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部智慧教育范文

教育部智慧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部智慧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部智慧教育

第1篇:教育部智慧教育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地位和作用;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191-02

当今,科技已达到史无前例的进步,进而使经济有了大步伐的提升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产业界的重视。职业教育为高度发展中的中国输送了大批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与日俱增,社会重视程度逐步提升。然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比起来,还是存着一定的差距,当务之急,是要找到一条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存能力的道路,以此提高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用以促进我国社会迅速发展。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职业教育的改革,这也是摆在中国新形势下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调查

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职业教育都已越来越被重视,投入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二战后期,德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都曾非常注重职业教育的发展,甚至有不少学者认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德国二战后经济崛起的秘密武器。从世界上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上看,都有一个对职业教育重视和加大投资的过程。

以浙江省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中等职业教育为本地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04年全省共有161所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中国家级重点60所,重点职业学校占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达36%,基本实现到2005年“每个县(市)集中力量办好1~2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常态化工作,基本达到与普通教育的同步发展。浙江省职业教育鼓励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组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为龙头,以加强示范专业建设为导向,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同时,政府坚持加大软硬件投入,鼓励资源重组,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再有,浙江省省政府高度关注职业教育招生计划,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连续四年中等教育普职招生比基本保持在1∶1的水平。2004年,全省职业学校共招生29.35万人,普职招生比为1∶0.99,校生均规模1500人,在校生3000人以上的学校有40余所,充分形成职业教育的重点和稳步发展。现今的社会发展已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社会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但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却存在着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二、目前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现象

有中国老工业基地之称的东北地区曾经是“技术工人的摇篮”,却出现了技工荒,应用型技能人才极度匮乏,出现了高级技工奇缺的现象。同样的,浙江省在2003年也面临着“技工荒”的尴尬局面。在浙江省的人才市场中,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发愁找不到用人单位,同时,用人单位也在发愁找不到具有职业技能资格的人才。而有工作经验的高级技工和复合技能人才更是难以寻觅,一些企业即使打出年薪十几万的高价也无法聘请到所需的高级技术工人。纵观我国一南一北距离很远的两个地域,也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如今却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技术荒。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确实与社会发展存在着许多不平衡现象。

1.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脱离。为了缓解当前的矛盾局面,各地随之出台了一系列的职业培训、劳动力转移等相关政策,但由于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规划,效果甚微。一些职业学校也缺乏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规划,不从实际出发,未对专业做全面的考察和研究,随意设置,目前校内外已有的培训和实习基地,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更阻碍了职业学校的发展。再有,目前大多数的职业学校由于受到设备、师资等软硬件条件的制约,无法达到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内容雷同和空白点多的情形同时存在,造成毕业学生进入社会不能很快上手,无法做到与社会的无缝对接,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脱离,从而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

2.职业教育质量不高。由于受到轻视职业教育的社会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着吸引力不强、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职业教育合格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结构和质量与社会需求脱节、农村职业教育薄弱、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从而造成职业教育质量不高、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专业技术不过关、企业不放心等恶性循环的两难局面。

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改革前景

若要使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配合,有必要改革我国现阶段的一些陈旧观念和现状,将职业教育真正与社会发展相融合,从而达到无缝衔接,相辅相成。

1.设置专业要以劳动力市场和产业政策导向为依据。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势要配合可持续的社会发展需求,发达国家的实现形式虽然各异,但发展思想基本一致,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通过政府立法的方式将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来满足国民对自身发展潜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二是各职业教育机构通过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与预测来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三是运用灵活的职业教育政策实施保证职业教育机会的公平。德国的“职业资格早期监测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很多欧盟国家都纷纷效仿,其中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在职业资格的监测过程中加强企业的全程参与。预测的内容不仅包括未来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以及其对职业的要求和影响,还包括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竞争和全球经济趋势对经济发展及职业教育的影响,从而为职业资格标准的确定和课程开发提供实时、可靠的信息和数据,从而达到同步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再有,美国在创业教育方面也做到领先,在2002年全球创业观察(GME)的37个国家和地区中,美国的全员创业活动指数(TEA)高居发达国家之首,就是将创业教育融于整个教育体系,全体受教育者都可参与创业教育。另外,以每个学生的自身发展为目标,依据市场需求,让学生认知自己的明确目标,选取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素质。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只有符合了本国或地区的产业需求才能为经济建设服务,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受企业欢迎的技能人才,从而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反之,所设置的专业与本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即使学校办得再好,质量再高,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将无用武之地,造成人才过剩、积压或没有出路。

2.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之间的差异,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上看,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增长依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赖于职业教育,反过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又依赖于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从分配比例上,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教育投资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初等教育投资不足甚至缺失,然而高等教育却投资过大。从比例上看,中等职业教育的投资比例低于高中阶段教育,同样的,高等职业教育也与同层次的本科教育表现偏低。一部分职业教育学校的经费甚至举步维艰,学费作为主要的经费来源,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投资严重短缺,教学质量无法提升,办学效果无法体现,学校招生下滑,如此恶性循环,使得本来有着广阔就业前景的办学形式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更不用说中等职业教育了。职教一直以来被一些人看做“收底学校”,政府认为经费的投入不是很有必要,因此只有甚少的资金投入甚至几乎没有投入。不合理的投资结构与分配方式,产生出了不合理的人才结构,技能型人才短缺,研究型人员偏多,造成技工荒的同时又有大学生过剩、就业难的两个极端。社会出现了高薪聘请高级技工,而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这些高学历的人才很难就业的怪现象,势必会阻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希望政府要一碗水端平,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对待,甚至向职业教育的投资倾斜,才能构建合理的人才结构,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同时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的素质,满足全民对教育的需求,形成安宁稳定的社会环境,达到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目的,才能构建出真正的和谐社会。

总之,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社会的安定和谐,经济的提升一部分体现在职业教育上,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的稳步发展,同时也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正视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为职业教育添砖加瓦,为社会进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2篇:教育部智慧教育范文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持续增长,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却趋于下降,这几乎是所有国家面临的问题,现在也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单靠国库来支持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因而必须寻找资金来源。因此,作为高等教育受益者的学生或其家长支付一定的教育成本是完全合理的。然而在这些年实施过程中却造成了教育机会不平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的教育起点不平等、教育过程不平等和教育结果不平等三方面。

