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产评估的公允价值范文

资产评估的公允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产评估的公允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产评估的公允价值

第1篇:资产评估的公允价值范文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 of asset valuation method into accounting fair value measurement has become a trend, the intrinsic link of asset valuation and accounting makes it possib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sibility of introducing asset evaluation into accounting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nd then discusses the introducing ways and existence difficulties.

关键词: 资产评估;会计;公允价值

Key words: asset evaluation;accounting;fair value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154-02

1 资产评估方法运用于会计公允价值的可能性

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定义中强调了交易性质是“公平交易”,所谓公平交易是指假设在计量日前的一段期间内,市场中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市场活动是常规性的、经常发生的;而不是被迫的交易。同时,企业会计准则明确提出: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这些都说明清算等非持续经营的交易不适用于公允价值计量。

资产评估的基本目标是资产的公允价值。姜楠教授指出“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是指一种相对合理的评估价值,它是一种相对于当事人各方的地位、资产的状况及资产面临的市场条件的合理的评估价值。”可以看出,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是与一定的资产的状况、市场条件相匹配的价值,是公开市场假设、持续使用假设和清算假设等条件下的公允价值,而不单单是持续经营或持续使用假设条件下的公允价值。由此可以看出,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要比会计中的公允价值的内涵丰富得多,会计中的公允价值仅是资产评估中的一种情况。

资产评估学中根据评估时所依据的市场条件、被评估资产的使用状态、以及评估结论的适用范围,将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类型划分为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国际评估准则》中将市场价值定义为: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的市场营销之后,所达成的公平交易中某项资产应当进行交易的价值的估计数额,当事人双方应当各自精明、谨慎行事,不受任何强迫压制。这个定义与会计学中公允价值的定义极为相似,都体现了交易的性质是“公平交易”,交易的主体是“熟悉情况”、“自愿”、“不受任何强迫”的。

通过对以上三个概念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与会计中的公允价值有一定区别,但是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值却与会计中的公允价值极为相似。而“资产评估的基本目标是公允价值,市场价值是公允价值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将资产评估运用于会计中公允价值的计量,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提供支撑。

2 资产评估方法在会计公允价值中的运用

新企业会计准则按照市场活跃程度将公允价值的运用划分为三个级次:第一级次是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的,应以市场中的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第二级次是资产本身不存在活跃市场,但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以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第三级次是对于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的资产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在这三个级次里,前两个级次可以采用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会计人员容易操作,但由于我国市场不发达,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因此交易价格很难取得;第三个级次要采用估值来确定公允价值,这就要对资产状况以及市场条件都要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会计人员不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或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多,而不太现实。因此应当利用更为专业的评估人员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公允价值计价的问题。

资产评估中的市场法是根据替代原理,采用比较或类比的思想来判断资产的价值。市场法分为直接比较法和间接比较法。

直接比较法:评估对象价值=参照物成交价格*修正系数

间接比较法:评估对象价值=参照物成交价值*(评估对象分值/参照物分值)

这两种方法正好对应公允价值计量中的第一个级次和第二个级次。

资产评估本身就是运用专业的方法对特定资产进行估值的,当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的资产时,可运用资产评估中的成本法和收益法进行评估。

成本法:资产评估价值=资产的重置成本-资产实体性贬值-资产功能性贬值-资产经济性贬值。

收益法:P=■■。

其中:P为评估值;i为年序号;Ri为未来第i年的预期收益;r为折现率;n为收益年限。

这正好对应公允价值计量中的第三个级次。

可以看出资产评估的方法确实可以运用到会计公允价值计量中。会计与资产评估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相互利用的,会计报表、财务数据为资产评估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资产评估的结果又可以运用于会计公允价值计量中。

3 资产评估方法应用于会计公允价值计量的难点

3.1 资产评估公允价值与会计公允价值易混淆 资产评估与会计毕竟属于不同的学科,在很多方面的理解都不一致。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的内涵要比会计中的公允价值的内涵丰富得多,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是广义上的公允价值,是泛指公平、公正地反映资产的价值,而会计上的公允价值是一个狭义的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的市场买卖双方自愿发生的经济行为的金额计量。

会计人员和评估人员如果没有对市场、资产等因素进行分析,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把不适当的评估结果运用到公允价值计量中来。

3.2 会计人员专业水平达不到要求 新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更高。公允价值计量中估值必须运用到资产评估,但会计人员很少接受过专业的资产评估培训,对资产评估不太了解,不能很好地运用。如果企业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咨询中介公司,费用会相当昂贵。

3.3 资产评估方法本身具有局限性 理论上来说,资产评估的三种方法确定的评估值应该趋于相同,不同的只是:成本法是用资产过去的数据来确定现在的价值,市场法是用资产现在市场的数据来确定现在的价值,收益法是用资产未来估计的数据来确定资产现在的价值。但往往这三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却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是三种方法的思路各不相同,导致其前提条件和数据来源也各有不同。运用成本法要确定资产的重置成本、资产实体性贬值、资产功能性贬值和资产经济性贬值,因素较多,不易操作,而且对人的主观判断要求较高;市场法要求活跃的市场,但由于我国市场不健全,很多数据没有办法获取,因此给评估带来很多困难;收益法要确定预期收益、折现率和收益年限,而这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不易把握。因此,评估方法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姜楠.对资产评估基本目标的再认识――兼论公允价值与市场价值[J].中国资产评估,2002(2).

