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壮族的民俗文化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壮族师公舞生态研究
1955年,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倡导建立专门学科,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不仅是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产物,还同时受到自然条件的直接影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生产手段、生活格式、传统习俗、社会观念等的差异,为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变异提供了特殊的场境。武鸣壮族师公舞是古代祭祀舞蹈的“活化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壮族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观照这一民间艺术,阐释它的文化生成因素。
一、武鸣壮族师公舞的渊源和艺术形态
武鸣“师公舞”源于何时,民间艺人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源于周代,其唱本中确有“周朝唱师传下来”、“三元三圣号真君,周兴幽厉作谏臣,辞职参师为正教,究竟五行秘密文”等唱词;一说源于黄帝时代,说黄帝就是运用梅山教密文战胜蚩尤的;又传唐、葛、周为皇帝母亲击鼓舞蹈,驱邪治病,皇帝封其为三元,遂“三元教”广为流传;又一说源于汉代,葛诸亮南征十洞蛮王时,有梅山教徒随征,后流落于十万大山传教,由此出现师公。以上种种,均属口头传说,没有可靠的文字依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师公舞”起源甚古。
据锣圩镇那琅村78岁的师公舞老艺人潘海波说,古时的师公表演,壮语叫“做斋”(祭祀含义),举行7天7夜的叫“做大斋”。举行时间一般为农历十月,即秋收后,也有在农历七月举行的叫“盂兰会”,地点在农村广场,因而有人误认为是“庆丰收”,其实不是“庆”而是“祭”,祭神、娱神、娱人。通常,舞蹈仪式开始时,主持祭祀的巫师身穿大红袍,头戴八卦帽,扎腰带,着戏靴,执法器(牙笏和镇坛木),在念咒诵经的过程中,即兴歌舞,表示祛邪解秽,开坛请神。仪式中间,有两个童子分别戴红、黑两种面具,持二环杖(即赶鬼棍)穿插表演双人棍舞,双人绸带舞,以表示对其始祖的纪念。接着童子与其他巫师共同表演四人筛米舞和五人绸带舞,以祈祷五谷丰登。最后,全体巫师与童子各持乐器和法器,由主要巫师带头“踩罡” 。表演中还演唱一些民间故事等。舞蹈结束,由童子戴面具,持二环杖到各家各户赶鬼,最后将一纸船点燃了丢下河去,以示驱邪得福,全村吉祥平安。
二、自然生态环境对武鸣壮族师公舞产生及发展的影响
文化是人类在对自然环境的认识、适应、利用和改造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是人与自然环境对立统一的结果。20世纪上半叶,美国许多早期重要的人类学家如博厄斯和克罗伯,在研究北美的土著民族如印第安人时,或主张“决定论”,认为环境直接决定文化,或主张“可能论”即认为环境可能决定文化。不同的自然条件及生态环境, 形成各地不同的气候、地貌、土壤、植被及生物等生态因子的多样性。为适应生态环境的多样化, 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类型、社会特点、民族分布、历史发展以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的差异性。因此, 人类文化, 无一不包含自然环境的因素,也无一不打上环境的烙印。
早在两千多年前,壮族的先民古代骆越人就在武鸣境内居住。长期以来,武鸣境内是以“土人”(壮人)居住为主,由于长期居住在狭小边远的山地丘陵及多发旱、涝灾害的自然环境中,壮族先民对自然生态环境有着深刻的认识,尊重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观念深深蕴涵在他们的民俗文化中。当地人认为要想风调雨顺,水稻丰收,必须祭祀农业神,如农婆歌仙、五谷灵娘、神农、天公地母、水神、土地公等。在《天公地母舞》中,两位象征天地的男女神,戴着笑容可掬的面具,跳着轻快的舞步,形象地塑造出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的理想模式,也体现了武鸣壮族先民通过期望人类的繁衍来预示农业的丰收。而《雷王舞》则相反,扮演雷王的师公,戴上了青面獠牙、爆眼鼓腮的雷王面具,一出场就令人生畏,再加上手持刀斧、跺脚踩地等动作,勾划出凶神恶煞的雷王形象,反映了壮族先民渴望控制自然的愿望。
古代交通的不便,使武鸣的壮族先民与外界隔绝,形成一种相对封闭的生活状态,所以未能很快直接接受到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影响,而只能缓慢地间接地去接受,因此当地的师公舞就稳定地保持着自身原始古朴的特色。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与其他民族交往的逐渐频繁,师公舞又不断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丰富了自身的形式和内容。武鸣壮族师公舞就是在这种不断适应、改变自然生态环境中形成并发展、传承、演变着。
三、武鸣壮族师公舞与民俗文化
传统的民俗文化无论是各民族创造的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 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与所处环境密切相关的特点。生活在特定地域环境中的人们, 其心理和思想也打上了特有的环境印记。这些,具体表现在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传统节日、及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生活中。
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舞蹈是一种祭典形式。”即说明处于原始宗教崇拜的“万物有灵”论时期,舞蹈与原始宗教结合在一起,是以祭祀为目,以舞蹈作为载体而体现的。在研究壮族舞蹈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壮族民间舞蹈几乎全部都与宗教祭祀有关,如抢花炮、抛绣球是为了祈求丰收;蚂拐舞是为求雨祈子;扁担舞是祝五谷丰登;武鸣壮族师公舞也是为消灾避邪、祈求丰顺。师公舞在每跳完一段之后,其造型是双腿叉开半蹲,一脚脚尖点地,双臂有时曲肘上举,有时合掌前拜。具有明显的蛙型特征。武鸣壮族师公舞的蛙型特征是壮族蛙型图腾崇拜意识的形象反映。
另外,传统的节日民俗也是壮族师公舞得以传承的文化土壤。春季的三月三,夏季的六月六,秋季的七月十四,冬季的冬至、腊月二十三、除夕至春节期间,武鸣壮族人民都要进行各种祭拜活动,一方面提醒人们做好各种农业生产的准备,另一方面祈求自然神灵、祖先保佑一年的生产顺利、人畜平安。在这些祭拜过程中,人们就会请师公跳神,师公舞也因在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得以传承。
文化生态是一个比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如今,国家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挖掘,以及壮族人民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为武鸣壮族师公舞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些年的成果也向世人展示,对武鸣壮族师公舞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这一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定能在艺术大舞台上大放溢彩。
参考文献:
1.武鸣县志编纂委员会.武鸣县志[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著. 夏建中译.社会人类方法[M].华夏出版社,2002
3.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钟敬文.民俗文化学[M].中华书局,1996
5.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6.[英]马林诺夫斯著,译.文化论[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关键词】黑彝;传统文化;挖掘保护
【作者简介】覃利娟,广西卫生职业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023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4)02-0102-02
2002年,一个民俗文化商人在隆林德峨乡田坝村用200元人民币收到了一条破旧不堪的蜡染绣花百褶裙,然后又以2500美元卖给了一个日本民俗博物馆。这是一条全手工做的裙子,完成于20世纪20年代。按照当地风俗,苗民们将已故祖先的衣物挂在猪栏上,用以辟邪,祈求祖先保佑儿孙和六畜兴旺。后经民俗工艺品专家鉴定,这条裙子是迄今为止最有收藏和研究价值的苗族民间服饰文化精品。可惜的是隆林的后世子孙再要看到这条裙子,就要远渡重洋才能观瞻其风采了。这条被买走的百褶裙虽是个案,但类似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如在古老而又独具民族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木楼边矗立起越来越多刺目的白色水泥小楼,只有在重大节日才会看到的的绚烂的少数民族服装等等,逐渐消失的民族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也激发了人们抢救广西民族民俗文化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一、关于广西隆林德峨乡黑彝的传统文化的挖掘
隆林,是广西乃至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由于其民间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态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据悉,至2011年,隆林全县总人口40万,境内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1.2%,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民族独特而又绚烂的传统文化。2007年,隆林“隆林德峨苗族跳坡节”申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继而又有“颠罗颠罗那”壮族歌会习俗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2月,隆林德峨乡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苗族歌舞之乡”。在隆林县的4个少数民族中,对苗族、壮族的文化研究相对比较深入透彻。对彝族、仫佬族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可见一斑。
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广西彝族人口共计0.7万多人,其中居住在隆林县的彝族就有4403人,且主要集中在德峨乡。按当地习惯,彝族可分为黑彝、白彝、红彝3种f这里主要是按衣饰分,而不是等级意义上的黑彝、白彝之分),居住在隆林、西林县(自治县)的彝族基本上是黑彝。主要聚居在隆林县德峨乡。一般认为,他们不是土著居民,而是迁徙而来。对于广西黑彝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在此定居繁衍,目前,学术界还有很多争议。根据其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史料及当地的一些传说,广西黑彝的来源,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说是古代氏羌后裔。其先祖曾在四川省的邓都(今大凉山地区西昌一带)、贵州省的乌蒙和云南省的滇南等地区,这个观点得到较多的文字资料的证实。迁徙时间一般认为在蜀汉时期或更早,还有一部分于唐宋时期进入广西。至今,他们的服装和风俗习惯,仍与四川省大凉山、贵州省黔西北和云南省楚雄、大理等地区的彝族相同或相近:语言也基本相通,可以用于基本交际。
二说“广西隆林的彝族与云南省东川、会泽、宣威、沾益、曲靖一带的彝族有着密切的渊源”,此外,还有一部分来自滇西;刘锡蕃在其《岭表纪蛮》中论述,大约在三国的诸葛亮时代,广西那坡县一带就有彝族迁入,在唐朝、宋朝又有一部分彝族从贵州、云南省陆续迁入广西,最迟到明代初期进入隆林一带。
三说来自于江西湖广,也有说是云南省迤西,不过这种说法主要限于传说,没有充分的史料记载。
