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

第1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

文明礼仪在我心中演讲稿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文明在我心中》。

大家都知道,文明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根本,是一个人修身养性必修的课程。古时候的圣人君子都是尊崇文明的。正是这种文明,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苦苦的追寻文明,但他们没有发现,实际上,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们常把文明看得那么神圣,那么高贵,那么遥不可及。其实不然。文明不就是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吗?其实,只要多留心一下你身边的人和事,文明不难找到。每当你走在大街上,看见有人将老人扶过马路的时候;每当你坐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个天真的小孩把车位让给老奶奶的时候;你所看到的都是文明。我们不要总以为文明是神圣的,是要经过千辛万苦才能找到的。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也要学会创造文明,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我想,也许有人会说:“我哪儿会创造文明啊。”其实,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创造文明的人,又哪儿来的文明呢?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 ,生活中有意识的去培养我们文明的习惯。我们要把文明和我们的生活合而为一。我们要做到每当我们走在路上看见废纸可以自然而然的将它捡起;每当你看见老师同学能够自然而然的打招呼。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这些,那这就反映了你是一个讲文明的人。因为文明的意识早已在我们的心里扎了根,这些看似平常却能折射出我们修养的事,早已和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根本不用我们去特意想起它并且刻意去做。

文明是一种修养,它透露的是我们的纯洁、谦逊、有文化底蕴。如果一个粗鲁、野蛮的人站在你面前,你一定会感到很不快吧!那是因为他是个没有修养、不讲文明的人。相反,如果一个文质彬彬、朝气蓬勃的人站在你的面前,你难道还会觉得不快吗?你一定会上前主动去和他打招呼吧!因为那是个有修养的人、是个讲文明的人!

文明又是一种气质。它让别人看到了你“高雅脱俗”的一面 ,可能你做的一切是微不足道的、平平常常的,但是,你良好的习惯、讲文明的行为,往往会使人称赞:“这人真有气质!”

因此,寻找文明并不难,难的是你不知道什么是文明,什么叫讲文明。文明就在你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中,只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文明就会悄悄在你心里扎根、开花、结果了!

现在,就请望望你们的身边,看看你们的脚下,拾起你们身边的每一片纸,提醒你们身边的每一位同学:“争当文明人,争做文明事”吧!

我们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文明礼仪在我心中演讲稿二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做文明学生,创和谐校园。话题很老,但不过时。它对学生和学校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人生因什么而精彩?答案很多,但有一个答案一定正确合理-——人生因文明而精彩。

文明是一种进步,是思想的科学,行为的端正,习惯的改善,修养的提高,品质的提升;是人性的解放、自由、完善和超越。从教育成长的角度,文明是告别昨日的无知和粗俗,是自觉的控制,是人性战胜.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讲礼貌的人。礼貌用语在他嘴边,远离污言秽语,他懂得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因为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同样重要。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爱护公共财物的人。他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会践踏草坪,不会乱涂乱画,更不会踢门、浪费水电……而且会劝阻、制止破坏行为,及时报告。他会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他更不会乱丢饮料杯、面巾纸、塑料袋、纸片,而且会动手捡拾纸片等,因为他懂得环境是大家的环境,把美好留给他人和自己。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会尊敬师长和友爱同学,关爱身边的人和事,不会与同学吵架、搞不团结,他会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长辈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导……

那么校园因什么而和谐?校园因你、我的文明而和谐。我们的校园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氛围和文明行为,就不会有校园的和谐,因而文明缔造和谐。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好的学风、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满怀憧憬,我们充满激情,我们追求成长和长大,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亲近文明,表现文明,实践文明,做文明学生,创和谐校园。

文明礼仪在我心中演讲稿三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当代的青少年有理想,有热情,他们向社会寻求理解和信任,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然而在这变革和迅猛发展的时代,真正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青年,毕竟是少数的。为什么许多青年还在理想与现实的十字路口上失意徘徊,落伍为生活的弱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能正确地认识礼仪与形象的重要。

