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新兴技术范文

计算机新兴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新兴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新兴技术

第1篇:计算机新兴技术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 云计算 通信行业 影响

一、云计算和大数据理论概述

1.1云计算理论分析

云计算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它发展时间还比较的短,但其发展速度十分的快,受到广泛的关注。云计算本质上还是属于网络计算模式,可以为多个网络用户提供效率高、可靠性好的计算服务。并且云计算具有超高的运算量,基本上可以达到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量,可以有效的满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所需要的运算和存储需要。

1.2大数据理论概述

大数据的发展时间相较于云计算,时间更短,还处于分析和试用阶段,其应用的范围还比较有限。并且对于大数据的理论分析还有待完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认知,可以将大数据简单的理解为传统的工具和方法无法处理和分析的数据。同时大数据还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大数据的显著特点就是大。这里主要指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的是数据存储量非常的大;另一方面指的是计算量大。这也是大数据区别其他处理工具的最显著特点;二是,大数据的工作效率高。在运用大数据的过程中,可有效的提高数据信息的存储、传输效率,甚至在有的工程中大数据还实现了实时处理分析.三是,大数据信息种类十分的丰富,既包含了结构化的数据表,也包含了半结构、非结构化的文本、视屏以及图像等多种信息,同时大数据之间还存在较多的信息交互行为。

二、云计算和大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

大数据与云计算都是较为新兴的数据处理技术,两者既具有共通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云计算和大数据之间的共同特征:云计算和大数据都具有较大的数据运算和存储功能,并且都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进行的。并且大数据和云计算在数据存储、传输以及数据分析方面具有较多的交集。其次是云计算和大数据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表现:云计算应用的主要范围是在IT资源以及各种应用上,在降低企业IT部署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云计算的问世对企业的IT架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大数据的功能与云计算先比具有较大的不同,大数据主要是对自己所存储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大数据的应用使企业的业务架构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综上分析可知,云计算本质上还是处于工具的定位,而大数据是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大数据的主要功能是深入的分析和处理大量数据信息,云计算则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技术依托,使管理、存储的数据资源不断的扩大。大数据的主体是数据资源,而云计算的主体是计算机资源和应用能力。大数据在海量的数据分析中充分发现数据的潜在价值,云计算则是提高IT部署能力,减低成本。

三、云计算与大数据结合对通信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

目前,云计算和大数据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众多行业中,其中对通信行业的发展更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且云计算和大数据相结合更是加快了我国现代通行运用商的转型,为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3.1对客户端的要求不断的降低

目前,4G移动网络已经成为手机通信主体,智能手机的功能不断增多,各种应用客户端层出不穷,手机功能不断的强化。但是,手机与电脑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许多应用软件还是无法在手机中使用,这也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通信业发展。但是将云计算和大数据相融合的技术共同的应用到移动通信设备中,对用户端的要求将不断的降低,用户不在依靠本地存储功能,也不用安装较多的应有软件,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出入和输出,就能通过“云”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

3.2实现高质量的网络服务和客户分析

目前,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并且其应用得到了普及,带来可大量的信息数据,增加了通信运营的存储难度。但是大数据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并且还可以对这些存储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提高移动网络的管理水平,使网络服务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同时,现代通信运营商掌握着丰富客户数据信息,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客户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处理,从而全面的了解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专门的营销计划和产品服务。同时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应用情况,及时有效的完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第2篇:计算机新兴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信息处理;计算机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深入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信息处理的数字化进程。在网络环境下,借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人们可以快速完成信息的采集、等工作,同时可以有效管理信息,进一步共享数据信息等。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在处理数据信息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泄露公司机密信息、个人隐私被入侵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措施确保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安全性的意义

