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创新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财务关系和财务活动的总称[1],是企业利用其价值性进行管理,是处理财务关系和组织财务活动的一系列的综合性管理工程。从世界总体经济形势看来,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知识经济的到来把财务管理推向时展的前沿,财务管理工作将面临颠覆性的改变。本文以分析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财务管理工作为视角,从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知识经济时代对财务管理创新的要求方面出发,提出目前财务管理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一、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于知识经济的认识是有差异的,因此,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对知识经济做出了以下定义,即直接建筑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是以知识基础为资源的一种经济形态,与工业、农业经济相对应,是工业经济发展和深化的产物,将人的创造性知识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现有的思维、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知识经济基本特征
首先,知识经济应该建立在知识基础上,这里指的知识基础是与物质基础相对而言的,现今农业和工业经济中虽然也以知识为基础但最终还是取决于原料、能源和劳动力,即所谓的以物质为经济基础,特别是科学技术知识在经济增长中起到掌控作用,知识经济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另外,知识经济追求的是创新。其发展关键是知识生产率即创新能力,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发展趋势,劳动者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才能带动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此外,信息是知识经济的命脉,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以现今社会互联网经济为背景将信息生产、信息存储、信息使用和消费融入到知识经济当中,人的能力只有在信息共享背景下才能有效地产生新知识,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和资源共享都会为技术的变革带来巨大的利益。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财务管理创新的要求
(一)财务管理观念的创新
以往的财务管理认为财务行为是短期行为,而知识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客观上树立以人为主体的观念。企业应该提起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视与开发利用,在保证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事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在企业内部形成最佳的知识流动秩序。在企业内部建立合作与竞争的财务管理人员任用机制,促使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创新能力、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合理配置企业优先资源,使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财务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由原来的管理有形资产到管理无形资产,侧重点发生了变化,财务管理内容也应该适应这一规则。财务管理模式应该向着高效、快捷、灵敏的方向发展,信息高速公路、数字信息化技术都可以使交易瞬间完成。知识经济改变了经济活动的方式,开启了新的财务管理局面,为适应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需要企业财务管理要顺应潮流发展。
三、财务管理创新的对策
(一)提高知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物质资本转为知识资本[5]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明显特征,如何运作知识资本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大决策和实践问题。企业应该主动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理论水平,尤其对知识资本和市场化形式应该着重学习,培养一支具有专业性、预见性、技术性的综合财务管理人员队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行业大环境,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者的主导作用。
(二)建立集中财务管理模式,普及网络信息技术
互联网时代对企业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程度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否成功,运用金融工程开发投资风险管理和融资工具需要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网络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现实证明,财务人员的网络信息化普及培训是科学有效的,可以极大地促进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并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新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机制,明确财务关系
企业中的财务关系包括企业与受资者、投资者的财务关系,企业与债务人、债权人的关系,企业与政府或监管部门的财务关系,企业内部各单位的关系以及企业员工之间的财务关系等。知识经济时代下这5种财务关系还会存在,但侧重点会发生变化,在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是人,人的因素占知识经济的主导地位,人才能够发挥创造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知识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发展总目标不可分离,建立良好的人才任用制度、鼓励创新、奖惩分明,是财务管理人才真正的和企业发展融为一体。总之,当今时代物质资本的地位最终将被知识经济资本所取代,这一重大变化将日渐显现在各个行业中,在经济时代中企业不再仅归属于股东,而是各利益主体共有的,企业员工、债权人、顾客、股东和委托代表都为企业的发展投入过相应的资本,因此都享有企业净资产,这是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目标提出的新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将所有企业推向了新的运行规则之中,企业要顺应大趋势建立适应时展的财务管理体系,为建设我国和谐的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李中宾,吴玉玲.谈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J].科研,2015.
[2]赵丹英,袁爱红.谈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J].商业,2015.
[3]姬理清,裴火珍.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理财模式创新[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
[4]赵凤芝,李光.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6.
(一)人工自然是人们运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天然自然的基础上为自己改造和创建的自然界,它是一种历史产物,是人类把自己的意志注入给原生自然的结果。它凝结着人类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人工自然可分为两类:一是人工自然界,即人工自然生态系统,系统的结构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一定的目的设计的,而它的功能是使自然界发生变化来满足人的需要,为实现人的特定目的服务。二是人工自然物,即人们用天然自然物制造的,适合于人类需要的各种物品,是人类依据自己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创造的。
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有机结合是人工自然的本质特征。
二、原始、古代社会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影响
(一)原始社会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影响
从上述人工自然的定义可以看出,人工自然是人类诞生初期就存在的,追溯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利用简单的自然工具对天然自然进行改造。大约在一万四千年前,原始人类就发现了较为复杂的工具——弓箭,接下来火的发现和利用表明,人类正一步步从天然自然中开始改造和获取。原始社会人类所进行的人工自然活动,并没有在天然自然中造成影响。因此人类在原始社会中对于天然自然的态度是依附、敬畏和顺从。
(二)古代社会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和畜牧业随之出现,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了古代农业社会,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的食物来源越来越稳定,生活状况日渐充裕,村落与城市逐渐兴起。人类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而需要更多的食物来源以及生活燃料与建筑材料。因此,大片的森林草原被开垦,用于耕作和畜牧。而随之诞生的手工业和冶金技术说明,人类又开始了对更多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古代农业社会对人工自然是局部和表面的改造,大致分布于,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几个人类生存必需的基础方面。因此,人类的生存方式仍是自然生存,即依靠着天然自然所提供的自然存在物生存,只是人类对于天然自然的认识度逐渐加深,但没有对天然自然造成个根本性质的改造。
三、近代工业社会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影响
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到十八世纪末,以纺织机改革为起点,蒸汽机发明与使用为标志,将人类带入了近代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所进行的人工自然活动,主要是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对天然自然的改造。
在工业社会人工自然的活动中,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天然自然,对天然自然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在工业社会中,正是由于人工自然与科学技术单方面结合,不仅干扰了天然自然进化的节律,破坏了天然自然生物圈内的有机联系,违背了天然自然的客观规律,使人类的发展同天然自然相分离。其原因,是在工业社会中,人们在思想观念中缺乏整体性,长远性,批判性和限制性。一味地运用科学技术去谋求自身利益,不考虑人类生存的长远目的和终极价值。此时人类对于天然自然的恐惧感,崇拜感,顺应性越来越小,日渐转变为能动地掠夺,支配和征服天然自然。
四、现代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影响
人类在现代社会所进行的人工自然活动是建立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展开的,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认为只要有科学技术的存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加上十九世纪电力技术革命的推动,科技万能论应运而生。科技万能论的产生,更加促使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分离。
关键词:现代数学;特点;意义;计算机技术
