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纳税筹划策略范文

企业纳税筹划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纳税筹划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纳税筹划策略

第1篇:企业纳税筹划策略范文

关键词:营改增 纳税筹划 策略

纳税筹划是企业依法纳税,合理降低企业税负的重要措施,纳税筹划是否科学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税负。在营改增持续推进的时代背景之下,很多企业在纳税筹划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并没有能够充分的享受到营改增所带来的利好,甚至还出现了税负不减反增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企业高度重视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全面客观的分析当前营改增所带来的各种影响,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纳税筹划,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政策所带来的减负利好,从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营改增以及纳税筹划概述

营改增是我国税收管理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其基本目的是进行结构性减税,切实降低企业税收成本过高的问题。税收是企业经营中的一项主要成本支出,只要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就不可避免的需要纳税。营改增以及纳税筹划是当前企业管理领域的热点课题,营改增对于绝大部分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但是能不能享受到营改增所带来的实惠,关键取决于企业纳税筹划。本文这里将营改增以及纳税筹划的内涵综述如下:

(一)营改增

营改增涉及到两个基本的概念,即营业税以及增值税。所谓的营业税是指根据企业的营业额来进行征税,而增值税是指以增值额为计税依据的一种税。所谓的营改增,就是以往部分缴纳营业税的企业改为缴纳增值税。这一税收政策出台的主要背景是我国企业税负严重,重复征税问题严重,通过营改增可以切实降低企业的税负,推动消费以及产业升级,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营改增的主要覆盖范围就是交通运输以及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的关键点就是就如何确定税率。根据营改增的需要,我国增值税新设了6%以及11%两档税率,这体现出来政府对于不同行业的区别对待。营改增从2013年开始实施,从效果来看,其在减税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凸显,不过也有部分企业出现了纳税不减反增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纳税筹划的问题。

(二)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是指企业对于各种涉税业务进行筹划,从而制定一系列纳税方案,实现节税目的活动。纳税筹划的动因是经济利益,企业开展这一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带来各种利益。对于企业来说,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成本,税收是企业一项相对固定的成本,本身具有一定的刚性,借助于纳税筹划,可以减少企业的纳税支出。当然纳税筹划之所以存在,还与目前各种税收政策有关。我国税收政策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包括税率的差异性、适用不同政策的可选择性、纳税临界点的突变性等。纳税筹划本身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以下几个基本原则是需要必须遵循的:一是合法原则,纳税筹划并不是违法逃税避税,而是要在法律的框架下来开展工作,实现合法避税的基本目的;二是目的性原则,纳税筹划必须要有目的,围绕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来进行,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为基本目的;三是变动性原则是指企业纳税筹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税收政策的变化、企业发展的需要来进行不断调整。

二、营改增对于企业纳税的影响

(一)税率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营改增是影响企业税负高低最关键的问题,营改增过程中企业最为关注的一点是税率的变化,税率变化将会使企业税负发生增减。实施营改增对于企业来说并不必然的表现出企业税负的下降,尽管税负下降的企业是绝大多数,但是同样也存在一个临界点。临界点之上,可以带来税负的减少,但在临界点之下,则可能出现税负不减反增的情况。以一个交通运输企业为例,营改增之前为营业税税率3%,营改增之后为增值税税率11%,企业购进项目价款的进项税为17%,这时候如果可抵扣的购进项目价款占不含税销售额的比重为47.06%的话,营改增前后企业的税负是相同的,如果占比超过47.06%,则一般纳税人的税负要小于小规模纳税人,反之则高于小规模纳税人。这就需要企业灵活的选择纳税主体性质,即销售额超过500万,可以成为一般纳税人,同时也可以选择成为小规模纳税人。

(二)对于纳税管理的影响

企业营改增对于纳税管理的影响很大,如果说这种影响是颠覆性的事实上一点都不夸张,营业税以及增值税在具体操作难度方面可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增值税涉及到进项税抵扣,这导致企业对于进项税管理的重要性是不断凸显,对于发票管理也提出新的要求,更为关键是企业的整个税收申报体系都要进行调整。不少企业并没有做到根据营改增的要求进行纳税管理的改进,结果使得营改增出现了弊大于利的情况。举例来说,进项税抵扣方面,企业并没有完整的进项税管理经验,使得本来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都没有得到抵扣。

(三)对于企业经营的影响

营改增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实施营改增,可以让企业有动力更多的进行服务外包、加速设备的更新,这样可以实现企业经营的转型,带来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举例而言,服务外包可以让企业集中精力做好自身擅长且产生更高价值的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设备更新的加速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纳税筹划策略

营改增给企业纳税筹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营改增所带来的各种影响,需要企业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来实现企业税负的有效下降。

第2篇:企业纳税筹划策略范文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 纳税筹划 业务招待费 利息费用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降低企业所得税税基的思路为:使收入总额极小化和使税前准予扣除项目金额极大化。

一、缩小应税收入策略

缩小应税收入主要考虑及时剔除不该认定为应税收入的项目,或设法增加免税收入。在实践中具体采取的方法有:

1.对销货退回及折让,应及时取得有关凭证并作冲减销售收入的账务处理,以免虚增收入;

2.年度计算收入总额时,对预收货款、应付账款等项目也应予以减除,防止错记为收入;

