
我国金融系统属于经济转型国家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目前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银行仍然控制了大约80%的资金,在可预见的未来,银行仍将是我国金融系统的主导,但是我国银行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不理想,这从资产管理公司划拨的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就可见一斑;同时我国证券市场也很不完善,资源配置效率比较低,缺乏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就是明证。作为经济转型国家,我国的金融系统尚不发达,德国的银行主导型和美国的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模式都不符合我国实际,因此我们在设计我国金融系统的时候,要更多地结合我国国情,逐步探索一个最大限度发挥自身功能的金融系统。
通过对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趋同趋势和我国实际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金融系统发展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中间模
式。我国要实现金融系统中间模式就必须坚持银行和金融市场均衡全面发展。商业银行金融控股集团化不但有助于提高银行经营效率,而且成为银行介入金融市场的一条捷径,是我国实现金融系统中间模式的重要途径。
首先,我们需要继续重视银行体系的建设,千方百计地提高银行效率。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存在规模小、效率低等诸多问题,在这种大的格局下,商业银行发挥重要作用是必需的,也就是说,我国要实现金融系统中间模式不能采取削弱银行的做法,只能在完善银行体系的同时加速发展金融市场。从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情况来看,银行聚集了大量资金,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不同程度地存在资产质量差、资本充足率低、风险管理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根据世贸组织协议,到2006年底我国将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金融机构将享受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因此,加快我国商业银行改革,选择一部分商业银行组建成金融控股集团,提高综合竞争力,是当前我国银行业的迫切要求。
其次,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银行体系的支持。金融市场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中介的繁荣,我国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的发展应该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转轨国家来说,以证券市场为核心的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既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滞后,不但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还会导致整个市场机制的扭曲和变形。我国的金融市场起步较晚,所暴露的问题也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从短期内还是长期来看,金融市场发展都需要银行体系的介入和支持。在欧洲,商业银行是混业经营的,银行对金融市场的介入,对于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商业银行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将有助于银行规范有序地涉足金融市场,带来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双赢。
(二)金融控股集团化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两难局面下实现综合经营,提高银行效率
金融控股集团最主要的特点是集团控股,法人分业。控股母公司通过股权纽带对子公司进行联合经营、统一管理,控股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并分别经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业务。各子公司业务之间设置防火墙等内控制度,遏止内部交易并有效隔离风险,降低非银行金融业务对银行安全的威胁。在金融控股集团的框架下,原来的分业监管仍然有效,因而不必对原来的分业经营和监管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有利于实现金融经营制度和监管体制的平稳过渡。
相对于没有产权联系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金融控股集团内部的分业合作效率更高,合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更强。我国金融机构的分业合作由于没有产权联系,在合作中协调难度较大,因而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就是在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建立产权联系。我国目前实行的分业经营制度限制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控制、渗透,因而现阶段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建立产权联系的主要途径是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在纯粹的金融控股公司中,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金融业务子公司相互之间并不参股矿但均茁控股公:司参股或控股,因而不同金融业务子公司就间接有了产权联系,子公司在控股母公司的协调下可以通过一定的业务互动和资源共享实现协同效应,提高经济效率。
(三)金融控股集团促进银证合作的深化,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得到有效链接
我国资本市场相对货币市场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两个市场是相对割裂的,资金无法在两个市场中顺畅地自由流动。我国货币市场发展早于资本市场,银行体系通过银行存贷款成为主要的资金融通者,因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必须借助与传统的货币市场连通,吸引更多的资金人市,才能发展壮大。
在全球范围内,金融业已经进人了混业经营时代。在金融业务上,商业银行通过持有资本市场资产、提供证券抵押贷款、设立证券交易帐户、成立共伺基金采涉足资本市场。投资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进行长短期借款、发行商业票据、次级债券等吸收货币市场资金。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连通的产权渗透方式与各国金融发展的水平、法律、结构等密切相关,因而形成了金融控股集团、统一法人两种主要模式,而在我国目前分业经营的大环境下,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才是我们的现实选择。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和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脱媒的态势日益明显。论文探讨了金融脱媒的含义及成因,并分析了其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针对金融脱媒的趋势,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摆脱对利息收入的依赖,大力发展新兴业务摆脱对传统业务的依赖,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客户摆脱大客户的依赖三项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金融脱媒的发展趋势
(一)金融脱媒的概念
金融脱媒(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也叫“金融非中介化”,是指资金的融通、支付等活动更多地直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从而降低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传统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主要金融中介的重要地位在相对降低,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
金融脱媒一般是指在进行交易时跳过所有中间人而直接在供需双方间进行。因为存款人可以从投资基金和证券寻求更高回报的机会,而公司借款人可通过向机构投资者出售债券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削弱了银行的金融终结作用。
(二)金融脱媒的成因
从金融发展史看,大规模金融脱媒现象发端于欧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诱致性变迁(市场环境改变)和强制性变迁(政策、制度改变)两种力量共同推动作用的结果。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主要西方国家都发生了严重通货膨胀,市场利率大幅度飚升,而银行业由于忍受有关当局严格的利率管制,银行存款的实际收益率呈现负值,导致证券市场分流银行存款,进而分流银行信贷资产。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形势的发展,政策逐渐松动,金融混业经营缓缓启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金融自由化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的作用得到提升,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出现明显下降的脱媒现象。
商业银行在金融资产份额中的下降,导致其传统的借短贷长的稳定的利息收入模式受到挑战,不可避免地使得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大大降低。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就可能引发银行业的全面性的经营危机。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美国商业银行由于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脱媒的影响,经营业绩出现大面积恶化,利润大幅度下降,全行业亏损严重,破产银行和问题银行的数量急剧增加。
“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过程。银行一直是我国投融资体系中的主体,但近些年来,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出现一些“脱媒”迹象。
从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经济政策一直时松时紧,短期扩张与短期紧缩交替而行,使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呈现显著的周期性,而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政企不分。中国的经济成份中包含国有与非国有两部分,同样是整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受的待遇却大不相同。政府往往倾向于国有经济部门。虽然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国有经济部门无论在生产效率还是在产出增长方面,都远远低于非国有经济部门,政府依然感到有“义务”使其在就业水平等方面与非国有经济部门同步发展。随着国有经济部门对整个社会产出所作的实际贡献越来越小,继续履行这种“义务”势必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且这种需求还在不断扩大。由于财税收入有限,政府便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与信贷资金计划分配的方法,以行政手段控制国有银行的贷款方向,使信贷资金以低廉的价格流向国有经济部门。
相对而言,国有银行在有限的自主权范围内,当然更愿以金融中介的身份将信贷资金发放给高收回率和利润率的非国有经济部门。然而政府计划投向国有经济部门的那部分资金却因此而没有了着落,由此产生的不断扩大的非国有经济部门与国有经济部门对资金需求的缺口只能通过增长货币来填补,最终引发了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的威胁使政府意识到自己履行对国有经济部门的“义务”已经力不从心,由于软预算控制所造成的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的效率低下,最终可能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和整个国有银行系统的崩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通货膨胀,其中包括将部分国有企业私有化或者用裁员的方式来减轻政府的负担、减少货币供应量、将国有银行商业化等等。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减少对国有经济部门融资并没有相应增加对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融资,相反地,这部分融资也随之锐减,政府为控制通货膨胀所采取的紧缩政策正是导致金融中介“脱媒”的直接原因。这种局面的产生,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有银行对于贷款决策的顾虑加大。国有银行商业化以后,自担风险与自负盈亏的机制使其对风险变得敏感起来,在贷款发放方面显得更加小心谨慎。而非国有经济部门中的大多数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其风险自然要比大公司大,因此其得到的贷款也就自然而然不如以前。
第二,信息与人力资源缺乏。一直以来,国有银行对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贷款经验还非常有限,加上政府的软预算控制,使得银行对信息的收集与加工能力相对较弱。由于缺乏充足有效的信息来源和人力资源,国有银行在信贷项目的评估上显得无所适从,使得非国有经济部门更难得到国有银行的融资。
第三,对金融机构发展的严格限制。大量非正式的金融机构的出现,曾一度缓解了国有银行对非国有经济部门融资不力的局面,一系列创新的却不合法的筹资计划也曾被经常运用。然而作为经济紧缩政策的一部分,政府开始关闭这些金融机构或者限制其经营活动的范围,使得非国有经济部门丧失了可观的融资来源。
金融脱媒趋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金融脱媒的发展将给商业银行带来严峻挑战
