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 备考路径和方法 把握好几个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78-01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新颖、灵活、涉及面广、难度加大,这就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怎样在高考备考中找到恰当的路径和方法,打造出高考备考高效性和实效性,是指导新课程高考历史教师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以下是我在历史高考备考中选用的路径和方法。
1 分析新课程考卷特点,把握授课方向
在新高三上课伊始,就安排原高三历史科组教师,对考过的新课标高考历史科试卷进行归类分析,由专人负责汇总,形成经验在各年级历史科组教师之间交流,再反馈到新高三历史科组,最后结合老高三教师传授的经验和新高三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把握高三在新学年的历史科整体授课方向。
2 把握《考试说明》和高中历史教材的关系
高中历史教材版本繁多,形成一纲多本,备考中,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外,高中“历史课标、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也是必备的教学资源。《考试说明》规定了高考的目标、能力要求、知识范围和考查形式,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的依据。在备考复习中,融入《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系统、规范、完整把握教材及与教材相关的历史知识,并研究《考试说明》中的例题,才能把握命题特点及解题思路。虽然高考命题高于教材,但教材仍是备考复习的依托,掌握好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概念等,才能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如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的形成和发展”一课时,要求学生对的内容全面理解,先是掌握旧和的内容,然后掌握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再掌握二者的不同作用及影响。对于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的深刻内涵和外延,教师要给学生分析到位,以此抓住重点、破解难点。
3 把握必修和选修教材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部分内容提纲挈领,在新课标高考中所占比重却高达85%,需要补充的内容比较多,是教师认真讲,学生重点把握的部分。而选修教材内容详实,是对必修教材的很好补充,但是因为量大,复习时间紧,一般复习有顾不上选修教材的现象,我的做法是在复习必修教材内容时,让学生事先预习与必修教材相关的选修内容,复习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让学生同时把握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效果比较明显。
4 把握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的关系
新课标,历史学科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增强,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这种相互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如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一轮复习是单元复习,以纵向复习为主,主要是夯实基础,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便于理解、记忆,否则疲于应付大量琐碎的知识点的记忆,就谈不上主动性的学习和思考。如在中国古代史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识结构,提炼要点重点、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和概括阶段特征。二轮复习是横向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一是细化成小专题;二是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因果关系的分析,而不只是简单的把知识归纳在一起;三是加强横向拓宽,突出空间的延伸。在专题复习时,首先应从讨论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如从有利于政治、地理学科的结合及有利于综合的思路和途径,形成不同于一轮基础复习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在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才能拓宽、延伸知识空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5 把握教材和教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高三年级教辅资料铺天盖地,我只给学生选三本:一本是比较全面的复习资料;一本是单选优练;一本是历史单科模拟试卷。教辅资料选好对学生能力提高确实有辅助作用,好的教辅资料在归纳知识点、重点知识讲解上确实有独到之处,在知识点选配习题上也很典型,学生通过解一道题,触类旁通,把这部分知识更加准确的把握。但教辅资料只是对教材知识把握起辅助作用,绝不能使教辅资料代替教材,本末倒置。
6 把握教师讲和学生练之间的关系
备考复习中,教师主要是讲存在的问题、疑惑的知识及有针对性的习题;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备考能力和水平。怎样把握好讲和练之间的关系,对备考复习尤为重要。首先,要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复习的实效性。在一轮纵向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横向归类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知识整合能力。就要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单一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改变多讲多练、多讲少练、乱讲乱练,甚至不讲只练的片面的做法,提倡精讲精练。精讲,就是必须要讲得要精讲,讲透彻;精练,就是不会的题反复练,在方法上有所得,能力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高考的要求,在遇到新题、难题时,才能应对自如。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复习,给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研究与探讨,让学生抓住核心知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去练有价值的习题,使老师讲和学生练有机结合,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性。
7 把握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
把握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干基础知识,尤其是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活动、文化运动等,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把握深层次的内涵、实质和外延,建立重点知识结构体系,单元知识结构体系,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等,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整合知识的能力,有目的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逻辑思维具有活跃性、严谨性、整体性。增强学生备考复习高效性。
第一个挑战:教师的学科知识必须拓宽。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这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历史教师知识结构的水准将对历史课程改革的成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内容更多也更深。例如必修课《历史Ⅲ》“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两个专题,选修课“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两个模块,这些内容都是全新的,它们都是第一次进入高中历史教材。这些更多更深的内容就需要教师自身学科知识的拓宽。
第二个挑战: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改进。
学科视野宽广,知识要点深邃,这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显著的特点。学科视野宽广铸就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新鲜、饶有趣味、时代感强的长处;知识要点深邃,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解剖典型,获取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改进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方式,如探究式学习,如何践行这些学习理念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质疑是开展探究教学的第一步。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其次,要引导学生合作解疑。开展多彩的讨论是其重要手段,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在开展讨论之前,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主要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