3.多余的周转资金,用于购买政府公债,其利息收入可免交企业所得税。或者将多余的周转资金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也可免交企业所得税。

二、膨胀成本费用策略

1.分散利息费用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利息支出都可据实在税前列支。但有些企业筹集资金困难,不得不向其他企业拆借或向非金融机构私下高息借款,也有些企业为融通资金并且给职工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在企业内部职工中高息集资。以上种种情况,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以外的部分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列支。

所以企业筹集资金应尽量避免高息借款。一旦发生高息借款后,应考虑将高息部分分散至其他名目开支。按照现行税法和财务制度规定,利息支出在财务费用中核算,除了利息外,还有手续费、汇兑损益等也在财务费用中核算。金融机构手续费无限额开支。企业若是向非金融机构、向职工集资,部分高息可以转为金融机构手续费;或者在企业内部由工会组织集资,部分手续费等可分散至工会经费中开支;若是同行业互相拆借的高息支出,可以转化为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开支,在产品销售费用、经营费用等列支,从而扩大在税前扣除的支出范围。

3.分散业务招待费

考虑到商业招待和个人消费之间难以区分,为加强管理,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超过列支标准部分,应于税后开支。

事实上,企业为顺利开展工作,业务招待费超支是正常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应于申报前自行计算。若超过限额,企业应自行调整减除,将开支的招待费转移至其他科目税前扣除。例如企业赠送客户礼金、礼券等费用,可考虑以佣金费用列支,佣金支出也无限额限制,从而这部分也可以税前扣除,达到节税效果。此外,企业还可以把招待费作为会议经费,通过“管理费用”科目在所得税前列支,同样可以达到以上效果。

3.合理安排工资及工资费用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针对上述有关规定,企业从获取节税利益角度,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适当提高职工工资标准,超支福利以工资形式发放。新企业所得税法取了消计税工资的规定, 这对内资企业是一个较大的利好, 但企业一定要注意合理性, 注意同行的工资水平。否则, 税务机关对不合理支出可进行纳税调整。

(2)加大教育投入,增加职工教育、培训的机会,努力提高职工素质;(3)兼任企业董事或监事职务的内部职工,可将其报酬计入工资薪金;(4)持有本企业股票的内部职工,可将其应获股利改为以绩效工资或年终奖金形式予以发放。

4.合理安排对外捐赠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公益性捐赠做了界定: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不允许扣除。

企业若发生捐赠支出,出于税收上的考虑,应特别注意两点:

第一,认清捐赠对象和捐赠中介,即企业应通过税法规定的社会团体和机关实施捐赠。

第二,注意限额。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战略,决定公益性捐赠的额度,从节税角度考虑,一般不宜超过税前允许扣除的比例(年度利润总额的12%)。如果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需要超过,也可以“先认捐、后支出”,即将超支部分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安排到下一年度,力争税前扣除。

三、企业所得税税率策略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有四档,即:基准税率25%与三档优惠税率10%、15%和20%。企业如果善于利用这种税收差异,努力创造条件使自己享受较低的税率,对企业来说可以减轻税负,国家也达到了调控经济的目的。

1.设立自主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

新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应将纳税筹划的重点放在自主创新、培养核心竞争力上。为此,企业应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组建稳定的研发队伍,制订中长期研发计划,自主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并及时向科技主管部门报备立项,形成研发成果档案。这既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又符合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立法精神。

2.小型微利企业的纳税筹划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比一般法定税率降低了5个百分点。对小型微利企业的界定,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按照便于征管的原则,《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了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因此,小型企业在设立时首先需认真规划企业的规模和从业人数,规模较大或人数较多时,可考虑设立为两个或多个独立的纳税企业;其次要关注年应纳税所得额。

第3篇:企业纳税筹划策略范文

[关键词]企业集团 纳税筹划 策略

企业集团是以总部为核心,众多有着相同利益的机构为经营点的一种高级组织形式的企业,多个具有共同经济利益的企业单位组合在一起,以资本、技术和产品作为联结纽带。企业集团纳税筹划不仅能为集团整体减轻税收负担,增加集团的利润,而且对企业集团的经营、投资及筹资活动进行的涉税活动也是集团财务战略的重要部分。

一、企业集团简述

企业集团是一种以大企业为核心、规模巨大、多角化经营的企业联合组织或企业群体组织,它们以经济技术或经营联系为基础、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领导体制。集团各组织是按照总部经营方针进行重大业务活动,或者虽无产权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但在经济上有一定联系的企业群体。

企业集团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企业集团是多个法人组织构成的企业联合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然而由于对产品、资金或者技术等方面存在相互依赖性,这些不同的法人组织联结成了一个企业集团;第二,企业集团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组织,其往往是通过兼并、控股、投资等方式形成的,连接它们的基本纽带是资本。一般而言,可以将企业集团划分为母公司(核心层)、子公司(紧密层)及一些部门机构(半紧密层)等;第三,企业集团是通过众多纽带联结在一起的组织。资本、人事、财务、技术等因素将这些组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企业集团纳税筹划理念

