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的效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破窗”理论;课堂教学;规章制度;学风建设
高考扩招后,高校的教学质量出现较多问题,高校的课堂教学管理中经常出现破窗理论中的“破窗”现象,任课教师虽然精心准备了课堂教学内容,但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经常出现教学设计以外的情况,如课堂上学生睡觉、聊天等。要想提高课堂效率,不仅要任课教师设计得好,还需要进行有效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一、“破窗理论”的含义
“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这一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和诱导性,纵容别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这和防微杜渐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理论的根源在于要掌握“源头”,控制“第一”,即第一块“被打破的玻璃”要及时得到修复,第一个“打破窗户”的人要得到应有的惩罚,否则“玻璃”会接二连三地被打破,事态会越来越难被控制。由此不难发现,不良的风气、不好的行为,一旦有人开了头,若不加控制,任其蔓延,则会诱发多数人的有意行为的发生,最终呈现出最大化的倾向,使管理出现混乱无序的状况。将这一理论和启示运用于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破窗”现象
1.规章制度的“破窗”
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为保证高校各部门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维护工作和学习秩序提供了保障。但在高校课堂管理过程中,总会有些人想方设法钻管理制度的空子或漏洞,如旷课、考试作弊等。任课老师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去制止这种行为,其他学生就可能会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加入“破窗”行列。如果任课教师执行不力,再好的课程管理规章或校纪也将会重蹈“破窗”的覆辙。
2.管理学生实践中的“破窗”
(1)不适应大学课堂教学。大学生入学后,在很多方面不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尤其是大学的课堂教学中,总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学生上课睡觉、课堂上吃早餐、抄袭作业、不按时交作业、学习上提不起精神。学生由于入学后不适应高校生活或专业不对口等原因导致出现各种学习上的问题,如果任课老师没有及时妥善解决这些小问题,就会使整个班级产生一种颓废的心理,就会使某些学生加入课堂教学管理的“破窗”行列,扰乱课堂秩序,降低课堂教学效果。
(2)说教为主,缺乏正面引导。现在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但由于受网络、外来文化、社会或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在行为、认知、思维、情感等心理方面特点突出,具有鲜明时代烙印。任课老师或班主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发展规律和对象特征的教育新方法,而不能单纯地以说教为主。
(3)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使其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作为班主任和学生工作人员要从源头抓起,即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而不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4)“双困生”。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高校的扩招,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逐年增多,贫困使一些学生心灵深处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挫折感,成为经济和身心的“双困生”。部分“双困生”产生了自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经常逃课或对学生不感兴趣。对“双困生”要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加强个性化指导,要尊重、信任、宽容和激励“双困生”,转变其自卑思想。
三、“破窗”理论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没有良好的课堂管理,就没有正常的课堂秩序,也就无从谈起好的授课质量。如果不能及时和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可能造成一种暗示性的纵容,在无序和麻木的氖围下,导致学生道德失范、自由散漫、随心所欲甚至激化矛盾。要遏制与修复高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破窗”,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转贴于 1.加强学风环境的建设
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人。高校的硬环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现在高校的硬环境一般都较好。而软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风貌、大学的办学理念、学风、教风、校风,学生的学习行为很大程度上由软环境所决定,硬环境中被破坏的“窗户”容易发现也能够及时修理,而软环境中被破坏的“窗户”则往往不容易被及时发现,或者发现了也不容易立即修复,所以,积极地避免和及时地弥补软环境中的“破窗”就显得尤为重要。
2.制定良好的课堂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课堂管理制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讲、演、练都要有相应的规定。健全和完善课堂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是抑制学生“破窗现象”的根本保证。作为任课教师要结合课程性质制定该课程的管理制度,对第一个破窗者必须给予严肃处理,在全体学生中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只有不折不扣地执行课堂规章制度,才能有效遏制“破窗”现象。任课教师在上课前要和学生签订“合同”,例如迟到或旷课几次取消考试资格,对抄袭作业者予以处罚,对作业认真者予以奖励等,一定要严格执行,否则在下一届学生中就会出现“破窗”问题。
3.有效执行规章制度