1.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总量和结构造成负面影响。从资产业务的总量看,金融脱媒将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降低,银行贷款占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量的比重下降;从资产业务的结构看,更多的大型优质企业倾向于通过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方式来募集资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使有潜力的小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造成双重冲击。
2.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象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市场风险日益突出,且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在一起,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3.脱媒背景下优质大企业客户贷款将被资本市场迅速分流。随着股票市场以及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优质大型企业得以通过证券市场融资,银行贷款开始逐渐被直接融资所替换,大中型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逐渐减少。
4.创业板将进一步分流优质中小企业贷款。创业板对企业上市的条件比主板市场上市的条件更宽松,适合治理规范、经营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这些优质中小型企业是目前商业银行争夺的重点客户,随着融资渠道的拓宽,商业银行优质中小企业贷款将面临分流。
(二)“金融脱媒”的发展将给商业银行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1.同业存款、企业机构大额存款业务面临发展机遇。资本市场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的同时,相当一部分存款将以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自有营运资金存款、登记公司自有资金、清算备付金、验资资金存款等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以及企业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业银行。其中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增长与资本市场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资本市场发展越快,同业存款的增长也越迅速,规模就越可观。
2.融资融券、证券质押贷款等支持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新型融资业务将获得发展契机。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券商将可以以证券质押的形式为客户提供资金,银行可以借此开展针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新型资产业务。同时,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证券品种的日益增加以及证券市值的不断扩大,银行的证券抵押贷款业务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此外,投资者在交易中有对流动性和资金方面的需求,银行将会更有机会延伸其传统信贷业务的优势,为企业收购兼并、企业和券商承销业务、基金公司融资、机构的新股申购业务等提供过桥贷款等其他融资服务。
3.支付结算业务将获得较大发展机会。以证券市场的清算服务为例,商业银行可大力发展的领域包括,一级清算服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与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央登记公司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二级清算业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与下属证券营业部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三级清算业务—即个人投资者在证券营业部资金账户与商业银行存款账户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
4.企业理财、现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咨询类中间业务前景广阔。证券品种的增加,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多样化的资产组合,降低代客理财的投资风险,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吸引力。随着金融投资品种的增加,企业资产选择的机会增加,投资的专业性将增加,企业将更多地求助于专业机构为其进行现金、资产管理,为银行发展相关业务提供机会。
5.脱媒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管理风险。证券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管理风险提供了更为丰富、有效的工具。通过贷款转让、贷款互换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通过互换、期权、期货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通过发行债券、证券化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流动性风险。
6.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大有可为。首先,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功能特征存在着差异从而产生了合作的可能。其次,在综合经营仍然处在“积极稳妥”推进阶段、补充外源资本渠道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密切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层面上的合作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是一个较为经济、快速、可行的选择。
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的发展对策
(一)大力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摆脱对存贷利差收入的严重依赖
银监会2010年年报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中,净利息收入占比高达66%,投资收益占比达21%,手续及佣金收入达12%,其他占比1%。 净利息收入占比接近七成,这说明中国银行业的转型依然任重道远,因此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业务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
按涵盖的业务范围不同,中间业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间业务是指能为银行带来非利息收入但不影响银行表内业务质量的业务,如结算、、咨询等业务,这类业务不涉及信用风险。广义的中间业务还包括能为银行带来非利息收入但会影响银行表内业务质量的业务,如保证、承诺、承兑等表外业务和保理等表内业务,这类业务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发明显不足,美国银行业2006年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平均达到50%左右,一些大银行如花旗银行竟高达8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盈利能力不强。为了减轻脱媒对银行的冲击,银行必须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在完善结算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信用等级评估、担保、贷款承诺、与衍生产品有关等新型的中间业务,加大和扩展中间业务收入。
(二)大力发展以投资银行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业务,摆脱对传统业务的严重依赖
近年来,监管部门相继推出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等资本市场改革措施。金融脱媒趋势下的资本市场为大型优质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渠道和更低的融资成本。这种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一方面使得对大型企业的传统信贷业务的收益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使大型优质企业对商业银行的金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以结算、贷款等银行信贷为主的需求逐渐向融资安排、企业财务顾问、投资咨询等投资银行业务需求转变。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满足大型优质客户需求、抢抓市场机遇的必然选择。
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具有的优劣势选择适当的投资银行业务,其标准一是要充分利用商业银行在资金、客户源、网点、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二是要与商业银行当前开展的业务形成较强的互补性、互融性。商业银行应以以下业务作为当前拓展投行业务的重点:企业短期融资券承销、银团贷款、企业金融财务顾问、资产证券化业务。
(三)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零售业务等来扩大客户群体,摆脱对大客户的过度依赖
随着脱媒导致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大客户直接融资渠道不断扩大、议价能力不断加强,对银行贡献度也随之下降,商业银行通过依托大客户维持高速增长的局面难以再现。而中小企业市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对银行的贡献度随着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增强正在逐步上升,是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调整结构、增加竞争力、实现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已经不仅仅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而且是商业银行适应金融市场变化、寻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业务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符合小企业信贷业务特点的业务流程。小企业资金需求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因此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一方面要满足小企业信贷需求的特点,另一方面要做到风险可控。在这方面,国内有些银行已经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模式。例如,中国建设银行针对小企业信贷业务,引入工厂化的作业模式,建立小企业“信贷工厂”,并设立了客户筛选、营销管理、评价授信、信贷审批、信贷执行、早期预警等专业岗位。通过实行工厂化的流水线作业,在确保提高效率的同时,建立了前一环节始终对后一环节负责,后一环节始终对前一环节把关的监督约束机制,实现了对风险的全流程控制;通过实行“评价、授信、支用”三位一体操作模式,简化了小企业具体办理业务的手续,实现了在同一时间内对风险的全方位掌控。
2.建立适合小企业金融业务特点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由于大中小型客户在展业成本和收益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为激励员工向中小企业客户发展,建立专项考核激励制度势在必行。从历年不良贷款数据来看,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高于大企业贷款和企业贷款平均水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建立专项问责免责制度,要研究制定符合小企业经营特点的尽职免责办法和实施细则,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积极性,免除小企业客户经理的后顾之忧。同时,应针对小企业业务制定专门的激励考核机制和办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模式;阿里巴巴;资金来源;SWOT分析
一、阿里金融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茁壮成长,互联网小额贷款系统更是广受公众追捧,企业和个人在享受互联网小额贷款系统带来的方便与利润的同时,也必须给予其缺陷和风险一定的重视,在风云变幻的现代经济环境中能让企业经久不衰。阿里小额贷款业务是阿里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首先是数据累积时期(2002年至2007年)。早在2002年前后,阿里巴巴就开始通过淘宝、“诚信通”服务来积累其客户数据,为接下来推出的小额贷款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诚信通”业务主要针对它的会员的国内贸易。阿里巴巴雇佣第三方机构对注册会员进行评估并把会员在阿里巴巴上的交易诚信急剧公示,用以帮助会员取得采购方的信任,同时阿里也利用淘宝获取数据,这使得阿里巴巴掌握了海量数据。
其次是经验累积时期(2007年至2010年)。2007年阿里先后与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合作推出“e贷通”“易融通”等金融产品,为中小电商企业服务。阿里巴巴作为银行的销售渠道和信息提供者,不仅帮助银行进行了信用风险评估,还累积了一部分潜在的借贷者。2008年又推出了网商融资的平台,汇集了来自国内外著名风投机构的风险投资人,在贷款领域有了初步的尝试。
2010年至今则是阿里金融的独立发展时期。从2010年开始,阿里巴巴就尝试自己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并且在2011年正式与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中断合作,开始自己的独立发展时期。阿里小贷正式成立后就开始向部分城市的电商企业发放贷款,并且不断地进行资产证券化项目,以扩充贷款额度。
阿里金融的小额贷款业务正在日趋成熟。截止2014年末,阿里小贷发放的贷款已突破2000亿,其服务的小微企业为数量达到80万。
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金融业的领头雁,利用SWOT分析来研究阿里金融的小额贷款系统的优劣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非常的意义。本文通过严密的分析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拓宽营运资金来源渠道、弥补风险控制漏洞、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二、阿里金融的SWOT分析
