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教育方法范文

智慧教育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教育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教育方法

第1篇:智慧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 英语词汇 词汇教学 有效方法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的思想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一个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大小和正确运用词汇的熟练程度,是衡量其语言水平的尺度之一。因此,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之一,它在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们一般都认为,词汇学习无非拼拼、读读、背背而已。而学生就把单词一个一个孤立地、翻来覆去地记、背,其结果是记了就忘,忘了再记,弄得学生垂头丧气的。这种枯燥乏味的、低效率的词汇记忆使他们丧失了学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即使不惜代价把单词记住了也只不过是一大堆干巴巴的消极词汇,在需要运用的时候却感到力不从心。有些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只能说出一些单词,而无法将其连接成句子;另一些学生却是想好了句法的框架,但找不到合适的单词,词不达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结合教学实践自始终地注重词汇教学,并对学生词汇学习策略及有效记忆方法积极地关注和研究。

一、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自主性

1.学习动机是学好英语词汇的关键因素

动机(motivation)一直被认为是外语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Coder(1973)有一句话常常被引用:“只要有学习动机,谁都能学会一门语言。”普遍认为,学习动机越大,语言学得越快,学得也越好。关于学习动机,Gardner(1985)认为它涉及四方面的内容:学习第二语言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愿望、学习中作出的努力以及对学习所持的积极态度。如邵瑞珍主编的《学与教的心理学》(1991)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元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是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例如,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英语知识,运用英语词汇进行交际。教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要让学生对获得有用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外部动机是指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外部因素。例如,学生英语词汇量较大,英语成绩名列前茅,或英语四六级考试获得好的成绩,便会得到师长的赞扬、同学的羡慕,因而使其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提高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词汇的积极性。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所谓成就动机,是指个人愿意去做自认为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的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简言之,即为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就的动机。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在词汇教学中设法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通过提供成就感、激励评价等诱因使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之持久保持,从而取得英语词汇学习的成功。

2.浓厚的兴趣是英语学习的最好老师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确实,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首要条件。兴趣会产生求知欲。学生的学习兴趣越高,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如果我们能把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一种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主动学习英语词汇的习惯。英语词汇学习的难度大大超过其他方面的学习,学生只有对英语词汇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兴致勃勃地潜心学习、探求。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用教育的艺术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向英语词汇学习领域,用兴趣的火花去点然智慧之火。为此,教师需要坚持注重创设最佳学习状态,注重语言交际功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励创新思维发展,形成自己英语教学的特色,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

3.刻苦的努力是掌握英语的必经之路

复旦大学教授陆谷孙说:“英语学习需要有pressure与pleasure的结合。”汉语是我们的母语(native language),英语对我们来说是一门外语(foreign language),而不是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我们的学生是在非英语社会中学习英语的,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十分有限。因此,我们对英语的掌握,一般地说,是通过“学得”(learning)而不是“习得”(acquisition)。许国璋教授曾经说过:“英语学习,需要下功夫勤学和苦练。”英语学习需要记忆大量的词汇,学生必须有刻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有专家研究表明,要使一个英语单词与相应的汉语词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需要重复大约100次。北大英语系教授王逢鑫说:“说到记单词,初学者都希望别人告诉他窍门或捷径。入门阶段需要学习一千来个基本词汇,而死记硬背是必经之路,想不费功夫,就能记牢单词,恐怕是徒劳的。”要打好语言的基础,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非下苦功不可。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就很难谈什么真正的交际。

4.必胜的信念是成功的起点

信念是人的心灵内部迸发出来的一种力量,它能驱动人奔向光明的前途,激励人去唤醒沉睡的潜能,并发挥出无穷的才干和活力。人的行为是受信念支配的,而人们所创造的结果是由行为产生的。所以,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当一个学生老是对自己说“我记单词不行”的时候,很难想象他会学好英语;相反,当他在内心深处总是跟自己说“我能记住”的时候,他所创造的成功机会就会很大。例如,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多湖辉曾说过:“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住’这种自信心。”信心能增强人的记忆力。在记忆活动中,自信心越强,记忆效果就越好。自信心是增强记忆力的内在动力。在英语学习词汇自信心的心理训练中,我首先抓目标激励,锁定目标具体实际,学生稍作努力,定能实现,同时使学生明确提高记忆力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其次是成功激励,即学生看到通过一定的努力,记住了学习内容,并能在实际交际中运用,从而产生一种“我行”的自信心,同时也对记忆对象产生了兴趣;第三是榜样激励,让学生找一位自己崇拜的伟人或名人,研究他、模仿他,让榜样走进他的生活并带给他力量。让学生在自己身边找一个强者作榜样,在与他的交往中得到启发,摸索一些规律,并通过他来树立自己对英语词汇学习的信心。

二、通过课堂教学来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

1.注意用生动形象化教学语言来讲解词汇

教学语言,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艺术,这种语言艺术使用得当与否,对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关系。讲解词汇时,好的例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轻松理解并掌握词汇。如果教学语言单一、枯燥,学生也必然会觉得索然无味。因此,在英语课堂上,如果把讲解词语与适当补充与其相关的知识、幽默、笑话或习语、谚语及相关词语典故相结合的话,不仅可以活跃气氛,还可扩大其知识面,开阔其视野。例如,hang这个词,当它为hanged时,是规则动词,意为“绞死”,但为hung时是不规则动词,意为“悬挂”。就可以用一句有趣的话来概括“规则的就‘绞死’,不规则的就‘悬挂’”。又如,lie作“撒谎”解时,是规则动词,作为“躺”解时,是不规则动词,我们就可以说“规则的是‘撒谎’,不规则的就‘躺’。”这样的词汇讲解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2.英语词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教无定法。英国著名语言学家C・E・埃克斯利说:“教英语的最好方法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那种方法。”要使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积极地参与课堂的语言实践,就要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设法利用各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去启发感染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词汇教学,能使外语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加深学生对词汇的印象,强化学生的记忆。把游戏引入课堂,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例如可以采用的游戏形式有:故事接龙、竞赛、表演、小品等。通过游戏能有效防止学生疲劳或产生厌烦心理,有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感觉中领会和掌握新的词汇。

3.把英语构词法知识贯穿于词汇教学中

英语词汇量庞大,浩如烟海,但它本身却有其内在规律可寻,掌握基本的构词方法,能很容易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词根、前缀、后缀是构成单词的三个元素,在构词法上叫词素,词根是主要元素,前后缀为次要元素。其三者是扩大词汇量的三把钥匙。词根具有固定形式和一定含义,是构成单词的主要成分。词缀法是派生法的一种,英语词缀分成前缀和后缀两种,加在词根前的叫前缀,加于词要后的叫后缀。一般来说,前缀只改变词的意义,但并不改变其词性。把词缀同它前面的单词或词根联系起来考察,有助于记住单词的词性和词义。后缀不仅改变词的意义,而且使单词由一种词性转变为另一种词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或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扩大他们的词汇量。

三、结论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词汇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扩大学生词汇量,多方面提高学生学习新词汇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使学生合理、准确地使用所学词汇,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活动,语言交流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而词汇教学中不仅是教授词汇,更是教授学生词汇学习的策略,尤其是记忆策略的学习。因此,应该把学法研究与教法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教的目的在于不教,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授之以正确的方法,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马丁为德尔,刘润清.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戴曼纯.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0.