一、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在医疗领域、金融领域、经济领域和航空领域等广泛应用,而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现代数学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数学既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数学经过日积月累的发展,最终形成现代数学。现代数学可谓是特点颇多,开辟了数学发展的新阶段,数学中的集合、空间等都通过现代数学融合在一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高中生更应正视和重视现代数学的特点并理解其意义,让现代数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现代数学的特点
每一门科学都有其固有而显著的特点,现代数学也不例外。随着数学的日益发展,其固有的特点也会有所变化和发展,而现代数学正是数学不断发展的新阶段,它也必然会在数学原本的特点――抽象性、精确可靠性、广泛应用性等基础之上有所发展变化,而且在这些固有的、不断发展的特点之间又是存在着紧密联系的。
1.高度的抽象和统一
所谓的抽象和统一性,就是把不同的对象中本质的、共同的东西抽象出来,成为更高一层次的对象,并对之进行研究,从而使原本很多不同的对象得到了统一,以求得本质的共同的规律。换言之,数学正是有了抽象的特点,我们才能统一许多不同的对象,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不断地扩大范围,所以,为了统一,我们必须对不同对象进行抽象,它们是一个完整概念的两个方面。
现代数学的抽象性和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现代数学的抽象只保留研究对象的空间形式或者数量关系,而不针对其具体内容;第二,虽然各个学科都具有其抽象特点,但是,数学这一学科相对于其他自然或者社会学科而言,其抽象化进程是大大加快的,其深刻程度是明显领先的,是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逐渐形成的;第三,相对于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而言,数学的抽象不仅体现在其概念上,还体现在数学方法方面。
高中数学中的对数和对数函数相关知识都体现出数学的抽象性这个本质特征,正是因为对数和对数函数的知识的抽象性,使得许多学生在做相关习题时错误百出。
2.注重分析逻辑性与结构严密性
逻辑性和结构的严密性是数学这一学科的另一个突出性特点,这也正是这门学科注重建立公理化体系和结构分析的关键原因所在。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在其著作的《几何原本》中首创公理化方法,并在如何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方面为数学家以及物理学家树立了不朽的光辉典范。
除此之外,结构也逐渐成为了数学家进行分析和证明的重要工具,在数学这一学科中,也常常按照结构分析来划分界定各个分支的研究领域,一方面使数学成为一个整体,另一方面,不同分支间的联系也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3.与不同数学学科的结合,不断开拓新领域
不同分支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是现代数学的又一个显著特征。这就使得经典数学中各自形成体系、具有各自研究方法的代数、分析、几何改变了原有的三足鼎立的局面。现代数学则综合了三者研究方法的优势,即代数方法注重公理体系构建的优势、几何方法直观的优势、分析方法精细准确的优势。
同时,不同分支的渗透和联系,一方面,领域中的部分分支相互结合形成新的分支,其典型的例子有解决函数问题时有时会和几何中的图形相互联系和融合。解决高中数学中的函数应用题具体问题时有时还要和物理或化学学科相联系。
4.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紧密联系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二十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之一,它从两个方面影响和促进着现代数学的发展,一方面,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这使得数学这一学科比以前更具有渗透力和无与伦比的威力,比如之前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或者模型由于计算量过大而出现求解困难的局限性,而计算机在现代数学中的应用,则使这一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从而扩大应用范围,同时也改变了广大高中生的求解观念。除此之外,这种算法软件直接投入到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日常教学中的话,也能够极大地改变数学教学的抽象性和困难度。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现代数学两者相辅相成,前者的发展给后者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上的新课题,如符号计算、数值软件等。对于这些课题的研究,又极大地推动前者的发展和进步。
三、现代数学的意义
在如今这个高科技时代,数学这一学科不断与科学技术完美结合,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也都非常重视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研究,把高等院校优先发展数学视为实现国家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层面的需要。
而且现实中,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理论模型已经成功地在各个领域找到了相应原型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许多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逐渐渗透到各个科学技术的领域,如医疗领域的 CT技术、软件应用领域的中文印刷排版的自动化、航空领域中模拟设计航天飞行器、经济领域中用数学模型分析宏观经济问题,以及金融领域中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金融风险等,毫无疑问地体现了现代数学的重大现实意义。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正在呈现或者已经呈现了一种趋势――数学化,不论是在科学研究中,还是在技术发明中,现代数学都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作用。总之,现代数学固有的、独特的特点,为其在科学研究和现实生活中的显著地位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参考文献:
一、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的概念
(一)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的概念
正确理解高等教育资源投人的概念是界定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概念的前提。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是将各种资源投入到高等教育系统中,用于高等教育事业,以期所投人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尽量满足社会各方面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以求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本定义中的“系统”既可以理解为广义的“系统”,又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系统”,即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活动所构成的体系;各种资源既包括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包括从事该项活动的时间、空间和信息;既包括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制度、文化、理念,又包括对该活动有影响的经验、模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投人”可理解为“配置”与“投放”。
(二)对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概念的分析
对以上所给出的高等教育资源投人的概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投人的标的是“各种资源”,各种资源即无论是按哪种分类的资源,一旦投人到高等教育事业,被用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那么各种资源就成为了高等教育资源。
2.投入的用途是“用于高等教育事业”。
3.投人的结果即产出是“社会各方面对高等教育需求的产品”,这是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的目标。高等教育产品包括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力资源、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技术服务。
4.投入的最终目的是“以求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健康发展”,这是高等教育系统在达到自身目标的同时,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也是对高等教育资源投人进行评价的标准,即高等教育资源投人达到的效果。
5.通过对“以期所投入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进行分析,还可以得出这样结论: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以追求效率、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即以最少的投人求得最多的产出。
二、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的概念
(一)效益的概念
《汉字源流字典》中对“效”和“益”字的解释:“效”字是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从支(表操作),从交(交叉腿之人),会人模[演变]效,本义指仿效,引申指献出力量;“益”字是会意字。甲骨文从皿(盆),上为水,会水流出盆外之意。表示增加;《当代汉语词典》对“效益”的解释是“效果和利益”;《投资大辞典》对“效益”的解释是:指劳动(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下同)占用、劳动消耗与获得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劳动成果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的代价,其差额为正效益,即产出多于投人,反之,则为负效益。借鉴词典中的解释,本文认为“效益”表示既有效率又有效果(有好的结果)之意。
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效率概念的界定:效率(efficiency)是指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效率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机械效率(mechanicalefficiency)、热效率(thermalefficiency)等。可见,效率概念来源于自然科学,由于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研究的需要,效率一词被引人社会科学,被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求产出数量上最大。相对于人的愿望和需要,或者是相对于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也是配置效率(allocativeefficiency)的一个简化表达。由于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就一项经济活动而言,更重要的是最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对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就是效率高,相反,就是效率低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经济学中最优效率是指“帕累托最优”状态下的资源利用率,即在不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一项经济活动不会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管理学中,效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产出与各种投人之间的比率关系。从数量上看,效率与投人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效率是以节约或充分利用来约束投人,是对产出数量上的追求。从价值理论上看,效率是指商品的价值。高等教育资源投人的效率其实质就是追求产出更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更多的科研成果,更多的科技服务。高等教育是现代人类社会的重要实践活动,因此,关注与追求效率,一直是人们从事髙等教育活动时自觉或不自觉的价值取向。
