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有机化学笔记范文

大学有机化学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有机化学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有机化学笔记

第1篇:大学有机化学笔记范文

关键词:原创题;有机化学;命题思路;考查意图;教学研讨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5)2C0070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 命题思路

2.1 渗透新课程理念,追求命制形式的创新

两道试题命制均以能力立意,对学科知识、方法和素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

(1)有机基础试题采用物质中心或反应中心的辐射命题模式,而有机实验探究试题采用以处理工业废水的问题解决模式,追求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2)在命制形式上追求创新,如有机基础考查中增加了知识的动态建构和科学方法的运用,突破有机推断和合成的内部静态封闭考查。废水处理的有机实验探究包括“成分探究、物质分离、物质检测”等过程,突破考查角度单一、功能相对集中的情况,挖掘和展示有机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和应用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2.2 动态考查核心知识,关注多种信息的解读

结构简式、方程式、反应类型作为中学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基础性、建构性和生长性。结构简式是有机化学的“词汇”,它表明了有机物的结构方式,以价键为准则表示原子间的连接顺序、数目配比、碳骨架和官能团,方程式是有机化学的“语言”,主要是用结构式及反应条件来表明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反应类型是有机化学的“内涵”,是有机反应的微观表征,与反应机理密切相关[6]。三者都是试题命制关注的重点。

试题融合高考四大题型中的文字信息、工艺流程、图表信息,提示信息等形式,将综合素养考核进行项目分解,达到能力与方法考查的设计与追求。信息多样性主要基于能力选择和层次的要求。在信息解读、迁移和运用过程中,追求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2.3 问题针对性强,兼顾引导性与开放性

笔者在问题设计时,首先针对有机基础或实验的重难点和核心步骤,反映主干知识、科学方法和化学思维,关注知识点、线、面结合和重、难点的突破。其次,注意兼顾答案的预设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和创新的可能。其三,针对体现能力追求的引导性和综合性,如通过原理分析、有序实施、数据处理达到方案设计的不断深入,同时在实验的“取样、操作、现象和结论”等的相关性和匹配性中完成探究过程。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编.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数学(理科)、英语、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95.

[2][3]刘在群编著.有机化学学习笔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39~296.

[4]林屹,秦炜,黄少凯,戴猷元.溶剂萃取法处理苯酚稀溶液及其废水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3,(3):261~265.

第2篇:大学有机化学笔记范文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践与理论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高校已由精英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大众化通识性教育,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构调整不显著.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学生就业意愿差异很大,加之人才需求多样,学生始终从事一门专业的热情大为削弱.作为普通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岗位知识与技能,如何使学生具备系统的知识结构,如何增强学生岗位的可塑性,成为高校教师面对的主要问题.有机化学是化工、医药、轻化、材料和环境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在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创新技能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单独有机化学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的工作进行较多[1-4],本文则侧重于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融合,提高授课质量,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方面.

1有机化学教学现状

有机化学内容主要包括各类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制备、应用和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知识体系臻密,基本理论和概念抽象;反应类型简单,但机理复杂,反应式不易把握;有机物与生活密切相关,但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多样,理论讲解略显生涩.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大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特别是部分独生子女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性强,独立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耐挫折能力明显缺失.认为有机化学理论课程内容繁杂深奥,难懂难记,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没做过实验,害怕试剂的毒性和腐蚀性,不会用实验装置,动手能力弱.实验按部就班,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知识不断更新,就业竞争激烈,生源的素质下降,如何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是师生共同思考的问题.只有克服畏难倦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终身学习,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教学模式改革

2.1提纲挈领,因材施教

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差异、学习能力个体差异和智力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如果学生听不懂、不会用所学的课程,就会产生厌学心理.通过问卷调查和交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习惯和智力等水平,调整教学重点和深度,授课时联系以往知识点,衔接新内容.从基础知识共价键的断裂方式演绎出有机反应类型以及反应试剂的分类,即自由基型和离子型.化学反应进行的动力就是生成更稳定的化合物,自由基反应就是形成稳定的自由基,离子型反应就是形成稳定的离子;而反应速率的快慢与活化能大小有关,反应是动力学控制还是热力学控制由反应机理决定,而动力学控制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反应介质和催化剂等来改变反应速率.离子型反应多为酸碱反应,共轭酸碱理论可以帮助判断反应取向.这就构成了有机化学性质的主干,把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作为分枝进行讲解,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克服畏难情绪,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有章可循,能把握内在规律,逐渐培育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注重学思结合,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对于二表的学生在理论教学中侧重于反应机理的引入以及逆合成分析法的应用,在实验中突出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的设计原理,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三表的学生则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侧重于习题练习和实际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2设计问题,讲练结合