第2篇:智慧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教学方案 处理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本文笔者以自己在教Go for it !九年级的堂课为案例,谈谈自己对处理课堂意外事件的认识和体会。

案例描述

2011年11月19日的下午第一节课是我的一堂英语新授课,内容为Unit 12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为了上好这堂课,我做了精心地准备,上网查询多个国家礼节。上课铃声一响,我便信心十足地走进三(14)班的教室。可一进教室我呆了,学生们个个愁眉苦脸,有的东张西望,有的抢着关窗户,有的捂着鼻子,有的在跑来跑去……(原来是教学楼旁边的农田,农民伯伯正在烧稻草,呛鼻的烟雾正向教学楼袭来。)这时候的学生无法静下心来,面对这一情形,我感到既气愤又无奈,但马上冷静自己,自言自语道: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想想苦口婆心的说教必然无济于事,对他们横眉怒斥一番也无用。因为在此时,他们的心无法平静,对接下来教学更没有用,于是我想一想,何不以此为契机,借题发挥一下呢?于是我打消了原来的备课思路,决定另起炉灶,把Unit12先放一放,提前教Unit13,而Unit13Rainy days make me sad. 这单元正好围绕“feeling”教学活动,重点语言结构“make+sb.+adjective”与“make+sb.+infinitive”,和现在发生情况正好相符合。于是,我利用这个契机,走到一位正在捂着鼻子,正在说话的学生旁边,问道:

“what’s wrong with me?”

S1:Oh. It’s terrible, look out of the window . It makes me unhappy.

我看了看窗户的外面,接着又问他的同桌: what about you?

S2:It makes me uncomfortable.

而此时,大部分学生慢慢静下来,抢着说:

S3:Heavy smoke makes me tense.

S4:Heavy smoke makes me cry.

S5:Heavy smoke makes me sick.

S6:Heavy smoke makes me cough.

而这位同学边说边“咳”了几声,全班同学笑了,我也笑了。于是,我顺势接着他的话题:He makes us laugh. 本来很郁闷的情况,一下子豁然开朗。也许,是我的宽容,教室终于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学生一下子认真起来,投入到下一步的环节中。课还在继续,窗外的浓烟变得更大了,但丝毫没有减弱我们上课的热情,阻挡我们学习地脚步。

案例反思

这节课中出现了意外,我及时对自己原来的教学设计做了比较大的调整,最后不但化解了热闹哄哄地局面,而且还取得地意想不到地精彩结果,我认为我在处理这节课的意外事件时,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首先,通过这个事件,我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这许多不确定地因素。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地参与者,教师和学生都使完整的生命个体,使要求个体、自我表达和价值实现地行为和思想主体,在环境地刺激下,他们可能会产生思维变换、心态逆转和情绪波动。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并不是一种机械的按照预先确定地模式展开的过程,必须具备冷静理智,教师必须具备冷静机智地自制力、灵活机智的解惑力、随即联系地变通力,才能根据课堂的实际运行情况,对教学的目标、过程、方式等进行及时的调整,既要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的程度,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体验地变化,充分调整一切可变和可动的因素生成,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在教学中善于因势利导,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以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上新课前,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学英语的环境,使他们更快地进入情境,

不妨播放一些旋律比较优美的歌曲,例如SayYouSayMe;SunIsRising;等等。这些原汁原味的英文歌曲,不论学生是否会唱,都能使他们受到感染,充分享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很自然地融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当然,我们可以有很多种处理方式。是避而不见、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还是不顾学生的身心感受,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而严厉地加以批评?于是,我选择了课例中地做法,及时、合理地对课堂中地意外事件做出反应,以此为契机,使原本看似不和谐地小插曲仍能为课堂所用,在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地同时获得了更多地惊喜。

记得钟启泉教授说过:“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力求把抽象的知识以具体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拉近英语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英语就在自己身边。

其次,教师要比较冷静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找出原因所在。并且从学生的自身经验为出发点,及时调整原来的话题内容,使之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可扮演交际合作者的角色,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经常与学生进行英语交际,关心学生,如在教学准备前,每节课利用几分钟与学生用英语互相问候,就用所学的英语语言材料进行交际,可以搭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在友好的气氛中提高英语交际水平。真正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和理解学生,当他们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时,能及时调整学习内容,当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地时候,就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再次,我还很重视倾听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达到了师生之间真诚互动及效果。正如Unit13话题 “feeling”教学活动,他们利用周边环境,把自己真实想法都说出来,就脱口而出以下语言:

S1: Heavy smoke makes me tense.

S2:Heavy smoke makes me cry.

S3:Heavy smoke makes me sick.

S4:Heavy smoke makes me cough等等,也达到这节课教学目标和重点语言结构“make+sb.+adjective”与“make+sb.+infinitive”相一致。因此,热爱学生的情感,不但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机智赖以生长的土壤。

此外,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是正常的。所以,当面对无法避免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在课堂出现意外的时候要及时调整,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是课堂上的习得。而课堂上的人际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效果。普遍存在着这一种现象,如果某学生不喜欢某教师,他会对教师产生心理对抗,上该教师的课也会漫不经心或捣乱,其该科目的成绩也难以有好的效果。英语教师应该热爱学生,认真的传授,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合作关系。

课堂教学是一首流动的诗,随时都会有不确定的因素带来新的生成音符。灵动的教育机智,会奏出精彩的乐章;生硬的教育机智,则可能会弹出“杂音”乃至“噪音”。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智商,还具有较高的情商。因此,教师平常只有加强学习,在教学中多实践、多探索、多总结,善做课堂教学的“有心人”,持之以恒,才能够使自己教育机智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参考文献

[1] 沈倩.“开发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3).

