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概论范文

民俗文化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俗文化概论

第1篇:民俗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旅游展演 民俗生态旅游 文化保护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 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 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 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 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 把它看作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态的。这样, 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同时, 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陶立瑜.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6.

[4]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4.

第2篇:民俗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民俗信仰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在人们的生活中激起了千层浪,这部红透大江南北的美食类纪录片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它唤起了人们对美食的记忆,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简练、通俗、温和的手法进行阐释。

在我们对《舌尖上的中国》中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对民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学家钟敬文说:“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1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前的小年,家家户户祭灶爷、吃灶糖,保佑全家来年幸福平安。腊月三十,人们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敲锣打鼓,延续着老一辈传下来的喜庆气氛。除夕夜一家团聚,吃饺子,有“更岁交子”之意。而守岁的习俗,既饱含对逝去岁月的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正月初一,开门大吉,先放鞭炮,碎红满地,可谓“满堂红”的好寓意。以上种种,都是民间风俗最直观的体现。

二、民俗的特征

民俗特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家都有其各自的民俗特征。同时,民俗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又具有全人类、全世界共通的法则,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便是指各类民俗共有的特征。

(一)集体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和流传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1]11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每一个个体都不能脱离其所属的群体单独生存,在人类的各种群体活动中,民俗文化应运而生。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就已经盛行,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白波一家人在北京过年的故事,使无数中国人产生了心灵共鸣。贵州省的下尧村,每年十月都会迎接一个专为稻谷丰收而设置的节日——新米节。而村民享受盛宴的方式也很特别,十里长街,百十张桌子排在一起,所有的村民沿街而坐,这就是能够体现出群体协作和分享的“长街宴”。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是一种群体智慧的结晶。人类社会中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都是由群体不断创造、完善、传承和保护下来的。

(二)民俗的传承性。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伸性,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1]13每个人在成长历程中,都从民俗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学到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道德,在民俗传承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和能力。

诺邓火腿的腌制方法,由老黄手把手教给了自己的儿子树江;陈皮鸭的手艺传自阿伦的祖父;周赛群在厨师学校传道授业,为孩子们的就业增加砝码;王德峰作为一名新入行的潜水员,在师傅的引领下,完成了一次不寻常的海底旅程;5岁的宁宁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宁波人的这种庆贺新年的传统将会在宁宁的心中得以传承。无论是家庭传承、师徒传承还是节日传承,民俗文化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一代代绵延不断地发展和传承下去。

(三)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长期相对地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1]17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开创并延续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例如,元宵节吃元宵、猜灯谜;清明节出门踏青、插柳条;重阳节登高放纸鸢、插茱萸等等,许多习俗自先秦两汉时就已经定型,并一直传承至今。

民俗的变异性是指在民俗传承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1]18民俗文化是几千年来社会发展的积累和总结,在历经千年的传播过程中,语言和行为是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工具,这种特性也决定了民俗文化的变革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以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提到的望果节,这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望果”起源于公元5世纪末,在这个时期,它还不是一个正式的节日,只是开镰收割前的一种活动。8世纪后期,进入佛教兴盛时期,“望果”也带上了教派色彩。后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该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四)民俗的类型性。民俗的类型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1]20

以民俗文化中的民间文学为例,中国著名的四大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和“孟姜女哭长城”——之所以被人们所称颂,就是因为它们所表达的思想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愿望密切相关。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无论是吉林查干湖上的“祭湖祭鱼”仪式,还是海南的林红旗上船之前在妈祖庙中的祈福,或者是捕鱼船上简陋的祈福工具,都体现着劳动人民企盼丰收、感恩自然的思想和愿望。

(五)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民俗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或者说它是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准则,这就是民俗的规范性。[1]22简单来说,就是约定俗成。吉林查干湖上的捕鱼工作进展顺利,但是那里的人有一个心口相传的类似于“家法”的约定:只捕大鱼,不捕小鱼。他们用规范化的民俗构成了大家的行为准则,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恩和尊敬。

人们通过这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遵守着长幼有序的生活礼节、享受着岁时节日的欢乐团聚、祈祷着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这就是民俗文化服务的直观体现。

三、中国人的生活世界

对于民俗的分类,众说纷纭,不同的民俗学家由于不同的学术背景和课题需要,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把民俗分为四大类: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和游艺的民俗。陶立璠则在《民俗学概论》中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口承语言民俗和精神民俗。本文中,为了更好地引用《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事例,我们把民俗分为三大类来进行阐述: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和精神生活民俗。

(一)物质生活民俗。物质生活民俗可以分为三小类,即生产民俗、工商业民俗和生活民俗。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中国地域发展的一大特色。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以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创造出如此多的饮食文明。《舌尖上的中国》以食材为载体,记录了中国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域独具特色的食材发掘特点[2]169。

依靠土地的馈赠,云南的卓玛得到了养家糊口的松茸;浙江的老包在自己的毛竹林里,得到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云南大理北部的山区,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利用天然的盐井,熬制出“诺邓盐”,并腌制出了极负盛名的“诺邓火腿”。

湖水和海洋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渔业资源。吉林查干湖的一批职业捕捞者正在用冬捕的收获制作出一桌丰盛的全鱼宴,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南三亚,林红旗也率领着他的远洋捕捞队经历了从一无所获到一日千里的心情变化之后,享用着海鱼午宴。

然而,无论是采挖还是捕捞,都带有强烈的破坏性和索取性,《舌尖上的中国》在向我们展示劳动人民获取自然馈赠的同时,也不忘向我们传达尊重自然、感恩自然的价值观。

卓玛在采摘松茸时,当松茸出土后,她会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以免菌丝被破坏;查干湖冬捕的渔网,采用的是6寸的网眼,这样稀疏的网眼自然而然地将那些未成年的小鱼漏掉了,这是“猎杀不绝”思想最好的体现。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同时,智慧的劳动人民还学会了主动与大自然合作,从而达到资源的良性循环。獐子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牧场,几年前,人们把人工培育的海参幼苗撒在獐子岛海域,使得这些人工幼苗获得了与野生同类完全相同的成长轨迹。这是人类和大自然的携手合作,以最小的生态代价,实现了耕海牧渔的理想。

(二)社会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主要可以分为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和人生礼俗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组织民俗。社会组织这一概念通常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形成的各种稳定互动关系的共同体,如家族、行会、帮会等。而社会组织民俗也就是指人们建立并沿袭群体内的互动关系,以推动的时候所形成的习俗惯制。

在顺德的均安镇,遇上红白寿诞或大型节日,人们更愿意选择聚合在一起,品尝一席美味的村宴,这也是均安镇人民独特的庆祝习俗。作为村宴主角的蒸菜和作为村宴压轴的蒸猪,使一席美味的村宴得以成型。均安镇的村宴,以美味为载体,将情感联络在一起,成为当地人民不可或缺的庆祝习俗。

二是岁时节日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是指在一年之中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并由此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项。从孩提时代开始,我们就约定俗成地在特定的时间里进行民俗活动。从元旦的拜年至岁末的守夜,无论是清明祭祖、重阳敬老,抑或是粽子、月饼以及腊八粥这些年节的象征食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如冬至,亦称冬节、交冬,是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如江浙闽南一带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在潮汕的祖祠中,人们怀着敬意把各种色泽艳丽的甜品奉献给祖先,同时也为自己的生活祈福。

三是人生礼俗。人生礼俗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1]156人类通过人生礼俗的设置,使自己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如祝寿礼,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等逢十年举行,长寿面也是寿宴上不可或缺的生日主食。丁村人做寿请客有其特有的习俗——早面午席,也就是说中午需要吃的面条,在早上就要开始准备,表示了对老人的尊敬。在丁村人的寿宴上,吃面之前,每个人都要挑出一根最长的面条,放在寿星公的碗里,要等他吃下这碗带有全村人寓意长命百岁祝福的面条,一场寿宴才算圆满。

(三)精神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也可以称为民俗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1]187

在藏族人民的望果节中,人们将手指涂满青稞粉,一个个地按在祭台之上,这些手印被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是藏族人民对自然的恩赐表达敬畏和感恩的重要时刻;绍兴市的酿酒师傅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请酒神的仪式,由于受到天气、风、空气、菌的不稳定性影响,即便是最好的酿酒师傅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酿出好酒,因此,每一年的仪式,都是酿酒师们对自然表达的一种尊重。

民俗文化协调着民众心理,满足着民众的审美需求。[1]25民俗的信仰心理在精神生活民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将自己的愿望寄托于祠堂之上、寄托于求神拜佛的行为之中,人们也习惯在春节这个岁时节日中贴门神、贴对联,以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年年有余。这种种的仪式行为和艺术创造行为,都是民俗信仰心理的物化表现形式,在寄托人们美好愿望的同时,也带给人们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持。

四、结语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和调节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文化的稳定性,并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良心、负罪感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达到规范社会的目的。同时,中国的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族习惯与生活方式,而所有的民族又因为中国几千年的独特习俗,共有中国人生活的特点,这又维系着所有民族的关系。民俗文化强化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协调人们的内心情绪,并保持和延续了自己文化传统上的责任与义务,使各民族在同一个国家中,共同奋斗、共同发展。[3]267

我们通过采松茸、挖田笋感受到大自然无私的馈赠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通过长街宴的合作、重阳节的敬老,我们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还从望果节的隆重和请酒神的真诚中,体会到民俗信仰的力量。《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其朴实简洁的介绍、干净纯美的画面、直入人心的情感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给观众带来了天南地北的美食知识、人文信息和生活图景,不仅使日渐沉寂的纪录片重新焕发了光彩,更是将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项目批准号:09BCO2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2]王妙甜.《舌尖上的中国》——地域意象与传统文化的双重表达[J].大众文艺,2012(21).