1.依法筹划

任何纳税筹划行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即经济主体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纳税筹划必须在合法条件下进行,应该以不违反国家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为前提,否则就会成为税收违法行为。纳税筹划的合法性是企业集团进行纳税筹划的基本理念,其所采用的手段必须是符合现行税收法律的,不能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冲突。纳税筹划实质上是利用了税法的不完善或者税法的漏洞来进行筹划。企业集团的纳税筹划必须是合法行为,必须以守法意识出发,以节税为目的,实现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内部优化以及集团资源的配置,促进企业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

2.纳税一体化

企业集团是多个法人组织构成的联合体,多数成员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相应的民事权利,各个成员的目标是统一的,即获取经济利益。各成员企业应该注重配合,以企业集团的全局观念为指导,力求实现集团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保障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也就是说,企业集团在母公司的统一协调下,遵循集团的整体利益,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如何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实现节税目的。

3.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的任何决策行为都是建立在该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大于其实施成本的基础上,纳税筹划的实施有利于实现企业集团的整体财务目标。因此,企业集团在进行纳税筹划之前,需要结合集团内部的情况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考虑纳税筹划的可行性,在确保低成本高收益的情况下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实施纳税筹划。同时,企业集团在选择纳税筹划方案时,除了要考虑降低纳税成本之外,还要考虑到由于筹划方案实施可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在综合考虑之后,采取最适合的纳税筹划方案来给企业集团带来真正的收益和最大的经济利益。

三、企业集团纳税筹划策略

1.设立核心控股公司和财务中心

企业集团是个多层次多机构的联合体,由于集团内部各个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和适用的税收法则不同,课税对象不一,税率也高低不一,还可能存在享受减免税的企业等。这样母公司可以通过财务决策来平衡集团的税负,降低整体的税负成本。比如,将母公司设立在经济特区或者是能够享受税收优化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通过规模扩张,对亏损企业进行兼并收购,这样能够享受盈亏抵补的好处。

对企业集团而言,财务中心扮演着资本集中地的角色,其承担着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一方面可以享受财务集中所带来的费用节约效应,另一方面可以享受其为集团带来的税收利益。如将企业集团财务中心设在税收协定网络较发达的区域,不仅能够享受借贷款免征的好处,还能将大量利息收入通过财务中心得到筹划和分配,可以取得抵免税款或延缓纳税的效果。

2.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了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通过对销售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整,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承担的经济活动。通过转嫁筹划能够实现降低税负高收益的目标。

税负转嫁是通过对商品购销过程中价格的控制而将税负转嫁给他人,其行为实际上与税法无关,但是可以达到节税效应。税负转嫁行为并未侵害国家利益,亦不构成违法行为。因此,税负转嫁受到企业集团的普遍青睐。税负转嫁常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提高企业集团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向后转嫁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例如通过高价格将商品向后转嫁给购买者,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集团的利润,进而降低应纳税费。二是通过压低商品或生产要素进价,向前转嫁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提供者。

3.内部转移定价策略

内部转移定价,是企业集团根据其经营战略目标,通过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来实现。所谓关联企业,是各自有着独立法人资格但彼此又有某种相关利益关系的企业。转移定价策略是通过在关联企业之间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专门技术、资金借贷等活动时所确定的集团内部价格。它不受市场供求决定,主要服从于集团整体利益的要求。互惠定价本身可能蕴含多重目的,为减轻税负而采用的互惠定价,是关联企业之间通过利润转移,达到降低集团整体税负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张英明,《企业集团纳税筹划历年及策略研究》,现代经济,2008.07

第4篇:企业纳税筹划策略范文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

一、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对税法的能动性运用,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策划活动。一个成功的筹划方案可以为企业实现税收负担最小,这也要求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能制订成功的筹划方案,而且应该是一个最有效的沟通者。沟通能力主要表现在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上。

纳税筹划人员如何将纳税筹划方案通过自己的沟通技巧获得税务机关认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筹划人员应良好的具备职业道德,严格分清涉税事项、涉税环节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不得将违反税收政策、法规的行为纳入筹划方案,从而避免将纳税筹划引入偷税的歧途,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涉税风险。

二、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

在一般人看来,纳税筹划是涉税问题,理所当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事实上,企业财务工作只是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正确核算与反映,很多具体业务不是财务单方面能操作的。真正的纳税筹划应该从生产经营入手,即在财务处理过程之前,有的甚至应该在业务发生之前,就要知道税收对业务的影响。以上文瑞都国际一期项目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实务操作为例,纳税筹划方案整体设计(思路)在2006年初由公司财务部门完成,提交给公司管理层的专题研究通过后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由公司领导统一协调,工程、营销、财务等部门密切配合。

因此,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而是决策、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的统一协调。企业要做好纳税筹划,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按照税法的规定,结合生产经营业务进行操作,对各涉税环节统筹规划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筹划效果。

三、纳税筹划的风险及防范

纳税筹划风险指企业纳税筹划活动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失败的可能性。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不依法纳税的风险。即由于对有关税收政策的精神把握不准,造成事实上的偷税,从而受到税务机关处罚;二是对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和执行不到位的风险;三是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对税收政策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形成税收筹划风险。例如在企业改制、兼并、分设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涉及多种税收优惠,如果不能系统地理解,就很容易出现筹划失败的风险;四是筹划成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针对纳税筹划可能的风险,企业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1.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提高纳税筹划风险意识。企业纳税筹划人员通过学习税收政策,可以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政策。既然纳税筹划方案主要来自税收法律政策中对计税依据、纳税人、税率等的不同规定,那么对相关税法全面了解就成为纳税筹划的基础环节。有了这种全面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作出对企业最有利的税收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纳税筹划活动就无法进行。