第2篇:资产评估的公允价值范文

[关键词] 公允价值;资产评估;会计计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2. 002

[中图分类号] F2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2- 0003- 03

近年来,会计与资产评估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加深了会计业务与资产评估的关系,为会计计价和资产评估的结合提供新的契机。

1 会计学公允价值与资产评估学市场价值的联系

1.1 公允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共性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2006年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中对公允价值概念的定义是: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②。依据财政部最新的修订后的会计准则,我国在对5种类型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定义时,对其中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在资产评估学中,由于所处角度不同,对资产评估价值的分类也有所不同,除了以资产评估的估价形式、假设前提、业务性质分类外,主要是采用以评估时资产所处的市场条件和被评估资产的使用状态为依据,分为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根据《国际评估准则》“市场价值是指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强迫压制的情况下,对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公平交易中某项资产应当进行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

虽然国际上各个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概念的定义有些微差异,但通过对比,我们仍可以从中总结出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资产评估中对于市场价值定义具有共同的特征:①公开市场公平交易。②交易双方自愿、无胁迫性。③交易双方对交易物的相关信息是充分了解的。④是一个估计值。因为它是在理想状态的交易中满足上述条件产生的参考值,但实际的市场复杂多变,有一些风险是不可控的,在一项交易中还存在其他变量对资产价值的确定造成影响,因此,这个价值并不是确定值。⑤某一特定日期上的时点价值。这一特点在FASB和I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中都有所体现:FASB明确规定了公允价值是在计量日产生的;IASB把公允价值划定在一项公平交易中,既然是一项交易,则必然有确切的交易日。由此可知,公允价值的存在是建立在一个特定的日期上的,这与资产评估要求市场价值是在评估基准日产生一致。因此这个价值是一个时点价值。

1.2 公允价值计量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国内资产评估行业产生源于改革开放后,中外合资等新型企业的兴起产生了对产权计价的需要,而产权计价一直是会计计量的一部分。目前,资产评估已经在机电设备、企业价值、房地产价值和无形资产等领域发育成熟,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制定了明确的准则规范。而目前在这些领域进行的以资产转让、企业兼并、企业出售、企业清算、债务重组等经济行为为目的评估一般都会涉及到会计计量属性中的公允价值计量。

在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多处提到了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其中就涉及到了资产评估的一些业务。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准则规定,在企业合并对价分摊中,确认被合并方的可辨认资产、负债和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相当于对被合并方的整体资产进行评估,包括流动资产、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无形资产等可辨认资产、负债和或有负债进行评估,取得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数额,与合并对价进行比较,差额部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确认为商誉。据此,在企业合并确认被合并方资产时,必然会涉及到资产评估中的流动资产、房地产、机电设备、无形资产评估业务,这便将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评估联系起来。这条准则的内容与资产评估中市场法的应用前提是一致的,这就表明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可以利用资产评估技术来确定。

因此,从新的会计准则中可以看出,在对不同的资产、不同的经济行为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时,准则里所明确的资产类型及应用条件与资产评估的业务范畴和应用前提是相通的。

1.3 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据

在资产评估过程中,评估所依据的数据主要以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会计数据、财务指标为参考,同时对于使用的估算方法也大量借鉴会计中的现代计价法,例如用价格指数法来估算重置成本,再如功能价值类比法、重置核算法、统计分析法等也都来源于会计计价方法。评估师需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财务数据和指标,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对满足条件的评估资产价值做出公正客观的专业性结论,这一系列的行为都建立在完善的会计工作和科学的会计计价方法基础之上,可以说资产评估工作离不开会计的支持。

在会计工作中,当企业采用公允价值对企业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会计人员需要参考评估师的专业意见,以评估报告的数据为依据来进一步确定公允价值。例如在经济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无形资产,会计人员需要借助专业的资产评估来确认其价值,还有日益增多的企业兼并、企业出售等经济行为需要专业的企业价值评估为会计人员确定其中相关的公允价值提供参考。

2 资产评估与会计工作中应用公允价值的区别

2.1 计量的前提条件和目的不同

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持续经营是会计的基本前提,因此会计中的公允价值需要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进行为前提。因此,在会计中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资产计量属性,它起到了客观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帮助会计人员全面掌握企业的真实价值的作用。

然而,在资产评估中,公允价值的存在不局限于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它是一个在评估活动中由专业人员根据委托人特定目的估计出的资产价值,也就是说企业可以面临清算、兼并、出售等合法的经济行为,评估人员在委托人的意图之下,根据资产的状况及所面临的市场条件,做出资产在评估时点上一个相对合理的市场价值的估计。

2.2 计量的原则不同

会计工作需要遵循的原则:① 独立性。为了避免管理层操纵公允价值的计量,企业要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机构专职负责企业资产负债项目公允价值获取或评估。②可验证性。即各自独立的计量人员按照相同的方法和程序对同一计量对象进行计量时应获得相同或相近的结果。③充分性。指在对计量对象进行估价时应根据计量对象所处环境去获取足够多的信息,避免公允价值获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④适当性。公允价值的获取方法的选择与市场参与者在事前分析预测及价格谈判时所采用的方法和考虑的因素应当一致。

资产评估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真实性原则。资产评估机构在评估工作中必须以实际材料为基础,以确凿的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地得出评估结果。②科学性原则。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必须遵循科学的评估标准,以科学的态度制订评估方案,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③公平性原则。评估机构和人员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立场,以中立的第三者身份客观地进行评估。④可行性原则。根据评估对象的特点和性质及当时所具备的条件,制订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并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⑤简易性原则。在达到相应准确度的前提下,尽量使评估工作简便易行,提高资产评估效率。

2.3 计量的方法不同

根据我国的会计准则,按照市场活跃程度将公允价值运用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市场中的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第二层次,资产本身不存在活跃市场,但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第三层次,对于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价格的资产,应采用估值技术来确定其公允价值。

资产评估的主要方法有:①市场法: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资产价值。②成本法:估测资产的重置成本,扣减已存在的各种贬值。③收益法:估测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

2.4 计量的过程不同

会计中的公允价值计量,需要相关会计人员收集企业内部财务信息,根据企业的财务数据在确定资产计价标准的前提下,运用核算的方法确定资产的价值。而资产评估中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则复杂得多,评估人员根据委托人特定的目的,针对评估对象进行广泛的资料收集,除了与资产有关的企业财务信息外,有关资产权利的法律文件、重大合同协议、当前市场的条件和类似资产的交易信息等都是需要评估师掌握的信息,在尽可能拥有详尽资料的前提下,评估师才能确定评估资产的价值类型和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从而完成评估工作。

3 资产评估学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

3.1 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人员从事资产评估相关业务的需要

目前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一般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确定,在我国,由于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和相关经验的缺乏,他们对公允价值的理解和认识不够全面深入,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还不具备对公允价值进行合理估计和准确判断的能力,若要求这些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则超出了他们的实际能力,很可能导致对公允价值估计的不准。此外,财务人员管理企业账目,编制财务报表,合理规划企业现金流动,需要在会计期间承担大量的会计、税务等工作已是不易。而从我国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看,除了一些计税的基本内容外,大量经济业务都涉及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不得不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资产评估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以应对在遇到诸如商誉、土地、机电设备等类型的资产需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的困境。

