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知识管理的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知识管理;化工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探究
1.把握化工企业档案知识管理内容
知识管理是指基于当前的信息技术对知识进行组织、积累、传递以及创新应用,实现知识的最大价值,它为当前的企业管理与档案工作提供新的管理视角与思路。知识管理以知识作为企业的战略资源立足点,它使人们对企业的档案价值有了重新的认识。在知识管理背景下,档案不再是简单的历史记录资料,而成为了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来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载体和战略资源。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服务对象提供有关知识或档案信息方面的服务。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档案信息和文件资料可以更加方便地被查阅和使用;而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使知识得到最大化的价值体现,提高使用人员的核心能力,最终使知识服务的目标与作用得以实现。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在流程上也有相似之处。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冲破了传统的管理限制,融合了前端管控、全程监理及文件档案一体化等管理理念。知识管理过程包含了知识的积累、整合、传输及创新应用等系列管理流程,这与档案管理的流程很相似。此外,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都对管理目标进行了收集、整理、鉴别和利用。因此,企业要借鉴知识管理的技术方法,走出手工操作方式,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更好地进行档案管理工作。
2.落实化工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措施
(1)把握档案知识管理的价值与技术依托知识管理理念的先进性在于充分体现了知识的价值和内涵。化工企业要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充分借鉴知识管理的先进理念,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信息资源为核心,逐渐满足用户对信息档案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使化工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具有知识价值,发挥其个的优势,为企业的经营提供信息保障。知识管理模式是知识价值、内涵的体现。知识管理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需要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档案资料信息的收集、组织、甄别、应用以及创新管理,让档案信息资料具有知识管理模式的知识价值,为化工企业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参考。其次,化工企业的档案管理要依托于信息技术先进的智能化服务模式。化工企业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用户体验,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并根据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档案知识管理水平。知识管理背景下的档案管理要求对当前涌现的海量电子档案文件进行有效的整合、开发、利用,它突破了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瓶颈,为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应用理念和管理方案。知识技能之间的有效转化,使档案资源信息的处理更加便捷,它满足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个性化服务要求,为企业的经营、研发提供了增值服务,体现了企业档案资源的知识价值。(2)优化档案知识管理的结合与理念更新在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需要把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有效结合、科学嵌套,把知识管理的先进管理理念应用到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去。企业领导要转变传统理念,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打破传统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限制,以知识管理作为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构建的导向,以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作为档案管理模式的建构基础。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结合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顺利实现档案管理由传统模式向知识管理模式的转变。社会环境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档案管理工作要想有效的解决问题,必须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入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企业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大的改革和鼎新,必须以先进的思想理念为基础。这些思想理念要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能为档案管理模式的改革注入新的思维方式。知识管理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做好档案信息加工工作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用户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深层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的知识内涵,将档案管理工作由传统的实体管理模式向信息管理模式逐渐过渡,从而使两种管理模式能够更加科学有效的融合。知识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通信、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对档案管理工作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因此,知识管理模式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应该对一些分散的文件和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进一步的精细化加工。比如一些大数据、元数据、数据库、资源推送、搜索引擎以及信息安全技术等。另外,提供与之相应的软件、硬件设施也是构建知识管理背景下档案管理增值服务、体现个性化需求的必要因素,它能够使档案管理质量与用户的需求同步发展。(3)明确档案知识管理的运用与责任主体在构建知识背景下档案管理新模式时,企业要注意明确相应的责任主体。虽然知识管理背景下档案管理流程的各项组织工作需要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但是当前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很快,企业在引进和采用这些先进技术时,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些新的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可能不到位。这样就造成企业信息建设相关职能部门与企业档案管理职能部门在责任落实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企业的职能部门要明确,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是辅助管理与提供服务的重要手段,不能把它作为确定责任主体的主要依据。而档案管理部门是网络信息资源部门的一个专业化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自身拥有一套成熟的管理理念和熟练的应用方法,需要得到企业的更多关注与重视。在对信息资源和档案文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该以档案管理部门为主体,由其他部门给予协调帮助,使信息资源能够进一步得到有效整合,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知识内涵和价值。(4)完善档案知识管理的制度与人才培养我国正处在渐进与突变并存的经济转型阶段,化工企业也呈现出了多元发展的趋势。这对于企业原有的档案管理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要充分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根据新的经济形势做出改革与调整。首先,化工企业要加快档案管理行政体制的改革速度。在当前社会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当前企业的职能定位与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这就需要化工企业遵循社会与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管理思路和管理理念,进行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改革。企业要在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灵活自主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企业要打破原有档案行政管理机制的运行方式和行政手段,在国家和当地档案管理行政机关的宏观监控下,实施能够有助于企业发展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管理体制。其次化工企业应该完善与健全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方案。为了在制度上完善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方法、概念、组织和过程,企业应当激发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构建档案管理新模式的参与热情,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建立和健全一套与新的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知识资源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依照知识资源管理组织建设和系统推进的需求,档案管理制度保障体系应该包含安全访问知识资源权限制度、系统数据与系统知识格式规范制度、知识资源内容建设制度、知识资源收集、整合制度、知识资源组织管理制度等。(5)突出档案知识管理的规范与领导决策此外,化工企业还应当实施知识资源支持领导决策。在充分了解知识资源管理与领导决策过程后,化工企业对知识资源支持领导决策产生了一个规范的认识,确定其决策环节与决策形式。然后企业再按照管理决策的排列环节,建立起相应的知识资源分类关联资源库,设计出资源订阅的相关机制,让企业管理者根据决策内容和决策环节查看或订阅知识资源的分类文件。化工企业还应当加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一般情况下,外企的档案管理职能部门都配有专职、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而且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都非常的高,这些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真正实现了企业高素质、高产出的目标。外国企业从企业管理者到档案管理工作者都充分了解档案知识资源的内涵价值,并深刻的认识到企业的档案知识资源对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然而,在我国多数企业的档案并没有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档案中的知识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缺乏更新,专业素质及业务管理能力等方面都还有待提高。这些人员对知识管理模式及相关知识也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其文化素养层次较低。这就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给企业发展带来相应的档案资源与知识价值。这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因此,在知识管理背景下构建档案管理模式时,企业应该把培养专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企业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升其对档案知识资源的管理水平,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为化工企业的发展和档案管理服务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3.结语
知识管理背景下化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构建与实际应用,是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化工企业要想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改进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建立能够适应当前形势需求的新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新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能够充分体现文件档案等信息资源的优势,适应当前社会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推动化工企业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大潮中健康、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永利.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研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4):69-70.