[3]缪菁.浅论从礼仪的角度认识民俗的社会功能[J].兰州学刊,2005(5).

第3篇:民俗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优秀;民俗文化;当代功用

党的十召开以来,伴随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全社会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①而中国的文化繁荣离不开优秀民俗文化的发展。中国几千年的民俗文化传统,无疑是一座琳琅满目的文化宝库和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因此,充分了解并掌握优秀民俗文化的当代功用,不仅有助于当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奠定了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它独特的贡献。本文就民俗文化的当代功用作如下探讨,旨在为当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传统,在新形势下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启示。

1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

民俗文化是社会的、集体的创造,它扎根于民众生活之中,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对本民族的人民实行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优秀的民俗文化涵养着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培养健康伦理道德、提升民众道德品质、增强民族自信心文化自觉方面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国传统社会中所谓夜不闭户和路不拾遗的社会氛围,都离不开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环境的熏陶。人们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优秀成果也离不开优秀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的发挥。目前,国内许多重点高校都开设了民俗学主修或选修课程。龙梦晴认为,民俗文化教育是连接素质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必需的环节,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使后辈感受到前人的思想情感以及生活方式,有利于培养国人的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心。②优秀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不容忽视,充分发挥优秀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无论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还是依靠口头传承抑或是行为教导不断地积累、创造和继承,将优良的民俗文化传统精髓一代代地延承下去都是十分必要的。

2民俗文化的道德规范功能

民俗文化的道德规范功能,是指优良民俗影响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并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具有道德约束作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离不开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规范,例如社会禁忌和法律法规等。民俗文化发轫于民间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也是最早产生并对社会成员具有广泛约束作用的一种行为规范。尽管民俗文化对社会成员的约束不具有强制性,但却是一种最有力的道德控制。人们从吃穿住用行到人生的婚丧嫁娶、社会交往乃至精神信仰无不受到优秀民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民间信仰植根于中国乡土社会数千年,虽然其中有一些迷信成分,但它已成为民众的精神信仰和灵的寄托。在此过程中人们追求心灵的净化,这符合民众的信仰心理。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妈祖信俗、作为重振中华本土传统文化之根的孔子崇拜、作为民族国家统一象征的炎黄二帝祭典,已经成为典型的中华文化统一象征符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好向善的信仰对民众健康心理的引领具有积极影响,能够不断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

3民俗文化的稳定功能

民俗文化的稳定功能是综合发挥优秀民俗文化的功用,使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统一协调,从而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并使形成强大群体向心力的作用。人类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而文化也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内外部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作出调整。在文化变迁中,民俗不断地吸收和消化新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扬长避短、去粗取精之后形成民俗习惯。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有效地防止了文化的断裂,维系着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集体归属感。人们从精神到行为上对所属团体的认同就体现在相同的民俗习惯上。我国有数以千万计的华人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尽管他们与祖国相隔万里,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坚持说中文、吃中餐、过中国传统节日。当前,炎、黄二帝帝陵已经成为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同胞来内地寻根谒祖的文化圣地。人们一般会选择在清明节举行炎、黄祭典,就是要向普通民众强调“缅怀先祖,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内涵,提升海峡两岸及香港同胞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好向善的信仰对民众健康心理的引领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社会生活的稳定,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团结和凝聚。

4民俗文化的调节功能

民俗文化的调节功能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民俗娱乐活动,使人们从繁忙的社会生活中解脱出来,身心都得到调剂和放松的功能。传承于民间的大部分民俗活动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和宣泄的功能。在结束了一天繁忙的社会生活劳作之后,人们相聚在一起,或放松聊天,或载歌载舞,或品尝美食,在这种情况下,民俗活动的娱乐功能就得到了充分的扩展。如流传于中国民间的“牛郎织女”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故事,尽管各民族流传的版本大同小异,但都饱含着普通民众的美好祝愿,人们从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恩格斯曾说:“民间故事使一个农民做完艰苦的田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硗瘠的田地变为馥郁的花园。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寒促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健的情人形容成为美丽的公主。”③流传于我国云南等地少数民族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四川梁山彝族的“火把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盛会都是各个民族保存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是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文化传承。

5民俗文化的认同功能

民俗文化的出现表示的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人们都会对自己所属的族群有一种特别的认同感,这不仅仅是一种血缘上联系的缘故,更有对所属族群文化上认同的依附性。因此,民俗文化的认同功能是一种具有文化归属与依附意义的民俗形式与价值认同,是一种心理的皈依,是一种对于共同文化的完全归顺。民俗文化的这种认同首先表现在对自身族群存在的认同功能。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认同,其前提是生于斯长于斯,因而在血缘联系和文化获得上,都深深地烙下了本族群文化的印迹。优秀民俗文化凝结着个体的生命归属感,这也是民俗文化对所属族群的认同形式之一。其次,优秀民俗文化对地域和空间有一种认同功能。生活在相近或相同地区的人们,其生活和生产方式是最为相近的,频繁的文化交流使他们形成了稳定的特殊的地域情结。这种情结,不仅使民俗文化产生认同,而且能使其本身更趋相同或相近。第三,民俗文化的认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它更注重重复进行的生活方式的相同性。这种相同性,使族群的概念有时甚至可以缩小到只有一个家族或自然村落。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而这些民俗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在社会和生产过程中,继承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也就形成这一民族特有的文化。人们创造了自己的风俗,也就非常忠实地遵循这些民俗,并使得民俗成为家族和社会的行为规范。

6民俗文化的记录功能

由于民俗文化本身的特性及其传承方式,它与上层典籍文化在记录保存形式上有本质区别,而优秀民俗文化本身的记录功能便不被人重视,甚至被忽略。上层文化利用文字记载将其精华保存在典籍之中,而民俗文化则经常被忽视,因此,大部分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人们的行为模式或口头语言之中,随着个体的死亡和社会的变迁而消亡。当然,这并不等于民俗文化没有被记录和保存下来。只是民俗文化总是采取一种非文字的特殊的记录方式,一种用口头语言和人们行为语言再现的方式进行,人们只能用文化体验的方式去感觉这种文化的被记录和传承。这个过程我们称为传承,而关于它的结果,我们则称为记录。家族长辈通过口耳相传或行为教导,将这种记录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考古发现证明,距今有两万年历史的北京山顶洞人,就有挂项链类饰物的习惯,而今天我们的大部分女性,依然有佩戴项链类饰物的习惯,只是现代的饰物在材料和工艺制作方面更为先进,这就是传承记录的结果。优秀民俗文化的记录显然要比文字记录的经历更久,因此,更为客观真实的内容也以各种形式流传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民俗文化的记录传承相比文字的记录不仅更悠久,而且更真实。生活或生存都是真实的,而民俗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或生存方式。本文所总结的优秀民俗文化的功能只是民俗最主要的而非全部的功能。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我们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和好形势。在当前提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不断发掘优秀民俗文化的当代功能,从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提升本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促进民族自立自强,使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

②龙梦晴.民俗文化教育发展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学科学学报,2012(6):79-81.

③恩格斯.德国的民间故事书[A]//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四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01.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2]张士闪.中国民俗发展报告201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6-7.

[3]马琳.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28-129.

[4]邓琼飞.试论新时期的民俗功能[J].世纪桥,2006(11):72-74.

第4篇:民俗文化概论范文

文超胜先生是一位民俗文化家园的忠实守望者。我与先生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他已是川北地区资深且有一定影响力的民间文艺研究专家,其儒雅的气质与治学的严谨、做事的专注执著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晃30多年过去,馥郁桂香中品读先生最近主编的《川北薅草锣鼓》,在勾起对川北山区渐行渐远的独特农耕生活美好回味之余,更为先生在人生晚秋老骥伏枥、继续焕发光彩而欣喜。

