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乔布斯的演讲范文

乔布斯的演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乔布斯的演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乔布斯的演讲

第1篇:乔布斯的演讲范文

人物介绍

史蒂夫・乔布斯,1976年在车库里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从而缔造了苹果神话。他的每一秒都在征服着世界:1985年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1996年,苹果公司重新雇用乔布斯作为其兼职顾问;1997年9月,乔布斯重返该公司任首席执行官。1997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2009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这十年美国最佳CEO,同年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之一。2011年8月25日,乔布斯卸任首席执行官,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当时我并不指望书法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有什么实用价值。但是,十年之后,我们在设计第一台 Macintosh 计算机时,它一下子浮现在我眼前。于是,我们把这些东西全都设计进了计算机中。你们同样不可能从现在这个点上看到将来,只有回头看时,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相信这些点迟早会连接到一起。你们必须信赖某些东西――直觉、归宿、生命,还有业力等等。

我确信,如果不是被苹果公司解雇,这一切决不可能发生。这是一剂苦药,可我认为苦药利于病。有时生活会当头给你一棒,但不要灰心。我坚信让我一往无前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热爱我所做的一切。所以说,要不断地寻找,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半途而废。

我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总有一天你会如愿以偿。”我记住了这句话,从那时起,33年过去了,我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自问:“假如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我还会去做今天要做的事吗?”如果一连许多天我的回答都是“不”,我知道自己应该有所改变了。

第2篇:乔布斯的演讲范文

当今社会,交流沟通变得异常重要,而公共英语演讲就是其最常见和有效的手段之一。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公共英语演讲,小到课堂的presentation、工作中的团建,大到学术大会上的发言、总统竞选。那么,如何才能写出精彩的英语演讲稿呢?对于初学者来讲,怎么把握其写作的关键呢?下面,我将从大家熟知并广为推崇的乔布斯XX年斯坦福大学的毕业演讲稿为范本,给大家具体剖析精彩英语演讲稿的写作要点,以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其基本写作要领和指导大家的写作实践。

一、结构清楚,逻辑明晰

由于公共演讲一般受众为数十人甚至数百、数千人,再加上演讲环境的不确定性(比如:观众的欢呼,或者抱怨),最好在进入主题后马上给出所讲内容的逻辑框架,以便听众更好的预判整个演讲内容,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跟随演讲者的思路,达到良好的演讲效果。比如,乔布斯在该次演讲中,开篇稍微寒暄开篇之后,就进入正题,“today i want to tell you three stories from my life. that's it. no big deal. just three stories.”学生们马上能做出逻辑预判,我们今天会听到乔布斯谈三点,然后具体关注是哪三点,这种演讲就具备了“audience- centeredness”(以观众为中心)的特质。乔布斯在随后的演讲中明确提到,“the first story is about connecting the dots. my second story is about love and loss. my third story is about death.”由于这种明晰的思路,听众在听完之后也会记忆犹新,不会觉得头脑混乱,毫无所得。

当然,演讲稿的逻辑安排有多种方式,乔布斯的这篇演讲是按照topical order(话题顺序)和chronological order(时间顺序)来安排的。除此之外, 还有 spatial order(空间顺序), problem-solutution order(提问解决顺序)等等。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演讲内容来安排自己演讲稿的逻辑顺序和结构。

二、开篇出彩,结尾有道

演讲稿的开篇和结尾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功夫去设计,这往往是精彩演讲的亮点所在。因此,在写作时,需要结合受众、场合和演讲内容等,争取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和兴趣所在,结尾时,尽量做到意味深长、启发思考。下面,我将给大家具体分析基本的开篇和结尾模式,供大家以后写作参考。

开篇的目的是要吸引听众,乔布斯在该篇演讲稿中使用的是“relate the topic to the audience"(关联话题与听众)的方式,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人们一般对自己的事情都很关注,和自己相关的事情也会格外留意,乔布斯在开篇说到,“i am honored to be with you today at your commencement from one of the fin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i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truth be told, i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this is the closest i've ever gotten to a college graduation.”高度赞美斯坦福大学是最好的大学之一,就是在与听众发生关联,让大家产生好感,当然老乔还用了适当的幽默,更好地融洽了与听众的关系,“简洁、有效”本就是乔布斯的演讲风格。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开篇方式,我们也需要了解和掌握。

1.state the importance of your topic(指出演讲话题的重要性)。直接告诉听众,你的演讲重要在哪里。比如:今天要做的是一场“英语演讲的艺术”的演讲,那开始就直接指出,该演讲对于大家今后的学习工作将会有重大的帮助,甚至给出一些数据和实例,让听众明白不听这个演讲将会是我的损失。这样,听众就会很乐意投入到该次演讲中去。

2. startle the audience (使听众震惊)。例如:要做一场关于“生活方式与疾病”的演讲,开篇就可以给出一组极具冲击力的数据,让听众看到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将会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这样的震惊使听众能够快速调整状态,投入到听演讲中去。

3. arouse the curiosity of the audience(引起听众的好奇心)

4. question the audience(向观众提问)。

第3篇:乔布斯的演讲范文

前些时侯,有媒体拍到乔布斯与谷歌总裁施密特一起在美国的一家星巴克喝咖啡。虽然没人知道他俩谈什么,但是一位著名的肢体语言专家看过照片,写下这样一段博文“没有办法去隐藏一点:施密特害怕乔布斯。他肩膀前倾使得自己显得更小,这就像罪犯面对着警察。乔布斯举起胳膊,显示了开放的态度,仿佛在催眠施密特。”

这令人想起比尔•盖茨的一句名言:乔布斯这家伙太可怕了。

乔布斯重返苹果以后,先后取得了iMac、iPod、iPhone、iPad等一系列伟大的成功。iPad上市仅80天就售出300万部,iPhone 4上市一周就销出150万部。他使濒死的苹果获得重生,并在今年市值超过微软。

从iMac开始,乔布斯一步步走上神坛,光芒万丈,如日中天。全球不知道有多少“果粉”,每次乔布斯新品,会场内外的人们都如醉如痴。苹果新品在哪里上市,哪里就有“果粉”通宵排队。