1.从教育起点来看。自1989年实行收费制度以来,我国高校的学费呈现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1989年的收费标准是100~300元,1993年普通高校生均缴纳学费610元,到1996年翻了一番,达到1319元,1999年则又翻了一番,达到2796元。扩招后学费又大幅度上涨,2000年比1999年上涨28.2%,2001年达到生均3895元。直到2001、2002年教育部等部委先后两次发文规定高校不得提高学费标准,学费快速上涨的趋势才得到缓解。面对沉重的学费负担,贫困家庭子女在同样的学习成绩面前,可能会因交不起学费而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或者选择收费较低、生活费用较低的学校(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学校、农林地质类学校、非重点学校)和能够减免学费、政府能提供较多经济帮助的专业。这就造成了贫困家庭子女在接受高等教育起点上的不平等。

2.从教育过程来看。一方面,贫困家庭子女在想尽办法跨入校门以后,由于其所选的学校在师资、经费、仪器设备等方面较重点院校处于劣势,处于十分不利地位,这样,使其在享受教育资源的质或量方面与所选重点院校(收费一般较高)的学生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另一方面,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可以不考虑学费、杂费、生活费等经济方面的问题,于是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贫困家庭子女却不得不花费较多的时间用于勤工俭学,筹措经费,因此可能只有较少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甚至在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前者可以凭借自己的经济和精力优势提前选修课程,这些无疑都会影响到贫困家庭子女在参与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3.从教育结果来看。教育起点、教育过程的不平等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平等,因为贫困家庭子女所选的这些学校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大不如那些重点院校和热门专业(这些学校和专业的收费一般较高)的毕业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日趋紧张,一些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甚至会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就使得这些家庭的成员很少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但是,那些重点院校和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却可以轻易地谋到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位。此外,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提前选修了课程,就可提前修完所有的学分,那就可能会比贫困家庭子女早毕业,这样就业机会就会比贫困家庭子女多,可能会找到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工作。这些无疑都会进一步加剧生活前景机会上的不平等。

二、高等教育收费制实施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原因探讨

我们必须对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实施中存在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原因进行理性的分析,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我认为这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的不平等一度是机会不平等的主要根源。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乡二元结构更是凸现,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我国现阶段,农民仍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低于500的占2.16%,低于1500元的占28.31%,低于2500元的占59.4%,低于3500元的占77.64%,低于4500元的占87.08%。如果“三农”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农民的收入无法提高,其他事业的发展都将受到根本性的限制,高等教育也不例外。

2.辅助措施不完善。要确保每个学生不因财力不足而辍学,国家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助学措施,而我国目前的奖、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还难以承担此任。例如,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李文利博士提供的来自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到2001年5月底,全国有53.4万名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16.9万名获贷,获贷率仅为31.6%;到2002年6月底全国累计申请贷款的学生为112.5万,获得贷款的人数累计为35.1万人,获贷比例比2001年略有提高,但依然很低,约为32.1%。这说明,还有大量的贫困学生没有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助学贷款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收费标准平均化。国家没有相应的高等教育收费的支持系统,反映在学费标准上,通常考虑的是一个平均值,对城乡家庭子女收取同等的学费,缺少分层研究。

4.人们认识上的原因。现在人们仍然停留在对过去免费上学的留恋与对缴费上学的抱怨之中,这是因为从高等教育免费到收取高额学费的转变,西方国家经历了战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各方势力之间的反复斗争。而这种转变在我国只用了10年不到的时间,而且几乎没有任何阻力,短时间的巨变带给人们心理上的打击自然也大。

三、对策与建议

本文第一、二部分分别分析了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平等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原因,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1.收费应适合居民承受能力。确立高等教育收费必须以付出费用的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为基础,不应超出居民平均最大承受能力。家庭年收入和可承受能力应是主要依据。

2.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奖、贷、勤、俭、免”几项制度,但奖、勤、俭、免的数量还不充分,在学费上涨时,它们还不足以支持学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在提高收费水平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投资的资本市场,并在奖、勤、俭、免等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以便更有目的地为低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由学费上涨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但是以上几项制度中除“贷”之外的几项都难以成为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经济原因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首选之策。国家助学贷款作为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配套措施,是目前我国学生资助体系中最主要的方式,自1999年伴随高校扩招,学费水平提高而推出,获得很大发展。但近来由于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银行害怕贷款回收困难,恶化经营状况,贷款积极性不高。从目前情况看,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改革:第一,对家庭困难的新生来说,报到的路费、开学的书费、最初几个月的生活费以及独立生活的装备费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若学生能在开学前持录取通知书到当地银行贷款,就可以避免入学时的窘境;第二,实行对提前还贷者一定比例的折扣优惠,以提高借贷者的还贷积极性;第三,除了继续改革现行贷款制度外,可以考虑在社会信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后,建立与个人收入挂钩的贷款制度,将银行的管理职能由收贷合一改为收贷分离,由社会保障或税收机关代为回收银行的贷款,降低拖欠率。

3.建立对贫困家庭的补偿制度。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对处于不利地位的贫困家庭问题,应该逐步解决,以体现公平原则。教育资源的分配应优先考虑物质条件上较为欠缺、处于“文化贫乏”环境下的学生,使其得到补偿文化经验不足的机会。同时,政府还应制定各种有利于发挥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投资社会公益事业的政策和制度,在税收等相关政策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引导社会资源流向,鼓励资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建立一个政府功能主导的、全社会资助高等教育的助学机制、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一个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全体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社会环境。

第3篇:教育部智慧教育范文

通过学习,领会教育的核心理念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教育的价值在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人的终身发展,教育的本质是智慧的创新与大爱的凝聚。在全国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由重数量、条件转向重内涵、质量。注重内涵发展,意在以校为本,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和教学质量;意在以师为本,整体提高教师的课程理念和专业技能;意在以课堂为本,积极倡导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其终极目标在于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整体全面均衡和谐发展。

通过学习,确立校长的角色定位

一位好校长是一所优秀的学校,在学校,校长应是学校发展的设计师,创新理念的引领者,教师提升的培训员,学科教学排头兵,课堂实践的改革人,文化精神的领头雁,群众疾苦的贴心人。

在吉林省白城市第二中学的业务团队,研究群体的塑建中,要突出强化学校领导的业务引领作用,以校长的文化治校,智慧管理,改革创新带动教师的团队协作,共同发展,要求领导层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研究情感,专业造诣引领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形成三种角色:教育理念与校本研修的参与者和领跑者、支持者和服务者、示范者和指导者。