[2] 何芳,吴艳玲,樊莹.中课堂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

第3篇:智慧教育方法范文

一、福建交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福建省经过“十一五”的努力和发展,围绕交通“三大建设”统筹规划,持续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基本履盖了交通建设、生产、管理的各个领域,初步形成了“一基础、一中心、两体系、四领域”为主要特征的福建交通运输综合信息平台总体架构,即:建设一个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一个全省交通数据中心,完善安全和发展环境二个保障体系,重点开展电子政务、智能交通、物流服务和公众服务四大领域的应用,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科教处林元洪副处长提出,“以信息化带动交通运输现代化,是一项事关海西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十二五”期间,福建提出推进海西“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交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被提上日程。在《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重点构建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交通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港口综合信息服务、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及交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五大体系。初步建成形成全面打造以“协同共享、智慧感知、安全诚信、绿色节能、便捷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交通运输信息化新局面,初步建成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助推“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随着福厦、龙厦高铁的开通及泉州“二次创业”,带动了福厦一带沿海经济发展。福厦高速公路的扩容造就了道路变得更加宽畅、交通越来越便利。在道路交通建设的同时,沿路安装闭路监控,公路、铁路分别建立起了道路交通中心调度指挥网,达到灵活监控、高效调度运输工具。

二、目前信息化下交通保障组织指挥存在问题

1、信息化下运输队伍的招工用工难:就笔者所在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是国有大型交通运输一级企业。主要从事长、短途道路旅客运输、城市出租车,城市公交营运。其中拥有客车1647辆、出租车650辆、旅游客车29辆,公交车86辆、货车17辆。公司坚持科技强安,花费700多万元建立GPS监控管理平台和客服中心,同时为公司客车2500多部营运车安装GPS车载终端,并将车辆运营途中过程进行24小时动态监控,及时跟踪车辆运行。目前驾驶员人数达2500 人,由于驾驶人员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普遍较低,所以驾驶队伍流动性非常大,社会上普遍呈现招工用工难问题。在GPS监控中心,只有6 人管理,待遇也较低,队伍流动性较大,这给企业安全稳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因素。

2、信息化下交通战备运输队伍演练较少,应急能力不强。在福建省交通厅的组织指挥下,2008年8月笔者所在公司派出2部欧Ⅲ型环保车辆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应急保障车辆运输任务。同年10月,在泉州市人民政府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福建泉州举行第六届农运会的运输保障任务。2011年10月18日深夜,安溪路段漳平至泉州铁路发生火车脱轨,致大批旅客滞留,在泉州市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下,紧急调派我司20部公交车,成功参与在抢险救灾,安全疏散旅客 800多人。虽有几次政府指令性任务,但驾驶队伍因缺乏对交通战备的重要性认识,驾驶队伍和指挥人员参加交通战备紧急运输演练时间少,导致经验不足。历年中国人有种传统思想,常抱着“火来水挡”、“将来兵挡”,搞搞突击和应付形式。没有提早谋划,组织队伍培训,应急能力就相对较差。甚至有的行业或部门没有动态建立交通战备运输队伍,如有突发事件就不能及时到位,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3、交通运输行业部门信息化平台建立不完善、协同指挥力不强。

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交通工具的投入,形成了公路有汽车客运、铁路有火车,海上有客轮、航空有飞机为一体的交通网络,给市民出行交通带来极大便利。但海陆空三大运输部门常常为经营之道,各自为阵,行业部门相互协调较少,缺泛统一指挥力量。同时,在信息化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比如“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它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在人员监控管理、调度等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

三、探索信息化下交通组织指挥的方法与手段

在交通运输行业广泛深入应用信息技术,是促进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提高运输效率的有效手段,是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公众信息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的有力支撑。笔者认为主要方法手段如下: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为了让驾驶队伍明确交通战备物质运输的重要性,交战备部门要大力宣传,一年组织一次队伍学习,通过印宣传品、电视教育、手机短信等方式加大宣传,明确任务,统一思想,提高对交通战备运输意义的认识。

2、加强基础和队伍建设,制定有效方案,适时组织演练

一是加强交通战备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基本建设中,要深入贯彻落实国防要求工作,修建完善了战备设施,增强了交通的国防运用潜力和公路战备能力。

二是做好了交通战备物资储备工作。储备部分车辆、交通抢修工具、器材等战备物资,为应急保障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三是组建了交通专业保障队伍。根据交通队伍实际情况,组建了道桥抢修分队、交通运输保障分队、海上运输保障分队、码头装卸载保障分队等交通专业保障队伍,要具备了一定的战时交通保障骨干力量和突击力量。笔者的公司有退伍军人,但年龄老化。目前,公司有一支2000多人的驾驶队伍,其中有一批公营者驾驶员工作责任心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我们每年不定期召开驾驶人承包经营者座谈会,每逢“八一”召开退伍军人座谈会,邀请部队官兵联欢、进军营慰问人民子弟兵,以军民共建方式加强交流,增进彼此友谊,达到民拥军、军爱民,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环境。

四是开展交通实力调查统计。每年都对交通线路、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勘察,对所属单位专业战备分队人员数量、运载工具等进行实力统计,为摸清交通动员潜力积累了一定的资料。

五是及时拟制和修订战时交通保障计划。每年根据交通队伍人动、装备调整、担负任务及交通路线调整等情况及时拟制和修订交通应急保障计划和有关的保障方案,为快速动员交通准备提供有力保障。

六是参加军事演练和训练。要通过参加军队、民兵演习,组织所属交通专业分队开展了交通运输保障工作,为全面开展交通动员提供了一些经验;同时,还结合防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组织道桥抢修队伍进行公路、桥梁抢修实战演练,并在完成任务中注意完善交通保障程序、方法和措施,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和检验交通专业保障队伍的快速动员反应能力和应对各种情况的综合处置能力。

3、建立交通运输队伍动态信息库,加强人文关怀。

因交通运输队伍流动性强,为了稳定队伍,企业应从工资待遇、家庭生活、子女就学等方面入手,通过提高福利待遇、建立驾驶员之家、关照职工生活,帮助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为其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觉企业和社会的温暖,更好地为城市服务,为社会作贡献。交战办把驾驶队伍的个人通讯建立动态信息库,建立手机短信平台,不定期发送信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防交战备等信息。

第4篇:智慧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方法 精神力量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教育要取得实效就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主要有:理论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实践教育法、疏导教育法、咨询辅导法和自我教育法

理论教育法

理论教育法是指教育者在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以确立受教育者的正确价值观为目标,以语言为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事实和科学价值理论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教育的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分清善恶、提高价值判断能力。这种教育方法注重向受教育者进行正面教育,科学说理,从提高价值认识入手,教育人、说服人、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解决受教育者的价值认同问题时,说理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发扬民主,开展热烈讨论、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运用理论教育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教育者只有以诚恳的态度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对受教育者实施有效的理论教育。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实地访问、问卷调查、讨论和谈话,借助耐心的言语引导,认真倾听受教育者的心愿和呼声,并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准确判断受教育者的价值认识,对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形成的过程及消极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理论教育方案。其次,要重视细致的说理教育。细致的说理教育是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合理的说理教育方案进行的。这种说理教育包括侧重理论的正面说理教育和通过实践开展说理教育两个部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有时是两部分互相结合、同步进行,有时是通过一部分为主、另一部分为辅来进行。侧重理论的正面说理教育是通过理论灌输来完成的。灌输是说理教育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常用的侧重理论的说理教育方式有:理论学习、理论培训、讲授讲解、理论研讨和大众宣传等。侧重实践的说理教育方式主要有:劳动、社会服务、社会考察等。最后,要注重说理教育效果检查。教育者要经常对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情况进行回访,在回访的过程中,检查受教育者的价值认同情况,深化他们的价值认识。理论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受教育者思考、挖掘实际问题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新的思想问题要及时引导纠正;发现认识深刻的、教育效果好的要给予表扬,以鼓励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典型教育法