(一)阿里金融的优势(strengths)
1.创新小微贷款模式
阿里金融拥有阿里巴巴巨大的交易数据库和强大的云计算能力,融合了淘宝网、支付宝和阿里巴巴B2B等媒体终端的全部数据资源,系统性的分析整理了每个小微企业的产品质量、经营范围、经营业绩等数以万计的评价指标,作为分析企业信用级别、偿债能力的数据基础,大幅度的降低了阿里金融的贷款风险。资金需求者只需要登录阿里金融的网页填写贷款申请,向网页平台提供贷款申请表和企业相关的证明文件,通过审核后就可以筹到资金。这种网络金融贷款的途径大大缩短了贷款周期,降低了借贷双方的资金流动成本。
2.营销方式精简准确
在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中,贷款成本较高,业务开展被动,只有在企业出现资金贷款需求时才会去寻找合适的银行进行贷款申请,银行出于被动地位,在无形之中丧失了很多的贷款融资机会。阿里金融的不同就在于,他可以运用自身的技术和数据随时洞察企业的资金需求信息,掌握了主动性,只要觉察出企业经营动态和经营状况出现问题就会有业务人员主动联系该企业,开展定向营销,这种模式使得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企业逆向选择的情况大幅度减少。同时这种营销方式也不再需要大量的广告费用和市场拓展费用,免去了资金在这一方面的浪费,在对小微企业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时,更是能够增加精准度,使数据更加真实可信。
3.风险控制手段丰富
贷款以后的跟踪管理工作对于小额贷款回收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贷款企业的金银框框和资金使用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良好的把握,才能及时发现该企业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快开展补救措施或及时回收贷款,阿里的风险应对措施及其完备,能很好的控制贷款回收的风险在较低的范围内。阿里对贷款企业的监控是全天候全视角的,客户的销量变化、差评的提高或是在线时间减少都能在阿里的系统内暴露无遗,类似于贷款企业的上下游企业、竞争对手企业等可能会影响贷款偿还风险的任何信息都能被及时的捕捉到。
(二)阿里金融的劣势(weaknesses)
1.小贷身份地位不明
我国小额信贷仍然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很多东西都还没有成熟,国家也没有明确的对其角色进行定位,更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来界定其法律地位。目前的小额贷款公司其经营的业务虽然与银行相似,但却没有相应的金融许可证来支撑它的地位,无法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其合法性和发展前景虽然有着一定的认可,但法律地位并没有被确认,身份地位尚不明确。阿里小贷公司作为一个金融公司却没有明确的金融机构的地位,没有办法用银行同业问拆借利率向银行去借款,也无法在缴税之前提取相应的风险准备金,无法享受金融机构的福利,处境非常尴尬。
2.资本规模限制资金来源
借贷资金的利息是小额贷款公司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只有当小额贷款公司拥有了足量的可流通的借贷资金,才能够不断地有资本利息收入,由此可知,小额贷款企业得以生存下来的关键因素就是充足的可借贷资金。但是在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是非常狭隘的,只能是股东所缴纳的资本金才能作为可借贷资金。这一点迫使小额贷款公司没有办法用较低成本来获得社会闲散资金,缩小了融资渠道和范围,直接导致了小额贷款公司没有办法持续经营,
即使小额贷款公司被允许从一家或者两家银行贷款,其资金紧张的局面依旧不能被改变许多潜在客户无法承受资金规模,降低了企业利润,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扩大规模和发展业务的能力。
3.转型阻力较大
在相关文件中提到,只有在小额贷款公司愿意,并且其占有最多股份的股东是银行业的金融机构的条件下,小额贷款公司才可以申请转变成村镇银行或者是贷款公司,这一转换条件严苛,能满足这要求的小额贷款公司屈指可数,想要转型,小额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困难要克服。与此同时《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中的要求更为严苛,他要求投资人只能是境内的商业银行或是农村信用合作社。阿里小贷在面对这种种的条件限制,想要转型尚有许多困难与挑战。
(三)阿里金融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
1.电子商务欣欣向荣
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增势迅速,近年来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一直保持着极高的增长率,从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至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小微企业选择依靠阿里巴巴这个平台来进行自身业务的拓展。阿里巴巴的会员数量每年都保持一个稳步增长的状态,2011年的年底更是突破5000万大关卡。在传统经销商和制造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采购和销售的同时,更大的市场――众多零售商户和个体户不约而同的加入电商行业,现淘宝天猫上的商家数量众多,他们全都可能成为阿里小额贷款业务的服务对象,因此,其潜在客户群体的庞大我们可以充分想象了。
2.小微企业贷款问题严峻
另一个方面是目前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非常严重,而根据二八定律可知,这一部分看似渺小的小微企业其带来的利润空间其实是巨大的,但是目前的发展现状说明,传统的贷款业务并没有利用这一部分资源,甚至是把它们拒之门外的。小微企业想要贷款,但是渠道非常受限,除了银行的贷款业务,自身的存款或是来自亲戚朋友的民间贷款,基本没什么别的渠道,而银行对这些规模小、财务状况不稳定、抵抗风险能力差的小微企业基本上是不支持向他们贷款的,因此小微企业正在寻找一条能够获得充分资金借款的出路,类似于阿里小额贷款业务这种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正好与小微企业的需求相契合。
(四)阿里金融面临的威胁(threats)
1.商业银行踏人电商领域,与阿里传统业务进行竞争
商业银行的趋利性使得其不甘坐以待毙,电商领域的高利润与高发展吸引了他们也涉足电商领域。由于电商领域的进入门槛比较低,金融大亨商业银行想要侵入这一块领域是轻而易举的,例如建设银行推出了“善融商城”,交通银行推出了“交博汇”,中国银行推出了“云购物”工商银行推出了“融e购”等等。
2.其他电商加快发展第三方支付与小微贷款
电商领域的巨大利润吸引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的进入,更有其他众多电商企业,例如京东商城、唯品会、苏宁易购等等,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开始重视小额贷款市场。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我们会发现,很多的电商企业推出的小额贷款业务的门槛都不高,只要小微企业提供相应的资料如身份证明和信用记录,最迅速的一天就能够获得信用贷款。可见,其他电商企业对第三方支付和小微企业贷款的逐渐重视对阿里金融的威胁是巨大的。
3.风险性与网络效应结合扩大风险
金融行业的风险与收益的正相关性是众所周知的,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把互联网的网络效应与金融的风险性相结合,更大程度和范围的扩大了风险,稍有不慎就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冲击,引起社会动荡,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
三、总结与对策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茁壮成长,互联网小额贷款系统更是广受公众追捧,企业和个人在享受互联网小额贷款系统带来的方便与利润的同时,也必须给予其缺陷和风险一定的重视,在风云变幻的现代经济环境中能让企业经久不衰。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每天都有新的概念在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被利用。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究竟如何是很难被预测的。小额贷款业务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究竟如何也是很难说清道明的。阿里金融,作为小额贷款公司的“领头羊”,面对的问题对于很多其他小额贷款公司都是由借鉴意义的。针对上面SWOT分析所得,进一步查阅资料分析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拓宽营运资金来源渠道、弥补风险控制漏洞、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一)拓宽营运资金来源渠道
首先,阿里小额贷款公司可以选择与银行业联合放贷来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也可以适当利用联保贷款和收益抵押贷款这些小额贷款的铲平来扩大资金来源:其次,阿里小额贷款公司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管理经验来加强小额贷款业务的创新力度,可以给小微企业提供科学的管理咨询服务并从中收取服务费用:第三个方面,阿里小额贷款可以适当的开发一些资产证券化的产品。
(二)弥补风险控制漏洞
小额贷款公司都需要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选择构建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参考一些银行的风险控制系统结合自身的特点构建属于自己的风险评估体系。同时也可以在贷款以后实施动态监控,根据贷款人的资本营运情况和经营状态来及时回收贷款。
中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一)完善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金融改革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的金融体系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与挑战。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定需要非常强大的、完善的金融系统来支撑。从整体上看,近年来中国一直保持着以中介贷款融资为主市场,证券融资为辅的格局,银行体系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同时,资本市场过小与银行过多的融资负担又使得金融体系整体发展水平落后,效率低下。因此,中国目前的这种融资体制不利于长远的金融稳定,经济增长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因此,改善中国的金融结构,使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互动发展,才能使金融系统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能力。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迅速发展的金融中介机构为资本市场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催化作用,而资本市场的激励作用又促进了金融中介机构的日益完善。所以,一方面需要加快证券公司、基金、信托、保险等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坚持发展资本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快银行类金融中介的改革,调整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逐步从综合经营走向混业经营。
(二)中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临考验
银行业作为一种服务行业,其服务特性更多地是体现在其中间业务领域。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的银行主要是依靠利息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各银行来自中间业务的收入比重都很小。
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之比从1930年代至今经历了高——低——高的轮回,这与美国混业——分业——混业的历程有很大关系。美国商业银行1934年的非利息收入与总收入之比为24.57%,198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非利息收入占比达到最低点,在1981年仅为7.09%:1990年后,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逐步增加,特别是1999年以后,占比上升到40%以上,2005年的占比为43%。其中,在2005年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收入占比不到20%,并且有下降趋势,大量的是其它非利息收入。其它非利息收入较多,与美国金融市场发达从而商业银行投资工具多、以及混业经营有很大关系。
与美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明显偏低,而且来源单一,主要来自于手续费收入。这充分反映了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特点,银行基本上没有来自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等方面的收入,只能依靠网点优势赚取结算、等收入;另外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银行也没有来自存款账户管理的收入。
目前,国际一流银行的业务结构中,投行业务基本上占总收入的30%以上。2006年全球十大投行业务排名中,以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等为代表的“银行系”金融机构占据了半壁江山,资本市场及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和潜力如何,正日益成为国际投资者对上市银行估值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市场结构、竞争格局和经营环境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实力强大的外资金融机构银行不断进入市场,使国内银行在规模与业务创新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压力。面对资本约束、利率市场化、融资结构失衡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国外混业经营的强烈冲击和严峻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向更广阔的资本市场拓展成为必然选择。
(三)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从事部分投资银行业务