在网络时代,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是因为,无论是企业信息,还是个人信息,会成为不法分子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媒介。可以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掌握了信息供给网络,就可以控制整个世界。基于此,提高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通常情况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为:1.计算机软硬件配置落后。在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整个社会对知识产权缺乏必要的保护,使得盗版软件猖獗。无论是版权,还是开发费用,与盗版软件相比,正版软件明显高出许多,由于软件功能相同,面对昂贵的正版软件,许多用户望而却步,低廉的盗版软件成为其首选。但是,由于盗版软件不具备版本更新、补丁保护等功能,使得盗版软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进而增加了计算机的安全隐患。对于一些“黑客”来说,借助盗版软件可以对整个计算机系统展开攻击,破坏计算机文件,情况严重时,会瘫痪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从实际情况来看,安全性较低的软件系统是病毒攻击的首选目标,当用户进行文件下载、访问互联网等操作时,就会泄露个人信息、重要文件等,甚至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并且,计算机硬件落后,将会直接弱化计算机的信息处理速度,甚至会引发数据信息丢失、损坏等问题。2.计算机信息处理处于初级阶段。在我国,由于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重要性没有得到企业的认可,甚至有些企业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持有否定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观念上的错误。受计划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企业依然存在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思想,让这些企业正确认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需要一个过程,同时需要企业虚心接受,在正确使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方面达成共识。3.从事计算机信息处理工作的人员素质偏低。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计算机绝对属于高新技术产品,这时,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才可以胜任计算机信息处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的团队以及配套的工作制度成为开展计算机信息处理工作的基础。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企业接触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时间比较短,普遍缺乏经验,进而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众多问题。其中,技术人才匮乏是最明显的问题,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大部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人员没接受过相关的技能培训,无论是工作质量,还是工作效率都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难以提升计算机信息处理水平。反之,对于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人员来说,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没有进行充电学习,导致自身难以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而增加了开展计算机信息处理工作的难度。4.缺乏完善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制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与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进行融合,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作基础,以此完成计算机信息处理工作。在我国,由于企业发展时间比较短,缺乏市场运营经验,进而增加了制定实施相关制度的难度。对于国外的先进经验,无法生搬硬套,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完善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制度,导致计算机信息处理缺乏系统性,对此,需要企业给予这一问题高度重视。

三、提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安全性的具体措施

1.完善计算机软件性能。在计算机网络时代,由于我国计算机软件水平比较落后,进而遭受病毒的攻击,基于此,可以提升软件性能,以此强化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安全性,通过丰富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性能,对病毒加强控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漏洞这是任何计算机软件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漏洞基本都是可控的。无论是计算机软件的管理者,还是开发者,需要对软件加大投入力度,不断丰富计算机软件性能,在防控计算机病毒方面,分别从预防、杀毒、处理三个层面进行管理。2.营造计算机安全运行环境。在网络时代,环境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安全性影响较为严重,因此,营造计算机安全运行环境对计算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针对计算机断电出现的信息安全性问题,一方面需要认真组织开展电池的日常维护工作,对其进行不定期的充放电处理,确保电池正常使用。另一方面丰富电池的使用功能,在出现断电事故时,能够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防止泄露数据信息。3.树立防范意识。在计算机信息处理安全隐患方面,人为因素主要体现为操作计算机的工作人员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计算机安全管理人员工作不认真。基于此,对计算机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帮助其掌握专业知识,提升其专业素养。另外,制定实施一系列的计算机安全管理条例,严格约束计算机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行为,同时制定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对规避计算机信息处理安全隐患,保护信息安全的行为进行奖励。4.对计算机信息加强安全管理。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实施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对此,国家、企业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对于国家来说,需要借助自身的政府职能,加强立法,建立健全行业的法律法规,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对于企业来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需要高度重视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安全性,在人力、财力等方面,对计算机信息安全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软硬件设施满足计算机信息处理安全性的需要。同时,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规避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安全性问题。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逐渐普及,已经覆盖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人们来说,借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对信息实施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为获取、使用、检索、共享数据信息提供了方便,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与传统环境下信息处理安全问题相比,当前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引发的安全问题更为严重,对此,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我们对信息安全加强管理,通过完善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功能,营造良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环境,并对计算机操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此提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伟京.对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保护和安全性问题探讨[Z].第一次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1986-07-01.

[2]白洁.基于网络环境背景下的计算机信息处理与安全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03-15.

[3]王海燕.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与实践[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2-08.

第3篇:计算机新兴技术范文

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新疆在经济建设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下,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与过去相比,新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还应该看到新疆教育发展水平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通过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可以清楚地找到与国内其他地区高校存在的差距。

大赛试题通常都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学校通过对历届试题进行分析推敲,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掌握企业对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变化,并据此对教学内容和重心进行调整,培养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进而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

二、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通过参加全国各类信息技术大赛,也让学校教师看到与内地高校教学上存在的差距,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教学,培养出更加优秀、更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同时,教师主动调整课堂结构,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辅导者,将大赛辅导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看到所取得的成绩,有信心成为下一个学习之星。争取进入全国总决赛,去北京和高水平的同学一同竞技,成为每位参赛学生的学习动力,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大赛体现了IT及相关行业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新知识、新技能。大赛已成为教师学习的“窗口”之一,成为促进教师技能学习的良好平台。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大赛,指导教师也会接触到很多新技术、新技能、新理念,提升了教师的能力,开阔了教师的视野。通过大赛这一平台,教师能够不断更新知识水平,并在课程改革中更好地领会课程的精神实质,提高自身的实施能力,从而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让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