典型教育法是指用典型的人或事来启发、教育人们,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树立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典型教育法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种生动而有效的方法,它对于提高受教育者的价值认识、确立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起着重要的促进和导向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好榜样、好典型可以引导受教育者,激励和鞭策受教育者努力进取。树榜样、立典型,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榜样的鼓舞和感染下见贤思齐,充分调动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由抽象变得更加具体,从而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教育的典型,既指具体的人和事,也包括文字符号、信息、图像、艺术形象、语言描述等。典型应该具有可学性、易辨识、有吸引力、可信任等基本特征。运用典型教育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实事求是地选择、宣传典型。典型的力量首先在于真实。以“高大全”的标准塑造出的英雄人物往往游离于人们现实生活之外,从思想到行动上很难引起人们的普遍认同,也起不到正面教育的作用。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树立和宣传的典型,其事迹一定要先进而又真实,切忌任意拔高和添枝加叶。

其次,要准确把握典型教育的具体形式。典型教育有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典型教育两种,进行正面典型教育,应选择能体现或代表先进、正确思想的典型,使人们在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感染下受到激励和鼓舞,使人们在自觉地学习和仿效过程中接受先进的价值观念和科学的价值标准。运用反面典型开展教育时,要选择那些思想落后、消极影响较大的典型,要让受教育者识别、判断反面典型,认识到反面典型的错误及造成错误的原因,要引导受教育者分析反面典型,帮助受教育者自觉抵制反面典型的消极影响,提高受教育者接受正面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要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开展典型教育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典型教育应该主动适应这些变化,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操作方式和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手机、网络等大众媒介宣传典型,采用多媒体技术塑造、呈现生动的典型形象,强化典型示范的效果。

实践教育法

实践教育法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组织、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价值认知、价值选择、价值判断能力的方法。实践活动是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价值判断能力。实践锻炼的过程就是受教育者把价值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检验理论,学会明辨是非、善恶和美丑,从而提高价值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二是有利于形成和巩固良好的价值判断和行为习惯。一个人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要经过反复的实践锻炼才能形成和巩固,而且它最终要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体现。三是有利于强化教育效果。社会实践活动创设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实条件,受教育者在与人交往互动的过程中,把已经形成的价值认识和价值判断逐步转化为自己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立场和方法,推动情感和意志活动,促进知行转化,进一步强化和巩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果。运用实践教育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采用适当的实践锻炼方式。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学历、职业、思想特点和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来确定实践锻炼的方式。如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来研究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和社会服务活动,引导人们掌握社会价值规范,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组织勤工俭学、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培养人们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优秀的劳动品质。其次,实践锻炼要持之以恒。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把实践锻炼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常性活动,才能使其在不断反复的实践锻炼中提高价值认识,形成价值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最后,要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教育基地是实践锻炼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能保障实践锻炼的系统化、制度化、经常化,可以保证社会实践主客体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能够避免实践活动的“走马观花”和“蜻蜓点水”。

疏导教育法

疏导教育法是指教育者广开言路,让受教育者敞开思想,把各自的意见和观点都充分表达出来,然后对这些不同的思想和言论进行引导、开通、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将受教育者的思想引向健康、正确的轨道的教育方法。疏导教育法应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是指教育者对人们做深入细致的疏导教育,既不堵塞言路,又能引导他们去解决价值认识中的问题,从而帮助他们提高价值观念。疏,即疏通;导,即引导。疏与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疏通是引导的基础,没有疏通,人们的认识就不能彻底敞开,就不能正确地加以引导。引导是疏导的目的,不引导,各种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可能会放任自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所以运用疏导的方法,一是因为教育者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对受教育者采取正面的价值观教育,大多是通过理论灌输来完成。但是,只有理论灌输还不够,只有做好人的价值认识的疏导工作,才能使受教育者采取积极的态度,自觉自愿地接受理论灌输。二是疏导教育通过循循善诱来展开,能够有效解决人们的在价值观方面的根本问题,有针对性地从情感方面入手来影响受教育者自觉转变价值观念。

运用疏导教育法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好分导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解决人们的价值认识和价值观念问题可采用分步而导、分散而导和分头而导的方法。分步而导是教育者按照轻重缓急,有步骤地对人们的价值认识和价值观念进行教育引导。分散而导是教育者将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自发群体、落后群体等共同存在的主要价值认识问题进行分散,逐个进行教育引导,集中教育力量突破教育重点,以取得整体教育的效果。分头而导是核心价值观教育者集中各种教育资源针对受教育者突出而严重的价值认识问题,分别进行教育引导。其次,要做好利导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真正解决人们的价值认识和价值观念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和切实掌握人们价值认识的规律和发展趋势,顺乎社会发展的潮流,充分利用教育的有利条件,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自身的积极性,克服不利因素,引导和推动受教育者的价值认识和价值观念朝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最后,做好引导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应该注意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激发受教育者积极思考,提高其接受教育的自觉性。教育者要提出与教育目的相符合的问题,启发受教育者运用正确的价值理论进行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展热烈的讨论和辩论,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咨询辅导法

咨询辅导法,是指教育者运用有关理论和咨询、指导的专门技术,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启发、帮助和引导的方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社会存在形式呈现多样化,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色彩更加鲜明。在这种新形势下,人们不但面临着个人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也面临着适应社会环境,进行正确人生抉择的困难,还会经常遭受精神苦闷、心理震荡等痛苦,咨询辅导能帮助人们走出困惑、适应社会、顺利发展。咨询辅导法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咨询、职业指导、教育与学习辅导、婚姻家庭问题咨询、人际关系辅导等方面。运用这一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者要掌握咨询者的材料。教育者要充分了解咨询者的基本情况,可以通过先填表或由咨询人员提问后填表,还要弄清咨询者的心理或思想问题,准确把握咨询者存在问题的症结及前来咨询的目的。其次,系统思考、认真分析。在掌握咨询者基本材料的基础上,教育者要进行系统思考和详尽分析,提出咨询方案,并根据咨询者的实际情况,对咨询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再次,引导帮助咨询者。咨询辅导方案选定后,教育者要劝导帮助咨询者,科学有效实施方案,向咨询者提供信息、传授知识、解答疑难,使其端正认识,并根据咨询者的思想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校正和引导措施。最后,巩固和扩大咨询成果。咨询者在经过咨询辅导和劝导帮助后,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这并不是咨询过程的终结。教育者要定期检查巩固,以了解咨询的效果,要搞好追踪研究,通过座谈、访问等形式,了解情况,反馈信息,巩固并扩大咨询成果。

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按照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自我修养、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科学理论、正确价值观念,提高自己价值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的方法。自我教育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受教育者有了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就能更自觉、更主动、更有效地参与教育活动,从而保证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自我教育分为集体自我教育和个体自我教育。集体自我教育是指在一个集体内部,通过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让人们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方式,其包括讨论会、评比竞赛、辩论会、演讲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个体自我教育是通过受教育者自我总结、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等方式提高自我修养的方法,它包括反思、自学、反省、自律、自制等形式。运用自我教育法并不是教育者放弃责任,而是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和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充分体现。