在后续专业课学习时,学生无论是对理论课还是实验课都存在印象不深的问题,表明有机化学的基础不扎实.要想记牢所学的知识,必须要设计问题,讲练结合.在烷烃性质实验时,将甲烷分别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其中一只包上黑纸,结果包黑纸的溶液颜色没褪,说明有光照时甲烷的卤代反应才进行,用自由基机理解释实验现象.讲解酯化反应机理时,结合制备乙酸正丁酯实验无水生成时加入浓硫酸后,分水器中水面会上升的现象,说明酸催化的历程.使原本抽象的亲核加成再消除的反应机理变得生动具体.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取代基的定位规律贯穿了芳香族(酚、醛酮、硝基化合物和芳胺)和杂环化合物等章节,是有机化学反应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解释取代基的定位规律.在讲解有机化合物结构表征时,通过苯酚、苯胺、硝基苯和苯甲酸的1HNMR化学位移论述定位效应.在讲解重氮盐偶联反应时,合成甲基橙的原料是无色的,而产物却是金黄色,可作为酸碱指示剂,让学生课后查资料找原因.用抽象的理论知识解释具体的实验现象,前后呼应,反复运用,强化记忆,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是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

2.3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对映异构的内容概念多且抽象,重点把握手性碳构型的R,S标记,采用左右手来判别构型,大家积极参与,讲述“反应停”事件使大家了解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性,化合物是否有手性可采用旋光仪测定,整章内容全盘托出.在讲解醇的性质时,介绍硝酸甘油和诺贝尔及诺贝尔奖的由来,着重描述诺贝尔的科学精神和对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机化学的人名反应里,很多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简述他们的故事,展示有机化学对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学生喜欢听,增加了他们对有机化学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愉悦中学习.

2.4优选课程内容

目前,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课前不看,课后不练,考前突击,掌握无几.上课能听懂,做题就发懵,不会就放弃.习惯于教师教、学生听的授课方式,但教学效果不佳.优选课程内容,请学生参与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把难点内容反应机理和反应的影响因素在课堂上讲解,要求记笔记,具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实验的操作步骤课前预习,课堂上做练习和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启发指点,不直接给出答案,使他们能顺利完成.通过因人而异的提问,演练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成功,鼓励他们自我总结本次课程的要点和解释实验现象.在课后思考题中穿插生活实例,如汽油抗爆剂甲基叔丁基醚合成方法,司机酒驾的检测,香料β-紫罗兰酮的合成,抗炎药物布洛芬的合成路线,染料茜素黄的制备,瘦肉精的制备等,查资料设计多条合成路线,比较方法的优缺点.

3结论

激发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是手段,弄懂学会应用才是目的.培养自我学习能力是关键,这项工作任重道远,要想取得成效,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磨炼,使学生得到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章文伟,李育佳,张剑荣.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2(10):77-80

[2]胡荣华,隋岩,方小牛.探究教学在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11(9):39-41

[3]孙宏.有机化学实验中异常现象的教学情境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5):157-158

第3篇:大学有机化学笔记范文

关键词:中医药独立院校 化学教学 多媒体技术应用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154-02

独立学院是一种适合中国特色的新的办学模式,经过十年的实践,已涌现出一批办学质量高、深受社会各界欢迎的独立学院。随着扩招浪潮的到来,中医药院校独立学院由于生源质量、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缺稀等诸多原因,教学质量处于下滑的趋势。因此,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独立学院教师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中医药院校独立学院中药学、制药、药学等专业毕业生大多将面向制药企业、药物研究所、从事制药工程技术或药物研究开发工作。化学课程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改革对于中药现代化和药物创新研发、学科交叉和渗透所产生的影响力是中医药院校其他基础课程无法替代的。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性高,灵活性、应用性比较高的基础课程,是中药学和药学、医学相关专业重要基础课,由于知识系统的分散性、灵活性以及应用上的综合程度较高,成为了学生们公认的较难掌握的一门课,学习化学知识靠死记硬背是完全行不通的。由于化学的基本内容较多,而当前独立学院一方面要加强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加大了实践教学的课时与力度,同时就缩减理论教学课时,因此,如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如何面向新世纪,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教学改革课题。我校化学教学组成员在多年的教学中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化学的理论课堂与实践教学中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并对多媒体在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反思。

1 独立学院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必要性与优势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已被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在技术上为教学改革扩展了时间、空间,使新的教学理念得以广泛传播和应用。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的目的。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可充分发挥其大信息容量、具有省时省力,直观生动的优势。教师在授课中通过制作精美的课件,演示复杂微观的化学结构与化学反应过程,提供丰富生动的信息,再加上精辟深刻的论述分析,无疑可以大大增强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提高其学习钻研的积极性。化合物的结构与反应历程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学生难以理解。如采用FLASH制作的动画演示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反应的具体历程,通过动画演示出不可见的化学键的变化与构型变化,或者利Chem fice、ChemWindows、ACDfree等化学软件与Authorware、Powerpoint、VB相结合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来演示这些内容,让各种分子模型在三维空间中旋转和翻滚,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来进行仔细观察,让学生能深入了解到各类物质的空间结构特征,缩短了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顺利地突破这些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极大地帮助了学