浑圆瑰丽的梦想,固然充满了鲜活的诱惑,但创造精彩的过程,更会滋养你不屈不挠的创造情怀。一个商人靠着自己坚韧的毅力而取得的成就,他的成功与礼仪、形象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生最幸福最壮美最起伏跌宕的动人乐章。

第2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

从几年前北京着手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个话题就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关注的焦点已从申办之初许下的诺言转移到如何真正履行诺言。在我看来,要跨越诺言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北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the2008olympicgamehasbeenthemostdiscussedandanticipatedeventthroughoutbeijingeversincebeijingbidforityearsago.yetthefocushasshiftedfrommakingapromisetomakinggoodapromiseafterbeijing’ssuccessfulbid.inmyopinion,tobridgethegapbetweenapromiseandreality,beijingstillhasalongwaytogo.herearesomeofmyideasonhowtofillthatgap.

首先,在所有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跨越英语口语这一难关至关重要。学会一门语言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我们到能不能做到让大多数国人在2008年到来之前都学会说英语?这一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尝试。

first,thespeakingofenglishisfarmostimportantthanallotherdifficulties.learningalanguagetakesalongtimeandalotofheartship,it’snoteasy.socanwegetmostofchinesetospeakenglishbefore2008?itneedsustotryandpracticeveryhard.

其次,交通拥挤一直是困扰北京的老大难问题。一辆接一辆车连在一起构成的汽车长龙加之它们不断排放到空气中的黑烟这种情景早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没有一个国人愿意把北京的这一面暴露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队员和新闻记者,因为它会严重损坏北京的形象和声誉。所以,我们必须致力于建设绿色奥运这一目标。

second,trafficjamshavebeenanage-oldheadacheinbeijing,thescenesoflongqueuesofvehicleswormingtheirwayinchbyinchwhiledischargingdarkfumesintotheairhadgivenallofusareallybadimpression,andiknowthatnoneofuswishtoshowoffthatsideofbeijingtoathletesandjournalistsovertheworld,itwouldblemishthecity’simageandleaveabadreputation.sowehavetoworkrealhardongreenolympics.

还有,为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一个高瞻远瞩的整体城市规划必不可少。如果时间允许,重新设计和调整北京的建筑风格会为构建北京的城市特色创造环境。把东方的精致和西方的宏伟结合在一起一定会在众多建筑风格中独树一帜。要做到以上几点,北京应该听取得来自一流建筑师的建议并作出整体规划。

thirdly,toaddenchantmenttoconvenience,anover-allcityplanningisindispensable.iftimepermits,aredesignofcitylayoutandadjustmentofarchitecturalstylewouldprovideabetterenvironmentforfosteringthecharacteristics,blendingorientalelegancewithinternationalgrandeur,willtoweralotamongsurroundingarchitectures.toachievesucheffects,beijingshallsolicitopinionsfromfirst-ratearchitectsandmakeanoverallplan.

尽管如此,要实现全世界对北京的期盼,北京还有许许多多工作要做。但我们有信心在2008年到来之前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全新的城市。巨大的变化每天都在这个城市发生,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北京将会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相信北京,这也是北京申奥成功的原因。我们一定会抓住这次机遇并为之全力以赴。今天,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但在2008年到来之前我们一定会准备好!

eventhough,beijingstillhasalottodotoreachthelevelthattheworldexpects,butwehavetheconfidencetomakebeijingabrandnewcitybytheyear2008.hugechangesaretakingplaces,andnotfarinthefuture,beijingwillbethefocusofallworlds’attention.theworldtrustsbeijingandthat’swhybeijingwonthebid.wewillgraspthisopportunityanddoourbest.wearenotyetreadybutwewillbebytheyear2008.