“川北薅草锣鼓”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起源于民间,曲谱、唱词大多以口头传承或即兴创作,且随时代变迁已在农耕生活中消失了较长时间,其搜集、整理、研究难度自然不言而喻。文超胜先生在古稀之年厚积薄发,倾其才智与热情,藉多方支持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编著成书,可谓毕一生心血,功莫大焉。我以为,《川北薅草锣鼓》承载了川北众多农家子弟的乡情别绪,留住了行将消失的文化背影和川北人文风情,其独特价值有二:一是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翔实。文超胜先生悉心撰写的3篇文章可视为概论,着力研究川北薅草锣鼓的起源、特色和本质,体察其人文精神,勾勒其传播过程中的传承变异和发展轨迹;而主要部分则整理收录了韵文、段子、歌头、扎盖子唱词和正歌长篇故事唱本、正歌中篇唱本、耍歌唱词,同时也收录了经典唱腔选段和主要锣鼓牌子,堪称集研究大成,融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资料性于一体。二是深度挖掘了川北薅草锣鼓的非遗文化内涵。这一方面体现于编者对研究重心的把握,无论是讲述川北薅草锣鼓起源的神话传说,还是对这一传统文化习俗的梳理分析与唱词赏析,都准确还原了川北薅草锣鼓由川北农人世代相袭,不断创造,不断丰富,经久积淀的本质特征,还原了川北农人在农耕文明进程中的坚韧质朴品性和浪漫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则体现于编者精心挑选与整理的唱词、唱本,从中凸显了川北薅草锣鼓蕴藏的教化、审美和娱乐功能――唱词、唱本或叙历史,或讲故事,取材于庙堂乡野,立意于扬善惩恶,有的劝导勤俭孝悌,有的褒扬忠厚仁义,有的赞美忠贞爱情……而幽默风趣的语言,一波三折的情节,活灵活现的描述,戏说历史的想象与夸张,则表现了说唱歌手的机智与技巧。这些都为今人研究传统民俗文化并赋予时代特色带来有益的启示。

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曾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精神,祖文传之,子孙继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底源泉也。”民俗文化不仅承载一个民族的传统与习惯,还包含一个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与今日与未来息息相通。辨析其缺失,弘扬其优长,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愿《川北薅草锣鼓》展示的文化魅力和编者身上所体现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能影响川北新一代民俗文化工作者接力发掘本土地域文化宝藏,在时代浪潮中不断创造新的记忆,续写新的篇章。

(本文系作者为《川北薅草锣鼓》所作序言)

第5篇:民俗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海洋性特征;海南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6)03-0088-03

海南省是我国国土面积(陆地面积加海洋面积)第一大省,其中陆地面积3.54万km2、海洋面积200万km2,海洋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海南是我国移民海外历史最早的地区,500万海南籍海外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已成为我国第三大侨乡。华侨文化的血缘、地缘亲情形成了海南独特的民俗文化。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极为丰富。海南北部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为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对望,东南和南部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海南的区位优势愈发明显。

一、海南民俗文化概说

海南有汉、黎、苗、回等30多个民族,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海南社会风俗显得更加异彩纷呈。历史上有多次移民海南的,尤以秦朝、西汉、隋唐、五代、元朝、清朝等时期为盛。各民族迁入海南,带来了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汉族文化,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的民俗与文化。各民族的民俗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多元的海南特色民俗文化。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海南的民俗与文化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王天津等主编的《明珠海南的民俗与旅游》,邢植朝主编的《海南民俗》,焦勇勤、孙海兰合著的《海南民俗概论》,李明天等主编的《海南椰文化民俗三月三》,海南省民族研究所编著的《海南民族研究论集》,王养民、马姿燕合著的《黎族文化初探》,王建成主编的《首届黎族文化论坛文集》,王学萍主编的《中国黎族》等,研究内容包括生产、建筑、饮食、服饰、人生礼仪、、民间艺术、民间语言文学、民间文体娱乐等民俗与文化,但研究重点主要是海南陆地的民俗与文化,极少涉及海南的海洋性特征。

二、海洋民俗文化研究综述

海洋民俗文化是指人类受海洋影响而形成的敬畏海洋和利用海洋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及行为准则。具体而言,就是沿海的人们由于受海洋广阔、宽宏、潮汐、风暴、神秘、流通等特性的影响而衍生的人文特性和精神,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形成的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和处世方式[1]。山东、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香港等地的海洋民俗文化研究成果丰硕,内容主要包括:(1)区域海洋民俗文化研究。刘芝凤认为,区域民俗源于该区域民众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相互磨合、影响及认同,闽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位置形成了特殊的海洋民俗文化,两岸文化的共性较多,为海洋文化共建提供了丰富的对接项目和资源[2]。(2)移民与海洋文化关系研究。曾少聪研究发现,明清以后随着闽南人大批移居海外,在闽南侨乡形成了一些海洋性习俗,使得闽南文化兼具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特征,如国内亲人将客死海外者的灵魂引渡回来的“引水魂”仪式[3]。(3)“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民俗文化相关性研究。杨国桢认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海洋文化的理论支撑[4]。(4)海洋民俗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的影响研究。徐晓望、徐思远认为,台湾从开始发展海洋经济就受到闽粤海洋文化的影响。漳潮的海盗文化是台湾开发的基础,而闽粤沿海以出口为导向的海洋经济移植是台湾经济能够迅速走在全国前列的根本原因[5]。(5)海洋民俗体育文化研究。黄玲指出,海洋民俗体育是海岛民众在海洋生产生活中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海洋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海洋民俗体育活动从娱乐性、随意性转向竞技性、正规性,由娱神、娱己向娱人转变,其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传承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其保护和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急需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6]。(6)海洋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传承研究。毛海莹指出,海洋民俗文化反映了海岛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情感,表现了当地渔民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应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去解读海洋民俗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内涵,传承与保护海洋民俗,凸显其生存智慧与文化内核[7]。(7)海洋文化比较研究。陈思从历史角度比较了闽台海洋文化发展,认为台湾的海洋文化虽然是闽南海洋文化的移植和延伸,其发展迅速[8]。安成浩从海洋史和海洋文化两个方面考察了中、日、韩三国的海洋文化研究动向,认为需要进一步拓展区域研究、比较研究、生态研究,打破一国史观的界限[9]。(8)海洋民俗文化著作相继出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南海民俗风情文化辨》等“中国南海文化研究”丛书由广东经济出版社于2013年6月陆续出版,许桂香主编的《中国海洋风俗文化》等“话说中国海洋系列”丛书也由广东经济出版社于2013年7月出版。海南的海域面积达200万km2,但海南既不是海洋经济大省,也不是海洋文化强省。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由水产系演变而来,以海洋自然科学研究为主,海洋人文研究严重匮乏[10]。海南的海洋民俗与文化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海洋民俗文化论文仅有9篇,研究成果不多。(2)海洋民俗文化专著仅有1部,专题研究严重不足。陈智勇的《海南海洋文化》从古代海南的海洋文化发展历程、海洋性生活习俗、生产习俗、海洋信仰、海洋文学、海洋文化、海路文化、海洋旅游文化等方面论述了海南的海洋民俗文化。综上,国内海洋民俗文化研究成果丰硕,但海南的海洋民俗文化研究严重滞后。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系统研究海南的海洋民俗文化,不仅有利于充实“海洋民俗学科”的内容,完善海洋国土研究中人文资源学科建设[11],而且有利于促进海南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增强国际旅游岛的文化软实力[12],助力“海洋强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三、海南民俗文化的海洋性特征

长期以来,海南坚持以农业为主,受中原儒家文化影响,海南的民俗文化“陆地性”特征明显。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海洋强省”战略的实施,海南的陆地旅游与海洋旅游协调发展,古朴的海洋民俗文化获得了新生,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

(一)勇闯南海,耕海民俗文化特色鲜明

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海域面积200万km2,耕海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渗透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1)海洋特色节庆。一是潭门南海的传统文化节内涵极为丰富。自宋朝、元朝开始,潭门、文昌等地的渔民就自编自用了南海航道《更路经》,并于2008年6月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古以来,潭门渔民就有开捕祭海的民俗,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2015年8月1日,潭门第6届南海传统文化节暨首届赶海节隆重开幕,既有传统的祭海仪式,也有多项赶海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8万多名观众。二是传统节日与海洋习俗相融合。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海南很多地方,农历五月初五既是端午节也是渔家的“平安节”。是日,博鳌渔民先去祭石,然后成群结队去海边“洗龙水”,祈求身体健康、平平安安。(2)黎族船型屋。黎族人普遍认为船型屋是为纪念渡海而来的祖先而建,因其外形酷似船篷而得名。船型屋的建造技艺已于2008年6月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保存了81间船型屋,被誉为是“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和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活化石”,这些船型屋承载着黎族人诸多的传统文化和原始记忆[13]。(3)海洋特色饮食。一是黎族特有的风味美食“南杀”(黎家酸菜),腌制方法独特,无论是鱼类、肉类,还是野菜、野果类“南杀”,都有一股浓郁的气味,是黎族招待贵客的佳肴。二是回族的美食“酸汤鱼”,以三亚产的天然酸豆、酸杨桃等为配料,精心制作而成,味道极鲜。可见,海南少数民族在征服、利用海洋的过程中,饮食民俗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二)河海情深,民间海神信仰文化浓厚

海南岛上的各民族漂洋过海而来,以海谋生,海洋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同时,岛上有万泉河、南渡江、昌化江、宁远河、松涛水库、南丽湖等河流和湖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使海南具有河海特色的民间信仰独树一帜。一方面海南天后圣母节、二月二“龙抬头”祭海大典、七月半“祭船公”等海洋神灵信仰文化浓厚;另一方面妈祖、水尾圣娘、108兄弟公等河海神灵雕塑或建筑遍布海南。其中,妈祖信俗于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妈祖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航海保护神,早在宋元时代,妈祖文化便随福建或广东商人传到海南,现在每逢妈祖诞辰(三月廿三)和忌日(九月初九),海口各天后宫都要举行妈祖祭典。