生的理解,将微观的化学内容进行模拟仿真、放大、创设情景,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态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大大提高了化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同时,可以把现代药学新进展,临床用药的知识、现代制药新技术与新方法等等融入化学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为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打下基础。

2 独立学院化学教学中保留传统教学方式的必要性与优势

传统教学是指教师在讲台口头讲解并辅以黑板板书,学生听讲、练习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这正是传统教学最大的优势所在;有利于因人施教;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给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度相对教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潜能的发挥留有相当的空间。教学过程需要师生的密切配合,教师教学思路的条理性与灵活性以及启发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更易于随时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细心微调。并且,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关注于多媒体课件的讲读与播放,教师与学生在语言、眼神有更多的交流能够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情感更深入,更利于学习的深入。

在化学的传统教学教学中,在讲解分析详细的计算过程,重要的反应机理中,黑板“板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多媒体界面的频繁更换,有雾里看花的感觉,而教师一笔一划的板书过程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消化和思考知识点,能让学生对分析过程有更深切的理解。同时,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随时根据教学需要临场发挥,举出新的或者更为恰当的实例。适量的板书还能避免学生由于长时间观看课件而引起的视觉疲劳。而且,教师还能够随时无声无息地根据教学现场的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而不必去翻动教学课件,突显衔接的不当。因此,在目前多媒体应用不断扩大应用范围的形势下,在化学的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优势。

3 独立学院化学实践教学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应用

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定向培养能够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具有扎实职业技能,能迅速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应用型人才[2-3]。因此,独立学院应把构建适合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放在突出的位置,逐步构建起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在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一般是学生围绕着老师,听老师讲解实验,再示范操作,最后由学生自己实验。传统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仔细理解反应原理,看着老师一步一步安装仪器、拆除仪器,讲解实验过程与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加深理解减少实验失误。但是传统教学中一个带教老师最多带教二十人左右,否则学生人数太多造成拥挤,有可能部分学生听不清老师的讲解,看不到老师的演示操作,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就丧失了学习的机会。同时,由于教学时数的减少,很多性质实验项目被删减,这时候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显现出来!我们把被删减的实验项目利用多媒体FLASH文件、视频文件在教室里集中播放,即节省了课时、人力又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即使是要同学们自动操作的实验也可以用视频清楚高效地演示一遍,再加上教师的现场讲解就可以避免传统教学方法人多嘴杂,离得远看不见听不见的情况。因此实验教学同样把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就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 化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与反思

多媒体教学有着种种优势,但是也带来了不少不良后果。那就是教师会对其产生极强的依赖性。因为课件上什么教学内容都有,上课只需要看着电脑就可以了;久而久之,教师没有了钻研教材,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动力,甚至多媒体新课件多年一成不变;连最基本的粉笔字也写不好,黑板板书一塌糊涂!在课堂上有时候完全和学生失去交流,只会在电脑前面埋头念书、拨动鼠标,完全让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了,学生如何能不会失去上课的积极性呢?同时,在大学课堂讲授内容较多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则很难突出重点,许多重要的反应或例子一带而过;或者,由于信息量大,即使讲得很详细,学生们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写笔记;多媒体界面的频繁更替,过多动画、过于丰富的色彩变化,使得学生眼花缭乱反而扰乱了他们的思路。所以,有时候学生比较排斥教师用多媒体上化学课。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教师的富有激情、抑扬顿挫的声音和变化的音速对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培育良好的智力环境,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语言是知识的载体,富有感彩的语言是激发学生情感、思维、兴趣的源泉和动力。教师在教室适当的走动,走动的位置,速度,次数控制得当也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这些方面能够促使教师能与学生有着更多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在心理上更加靠近教师,能主动接受教育,主动向教师反馈信息,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无论其多么高明,并不能替代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教师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学,一定要保留较多的传统教学的因素,适度使用多媒体。要做到在两种教学方法之间自由切换。而其他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邮件等等则充分应用到课后的学习中,即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也把研究型学习引入教学中之中,对培养应用型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只有将这两种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实行优势互补,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 高巍.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在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平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162.

[2] 杜彩云,蔡冬梅,孟媛.多媒体课件在农科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55-57.

[3] 站伟,杨箴立.谈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化工,2010,27(3):44-45.