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探究。开展专题性课堂讨论一定要精心选题、周密安排。
为迎接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两个挑战,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初、高中历史内容的衔接。
初、高中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两大方面上。在课程内容上,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破除旧课程繁、难、深、重的知识体系,大量删减知识点,展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而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放在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上,展现出的特点是分量重、内容深。因此从课程内容上看,这轮历史课程改革使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距离拉大了,有所脱节。在呈现方式上,旧课程初、高中都是严格地依照时间顺序从古到今讲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它的弊病在于教学内容重复率高。新课程改革克服了旧课程的弊病,高中历史课程采用模块与专题的方式呈现,但受所规定模块与专题的制约,存在难以反映历史全貌的缺憾。历史是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时间是串联历史的线索。时间的顺序性反映着历史事物的纵向次序或因果关系,注重时间概念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忽视了这一特点,历史就会变成一团难理的乱麻,“新课标”规定的“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课程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初中历史的学习基础关系着高中历史教学的成功与否,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初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与高中历史的链接,防止学生感觉到高中历史知识混乱的现象发生。
第二,备战高考,在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作为指挥棒。
以往的历史教学是一套教材,而现在是一标多本,那么高考怎么考?当然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家所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忽视教学目标的惯性思维,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课标这个核心,并且注意拓宽知识面,关注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三位一体”表现在课程目标上,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
首先,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教与学就是围绕课改精神进行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实践与探索,就是通过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健全的思维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方法内化为学生一生成长的动力的过程。
一、用新的观念统领复习
观念是社会主体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作为复习指导者的教师要更新观念,以全新的观念指导复习工作。
首先,用新的史学观念统领复习内容。统观高中《历史课标》和历史教材三个必修模块,体现了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史学观点。准确把握这些史学观点,既是我们按照新课标教学的前提,也是指导高考复习的基础,因为与这些史学观点相关联的知识均是历史的主干知识点,不但符合高考考查主干知识的命题思路,也体现了关注史学动态的特点。从近两年高考命题情况看,体现和涉及这些方面的试题不少。因此在复习指导时,要以新的史学观点与方法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客观全面地认识、评价古今中外的历史事物与现象。
其次,用新的教学观念贯穿复习过程。这主要从两个方面的转变入手,即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和从“以本为本”到“重整教材”。从我接触的许多教师来看,仍习惯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进行复习教学,这样做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形成,也难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要特征的高考改革。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输入推进,高考命题体现了不拘泥于教材内的知识、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不拘泥于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的思想,“以本为本”的思想不能适应当前的高考形势,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敢于、善于重整教材,使其适合高考的需要。
再次,用实事求是的观念指导复习。主要是要把握考情和学情,按“需”施教。就是要根据高考要求的知识范围、能力要求和学生的现状,重整教材,安排复习内容,在复习中一定要特别考虑学生情况,不顾学生实际,只从《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出发,肯定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用有效的策略指导复习
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采取正确的策略才能事半功倍。作者依据多年的高考指导经验和高三历史新课程教的要求与特点,总结了几条针对性的高考复习策略,以期达到复习效益最大化。
首先,对教科书要有效取舍。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一标多本,异本教材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体现新课标对史实的要求,诠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史学内涵。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要认真研读几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分析其异同,把握其内涵,这样才能正确地对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取舍和准确地把握。这里我们反对将不同版本教材的知识和新旧课程知识进行简单叠加,这样只能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没有任何益处。
其次,掌握知识与能力的难易度。认真细致地研读有关文本中对于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把握对知识与能力要求的难度与深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一般而言,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常采用“知道”、“了解”、“列举”、“例举”、“概述”、“归纳”、“理解”、“认识”、“分析”和“评价”等行为动词,来标示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要求。因此,我们建议高考复习指导者必须要认真领会这些行为动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知识难度的界定,根据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深度的不同要求安排相应的复习策略和复习内容设置,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有针对性的指导,有效掌控复习过程中的难易度。
再次,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高三复习的时间安排要结合具体的校情和学情等因素,制定适合本校学生的复习时间表。从学生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高这个具有规律性复习的过程来看,长期以来采取的三轮复习的策略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三、用科学的方法实施复习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在我们实施历史高考复习时,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采用恰当的策略,更要寻求有效的方法。
首先,通史复习是基础。以时间为序,重在梳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将学生零散的、孤立的知识点用历史发展的时间主线串接起来,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逐渐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网络。