大赛设置了多个比赛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强化学习,发挥自身的优势。很多在新疆学习的学生或多或少有种自卑感,觉得自己的学校不出名,以后就业会受到影响。而通过参加这种全国性的大赛,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技术水平在同龄学生中的位置。特别是当听说学校每年都有学生进入全国总决赛,更是激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入全国总决赛的学生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的榜样,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新疆的学生一样可以进入全国总决赛,既为学校争得荣誉,也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大赛,学生真正意识到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有了大赛的认可,学生在继续深造或是就业中找到了信心。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增强。通过参加大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每一个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名次的学生,都成为企业竞相招聘的优秀人才。

四、结语

第4篇:计算机新兴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

一、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理论的概述

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是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的根本要求,反映着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规定时间及范围内所能完成指定功能的概率和能力。在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系统应用的有效性,是计算机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基础性前提。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抗破坏性、生存性以及系统部件在多模式下工作的有效性,要求计算机通信网络部件和基础结点必须为各用户终端提供可靠的链路,从而确保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正常工作。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理论包含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可靠度两方面内容。可靠性是计算机通信网络保持连通并满足通信要求的能力,是计算机通信网络设计、规划和运行的重要依据和参数之一。而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度是指计算机通信网络在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涉及到二终端可靠度λ 终端可靠度以及全终端可靠度三种类型。

二、影响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的因素

1.用户设备对网络可靠性的影响

用户终端设备是直接面向用户的设备,其可靠性至关重要,也是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与否的关键所在。计算机通信网络运行过程中的日常维护,主要就是确保用户终端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用户终端的交互能力越高,网络的可靠性也越高。

2.传输交换设备对网络可靠性的影响

在计算机通信网络建设、运行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网络可靠性以及满足日后发展的需要,必需考虑有一定的冗余和容错能力。布线时最好布置为双线,以便网络线路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切换。网络集线器将若干个用户终端集中起来接入网络,通过它可将所连设备的问题与通信网络其它部分隔开,构成保证网络可靠性的第一道防线。集线器是一种单点失效设备,若它发生故障,则与其相连接的用户就无法工作,可见集线器在提高网络可靠性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网络管理对网络可靠性的影响

对于大型的计算机通信网络来说,计算机通信网络设计的复杂性一般来源于不同设备供应商的不同网络产品和设备的规模庞大和复杂度高。在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设计过程中,为确保信息传输的完整性,降低故障发生率、信息丢失率、差错率,实现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提高的目的,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实时采集网络运行参数并统计网络信息,监视网络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4.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可靠性的影响

网络拓扑结构是计算机通信网络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决定着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有自身特点的影响,网络拓扑结构在不同行业领域及规模层次中的应用也有所不同,对于维护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有着关键作用。在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建设初期,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有效性和容错性的评价标准通常由网络拓扑结构的直径和连通度来决定。

三、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设计的原则

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在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设计的优化是对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可靠性的提高,能够有效避免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从而减少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事故造成了严重损失。

(1)遵循国际和国家标准,采用开放式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体系架构,从而能支持异构系统和异种设备的有效互联,具备较强的扩展与升级能力。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选择先进而成熟的网络技术,选择实用和通用的网络拓扑结构。

(2)计算机通信网络要具有较强的互联能力,能够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安全性和可靠性要高,具有较强的冗余和容错能力。应选择较好的网络链路介质,保证主干网络具有足够的带宽,使整个网络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

(3)在制定必要的网络管理条例的同时,加强相关应用人员的定期培训,同时对运行中的网络进行自动检查和维护,养成良好的维护和应用的职业习惯。

四、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分析

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是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确保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促进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对计算机通信网络所有设备、软件、硬件、网络协议以及各分层的可靠性进行全面系统化设计,计算机通信网络通常有以下三种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1)最优选择方法。该方法就是研究出各种满足网络可靠性要求的方案并进行比较,在几个方案中甄选出最优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求精和优化。此外,在费用充足的条件下,还可以通过设计一定冗余的方式来增强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从而确保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扩容和升级的顺利进行,促进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设计最优化的实现。

(2)多级容错系统设计方法。当网络出现故障时,网络的容错系统可保证网络继续正常运行。多级容错技术使网络具有一定的自保和自愈能力,即便网络出现多种故障,容错技术使网络仍能正常工作,故障单元无需立即修复或更换,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对网络管理技术人员的需求,降低了维护成本。

(3)分层处理方法。分层处理法的应用对于解决计算机通信网络所面临的此类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计算机通信网络进行分层的方式,分别定义系统层、服务层、物理层及逻辑层等不同层次上的差异化可靠性度量指标,从而制定针对性方案措施,以提高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实现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设计的最优化。