[2]刘晓红,夏春阳.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61-62.
[3]钱小英.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7):25-26.
[4]李晓虎.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在知识管理背景下的分析[J].中国商论,2015,(15):38-40.
关键词: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知识服务
1档案知识管理的服务方向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和对知识过程的管理(包括知识生成、知识积累、知识分类、知识整理、知识组织、知识挖掘、知识开发、知识服务、知识共享、知识交流和知识评估等),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潜力,提高创新能力。
2档案知识管理的服务模式
2.1主动式知识服务模式:通过档案用户需求建模,删除与主题无关的知识资源,提高知识资源的筛选效率,为档案用户提供全过程、全智能化的主动式知识服务。2.2交互式知识服务模式:依托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跟踪服务,发现和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以主动提问的方式引导用户更有效地利用知识。2.3推送式知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知识库中知识地图的效用,记录和分析用户以往的检索需求,通过知识单元之间的语义关联自动发现相关需求,定制性地推送急需的知识资源。2.4导航式知识服务模式:面对海量的档案知识资源,需要通过导航式的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3档案知识资源的科学规范管理
各类知识资源的科学规范管理不仅能真实反映企业发展历程,而且对有效保存企业知识,实现企业知识共享,提供有效信息服务,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基础保障作用。3.1重视核心知识资源的科学规范管理,保证归档文件的系统完整、安全可靠与长期可读。3.2加强电子档案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确保电子文件的标准统一,格式一致,数据规范等。同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应用,保证了对电子文件的全程控制。3.3做好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工作。首先要进行重新鉴定。根据本单位实际,将永久、长期和短期档案进行一次全面系统鉴定,剔除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其次,做好优选工作。把利用率高、价值高、社会需求大的档案优先数字化,进行全文录入。最后,要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方便检索。在数字化工作中,要严格遵循规范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原则。
4建立符合用户需求的档案知识管理体系架构
4.1获取与转换:从用户角度进行组织建设,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核心工作,尤其是重点项目的需求,先建选题目录数据库,按照主题或专业等多种分类原则;后建选题内容数据库,采集相关数字信息,并按照知识化管理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转换成结构化数字信息,包括信息整理、格式转换、知识分类、知识编码等过程。4.2挖掘与发现:构建档案信息数据库、数据仓库和相关知识链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组织、存储和更新。同时利用先进的隐性知识挖掘工具,将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元数据信息、背景数据和用户信息作为一个集合体,从中发现隐含的有规律的信息,应用特定的算法工具,找出相关的知识联系。4.3分类和建模:按照分类标准构建有序化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分类体系。充分利用专题数据库的功能优势,立足用户需求建设企业各类知识库,如院史库、文档库、资料库、规章制度库、荣誉库等,成为企业知识资源管理与知识服务平台,实现集成化和智能化管理。在检索方面实现了目录检索,全文检索和空间检索,提高了档案的查全率和查准率。4.4反馈和更新:用户反馈就是判断、评价知识的价值,将有用的知识信息输入知识库。用户可以将知识服务过程中的任何问题提供给档案管理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挖掘用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转化为生产力,具有高边际效益,成为知识服务的重点。
5知识服务的有效应用
5.1专题服务。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整序和知识重组,将档案的历史价值体现出来,形成知识密集型的服务内容。档案编研员通过对档案用户的需求偏好分析,查阅相关档案资料编撰成为系统性强,参考价值高的专题。利用电子档案举办展览,形式新颖多样,纸质、照片、录音、录像、实物档案等都可以通过数字化后完整地展现其原貌,使展览内容丰富,有身临其境之感。5.2咨询服务。数字档案馆咨询服务是利用现代化服务软件,包括电子邮件、留言表单及在线实时通讯等,解决档案用户在寻找相关信息和知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其更好地利用馆藏资源,找到所需的信息和知识,实现有一定深度和知识含量的服务。
6促进信息共享与知识创新
知识库建设是在数字化前提下,向网络化、合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创新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实现实时通讯、协同工作、共享文件等功能。充分发挥专业用户的作用与积极性,同时加强馆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7对企业知识管理者的新要求
7.1在知识层面上,要兼备档案学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对数量庞大的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具备发现和寻找信息的能力;组织和管理信息的能力;评估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不仅让用户更有效率地使用档案资源外,还可根据档案提供者的背景资料,找到该主题领域内的知识专家,进一步实现企业知识的交流和共享。7.2在技能层面上,要具备信息管理技能与沟通协调能力。知识库建设是数字档案馆的中枢工程,是成功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的先决条件之一,其规划、实施、管理、维护、标准建设等都需要相关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熟悉馆藏,还要掌握数据库管理的基本技能和业务流程。加强知识管理的培训和学习,营造合作与研究的环境和氛围。7.3在态度层面上,要具有良好的人格特质。知识管理者具有敬业精神,工作细心、耐心,工作积极主动,乐于学习新知识,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总之,在大数据时代晨曦初现的当口,档案部门在创新性地开展知识管理建设工作中,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使档案管理工作真正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不断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传宇.科技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53.
[2]徐欣.浅谈档案馆档案资源的建设[J].档案学通讯,2006(1):82-84.
[3]章小波.基于企业知识管理的档案人员角色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7(1):21-24.
[4]薛匡勇.现代档案观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6(2):17-20.