其次,专题复习是重点。通史复习之后,就要转向专题复习,这时要把重心由梳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转到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思考问题,训练学生对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寻找所需要的、有效的方法和技能;训练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对通史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掌握有关专题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阐述其因果关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重组能力。
再次,热点复习是提高。复习时必须关注热点问题,高考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南针。每年高考都有一定的调整,复习时必须深入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明确高考的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方面的具体说明和要求,把握住高考专家的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命题思想,从而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时代性、高效率。考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有一个显著特征,往往与社会热点紧密结合,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选择当前热点问题作为试题背景材料,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对热点进行整理、分析,尽可能地做到全面、细致,而且要以试题的形式加以训练与巩固。
1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的提出
高中历史教学既要为学生服务,提升学生历史知识、能力、思维和素养,树立正面的价值观,体现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又要为学生负责,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为实现学生的梦想提供动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要非常慎重,先进的教学理念要与实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历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1.1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高中历史校本研究
一般意义的高中历史校本研究是指结合地方历史和学校沿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通过开发校本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开设校本课堂等手段,增强当地历史知识的教育,提升学生对本地历史的了解,让学生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历史研究的方法,体验历史研究的科学、严谨和乐趣。这种校本研究在理念上是先进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高中历史本身地位低、课时少、教学任务重,同时,教学成绩的压力是任何一线历史教师无法绕过的话题,因此,在高中开展一般意义的历史校本研究显得有点奢侈,在实践中很难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
基于高中历史教学既要提升学生素质又要提高学生成绩的现实,我们提出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校本探究”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中心,而不以地方历史和学校沿革为基础。因此,这时的校本教材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对高中历史教材和练习等进行二次开发,编订出适合本校学生的高中历史校本教材,实现在有限的高中历史课中提升学生历史素养和历史成绩的教学目标。
1.2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不同于普通意义的探究式教学
普通意义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探究式教学是基于现成的教材进行的,而我们所说的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是基于历史教师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开发的高中历史校本教材进行的。正是二者的基础不同,决定了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要把工作提前到校本教材的开发上,校本教材的开发质量直接影响校本探究教学。我们的校本教材开发具有多样性,基本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三维目标、背景知识、学案导学、教学内容、知识结构、课堂练习、课后思考、生成性问题等,涵盖历史学习的全过程。“校本探究”教学策略具有开放性,学生的课前学习和课堂展示也是校本教材不可分割的部分。
1.3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具有浓厚的个性化教学特征
教学方法各有千秋,教无定法,没有一种方法是放之四海皆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学校的生源、传统、文化不同,教师的特点不同,不同时代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不同,不同时代的学生思想不同,决定了历史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要有个性。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正是强调历史教学要与校情、学情相结合,要体现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策略。
2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
基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提高学生历史成绩的双重目标,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从一开始就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中心,涵盖高中历史教学全过程,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2.1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力求适合校情,提高效率
高中历史课时少、容量大、理论强、跨度大,加上学生对历史学科长期以来的认识,以及各科作业的挤压(以每天五科,每科30分钟作业量计算,一天至少需两个半小时才能完成作业),导致高中历史预习少,复习少,上课临时应付多的现象普遍存在。怎样让高中学生喜欢历史?投入适当的时间学习历史?这实际上是高中历史教师最大的魅力所在。要让学生投入历史学习,编订出适合本校学生、让学生喜欢、高效实用的高中历史校本教材是基本前提。几年来,我们在开发高中历史校本教材坚持以下几点:
2.1.1 按需开发,分类修订
我校的生源情况不同于一般的高中学校,我校有成绩较好的宏志生、有占半壁江山的美术生、有学习中等的普通生。每年多达300多人的美术生使我校成为福建省知名的美术特色教育校,美术生校本教材的修订首当其冲,从2010年开始,我们就开始修订美术生高考文化集训历史校本讲义。美术生高三上学期基本在进行美术专业集训和考试,下学期3月份开始才开始文化集训,只有三个月时间,要完成高考历史复习。根据现实情况,我们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主修订了高考复习历史校本讲义,将三本必修和一本选修压缩成一本讲义,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化繁为简,深受学生的喜欢,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近几年,在学校的大力推动下,美术生校本教材的开发已经逐渐走向成就,从高一、高二到高三复习形成有一整套历史校本教材。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我们针对性的实用性的校本教材,例如,针对高一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和学习存在较大的不适应,加上现在多媒体手段的大量使用,越来越多的课堂教学不重视板书设计,为了节约学生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专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板书,并将历史课堂板书设计整理成册,成为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困难,受到学生的好评。
2.1.2 突出主干,构建体系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校本教材,我们的校本教材是立足于课程标准,围绕历史教学进行,并不是开发地方史。为了更好地提高校本教材的精确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我们的历史校本教材以最简练的文字,最完整的知识体系为目标进行编写。一般情况下将历史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或内容、影响)直接呈现给学生,以主干知识为主。同时,为了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要科学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以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为例:
