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提高学习方法范文

如何提高学习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提高学习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提高学习方法

第1篇:如何提高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师生关系;探究导课;实验教学;第二课堂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学当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围绕这个主体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而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主要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波的心理成份,没有丝毫的强制性,是学生搞好学习最重要的动力源。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是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

有句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把对教师的情绪体验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学生对一位教师有好感进而就会对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所以再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努力教好功课,全面关心学生,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同时还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平易近人,发扬民主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促进的师生关系。

二、重视课堂诱导探究导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课堂诱导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力及创新精神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实验、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深思结合,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第六章铁时,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可以首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如在通常情况下,铁制品放在空气中就会生锈,可涂了油漆则不会生锈,而干燥的铁制品则不会生锈等。然后经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以下几种设:

(1)铁制品生锈是因为在与空气接触时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

(2)铁制品生锈是因为水分子的存在,铁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3)铁制品生锈是水和空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推论,然后再根据不同推论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最后由实验得出结论:即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样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效果甚佳。

三、搞好课堂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培养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许多化学前辈和卓越的化学教师都一致认为,只有化学实验才能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

首先,教师要按要求认真做好演示实验。

在教学中,要重视演示实验并选择时机设置实验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学习课题1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空瓶生烟”等奇景,让学生不自觉中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坚定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当然仅靠一节绪言课是不够的,在整个化学教学中都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然容易半途而废。所以课本中出现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完成。这不仅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途径,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其次,学生实验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特别是被教师生动的演示进一步激发之后,不仅对观察现象感到有趣还渴望试一试。因此大多数学生有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节时,在气体实验室制取的思路和方法指导下,自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制取等内容后,提出能否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用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在家庭中可用什么原料来制取二氧化碳?让学生在学校分组或在家自行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答案。然后诱导学生用吸滤瓶、小试管、浓碳酸钠溶液、浓盐酸溶液等仪器及试剂设计一实验熄灭洒精灯火焰。由此得出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设疑、步步深入、步步点拨,使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成功的喜乐,使学生情绪倍增,效果良好。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第二课堂,是发展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力手段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适当放松,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如“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课外小实验”、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观附近工厂及其化验室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增长他们的兴趣和才干,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化学兴趣,是我们化学老师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热爱是最好的教师。”这些话都点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和重视兴趣在学生学化学中的动力作用,千方百计地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使学生能自觉、持久、主动地学习化学。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王磊.普通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第2篇:如何提高学习方法范文

担,又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新奇的方式呈现新知识,深化感知印象;

要提高学生外语记忆的效率,就要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心理学规律。心理实验证明:人最初感知印象的

深浅,关系到记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的印象深刻,记忆就快。也会记得牢。根据这一原理,教师

在课堂上应尽力使学生对所要记忆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为长久记忆打下基矗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

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人新奇、甚至反常的方式呈现新词、新句、新语法……努力使例句和情景触及

学生的需要。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强刺激,深化感知印象;也有助于形成学生学习

的内部诱因,引起兴趣,没有与兴趣结合的东西是记不住的。板书的形式、颜色和位置的变化;示范朗

读节奏、情绪、语调、角色的变化:讲解的语气、手势、动作、表情的变化,例句的设计,情景的创设

等都属于此类,所谓强刺激,不是指物理件的,而是指心理上的。板书时,字体突然变小,或者变得特

大.用彩色粉笔画上各种记号。呈现例句时,突然写上一名错句--学生容易出错的句子。有时甚至用

简笔画来呈现词;用线段、圆圈等几何图形来表现词与词的区别。例名、情景既要体现语言的特定场合

,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并注意与沸腾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新奇又现实的情景会起强刺激的作用,激发