(三)内外交融,海洋民俗文化异彩纷呈

海南是个移民岛,岛内、外各民族交流频繁。一方面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汉族、苗族、回族亦是海南的世居民族,与彝、侗、瑶、壮等少数民族交往密切,为海南的区域特色民俗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海南与东南亚诸国交往频繁,为海南民俗的多样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14]。据统计,海外的琼籍华人华侨有320万之多,尤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较多。独具地方特色的海南“临高渔歌”,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口“天后祀奉”,别具一格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祭船公”,孕育渔民智慧的“南海航道更路经”,具有热带海岛特色的“椰子节”,初现活力的海南“赶海文化节”,延续至今的农历五月初五渔家“平安节”,规模越来越大的“二月二龙抬头”祭典仪式,蔚为壮观的端午节海边“洗龙水”,人气越来越旺的海南“欢乐节”等,为岛内、外民众的交往打造了平台,既促进了国内各民族的交往,也促进了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交流,形成了海南多元一体的海洋民俗文化。

(四)内容与功能,由单一向复合化演变

民俗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天文历法、科技水平、等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科技繁荣和各民族交往频繁,民俗活动逐渐集信仰、经济、社交、教育、娱乐等多重功能于一体,成为节庆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5]。琼海至今仍然保存着一条商埠古道———溪仔古道,其西连溪仔码头,是嘉积的通商发源地。古时,很多大陆商船行经琼海的嘉积万泉河,为求妈祖保佑,便在河畔筹资修建了“南天圣娘庙”。1969年,因修建嘉积水电站使万泉河的海河通道被阻断,但码头右边的“南天圣娘庙”得以保存。现在该庙不仅是单纯的海上保护神形象,而且成为了附近居民求子、求财、求平安和求姻缘之地,妈祖信俗的内容及功能由单一向复合化演变。

四、结语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向纵深发展,“海洋强省”“海洋强国”战略逐步实施,以及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交往进一步频繁,海南的海洋民俗文化研究严重滞后的现状将得到改观。加强海南民俗文化与海洋民俗文化的相关性研究,强化海南与其他省市和南海诸国的海洋民俗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推进“海洋强国”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戴胜德,黄伟宗.中国南海海洋文化传[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

[2]刘芝凤.闽台海洋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分析与评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3]曾少聪.闽南的海外移民与海洋文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4]杨国桢.海洋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研究[J].学术研究,2015(2).

[5]徐晓望,徐思远.论明清闽粤海洋文化与台湾海洋经济的形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6]黄玲.海洋民俗体育的内涵、流变及发展策略[J].中国体育科技,2009(3).

[7]毛海莹.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海洋民俗传承与保护:以浙江宁波象山县石浦渔港为例[J].文化遗产,2011(2).

[8]陈思.从历史角度比较闽台海洋文化的发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9]安成浩.中日韩海洋文化研究动向与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2014(2).

[10]陈智勇.海南海洋文化[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11]李传朝,宣正明.浅谈海南海洋民俗学科研究的重要性[EB/OL].[2015-10-14].

[12]朱兵艳,刘士祥,蒋秀娟,等.海南民俗文化汉英翻译研究:接受美学的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13]吴平.东方白查村黎族船型屋探密[EB/OL].[2015-10-21].

[14]焦勇勤,孙海兰.海南民俗概说[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第6篇:民俗文化概论范文

一、中阿博览会带给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潜力

(一)拓展了中阿旅游的新机遇

宁夏是丝绸古道的要塞和中阿文明的交汇地之一,回族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世界有着共同的以及悠久的经商历史传统。比如,首届博览会签约项目涉及清真食品、基础设施、物流商贸、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签订国(境)外项目51个,签约金额980.99亿元,其中与阿拉伯国家合作项目31个,签约金额664.91亿元,这些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合作的新突破,给宁夏提供了更宽广的国际平台,以经贸促旅游,为把宁夏发展成为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外,2012年10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两区”)均归功于三届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对宁夏国际和国内地位的全面提升。宁夏地处新亚洲大陆桥,国内段中枢地位,是呼包银榆经济区的核心地段,最核心的是人文优势。宁夏与中东国家阿拉伯地区民族信仰相同、习俗相近,宁夏的回族特色非常适合阿拉伯人。首届中阿博览会促进中阿经贸合作,“两区”建设推动旅游先行,为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拉开了国际国内同步发展的大序幕。

最后,随着中阿博览会的召开,宁夏加速中阿博览会服务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中阿经贸论坛永久性会址——宁夏国际会议中心等投入紧张建设中;加密国内国际航线航班,实现银川至香港、台湾、麦地那、迪拜、首尔、曼谷直飞。8月13日,正式签署宁夏回族自治区博览局和阿联酋航空公司(简称EK)合作备忘录,更是增添宁夏一站式到达国际大城市的民航合作新航道,为宁夏旅游“进的来,出的去,出得快,走得广”提供交通保障。

(二)强化了中阿旅游的新版块

宁夏的国土面积为6.64万平方公里,2012年总人口647.19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35.56%,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宁夏的回族在全国所占人口比例最高,其伊斯兰文化主题最鲜明、回族宗教氛围最浓厚、伊斯兰宗教环境最和谐,是天然的中国穆斯林聚集中心。伊斯兰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支奇葩,是回族文化的核心和主流,在长期包容兼续地发展变迁中形成了一整套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之后,宁夏旅游局分别与埃及旅游部、摩洛哥旅游部签署了旅游业战略合作协议,宁夏国旅还与埃及WALEED旅游公司签订了共同开辟中国(宁夏)阿拉伯旅游市场协议。

回族文化是宁夏面向国际,特别是面向阿拉伯地区及穆斯林地区最具特色的资源。宁夏不但有厚重的回族文化,还具备旅游资源多样化的优势,加上“两区”建设获批,更为宁夏向西开放提供强有力政策支持,宁夏依托回族文化打造特色鲜明国际旅游目的地是明智之选。特别是首届中阿博览会期间世界穆斯林旅行商大会的成功举办,在“中阿经贸”推动“中阿旅游”合作方面又上了迈上新台阶。目前,全球有16亿穆斯林,尚缺一个广大穆斯林游客最满意的客源地。强化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这块中阿旅游的新版块,有助于凸出回族文化,彰显回族特色。

(三) 优化了中阿旅游的新资源

全国十大类95种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中,宁夏占有类46种。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历史,浓郁的回乡风情,雄浑的大漠风光,迷人的六盘胜景,美丽的塞上江南构成了宁夏旅游资源的六大特色。宁夏的“两山一河”(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两沙一陵”(沙湖、沙坡头、西夏王陵)、“两堡一城”(将台堡、镇北堡、古长城)、“两文一景”(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塞上江南景观)均展示了独特的自然风光且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旅游形象日益鲜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诸上宏观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大背景为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全面发展做了铺垫。民俗旅游是指在有传统旅游资源(自然风光、古迹、国家公园等)的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融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于旅游者衣、食、住、行的旅游体系。

宁夏的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正是中阿旅游合作的“新”资源。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经过700年的孕育,它具有多样性与神秘性、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特点,属于一种高层次旅游形式,其主要观赏内容是民俗事象。宁夏回族自治区,早在元代就有“回回遍天下”一说。回族拥有丰富历史渊源和独特文化内涵,其服饰、饮食、婚俗、节庆、建筑、礼仪、民间艺术、民间娱乐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独一无二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能吸引异国他乡和异地游客的特色旅游资源。以中阿博览会为发展契机,优化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使其成为宁夏旅游新的增长点。

(四)增加了中阿旅游市场的新客源

2007年至2012年六年内,宁夏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及旅游外汇收入,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及总收入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具体数据见图1。2010至2012年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的连续召开,扩大了宁夏的国内知名度,使得宁夏的国内客源逐年递增,且增幅较大。2012年宁夏的国内客源分布:来自宁夏本地的游客占总人数的52.2%;来自西北地区(除宁夏)的游客占21.4%;来自东北地区的游客占1.2%;来自华东地区的游客占3.5%;来自华中地区的游客占2.0%;来自华南地区的游客占0.8%;来自西南地区的游客占1.7%。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均已成为宁夏入境游主要客源地。与此同时,全世界57个穆斯林国家和地区,拥有16亿人口、2万亿美元的消费市场,是中国也是宁夏海外游客潜在的消费群体。随着中阿博览会开幕,宁夏的国际美誉度再次攀升,势必给宁夏带来更多的旅游经济收入。从国内外的客源市场角度分析,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全面拓宽了中阿旅游的新兴客源市场,必将是宁夏扩充国内外游客的新焦点。

二、发展宁夏回族民俗文化国际旅游存在的问题

从民俗旅游视角来看,宁夏目前已开展了一些民俗文化旅游,例如参观银川南关清真寺、游览中华回乡文化园等,但是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从内容上看比较单一,对回族民俗文化的认知只停留表面状态。如参观清真寺仅停留在“到此一游”的表面状态,没有配备资深专业讲解人员讲述伊斯兰宗教知识,在弘扬伊斯兰建筑风格方面意识淡薄。

其二,回族民俗旅游项目创新意识不够,民俗旅游活动的策划方面还存在空白。如回族节庆活动,甚至处在开发蒙昧阶段,很多汉民混淆回民的三大节日,对于节日的来源及习俗讲究十分含糊。