表1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具体内容略)
2.2 “校本探究”课堂教学大胆改革,力求突破
在信息化时代,历史知识大都在网络上可以查阅和学习,高中学生的疑问在网络上大都能找到答案,因此,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当前,我们很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因为容量大,任务重,教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同时,又由于高中历史教师大都有高三教学经验,常常会以高考的标准人为提高对学生的要求,注重理论分析,挖掘知识深度,导致高中历史课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积极不高,被动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提高高中历史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校本探究”教学策略主要理念,经过几年“校本探究”课堂教学的摸索,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
2.2.1 巧设校本预习,激发学生探究
高中历史教师往往不如初中历史教师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特别在预习环节,常常用完成知识结构的填空或抽象的历史思考题来作为学生预习作业。真正让学生能对历史知识有探究的愿望,如何布置预习是前提条件。在信息化的今天,在学生功利思想严重的时代,巧妙设计校本预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预习的问题。二是预习的人。
预习作业要体现校本探究,大胆突破,力求新意,调动学生积极性。根据多年布置预习作业的效果看,通常的预习学案虽然知识结构完整,思考问题有深度,老师比较喜欢采用,但实际是知识填空大都是课本内容的再现,加上学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去解决上课老师还要重复一遍的知识,而思考题的难度较大且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预习作业往往形同虚设。既然学生实际预习效果形同虚设,不如大胆改革,预习作业不求全求深,要体现校本特色和探究性,历史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究性问题。如荷兰为什么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什么是“荷兰病”?从“荷兰病”看荷兰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班级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如美术生的作业就要突出基础和有趣,宏志班的作业可以提高深度,校本预习作业就是探索适合本校本班学生的预习策略。
2.2.2 深化课堂改革,师生同台探究
校本探究教学课堂一半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授课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课堂是检验预习效果的主要环节,布置的校本探究预习题要在课堂上解决。预习对象的指向性决定了预习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预习一般都是面向全班同学,但很难检验预习效果,学生是否真正进行预习成为一个难题。我校正在推行的“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先学”成为“校本探究”教学策略实施的前提。检查预习效果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上台来分享探究的问题,一般课堂提问采取学生主动回答的办法表面上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但实施到最后往往成为几个同学的表演,这是中国高中学生的思维决定的。因些,教师要采取多种办法来检验预习效果,如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历史学习小组,按照历史成绩分组,以50位同学分成10组为例,按历史成绩名次每10名中抽一位学生组成,每组五人,保证每组的历史成绩基本均衡。历史学习小组之间要形成竞争机制,预习、课堂、作业、成绩等历史学习的全过程均要列入评比。为避免课堂成为少数同学的专利,选择那些同学上讲台就考验教师智慧,教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办法,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上台,主要的原则是指定与抽签相结合,奖罚分明。假设10个预习问题,每组解决1个问题,每组五位同学选一位在课堂上发言,这时教师就要随机抽取与事先指定相结合,灵活运用,每次发言都要记名(组长记名),保证五位同学都有发言(并非每节课,而是指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现的全面性和指向性相结合,更有效检验预习效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网络科技的以达,高中学生完全有能力获取历史知识,解决一些历史问题,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多学生都能在课堂上用课件等形式展现历史知识,也能提出一些很有见地的想法和有趣的问题,历史课堂不在是沉闷的教师讲授,成为师生同台探究的舞台,教师讲的精,学生学的活,彰显了教师魅力,突出了学生主体,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竞争机制的建立,让“校本探究”教学策略充满活力。
3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的反思
严格地说,“校本探究”应该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方法。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应该是覆盖历史学习的全过程,只有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教学评价、课外探究性活动等全方位的历史学习过程中都贯彻“校本探究”策略,才能真正探索出最适合的历史教学策略。在开展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的课题实践中,我们梳理出一些感悟和反思。
3.1 突出校本,引领探究
最合适的教学策略才是最好的,校情、学情、师情的不同决定了教学策略的不同,校本是关键,探究是途径。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高中历史教学 问题情境
启蒙思想家卡尔・波普的“科学始于问题”理论认为:科学的发现就是寻找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孔子在《论语・述而》中也说过:“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诚然,问题能促使一个人去发现、探索、研究,有了问题,学生才能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究,才可能产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恰当运用“问题教学法”也是与新课改理念倡导的探究式学习相符合的。
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巧妙性,让学生在寻找、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培养解题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切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要科学地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部分在于问题情境,也就是在什么情境下设计怎样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好奇是学生求知的先导,是保证学生探究世界最积极的动力。因此,教师设计的历史问题要尽可能地新颖、灵活,使学生感兴趣。只有打破学生头脑中固化的认知习惯,才能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才能冲破思维的定式。以下是笔者常用的几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搜集各种史料来创设问题情境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设计出最合适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必修1专题二第1课讲到“列强入侵”时可运用章炳麟的一副对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 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然后提出问题:“五十、六十、七十”分别指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副对联反映了什么?进而组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最后做出如下总结:这副对联反映了慈禧太后的一生,也反映了以她为首的晚清政府的妥协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几次重要的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充分体现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2.根据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设计问题情境
我国保留了很多的文学遗产,许多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如讲到必修1专题三第3课“”时,可借用的诗词:“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然后提出问题:“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诗中提到了哪些具体事件?该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等等。”