五、结语

在经济社会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充分认识到造成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安全漏洞原因的基础上,高度重视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的实施,从根本上确保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以提高我国信息网络设计的水平。

第5篇:计算机新兴技术范文

按照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所依赖的数据处理方式而言,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单机处理和多机处理。单机信息处理是指利用一台计算机或者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处理的服务提供模式,单机信息处理服务一般适应于数据信息简单、计算模型单一的信息处理过程,常见的单机信息处理结构在个体户商店等场合应用的比较多,无论是造价,还是系统维护成本相对低廉,当然所提供的服务也相对单一。多机信息处理通常是利用网络通信线路将系统服务端与客户端进行连接,客户端负责数据的采集、而服务端进行数据的最终处理(一般是进行数据持久化的操作),多机系统适合于数据信息地域分布不集中、数据来源广泛、数据操作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多机信息处理系统通常包括两种服务模式B/S架构和C/S架构,二者的区别在于客户端的展现方式,一种是利用了通用的浏览器、另一种则是通过客户端软件进行实施的,近年来随着浏览器富客户端的技术快速发展,浏览器的个性化程度以及便捷程度较之于专门的客户端优势越来越明显,甚至出现了基于浏览器的操作系统。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信息处理的广泛性,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工业控制、农业生产、日常办公、电网控制、电子商务等各行各业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战略的提出,未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必然在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深入性方面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其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数据处理的便捷性方面也具有极大的优势,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人们克服了地域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只要具备相应软硬件环境即可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和控制;再次,则是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为了提升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性,通过增加各种冗余模块、多级数据控制、数据备份恢复等技术手段最大程度上提升了计算信息处理系统的稳定性。总之,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以其独特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为现代化的生产、生活、工作提供了更加有效、广泛、稳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带给人们现代生活的便利。

2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和面临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新技术为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技术支撑,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例,利用大数据人们可以获得更加强悍的计算资源和数据存储资源,为传统信息处理性能瓶颈奠定了技术基层,除此之外,采用云计算资源获取模式按需付费的形式,使得人们在利用资源的有效性以及计算潜力方面更加实质性的提升,将人类社会整个信息化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移动互联设备(如智能手机)进行信息数据处理,人们可以更加便捷有效的获取信息资源、处理日常事物,对于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水平更加高效,这是传统的信息处理技术所不能达到的高度。综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计算机信息处理有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有了长足进步的同时同样面临巨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相应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性,要想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在网络方面的应用潜力,必要的网络环境(数据交换速度、可靠保障等)支撑是不可或缺的,当前我国网络建设发展区域不平衡性以及差异性问题比较突出、3G/4G数据通信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其次是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挑战,信息安全问题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一直存在的计算机应用难题,日益猖獗的电信诈骗、令人咂舌的棱镜门事件、数以亿计的用户资料泄密等都凸显了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严峻性,总之,要保障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稳定可靠性,网络安全问题应严肃的予以对待;最后则是人们对于新技术、新数据处理意识的落后,由于信息处理技术应用较之传统的处理方式,无论是技术应用能力、还是数据模型的复杂度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人们的惯性思维往往对相对抽象的处理过程存在疑惑,整个社会的现代信息化意识正在逐渐的完善,但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是亟待解决的意识层面的问题。总之,我国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应用方面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需砥砺前行,为早日实现我国全面信息化、现代化不懈努力。本文主要就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信息安全方面的相关问题予以探讨,使得信息处理技术在相应服务提供的稳定性、安全性、持续性有更加可靠的应用。

3引发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安全问题因素介绍

第6篇:计算机新兴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 图像处理 应用

1 什么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根据是否能数字化,图像可以分为模拟图像和数字化图像两大类。模拟图像指由相机拍摄得到的图像和由摄像机录制而成的电视图像等,这类图像处理起来较快,输出简单,但精度不够,灵活性也较差,因而其应用也受到一些限制。数字化图像即模拟图像,经专业软件离散化后转变而成的点陈图像,这类图像能被计算机辨识,精度高且处理方便。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是将模拟图像转换成数字化图像再运用计算机对数字图像进行分割、压缩、去噪、平移、旋转、平滑、增强等操作的技术,因而也被称为数字图像处理。其核心就在于将图像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形式,从而使计算机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图像所蕴含的信息。