“草根管理”是面对当前很多中小学管理层行政化、事务化的现状,要求学校领导要亲临一线,走进课堂,贴近学生,将管理化为服务,润泽于幼苗的根系的管理模式。学校与教学相关的领导全部坚持授课。第一,业务引领课程,使师生成为管理的“最近辐射区”;第二,专业发展课程,推动课堂改革,实施有效教学,成为教师团队的“最近发展区”;第三,爱心温暖课程,深入教学实际,了解学生动态,走进学生的“最近成长区”。

学校创设“与你同行”的校长同步课堂。第一,在省内首创作文教学“四专两化”体系,即:专节课时、专本教案、专项内容、专人授课,学科化及一体化。作文教学既升格为独立学科,又与语文的诗词、阅读教学形成有机的整体。第二,形成教学专题:文法点津、名篇赏析等,将其形成专本的中学写作教材。经过努力,学校在第十届希望林杯全国青少年书画和作文大赛中获集体金奖,2013年荣获“全国语文教改示范校”称号等。

通过学习,努力创建高效课堂

根据学情实际,学校研究了“两小三多五课型”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两小即“小题签、小台阶”;三多即“当堂训练内容多、学生活动时间多、学习目标达成多”;五课型即“新知探索课、习题训练课、检测点评课、阅读写作课、实验探究课”。

倡导“同课多构”。首先是参与活动的教师讲授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而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结构与教学设计可以因人而异。然后是进行评课活动,通过不同思路、不同设计、不同效果的对比与碰撞,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效率观的升华。

高效课堂的宗旨是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找到学生最佳发展期,达到学生最高发展级。倡导教师在尽可能短的教学时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学习效益。其目标是由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发掘学生潜在的智能,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

通过学习,倾力创设校园文化特色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形成了自己璀璨的民族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历代先辈们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是培养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楹联言简意美,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因素,它不仅是形式上的对称美,更将文学、典故等融为一体,是中学生精美的文化经典素材。

学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办学的道路,汲取传统文化之精髓,融入时展的新元素,开展了以楹联教育为主体内容的国学教育活动,架构起具有浓郁国学氛围的文化传承体系。学校以此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道德素养的发展点,文化教育的创新点,创建“历史名校,人文之中,文化校园”的办学特色,在具体实施中做“六有”:有宗旨,诗联励志,国粹育贤――感圃园丁传国粹,中华文化育英才;有组织,成立校长任社长的“馨园文化社”和学生社团“鹤乡联苑”;有教师,精选底蕴深厚的语文者担任楹联教学,编写《中学生楹联写作指南》校本教材;有阵地,学校开设了楹联创作室,展览室和书画室,并创办了文学社刊《瀚田掇萃》;有标志,学校大门的楹柱、教学楼、体育馆,校园亭都悬挂有各具特色的长久性楹联,建设了“楹联径、楹联廊、楹联窗”,张贴学生的联墨习作,定期更换;有成果,2014年11月,学校荣获“全国楹联教育优秀学校”称号等。

第4篇:教育部智慧教育范文

“地震?难道这就是人类灭亡的原因吗?”喜洋洋思考着。

“天啊啊!那是什么?”沸羊羊喊。只见海水一个劲的往路上涌,“是海啸!”喜洋洋说。

“真恐怖啊!”暖羊羊说,“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恐怖的事情呢!”

“……乌鸦嘴,闭上你的乌鸦嘴……!”羊羊们看这暖羊羊。

“哎呀,糟了!老婆,我们快跑!”灰太狼拉着红太狼就跑,晚了,灰太狼大叫:“啊!糟了,我要掉进水里了!老婆,你快跑啊!”说着,灰太狼沉下了水底。

“呜呜呜……老公啊……呜呜呜呜哇哇……”红太狼哭着叫道。

“啊!”喜羊羊跳下水底,去救灰太狼。

“喜羊羊,你疯了吗?!”懒羊羊喊。

“你救了他,他会把我们吃了的!”沸羊羊说。

可是,喜羊羊还没有上来。

“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美羊羊眼泪掉了出来。

“啊!大家快走啊!”暖羊羊喊。只见浪花扑向他们。

“可是,喜羊羊……”美羊羊哭了。

“可是,保住自己的性命要紧啊!”说着,暖羊羊带着羊羊们跑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

“呃……啊……大家……大家,我来了!”喜羊羊浮出了水面!

“老公!”“喜羊羊!”

“快看,那是什么?”喜羊羊指着前方,只见一个巨大的水珠对着羊羊们说:“你们快回自己的家吧,人类世界灭亡,你们不逃,也会死!”

“可是,您为什么要人类世界灭亡?”喜羊羊问。

第5篇:教育部智慧教育范文

我校自20*年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设课程的初期即成立了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形成了校长—教导主任—指导教师的分层管理网络。先后建立和完善了《*镇第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师评选条件》等。在每学年初都要召开专门会议,认真研究部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同时加强师资建设,采用多种方式培训教师。

首先,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培训,如我们曾邀请进校的*老师和教研室的*主任到我校开展讲座,精彩的讲座也引发了老师们深入的思考,大家和专家一起共同交流了对这门新课程的认识、操作、问题与困惑。我们还组织部分教师到秦皇岛、北戴河、山海关等地听课学习,要求教师结合学习所得与教学实际,写出学习心得,并运用学到的经验与自身教学实际相结合讲授观摩课,达到“骨干培训、专业引领”的目的。

其次,年段主任深入各年级组指导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共同研究优秀的活动案例,学习先进的经验,为各年级小主题活动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教研组活动,加强组织学习与交流,通过调研、开放等形式的研讨活动,解决教师在活动开展中的相关问题,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活动中,一些老师把他们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课例,开展实验研究的做法体会进行了详尽、生动的展示,加上教师的教学及反思,使参与活动的教师们听得到,看得见,学得会,从实施层面上解决了他们在课程实施中的许多困惑,收到了良好的培训实效。因为有了多次的培训交流,教师们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热情高涨,理论学习意识增强,自主探究的氛围愈见浓郁。

二、选择主题,开发内容。

1.关注学生兴趣,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

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直接生活经验,建构一个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课程领域,这样,学生才会对综合实践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实践中我们发现,那些从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课题较受学生欢迎。比如,我们有的年级选择了《水果的学问》、《服装的调查》、《生活中的纸》、《走进生活,了解蔬菜》等活动主题,这些主题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每天都要吃水果蔬菜,都在写作业,都要穿衣服,学生对这些并不陌生,但对相关知识并不了解,由此才会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才会促使学生积极地行动起来,进行调查、访问、查找资料。通过汇报,使我们感到学生收获很多,不仅了解了一些知识,如纸张的发明、分类、用途,服装的历史,水果蔬菜的营养价值等;而且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如学会了纸艺制作,了解了穿衣服的学问,懂得水果蔬菜的正确搭配,能做一两样简单的菜肴等;还受到情感的熏陶,尊重他人的劳动,节约每张纸,不挑食等等。这些选题都是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使学生不仅能可望而且可及,因此收到较好的效果。