第4篇:大学有机化学笔记范文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的第三章第三节。本节主要是以乙醇和乙酸为代表介绍一些常见而又十分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第1课时一般只探讨乙醇。教材之所以将此节内容取题为《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应是希望突出化学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彰显化学学科的价值。

对于刚刚接触较系统的有机化学知识体系的高一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学习领域,如果能够顺利适应并掌握其中的学习规律,则有利于其信心和志趣的建立,反之,则可能严重挫伤其信心,乃至使之丧失对整个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恒心,破坏其学习的“定力”。

二、目标确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乙醇”的教学要求和建议是: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机化学有其显著的思维体系特征,例如学习有机物一般都需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开始,然而“课标”对于“乙醇”却没有在“知道分子结构”方面作要求,这是否就意味着无需或不能对其有所提及呢?

细细思考不难发现,基于同分异构问题,相当多的有机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是不可以用化学式来表达的,而必须使用结构式或结构简式,这就包括了乙醇。如果对乙醇的结构一无所知,学生在理解和书写方面是存在障碍的,如果硬要其记背反而演变为灌输教育、机械学习。更何况,经过初中学习,学生对于乙醇的结构是有大体了解的,此处为何要刻意回避呢?故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1)以乙醇为例,初步尝试和体会有机物分子组成和结构的探究方法,知道乙醇分子的组成。

(2)亲自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操作,借助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了解乙醇的主要性质,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认识乙醇在生活、生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升华学习化学的情感。

三、教学实录

(一)准备与导入

课间播放由原北大校长周其凤作词、北大中乐学社演出的乐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视频),以此为话题引入正课。

【教师讲述】有人对化学存在误解,把化学等同于污染、有害。其实,我们都生存于物质世界中,人人都由化学物质组成,所以“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以吃为例――进入主题。

(二)主题一:认识“酒”

【学生活动】提供两瓶未知饮品请学生鉴别,学生很快判断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酒。

【过渡】《弟子规》曰“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学生尚不能饮酒,但可以也应该去认识“酒”。

【活动】首先借助诗歌文化来大致了解酒文化,朗诵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再分析不同酒的共同组成,引出主题――乙醇。

(三)主题二:探究“酒”(乙醇)

【探究准备】立足化学学习,大家准备从哪些方面来探究乙醇这种物质?

【学生活动】讨论并提出,希望探究乙醇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制备等,进而讨论:组成和结构、性质、用途这几者之间的关系。作出决定,从认识乙醇的组成和结构出发,开始今天的探究历程。

1.探究活动Ⅰ:探究乙醇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步骤1】形成基本思路:先确定“组成”后判断“结构”。

【步骤2】根据常识,提出乙醇最可能含有的元素,思考探究乙醇元素组成的可行方法,一致认可使用燃烧法。

【实验探究】完成乙醇燃烧的实验,验证其燃烧产物。

【提出疑问】如何判断乙醇中是否含有其他元素,尤其是最有可能存在的O元素?

【思路突破】应将定性实验转变为定量实验。学生提出,依据元素守恒,若能得知C、H元素的质量和,将其与乙醇质量相比即能判断O元素的存在。

【实验模拟】投影实验装置图,将已知量的乙醇充分燃烧,产物分别通入浓硫酸、通过碱石灰,测得二者的增重。

【学生活动】分步算出CO2和H2O的物质的量、C、H元素的质量及质量和,断定O元素的存在。

【步骤3】算出O元素的质量,进而推得C、H、O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确定最简式,讨论后得出结论,乙醇的分子式只可能是C2H6O。

【步骤4】鼓励深入探究,解决疑惑――乙醇的分子结构是什么?

【知识准备】认识C、O原子的价键特征。

【学生活动】分组、同步进行两种探究活动,一种是搭建乙醇分子可能的球棍模型,一种是画出乙醇分子可能的结构式,而后将两种活动的结论进行比对,形成初步结论,乙醇可能的分子结构有2种(即乙醇和二甲醚这两种结构,此处分别称之为A式和B式)。

【资料阅读】某工厂巧用乙醇来消除过量金属钠带来的安全隐患。

【实验验证】进行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验证产物,观察现象,同时与钠与水的反应进行比较。

【教师提问】从定性的角度分析,能否判断分子结构?(不能)。

【观察与分析】根据A式和B式,分析这两种结构的物质与产物H2之间可能的物质的量之比。

【实验模拟】用排水法收集乙醇与过量金属钠反应得到的产物,得知乙醇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

【形成结论】A式合理。

【步骤5】简单回顾,至此已完成对其组成和结构的推导。

2.探究活动Ⅱ:探究乙醇的性质。

【过渡】在探究结构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涉及了乙醇的性质,如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学生活动】经过先前的结构推导,已确定了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的断键位置,据此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辨析】乙醇是否属于烃?