由此可见,居住在广西的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迁入广西的彝族,有以下特点:
一是多在偏远的高山峻岭安营扎寨,由于居住位置边远,交通很不方便,因此,与外界沟通较少,故而保持着比较原生态的云南、贵州省彝族的文化传统及民族特色。
二是迁入广西后。他们与当地的壮族、苗族、仫佬族和汉族和睦相处、互相渗透,又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
由于史料等方面的原因,对于隆林彝族渊源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定论,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这种状态正说明隆林彝族历史之悠久。目前,对于广西彝族的研究,就笔者所能够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隆林县彝族的渊源、支系发展。(2)面临濒危边缘的隆林彝族的毕摩文化研究。(3)关于隆林彝族的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研究。(4)对隆林彝族民俗的一些具体研究,如火把节、饮食文化等。
而对于隆林黑彝的传统文化挖掘目前还是笼统的、介绍层面的、缺乏针对性的且是不成系统的。对其全面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系统全面研究广西隆林德峨黑彝的传统文化,可从以下7个方面入手:(1)宗教文化:德峨黑彝的,如毕摩文化;(2)节庆文化:如彝族特有的火把节、跳公节、护林节,它与白彝、花彝的区别;(3)风俗文化:如彝族特有的婚丧嫁娶的风俗,它与白彝、花彝的区别:(4)服饰文化:德峨黑彝的不同性别、年龄段的服饰特点极其发展演变;(5)饮食文化:德峨黑彝特有的饮食、特色小吃及基本做法;(6)建筑文化:德峨黑彝的建筑特点及发展变化;(7)道德文化:德峨黑彝的行为规范。
将民歌文化资源融入民俗学教学就必须开设田野课堂,学生只有经过田野课堂的学习,才能真正感悟民歌文化资源的独特魅力,民俗学教学开设田野课堂,首先,要选择适当区域。所谓的“适当区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丰厚的民歌底蕴。民俗学课堂所选择的田野必须是孕育民歌文化的沃土、创造民歌文化的圣土和传承民歌文化的热土,即当地必须拥有悠久的民歌历史、优良的民歌传统、丰富的民歌资源、优秀的民间歌手和原生态的歌谣盛会。较高的安全指数。安全问题是教师带领学生从事户外活动所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也是民俗学教学开设田野课堂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教师对当地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是非常必要的。排查安全隐患既包括排查自然安全隐患,即深入了解田野的现场环境与周边环境的安全指数和道路交通的顺畅情况等;也包括排查社会安全隐患,这里的社会安全隐患既包括区域的社会治安隐患,也包括社会习俗隐患等。较低的经费开支。开设田野课堂就避免不了会产生相应的花费,因此对经费开支情况进行预算也是非常必要的。
出于为校方和学生节省开支的考虑,在同等条件下花费较低的区域应优先成为我们选择的场所,当地的交通费用、食宿费用、采访费用等都是预算参考的重要指数。其次,要明确课堂目标。组织田野课堂是民俗学教学拓展课堂空间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民歌文化资源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化,民歌的田野势必是一个可闻、可观、可感的立体化空间和集观赏性、竞技性、娱乐性、交际性及商业性于一体的文化大舞台。民歌田野的特性为学生体验民歌文化、了解民间习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但也容易将学生带入误区,使学生在热闹轻松的氛围中误将田野当成玩赏、娱乐的场所,以致忽略了田野课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田野教学之前必须引导学生明确田野课堂的学习目标并将学习任务细化,如参与歌圩时应注意哪些内容,歌圩的哪些环节在现代社会中发生了变异,导致变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需要采录哪些代表性民歌、这些代表性民歌的文学特色、创作背景是什么;需要对哪些歌手进行采访,采访的目的是什么,问题又该如何设置;等等。第三,要传授相关调研方法。在传统的课堂里,学生习得知识的方法比较简单,基本上遵循“听课———做笔记———参与讨论或回答问题”的套路。
如果说传统课堂学习套路是一种“静态”模式,那么,田野课堂则需要用“活态”去打破“静态”的束缚,因为田野课堂灵活的空间、自由的氛围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作为课堂自由主体的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师在组织开设田野课堂之前极其有必要将相关的田野作业方法传授于学生,如如何进行人物访谈、个案分析、对比研究、音像记录、问卷调查等,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才有可能顺利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这些造就了中华民族丰厚的民俗文化遗产,也形成了我国各地差异较为明显的区域教育环境。“校本”即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都有自主制定课程和征订教材的权利,但是由于教材受编者视野及版面字数的限制,根本无法统筹兼顾各地的民俗文化,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无法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同时也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而这就是高校民俗学教学提升校本特色的意义所在。“在西部民族地区学校发展路径思考中,民族地区的相关学校应充分挖掘并开办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课程及具有适合民族地区特殊地域的职业需求的主干课程,达到因地制宜、服务地方的民族地区学校办学宗旨的办学特色;学校教师在自身基础及身边文化符号的基础上主动发展并充分利用相关客观条件,主动发展并成长为有民族特色内涵的教师。这样既使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又最大限度的公平发展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3]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我国55个少数民族8000多万人口,其中44个民族、约80%以上人口分布在西部地区。多民族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创造了西部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民歌就是其中最绚烂的一支奇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西部民歌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高校民俗学教学提升校本特色的重要资源。要合理利用民歌文化资源提升民俗学教学的校本特色。利用地域歌源丰富课堂内容这里的地域歌源指的是区域盛行或独有的民歌文化资源,包括多样的民歌形式、歌谣盛会和与歌谣有关的民族节日。在西部,几乎每个区域、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民歌形式,如广西壮族的“勒脚歌”和“嘹歌”、彝族的“五柱歌”和“羊情带”,西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的“鲁体民歌”和“谐体民歌”,等等;而几乎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歌谣盛会,如壮族的“歌圩”、京族的“唱哈节”、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会”、傈僳族的“汤泉诗会”、仫佬族的“走坡会”、苗族的“坡会”、侗族的“赶歌场”、瑶族的“耍歌堂”等;以歌舞为中心的民族节日更是丰富多彩,彝族的“跳弓节”和“火把节”、白族的“绕三灵”和“蝴蝶泉会”、傣族的“泼水节”和“巡田坝节”、苗族的“芦笙节”和“吃新节”、侗族的“花炮节”和“斗牛节”,瑶族的“达努节”和“赶鸟节”、藏族的“洛萨节”和“达玛节”,等等。将区域民歌文化资源融入民俗学课堂是突显学校特色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拓展课本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特色;另一方面,在前一部分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田野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依附地域文化开设的第二课堂,因此将地域民歌文化资源融入课堂讲解对田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是有一定意义的,教师完全可以结合田野课堂的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达到补充、巩固、强化田野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如何将地域民歌文化资源有效的融入课堂呢?我们可以采取“常规补充讲解”与“开设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p#分页标题#e#
“常规补充讲解”即顺着教材的结构思路、根据知识点的分析需要引用区域民歌文化资源进行补充性剖析或拓展;“开设专题讲座”即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安排适当学时以专题为形式向学生讲授与区域民歌文化资源相关的知识内容。关于专题报告的开设,教师首先要设置一个生动的标题,以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及理解能力,精心选择讲座的内容、理清讲座的思路;另外,课时安排也必须要适当,过于冗长会影响整门课的课程进度,同时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过于精简又无法完成相关内容的讲解与演绎,所以教师必须合理安排、正确把握学时的长短。引介科研成果拓宽学习视野对于民歌的研究,古已有之。从孔夫子及其弟子广泛采集和编纂各国“国风”及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来,各个朝代都有官方学者或民间艺人搜集、整理、研究民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歌的研究成果更是源源不断的问世。[4]近年来,随着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声的日趋高涨,尤其在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后,西部作为盛产民歌的圣地,其各省(区)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学术队伍都围绕《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中倡导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理念,对西部民歌文化展开了多方面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或从艺术角度探讨其表里特色,或从经济角度解读其现代价值,或从技术角度分析其发展策略,或从文化角度阐述其社会意义,或从法律角度研究其保护方法。这些研究成果是对现代化背景下的西部民歌文化资源及其发展问题所进行的跨学科、多角度交叉探讨,具有积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实践指导价值。将这些科研成果融入民俗学教学,一方面迎合了西部高校特色化发展的办学要求,另一方面有助于西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必须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学术成果是专家学者在文本阅读、实际调研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学术观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如《大地飞歌:民族审美经验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意义》(发表于《民族艺术》2007期)、《既显笙歌弦韵,更见文化精神———兼谈仪式音乐研究的历史、社会、个体三维视域》(发表于《民族艺术》2004期)所涉及的理论观点就不是学生的知识层面可以深入理解和完全吸收的。其次,尽量紧扣时代潮流和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群体具有青春激情的特性,他们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关注,喜欢追求新奇的变化和挑战”。[5]因此,与时代潮流和社会热点话题相关的学术成果,如《艺术与经济因素并存的民歌节的定位及发展方向》、《给国民一次补课的机会———CCTV西部民歌大赛观后感》等就容易引发学生的关注、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尽量结合教师的研究专长和研究成果。切合教师研究专长和研究成果的内容更利于教师游刃有余的引导、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旁征博引的论证。