关键词:知识管理 档案管理 模式建立
1、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概析
档案管理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与知识管理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首先,两者的管理对象一致。档案管理的对象是档案和文件,而知识管理所管理的是知识。档案、文件属于知识的范围,因此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次,两者有着相似的管理目的。档案管理的本质目的是为多项活动提供档案管理服务,并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也是档案管理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知识管理的本质目的是将知识价值转变为企业的竞争力。知识管理和档案管理都是在恰当的时间为人们提供需要的信息,目的相近。最后,两者有相似的流程。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为:档案的接收、整理、鉴定、报关、统计以及服务,而知识管理的流程是知识的产生、征集、保存、加工、整理、评估和利用。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都是对相对分散的对象进行收集和保存,使它们集中化,接着通过整理和加工促进其有序化,接着通过鉴定和评估促进其优化,最后实现它们的价值。
2、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建立策略
2.1 创设重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理念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在建立过程中,首先应该创设重知识管理的档案管理模式理念,完成从传统的档案收藏中心到如今的知识创新中心的转变,建立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不仅具备以往档案馆的管理功能,还应该具备知识管理和服务功能,建立起以知识生产、处理为基础,提供知识地图、知识搜索等工具,以知识库为中心的知识管理系统。另外,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管理,还应该具备人本管理功能,不仅从技术的角度进行知识的开发和利用,还应该从人的角度实现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充分挖掘档案管理人才的潜力,使得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在知识管理的引导下,变得更加高效有序。
2.2 兼设知识服务的图情档案一体化管理
档案学、情报学和图书馆学等同宗同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也越来越多,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图情档一体化管理更是非常必要。以知识管理为背景,推行图情档一体化管理,是被动的信息服务到主动的知识服务的创新。信息服务是在用户简单提问的基础上提供文献检索及传递服务,不会分析和考虑文献和信息是否对用户有较大的帮助。同时由于素材的限制,信息服务不会对提供的知识进行科学的提炼和分析,不会关系到一些创新知识的管理和开发。而知识服务就不同,知识服务能顺应社会发展并体现社会特征,其核心是知识创新、以人为本,目的是为用户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具有持续性、主动性、创新性、效用性、知识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同时也能对显性知识中的隐性信息进行开发,根据用户的问题,进行信息的动态收集、选择和分析,较深层次的加工、开发出能为用户解决问题的知识。
2.3 提高档案管理者知识水平促进管理效果
档案管理者在企业档案知识库中具有重要作用,掌握了企业全部的知识以及企业管理、生产或活动的全部记录,如专利文档、技术文档、商标文档和技术文档等,能为企业实现巨大的效益。档案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和知识素质是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首先,应该对档案管理者进行宏观管理知识的培训,促使他们掌握常规的档案管理方法、项目管理方法和沟通方法等,同时具备基本的企业管理知识。其次,企业档案管理者应该具备处理档案、情报和图书这三部分信息的技能。知识经济社会中,档案、情报和图书是企业档案知识的来源,档案管理者必须具备处理、融合这三种信息的能力,顺应时展。
2.4 宣扬知识共享、鼓励学习的企业文化
企业在建立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管理模式时,一定要重视知识,不断提高整个企业的学习力量。首先,应该及时发现知识缺口。因为内外部原因,企业会产生对某项知识的需求,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该需求不能匹配,即知识缺口。如今的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保持的重要资源,所以应该及时发现知识缺口并弥补。其次,应该突破学习阻碍,包括障碍、官僚作风、沟通缺乏等。重点培养企业成员的团队精神和价值观,强化知识共享,使得学习成为档案管理的一部分。最后,应该创建平等互动的交流平台。通过弱化等级观念、简化层次结构,让员工能平等的反馈和传播知识,形成开放性、成长性、学习型的知识共享平台,如此才能有利于企业的知识更新,为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奠定丰厚的知识基础。
3、结语
在知识管理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不仅仅是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更应该是档案的在再次开发和重新利用。本文首先对知识管理和档案管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然后从重知识观念的创设、图情档一体化的建立、管理者素质的提高和知识共享企业文化的宣扬四方面具体阐述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对于企业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促进发展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明或.知识管理背景下档案工作的定位思考[J].湖北档案,2009(1-2):40-42.