虽然我国实行了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但实行的分业经营并不是绝对的分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交叉和合作,而且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加快,混业经营的步伐逐步加快,我国正逐步走美国类似的道路,即从混业到分业再到混业。
我国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目前主要通过银证合作方式实现。
银行与证券公司的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银证转账、基金托管、证券业务以及资金的合作。
银证转账业务主要是指证券公司通过银行网络进行客户资金的划转是指投资者通过银行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或者证券公司的网上委托、电话委托系统以及双方的自助终端等方式,实现证券保证金账户与银行储蓄账户之间的资金实时划拨。根据《证券法》第132条第2款的规定,“券商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必须全额存入指定的商业银行,单独立户管理。”随着证券公司管理的日益规范,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建立了托管银行的制度,一方面具有经济性,另一方面更强化了风险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基金托管是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商业银行作为基金的法定监管人,不但要保管基金的全部财产,办理基金名下的资金往来,还要监督管理人的投资运作、审核基金净值及基金价格。
证券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合作,开展“银证通”业务,即指在商业银行业务系统与证券公司交易系统相联接的基础上,以银行活期储蓄存款作为个人投资者证券资金清算帐户,通过银行电话银行或网上银行系统进行证券交易等相关业务,是为提供客户同时投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便捷金融服务。
资金合作,是指商业银行为证券公司提供合法资金。虽然,《证券法》、《商业银行法》都规定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但《证券法》同时又规定“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必须使用自有资金和依法筹措的资金”,因此,证券公司可以通过股票质押方式向银行借款。
商业银行可开展部分债券业务,但目前仅限于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发行、兑付和承销政府债券,发行短期融资券业务;法律上并不禁止商业银行在境外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包括成为资产发起人以及二级市场上进行投资;财务顾问业务,《商业银行法》和《证券法》对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财务顾问业务都没有禁止性条款规定;基金管理业务,200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要求的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可以进行证券投资。
目前商业银行开展的部分投资银行业务,为商业银行进一步综合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
2、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管理
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部门成立和运作的时间尚短,与行内其他机构和部门存在职能交叉和业务重合,业务流程和协作还需进一步磨合。一方面行内其他机构和部门与投资银行部门存在分工合作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许多项目上也存在竞争关系。因此,需要投资银行部门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借鉴国外金融机构的业务定位和竞争策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业务定位和方向,在此基础上,加大业务创新、组织机构、风险控制机制以及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创新,充分整合内部资源,实现投行业务与商业银行业务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未来金融机构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工行、建行、中行等国有商业银行近期都把投资银行业务作为今后主要的业务拓展领域,集中力量打开投资银行业务市场。而部分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也都已成立了投资银行部,从事除股票和债券的承销和交易外的投资银行业务。在实际操作方面,我国目前存在的投资银行业务品种少,发展较慢,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更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如何发展,如何寻求突破是各商业银行面前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重点
从美国金融业的历史看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如果说四大国有银行凭借其天然的规模优势和庞大市值具备了成为“中国花旗”、“中国汇丰”的雏形,而城市银行则凭借其区域性优势占据了地区银行的生存空间。而对于其它13家全国股份制银行来说,在中国所有银行中成为大型的综合性银行的银行可能只有一、两家,多数股份制银行都将分化为各种形式的专业化银行,在这一分化过程中,谁能最先找到自己的定位,建立起专业化的优势,谁就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胜。
因此,一般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时,应和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明确发展定位,与原有优势资源相结合,选择适合自己的业务发展模式,并将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与实现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打造核心行业,像投行一样的定制化服务,以及细化交易结构等。结合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不断创新,走出有特色化的、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在目前,商业银行可以从搭建的七个投行业务创新平台中进行选择,并结合内部的优势业务,向专业化发展,可以重点发展以下业务:
1、综合性资产管理业务
随着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的试点扩大,通过基金公司为富裕个人客户提供的各类理财服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票据投资、委托贷款等业务;加上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原有的外汇理财、人民币理财以及衍生工具理财产品,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覆盖不同风险和收益的理财平台。将资产管理业务进行整合,并进行联合营销,将满足不同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需求,并为客户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将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并购业务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但随着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之间的整合和行业之间的整合,许多并购行为将发生,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并购提供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并购提供所需资金。
3、专业化行业金融服务
通过对某一行业的发展进行充分研究,围绕行业发展的价值链,专门为该行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不同的资金需求方案,形成自己的业务特色,进行专业化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以及管理服务。如民生银行投资银行部开展的“封闭式房地产项目”就是属于此种类型,围绕房地产的开发提供全方位的资金需求,同时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将风险控制到最低。
此外,探索探矿权、采矿权抵押贷款业务,并对矿产类公司的价值链进行规划,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方案。由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资源的逐步消耗,其价值越来越体现出来,目前矿产资源的价格在近年来一直保持持续上涨的趋势,行业的风险较小,但市场价值却非常巨大,发展潜力高。
4、股权直接投资
直投业务特别是对拟上市公司的投资利润收入丰厚。从国际上看,直投业务是国外投行的重要利润来源。如高盛投资中国工商银行、以及2006年收购西部矿业3,205万股权;摩根斯坦利投资蒙牛并运作公司上市,之后获得了巨额的投资回报,其投入产出比近550%,而对平安保险、南孚电池、恒安国际、永乐家电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的投资与套现均非常成功。从有关数据可以看出,高盛投行业务的PE的账面价值在2006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类PE业务增长近78.22%,发展迅速。
从国际上的私募股权投资(PE)情况看,国际上的PE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势,出资人45%来自于养老金,10%来自于银行、保险公司,还有12%来自于个人和企业。
随着国内创业板的即将推出,将出现更多的投资机会。目前,信托公司已经被批准进行PE投资,证监会也批准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两家证券公司开展直投业务的试点。
因此,虽然目前银行资金不能直接进行投资,但可以通过信托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的通道间接将资金进行股权投资,获得更多收益。
5、资产证券化业务
关于商业银行如何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推行结构化融资。
总之,由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无论是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风险控制,还是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与现有的商业银行体制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详细分析自己的组织结构、业务特色、风险控制能力以及与专业投资银行相比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上所具有的优劣势,根据投资银行的行业特点进行相应的管理变革和产品创新,为投资银行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建立具有投行竞争力特点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起一整套与商业银行原有的、保守的风险管理制度不同的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制度,在规范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风险;同时,还需要加强投行部门与行内其它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加强和行外的机构进行合作,有效规避政策的限制和监管风险,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综合优势,不断完善和整合投行业务平台,不断推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在竞争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为今后进一步发展综合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未来营销战略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把投资银行业务作为今后业务发展的主攻方向,并利用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和声誉开展业务,在项目融资、银团贷款、财务顾问、收购兼并等投资银行业务上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业务的开展,内部资源的整合,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营销时,应在考虑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重点从以下方面的实现突破。
1、投资银行业务营销应结合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发挥自身优势,实施长远规划。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业务运行和市场开发能力等方面还不成熟,客户也有一个接受和适应的过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加快,投资银行业务今后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因此,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投资银行业务营销工作,在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规划上,要树立长远目标,制定适合本行实际的长期发展战略;同时,要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信誉、客户资源、机构网络、资金实力等优势,积极开展融资、理财、并购、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2、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营销应以客户为中心,在拓展业务上实施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战略。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营销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开发多元化、系统化的投资银行业务产品,为客户设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对客户实施多元化营销策略。同时,要针对VIP个人客户和重要公司客户进行专业化营销,为客户提供专项服务、个性化服务。
