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冬瓜的管理技术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冬瓜;间作;玉米;栽培技术;湘北
中图分类号 S513;S6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042-01
湖南省安乡县位于洞庭湖区西北部,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棉花、水稻、油菜是安乡县传统作物,由于种植方法单一和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经济效益相对不高。为了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资源,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转变经营方式,推动农业生产向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安乡县官镇永安村应用冬瓜间作玉米产业化种植模式,并与企业实现农产品的无缝对接,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经济能效,冬瓜产量120 t/hm2,纯收入19 425元/hm2,玉米产量12 t/hm2,纯收入8 250元/hm2,冬瓜间作玉米纯收入达27 675元/hm2以上,提高了农民纯收入,走出了一条高效经济发展之路。
1 冬瓜间作玉米栽培模式
群体结构为1-1-3-1-1的模式,即2.2 m的厢宽,第1厢栽1行冬瓜,第2厢栽1行玉米,第3厢栽3行玉米,第4厢栽1行玉米,第5厢栽1行冬瓜,依此类推。具体种植模式见图1。
2 冬瓜栽培技术
2.1 选用优良品种
根据市场以及企业对原料的要求,同时考虑当地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土壤条件等方面的适用性,以及节省劳力的需要,选择早熟、抗病、耐热及耐寒性强的广东特大黑皮冬瓜品种。
2.2 冬瓜育苗技术
早冬瓜:在2月20日左右播种育苗,采用大拱棚套小拱棚地热加温软盘育秧,以提高出苗率及成苗率。①苗床准备。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地块作床址,先在地上铺好塑料薄膜和地热线,整齐摆好100孔营养钵,并均匀撒上苗襁褓基质。②播种。在播种前2~3 d,可将种子晒3~4 h,不能直接放在水泥地面上晒,以防损伤种子。每孔放入1粒种子,注意种子应平放。③覆土盖膜。播种后及时用苗襁褓基质中赠送的覆盖料盖种,洒水至基质湿透即可,搭好小拱棚并盖膜。
迟冬瓜:在4月10日左右播种育苗,采用泥团覆膜育苗。①苗床准备。选择地势较高、通风向阳的地块作苗床。②制作营养钵。选择肥沃,没有连作过冬瓜的泥土,每1 m3土中加入1包育苗宝,加水拌和后,用打钵器制钵,整齐摆放在苗床上。③播种。每个营养钵放1粒种子,注意种子应平放。④覆土盖膜。播种后及时用细土盖种,搭好小拱棚并盖膜。当苗床出苗50%时揭去底膜,苗床上严禁使用床草净或高效的复配除草剂[1-2]。
2.3 适时移栽
当冬瓜苗长至2~3叶时,即可移栽,早冬瓜一般在3月25日左右移栽,迟冬瓜一般在5月5日左右移栽,移栽3 600~3 750株/hm2左右,移栽后及时淋定根水。
冬瓜移栽之前,应先整好地开好厢沟、腰沟和围沟,喷施芽前除草剂,盖好黑地膜,然后直接在地膜上挖孔移栽冬瓜。早冬瓜还应搭好小拱棚,提高地温和拱棚内温度,防低温将苗冻伤,加快冬瓜生长,提早上市,当气温超过20 ℃时,白天应揭膜,晚上再盖膜,当冬瓜倒藤之后才能将薄膜移走(一般在栽后20~30 d)。
2.4 大田管理
2.4.1 重施基肥。整地时,施用磷肥600 kg/hm2、51%复合肥(17-17-17)150 kg/hm2、钾肥112.5 kg/hm2、氮肥375 kg/hm2、镁肥7.5 kg/hm2、铜肥15 kg/hm2和锌肥15 kg/hm2,注意磷钾复合肥是增加冬瓜重量的重要肥料,不能减少其施用量。
2.4.2 巧施追肥。每批冬瓜采摘前1周,追施尿素150~225 kg/hm2或51%复合肥300 kg/hm2。注意叶片有水时不能追施肥料,以免肥料撒施到冬瓜叶片上烧伤叶片。
2.4.3 除草。冬瓜地一般需要进行2次除草。第1次除草,覆膜前用丁草胺或乙草胺1 125~1 500 mL/hm2对水450 kg/hm2进行一次芽前除草。第2次除草,当草高出冬瓜苗时,用盖草能防除禾本科杂草[3]。
2.4.4 病虫防治。冬瓜应带药移栽,重点搞好蚜虫的防治。在7―9月重点做好斜纹夜蛾的防治,可用2.2%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 500~3 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1 500~2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2.5 适时采收
广东特大黑皮冬瓜1年可采收3次,当冬瓜表皮毛掉落、皮色加深和表皮变硬时,即可采收。
3 玉米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选择植株长势旺盛、抗病高产、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的美国201超甜玉米品种。
3.2 适时播种育苗
玉米在3月12日左右育苗,采用覆膜集中泥团育苗,可提高植株抗倒性,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具体方法:①苗床准备。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较好的田块。②制作营养钵。将泥土、棉花果蔬专用881肥料加水拌和后,用打钵器制钵,整齐放于苗床上。③播种。种子可不浸种,每个营养钵放1粒种籽。④覆土盖膜。播种后及时用细土盖种,搭好小拱棚并盖膜。
3.3 移栽
3月22日左右移栽玉米,栽植3.45万株/hm2左右。栽后用过磷酸钙750 kg/hm2和一定量的火土灰填实孔穴并浇水。秧龄期不能超过15 d,超龄钵土容易窜根,不利于玉米移栽后返青成活。
3.4 大田管理
3.4.1 施肥。玉米苗高20~30 cm时,用尿素75 kg/hm2撒施于植株周围10 cm处;玉米拔节期重施穗肥,追施尿素180 kg/hm2,以促进幼穗分化,促穗大粒多。
3.4.2 病虫草害的管理。在玉米四叶期,苗高约30 cm时进行1次化学除草,用50%锈去津3 kg/hm2对水450 kg/hm2带罩定向喷雾于行间杂草上,注意不要喷施到冬瓜苗上[4-5]。
美国201鲜食甜玉米早熟栽培病虫害发生较轻,但为了确保甜玉米的品质,在玉米吐丝抽穗期,应重点做好玉米螟的防治,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00~750 mL/hm2对水均匀喷雾。
3.4.3 及时摘除多余穗苞。有多个穗苞的玉米植株,及时摘除下部的穗苞,每株只留取最顶端一个苞穗,以利于光合产物集中供给一个穗苞,确保大穗高产。
3.5 适时采收
美国201超甜玉米因主要作为鲜食和制成甜玉米罐头供出口,因此要适时采收,保持其品质。当穗苞花须枯萎变黑,剥叶籽粒变金黄色即可采收。采收时,将穗棒连同苞叶一起摘下,轻放装袋。采收过晚,玉米粒甜度和产量均下降。
4 参考文献
[1] 杨明江,薛志新.双膜覆盖西瓜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24.
[2] 魏国军,丁玉萍.西瓜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37-138.
[3] 关旭.麦套冬瓜间套玉米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184.