3.2 会计准则的变更推动了公允价值在资产评估领域的应用

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使得社会经济形式逐渐多样化,资产评估也在诸多经济业务中发展成熟,例如企业兼并、企业出售、企业清算等常涉及到企业价值评估的资产业务。有些国家直接在会计准则中强制性要求,若企业资产涉及评估业务必须由专业评估师来完成。根据财政部修订后的会计准则,将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融资租赁等业务中大量应用公允价值。虽然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引入是适度的,并无准则强制性规定特定情况下必须由资产评估人员承担相应的价值评估工作,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也开始尝试在市场上推广公允价值的运用,这便为会计行业与资产评估业的紧密结合提供了良好契机。相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会在会计领域中逐渐加强对资产评估工作的依赖。

3.3 资产评估的专业性、准确性和客观性符合了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

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职责要求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内容是不同的,在对公允价值运用的第三个层次中,需要利用估值技术来评估和判断资产公允价值,这是会计人员不曾涉足的领域,会计人员不可能独立完成。而随着资产评估业的稳步发展,评估方法、评估技术等方面较为成熟,在价值评估的实务操作上更具优势,因此,评估师的专业水平是公允价值的首要保证。此外,评估机构和人员作为交易中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在整个评估过程中,会坚守第三方的中立的原则,严格执行评估程序,广泛深入地搜集资料,根据科学的方法,认真地进行核实、研究、分析判断,独立自主地做出决定,最终得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评估结果。所以,资产评估提供的客观可靠的专业意见也是公允价值计量中必不可少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萍.资产评估与会计的协调合作[J] .财务与会计,2006(6).

[2]胡卓娟.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J] .当代经济,2008(7).

[3]颜琪中.公允价值计量法的改进与应用[J].中国金融,2011(11).

[4]李晓霞.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评估关系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6).

[5]张梅,王军辉.对资产评估学与会计学中公允价值理论相关性探讨[J].中国资产评估,2012(2).

第3篇:资产评估的公允价值范文

(一)企业设立注资中的公允价值运用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设立的非货币资金出资,均需通过有资质的评估公司进行评估,包括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等。在实务中,有四类评估机构可出具评估报告,一类是财政部门所属的资产评估公司,一类是建设部所属的房地产估价事务所,还有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估价事务所和物价部门所设的价格事务所。根据目前相关采用的评估价值定义,只有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表现为不同类型下的公允价值概念,其他机构评估的评估结论更接近某种市场下的价格。现实当中人们很少去考虑公允价值与价格的区别,会计准则上也没有明确的解释。

(二)企业对外投资中的公允价值运用

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多都涉及对外的股权投资,对外投资时可能以货币出资,也可能以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为出资形式,在这一业务环节中,同样会涉及到公允价值,即非货币出资也须依据《公司法》规定,对非货币资产进行评估,才可完成对被投资单位的工商变更注册等手续。企业可能选择不同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同样也会出现上述的问题。

(三)账外资产入账的公允价值运用

账外资产,顾名思义属企业因各种管理不善原因导致账面没有反映出来。例如企业资产清查出现的盘盈设备材料等。但对民营企业而言,账外资产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不善原因形成,可能与企业的资金体外循环或一些业务的不入账或其他原因有关。例如:企业在销售环节一些客户图便宜没有索要发票,企业可能将此收入不入账,直接购置设备,在购置业务时又图便宜,没索要发票。结果形成这台设备无法入账,成为账外资产。当然,也有一些合法的资金来源形成,企业利用自有资金或借入资金购置设备,对方因各种原因没有提供发票,致使该设备无法入账,形成账外资产。

对于账外资产如何入账问题?目前采用的方式,只有一种“合法”的途径,那就是以股东的身份将账外资产投资给公司,即进行注册资本的增加变更事宜。在这一业务过程中,目前涉及的单位有工商管理部门、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企业对账外资产以股东作为资产所有者的身份进行评估申报,资产评估机构依据委托方(企业)提供的资产评估申报表,确认所有权关系后,即进行作价评估,出具评估报告形成评估结论,股东依据评估值的大小,形成增加注册资本的方案和决议,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资本验证并出具验资报告,工商管理部门履行正常的变更程序。企业会计处理也相对简单,一方面借记资产账户,一方面贷记实收资本账户,以评估值入账。

二、启示

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第一,民营企业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一般都发生与公司注册资本相关的经济事项中,其会计计价仍属于历史成本计价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相关的制度应对此有明确说明或规定,否则会形成公允价值的滥用。由于中小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仅满足于股东和工商、税务、信贷、财政等相关部门,不如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执行的严格,要受到信息公开的社会监督,有可能出现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滥用。例如:笔者碰到一公司在银行有贷款,每年都存在贷款问题,银行每年要求提供审计报告和资产评估报告,由于该企业用地抵押,每年公司土地都做评估,每年土地都在增值。该公司每年都将土地的增值部分进行账务处理,使公司资产负债率逐年降低。实际上,该公司还有房产,也在增值,但没有做评估并确认其增值部分。显然,其提供的会计报表是值得商榷的。

第二,关于评估报告的评估结果与注册资本差异的会计处理。对于在这一业务过程中上述的三种处理,笔者倾向于将资产评估结果与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的差异,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其理由为:(1)差异的出现源于资本验证业务过程中。评估是法定的环节,验资也是法定的程序,评估结论不可能完全与验资或协议的出资额完全一致,出现差异是正常的。(2)非货币资产(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是作为一个独立完整且不可分割的资产注入企业的,在股东协议下实施交付企业发挥其整体资产作用。以评估的结论为依据记入资产价值符合公允价值记账的理论准则。(3)差异作为资本公积的处理比作为负债处理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是有风险的,作为负债是要企业偿还的,等于变相将资产部分转让给企业,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并且形成企业财务上的压力。作为资本公积等于作为企业的权益,财务结构上使企业资产负债率降低,不会对企业造成财务上的压力。(4)当出现差异较大时,企业股东可以借助国有企业的办法,将资本公积划分为作为股东共享或独享处理,并可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协议处理等。当然差异较小时一般作为股东共享处理。