第3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文言文考点在广东高考语文试题中所占的比例比较重,而且文言文教学还承担着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精华的功能。然而,许多高中生对文言文缺乏学习兴趣,难以正确理解及掌握文言文知识,导致文言文教学效果低下的后果。那么,该如何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质量,帮助高中生啃下这块“硬骨头”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密切联系历史史实,激发学习兴趣

当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材所收入的文言文大部分是先秦散文与诸子散文。而这些文言文跟当时时代社会背景紧密相关,可以说这些文言文作品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然而均基本跟当时历史史实相吻合,并且文言文作品中的人物与事件关联性很强,牵一能动十。比如,《阿房宫赋》《季氏将伐颛臾》《过秦论》《鸿门宴》等文言文作品跟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相吻合,一起构成了比较严密的前因后果的联系,假如高中语文教师仅是比较孤立地讲解课文中的内容,不重视跟当时历史史实相互联系起来,则会导致出现一些不良结果。这些不良结果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难以激发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生认为文言文学习比较枯燥;第二、难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之间所存在的逻辑联系,进而影响到文言文作品的记忆效果;第三、难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到文言文知识视野之深度及广度,文言文求知欲望很难得到激发。鉴于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多读些史书,多了解与掌握历史史实,在传授文言文作品的过程中细致生动地介绍清楚相关的历史知识,这样定能激发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注重指导,引导学生准确背诵课文

诵读是理解高中文言文的基础。笔者所讲的诵读并不是引导学生随意地朗读文言文作品,而是要体会作品中的真实感情。对于作品中的真情实感,学生一时半会是不能准确理解与把握的,需要学生在对文言文作品具有足够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准确领悟。鉴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在传授文言文作品过程中,先要让学生自己学习作品,即默读,在默读过程中去发现问题,从而初识作品的文意;接着是通过质疑与答疑,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从而深入、准确理解文言文作品中的句意。而诵读就是在完成上述几个步骤之后实施的。唯有如此,学生才可以准确地把握文言文作品作者的创作主旨及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真实情感,进而培养出学生对文言文作品的良好语感。诵读做到位则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对文言文作品之语言感受力,进而收到功到自然成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背诵要努力忠实于文言文作品的原文,并力求准确诵读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

3.传授文言文字、词、句式应得法

在高中文言文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传授文言文字、词、句式比较死板,在课堂上上经常反复强调基本的语法现象,这样教条式的教法显然难以收到良好的成效。其实,在高中文言文中文字的教学中,除了讲授基本的文言文字形与字音以外,要着重介绍 “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与“词类活用”等其他概念。

所谓通假字,即是借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外个字;这是文言文作品中经常遇到的用字现象,高中语文教师不必要向学生引经据典地分析这些通假字的形成及由来,不过强调通假字这个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字是完全有必要的,因为通假字即使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也是正确理解、读懂文言文作品所必备的基本能力。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约从离衡”中“衡”通“横”,“制其弊”中“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中中“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中“倔”通“崛”,“赢粮而景从”中“景”通“影”……都是通假字。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对这些通假字进行列表归类,系统消化常见的通假字的基本用法。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判”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句式也是高中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是高中语文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

4.注重讲解文言文翻译技巧

如何准确翻译文言文是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难点。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文言文翻译技巧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翻译技巧。第一,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所谓“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所谓“达”就是译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流畅。所谓“雅”就是泽文应该简明扼要、形象生动。第二,传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特征。第三,要教会学生认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翻译技巧。这些技巧包含下面几个方面:一是留的技巧,即对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年号、官职名、人名、物名等,还有经常使用的浅易的成语、习惯语等,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和“席卷天下、门庭若市、气象万千”等,例句中的官职名和浅易惯用语不必翻译。二是补的技巧,即补充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或介词,以准确把握句意,如“(项伯)欲呼张良与(之)俱去”。三是换的技巧,即将古汉语直接换成现代汉语。比如,把“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换成“谁”。“使六国各爱其人”中的“使”换成“如果”。四是调的技巧,即将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倒装句给予调整,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翻译时应调序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使之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相符合。