其三,从民俗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上看,层次肤浅,回族文化韵味亟待加强。如回族的八宝盖碗茶,是知名度较高的民族特产,但市面上的八宝茶,包装不够精美,无法表现回族文化品位和民族饮茶的养生之道。

其四,从国际化旅游视角来看:宁夏的交通问题仍然存在不足,“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需要进一步构建。譬如,银川至今没有开通高铁,银川至日本、新加坡的国际航线尚未开通。随着宁夏“两区”建设的铺开,如何实现宁夏向东、向西、向北、向南的全面开放,是宁夏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

其五,在打造“西部独具特色旅游目的地”和“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双重目标下,以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为突破口,还未形成与国际旅游目的地接轨的总体规划。以中阿博览会为国际旅游发展契机,挖掘宁夏丰富的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并传承回族民俗文化,在树精品、上档次方面下功夫,深度开发符合国际化旅游要求的回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三、提升宁夏民俗文化国际旅游发展的途径

(一)提升中华回乡文化园的知名度

中华回乡文化园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全国唯一以展示、弘扬回族、伊斯兰先进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综合景区。目前,其一期项目的主体大门、中国回族博物馆、金色礼仪大殿、阿依莎宫、中华回族第一街等全部落成。2008年开园以来,景区营业收入、门票收入及接待游客人次呈增长趋势(见图2),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华回乡文化园二期工程已被列为宁夏“十二五”期间旅游重点建设工程。需借鉴深圳锦绣中华等成功范例,以发掘、抢救、保护、弘扬回族文化为宗旨,以精品景区升华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的档次,把中华回乡文化园打造成为全国的王牌景区,同时要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使中华回乡文化园享誉国内外。

(二)开发纯正的回族民俗文化村

可借鉴海南三亚黎族村落槟榔谷的营销模式,将回族文化融汇到回族村落中,满足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参与需求。中华回乡文化园可以从大尺度角度宏观展示回族民俗文化的磅礴气势,回族民俗文化村落可以从小尺度角度微观填补回族民俗文化的原生态和本土化。据此开发主题鲜明的回族家访线路,让游客“到民间去旅游”,到农村回族家里吃农家饭、住农家院、采农家果、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体验原汁原味的回族特色农家生活。在回族家访选址方面,要选择回族民俗质朴淳厚、交通生活比较便捷、回族人口比例较高的“纯”回族村落,比如永宁县纳家户、灵武市中北村、吴忠市穆民新村、泾源县冶家村等。在设计回族家访的体验活动时,要懂得“留白”,既要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又要给旅游者留有参与的空间,比如让游客学做馓子、学习剪纸、木球比赛、观看“掼牛”、娱乐“踏脚”、学唱“花儿”、欣赏回族武术、使用汤瓶“小净”、使用吊罐“大净”等活动,充分满足游客强烈的好奇心与参与意愿。

(三)举办清真美食文化节

饮食是人类共有的行为之一,宁夏回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有的饮食文化并以制作独特面食而著称。回族面食中尤以油香、花花、馓子、锅盔等油炸食品、烙蒸食品及手擀面为最。宁夏回族的牛羊肉风味小吃如碗蒸羊羔肉、烤羊背、羊羔头、香辣羊蹄、炖羊脖、烩牛肉等久负盛名。2010年宁洽会暨首届中阿经贸论坛上,签署了《清真食品产业标准互认合作协议》和《清真(Halal)食品合作谅解备忘录》,意味着宁夏清真食品第一次拿到了“国际通行证”。另外,中国烹饪协会为银川市颁发了“中国清真美食文化之都”牌匾,这些都为宁夏清真食品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保障。回族饮食文化承载着宁夏回族文化,自治区旅游局应提高“中国宁夏清真美食文化节”的规格, 为宁夏的百种回族菜肴和特色回族面点搭建宣传平台,通过“舌尖上的宁夏”推动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全方位发展。

(四)推出赏清真寺建筑风格之旅

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古老历史的见证。清真寺不仅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穆斯林经济和文化的集中荟萃圣地,折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回族文化。宁夏境内坐落着各类大小清真寺4200余座,其中最富盛名、最有代表性的是银川南关清真寺、永宁纳家户清真寺和同心清真大寺。银川南关清真寺是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风格、永宁纳家户清真寺是传统的中国殿宇式建筑风格、同心清真大寺则是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阿拉伯地区的清真寺与宁夏的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值得中外游客观赏品鉴。可以将三种风格迥异的清真寺串联成一条旅游线路,满足特殊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五)开发传统民俗岁时节庆游

婚礼是人生仪礼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宁夏回族婚俗旅游的开发尚处在探讨阶段,亦可借鉴彝族、侗族等婚俗旅游开发的成功范例,整理压缩回族婚俗资料,包装设计参与性较强的回族婚俗游,比如让游客观摩甚至全程角色扮演参与回族婚礼,使其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及早填补市场空白。“开斋节”、“古尔邦节”与“圣纪节”并称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宁夏需开发回族三大节日游,在节日之际举办丰富的节庆活动,比如播放专业编排的情景剧或3D记录片,帮助游客了解三大节日的由来,加深游客对回族节庆民俗文化的印象和理解。宁夏是花儿的发祥地之一,主要在六盘山区传唱,于 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应打造“六盘山花儿”品牌,除了举办年度“六盘山花儿大赛”,还应通过大众传媒的方式让游客 “听花儿、唱花儿”,感悟“花儿”文化,体会回族民间艺术的精髓。回族歌舞剧《月上贺兰》多次荣获国家大奖,宁夏文艺工作者还需不断推陈出新地编排更优秀的回族原创歌舞剧,打造类似“云南映象”品牌的“印象回乡”系列精品歌舞剧,与时俱进地增强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的神韵。

(六)创新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纪念精品

其一,开发设计回族绣花旅游纪念品。回族绣花是宁夏回族妇女擅长的一种群众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工艺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于2007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可开发手帕、桌布、杯垫、靠枕、窗帘、挂件、针扎子等日常家居用品和车饰用品等,使之成为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纪念品的亮点。其二,创回族精品服饰品牌。宁夏回族服饰作为一种生活模式和文化载体,沉积了历史底蕴和社会习俗,包涵了伊斯兰服饰文化与汉族主流服饰文化,树立了简朴素雅的民族审美形象,极富开发潜力。在已开发的日常生活服、演艺服、职业装、学生装、儿童装、婚礼服、礼服等七大系列基础之上,进一步将伊斯兰元素融入到回族服饰旅游商品中,注重美学要素地运用,创回族精品服饰品牌,刺激游客的购买欲望。其三,挖掘宁夏回族剪纸艺术。随着宁夏旅游业的发展,回族剪纸开始从家庭走向市场,除了塑封剪纸、摆台挂件等旅游商品外,还可将回族民俗剪纸运用到宾馆酒店、中阿博览会场等场所的装饰中,借助载体传递回族剪纸艺术。最后,汤瓶、口弦、牛头埙等也是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的丰富资源。

参考文献:

[1] 贺吉德.宁夏文化与旅游.宁夏2010年导游证年审培训讲义,2010.

[2] 梁向明等.宁夏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96~98.

[3]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0~79.

[4] 齐岳,何建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宁夏文化发展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418~423.

[5] 陶玉芳.对开发宁夏回族旅游文化资源的一些思考[J].回族研究,2002,(1):106~108.

第7篇:民俗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田野调查;民俗学概论;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6)10-0170-01

一、田野调查与民俗学的关系

田野调查又被称之为田野工作、田野作业以及野外考察等。田野调查在人类学研究中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础的一种方法。不仅如此,田野调查也逐步成为民俗学研究过程中经常应用的、最有效的方法。作为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学科,民俗学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它的所有资料都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换句话说,民俗活动就是民俗学得以发展的基础,民俗学就是以传承民事项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田野调查为手段,通过深入地进行田野调查来获得重要的理论。对于我们所说的“田野”,现阶段存在着多维阐释。[1]一直以来,我们对田野的认识,是以自然主义理想为基础的,认为田野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甚至觉得只有在异地他乡才能够进入田野,才能够深入地了解田野调查,才能够体会到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由此得来的田野调查通常是指通过到农村、基层、草原接近自然去的方法来实现的。随着田野调查研究的深入以及民族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田野的内涵和外延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田野调查也不仅成为一个空间意义上的地点,甚至部分研究者简单而深刻地认为,人文世界无处不是田野。由此可见,田野对于民俗学概论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田野调查,那么民俗学概论这一课程也难以有效地开展。[2]

二、田野调查对民俗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民俗学概论课程与田野调查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田野调查在民俗学概论课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将田野调查应用到民俗学概论课程当中可以使民俗学教学方法变得更加多元化。除了带学生去课外实施田野调查之外,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在课内也同样可以实施田野调查。田野调查在民俗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首先,将那些传承人邀请进课堂实施田野调查。众所周知,传承人对民俗事项具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是某些民俗事项文化的传承人,随着田野调查内涵的不断丰富,我们可以将传承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传承人对民俗事项的介绍,使广大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田野调查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顺利完成田野作业。传承人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的回答这种田野调查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田野调查水平。[3]例如,教师可以邀请湘西剪纸等传承人走进民俗教学的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表演以及问题的回答,进一步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通过制作多媒体的方式来实现田野调查。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为广大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田野情景,使学生深入地感受田野调查的一种氛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科学技术也不断地深入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而充分运用这些技术,尤其是新媒体技术,可以将图形、文字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感官,模拟出课堂田野空间,制造相应的田野氛围,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田野调查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这种方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嗅觉,使学生充分感受田野调查,深入了解田野调查中能够获取的知识。在今后的民俗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多媒体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

最后,通过角色扮演来实现田野调查。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田野调查并扮演调查中的角色,来实现学生在田野调查中感受的深入。不仅如此,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分别扮演田野调查中的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并依据田野作业基本要领的不同,来带领学生深入理解与观察相关的民俗概念知识。[4]将室外的田野调查情景至于课堂之上。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广大学生讲述一些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调动整个课堂的气氛。

综上所述,通过田野调查这种实训方式,民俗学课堂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学生学习民俗学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热情得到进一步提高,极大地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活跃的课堂氛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拓展了学生的眼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当然,也应当意识到,田野调查对民俗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相关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实现。

作者:赵燕妮

参考文献: 

[1]沈昕,齐丽媛,钟华君.走向生活:《民俗学概论》教学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7-32. 