运用这一方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充分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动机。动机源于个人的需要和追求,支配个体行为,只有充分的自我教育的动机,才会产生积极的自我教育行为。所以,教育者要善于发掘和引导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帮助其形成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指向的动机系统,为自我教育建立不竭的动力源泉。其次,要积极营造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读书活动、评比竞赛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为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最后,要把集体自我教育和个体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教育者要注重集体的组织建设和集体凝聚力建设,形成健康、进取、和谐的群体生活氛围,使集体的教育作用不断增强。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使每个成员在集体活动中受到陶冶、感染。另外,教育者应该注意在集体生活和集体活动中引导个体自我教育,帮助人们在与他人交流互动中明确自我修养的目标与方法,自觉控制、调整自己的行为,形成合乎公众利益和社会普遍规范的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5篇:智慧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韩国语;词汇教学

一、高职高专韩国语专业发展情况

1.招生情况

近年来,我国整体高考生源大幅度减少,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大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计划,本科院校尚且无法完成招生计划,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更是难上加难,专科的录取分数线甚至一度降到180分。“供”与“求”比例的严重失衡,使大批高职高专院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源危机。

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如此,那么韩国语专业的招生发展情况又如何呢?中韩两国自1984年建交以来,中国各个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设立了韩国语专业,为培养大批中韩交流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学校设立韩国语专业完全是“随大流”、盲目跟风,看到哪个专业招生好就设置哪个专业,缺乏自身的品牌亮点和教学特色,以至于新上专业缺乏持久发展的动力,来得快去得也快。

2.就业情况

韩国语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毕业生可在教育、旅游、经贸、外事、企业、新闻出版机构、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教学、导游、翻译、文秘、销售代表、管理、研究等多方面的工作。近年来,随着韩国语专业从“热门”到逐渐遇冷,韩国语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也大幅度削减。随着2015年6月1日中韩两国自贸协定的签署,中韩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对韩国语人才的需求量也势必大幅增加,就这个意义上说,韩国语专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3.学生情况

高职高专的在校生,基本上都是“90后”。很多学生都是忠实的追星族,喜欢看韩剧,对韩国文化充满了好奇心。但同时他们也往往容易三分钟热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觉得枯燥乏味,对自己丧失信心,从而一蹶不振。另外,生源数量的下降也影响到了高职高专的生源质量,很多学生的高考分数不高,对外语的学习更是理不清头绪,也提高了高职高专韩国语词汇教学的难度。

二、高职高专韩国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韩国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词汇教学,仅仅强调词汇的字面意思,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法的阐释上,忽略单词在实际运用中的意义。很多教师在讲解词汇时,往往只是孤立地讲词,把字面意思告诉学生,然后举个例子造句,一个词汇就讲完了。一堂课中将大量的词汇灌输给学生,缺乏有效的分类和讲解,系统性不强,很多学生学了下一个单词,就将上一个单词抛到脑后。词汇与词汇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学完后又没有及时重复复习,很多学生对词汇的吸收效果不理想,难以做到真正的知识输入与输出。

另外,大部分高职高专的韩国语教学还是遵循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课堂上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缺乏趣味性。这样死板的教学模式不仅与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初衷相违背,也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很多课堂变成了教师的“自说自话”,丧失了课堂的主动权。

此外,高职高专的大部分韩国语专业老师毕业于本科院校,很多人虽然在任教后考取了相应的在职研究生,但由于授课任务繁重、家庭事务等多方面原因很难接受系统的研究生教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个人能力的提高,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2.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学生在学习词汇时仅仅是了解其字面意思,对其在实际运用中的情况缺乏有效的认知。例如很多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去翻词典,查到意思后也仅仅只是将其记在课本中,而不再深入研究其用法和具体的语境语义。对词汇的一知半解,影响了学生对单词的掌握和运用。一个学期下来,课本上的内容学了不少,但真正记在心里、能够熟练表达运用的,却寥寥无几。

对词汇学习的方法掌握不当,也影响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挥。在TOPIK考试以及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中,很多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就束手无策,这些都是由于平时的词汇学习中过分依赖老师讲解和词典所造成的。其实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单词虽然没有接触过,但是完全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有效的猜测和判断。而对词义的过分重视恰恰使得很多学生忽视了这种有效的猜测与判断,从而影响了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做题效果大打折扣。

只重词义,忽略词汇的褒贬色彩,还会造成另外一个非常可笑的后果。很多学生对某个单词的意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将褒义的词汇用作贬义色彩,将贬义的词汇错当作褒义词来造句,写出的文章往往词不达意,很难准确传达意思,表达观点。

3.考评方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高专的教学改革虽然搞的轰轰烈烈,提出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各种新型考评方式,但不可否认很多院校的考试方式仍然停留在以笔试、卷面成绩为准的层面上,所谓的实践分数往往很大程度上只是摆设。这就造成了学生普遍存在仅凭考前的突击学习就可以通过考试的侥幸心理,忽视平时的知识积累和巩固。在这种考试指向型风气的带动下,学生很难真正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4.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语言学习培养的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善于沟通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也是定位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但在实际的韩国语词汇教学中,却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脱离实际应用的范畴,仅仅停留在单纯语言学习的层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比较落后,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制定新的培养模式。虽然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各个不同的方向开设经贸、导游、民俗等专业课程,但由于与实际运用缺乏相关的联系,很多内容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如经贸韩国语等课程,虽然老师在一个学期的课堂时间中反复强调对外贸易的操作流程,但在期末考试中还是有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离岸价格”、“到岸价格”这两个基本词汇都分不清楚。

5.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不足

韩国语作为一门语言,最有效的学习当然是在具体的实践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锻炼语言的输出能力。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因自身条件、地域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与韩国企业、大型跨国公司的无缝对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韩国语词汇的掌握和运用。要知道,课堂学习只是敲门砖,真正能够熟练运用韩国语、提升语言实力的关键恰恰在于校外实习实践。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理解单词,仅仅是因为欠缺具体的语言环境。尤其是像导游、外贸这些对专业性词汇要求较高的行业更是如此,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口干舌燥,效果反而不如学生深入实践基地切身体验来的更有效果。

三、提升高职高专韩国语词汇教学效果的对策

1.提高教师素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词汇教学中,教师是授课的中心,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被调动。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素质的培训,多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国家级、省级、院级教学比赛和师资培训,提高自身教学基本功,改变那种认为“教师只是负责教,记单词是学生自己的事”的传统观念,探索语境教学、情感教学、系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无趣的课堂用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往往对枯燥的韩国语单词提不起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与学生玩bingo游戏的方法来巩固和复习单词,并对优胜者进行适当地奖励。通过这个小游戏,学生们不仅复习了单词,还放松了自己,在娱乐中达到了学习巩固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词汇的特点进行系统性、归类性的教学,对于学生掌握词汇也很有帮助。