组织适当的教学活动。一是要设置讨论环节。科研成果是教师所额外增添的授课内容,由于这一教学环节没有课本作引导,加之内容相对深奥,所以如果采取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授课方式,学生必然容易走神,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组织讨论环节是非常必要的,“设置适当主题”、“鼓励畅所欲言”、“及时点拨总结”是教师完成这一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三个主要步骤。二是引用活态资源。我们所引用的科研成果是以区域民歌文化资源为探讨对象的,内容主要涉及区域民歌形式、歌谣盛会、民间歌手和以歌舞为主题的民族节日的研究,在现实的生活中,在多数情况下,科研成果中所论及的文化样本及人物原形依然活跃于我们的周围,这就为教师将活态资源融入课堂提供了可能,如教师可以邀请当地的民间歌手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演唱科研成果中所论及的区域民歌。在课堂上引介原生态的歌手的演唱,可以有效地冲击学生的视听、震撼学生的心灵及开启学生的思维。
什么是“情景”?所谓情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和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合和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地正确理解教材的内容,促使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6]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能要他们被动学习,而应让他们主动学习,愉快的学习,情景教学的形象、直观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现在情景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与青睐。“民俗,作为某一特定文化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是千百年传承而来的民族习性、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它源于生活、体现生活却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生活本身。”[7]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以民俗文化为学习研究对象的民俗学,其绝大部分的课程资源都具备创设情景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作为高校民俗学教师,我们应积极地将情景教学引入课堂。西部民歌文化资源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是可观、可闻、可感的民间艺术形式,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设教学情景。利用设备生动展示。“利用设备生动展示”即通过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景。IT时代为民俗学课堂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提供了现实可能性,通过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景,可以让丰厚的民歌底蕴、深邃的民歌哲理变得通俗易懂,让热闹非凡、场面壮观的歌谣盛会直观呈现,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想象、开启学生的智慧、愉悦学生的心情。如在课堂上介绍“平果壮族嘹歌”时,笔者就借助多媒体设备顺利的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平果壮族嘹歌是壮族民间歌谣的经典,2008年6月,这份文化遗产被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曲调种类丰富、特色鲜明是平果壮族嘹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向学生讲授这一知识点时,如果只是单纯的口述和板书,学生根本没法在枯燥的课堂中体会嘹歌的魅力,因此对嘹歌的主要曲调“哈嘹”、“迪咯嘹”、“嘶咯嘹”、“哟伊嘹”、“那海嘹”和“长嘹”等进行介绍时,教师除了口头讲述外,还可将事先录制好的音频资料通过多媒体设备逐一进行同步播放,让学生通过比较、鉴赏,深刻领悟嘹歌的曲调特色和艺术魅力。#p#分页标题#e#
在介绍各地歌圩文化时,教师亦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视频资料。歌圩是少数民族传统歌唱活动的特定形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鲜明的民族个性、扎实的民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渊源。通过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充分领略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艺术震撼力和文化凝聚力。师生合力模拟再现。“师生合力模拟再现”即师生通过模拟创设教学情景,此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即兴式模拟,另一种是有所准备的模拟。模拟创设教学情景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即兴式模拟”就是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根据教学的需要临时模拟某种情境,这一类情境往往内容比较简单。比如在讲授西北高原民歌与西南高原民歌差异时,教师就可以指定学生或者亲自演唱脍炙人口的西北民歌《走西口》、《兰花花》及西南民歌《小河淌水》、《槐花几时开》,通过代表性民歌作品的演绎,让学生深刻地体会西部两个不同区域民歌的风格差异。“有所准备的模拟”即教师在授课前指导部分学生或者自己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堂上模拟某种情景。如在讲授壮族歌圩服饰时,就需要进行有所准备的模拟。在壮族传统歌圩场上,正确的判断歌手身份是遵守歌圩社交礼仪的重要前提,而判断歌手身份关键依据就是服饰。如在广西龙州一带,过去壮族妇女的头式有三种:一种是头的四周都有留海,这是少女或未婚的女子;另一种是把前额的留海梳往右边,用发夹别起来,其他几边仍有留海,这是已有对象的姑娘或已婚但未生过孩子的妇女;再就是没有留海,把头发往后梳结成一个大发结,这表明是已婚并有孩子的。在靖西一带,男子则习惯给自己的恋人送头巾,而女子则以自己亲手纳的布鞋相回赠,所以歌圩上,女子戴新头巾和男子穿新布鞋都是心有所属的标志。我们都知道,服饰是文化的表征,也是思想的形象,具有直观性和明显的标志性,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前指定部分学生为“模特”,根据歌圩不同人物身份的服饰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装扮,课堂上再组织班上其他学生根据教师所讲授的歌圩服饰特点对模拟歌手的身份进行判断,以此加深学生对壮族歌圩服饰文化的理解。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对色彩都显示出不同的民族性格和审美追求。一个民族色彩观念的形成,与其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紧密相连。色彩文化观与民俗文化正是在环境适应过程中孕育而成的。色彩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也是企业最重要的外部特征,决定着企业形象在消费者脑海中是去是留的命运,而色彩为企业所创造的低成本高附加值的竞争力更为惊人。继承和摄取民族色彩的精髓,把握民族色彩的审美规律,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使之融入到现代VI设计中,弘扬民族文化的精髓,创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品牌形象,促进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是我们新一代设计工作者的责任。
我国56个民族中,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色较鲜明的一个民族,本文就从壮族的民俗文化中来汲取其色彩的精华,使之与现代VI设计理念相结合,从而能够设计出具有壮族民族特色的品牌形象。
一、壮族色彩情感分析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壮族的传统艺术中,红、黄、蓝是基本色,使用非常普遍,其次还使用黑色、绿色和白色作为补色,对比鲜明强烈,显示了壮族人民勤劳、纯朴、热情、爽朗、勇敢的性格。在壮族民间流传这么句话:“深地人人爱,浅地也不坏。”说明了壮族色彩特点即暗地亮花,不但使花纹更加鲜明亮丽,还使画面和谐。这样的色彩搭配都运用于绣球、背巾、鞋面等装饰上。
红色,是“中国红”,被称为国色,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在壮族民族艺术中是一种主色调,也是壮族的吉祥色,即具有烘托画面的作用,又使人感到温暖,激起人们精神的振奋。自古以来,人们对红色有着深切的审美感受,如每逢春节都粘贴红彤彤的春联,以示吉祥、喜庆和幸福。
蓝色,也是壮族传统艺术中的一种主要色调。蓝色和绿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以冷静、自然的感觉,容易激发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壮族对蓝色有着亲切的审美随感,在服饰上、披戴的头巾上、肚兜和围裙上也都喜爱使用蓝色。有力的对比张力和视觉刺激性,给人以单纯、明快、和谐的色彩感受。
黄色,是一种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也是壮族传统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色彩。在壮族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里,黄色是成熟、丰收、幸福与吉祥乃至神圣的象征。黄色也是庄重与神圣之色,不能随意使用,如巫师、道公用的符策方使用黄纸,祭神送鬼时亦须焚烧黄色纸钱,家有老人去世之年只能粘贴黄色对联,其它礼仪则忌用黄色。这些表明:民族对于黄色的审美观念也已超出其自然属性。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审美情感。
二、壮族民族色彩在现代VI中的应用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色彩的象征性与色彩的地域文化紧密相关。现代设计语言已不仅仅是对设计元素的仿制,对艺术语言的民族性表现日益体现在设计中。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本土性的设计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要设计出符合大众喜好的品牌色彩,就要深入了解消费目标群体的历史文化、地域习俗、民族文化。
壮族的民族色彩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精神,是壮族人民对自然的高度凝练和升华。民族色彩在现代VI设计中的运用,绝不是生搬硬套,要将壮族色彩中的能体现民族艺术的精华运用到设计中。
1、归纳其色彩规律,把握其色彩特色