2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简介

从广义上来说,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就是指从图像采集开始到图像输出为止的全部过程。但是在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说,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主要就是通过对已经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一些列的处理时所运用的一系列技术,而在这一系列技术中,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在前期进行预处理的技术、中期处理技术和后期处理技术。经过前面的介绍,我们也大致了解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知道了这其实是一门有些复杂的学科。基于本文的基础性和简便性,以下将介绍去噪技术和压缩技术:

2.1 图像去噪技术

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中有一个景点的分支:这便是图像去噪。图像去噪是因为在图像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受到采集设备等许多硬件设备的影响,肯定会有一部分不太规则的噪声会被带入,这些噪声主要包括器件本身的噪声和光量子噪声等,噪声会对图像的品质有特别大的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影响所带来的后果会使后期处理图像难度急剧增加,所以,我们得到图像之后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噪。

2.2 图像压缩技术

图像压缩技术的本质其实就是对图像的数据进行压缩。仅仅就是一个电视,它的图像产生的数据率就已经超过了十兆。在进行远程医疗的时候,我们需要把非常多的数据尽可能快的传输到其他地方,在传输数据的同时还要尽可能保证图像质量不能太低,这就使得人们对图像压缩方法就有了一定的要求,简单说来,就是需要在尽可能多的压缩数据的同时又尽量保真。

3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

3.1 工业生产方面的应用

工业方面,图像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对生产线上的产品和部件进行无损检测,其中,质量检测又是其主要内容,这广泛应用在印刷行业。比如说,在对印刷品做质量好坏的检验时使用图像配准技术可以很有效的进行检测。同时,在很多的工业部门上使用CAD软件从而使技术员在开发、设计新产品的时候可以更加便捷和准确。

3.2 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在农业上取得了广泛且有效的使用。其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使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得到检测结果。同时,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还可以使得农产品的收获变得更加的快捷和方便,现在已经有人研究并制造出采摘机器人对农产品进行采摘。而采摘机器人的核心就是将果实或其他农产品进行识别和定位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转化为一系列参数,使得机械手臂可以顺利的采摘。

3.3 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在生物医学领域使用得非常多。它可以使许多临床手术能够直观、无创、准确的进行,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开始在医学上取得的突破,在70年代初期的时候,X射线和CT技术在临床上开始运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图像处理技术逐步发展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在了临床上,如:超声波图像、X光图像、核磁共振图像、同位素图像以及显微图像等等。这些图像技术能够使得医生了解病人身体内部的情况,更加准确的找到病因从而对症下药。

3.4 在遥感通信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遥感通信等领域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航空航天技术方面,航空遥感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都必须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来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和加工,从而保障航空航天技术可以顺利的发展。遥感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在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以及气象预测,环境监控和军事等部门都运用了许多波段的遥感图像且取得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这些方面的遥感图像通常都有大量的数据,这使人工处理图像的效率完全跟不上它的需要,所以,寻求自动分析图像的方法则成为了遥感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在通信领域方面,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尽可能在进行视频通话、电视会议和用网络传输图像时,压缩数据并保证图像不失真。

4 结语

快速、准确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优点,这使其在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会飞速的发展并愈加完善,将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其最佳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伦,韩卿.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纸页Z向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纸业,2010(12).

第7篇:计算机新兴技术范文

关键词:分级教学;个体差异;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3-3104-01

1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仍保持以教师单向传授为主的大课堂教学,特别是在高校大规模扩招后,这种现象是更是明显,虽然已经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仍然没有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没有能从本质上契合起来。不同的仅仅是借助了投影手段,而学生始终是被动地学习,未能将被动变为主动,仍旧保持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仍局限于任课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学生缺乏的是自主学习,如何通过各种渠道去自主地获取更多的与学习相关的知识。此外,由于个体差异,仅仅采取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样不利于个性化发展。

我校学生第一学年完成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文科类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要参加省(全国)计算机一级B的考试,工科和理科学生一般要学习后续程序设计课程,各个专业的学生统一使用学校规定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同的上机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仅仅作为一门单纯的理论课进行教学,学生不能运用计算机很好地解决生活和以后工作中实际碰到的问题,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因此,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推行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2分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计算机教育应该以应用为导向、注重基础、普及技术为主,以构建个性化的教育理念为目的,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要求,而不能与实际教学情况相违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目的是改善基本操作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因此,他们需要的电脑知识主要侧重于适用性和实用性。而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教材和教学理念都是基于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不是以应用为导向的,整个教材从数字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以及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非常庞杂,难以集中。此外,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也有不足的地方,学生们首先接触到的不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内容,而是一大堆晦涩难懂概念和术语,这使得原本非常有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所以学习热情大大减少。