[2]赵龙.论新时期民俗学的发展阶段[D].山东大学,2007. 

第8篇:民俗文化概论范文

论文摘要:在美术教育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保持民族艺术能得到发展。在学生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在民族艺术发展中能加入时代感。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中国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能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民族的自尊心。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是主体,教育的首要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以此来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因此教师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是民族艺术的弘扬者。

?

一、民族艺术在现代生活得到的关注?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口号在现今已被提上了日程。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中,民族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民族艺术在现代的地位也在提高。一个个宣传民族艺术的、研究民族艺术的、发扬民族艺术的个人或机构在不断的成立涌现。?

(一)传统服饰艺术的延续?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世界各国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装化、机能化是其主要特点。世界服装界曾把旗袍誉为中国的国装,这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它的形成可说是汉、满、蒙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整个中华民族服装文化的结晶。它的演变又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杰作,因此它又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和国际性,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所喜爱。旗袍在现代生活中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与它适应现代生活的机能性以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有很大关系,它具有强烈的东方色彩。民族艺术也会转化为世界性,在“洋服”国际化的今天,这种民族服装更应视为珍宝,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二)岭南民俗艺术的延续?

岭南地区的“跳禾楼”是一种古老的祭祖和庆丰收的仪式,由岭南地区的瑶族所创,以后逐渐失传。六年前,云浮市文化局找到一个70多岁的老先生,根据他的记忆和一些史料,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终于复活。在第三届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中,《禾楼舞》经过了再次编排,音乐和动作也更丰富,使岭南民俗艺术得以延续。?

(三)四大名著的延续 ?

中国古典名著商标正在狂遭日本网游企业抢注,2006年3月初,当这则消息在中国人间传播开来的时候,四大古典名著只剩《红楼梦》没有被日本企业抢注了。其中,日本巨摩公司向我国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的“水浒传”商标已通过初审进入公告期,而《三国志》为期三个月的商标异议期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就在去年,端午节域名遭一家韩国公司抢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被韩国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不知道有多少体现我们民族艺术文化在消失。?

既然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我们就只用考虑怎样将民族的再发展。而要发展民族的文化却既不能脱离当前国际的环境,又不能失去民族的根本,更不能有违历史的洪流。也就是说要把重点放回到对自身文化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

二、传统美术教学中的民族艺术

(一)“技”的传授方式?

“技”的传授基本上是以严格的师徒传授制来完成的,呈严密的封闭状态。这种师徒相传、父子相承的教学方式,利弊相衡,得失互抵。一方面,它有助于某种技艺向精深圆熟发展,另一方面又容易形成封闭保守,拒斥新意的机制,甚至导致某一技艺的失传消泯。?

目前, 这种“技”的传授仍然是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利用口诀进行传授的教学方法。口诀往往言简意赅,要领突出,既利于学习,又便于记忆。?

(二)“艺”的传授方式?

另一种属“艺”的那一类具有某种学术层次,受到官方的垂青和文人墨客的推崇。早在三国时期的画家曹不兴就已留名青史,晋代画家顾恺之则因提出了“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的“传神论”,更是名播遐迩。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许多才华横溢的艺匠,纵然创造了精妙绝伦,价值恒久的艺术珍品,也只能落个寂寂无闻的佚名者。我们可以看到,以官方和文人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美术教育是倚重怡情悦性,陶冶情操的。?

在中国,纯精神意义的美术之所以受重视,自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比较重视个体内心世界的修炼,以求通过个体身心的平衡和稳定,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平衡,而对物质世界则较少进行分析性的研究和探索。“艺术的民族性不在于在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是否具有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 [1]

?

三、民族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反映?

在现今我国的美术教育中,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更加严格。尤其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的是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是主体,教育的首要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以此来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因此教师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是民族艺术的弘扬者。?

(一)民族艺术在课程内容上的体现?

1.国画课程教学?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爱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体系。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培养学生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国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其所能地通过观察,凭借感觉和自身独特的视觉角度,抓住事物特征,允许他们的感觉方式和能力自由地去表达。只有当学生开始明白自己的表达得到重视时,他们才会以更大的兴趣去努力学习。美育专家说: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敏感性,对孩子潜在的创造意识有启蒙作用。因此,经常让学生欣赏名师作品,了解国画大师们的作画风格及生活小故事。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大师的作品直接临摹,让学生一下子就开始触摸艺术顶峰的作品。?

2.剪纸课程教学?

剪纸是我国典型的民间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最普及和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它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之一,是民族民间风俗活动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因而剪纸教学必须要渗透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不然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失去了旺盛的生命力。它是以剪刀为主要工具,纸为材料,通过多种手法制作成各类形象的民间工艺。它融合了剪纸技艺、绘画造型、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纸虽植根于民间,但其文化底蕴相当深广,有着极强的人文性。往往跟民间的生活、风俗紧密联系,并在寓意丰富的剪纸中,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学生通过了解剪纸,在剪纸艺术的熏陶下,生活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剪纸的魅力,健全人格,促进审美情趣的养成。通过对剪纸这一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中华文明的信念和历史责任感;吸取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传承剪纸的优秀传统,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进行创新活动。?

3.皮影课程教学?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其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表演的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同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于皮影这一艺术形式的了解,更能增强民族的自信心。

中国是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艺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现代的美术教育必将沿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

(二)民族艺术在教学形式上的体现?

1.以欣赏课的形式了解民族艺术?

通过开设民俗欣赏课,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优秀的民族文化。教师通过收集的图片向学生讲解,教师要根据渗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精心选择呈示的教具,包括范作、图幻灯、电视录像、电脑多媒体课件等,并使之与讲授内容紧密配合。民俗欣赏课的开设还可以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比如初等的内容以民俗化的文本诵读为主,如各种脍炙人口的童谣、儿童故事、童话剧本等;中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欣赏为主题,可以采用影视和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接触中国的电影、电视、地理、历史、各种文艺节目;高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艺术的表演和再现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的最高境界,学生通过学习,直接参与进来,自排自演中国的民俗文化。?

2.对当地民俗文化参观考察?

组织学生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参观考察,从学生的切身感受中接受教育。参观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把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刻体会祖国优秀民俗文化。南京文化部门曾组织过一次“南京民俗文化”夏令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带领学生走进南京民俗博物馆馆址——甘熙故居古建筑群,了解南京民居特色;观看南京地区民俗、民艺系列展演活动;聆听中华古典诗词楹联协会袁裕陵老师精彩的、深入浅出并富含知识性、趣味性的《古典诗词楹联趣味》知识讲座;欣赏中华传统民族音乐的现场演奏会和传统皮影戏、口技表演;品尝南京传统风味小吃的同时,进行南京民间饮食文化的介绍,使学生在吃的同时,对民间饮食文化有所了解;现场向南京地区民间老艺术家们观摩学习剪纸、折纸、葫芦画、魔术等民间传统艺术,极大地扩充了孩子们精神文化生活。把民俗文化夏令营作为时光隧道,把营员们带回到已远去的岁月,亲身感受我们祖祖辈辈传袭下来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

四、结束语?