关键词 黑皮冬瓜;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2.3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072-01
1 栽培时期选择
琼海市气候温暖,温光条件良好,黑皮冬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为获得最佳的产量及较高的经济效益,并考虑其作为南菜北调的主导品种,常于1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育苗盘育苗移栽)。
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优质﹑丰产﹑商品性佳﹑耐贮运﹑抗病虫﹑适用当前市场需求的品种,如三水黑皮冬瓜、南海黑皮冬瓜﹑广州黑皮冬瓜﹑琼农黑皮冬瓜等。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先用清水洗净种子,然后用55 ℃左右的温水浸种15~20 min,待水温降至常温即取出洗净,接着用常温水继续浸泡10~12 h,然后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 min后捞出洗净[1]。种子洗净后,先甩干或自然风干表面水分,再用湿润纱布包好置于30~32 ℃下保温保湿、透气条件下催芽,每天要用常温清水冲洗1次,并及时将水分滤干,再继续催芽,直到种子露白。
3 播种育苗
种子开始露白后,当露白的种子达到40%~50%,要及时播入营养土中,每穴点播1粒,种子要平放,播后覆盖1层厚2 cm左右的营养土,并轻轻压实,覆盖遮阳网,面上轻浇1遍水。遇低温和雨天要加盖塑料薄膜等,种子出土前晴朗天气每天要浇水1次。苗期温度主要靠农用薄膜和遮阳网调节。日间适宜温度为25 ℃左右,夜间适宜温度为18 ℃左右。播种至子叶出土阶段要保持土壤湿润,土壤湿度为70%~80%,此时期不施肥。子叶出土至第1片真叶露出阶段要求严格控制浇水,使营养土表面见干,土壤湿度为60%左右,此时期也不施肥。第1片真叶露出至成苗阶段要干湿交替,即营养土表面见干但尚未完全现干时需及时浇水,土壤湿度以70%左右为宜。若苗子出现缺肥可结合浇水追提苗肥1~2次,可施0.3%~0.5%三元复合肥(15-15-15)水溶液或10%左右沤熟的人(畜)粪尿水溶液。定植前7 d开始炼苗,逐渐揭除覆盖物,在晴天烈日下可采用先揭开农用薄膜两端,再逐渐全部揭开,适当控制水分[2]。
4 整地定植
土壤要提前15 d以上深耕晒土,结合深耕撒施生石灰750~1 125 kg/hm2。起垄做畦前施优质有机肥15.0~22.5 t/hm2(拌饼肥750~1 125 kg/hm2及磷肥750 kg/hm2沤熟)、三元复合肥450 kg/hm2,2/3结合整地时撒施﹑1/3在种植行上开沟施入。缺硼的土壤施硼砂7.50~11.25 kg/hm2,然后覆上银灰色地膜。苗达到壮苗标准要及时定植。选择冷尾暖头或阴天无雨天气10:00前或16:00后定植最佳。按预定的株距在畦中挖定植孔再起苗,苗要尽量多带营养土,定植深度以子叶刚好露出畦面为宜,边定植边浇定根水,及时封严定植孔,用土块压紧四周地膜,并防止植株叶片与地膜接触。
5 水肥管理
冬瓜需水量大,水分不足会影响正常生育,缓苗后至坐果前,一般土壤不出现干旱﹑苗不因缺水萎蔫则不浇(灌)水,土壤湿度不宜高于60%。坐果后当果实开始发育时轻浇(灌)1次稳果水当瓜果重250 g重以后要浇(灌)1次壮果水;此后土壤不能露白,常维持土壤湿润。切忌忽干忽湿,田间湿度也不能过大,沟灌时只能浅水灌且要速灌速排,雨天要注意及时排干积水[3]。冬瓜生育期长,需肥量大,覆盖地膜栽培的黑皮冬瓜一般追肥4次以上,第1次在定植后10 d进行,用三元复合肥75 kg/hm2冲水肥7 500 kg淋施;第2次在开花前7 d;第3次在果重500 g左右,重施1次三元复合肥,用量为375 kg/hm2左右;然后每隔10 d施1次,连施2次,每次用量270 kg/hm2左右。重视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及其他含微量元素的叶面肥,一般每隔7~10 d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1次。
6 植株调整
冬瓜结果节位高,为了减少蔓叶分布面积﹑增加根群,扩大吸养面积,在栽培技术上常使用卷蔓措施。当瓜蔓伸展约0.5 m时,将瓜蔓环绕植株基部旋转卷成圆圈形,在坐果前后各压1次,待摘心后再压1次,可促使不定根的发生。将地上的瓜蔓用细土浇埋。坐果前留2~3条侧蔓,坐果后剪除全部的侧蔓[4]。
7 花果管理
冬瓜不能单性结果。并且授粉不足会产生畸形果。尤其是早春气温较低蜂蝶少,要夺取冬瓜高产﹑优质,必须进行人工授粉。方法是:在雌花开放阶段,每天7:00—9:00人工采摘刚开放的雄花,除去花瓣将花药轻轻蘸在刚开放﹑选定需要授粉的雌花的柱头上即可。1朵雄花授粉2个雌花。1株冬瓜能结多个果。为保证瓜的质量品质,以主蔓留1个瓜形端正﹑肥大的好果为主,其余瓜果要及时疏摘。
8 病虫害防治
防治枯萎病,用2%春雷霉素(加收米)液剂500倍液;10%多抗霉素(宝丽安)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次。防治疫病,用
44%精甲·百菌清(菲格)800倍液,或72%霜霉威水剂(克露)800倍液,或50%烯酰吗琳(安克)3 000倍液喷雾,重点喷基部老叶,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次。防治炭疽病,用25%苯醚甲环唑乳油(势克)2 000~3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咪鲜胺(施宝功)3 000倍液喷雾,重点喷基部老叶,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次。防治白粉病,用12.5%的腈菌唑乳油1 500倍液,或25%苯醚甲环唑乳油(势克)2 000~3 000倍液,或50%醚菌酯悬浮剂3 000倍液喷雾,重点喷部老叶正反两面,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次。防治蚜虫,用25%噻虫嗪(阿克泰)4 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蓟马,用阿维菌素1 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或10%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
9 及时采收
待瓜熟后及时采收,且采收前7 d不灌水。采收后将残枝败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保持田间清洁。
10 参考文献
[1] 郭长菊,朱荣花.麦田套种冬瓜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7(3):30.
[2] 袁文先.黑皮冬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12(6):28.