【教师引导】从烃的概念出发,并与结构有所相似的烃――乙烷加以对比。

【学生活动】形成结论:乙醇不属于烃,而是烃的衍生物;自行推导出“烃的衍生物”的定义。

【教师引导】乙醇分子中的特殊结构是羟基,再据此推导出“官能团”的定义。

【学生活动】明确“官能团”的含义,从已学物质中寻找其他常见的一些官能团。

【过渡】我们十分熟悉且刚才也已涉及的乙醇的化学性质还有什么?

【学生活动】答:可燃性。完成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激发探究意识】乙醇还有其他被氧化的方式吗?

【学生实验探究】学生代表演示乙醇在铜丝作用下的催化氧化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首先观察并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在掌握乙醇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再去观察和记录乙醇催化氧化的现象。

【共同分析】根据实验现象逐步推测可能发生的反应,最终推导出完整的化学方程式。

【过渡】饮酒要适量,还应注意时间、场合,切不可酒后驾车。

【趣味实验】将圆形滤纸用酸性K2Cr2O7溶液浸泡,通过喷壶向其上喷洒酒精,模拟交警进行的酒精检测实验。

【结论】酒精可被一些强氧化剂氧化。

3.探究活动Ⅲ:了解乙醇的用途。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乙醇的重要用途。

【教师介绍】补充其他用途,投影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乙醇及化学学科的价值。

(四)主题三:归纳与检测

【教师说明】今天的学习程序是建议在探究需要的基础上,可能不符合通常的流程和规范。

【学生归纳】重新整理出便于阅读和记忆的学习笔记,对照学习目标加以反思,是否已掌握相关内容。

【教师寄语】化学使生活更美好!探究让学习更快乐!

四、教学反思

这里需指出,“定”并不代表着沉闷,更不意味着思维停滞,即便是所谓“禅定”,亦为“静虑”之意,“定”中的人在思考,有感悟。就教育和学习领域,笔者为“定”作了三个层面的界定:第一,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第二,有安定的心态、平静的心情;第三,能专注一境而不散乱(即保持注意力的稳定)。

1.理性与人文兼容。

人都拥有情感,情感可以流露,可被感知,还可传递与升华,情感交互的课堂必然能有效“定”住学生的心,使之“专注一境”,但前提却还在于教师本人具备人文素养,拥有真挚的情感。

课堂的进程,是思维发展和知识体系构建的进程,这属于教育科学的层面;然而,它又何尝不是一种谱写情感“乐章”、推动情感生长的艺术境界呢,这又属于教育艺术的层面。再从学科性质的角度来看,化学属于理科,但它又绝非是枯燥、“无情”的,化学发展史中重要人物与科学精神,化学实验的现象,物质的结构与色彩,等等无不透露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此,笔者力求展现的就是一堂理性与人文兼容的化学课堂。

理性特征的化学有利于学生形成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方法和规律,笔者主要借助科学探究、数学计算推导、化学用语的练习等活动来实现。人文特征的化学有利于推动学生的情感,笔者借助音乐、图画、诗歌以及赞叹、鼓励、安慰的话语来加以体现。此外,笔者还以社会上某些人对化学存在的偏见、误解来引入这堂课,指出人人离不开化学的事实,意在表达教师对化学事业的热爱,进而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正确态度;借《弟子规》来劝导学生“年方少,勿饮酒”,把教育自然融合于教学之中,其实教育和教学本就是一体的;课堂提问中兼顾多数学生,对于实验产生的现象力求让多数学生认可而非强行灌输,学生演示实验轮流做(这堂课上台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是恰好轮到的,而非为了公开课需要而特意指定的),这些都为了彰显化学人文、亲切的一面。

文理相容的化学,魅力自然呈现,学生定有深刻感悟和认同。

2.意义课堂,志在其中。

课前播放的音乐视频《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是由原北大校长、化学家周其凤作的词,北大学子们演唱的。北大是中学生向往的地方,北大校长的号召,北大学子的宣扬无不使得学生自然生起投身化学学习的志向。当然,在这种对外展示活动的场合,学生非常容易感到紧张、拘谨,课前音乐的播放还能帮助他们放松与安定心态,实现“定”的第二个层次。

而对乙醇用途的突出,化学学科价值的辨析都有利于学生产生爱学化学的情感,坚定其目标和信念。此外,在探究活动过程之初,先让学生确定这堂课探究活动的基本目标、思路,也有利于其明确学习的目标,把握思维的主动。

3.活泼课堂,乐在其中。

既然“定”不代表沉闷,那么气氛活泼、思维活跃的课堂何尝不是更理想的境界呢?