对壮族民族色彩的提炼,不是看到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要归纳出主体颜色,分析
其辅助色和主体色之间的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及不同的对比所产生的心理感受。
在壮族的民族色彩中,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非常注重整体色调的运用,色彩倾向和侧重也非常明显。如黑衣壮的上下黑色装,在纽扣和下摆处运用了红黄蓝等亮丽的色彩点缀,醒目、跳跃而具变化,沉着而不沉闷,反而更耐人寻味。第二,灵活运用鲜艳的色彩。如在绣球制作中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色,辅助色搭配合理绚丽精致,别有一番韵味。在壮锦中常将纯度、明度、色相相差很大的色彩放在一起造成强烈的对比,画面具有浓艳、清新、优雅和对比强烈的色彩效果。第三,注重对比色的运用,以少色见多色,注意物象固有色表现。这一点在壮锦中得以体现。
2、现代VI中壮族色彩的应用
在VI设计中,标准色的表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体现企业属性和情感,具有强烈的识别效应。色彩心理影响人的感情,它反映人们的色彩视觉规律和生理的平衡性。要加深企业的形象特征,颜色的选定也与形态同等重要,采用一色或数色作为企业的形象色彩,体现企业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标志的设计就采用了具有壮族民族特色的红黄蓝作为基本色(如图1)。还有,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广西馆的印章(如图2)设计就体现了壮族的独特特色,印章的右边是“广西馆”三个字,下方用英文标注“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馆”。左边是由一面铜鼓和一段飘舞的壮锦,图中由蓝色、绿色和黄色组成,充分体现了色彩鲜艳、以少色见多色的色彩特点,使印章图形更加具有跳跃性。
三、结语
通过对壮族民族色彩及在现代VI中应用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色彩在新时代的设计中已被运用,但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将这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地域特色文化广泛创造运用,使之更深地融入到现代VI设计中,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韵味的企业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 苗蕾,谈我国民族色彩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大众文艺,2010,13
广西20xx年“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1一、 活动背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x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电〔xxx〕31号)精神,为做好我校“壮族三月三”节日前后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活动及民族团结,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该活动方案。
二、 活动主题:“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风采”
三、 活动时间:xxx年3月1日---4月30日
四、 活动内容
我校将以“壮族三月三”为契机,结合我校实际,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民族文化教育过活动,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拓展民族文化视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丰富校园民族文化生活,激发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提升师生民族文化素养。促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展。
五、 活动形式以及安排
(一) 宣传、筹备阶段(3月1日至4月4日前)
1.方案制定、发放负责人:胡xx
xxx年3月份开展以“壮族三月三”主题进行旗下教育活动。负责:团委落实:黄xx
2.全校各个班级在“三月三”放假前开展主题班会课,在本班宣传“壮族三月三”基础知识、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民族团结团结进步创建,积极营造班级校园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负责:各年级领导、班主任落实:黄xx
3.在“三月三”放假之前,举办以“壮族”为主题的体现壮族特色的手抄报评比活动。引导各个班级挖掘壮族人民的文化特色(语言、音乐、戏曲、绘画、雕塑、舞蹈、建筑、服饰、习俗、节日等)
负责:各年级领导、班主任落实:胡xx
(二)举办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艺活动
1.举办我校第一届民歌合唱节,民歌合唱节选唱曲目以中国民族传统民歌为主,通过咏唱中国传统民歌,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不断丰富校园民族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中国传统民歌中感受中国民族艺术的魅力,提升我校师生民族文化修养。民歌合唱节比赛所唱曲目由各班选定,交由年级汇总报音乐组审核。各年级预赛在清明节前结束,并将参加学校决赛名单上报德育处。名额分配:高一加“2+4部”初一、初二共9个班级、高二加“2+4部”初三共8个班级晋级学校决赛。决赛时间定于xxx年4月份(“三月三”放假前)
(三)举办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摄影艺术展。
广西20xx年“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2为开展好xxx年“壮族三月三”活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我市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根据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x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电〔xxx〕3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我市xxx年“壮族三月三”工作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发展”。
二、活动时间
xxx年4月1日-4月30日。
三、主要内容
(一)组织“壮族三月三”宣传活动。市委宣传部牵头,市直各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积极配合,举行“壮族三月三”活动新闻会,适时公布全市节庆活动日程安排信息,组织各级主流媒体、网站对“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专门集中报道宣传,提高“壮族三月三”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二)组织“壮族三月三”进校园活动。市教育局牵头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配合,以“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集中开展历史文化和民族团结、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拓展民族文化视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丰富校园民族文化生活,激发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提升师生民族文化素养,促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展。
(三)组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市民宗委牵头组织,各县(市、区)政府配合,开展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座谈会、研讨会,举办各民族人士座谈会。开展走访慰问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知名人士、知识分子活动。各县(市、区)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成果。
(四)组织“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活动。市文化委牵头组织,各县(市、区)政府配合,开展体现“壮族三月三”文化特色的原创文艺节目。市级开展“三月三”歌节,各县(市、区)根据本地实际开展专题活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山歌对唱,原生态音乐、舞蹈、戏剧和曲艺演出等大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促进“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蓬勃发展。
(五)组织“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旅游活动。市旅发委牵头组织,各县(市、区)政府配合,在江山半岛白浪滩景区举办以歌舞表演、民族风情表演、民族特色美食、土特产展销等内容的“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旅游活动,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深度发展,创建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按照政府主导、社会主办、群众主体、文化主流的原则开展好各项活动。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xxx年“壮族三月三”活动的组织领导,认真做好统筹安排,根据当地特点和各族群众需要,进一步细化活动安排,尽早启动各项筹备工作。
(二)落实责任,周密安排。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紧扣活动内容,精心谋划、周密部署、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积极创新,认真做好xxx年“壮族三月三”活动的各项工作,力争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质量、办出效果,努力打造“壮族三月三”活动品牌。
(三)做好防范,确保安全。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对规模大、参加人员多的大型群众性活动,要根据国务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细致做好安全管理和保障工作。对可能产生问题的环节要仔细排查,做好应急机制和预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保xxx年“壮族三月三”活动安全有序进行,营造欢乐祥和、团结和谐的节日气氛。
(四)严格遵守八项规定,确保节日风清气正。各地各部门要主动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实施意见、自治区政府实施办法以及市委实施办法,守纪律、讲规矩,始终保持防范和惩治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防止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
五、有关事项
关键词:文化生态;壮族道公文化;理论旨趣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192-03