我们现在在社会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保持民族艺术能得到发展。在学生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在民族艺术发展中能加入时代感。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中国本民族的文化,能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民族的自信心,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第9篇:民俗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东蔡庄;“二鬼摔跤”;民俗文化特征;社会功能

河南偃师东蔡庄的“二鬼摔跤”俗称“二鬼扳跌”,是东蔡庄村每年正月初五春节庙会时所表演的一种民俗舞蹈。“它虽名为‘二鬼’,但实际上是一人独舞,舞者将两个假上身缚于肩上,用两手臂作另一小鬼鬼腿,手掌插入鞋内,好似双脚。这样,一人就变成了两人,在锣鼓声中,表演者作出搏斗状。”其表演滑稽诙谐,生动有趣,因此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东蔡庄“二鬼摔跤”作为一项传统的民俗表演艺术,是民众智慧的结晶。而挖掘和分析其所具有的民俗文化特征和社会功能,又是对这一民间艺术的有效补充和保护。

一、“二鬼摔跤”的起源

“二鬼摔跤”,又称“二贵摔跤”、“二娃摔跤”、“二喜摔跤”、“二鬼扳跌”等,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叫法。关于这种艺术形式的起源也有着多种说法,由于在现有的史志资料中缺乏明确的文字记载,所以到目前为止,“二鬼摔跤”的起源只能从各种民间传说和假说中获得。1、“摔跤”演变说“摔跤”是中国传统体育竞技活动中的一种,秦汉时出现的“角抵”,已经具有摔跤的性质,这在出土的秦汉文物资料中得到证明。“江陵凤凰山秦墓出土的木篦漆盘上所绘角抵图,二人摔跤,一人旁观,三人头不着冠,只束发髻,上身,着短裤,腰系长带。山东临沂金雀山西汉墓帛画所绘角抵者穿袍系带,怒目相向,作欲摔跤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角抵”被改称为“相扑”,并作为练兵强身的手段,在各族人民间和军中流传较为广泛。隋唐五代角抵因是徒手相搏,故又称“手搏”或“卞”,在军中更为盛行,并且在宫廷宴会和祭祀场和也多有角抵表演。到了宋代,相扑发展到顶峰,宫廷宴会、外交宴会都要用到相扑表演,军中的相扑比赛更是备受关注。与之前最大的不同是,“民间的相扑运动极为盛行。在城市中有瓦市相扑,颇具特色,并且是一种商业性的艺术表演。”汉民族的相扑在元代依然盛行,并且民间的角抵比赛,常在庙会上举行。明清时期,尤其是到了清代康熙皇帝,还专门设立“善扑营”,格外重视摔跤之技。由于“二鬼摔跤”的表演动作是对真实摔跤动作的一种模仿,所以不少研究者认为“二鬼摔跤”的造型就是从传统的体育竞技摔跤中来,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到唐宋时颇为盛行。2、土行孙战张奎说传说殷商时代,武王兴兵伐纣,其麾下大将土行孙与商朝猛将张奎于战场上拼命厮杀。二人从天明杀到天黑,从马上打斗到马下,不分胜负,最后都丢下手中兵器,赤身相搏,搂抱厮打。两人一胖一瘦,一高一矮,但又都各怀绝技,难分输赢。随后这在民间传为一段佳话,人们模仿他们便有了“二鬼摔跤”的表演。3、蒙恬背草人战匈奴说相传秦始皇时期,匈奴进犯,来势凶猛,攻破了雁门代州。蒙恬大将军奉旨率领军队与匈奴作战,但由于匈奴骑兵骁勇善战,秦国将士们与之相持数日抵挡不过,损伤惨重。正在无计可施之时,蒙恬将军从民间得一计策,即让将士们身背草人作战,接近敌军战马时弯腰直击马腿,而让背后的草人直立,诱得敌人误砍草人,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击退匈奴。从此士兵们在演练之余,常将两草人相抱捆绑在一起,并将其背在背上假扮摔跤动作,滑稽可笑,之后这便在军民中广泛流传。4、康熙智擒鳌拜说“清初,康熙帝即位时,大臣鳌拜恃权肆行,且其为人剽悍,入宫更是刀不离身。因此,康熙帝专门训练了一批擅长布库的宫中侍卫,乘机将鳌拜擒住,扫除了政治隐患。”这里的“布库”就是摔跤在满语中的说法。后来,民众为了颂扬康熙帝的圣明,在民间将竞技摔跤衍化成“二贵摔跤”这一民间艺术表演活动,“二贵”是民众对少年侍卫的敬称。直至道光末年,“二贵摔跤”作为民间表演活动才兴盛起来。5、傀儡戏演变说“二鬼摔跤”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傩仪”与“傩戏”。其演变顺序是,由“傩仪”发展出了“傩戏”,进而由“傩戏”发展出了“傀儡戏”;“傀儡戏”的一个分支——“肉傀儡”虽已失传,但民间艺人借鉴它的表演形式,发展出了道具舞蹈——“二鬼摔跤”。这一说法相对于体育竞技“摔跤”演变说,是从“鬼”文化的角度对“二鬼摔跤”的来源做出的一种推论和假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仍然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证实。6、小鬼打碌碡说在陕西省的关中、铜川、户县等地区,民间对“二鬼摔跤”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彭祖活了八百八,没见过小鬼把碌碡打。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八十岁,最终被阎罗王察觉,派黑白无常到人间去勾取彭祖的魂魄。他们按照生死簿上彭铿的名字多方打听而没有结果,因为彭铿早已随着祖祖辈辈的逝去而改名为彭祖。百无聊赖之际,两个小鬼打起了碌碡,恰巧被彭祖看到,引得彭祖大笑:“我彭祖活了八百八,没见过小鬼把碌碡打!”小鬼一听,立刻反应过来,用锁链把彭祖带走。经拷问,彭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能活到八百八十岁。最终,还是机灵的小鬼发现,彭铿之名被粘在了书缝中而被阎王忽略,因此得以长寿。在民间,人们模仿“二鬼”打碌碡便有了“二鬼摔跤”的表演。东蔡庄“二鬼摔跤”的起源,也同样没有确切的文字资料记载。民间相传,“在宋仁宗时,汴梁城中住着两个赶考举子,尽管囊中羞涩,仍在酒楼中狂饮暴食,在结账时都争着付钱,最后原型毕露,二人厮打起来。看热闹的人说:‘这两个酒鬼怎么夺魁?扳跌倒是高手。’后来,民间艺人就根据他俩的厮打场面,创造了这种艺术形式。”而在偃师市文化局申请“二鬼摔跤”为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中提到,“二鬼摔跤”源于渭河平原,明朝洪武年间由晋入豫,扎根豫西,落户于洛阳地区。但也没有相关的史志资料作为支撑。因此,还需要多方面查找资料来对这一说法进行论证。

二、东蔡庄“二鬼摔跤”的道具制作及表演形态

东蔡庄“二鬼摔跤”所用的道具,既不是头小身大、形象粗陋、面部狰狞的小鬼形象,也不是身着旗装、嘴叼辫梢的满族“二贵”形象,而是身穿蓝色工装、头戴灰色工帽的普通工人形象,且大小设计与真人接近。这虽然减弱了“二鬼”的夸张性,但却以其形似真人取胜,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是时展的产物。由于道具要被捆绑在表演者的背部,所以其基底用了一块相对稳妥的厚木板。两个“小鬼”的上身是固定在木板两端的两个十字形圆木桩。互相搭在一起、摆出“支架子”形态的双臂是四根捆绑着干草和棉花的圆木。头部轮廓则是用纸浆层层堆积塑造而成,然后再用颜料绘制出五官形象。两者都肤色粉白,浓眉大眼,一个表情凝重,像是在表现要摔倒对方的不易,另一个则面带微笑,似乎胸有成竹、志在必得。架子做好之后,还要有所装饰。先给“小鬼”穿一层薄衫,再套上宽大的蓝色工装,既能够将道具各个部分的接口遮掩,又能够发挥工装“布围子”的作用。为了与工人的身份相契合,还特意在袖口处缝上了白色的线手套,在头上固定了灰色的工作帽,这使两个“小鬼”的形象更加逼真。至于双腿则只有一个“小鬼”能够拥有,不过也只是在其身下固定一条黑色的裤子,裤脚处缝上一双黑色的鞋子。表演时,表演者需要将道具牢牢地捆在背上,俯身弯腰,双臂伸进道具上事先固定好的裤子里,双手伸进鞋中,来扮演一个“小鬼”的假足。而表演者的双腿作为另一个“小鬼”的双腿。头与臀分别为两个“小鬼”的臀。待鼓乐奏响,鞭炮齐鸣,表演者便开始做出推、摔、压、抡、拌、踢、转等多种动作,活灵活现地展示两位壮汉摔跤的场面。表演者双腿、双臂交替弯曲,便表现出两个“小鬼”你推我搡的姿态。表演者双腿由弯曲到倒地的过程与双臂的上扬相结合,呈现出的又是“两鬼”互摔的姿态。更为滑稽的是,一“鬼”倒地后,表演者双手支在地上,形象地表现出另一“鬼”压倒对方的情形。起身后又是新一轮的较量,表演者用双臂与双腿之间的互相缠绕、磕碰加入“使绊子”的动作;用向前踢腿或向前扬臂加入“踢”的动作;用双腿屈膝撑地、双臂扬起划弧线,或双臂撑地、双腿扬起划弧线来加入“甩”和“滚”的动作;用双脚、双手的同向移动画圆,并不断猛换方向来加入“转”的动作等。这些摔跤动作的呈现,全靠表演者双腿和双臂的配合,出神入化地表现出摔跤时的情景,相互搏斗,互不退让。“二鬼”的上体是僵硬的,但却能够随着表演者手脚配合的动作呈现出活灵活现的摔跤姿态,从而使其具有诙谐滑稽的表演效果。