通过税收政策的学习,可以提高风险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

2.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素质。纳税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是集法律、税收、会计、财务、金融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为一体的组织策划活动。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经济前景预测能力、项目统筹谋划能力以及与各部门合作配合的l办作能力等素质,否则就难以胜任该项工作。

3.企业管理层充分重视。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纳税风险的管理,这不但要体现在制度上,更要体现在领导者管理意识中。由十纳税筹划具有特殊目的,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风险,企业领导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4.保持筹划方案适度灵活。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的税制、税法、相关政策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会不断地调整或改变,这就要求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必须保持适度的灵活性,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重新审查和评估税务筹划方案,适时更新筹划内容,评价税务筹划的风险,采取措施回避、分散或转嫁风险,比较风险与收益,使纳税筹划在动态调整中为企业带来收益。

5.搞好税企关系,加强税企联系。由于税法规定往往有一定的弹性幅度区间,加之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在执法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纳税筹划人员对此很难准确把握。这就要求一方面,纳税筹划人员正确地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正确应用财会知识,另一方面,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友好联系,使纳税筹划活动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者使纳税筹划方案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避免纳税筹划风险,取得应有的收益。

随着纳税筹划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价值的体现,纳税筹划风险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企业只要有纳税筹划活动,就存在纳税筹划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企业的风险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纳税筹划的成功实施做到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第5篇:企业纳税筹划策略范文

关键词 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风险 应对措施

在我国,跨国公司还有一些大中型企业已经开始了纳税筹划工作的进行,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还能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是,在进行纳税筹划的同时,还应该对整个行业进行一下分析,如果进行纳税筹划的话,则会产生什么样的风险或者是危害,如果出现的话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和解决,这些都应该是提前预想到的。

一、导致中型国有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主要因素

(一)不能及时掌握新的税收政策

由于我国现在的经济不断的发展,所以关于税收方面的政策、法规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这样的话,税收筹划也要随着进行一定的修改。但是现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情况,就是我国现在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家族性质的企业偏多,在企业的管理上,尤其是财务岗位都要安插自己身边的亲人或者是信任的人,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让企业在财务管理的时候出现任人唯亲的情况,以企业和自己的利益为主,没有关心整个大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专业知识也不是特别的强,这样的话也就对于社会政策的发展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企业也没有注意到增强财务人员专业知识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没有办法把财务的实权放到外人的手中,还没有意识到对财务人员的技能培训,没有专业的知识进行指导不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还有就是税收政策一旦发生变化,就要有相应的税收筹划政策的更改,原来的方案就必须作废重新制定适合现在税收政策的方案,如果更改得不及时就会存在着一定的税收方面的风险。

(二)纳税筹划缺乏整体性

在进行税收筹划的时候还要注重单位税收的整体性。在企业的整个税收中,每个税种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是相辅相成的一种关系,一定要把每一种关系都协调好了之后才能够让企业的每一种税收关系都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但是,现在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税收之间的关系还有不同税种对企业带来的长期效益,在经营中,往往会为了能够避税而做假账、说假话,不仅给国家带来一定的损失,还会对企业的长久发展带来经济上的影响,如果被查出来的话还要承担更多的经济补偿,这是一种带有风险而且是得不偿失的做法。所以,企业应该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注意到企业缴税的整体性,并且要以企业的长久发展为目标进行规划,设计出一套最佳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

(三)纳税筹划基础不牢固

因为财务和税收看似相同相通的两种知识,但实际上懂得财务的人员并非真正的能够懂得税务方面的知识,这样的话,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导致了企业把财务人员安排到税收缴纳的岗位上,由于财务人员对于税收的知识了解不全面,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账务作假、核对的账单也不够全面,这样的话给国家进行税收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如果想要真正缴税的时候,也因为账目的不全而没有办法进行下去。这样不仅加强了自己的工作强度,还为企业以后的财务发展造成影响,没有办法进行以后合理的税收筹划,这是极其具有风险的行为,不仅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可能还会对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国有企业纳税筹划中的风险问题

国有企业想要进行纳税筹划,可能会由于一些原因而导致没有办法特别顺利的实现,如果没有办法进行很好的解决,可能会导致整个国有企业的纳税筹划夭折,所以,在进行纳税筹划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风险:

(一)经营风险

国有企业由于被国家的一些激励政策和保护措施给保护的非常好,也就脱去了市场经济的约束,所以,即使国有企业没有办法给国家带来创收,那么也会受到国家的扶持一直支撑下去,这样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对于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造成了制约,更不要提纳税筹划工作的发展,在国有企业中没有办法更好的实现纳税筹划工作。

(二)操作风险

税收筹划是一个非常细致的工作,如果有一点细节问题没有处理好的话都会对整个的方案产生影响,这样的话只能重新再进行修改和制作,所以在国有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要进行对细节问题的合理避免,然后对风险也有一定的判断,让纳税筹划由专门的税收部门进行制定,不要有任何纰漏的出现。