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而学习主体的个体差异要求我们在采取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间存在的差别,要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得各群体都得以能获得较好的发展,这是我们进行分级教学的目的。分级教学不能片面理解为教学歧视,其实质是个性化教学的一种表现,是合理的因材施教,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分级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个体的目标和要求,安排其教学内容,并通过多种有效途径,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变教学方法,建立教学评估制度。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分级教学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要求在坚持教学改革模式的基础上,秉承公平的基本原则,它不仅涉及教学,而且关乎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教学改革应细化到分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设置改革的实际目标。这篇文章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入手展开对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分级教学模式的实施

新生入学伊始对其进行计算机技能测试,考察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在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动态分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在不同的群体间实施各异的教学方法。对于级别较低的学生,对其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详细讲解例子来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对级别高一些的学生可适当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去解决实际问题。

当然,分级后产生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去认真对待,没有进入理想的学生类的分类可能会有自卑感,因此,分级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讲座等,让学生正确认识分级教学模式,解除学生内心的困惑。分级教学使得原本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被分配到各不同的教学班,教学管理制度也需要随着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变化。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改善授课环境,如分级教学班直接在配有投影仪的计算机机房以“边讲边实践”的形式授课,配合如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使用,这样在老师讲解和演示的同时,学生可以马上进行操作,这样有助加深印象,而且结合网络教室软件的使用,教师机控制所有学生机,以防止小部分学生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游戏等。

分级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改革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分级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的探索。随着分级教学的实施,我们应该编写分级教材,在分类教材中要充分体现时代感和实用性,另外还需改变教学观念,重视互动式教学,互动式的教学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而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互动,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从而使教学活动更有成效。

4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分级教学的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过程,实施分级教学将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分级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管理是关键。没有科学的教学管理,分级教学模式就形同虚设,分级教学需要不断进行分析和总结,教学过程中,能够深入学生,及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电脑知识,以满足后续的专业需求课程,这样才有利于分级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体现。

参考文献:

[1]马湘萍,裘祖旗.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

[2]汪靖,林植,刘光蓉.基于任务驱动的分级竞争模式计算机实验教学研究[J].电脑学习,2009(6).

[3]陈俊斌.精选实例,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兴趣[J].职业,2009(3).

第8篇:计算机新兴技术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移动通信发展前景转型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世界范围内互联网经济和通信行业的强劲振兴,以微博、web2.0和SNS等业务为代表的通信网络新形态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无限便利,物联网、虚拟化、三网联合等新技术领域内,芯片能力、宽带接入、无线网络等技术革新不仅极大的冲击了通信行业的发展,引导了其未来的发展潮流,且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革新动力。云计算技术作为当前最具发展前景的革命性推动力量,对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云计算技术及其路线

1.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是利用大规模低成本运算单元通过IP网络连接提供各种计算和存储服务的IT技术,是互联网发展追求低成本、高效能、资源灵活分配、快速应用趋势潮流下应用而生的一种新IT系统实现技术。这种技术是一种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应用服务等功能的资源池系统,无论是作为商业模式和技术模式,对于移动通信领域的未来发展都有着决定性影响,尤其是现在对互联网资源、安全与应用越来越重视的今天,这种技术的实现、分布和部署将会挑战传统互联网构成,为移动通信的发展开拓更好的领域前景[1]。

据相关机构预测,全球未来几年数据中心业务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其中云数据中心增速最快。2008年,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互联网数据中心增长率下滑,但仍达39.1%。目前增长速度基本恢复到近50%。我国的数据中心市场三大基础运营商占有过半江山,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2]。正是因为云计算市场发展如此的火爆,越来越多的通信厂商倾向于应用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带来产业规模的扩张、升级与转型,同时还会加强与各个产业链环节的密切合作,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积极发展的良性生态产业链,成就移动通信行业的美好未来。

2.云计算的技术路线

云计算技术路线主要以大规模并行运算和虚拟IT资源池为主。大规模并行运算的典型代表是谷歌公司,在全球谷歌有超过一百万台的服务器,这些服务器每天都需要处理海量数据,为降低运营成本,更好的占领全球市场,谷歌就采用了这种云计算系统做数据存储和处理,成本的降低带来的无疑是竞争实力的增长。虚拟IT资源池主要是通过将IT资源虚拟化形成资源池,以出租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其中亚马逊公司推出的弹性计算(EC2)、简单存储服务(S3)等服务就是这类路线的典型代表。亚马逊应用这种技术无疑大大提升了系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而客户只需要一张信用卡就可以使用这些资源,形成规模化、集中化效应后,在使用方面更加便捷。这种云计算服务无疑刺激了亚马逊的业务增长和收益,在2009年底,亚马逊再一次拓展了服务器数量,这无疑是云计算服务具有优势应用前景的最佳证明[3]。