兴奋感,通过练习,学生们很自然地得出:表现不可能实现或可能性极小的事情或与事实相反的事情,

要用虚拟语气。反复听说后,板书真实句及虚拟句,引导学生观察辨析,找出表达虚拟语气时动词变化

规律。然后,给学生一个话题:lf l were the Mayor of Shanghai,……(假如我是上海市市长)学生

马上辨析出在这种语境中,该用虚拟语气。他们跃跃欲试,纷纷用新学的虚似语气表达自己的想法:有

的说要解决住房问题;有的说要解决交通问题;也有说要解决污染,让上海人喝上清纯的水……有趣的

话题,热烈的讨论,使学生对虚拟语气的运用情景和动词的结构变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在课堂上进行瞬间记忆;

训练"凡是已经识记的事物都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了痕迹"。这是教育心理学者研究"痕迹理论"

所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记忆痕迹在脑中的储存分三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间

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却在记忆过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稍经启发,就能引起联想和

回忆。

瞬间记忆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基矗有了在课堂上的瞬间记忆的基础,长时记忆就比较容易了。进行

瞬间记忆能力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做法是先向学生宣布记忆指标,比如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

背出一段对话。学生为了快速记忆,必然高度集中注意力,非常认真地朗读,尽量找寻到能帮助自己记

住对话的特征,强烈记忆的愿望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开始时只有少数学生能按要求完成,经过一段时

间的训练,基本上每位学生都能达标,能在速读一分钟后,准确、流利、有表情地背诵对话。实践证明

,即使那些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瞬间记忆的效果也挺好。这说明这些学生不是没有能力学好英语,而

是他们平时不肯下功夫,这个训练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瞬问记忆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实

验证明:进行这种训练,对于提高瞬间忆能力,增加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接纳量,提高外语记忆效率是有

效的。

三、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

提高学生外语记忆效率的另一个尝试是: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理解了的内容,就容易记住,理解得

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

在学英语的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单词。为了提高记忆效率,我根据单词的不同特点,采

用不同的方法教。让学生在新旧联系中记,在归纳比较中记。在教单词时,把音、形、义同时教给学生

,让学生对一个词有全面的了解,就容易记祝可从听说入手。设计某种特定场合,让学生在情景中学。

教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词,把它们放到短语或句子里教,更为适宜。尽量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材料,使学

生对词义的理解具体化,还可以通过"温故而知新"--以旧联新,以新带旧、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记忆

痕迹。用得最多的是归纳比较法: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同音异形……都宜作归纳比较,才能使学

生正确理解,合理使用。归纳比较做得及时,对辨析词义,加深记忆痕迹,提高记忆效率很有用。归纳

要简明扼要,比较要切中要害,注意形象性、系统性、代表性。忽视归纳比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遗忘

率就高。尽量启发学生做归纳比较,效果更好。

要想方设法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只有这样,才能悟出规律,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重新组合

和联系,从而加深记忆痕迹,提高记忆效率。

四、时间久了,不复现,就会遗忘;

根据遗忘规律安排复习学过的知识,时间久了,不复现,就会遗忘。这是人脑活动的一个规律性的现象

,心理学家称之为暂时神经联系的抑制,如果没有及时对所要记忆的知识加以反复强化,这种抑制更会

逐步加深,后后使已经纤建立的神经联系完全消失。克服遗忘后的最主要的方法是复习。如果有效地复

习?最好能根据记忆规律和遗有规律进行。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验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刚记住的材料.最初儿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第四大遗忘率最高。以后逐渐缓慢。如果四至七天内

不复现。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总之。复习应当在遗忘还没开始的时候就进行有效的复习要

先密后疏、要形大多变,连续不断,密集多样的复习,无疑会对大脑产生强烈刺激,留下深刻痕迹,这

对于长时记忆会有很大作用,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我们要努力探索,使外语教学更加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更加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只有这样,

第3篇:如何提高学习方法范文

在小学排球教学中,教学方法使用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与学生掌握技术的效率,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目前亟需体育教师去研究与解决的。