(三)政策风险

由于国有企业和其他的企业在国家税收政策上有一些区别,所以,国有企业一定要注意在纳税筹划方面把国家政策的一些规定也注意到,这样的话才能够得到最正确的税收筹划,并且能够享受到国家的鼓励政策,使得国有企业的缴纳税款能够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值里面,并且,当国家有最新的政策变化时,也能够根据既定的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保证整个纳税筹划方案的顺利进行。

三、国有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巩固纳税筹划基础

国有企业的发展首先要正视市场经济的调控,让自己的企业投入到市场的经济中去进行良性的竞争,然后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不能够把经济的收入全部的依靠在国家的税收政策上。还有就是要对国家的税收方面的政策法规进行透彻的研究,要把收入合法化,才能够让以后工作的开展更加的合理。最后,就是要对企业的账目进行调整,让企业的每一笔账目都做到真实有效,把企业的纳税筹划建立在真实的财务基础上,并且在管理上也要专门税务部门的人员进行管理。

(二)设立专业的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机构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扶持单位,更加应该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号召,尤其是在企业的纳税筹划这项工作上,不仅要积极的建立,还要多与国家的相关税收部门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国家的税收政策的变化,这样的话能够得到最新的资讯,才能够对其他企业的税收工作起到表率的作用。国有企业应该有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人员对纳税筹划方面进行研究,然后通过自己的工作更好的规避企业的风险,让企业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税收利益。

(三)建立纳税筹划信息系统

由于市场环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经济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税收政策也是要不断变化的,所以,纳税筹划工作也要跟着税收政策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更新,只有最新的最适合的政策才能够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现在我国为了能够让企业更好的把握到市场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已经通过网络和报刊等等的方式进行宣传,让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握住变化的方向,好对企业的纳税筹划进行及时的修改。所以,对于企业中的税务部门,要通过这种渠道加强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确保企业制定出来的纳税筹划符合国家最新的规章制度,并且让企业的纳税值在最佳的范围之内。

总之,国有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对于自身的发展也具有促进的作用,所以,国有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整个行业的发展来制定好自己的纳税筹划工作,这样的话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作者单位为南京玉桥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6篇:企业纳税筹划策略范文

关键词:商贸企业;会计政策;纳税筹划;策略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一、物资采购中的纳税筹划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日益完善,会计政策的健全发展,商贸企业更多地开始考虑纳税筹划的问题,其中物资采购中的纳税筹划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安排购进材料的纳税筹划,商贸企业虽然是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购进材料主要用于增值税纳税项目,但是也有一部分用于非应税项目,因此如果企业在采购材料之初并没有区分材料的用途,而是一律采用同样的纳税方法,则不利于企业利润,因此在采购时,会计要按照采购材料的价格计算当期应当抵扣的进项税额。二物资采购结算方式的纳税策划,不同的采购结算方式其纳税制度与规定也有所不同,因此应当采取不同的纳税筹划方法。商贸企业结算方式大致有采购结算方式与销售结算方式两种。因此,采购结算方式的纳税筹划应当注意尽量推迟付款时间,为企业赢得时间更为长久的无息贷款,降低企业税收支出,其次还要注意尽可能少用现金支付,减少采购结算中的增值税负担。

二、物资库存中的纳税策划

另一个重要的板块是物资库存中的纳税筹划。商贸企业是以产品销售为核心,因此产品物资的库存是企业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要做好这个板块的纳税筹划,企业库存计价方法收到市场需求与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因此企业在做纳税筹划时采用那种举措计价方法,实现企业节税的目的,企业应当在遵循国家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密切关注市场商品的价格需求差异与波动,选择一种有助于企业成本扩张的库存计价方案。当前我国的库存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等。企业在进行物资库存计价的纳税筹划时,应当依据现有的会计制度与税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库存的不同环节需要,做好市场预估与评价,在库存计价法选择的基础上完善纳税筹划。

三、商贸企业销售的纳税筹划

(一)收入确认的纳税筹划

近些年来,为了适应商贸企业快速发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党和国家政府一直致力于改进会计政策与纳税筹划方法的相关法律法规,寻求不断的完善健全。因此,根据最新颁布出台的一系列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纳税收入的筹划规定,其中显而易见地指出企业收入的具体含义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创造的或者形成的,会引起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收益增加的,与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扣除经营者投资成本的经济利益的总体收入。而其中的日常活动具体而言是包括企业为达到或者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与其他相关的一系活动。随着商贸企业发展扩大,企业收入的确认对流转税与所得税税率的计算产生直接重大的影响,因此收入确定的纳税筹划策略与方法是整个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前合理的收入确认纳税筹划策略与方法应当是通过采用对取得收入的方式,收入确定的时间以及取得收入的税率计算方法进行考察,选择和管控,从而实现企业节税的目的。

(二)M用分摊的纳税筹划

商贸企业应当根据国家出台的规定政策,寻求合理有效的纳税筹划方法,保持企业的高收入高利润。其中一个重要的提升企业纳税水平的方法是费用分摊的纳税筹划方式。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相关细则中规定,企业费用是指纳税人每纳税年度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可扣除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其中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考虑到企业的利润水平,企业在销售经营纳税期间,可以通过选择各种各样不同的费用分摊的方法,在会计准则与国家会计政策允许的范围与前提之下,进行费用分摊扩大或缩小企业当期费用,实现企业的利润。然而,不同的费用分摊方法,以及每期应当分摊的费用额的不同,对于企业利索以及应纳所得税额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因此商贸企业在选择费用分摊方法去扩大或者缩小应纳所得税额时应当注意考虑如何实现应纳税利润的最小化,以及如何使用最合理的分摊方法实现费用分摊的最大摊入。