乔布斯是人是神?我们一度相信他是真神,但最近的一些事,应该使我们冷静下来:乔布斯不论如何伟大,终究还只是一个和我们大家一样的普通人而已。

iPhone 4一上市,就遭用户投诉天线问题。上周美国权威消费类杂志《消费者报告》经过细致测试,宣布不推荐消费者购买苹果公司新近推出的iPhone 4。业内疯传乔布斯可能召回iPhone 4, 致使苹果股票大跌。微软首席运营官凯文•特纳在微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发表演讲时表示:“看起来iPhone4将是他们的Vista,我对此深信不疑。”

无独有偶,iOS4后,在苹果的各大论坛上,用户都在抱怨电池电力消耗的速度比iOS3 要快。起初人们以为是用户在后台运行程序导致电力消耗,但后来证实即使关闭所有的应用程序也无法阻止电力过快消耗。

其实每个人都明白,人世间的神话终有破灭的一天,人不论多么伟大终会有犯错的时候。按此推理,乔布斯也会有失算的时侯。现在看来,这一天似乎到了。虽然乔布斯还在神坛上,但我们已经明白他其实是人,不是神。

第4篇:乔布斯的演讲范文

伟大的设计师

《纽约时报》网络版称,与其他公司首席执行官(CEO)相比,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非常关注产品的设计和细节。相对于CEO的身份,乔布斯更多的是一名设计师。

如果你走进一名CEO的办公室,询问他最喜爱什么样的字体,可以肯定,99.99%的CEO都不会对此有太多了解。然而,如果你去询问乔布斯,那么你将会获得满意的答案。乔布斯非常热衷于字体学,能够向你详细地介绍什么是有衬线字符。

这样的细节使得乔布斯推出的产品总是完美无瑕。作为一名CEO,乔布斯的工作并不仅仅是阅读报表,处理个人事务,以及关注营销数据。乔布斯同样也专注于产品设计。实际上,乔布斯不仅关注设计,甚至沉迷于设计,包括每一条弧线、每一个像素、每一个字符,以及每一个字符的倾斜程度。

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乔布斯谈到了他为何如此热衷于设计,并讲述了他从大学退学之后学习的一个书法课程。乔布斯表示:“由于我已经退学,不需要去听普通课程,我决定参加一个书法班,了解书法是什么样的。我学习了有衬线字符和无衬线字符,学习了如何处理不同字符之间的间距,学习了如何使已经很好的字体更好。这关乎美感、历史和艺术,是科学无法处理的问题。我认为这非常有趣。”

乔布斯同时表示:“最开始,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任何用。然而10年之后,当我们开始设计第一台麦金塔电脑时,我回忆起了这些知识。我们将这些融入到麦金塔电脑中。这是第一台带有漂亮字体的计算机。”

乔布斯专注于一些细微之处,例如不同字符之间的间距。这些小细节体现在所有苹果产品中。这也是乔布斯有别于其他CEO的主要不同点。

当乔布斯2011年8月辞去苹果CEO一职时,谷歌公司高级副总裁维克・冈多特拉公布了一份在苹果手机iPhone之前,乔布斯与他联系的记录。

冈多特拉表示,乔布斯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给他打电话,谈到了一个“紧急问题”。当时乔布斯表示:“我正在研究在iPhone中显示的谷歌图标,我对这个图标不满意。‘GOOGLE’中的第二个‘O’倾斜程度不当。这是错误的,我会让人明天解决这一问题。你们是否同意?”iPhone开发团队有数百名设计师,没有人注意到这个“O”的倾斜程度问题,乔布斯却注意到了。

关于乔布斯对细节和设计的专注,还有另一个典型例子。在苹果笔记本电脑中有用于睡眠指示的小灯,尽管其他笔记本电脑也有这一功能,但苹果笔记本有所不同。苹果笔记本睡眠指示灯的闪烁频率与成年人的正常呼吸频率一致,即每分钟12次。只有乔布斯才会关注这样的细节。

56年人生跌宕如小说

作为宿命论者,乔布斯过去56年的生活宛若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他是叙利亚籍美国人后裔,一出生便被生母送人。他大学读了一年就辍学,27岁时找回自己的亲妹妹,48岁被查出患有胰腺癌。

1955年2月24日,史蒂夫・乔布斯出生于旧金山。在当时保守的社会,乔布斯的生母乔安娜・卡洛・谢保未婚先孕,遭到舆论的谴责。更糟糕的是,其生父――23岁的阿卜杜法塔・简德里是叙利亚移民,他是乔安娜在威斯康辛大学的政治老师。生活在保守的美国南方的谢保一家极力反对两人的结合。

乔安娜于是去加州分娩。当地年过半百的保罗・乔布斯和妻子克拉拉想收养孩子。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乔布斯一家用诚意打动了乔安娜――他们向这个年轻的未婚妈妈保证,将来一定送孩子上大学。

他们果然没有食言。为了孩子,老乔布斯夫妇倾其所有,克拉拉不得不给人做保姆。乔布斯比一般小孩好动,不让人省心,比如喝了一罐杀虫水,或把一根针头插座,一度是医院急救室里的常客。

为了信守与乔安娜的约定,老乔布斯夫妇决定为养子搬家、换学校。他们搬到现在硅谷的所在地,乔布斯就读于当地的霍姆斯特德高中。这所高中距离如今的苹果公司总部大门仅1.6英里。

乔布斯进入位于俄勒冈的私立大学里德学院就读。这所学院以思想自由闻名,曾被《普林斯顿评论》列为全美“本科生整体学术经历最佳”。不过,里德大学学费昂贵,乔布斯这种工薪家庭根本承担不起。老乔布斯夫妇再次满足了儿子的任性,为他凑齐了学费,但乔布斯上学不到一年就辍学了。

27岁那年,乔布斯意外地发现了自己亲妹妹的存在,那就是被纽约时报誉为“当代最为成功的作家之一”、《失去的父亲》的作者莫娜・辛普森。从认识的第一天开始,两人就意识到无论是长相、脾气秉性或是兴趣喜好都惊人相似,从此相认。

2003年,乔布斯被查出患有胰腺癌。

天才创业,三次改变

1976年,乔布斯和初中好友斯蒂夫・沃茨在自家的车库里创建苹果公司。此后,带领团队,多次共创辉煌。

1983年,乔布斯从百事公司挖来了约翰・斯库利。可就是这个卖糖水的,几乎毁掉了乔布斯之前辛苦工作的一切。

当时,苹果已是拥有超过4000名雇员、价值超过20亿美元的大公司。在公司成立的第9年,乔布斯快30岁的时候,二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看法发生了严重分歧。最终,公司董事会支持斯库利,解雇了乔布斯。由此,乔布斯陷入了人生的第一次低谷。但之后乔布斯又重新找到了人生的目标,他创立了NeXT公司。该公司因为出色的表现,被苹果公司收购。于是,乔布斯重返苹果,开始了苹果的第二个“乔布斯时代”。