一、小学排球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

排球教学是近年来体育教学活动中相对较为普遍的教学内容之一,其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开展优势(对教学及开展场地要求不高、开展形式相对趣味性较强、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起着显著促进作用等)自然是不言而喻,但作为一个拥有多年教学经验并对本地多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做过深入了解的小学基层体育教师,我不得不说,小学排球教学活动的开展并非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顺利,不少小学体育教师反映排球教学收效甚微,因此,本人与本校及周边地区的多名小学体育教师就此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当前小学排球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二)教学方法不符合当前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三)教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存在问题,没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等。虽然排球教学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相对较多,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以上问题的出现都是有着一定共通性的,即因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当,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既然我们对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清楚的了解,那么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有助于提高小学排球教学效率的几种教学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二、有助于提高小学排球教学效率的几种教学方法

(一)游戏教学法

受小学生身心发育现状的限制,传统灌输式教学法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法却以其灵活性强、趣味性强等特点而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另外,游戏本身属于活动的范畴,体育教学较之其他科目来说更偏重于活动教育,而趣味性较强、同时更符合当前小学生身心发育现状的游戏教学法自然就成为了体育教学活动中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游戏教学法虽然行之有效,但若在教学活动中盲目使用,不仅无法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还会导致教学活动偏离原定教学目标,出现混乱、无序,因此,游戏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应遵循科学、合理、适时的原则,如此一来在教学活动中合理使用游戏教学法,则可起到有效提高小学排球教学活动效率。

以本人在小学排球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实际应用垫球接力游戏为例,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小组成员推举或教师选择一名技术掌握较好的成员,此队员与组内成员距三米左右而对面,小组其他成员成纵队排列,游戏开始时,选出的队员将球抛向对面组员,组员双手垫球垫给选出的队员,选出的队员随即将球垫给下一位队员,并计算连续垫球次数,固定时间内,连续垫球次数多的小组获得胜利。通过游戏的进行,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起到调节课堂氛围、增强学生体质并最终达成提高排球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

(二)小组合作教学法

小组合作教学法是近年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小组合作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1.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将更多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手里,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性的要求,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方法不可企及的优势。2.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机会,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效果显著。3.小组合作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排球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这样一来,提高排球教学效率也就是意料之内的事了。

第4篇:如何提高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 学习效率 素质教育

高中阶段是学生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夯实知识储备和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阶段。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后,面临的最大任务就是参加高考。高中阶段课程种类繁多,给学生带来了繁重的学习压力,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的命题规律及考试形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地改变,如何利用有效的学习时间来实现提高学习效率和保持身心健康的双重目标,成为高中教师、家长和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

近年来,如何有效提高高中阶段学习效率、降低学生负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在高中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心得和感悟,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提高学习效率对高中生的重要意义

1.高中学生学习效率的含义。效率是指有用功率与驱动功率的比值。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效率应当是指单位时间内学习效果与学习时间的比值。以英语课程学习为例,学生甲在30分钟内可以背诵70个英语单词,并且能够熟练记忆,学生乙在同样时间内只能完成50个单词的背诵,那么学生甲的学习效率就要超过学生乙。

一般来说,评价高中生学习效率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比较相同时的单位时间内学生所掌握的学习内容的信息量,二是比较学习相同的学习内容及信息量,不同学生所用的时间。在这里,还需要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学习效率的认定问题,即如何衡量学生是否完全掌握学习信息及知识点。在这方面,高中阶段的不同课程的衡量标准各不相同,一些课程是以学生熟练背诵作为标准,而还有一些课程是以学生能够准确应用作为标准,因此,学习效率的认定还要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及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2.提高高中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意义

一是可以节约大量的学习时间。高中阶段的课业负担非常重,高中生的学习时间比较宝贵。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很多高中生的学习效率不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时间长,但是考试成绩却并不理想,而且体育锻炼、娱乐和休息也受到一定影响。通过提高学习效率,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时间得到了有效利用,对生活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是有助于提高身心健康水平。通过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利用学习时间,高中生就可以更好地安排学习生活时间,从事体育锻炼和文艺活动等,舒缓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进而全面提高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解决当前高中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身体素质下降和心理健康程度不高等问题。