一、档案库房管理的相关概述
档案库房内收藏着大量的有参考价值和保存价值的珍贵文献资料,其内部空间的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档案文件的质量及保管的安全性。档案库房管理工作主要是维护秩序与保护实体两个基本方面,是档案实体保管工作的主要体现形式,是将已整理好的档案资料存入库房,并按照相应的类别进行分类上架排放,对库房现存档案资料进行日常性的维护、利用、保护等管理性工作。在新时期,应构建智能化的管理系统,高效控制库房内部因素及各种管理要素,实现安全、高效管理档案库房的目的,有效提高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水平。
二、档案库房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践
(一)档案库房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档案库房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要更新升级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增设智能库房管理模块,包括库房基本信息的定义及具体情况展示、实体出入库管理、温湿度及门禁采集信息等几大模块(详见图1),通过集成智能密集架、温湿度信息采集设备、门禁及RFID等设备,实时监控和管理库房内部情况,将库房转变为在线展示的“透明”库房,进而提高档案库房管理的实时性及高效性。1.智能密集架的建设。智能密集架是指通过计算机控制密集架的打开及关闭等,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对相应的档案实体信息进行检索,利用计算机结合已存储密集架的位置信息自动打开密集架,架上显示屏会及时显示档案资料的具置及所需的数量,取出后自动关闭。归还档案时对档案条形码进行扫描,将案卷在计算机系统内归还入库,同时再次打开密集架将案卷放到规定的位置上。2.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档案库房内温湿度的变化情况通过设置自动温湿度信息采集设备来实现实时、自动采集与监控,一旦温湿度超出指定范围,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会自动启动或关闭温湿度控制设备,实时调节库房内温湿度。通过集成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将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传送管理信息系统中并自动保存,同时制成温湿度变化曲线图,有利于后期的数据分析与利用。3.门禁控制设备。档案库房通常使用的是钢制防盗门锁,在此基础上加装接触式磁卡电子门禁系统,提高库房的安全性。档案库房管理工作人员持有专门授权的磁卡,在进入档案库房时通过读卡器自动识别持卡人身份,确认有效后才可开启门锁,门禁控制系统会自动记录磁卡身份及出入库时间等信息并传送至管理信息系统中,形成库房的巡查记录报表、异常情况报警等。4.物联网RFID技术。物联网RFID技术的利用主要是通过二维条码标签及监控设备实时监控库房内档案实置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更新升级,打印档案盒及档案资料的实体标签的唯一二维条形码,通过扫描二维条形码自动登记借阅、归还及上下架信息。在使用档案时可以通过系统检索直接打开对应的密集架;自动记录经出库扫描后的档案出库信息;归还档案资料时需再次对标签信息进行扫描,自动入库和上架。另外,监控设备在监测到未经系统登记的档案出库信息时会自动记录和报警,从而有效控制档案的安全。
图1 库房智能化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示意图
(二)档案库房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实践。结合企业档案库房的实际情况,制定库房固定区域、密集架信息等实际布局的虚拟展现方案,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将不同类别的档案使用不同的展示模板展示出来,企业档案库房密集架的启闭则由智能化模块利用智能密集架设备直接控制。另外,集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与库房智能化管理系统,以有效实现档案的电子上下架等,同时还能够灵活定义自动排架规则,根据排架情况动态统计馆藏档案强开及时预警提示馆藏能力。还有就是实体档案的借阅、归还的在线监控,通过定位二维码标签来实现,通过3D模拟库房内部设置,在线模拟出入库房操作,进而提高档案库房的透明度。
关键词:知识管理、企业档案、影响方向、方式区别
中图分类号: G47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知识管理服务与传统管理服务的区别1. 知识服务首先是一种观念,一种认识和组织服务的理念。即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企业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的问题和企业环境融入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从观念上看,它与传统的信息服务不同。2. 知识服务是对企业的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的目标驱动的服务。它关注的焦点和最后的评价不在于是否提供了信息,而在于是否通过服务解决了企业的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的问题。而传统的信息服务的基点、重点、终点都是信息资源的获取和传递。3. 知识服务是面向知识内容的服务。它非常重视的是对企业的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的需求的分析,根据问题确定他们的需求,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重组来形成恰好符合需要的知识产品,并能够对知识产品的质量和它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实用性、可行性进行评价。而传统的信息服务则只是基于简单的、文献物理式获取的服务。 4.知识服务是面向解决方案的服务。它关心并致力于帮助企业的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找到解决方案的办法。信息和知识的作用最主要的体现是对解决方案的贡献,解决方案的形成过程,又是一个对信息和知识不断查询、分析、组织的过程。知识服务将围绕着解决企业生存、发展、竞争的方案的形成和完善而发展,而传统的信息服务则只是满足于对具体信息、数据或文献的提供。 5.知识服务是贯穿于对企业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的服务。这种知识服务应贯穿于企业的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进行知识捕获、分析、重组、应用的整个过程的全程式服务,应根据他们的需求动态地、连续地组织服务,而不像传统信息服务那样以固有的模式、固有的过程或固有的内容的服务。6. 知识服务是面向企业增值的服务。它关注和强调利用自己独特的知识和能力,对现有资料进行加工形成新的具有独特价值的信息产品,为企业的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解决其知识和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知识和专业能力来为企业的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创造价值,通过显著提高他们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效率来实现价值,通过直接介入利用知识的创新过程的最困难部分和关键部分来提高价值,而不仅仅是像传统的信息服务那样基于资源占有,机构的物理式的积累、规模生产等来体现价值。
二、现代企业档案管理中知识服务的方式1. 知识服务是融入对企业的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之中和对他们决策过程的服务,而不是基于信息机构的服务,也不是游离于对企业利用者之外的服务。它将需求服务人员和企业的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之间的联系更明确、更紧密,要求建立起一种针对企业的具体的利用者或利用过程的服务责任制。2. 知识服务将是基于专业和个人化的服务。专业化要求按照具体专业或课题领域、经营目标来组织和实施服务,保证对企业服务的对象,企业环境的把握;保证知识服务的质量;个人化,要求针对个别的企业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的具体需要和过程提供知识服务,保障对服务对象的了解和联系,保障对服务对象的决策过程的跟踪和全面信息服务。3. 知识服务将是基于集成的服务而不是依靠大而全的系统服务。它应当通过系统集成、服务集成等多种方式联合、协调,利用多种知识、资源、人员、系统、服务来组织和提供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的知识服务。4. 知识服务将是基于自主和创新的服务,不再是标准化和事务性工作。它要求知识服务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地搜寻、选择、分析、利用各种知识,动态地设计、组织、安排、协调有关服务工作和服务目标,要求具有自主的管理意识和权利,具有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知识管理是企业档案工作走出困境的方向