苹果公司从此有了三次巨变:iPod――改变听音乐的方式、iPhone――手机只需一个键、iPad――颠覆传统电脑使用方式。

2001年,苹果公司的软件和设计团队最初打算为推销麦金塔电脑造一款音乐播放器,不曾想却令iPod应运而生。2003年,iTunes商店开放,允许用户购买和下载音乐、有声书籍、电影和电视节目,这个伟大的方式让苹果与音乐销售密不可分。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开辟了新的支付机制。

有人说,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是的,在iPhone出现之前,没有人敢想象手机没有接听键、挂机键,所有操作仅靠一个键完成。

第5篇:乔布斯的演讲范文

禅宗是佛教宗派之一,“禅”是生活的艺术,是开智慧除烦恼的有效方法。从实用的角度来说,一个人懂“禅”,智商和情商都能得到提高。懂“禅”的人,思维的局限就容易被打破;对企业管理者来说,懂“禅”就能提升决策的准确度,还能达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学习效果。

“禅”发源于东方,盛行于东方。但现在,禅学不再只是东方的专利品,它在西方已引起普遍的重视。譬如在美国,禅堂早已不再为寺院所特有,不仅很多大学也设有禅堂,甚至连航天员要登陆月球时也要用禅的精神来训练。可见“禅”在现代世界里,占有相当的份量。现在的社会压力倍增,有不少成功人士在奢侈和浮华生活背后,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所以,这个能解决生命问题,提高生命境界的禅学,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识分子和社会人士的重视。

商业精英们修禅,除了净化心灵,还有助于体会其带来的利他的使命感、更锐利的思想和更有持续性的主流价值观。世界上最著名的“商业神话缔造者”乔布斯正是“禅修”优势的受益者之一。

乔布斯的人生事业起步于禅修

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创始人之一,多次被评为全美最佳CEO,有人评论“苹果就是乔布斯,乔布斯就是苹果”。在他的努力下,苹果业绩一路飙升,一举超越微软成为世界第一大科技公司。

禅宗的修习对乔布斯的个性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学禅的入门书籍很多,但是日本禅师铃木俊隆用英文写的《禅者的初心(Zen Mind, Beginner’s Mind)》对他启发很大。追源溯流,铃木俊隆算是禅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在日本的传人。1959年,铃木俊隆禅师抵达美国,凭着六祖“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一句话,立志教授全无佛学根基的美国人修习禅道,以弘扬佛法。

《禅者的初心》就是铃木俊隆禅师为那些对佛学一窍不通的美国人写的英文入门读物。因为文化不同,很少有美国人能真正理解禅的奥妙。但毫无疑问,乔布斯属于极少数的例外。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

因为内心有所追求,乔布斯在大学期间总是根据兴趣到教室旁听对自己有用的课程,例如英文书法课。他后来说:“如果我在大学里没有旁听过英文书法课,Macintosh电脑就不会有那么多漂亮的、比例匀称的字体。”不得不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展现出的各种天才想法,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正如《禅者的初心》所说:“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惟一目的。”也许,乔布斯终其一生,都是在实践铃木俊隆禅师的这句话。

禅修得来的“超前商道”

“乔布斯如何超人一等?”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问题。答案就是禅修与商道的深度互动关系。

首先,禅修将会带来超越性的思维能力。“学习型组织”的提出者,《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念:三流管理者学习管理知识,二流管理者学习管理技巧,一流管理者修炼管理心智。而“禅”就是“心”,通过禅修,对于心恰当的掌控拿捏,所以,禅修就是对心智的修炼。通过常年的坚持,乔布斯成为一位管理心智的大师。即使乔布斯修禅不为追求商道,也自然达到商道的最高境界。

究其原因,这是因为禅修让人躲开了尘世喧嚣、避开了众多表面的事务,回归到问题本质。乔布斯每天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活着的最后一天,原计划今天要做的事,我还愿意做吗?”乔布斯的每日一问即是他禅修的方式,其实人性本善,只是私心杂念遮住了善意,通过这种方法让心灵沉淀,扫除私欲,就能把握到无上智慧。

其次,禅修会让人信念坚定,心无旁骛。乔布斯曾说:“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第6篇:乔布斯的演讲范文

这种形式的倡导者,是乔布斯。乔布斯以极简约背景展示产品的天分可追溯到1977年,旧金山首届西海岸电脑展览会上,他的身后,是盖着黑天鹅绒的柜台和一大块背光有机玻璃,前面是新产品Apple II,而当时,其他参展商还都是以普通桌子和硬纸板牌子为背景。乔布斯的天使投资人马库拉有个营销准则:通过深刻的印象把你和产品“灌输”给他们。

这后来成了乔布斯的产品理念。有他做榜样,要把自己的品牌打造成国产苹果,这是国内手机品牌引入剧场的最大动力。剧场式会在科技圈的流行,正改变着营销人的观念,最终,它会改变科技产品与消费者间的关系。

脱去所有装扮,剩下的是思想

古典新闻会的形式通常是这样几种:

领导讲话式:台上坐着若干嘉宾,按牌子入座,轮流发表对主办方的阿谀奉承。

鸡尾酒式:主办者站在人群中高声呐喊,没有任何座位,与会者的主要精力花在抢夺移动托盘上的西式糕点及酒水。

幸运52式:抽奖是这种会的核心环节,为了保证最后一个嘉宾演讲时现场还有人在,一般一等奖会在最后环节抽取。

快乐大本营式:以热烈的劲舞开场,以专业术语热场,一般热场后,观众才会陆续到达。

后两种方式,经常会在产品时刻,配以巨蛋爆炸和满天的彩带以表示杀青。所有这些绚烂的形式,都被剧场式会的创始人乔布斯放弃了。他是一个极简主义者,也是一个极权主义者。他穿着黑色高领衫和牛仔裤缓步上舞台,手里拿着一瓶水。

在成为会表演大师之前,1988年,乔布斯聘请了后现代主义戏剧制作人乔治・科茨来筹划NeXT电脑会。两人采用了极简主义的舞台:黑色的背景,桌子上罩一块黑布,黑布披在电脑上,旁边摆一瓶简单的花。乔布斯还花了6万美元请了一家视频投影公司。这个舞台设计,使《纽约时报》称乔为“产品界的安德鲁・劳埃德・韦伯” ,后者是舞台风格和特效大师。