第4篇:资产评估的公允价值范文

[关键词]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 应用

一、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场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购买企业对合并业务的记录需要运用公允价值的信息。在实务中,通常由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并企业的净资产进行评估。从理论上说公允价值的来源应该是两种:市价和未来现金流量贴现。后者表面上看有普遍的适用范围,但是实际上要求详细的现金流量预测、终值的预计和合理的风险调整后的折现率,而这些数据的输入牵涉主观判断,其微小的变化对于所推导的公允价值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为了规避这些现实操作中的技术性风险,根据公允价值信息的获取条件,将其来源分为活跃市场的公开报价、价值评估模型和交易对手提供等三种,而现时中常用的现金流量贴现法应该慎用。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新会计准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按公允价值定义要求,公允价值由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确定,即交易时间、交易市场的活跃性、交易资产或负债的性质同时具备。而交易的公平性受到市场体系健全程度、会计规范体制完善程度、中介机构公众信任度、会计人员素质高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不经分析。直接用公允价值替代历史成本计量是很不妥的。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虽然在财务报表中能提供更为相关可比的会计信息,但大多数情况下,公允价值不能直接获取,需要估算和验证,取得公允价值都要花费相当大的成本,从而增加了会计报表的准备成本。有悖会计的成本效益原则。况且,目前我国市场体系尚在逐步健全完善中,会计规范程度不高,中介机构公众信任度和会计人员素质也比较低,因此就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导致资产评估弄虚作假,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从而大大降低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2、 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困难

纵观国内外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都存在实际操作困难问题。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于哪些经济事项适用于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已作了明确规定,但对于如何实施公允价值却没有给予充分说明。例如,当外部会计环境的变化引起经济事项变动时,企业并不能及时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甚至可能误导信息使用者。在这种情况下,现值计量就成为估计公允价值的最优选择。但是,因为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计量的实际操作上往往面临很大的困难。同时,现值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专业技术强、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和诚信的评估师队伍,这也是眼下跟不上要求的现实困难。

3、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税收衔接的问题

目前,市场普遍关心企业在首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后,调增的留存收益和未实现收益在税法上是否需要征税。从我国现阶段的税收立法来看,遵循税法与会计相互分离的原则,即对企业的收入和费用予以确认时,强调的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准的。所以,对这块的调增的留存收益和未实现收益进行征税的可能性较小。此外,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后,原来所计提的折旧和摊销,在税前是不允许扣陈的,这会增加企业的应交所得税,企业在做税务处理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一些房地产企业也明确表示,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税收上产生不利,那么他们则更倾向于使用成本模式计量。可见,我国目前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产生的这种未实现收益是否交纳所得税的问题,仍然是悬而未决,没有明确的规定予以规范。

三、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1、规范资产评估流程,加强资产评估的队伍建设

资产评估是公允价值确认的重要途径之一,公允价值的完善离不开资产评估的发展。但是,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中,资产评估的流程尚不规范,资产评估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首先,应强化对资产评估机构的监管。一方面,我们应当提高检查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从技术上防范资产评估机构违规操作,并提高对资产评估机构违规操作的识别能力。另一方面,应当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积极提倡、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此外,成立专门负责对注册资产评估师监督和处罚的机构,财政上要保证其资金的充足到位,不能因为对资产评估部门实施监管的成本过高而放弃对其监管,要确保资金的充分合理利用。其次,应加强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注册资产评估师的素质。加快建立资产评估继续教育相关规范,在法规方面保证资产评估师的继续教育质量;加强资产评估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从思想上保证资产评估的公允性。

2、完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和公允价值信息披露

从本文对样本公司信息披露中可以发现,鉴于新会计准则是以原则导向为主,在实际运用中公司需要结合本企业的经营特点和业务范围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本企业的会计制度,对会计业务核算体系进行细化,制定操作性指引,防止财务核算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但笔者发现,在上市公司披露的2007年年报中,许多公司在重大会计政策披露中照搬准则的原则性条款,避重就轻,缺乏可参考价值,特别是在一些存在重大盈余管理空间的会计政策披露上,这将大大弱化公司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相关规范文件,对年报会计政策披露细化标准给予规范指导,特别是一些涉及职业判断、利润操纵空间大的会计政策,以遏制公司重大会计政策披露不明确的问题,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可读性和有效性。建议国家应统一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使其披露更加规范,更加科学,更有利于保护广大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上市公司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披露。

3、督促上市公司尽快完成与财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新会计准则拓宽了原有会计核算的领域和范畴,引入了许多新概念,如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股份支付等;在操作层面,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专业判断的要求大大提高,除了原有的固定资产折旧、资产减值、预计负债等传统专业判断领域外,还新增了金融工具分类、股份支付以及利用估值模型确定公允价值时相关参数选择等新的会计估计领域,专业判断难度有所增加。这些情况客观上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相关内部控制和科学的决策体系。因此在日常对财务信息监管过程中,需要督促公司尽管完善与财务相关的内控制度,明确对公司财务影响重大的会计业务的核算标准和控制程序,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4、加强审计的配套建设

会计与审计密不可分,会计执行好坏,还有赖于审计的完善与发展,在公允价值会计下,会计信息具有很大主观性,因而为了防范会计人员随意操纵会计数据提供虚假信息,加强审计工作力度是必不可少的。2006年2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初步规范了我国公允价值的审计方法和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会计报告的真实性。但是,由于我国公允价值确认、计量的相关理论并不完善,这给公允价值审计准则的执行带来一定难度。当注册会计师按照第1322号审计准则第十条的规定,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时,评价标准本身就不明确和统一,从而影响注册会计师评价的正确性;当注册会计师按照该准则第四十一条和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公允价值进行独立估值时,更需要明晰统一的参考指导。显然,我国相关会计审计准则的完善之路任重而道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定义,接着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如何加强公允价值计量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健全,随着法律监督能力不断增强,公允价值计量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徐燕雯.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事业财会,2008;01

[2]马良.公允价值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2009;03

[3]戴欣苗.公允价值运用与经济背景的关系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2

[4]王静.公允价值研究文献综述.今日财富,2009;11

第5篇:资产评估的公允价值范文

关键词: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可靠性和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31日

一、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存

由于现代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变化,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由此,传统财务会计计量属性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以提供反映现金流量和公允价值的信息。可见,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存将是传统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趋势。