三、东蔡庄“二鬼摔跤”的民俗文化特征

1、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只要社会稳定,人们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不发生剧烈变革,民俗文化的稳定性就会越强。”东蔡庄“二鬼摔跤”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农业经济是其产生的经济基础。几百年来这一经济基础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也就为“二鬼摔跤”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保障。“二鬼摔跤”的表演者都是半农半艺之人,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才学习和琢磨表演技艺。并且长期以来,推、摔、压、抡、拌、踢、转等多种摔跤动作在表演中的运用也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依靠艺人们口耳相传保存至今的东蔡庄“二鬼摔跤”,依然是每年春节庙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但是,民俗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稳定中随时包含着可变因素,这就是变异性。“变异性也是民俗文化的显著特征,它是指在民俗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东蔡庄“二鬼摔跤”在产生和发展的早期,多为艺人们谋生的一种方式。演出结束后,表演者会起身站立,露出本人面貌,作揖求钱。现在则是由村委会出资表演,民众只是作为观看者。虽然这并不能说明“二鬼摔跤”对于艺人来说不再具有谋生功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功能相比较以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减弱。从整体上来看,东蔡庄“二鬼摔跤”的表演形式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始终是单人表演。但“二鬼”的形象却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着。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二鬼”的确是面目狰狞,青面獠牙的“鬼”的形象。传至艺人石万斗,才对道具进行了大胆革新,使古老传统的“鬼”样转变为现代人的形象,一直沿用至今。这种变化与时代的发展和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相符合,是“二鬼摔跤”文化机能的自我调适,也是其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2、地域性“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这就为其民俗文化的生长提供了独特的土壤。即使同一种文化艺术,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民族间,亦有其独特的艺术性格和文化内涵。”在东蔡庄村,人们习惯将“二鬼摔跤”称为“二鬼扳跌”,或者加入偃师方言惯用的儿化称之为“小鬼儿扳跌”。在正月初五春节庙会上表演时,它很少单独出现,而是常常伴随着“高抬故事”的浩大队伍走入场地,待六道“故事”摆好、锣鼓敲起、鞭炮齐鸣时,才开始“二鬼摔跤”的表演。演出结束后,观众们往往意犹未尽,要求续演,因此艺人会当场卸下道具,附加一段“耍棍”的表演,来展现自己为演好这门技艺而练就的真功夫,引得观众阵阵叫好。同样是属于邙岭镇的杨庄村,也有这一民俗事象,但其表演时间一般是在大年初一。两者最大的不同主要还是体现在道具所展现的“二鬼”身上,即杨庄“二鬼摔跤”使用的是依然是“鬼”面形象。而与河北省隆化满族“二贵摔跤”相比,凸显出的则是民族文化的差异。其“二贵”身着满族旗装,头上蓄有辫子,且辫梢被衔在嘴里,互相搭着双肩,脚下配一双薄底布靴,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情。3、融汇性东蔡庄“二鬼摔跤”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戏剧、舞蹈、武术和杂技等艺术活动中的养分,为自身所用。首先,从其道具上看,两个“小鬼”改头换面是对时展要素的吸纳,是对人们在生活中服饰发生改变的呼应。同时,“小鬼”面部的妆容采用了豫剧中人物的化妆方法,在粉白底妆的基础上重笔勾勒五官。其次,从表演动作上看,推、摔、压、抡、拌、踢、转等不仅仅是对摔跤动作的运用,也是对戏剧、舞蹈、武术、杂技等表演技艺的学习。正如艺人所说:“由于‘二鬼摔跤’的本质不是摔跤,而是表演。如何才能把这些动作巧妙地、恰到好处地、用力得当地表现出来,不露破绽,让观众们喜欢,才是最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武术的功底要练,压腿、踢腿、练柔韧等舞蹈演员要练的我们也要练。而真正到表演的时候又感到自己像是在耍杂技,功夫练到才能游刃有余。”此外,“就地十八滚”是“二鬼摔跤”的传统绝技,难度较大,如今少有人习得,这便又要求其积极吸纳现代摔跤中的各种招式,来使这一民间绝技获得长足的发展。4、服务性“民俗文化传统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包括信仰、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等创造,它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民众在统一的意志和行为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而这种创造又处处体现着它的服务。”服务性是民俗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协调民众心理,满足民众的审美需要又是体现其服务性的基本途径之一。东蔡庄“二鬼摔跤”有其独特的物质载体,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精神文化。在产生之初,它是人们驱邪祈福的一种方式,是由人们的信仰心理所激发出来的一种艺术表现行为。“在原始的思维逻辑中,人之所以有各种灾病、不能够完全平安的生活,主要原因正是在于鬼灵的作祟,因而驱鬼除邪便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事。”于是巫术、傩仪、傩戏以及傩舞等应运而生,它们都是人们鬼神信仰心理的产物。作为道具舞蹈的“二鬼摔跤”与古老的假面艺术“傩”有相通之处,它们都与“鬼”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是对民众鬼神崇拜心理的一种调适。从这个角度讲,“二鬼摔跤”又可以视为一种仪式,人们希望通过这种舞蹈仪式来获得神灵庇佑,驱除灾祸,进而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据老人相传,以前的“二鬼摔跤”在出演之前也要和“高抬故事”一样,到火神庙参加祭典仪式,结束之后方才到既定场地进行表演。但如今人们已经省去了这些仪式,“二鬼摔跤”也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改掉了“鬼形”,因此以其滑稽、夸张的表演动作来取乐观众便成为它在现代生活中所体现出的服务性特征。“从美学角度讲,舞蹈其实是一种对人类日常行走姿态的变形化处理。这种变形化处理,可以朝不同的向度展开。”而东蔡庄“二鬼摔跤”是将舞蹈动作朝着滑稽可笑的方向发展,以看似僵硬,实则灵活多变的表演动作来迎合观众,满足民众的审美需要。

四、东蔡庄“二鬼摔跤”的社会功能

东蔡庄“二鬼摔跤”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依赖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驱鬼除邪既是其服务性文化特征的一个方面,又是其社会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将其作为消灾祈福的一种手段,从而来满足自身的愿望。除此之外,东蔡庄“二鬼摔跤”还具有维系社会文化和民众情感、调节社会生活的功能。1、维系社会文化和民众情感“东蔡庄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自然村,传说春秋时蔡国公主与晋国世子成了亲,因公主回蔡省亲,銮驾常在此地停歇,故取村名为省蔡庄。省蔡庄西有一自然村,借其意亦命名为西蔡庄,省蔡庄更名为东蔡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东蔡庄保留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以“高抬故事”和“二鬼摔跤”最具代表性。它们在社会生活的世代更替中,不断被后代复制,并且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因素,从而有效防止了民俗文化传承的中断,由此保持着文化和社会的连续性。从这个角度讲,“二鬼摔跤”发挥着自身维系社会文化生活相对稳定的功能。同时,在每年正月初五,“为了酬谢神灵对世人生活的照拂,期盼未来生活的平安和美好,同时也是为了表达特殊时刻的喜悦、兴奋心情,”东蔡庄的“社火”组织都会照例组织民俗表演活动,十里八乡的群众都会前来观看。村民们会提前一个月来筹备这场盛会,对参加各种民俗表演活动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届时他们又会向亲朋好友介绍“二鬼摔跤”等民俗活动,在讲述中体现着民众对“二鬼摔跤”的认同,对当地民俗文化的认同,一种特定的集体心理也因此被维系和强化。2、调节社会生活东蔡庄“二鬼摔跤”是人们生活的调节剂。无论是青面獠牙的“二鬼”,还是形似真人的“二鬼”,都能够在表演时引人发笑。尤其是在它驱邪祈福的功能弱化之后,“二鬼摔跤”便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人们的一项娱乐活动,其娱乐功能显而易见。此外,“二鬼摔跤”也有使民众的情感得到宣泄的功能。“人类社会中,个体的生物本能在群体中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无论是肉体行为压抑,还是心理压抑,对人来说都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如果不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宣泄,一旦积郁起来集中爆发,其后果不堪设想。”从整体上看,东蔡庄正月初五的春节庙会本就是一场农民大众的狂欢。在平日的生活中,人们一方面要从事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又要应对生活中的诸多事务,并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而到了年关,没有了太多的农活儿,人们也开始停下来对即将过去的一年进行盘点,这也是一年中人们放松和休息的最好契机。也正是在这时,村民们才会有空闲去张罗和准备民俗表演。庙会上鼓声震天,秧歌、高跷、旱船表演应有尽有。作为压轴节目的“二鬼摔跤”,一出场便能够引起观众们的轰动,表演过程更是伴随着阵阵的掌声、欢笑声和叫好声。这使得民众的心理能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

五、结语

河南偃师东蔡庄“二鬼摔跤”是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民间绝技。在其传统而富有地域特色的道具制作工艺和表演形态中,体现着东蔡庄“二鬼摔跤”所具有的稳定性、变异性、地域性、融汇性和服务性等民俗文化特征。而其社会功能经历由驱鬼除邪向维系社会文化和民众情感、调节社会生活的转变,又表明东蔡庄“二鬼摔跤”的发展必须与民众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相契合,才能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张承宗,魏向东.中国风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3]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徐吉军,方建新,方健,吕凤棠.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5][10]肖海英.论民族民间艺术的艺术特征与当代价值—以民俗表演“二鬼摔跤”为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6][13]张曦.“鬼”文化在民间舞蹈嬗变中的体现—以“二鬼摔跤”为例[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4.

[7]师进通.偃师民俗志[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8][9][11][1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12]李安辉.中国民俗史丛书•万物有灵显巫术[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