(三)坏账准备计提的纳税筹划

商贸企业作为以产品销售为核心的全球性产业,在激烈世界市场竞争中,遭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复杂的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纳税筹划成为一个重要难点。其中企业账务计算与管理中也不乏各种失误与问题的出现,因此为了避免或者及时快速有效地应对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应当预先积极做好坏账准备计提的纳税筹划。我国会计准则中规定,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应收款项发生减值了的,计入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坏账计提准备之后仍然可以转回。因此,商贸企业财务管理层面,应当依据新的会计准则企业,创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充分作用会计准则的积极因素,做好坏账准备的纳税筹划,促进会计政策与企业财务管理有礼融合,进而实现企业销售额与财务管理的最大化价值。

四、小结

总之,考虑纳税筹划的方法与策略不仅是商贸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更是相当一部分现代企业需要关注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宋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与纳税筹划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

[2]申宏伟,黄朝旭,张晓炳.企业进行合理纳税筹划的思路[J].财税与会计,2003(10).

[3]辛鑫.长期投资会计政策的选择对纳税筹划的影响[J].鸡西大学学报,2009(4).

第7篇:企业纳税筹划策略范文

关键词:企业并购;纳税筹划;并购流程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并购作为企业从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化的有效扩张手段,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调整组织结构、优化经济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而税收作为宏观经济中影响任何一个微观企业的重要经济因素,是企业在并购的决策及实施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规划对象。

一、企业并购与纳税筹划的概念界定

(一)企业并购的概念界定。并购是兼并或称合并和收购的统称。兼并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兼并指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这些企业丧失法人资格,并获得它们的控制权的经济行为,相当于公司法中规定的吸收合并。而广义的兼并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产权并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行为。广义的兼并除了包括吸收合并外还包括新设合并和其他产权交易形式。而所谓收购则是指对企业的资产和股份的购买行为。

资产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收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资产,从而取得另一家企业部分业务或某一方面业务的收购行为。股份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收购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股份,从而取得另一家企业控制权的行为。

(二)纳税筹划的概念。纳税筹划主要是站在纳税人立场考虑,即纳税人在遵循税收国际惯例、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对其涉税事务进行必要的策划,旨在减轻税负,实现最佳纳税、涉税零风险,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活动。

二、我国企业国内并购的纳税筹划

(一)并购目标企业选择的纳税筹划。公司选择哪个公司作为并购对象,主要取决于公司的并购动机,并购对象选择中的决定因素是并购本身是出于短期利益而进行的带有投机性质纳税筹划中的并购还是考虑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并购。除此以外,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税收问题,认真地进行纳税筹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购成本,增加并购成功的可能性。

运用此项纳税筹划策略,应注意被兼并企业的纳税人资格必须消灭。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被兼并企业尚未弥补的经营亏损有以下两种处理办法:一是被兼并企业兼并后继续具有独立的纳税人资格的,其兼并前尚未弥补的经营亏损,在税收法规规定的期限内,由其以后年度的所得逐年延续弥补,不得用兼并企业的所得弥补;二是被兼并企业在被兼并后不具有独立纳税人资格的,其兼并前尚未弥补的经营亏损,在税收法规规定的期限内,可由兼并企业用以后年度的所得逐年延续弥补。

(二)并购出资方式选择的纳税筹划。企业在并购活动所选择支付方式的适当与否直接决定了目标企业的合作态度,进而影响到并购交易能否顺利完成。在税收方面表现为支付方式对目标企业有没有税收利益的吸引。因此,并购支付方式的纳税筹划主要是针对目标企业税收利益的筹划。

(三)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的纳税筹划。企业的并购行为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一笔数额巨大的资金往往并非并购公司现有的资金所能即时应付的,需要多方位筹集资金,资金的筹集方式对企业经营绩效与整体税负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融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向银行借款、向非金融机构或企业借款、企业内部筹资、企业自我积累、向社会发行股票或债券、租赁等。归纳起来,无非是债务资本融资和权益资本融资,无论采用何种资金筹措方式,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种代价称为资金成本。在企业并购融资决策中,不仅要求筹集到足够数额的资金,而且还要求以较低的代价取得。税收作为一种现金流出,也是资金成本的组成内容之一,而不同的融资方式的组合,也使企业承担不同的税负水平。在融资过程中开展纳税筹划的研究,应着重考虑资本结构变动对企业预期收益和税负水平的影响,以及怎样的资本配置才能使企业在有效地减轻税负的同时,实现预期投资收益最大化。