道教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在壮族聚居区传播和流行。千百年来,经过与壮族原生性宗教的交融、经过与壮族民风民俗的渗透,形成了具有壮族特色的道教形式。到了近现代,广西地区的壮族依然普遍崇奉道教,甚至很多地区村村寨寨有道公。在文化生态视角下,壮族道公文化不仅是当地民众原始宗教实践的表现,也不仅仅是传统民风民俗的继承与还原,它还蕴藏着独特的文化价值,传承着壮族民间文化的历史意蕴。壮族道公文化理论旨趣的变迁在时间上虽然是递次产生,在空间上或能并存,即在当今广西民间,虽然关注人群比例不同,但壮族道公文化的多种理论旨趣并存并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与使命。通过文化生态视角理解壮族道公文化不同时期的理论旨趣,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壮族道公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一、宗教实践:壮族道公文化的肇始之源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广西原始先民先后经历了母系氏族、父系氏族阶段,并在共同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氏族习惯。原始先民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采摘、渔捞等活动为主的原始生产行为,一类是为配合、促进原始生产活动而进行的沟通行为,另一类是因试图解释现实世界而产生的原始宗教实践行为,包括原始巫术、图腾崇拜、原始神话和原始宗教等形式。从历史上看,崇左大新县是古百越地,原始宗教实践活动频繁,并因此形成了好巫尚鬼的传统,后与传入广西的道教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壮族道公文化。
1.壮族道公文化与原始鬼神崇拜
纵观古今中外,无论是东方西方、中原地区或是塞外边陲,因人类的生存活动范围有限,原始先民的思维方式都是原始的直觉思维,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产生不能理解时,就产生了原始的鬼神、自然、祖先崇拜。这种情况在广西境内的壮族先民中也不例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灵魂观念和冥世信仰。
至迟在新石器时代,壮族先民就形成灵魂观念和冥世信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原始宗教实践活动的萌芽。壮族先民相信人的灵魂不死,先辈逝后,其灵魂在另一个世界中“看着”世人,既可以保佑世人也可以加害。为了避免加害、获得庇,人们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祭祀,进而形成祖先崇拜。作为骆越人的后代,壮族先民一直保持着好巫尚鬼的传统,并在其后将之与汉族道教文化相融合。据《晋书・葛洪传》记载,葛洪曾到过口南(今越南顺化一带)、扶南(今越南南郡及柬埔寨)等地,如去越南,广西南部是必经之地,大新县自是无法回避。因此,有学者认为,道教是在晋代由葛洪传入壮族地区,在与壮族原生性宗教结合后,形成了独特的壮族道教文化。
2.道公的产生与壮族道公文化的宗教实践旨趣
道公是壮族道教的从业者,是宗教活动、仪式的执行者、解释者、传承者。仪式不仅属于宗教活动的展现方式,也是人们参与和认知的方式,展现了特定的历史形貌,并为理解历史形貌的根源提供一个窗口。
在壮族民众看来,道公传承的方式具有很大的神秘感,也就是所谓的“命中注定”。大新县宝圩乡板价村板考屯NQH道公介绍,他的祖上历代都有人是道公,祖上若有人做道公,那么后代也要成为道公,也就是所谓的命中注定,若不如此,他就会生病。大新县雷平镇太平街LRQ道公说,有一年他生了一场大病,大小医院都去过了,但医院却无法诊断,后来他去求仙婆,仙婆告诉了他要做道公。他的外公是道公,他需继承祖辈本业,他从那时起便从那时候开始替人算日子、消灾解难。大新县雷平镇公益村途牙屯道公NHB,自称小学三年级时便开始出现奇异现象,眼睛看不见,虽有心跳人却昏迷,家里人等待无果后就开始为他准备后事,但在第49天的时候,他却醒过来了,说是祖爷爷上身,梦到他的祖爷爷告诉他要去某地拜师学习。在一些发达地区民众看来,道公的产生方式可能完全是迷信,但在这里,它却因民众的“相信”而被信奉,它承担着民众的希冀与对它的无条件信任。
3.壮族道公文化宗教实践旨趣的现实机能
原始宗教是自发形成的,它的产生通常与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关。当原始先民面对自然威力无从理解时,就寄希望于鬼神的存在,壮族先民原生宗教的产生也不例外。
在原始社会,当壮族先民对雷、雨、电等自然地理现象的产生无法解释并心存恐惧时,就会寄希望于鬼神的存在,并依此对自然地理现象做出神创的解释,并把一切不能解释之物都归之于鬼神的存在。在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主持并解释重大宗教性活动的祭司,也就是大巫。大巫通常由德高望重者担任,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也有一定的知识见解。但在这里,人际关系悄悄发生变化,出现了贫富及阶级的萌芽,在自发形成的宗教中形成阶级分化与阶级利益,而大巫通常与统治阶级是一方的。这时候,壮族原生性宗教的现实机能已发生变化,它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扩展到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炎逑让窬垂砩瘛⒕醋匀唬相信它的惩戒作用,以相信而实现内心的平和,因敬畏而约束自己的现实行为。壮族道公文化形成后,绝大部分民众相信道公是可以和鬼神对话的,可以把造成家里不顺利事情的东西“请”出去,并遵循道公建议不做某些会招来“不顺利”的事情。后来这一点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使壮族道教文化长时间成为维护社会安定、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二、民风民俗:壮族道公文化的迅猛发展之本
每种文化的传承都主要依赖三种方式,要么是文字记载,要么是口头传承,要么是习俗传承。以这三种方式为载体,壮族道公文化迅猛发展。历经千百年的社会变迁,道公文化已经深刻而广泛地渗透到广西壮族民间,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1.壮族道公文化与民风民俗的发展
壮族先民信奉的神灵多且杂,崇拜、信奉仪式也随诸神的功能而不同。壮族民众经常举办各种活动与仪式,如每年都会举行墓祭活动,年节时会拜神龛,出生、成年礼、婚姻、丧葬等都会举行仪式。这些活动与仪式,神龛上的文字与供奉的神灵,以及家家户户张贴的符,都是道教文化的体现。
神龛是壮民族生活区域的明显符号,村民在春节、端午节、中元节等节日中都会供奉;当家里有人过生日或出远门等事情时,也会供奉。供奉起因是让神龛上的神灵与祖先共享节日的快乐,但后来,逐渐衍变为一种民间的庆典。比如每年三月初三等起自墓祭的宗教实践虽与祖先崇拜相关,但现在已发展成为承载习俗习惯的民族节日。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看日子、祭祀、祈福,壮族民众都少不了请道公做法布道。事实上,壮族民众家里有个大事小情都会来找道公。道公LRQ的主要职责是写符、驱鬼、算日子,道公NHB的主要职责则是替人算命、看姻缘,日接待最多求法人的记录是25个,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人们求道公的时候,会带上几斤大米,放点钱放在米里,一并放到道公家的供桌上。算命的时候,道公一般不会详细说明,只是按照四句七言诗的提示告知结果的好与不好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而民众一般也不强求,只是按照道公的提示自己的所想所愿另行“对号入座”。
2.道公的日常生活与壮族道公文化的民俗旨趣
与中原传统的道教信徒不同,在广西壮民族中,从事道公这个行业的多半是半职业性的农民。他们平时下地干活,与农民无异;在需要超度亡灵、禁压恶鬼、举办丧礼等仪式的时候,才作为神职人员出现。也因身份特殊,拉近了他们与民众的距离,使道公文化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相契合。
道公这种特殊的职业没有学历上的要求,可以婚娶成家,荤素不忌。89岁的道公NYH和40来岁的LRQ皆为初中学历,24岁道公NHB只有小学学历,但没有民众因此对道公有所不满或质疑。NYH道公会写毛笔字,逢年过节还会写对联,字迹清秀、工整。由于做法过程中道公需要画道符、抄经书,平日若给人看风水,还要学习相关知识。日积月累,道公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在民间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的地方,民众把道公叫作“老师”,有的地方,民众把道公尊称为“爸”。
道公主持仪式时,通常要唱诵经文、敲打乐器。经书就是唱诵经文的根据,多为五言、七言句,大多押脚韵。在众多仪式中,丧葬仪式属于较为隆重的仪式,一般都需要道公到死者家里进行为期五至七天的法事,直至结束死者的棺材才可以抬出家门下葬。壮族家里大堂中央都会有梁,梁上悬挂用布做的大符,印有“玉皇大帝”字样和符标志,家里有人去世的时候,这张大符只能向下悬挂一半,具有尊重死者之意。死者的棺材就放于大堂中央,棺头前面摆上贡品,男子坐于棺头旁守灵,而女子坐于棺尾旁。在棺材上架上架子,摆满蜡烛、冥币与纸币,在固定的时间,道公喃唱打鼓敲锣,死者全家围绕棺材走三圈并同时焚烧纸钱并祭拜。祭拜结束以后,道公继续喃唱,死者家属全天都要陪在死者棺材旁边,大概凌晨4点钟,道公又开始敲锣、放鞭炮,死者家属便开始哭丧。在棺材的供桌前,放一只猪在笼子里,从笼子里牵一条线至供桌前,意为在黄泉路上陪伴死者。在出殡的前一天,道公会做出各种模型,比如房子、车子、牲口等,烧给死者。在丧礼中,道公喃唱内容大意为“一路走好,不要牵挂,大家都会记挂您,不要回头,保佑子孙一切安好”。正是这些仪式与喃唱,可以说是道公对死者家属精神上的安慰,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以直白的方式传承了道教的文化。可见,无论是民众的信奉还是道公仪式的表达,都是壮民族民风民俗的体现。
3.壮族道公文化民俗旨趣的现实机能
随着时代、科学的发展,壮族道教文化的宗教旨趣不断减弱,被利用为统治工具的职能也逐渐减弱,更多地呈现出民风民俗化的一面,但并没有让民众远离之,相反,大部分民众以求心安的方式实现自己内心的平和。
千百年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自然知识的普及,人类越发了解雷、雨、电等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恐惧感亦随之减弱;千百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民众愈发了解宗教的构成与职能,统治阶级与政府亦不再把宗教当作愚民及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工具。也就是在这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中,壮族道教文化中的民风民俗性质增强。当代壮族民众仍然多半相信道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测未来,有个大事小情仍然会去找道公,但更多原因是习惯使然。你家拜神龛,我家也拜神龛;你家有事找道公,我家有事也找道公。况且,在予人心理慰藉方面,壮族道公文化还有其强大的一面,民众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困难、在危机面前无能为力时,仍会把希望寄托于道公、寄托于人之外的力量之上;当家里发生了不顺利的事情时,仍会去道公那里“求解”,然后按照道公的几句暗示,把家里的所有事情都“对号入座”。特别是遇到家里有人生病,久治未愈或是嫌贵不去医院时,也会去找道公寻求帮助。在现实生活中,道公通常了解一些医学常识,在做法驱鬼治病时也会施以医药辅助,虽然治不了本,但这些科学上解释不了的东西有时候也会使病患的症状有所缓解,从而使心理得到满足。再如为一些梦魇、癔症等虚妄之事求破解之法,究其根本也是因其本着求心安、多做也不会损失什么之心以保持内心的平和。
如果说以前的壮族道公文化的现实机能是更戎赜诮馐腿绾未理人与自然以及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现在的道公文化更侧重于处理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当然,这两种机能并不是完全替代的关系,而是杂糅并存的关系。
三、原生态文化保护:壮族道公文化的历史传承
原生态文化”最初是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提出,意在强调不同地域环境下的文化特征及其类型起源。国内学者印成平把其界定为“根植于某个地域并且反映当地历史人文特征,没有经过商业开发的文化形态”[1]。事实上,一切尚未被艺术加工的民间质朴艺术形态,包括所有未遭现代商业文明侵蚀的原住民文化都可以被视做原生态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成长于壮乡本土的道公文化也具有原生态文化的味道。
1.壮族道公文化的原生态味道
尊重自然、淳厚、质朴可说是原生态文化的重要特征。虽然文化旨趣几经历史变迁,壮族道公文化中仍保持着较多的壮族原始民风,无论是“原生的生存状态”还是“原生的生态环境”,抑或是“次原生的文化氛围”,都未被现代文明所冲击,保存了较完整的古风,在现代文明中彰显了自己的特色,体现了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的统一。