三是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和应试能力。当前,高考命题趋势发生了显著变化,更加侧重于考察学生的日常知识储备、临场阅读理解能力及应变反应能力等。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高中生通过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就能够实现培养和锻炼自身学习、理解、记忆等能力,为提高应试水平打好基础。

二、影响高中生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

1.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方法不当是现阶段影响高中生学习效率的最主要因素。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说,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很多高中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学习内容,往往会抓不住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适得其反。还有一部分高中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非常长,但是对重点学习内容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却始终得不到有效提高,考试成绩难有起色。因此笔者认为,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当前影响高中生学习效率的首要原因。

2.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是个体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力不集中是当前影响高中生学习效率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注意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高中生来说,如果不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那么势必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懈怠、烦躁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到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果。

3.教师缺乏有效指导。高中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效率的提高,需要教师给予科学化的有效指导,不能仅仅凭借学生个人努力。但是在当前高中阶段,教师的授课重点大都集中于课程教学内容,对于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习效率的提高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指导,这也导致了高中生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普遍发生。

三、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效率

1.高中生应当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除了要认真学习课程知识以外,还应当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笔者认为,高中阶段学生的科学化学习方法应当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是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是很多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的普遍共识。科学的学习计划包括如下几个要素,即提前做好功课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注意课后总结等等。

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监测等等。高中生制定学习计划,要根据自身的基本情况以及阶段性学习任务等来进行确定。

二是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在学习计划制定后,学生应当严格执行学习计划,特别是要遵守学习时间并完成额定学习任务。执行学习计划需要较强的毅力,对于高中生来说,要做到不找借口,不打折扣,做到习惯成自然。

三是根据学习阶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高中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会面临不同的学习任务,因此每个学生都应当根据阶段学习任务的区别来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笔者认为,在高一、高二阶段,应当侧重以培养课程专业知识能力为主,而到了高三阶段,则应当以提高应试能力为主。

2.提高注意力的能力。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还应当通过专题训练来提高注意力能力。提高注意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高中生在课堂学习及课后学习等过程中得以实现。实践证明,通过提高注意力来提升学习效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教师加强科学指导。在开展日常课程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当设置专门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第5篇:如何提高学习方法范文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于其他学科。

1.预习的指导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沿用小学的死记硬背法,这样既不能读懂,更不能读透,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

(1)粗读

要求学生预习时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重难点。

(2)细读

该环节要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以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

(3)研读

该环节要研究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研讨书本知识安排意图,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把书本读“薄”,以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1)“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

而初一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①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②听知识引入及形成过程;③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④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规律的体现;⑤听好课后小结。教师教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要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2)“思”是指学生思维

数学离不开思维活动,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①多思、勤思、随听随思,在看书、听讲、练习时思;②深思,即追根溯源的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③扇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会抓住问题的关键、知识的重点进行思考;④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内容,会思危才会学习。

(3)“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

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在黑板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做笔记时应要求学生:①在“听”和“思”中有选择地记;②记学习内容的要点,记有疑问的疑点,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书中没有的知识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③记小结、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3.提问方式方法的指导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学科的学习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教给学生一些问问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1)追问法

追问法即在某个问题得到答案后,顺其思路对其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

(2)反问法

反问法是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问出来。

(3)类比提问法

类经提问法是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质等的相互关系进行提问。

(4)联系实际提问法

结合某些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此外,还应要求学生在提问时不仅要问其自然,还要问其所以然。当然,平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因人而异地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乐问、敢问、勤问、善问。

4.深化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至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从而形成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用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

(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

(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

(3)正确的由条件画出图形

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5.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于教师带着复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