3.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矛盾从而创造问题情境
在选修1中讲到“日本明治维新”时,可提出如下问题:“19世纪后半叶,中、日两国各自面临着怎样的危机?两国又是如何拯救危机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结果?”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中日在19世纪下半期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4.联系现实,让学生充分想象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然而许多历史知识又与当今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笔者在上课时,尽量将教材中的历史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如在讲授必修2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过程中,笔者将此专题设计为活动课,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从衣、食、住、行、社会风俗等角度调查近现代福州生活的变迁,在课上创设一个探究问题情境:“大家能否设计出未来的生活。”此问题一出,学生探究热情高涨,纷纷大胆地想象未来可能出现的设施:立体公共交通、空中公交车、数字化的生活、机器人服务,等等。
二、要指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努力营造“质疑”的氛围
为了使“问题教学法”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笔者认为教学的着力点应该更多地放到怎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上来。教师能否做到这一点,核心在于怎样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质疑”。南宋著名教育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掌握是从质疑到解疑再到释疑的过程。但关键在于,学生在学习中质疑、发现问题的技能,不可能是先天具备的,也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只能依靠教师来逐步培养。
1.在无疑处设疑
有些历史知识看似无疑,实际上却蕴含着有待开发的智力因素。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其中的隐性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疑问。如讲授必修2专题一的农业发展相关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元朝的运河与隋朝运河进行比较的问题,让学生发现这两个朝代水运的差异:隋朝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而元朝则缩短了航程,有利于南粮北调,这说明到了元朝,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了。
2.在教材的衔接处设疑
高中历史教材以专题为单位,每一个专题的课、节之间都存在着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不揭示这种联系,学生的知识结构就可能会支离破碎,影响知识的迁移和系统知识结构的形成。教师在教材的衔接处设疑,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如讲到必修2专题三“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的“国有企业改革”时,可提问:当在中国各地农村推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之时,面临着严重经济困难的国民经济支柱――城市国有企业――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呢?这样提问,前后衔接显得非常连贯,学生的思维也可保持较强的延续性。
3.设置障碍,启发学生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可通过设置障碍,提出问题。学生即使不能及时给出答案,但通过思考也可使其有所发现与感悟。如在讲授“”一课时,可作如下提问:如何理解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以谭嗣同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用他们的鲜血唤醒了国人,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为什么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能成功,而“”最终失败了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地发散、求异,这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在讨论、分析、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使知识系统化,最终达到释疑的目的
这是“问题教学法”的最终环节,而这一环节是建立在前面几个过程恰当而又充分运用问题的基础之上,学生对问题的恍然大悟和对历史知识的消化吸收过程就是释疑的过程。通过一次次释疑,学生的知识积累会逐步实现,从而完善知识体系。
一、问题与困惑
1.备考复习的方式。第一轮复习时,是按模块进行的,但在复习中老师感觉费力,学生掌握得不理想,不利于高三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对学生历史成绩的迅速提高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必须进行调整,打破模块结构,按专题方式进行整合。例如,将必修1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选修1的商鞅变法整合为一个板块;必修1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与选修1梭伦改革整合为一个板块。结果发现,事功参半。
2.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是一个必须正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还很模糊,还不深入甚至不正确。单凭几次短期的培训难以彻底转变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理念和习惯。第二,新课程对老师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有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如何科学地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本身就是一个涉及师生双方面素质的难题,要求老师有很高的教学艺术。引导得不好,不仅技能难以锻炼,过程与方法难以正确形成,甚至连基本的知识也难以掌握。
3.考试与新课标理念如何紧密结合。新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学习兴趣和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等,学生活跃,积极主动,但不能静下心扎实训练,训练成效不高,所以,新课程应与“应试教育”的长处有效结合。如何把考试与新课标理念紧密结合,体现考试目标的多元性,是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4.如何把握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化。由以往重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化,让教师感到难以把握,不知应怎么把握,把握到什么程度心里没底,不知如何做到关注全体又关注差异,如何让70多人都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如何在这样的大班中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课堂活起来,怎么才能做到活而不乱,收放有度,至今仍困扰着教师。
5.以专题方式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而学生的历史基础普遍较差,这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困难。
6.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要掌握大量的史料,必须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负担比较重,时间很有限。
7.把握高考试题与课标内容的差距。老师在衔接上很难把握“度”。
二、措施与对策
新课程、新教材、新考试模式需要新观念,历史教师如何面对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明确新的教学思想,寻找符合高考模式的新方法和新视觉,以利于备考?其实,复习教学的策略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看它的效率和质量如何。我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突破。
1.指导思想。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落脚点,以增强复习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着眼点,认真搞好高三历史学科的复习教学工作。