冬瓜“变脸”
只听说过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如今,清苑县清凉城村的冬瓜也学会了这神奇的本领,通过提升加工技术“摇身一变”,成了市场上抢手的糕点馅料,让当地的企业经营者和瓜农都尝到了甜头。
清凉城种植冬瓜有多年历史,如今种植面积达万亩,优质的土壤使这里的冬瓜肉头厚、形状好、产量高。可是产量再高,也挣不了多少钱,特别是近年来竞争加剧,高产不增收现象常常发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政府支持产业化发展。村民开办了清城食品厂,对冬瓜进行深加工。厂长特意到北京农科院和上海、广州等地的食品企业进行考察,“挖”来3位科技人员,带来冬瓜深加工技术,延深了产业链条,大大提高了冬瓜的附加值。
在加工车间,我们看到,冬瓜经过洗选、切块、挤水、搅拌、烘焙等工序后,变成了晶莹润泽、清香怡人、色泽各异的糕点馅料,数一数有15种之多;算一算,销售价值比原来提高了30%,种植户再也不用为卖冬瓜发愁,光节约运输费用这一项每亩冬瓜就增收近600元。“这些产品在市场上深受欢迎。”提起这些,厂长深有感触地说,“科技是咱农民增收的‘妙方’。”去年,以清凉城村为中心,周边村冬瓜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6万亩。
新种“显威”
踏着薄雾,走进清苑县白团乡农成校大门,只见收获了玉米的秸秆已发黄枯萎,但都没有收割。“这地是我们农成校的试验田和示范田,专门用来引进优良品种推广。优良品种和实用农技,我们先在这里试验,成功后再向农民推广。”白团乡农成校校长介绍说,“看!这块地虽然不大,却种着9个玉米品种,都是近几年科技人员研究引进的新品种。”
据了解,清苑县18个乡镇,乡乡都有农成校,几乎校校都有试验田。“这些新品种都是去年引进的,各有各的优点。”白团乡农成校校长手里拿着金光闪闪的玉米棒告诉记者,“农民每种一个新品种,产量和价格都会提高一大截,新品种推广容易多了。只有让农民看到实惠,才能调动使用新品种的积极性,才能让科学种田深入人心。”“这些秸秆种玉米是我们特意留下来作示范的,目的就是要让乡亲们亲眼看看各个品种的长势,结合实际进行选择……”
“过去推广农业新品种新科技,宣传号召多,实践印证少,有的农民盲目选用,不仅没有达到增产的目的,反而影响了增收,严重挫伤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白团乡农成校校长说,“我们利用这片地搞起试验田,按照节气,坚持科学管理,然后通过组织培训,现场观摩,把优良品种和使用农技绑在一块儿推广,很受农民的欢迎。”
“先实验后推广,降低了风险,同时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科技意识,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群众对科技的渴望从没像今天这样强烈过,专家每每来讲课,院里听课的人挤都挤不动。如今,我乡优质小麦方、优质玉米方都超过两万由,每年都有新品春到站在高处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绿地毯、黄地毯;秋季,望不到边际的,还是这丰收景……”白团乡党委书记王福增骄傲地说着。
据有关部门统计,经过卓有成效的引导推广,清苑县良种覆盖率均达到100%,70%靠优良品种实现了增收。
土地“配餐”
“没想到土地和人一样,也得‘吃配餐’,缺啥就得补啥。”在清苑县东闾乡韦各村,一位村民在菜地里快乐地忙碌着。去年,他尝到了配方施肥的甜头:辣椒长势喜人,肥料钱还少花了70多块!
“庄稼、枝花,全靠肥当家。”过去,大部分农民使用传统的施肥方法,不仅增加成本,而且造成土壤养分失衡,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今,“测土配方施肥”正在使人们传统的观念发生着变化。
为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清苑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耕地进行“体检”,了解各个地块的营养成分,然后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开出“药方”,分发到各村各户,并通过专题讲座、实地指导等方式进行培训。目前,已有5万余农户接受培训,使用“测土配肥”的农民越来越多。
提起“测土配方施肥”,农民赞不绝口。白团乡白团北街村民王领弟高兴地说:“我种了15亩小麦,按配方每亩施用40公斤复合肥,用量比过去少了20%,去年麦收时,亩产反而提高了20公斤。”另一位农民扳着手指算开了账:“测土配肥”每亩地至少要节省15块到20块,这一里一外就是30多块,算到全县增收上,效益大了去了。”
1.1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必须符合绿色蔬菜生产的生态环境标准,必须经过科研人员对基地内的大气、土壤、水质,取样调查检测,并对各基地的棚室、道路、排灌设施及废旧物场地等环境进行改造,并指导农户根据当地气候、地理、自然、经济等条件,合理使用适合当地生产配套设施。在基地周围植树,做到了净化空气、防风、缓、滤尘作用,使得绿色基地环境更加良好完善。
1.2根据当地气候、地理、自然条件,由农业科研人员研究出适合当地的绿色食品蔬菜栽培技术,并加以推广,指导农户进行生产,产品进行跟踪检测。
2绿色食品蔬菜主要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对基地内栽培品种进行规范化管理,先要选择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2.2育苗:首先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及营养土消毒,根据不同季节,选用温室、大棚、阳畦、温床等育苗设施育苗,同时育苗场所要进行消毒,加强苗床、肥水、温湿度管理,培育优质壮苗。
2.3定植:定植前要进行整地施肥。首先要将基地内的土壤进行化验分析,根据作物对土壤环境肥力的要求,制定平衡施肥方案。
2.4田间管理:调整环境植物最适的温湿度,有效利用光照,同时增施二氧化碳,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注意通风换气。
2.5植株调整:及时整枝、打杈、定心、吊架,同时要及时疏花疏果。
2.6采收:及时采收,保证质量,同时增加产量。
3主要措施
3.1农业综合防治技术:选用优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以防为主。在育苗期种子及育苗场所、土壤要进行消毒。培育优质壮苗,同时对待定植的棚室,设施及土壤进行杀菌、消毒,要利用井水灌溉,种植后利用生物、物理遗传防治措施,对温度、湿度、空气进行调控,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少施用氮肥,减少农药使用。
3.2生态种植法:生态种植法是采用农作物间套种方法,组织最佳生态环境,利用生物群落内部控制多种病虫害的发生,达到产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保健,获得最佳效益,其间套作方式有:①喜氧与厌氧,喜氮与喜磷钾蔬菜间套,如青菜套种大葱、大白菜套种芹菜,均无病害侵染,冬瓜间套种空心菜,番茄套种丝瓜、豇豆。②微生物与分泌有抑制或促进作用的间套,如冬瓜与黄瓜套种,无疫病发生,大白菜套种大蒜,大白菜不感软腐病、霜霉病。③有物理效应的作物间套,如甘蓝与白菜间套,蚜虫危害轻。
3.3生物技术法:提倡在蔬菜栽培中尽可能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①增施生物菌肥。生物菌肥属微生物肥料,它们具有有机肥的长效性,又具有化肥的速效特点,具有固氮、解磷解钾作用,由于菌的活动,活化土壤,利于保持生态平衡。②推广生物钾肥。它是一种高效能的细菌性肥料,它能转化土壤中的无效钾磷镁铁硅等元素为作物吸收的有效元素,特别对根类喜钾蔬菜效果尤为明显。生物钾肥不能在阳光下曝晒,不能和过酸过碱的肥料混用,要直接施入土壤。③配施腐殖酸类肥料:腐殖酸类肥料即惠满丰活性液肥等,是一种高浓缩多元素、腐殖酸类肥料,不但具有氮、磷、钾、钙、硫,同时还具有铁、硼、锌、锰、铜等微量元素。④施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一项新技术,通过生物农药达到杀虫、杀菌作用,使蔬菜没有农药的残留,才能保证蔬菜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生物杀菌剂:抗毒剂,防治蔬菜病毒病,用农用链霉素或硫酸链霉素,青霉素钾盐、农抗等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用武夷菌素等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常用的生物杀菌剂还有光合细菌、绿色生物农药、EMT生物菌、生物杀菌剂等。生物杀虫剂:用Be乳剂防治蔬菜少发生病虫害。用浏阳霉素,充螨防治红蜘蛛,以杀蚜霉素防治蚜虫。土农药:农药原料来源广,制作方便,对蔬菜无副作用,在蔬菜上应大力推广使用。
3.4物理防治法:晒种、温汤烫种、用太阳能对棚室进行高温消毒灭菌、高温堆肥杀死病菌和虫害,通过嫁接方法防治蔬菜病虫害。
3.5测土平衡施肥: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化肥不合理施用和过量施用不仅对农业生产不利,而且会严重污染环境。大量不合理施肥会使土壤板结,并且进入植物体后迅速被同化。测土平衡施肥的方法是将其土地内的土壤进行化验分析,根据不同作物对土壤环境肥力的要求,制定平衡施肥方案。一般基肥施腐熟的猪粪、鸡粪、大粪为主,同时要配生物菌肥增加肥效。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人体健康;危害;预防