2.创设真实的交际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词汇学习才会事半功倍。任何语言,词汇的记忆都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而人的记忆又是有限的,已经记住的词汇,如果日后不再回顾复习,也会很快遗忘。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要根据记忆的遗忘规律,适时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运用联想记忆、图像结合记忆等方法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做到词汇的内化与吸收。此外,鼓励学生去“韩语角”和在韩国网站进行网上聊天等也是很好的词汇练习方式。

3.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单一的考评模式,容易让很多学生觉得即使平时不努力,考前突击也可以得高分,继而在平时的学习中态度涣散,缺乏动力。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将学生在平时课堂中的表现情况、课后的学习情况以及校外的实习实践情况都纳入考核之中,切实地开展实施,让学生放弃考前突击的钻空子思想,扎扎实实地进行词汇的积累。

4.学校层面对策

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还应该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多为教师创造培训机会,提升教师素质。

参考文献:

第6篇:智慧教育方法范文

智慧教育是信息化与教育融合发展的高级阶段,旨在综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现有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包括不限于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科研和智慧服务),缓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促进教育模式的创新,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氛围,培养现代的智慧型人才。

智慧教育代表了未来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方向,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刘延东副总理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致辞,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更加重视教育信息化在突破时空限制、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作用和地位,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共建共享。

二、“智慧教育”的建设目标

智慧教育的最终目标,不外乎是使教育的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老师教、学生学的效率最大化。具体来说可以理解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学生学习、学校管理和教学能力的融合,即做到“四融合”:

教学内容融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单一的以文本表示知识的形式,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借鉴当前比较流行的翻转式课堂、微课程、MOOC等在线学习模式,建设一套与学科内容紧密融合的教学课件和案例。

学生学习融合: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资源配置、教学过程优化和学习效果评价等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式的学习。

教学能力融合:教师通过调用全市、全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最新教育技术服务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理念、能力和水平,推进大数据采集和分析运用,推动教师备课、教学、辅导、评价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学校管理融合:建设和完善市、区、校三级教育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对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进行统筹管理,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的融合,为学生培养、学校管理提供全面支撑,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

三、“智慧教育”的建设内容

(一)教育云平台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它把信息资源(服务器、存储器、宽带)、数据、应用作为服务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把大量的计算资源组成资源池,为用户动态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一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正筹划建设独立的信息中心、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和开发各类应用等,以中等规模城市为例,一个城市中小学近100所,按照每个学校投资20万元(按照最低限度)建设信息中心计算,累计投资将超过2000万元。然而,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以及应用软件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虽有个别差异,但利用共享平台可以方便进行应用的个性化定义,以满足各校需要。可见,建立教育云平台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需求。

(二)智能课堂平台

智能课堂平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传统教学课堂的智能化和网上虚拟课堂(或称网上学习社区)。对传统教学课堂和以电子白板为工具的教学课堂进行全面改造,实现现有课堂与信息化技术的紧密融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在教学内容、展示方式、互动方式进行全面改革,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个性化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

(三)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以电子课本为核心,集成自助式学习管理、自助考试管理、师生互动管理、学生定位管理、紧急求助管理、学生家长互动管理等多项功能,是改变学生目前带课本上学、盲目购买参考书、抄写课堂作业、完成家庭作业等方式的重要设备。该平台以教育云为基础,以智能终端(计算机、移动终端等)为学习手段,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和教育资源进行课后学习、作业等工作。

(四)教师智能工作平台

整合白板系统、学校管理系统、电子书包、虚拟课堂等,为教师提供一个集成教学、管理、自我提高的平台。该平台是一个智能备课、学习、工作平台,构成中小学教师的智能环境,能同学校数字校园系统、白板系统、教学资源库进行无缝连接,制作课件,调用全市、区、学校的课件、案例等相关资料,也可以调用学校对教学情况的评价,调用所在班级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师有针对性的备课提供支撑。也可进行试卷评阅、与学生、领导、家长互动。

(五)网上学习社区(个人终生学习平台)

建立网上学习社区,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社会个人之间按需组成学习社区,而网络学习社区管理者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料、课件、参考文献供社区共享(分有偿和无偿两类),社区管理者与教育管理部门对网络学习社区实施共同监督和管理。

网上学习社区集成智能课堂平台、学生智能学习平台、教师智能工作平台,增加个人终生学习管理相关功能, 加入学习网上社区申请、建立个人终生学习档案,定制学习计划,接受终生学习管理系统的推送服务等功能。

(六)校园智能综合管理平台

在校园数字安全管理的基础之上,增加学生轨迹跟踪管理,学生一卡通管理,支持学生活动家长调看,教师工作业绩数据挖掘,学生学习效果综合评价、学生行为综合评价等功能。并实现与智慧城市的相关系统互联互通,如同人口数据管理系统、个人电子病历管理、社会保障系统、就业管理系统等数据共享。

四、建设要点

(一)物联网建设智能化教学

智慧教育环境的构建在智慧教育中尤为关键。即利用物联网、云技术建立新的课堂环境,对传统课堂和虚拟实验进行拓展,如利用智能标签识别需要学习的对象,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调整学习内容。建立泛在学习环境,在空间上和交互环节上,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增强学生的体验。如上地理课,可以利用空间信息平台,进入相应的地理环境,让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三网融合全面整合教育资源

三网融合进入校园,整合校园内现有的教育信息资源,开拓新的用途是智慧教育第二个关键。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在原有的视频网基础上采用数字技术改造,使其适应于IP网络。通过改造电视网络或终端,与电信网、互联网重新组成一个新的系统。新网络可以承载更多的业务、实现更多的功能,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上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得到最前沿的知识、技术,为学生、终身学习者提供多种便利的学习环境。

(三)无线网络与3G/4G技术创造普适学习模式

利用市政府即将建设完成的覆盖全城无线网,建立普适学习环境。普适学习环境是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提供给学习者持续而合适的学习资讯。普适学习的主要特征是永久性,易于获取,即时性,交互性,教学活动真实性,适应性,协作性。普适学习环境是多维度的,能提供视、听、读,以及紧密结合,让学习者对知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超脱传统的学习情境,给予更广阔深远的思考,在知识的广阔性、系统性、及时获得性等方面提供全面支撑,从而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无线网络与3G/4G技术实现校园的全覆盖,实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学习、讨论、研究,一种新的学校模式、新的课堂模式,新的师生关系将呈现在各个校园。

(四)教育云构建新的办学模式

第7篇:智慧教育方法范文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中职教育主要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各类型应用人才的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也偏向于使用方法和技术方面的教学,以便毕业生能够胜任特定岗位的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成绩不是特别理想的初中生往往选择放弃高中学习,而是直接转入这类中职院校进行技能学习,以便顺利获得毕业后的工作。然而,一些中职院校的毕业生目前也容易遇到求职不顺利的问题,或者是入职之后发现自己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工作十分吃力。从这个角度来反思中职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在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和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我国中职教育最早是从前苏联引进的,早期的中职教育将侧重点放在了传授具体的知识性内容上,而较少关注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之后,这一现象有所改观,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中职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仍然没有明显的增强。从这个角度来看,中职教育同高等院校相比就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再加之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育改革和教育实施困难重重。从生源角度来看,中职教育面向的学生大多数基础较差或是学习态度不佳,对于财务会计这种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来说,还是显得较为吃力。