2.复习方式和要求。高三历史复习可实行三轮复习:一轮按章节(基础知识系统复习),二轮归专题(专题知识复习),三轮搞强化训练(强化练习训练)。实践证明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第一轮复习按章节并单元的形式进行。重点是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历史,要“死”去“活”来。复习要细致、全面、深浅适度。备课既避免炒冷饭,又有新意;既抓实抓牢基础知识,又伸缩有度、讲练结合。复习进度基本按章节安排课时。第二轮是专题复习。专题复习是完全打破教科书原有知识体系而进行的归类复习,重组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把中外历史知识条块化、专题化。专题复习要特别注意揭示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各专题之间历史事件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形成纵横相连、脉络清晰的立体之树。
3.科学备考。
一是扎扎实实做好历史教材基础知识的复习,真正做到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这一方面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本身就是很重要的能力,是解答好试题的基本保证。这里我所说的基础知识并不是简单的背诵,而是经过了充分的系统化和整合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迁移知识。①依据《考试大纲》、《教学大纲》、教材等确定基础知识点,根据教材章节顺序梳理、掌握。②坚持单元总结和过关训练的复习方法,使已掌握的知识得到及时强化,模糊的知识得以明确,遗漏的知识得到补偿。③实行单元内的小专题式复习方法,提高应对高考的针对性。④实行模块化专题复习。根据考情(近几年高考试题)、《考试大纲》、《教学大纲》、学情、时事等方面的情况,确定若干个主干知识专题,据此归纳系统相关知识,再辅以专题练习,这样掌握的知识更有利于高考发挥。⑤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要着重掌握好中外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等等。⑥在掌握知识时,要加强理解记忆,多进行尝试回忆,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益。⑦重讲、练、改评的有机结合。但讲是不够的,讲还要少讲,要精讲,讲清重点、难点、疑点、易混点就行了。要以引导学生学会“会学”为主旨,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二是建立、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强系统、归纳和综合。要建立起运用知识的思维运行机制,进行知识的整合,概括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认识重要历史阶段的本质性的特征,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系,使知识之间的联系渠道畅通,为知识的迁移和活用奠定基础。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组成体系,了解学科知识的层次、脉络,知道各局部知识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掌握各重点内容的知识结构,即组成要素和相互联系。根据复习阶段,可分别建立章节知识结构体系、单元知识结构体系、单元内专题知识结构体系、模块式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热点问题知识结构体系等。有了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就会打破教材中的章节界限,使知识的综合成为可能。
三是加强热点、焦点问题与历史知识的联系。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由近几年文综考试命题的特点决定的,特别是2013年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更凸显了这一点。
在这种小组合作式主动学习的课堂里,我始终遵循以下原则:凡是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知识点,无论是重点还是次重点,都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己梳理解决,教师不再一一重复,只把重点或学生可能会忽视的地方提一下,提醒学生注意即可;凡是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和提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提示下,在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回答,必要时教师做总结。
从课堂情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时多数学生都会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相比以前明显活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了。有少数学生消极怠工,坐等小组其他成员探讨出结果。如,在处理戊戌的“失败过程”这一知识点时,我让各小组阅读书上的相关内容,然后通过合作学习,把失败的过程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整理出来。随后我让学生甲回答一道相关的基础题时,他还是回答错了,很明显,他并没有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整理的过程。再比如,我让小组讨论:通过本课及之前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一系列改革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改革的成败跟哪些因素有关?一阵热烈的讨论过后,每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结论。但是,当我让学生乙和丙说出他们所在小组的讨论结果时,他们竟然一脸茫然,一无所知,可见这两位学生也没有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没有参与小组合作式学习。
课后,我和同事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反思。我们认为,这种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学生有较高的自觉性,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动”起来。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积极思考,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才会得到较大的提高,这种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才能充分展现其独特的教学魅力和教学效果。否则,部分学生将会被边缘化,很难提高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甚至会越来越差,两极分化的现象就出现了。
因此,必须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防止出现借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趁机偷懒、“吃大锅饭”的现象,否则这种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就不能算是成功的。为此,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努力,以弥补面对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的不足:
1.加强学生对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的认识。让学生明白这种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的优点,让学生坚信这种模式非常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如果不积极融入这种学习模式,自己将被边缘化,与他人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2.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可以采取打分等评价方式,对积极参与讨论,尤其是积极代表本小组发言的学生酌情加分,对不积极参与讨论、“吃大锅饭”的学生酌情扣分,并与学生的历史学科评价挂钩,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3.不拘泥于小组合作,可以辅之以其他手段。比如,对于某些问题,不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单独思考,单独解决,写出答案,当堂上交。也可以适时单独对某一个学生发问,尤其是对那些不积极参与讨论的、自觉性差的学生,这样既可以防止因教学手段单一而带来的疲劳感,也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 记忆 多媒体教学 干扰 情感互动
历史学科是典型的“背多分”学科,新课改下的历史不单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更侧重历史思维能力。那么,知识记忆对于历史学科来说还是否重要呢?笔者曾在某辅导机构进行过中高考历史学科的补习工作,从中发现很多来补习历史的学生,对于老师课上讲的历史故事记忆非常清晰,所学的解题套路、分析方法大致了解,分数不高的原因依旧在于不愿意记忆知识点。显然,若因为注重培养能力而忽视夯实基础知识,是不利于学生历史学习的。《高考考试说明・历史》第一条要求:“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第二条要求: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这里的“再认、再现”其实就是指记忆的运用。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1]。脱离历史基础知识而去谈历史思维能力,是舍本逐末,无异于建立空中楼阁。