随着蔬菜种植业的发展,由于气候条件及蔬菜生产管理条件不断变化,蔬菜病虫害的种类正不断增多,为了保证蔬菜的丰产丰收,大量农药被使用甚至滥用,进而导致蔬菜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人体健康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笔者总结了蔬菜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提出预防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措施,以为解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提供参考。
1蔬菜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1 有机磷农药
该农药是广谱杀虫剂,应用广泛,主要有乐果、敌百虫、敌敌畏、内吸磷等60余种。有机磷是神经毒物,食用施用有机磷农药的高残留果蔬或茶叶、薯类、谷物等,可能发生肌肉震颤、痉挛、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症状,甚至昏迷死亡。
1.2有机氯农药
该农药是高残毒农药,它随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脂肪组织中,其次为肝、肾、脾、脑,还发现于人乳中[1],有机氯农药可致急性或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引发中毒者中枢神经症状。因其积蓄在人体脂肪中,故急性中毒性低、症状轻,一般为乏力、恶心、眩晕、失眠;慢性中毒可造成人的肝、肾和神经系统损伤,该农药中ddt还有致癌性。
1.3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该类农药是应用很广的新型杀虫剂与除草剂,其毒性与有机磷相似,但毒性较轻,恢复也快。食用残留这类农药较多的果蔬及谷、薯、茶等,中毒者会产生和有机磷中毒大致相同的症状,但因其毒性较轻,一般几小时就能自行恢复。
1.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主要有氯氰菊脂(灭百可)、溴氰菊脂(敌杀死)、杀灭菌脂(速灭杀丁)等,对人类低毒,但有蓄积性,中毒表现症状为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刺激症状。
2预防蔬菜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措施
蔬菜从农田到餐桌主要经过2个大的环节,一是从农田到市场,二是从市场到餐桌,但对于前者而言,普通消费者能做的工作很有限,主要靠政府的监管和菜农科学施用农药。对于消费者而言,做好从市场到餐桌这个环节的工作意义更大。
2.1蔬菜的选购
一是尽量到有卫生监督的正规市场购买蔬菜,产品包装上有“质量安全”、“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4种标志之一的蔬菜,相对而言更加安全可靠。二是尽量选购农药残留机率较小的蔬菜,如具有特殊气味的葱、洋葱、大蒜等及需要去皮才可食用的马铃薯、冬瓜、萝卜等。三是尽量选购时令盛产蔬菜,反季节的蔬菜常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催熟,并且违反安全间隔期的规定采摘上市。四是尽量丰富蔬菜的种类。由于同一种蔬菜施用的农药种类基本相同,因而对个人的“小环境”来讲,总是吃单一的几种蔬菜,总摄入同样的农药,危害将会越来越大。如果摄取蔬菜的种类较多,在客观上可以预防因少数几种农药在体内长期蓄积造成对健康的危害。
2.2蔬菜的加工
(1)清水浸泡洗涤法。主要用于叶菜类蔬菜,一般先用水冲洗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10min,如此清洗浸泡2~3次,基本上可清除绝大部分残留的农药成分。
(2)碱水浸泡清洗法。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可迅速分解,所以用碱水浸泡是去除蔬菜残留农药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3)加热烹饪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会加快。所以对一些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残留农药。常用于芹菜、圆白菜、青椒、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表面污物洗净,放入沸水中煮2~5min捞出,再用清水冲洗1~2次,然后置于锅中烹饪成菜肴。
(4)清洗去皮法。蔬菜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的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等农药大部分是亲脂性的,在水中溶解度低,易溶于有机溶剂、脂肪和苯、丙酮、蜡质液中,而蔬菜表面有蜡质,很容易吸收农药,沉积后的农药,不再以物理方式消失,大多积存于果皮中[2],对于带皮的蔬菜如黄瓜、胡萝卜、冬瓜、南瓜、茄子、西红柿等,可以用锐器削去含有残留农药的外皮,只食用肉质部分,既可口又安全[3]。
(5)储存保管法。空气中的氧与蔬菜中的酶对残留农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4]。购买蔬菜后,在室温下放24h左右,残留农药平均消失率为5%;放置10~15d,效果更好[5]。此法适用于冬瓜、南瓜、土豆等不易腐烂的品种,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3参考文献
[1] 李佳圆,李卉,等.有机氯农药非职业暴露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病例一对照研究[j].卫生研究,2006,35(4):391-394.
[2] 陈伟,高晓娟.蔬菜农药残留污染及预防控制对策[j].食品与药品,2005,7(2):55-56.
[3] 宗荣芬,梅建新,刘文卫.去除蔬果中农药残留的方法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4,20(10):8-9.
论文摘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海安县形成了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生态环保的绿色蔬菜园区发展模式,介绍了绿色园区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及今后的发展规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蔬菜已成为海安县的一大主导产业。通过加大农资技术投入力度,实施生产基地规模化,栽培品种良种化,栽培技术规范化和生产产品标准化,农产品实现了从数量型到安全型的转变。通过园区的建设,抓科技,创品牌,办市场,促销售,形成显著的产业化效应,使品牌农业、信息农业、生态农业得到大力的推进,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绿色蔬菜园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园区发展的必然性
发展高效绿色蔬菜是改原来的单纯生产型为现在的经济、文化、生态型,使绿色蔬菜走向高产、优质、高效,从而实现蔬菜的无公害生产,以促进农民增收且推动园区的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蔬菜不仅要销往国内各地还要走向世界,自从加入WTO,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就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发挥生态环境优势,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质量提高的高效生态农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不仅各种资源消耗日益突出,同时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化肥、农业“三废”污染等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改善生态环境、缓解资源不足的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经济质量型的绿色园区成为人们的必然选择。
2绿色园区发展现状
海安县的绿色食品蔬菜科技示范园区位于李堡镇,海防公路穿境而过,沟通长江水系的丁堡河和北凌河在此交汇,交通便利。李堡镇有较好的人文环境和经济基础,同时自然环境优越,常年太阳能总辐射为474.9KJ/cm2,年日照总时数为2 176.4h,年平均气温为15.4℃,年降水量为1 021.9mm。园区的大气、土壤、水等主要环境因素于2002、2003年经扬州市环保监测站检测均符合绿色蔬菜生产要求,为绿色蔬菜生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园区建设的规模化、特色化
历史上我镇蔬菜生产以常规露地栽培为主,这几年园区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快速的发展,常年的蔬菜种植面积达1 000hm2,年播种面积稳定在3 333hm2以上,并强有力的带动了周边地区、园区内蔬菜的发展。园区主要生产的蔬菜有冬瓜、韭菜(黄)、大椒、番茄、丝瓜、大白菜、马铃薯等,品种达30多种,其中有85%以上用大、中、小棚反季节栽培,立足春提早,秋延后。目前,园区主要有4大特色:一是以光明、三里村为中心的小方柿立体种植区和“马铃薯—冬瓜—大白菜”高效栽培种植区;二是以红旗村为主体的“菜—青饲料玉米—菜”露地蔬菜种植区;三是以扬庄为主体的反季节高效设施栽培模式;四是以桑周村为中心的“菜—粮—菜”水旱轮作区,建成666.7hm2冬瓜、533.3hm2大白菜、800.0 hm2马铃薯、133.3hm2丝瓜、533.3hm2韭菜(黄)的生产基地。
2.2园区建设的企业化、信息化