(1)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

(2)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

(3)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的解决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学生总结和教师总结应相互结合,教时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讲授式

它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的常规要求课。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复习巩固”等。

2.交流式

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3.辅导式

辅导式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和咨询。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适合的,这时就应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研究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不同的指导或咨询。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特别关注。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去学习,真正地会学习,真正地学习好,这是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第6篇:如何提高学习方法范文

一、教师心中有学生,脑中有学法是前提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学方法之所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因为它多着重于教而少着眼于学。实际上,有意无意地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依然是被动地接受,无法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心中有学生,脑中有学法。同时,我们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把好的学习方法在学生中总结推广。

我们发现即使在同一班级、同一教师、同一教法,学生的学习却有较大的差异。这除了同原有基础、智力发展、学习态度有关外,还有学习方法的不同。因此,我们应深入到学生中去调查研究,看看好的学生是怎学的,差的学生又是怎学的,从中探索出学习的规律,找出最优的学法加以推广,使差的学生也学会学习。

目前,应试教育造成部份学生“高分低分”的现象,主要是我们教师长期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和作具体的指导,只强调用时间加汗水的低效率的原始办法。其实,我们教学的着眼点不能仅仅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正确性,还要强调学生的学法是否对头。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对词句的理解、段落的划分、中心的概括,都没有忽视学生是运用何方法去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分析学生学法的正确性,抓出好的学法。

二、好的语文教法是好的学法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自己的教为学生的学提供依据。如果没有好的教法,满堂讲解、题海战术、留堂补课,就不会使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只能造成越来越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只有改革陈旧的教法,采用好的教法,学生才能有好的学法。

多年来,我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出发,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经过对学生的学法调查,我发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了教师的一些好教法,逐渐形成自己好的学法。由此说明,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受教师的教法影响的。

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法,为学生做出科学学法的榜样。我们知道“教”和“学”的规律有很多是相似的,甚至是一致的。我们要从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使一些好的教法成为学生好的学法。例如,很多教师都知道教学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但实际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这些重点难点,我们为何不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些重点和难点,在学法上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呢?

好的教法是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学法的形成。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要对好的教法加以分析研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实际,看看有哪些可以经过长期培养,逐渐成为学生自己好的学法。所以我们备课时,要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法角度去考虑。对教学作出科学的设计。例如,如何运用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如何读懂课文难词难句?如何给课文分段?如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些都是我们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的,但很少注意教会学生也用这些方法去学习。因此,我们要把备课上课过程看成是研究、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注意备课时既备教法,又备学法I上课时既要教授知识又要指导学生怎样去学。

三、加强对学生的具体指导是关键

小学生因受知识基础、年龄特点、教材内容的制约,是很需要教师对其学法作具体的指导。我们只有给他们以规律、以方法,才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才符合当前国家推行教育的要求。

首先,我们要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做好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教给学习方法。那么,小学应学会哪些语文学习方法?各年级又应如何循序渐进呢?我认为可以学会观察的方法、预习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解词方法、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方法、分段的方法、概括段的方法、各类文章和各类型教材的学法、文章开头结尾的方法、作文审题取材的方法等。但以上这些都要循序渐进讲求实效,一步一步学,低中年级就要开始有计划地作出全盘安排。教师要把改进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结合起来,密切结合教学交代学习方法。有时还要亲自作示范,如讲读内容、语言、结构相似的段落,教师可作一段示范怎样提出问题,其余段落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我在进行《桂林山水》这篇看图学文的教学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的。还可适当上些学习方法专题辅导课,进行学习方法的专项训练。同时,要加强检查、辅导和鼓励,适当召开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表扬学法好的学生。

其次,要教给思维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如果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深刻性、独立性都比较好,学习方法对头,就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只要学生能运用归类比较、新旧联系、举一反三、提出问题等思维方法,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他们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有密切的联系,由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得知他们注意力不易集中、持久、缺乏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这对科学的学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我们教师都有这样的感慨:教给方法容易,养成习惯却很难。因此,我们要从儿童的特点出发,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又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持之以恒,直至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7篇:如何提高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学法作用 培养