3、商业投资银行业务应树立特色观念,在实际运作中实施品牌战略。目前,各家金融机构都在瞄准投资银行业务市场,如果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要树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这是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营销的“重中之重”。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需要都根据各自在不同领域的优势,不断创新,以便在今后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营销时有所侧重,注意树立“品牌意识”,在某些投资银行业务的领域中突出各自的“品牌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抢占市场份额,创建具有本行特色的投资银行业务品牌。
4、投资银行业务营销应统一集中管理,在业务管理上实施团队营销。目前商业银行内部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参差不齐,大都分散在各业务部门,各地分支机构的发展程度也不均衡。随着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今后商业银行应对投资银行业务要集中统一规口管理,不能归口的,由总行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协调;同时总行投资银行部应加强分支投资银行机构的业务联动,通过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争取优质高端客户,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此外,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营销时,应注意实现多目标营销并重,尤其是对优质客户的业务要实行交叉营销,形成投资银行业务和传统银行业务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在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业务的品牌、资金、业务网络、客户资源等优势的同时,需要整合行内、行外以及证券公司的业务资源,制定长期经营战略,全力打造投行业务品牌,通过管理、机构、产品、业务流程、销售、人才规划等全范围的创新,构建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结构合理、风险可控的经营管理格局。
(三)经营战略和目标模式
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需要通过对商业银行业务的特征、优势和投资银行业务的特点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从投行业务发展全局出发制定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
鉴于银行业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商业银行内部对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有一个逐步认识、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以下经营战略:
1、建立业务管理机构
鉴于当前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松散、自发性较强的现实,商业银行有必要按市场导向重新考虑内部职能机构的设置,建立独立的专门投资银行业务管理组织机构。当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为大力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商业银行可在总行层面建立按事业部制运作的投资银行部,给予投资银行部相对独立的经营决策权,以有效把握市场机遇,充分调动内外部各种资源,对投行业务实行系统的策划、拓展和管理。
2、进行准确的客户定位和客户需求挖掘
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客户定位应建立在现有客户分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客户的综合特征,分析潜在需求,作出准确定位。从商业银行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出发,投行业务的开展应以公司客户和VIP个人客户为主要客户群,以大型优质企业为当前重点发展的客户,以成长性良好,与银行服务实力相匹配,具有潜在投行业务需求的中型客户为未来重点业务开发对象。
3、多元化业务组合战略与重点业务战略相结合
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初期,需要构建相对平衡、能够带来稳定收入流的多元化业务组合;随着优势客户资源的挖掘,逐步形成了优势业务,此时,需要优先发展那些具有发展潜力巨大、客户资源聚集的业务,逐步形成某一业务领域独特的经营能力和经营特色,并形成较大的竞争优势,培育出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树立自己的品牌。
4、全面创新战略
这是塑造大型专业化投资银行核心竞争优势的决定性战略之一,需要在制度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等三个领域协调展开。在业务和产品领域方面,首先结合传统商业进行产品创新,拓宽业务领域,重点放在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业务领域,开发高质量的全新产品;在制度创新方面,重点建立和完善组织结构创新、决策体系创新、业务流程创新、风险控制和财务监督体系创新以及资源分配与共享机制创新方面。
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一方面,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并促进两个业务的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增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投资银行自身业务的发展,打造出业务品牌,随着政策的放开,通过投资银行业务资源的整合,将可能成为独立的公司,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中心。
5、业务整合
为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优势,快速有效的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建立投资银行部为核心的投行业务运营平台,采取相应的策略有效的整合内外部资源,对业务进行整合,准确的细分客户并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6、核心竞争力培育
综合化经营的着力点,就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为客户提供不断创新的综合化金融产品,来提升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同样,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也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利用商业银行的优势和内部管理来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四)业务流程管理
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需要在执业规程、业务流程、管理与决策方面遵循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市场化原则。在业务操作中,需要进行业务流程管理,以防范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在投资银行业务流程设计中,首先应当弄清楚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围绕产品的信息流、物流和服务流这三个主要方面而进行设计,找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一般而言,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来说,能够创造核心竞争力的是“研究报告和解决方案”和“提供资金”。
一般来说,普通投资银行业务项目流程包括了信息收集、项目立项、项目实施和优选、内核、方案实施、项目总结等,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具体业务流程。但从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来看,可以根据项目的类型进行流程管理,如将业务分为顾问类(如财务顾问、投资、理财顾问)、操作类(并购、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处置等)和融资类(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结构融资、过桥贷款等)来管理。
对于总分行结构下投资银行组织结构,根据项目的来源、项目规模和难易程度采取的业务流程管理也不相同。首先,总行设投行业务管理中心(负责全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组织和协调),分行设投行业务需求处理平台(负责集中辖区内客户的投资银行业务需求),并建立授权制度,按照品种、风险程度高低、金额大小、操作程度难易等标准来界定相应权限,确定总、分行经营种类与额度。其次,将业务需求分三类:分行解决类、总行解决类和外部解决类,然后分类实施处理。分行解决类客户需求,由分行组织业务团队,按照我国商业银行制定的业务模式和质量标准提供服务;总行解决类客户需求,由总行在全行范围内组织团队提供服务;外部解决类客户需求,由总行负责联系海内外专业机构。
(五)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的品牌定位及品牌管理
作为从事高风险产业的商业银行。历来都非常重视信誉,把信誉作为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优良的信誉是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先决条件,可以获得投资者的信赖、取得筹资者的认同。同样,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并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市场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中得到很好的落实及突出品牌的顶尖特性。所以,商业银行的信誉优势和产品品牌都将有助于投资银行业务介入市场并得到商机。
但是,由于投资银行的业务产品是结合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进行的创新,也是满足客户需求的需要,加上创新是塑造投资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克服风险的最佳手段。因此,投资银行业务产品可以同原有商业银行的产品有不同的品牌,在两者品牌没有冲突的情况下,投资银行可以自己发展自己的品牌,并进行管理。
3、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风险控制与监管
风险是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一方面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增加了风险机会。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属于非银行传统业务领域,所面临的风险构成将会有很大改变,信用风险将不再是主要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信誉风险、交易对手风险、操作风险等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一直以来,国内银行业主要致力于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水平,市场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加强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的控制,促进投资银行业务长期稳定发展。
(一)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内部风险控制
一般而言,投资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不同的投资银行业务有不同的具体风险(如承销风险、并购风险、投资风险等);而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是金融风险(包括流动性、信用、偿付风险等)、操作风险、商业风险(包括宏观经济和政策,法律和制度、声誉等)和偶然风险(各种外部风险)。可见,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有许多相同的风险因素,但商业银行更关注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一直以来,国内银行业主要致力于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水平,市场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而随着投资银行业务的开展,商业银行除了继续关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外,还需要重点关注市场风险、法律风险、信誉风险、交易对手风险、操作风险、关联风险、利益冲突风险等。因此,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需要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部风险控制。针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
1、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
(1)完善风险管理平台。
在原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将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纳入风险管理体系,不仅是针对投资银行各业务单元风险进行风险控制,更多的是立足于全行的层次,全面监控整体风险。同时,将业务、风险管理、审计稽核三条线独立,使风险管理和审计稽核独立于经营系统,直接向总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制度框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设立两个层面的组织架构。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在总行内部
控制部门建立投资银行业务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是要合理地制定投资银行部门的责任和权限,明确授权方式,建立有效的监督方式;二是通过在投资银行部门内部建立专门的内控组织来实施对投行业务的内部控制,负责对具体投行项目实施监督和稽核。