二、云计算在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前景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对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来说意味着成本的降低、集中化和规模化效应,是未来业务创新的重要技术支柱,也是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福音。传统移动通信行业发展中有四大弊端,分别是系统利用率低、扩展能力低、系统部署周期长和性价比低,正是这四个因素,限制了通信行业的拓展与升级。竖井式的业务系统和IT支撑系统限制了不同系统间的资源交流与共享,资源利用率低、能效低,运营建设成本高。传统Scale-Up扩展方式只能通过更换设别来拓展容量,投资效益低,业务连续性受影响,且因组成设备采购、建设、布置周期长,在应对市场变化发展的灵活性上也欠佳。这些弊端造成了通信行业经营和发展的低性价比,一度使国外跨国公司垄断了我国的通信市场,国内企业竞争能力低下,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都处于缓慢的进步状态,但是云计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通信行业运营商系统运行效率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建设和运营成本大大降低。

云计算技术为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IT支撑系统在通信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云计算缓解系统存储、处理数据压力和容量上的迅速增长等优势会吸引更多的投资,配合建设和运营成本的降低无疑将会给行业带来质的飞跃,行业将有更多的投资用于技术升级、开发、更新换代,通信行业升级和规模拓展是必然,精细化运营成为潮流。增值业务系统中,云计算技术可以让不同业务系统共享资源池,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云计算的应用无疑会促使网络资源服务向水电服务一样变得快捷、方便,更加完善、全面的提供给用户,在满足用户需要的同时为通信行业发展创造巨大的利润。让IT资源的使用变得像水电一样方便,这不仅是移动通信行业对于未来云计算技术使用的期望,同时也是这种技术将会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未来。云计算模式带来的全新服务模式,本质上可以说是计算与存储功能从桌面到网络客户端的迁移和资源的动态伸缩,本质上降低了网络服务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能够更好地为移动通信行业的运营商创造收益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网络资源服务需求,可以说,正是统一的开放的云计算业务平台的出现,让现代网络服务和移动运营商有了更好的服务于竞争武器,在运营商优势资源的辅助下,现代网络服务逐渐以共赢合作的模式为主,网络上台环境和信息化变得更加高校,更多的用户与开发者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不仅促进了通信行业运营商的传略转型,广大网络用户也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更多优势的服务。

全球IT产业目前最热门的技术就是云计算技术,这种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带来了信息产业的革新与飞跃,随着其应用领域和影响力的扩大,这一领域内的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逐渐变得越来越具于是,使通信行业运营商面临众多挑战与机遇的同时,开始了行业的转型发展。在2011年我国互联网行业举行的“云计算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来自各大研究机构、通信运营商和互联网行业各环节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共聚一堂,对云计算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做了讨论。他们一致认为,云计算技术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新技术的应用,同时也会成为移动通讯行业转型与发展的利器。云计算技术所代表的未来通信技术和信息服务方式的发展趋势,使得虚拟化技术、分布与并行计算等技术不断成熟,不仅更好的扩大了用户群,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同时让互联网服务模式变为主流,引导了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趋势[5]。

云计算技术在移动通信行业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其自身业务能力的增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利用统一的平台架构和平台的开放性,从外部引入开放创新力量,形成新的生态系统,在通信行业内开展大规模的低成本、高效率网络运营服务,为云计算技术未来在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冯毅.浅谈在云计算平台下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4).

[2]王健,莫敏.云计算和个人数字图书馆[J].当代图书馆,2011(02).

[3]姚天祥,徐运红,刘双霞.云计算在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4).

第9篇:计算机新兴技术范文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概念抽象,对数学基础要求高,教和学均有一定难度。以往的教学多以“教材+板书+课堂讲授”这一传统形式,不直观、不生动,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消化理解,有必要对该课程实施改革,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

研究性教学方法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倡导的,特别是他的“反省思维”理论。杜威认为“反省思维”源起于对“不确定”的困惑。典型的反省思维包含五个序列不固定的阶段,即问题、观察、假设、推理、检验。学生在自主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实验、整合和积累专门化的科学知识,从而培养反省思维。我们按此思路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进行了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改革,涉及到教学内容改革、实践环节改革、多媒体教学改革、课程网站建设等方面。

2改革教学内容,突出计算机专业特色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主要讲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处理技术,主要讨论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基础理论、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理论及其快速算法FFT、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以及有限字长效应。学生学习这门课,可掌握利用DFT理论对信号进行谱分析,以及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有关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等方面的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这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信号与系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后续课程有数字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对数学基础要求比较高,如级数、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在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任意选修课开设,教学内容基本是其它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子集,有着浓重的电子工程与通信工程的专业色彩,而缺乏计算机专业的特色,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普遍感到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念抽象,对其中的分析方法与基本理论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甚至有“隔行”的感觉。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缺失,不利于研究性教学的实施。