效果是指人们对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满意度的评价,是人们对产出品质的要求。人们对高等教育产品使用价值的需要,就是高等教育产出的人力资源是否有创造价值的潜力,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转化为强劲的现实生产力,教育服务是否能够达到人们对其需求满意度,所有这些高等教育产品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是否能够给社会的文化、经济及人类自身发展有益的各个方面带来好处,是对高等教育产品质的要求。
(二)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的概念
根据以上分析,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的概念即为:在一定时期内给定的高等教育资源投人到高等教育系统,并在给定技术条件下通过高等教育活动,产出的效率及效果。高等教育资源投人微观效益是指高等教育微观系统在一定时期内给定投人和技术条件下通过高等教育活动,产出的效率及效果。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宏观效益是指高等教育宏观系统在一定时期内给定投人和技术条件下通过高等教育活动,产出的效率及效果。高等教育资源投人微观效益与高等教育资源投人宏观效益是相对而言的。
三、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特征分析
(一)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的本质特征
1.任何资源都是数和量的统一,高等教育投人的是资源,产出也是资源。因此,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包括数量的效率和质量的效果两方面的内涵。
2.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是受教育者即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客体内在能量的储存。它的表现是含蓄的、隐形的,不像物质生产领域所创造的效益那样具有显性。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释放它的巨大能量。对个人而言,经过高等教育消费后,自身增长了知识和技能,获得了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并大大提高了就业几率,具备了获得更高报酬的可能;对企业而言,由于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将使企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对整个国家而言,既培养出了一定数量及质量的高级人才,也提高了国民素质,增强了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3.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是资源的转换和增殖。它是通过高等教育活动,将各种资源转换为人力资源。准确地说是通过高等教育资源投入能够使受教者提高其人力资源中的智力资源层次,形成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不断运用所学知识,会在原来学习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形成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等智力资源,实现了资源的转换和增殖。
4.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的依附性。高等教育投资使受教者提高的能力依附于受教者人体之上,即人力资源是体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统一,智力资源必须通过体力资源的劳动,才能产生效益。不具有独立产生效益的能力。因此具有依附性。
5.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的滞后性。对高等教育资源投人产生效益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只有投人到社会工作中,才能发挥其工作能力,而且必须专业对口,其效益才能得到最大验证。
6.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的长效性。由于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的成果一是智力提高的劳动者,二是科研成果。这两种产出的潜能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投资者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益,其时间长短取决于受教者的寿命与健康状况。因此,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具有长效性特点。如果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劳动者延续的劳动时间还会有所增加。接受教育的劳动者给自身及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短期内是有限的,而从长远角度看会在长时间内持续产生,其创造效益或价值是非常可观的。
7.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的间接性。高等教育资源投人的直接成果是产出的人力资源的智力层次得到提高,只有当这些人力资源投人到生产领域或实践活动中,才能使其智力资源与生产资料资源相结合,产出新的产品资源,经过市场交换,在收人中得到补偿和实现价值。可见,其效益的实现具有间接性。
8.高等教育的职能特征包括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因此,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包含培养人才的效益、科学研究的效益和服务社会的效益。
9.高等教育的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衍生功能)。就功能而言,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包含系统内部效益和系统外部效益。基本功能由高等教育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社会功能由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所决定。基本功能是育人的功能,社会功能是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人口功能。政治功能包括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及促进政治发展;经济功能包括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发展科技促进经济发展,通过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完善,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就高等教育的功能而言,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包括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效益和高等教育系统外部效益。外部效益即高等教育系统对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及资源环境系统产生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则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投资活动预期要达到目的的实现程度,是对高等教育投资的规划、决策及实施、回收情况进行检验和评价,用以说明对高等教育投资活动的优化或是失误的尺度。社会效益则又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效益,包括促进思想政治建设的效益;促进社会道德的效益和国民意识的效益;促进整个教育发展的效益;促进社会积累科学文化知识的效益。另一方面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效益,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效益;促进国民收入增长的效益;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效益。
(二)基于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的本质特征提出的相关理论
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的诸多本质特征并不是孤立的,是相互关联的,具有多面性的特点。这些多面的本质特征正是一些教育经济理论的提出的基础。
1.区域竞争力理论。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所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种争夺资源或市场的综合能力。以高等教育资源投人为源泉的“国民素质与科学技术”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2.非均衡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及其渐进停滞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以高等教育资源投人带来“产业结构更新”方面的效益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动力。
3.新增长理论。保罗罗默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边干边学等新问题的研究。这一理论正是“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能量的储存性、表现得含蓄性、通过实践活动巨大能量的释放性”等特征。因此,高等教育资源科学投人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4.高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潘懋元认为教育有两条基本规律,外部关系规律和内部关系规律,两条规律密切关联,相互作用。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自身的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同社会的关系规律,它是针对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而言的,“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认为教育在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约的同时,要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服务;高校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紧密相联;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技术优势与技术市场的匹配,专业设置与行业变化等都与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息息相关。高校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表现为义不容辞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职能特征与功能特征所决定的。
5.教育资源配置理论。国家、民间和个人是高等教育资源投人的三种主体形式,而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和投人主体的收人状况是决定高等教育需求的两个基本因素。投入主体如何对高等教育资源组织投人,包括投人量的多少,投入的方向、投人的各种资源的比例结构等,这正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内容。
以上对髙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概念的界定和特征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对高等教育资源投人效益的评价不能仅限单一方面、单一方法。就其包含数量的效率与质量的效果这一双重内涵而言,对高等教育资源资源投人效益的评价要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能量的存储性、资源的转换和增殖性而言,我们要重视高等教育资源投人的重大意义;就依附性而言,我们要尊重和爱护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就长效性和滞后性而言,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不能急功近利,要放眼未来。就职能而言,包括对培养人才效益的评价、科学研究效益的评价和服务社会效益的评价;就功能而言,包括内部效益的评价和外部效益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陆家骝,林晓洁.经济资源的重新定义与现代经济增长[J].华南金融研究,2000(02).