形式越简单,要打动观众越难。产品的引爆点以及演讲内容的思想性显得尤其重要。《乔布斯传》中记载,老乔会亲自撰写和修改演讲内容的幻灯片和要点,他会给朋友和同事观看并征求他们的意见。某次会之前,苹果的产品工程师迈克・埃万杰利斯和他的团队花了几百个小时,为乔布斯找要在台上展示的图片、音乐和照片。“我号召了公司里所有我们认识的人,让他们交来最好的家庭录像和照片。”

抛开所有的嘉宾、彩蛋、鸡尾酒和热郎,不拐弯抹角,不遮遮掩掩,是黄婆就好好卖瓜。剧场式会使人们惊讶地发现,会卖的是产品。

剧场式的中国流变

最早引进剧场式会的是小米的雷军。从布景、PPT、环节设置到着装,都像模像样。在剧场式会给小米带来舆论爆炸后,小米负责营销的合伙人黎万强总结说:“为什么大家觉得雷总最近变成雷布斯?因为小米第一个在中国做了一场像苹果那样的剧场式的、脱口秀式的会。一个台,全黑,然后什么都没有。一个人从头讲到尾。”

一个人从头讲到尾,这是说清楚一个产品最好的形式,黎万强认为:“到今天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形式,只有在这种形式下,观众才能安静地听产品的每个细节。”

伴随着小米的成功,剧场式会在科技圈流行起来,各大品牌都喜欢搞一场一人一产品的剧场式布道会。最先跟风的是各大手机品牌如华为、锤子、魅族,之后,各类游戏公司、软件公司也跟风。曾经有一年,豌豆荚的程序猿们以其职业经历为剧本演出了一个情节跌宕的多场独白剧,颇为惊艳。今年夏天,沉寂一年的凡客也以一件衬衫来开了一个剧场式,陈年上台就说:有点紧张。

敢于开一次剧场会,来一场独口秀,这是一个总裁对自己以及品牌的自信,但很多公关公司对这种形式并不感冒,因为这不利于公关公司展现包装能力,他们有能力把会打扮得更加花枝招展。

剧场式曾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迎来过一次小。罗永浩锤子手机,最高600元、最低200元的票,三个小时就售罄。当罗永浩在巨幕上展示出那句“我一个人来到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只看到老乔的墓碑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时,在场的文艺青年醉了。

黄章复出后的魅族也在今年频繁以剧场式会的方式推出产品,魅族甚至把会变成嘲讽竞争对手、引起舆论传播的手段,在9月份MX4的会上,以“忘记参数”和“不服跑个分”来针锋相对小米4。手机厂商们互相捧哏,煞是有趣。

五分钟一个尖叫点

如何做好一场剧场式会,是一门学问。每一页PPT都很重要。乔布斯的妻子劳伦说:“每一页幻灯片他都要改上六七次。在每一次演讲前,我都会陪他准备几个晚上。”乔布斯把每一页内容都做成三种不同风格的幻灯片,让劳伦选出最好的一张。“他对此十分投入。他会把每句话翻来覆去地说,改变一两个词,再重新说一遍。”

“一场会下来往往就是传播了几张图。”每次制作PPT,黎万强都追求“海报级的演示文稿”,每页聚焦到一两个事物上,形象化地展示产品,一行文字直述本质。

剧场式的让总裁们多了一份工作――actor。一个人从头讲到尾,控制全场。表演才能很重要,传销经验用得上。黎万强的经验是:“最好是保证每5分钟就会出现一个尖叫点,贯穿全场才能做到全程无尿点。”

不照稿念,不喊口号,用黎万强的话是:要说人话。这是被剧场式会颠覆的营销观念。坦诚地面对用户,而不是像时尚圈那样为消费者编造各种购买理由。所以,剧场式会的语境是针对用户,而不是针对记者的。黎万强在他的书《参与感》中写道:“有的会搞一堆不是产品的点,比如请某明星登场,搞一些高大上的模特、抽奖,都是错的。”

第7篇:乔布斯的演讲范文

上任一年后,库克的大考终于来临。

苹果,还是那个苹果,但库克操刀这一年,苹果却有了新的味道。

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终将走向何方?

旧金山的苹果味道

9月10日,距离苹果会还有两天。

在旧金山苹果体验店,时代周报记者以普通消费者身份问道:“你们后天是要iPhone 5吗?”一店员回答:“我不知道,没有人告诉我任何这方面的信息。”苹果店员在保密方面绝对训练有素。

事实上,随着12日日期的临近,网络上,关于苹果新产品的猜测已经有无数多的版本,苹果粉丝的期待和狂热逐渐达到顶点。与此相反的是,在旧金山苹果体验店里,不仅一切平静,而且更显冷清。与去年9月店里人潮汹涌的景象相比,这一天苹果店里的消费者只有不到百人,这时是晚上七点,通常的购物高峰期。

今年6月,在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 2012)上新推出的MacBook Pro展台前,人比较多,降价了的MacBook Air也明显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而另一侧的“The New iPad”和“iPhone 4S”产品前,只围了七八个人。

与苹果店里的平静与冷清相比,一公里之外的芳草地艺术中心明显热闹很多,工作人员正在为两天之后的会而忙碌,会场布置工作有条不紊。

路过这里的人,看到场馆外巨大的苹果七彩霓虹宣传图,都会拿出手机拍一下,因为实在太抢眼了,完全让你无法忽视。细心的人注意到,与以往的苹果会时的图相比,今年的图明显拉长了。这意味着新iPhone外形被拉长吗?人们对苹果新品的猜测看来是随时随地进行中。

其实,在乔布斯时代,每一次会之前,苹果总是被期待太高,兴奋有之,但时常也会失望。然而,这一次,人们对苹果过热的关注,不仅是对苹果新手机的期待,更是对苹果未来的一次审视。库克执掌下的苹果,创新依旧乎?