这堂课始终沉浸在热烈的讨论和阵阵的欢笑之中,难怪听课专家表示,作为普通中学的学生,课堂反应能达到这样的水准,确实有些出乎意料。这,一方面在于笔者对于问题的设置做到了贴近学生实际,让他们多数人都有能力参与研讨,成为课堂的主人,另一方面在于笔者及时化尴尬为欢乐,变被动为主动。

此外,笔者让学生亲自鉴别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酒,介绍乙醇可用于消除金属钠安全隐患的资料,以及利用试纸、酒精喷壶模拟酒驾检查的实验,等等,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化学学习的价值和趣味,使之愿学(属“定”的第一层次),乐学(属“定”的第三层次)。

4.探究课堂,安于其中。

第5篇:大学有机化学笔记范文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在备课组中发现、了解情况,并及时讨论和解决。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高中化学老师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高中化学老师工作计划1本学期,我继续担任高一四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特制定以下计划。希望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学习。

一、弹性调节难度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加强方法指导

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课堂、课后有分别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联系生活,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适当利用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注重课堂的节奏、容量大小,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特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方式。

四、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使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按时按量的布置了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

五、实验教学有待加强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量做好每个演示实验。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较周密,演示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甚至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以上是我进行化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想法,我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高中化学老师工作计划2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工作,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二、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高一年级3、4两个班,共有学生138人,班主任分别为李多宽和方跃老师。这两个班的学生全部是学校录取进校的普高新生和部分职高生,基础差、底子薄,想让他们对化学有兴趣并学好化学,以及明年选择理科,任务相当艰巨。因两个班为高一年级新生,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在增进了解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对化学的兴趣。对教师的亲近,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2、教学情况分析

对于高一新班,科任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让他们明确知晓化学教师对他们的基本要求,知道他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规定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特别是没有预习时是不允许进实验室进行学生实验的,没有理由是不能不交作业的,上课有问题只要举手示意就可以提问的等。要求学生准备好听课笔记,准备一本相关教辅书籍等。对化学特别有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将会利用周六对其培训。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必修1内容,既有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内容,也有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把握,更应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科学态度的形成。

三、本期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审美情趣;通过化学绪言中化学史及第一章化学新能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创新意识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针对高一新生求知欲望强烈的特点,要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祖国化学化工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物质的量等量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辩证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碱金属、卤素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化学实验技能。

3、知识传授目标

本学期通过有关化学基本概念和元素基础知识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掌握物质的量这一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其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化学用语的使用。要通过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碱金属和卤素性质的实验深化对有关元素化合物及化合物性质的理解。

四、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基本理论的重点是氧化还反应、离子反应及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特别是物质的量),要注重化学用语的应用,化学计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2)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是钠、过氧化钠及氯气的相关性质,氯气的制备,关键是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技能为一定量物质的量浓溶液的配制

2、教学难点

(1)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物质的量概念的建立及计算。

3、相互联系

本学期是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的第一学期,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教师要协助班主任逐渐让学生从过分关怀的初中阶段改变过来,以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较快解决高中课时容量与难度比初中大,教师的教学节奏比初中会快,作业比初中多的现状,以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坚持按教学计划授课,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不随意拓宽教学内容。

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课堂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突出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要尽量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活动来寻求问题的解决。

2、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多与学生谈话,多了解学生对化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把实验作为探究知识、验证知识的重要手段,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建议学校开放实验室,作为科任教师可协助实验员开展对学生进行实验辅导。

4、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以延伸课堂教学空间。

每周安排一次进教室答疑,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加强平时的复习巩固,加强平时考查,通过随堂复习、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及不同层次的练习等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巩固和逐步系统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

不主张以多做练习的方式来提高解题技巧,而是要通过方法与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本位,要通过能力培养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利用周六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让对化学有兴趣并学有余力学生进行超前学习,本学期的目标是学完高一第一册教材,并通过辅助练习不断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7、主张学生至少有一本化学教辅书,以弥补教材习题的不足;

主张学生订一份《中学生化学报》这类的报刊,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主张每周检查一次学生课堂笔记,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化学老师工作计划3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进行。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高一年级共有13个班,本学期初进行了文理分班,1、2、3班为文科班,其中3班为重点班。其他为理科班,其中6班为重点班,7、8为市重点班,其余均为普通班。学生已学习了一个学期的高中化学知识,逐渐适应了高中学习的学习,但学生基础比较普遍较差,这第一学期还需要强化基础教学有目的拓展化学知识学习,大量开展习题训练课,以期望能尽早进入高中学习状态。

2、教材分析:

必修2是主要是学习基本化学理论知识,包括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和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四章内容,第一章元素周期律统领整个高中化学知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查找工具,理解掌握元素周期表对学生学好化学至关重要,它是学习化学的基础。第二章是化学反应与能量,属于高中化学的基本理论,理科学生要特别在这里加大学习力度,打好基础,为高二学习选修4模块做好充分准备。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机物,学好这里将来学习必修5有机化学基础就得心应手了。第四章是是化学学科与自然资源的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关注人文,关注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激发学生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使命感。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建立基本的化学知识体系,认识更多的生产生活有机材料;(2)探究物质之间的反应,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了解工业生产及化学反应原理,懂得利用化学知识解释化工生产原理;(4)走进化学实验,体会化学实验思想和方法,注重实验操作的训练。