传统企业档案工作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走出当前面临的困境,唯有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创新。而根本性的变革和创新需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指导。而能够指导企业档案工作创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就是知识管理。因为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范式,它能从各个层面为企业档案工作创新提供新的思维。
1、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范式
当前,全球最根本的社会经济背景、时展潮流是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经济是直接依赖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了关键的经济资源和比较优势的主导的、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源泉。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完全不同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全新的经济形态,必然需要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与之相对应。“因为知识社会是一个组织的社会,其中心器官是管理。仅仅管理就能使今日的所有知识成为有效。”知识管理强调通过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充分发挥知识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的价值,顺应了知识经济这种“空前关注知识的价值”的要求,因而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范式。
2、知识管理是企业档案工作创新的方向
知识管理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知识进行积累、组织、评价、传递和应用、创新,以实现知识的价值,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知识是企业的战略资源,知识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知识的价值、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的基本活动是知识的积累、组织、评价、传递和应用、创新,知识管理的技术支撑是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范式,知识管理必然为包括档案工作在内的企业各项管理活动提供创新的思路和视角。
3、知识管理的根本目的
档案管理不能只重视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而应该从关注对档案实体的管理转移到关注对档案所存储的信息、所蕴含的知识的管理。在档案收集过程中,应该不仅确保正式文件的归档,而且加强隐性知识的记录与收集,加强非正式文件、外部信息的收集,从而将档案收集活动拓展为知识积累活动。在档案整理过程中,应该在档案实体分类的基础上,按照用户的检索偏好与利用习惯,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档案内容分类(知识分类),从而使档案整理活动演进为知识组织活动。在档案鉴定过程中,应该不仅重视档案的凭证性价值、长远价值和保存价值,而且关注档案的情报性价值、现实价值和利用价值,从而使档案鉴定活动创新为知识评价活动。在档案服务过程中,应该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开展主动服务、个性化服务、全过程服务与超前服务,努力为用户提供具体的知识与问题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档案实体本身),从而将档案服务活动提升为知识服务活动。
四、总结:
说到知识资源管理,就不得不说一说知识管理。从知识管理审视企业档案工作,可以促使企业档案工作很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通过挖掘企业档案的知识价值,为企业价值创造活动服务,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服务,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要求;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应对电子文件涌现的冲击;从而最终走出当前面临的困境,进而取得利润。
参考文献:
[1]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82
[2]徐拥军.档案后保管范式与知识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8(2):29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 企业档案工作 协同 创新
知识管理给管理的一切要素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档案作为知识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也受到了知识管理波涛的席卷。企业档案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特点,对企业档案知识的挖掘能够很好地服务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创造,企业档案部门应该实现与企业知识管理环境和实践的协同,最大程度的发挥档案知识的边际效益。但目前,现行企业档案工作模式与知识管理的相容性存在问题,企业档案工作在知识管理环境下走向了“瓶颈”,本文将在详细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
一、知识管理环境下企业档案工作的“瓶颈”
1.传统企业档案的分类模式不合时宜。国家档案局早在1991年就已颁发《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将工业企业档案分成十个大类,即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会计档案类、干部职工档案类。特大型企业或生产程序特殊的企业,有些档案难以归人上述十大类目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一级类目。随着管理环境的变化,今天我们再来审视《规则》的字里行间,会发现新生档案群体在《规则》中无处安放。
知识经济对企业档案工作产生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企业档案成分本身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企业竞争情报、客户档案与知识产权档案等应运而生。竞争胯限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态势和竞争策略的信息研究。从本质上看,竞争情报是一种能产生效益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针对性、时效性、决策性及增值性。知识经济时代将竞争隋报为组织机构取得竞争优势方面的强大功能突显出来,也将竞争情报的功用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客户档案指标准版式的客户资信调查报告,具体内容包含对供应商、销售商,有竞争或合作关系的企业以及个体客户资料的收集、处理、评价成果等。对客户档案进行知识挖掘是企业维持固定客户群、发展新客户以及扩大市场份额的工具。基于发展的角度,《规则》所规定的企业档案类目在知识经济环境中早已时过境迁、不合时宜,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催生的这些新档案群体在《规则》中无处安放。需要在企业档案的一级类目中明确这些企业新生档案的归属。
2.传统企业档案的管理模式难以为继。“环节”是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象征。文档一体化管理,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等理论给“环节”模式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基于实践层面的文档—体化和全程管理,就是要求重新规划并建立企业档案工作的业务流程。