人们真正想看到的,是那个总能人带来惊喜、创意无限、引领科技产业发展的苹果。

还是在旧金山,比苹果会早两天进行的是颇有点极客味道的Techcrunch Disrupt SF 2012大会。“改变世界的创意不是破坏,而是革命,”会上,Twitter和Square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Jack Dorsey)充满激情的演讲感染了所有与会者。

杰克·多西说道:“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我的创业开始,但我以前从未想过创业,我崇拜李小龙,我想做水手去游历世界,我想做裁缝去创造美丽,我想做艺术家,尤其是超现实主义。但我被城市以及人文的交错所着迷,Twitter就来源于人与人的信息需求。创业者不是一个工作职业,而是一种社会使命,将未来带到这个世界。”

曾经,乔布斯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激情与创意的人,苹果的产品改变了世界,也感染了无数人。今天,库克执掌下的苹果还能如此吗?硅谷的创新仍在继续,但还会有苹果吗?

库克带来的五大变化

库克这一年,给苹果带来的改变太多了,首先就是苹果市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某种程度上,这是乔布斯留下的遗产,在库克手中得以辉煌。

2012年8月24日,正好是乔布斯辞职一年。库克治下,这一天,苹果的股价报收于663.22美元,而一年前只有372.12美元。而在8月20日,苹果就以其市值6235亿美元超过微软而成为有史以来市值最高的公司。

这一年中,其实苹果新推出的产品不少,包括具有视网膜显示屏的MacBook Pro、新的MacBook Air、iPhone 4S、新iPad和OS X Mountain Lion。iPhone 4S是新产品,但这个功劳应该归于乔布斯,此外,其他产品都是升级换代之作。

事实上,这一年中,库克让人印象最深的,其实是他做了很多乔布斯从来没做过的事情。

除了市值达到最高,其次便是慈善。乔布斯从不做慈善项目,而库克却在苹果设置了慈善项目。从中不难看出,库克虽然追随乔布斯多年,但两个人的根本理念仍有巨大差异。乔布斯生前从来不做慈善,这曾经引发无数人的诟病。但何谓慈善?对一个企业而言,如果能用产品改变世界,用科技造福消费者,这是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慈善?乔布斯生前虽然对慈善这个话题涉及很少,但他的理念是“改变世界”,引领技术进步,他也做到了。但库克显然不同,他更像是另一个比尔·盖茨,而今天微软至少已经与创新无缘。

第三是与投资者的交流。事实上,在乔布斯时代,作为COO的库克也是经常见投资者,因为乔布斯绝不做这类的事情。就算苹果业绩下滑、股价下跌,乔布斯也不会见投资者,因为他相信,颠覆性的、用户真正喜欢的产品,比见投资者更有效,用产品说话,这是乔布斯。但是,库克当上CEO之后,仍沿续他在COO任上的习惯。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库克还有多少时间与创新的苹果员工混在一起,还有多少精力思考创意?而这,却不是乔布斯的习惯。

第四是广告。今年奥运会期间,苹果在美国NBC播出了三条Genius广告。此广告一出,业界哗然,被批评有失水准。“Think Different”,乔布斯的概念里,广告必须要酷,否则那就不是苹果。但库克治下的广告,更像是解释,针对对手咄咄逼人之下的解释。“剽悍的公司不需要解释”,以乔布斯的个性,这是绝对不会出现的事情。

第五则是,库克上任第一年,他出现在了中国市场。中国庞大的消费群体,早已经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但乔布斯以官方身份从未踏足这片土地。然而,库克做到了。库克的商人本质其实显而易见。

对市场的重视,对商业利益的追逐,也正是苹果市值达到最高的根本原因。上任一年来,库克让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这些经营上的改变,远远超过了苹果的升级产品。

第8篇:乔布斯的演讲范文

乔布斯身上到底隐藏着什么魔法,可以让他虽历经时代的变迁却一直历久弥新呢?

注意力管理:靠聚焦打造伟大企业

回忆当年,当乔布斯面对日渐衰落的苹果公司,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公司根本没有焦点,每一个小组都在进行同样的事情。苹果公司如果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忍痛割爱地砍掉一些冗杂、多余的项目,因为我们要强调焦点,要集中精力做我们擅长的项目。聚焦就意味着敢于说‘不’,只有敢于对一千件事情说‘不’,才能确保我们不误入歧途甚至浪费更多宝贵时机去尝试。”

随后,乔布斯取消了数百个软件项目以及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最具争议性的Newton掌上电脑项目等绝大部分硬件项目。乔布斯清醒地意识到,拯救苹果公司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工作重点聚焦在最擅长、最有价值的事情上,集中更多精力为大众消费者及最富创造力的专业人士制造出易于使用的完美电脑。只有这样,苹果才能为消费者创造出最大化价值、最优化体验,并最终走向世界IT领域的巅峰。实际上,在乔布斯后来的IT生涯中,一直保持着产品阵容的简单与集中。

乔布斯之所以将工作重点聚焦在大众消费者身上,是因为他深信,苹果公司的宗旨是为人制造电脑,而不是单纯地为了经营企业。这个世界不需要另一家戴尔或者另一家康柏。

乔布斯在办公室里的书写板画了一个简单的表格,表格的最顶端写着“大众消费者”和“专业人士”,下面则是“笔记本电脑与台式电脑”,苹果公司只需要生产四种机器,即两种笔记本电脑和两种台式电脑,苹果公司的目标客户只固定在目标顾客和专业人士。两年之后,在苹果公司相继推出的四个系列的产品中,只包括专业电脑PowerMacintosh G3、多彩的iBook、时髦的钛金属外壳PowerBook以及曾轰动一时的iMac,但恰恰是这四种产品却最终为苹果公司带来了更多的辉煌和惊喜。正如乔布斯所说的:“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良好的思维体系,以做到让任何人都需要苹果。”

可以说,乔布斯的种种行为都完全遵循了他的那句至理名言:“这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做到精彩绝伦。生活就是一件让人倾尽全力,充满智慧的作品,一切都不能任意所为。”

而事实证明,乔布斯真正做到了。苹果公司自创立以来,注意力的焦点一直都没有改变,一直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甚至一直延续着30年前的商业模式,即乔布斯本人一直秉承的“不凡的设计理念、对营销的直觉以及对商品的易于使用性和兼容性的执着追求。”