作为副课的历史学科注定不能占用学生太多的课后时间进行巩固,因此课上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记忆共有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和回忆。历史教师可以依靠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前两环节帮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完成对知识的记忆。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多媒体教学“代表着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式,因而被认为是人类教育史上继文字出现、学校创立、活字印刷之后的第四次革命”[2],其被运用在各科教学中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于历史学科而言,这种教学手段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历史知识具有不可复现性,学生始终只能间接获取,多媒体教学却可以利用其声光等效果,尽可能“还原、再现”历史,因此许多历史教师在备课时都力求完善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充分的视听觉享受。可惜的是,历史教师尽心准备的一些课件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获得很好效果,甚至不如单纯使用板书。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从记忆规律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多媒体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问题。
一、龙头凤尾,画龙点睛――注重导入和总结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完整的历史课,不可缺少的就是导入环节,它是一堂课的“第一印象”。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的首因效应,指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3]。从记忆角度来说,在首因效应下,放置在最前方的记忆材料最容易记住,如背课文第一句背的最熟,因此应充分利用好导入的五至十分钟。如讲述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纪念馆的相关图片和资料,重点突出“12月13日”、“30万遇害者”等重要信息,在导入中完成记忆工作。有些教师力求课件的新颖和课堂气氛的活跃,将一些不经考证的材料作为导入,如讲清朝历史时,引入当红影视剧材料,这些材料占用了学生的记忆容量和兴趣点,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导入,而忽视课堂总结,未免“虎头蛇尾”。我国著名记忆专家王维认为“人的记忆潜力虽然很大,但是见什么记什么、有多少记多少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目,一些教师希望传授尽可能多的知识给学生,但最终由于时间的限制,草草收尾,学生上了一节看似热闹充实的课,却无法形成知识体系。课堂总结的作用其实就在于减轻学生记忆负担。如高中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涉及经济结构变动的四大表现,四大表现的概况、影响及相互关系错综复杂,理论性颇强。若在授课末尾将预先设计好的一个图示课件展示出来,作为课堂总结的“点睛之作”,就能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明朗化,无形中建立一条记忆链条。
二、专心致志,锦上添花――注重课堂干扰的排除
美国心理学家洛夫斯基说:“一个人为提高其记忆力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也许是学会如何集中注意力。”艾宾洛斯在其干扰说中提到,干扰包括两种,一种为“前摄抑制”,即先前学习的东西对后面学习产生的抑制干扰,一种为“后摄抑制”,即后面学习的东西对于之前记忆的东西产生的影响。人们的瞬时记忆、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的消退,长时记忆的遗忘,则是由于干扰[4]。因此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把需要记忆的信息在课前与课后多次强调,因为学生在这两个时间段所受的抑制干扰最少。目前多媒体课件一个比较常见的误区就是过于追求华丽,造成臃肿。心理学有关“注意焦点”的理论说明,注意焦点保存着一些可以快速提取的记忆内容的表征,当前加工任务可以直接存取这些记忆内容[5],注意焦点一般不会超过四个,也就是说,如果给予过多的信息,学生反而无法集中注意,无法获得之后再次识记信息的“提取码”。如一些教师喜欢在课件上做动态背景,这就严重干扰了学生注意力。
忘记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6]本质特征,是无法发挥其应有效果的重要原因。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作用是对材料的补充或精加工。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知识的建立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而由于历史的不可再现,很多事情的因果和影响都无法让学生直接理解,从而阻碍了其对知识的识记。如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课中,关于“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列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一知识点,仅凭教材上数行文字,学生很难理解,更无法形成清晰的印象。这时就要依靠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国同盟”的关系图,教师予以讲解,从而捋清事件脉络。
三、将心注入,寓教于乐――注重情感互动和兴趣培养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一个关于知识保持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各种器官记忆的保持率是:单靠阅读,能保持记忆10%;只靠听觉,记忆20%;仅靠视觉,记忆30%;视觉和听觉同时运用,记忆50%;如果听、读、看、说、写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其记忆保持率可以达到90%[7]。由此可见,调动多种感官才能加强记忆。多媒体教学可以汇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教学素材于一体。但是多媒体这样的特点也使一些教师在制作和使用时忽略了感觉适应和疲劳的机制。感觉适应是指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后,如果刺激强度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后,感觉会逐渐变弱。感觉适应与感觉的疲劳密切相关。长时间单调刺激、主体对刺激不感兴趣、情绪不高,以及主体的生理、心理状态不佳等都容易引起感觉的疲劳,使感觉变弱[8]。在教学中如果授课形式持续单调不变、内容相似,学生就由于疲劳对授课内容的感受变弱。因此,教师需经常变换教授形式,不能因为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机械地不断放置图片、影像资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由此可见调动学生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因为“一般来说,人们往往会对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具有情绪作用的事物,印象深刻遗忘较慢,而反之则遗忘较快。也就是说,心情好的时候,识记效率高,而心情不好时,则效率低”[9]。要使教学内容变得深刻,就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激发兴趣和情感。如学习高中必修一《》一课的“”子目时,可以要求学生从网上查找的背景材料,在课堂上播放“四渡赤水”的片断,接着展示越草地、翻雪山、飞夺泸定桥的图片,最后播放《组歌》。此时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在受到刺激,并且在冲击情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的艰难。此时提出两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描述路线;说说“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学生自然而然发表看法:不畏困难,不怕牺牲,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等。之后若回答“什么是精神”这类问题,学生对于知识的提取就不再是对于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由情感凝练出的表达。
当然,由于每课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应因地制宜地调整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总之,记忆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石,历史教学中,我们应科学地按照记忆规律,在教学中安排教学环节,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历史课堂时间,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治良.漫谈人类记忆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1,(1):249.
[2]刘宝军.历史多媒体教学模式构建问题述论[J].教法研究,2013,(9):149.
[3]时蓉华,主编.社会心理学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57.
[4]吉淑芳.关于前摄抑制和倒射抑制的实验探析[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报,2007,(2).
[5]刘荣,郭春彦,刘聪慧.前摄干扰对工作记忆的作用――大脑如何解决前摄干扰?[J].心理科学进程,2013,(1):49.
[6]郭惠玲,张南,刘宇航.多媒体教学误区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9):94.