园区迅速发展,带动相应的园区企业的建成,而企业化运作正是园区建成的最终模式,是园区建立的催化剂。海安县以现行承包形式,根据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经济菜、礼品菜和半成品菜的需求日益增长,建立了加工配送和销售网点,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推进了园区产、供、销一体化进程。如公司生产的麻虾酱、冬瓜酱油、果蔬饮料等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还有刚刚起步发展较旺的李堡绿源农产品有限公司,公司主营蔬菜购销及初加工,年购销各类蔬菜约2万吨,购销额1 000万元左右,并与农户签订蔬菜购销合同。企业良好的运作,推动了园区的发展,真正使蔬菜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立足长远,选准切入点,打造品牌,摸索了多种运作方式:①“企业(公司)+基地+农户”,也就是农户生产的蔬菜由公司承包销售或加工。②“专业市场+农民经纪人+农户”,由农民经纪人预约种植,订单收购,组织农户生产;③“股份合作制”,由农户或其他社会自由人自主结合各自参股进行蔬菜生产;④“返租倒包”,鼓励有实力的大户及企业通过返租倒包的形式承包土地进行蔬菜生产。企业的建成是园区迅速发展的催化剂,而企业良好的运作要有强大的信息体系的支撑,依托现有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把电脑、电视、电话3种信息载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使产地与销售挂钩,农业与商业联合,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站。
3园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3.1李堡镇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健全,技术力量雄厚
通过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加强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的引进应用,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在江苏省农科院的支持帮助下,组建了新技术试验基地,重点研究绿色食品栽培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立足设施瓜果菜栽培,制定并颁布了《绿色食品马铃薯种植规程》、《绿色食品冬瓜种植规程》、《绿色食品大白菜种植规程》、《绿色食品甜椒种植规程》等企业标准,使产品质量达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的标准。
3.2我县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施肥技术能应用到实处
目前,我县氮肥用量下降,微量元素肥料用量不断上升,同时注重使用有机肥,积极推广腐殖酸类肥料和各种复合肥,做到无机氮与有机氮比不超过1∶1,禁用硝态氮肥。充分利用当地有利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在鸡粪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肥料,经3个月以上堆闷腐熟后使用,真正做到了生态、环保、资源再利用。
3.3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绿色食品的病虫草害防治以农业措施为主:①重点推广抗病抗虫的品种;②采用温汤浸种等非化学药剂的种子处理;③清洁田园,断开寄主桥梁;④及时清除一些被害植株或果实;⑤套袋和防虫网的应用;⑥采用诱剂、灭虫灯诱杀;⑦土壤处理防治成虫,减少越冬虫源;⑧轮茬间接套种。
化学防治方面严格遵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加强对剧毒、高残留农药的管理。全面禁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对硫磷、磷胺5种有机磷农药在农业上使用,优先选用矿物资源农药和生物源农药。对选用的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要注意其施药量、施药次数、施药方法、安全间隔期、最高残留限量以及施药注意事项,积极推广微生物降解残留技术及病虫害治理的平衡科学施肥技术,同时严格根据农业部对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规定,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
3.4农产品的品牌化
随着人们对安全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园区针对本地区农产品生产现状制定规划,使品牌农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从2000年至今,园区的农产品先后注册登记了“绿浪”牌系列蔬菜、“福盛”牌小方柿、“李堡”牌、“金叶” 牌韭黄等商标,园区内的马铃薯、小方柿、甜椒、番茄等先后申报了绿色食品,得到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并获取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大蒜、青玉米、芹菜等17个产品申报绿色食品获国家认证,番茄、马铃薯、丝瓜、韭菜等6个产品获省级无公害产品论证,并组织开发绿色蔬菜专用包装袋。在注册品牌、申报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同时,还先后承担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省级万亩优质蔬菜基地项目、农业科技项目,在这期间园区连续2年被评为市级重点园区,先后被授予“南通市优质农产品基地”、“南通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南通市优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南通市十佳农业产业园区“、”南通市优秀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工程”等。
4绿色园区发展进一步推进规划
发展高效生态蔬菜是一项覆盖面广、起点高、目标任务重、集科技力量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立足当前,加强领导,制定政策,形成合力,稳步推进。
(1)要进一步加强对无公害蔬菜园区优越性的宣传,不断提高菜农的认知程度。
(2)要加大扶持,激发广大农民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大力度吸引外商投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渐渐形成政府投入作引导,企业和农民投入作主体,合作投入作补充的多渠道投入机制,政府资金投入实行项目管理,以项目配经费,增强园区发展后劲。
[关键词]蔬菜 农残检测 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101―01
农药残留物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影响,还对环境和国家战略安全有重大的影响。由于我国耕作体系分散、农户使用农药的安全意识淡薄,农作物和食品流通管理上缺乏必要的检查和准入制度,中国的农药污染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所以对常规蔬菜等农产品进行精确的农药残留检测在社会生活中显得十分迫切。文章针对我县常见蔬菜农残检测项目及技术作浅要探讨。
1常规蔬菜农残检测的主要项目
1.1农残检测主要是对农药使用后残留在蔬菜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进行检测。
1.2农残检测的流程
蔬菜样品采集制备提取、净化仪器分析
1.2.1样品采集蔬菜的营养成分要从茎、枝、叶分别取,粉碎后,混匀。
(1)块根类和块茎类的蔬菜
采集块根或块茎,用毛刷和干布去除泥土及其他黏附物。样本采集量至少为6-12个个体,且不少于3kg,代表类蔬菜有:马铃薯、萝卜、胡萝卜、甘薯、山药、甜菜等。
(2)鳞茎类蔬菜
韭菜和大葱.去除泥土、根和其他黏附物
葱头和大蒜.去除根部和老皮,样本采集量至少为12 24个个体,且不少于3kg。
圆叶类蔬菜
去掉明显腐烂和萎焉部分的茎叶。菜花和花椰菜分析花序和茎。样品采集量至少为4-12个个体,且不少于3kg,代表类蔬菜有:菠菜、甘蓝、大白菜、花椰菜、萝卜叶等。
(4)茎菜类蔬菜
去掉明显腐烂和萎焉部分的可食茎、嫩芽。采集样本量至少为12个个体,且不少于2kg,代表类蔬菜有:芹菜、菊苣、大黄等。
(5)豆菜类蔬菜
取豆荚和籽粒。采集样本量鲜豆荚不少于2kg,干样不少于lkg,代表类蔬菜有蚕豆、大豆、绿豆、豌豆、云豆等。
(6)果菜类(果皮可食)
除去果梗后的整个果实,采集样本量为6-12个个体,且不少于3kg,代表类蔬菜有黄瓜、青椒、茄子、西葫芦、西红柿等。
(7)果菜类(要皮不可食)
除去果梗后的整个果实,测定时果皮和果肉分别测定,采集样本量为4-6个个体,代表类蔬菜有南瓜、甜瓜、冬瓜等。
(8)食用菌类蔬菜
取整个子实体,采集样本量至少为12个个体,且不少于lkg,代表类蔬菜有香菇、草菇、双孢蘑菇、木耳、大肥菇等。
1.2.2提取的方法振荡法、索氏提取法、匀浆捣碎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加速溶剂萃取法。
1.2.3净化的方法;液-液分配法、层析柱法、固相萃取法、磺化法、薄层色谱法。
1.2.4仪器分析主要包括:化学分析、生化分析(免疫分析)、定性定量在线监测