第二,根据投资银行的业务特点制定内部控制的手段和方法。包括对每一项业务、业务模块做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风险评估应当区分哪些风险是银行可以控制的,哪些是银行不能控制的,并做不同的处理。
第三,建立集中信息系统并有有效沟通渠道。商业银行应该建立一个涉及全部业务活动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保证其安全可靠。通过这个信息管理系统,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信息,使所有员工充分了解与他们履行职责有关的政策和程序。这样,可以将投资银行业务加入信息系统,使公司决策层能够及时获得有关投资银行业务财务、经营状况的综合性信息,以及与决策有关的外部市场信息。
2、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一方面需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将投行业务风险与银行业务风险进行隔离,建立健全风险约束机制。
首先,建立规范和完善的内核制度。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下,结合投资银行业务自身的特点,并借鉴国内外大型证券公司的内核制度建设的经验,建立一套权责分明、规章完整、运作有序、高效的内核工作机制。
其次,在总行一级部门之间建立内部防火墙,增强风险控制意识,强化风险教育。“防火墙”制度能够有效地减弱商业银行内的风险传递与风险外溢,具体包括信息防火墙、人事防火墙、业务防火墙等。防火墙的设置是一项非常具体、复杂的制度建设。
第三,增强依法经营的意识。由于金融政策因素的影响,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中常受到监管的约束和法律的障碍,要求投行人员提高依法开展业务的自觉性,努力寻找改善和转化风险的有效途径。
3、从人力资源角度控制投资银行业务风险
首先,建立有关投资银行业务人员的人才招聘、储备方案,选择适合的招聘渠道,建立完善的投资银行业务人员的人才评价体系,保证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高的道德水准;其次,定期进行投资银行业务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定期进行有关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法律法规培训;此外,还需要对投行人员进行包括内控意识与风险理念培养。
4、建立投资银行业务创新过程中风险防范措施
创新是投资银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开展就是为了满足客户的新需求,提供新产品和服务。因此,在业务创新中可能会受到银行监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以及其它监管部门的监管,一方面需要完善有关创新性业务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还应与监管部门沟通,避免监管风险的发生。同时,还应该对新产品和服务对现有产品和服务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建立新型业务应急预警机制。此外,新产品的推出、服务协议的制定、收费项目与收费标准的确定和调整等都要经行内法律事务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
(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外部风险监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混业趋势明显的影响下,确保金融体系的整体安全、鼓励竞争、强调效率和保护投资者利益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主导监管理念,并不断推动着金融监管制度的重构和金融监管方式的转变。从全球范围看,出现了货币政策制定与金融监管职能的分离趋势以及金融监管一体化的趋势。
2004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新协议”)。“新协议”提出了银行监管的新框架体系,主要由“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检查评估、市场约束)所构成,代表着最新的银行风险监管理念,为改进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
“新协议”的内容更加广泛、更加复杂、摈弃了“一刀切”的资本监管方式,提出了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几种方法供选择。“新协议”有以下三方面的创新:
第一,进一步扩展、完善最低资本充足率的内容与要求,并就资本充足率计算中的各种风险测算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第二,转变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的方式和重点,监督检查被监督银行的资本金与其风险数量、风险管理水平是否相匹配,鼓励银行不断改进风险管理方法、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对银行进行全面的行业监管。
第三,对银行的信息披露范围、内容、要点及方式,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银行风险进行全面的社会监管。
根据“新协议”,对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要求更全面,更为严格。面对资本约束和资本困境的严峻挑战,国内商业银行加快业务转型,大力拓展低资本消耗的零售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包括投资银行业务,积极调整传统的以公司信贷为主导的业务结构。
在原协议中,风险主要是指信用风险,而“新协议”的风险包括了三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其中,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是投资银行业务中面临的主要风险,特别是对各种理财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监管当局监管的重点。
“新协议”要求银行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其中要求必须将投资银行业务与交易业务与其它业务一起分别归结为三类风险,并应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度量,并进行风险汇总。这对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外,“新协议”适当扩大了资本充足约束的范围,以抑制资本套利行为。原协议中,对证券化资产的风险水平确定得比较低,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新协议”对银行投资于非银行机构的大额投资要求从其资本扣除,即对资产证券化的投资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总之,“新协议”鼓励商业银行不断改进风险管理方法、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建立起能及时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种风险的管理系统,以增强有效防范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监管
首先,要更新监管理念。与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相比,“新协议”不仅推动了银行监管理念的重大变革,还勾画出了一个新的银行风险监管框架。银行监管当局作为一种外部监管,要重点检查、评估商业银行决策管理层是否充分了解、重视和有效监控本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是否已经制定了科学、稳健的风险管理战略与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已建立了能够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种风险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要检查、评估商业银行采用的内部评级法是否可行,以及通过内部评级法计量风险和确定资本水平是否可靠;要对所建立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及有效性进行及时检查和评估。在此基础上,监督检查商业银行是否根据其实际风险水平,建立和及时补充资本金。此外,要监督检查银行是否及时、充分、客观地披露所规定的相关信息。
其次,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对银行业实行机构性监管,突出表现在:重市场准入管理、轻持续性监管,重合规性监管、轻风险性监管。由于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包括保险业务,如果单由银监会监管银行,只能监管商业银行业务。在我国仍实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业监管的情况下,除了“三会”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监管外,应当从对银行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及不同监管机构监管银行的不同业务。银监会主要监管银行的商业银行业务,证监会主要监管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保监会主要监管银行的保险业务。
第三,现阶段的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监管格局,使得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自成系统,工作中各司其职、条块分割、沟通不足、信息难共享,这些因素影响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从我国金融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似乎已经逐渐出现了对统一金融监管的客现需要。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后,无论是金融产品的交易,还是金融组织、金融市场之间的合作与结合都将从广度和深度上日益加强,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的影响日益深远。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与国外金融的联系日渐紧密,对金融业的监管和控制也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困难,尤其是国内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与全球混业的趋势、国外大型金融集团的合作使得监管的难度更加凸显。另一方面,国内不同金融部门间的业务合作和交叉越来越多,金融集团的发展等已经初露端倪。这些均就要求金融监管体系更加灵活、更加综合、更加统一,以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我国金融监管从分业监管向综合监管、统一监管过渡有可能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关键词】生命周期;财务特征;财务战略
一、企业财务战略与生命周期概述
(一)企业财务战略
财务战略是企业职能层战略的组成部分,指运用战略管理的思想,从战略角度上对企业的财务资源进行管理。财务战略既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哈利森和约翰认为:财务职能因其控制着企业经营战略所需要的最重要资源之――资金,因而在组织中具有战略地位,并在其所著的《组织战略管理》书中提出了“财务战略”,且将财务战略定义为:企业为配合其发展与竞争战略的实施而须提供的资本结构与资金的计划,该计划包括一系列的财务决策,如合适的负债杠杆、资金来源、资金计划、资金与费用预算、各利益相关集团的财务利息以及股利政策等。本文提到的财务战略是指从战略的角度上对企业的财务资源进行管理的活动。
(二)企业生命周期
爱迪斯在他的《企业生命周期》(赵睿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一书中,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了研究。他指出,企业的生命周期要经历成长阶段(企业的孕育期、婴儿期与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与老化阶段(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期与死亡期)。他认为,在不同的阶段,企业可能会陷入不同的陷阱。本文假设企业为生产型企业,并借鉴产品生命周期原理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二、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下的财务特征
(一)创业期企业的财务特征分析
企业初创期,创业企业家为企业带来最初的资本、技术、亲自参与管理,寻找并开发市场。此时企业典型的财务特征是经营风险高,融资压力大。由于初创期企业尚未构建起完善信用档案,偿债能力弱,而且资产抵押能力有限,缺乏信用和担保支持,因此很难获得信贷支持,这个阶段资金主要来源于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公司的投入。初创企业的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企业创业期要求较多前期投入,而此时企业却面临着现金流的严重缺乏。同时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获得扩大的市场份额往往需要提供信用政策,这使得企业在特定的会计期间内净现金流可能为负数;但是,初创企业往往建立在一项或几项新技术的应用或者新的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能获得有较大的投资回报率和较强收益能力。
(二)成长期企业的财务特征分析
经过艰难的创业期,企业进入成长期。成长期企业的市场不断扩大,产销量提高,大规模的生产使产品成本下降,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也随盈利能力的提高降低。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企业对资金规模的需求也开始扩大,但是此时企业的融资能力也不断增强,企业不但可以通过债务融资,甚至可以通过上市来进行权益融资。开始创业的成功,使创业者更富于冒险精神,为了扩大规模,企业往往选择较为积极的财务政策。成长期企业的财务特征可以归结为低风险,高报酬,高积累。
(三)成熟期企业的财务特征分析
在成熟期,财务状态较为平稳。企业成熟的生产技术、稳定的产品市场份额、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使得企业现金流转顺畅、盈利水平稳定、资本结构合理,财务状态处于十分稳定的时期。成熟期企业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优,但是这时的企业可能会变得保守。然而由于产品生命周期开始进入衰退期,市场开始萎缩,所以企业存在着潜在的经营风险。此时企业的财务特征是高经营风险、低财务风险、高收益。
(四)衰退期企业的财务特征分析