三、企业并购纳税筹划风险防范措施

(一)密切关注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税法的建立同任何法律一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导向的改变,税法的许多具体条文是不断在变化的,许多税收优惠政策也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区域性。而纳税筹划的长期性又要求纳税人不仅要准确把握现行税收政策的精神,更要时时关注财税政策的变化,在并购过程中与时俱进,在发生并购行为过程中适时地调整筹划方案,尽可能实现涉税零风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各相关企业还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设备,建立一套科学、快捷的纳税筹划预警系统,对筹划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风险,立即向纳税筹划者或经营者示警。只有了解掌握了上述情况后,纳税人才能有效、准确地运用这些政策进行纳税筹划,避免因政策选择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二)综合衡量纳税筹划方案以降低风险。纳税筹划必须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总体目标进行综合策划,将其纳入企业的整体投资和经营战略,不能局限于个别税种,也不能仅仅着眼于节税。首先,纳税筹划应着眼于整体税负的降低,而不仅仅是个别税种税负的减少;其次,税收利益虽然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济利益,但不是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项目投资税收的减少并不等于企业整体利益的增加。纳税人应运用战略的眼光,从全局考虑整体把握,防止纳税筹划方案的片面性造成企业总体利益的下降。

(三)保持纳税筹划方案的适度灵活性。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千差万别,加之税收政策和纳税筹划的主客观条件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这就要求企业根据并购实际情况,制定纳税筹划方案,并保持相当的灵活性,以便随着国家税制、税法等政策的改变及预期经济活动的变化随时调整,对纳税筹划方案进行重新审查评估,适时更新筹划内容,采取措施分散风险,趋利避害,以保证筹划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河北衡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第8篇:企业纳税筹划策略范文

建筑安装企业的业务经营方式多种多样,其可以选择不同的经营方式,进行营业税的筹划:1、分包经营合同根据营业税相关规定,建筑施工企业总承包人如果将部分工程分包或转包给施工单位(不含个体经营者),可按差额计算缴纳营业税,其应纳税营业额为总承包额减去分包或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款项后余额,按照“建筑业”税目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利用工程承包合同进行纳税筹划。案例1:某建设单位A有一项工程(总造价2200万元),工程由B建筑施工企业负责组织协调业务(费用200万元),施工单位C最后中标(2200万元)。方案一:B建筑施工企业按服务业5%缴纳营业税,即200*5%=10万元;方案二:B建筑施工企业与A企业签订建筑安装合同总包合同2200万元,然后,B与C签订金额为2000万元的工程分包合同。B企业适用于建筑安装企业营业税税率3%,即(2200-2000)*3%=6万元;通过对两方案比较,方案二可为B企业节税4万元。2、甲方供料合同甲方供料是指由基本建设单位提供原材料,建筑施工企业仅提供建筑劳务的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第52号令)第十六条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的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建设方提供的原材料需要计入施工企业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但是设备部分不需要缴纳营业税。建筑施工企业应尽量与建设方在签订合同时将原材料部分由建筑施工企业提供而设备部分由建设方提供,这就避免了设备部分由建筑施工企业提供而造成多缴纳营业税的情况。案例2:某建筑施工企业承包某单位设备安装工程,合同约定由施工企业提供设备并负责安装,工程总造价为300万元(其中:设备价款为220万元)。建筑施工企业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由建筑施工企业提供设备并进行安装,建筑施工企业应缴纳营业税为:300*3%=9万元;方案二:由某单位提供设备,建筑施工企业只负责安装,收取安装费80万元,建筑施工企业应缴纳营业税为80*3%=2.4万元;对两个方案比较,建筑施工企业应选择第二种方案,只提供安装服务,则该企业可以节税(300-80)*3%=6.6万元。

(二)企业所得税的筹划策略

1、关于成本费用的纳税筹划关于成本费用摊销的纳税筹划。处于开办期的企业选择费用分摊期间会影响每个纳税年度的费用摊销额,进而影响当年允许税前扣除费用的金额。费用摊销的方法包括五五摊销法和一次摊销法等,企业应选择摊销方法时以税负最低划为目标,以获利的年度和亏损的年度来确定选择何种摊销方法。例如:企业在成立年度即获利,那么可以采用一次摊销法,在获利年度即将开办费用在当期一次摊销,如果开办年度亏损,那么可以采用五五摊销,在开办当期只摊销部分费用。关于管理费用中业务招待费的纳税筹划。对管理费用中业务招待费用,企业应最大限度地合理运用扣除比例,税法规定,建筑施工企业按全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和实际发生额的60%计算扣除限额,即先要满足60%发生额的标准,又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5‰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可以经过筹划充分使用业务招待费用的限额。例如:假设企业某年的销售收入为X,本年发业务招待费用为Y,则某年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Y*60%≤X*5‰,在Y*60%=X*5‰的情况下,即Y=X*8.3‰,业务招待费在销售收入的8.3‰这个临界点时,企业才能充分利用关于招待费用的政策。2、关于存货计价方法的纳税筹划根据会计政策的规定,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对存货发出成本有不同的影响,进而会影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在价格波动较大时计价方法的选择对应纳税额的影响较大。同时应注意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定当年不得随意改变。

(三)个人所得税的筹划策略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必须对全员进行纳税申报。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周期长,作业地域广泛。其在从事异地经营时,建筑施工企业在税务局代开发票的同时,工程所在地地方税务局往往会直接以工程总造价的1%扣缴个人所得税,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已在异地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不必在本地重复缴纳,故企业应将企业员工进行明细分类,提高人事管理工作,避免重复缴税。建筑安装企业支付给农民工的工资应区分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所得,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不同税目,因此相同数额的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税率不同,工资薪金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劳务报酬所得都适用比例税率,可以利用税率差异进行税务筹划。一般应纳税所得额比较少时,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会比劳务报酬所得的税负低。应注意,收入性质的转化必须真实、合法的。案例3:企业欲聘请一名管理人员王某,双方商定每月的收入为22000元。王某有两种方案选择,方案一: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按工资薪金纳税个人所得税。王某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2000-3500)*25%-1005=3620元;方案二:与企业签订劳务合同,按劳务报酬所得纳税。王某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2000*(1-20%)*20%=3520元。由此可见由于每月收入较高,张某选择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每月节税100元。