关键词:林木种苗;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02404
1引言
林木种苗是林业重要的物质生产资料,承载着林木的遗传基因,种苗质量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大局,也关系到农民的根本利益。为进一步做好寻甸县林木种苗工作,推动全县林业可持续发展,对全县林木种苗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找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2寻甸县苗木产业现状
2.1寻甸县苗木生产现状
寻甸县共有92个苗圃从事苗木生产,共投资6583万元,培育苗木370.5hm2, 3009.6万株,其中:嫁接苗195.5万株、实生苗2814.1万株。在2012年培育的苗木中容器苗有1432.4万株,良种苗有157.5万株。生产的苗木品种主要有:核桃苗木10.7hm2、242.3万株,其中:实生苗46.8万株,嫁接苗195.5万株(容器苗1.5万株);华山松2.9hm2、519万株,其中容器苗90万株;旱冬5.8hm2、573万株,其中容器苗445万株;藏柏4.8hm2、330万株,其中容器苗255万株;滇朴31hm2、102.4万株,其中容器苗44.8万株;四照花33.7hm2、98.76万株,其中容器苗63.1万株;石楠57.9hm2、59.5万株,其中容器苗28万株;香樟10.3hm2 31.7万株,容器苗16.6万株;红花木莲20.9hm2、9.02万株,容器苗1.5;滇润楠25.3hm2、6.6万株,容器苗2.2万株;枫香14.7hm2、28.9万株,容器苗15万株;樱花28.2hm2、155.2万株,其中容器苗111万株;其它树种123.9hm2、846.19万株,其中:容器苗351.7万株。
2.2林木种子基地建设现状
寻甸县林木种子基地的建设多年来相对滞后,2000年以后得到了加强和发展,实施了《寻甸县退耕还林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及《寻甸县核桃采穗圃建设项目》,完成了华山松采种基地建设279.3hm2、云南松采种基地204.7hm2、旱冬瓜采种基地14.3hm2、板栗采穗圃7.7hm2及6.7hm2核桃采穗圃的建设任务,完成了本地核桃良种定点采穗基地的调查、选择及良种申报工作;完成了核桃定点采穗、育苗基地的确定。到目前为止共建有3个采种基地498.3hm2,年生产能力1000kg,其中良种基地14.3hm2;采穗圃2个14.4hm2,年生产能力20万条,其中良种采穗圃6.7hm2;核桃定点采穗基地3个2.3hm2,年生产穗条5.5万条;核桃良种苗木定点生产基地3个4hm2,年生产能力200万株,选育出一个本地核桃良种-寻倘1号。
3寻甸县林木种苗生产的特点
3.1寻甸县苗木生产主要以个体苗圃生产为主
寻甸县林木种苗生产虽起步早,但发展较慢,2000年以前主要以国有苗圃及部分乡镇林业站按造林用苗计划组织苗木生产为主,以后进入发展阶段,尤其是2008年以来,全市大力开展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对苗木的需求增多,刺激了苗木市场的发展,人们从事种苗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从事苗木生产的人员逐步增加,形成了以个体生产经营为主体,其它形式共存的共同发展趋势。
3.2寻甸县林木种子基地建设主要以国有基地建设
为主寻甸县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主要以国家投资为主体,以退耕还林项目为依托完成建设,项目完成后,由项目所在地林业部门负责经营管理,而个体投资建设的种子生产基地只有3个核桃定点采穗基地,面积2.3hm2。
4寻甸县林木种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基础设施差,管理粗放
4.1.1苗圃基础设施差
寻甸县的苗圃大部分为近几年成立和创办的苗圃,各项基础设施不健全,部分苗圃无灌溉条件,也缺少必要的喷灌设施设备,全县使用自动喷灌装置苗圃几乎没有,其它先进的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设施更是没有,由于水肥不足,致使育苗数量、质量达不到要求。
4.1.2投入不足,管理粗放
在寻甸县整个林木种苗生产中,都存在投资低,管理差的问题,尤其是林木种子生产基地,项目实施完成后就没有资金投入,生产管理跟不上,致使种子生产基地水肥不足,有的基地林木挂果较少或不挂果,种子生产设计能力未能实现,效益无法显现。国有苗圃属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经济负担较重,职工忙于生计的考虑,仍停留在老的经营管理模式及传统的育苗方法上,各自独立经营规模不大,苗圃经营集约化程度较低,也缺乏组织开展科研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发挥龙头和骨干带动作用。
4.1.3采种条件落后,基地种子利用率低
近几年造林任务较少,计划下达较晚,且个体育苗自由选购种子,造成采种与用种计划脱节,致使采种基地采的种子销不出去或未组织种子采收,形成一方面采了种销售不出去,另一方面用种时找不到良种或基地种,造林良种使用率低。国家投资完成的采种基地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4.2育苗基地分散,培育品种较多
规模出效益,寻甸县育苗370.5hm2,分布于全县12个乡镇,集中连片的面积较少。 6.7hm2以上的面积有19个苗圃,33.3~66.7hm2的有1个苗圃,66.7hm2以上的一个苗圃,其他苗圃面积较小且分散。苗木品种上,全县共培育苗木130多个树种,但各树种规模较小,同一树种同一规格的有一定规模苗木难以找到。不论是育苗面积还是培育品种都缺乏规模,苗木不能形成大宗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4.3适宜各个季节造林的苗木及城乡绿化大规格苗
不足寻甸县生产的苗木主要是造林苗木及城乡园林绿化用中、小苗木,地径在5cm以上的大苗较少。据2012年造林绿化苗木供需情况统计分析,全县当年培育的夏季可出圃苗木1852万株,夏季造林绿化需苗量583.86万株,剩余苗木1298.14万株,剩余的品种主要为华山松、旱冬瓜、藏柏、石楠、滇朴等常规树种。园林绿化需要的大苗依然紧缺。从苗木类型来看,近年来容器苗的比重有所增加,但主要是中小苗木,适宜不同时间、季节造林的大容器大苗较少。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胡尤琼,等:寻甸县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资源与产业
4.4苗木培育技术落后,经营水平低
从整体情况看,寻甸县苗圃苗木培育技术落后,大部分苗圃依然使用传统的育苗方式方法,新的育苗技术及方法几乎没有推广应用,致使育苗技术要求较高的苗木就无法生产,技术要求不高的常规苗木培育较多,如全县造林绿化常规树种华山松、旱冬瓜、藏柏共育苗1832.5万株,占全县育苗量的56.3%,而这几个树种的造林绿化需苗量只有474.42万株,形成全县造林绿化小苗滞销严重,育苗户损失较大。多数从业人员,尤其是零星种植户经验积累不足,对市场和产业发展缺乏前瞻性分析,在品种选择、种植管理主观臆断,盲目跟风,常规品种和滞销品种较多,市场热销品种、特色品种少。
4.5少数苗圃的苗木质量档案建立不全
在调查中,有的苗圃没有建立档案,有的苗圃档案不健全,尤其是种子档案,省站购买种子的,不注意保存底单及没要相关种子检验检疫手续,本地采收的种子,由于没有申请种子检验检疫,种苗站缺乏人员及设备,未能上门服务,造成手续不全。
4.6种苗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服务指导跟不上,种
苗质量监管力量薄弱寻甸县原种苗站由于机构改革,与财政脱钩后,原种苗站编制的职工,从事苗木生产,而种苗站仅保留一块牌子,职能挂靠营林科,由于营林科人少事多,基本上无法顾及种苗质量监管工作,种苗站的工作只是由兼职站长一人负责,而种苗工作事情较多,一个人无法应对,影响了种苗工作的进程。
4.7信息化建设滞后
目前,寻甸县的苗木销售主要为本县自用,靠林业部门及部分绿化造林人员到苗圃采购,少部分销往县外。苗木销售市场尚未建立,苗木电子业务网络、生产经营管理、信息交流与等先进的信息系统建设更是一片空白。
5影响寻甸县种苗产业发展的因素
5.1影响寻甸县种苗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5.1.1水利因素
寻甸地处滇东高原中部,具有比较典型的高原湖盆地貌特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倾斜。境内大部分地域海拔在1800~2600m之间,相对高差1849.8m。由于受地域差异的限制,水资源年内变化幅度大,年降雨量1045mm,降水充沛,但分布不均,干湿分明,冬春少雨,降雨量仅占16%,夏秋多雨,降雨量占84%。加之蓄水设施不完备,形成雨季用水有余、漫流成灾,旱季缺水的局面,影响了全县林木种苗的生产发展。
5.1.2气候因素
寻甸县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是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冬春两季受平直西北环流控制,大陆季风气候显著,干湿季明显,冬春干旱少雨且风大,大风又使春旱加剧;而夏季阴雨寡照,不利苗木的生长发育。由于受地形、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等因素的影响,小区域气候比较复杂,立体气候极为明显,制约了苗木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严重的倒春寒,给该县苗木产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如2008年3月14日一次倒春寒,使全县当年嫁接的200多万株核桃苗木及50%的旱冬瓜苗木毁于一旦。
5.1.3发达地区及重点苗木产业区带来的成本竞争
劣势发达地区及重点苗木产业区,由于培育技术成熟,气候条件好,苗木生长快,规范发展,规模化种植、工厂化生产,苗木成本低,极大地冲击了该县的苗木市场。