[2]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香港:华夏出版社,2003(01).
[3]莫衡,等.当代汉语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4]黄汉江.投资大辞典[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
[5]陈家洪.高等教育投资效益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6(09).
关键词:现代设计人性化本质特征
现代设计,包括现代工业、商业、公共事业、环境等的设计,它是一种现代物质文明、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在设计领域里,过去的理论和实践,对设计物的物质功能关注多,对设计物的精神功能不够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精神功能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现代设计实际已经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设计物的宜人性和情感性方面,注重设计物本身的情感特征和使用者的情感、心理反映。因此,设计物除了满足使用者使用的物质功能外,其精神功能也越发突出。
现代设计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就是设计“人性化”。所谓设计“人性化”,就是以人为本,在保持设计产品的合理结构及物质功能的同时,注入人的心理情感和道德文化等因素,使设计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同时,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亲切温馨的情感体验。它强调的是人与物、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它既要满足人们物质的、生理的需要,又要满足人们心理的、审美的渴求,还要创造适合现代人类生存的空间。
现代设计人性化是以设计的理性化和功能性为前提条件的。现代设计是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结合,科学技术给设计以坚实的结构和良好的功能,而艺术和人性使设计富于美感,充满情趣和活力。设计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功能性将成为恒久的标准之一,现代设计的主流仍然是讲究功能的现代主义设计,它所强调的标准化、系统性,对于因日益发达的交通和通讯而变得越来越小的地球来说,是一种极为有用的设计方法。坚持现代设计的理性化和功能性,在我国还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但是,现代主义设计由于过分强调理性主义和功能性,忽略了对人性化、多样化的关注,所以受到了人们的批评;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在追求个性化、人性化、多样性和装饰性的同时,又走入了忽略、无视功能和结构的死胡同。如后现代主义设计中一些一味追求新技术、新材料和造型夸张的产品,几乎不具备应有的使用功能。这样的设计虽也有着多样而生动的特点,甚至包含很深的文化色彩,然而对消费者而言,却不具备使用价值,又何来人性化可言?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作为科学与艺术之“产儿”的现代设计,其理性化和人性化也必然是不可分割的。
现代设计人性化是设计中“人性”与“物化”的统一。人类的设计和设计物,总是体现了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伦理道德、历史文化和情感等精神因素,这是物的“人化”;而人类的意识、情感、文化等精神因素,又需借助于一定物质形式来表达,作为人类生活方式载体的设计物,必然包含对人类精神的表达功能。这便是人类精神的“物化”,人的“物化”。设计便是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完全脱离了人的设计和完全脱离设计的人是同样不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设计人性化是人类设计本应具备的特质,设计者所做的便是使这种“人化”和“物化”过程更通畅,更和谐,以达到人与设计的融合状态。中国古代哲人所宣扬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反映了对这种关系的辩证认识。
现代设计的人性化是人类社会高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在为人们带来高级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新的苦恼和忧虑,那便是人情的冷漠和情感的失落。亚历山大·金在《一次新的工业革命还只是另一项技术》一文中写道:“在一个房间里,信息输入的集中,非个人的和远距离通信可能性的集中,教育和文娱频道的密度,这些因素加上许多其他因素,可能使家庭失去机动性,并使家庭脱离人们的外部接触。这可能很容易导致个人的日益疏远,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主动的反主流文化的隐退,而是被动的和不知不觉之间加剧的疏远,并且,失去人的尊严和自觉。用更严格的话来说,大部分人活动的自动化,最终会导致人类的自动化吗?回答是:很有可能。”人类行为的自动化这种现实是人类所不愿看到,也是违背人类自身的本质属性和人类高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的。因此在高科技的社会里,人们必然去追求科技与情感、理性与人性之间的平衡。技术越进步,这种平衡愿望就越强烈。所以约翰·奈斯比特认为:“无论何处都需要有补偿性的高情感。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件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我们必须学会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实现“从强迫性技术向高技术和高情感相平衡的转变”。而这种情感和人性平衡的实现,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设计是责无旁贷的。因此,现代设计的人性化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设计人性化反映了“为人而设计”的本质特征。我们生而为人,必然会产生种种的渴求和欲望(需要),并引发某种动机和产生某种行为,这是人性的重要内容。对人的需要和人性的了解应该是现代设计的首要基础。因为人的欲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并时时处在新生与变动之中,是产生人类各种行为的原动力。所以,人的行为自觉不自觉地、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为满足某种需要的努力,这是人造物最基本的起因。所谓动机,是指为满足某种需要而发生行为的念头或想法。它不仅激发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或发生某类行为,而且规定行为的方向。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和动机导致行为的产生。人的任何行为通常会表现出一定的目的性,期望达到某种成就或结果。从这一点来看,人的造物行为是在人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性的行为。而人的需要不仅来自自然体天然的欲求,而且也来自人类自己创造出来多种需要;人的造物不仅满足需要,而且创造需要,也就是被称作生活的设计。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是发展变化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研究人类动机时,提出了著名的“需要理论”,揭示了设计人性化的实质。他指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基本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他认为需要不仅是生理的,而且是心理的。翻开中外艺术设计的历史,任何一项有价值的设计无不体现着对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观照。
设计是人的设计,即满足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设计的本体是人,设计的使用者和设计者也是人,人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这种尺度包括生理尺度和心理尺度,而心理尺度的满足是通过设计人性化得以实现的。因此,设计人性化完全是设计本质要求使然。离开了对人心理要求的反映和满足,设计便偏离了正轨。设计的人性化已成为评判设计优劣的不变准则。李砚祖先生认为:“什么是好的设计?处于技术水平、市场需要、美学趣味等条件不断变化的今天,很难有永恒评判的标准。但有一点则是不变的,那就是设计中对人的全力关注,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李先生的观点正反映了设计界对人性化的关注和重视。现代设计只有以人为中心,为了人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为了造就高洁完美的人格而倾心服务,设计才会有活力,离开了热爱人,尊重人的目标,设计便会偏离正确的方向。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设计不仅向着更科学、更精密、更严格的方向发展,而且倾注了人对自身存在的更大关注。
现代设计人性化是人类追求理想化、艺术化生活方式的永无止境的设计境界。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设计也必将随着自身认识的提高走向更高的境界,即人类社会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化、艺术化的造物方式和生活方式,由追求物质需要为主到两者兼顾并以追求精神享受为主。这是设计者及消费者的共同梦想。时代的发展将现代设计的精神因素提高到很高的层面,设计的层次越高,其精神性的因素就越多,物质性和精神性、理性化和人性化的结合就越完美,现代设计已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人类精神意识的烙印。
可以预言,现代设计人性化将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设计师的工作即是:使人们从物的挤压和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人的生存环境和物品更适合人性,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发展,使人类感情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美,真正达到人物和谐,“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充满人性关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著.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2](法)马克·第尼亚著,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四川人民山版社,1998年出版.