(一)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凡按过去的市场价格在交易和事项发生时作为交换的金额,在会计上会转化为历史成本。其所以称为历史成本,原因在于:第一,这是过去(历史)发生的交易,购买某项资产所花费的成本;第二,会计的特点是务实。会计信息必须反映出能够捕捉到的、有充分论证可以依据的现象。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主要建立在币值稳定假设和劳动生产率不变假设的基础之上。货币币值稳定,保证了计量单位即名义货币的长期恒定;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保证了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长期恒定。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凡购入的商品(资产)按成交时的市场价格转化为历史成本后,在企业持有期间,除非投入生产被耗用或直接销售以及按其他方式处置(如交换其他资产、出租、作为担保物等)外,其价值量(金额)始终保持最初的历史成本而不变。这样处理,既可节约信息处理成本,又可如实反映当初交易本来面貌;第二,从资本投入生产到生成产品(或劳务)为止,整个生产过程的计量,基本上是被耗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其中包括物质资产、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的历史成本的分配、汇总、集合与积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等项目,价值往往与其账面的历史成本相差悬殊,报表使用者无法依据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做出评价,了解企业现在可能承担的权利、义务、收益、风险,从而进行相关的投资信息决策。由此可见,客观经济环境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文所指的公允价值,是在公平市场交易中,自愿双方所达成一致的市场交易价格。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社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逐渐受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青睐,具体理由体现为:

1、公允价值计量在企业资本保全上发挥着巨大作用。企业对其耗费的生产能力或资源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此时不管是何时耗费的生产能力,一律按现行市价或现金流量现值计量,这样企业的资本受到维护,企业的生产得以在正常状态下进行。

2、公允价值计量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现行企业计算收益的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而成本、费用,则是按历史成本计量,若对于成本、费用也按公允价值计量,将使企业计算的收益更加真实,由此得出的会计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公允价值的估计可以采用市场法、收益法或成本法。市场法主要指市场的价格信息,即在市场真实交易中可观察到的相同、相似或可比的资产或负债的价格。如果在活跃市场上能够观察到这类信息,应尽可能用它来进行估计。收益法是未来投资(比如现金流量和盈利)通过折现转化为现值的方法。成本法一般指一项资产的重置成本或现行成本为基础,作必要的调整(如使用中的资产已发生了物理、自然损耗和精神损耗,即应予以调整)。

(三)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结合。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建立在过去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基础上,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公允价值能够反映完成经济业务之外的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仅仅报告历史成本反映的信息将忽略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而只报告公允价值信息则会掩盖对已完成市场交易的记录。两者之间的矛盾实质上体现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的矛盾。而采用两种计量属性并行报告的模式可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二、资产评估成为会计计量工具

目前,财务会计对收益有两种不同的概念:经济学的收益概念(即经济利润)与会计学上的收益概念(即会计利润)。现代会计理论的收益概念朝着经济利润方向发展,但基于收入确认的实现原则和稳健原则以及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使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因为会计上有利润不等于经济上有利润。经济学家们主张“一个人当他资产的价值增加时,而不是当资产出售时变得更为富裕”,但价值增加的确认就是实现的经济收益观点,由于其计量上的主观随意性,很难适用于会计实务。为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建立资产评估制度是一种较好的折衷方法。原有的财务报告反映会计利润,而资产评估报告是基于公允价值基础上,即实物资本保全基础上做出的,其利润可以说较接近经济利润。通常强调资产保值和增值,应基于实物资本维持基础上,目前的会计无法解决,往往账面上有净资产,但评估以后,会发生很大变化,有必要建立年报资产评估制度,使会计利润转化为经济利润。

资产评估是对被评估的资产以公允价值进行估价,而公允价值会计正是以公允价值对资产与负债进行计价的,两者在持续经营假设下数值应该一致。资产评估方法有现行市价法、重置成本法、收益公允价值法等,评出的金额都是公允价值,与资产的公允价值计价相吻合,即公允价值会计下,资产评估结果与会计计量的结果一致。这时候资产评估虽被会计取代,但资产评估原理、方法将在会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成为会计计量工具。

第6篇:资产评估的公允价值范文

关键词: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评估 博弈论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等特殊业务和事项的出现,历史成本计量已经显现出相关性不强等不足。应运而生的公允价值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从现实来看公允价值计量已在部分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支持者声称公允价值能够更好地提供相关财务会计信息,准确地反映公司基本经济状况。然而,反对者认为公允价值的评估问题让其可靠性受到严重挑战。金融危机更是让公允价值再次成为众矢之的。尽管对于投资者来说公允价值信息比历史成本信息更加有用,但当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增加不足以弥补其可靠性的丧失时,公允价值也就被认为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是某一方面的不足并不能成为放弃研究和使用公允价值的理由。我们似乎不应该停留在讨论公允价值是否有用这一问题上,而是应致力于让公允价值信息更加可靠、更加有用,让财务会计系统更加完善。

二、相关文献简述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于1967年颁布的总括意见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公允价值的文稿。四十多年来,公允价值不断地深入会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并逐渐发展和完善。1990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主席查理・C・布雷登经过多方的合作研究发现以历史成本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并不能解决金融风险,于是他首次提出了引入公允价值并将其作为金融工具计量模式。

我国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公允价值的本质、公允价值取得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缺点及其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现状的科学使用方法、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以及公允价值评估的改进手段。葛家澍(2009)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指出,公允价值的计量信息最好在其他财务报表或其附注中提供,财务报表还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最好。陈丽花、黄寿昌、杨雄胜(2009)指出,收入费用观正在向资产负债观转变,并且将成为现今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资产负债观不仅不会减弱会计信息质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关于公允价值取得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张勇(2011)认为,为确保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公允价值的确定应该坚持可验性、独立性、适用性和充分性等四个原则,并提出了市场法、收入法和成本法等三个科学确定公允价值的基本方法。郝振平和赵小鹿(2010)认为,在公允价值计量的三个层级中,第一和第二层级公允价值较为可靠,而第三层级公允价值由于其不可靠性,需要在必要时对估计价值进行披露。李国民,徐彦坤(2010)认为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可靠性和稳健性等原则产生负面影响,恶化了金融危机,其自身也存在着制度本身部分内容过于复杂、缺乏针对性披露和缺乏关于判断的具体指南等执行问题。谭锋、樊鹭等人(2010)认为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只是使金融危机中的问题暴露得更加清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的波动性,而并非欧美银行家为了掩盖金融危机本质所说的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因此,在我国,不应该摒弃公允价值计量,而应该通过完善市场环境、操作行为和估值技术等方法来促进公允价值的更好应用。