在当代壮民族家庭中,无论是家内供奉的神龛及其意蕴,还是家外请来的道公及其所做的法事或群体共同营造的节日及其传统,都以其历史遗存成为道公文化的体现,是直观的,可感受的,是人、事物与环境的合一状态。事实上,不只这些,包括民众祭祀、道公做法事时穿的服饰、供奉的食品,及其为此而专用的传统烹调技艺、缝制工艺;包括道公做法事时所采用的喃唱仪式,民众在传统节日中的歌唱、舞蹈等庆典方式;口口相传的对这民俗的认识模式,都具有传统的原生文化的味道。这种道公文化,因藏匿在炎迕窦洌所以能与民族的乡土环境、人文历史、民俗风习融为一体;它因没有经过人工修饰,所以与自然、淳厚、质朴的民俗、民风相伴,成为特定生活与情感表达的方式;它因自然、质朴、淳厚,所以既非职业也非专业,而是通过家族、亲缘或者师徒关系传承;它因未被城市的文化工业所浸染,所以展示了它的过去以及“何以现在”。
2.壮族道公文化的意蕴与原生态保护旨趣
壮族道公文化所展现的“何以现在”原因,就是壮族道公文化的主旨由宗教实践旨趣、民风民俗旨趣向原生态保护旨趣转变的过程,这是一个由自在到自觉的过程,也是我们保护壮族道公文化的意义所在。
当一种原生态文化得以展现自己形成的全貌,其民俗文化的地方性内涵被挖掘出来并获得重视时,这种文化就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蕴。如果这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存时,则其展现的历史意蕴会更加深厚。壮族道公文化就是如此。壮族道公文化从产生到发展先后经历了宗教实践旨趣、民风民俗旨趣,它不仅内蕴了壮民族丰富而生动的记忆,保存了壮民族历史发展的血脉,还映射出了壮民族演变的历史过程,并在历史的每个横切面上都表现了壮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评判标准,并因此成为我们解码过去的钥匙。
3.壮族道公文化原生态旨趣的现实机能
我们对壮族道公文化的主旨进行有意识的引领与转换,是为了突显壮族道公文化历史性,也是为了保有其生命力。
随着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关于自然、社会、思维都有了全新的知识与认识,了解了鬼神产生的根源,自然会对传统宗教实践进行祛魅,自然是对以宗教实践为主旨的壮族道公文化传承的削弱;而若单纯是以民风民俗为主旨进行无意识的传承,就不会有意识地防范、抵御现代文化工业的侵蚀,难免致其最终失守;只有以原生态保护旨趣为主导,我们才会在强调源头性、原生性、整体性的同时,在传承、变化、发展中有意识地予以保护。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可以避免原生文化的变味、消失,也可以遏制现代性的无限扩张,既以淳朴古风滋养了人类心灵,也以有意识的引导与保留体现了文化的创新,展现了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这同样可以为我们当下的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激发壮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四、小结
在文化工业横扫、碾轧现代文明的今天,了解我们失落的历史,保护原生态文化非常重要。壮族道公文化作为壮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壮民族的宝贵文化财产。壮族道公文化主旨的变迁,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自在到自觉的过程,体现了人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也是现代文化建设的体现,以期使原生态保护旨趣下的壮族道公文化成为壮民族走向未来的文化动力的源泉。
参考文献:
[1]印成平.对“原生态”文化现象的理性思考[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7):25.
关键词:民俗资源;民俗旅游;开发优势;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09102
1民俗与民俗旅游
民俗是一种历代相沿成习的文化、一种历史文化传承。民俗就是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们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社会群体在适应自然、经济、政治等环境下而形成的文化结晶,具有地域性、群体性、历史性、传承性、发展性等特点;它包括物质文化如衣、食、住、行等,精神文化如节日习俗、民间信仰、婚葬习俗等,社会民俗如家族制度、邻里关系等,口承民俗如神话传说、歌谣、民间艺术等。民俗与旅游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如《徐霞客游记》、《马可波罗游记》等都有相当大部分的民俗世相的记载。
不同的学者对民俗旅游有不同的定义,温锦英认为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展开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独特性;陆景川认为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是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包括传统节日、建筑风格、民间歌舞等。总之,民俗旅游就是依托某地区或某民族的传统民风、民俗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护的旅游产品,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民俗旅游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民俗,而且是以地方性或民族性为标志的民情风俗,它的核心内容为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鲜明的民族性、发展性(即时间与空间上的扩展)、传承性、节律性(即民俗活动受季节的影响)、神秘性等特点。它包括物质民俗旅游资源如生产民俗、消费民俗等;精神民俗旅游资源如民间信仰、民间艺术等;社会民俗旅游资源家族、村落民俗,礼仪民俗等。
2重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分析
2.1资源优势
重庆市旅游资源堪称得天独厚。巴山绵延,渝水纵横,古文化遗址众多。不仅有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丰富而壮丽自然景色,还有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红岩文化、都市文化、民族文化等一系列特色浓郁的人文景色。
2.1.1民俗文化资源
重庆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从巴族、巴国到直辖,有“三建国度、四筑渝城、六次移民”的历史。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资源,古朴醇厚的民风民俗,为重庆民俗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主要表现:(1)丰富的民间音乐:各种民歌、民间小调、器乐与曲艺音乐等都凸显了浓厚的巴渝特色。如秀山民歌、酉阳民歌、梁平抬儿调、巫山龙骨坡抬工号子、四川竹琴、川江号子、綦江永城吹打等。(2)独特的民间舞蹈:古代巴族能歌善舞,其歌舞内容主要是从“战舞”发展演变而成的巴渝舞,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后来逐步成为一种专供表演的宫庭舞蹈。巴渝舞是集体舞蹈,它刚劲有力,富有气势。之后,巴渝舞不断演变,至今在重庆土家族聚居地区流传的“摆手舞”即为其分支。其舞蹈形式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其次龙、狮、灯舞同样流行于重庆各地,都具气势磅礴、恢宏大度之势。极具代表性的为铜梁龙舞;此外,还有在重庆土家族聚居地区的“跳丧舞”、苗族聚居地区的“芦笙舞”等。(3)琳琅满目的民间工艺品:重庆的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良、文明遐迩。主要包括有棕编、草编、竹编、纸扇、剪纸等。如有享有“天下第一帘”美誉的梁平竹帘、铜梁龙灯、城口漆器、谭木匠工艺、荣昌折扇、堰兴剪纸等。(4)异彩纷呈的民间戏曲:重庆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曲目多样,是重庆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古朴、诙谐的的秀山花灯、有“川剧活化石之称”的阳戏、极具泥土气息和山野风情特色的踩堂戏、生动活泼的梁山灯戏及广为流传的川剧等。(5)流光溢彩的民间美术:重庆民间绘画历史悠久,别具特色。如中国民间民族艺术的一朵奇葩并受到国内外美术界高度赞誉的“綦江农民版画”。它吸取了本地广为流传的扎染、蜡染、木雕、木板年画、石刻、剪纸等传统民间艺术精华,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风情和农村生活气息;“梁平三绝”之一梁平木版年画,在清代,梁平木版年画便已“驰名京省处”,畅销东南亚;“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有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严谨细腻、光亮平整等独特风格。
此外,重庆还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等49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75万人,主要分布在黔江开发区的五个民族自治县和涪陵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5%。域内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如土家族有摆手舞、赶年、唱傩戏、花灯,苗族有赶秋节、踩山节,此外还有羊马节、火星节、哭嫁、跳丧等民族习俗和活动。土家吊脚楼和苗族刺绣、蜡染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也极大地丰富了重庆的民俗文化。
2.2区位优势
重庆市地处中国的西南部,位于长江上游。是我国东西结合部与中西部的战略枢纽,中国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是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这为重庆发展旅游提供了先决条件:东西结合部与中西部枢纽的位置增加了进出重庆的流动人口的数量与流动速度,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来渝的旅游人数;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的政策优势又为重庆经济开发提供了必不可少人力、财力、物力支持;长江上游的地理位置,塑造了浓厚底蕴的文化。
2.3交通优势
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1)市内交通:重庆市交通有多路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可谓是四通八达,通达性较高,且费用与国内各大城市相比较低。(2)对外交通:航空方面,有西南、国际、南方、东方、长城等航空公司在此云集,重庆机场连接着日本、泰国和全国27座大中城市的空中交通;铁路方面,重庆火车站是重庆铁路客运的中心,全国有三条主要铁路干线即川黔铁路、成渝铁路、襄渝铁路在这里交汇,并与全国其他铁路干线连网。水运方面,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港口之一,客运码头位于渝中区东端,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朝天门,为乘船游览长江三峡的最佳起始站。
2.4经济优势
重庆抓住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性机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开放,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力进一步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在西部12个省区中均在前5位以内。200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660元,比上年增长15.3%,2007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44.12亿元,增长28.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国内旅游收入41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8.6%。