2.拓展学科内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只要正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各学科课程中都可以找到活动的内容和项目。如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我喜欢的节日》,作为语文课,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在教师指导下,中外节日的不同、传统节日的弘扬等有许多可以探究的问题。新课程中的许多学科,很容易整合成为一次主题活动。如学习了《形形的植物》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研究过程中又衍生出了不同的主题,如《家乡的树》,我们设计了观察树木、收集树叶等系列活动,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观察大自然,了解家乡的树种,体会人与树木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爱树、护树的良好习惯,又能采用探讨、研究与贴画形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这样把科学、语文、美术、劳技这些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3.结合德育工作,丰富课程资源

我们认为,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对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综合实践活动也不例外。比如我校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平时表现的不良行为,选择了《文明礼仪交际教育》,内容包括:“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在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走访一些服务性强的单位,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收集有关资料,了解中国传统礼仪、现代人礼仪交际,学习礼仪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举行、感恩语言描绘、手抄报评比等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锻炼能力;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富有特征的社会生活,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有的班级针对现在的学生只知向父母索取,享受爱不知回报爱的现象选择了《我的爸爸妈妈》,有的班级针对学生乱花钱确立了《零花钱该怎样花》,以及浪费现象严重《我与环保》等活动主题,围绕主题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及季节性的变化;收集、交流有关水的资料,开展家庭、学校节水活动;开展校园、家庭垃圾产生、分布、处理情况调查,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文明三弯腰”等活动;开展学校、社区的各种环保知识竞赛、绿化养护等活动,创作环保漫画、环保小报,进行环保社区宣传活动,参与学校、社区的规划,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等。还有的班级选择了《知我家乡、爱我家乡》活动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优美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家乡人民生活的昨天和今天,对家乡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等。

三、加强管理,多元评价。

学校对课程进行常规管理,加强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控。采取听随堂课和教学评比相结合的办法管理课堂教学,真正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校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进行主题活动、自选课题活动、生成性活动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实施本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学校定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观摩、研讨、工作交流和阶段成果汇报等活动,反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总结改进工作的经验。

在具体评价的操作中,学校采用以下方法:一是档案袋评定。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设计的方案、提出的问题,搜集到的资料、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入档案袋。二是多元化评定。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促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实践。此外,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建立这种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

第6篇:教育部智慧教育范文

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曾理中教授;艺术指导;合唱指挥;往事

中图分类号:J6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4.031

作者简介:俞礼安(1940~),男,原就读于武汉艺术师范学院音乐系,后毕业于原湖北艺术学院声乐系。湖北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原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副台长,知音乐团艺术总监后任团长兼指挥。现已退休(武汉 430022)。

收稿日期:2013-09-10

前日,我在清理老书柜时,发現了曾理中教授在二十多年前他退休离校去深圳艺校时,送予我的一本他亲自编辑的《中外合唱歌曲集》底稿。面对这些早己斑痕累累的枯黄纸片,-下就勾起了我对曾理中教授的缅怀之情,特别对他在知音乐团任艺术指导和合唱指挥期间,指教我的那些挥之不去的往亊。

为了出版这本歌集,我曾多处张罗,不想两年后出版社告之已经缺乏市场需求。这必定是学院-代杰出的教授之遗物,我在交于学院的同时,借拙笔记述他与知音乐团的那段不解之缘,以告慰亡灵。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 在以政治为中心的历史背景下,1981年3月8日,由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和湖北省音乐家协会联合组建的湖北知音乐团便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中孕育而生。

名为乐团,实为按专业水准要求的群众性广播合唱团,其宗旨是通过广播传播我省优秀的声乐作品,发扬由冼星海同志亲手推动形成的,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群众歌咏活动。所以省电台对知音乐团是高度重视的。就因为这样的重視,知音乐团才能与曾理中教授结下不解之缘。

为了知音乐团的长远发展和录制出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合唱作品,省电台不仅特别聘请了曾理中教授和歌唱家吴雁泽担任艺术指导,还聘请曾理中教授兼常任合唱指挥。蒋箴予教授和杨金岚教授任声乐指导,总之有影响的音乐家都在邀请范围内。六十多名年轻团员都是经过专家们精挑细选的优秀业余歌手,并且由省电台出资为每位歌手请有声乐老师,每周都上个别课,还发放省音协的刊物和音乐资料,报销上课或排练车费……又很快将一名业余歌手调入省电台任知音乐团的专职声乐演员。排练场居然安排在省电台唯一的,四季能输送新鲜空气,隔音条件极好的120平米的录音厅内。所以当时社会上都以为知音乐团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专业广播乐团。能进入知音乐团,对于不少有梦想的业余歌手来说的确很有吸引力。

特别是在曾理中教授的亲自指挥下, 知音乐团很快地为省电台录制并播出了多首配合政治宣传,源于本省以合唱为主的声乐新作。并与武汉歌舞剧院,湖北省歌剧团乐队联合举办过大型音乐会,如赴葛洲坝水利工程工地演出大型“葛洲坝交响大合唱”、“建设者之歌”大型音乐会、室内音乐会和广播音乐会。省电台的知名音乐节目“每周一歌”又不停播放知音乐团的节目,所以组建不到一年的知音乐团在省内可谓名声大噪。

成立不久,曾教授就亲自指挥排练过一批中外著名的经典合唱作品:如《半个月亮爬上来》、《牧歌》、《打起手鼓唱起歌》、《小夜曲》、《回声》、《邮递马车》等。这批歌曲的录音虽然没有播出,但是从合唱艺术演唱的角度来看,排练这批作品对知音乐团后来的发展却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性。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在省电台这样特别政治化的重要新闻媒体,练唱这些所谓资产阶情调的“洋歌”,不得不叫人佩服曾老师不惧政治压力,对知音乐团,对音乐艺术的高度负责感。

随着“下岗”潮的冲击和港台歌曲的兴起,特别是遍地开花的各类营业性质的歌厅、舞厅的盛行,成立两年后的知音乐团骨干歌手开始先后不断离开,很快人员剧减。正是此时,1983年5月省电台指定我担任知音乐团专职艺术指导,从而使我有幸成为了曾老师的助手和学生,并开始在他的指教下,在合唱实践中学习合唱指挥。