第9篇:企业纳税筹划策略范文

关键词:建筑企业 “营改增” 纳税筹划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若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应注重税制改革,强调“营改增”体制的全面实施,由以往的营业税转为征收增值税,能利于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未来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建筑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头戏,其社会存在价值较高,为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应实行“营改增”机制,若想达到自身经济体系的全面建设,应对纳税筹划策略进行有效的完善与调整,是实现建筑企业全面发生的重要所在。

一、建筑企业营改增后纳税筹划中所存在的缺陷

“营改增”税制改革发生后,企业的增值税增收情况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能有效缓解重复性征税问题[1]。从建筑企业角度来看,名义上实施“营改增”税制改革,表示缴纳税种在逐渐减少,然而,纳税的税率会逐渐上升,通常会由3% 上升至11%,会大大加重企业在纳税方面的负担,所要缴纳税额参数并未出现降低的情况。实现营改增税制的不断改革,具有客观性与必然性,然而,在营改增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一)上游材料供应商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中会需要大量的材料,且这些原材料的种类繁多,可选择的供应商数量多,竞争激励,其中所涉及到的材料进项税额核算抵扣会出现一些缺陷。供应商数量繁多且杂,常常出现开具发票不合理的情况,且关于基础的货源质量问题也层出不穷[2]。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无法及时获取材料的相关发票,进而会降低进项税的可抵扣数额。由于受到以往理念或经验的影响,供应商缺乏足够的发票意识,甚至会出现当发票数额过大时就会在运输或提价的过程中结束交易,影响交易双方间的关系,影响着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二)合同不规范引发问题

建筑企业在参与各项工程项目建设时,会签订各种合同,如施工合同、材料采购合同以及劳务合同等,若想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行,必须加强对合同的科学化管理。实施“营改增”后,由于合同缺乏规范性,导致企业的权益受到破坏,无法受到法律系统的保护,开展税务筹划工作时,始终属于被动境地。在合同中关于增值税的问题,若合同设定不科学,就不可称之为有效合同,而相关的税务工作就会受到阻碍,税务抵扣难度增大,进而增加税务筹划的成本负担。

(三)财务方面的问题

“营改增”实施之后,建筑企业在发展与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纳税筹划工作体系出现了一系列的缺陷,如企业的资金供应力度不够、财务管理不科学、核算方法不当等等。在资金供应方面,“营改增”之后,建筑方需要垫付先前的增值税资金,尤其是交易额度较大的项目,若企业遭遇信誉不良的企业,未能及时将拖欠的款项进行缴纳,进而会导致资金供应不足问题的滋生。

二、建筑企业营改增后纳税筹划策略

(一)与材料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从建筑企业的角度来看,增值税税额筹划问题是纳税筹划系统中的首要任务,若想达到理想的纳税筹划效果,应加强建筑企业与上游材料供应商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施股东参股的投资方式,也可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以此来约束与规范双方的行为。实施营改增后,建筑方应处理好与材料供应商间的关系,加深彼此间的合作,其中涉及到的财务与材料成本应及时结合进项税额来进行抵扣,进而可适度降低税务的成本。此外,建筑方若处于相对弱势的条件下,应选择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旨在可以获取抵扣的增值税发票。

(二)保证合同签订的规范性

建筑企业在实施各类工程项目时,会产生一系列的操作行为与执行过程,若想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通过相应的合同条款来约束双方。但是,由于合同不规范而引发的一系列纳税筹划问题异常突出。营改增实施后,应强化对各项合同的有效梳理,其中涉及到大量的材料订购合同、施工合同、劳务合同等,尤其是在劳务合同与材料订购合同两个方面,必须保证合同的规范性,进而可减轻企业所存在的赋税负担。若建筑方无法向被承揽方提供相应的建筑材料,获取一定的增值税发票,是无法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进而会无法降低成本。营改增实施之后,要求合同签订要更为规范性,若前期已经确定被承揽方的材料供应商,那么供应商与建筑企业间就无法开展合同签订,此时,建筑企业应要求材料供应商与被承揽方进行协调与合作,共同制定材料增值税筹划,利于达到共赢的目的。

(三)财务问题的解决对策

若想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除了选择诚信度高的供应商,制定科学的合同内容之外,还要重视会计核算问题,及时消除纳税筹划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增值税中所涉及到的会计核算内容较多,若会计核算不科学,会导致报表中的利润值发生变化,势必会增加会计人员核算的工作量,还会增加核算的难度。为此,建筑企业应控制资金的有效发供应,加强对财务数据的高效管理,打造更为专业化的会计管理团队,打造更为完善的纳税筹划体系,以促进建筑企业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的提出,标志着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优化,成为各行各业最为关注的话题。新时期,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的佼佼者,且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若想打造更为完善的经济结构,应加强施工企业建设,了解“营改增”带来的变化,从中寻求纳税筹划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