综上所述,高中文言文教学关键是要有效激发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文应用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高中文言文不再成为学生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从而有效提高高中文言文的实际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言文的教学章节一直都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一个重头戏,同时高中语文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在于对文言文知识系统的疏通和教学,高中语文教材大概选集了三四十篇文言文,这些篇目大多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文言文选入教材,给高中生带来了丰富的文言知识,学生要学好文言文,就必须要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正确方法,明确学习文言文的目的,高中生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我国古代的文学知识。怎样才能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文章结合具体的文言文阅读理解方面的内容举例说明。

一、重视朗读的重要性

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的学习,首先离不开的就是朗读,朗读不仅能够疏通文章的字词句,培养语感,还能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朗读是体会语感的第一步,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它包含着感知、情感和理解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诵读时不仅要读清停顿处,还要读出文章的感情,学生带着感情阅读文言文,把自己放在文本的角色中,对文章大意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论语》是先秦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主要反映了孔老先生的人生态度和当时社会的风貌,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哲学、文艺等各个方面。在政治上,孔子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提倡“仁”;在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重要主张;在学习方法上,他提出“温故而知新”和“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论语》 语言具有生动、简朴、深刻等特点。因此,在学习论语这样对话式的文言文如果不通过朗读,学生就不容易把握各个角色的人物性格和独特的语言艺术。例如,朗读子路、冉有和孔子之间的对话可以反映出他们的语气和应答能力,展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

冉有、子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文章通过孔子师生一问一答的模式排列,学生分角色朗读,情感投入其中,就可品味出孔子的观点和他的学生各自的观点以及想法。在理清情感的基础上,加强对文章整体的把握,通过朗读有利于提高文言文理解的能力。

二、牢记文言虚实词

文言文中出现的实词和虚词是阅读过程的一个难点,学生在翻译文言文时,通常被句子里的某个词卡住,造成句子理解上的错误,导致翻译不准确,学生对文言虚词和实词的积累,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水平,反应其文言的基本功。牢记文言虚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有利于对文言文的理解,高中文言文中文言的实词非常之多,还得需要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总结,而虚词大致归纳有18个。

例如:虚词[何、而、乎、乃、其、且、者、为、焉、也、若、以、因、于、与、则、之、所]每一个虚词的用法和意思都特别多,我们以“而”字为例。用作连词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表示并列关系时,一般不翻译,有时可作为“又”讲。例《劝学》中“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2.表示修饰关系时,做连接状语,不翻译。例《劝学》中“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表示递进关系时,可翻译成为“而且、并且”。例《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表示承接关系时,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鸿门宴》中“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三、加强基础训练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学习,最为基础的是从字词句方面的知识入手。学生只有不断的积累文言知识,才能有助于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例如:

1.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学生在学习方面都应该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是自我学习最好的一种方法,提前疏通熟悉课文,学生可根据原文提供的相关注解试着翻译原文。

2.牢记文言句型: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型大致有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倒装句、省略句等,每一种句型的用法各不相同,所以学生必须要搞清楚各个句型的特点和翻译。

3.深入体会: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认真理解教师所讲解的文言知识外,还要学会深入体会文言文所带来的启示,深入理解文字内涵和作者所表达的心境,很多文言文都能给我们带来教导性的作用。

总之,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学习,学生必须要从基础入手,注重对字词句的疏通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规律和翻译,并且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不同的句型。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对基础知识、难点和重点归纳总结的好习惯;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有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增加阅读量,文言文的学习不仅限于高中的课本知识,学生还可通过其他途径阅读大量的文言读物,来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芳梅,高中语文文言文探究[J];现代教育;2011年09期。

[2]沈竹阳,高中语文文言理解研究[J];现代阅读;2012年18期。

第5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教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它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传统文化又凝聚了我国上千年的优秀文化和品德。因此,将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想情感,学生在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后,也会提升审美情趣。