心智管理:任何事都可以重新定义

苹果公司推出的AppleII、Pixar、iPod、iPhone分别重新定义了人们对个人电脑、电影、音乐、手机的看法,可以说,乔布斯彻底颠覆了以往人们的生活方式。乔布斯凭什么可以做到这一切?答案就是颠覆,彻底地颠覆。诚然,一个企业取得成功很容易,但要做到颠覆和超越则会难于登天。因为很多企业往往因为一次巨大的成功后,就被短暂的辉煌迷住了双眼,从此停滞不前,最终无法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而在乔布斯眼里,任何事情都可以被重新定义。企业要取得更大的成功、更大的突破,必须首先忘掉往日的辉煌,甚至将过去的荣耀彻底击碎,一切从头再来。由此,乔布斯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自己,他带领苹果公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颠覆性产品。笔者认为,乔布斯的这种颠覆性思维和重新定义的能力值得每一个企业管理者深思,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标新立异的思维模式,另一个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的创业心态。

体验管理:构建一种文化传统

这个世界因乔布斯和苹果公司而生成了一个特定的部落,在这个部落里,每个部落居民都有着自己特定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我们将这个专属苹果的部落称为“麦客”,将这个苹果部落的居民称为“苹民”。通过一种产品衍生出一种文化,进而形成一个特定的社群,苹果是这样做到的:据了解,乔布斯历来强调体验管理的重要性,他一直将用户体验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称自己是“首席体验官”。从产品研制到Macworld大会,从刺激消费购买产品的电视广告到展示商店,甚至包括从包装箱取出产品的过程等一系列影响消费者体验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着完美的追求。事实上,苹果出售的并非产品,而是数字体验。

意义管理:驱动任何人做任何事

在乔布斯成功的背后,隐藏着一种让人自愿改变与跟从的领导力。

1983年,成立了六年的苹果公司迅猛发展,经历了从一家拥有随意经营风格的硅谷新公司向拥有长期稳定顾客的大公司的转变过程,而此时的苹果公司,需要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商业人士。

随后,乔布斯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请来了原百事可乐公司总裁约翰・斯卡利负责经营苹果公司。斯卡利认为,辞去一家待遇优厚的总裁职务,去冒险地经营如此一家充满嬉皮风格的电脑公司是极端不明智的,但最终斯卡利难当诱惑,因为他深知――“个人电脑即未来”。回想当时,当乔布斯面对这个比自己强大很多的顶级公司总裁时,曾大胆地向对方宣战:“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想改变世界?”

在这里,乔布斯巧妙地将百事可乐的意义弱化为卖糖水,而将经营苹果公司的意义强化为改变世界。可以说,乔布斯的勇敢和标新立异让斯卡利深深折服,最终,在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之后最终接受了乔布斯的邀请。

此外,乔布斯还经常教诲员工:“我们正是以微小的方式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所有人走到一起共同制作这个新产品,这是我这一辈子所从事的最伟大的事业。”他还曾专门为员工举办签名聚会,将设计小组成员的签名分别刻在机箱内测,并高声宣布:“艺术家总是在自己的杰作上签名。”如果你是当事者,你将作何感受?苹果公司的一位员工这样评价乔布斯:“他非常擅长触碰到别人的深层需求。”

可以说,乔布斯使苹果品牌最终演变成了一种宗教,他说:“‘苹果教’的伟大光芒会让信徒们开着车子跋山涉水共同前往同一个幸福终点站。”世界首席品牌大师马丁・林斯特龙主持研究的一个项目表明:当测试者看到iPod图像和看到宗教图像时,激活的大脑区域是完全一致的,对二者的感情投入也是一致的。我们知道,宗教是赋予个体一种有意义感觉的典范,苹果品牌获得宗教一般的效应,就是归因于乔布斯赋予了苹果产品一种精神、一种品格,进而可以产生驱动市场的效果。

性格管理:任何人都可以赢得成功

第9篇:乔布斯的演讲范文

1984年1月24日,在苹果股东年会上,苹果公司将Macintosh摆到了众人的面前,乔布斯发表了这次曾引起轩然大波的演讲。

乔布斯为什么以施乐公司做开篇演讲?也许在乔布斯的潜意识里,已经将施乐视为苹果的精神导师。

施乐倾力打造技术梦工厂

“一只大猩猩伸出它的毛茸茸的指头,在机器按钮上按了一下,复印件就从另外一端出来了。”

这是上世纪60年代初施乐公司的一则电视广告内容,广告播出后,引起很大争议。广告播出第二天,不少公司的秘书的桌上被人放了香蕉,当时秘书是复印机的主要使用者,好事者借广告调侃秘书。接着,播出广告的电视台几乎淹没在全美各地秘书们的抗议电话声中。

随后,这则广告的正面效果发挥了出来,施乐复印机迅速走俏,施乐公司开始了长期的辉煌发展史。

1968年,复印机发明人切斯特・卡尔森去世。施乐CEO约瑟・威尔逊在谈到卡尔森的贡献时说:“只有那些能体察到他人未曾注意过的需求,并生产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这些需求的人才会赢得巨大的回报。”

随着复印机技术的成熟和竞争对手的增加,施乐公司开始谋求第二个卡尔森和他的伟大作品。

1969年,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RC)成立,施乐聘请了曾任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的信息处理技术处处长鲍勃・泰勒(Bob Taylor)负责组建这个中心。顺便提一句,ARPA创立了Internet的前身ARPANET。

于是在斯坦福校园的旁边,一座建筑拔地而起。泰勒开始网罗全国最优秀的工程师、黑客和计算机天才,应聘者需要和实验中的每一位研究人员面谈,在检测其真才实学的同时,也“检测他们神经系统的质量”。当时在这里工作的阿伦・凯说当时全世界100名顶尖计算机研究人才中有58名在PARC工作。

当时接任施乐公司CEO的彼得・麦格拉(Peter McColough)雄心勃勃地说:“在70年代的某个时候,我们将有能力对大客户说‘我们能为您提供所有处理信息的工具’。”因此,研究中心施乐公司把研究重点放在了计算机技术上。

1973年,他们成功开发出了施乐公司 Alto,它是真正意义上的首台个人计算机,有键盘和显示器。它采用了许多奠定今天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技术,比如图形界面技术、以太网技术,当时它已经实现了Alto计算机间的联网功能,另外,它还配备了一种三键鼠标。

1975年,施乐Alto产品成型,今天回过头来看,这本应是施乐的第二台“印钞票”的复印机。可是施乐管理层认为施乐Alto过于娇贵,市场上不会有人问津,因此没有做大型的市场推广,前后只卖了2000台。施乐公司的 Alto被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产品”之 一。盖茨多年后评价说,“把伟大的研究成果转化到销售看好的产品中去,对许多公司来说仍然是一个颇棘手的问题”。