三、公允价值评估的应用

2014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中第二条指出:“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时候,我国充分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即:“第一,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和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当前公允价值;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由于有着严格的界限,公允价值并不能像历史成本那样广泛应用。

(一)公允价值评估的主要服务领域

1.企业合并。在我国,外部专业评估机构的主要服务领域就是确认在企业合并中所得的资产及其负债的公允价值。对于不动产和机械设备若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又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通常必须通过评估的手段来确定其公允价值,该评估手段一般是由具有专业资格的评估师根据市场证据进行调查分析并得出最后的评估结果。如果因为机械设备的特殊性,不能得到有力的市场证据,则需要运用收入法和重置成本法来估算它的公允价值。

2.资产减值。在我国,一般发现存在内在的或者外在的因素可能已导致公司无形资产或商誉发生减值的,无论是否已经达到一年的期限,都会自己或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出评估。资产减值测试也是外部评估机构专业服务的重要领域之一。

3.金融工具及金融衍生品。葛家澍教授称“对于衍生金融工具来说,公允价值可算是它唯一的计量属性”,可见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的重要性。当金融工具不存在较为活跃的交易市场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中的规定,需采用金融工具评估后的价值作为其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评估中,需要考虑类似可比金融工具的股利、市盈率以及预期增长率等因素,也正是金融衍生品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使得金融工具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的评估成为外部独立评估机构服务的领域。

4.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有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使用前提是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而大量相关信息的取得必须借助于外部专业评估机构。所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评估已经成为外部独立评估机构最主要的服务项目之一。

(二)推动公允价值评估的因素

在公允价值评估的应用中外部专业机构的介入是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1.专业性的需求。许多会计要素比如上述的金融资产以及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及其减值等公允价值的确定,已经大大超出会计领域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范围。所以,在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时需要专业知识很强的评估领域。正是这种专业性需求促进了评估业的发展,并对其评估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评估行业和会计行业一道推动公允价值的运用。

2.独立性的需求。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更多的是为现有的或者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方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资产评估的专业性、复杂性,外部相关人员更愿意选择独立专业评估机构去对所需评估的事项进行评估。在德国,上市公司如果对某种复杂的资产项目不单独聘请外部独立评估机构进行公允价值的评估,便会遭到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质疑。而在公允价值的披露方面,如果公允价值仅仅是由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确定的,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就必须要充分披露公允价值计量的关键假设和具体方法。但是如果是应用了所聘请的外部独立评估机构进行专业评估所得的工作结果,就不需要像前者那样详细披露。

3.审计人员的需求。审计工作虽然并不对客户提供关于某资产的公允价值评估服务,但审计师却是该资产公允价值确认的最终审核人。对于审计人员而言,如果需要由专业评估机构确定的公允价值由企业内部会计人员自行计算,那么一方面,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将会有所增加,这主要来源于对会计人员自行进行公允价值评估结果的复核;另一方面,审计人员的风险和压力也会增大,这也就意味着公允价值评估结果存在偏差和问题的可能性会加大。所以审计师建议在公允价值评估需要由专业机构介入进行专业性评估的领域应该聘请外部独立的评估机构服务。这样在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也会降低审计人员的风险。因此,外部审计也是公允价值评估机构产生的推动力量。

四、博弈论视角下公允价值评估分析

博弈理论又称对策论,考虑赛局理论中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具有竞争或对抗性质的行为成为博弈行为参与的双方,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与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的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在博弈论中,参与人在他的策略空间中是自由的,但博弈完结后,参与人的支付不仅与他自身所作的选择有关,还与其他参与人决策的函数有关,即参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经济主体是有限理性的前提下,行为主体根据对方的行为(策略)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策略),从而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下面以博弈论视角来研究资产评估过程。博弈模型及假设:(1)理性经济人假设。所有的参与企业和资产评估机构,都有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机会主义倾向。(2)信息不对称假设。企业即委托方掌握着更多的资产信息。

假设市场上只有一个企业A和一个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B,企业A有一项待估资产,该资产没有准确的市场报价,也几乎没有相关市场,并且其相关内在价值只有企业管理者自己知道。现企业管理者将该资产交于B评估机构测评,并向资产评估机构提供一些待估资产的相关信息。这时企业A有两种选择:提供虚假信息以使资产价值被高估或者提供真实信息反映资产真实价值。若企业虚报信息,收益增加值为V;若提供真实信息,没有收益增加值,设为0。评估机构B有两种策略选择:对企业所提供信息进行诊查或不诊查。当B不诊查时的成本为C1,其不诊查行为在市场上带来的信誉损失和监管惩处为m1,诊查时的成本为C2,其获得的企业支付为R。博弈矩阵如下:

企业A:可以看出,不论评估机构B如何选择,企业A选择虚报信息都是有利的(V>0),所以对于A来说,提供虚假信息是占优决策。

评估机构B:当C1+m1≤C2,即R-C1-m1≥R-C2时,机构B会选择不诊查信息;当C1+m1>C2,即R-C1-m1

所以为避免资产的公允价值被高估,要确保有一个适当的m1值,即市场有效,监管有力。

动态博弈扩展形概述如图1所示:

动态博弈分析:在上述静态博弈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条件:若企业A提供虚假信息,评估机构诊查出后,相关机构对企业A处罚P。此时,企业A有两个选择,寻租或不寻租,即与机构B合谋串通或不合谋串通,若合谋,则A向B另支付X,之后机构B的策略空间为接受或不接受。若机构B接受,则相关机构查出之后会受到额外惩处m2。企业A会在X(V-P)。但如果(R-C1-m1-m2+X)C2,则评估机构B不会接受企业A的寻租。这时A的收益增加值为V-P。若P>V,即(V-P)

五、相关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博弈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以避免企业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时被高估:

(一)保证有效的市场机制

当市场资产评估机构怠于收集和甄选与资产评估有关的信息,造成资产评估价值失真时,其信誉和能力将会受到怀疑,对评估机构的市场要不可避免地造成损失。

(二)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对市场舞弊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惩罚

成立相关机构,或赋予有关机构相应的权力,当资产评估机构怠于收集和甄选与资产评估有关的信息,造成资产评估价值失真时,对其进行处罚,处罚的力度要使其损失大于怠于评估时所节约的成本。当发现委托评估单位与资产评估机构合谋串通时,要对其双方进行严格的惩罚,使其惩罚损失大于相关利得。S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J].会计研究,2009,(5):6-13.