[7]陆楠.探索记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3):61.
>>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选修课中的实践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化学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 论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选修课教学中的探索 “超市”教学法在乒乓球选修课中的应用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法在大学篮球选修课中的运用研究 排球分层教学法在中学生选修课中的实验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任务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 探讨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现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尝试 中职数学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数学中的运用初探 乡土教学在高校选修课中的实践 游戏教学法在我校足球选修课教学中的实验与研究 “念动教学法”在普通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初探综合教学法在初中乒乓球选修课中的应用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数学选修课中的尝试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数学选修课中的尝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项目教学法作为课程改革的一种新方法,在职教领域逐渐凸显优势。笔者在本校的数学选修课程中,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素材、以典型案例为载体,来实施项目教学法。这种尝试收到了初步成效,学生通过自己所获得的“成果”增强了自信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数学选修课教学模式数学素材 最近几年来,在职业教育这一领域,“项目教学”、“项目课程”的提法不绝于耳。同时,职业教育的一些专业课的教学中也逐渐兴起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一、项目教学法的涵义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宜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是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一般认为,项目教学法就是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完成教学任务。
从2003年开始,项目教学法在职教领域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教法体系。针对我们学校的教学实践,我们理解为: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基本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因此,项目教学法比较适宜实践性较强的,理论知识点相对集中的课程,像计算机应用操作类、机械加工、电子技术、烹饪、服装设计等等。二、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项目教学法作为课程改革的一种新方法,应该说,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但是,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并不是对立的,它们的关系应该是有机结合,相互补充。传统教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项目教学是让学生运用从传统教学中学来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强化记忆并牢固掌握,同时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项目教学和传统教学的良好结合可以提供完整的学习机会。项目教学的结果是学生们不仅学会某种技巧而且掌握好何时、何地、如何使用它,还要学会灵活地使用它并能举一反三,同时了解此技巧对自己的作用和意义。
因此项目教学法能消除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的沟壑,无论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是将来适应工作都有大有裨益。三、项目教学法在数学选修课中的实施过程
由于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学生必须面向社会的岗位需求。只有通过参与,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的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项目教学法就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学会将知识与技能转换为直接生产力或是符合社会需求的思维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法,能让学生自始自终都处于一个主导地位,他们需要尽早地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做法负责
(一)我校数学选修课程为项目教学法提供了契机。
我校校本课程内容丰富多彩,经过几个学期的开发和实践,许多校本课程有了完备的教材和计划,开始让学生作为课外选修课来选修,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提高更多的机会来增长课本之外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素养有很好的作用,数学选修课也应运而生。
我校数学选修课程正好为项目教学法提供了契机。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选修这门课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点是对数学有较浓厚的兴趣,学生能真正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是有效教学法的前提;其次,选修课一般安排两节连堂课,这为项目教学法的开展提供了时间保证,学生正好有足够的时间参与探究思考,弥补了平时一节课40分钟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另外,来自不同班级和不同专业,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组织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训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项目活动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因此,我们认为,在数学选修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是比较可行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了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二)精心选择合适的数学素材是有效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保证。
作为选修课程,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进行探究、讨论,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学生作为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他们会因为兴趣爱好,或是心理因素而积极地投入进来,因此,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素材、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能使工作任务典型化具体化,以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和感性认识,并通过所获得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中,笔者选择了学生最关注的热点话题——春游的问题:假如我们去温州动物园,如何安排这次春游,使得总费用最低。 (三)数学选修课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主要步骤。
项目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活动的开始、活动的展开、活动的结束,每一阶段的活动都要由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制定。
第一阶段:活动的开始。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项目”的题目,以便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他们对此项目已有的知识。学生在讲述他们的经验和表达他们对已知概念理解的同时,对此项目的兴趣不断增加,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设计自己的活动,老师启发和帮助学生设计项目活动中要调查和解决的问题。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网站、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资料,收集数据。如包车可以选择哪种方式,费用如何;动物园的门票多少,是否有团购价,学生票是否有优惠;活动时间估计多长等等。老师为学生进行调查提供各种建议。
第二阶段:活动的展开。这是核心步骤,老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对各自的工作进行讨论并相互提供建议和帮助。我们把这一阶段集中在课堂上进行。
在此阶段,我们分成几个环节:1.分组。
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小组划分,每一小组由6~8名(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动)学生组成,设置一名组长,小组成员在选择时更多地考虑能力的互补,这样才能体现项日小组的真正价值。小组内部及外部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当组长无法组织小组成员完成指定的项目时,小组成员有权撤换组长,而当另一小组无法解决问题甚至于无法很好地协作时,其他小组有资格收购该小组,以扩充本组实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协作、组织及领导能力,让学生更早地体会社会的残酷。2.讨论。
每个小组根据问题的实质结合小组的自身水平,草拟方案,之后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模拟解说,在听取各小组解说后,老师提出针对性问题,此时做得好的小组可得到赞赏,当然,鼓励表现不佳的小组也是必要的,学生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而老师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这正是考验老师的好时机。获得肯定的小组会很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而对于做不到位的小组,则会吸取教训,努力做得更好。3.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