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各地的群众性音乐团体都很难坚持。电台也不再可能为团员们报销每次活动的车费,更不能再请那么多的老师。部分抱着成为独唱家,或以调入省电台为目的的团员都失望而去,当时已无法正常地排练合唱了。

这时的知音乐团因为有省电台领导和曾老师的共同坚守,再次由曾老师亲自把关,经过蒋箴予教授和杨金岚教授的严格挑选,又公开招收了几十名新团员。从头越的步伐很特别:首先我借鉴了我以往利用业余时间,连续八年培养过一大批业余歌手的经验,写了一份以训练为主的乐团发展方案上交省电台审批,后又请曾老师看过。他不仅赞同,而且还在方案中添加了具体的內容,包括后来不断地带来了不少的教材。

从此,知音乐团比以往更明确、更具体的从满足业余歌唱爱好者渴求得到的音乐知识、合唱、独唱技能的教学入手,做到水涨船高,向真正办成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业余广播合唱团的宗旨发展。

首先利用了电台优秀的合唱音资、音响条件,开展了合唱作品欣赏课、視唱练耳课,接着他又鼓励我为团员们广泛地上声乐个别课。在重点培养能适应舞台表演又能适应电台录音的独唱、重唱演员的同时,全面地提高团员的声乐技能。这无疑对统一合唱团员的声音观念及发声方法,进而在统一合唱的音色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他要求我在声乐课中适当加入正在排练的合唱歌曲作为教材之一,以利统-合唱音色;在齐唱形式的视唱教学中,要同时强调声音的统一和合唱的呼吸训练及旋律、节奏个性的表现,以利提高合唱的音乐表达能力;在合唱歌曲的排练中加入乐理、和声常识及作品分析的内容,以利提高团员的基本的音乐素养。很多时候是用他的教材,总之是他动脑我动手。

每次排练合唱作品前的半小时,都会练唱和声效果极为传统规范而又动听的合唱练声曲,这就更加满足了业余歌手渴望从练声中提高声乐技能,又能享受合唱艺术的双重要求。这种练声方式-直坚持到我离开知音乐团。后来我才知道这些教材大部分就来自曾老师编辑的这本《中外合唱歌曲集》之中。

这是一种在曾老师指导下开创的业余合唱团专业化的训练方法。当然,我也是训练班的一员,我只不过是合唱指挥的学员兼助教和总管。

给他打下手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亊。我开始就知道他并不赞同省电台用我,所以我早有忍耐他的心理准备。最初,他只让我像节拍机一样,用机械式的固定拍子图式线条,去将音乐拉下来,他坐在一旁看谱。每到他觉得不对头的地方都会叫停。我得极快地凑到他面前,他会极不高兴地说出不妥之处,甚至经常批我:“连这都搞错,还是声乐系的助教,基本乐科的东西还要我教!”最大表扬是:“算了,你可以下来了,还是让我来。”当然,他都是用悄悄的声音,虽然语气很冷,却没有瞪眼睛,更不会让正在抽空说笑的那群年轻人听见。我知道他是在给我留面子,特别是当众说到我时都是用“你们的俞老师” 。

有好多次他发现我趁他不在座位上时,我居然不再是节拍机,也没有机械地画拍子线条,而在模仿他的动作,其中又夾杂了-些乱七八糟胡搞的动作,他就马上坐回我身后他的靠背椅上,重重地有意让我听见的干咳了几声。我当然会明白,马上再当节拍机,老老实实地画线条。

画了好久的线条,也拉下来好几首合唱作品的初样,便越来越觉得这简单的基本线条的表现中,却有极多音乐的要素和表达的内容,而且发现这也是曾老师指挥动作的基础。

每次排练或录音都很紧张,两个小时中途是不能休息的,曾老师并没有多少时间给我,而且最开始的那年他也很少理我。我当学生时就说过一句过头话:“音乐不是学出来的,都是悟出来的。”他不理我,我就看他怎么做,我将他骂我的内容奉为圣旨。

有次因为我派去接他的小车误点而让他晚到了二十分钟,我却不得不照例先练多声部合唱练声曲。原以为山中无老虎时猴子可以充霸王,我便在指挥的动作中加上了不少既像他又不是他的动作,这动作都在音乐的运行中,专注地提示着团员的口型、气息及喉头的稳定、声部的平衡、情緒的变化。

他是怕打断了训练还是想趁机考查我,我无从知晓,他这回却没有咳嗽,而是轻轻地坐在了我身后。当我收手时发现前几排的女孩子们都没有再看我,而是向我身后边笑边招手时,我慌了,知道老虎回山了,猴子遭殃了,没想到他居然不表态,只说了句:“再以后请司机早些发车”。

不批评就是表扬,凡是他不在场,我就当上猴子了!再以后既是他在场,因为很少再中途干咳几声叫停,我有时也极小心极投入地在固定的拍子线条基础上的指挥中,完全是为了引领演唱者而加了不少的似他又是我的动作。不知道是他不想管还是放放手,有意让我在实践中犯点错而就大处叫停,小处放行了。

这方案十分奏效,知音乐团因为有了他,并且台领导每次到现场发言时,都一再强调知音乐团是专业训练业余性质,以发扬冼星海同志在武汉发起的革命性的群众歌咏传统,以合唱为主的办团方针以后,不仅不少走了的老团员很快开始抱着学习的目的又陆续地回来了,而且新团员也很快地进入了合唱的状态。无形中,知音乐团实际上真正做到了对外是广播合唱团,对內是一所免费的专业化的合唱演唱训练班。

用知识和艺术去吸引、提高合唱团员,便是知音乐团人员十年能极为稳定,演唱质量不断提高的根本原因。这也是知音乐团与我共享合唱之美,十年不衰的法宝,并非好心人说的奇迹。

随着不少热爱合唱又受过专业院校教育的音乐教师的加入,知音乐团的队伍不仅空前壮大了,而且终于又能稳定地为省电台每年生产几十首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本省优秀的声乐新作,其中大都成为了音乐编辑们常用的播出节目。这段时期政治形势比较宽松,所以又录制了一大批譬如《波西米亚人之舞》、《左边有桥右边有桥》、《小夜曲》、《蓝色的多瑙河》、《森林中之声》、《梦幻曲》 等著名的囯外合唱歌曲。这些作品的演唱水平是知音乐团前所未有的,是质的飞越,它虽然倾注了曾老师很多的心血,却是他最满意的一段时期。