2.陈丽花,黄寿昌,杨雄胜.资产负债观会计信息的市场效应检验――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实行一年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9,(5):29-37.

3.张勇.浅谈公允价值取得的原则、程序和方法[J].商业会计,2011,(1):11-16.

第7篇:资产评估的公允价值范文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3-0079-02

知识经济的形成,使社会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传统会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体的单一会计计量模式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以各种计量属性并用的计量模式将是今后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公允价值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一、公允价值的概念及特征

公允价值(fairvalue)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熟悉任何情况和自愿的各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中国在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内涵看,有以下特征:

1 动态性。同一交易在不同的时间发生,其价格的公允性可能不同;同一交易虽然在同一时间,但由于交易地点不同,其价格的公允性也会不同,这就是公允的动态性。公允价值计量是对会计信息的动态计量,它使得会计信息能更及时、全面地反映真实的经济环境及其变化。因此,动态性是公允价值计量最根本的特征。

2 相关性。公允价值是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它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其对预测和决策的相关性毋庸置疑。

3 决策有用性。从决策的角度看,由于公允价值是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所以其决策价值要明显优于历史成本。通过公允价值的动态计量,既为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决策信息,又可以全面反映管理层的决策水平。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1 公允价值的计量存在认识误区。公允价值在中国运用的最大阻力来自于人们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首先,错误的认为公允价值等同于现行市价或现值。但从交易费用角度来讲,公允价值不包含交易费用,而现行市价则包含交易费用,所以不能将现行市价等同于公允价值,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现行市价才是公允价值;其次,错误地认为采用公允价值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历史成本,实际上两种计量属性并不相互排斥,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如在物价相对稳定条件下,或在初始计量中的后续计量中,可以直接以历史成本代替公允价值;最后,错误地认为公允价值相关性较强而可靠性较差,而历史成本则可靠性较高而相关性较差,因而在进行选择时,不能把握“既相关又可靠的信息才是真正有用的信息”这一辩证统一关系。

2 公允价值的取得存在滞后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都能够在开放的市场中找到其相应的价格,活跃市场中的公允价值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但是这种相关性存在一个潜在的前提条件,即公允价值的及时性。目前,企业主要是通过经纪商、行业协会、定价服务机构等获得活跃市场中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这些部门所的公允价值信息严重滞后于市场信息。一个不具有及时性的公允价值,很难具有相关性,这为公允价值的计量带来一定障碍。

3 公允价值的计量具有不确定性。由于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容易确定,目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实际操作时能做到的只能是选择最接近公允价值的计量,尤其是在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公平市价的情况下,需要通过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探求公允价值的情况。大多数时候公允价值的确认只能来源于双方协商,公允的程度就有待提高;同样现值利率的取得也存在困难。这些都给计量公允价值留下可选择的空间,而且要审核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准确也比较困难。虽然在新准则中也针对这些情况做了一些规定,尽管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初步规定了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但是就目前而言,公允价值尤其是不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计量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仍然存在进行人为操作的空间。

4 公允价值的计量成本相对较高。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动态计量属性,对全部资产和负债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就意味着每一个会计期间都要对全部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计量,除了需要专门的计量人员准确地确定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外,还需会计人员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调整的账务处理,这就要增加资产负债计量成本和账务管理成本。同时,对于那些本身没有公开的活跃市场、甚至同类项目的市场交易价格也不易取得的项目。只能用未来现金流或其他技术方法进行估计,公允价值的计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人员的专业判断,必须通过估值技术实现,建立估值模型。估值模型本身的复杂性,需要持续投人较高的成本和人力才能完成,有时还需要聘请专业的评估师或精算师,这些都可能产生较高的准则实施成本。

三、公允价值计量在中国的应用建议

1 建立公开、竞争的交易市场和市场信息数据库。就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而言,急需完善资本市场,扩大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黄金等贵金属市场,建立充分竞争的生产资料市场和二手交易市场,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客观、更及时、更经济,最大程度地保证公允价值可靠性。为促进生产资料市场持续、稳定地发展,要加强生产资料市场监测与调控工作,适时市场监测信息,保证公允价值获取途径的通畅;积极培育农村生产资料市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创新流通企业。推动生产资料市场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批发市场的改造和提升。与此同时,在二手交易市场引导品牌企业进入,建立适当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把资质审查关,不断完善中国二手市场的发展,同时政府还应当建立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推进价格信息的公开化、实时化,从而使交易双方能够获得相对公允的市价信息,方便会计人员在采用公允价值定价时选取适当的数据。

2建立公允价值计量操作体系。当无法获取市价时,由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最能反映形成市场价格的各种因素,就需要应用现值技术来计量其公允价值。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是要使其在具体实务运用上既便于操作,同时又能很好地解决具体问题。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制定一套如何采用现值技术估计公允价值的操作指南,在指南中尽可能详尽地规定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例如,在估计某一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时,指南应明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现值,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折现率的选择以及折现方法的选择应该有明确的规定。操作指南制定得越详细,越能在市场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为应用公允价值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从而使现值技术由复杂变为简单。

3 加强资产评估队伍建设。公允价值的完善离不开资产评估的发展,强化资产评估体系,应当提高检查监管部门的

监管水平,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从技术上防范资产评估机构违规操作,并提高对资产评估机构违规操作的识别能力,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积极提倡、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另外要加强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注册资产评估师的素质。加快建立资产评估继续教育相关规范,在法规方面保证资产评估师的继续教育质量;加强资产评估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从思想上保证资产评估的公允性。要减少守信成本,增大失信损失,改善评估执业环境。充分发挥资产评估协会的作用,促使政府完善立法,改革评估执业环境,使得失信者遭受的损失大于守信的成本,将诚信建设在评估行业持续地开展下去。