一、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实验开发研究的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完善,对现代工程的概念也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即“工程是关于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使在物质、经济、人力、政治、法律和文化限制内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创造性专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工程的本质在于创造,而创造的本质就是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工程就可以理解为通过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通过创造出当前没有的产品或者是系统,以此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工程与其他的专业有着很大的区别,最为主要的就是工程专业可以理解为创造力专业,这也是工程教育的本质特征。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成为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源动力,一切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也都要依赖于知识的开发与运用,而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正是对知识的开发与运用的实施者,培养创造型人才也成为了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对工程教育进行创新与改革也是当前高等教学改革的一个必然方向。
二、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创新实验的开发研究
通过对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学体系的分析可以看出,实验教学被安排的位置是在理论教学之后,其实验的目的就在于为学生提供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和应用的机会。工程能力也可以称之为创造能力,这是对于理工科学生基本的素质要求之一,因此可以说,创新实验教学的开发和研究,是为学生提供应用理论进行创造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综合创新实验的开发与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科学的处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笔者认为,综合创新实验应当根据专业特点,同时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实验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研发,而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新设备的购置,通过对现有的实验设备进行优化和整合,引入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则能够实现对综合创新实验的整体优化,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综合创新实验的教学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工程应用教学环境,使学生通过实验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学会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施综合创新实验通常是在理论课教学结束之后,综合创新实验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其实验内容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指导思想。学生在完成一项创新实验的过程中,要对各种实验的设备进行熟练的掌握,也需要借助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才能够完成实验。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创新实验Ι
1、实验设备:细纱机,计算机,测试系统,机构测绘工具。
2、实验内容:(1)测绘细纱机钢领板运动机构;(2)应用测试系统检测钢领板运动规律;(3)根据检测的钢领板运动规律,反求设计控制凸轮机构;(4)对细纱机钢领板运动机构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新的设计方案;(5)在计算机上实现新设计方案的仿真设计或者虚拟设计。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创新实验Ⅱ
1、实验设备:机器动力学实验台,计算机,测试系统。
2、实验内容:(1)应用测试系统检测机器动力学实验台,当载荷一定时,在安装飞轮和不安装轮飞两种状态下主轴转速的变化情况;(2)建立实验台等效主轴的运动方程,分析飞轮的调速作用;(3)按新给定的主轴运转不均匀系数反求设计飞轮;(4)在计算机上实现不同主轴运转不均匀系数条件下飞轮的仿真设计或者虚拟设计。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创新实验Ⅲ
1、实验设备:1511织布机,计算机,测试系统,机构测绘工具。
2、实验内容:(1)测绘1511织布机打纬机构和棕框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2)应用测试系统检测检验棕框机构运动规律;(3)根据检测的棕框机构运动规律,反求设计棕框共轭凸轮机构;(4)对1511织布机打纬机构和棕框机构的运动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新的设计方案;(5)在计算机上实现新设计方案的仿真设计或者虚拟设计。
三、“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创新实验"的实施
摘 要 为了明确专项特征理论研究的发展现状,探析2012年奥运会夺金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搜集了一些有关专项特征的文献资料,总结了我国学者研究专项特征的一些成果,以探析专项特征的研究与我国夺金项目之间的内在关系及2012奥运夺金点。
关键词 专项特征 夺金点 内在关系
一、回顾2008
2008年奥运会中国在赛艇、羽毛球、拳击、皮划艇、击剑、体操、举重、柔道、摔跤、跆拳道、乒乓球、射击和帆船等项目上战绩优异,而在田径、足球、篮球等项目上较弱势。美国金牌数不敌中国,奖牌数却位居第一,说明美国潜在夺金项目很多,很有可能超越中国,中国要想在金牌榜第一的位置上长久站立,必须发掘自己的潜优势项目,提高弱势项目的训练。
二、专项特征
(一)含义
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在理论与实践不断结合的过程中,许多学者不断的思考和总结,对运动专项特征有了一定认识和理解,给出了不同的释义。如陈小平基于过往对项目专项特征的认识及现实情况提出:专项特征指一个运动项目在比赛规则的允许下,以获得最大的运动效率为目标,在力学、生物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主要运动特点。他认为运动项目特征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项群、专项,每个层次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在描述和解释的程度上有差异。有关专项特征的释义很多,但基本上大同小异。
(二)研究必要性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任何事情,只有对其进行充分了解,才能有把握成功。训练更是如此,要对项目专项特征和规律彻底分析与研究,准确把握其力学,生物学,解剖学等方面的特点,才能高效率完成训练,取得优异成绩。不能完整、准确和有针对性地解释、定位专项运动特征是我国竞技运动训练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对专项运动内在、微观和动态的细节变化进行深入了解和认识是当前探索和研究专项特征的主要发展趋势[1]。
三、我国专项特征的理论研究成果
(一)优势项目发展的共同特征