由于曾老师心脏不好,不再可能每周两次的排练都能到场,所以整个的生产过程-部分釆取曾老师提前给我制定作品的音乐形象、节奏、旋律走向要点及内外声部关系、指挥动作的处理方案,然后我先排,曾老师再加工,难度大的由曾老师亲自指挥主持录音的方法。

在我与曾老师的配合中,我都会在同一首作品的指挥中寻求我们之间差距的原因,努力地再重复他的,改掉我的。我经常是在这其中享受着偷偷学艺的快乐。在他的三言两句的批评中,努力地寻找那个能让我开窍的内容。

每次晚上九点以后排练结束,我都会叫几个团委将围着他求知的团员们分开,他太累了。而且每次都必须由我来送他上车。在从录音厅到省电台大门前等候他的专车边,在这段高低不平的七弯八扭的走廊上,我总是下意识地搀扶着他,一边听他的训斥或下次安排,一边听到这些语音中带出的那些叫人心痛的撕拉声,和极粗糙的呼吸声。这段几分钟的路便是他那段时期每次晚上来电台排练、录音之后指教我的主要课堂。

有次晚上送他上车后,我突然发现大粒大粒的雨点打在我了的脸上,这时他的专车已向前驶出了几十米,我想到他下车后还要从操场步行一段泥路才到家门口,淋雨他肯定生病。刚好我常背的大提包里除了放-本自修的和声学、知音乐团按期刻印的几本需要排练的合唱小集子外,总是放一件很厚的自行车雨衣。我一手拧着大提包,一手不停地向小车招手,边跑边喊地冲到已经发现我的小车车窗边。但车已上大路不能停,我只好将大提包从车窗口扔给了曾老师,顺便大声告诉他包里有雨衣。

四天后,他在还我的大提包里加了一本作曲系的作曲法教材。什么话也没说。

又隔了一段,他真的生病了,省电台领导指派我代表电台买点补品去他家看望他。我听过他向-个省医药公司叫孔丽伟的合唱队员在录音的间息中,小声打听过中药三七的价钱,当时我太忙没空细听,只记得他听后边笑边摇头。

我那天花了半天时间,跟随孔丽伟到几个药店才凑齐一斤上等三七。随后我便带上这在当年算是极名贵的中药材,专程去到他家。因为害怕他不收这贵的礼物,便一再强调是省电台的指示。我记得他在我打开专用硬皮纸盒,看到那么多的个头又大又坚硬的三七时的表情非常复杂,有喜,有愁,有疑,有气,真快五味俱全。其实我很能理解当年这些清高傲慢的老知识份子的个性,我们这些晩辈何尝又不是这样!

师生之间有近一分钟都没说话。他只是不停地用手摸摸捏捏那三七头。还是我又先开了口:“我没有跟孔丽伟说是买给你的…”他半天不说话,直眼盯了我一下,最后冷冷的说了句:“把心思用到音乐上!”。

我气得在离开他家的楼梯墙壁上,使劲地用手连打了几下。我这一生哪有这等下贱过。

现今我早过古稀之年,三十年前的张扬气盛都已化成温柔随和。可能是我太爱音乐,太爱合唱,太想学点东西吧!

事隔不久,他不知道电台当晩有录音任务我早已排练改期,也怕他病未痊愈而没有通知他。可是他趁自己在电台隔壁的协和医院看病的机会顺道来电台,大概是想当面见任景平台长表示谢意,然后吃点东西晚上参加排练。那时正好是下午下班时间,他填不了进门条。好在他碰到我,我一听就急了,因为电台并不知道我送去的礼物是中药三七,更不是那点钱数。

这次他真给我面子,我们师生算是在电台边的一家小饭馆共进了唯一的一次极其简单的晩餐。他很不自在,始终在微笑。那饭馆因为没到饭点还很冷清,我们坐的那间小房又无旁人。我要的三个菜,服务员说得一会。突然,他叫我拿出笔和纸,说了句:“即兴写一小段旋律给我看看,但要求前两小节有1、2和1、3。”

不知为什么,我当时的心情很茫然,也很压抑,知道他又在考查我,或者是又想貶低唱民歌的我。我想也不想,像我当学生时己之所欲的给自己写歌那样,提笔随心地当即就写出了一段旋律。这旋律很美,很茫然,似乎在等待和思念什么。他让我哼给他听了两遍。第二遍后他很严肃地说:“你得好好学下去,下次我再给点教材你。”

以后的排练,他批评我的次数多了,也更细而具体了,甚至中途要大家休息十分钟,在琴上对谱给我指教。

再后来的实践中,我更很清楚的意识到,我不仅是在学他,更多是不自觉地在欣赏他,所以我更加细心地观察、揣摩他那幽默洒脱、精准优美的音乐化的动作中,所有技艺的内涵及音乐之外的精神世界。他所力求塑造的那些美妙的音响中,飘散出来的那些弦外之音,往往使我感动不已。这是他在艺术创作中,用身教使我更深刻、更鲜活地感悟到他的创作意念的份量及品格……教我如何在实践中既能尊重艺术形式的规律,又能跳出艺术形式的框框而超脱艺术的本身去表达心声。

他老年之后个性极好,对知音乐团的学生们既亲切又充满耐心。他在排练中的每句话、每个神情,总是能造就一种或轻松愉快,或穏定迫切,总之是极富有音乐表现的氛围,这种令人享受的音乐氛围深深地陶醉了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他这种造就音乐创作及音乐表现氛围的方法及作用,对我教育影响很深,为此我写过题为《天籁之音何处来》的小文章。本想一文两用,因为我当时除知音乐团的工作之外,还常常要编写-些音乐专题节目。这篇文字讲的是艺术创作及表现的源途,旨在普及创作、表现到赏析艺术品的常识中,那些从触动感悟、情思、以至灵魂的前前后后应该懂得的基本道理。我在文章中反复提到曾老师常说的那句极为通俗,又极为生动的话“不可无病”。也提到有的老师-边板着脸,瞪着眼,凶神恶煞地要学生在骂声中去表现欢乐,一边还指责学生不会用情……

后来我到曾老师家上课时,给他看过这篇短文。他边看边说:“文字不花稍,内容还算一回事。这道理古人早说透,只是多数人重术不懂艺罢了,许不知术、艺分不开的”。说完又盯了我-眼,慢慢走进厨房去清理他的中药三七,过一会小声道:“怪不得电台下这大力气把你搞来,我以为你只能扯起嗓子唱民歌,写点小歌曲,没想到还能写出两个有点道理的字。”