2.5政策优势
政府的各项政策决议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重庆市政府积极地推进并实施各种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各项决议政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重庆市政府确定2009年为重庆名镇旅游主题年,并将启动建设100个名镇旅游项目、开展100项旅游营销活动、完成旅游项目招商引资100亿元,确保全市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0%。并重点推出瓷器口古镇、巫山县大昌古镇、酉阳县龚滩古镇、涪陵区蔺市古镇等十大名镇,供市民出游选择。
2.6市场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旅游消费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甚至成为人们消费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旅游需求迅速增长,市场不断扩大。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上半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继续稳步增长:国内旅游10亿人次,同比增长11.7%,增幅比去年全年提高5.4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4979亿元,同比增长10.6%。
(1)国内市场: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增长趋势,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对旅游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为出游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与此同时,国家法定的各类大小节假日为长途或短途旅行解决了时间上的矛盾,成为旅游的黄金周。
(2)国外市场: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对世界的开放更进一步,世界各族人民也进一步了解了文明这座拥有灿烂文化的东方文明国。对国外游客而言其出游一心想探求的是东方的异质文化。据对美、日、法、英、德五国游客访华动机综合调查资料表明:第一位是了解人民生活(占100%),第二位是了解历史文化(占80%),第三位是游览风光(占40%)和品尝佳肴(占40%)。正是因为怀着求异的心理,民族民俗旅游最终成为来华旅游的主要目的。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将达到2.1 亿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放58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折合2600亿美元,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100亿美元。
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我国中西部的战略枢纽,中国内陆、面向五洲四海的中央直辖市,将成为更多海外游客的目的地。2007年全年接待游客8085.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入境游客76.1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82亿美元,分别增长26.3%和23.8%;国内游客8009.3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13.65亿元,分别增长18.0%和28.6%。
3重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民俗旅游的兴起,代表了旅游发展的趋势,提供了具有参与性、多样化的旅游活动形式,丰富了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内容。而旅游也丰富了民俗的内容,旅游使得一些即将湮没的民俗被挖掘打造,重新焕发生机。在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一个“度”,在这个“度”之内,二者才能达到和谐共赢的局面,反之,则会导致开发不当,民俗文化受损。如一些地区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不惜对民俗旅游资源实行掠夺、粗放式的开发,导致许多文化资源遭到破环甚至消失。片面追求数量性的增长的旅游发展模式,旅游资源的保护势必会受到威胁,旅游质量出现下降,旅游地会失去市场号召力。
因此,在对重庆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时应从以下思路出发:
(1)注重对民俗文化资源的纵向开发,适当的进行横向开发。即要加大对民俗文化内涵的开发,这是进行民俗旅游的根本条件,只有通过挖掘其独特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才能保持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号召力,满足旅游者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此同时可适当的对民俗文化进行数量上的扩充,要注重地区特色,切忌“拿来主义”。
(2)注重保持民俗文化的地方特色,防止民俗同化、庸俗化现象,民俗文化地域性的特点是保证旅游地市场号召力的重要砝码。因此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无论是内容还是格调、造型、色彩等都应按民俗本来的形态展示,以显示民俗的民间风格和地方民族特色,给旅游者以亲切、真实、淳朴、乡土的心理感受。
(3)在设计游览方式上要注重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理念:民俗文化是一种动静结合的文化。游客除通过参观静态的民俗成果获取知识外,还应参与到生产生活中体验民俗文化。重庆的旅游文化产品绝大多数尚属低层次的“乘船观光游”,而真正的了解风土人情等专项特色的文化旅游则占有较小的比例,应适时的推出“住一宿农舍,学一门手艺,品一品乡俗” 的旅游产品。如可以让游客参与到摆手舞中、教授简单的剪纸、年画技巧等。
(4)注重开发带有民俗特色工艺品。据国内有关资料表明,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旅游商品的收入在旅游经济总收入中的比例可达25%―50%。因此在大力开发民俗旅游的同时,应积极配套开发相应的民俗商品与传统土特产品以增加效益。重庆民间工艺品与土特产品门类多样,开发潜力大。如有荣昌的折扇,谭木匠工艺,梁平竹帘、年画,土家族的蜡染、刺绣,城口漆器等工艺品;土特产有磁器口陈麻花、合川桃片、江津米花糖等。
(5)开发要惠及当地人民,尤其是农民朋友,为其创业、就业提供机会,确保开发地居民能真正参与到民俗开发之中,享受开发的成果,为“三农”问题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6)开发要注重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如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生态较为脆弱,一旦遭受破坏,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损伤,甚至会导致民俗文化因缺失其原有的环境载体而消失。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温锦英.文化,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7,(3).
[3]陆景川.民俗旅游发展浅探[J].民俗研究,1988,(2).
[4] 行业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民俗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09)[J].中国报告大厅,2009,(2).
[5]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0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20080327.
[6]姚鹏.重庆确定今年为名镇旅游主题年 力推十大名镇[N].重庆晚报.20090119.
[7]国家旅游局.上半年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N].中国旅游报,2009724.
[8]沈受君.民俗旅游的现状与发展[J].民俗研究,1995,(1),1213.
[9]王焕平.管中窥豹:从传统和现代旅游看民俗变迁及其意义[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4):16116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了如下相关情况:第一,布洛陀文化旅游节虽然吸引了大量人参加,但当地年青一代对于文化旅游节中一些活动了解不够,甚至说缺乏热情。相关体育活动中参加者都为有着传统思想的老一辈人,年轻人有大部分也是由于家里老人的要求才参加的。调查原因是“在全球化的经济、市场,乃至文化冲击下的农业社会,无数青年人从农村流出,削弱了农业生产的中坚,然而更重要的是削弱了地方农民文化的根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青壮年村民几乎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由于知识、精力等的限制难以组织参加节庆体育。第二,传统项目及手艺缺少接班人。在采访当地花炮传承人时了解到,最担心的就是缺少接班人,因为现在年青人对传统文化都不热衷了。因此制作花炮的手艺找不到合适的年青人去继承,长期下去手艺只会失传。因此在缺乏青壮年村民认同的农村社会背景下,壮乡节庆体育的发展陷入了困境。所谓失范是指:随着社会的转型,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而民俗传统体育也在这种变化中表现出规模萎缩、活动形式变异,在民族传统体育上的行为目标与手段之间缺少平衡,因此造成行为冲突、意义匮乏、组织混乱、核心形式丢失等现象。随着当地社会的发展,当地群众对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的理解逐渐表现为多元化、商品化、消费化。当然文化旅游节的开展离不开商业赞助的资金支持,但由于太多的商业广告夹杂在其中,使得布洛陀文化旅游节中的活动少了一份少数民族的文化韵味,而是多了一份现代化的商业气息。因此,布洛陀文化旅游节在世俗化、经济化下逐渐面临着失范的危险,其核心形式渐渐丢失,当地壮族传统文化失范与传承的矛盾冲突也加剧了。民俗节庆体育吸引人们参与的动力是:体育项目的新颖性、趣味性、可参与性。在当今“时尚文化”盛行的氛围中,参与舞龙狮、抢花炮等人们借以纪念先人、祈愿求福的民俗节庆体育项目正在减少,逐渐面临着衰竭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休闲活动方式的选择已经趋于多元化,参与走亲访友、歌舞类活动、看电视上网等人群数量已经和参与节庆体育活动的人群数量所占比例相差无几(见表5)。可以说,休闲需求变异是导致民俗节庆体育部分项目在村民中不受欢迎的社会动因。
2壮乡民俗节庆体育的发展路径
2.1科学规划,走继承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在促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同时,也看到了布洛陀文化旅游节中所蕴涵的那些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失范的危险。在如何充分利用当地壮乡民俗资源优势的同时,保护好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这就需要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眼光去看待它。所以,在利用少数民俗文化遗产发展本地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还应努力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需要科学规划,走继承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就是说,在保护好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原则下,充分开发与挖掘本地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