3、学情分析:

理科班大多数学生有学习化学的兴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由于高一课时紧,内容多,部分学生初中化学的知识遗忘较严重,理解掌握上差别较大。有极个别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具体工作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有效开展

深入备好每节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备课组共同研讨确定学案内容,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部分章节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再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此项工作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认真上好每节课,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把握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精心设置习题,合理、分层布置学生作业,书面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学生配套教辅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反馈。精选每章的测验题,与备课组共同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对每一次测试要认真分析,总结,为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

2、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积极、认真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依据学校现有实验条件,在保证演示实验绝大部分完成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后实践。

3、做好综合实践,践行分层教学

(1)成立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培养特长生学习、探究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2)利用晚自习做好缺差辅导,确保每一个学生学习不掉队,力争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全面通过。

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1)学习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每周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

(2)定时与备课组内的老师进行交流,解决有关问题。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与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

(3)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中化学老师工作计划4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建议》,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进行。在教学中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课程观。

二、教学要求

1.认真研究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

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为重点,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寓思想教育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深化教育改革。

2.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提倡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使教学工作课题化。教师要努力提高教科研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讨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实验方案,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开拓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备课活动中,要把课堂教学改革,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在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的确定、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单元的测试与评估、课内外辅导活动中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去思考设计。

3.做好调查研究,真正了解高一文、理科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认真研究学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分类指导,正确处理对不同类学校和不同类学生的`教学要求,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提倡向40分钟要质量,反对加班加点磨学生的低劣教学方法。

4.注重知识的落实,加强双基教学,加强平时的复习巩固,加强平时考查,通过随堂复习、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及不同层次的练习等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巩固和逐步系统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

5.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注重教师实验基本功培训,倡导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6.要发挥群体优势,发挥教研备课组的作用,依靠集体力量,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高中化学老师工作计划5一、有计划的安排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在开学之初,我高一备课组各成员将充分分析和总结上学期的学生情况,并要求各成员准备制定本学期的具体教学计划和措施。同时,要求成员熟悉教材,并认真做一些习题,达到有所准备和有所储备。新学期开始,我们继续钻研教材和体会新课标的指导精神,并逐步了解、熟悉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备书本、备学生、备实际,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在备课组中发现、了解情况,并及时讨论和解决。

二、积极作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我高一备课组教师老中青结合,有经验又有热情。按照学校的要求,我们将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每次的学生作业、专题训练,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努力钻研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集体备课小组的作用,互相交流教学经验,集体研讨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最佳教学方法。

明确教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2、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3、做好课后反思工作,及时总结教学心得和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教会学生会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通过以上几项措施,全体高一化学教师,团结合作,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

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

化学课大纲要求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试验,可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利用适当课时进行化学活动课,内容包括化学兴趣指引及学法指导、物质的量的综合训练、溶液浓度的计算、化学史、元素周期表的应用、酸碱性质的扩大应用、社会化学简述等;鼓励学生除做好课堂分组实验外、积极做好“家庭小实验”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基础现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他们的视野。

第6篇:大学有机化学笔记范文

专业大观

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我们,对金属材料一定不陌生。从汽车外壳到小小螺丝钉,从建筑用材到锅碗瓢盆,处处充斥着金属感。可以说,金属材料的发现和应用,日益深入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金属材料工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通过对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及其原理的探索,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现实生产。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材料热力学、金属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技术、金属材料学、材料成型加工工艺与设备、计算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等。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同学们将被培养成为具备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金属材料工程发展历史很长,基础非常雄厚,可以说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一开始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但需要注意的是,借助学科雄厚的基础,初学者虽然很容易入门,但入门后看见的是一片片整整齐齐的田野,仿佛没有值得开垦的地方,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下一番力气。因此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观察和判断能力,不盲目迷信书本和权威,要敢于放开自己的思维不断探索新知。

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如果希望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可以去相应的研究所(比如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参加工作,或是在宝钢、首钢等国有大中型钢铁集团以及其他相关企业担任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当然也可以选择留校或者出国。当你看见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在钢花飞溅中诞生,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巨大经济利益的时候,你一定会由衷地感到高兴。也许到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对别的领域更感兴趣,不要担心,你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完全可以帮助你适应其他的工作,因为在这里养成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令你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报考点津:由于本专业涉及到金属材料的设计、计算机的应用等专业领域,因此,有创新意识,吃苦精神,且在绘图、计算机等方面有专长的同学更适合报考该专业。

高校快照:北京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盐城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等。