一、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地挖掘历史知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将课本知识讲授给学生,这样会使学生只学到表面知识,不能深刻地理解语文教材知识的含义,也不能体会到其思想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到所学知识的其他方面的发展。例如,在司马迁《鸿门宴》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课前预习,并通过查阅资料,对作者和作品有基本的了解,然后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学生会做到条理清晰和层次分明,从而轻松地学习历史文化,并使自身的历史文化修养得到提升。

二、引导学生欣赏传统文化作品,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传统文化作品的语言与现代的文学作品语言不同,传统文化作品的语言表达具有复杂性和深刻性,所以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就会很难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也不能够准确地将文章的含义翻译出来。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体现对称、均衡思维方式,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启发学生去感悟这种思维方式,深刻地体验语言的强烈美感,才能加强文言文语言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思想价值

第6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68-01

特级教师钱梦龙说过文言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我们高中语文老师对此也应该感受颇多,常规教学中,我们都非常重视学生对文言文诵读,对一些重点篇目或句子,都进行默写、听写,在训练中也肯定强调各种相关题型的解题技巧的讲解,对学生难以解决的地方做重点突破,如文言文学习翻译的规范性等。但是,一到考试,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的问题又会层出不穷地表现出来。因此,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亟待提高。

1 研究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探讨存在问题

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重视应试教学。因为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在语言层面,因此,不少语文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重在文言知识落实,重点讲解字词句,忽略篇章结合和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于是精美的文言文被肢解,没有生命意义的文言字词。学生在没有语境的前提下,自然难以长久记忆,更谈不上理解运用了。我们如此舍本逐末教学,失去了文言文阅读教学本真,暴殄天物做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工作,这样,学生对文言文教学失去了兴趣,没有激情的阅读教学怎能有高效?

学生文言文积累不够丰厚,阅读与迁移能力不强。我们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重;但是现在的高考制度中,各校又明显强调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我们的语文教学课时紧、任务重,教学似乎总是处在赶进度状态。因此,学生对不怎么喜欢的文言文更是不重视,即使老师强调一些重点的实词、虚词,句式什么的,也只能表面记住而已。而且,我们一般到高三才重视文言文阅读的强化训练,而学生原先掌握的知识、技能已经遗忘、消退,做题必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要点燃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热情,重视文言文内容、写作技法点拨和重视教材蕴含的思想、哲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

2 转换文言文阅读文本语境,调动参与热情

我们苏教版文言文课文,无论在内容还是思想上都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它们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作。如苏教必修四第三专题中的《渔父》一文,虽只有短短的300多字,却再现着屈原鲜活生命,显现着其伟大灵魂。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到学生文言基础的薄弱的现状,结合历史语境去理解文言字词和句式。在介绍屈原的生平及时代背景之后,让学生感受课文、熟读背诵文本。然后,让学生把描写细腻、感人至深屈原抱石沉江前行吟泽畔的那一幕复述出来,要求学生复述时注意词义的表达、人物的心情状态等等。于是学生在复述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也注意到能够将文言文实词、虚词准确的表达到位。渔父的人生态度和屈原的人生态度相对,更显现出屈原坚持道义的执着;而放旷的渔父与执着的屈原两个形象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具有着极强象征隐喻的意味,是历代忠君之路或是飘然物外者的代表。我们怎么看待他们的人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样面对、解决这样的矛盾?如果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感受写这样的文章,我想,学生便把死的文言文变成了促进学生心灵成长活素材。当然,将文章文言知识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语境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经验的、认知的多方面的理解和积累,于是,我们同学就不会感到文言文阅读的枯燥无味了,有了文言文阅读学习的兴趣。