学法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方法的统称。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是当今教育的主题思想之一。特别是新课标提出后,倡导小学生需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具有独立学习的意识与方法,以习得更多知识,满足社会竞争的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法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学生成绩的高低,自主学习意识强,且学习方法得当的学生往往在数学学科的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从中便可以看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法的重要性分析

当下我国的教育主题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可以称之为全面教育。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希望学生能够均衡发展。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顺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时下社会行业之间竞争激烈,对于人才知识的需求要求极高,且知识更新速度较快,使得一部分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已经不符合当下竞争的需要,迫切需要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的员工,因此为不被社会所淘汰,为了在职位的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一部分员工便需要独自学习新的知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凸显。新课标实施后使得学生知识和分数的重要性降低,转而注重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如何健体、如何生活、如何审美,等等,为学生进入社会后更好地进行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最主要职责并非是单纯地教书,如何让学生获得高分这样单纯的教育任务,而应在现实的教学中让学生清楚如何学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单纯向学生传授数学学科方面的知识,而应注重让学生发展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开启数学知识的宝库。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除注重学生数学学科知识的培养外,还应注重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习得必要的数学学习方法,发展学生潜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独立的学习能力与方法,为其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可能。因此,在现实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研究数学知识的习得与掌握,而应注重学生独立学习方法与能力的获得,培养与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更好地胜任未来的竞争提供可能。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法的培养与指导分析

独立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平时无教师、家长等督促下所进行的独自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是小学生数学有效学习的前提和保障。独立的数学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够在课前积极主动地预习上课认真学习,以及科学及时复习,等等。

1.课前独立学习

课前独立学习是学生在课程开始前便独立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对第二天教师授课过程中需要传授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找出第二天听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课,对教师所要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课前独立学习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及学习方法的应用均具有一定意义。

2.课上认真学习

上课认真学习是学习在上课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师的授课要求,思维能力全部集中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将教师在课上所讲内容最大限度地理解并吸纳。课堂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场所,课堂听课的认真程度往往与学生的学科成绩有很大相关性。上课认真学习不但对学生的学科知识具有一定作用,对学生的听课方法及思考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培养与锻炼作用。

3.课后及时复习

及时复习是在教师授课结束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按照一定复习方法对教师在课堂授课的知识进行相应的复习及利用。并利用自身的一些知识对课上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查缺补漏,并有重点地识记一部分学科知识,以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具体应用。教师授课结束后及时复习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及更好地理解教师课上所讲知识具有积极影响。

在现实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把学生自学及学习方法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上,只有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得到提升,其才能够更好地面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仅仅掌握丰富知识的学生,未必是社会竞争所需要的人才。国家正在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只有一生都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够更好地面对今后的竞争与挑战。

三、结语

时下的教育主题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让学生学习与掌握必要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地学习与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即使在离开学校后学生也能够依靠所掌握的学习方法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完善自我知识体系在社会竞争处于优势地位。为更好地论述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法的学习与指导重点论述了学法的意义,以及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等方面的作用,为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完善的学习方法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沈建民.小学数学学习策略及其教学对策浅探[J].教育科学研究,2002(05).

[2]刘向上.小学数学学习策略与教学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第8篇:如何提高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数学学习方法; 指导的内容; 指导的形式

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而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从小学到初中,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我在这里仅对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及形式谈几点拙见。

1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其它学科。

1.1 预习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2 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七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1.3 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七年级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1.4 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七年级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我认为从七年级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2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2.1 讲授式。它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七年级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的课。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

2.2 交流式。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第9篇:如何提高学习方法范文

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这里仅对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及形式谈几点拙见。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其它学科。

1.预习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储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深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

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讲授式。它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的课。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

2.交流式。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