为了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根据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着重突出“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基础理论”和“DFT理论及FFT算法”,兼顾“IIR和FIR”。考虑到计算机专业学生没有学过信号与系统这门前修课,“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基础理论”这部分内容侧重讲概念,考虑到计算机专业学生不熟悉电子工程和通信工程领域,“DFT理论及FFT算法”这部分内容注意与学生较熟悉的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如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等)相结合,而对于“IIR和FIR”这部分内容,由于与计算机专业“距离”相对较远,并不作为重点,只是讲授基本思想,为学生自学与计算机应用关系紧密的现代滤波器(如卡尔曼滤波)奠定基础。

3加强实践环节,引入MATLAB软件,实施研究性教学

MATLAB的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提供了大量的模型,用于表示多种信号和线性时变系统,包括传递函数、状态空间和零极点增益以及信号表示形式的转换函数,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有限脉冲响应(FIR)和无限脉冲响应(IIR)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这些方法支持快速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和多频带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滤波器类型包括:Butterworth滤波器、Chebyshev 滤波器、elliptic滤波器、Yele-Walker 滤波器、基于窗的滤波器、最小二乘法和Parks-McClellan 滤波器(实数和复数)。滤波器结构包括直接Ⅰ型、直接Ⅱ型,Lattice、lattice-ladder和二阶节型。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还提供了计算多种变换的工具,包括离散傅立叶变换,离散余弦变换,Hilbert 变换和Goertzel变换。利用图形用户界面GUI工具,学生可以交互地查看和检测信号,设计滤波器,进行谱分析,并同时观察参数及方法的影响,这些工具非常有利于时间序列,零极点位置的可视化。GUI工具包括:FDATool,FVTool,SPTool,WINTool等。

将MATLAB应用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在课堂上将理论教学与MATLAB图形演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接受枯燥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看到相应知识点的验证演示,理解各种变换的计算过程,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和紧凑。图1给出一个用于课堂教学的实例,该实例来自MATLAB 6.5自带的Demo,可以非常生动地演示离散傅里叶变换。该例中,通过用鼠标拖动波形曲线(上部子窗口),可以实时地观察到离散傅里叶变换结果的变化。图1(a)是频率较低的正弦信号的变换,图1(b)是频率较高的正弦信号的变换,非常直观的显示了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物理意义。此外,还可以通过Signal下拉列表框选择正弦波、方波、锯齿波等不同波形、通过Window下拉列表框选择矩形窗、三角形窗、Chebyshev窗、Kaiser窗等不同窗函数来演示各种的变换结果。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修改程序,实现更丰富的功能。

图1 离散傅里叶变换演示

(2) 针对课堂教学中涉及的重点、难点适当布置课外实践题目,让学生利用MATLAB软件对某一专题进行自主研究,完成平时以书面形式难以完成的题目,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

4改革教学手段,推进多媒体教学

数字信号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信号变换与分析图谱,仅靠板书画图,费时费力,不精确,不生动。教学实践表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连续不断的讲解常常令教师疲惫不堪,学生也因单调乏味而产生厌烦心理,致使教学目的难以达到,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不足,受到师生的认可与好评。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我们综合了现有各种教材的配套课件,根据我们的教学内容开发了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如图2),尤其注重信号变换的图解演示。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仅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同时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适当引入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典型产品图片、有代表性的学者照片及相关的科学故事,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严谨求实的精神,在教书的同时,融入了育人理念。

图2 数字信号处理多媒体课件

5建设课程网站,提供课外研究交流平台

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随着课时的不断压缩,课堂讲授的内容也必须不断精简,而且还有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研讨,一些内容没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展开。为了有效地拓展课外学习、研究和交流的空间,我们基于学校的Blackboard Academic Suite系统建设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网站(图3),开辟了课程信息、教师信息、教学资源、课程论坛、学科动态、趣味知识、动手实验、测测自己、作业收发等板块,尤其教学资源板块,分门别类地提供了教学课件、电子教材、实用软件、外部资源等大量丰富资源,这些资源,有的是自行开发的,有的是来自Internet的,极大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课外研究交流提供了平台。

图3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网站

参考文献

[1] 王红玲.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J]. 科技咨询导报,2007,(14):248.

[2] 程佩青. 数字信号处理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何海鹰. 如何在高校教学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方式[J]. 继续教育研究,2007,(5):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