3 改变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效果

提高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和技巧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而能将文言文句子翻译好是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情感、主题的前提。对此,我们要点拨、指导学生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往往等等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的地方。我们传统教学中多是让学生识记住,显然这种方法只能应付一时,而学生并没有形成能力。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可以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揣摩、推理并纠正对文中实词、虚词的理解。如对《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句,由孔子说的“逝者如是乎,不舍昼夜。”让学生思考这里的“水”是否指时间,那么,不是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此,让他们发挥能动性的去思考。如此,将文中有意蕴有张力的经典文句进行诵读、品味、思考;如此不但丰富学生文言文知识积累,还能提升他们理解水平和能力。如让学生对《滕王阁序》中 “落霞与孤婺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 鉴赏,可以指导学生从“秋水与长天一色”呈现的画意赏析,结合诗人的人生遭际,感悟诗人在这诗句中表现的人生态度思考。于是,我们能够对这个空有才情、孤高自负的诗人情感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读熟、甚至背诵篇幅较短文本,写写阅读感悟;也可以,在教学中,通过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自我修正理解的偏差。如此,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在文言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养成自我提高的习惯。

总之,我们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文言文阅读的现状,注意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学习的主动参与的激发,让他们能够关注到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理解和对篇章的深层意蕴的探究。如此,我们的文言文阅读教学就能够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高鹏.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思考[J].考试周刊,2011(12).

第7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

一、培养学生兴趣,消除文言文学习畏难情绪

文言文学习中,学生存在畏难情绪是普遍现象,这样的消极情感制约了教学成效的提升。教师应当从非智力因素入手,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感兴趣,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参与度。

1.引入历史故事和典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内容一般和历史故事、著名典故等具有广泛的联系,笔者在教学中首先从这些关联的历史故事、历史典故入手,让学生在趣味性的信息演示补充之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这样的历史故事与典故作为补充的背景下,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消除学习中存在的畏难情绪。

2.穿插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笔者将课外阅读作为增加学生知识积累、提升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每学期要求学生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并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将阅读量分布到每一个月、每一周,并对阅读类型进行了规定,将文言文阅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数量进行相应的规定,让学生在阅读之中自主开展文言文阅读,熟读成诵,在大量的文言文阅读中巩固和提升阅读能力。

3.开展竞赛延伸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感到学习过程较为枯燥,兴趣不高。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枯燥感、乏味感,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对教学活动形式进行了优化与改进,以开展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对文言知识的掌握,笔者尝试通过让学生分组自出试题,交换检测、批阅的方式来巩固学习,这种新颖的模式使学生的内心竞争欲望被激发了出来,在你追我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了教学成效的提升。

二、优化教学过程,彰显文言文的魅力

文言文学习和作文教学被许多高中语文教师称为两大难点,突破教学成效低位徘徊的困境,关键还在于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笔者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对教学过程、模式进行了充分优化,让学生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魅力。

1.运用自主合作模式教学。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应当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点应当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所共知。文言文教学中,笔者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结合教学目标、教材内容,设计了一组思想引领性、启发性较强的探究提纲,要求学生按照探究提纲的顺序进行学习研究。在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分析,遇到不懂的问题大家讨论一下,完善学习结论。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来获得问题的答案,不再直接从教师那里单向听取,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的积极状态,思维活跃起来,有效提升了学习成效。

2.引导学生前后联系学习。学生从初中阶段就开始系统地接触文言文学习,进入高中之后,虽然学习的篇目、内容有所差别,但是其中许多学习技巧还是具有相通之处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与新知学习中相关联的内容,如助词的用法、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技巧、如何有效感悟文章的意境,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以前成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融合、提炼、完善和提升,只有站在了以往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才能够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3.强化文学欣赏教育。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提升欣赏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掘文言文的韵律美、节奏美,从引导学生感悟其鲜明的语言特色入手,通过反复的诵读,掌握好美文朗读的节奏、语调,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之中,提升学生感悟能力。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教材与内心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他们在文言文的字里行间感悟美,受到熏陶,如让学生感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让学生感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忧国思家情感,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强烈共鸣。