 

二、改进中职教育“财务会计”教学方法的对策

 

(一)进一步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职学校在财务会计教学方面,也应当与时俱进,敢于打破过去较为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互动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客观来看,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较为复杂,专业难度较高,应用能力较强,教师可以根据上述特点,在这门学科教学中采取更加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比如,在教授财务会计课程中教材购买费用的方面,可以将复杂的课程设计得更加生动,以免学生对复杂的课程望而生畏,因此教师可以编制一些更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兴趣度。在讲授商店、超市采购类问题的时候,可以将其设计为能够应用于财务会计教学目标的问题,以便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并十分容易记忆。

 

(二)建立健全成绩考察制度

 

成绩考察制度的确立对中职财务会计教学方法的开展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中职学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方面,还要重视通过建立健全成绩考察制度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和态度。通过公开透明的成绩考核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反应出中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真实专业水平,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学习心态。中职财务会计教学应该深入挖掘课程的内涵与外延,从财务会计学科实用性较强的特点,将对学生的成绩考察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大部分,这样能够较为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真实知识掌握度。同时,期末成绩中还应当充分考虑课堂表现部分,一来能够对学生们的课程纪律涣散问题进行制约,同时也能够有效防止片面考察期末成绩而带来的片面性。比如,可以考虑将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社会实践成绩,均按照一定的比例设计,最终构成学生财务会计课程的最终成绩。这样一来,学生们想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同时兼顾三方面的内容才可以,多维度评价学生的方式也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学好财务会计这门难度较大的课程。

 

(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要想中职财务会计教学及人才培养取得预想的效果,就必须重视加强中职学校师资力量的配备。唯有财务会计领域的师资力量得到强化,才能够真正组建起一直专业水平过硬的高素质财务会计教师队伍。鉴于此,中职学校要从建设层面来重点打造财务会计学科领域的师资队伍,不仅要在专业知识方面进一步强化,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广泛应用成功经验,摒弃日常教学中的糟粕,全方位入手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力争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较高、专业道德高尚的专业财务会计教师人才队伍。在组建过程中,中职学校的视野要开放,不要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还可以通过同企业解除并积极寻找优秀的人才来学校任教或者开设讲座,进一步丰富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更多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契合。与此同时,中职学校的教师也要树立起主观能动性,积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抓住时代机遇,为中职学院的财务会计教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教育的财务会计人才培养流程中,教师要具备能够发现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策略。只有从事中职教育的学校从根本上认识到为社会培养财务会计人才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推动财务会计这一专业优势地位的凸显和可持续性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也在不断健全,整个社会对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大,中职学校应当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树立先进、科学的财务会计人才培养观念,并形成与之配套的系列理论、实践措施,共同推动财务会计实际教学的健康发展。

第8篇:智慧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研究的水平和层次也不断得到提升。然而,作为工具手段的教育研究方法却仍处于落后水平,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理论方法仍占多数,定性定量相结合方法虽日益被重视但仍占少数,相比于西方尤其美国的多种多样、多元跨学科研究有很大差距。本文对二十一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领域进行文献分析,从期刊文献的角度了解了我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以发现不足,寻求改进。

一、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方法研究的历史回顾

纵观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重视教育实验研究,到强调教育行动研究,最后在二十一世纪初提倡教育研究“范式”的争论中质的研究方法被引入了教育研究。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被研究者所关注,如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分类及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结合、混合范式等问题。教育研究方法不断从经验走向理论,从单纯定性走向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1]。调查研究和实验也有了较好的发展,建立了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体系,对这门学科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成果。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教育研究方法”为精确提名或关键词能搜索到有关教育研究方法论文127篇,其中2000年到2008年的论文103篇。下面对全部论文进行分系比较。

1.时间

在2000年3月到2010年3月10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内收录的有关教育研究方法的论文篇数总趋势是增加的,并且自2004年以来,研究者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兴趣一直较高。2005年到2010年间发表的论文数占二十一世纪以来总量的69%。

表1 教育研究方法论文年份分析

2.刊物

将论文分为教育类全国核心刊物、大学学报和其他三类期刊,可以分析出研究教育研究方法领域所发表的文章在全国核心刊物(根据2008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划分中占了1/3以上,层次较高。

表2 教育研究方法刊物分析

3.论文研究内容

对这103篇论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大致分为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分析内容比较类、教育研究方法及方法论的探讨、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教育研究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反思总结、教育研究方法创新、教育研究方法的价值意义和其他一些内容。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基于二十一世纪初的关于教育研究方法范式和方法论的争论的激烈及研究者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实践应用的关注,所中一半以上是关于这两个问题;第二,关注教育研究方法的中外分析、内容比较及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文献综述的研究者多于1/4以上,而这几方面均有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取得了一定成果。

表3 教育研究方法论文内容分析

二、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作出定义。众所周知,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的开放系统,因此,作为工具手段的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种形态。如文献法、数模分析的方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历史方法、比较的方法等[2]。然而有关方法的分类似乎没有一个比较清楚、统一的标准,在这里,我姑且将它分为思辨的方法和实证的方法,思辨的方法多用于一些文献综述的论文中,而实证的方法包括定量、定性和混合研究。具体来说,定量研究包括:描述统计、经验和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独立卡方检验、结构方程模式等;定性研究方法有:访谈、重点小组讨论、观察法、文献内容分析等。同时定性定量相结合混和研究方法也越来越被重视[3]。基于上述分类,我们可以再看一下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会发现我国教育研究方法领域还存在着众多问题:

1.具体实践中存在方法单一的问题

从内容分析上来看思辨类的文献综述文章占10.68%,加上现状分析内容比较和实践问题反思总结、方法论探讨等定性研究文章更是占据了几乎全部研究结果,而定量研究、混合研究少之又少,定量中描述研究、试验研究等研究的文章几乎为零。实践问题反思总结更多的是一种经验性总结发现,相比于国外的教育研究方法领域,我国学者做的大多都是论辩、综述的文章,缺少拥有第一手资料、原始数据的实证性文章,研究方法单一[4]。

2.没有建立完整有特色的研究方式体系

在关于方法的探讨上,很多文章所出现的关键词,如混合方法研究、多学科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等都是一些“泊来词”。我国教育研究还处于学习借鉴阶段,在教育实践中,大多仍常用文献法、观察法等传统手段,并且,作为一个完整的研究方法的体系的三个层面:方法论、研究方式或者具体策略,在这103篇论文中都有涉及但并不系统深入,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有特色的体系结论。