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对于各种知识资源的管理,其核心在于对资源进行整合。成功的知识管理不是把各种知识资源有条不紊的保管好,而是将新的、片段的、孤立的信息补充到原有的固化知识中,实现知识的重新组合,从而扩大知识的整体能量,实现知识资源整体效能的最优。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必须体现这样的思维,企业档案管理的业务流程需要做新的设计,以弥补“环节”缺少渗透和融合的缺陷。新的企业档案业务流程的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档案部门在企业知识系统中的定位务必准确。基于实践操作层面来讲,企业知识系统设计与实施主体均非企业档案部门。这正如档案馆承办现行文件开放一样,现行文件开放最终没有颠覆档案馆的本职角色,档案馆是保管国家历史档案的基地。政务信息公开时期,档案馆可以开放现行文件;知识管理时代,档案部门则应该把自己建设成为企业知识系统的重要一环。但是从实际出发,档寒部门绝不可能成为企业知识系统的构建主体。
(2)将档案知识的管理纳入企业整个知识资源管理规划中。企业知识资源包罗万象,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等都是企业的知识资源。长期以来,各种知识首先确立自己的“生态环境”,然后开始建立相互之间的“生态链”,最终的结果是建立强大的生态系统。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建立起强大的生态系统。为更好地发挥各种档案知识资源边际效益递增的优势,最好的解决思路是寻求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等信息资源的整合。档案业务流程的设计应该以企业整个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为行动指南,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则具有对企业全部知识资源的整合机制。
(3)文件全程一体化管理。传统的档案学理论认为:档案从物质实体上看是指从归档到永久保存或最终销毁的文件。传统的“档案运动观”塑造了传统档案工作流程的灵魂以阶段式管理为中心。收集、鉴定、整理、归档、保管等各工作环节相互独立;档案业务工作与档案利用工作缺乏联系;档案部门与单位内其他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档案工作人员观念封闭,缺少企业文化的熏陶。文件全程一体化思想指档案部门对文件从产生到归档这一段时期的管理工作进行前端控制。这既满足了电子文件的管理需要,也便于了解文件的形成背景,更有利于挖掘文件信息中的知识资源。
二、实现企业档案部门与知识管理的协同
1.目标协同。档案部门在参与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分目标应与知识系统的总体目标基本保持一致。目标是行动的指南,目标不相符,最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实现了局部效益,但总体效益不一定有增加。通过协同机制将企业各个知识子系统的分目标统一起来,在协同环境中建立趋同的价值追求,使得参与知识管理活动的各个部门能够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2.技术协同。强调各个分散工作环境下的知识系统之间应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通用性。企业各个部门会由于自身实际情况所限而对知识系统的技术标准要求不一,标准上的差异会在部门之间的合作中形成“技术壁垒”。企业知识主管部门首先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各类系统的转换与协调上,这样才能保证知识存储和利用的一致性。高度兼容的系统不仅能够发挥若干子系统本身的整体功能优势,同时也能够放大系统内聚后的功能创新效应。
3.资源协同。重新整合知识资源,优化知识资源的配置,提高知识的利用效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交叉性、集成性和复合性使企业各信息部门必须和谐地联系起来,档案知识必须与其他部门的知识资源整合才能实现其价值。对于很少使用或具有潜在价值的档案知识或图书、情报知识,企业应建立一个整合知识资源的平台,将知识单元或其线索以结构化的方式记录在指定数据库或知识库中,并由专人负责管理,使得知识能在适当的时候发挥应有的效用。
三、企业档案工作与知识管理协同的策略分析
1.利用协同思维,引领企业档案分类模式创新。标准与规则的设定都与一定的社会管理环境密切相连,《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在设定之初,并没有预测到知识管理的到来,更无法预知知识管理给企业档案类别带来的巨大冲击。自《规则》颁布至今,企业管理环境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规则》并没有新的修订。企业档案分类模式的创新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
基于协同论认为:企业档案的分类应该以档案信息的相关性为标准,分类工作要建立在熟练掌握档案信息的基础上展开。知识管理时代,档案分类适宜采用内容分类法。基于协同论还认为:企业档案部门除了与企业其他信息部门协同外,还应该积极与企业研发、采购、销售、客服等职能部门协同,充分挖掘这些部门的竞争情报、客户档案与知识产权档案。对于企业档案内容分类法,企业档案部门则可以加强其分类操作的标准版式,如设立内容主题词,也可以加强内容关联性系统的研发与构建。
2.企业档案管理系统纵横协同,促进档案业务流程的重组或优化。业务流程重组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流程整体化。每个员工应该熟悉和掌握某一流程的所有步骤,改变以职能分工的运行体系、以作业流程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强调工作过程的整体陛和统一性。二是依赖信息技术的支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原有工作设计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关键指标,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获得巨大的成功。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三是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能。实现业务流程重组,重点解决组织结构扁平化问题,减少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以期达到灵活、敏捷、应变的效果。优化或重组企业档案业务流程需要把握两个层面的问题,笔者将其归纳为纵向协同与横向协同。
(1)纵向协同:文档一体化。大亚湾核电站总经理评价核电站运行情况时曾说过:“大亚湾核电站所以能长期安全、优质、高效,是因为有三大支柱:一是拥有一流的人才;二是拥有世界上先进的技术设备;三是拥有一个优秀的文件档案管理系统。”他把文档管理列为企业安全、优质、高效的三大支柱之一。档案工作环节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手段的革新,要在立卷制度上更新,在工作手段上改进,尽量简化档案部门长期推行的一些烦琐、呆板的操作步骤。如从组卷的形式到装订的手段上考虑,怎样做到既不影响日后调档利用,又能尽快完成归档程序,取消一些繁琐的不必要的过程、环节、步骤,尽量缩短立卷归档周期,这样也便于推行部门立卷工作。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信息 影响因素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2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现代企业全面质量管理越来越离不开统计数据的有效性。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我国企业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正加快步伐向高水平制造业发展过渡。但是企业无论规模多大,无论你是什么行业,我们正步入质量制胜的年代。在国际化产业大竞争的今天,管理必须创新,但全面质量管理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著名质量专家石川謦提出综合性质量管理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同时推进成本管理(利润、价格管理)、数量管理(产量、销量、存量)、交货期管理。但是,不管采取何种高明的管理手段,都离不开足够的多方面的高质量的信息。当前个别单位和企业为了自身短期效益的提高或面子工程,采取虚报、拒报、迟报这些手段,造成大量质量信息数据严重失真。那么影响企业质量管理中信息失真因数在哪呢?