4.教学之中传播国学思想。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国学思想的传播与渗透。文言文许多经历了大浪淘沙,至今仍熠熠生辉,对人们的思想有着引导作用。例如,可以选择《百家讲坛》中于丹讲《论语》,王立群讲《史记》等精彩内容结合文言文教学,引导学生确立人生目标、人生态度。

5.发展学生学习想象能力。文言文言简意赅,缺乏丰富的想象力,是无法有效学好文言文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充分的想象,想象与文言文中人物、场景相一致的意境,在想象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进行模拟演示,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建立与之相吻合的表象,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延伸教学空间,构建文言文立体学习模式

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成效的途径有许多种,课后拓展及增强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是重要的方式之一。

1.读写活动之中渗透文言文学习。立足于提高学生阅读积累和写作能力的读写活动,有机渗透文言文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在班级设置文言文阅读栏目、穿插文言文阅读指导等方式,将文言文纳入到语文读写活动的规划、部署、落实之中,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2.专题研究之中渗透文言文学习。针对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教师要注重搜集整理与分析,引导学生针对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通过课外专题研究的方式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教给他们文言文学习技巧。

第8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

由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是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能够使学生与古代大师进行直接对话,深入了解古代历史,发扬和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高中文言文就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对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而书本中的注释又对学生的理解,甚至教师的教学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重视教材中的注释问题。

一、孤立解释,有注释但不够确切

如必修四《琵琶行》中的“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课文注释中将“去来”解释为:“去了以后。来,语气助词,无义。”这样的解释有误。该词与“兄弟”“妻子”等词一样,属于偏义复词,侧重于“去”字。

再如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课文中没有注释“必”,而许多学生易将其误认为“实在,一定”,但是结合文章内容,该词应解释为“假使,倘若”,可以在《辞海》中找到例证。

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强化版本选择意识。对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而言,其选择的文言文在对勘、注释和版本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因此,教师要强化自身的版本选择意识,对教材版本进行详细校对,择善本而选,恰当选择版本注释。这样能够对原文进行经常性查对,培养师生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当注不注

如必修一《赤壁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课文中没有对“慕”字加以注释,因而许多教材将其解释为“倾慕、爱慕”,但是结合文章上下文可以将该词解释为“悲伤”,这样更加符合文章的感彩。

再如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王好战,请以战喻。”文章中没有解释“喻”字,而一般参考资料中将其理解为“打比方、比喻”,这种解释存在明显的错误,这是因为该字在先秦时期没有比喻的意思,与“谕”字一样,是指把事情说明白。所以教师要强化科学研究,做到“咀嚼、深究”。

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恢复原生态”的教学态度,做到“咀嚼、深究”,准确把握历史文化背景、古人思想系统和语文系统,尽量对文言文中词与字的原生态加以还原。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语文教育行家、文学专家和古汉语专家等在古汉语方面的成果加以积极借鉴,以保证文言文选文质量。如蒋传和王力等学者以不同文言语料为依据,采用多样化的技术方法来系统研究与精密统计文言文常用词,其对古汉语文化现象的认识可以帮助师生准确掌握文言文的规律。

此外,教师可以采用训诂学的方法,对训诂、音韵和文字这三个层次的价值加以考订,创通词义的不同研究方法,创新发展汉语训诂学的内容。

三、注释没有与语境结合

如《谏太宗十思疏》文中的“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一句,注释为:“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民众。”就注释本身来说,是没有什么错误的。但由于没有结合语境,使多数学生感觉云里雾里而不知其意。在具体的注释中,应该引入上一句的“貌恭而不心服”,将注释完整的表达为:“招致臣民怨恨的大小事情,都是不能做的。”

由此可知,在直接翻译注释不能充分表达其意之时,有必要结合语境进行意译的补充,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上下文的理解,对单个句子和字词的理解也会更为丰富。教师还要强化阅读与训练,加强师生交流。