1977年4月,相比施乐Alto,技术功能弱很多的苹果II型电脑,在推出后迅速受到市场欢迎。施乐Alto的研发人员开始抱怨管理层叶公好龙,将千载难逢的机遇让给了乔布斯这帮苹果小子。

乔布斯到此满载而归

“你们为什么不拿这个做点什么?这些东西太棒了,它将是革命性的!”1979年11月的一天,在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乔布斯兴奋地嚷着。

当时,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对外还是高度保密的,因此它起初对乔布斯并不敞开大门。但风闻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里有很多炫酷的东西,乔布斯决心一游,他找到施乐公司,对相关负责人说:“如果能让我们考察一下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你们就可以在苹果公司投资100万美元。”

乔布斯开出的条件是很诱人的,因为当时苹果公司的发展势头很猛,正处于公司上市前夜。而一旦苹果公司上市,施乐公司就会收获颇丰。后来结果真是这样,苹果股票上市后,施乐公司手中的苹果股票市价一度达到1.76亿美元。

乔布斯带着一位技术人员参观以后,感到很过瘾。于是在这一年的12月,他带着技术主管、高层管理人员等一批人再次造访。乔布斯当时已是闻名美国的红人,施乐的工程师拉里・泰斯勒很愿意在他面前展现自己最新的成果,他演示了图形界面和鼠标应用。而当年盖茨还在卖自己的BASIC程序呢,拥有属于微软的DOS操作系统还是在两年以后,Windows操作系统还是遥远的未来的故事。

泰斯勒后来回忆说,他起初以为乔布斯他们对此一窍不通,可是,“从他们专注的眼神和关心产品的细微之处的所有提问中,我知道我错了”。他认为乔布斯提出的问题是他来施乐公司七年来所听过的最有水平的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不仅表明他们关心研究中心展品的细枝末节,也表明了他们在计算机研究领域的专业素养。

显然,施乐公司没有认识到这些技术的价值,而乔布斯则看到了。

后来有人说,苹果公司“窃”走了施乐Alto的技术,这种评价有些武断,因为施乐可没有给苹果任何拿走研发图纸的机会。不过,对于乔布斯这位融会贯通的高手来说,看一眼就够了。乔布斯回到苹果公司,指示研发人员开始图形界面的研发,并首先用到丽萨电脑项目上。乔布斯有个私生女叫丽萨,有人说这款电脑是纪念她的。

继而,施乐公司的泰斯勒被挖到苹果公司,随后,相继超过15位施乐公司的计算机专家加入苹果公司。不过丽萨计划并不成功,最后2700台丽萨电脑被扔到了垃圾堆。

乔布斯表示,虽然丽萨电脑失败,但“我们积累了丽萨方面的一切技术”。与此同时,乔布斯亲自主持了Macintosh项目,这个项目继承和完善了丽萨采用的图形技术。乔布斯对施乐Alto上的鼠标印象深刻,因此力排众议,要求Macintosh上使用鼠标。

而看一眼就能研发出来产品的天才,当时还有一位,这就是比尔・盖茨。

微软视窗再承衣钵

“嘿,史蒂夫(乔布斯),只因为你在我之前破门而入施乐公司的房间,拿走了电视,并不能意味着我后来就不能进去拿走立体声音响。”据有关媒体报道,当年比尔・盖茨曾这样回应乔布斯抱怨Windows和苹果的Macintosh操作系统太相似。

1981年末,乔布斯邀请盖茨看苹果计划推出的Macintosh样机,他想让微软为这款新机器设计出匹配的应用软件。乔布斯在给盖茨做演示时,盖茨的感受和乔布斯两年前观看施乐Alto的感受类似,盖茨被其图形界面和方便灵活的鼠标配合吸引住了,他心里打起了自己的算盘,看来这是微软DOS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要命的是,乔布斯似乎看出了盖茨的想法,他担心微软会把在给苹果编写软件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用到IBM PC机的应用软件上。当时,IBM仍然是微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苹果的头号竞争对手。真是高手过招,不说话就能洞穿对方的心思。

1982年1月22日,乔布斯强迫盖茨同意:“微软不会以任何方式销售、租赁、许可、公布或传播任何财务建模、商业图片或数据库程序……以及不将其应用于任何非苹果公司制造的计算机上。”可是乔布斯百密一疏,该协议没有禁止微软编写类似于Macintosh的操作系统,与苹果展开竞争。盖茨后来回忆道,1983年,微软就“计划在IBM PC上引入图形计算功能”,而这恰恰是乔布斯最为担心的。

盖茨了解到乔布斯的Macintosh操作系统师出施乐门下,决定釜底抽薪,从施乐公司直接挖人来开展自己的操作系统的研发,这个人是施乐帕洛阿尔托研发中心担任图形化系统部门的主管斯科特・麦格雷戈,他时年26岁。

对于英才,盖茨有亲顾“茅庐”的风范,他马上飞到帕洛阿尔托研发中心所在地,在一家摩洛哥饭店宴请麦格雷戈。酒酣耳热,谈话投机,当酒店开始表演肚皮舞时,盖茨也上去跳了起来。

麦格雷戈后来回忆说,这次会面打动他的不是盖茨的舞姿,而是盖茨看起来永不满足的求知欲。麦格雷戈随后从施乐公司离职。他一到,盖茨就对Windows研发小组进行了重组,让他任部门经理。同时,微软对施乐公司的人才敞开大门,不久施乐另一位重要的人才尼克拉也到了微软。

微软在给苹果公司编写应用程序的同时,开始开发自己的Windows操作系统,而且其间受到了可视公司VisiOn的强烈刺激。有史料称,微软把Windows操作系统研发放在了第一位,而把给苹果公司的活儿排在了后面,甚至延迟了苹果Macintosh机的,这让乔布斯很恼火。让乔布斯更火的是:1983年末,他发现了微软Windows与Macintosh操作系统的相似性。“你们偷我们的。”乔布斯对着盖茨狂吼,“我们相信你们,但如今你们却从我们这里偷东西。”

当时盖茨身处苹果公司会议室,有10几个苹果员工围着,乔布斯领头发难。单刀赴会的盖茨任凭乔布斯发作,称苹果与微软都是从“有钱邻居”施乐处“偷”东西,苹果早到而已。

盖茨当时之所以有底气,是因为他明白自己手里有苹果需要的热门应用软件,而且对于微软这样的软件公司来说,操作系统是它的命,而对于当时以硬件公司自居的苹果来说,操作系统只是一块肉而已。