二、影响企业质量管理中质量信息的因素
1.从企业管理层角度分析。有些个别企业领导,对真实信息数据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意识不到,把统计数据朝公司有利的发展角度任意虚报,通过这些手段达到短期收益的目的。还有些个别企业领导没真正从战略竞争角度理解质量管理,很多人认为质量是被动必须克服的难关,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基于这个原因,企业管理层要求有关人员定期出一些相关的统计信息,但对关键数据的真实性不去要求,只是希望用粉饰的质量数据来标榜自己的管理成效。大家想想,如果单位高级管理层依照这些数据做出重大决策 ,这将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2.从统计人员能力角度分析。很多企业的统计人员是兼任,不是专职。这造成统计工作缺乏专业性,统计中随意性过强。因此极易造成统计数据的失真。甚至有些企业为了一些特别的目的随意对数据进行填写,统计数据更是无任何真实性而言。
3.从原始数据本身角度分析。一些原始数据收集本身存在很大的人为因素,即信息源产生失真。就算信道传递完整准确,信息处理及时无误,但无法输出需要的有用信息。如一些记录的不完整、不准确, 数据经不起仔细推敲,出入很大等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无用信息。
4.从质量信息流程分析。很多企业采用传统质量信息管理,收集信息要求过于简单,常常靠几个人确定来决定质量信息的去向,发生信息传递迟缓和传递不到位,甚至发生传递短路和传递断路现象。人为因数常常造成质量信息输出的流失和不准确,由此分析出的产品改进方案与顾客、市场的要求相差甚远,甚至牛头不对马嘴。让很多单位花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提升质量,但市场反应并不理想,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5.从信息分析处理角度考虑。收集来的质量信息往往杂乱庞大,如果没有有效地手段进行分析处理,工作将会毫无头绪,大量有用的重要的质量信息在整理过程中会被一点一点的丢失。
三、提高质量管理中统计数据质量的建议
1.从企业管理层角度建议。希望企业管理层从更本上提高自己的认识,在这个国际化产业大竞争的时代,因该把质量管理当成谋求竞争性经营的支持性手段来看,把企业统计数据从战略角度重视起来,一定要亲自去抓。
2.从统计人员角度建议。企业应该拟设专门统计岗位,保证企业需要的有用信息的输出。组织的活动通常包括作业活动、战术活动、战略计划活动,针对不同的管理活动组织将需要获得不同的大量的质量信息。这就要求统计人员具备多种不同的能力要求:比如信息和数据的收集、验证并记录的能力;进行资源管理和测量分析的能力;向高层管理者建议管理评审,并协助高层管理者获得质量战略信息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要加强对统计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统计人员职责规范的培养力度,让其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从而达到统计岗位的技能需求。
3.从原始数据本身角度建议。原始数据是数据统计质量的关键一环,如何确保原始数据真实性,数据完整并可追溯性是最重要的。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完成活动证据的文件)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一定要具备详细性、形式结构化(表格)、高精确度等特点。统计人员应可对每条信息和数据进行核实和可追溯性,并能追述到原始生产信息。
4.从质量信息流程建议。进行质量信息系统改革,开展科学质量信息管理。对质量信息的流转作出明确规定,建立有效网络系统,确定企业内各种质量信息流转程序,保证每种质量信息传递有效性。要求在公司内网上能体现质量信息传递路径,处理质量信息形成闭环。并要求内网上具备对质量信息传递处理的监督功能,保证质量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彻底杜绝信息传递迟缓和传递不到位,甚至发生传递短路和传递断路现象。
5.从信息分析处理角度建议。对此笔者认为,建立集成化的质量信息的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处理庞大的质量信息。主要的工作包括对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和分析等,并为相关需要部门提供质量信息的检索、查询和复制等工作……通过整理、分析、计算、建模等一系列活动,从而产生可用于控制、改进、决策的有用信息库。建议所有的质量信息的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实现,一切信息分析与处理实现标准化,杜绝人为因数造成有用的质量信息在分析处理中一点一点地流失。
四、结束语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哪个企业注重创新质量管理,把它当做企业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竞争手段时,这个企业就踏上追求卓越发展的光明大道。而确保质量管理的全面提升,信息管理是基础的基础,是一切战略决策的源泉。可以不客气地说,一个企业是在现今动荡的经济环境中生存下去还是就此消亡,全面质量管理是决定因素,而信息管理的有效性是质量管理是否成功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希望此文章能对那些追求卓越发展之路的企业有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杨兴文.质量命门―质量管理的误区与对策.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关键词:石油销售企业;质量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思考
石油销售企业,因其主营业务,导致安全环保问题需要管理者特别注意。而现如今,企业要想确保石油在销售过程中有质量保证,安全性强及环保效果好,就必须加强管理。基于此,笔者对石油销售企业质量安全环保管理进行了研究,从石油销售企业质量安全环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策略及意义三方面展开分析,下面进行一一介绍:
1石油销售企业质量安全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
石油销售企业在质量安全环保管理中还存在诸多缺陷,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其中包括四大方面,即对质量安全环保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激励体制不健全及评估系统不合理、针对质量安全环保管理的改革不深入。下面做一一介绍。
1.1石油销售企业对质量安全环保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
当今的社会,无论是生活节奏还是工作节奏都很快,这和现代人追求高效、高利的心理息息相关。而针对于企业,便体现在重视高效率,重视高产出。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企业的领导层注意到了石油销售企业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方面,而对于质量安全环保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认为这些无关紧要,只要有高产出、高效率就可以。这就直接导致了质量安全环保管理在石油销售企业中发展滞后,不利于石油销售企业整体的发展[1]。
1.2石油销售企业中评估系统不合理
这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评估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认真对待。举例说明,在石油销售企业中开展关于质量安全环保管理的问卷调查时,员工们不能认真对待,出现为了赶时间或者为了自身利益出发,一律都是一个答案。这就导致评估没有任何意义,流于形式。1.3石油销售企业中激励体制不健全、不完善合理健全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在石油销售企业的发展中至关重要,因为一旦体制有缺陷,就会导致不公平的现象出现,这会导致员工的不平衡心理,进而与企业产生离心。而企业在实际的运行中会过多注重生产而在制度方面便显得匮乏,特别是激励机制,这就导致了激励机制的不合理。且激励机制不仅包括物质上的激励,还应该重视精神方面的激励,石油销售企业在这方面做得不到位。(四)石油销售企业针对质量安全环保管理的改革不深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国的先进技术及先进的理念传入中国,让包括石油销售企业在内的质量安全环保管理得到重视,他们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不深入细致,导致改革浮于表面,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
2石油销售企业质量安全环保管理的策略
石油销售企业的质量安全环保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必须要提起应有的重视。对此,笔者也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探讨。如下:
2.1石油销售企业要提升对质量安全环保管理的认识
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质量安全环保管理的重要性。要明白只有优化质量安全环保管理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在企业的是实际运转中,要注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建立合理的管理人才机制,如此才能促进质量安全环保管理走向正轨[2]。
2.2要深化质量安全环保管理的改革
改革是促进事物更新换代的重要实践活动,它能够促使事物去适应新时代、新潮流的步伐。而在石油销售企业中的质量安全环保管理也是如此。石油销售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深化质量安全环保管理改革,通过改革去适应新形势。比如要加强监督机制,赏罚分明等等。要时刻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市场环境相匹配的人事管理制度,让企业在合理深入的改革中,不断完善自己。
2.3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明确责任
在工作中,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竞争机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激励制度时,不仅仅要注重物质方面的奖励,还要特别注意精神方面的奖励。企业要时刻关注员工的心理变化,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对于出现问题的员工,要进行及时沟通,了解实际情况,然后在交谈中解决员工存在的问题。
2.4建立合理的质量安全环保管理评估系统
这里所说的质量安全环保管理评估,是指企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活动。这种评估系统,有利于人力资源部门更好的了解情况,认识自我,通过对存在的问题及现状的了解,及时做出政策调整,使质量安全环保管理正常化、合理化。值得一提的是,在评估时,要避免流于形式化,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3]。
3加强石油销售企业质量安全环保管理的意义
加强石油销售企业质量安全环保管理,有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转。石油企业因为其自身的特征,导致石油企业在管理上有较高的要求,企业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质量及安全等方面。只有加强管理,石油的质量才有保证,安全性才更高,企业才能够得以正常运转。加强石油销售企业质量安全环保管理,有利于保障员工的安全。石油企业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时候造成的人员伤害是不可估量的,加强质量与安全监督,能够使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安全性,因此,加强石油销售企业质量安全环保管理,有利于保障员工的安全。总之,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加强管理,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控制和防范企业风险,才能减轻或避免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炳明.销售公司质量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思考[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6):31-34.