田麦久等人在《2009-2010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中》总结了这些优势项目训练的发展过程,并发现在其训练实施上的共同特征:第一,培养了一只以教练员为核心的优秀专业技术队伍;第二,狠抓运动员拼搏精神的培养;第三,把握项目发展趋势,形成中国特色;第四,抓住运动创新这一提高技术水平的关键环节;第五,坚持“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推行科学化训练;第六高度重视科学选材[2]。
(二)弱势项目专项特征研究现状
2008年奥运会设金牌数在302枚以上,而中国只拿到51枚。原因在于很多项目处于弱势状态,如足球,近几年来在亚洲和世界赛事上的节节败退,说明我国对足球专项特征认识还很模糊,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足球训练的发展。柯敏认为中国足球之所以没有巨大的成就,原因在于:过于宏观的用一般或项群的共性特点代替专项特征;范围上过于局限于对专项技术的外在描述;形式上以静态专项模型作为足球项目的主要特征。又如:近十年我国男子100米跑首次突破10.20秒大关,但相比同一阶段世界男子100m跑成绩,我国运动员成绩虽有所进步,但总体水平与世界水平差距日渐拉大,王爱民等通过对我国短跑项目运动成绩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成绩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现代短跑专项技术特征。
(三)潜优势项目专项特征研究现状
有些学者认为我国在女子网球、跨栏、马拉松、游泳、帆船、击剑、拳击、射箭、沙滩排球以及女曲、蹦床等项目上具有夺金优势,并对其专项特征进行分析。如:吴新炎等对网球运动独特性本质特征进行分析,从网球专项特征来揭示了网球运动本质,从实践中来提炼理论,以求通过理论反过来指导运动实践。赵金花以女子撑杆跳为个案,分析了田径快速力量型项群优秀运动员转向能力特征,认为准确、深入把握专项特征是进行科学选材和调控运动训练过程的前提。
(四)2012夺金点
中国从参加奥运会以来,金牌项目一直在增加,04年奥运会刘翔的110米栏和女子网球双打冠军等都预示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巨大跨越,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为中国体育事业的上升带来了美好憧憬。通过学者们研究专项特征的成果显示,我国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将会成为2012年奥运会的主要夺金点。如:李云玲在《我国田径潜优势项目发展趋势的研究》中提出,通过第11-13届田径世锦赛与北京奥运会的成绩比较,预计伦敦奥运会,我国女子马拉松、20km竞走和铁饼项目具备冲金实力,男子110m栏项目有望取得前3名。我国优势和潜优势项目的研究成为2012夺金的理论支撑,相信2012中国会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欺骗性
一、大众文化的基本内涵
“肯定文化”、“文化工业”、“大众文化”这三个核心关键词一直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批判理论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此三个词语虽内涵不尽相同,但却殊途同归。首先,“肯定文化”源于资产阶级特殊的时代背景,是资产阶级特有的特殊文化,其一方面通过构造一个区别于现实世界的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的本质又具有虚假性,通过欺骗的手段平息社会中的否定与反叛欲望,另一方面则是不断证明和美化现实秩序的合理性,而证明的方法则是通过幻想世界对于人精神的满足;“文化工业”则是法兰克福学派强调在信息化背景下技术手段的复制性与毁灭创造的特征。霍克海默、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即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的复制、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大众文化则是:“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电视、广播、报刊、广告、杂志等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批量生产的艺术品等。它融合了艺术、商业、政治、宗教与哲学,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与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行使社会欺骗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文化的界定是结合时代背景的深层定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大众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其本质上源于发达的工业社会。统治阶级通过意识形态的功能对工业社会中的人们进行非暴力的思想控制,而这种思想控制的途径即是大众文化。综上所述,法兰克福学派所讲的大众文化是指借助与现代科技手段成规模的模仿与复制,潜移默化消解人的超越维度的具有商品化、齐一化特征的统治者的操控工具。
二、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内容
(一)大众批判理论的基础:否定与批判
“否定”与“批判”二词是法兰客服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基础,也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霍克海默认为:“传统理论的实证主义从既定事实出发,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据以再生产自身的专门化劳动中,得出同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和的顺从主义结论;而批判理论则认为自己的主要目的是破坏一切既定性、事实性的东西,证明它们是不真实的”,“在目前这样的历史时期中,真正的理论是批判性的,而不是肯定性的,人类的未来依赖于现存的批判态度。”法兰克福学派中最早关注大众文化的人,阿多诺在其《否定的辩证法》中也表达了“否定”与“批判”,他写到“辩证法的根本特征是否定性,否定在辩证运动中具有核心作用,否定就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任何肯定的否定。”
(二)批判理论的四个维度
1.商品化:效益而非创造。几乎法兰克福学派的所有成员对于这一问的都持有相同的观念,他们认为在过分强调商品与技术的时代,通俗化大众化的文化已经不再是被创造出来的文化,而是具有商品拜物教性质的商品,这类商品是为了满足需求、为了满足消费而被生产出来的,因而不再具备艺术品本身的创造性。马尔库塞在剖析这一问题时说道“文化用灵魂去抗议物化,但最终只好向物化投降”。马克库塞客观的分析出大众文化商品化的现象单纯靠艺术本身是不能够改变的,当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组织起来的时候,在个体发展转化为经济竞争的世界,肯定的文化必然带有商品化特征。阿多诺在讨论音乐问题时也提出了音乐商品化现象,他认为今天的音乐不再具有创造性,因为大众音乐的创造者所关心不再是艺术本身而是经济效益。对于商品化的问题在《启蒙的辩证法》中阿多诺与霍克海默明确地指出:“由于出现了大量的廉价的系列产品,再加上普遍进行的欺诈,所以艺术本身更加具有商品性质了。”
2.齐一化:模仿而非个性。对于大众文化商品性前文已作了阐述,商品性的存在就决定了工业社会中对于大众文化的供求关系,即现存社会的人对于大众文化消费的需求,人们依赖于大众文化带给自己的虚假满足,导致需求量的不断上升,但却使得大众文化的生产者无法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但基于技术之发展,以及对利益的驱使下,大众文化的生产者开始通过模仿、复制的手段,不断对大众文化进行批量的生产,从而不断满足消费的需求,从而产生了模仿下的齐一化的大众文化。这种模仿下产生的齐一化使得大众文化不再是真正的艺术品,因为其不再具备艺术品中的个性即不可替代的创造性。霍克海默与大多诺形象的描述了这一现象:“现在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从宏观和微观上所表现出来的统一性,说明了人民所代表的文化新模式:即普遍的东西与特殊的东西之间虚假的一致性。它们的结构是由共产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