衰退期企业财务状况逐渐恶化。由于生产产品的工艺技术过时,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供大于求。价格战造成企业的盈利下降,削弱了企业的积累能力;过度依靠商业信用,造成企业应收帐款增加、坏账损失增加。经营业绩下滑,致使股价下跌,发行股票等直接融资困难,银行信贷紧缩,企业筹资能力降低,企业的财务状况开始恶化。此时的企业财务特征是高经营风险,高财务风险,收益能力低。
三、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战略选择
(一)初创期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
通常在初创阶段企业可以选择的融资渠道比较少,应采取主要以自有资本为主,借入资金为辅的战略。由于企业几乎没有稳定的现金流入,很难获得资金,另外资金成本过高,增加了企业的偿债压力,因此向私人股东发行更多的股票或从银行直接贷款这种方法不是很适用。这时企业最好的融资选择来自于风险投资资本家,相对于银行,他们愿意承受更高的风险;相对于股东,他们不会过度干预企业的经营运作。企业也可选择“买壳上市”的方法来融资。企业可以选择并购一个与本企业有业务关联度,而且合并后容易整合“壳公司”,通过壳资源来获得发展的资本。企业通过“买壳上市”,没有前三年业绩的压力,也没有复杂的申报手续,能够节省上市费用,从长期来看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是有利的。
2.投资战略
采取集中化投资战略,企业为了持续经营必须在初创阶段不断开辟新市场,以此来积累资金。由于市场上同行业或者相关行业已占有一部分市场,因此初创企业必须利用有限资金投资于某个特定市场,增加主要业务的销售量,最大限度发挥企业的能力,站稳这一特定市场,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收益分配战略
企业初创期收益通常很低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现金流入量通常小于现金流出量。留存收益是很多处在这一阶段企业的主要的资金来源,高积累低分配政策是处在这一阶段企业的典型做法。因此,为了满足企业经营所需要的大量的资金,企业可采用不分配股利的政策,将留存收益积累用于企业未来的经营和发展。
(二)成长期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
企业由于占领了部分市场,产品销量逐渐上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开始增加,企业的筹资相对变得容易了。筹资渠道的拓宽,使企业既可以考虑银行信贷,也可以考虑上市融资。对于已经进入发展扩张阶段的企业,可以采用吸引“麦则恩投资”的方式来获得融资,这种投资是一种中期风险投资,根据被投资对象的具体经营状况进行灵活的调整,以此来平衡资金供求双方的利益关系。企业在使用风险投资时,一定要注意利用杠杆原理来平抑风险。当然也可以选择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方式,这对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来说是一种具有潜在吸引力的筹资方式。企业可以给投资者发行可转换债券并赋予投资者选择的权利,由他们选择是持有至到期日接受债务还是将债务余额转换为该企业的股票。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高速成长的企业,如果其他类型的企业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则会带来很多问题。因为对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给予长期贷款会产生较高的投资风险,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利率。另外,还可采用兼并收购方式,使企业获得协同效应,通过换股的方式进行兼并收购,可使企业在不纳税的情况下实现资产的流动和转移,从而达到扩张的目的,并且提高了企业价值,但是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2.投资战略
成长期应当采取一体化投资战略,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或纵向扩张,拓展现有的业务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企业在行业内快速扩张;品牌体现产品和企业的核心价值的,成长企业应加大品牌的投资建设,构筑品牌的竞争力,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加快人力资源的储备和开发,成长企业应将人力资本投资纳人投资战略;继续追加销售投人,开拓市场,为进人成熟期奠定市场基础。
3.收益分配战略
企业有一定的现金流入,但企业必须把这种现金流入再次投入到销售中来扩大市场份额;当企业当面临比较有利的投资机会,可以采取少分配股利的政策,将留存收益投资于对企业有利的项目。企业可在定期分配少量现金股利的同时采用股票股利的分配方式,一方面鼓励企业投资者,另一方面积累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三)成熟期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
企业产品进入回报期,高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使这一阶段净现金流入不断增加,企业对外部资金需求逐渐下降。企业充裕的资金使得企业偿债能力大大增强,这一阶段企业筹资能力、抗风险能力都很强,企业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筹资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具体表现为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套现为流动资产,如将应收账款作为资产出卖获得资金,这样能改善企业财务指标,增强筹资能力。这种方法相对于股权融资来讲,有不分散股权和控制权的好处,不会对发行企业形成追索权,因而可分散风险。
2.投资战略
可采用多元化投资战略,采取分散风险的原则,避免将全部资产集中在单一行业,可以将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资源投入到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和产业;当然也可以继续采用兼并收购方式,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占领更多市场并开拓新市场,寻找企业继续成长的路径。
3.收益分配战略
企业现金流量充足,资金积累规模较大,能随时筹集到企业所需的资金,股利支付能力较强,可以采用较高的股利分配政策来满足投资者取得收益的期望,鼓励投资者继续投资本企业。
(四)衰退期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
企业进入衰退期的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的转移。由于利润空间开始缩小,企业可能会考虑缩减当前的经营规模,转让或者变卖设备,缩减某一方面的业务,以此积累力量来寻找新的市场。这一阶段企业的根本任务是防止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并争取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在这一时期,如果企业存在委托关系时,公司经理为了避免企业的倒闭,尽量延缓衰退的时间,可以在不损害股东利益的同时采取一系列的财务战略。
2.投资战略
在衰退期企业可以考虑实施战略并购重组,通过兼并某些竞争对手来对行业进行重组,直到拥有市场份额的控制权,从而获得一定的财务回报。
3.收益分配战略
企业的现金需求量开始减少,可能会导致现金流入超过现金流出,如果经营中不需要使用这些增多的现金余额,那么为了吸引投资者投资,可以将这些多余的资金用于分派股利,因此一般采用高股利分配政策,以作为投资者在初创阶段和成长阶段低股利的一种补偿。
参考文献
[1]艾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赵睿,何燕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陈佳贵.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蜕变的探讨[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1995,(11).
[3]张勇.现代企业生命力―现代企业生命周期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
[4]谢国珍.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J].中国农业会计,2006,(6).
[5]马明珠.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财务战略分析[J].化工管理,2006,(6).
[6]程仲鸣,王海兵.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3,(23).
[7]杨霞.产品生命周期与企业财务策略选择[J].商业会计,2006,(4).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中小商业银行;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1-0055-04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国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也是一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深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巨大挑战。与大型国有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存在资产规模小、传统业务竞争力弱、中间业务发展相对落后、资金内部转移定价能力差以及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实施利率市场化后,中小银行明显处于弱势群体地位,受到的冲击将会更大,这不仅表现在净利差的收窄,更表现于来自大型银行的竞争和挤压。为此,中小银行不仅需要通过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实现业务结构调整和多元化经营来应对挑战,更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区域特征等比较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通过回归服务中小企业的角色,积极推动业务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
一、利率市场化下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
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对不同金融机构的影响不同。大型银行由于风险定价能力较强、传统业务占比相对较低、存款来源相对稳定,受到的冲击较小;而中小银行受困于网点数量少、品牌知名度低、收入渠道窄、议价能力弱以及人才匮乏等方面因素,受到的冲击远大于大型银行。
(一)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来源的赢利模式受到冲击
从国际经验来看,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存贷利差在利率市场化之后短期内将有所缩小,在美国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初期,银行存贷利差下降75个基点。利率市场化将从两个方面对中小银行的存贷利差收益产生影响:一是在存款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使存款利率上升,资金成本将加大。2012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中小银行普遍执行1.1倍的上限利率,而大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幅度不足8%。二是在贷款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会导致对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趋于下降,存贷款利差逐步缩小成为必然趋势。由于体制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比过高,而非利息收入占比明显偏低。相对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的收入来源更依赖于利息收入。以近三年为例,大型银行的非息收入占比基本都超过20%,而绝大部分中小银行的非息收入占比都在20%以下,有的甚至低于10%。因此,一旦存贷利差缩小,将对中小银行经营利润影响较大。
(二)经营风险陡增
由于中小银行在网络技术、机构网点和产品创新等方面处于劣势,中间业务较少,业务范围较窄,定价能力和防范利率风险的能力较弱,存贷款利差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存贷款利率管制实际上为利率定价能力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中小银行提供了保护,避免其与大的金融机构开展直接的价格竞争。放开利率管制后,由于中小银行信用程度逊于大型商业银行,部分信用程度较低的中小金融机构与大型商业银行的差距就凸显出来,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以高于金融机构平均水平的存款利率和低于金融机构平均水平的贷款利率来吸引客户,导致成本上升,这种“高存款利率,低贷款利率”的利率竞争格局将会大大减少各个中小银行的利润。同时,过高的利率使许多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信贷市场,只有高风险的借款人保留在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增加。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小银行通过提高贷款收益率来缓冲存款成本上升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以提高风险容忍度为代价的,将导致竞争力弱的中小金融机构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出市场。国际经验不难为利率市场化后中小银行经营风险的增加提供佐证。在快速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国家,如拉美地区的阿根廷、智利等均出现了名义利率急剧上升、金融机构大量倒闭的现象。即使是利率市场化历程在10年以上的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在改革过程中出现大量中小银行破产倒闭,如因推进利率市场化,美国仅1987年到1991年平均每年就有200多家银行倒闭。
(三)资本补充压力加大
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盈利能力的增强是近几年来内源融资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长期资本金重要补充来源的原因。相较大型银行,中小银行更加依赖内源融资来补充资本。截至2011年末,大型银行的平均利润留存率为63%,而中小银行却高达84%。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股票市场融资压力日益加大以及通过发行次级债等方式补充二级资本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将由过去的主要依靠外源融资转向内源融资,即通过提升自身盈利水平来不断增强内生性资本补充能力,增加留存收益以补充一级资本。由于净利差收益是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内源融资主要依赖于净利差。利率市场化后,净利差收窄必将影响中小银行留存收益,若维持内源融资规模不变,只有提高利润留存比率。但目前中小银行的利润留存比率普遍高于70%,进一步扩大留存比率的空间非常有限。此外,若留存比率太高,又会降低股东的股息收入,减少对现有和潜在投资者的吸引力,对股票的二级市场走势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未来的筹资活动。总体来看,利率市场化后中小银行的资本管理压力会显著加大。