从我在学院当学生时起就很少见他笑过,没想到老了在知音乐团的少男少女面前他会变得如此可爱!而且让我更懂得这种艺术氛围的价值,所以那一段是知音乐团最满员的时期,而且常常还要接待外来的旁听者。

他对音乐作品及音乐的表现手段的独特见解,特别是他那真挚、生动、细腻、多样而又极为鲜明个性的表现风格,都不得不使人折服。每当表现刚强或豪放时,他经常揉入一点点随意的宽松和大度;表现柔美或缠绵时,总会听到一丝力与虔诚的和谐,他表现欢快时,总带上对比中的诙谐与自信的交换。他的音乐既突出重点,又在各节层次中,巧妙地利用旋律走向、节奏变迁、调性的转换等等方面,从字、声、气息、音量的对比中,从有序的速度变化的松紧中,或从音高的稍稍变化中显示出极其丰富多彩的情感变迁,非常巧妙地表达艺术作品中那宽厚而丰满情怀。尽管当时的知音乐团的合唱能力还不能全部做到他的要求,但是却生动地显示出他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凡的艺术魅力。每当他指挥到入神处,都会无形地显现出他的率真热情而又未泯的童心,流露出他在音乐创作中所获得那份自在的享受,看到他从心底里,随着歌声显现出的那丝幸福的微笑和获得的情感安慰。

曾老师的这一切都深深地感动着每个团员,更是铭刻到我的脑子里,当然,我都竭尽所能地化在了我的实践中。这种实践虽然是很艰苦的,但是这种直观而又能实践的合唱指挥的学习,让我受益终生。

笔到此处不由得想到二十年前,我受华中师范大学领导的委托,邀请严良堃老师来该校为纪念建校九十周年,指导排演《黄河大合唱》,我去迎接他时,谈到曾老师他说的那句话:“我们是最知已的娃娃朋友,他在音乐上过人的才华我最清楚。”

我当时就想,假如曾老师能像这位挚友,在与他俩的前苏联老师,著名指挥家杜马舍夫学毕后,也有机会从亊指挥亊业,他该有多么的幸福和享受,又该有多少绝美的合唱音响留给后人!

再后来,曾老师的那位长得极像他,而且美丽可爱得像小公主-样的女儿曾妮五岁左右的时候,他的心脏病已经很严重了,他回家上楼都要中途停一两次。这段时期在省电台的支持下,我每隔-、两周都会带着录音机到他家去上课。当我去到他那简陋又冷清的家中时,他虽然总是微笑地给我迎进朝操场边的那间放有-台旧钢琴的小书房,但是我能透过他那机械的表情,看到-种孤寂和忧郁的心态在折磨他。可是只要他的小曾妮坐在钢琴的琴凳上, 边练琴边柔声柔气地叫他一声爸爸时,他阴沉的心空顿时就会被他慈祥的笑容化为晴空万里。我能感受到他生活得很不顺心。

我每次去都是将新到手合唱作品的排练录音,有节选的请他边听边批评,他再从中教我如何处理,如何用干净而准确的动作去体现。他对我的教导从来都是结合排练的作品实际谈理论,从旋律走向、节奏变化,曲式、调式的特性中谈音乐表现,从处理声部的表現中讲和声的结构色彩及表达方法。这段时间虽不很长,直到他去了深圳艺术学校,可是,这对提升我的指挥能力和知音乐团的演唱能力,都是点经的关键阶段。

我与他交往的最后阶段他好像有点想到了我。那年我又去他家上课,不想突然天公发怒,雷电交加,他女儿吓得跑到书房来抱住他直哭。我们只好关上了录音机,都呆呆地无言可对的坐在那小小的房间里。突然间,瓢泼大雨狂放地直打在窗子玻璃上。但曾妮已经安静了,房间里的寂静与屋外的狂风暴雨造成了一个极大的心情反差。他知道我是走不成了,上课也是不行的,可是四节课不能半小时作罢吧。突然他拿出一张线谱纸说:“把你在那天饭馆里即兴写的一段旋律记下来。”

我照办了,可是又不敢问他为什么要记下来。再以后他就确实没有精力来省电台了。他为什么带着这样的身体去深圳,我就更不得而知了。

他临行前,我去他家归还他借给我阅读的作曲系的部份教材时,当他又-次发现我虽然将教材包装得很好,却留下了很深的阅读痕迹后,突然拿出这本数百页码的合唱歌曲底稿,只说了-句:“还是留给你用吧,莫让人失望!”

我在接过这包沉甸甸的底稿的-刻,似乎有很多感谢话要说,却又说不出来。因为我很清楚,在八十年代初,曾老师-直因为一个不可公开的私人关系而误会我,不乐意我。我很清楚这些年他能指教我,完全是出自对亊业的负责,对省电台知音乐团的感情。所以我们师生从来只有业务交流,我从不在意他的态度。可是他哪里知道,那个误会的根源也是我为了他好。而我对他的尊敬和感谢,岂是语言可以诉说清白的!我当时最想说的是:“我是真心地感谢您,非常珍惜我与您求教的这段岁月!我不会让你失望。在这个学校我呆过十多年,业务上我总是有信心的。”

那天的情景自今还历历在目:我紧紧地一手抱着这包底稿,-手拉着录音机的提包带,很虔诚地在他房门前的楼梯口,给他鞠了个九十度的躬,我也没有看他-眼就转身下了楼。当我再转身下另-段楼梯而自然地回头时,我突然发现他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较早地关上了房门,而且-直站在房门口,带着-种探究而又柔和的眼神正在目送着我。我顿时周身-热,顺口说了一句“曾老师,再见了,请多多珍重”。他笑笑地点了点头走进了家门。

从这个时期开始,省电台正式任命我为知音乐团团长兼指挥,开始了由我来独立完成每月定期与武汉歌舞剧院乐队合作,录制一批又一批艺术性较强的省内最新的声乐作品,参加繁重的电视、广播、舞台演出的任务。其中很多节目,在全囯音乐广播节目比赛中获奖,有些节目还在其它省、市电台播出。

不少经过我们省电台多年培养出来兼有独唱能力的演员,开始从这间录音棚中脱颖而出,成为多届全囯青年歌手大奖赛湖北赛区美声和民族唱法业余组的夺冠者。特别是团员们在长期的录音实践中,与乐队在静默的,毫无观众交流的录音棚中同步工作的能力,或戴着耳机一边听着伴奏带,一边看着指挥动作,录制高难度的多声部合唱的演唱能力,都是一般舞台演员难以完成的。