文言文教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教师的“教”,一个是学生的“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有争议的字词的意义分析及文本蕴含的文化内涵讲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的发展。注重版本的选择和教案的研究,教师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无法对所有的文言文问题加以概括和教学,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之外加强自学,并通过课外的文言文阅读和训练发现与课文的共通之处,通过对比强化自身的文言文学习。鼓励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领悟文言文本身的阅读美感和文化内涵,而非仅仅依赖教材注释、参考资料和教师讲解。特别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文言文,若经自学仍无法理解,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

第9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

【关键词】熟读背诵;情感共鸣;自主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效率

文言文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结晶,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沃土。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不管是必修章节,还是选修部分,所选文言文的篇目有所增加,文言文教学成为新课改中重点和难点。考查文言文知识在我省最近几年高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也比较大,但考生的得分率远远低于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因此,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肩负着培养新一代接班人的重任,在摸索高中语文文言文高效课堂的革新中大刀阔斧地前进,现就如何浅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浅谈点滴体会,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熟读背诵,培养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古语高度概括了诵读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有熟读背诵,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文意,体味意境,领会情感。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熟读,能增强语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熟读的基础上的背诵,能使学生融汇所学的词汇、句法、和翻译等知识,逐步掌握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从熟读到背诵,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课前自主熟读。预习是五步学习法的首要环节,只有充分的预习,才能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基础。譬如:学生在学习左丘明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必须认真阅读,并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理解每个字和每句话的意思,疏通文意。但是,难免会遇到以下难懂的问题:秦晋为何围郑?双方的战局到底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单独请烛之武当说客而不请其他人?他在说服秦师过程中的说词有什么高妙之处?晋国君臣的反应又说明了什么?当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参与课堂学习时,有利于师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二阶段是课堂引导朗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范读时不仅要读出文章应有的本色,还要进行适当的朗读指导,以利学生读出文章的抑扬顿挫,读出文中蕴含的作者个性,读出文本的意蕴。譬如,我在执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先自己范读,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变换语调和情态,读出其客之谄,其妾之畏,其妻之爱,读出主人公两次对镜自视的得意、失落以及为国分忧的正直情怀,读出威王虚心听取大臣建议时一个“诺”字的得体与大方。由于点拨恰到好处,学生的朗读卓有成效。

第三阶段是课后朗读背诵。凡是要求背诵的篇目,一定要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背诵时,既要联系自己预习时的困惑和课堂疑惑的解决程度,又要进一步反思,不断提高自我审美的体验。再拿《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中的朗读,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朗诵节奏和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同时,通过课后朗读背诵,能进一步锤炼鉴赏文言文的能力,更深刻地把握人物形象和作品主旨,深层次体会文中伏笔暗示、处处照应和环环相扣等写作手法之妙用。

二、心里相约,情感共鸣

有些教师常常把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定位在疏通文言字词上,导致文言文课堂教学变成识字课和古汉语知识的研讨课,不能让学生真正领略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涵的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务必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能够以一种主动积极的姿态进入达到师生互动中去,深挖文本蕴含的情感,并突破教材和教师的束缚,拓宽自己的情感空间,达到情感共鸣。譬如,我在执教李密的《陈情表》一课时,逐步让学生感悟作者自述成长的艰辛、家境的困难,了解祖孙两人相依为命的深情,体验祖母卧病在床的困苦与凄凉,体会作者对祖母的真挚情怀;循循善诱的让学生了解新王朝对他征召的急切,感知作者对英明武帝的忠诚之心,进一步明白作者“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心情;至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一文,也可以让学生在体会人世无常之感、家道败落之痛、内心负疚之情的基础上,再体验阴阳两相隔无限思念的痛苦之情,从而让学生叩响语言之门,唤醒沉睡在文本中的情感乐园,这才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核心所在。

三、自主研究,合作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