(四)产品定价难度上升
在固定利率环境下,商业银行自主选择权很有限,中小银行竞争的主要手段为非价格竞争,即服务质量、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方面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非价格竞争的模式有助于中小银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而在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利率的灵活性,中小银行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资金成本、竞争策略、客户价值、风险程度和目标利润进行自主定价,竞争格局由原来的非价格竞争转变为价格竞争,定价能力成为中小银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金融产品的定价不仅涉及经营目标、战略决策和市场判断等宏观因素,还与信贷风险、供求情况和成本费用紧密联系,这些对中小银行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五)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在管制利率体制下,各中小银行都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水平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管理的压力相对较小。然而,在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将会提高,并使利率的期限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管理利率风险的难度逐步增加。尤其在利率市场化初期,中小银行对利率风险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尚未形成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对利率走势的预测、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较弱,这些都将导致金融产品定价失误,加大经营风险。此外,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使潜在的信用风险逐步增加。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银行必定为了争夺客户资源而采取差别化的贷款利率策略。中小银行对贷款者的信誉度、经营状况和盈利情况等缺乏足够的信息,如要获取,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获取信息的可靠性也难以确定,这种信息不对称容易造成中小银行选择高风险客户。
二、中小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分析
虽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小银行比大型银行面临更多的负面冲击,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小银行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特别是表现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只要中小银行充分把握和发挥这些竞争优势,利率市场化也不失为一个转型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良好契机。
(一)区域特征明显,具有信息成本优势
在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信息成本的研究中,比较一致地认为中小银行在掌握中小企业的信息上具有成本优势。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那么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特征、贷款特点的影响,就必然面临银行贷款的约束。因此,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就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而地域优势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信用风险。中小银行一般都与其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关系密切,从业人员的本土化等都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使得了解客户的信用以及经营状况更加便利、及时和有效,降低了信用风险。
(二)业务审批速度快,具有交易成本优势
中小银行组织结构相对扁平化,使得其决策更为灵活和迅速,这恰好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一致,对中小企业客户也有一定吸引力。大型银行信贷决策权集中,由专业的贷款评估部门决策,其决策的时间、地点相比中小银行更加集中。而大型企业也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集中表现。所以,大银行的结构、决策过程和大企业是相匹配的,从而银行和企业都可以节约成本。而中小银行则正好相反,与中小企业之间是以分散对分散。所以,让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不仅银行的成本高企,而且中小企业的信贷成本也会很高。让中小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则可以为中小企业节约相当的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所以,从中小企业借款者的角度分析,中小银行更适合于为中小企业贷款。
(三)监督成本优势
一个区域内如有某家企业发生违约,信息便会在这个狭小范围内迅速传播且受人关注,从而形成低成本的有效社会监督,这种情况符合“共同监督”假说。这种假说还可以进行扩展,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和中小银行为了能够长期生存共同发展,基于共同的利益,倾向于长期互惠合作,因而在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企业和银行之间会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网络,从而极大地节约了监督成本。
三、中小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面对逐步加快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小商业银行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回归服务中小企业的角色,借助利率市场化的契机实现自身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一)拓展多元化业务以降低息差所占比重
在资本约束和利率市场化双重条件下,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大力拓展低资本消耗的、非传统的银行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中小银行急需实现基本赢利模式向存贷利差和中间业务并重转变,通过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资本消耗型业务向资本节约型业务转变,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中间业务、零售业务、新兴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收入占比,减少对传统业务的依赖。具体可以通过如下途径:一是巩固和拓展传统的“基础型”中间业务,发展比重大、客户基础好和低风险的业务,如代付业务、发行债券、保险、基金托管、代客理财等。二是继续完善、健全服务体系,积极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中间业务,向企业和个人提供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和服务,如财务顾问、投资咨询等。三是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逐步加大风险度较高的信用性、融资性业务发展的力度。四是随着市场准入的放松,进一步加大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增加这类业务的经营品种和经营规模。五是引进先进的电子技术和经营理念,不断改进中间业务服务,变一般为个性化服务,切实做到方便、安全、高效和快捷。
(二)注重培养优势业务,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中小商业银行应利用其在当地的地位及对当地企业的信息优势,为当地企业和居民提供更亲切、更贴心的服务。应立足于区域优势,在注册所在地集聚客户资源;加强与其他区域中小型金融机构间的协作,发挥协同效应,共同抵御风险。区域优势是中小银行的先天优势,中小银行就其本质来说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对地方市场比较熟悉,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应充分借助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归集力度,提升在地方政府优质项目中的融资份额。与其他银行相比,中小银行这种经营安排成本较低,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拥有市场先入优势。除了上述途径外,最为重要的是回归服务中小企业的本性,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一方面,中小银行具有服务中小企业的供给优势。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中小银行在信息搜寻、贷款谈判和贷款后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成本等方面相比大型银行具有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具有特殊的融资需求。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具有贷款额度小、需求急、频率高的共同特点,但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也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需要不同的融资渠道,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也有不同的融资要求。而这些特殊的融资需求则需要中小银行量体裁衣,提供专业化、有特色的金融服务。
(三)建立有效的产品定价机制
产品定价包括资产定价、负债定价和内部报价,建立产品定价机制应以效益为依据。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一方面价格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根据经营状况和成本情况,考虑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实行差别定价原则,这样既能提升竞争力,又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在调整传统业务产品定价时,要全面考察一个客户是否能为银行带来综合收益,这涉及到银行的派生业务、客户的信用风险大小、贷款期限的长短以及银行筹集资金的成本和运营成本等多重因素。另外,金融产品的合理定价需要银行各个部门的共同合作。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建设中,中小商业银行可以采用总部集中模式,即将所有的资金需求和供给都汇集到总部的资金部进行运作,剩余或者不足部分由资金部通过市场进行平衡。这种模式由总部统一调度全行的资金,统一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规避潜在的利率风险,总行实时监控整个银行的资金情况,可以及时调剂资金余缺,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
(四)提高利率风险的管理能力
中小银行应重视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利率风险管理工作,加强利率风险管理体制的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流程。一是构建风险内控机制。在当前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小银行应积极主动地参照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银行稳健利率管理的核心原则,积极推进自身的利率风险内控制度建设。二是关注宏观经济运行,建立利率预测模型。利率市场化之后,影响利率的因素将更加复杂,利率的变动将更加频繁,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有能力判断利率走势,对利率进行准确的预测。三是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创新,引进缺口管理,规避利率波动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对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大大增强,要求商业银行对负债成本、资产盈利、重新定价的机会和对市场利率变动的预测进行经常性的综合分析。四是积极开发金融衍生产品,转移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小银行可运用规避利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利率风险的分解和组合,同时也可借助无套利均衡的分析方法,从利率的变动中获取最大的收益。
(五)构建资本节约型的内源资本良性补充机制
从资本的外部来源看,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总体容量有限,同时受《巴塞尔协议Ⅲ》提高资本质量要求的影响,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等方式补充附属资本将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因此,应通过提升创新能力、构建内生性资本良性补充机制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通过贷款资产的出让转移,缓解银行的资本压力;二是通过资产证券化直接降低风险资产的绝对值,提高资本充足率;三是调整资产结构从而降低加权风险资产净额,扩大债券投资业务,提高债券资产的比重,降低总资产中高风险的信贷资产权重占比。
参考文献:
[1]陈昆,高昊.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风险分析—以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