但乔布斯也不是好惹的,他后来曾准备让苹果的产权律师欧文・拉巴特来对付微软。虽然大家都师从施乐,但有先有后,先入为主,乔布斯的胜算很大。可是此时,苹果公司祸起萧墙,作为创始人的乔布斯与公司总裁约翰・斯卡利矛盾激化,乔布斯被踢出苹果。

1985年10月24日,在盖茨30岁生日的前4天,时任苹果CEO的约翰・斯卡利送给他一份大礼:苹果允许微软在Windows上使用Macintosh的一些技术。史学家称,这是继DRI创始人加里・基尔代尔把与IBM进行操作系统合作的机会“让给” 盖茨后,掉到微软嘴里的第二块大馅饼。斯卡利后来懊悔地说:“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签订了一份损害未来权利的协议。”

微软拿到了苹果用施乐宝石编织的王冠,这也标志着微软启动了Windows时代。当然,微软起初发展得并不快,乔布斯多年以后曾说:“我认为微软花了10年时间才成功模仿(Macintosh)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言下之意是盖茨没有得施乐真传。

盖茨多年以后写道:“我们有些想法借鉴了施乐的已有成果,另外一些则是独创的。”他也俨然以施乐传人自居。

那么无意间成就了苹果、微软的施乐帕洛阿尔托研发中心这段时间在干什么?

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我的任务是创造我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技术。如果产品部门无法利用我们的技术,这不是我的罪过。”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泰勒这样说。在外人的眼里,这个研究中心简直就是“一个乌托邦一样的技术王国”。 科研人员只需埋头工作,一旦他们有新的设想,泰勒就会帮助处理所有的杂事:设定预算、与公司总部商谈、争取经费以及各种配合事项。

“我们只招收那些眼睛里有火焰在跳动的人。”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与施乐其他员工的文化是如此明显不同,研发中心的人留长发,不洗澡,甚至不穿鞋子上班,他们每周都在“豆袋房”里开会。之所以叫“豆袋房”,是因为在这里,参会者用塞满豆子的口袋当坐垫。这些人的另类造型甚至吸引了《滚石》杂志,还上了封面。

一位在研发中心工作过的员工曾经说过,施乐是两种人的天堂:销售人员和研究人员。但二者之间显然没有融合,施乐决策者及产品部门负责人和研发中心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这使得许多潜力巨大的技术根本得不到施乐决策者的理解,因此无法有效地转化为商品。

在当时的施乐公司,有形无形中分为“复印机帮”与“西海岸帮”两个帮派,研发中心应该属于后者。“复印机帮”认为,“西海岸帮”研究的那些复杂玩意儿不可能帮公司赚钱。“西海岸帮”则将“复印机帮”视为落伍于世界潮流的老古董。

施乐的第三任CEO大卫・卡恩斯(David Kearns)对研究中心的态度和前任不同,他曾经说过,研究中心问题的关键在于它的工作与公司业务没关系。他开始力图将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与公司的主要业务统一起来,研究中心的主要负责人鲍勃・泰勒对此表示不满,他希望研究中心提供的是宽松的研究环境。

1983年9月19日,泰勒被迫辞职,这条消息震撼了整个研究中心。过了年底,在拿到一年的红利、股票期权后,大规模的辞职爆发,天才们纷纷离去。在大家的眼里,泰勒不仅仅是中心的领导,而且是这个奇妙领地的守护神。泰勒离去,没有谁能将他们再次凝聚在一起。阿伦・凯说:“泰勒为施乐牺牲了许多,因此我们不愿听到许多胡言乱语。”

被释放的巨大浪潮

1996年,在一次电视访谈中,乔布斯侃侃而谈:“施乐完全可以在今天拥有整个计算机产业,完全可以比现在的规模大10倍,完全可以成为90年代的IBM,完全可以成为90年代的微软。”

乔布斯直接、盖茨间接从施乐Alto电脑学艺后,将拥有带鼠标、图标和视窗的图形界面衍生为Macintosh和Windows;施乐发明了以太网技术,今天的最大受益厂商是思科;施乐推出了页面描述语言Postscript,而该领域最成功的厂商之一是Adobe;施乐在激光打印机技术上起步很早,而一度在商业上最成功的是惠普。

曾是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一名技术员、后任微软公司Word及Excel软件首席设计师的查尔斯・西蒙尼(Charles Simonyi)这样评价帕洛阿尔托研研究中心对IT产业界的贡献:“一个巨大的浪潮被释放出来,惠及了依托于此的所有行业。”

记者手记

技术梦工场缺少商业造梦师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经有过一条经典语录:“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

对于变革性产品的市场需求,很难从市场调研中获得,往往只能依靠经营者像《盗梦空间》中的造梦师那样,运用充分的想象力,勾勒出指导公司发展的商业愿景。

所以当卡尔松带着复印技术,走到IBM总裁托马斯・沃森面前,沃森想不出这项技术的商业前景,而将他挥退。随后,卡尔松的技术成就了施乐早期的辉煌。

那么为什么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在研发出PC萌芽后,没有将它发展成施乐第二台财富与成功的“复印机”呢?因为作为技术梦工场的研发中心聚集的都是才华横溢的技术人才,但没有具备超常想象力的商业造梦师。

商业造梦师的工作并不是臆想,他也需要勾勒梦境的现实素材,他需要跨界的能力,能将他经历和理解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并进行思考。让施乐Alto发扬光大的乔布斯其实是一位商业造梦师,而不是许多人认为的“硅谷技术奇才”。作家丹・里昂斯曾表示:“乔布斯不是一个工程师,他实际上什么都不会设计,他对电路一无所知。”可是早年混迹草根电子用户的经历,让他对消费者使用PC的需求有一种超前的认识。

IT领域著名的技术专家艾伦・凯说过,“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施乐Alto做到了,可是施乐为什么没有人像乔布斯那样具有对PC的商业想象力呢?这是受施乐现实商业空间所限。虽然梦可以天马行空,但它需要现实的映射,当时施乐的商业现金牛产品是复印机,打交道的客户是已被IBM的大型机、DEC的小型机包围的企业级用户,施乐高管脑海中很难勾勒出面向亿万普通用户的PC宏伟梦境。换句话,他们没有造梦的因子。管理学者道格拉斯・史密斯评价道:“施乐不知道该怎样去生产电脑,他们的销售队伍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卖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