2.2全面协调,整体思考地域的综合
广西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作为当地壮族的一个以传统民族体育为主要特征的、重大的节庆体育活动,需要社会各级部门的配合与协作。所以,将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中节庆体育活动置于地域综合体中整体思考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当地体育部门在对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的规划与发展中,既要考虑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的地域类型和相应的地域分工的空间布局,又要从本地所处的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发展来综合考虑,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
2.3适当融入现代体育元素,丰富民俗节庆体育内容
民俗节庆体育活动在强调民俗体育特色与地方特色的同时,积极引入现代新的体育元素,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节庆体育项目内容,而且可以增强民俗节庆体育文化的吸引力,不但更多群众可以参与到节庆体育活动的时空场域中,而且能带动人际间的交往。
2.4打造全面旅游品牌,努力开发节庆体育
关键词: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一、罗城仫佬族的民俗旅游文化资源
仫佬族是古代“僚”、“伶?的一支,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主要居住于广西有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人民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开发中无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1.依饭节
依饭节,仫佬挨语叫“敬依饭公爷”、“还祖选愿”。依饭节是仫佬族民间独有的盛大传统节日,用于祈神保佑丰收、人丁安泰,是仫佬族历史文化的瑰宝。
关于依饭节的传说,其中最广为传诵的传说是纪念白马姑娘:据说古时候,仫佬山乡群兽为害,特别是兽王神狮,伤人毁庄。正当仫佬人陷入困境时,来了一位白马姑娘,她力大无比,射死了神狮,解救了万民,并从狮口中夺回谷种送给人们,又用芋头、红薯做成黄牛、水牛为人们犁田耕地,教仫佬后生习武灭兽。从此,仫佬山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纪念白马姑娘的功绩,每逢闰年立冬日,人们便以“冬”为单位,集资轮流主持聚会,相沿成习,于是形成依饭节。
依饭节是仫佬族文化的珍贵遗产,通过敬奉、赞颂祖先形成了仫佬族人孝字当先的优良传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团结。
2.走坡节
仫佬族的“走坡”是青年人寻找终身伴侣的日子。“走坡”旺季在一年中的春节及八月的中秋,每逢此时,男女青年早起吃过饭后便身穿盛装,到坡场上对唱山歌。如果认定对方是自己要找的意中人,对歌结束会互赠信物,男方送女方月饼称“同年饼”,女方送男方同年鞋,又称“鸳鸯鞋”,意为成双成对,共结同心。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如今的走坡节已伴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改变。如今年轻人认为通过“走坡”找恋人简直是在浪费时间。当年的“走坡”习俗现在已逐步向“歌场”发展,老人们成了圩日“歌场”的“主角”,歌场上山歌的内容由男女之间的谈情说爱为主到婚恋、打工、歌唱新事物,凡社会出现的新现象无所不包。
3.特色婚俗
仫佬族人民传承下来的婚俗风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如极具特色的“送嫁十姐妹”。新娘过门前一个月,同村寨同辈姑娘组成十人傧相,到新娘家帮她做新鞋、缝嫁衣、备嫁妆,与新娘日日相伴。成亲那天,十姐妹打扮得与新娘一模一样,穿相同的“情人鞋”、“送嫁衣”、撑同样的姐妹伞、剪同样的发型。到了新郎家,十一个姑娘一起登堂入室,热闹非凡。
4.饮食习俗
仫佬族大都习惯日食三餐,早餐为粥,午餐食用早餐留下的粥,晚餐吃米饭和比较丰富的菜肴。仫佬族喜冷食,饭菜煮熟之后,晾凉了才吃。其仫佬族的特色饮食民俗有白馍、五色糯饭、白卿肉、狗舌糍耙、枕头粽等等。
另外还有极富娱乐性和参与性的“坐夜歌”、“打老庚”、“抢粽粑”、“抢竹球”、“抢花炮”、“斗鸡”等独具一格的传统文体活动。
二、仫佬族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1.景点缺少人文内涵
仫佬族自治县罗城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山水风光秀丽的胜地,但是其景点多属于观光游览型,且资源分散,缺少文化创意,缺乏缺乏资源整合,没有进行鲜明的主题形象和高品位、组合型的系列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项目开发,不能将独特的民俗资源和人文内涵渗入在其中,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故游客消费层次不高,逗留时间相对较短。
2.节庆活动缺乏特色
如今各地都打着节庆的旗号来作为宣传城市的最佳契机,然而在节庆活动的举办中突出其独特的文化特点是最为重要的,要不然就沦为一场单调的歌舞秀,明星场。在节庆活动中融入仫佬族民俗、民风、民情是至关重要的。
3、民俗文化资源没有有效整合
仫佬族文化有丰富的旅游民俗资源,从优美的自然风光到仫佬族特色的吃、穿、住、用到节庆、舞蹈、游戏等等,然而这些资源没有进行统一的包装管理,“捆绑营销”,应该对不同文化资源在进行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形成组合型的系列旅游产品。
4、旅游交通等配套设施不完善
近几年来,罗城县旅行社发展稳中有升,但从整体而言,发展速度较慢,综合实力不强,国际、国内旅行社数量较少;旅游饭店规模相对较小,档次结构失调,高档酒店数量明显不足,同时缺少特色鲜明的度假酒店。目前,罗城县旅游业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高利技手段介入旅游业的程度不高。旅游交通指示系统、景区标识系统尚不完善,明显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需求;人多数景区的旅游保障设施不完善,旅游景区的娱乐性,体验设施严重不足;旅游医疗、保健、金融等支撑服务体系的建设远远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
三、仫佬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罗城仫佬族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旅游开发应以当地自然资源为前提,构建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让游客在娱情山水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如今由于缺少规划和人文内涵,虽然游客不少,但是经济效益却未能取得好成效。如何才能很好地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为当地经济服务,并能在此基础上获得可持续的发展。笔者认为须落实如下几条措施:
1.自然生态环境与民俗的融会贯通
仫佬族民族民俗旅游的开发尚处于无序混乱阶段,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主要依赖于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环境资源。像是怀群镇剑江风景区,人们驻此观光旅游,只是留恋与它的青山秀水,往复于醉人的山川美景中。而这位超然脱俗的“姑娘”并没有多少丰富的精神食粮,而如今到此地的旅游者,特别是年轻一辈的异文化者,他们旅游的目的不仅仅满足于对自然美的感知,同时也带着对异文化强烈的求知欲,希望亲身体验到异文化所带来的文化上的审美愉悦。
比如可以再怀群镇剑江风景进行分区处理,因地制宜的安排一些民俗表演,达到人在船中行,艺在水上演的效果。将大自然的馈赠和地域人文特色结合,舟行于水上,心却留恋在这片风采盎然之地。于江尾设立一些驻扎在江上的美食餐店,在不能污染环境的前提下,提供仫佬族特色的饮食,同时可以在江的远处举行丰盛的民俗表演和文艺晚会。让游人在茶余饭后或者食酣之时享受一场民俗文化盛宴。这样将各种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充分的整合,发挥整体效益,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充分的配套搭配,进行系列产品开发。
2.依饭节“走坡节”文化旅游节
如今各地的旅游节让人眼花缭乱,让人感觉只要有当地有民俗,就会大力兴办文化旅游节。而笔者认为依饭节和走坡节文化旅游节的举办,主要是扩大其在全广西甚至全国的影响,为其作为一个节庆品牌积攒足够的知名度.利用节庆方式来形成一种“文化传声筒”。同时要突出各地节庆活动的民俗特色,不能单纯的只是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歌舞晚会。
仫佬族“依饭节”“走坡节”将是一次由仫佬族文化引领的,以节庆活动为核心的,仫佬族五花八门的民俗的大聚会、大
联欢,丰富多彩的仫佬族文化的大交流、大碰撞。它将不断丰富依饭节、走坡节文化内涵,增强仫佬族文化的影响力,宣传力。
依饭节、走坡节节庆活动包括有开幕式、依饭节、走坡节文化系列主题活动,仫佬族文化旅游等板块,通过舞草龙、傩面舞,以“冬”为举办单位宗族制度,置办的节令饭菜、祈神仪式、走坡节歌王擂台赛、民俗风情园等活动展示,完整的立体的呈现依饭节、走坡节文化体验活动,使仫佬族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3.仫佬山乡原生态休闲民俗度假村
以走坡节和依饭节等节庆活动为契机,以建设中国民间仫佬族文化艺术品牌为目标,充分挖掘仫佬族文化资源,重视风俗文化,婚庆文化,饮食文化等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并将其与旅游市场资源相结合,通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将罗城县建成既有文化底蕴、仫佬族风情特色,又有时代精神,内容丰富多彩、特点突出的民俗村,同时具有民俗体验、风俗娱乐、休闲观光等旅游功能。
(1)风俗主题公园
罗城县是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文化底蕴悠远深厚、丰富多彩,但是目前缺乏系统地展示和整理,缺少一个综合性的展示平台,这不利于仫佬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通过建设仫佬族风俗文化主题公园,发展仫佬族文化旅游,就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对罗城县内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
荟萃各种民族风情部分主要展现仫佬族的风俗文化,可以包括饮食文化的制作加工过程展示,比如倒糍粑,五色糯米制作等,不过这里最好用一种近乎演出的方式来展示,可以请一些身着民族服饰的年轻少男少女来“表演”。同时游客也要参与进来,体验制作过程带来的愉悦。此外,也可以加入草龙编织、尖顶帽制作、服饰加工等等。
(2)婚庆主题公园
爱情是一个永不过时的主题,根据调查,整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罕有婚纱外景拍摄基地,而罗城县不仅有即将打造成功的攻瑰庄园优势,而且还有仫佬族这一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于是打造一座爱情城,集浪漫、休闲、环保为一体的爱情主题公园势在必得。聘请一流的国内摄影师,造型师,化妆帅,并为新娘新郎量身制作民族服饰,留下完美的爱情印记。以整个广两自治区为目标市场,让更多的年轻伴侣在此留下珍贵的爱情影像浪漫的境地,以此来带动旅游的发展以及其他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另外还可以塑就浪漫风俗结婚mv拍摄基地。将仫佬族婚庆文化中的送嫁十姐妹、三双过门鞋、拦门歌等元素整合到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中,回首两人的恋爱经历,不同结婚习俗义会带来新的恋爱体验。
通过一流的专业设备和专业素质,形成良好的品牌、碑效益,让来过此地的情侣流连忘返,令没来过的情侣心存期待。
(3)美宴天下庄园
饮食文化可以如前所述在山水环抱的景点中设置,也可以在度假村中点缀些农家乐的影子,用可以代表民族风情的建筑来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