恰好那段时期省电台为了更好地提高音乐录制质量,除了从音乐学院挑选了多名音乐素养和音乐听觉很好的毕业生,培训为新一代有超前意识的音乐录音师的同时,又新购置了全套当时最先进的录音设备。时逢八十年代末省内音乐创作和音乐活动极为活跃,知音乐团便能有机会在录音师们更为严格的要求下,在十分忙碌之中,达到了全盛时期。

已经有能力连续两届在省音协的年会音乐会上,与专业团体乐队合作,成功的举办全场声乐音乐会和包揽两届省电视台举办的“长江歌会”的知音乐团,在一九九一年获得了由中央文化部、中央广电部、中囯音乐家协会等五大家举办的“全囯笫三届北京合唱节” 演唱一等奖和指挥奖。刚好曾老师、严良堃老师和他们的老师,八十多岁高龄的杜马舍夫也在北京音乐厅的现场观看了我们的表演。演出刚结束,曾老师便在休息厅找到了我,他高兴地连声道:“几年不见,你和知音乐团的能力真要刮目相看了。你的动作很干净,感觉很好”。我再也克制不住以往与曾老师交谈时的那种平静而淡定的态度,而是-下地抓住了他的双手,动情地说了句:“都是您教的结果,我们永远忘不了您。”

没想到这次会面居然是我们师生的诀别。-九九三年的春节过后不久,知音乐团的引路人曾理中教授在深圳艺校住所,因心脏病离开了我们。当时他是孤人在深圳,所幸知音乐团团委徐竹生因公到深圳正好在他身边。这真是-份缘分,知音乐团与曾老师的缘分。

笫二年,伴我十年的知音乐团,因工作调动离我而去,而这美妙的合唱艺术和向曾老师求知的那些点滴往亊是永远离不去了。

在音乐艺术极度繁荣,却又不得不受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冲击而有些商品化、哗众化倾向的今天,曾理中教授真诚的创作态度和为音乐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显得更为可贵。

往事如歌,声声不绝。曾理中教授永垂。

写于2013年9月9日教师节

Memorizes Professor Zeng Lizhong

YU Li-an

第7篇:教育部智慧教育范文

站党委:

按照党[]号文件要求,**支部拟在8月 日召开党史学习教育组织生活会,现将方案汇报如下:

一、会议时间

二、参加人员

三、会议主题

四、主要内容

五、前期准备

1.扎实学习研讨

2.广泛征求意见

3.深入开展谈心谈话

4.认真准备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和个人发言提纲

五、会议流程

1.书记代表班子做对照检查。

2.支委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3.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现场指导工作。

4.全面梳理问题,形成整改清单。

5.针对清单内容,明确责任责任人,分析整改措施,制定整改期限。

第8篇:教育部智慧教育范文

树社会主义荣辱新风,建物资企业优秀团队

鸿运管业公司在“八荣八耻”学习教育活动中,以树社会主义荣辱新风,建物资企业优秀团队为目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利用多种学习形式和方式,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收到明显的效果。

在学习教育活动中,他们把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作为当前党群工作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力争知行结合,注重实际效果。把树社会主义荣辱新风与弘扬“最能吃苦、最能战斗、最能奉献、最讲学习”鸿运管业的团队精神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拉得出、打得赢、过得硬”的职工队伍,为全面完成管业,公司2006年的生产经营任务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活动开展以来,正值管业公司的干部职工顶严冬、战寒流、追风逐雪地在-5℃的车间里,克服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加班加点地生产钢管的关键时期。党支部及时把荣辱观教育同生产实际相结合,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做好本职工作,完成钢管生产任务,就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好诠释,就是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使荣辱观教育活动成为干部职工战胜困难,全力保障生产的精神动力。

在活动中,全体干部职工以总书记的“八荣八耻”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努力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者,为把鸿运管业公司的职工队伍,建设成物资集团内的一支优秀团队作为活动的目标。从3月18日生产正式开工以来,鸿运管业的干部职工迎着初春的严寒,顶风冒雪,激战寒流,以极大的奉献精神加班加点地生产钢管。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没有一个退却,许多职工感冒发烧,白天顶在生产现场,晚上下班后再去打点滴,揣着药上班习以为常……

机加行业的生产特点就是时间紧,任务急。"五一"黄金周期间,管业公司领导考虑到干部职工前一段时间,在艰苦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工作强度很大。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决定放三天假,让干部职工调整一下生产生活节奏。车间的质检员江美玲同志的婚期是五月六日,并且举行婚礼的地点是在远离大庆的伊春,而且婚假都以请好。,可是让全厂干部职工都惊讶并且感动的是,5月4日一早,她那熟悉的身影又x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她还象往常一样,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认真的检查每一根钢管,仔细做好每一处记录,直到晚上下班才与爱人一起踏上去伊春的火车。此时,在同志们的眼中,她就是最漂亮的新娘,她身上的工作服比任何一件婚纱都美丽。

第9篇:教育部智慧教育范文

学习《党政领导干部警示教育读本》之心得体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物质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正确使用及把握好自己的权力是每个党员干部都需要正确对待的问题。翻开《读本》中一例例触目惊心典型警示案例证明,少数党员干部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抵御不住诱惑,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以致身陷囹圄,结果令人痛心。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商品化的大潮来势汹涌,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生取向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市场经济的货币交换、价值规律侵入了公务活动和党的生活中来。少数领导干部没有经受住商品化大潮的冲击,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等现象。我们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自己的信念,牢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清正廉洁,要以“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作为自己的目标。

二.权力从产生的那天起,就具有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这是早已被历史检验证明了一条坚之不破的真理。如果正确运用权力,可以用来有序控制和科学管理社会,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相反,如果权力被滥用,就可以践踏社会公共秩序,贻害于社会,贻害于人民。由于权力的双重作用,它既可以为社会公众服务,也可以成为权力占有者谋取私利的工具;既可以使人大有作为,也可以诱使人走向堕落。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懂得权力的双重性,正确行使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分清私人利益和公共权力的界限,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做到常思贪欲之祸,常除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永漠人民公仆的本色。我们一定要用好手中的权力,拒腐防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终生。

三.权力不能没有制衡,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组织,失去监督。一切权力的运作都需要监督,一切权力的运作也都离不开监督。我们党员领导们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