3.欺骗性:单向度的人。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娱乐性与消遣性是大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也是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在机械化大生产中工作的劳动者疲惫不堪与现实的劳动,因而开始沉溺于无思想的享乐之中,而大众文化恰恰能够带给他们这样一种需求,通过大众文化中的娱乐与消遣使之忘却现实工作中的疲惫,从而将追求不断寄托于大众文化之中,消解现实社会中的不满,消解了内心超越的维度,不批判、不否定、(下转51页)(上接49页)不改变即成为了单向度的人。霍克海默就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文化,是工业社会下依靠发达的科学技术,批量生产出来的,使人们丧失创造力与理解力,他认为在大众文化的洗礼下“家庭逐渐瓦解,个人生活转变成为闲暇,闲暇转变成为连最细微的细节也受到管理的常规程序、转变成为棒球和电影、畅销书和收音机所带来的,这一切导致了内心生活的丧失。”
“异化”一词也成了工业社会大众的特征,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这种“异化”的本质即是大众的“意识虚假”,而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的虚假意识或是心甘情愿的形成的,或是不知不觉接受欺骗下形成的,或是被愚弄的条件下形成的,总之大众虚假意识的形成源于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非显学。
4.操控性:大众文化的本质。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技术时代的大众文化是一种新的统治形式,而这种统治形式具有非强制性与潜移默化等特点。如前文所述,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及齐一化的特征消解了文化艺术对于个性的追求;而大众文化的消遣娱乐特征,又使得人们不断满足于虚假意识之中,消解了人们对于现实的不满,消解了其内心的超越维度,成为了单向度的人。这使得统治者不断利用大众文化来操控人们的内心,控制人们的心灵。阿多诺认为:“大众媒介……既不存在一个首先关心大众的问题,也不存在一个传播技术的问题,它存在的只是一个使大众自我膨胀的精神的问题,一个他们的主人的声音的问题。”这里的“主人”显然就是发达工业社会的服务于统治者的阶级,即那些掌握社会的政治权力,管理社会经济结构,操控社会思想文化的阶级,追逐利益服从统治者是这一阶级的最根本的追求。因而大众媒介存于社会的价值即是服从于统治者而非聆听大众的声音。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四点概括,但本质特征即是真的工具性,使用工具的即是统治者,大众文化是统治者整合与奴役大众的工具,是操控现实社会的人的工具,是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在科学技术不断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将经济利益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通过大众文化整合与凝结社会中的现实社会的人,形成了文化工业下的完全的统一,并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完成政治上的集合统一,达到统治者的最高利益。如果说商品性是大众文化自然特征,那么欺骗性则是大众文化操控的手段,但操控性则是大众文化的根本。
参考文献:
[1]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2]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3]阿多诺,文化工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主题词 科学技术创新 复杂性系统 整体思维
科学技术创新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而复杂性来自混沌与秩序的边缘。在圣塔菲研究所成立的时候,原来“混沌理论”一词已被宏大的“复杂性理论”所取代了。混沌理论对其范围有严格限制,仅限于对自然界系统的非线性动态行为的数学研究。相反,复杂性理论则被认为可以用于复杂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随时间变化的行为层面。社会系统并不仅仅是由它们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固定规律所限定的“复杂适应性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s)。相反,它们是可能随时间演化而改变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复杂演化系统”(complex evolving systems)。
科学技术系统创新运动是一个貌似无规则运动的有序性演化过程,具有典型的复杂系统特征。第一,多因素性。技术本身是各因素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技术不等于各因素简单相加。各技术要素在技术系统中也不再是原来的因素,因素自身在技术系统动力下也发生了相变,或者说,技术性因素、实体性因素与知识性因素都具有了技术所拥有的整体性。技术因素的作用方式要受技术系统运行模式和运行状态的制约。第二,多层次性。尽管技术的各因素受技术系统动力的作用发生了相变,但技术本身却生成了一种稳定模式。技术的稳定模式是由技术本身决定的,是由科学的技术应用与技术理论的层次性决定的。科学技术系统内有稳定的周期解,周期解内还有混沌区,这种结构无穷次重复着,具有各态历程和层次分明的特征,即存在有界性。第三,多变性。复杂非线性科学技术的创新过程本质就是经历混沌走向有序,因此具有混沌伸长和折叠的特性,这是形成敏感依赖于初始条件的主要机制。伸长是指系统内部局部不稳定所引起的点之间距离的扩大;折叠是指系统整体稳定所形成的点之间距离的限制。经过多次的伸长和折叠,轨道被搅乱了,形成了新对称结构或混沌。
由于科学技术创新系统具有典型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特征,因此,可对其运用复杂性理论进行管理。
1 转变思考方式
牛顿力学是近代科学的典范,是近代科学建立的基础,牛顿力学是典型的决定性理论,是可测量和可预测的。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两次重大变革所创立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分别排除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测量过程的完全可控性。混沌理论的诞生打破了拉普拉斯决定论,被视为20世纪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第三次革命。混沌理论认为,非线性系统运动具有无穷大周期且始终限于有限区域、轨道永不重复的、性态复杂的运动,不可能无限精确和无限长时间地测量和计算连续变量。混沌理论解决了困扰牛顿(newton)力学的三体问题,创立了研究n维相空间的不确定解的理论,混沌理论使人们认识到非线性系统演化既是决定论的又是随机论的。决定论的可预测性,只适用于那些宏观的缓慢的周期或准周期的稳定运动,然而,这样的运动实在是太少了。
科学技术创新复杂系统倡导最重要的事情是改变固有的思考方式,放弃机械论和宿命论,学会欣赏并应付联系、物力论(dynamism)和不可预测性。因为科学技术创新过程是多因素复杂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对确实存在的运行模式(即现实存在)进行领会,即正视多元化存在,并对不可预测的事件进行反应。为了使科学技术创新过程自我发展为“复杂演化系统”,有必要对学习、多样性和影子系统(shadow system)观点的多元化进行鼓励。
2 并不是对每件事都需要进行控制
科学技术对客观事物既进行决定论描述又进行概率统计论描述,这两种描述方法已经共存了几百年。决定论认为,任何一个力学系统只要知道现在的行为就可预测系统的未来行为。概率统计论认为,受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系统的未来状态并不完全确定,需要用概率统计方法来描述。
kam定理很好地解决了决定论和概率论这对貌似矛盾的问题。kam定理指出,保守系统有可积和不可积之分,可积系统的运动是规则的,遵循决定性规律,不可积系统表现出随机性,成为统计物理学的基础。对不可积系统,kam环面包围着随机层,当不可积系统的自由度少和扰动不大时,kam环面包围的随机层测度极小而可忽略不计,统计物理学就不适用了,而应该应用牛顿定律。当不可积系统的自由度和扰动很大时,根据“阿诺德扩散”,kam环面逐渐减少而随机层迅速扩大,系统只具有极少数的规则运动,规则运动变为次要的,系统出现了大量的混沌运动,这时才能用统计物理学来研究该系统。