5.1.4信息闭塞,观念滞后影响了苗木产业的发展
寻甸县由于苗木产业起步较晚,没有成熟的营销手段,市场信息不灵敏,苗木电子业务网络未形成,信息交流与仍处于传统模式,严重影响了苗木产业的发展。
5.2推动寻甸县种苗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5.2.1土地资源丰富
寻甸县是一个山地面积占87%的山区县,水肥条件中等,山地面积多,适宜发展林木种苗基地的土地资源丰富。
5.2.2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
寻甸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隶属昆明市,东与曲靖麒麟区、马龙县接壤,南与嵩明县相连,西与富民县、禄劝县毗邻,北同曲靖会泽县、昆明东川区相依,距昆明曲靖较近,区位优势明显。全县公路铁路贯通,有320、213国道和昆曲高速、嵩待高速、贵昆铁路东川支线经过县境内,交通便利,有利于苗木的运输。
5.2.3种质资源丰富
寻甸县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据初拟《寻甸县植物名录》全县载有种子植物153科416属800余种。根据园林用途,结合其观赏性、美学性、适应性及生物学习性,初步评价筛选,全县具有园林开发应用潜力的优良乡土树种大约有46科100余种。
5.2.4政策优势
一是国家的宏观决策是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国家生态建设、政府扩大内需,加大投入基础建设项目都有利于苗木生产发展\[1\];二是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相继提出建设“森林云南”、“森林昆明”的决定,重大生态工程项目的实施为林木种苗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三是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提出“用2~3年时间把昆明的苗木产业建设成为云南第一、西部一流、全国先进的苗木基地,由当前部分苗木输入变大量苗木输出”的目标,出台了《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苗木产业发展的意见》,并编制完成了《昆明市苗木产业基地建设规划(2011-2015)》,规划到2015年全市苗木基地建设规模达30万亩,该规划将寻甸县列为全市苗木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区,为寻甸林木种苗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6寻甸县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对策
针对寻甸林木种苗生产的现状及条件,寻甸林木种苗产业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技兴种、依法治种,搞好良种繁育以推广,逐步实现生产区域化、苗木供应基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多样化,建立种植、营销一体化的市场格局。
6.1建立健全种苗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及
市场监管的职能建立健全种苗管理机构,抓好种苗队伍建设,理顺种苗管理体制,强化种苗管理及服务职能,充分发挥种苗管理机构在种质资源保护、种苗基地管理、种苗执法、种苗质量监管、良种推广、信息引导和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以促进林木种苗产业健康、持续稳步发展,同时,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证手续,为苗木生产经营企业搞好服务。
6.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林木种苗产业发展区域
以牛栏江、前进河流域,交通主干道沿线、主城出入口、城镇面山等作为发展林木种苗产业的重点区域,其他地方为苗木产业发展的一般区域。重点区域,以设施栽培、新品种繁育为主,培育多品种、高档次的生态旅游观光苗木、城市景观苗木、城市园林绿化苗木,开展乡土树种选育试验,培育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具的乡土树种大苗,适度发展盆栽草花,以满足个性消费需求。一般区域:以常规造林苗木、经果林和乡土树种育苗为主。
围绕全县天保、退耕还林、省市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城乡园林绿化总任务及苗木基地建设任务,科学规划,制定超前发展林木种苗生产方案,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和信息引导,在保持种苗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基础上\[1\],重点生产良种壮苗。避免苗木市场的大起大落,影响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
6.3调整育苗结构,大力发展适销对路、抗性强的苗木
苗木培育遵循适地适树原则\[2\],根据寻甸县不同自然地理、气候条件,适当减少过剩的造林树种的育苗面积,增大抗旱、抗寒、速生、经济价值较高树种的育苗面积,强化以质量求市场、以质量求信誉、以信誉求生存的市场竞争意识,不断调整苗木生产结构,培育出市场急需的高质量苗木,提高市场竞争力。
6.4积极开展林木良种的选育与引进工作
随着多年的造林及几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立地条件较好的荒山荒地都已绿化,剩下的多是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块,为确保造林成功,应选择一些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树种造林。因此,要完善种苗引种、驯化程序,积极开展林木种子引进、选育试验示范研究,选育或引进耐干旱、耐寒冷、耐瘠薄、抗病虫害林木品种,培育苗木,上山造林后成活成林、开花、结果,繁衍后代,逐步取代退化树种。
6.5科学决策发展的树种和品种
根据寻甸造林项目规划,在满足该县林业生产的品种需求外,立足全市、全省需求,以培育乡土树种、常绿树种为主,外来适生珍贵树种、落叶树种为辅,积极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不断适应林业发展面临的供求关系和消费多层次变化\[3\],尤其是林改后,老百姓有了管理经营林地的权利,对品种的选择更加灵活,因此林木种苗供应与需求趋向多元化,苗木品种选择也应多元化。
6.6坚持科技兴种,注重先进育苗技术成果及栽培模
式的引进与推广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积极引进、推广先进育苗技术成果及栽培模式,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 实行科学育苗。重点抓好轻基质容器育苗、大棚育苗、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实行育苗全过程质量监管,严格管理,以提高育苗质量。
由于容器苗具有苗木整齐、繁殖速度快、育苗周期短、栽植不受季节限制、造林成活率高、缓苗期短、初期生长量大等优点。尤其是轻基质在容器育苗中的应用,解决了运输困难的问题,较适合立地条件差的地块造林,容器苗将是今后造林绿化使用的首选苗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应加大容器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尤其是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
6.7大力发展设施育苗
设施育苗又称保护地育苗。由于寻甸县气候复杂,倒春寒严重,应发展设施育苗,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创造适宜苗木生长发育的条件,尤其对一些珍稀名贵品种及经济林苗木,可短期设施栽培与常规培育相结合,实行集约化经营管理,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6.8积极发展观赏绿化苗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不断变化,应积极发展观赏性较强的有香味、彩叶、观花、观果树种以及具有抗旱、抗寒、耐污染、耐水湿、抗盐碱、抗风能力强的功能性树种的开发培育,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6.9加强种苗信息化建设
加强种苗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依靠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时组织、、种苗生产及市场需求信息,引导林木种苗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实现科学有效的种苗生产管理体系\[3\]。
6.10加强苗圃从业人员科技培训,提高育苗技术水平
积极聘请相关学者、专家为苗圃从业人员开展苗木栽培技术、生产经营管理、苗木市场营销等技术培训,提高苗圃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以推动全县苗木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胡春姿,陈英歌,等.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形势、问题与对策\[J\].林业经济,2002(6):23~25.