[2]赵钉.企业安全生产环保工作的思考[A].中国金属学会.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中国金属学会:,2007:2.
【关键词】档案;档案管理;高职院校;毕业生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管理性、服务性工作,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深深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与人类社会发展同步,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与科技发展、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人事聘用制度的日趋完善以及毕业生就业“取消统一分配、实行双向选择”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毕业后去向越来越复杂,相应的档案管理方式亦越来越多,形式各种各样,这对档案管理工作及管理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现笔者就新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档案管理浅谈如下:
一、新时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狭义上的档案工作就是档案室和档案馆围绕档案所进行的一系列业务工作,是利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工作是高校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提高高职院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学校历史真实面貌和学生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档案是社会发展的保障
档案它以打印文字、亲笔手稿、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的形式保留着真切的历史痕迹。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实施,我国档案事业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轨道,各级档案部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逐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档案的利用服务上来,档案事业的宏观管理得到全面加强,档案在为社会各方面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档案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查考的依据
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证,是第一手的参考材料,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客观地纪录了历史情况的最可靠的凭证。高职院校学生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德智体发展和受嘉奖或处罚情况等历史记录,它可以为学生就业、升学、参军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聘用人才提供备查的依据。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特点
1. 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就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学生毕业离校后因各方面原因档案暂时没带走,可由学校负责管理两年,期满之前学生必须将档案转到工作单位或各城市人才中心进行有偿管理,否则后果自负。
2. 毕业生档案管理专业化程度低。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专业的部门和人员管理,均由学生工作处或系部代为管理。档案管理人员不固定,管理意识不强;绝大多数管理员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业务能力差。
3. 学生档案管理多样化。自从国家实施大专院校学生毕业自谋出路政策后,毕业生档案管理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一是毕业生考上公务员或到事业单位工作档案随即调走的;二是参加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转走的;三是毕业后直接转到人才交流中心或户口所在政府部门管理的;四是在学校所在城市或其他城市企业工作暂时将档案放在学校,两年后转到工作单位或企业所在相应城市的人才中心托管的;五是即不转亦不带、在学校寄存满两年后也不来拿走的。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及招生制度的放开,各类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合并或其他形式升格为高职大专院校,且在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不足的情况下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由于人员不足或没有专业的部门和人员负责,以致造成毕业生档案工作被忽视,管理混乱,发生档案袋没封口、学习成绩由学生自己到教务处打印装袋、部门协调欠缺学生的部分资料没有装袋进档等问题。
二是学生档案材料质量差。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达,现代化办公设备已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办公用具。电脑、电传、复印机等已经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的普及使我们的社会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益和办公质量,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由这些现代化办公用具产生的文字材料耐久性差、易褪变。而学生档案大多为电脑打印输出、复印机复印的文件材料直接归于档案中,保存保质期短。
三、规范高职院校毕业学生档案管理的意见与建议
档案管理工作是各方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一个部门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单位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充分重视此项工作,采用科学管理的工作方法,才能顺应新时期文书档案管理发展的需要,继而利用档案材料和档案信息在日常工作的有效价值,指导和服务于管理工作,实现其工作的特有职能。
(一)领导重视,加强档案管理
学校要把毕业生的档案管理作为日常工作来抓,指派一名领导分管,成立专业部门,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切实把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档案管理从以往的学生工作处或系部代管中脱离出来,实现档案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
(二)增大投入,加强档案馆库建设
档案馆库是档案工作最基础的保障,是实现档案服务功能的必要前提。档案馆库的地点、大小、结构、设施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档案馆服务功能能否充分发挥。本着“功能运行20年不落后”的基本原则,馆库要按学校应届毕业生数量最大规模进行建设,设备设施要按学生比例的120%进行配套。
(三)学习培训,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档案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必须加强档案人员队伍建设。要加强培训学习,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学生管理工作知识,学习档案工作所需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做到学以致用,理论指导实践,切实把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避免出现学生缺档、漏档以及档案材料丢失等情况发生。
(四)规范管理,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部门要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学生所在系部、专业进行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毕业生档案的数字和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学生档案流动情况登记制度,做到随时可查、随要随调。对毕业后档案暂寄存在学校的学生,要明确专人对学生的毕业动向实施跟踪管理,并在两年寄存期满前通知本人到校转移档案,从而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整体推进。
(五)严把质量,实现档案标准化
为较好地解决现代化办公用具产生的字迹材料保存期限不长,易褪变的问题,确保学生档案的安全,利于毕业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再深造,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因此,学校在学生入学时即时对学生档案所用纸张等材料作质量要求,幅面尺寸规格要统一、规范,符合国家标准,注重公文字迹是否牢固清晰,耐保存。
总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使档案在为国家建设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搞好高职院校毕业学生档案管理,是保障学生自身利益的具体表现,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合理用人、用尽其才的借鉴与参考。因此,必须全力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档案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