4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公允价值的计量主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没有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公允价值不可能得到合理的估计和运用。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故转变会计人员的传统计量观念,加大教育投入,培养懂得理论与实务的会计人员,是公允价值得以全面使用的必备条件,也是降低公允价值计量成本。应用公允价值的需要。另外,公允价值应用中大量不确定因素的使用,为企业利润操纵提供了方便,这就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守法意识和道德教育。从主观上消除利润操纵的动机,从而杜绝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行为发生。

第8篇:资产评估的公允价值范文

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报表披露内容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具体来说,首先,它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应该来说,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金融资产中的使用是较为明显的。这就是说根据企业管理层的意思来对金融资产进行划分,尽管并没有给出更为详细的规定,但是,已经明确提出了,这二者是不可以随意变换的,因为这个时候的金融资产与其计量方式有着直接的关联性,不可以随意对金融资产的种类进行重新划分,否则将影响到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的基础有所不同,进而会给企业的财务报表造假提供可乘之机。因此,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下不能对金融资产进行盲目的重新界定,而应该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详细且准确的分析,并进行书面方面的正式记录,从而让新会计准则下的金融资产可以进行公允价值的变动计量,避免企业操作利润的做法。其次,在投资性房地产方面来看,由于我国当前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过于迅猛且有些过火的势头,它就使得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实际上超越了其账面价值,如果企业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话,将会获得巨额账面利润。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尽管有些单位或机构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了公允价值的计量,但是,大部分上市企业出于对我国现有市场环境的不够完善现状以及相关会计准则的严格限制考虑,并没有真正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而依然采用了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再次,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还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根据新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一些企业如果进行重大的置换交易,将有可能会让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当期账面利润,而这将为企业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一定的空间。因此,我们一般要求企业要在附注中对换出资产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最后,公允价值还会对企业的债务重组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来说,当一些上市企业的财务出现了一定的困境的时候,债务重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为企业赢得重生的机会。公允价值计量下的企业受益将不会出现账面上的明显变化,也不会产生真实的现金流,并可以有机会让债权人豁免一定的债务。

二、我国企业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有效应用

我国企业的新会计准则实施不久,其中所提出来的明确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遭遇了一些实际的困难与障碍。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我们应该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应用措施来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促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完善与发展。

1.加强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理论研究

在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之下,我国企业应该加强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理论性研究,因为这种计量方式的理论如果较为完善的话,将为企业提供一个更为有效的计量标准,它比起看似活跃的市场体制与人才资源显得更为重要和关键。因此,我国应该鉴于当前理论界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较为有限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可以有选择性的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理论成果,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公允价值准则框架,为将来真正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强化相关法制法规的建设工作

由于我国新会计准则制定并实施的时间并不算长,加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还不够充分,还有不少问题与障碍需要扫除,因此,我国必须尽快对市场交易进行相应的立法规定,构建一个真正公平、开放、自由、诚信的交易规则体系。此外,由于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于一些企业的会计确认以及计量和报告形式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对相关公允价值计量的法规进行一定的修改,尽可能的让上市企业的财务指标计算与会计信息披露符合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要求,并完善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对相关的违法行为进行明确的处罚规定,让其违法成本远远高于其获得的收益,从而让会计行为不端者获得较高的心理威慑,并实行市场退出机制,让那些失信的企业或个人离开市场,从而促使广大会计人员自觉遵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3.规范资产评估程序,提升评估队伍素质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我国企业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仍然面临着不少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完善市场环境,要让交易价格尽快达到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要求,避免出现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成为企业操控利润的帮手。那么,我们就应该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建立充分竞争的生产要素交易市场机制,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破除各种垄断性经营模式,鼓励混合经营,让市场竞争机制表现的更为充分且有效。在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环境之后,我们就应该规范资产评估流程,加强资产评估的队伍建设,因为公允价值的完善离不开资产评估的发展,资产评估是公允价值确认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就应该强化对资产评估机构的监管,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加强继续教育,改善评估执业环境,从而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财务人员职业能力

企业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必然离不开人的参与,那么,作为一种会计计量手段,公允价值当然也需要具备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来进行操作与实施,否则,会计人员将直接影响到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合理且有效应用。因此,在当前新旧会计准则交替的敏感时期,我们应该加大对于这些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投入,引导他们转变传统的计量观念与方法,让他们尽快了解并把握更多的公允价值观念,为他们的会计实务操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保障。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与法律意识培养,让他们从主观上就消除那种操控利润的思想与行为,真正做到公允价值的合理利用。

三、结束语

第9篇:资产评估的公允价值范文

(一)资产评估机构标准不一

理论上,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是由熟悉房产的买卖双方之间进行房产买卖的价格。在实务中,这个价格通常是由资产评估机构运用评估技术分析市场信息后确定的。但目前,我国的资产评估机机制尚不完善,资产评估师隶属于财政部门、房地产评估师隶属于建设部门,土地估价师隶属于国土资源部门,这就造成了各部门间对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评估基准的不同,评估权威性不够高等问题。

(二)监管机制不够健全我国的法律没有对会计舞弊的规范条款,缺乏对舞弊责任的明确规定,对应的处罚机制也不够健全。这使得企业可以利用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对企业利润进行调整来到达舞弊的目的。我国的国家经济监督机构包括证监会、国家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而它们的监管能力是有限的,一些房地产企业利用这些监管漏洞非法牟利,导致投资性房地产信息的不公允和不公开,严重影响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完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对策

(一)提高投资性房地产的估值技术为提高对房地产地产估值的准确性,就必须首先明确量化房地产价格的标准。相关标准的制定机构应充分考虑该地的经济发展与人们的平均收入情况,根据相关经济信息,采取部分指标作为其量化尺度。再寻找出相似的房地产后,借鉴资产评估中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的方法,根据它们之间的不同制定修正系数,以达到提高估值准确性的目的。另外,相关机构还需建立房地产行业统一的市场信息数据网络和数据库。统一的市场信息数据网和数据库能方便企业获取该地区权威完整的信息,使评估人员有了运用估值技术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公允价值评估的依据,保证了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二)逐步完善准则体系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够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时期较晚,大部分都引用于国外的研究成果,未能有效的与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相结合。在制定公允价值运用框架时,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使会计政策能够真正解决经济中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对计量目标提供明确的阐述,例如,对一般性或偶然性的投资性房地产,应规定是采用当时当笔的交易价格,还是充分竞争的交易方式来作为其公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