3.教育研究方法论仍没有唤起教育界普遍重视

相比于国外教育,我国对方法论的研究仍然显得不够深入,追溯下来,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我国高校对教育学研究生的方法论教育不够重视。在对厦门大学高教所、华东师大高教所、华中科技大教科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四所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查[5]中发现,在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上,仅华中科技大教科院开设教育哲学选修课程,北大教育学院开设有教育研究方法论专题,其它两所院校均没有设置相关研究方法方面的课程。同样,我作为高等教育学硕士在学习过程中便发现了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我国“对研究方法与技术类课程重视不够、设置不多,其结果就使得学生对研究方法的知识知之不多,对研究所需要的具体技术掌握不够。势必导致在研究过程中正确使用研究方法与技术的能力欠缺”。[6]我国这样的研究者培养状况也必定导致教育研究方法的以上种种问题。

三、我国教育研究方法领域的展望

二十一世纪对科技、人才的重视必将引起教育的竞争和进步,教育研究方法也必定会随之得到长足的发展,在不断反省、批判,以及对传统或新兴教育研究方法理论的审视基础上,不断揭示出适合于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及基本特征,不断推进教育研究的发展,最终为教育的研究服务。从相关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1.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日益科学化

二十一世纪以来,教育研究中的经验化描述、单一化手段在逐步改变,研究者们在不断进行定性与思辨研究结构的优化,不断寻求定量与实证研究的加强,以及不断发展对于混合范式的研究[7]。从103篇论文中占到14.56%的关于现状分析内容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各类研究者在尝试使用更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包括用多媒体技术来收集资料,有几篇使用SPSS等软件来分析相关数据,用结构树的逻辑来阐述问题和从思辨实证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教育研究手段不断深入、具体,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2.教育研究方法论系统的深入探讨

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各个层面进行构建,突破以往大而泛的以为指导的认识,细致到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方法及教育研究中具体使用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层面,在103篇文章中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探讨、各种范式的争议到具体出现例如《叙事研究》这样的论文,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方法必定会不断细化,具有中国特色,方法论不断建立、填充和完善。

3.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首先,教育研究方法与多学科融合,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采用了其他学科的概念、视角和方法,如2000年发表于教育试验与研究的《从复杂科学视角反思教育研究方法》、2006年发表于江苏高教的《学科语境:教育研究方法的新视角――以“高等教育产业化”论为例》等核心刊物的高水平论文。其次,教育研究趋向多元,如实践取向、人本取向、系统取向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应用教育研究方法来审视各学科教育中的问题,在23篇关于实践问题反思总结的论文中涉及了数学、生物、医学、政治、教育技术等不同学科,以及教师、农民等不同人群的教育和社会、家庭的不同教育问题。再次,在具体方法上,各种方法在不断整合,定性定量混合研究研讨增多,展示出以多元的方法论去指导教育研究方法,促使我国教育研究的尽快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仍处于发展状态,任务还十分艰巨,然而它的意义却十分重大,其研究成果能使教育研究更加科学有效。目前我国这个领域虽存在着种种问题,但二十一世纪其研究前景必将出现一个科学化、系统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崔丽霞.二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研究,2001/06.

[2]丁洁.我国高等教育现行研究方法分析[J].高教探索,2005/04.

[3]曹如军.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与混合方法研究之比较――兼与田虎伟博士商榷[J],2008/04.

[4]潘懋元,刘小强.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进展与问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8.

[5]田虎伟.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04.

第9篇:智慧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改革;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顺口溜引导教学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该课程内容涵盖的范围比较广,需要理解的知识点多,内容的政策性强,学生较难掌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会计工作人员,所以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也越来越多,竞争压力增大。加之自2012年广西区对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题型进行改革,财经法规考试的题型在原有的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的基础上增加了案例分析题。总的来讲,题量大,考点多,难度加大,学生的通过率比较低。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这几年的实际教学,就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思考。

一、案例教学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论性强,比较枯燥,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低。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丰富,让学生在抽象、枯燥的理论中找到实际应用的衔接点,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兴趣。例如在讲解会计法律制度时可以举这样的一个案例。奥西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2010年度发生了以下事项:(1)1月21日,公司接到市财政局通知,市财政局要来公司检查会计工作情况。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某认为,公司作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不应受《会计法》的约束,财政部门无权来检查。(2)3月5日,公司会计科一名档案管理人员生病临时交接工作,胡某委托单位出纳员李某临时保管会计档案。(3)4月15日,公司从外地购买一批原材料,收到发票后,与实际支付款项进行核对时发现发票金额错误,经办人员在原始凭证上进行了更改,并加盖了自己的印章,作为报销凭证。(4)5月2日,公司会计科科长退休,公司决定任命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文秘工作的办公室副主任王某为会计科科长。(5)公司发现中期财务报告将出现150万元亏损,为取得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董事长授意王某将损益表进行调整,增加净利润200万元。根据上述材料让学生分析哪些情况属于违法?如果违法应该受到怎样的处罚?学生在思考、分析、讨论、辩论的过程中,开阔思路、思维互补、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这种互动的教学情境中学到相关的财经法规知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多媒体教学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内容一般比较枯燥和抽象,加之课程知识点多、考生考前辅导少,学生又多是初学者,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出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直观化,采用图、文、声、色、形、影等多种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法律知识世界,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知器官,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税收法律制度时,可以播放安全纳税系列动漫片,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动漫视频中学习相关的税法和遵守相关的法律制度安全纳税。另外,利用网络上开设的多媒体课堂,学生可以坐在宿舍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参与网络讨论,总结学习经验和借鉴别人的优秀观点,从而高效地达到学习目标。

三、互动式教学法

传统的关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教法多是讲授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大讲、特讲,学生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回去记住知识便可。而这样的教学方法,太过于注重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认真通读教材,熟悉教材,以导学案的形式,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先在课前自学教材,让学生在心中对教材知识点有一个明晰的轮廓,在课堂上,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分组发言、讨论,生生互动,然后再由老师进行讲授、答疑和纠错,实现师生互动。例如,在讲解到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政府采购当事人和政府采购方式,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来参加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最后做一个点评和总结。这样,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在分析处理问题时的能力。

四、顺口溜引导教学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比较复杂,学生比较难记住这么多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一些相关的内容,抓住其中的关键词,然后编成顺口溜,这样变枯燥为有趣,变复杂为简单,学生能快速理解和掌握,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汇票的绝对应记载事项为:(1)表明“汇票”的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3)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名称。(5)收款人名称。(6)出票日期。(7)出票人签章。可以编成顺口溜:出棋(出票日期)出章(出票人签章)作表样(表明“汇票”的字样);收付(收、付款人名称)金额(确定的金额)无所谓(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五、结语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学生进入会计领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为了让学生能掌握扎实的财经法规知识,在会计工作中能知法、懂法、遵法,同时为了让学生能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师应努力改善教学方法,通过应用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法和顺口溜引导教学法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伟.《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探讨[J].内江科技,

2011(2).

[2] 贺瑜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2013(8).

[3] 杨彩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堂教学方法探索[J].

企业导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