20年一路走来,在纷繁复杂的种业市场中,“鼎牌”能取得如今的成绩实属不易,这个过程中有公司全体同仁的努力和汗水,有全国新老客户的支持与信任,更与选择有《长江蔬菜》这个优秀的合作伙伴的是分不开的鼎力相助。
初遇:一见如故 ,心存感激
记得公司创立初期,种业市场环境不佳,假种子泛滥,为打开知名度,打响公司品牌,推广我公司研发的新优品种,同时传授及配套栽培技术,公司决定进行做宣传推广。那么问题来了,选择哪一家媒体呢?经过对多种市场行业期刊同类期刊的分析和比较,加上加之公司同仁一致的推荐,我们最终选择了立足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推广的《长江蔬菜》。
有了充分的了解,抱着长期合作的态度,我第一次来到了《长江蔬菜》杂志社。也于是有了下面以下的对话,时任《长江蔬菜》杂志社社长的程耀明先生问我:“你们公司的商标为何取名为‘鼎牌’?广告语的重点为何是‘信誉求一言九鼎,质量创九州名牌’?”见图1(1997年《长江蔬菜》第6期末页)。我说依次回答:“做生意与做人同理。“鼎”‘鼎’有一言九鼎之意,即说话算数。其次同时,公司地址在处常德市鼎城区,由此取双关之意。至于广告语,“信誉求一言九鼎”‘信誉求一言九鼎’,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和要求;“‘质量创九州名牌”’则是公司的发展目标”。听完我的阐述,程社长很认真地对我说:“我相信你们的公司能办起来,也必将成为知名品牌。因为你们对自己有要求,对公司也有目标。”当时听完这席话,我很感激程社长和其他人员对我所说的话顿觉感激,因为对于一家刚起步的公司来说,这是极莫大的鼓励。此外,参与讨论的还有后来历任社长的于衍正先生、邓德红先生,以及现任社长吴三红先生及和当时的广告负责人宋玮女士等。
直到如今现在我依然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感谢创业之初就结识了长江蔬菜杂志社这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我永远不会忘记,思想碰撞时每个人眼中闪着的光芒,那种立志为中国蔬菜产业服务的精神,值得被记住铭记。
相伴:强强联手 ,互利共赢
九十年代的90年代的《长江蔬菜》,因经济条件有限,为了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采用了的是性价比高的小开本、普通的纸张和印刷工艺,虽然舍弃了部分阅读体验,但是却达到了最理想的传播效果,受到广大读者和客户的一致好评,是成为全国同类期刊中的佼佼者。而时代在不断前进,如今现在的《长江蔬菜》,统一采用大开本,清一色的优质铜版纸,制作更加精良,内容更为丰富,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实现了纸质期刊向全媒体期刊的转型,成为了“刊-网-微信一体化”全面发展的综合平台。
30年来,《长江蔬菜》杂志社不忘初心,以“科技兴农”为己任,累计推介新技术、新品种3000多个,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2013年和2015年中国百强报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湖北省十大名刊等多项殊荣。
九十年代的鼎牌种苗而90年代的鼎牌,是一个只有几间小平房的新生企业,公司新招聘的员工只能住在租来的居民楼里办公,科研材料和育种研发基地也不完善。如今的鼎牌种苗收集和提纯了近千份材料;,拥有品种选育基地150余亩,制种基地近千亩。充足的科研材料、创新的技术手段,再加上稳定的制种基地,确保了每年都有新优品种的推出层出不穷。而公司硬件规模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的办公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当初简陋的小平房,、租来的居民楼,早已被规模宏大、拥有自主产权的,鸟语花香的综合办公大楼所取代。
20年来,与长江蔬菜杂志社一样,鼎牌同样种苗不忘初心,信守承诺,坚持严把种子质量关,成就了自己的金字招牌,成为种业界的标杆。20年间,从创立之初起就从未出现过种子质量问题。我们当地的种子管理部门就曾开玩笑地对我说:“‘鼎牌’除了五年办一次相关证件外除了5年办1次相关证件外,人都见不到,如果所有种子公司都像‘鼎牌’一样,那我们就要失业了。”当然,我们并不会因此而自满,会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而会更激励我们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待“鼎牌”100百年后,依旧还能信誓旦旦地确保零说本公司未出现过质量问题的存在,那才是“鼎牌”人的骄傲。
作为《长江蔬菜》发展的亲历者和受益者,我时常被长江蔬菜人不断进取、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从不松懈的精神激励着。而它作为鼎牌成长的见证者,给予我们的支持和鼓励我都牢牢记于心中。而且我深深的地相信,在未来,《长江蔬菜》将会继续保持强者之势,成为全国同类期刊中的排头兵。作为鼎牌种苗成长的见证者,长江蔬菜杂志社给予我们的支持和鼓励,我将牢牢的记在心中,将这份感动化成一缕红线,连接你我。
未来:相知相守 一路同行,携手共进
《长江蔬菜》杂志在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过程中30年的耕耘,为中国蔬菜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良多:一是净化了市场。在假冒种子泛滥的时代,《长江蔬菜》努力树立全国的蔬菜种子品牌努力培育与推广全国的蔬菜种子品牌;二是丰富了各地的瓜菜品种。品牌企业通过《长江蔬菜》等媒体不断推出新优品种,而各地经销商和菜农积极引进新品种,逐渐引导了当地的瓜菜蔬菜市场的发展走向。菜农通过种植新品种增加了收益收入,市民也因又丰富了大众的餐桌佳肴而受益。;三是瓜农、菜农的提高了种植技术得到提高。《长江蔬菜》30年如一日地致力于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为整体种植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作为20年的老朋友,《长江蔬菜》每一次的进步,我们都由衷的高兴我们都由衷为之欣喜,同时也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鼎牌”人的自我要求不仅是要保证种子质量,而且在此基础上更是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选育出更多引领市场的新优强势品种。同时,还投入更多精力为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广大的瓜农、菜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