专业大观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属于理工科类,是研究有机及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高新技术专业。目前高分子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科研和国防等各个领域,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培养的是高新技术方面的人才,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高聚物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知识及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知识,具体的课程有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看课程的名称,我们会发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主要涉及化学、物理、材料知识。但是,不要以为你高中的物理、化学学得好就能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好,我们高中时学的物理、化学其实都只是基础知识,并没有朝深方向延伸。因此说,高中所学的物理、化学知识只能算是在为学高分子化学、物理打基础。

学习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主要课程后,充其量只能说你学到了知识,还不具备有开发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能力。为了帮助该专业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用来做实验,同时学校也会适当的安排一些社会实践,同学们可以进行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等。此外,同学们自己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工厂、企事业单位实习。

总而言之,只有经过社会实践并且反复摸索验证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同学们才能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的方法,获得聚合物加工流变学、成型加工工艺和成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具有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加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当同学们在学校就具有以上这些能力,那可以说已经很优秀了,毕业时那会是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关于就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到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学纤维、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现代喷涂与包装材料、汽车、家用电器、电子电气、航天航空等企业从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经营及贸易部门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还可以到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

报考点津:对物理、化学感兴趣的学生较适合本专业。另外,由于该专业要与计算机、英语打交道,因此你要有计算机、英语方面的学习热情。还有,按照相关招考规定,色弱、色盲者不能报考该专业。

高校快照: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侨大学等。

专业大观

复合材料与工程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它分为复合材料设计与加工和复合材料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这样可以术业有专攻,使同学们在成为本专业通才的同时又是某个方向的专才。

既然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学的是如何研发复合材料,那么复合材料究竟有何魔力驱使同学们去研究它呢?人们获取知识时常用的方法是去粗取精,从而使知识更上一层楼。复合材料其实和同学们汲取知识的方法是一样的,它是由两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材料通过物理和化学复合,组成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态结构的材料。简单的说,就是它具有合成材料共有的优点,性能要高出任何一个合成的部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的复合材料产品,如休闲座椅、工艺花盆、灯饰、广告灯箱、汽车配件、电话亭等。当我们惊讶于复合材料与工程何以如此强悍时,羡慕和期待的眼光便落在了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上。

看着五花八门的工艺花盆、灯饰,同学们可能会难掩内心的激动,也想自己动手制作出漂亮的灯饰。有这样的心情,表示同学们已经爱上了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了。由于该专业所要解决的是了解复合材料的组成特点、主要应用领域、复合原理和主要制备工艺等问题,因此该专业的同学们需要学习的专业课程有复合原理、复合材料学、复合材料工艺设备、材料学概论、复合材料的实验技术、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复合材料工艺学、复合材料聚合物基础等。

罗列出这么多专业课程,你可能会发出感慨,怪不得该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研制出许多性能各异的产品,因为他们所学的知识不仅专,而且全。该专业同学毕业后可以到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材、化工防腐、电机、电子、石油、通信、国防等行业的科研院所、高校、公司、企业工作。即使是新入职的该专业的毕业生,薪酬也不会很低,一般薪水在3000左右,不过也分地域、单位和各人能力。

报考点津:能吃苦,有创新精神,且对化学、物理感兴趣的最适合报考本专业。尽管没有性别限制,但从往年的男女就业情况来看,男生比女生更受企业的欢迎。

高校快照:武汉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济南大学等。

专业大观

生物功能材料专业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前沿叉学科,是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和药物释放等交叉学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立的。

生物功能材料专业的魅力,就在于敢于实践李宁的那句名言——“一切皆有可能”。就在前不久,青岛即发集团成功研制出了“高性能壳聚糖纤维材料”,而它的原料就是不起眼的虾皮、蟹壳。虾皮、蟹壳与用来做纺织面料材料的棉花相比,在纤维等特性上相差十万八千里,但就是这样不可能的事实,科研人员利用甲壳素经化学处理和拉纤工艺制备,制出了可纺性高、抗菌性强、隔热性能好等特点的“高性能壳聚糖纤维材料”。科研人员之所以可以变不能为可能,完全归功于生物功能材料专业。

科研人员有如此“特异功能”,与天生无关,而在于他们都接受过生物功能材料方面的专业学习。他们必学的主要课程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生物医学材料学、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生物材料综合实验等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要学好这些专业知识,没有勤奋刻苦的精神,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不好的,因为这些课程比较深奥难懂,同学们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在课后消化以外,还必须给自己“加餐”,以接触更多的相关知识。

因为生物功能材料是涉及面很广的专业,因此一般的学校都会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生物医用高分子改性、组织工程学、控制释放理论与应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环境材料基础等。

学习了主要课程和选修课程之后,同学们可能还会关心,学习了这么多知识,究竟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从开设的主要课程来看,生物功能材料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培养能在生物材料的制备、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的综合型高级技术人才。该专业就业面宽,同学们毕业后可在研究院所、设计院、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