科学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近可积哈密顿系统,随机成分有限,导致不可积性的扰动项很小。在科学技术创新知识系统处于混沌性态时,确定论和概率论随机交替作用,但确定论占据主流位置,基本能朝向希望的途径发展。随机成分确实存在但有限,因此,在复杂的非线性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可能对每件事都进行控制。应该相信混沌性态是貌似不规则的有序,科学技术复杂演化系统不仅反作用于环境,还会反作用于自身,随着时间的发展,科学技术总会不断出现新的有序状态。
3 与环境共同演化
复杂性理论借鉴湍流研究思路和方法,认为科学技术创新系统同时存在混沌子空间和对称子空间,两种性态此消彼长,不断和外界环境互动而发生转换。在湍流中规则运动包含有小尺度的混沌运动,在混沌运动中又包含着更小尺度的规则运动。这说明,科学技术创新系统是与外界环境紧密联系,并不断互动发展的耗散系统。
科学技术创新系统与环境相互影响、共同演化,这就需要时刻准备好对环境进行反应,凭直觉领会那些驱动科学技术创新变迁的环境模式,根据需要进行适应,而且随时准备抓住各种出现的机遇。科学技术创新系统的三种性态,稳定区域(墨守陈规)、不稳定区域(瓦解崩溃)和混沌边缘(变革栖息地)中,混沌边缘最适宜与环境共同演化。
在混沌边缘,在一种“有限不稳定状态”下,正统系统(主流文化、结构权力等级体制)和影子系统(蕴藏矛盾、变化潜力的非正式组织)能维持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张力。正统系统可以提供清楚的指导,对适当的结构和程序进行授权,以及抑制人员中的不安情绪。同时,影子系统可以激发观点的多样性,并且削弱正统系统的力量迫使它进行不断变革。这样,组织行为表征为耗散结构,组织在不断变化的现实面前能以新的方式执行基本任务或者追求崭新的基本任务,组织的创造性和创新方面的潜能都展现了出来。
4 整体思考
技术创新系统的复杂非线性要求寻找整体模式来思考问题,并用整体的方式来控制创新过程,而不是试图控制每一个细节。整体思考是探索那些在不利的模式下能够产生最大影响的微小变化,并施加微扰改变系统运行轨道,避免蝴蝶效应。
4.1 建立连接
在经典物理学中,时间是可逆的,事物的发展不存在演化;空间是平滑的、线性的;时间和空间不相关联,各自独立存在。复杂性理论认为,由于非线性的作用,时间的变化是单向的、不可逆的,既可以实现从有序到无序的变化,也可以通过自组织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空间也不是平滑的,不仅存在整数维也存在分数维,整数维是分数维的近似和抽象。此外,通过考察系统中某一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序列,可以重构相空间,得出奇怪吸引子的维数。这表明复杂性空间的形成也反映了事物发展在时间上的积累。因此,在复杂非线性系统运动中,时间和空间是相互关联的,应该将时间和空间看成一个统一体,系统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时空整体性的,任何因素在时间维度或者空间维度的变异都可能影响到其他因素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整个进程。而整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复杂系统的动力机制下,似乎只能通过彼此之间以及与整体的关联来得到了解。因此,科学技术创新过程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各种因素的时空关联,正是时空关联的模式决定了一个系统的表现。整个系统处于密切关联之中,并与他们的环境不断进行交换,与之共同演化。
4.2 适应复杂性
混沌理论是关于非线性的科学,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线性只是非线性的特例。经典物理学的线性观,导致了事物发展的简单性、确定性和还原性。复杂理论的非线性观,是线性与非线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对立而统一的,前者是事物发展的暂态,后者是事物发展的更基本的更普遍的本质特征。因此,研究问题时应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研究复杂性现象时,用复杂性方法来处理将会显得简洁而有效,反之,采用简单性的方法来研究将会显得繁杂而无效并且得不到事物发展的本质特点。例如,奇怪吸引子是很复杂的,它可以采用自相似和分数维来简单表示,但如果采用探究轨道的简单方法来研究将是得不到一条确定轨迹的。同样,在研究简单性事物时,如果采用复杂性的方法来研究也将是无效的。
将多元高阶方程化简以便求解,即将复杂现象简单化是我们的思维定势。然而在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中,过于关注细节往往不能产生创新成果,在创造性思考时,复杂性思维是必要的。虽然复杂性思维可能不符合常规,甚至会引来混乱和困惑,那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受欢迎的。很多创新团队刻意追求工作环境、工作方式的不可思议,目的是激发人的创造性,而不是被惯常的生活习惯所泯灭。最好的想法不总是来自高层,而且组织内的人都想事业有成,控制只是一种幻想,如果给予适当的扶持,每个人都有可能做作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4.3 让过程成为进行时
物理学中的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它们所揭示的是关于简单性事物的基本规律,事物的发展是线性的、可逆的,必然也是前因后果的。而关于非线性现象的复杂理论,由于存在奇怪吸引子,事物的发展结果必然会导入吸引子,呈现出目的性。由于生物学、社会学等是关于复杂性现象的科学,因而也就是目的性的科学。事物发展的因果性是基本的、暂态的,而事物发展的目的性是事物的最终结果,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事物发展的目的性要通过事物发展的因果性来保证,而事物的因果发展必将会导致一定的目的性。
物理系统,如天气预报是由有限的确定性定律来支配的,有可能观察到奇怪吸引子是怎样产生的。然而,科学技术创新是人类一项复杂的创造过程,受到无穷多个因素及大量随机因素的影响,奇怪吸引子似乎说明不了什么。由于人类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科学技术创新的行为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进行解释。人类可以思考和学习,根据自身目的进行行动,而且能够反对及驳斥假定适用于他们行为的任何规则。因此,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做每一件事情时必须要制定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对于实际工作中的每一步则要实事求是地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4.4 复杂演化管理
逻辑思维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强大思维武器,科学研究中所揭示的规律性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来保证其正确性的。当然,知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也是很重要的,它往往能导致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在研究科学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混沌迷蒙的境地。根据混沌现象的长期不可预测性和遍历性,我们将无法通过逻辑思维一步步地走出混沌。因此,这时就应该不拘泥于传统理论,而要大胆地猜测、冒险和创新,进行直接的下意识思维,然后再把中间过程联系起来进行逻辑思维来判断这种猜测的正确与否。所以说,逻辑思维是很重要的,知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
复杂性理论不是系统的,而是整体观的方法,它所强调的不是稳定性而是重视创造性与变革,追求的是“成为学习型组织”。当创新思维被非逻辑思维推向远离平衡态的时候,自组织过程会自然而然发生,它们可以产生更多的变异体并且对周围环境进行更加灵活反应。
参考文献
1 ali okasaoglu,tayfun akgul.chaotic masking scheme with a linear inverse system[j].physical review letters,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