再好的制度,如果空置也是徒劳的,所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的实施才是关键,不能让制度成为装饰。“破窗”理论对于我们教学上的启示是:制定良好的制度以后,要确保制度得到有效的实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不遵守纪律,而老师却视而不见的话,就会给学生形成一种暗示:学生在课堂上犯一点小错误,这门课的任课老师是许可的。这样一来,不当的课堂行为和违规的课堂行为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有序的课堂就会无序化。而无序的课堂管理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能说是一句空话!如果学生上课睡觉,而老师不去叫醒,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戴着耳机听mp3、利用手机发短信、玩游戏等,而老师不去制止,他的学习效率会如何?当然,要将制度的实施由始至终都完全做到一丝不苟是有一定难度的,往往由于教师偏于教学而渐渐疏忽。但一定要做到开学初一到二个月坚持下去,并依据所制定的规则,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式对违纪者及时指出问题所在和纠正,必将事半功倍。
4.课堂教学的细节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任课老师要善于通过重视细节来抑制课堂教学中的“破窗”现象。“破窗”理论反映了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细节对事件结果具有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中一件细微问题倘若不予重视,在它的激励或纵容下,也许将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所以,任课老师要重视细节的力量,细心观察,从小事入手,密切注意课堂细节,关注学生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动向,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等问题逐渐严重之后才去制止。发现问题时要力争把事情做到学生的心坎上,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经常退到、旷课或上课说话睡觉的学生,找他们谈心,从根上解决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
5.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破窗理论”揭示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和诱导性的道理,所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抑制“破窗”现象的条件。学校环境是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并不断走向社会化的重要土壤,要避免出现对学生成长构成威胁的“破窗环境”,尽量减少“破窗”的机会,加强校园的“软环境”建设,例如设立优秀学生表彰栏、优秀班级的标杆管理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自我约束意识。
一、小学生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相对平缓的一个时期,身高、体重、肌肉的强度与耐力以及体内的各生理器官发展平稳,体质逐渐增强,到十二岁,学生的大脑重量与成人相差无几,这为其开始系统地学习奠定了生理基础。从认知方面看,在认知来源上,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从以口头语言、形象实物为主向以书面语言、不以实物伴随的概念为主转变,在认知过程中,已由自然情景中的无意识学习向特定情景中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意识学习转变,这种变化促使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由日常经验向科学概念转化,由逐个掌握分散的知识向整体掌握系统化的知识转化。然而尽管如此,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仍是较低的,其思维还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变中,其中小学一、二、三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期,四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转折期,但整个小学阶段辩证逻辑的思维发展水平尚不高,属初级阶段。小学期间,学生的注意力及记忆有很大的发展,但其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三四年级集中25分钟左右,五六年级则在30分钟左右;其记忆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在情感方面,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知识的增加、理解能力的提高及与教师、成人及不同年级学生多层次交往,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开始丰富和复杂起来,但因其情绪比较外显,易激动、不深刻、持续时间短,其情感仍具有浅显性和易变性的特点。在个性方面,随着自我意识及自我评价能力的不断增长,高年级学生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此外,小学生的意志力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仍比较薄弱,对自己的行为还缺乏较强的约束力。
小学生所具有的上述天真无邪、对成人的依赖、品格的可塑性及极强的吸收能力等特点,使得小学阶段成为其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若能抓住其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把握教育契机,合理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从而为其今后自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激励的定义、模式及作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拘选⒐奈琛!彼刂式逃既不是灌输或注入,也不是塑造或培养,而是学生以主人的意志在教育的世界中积极发展自己,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启发和激励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显得尤为重要。
1.激励的定义
在心理学中,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动力,使这一心理动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组织行为学认为,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他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管理学意义上讲的激励,是指管理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在管理实践中采用激发和鼓励人们行为动机的方式,促使人们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工作任务,从而达到预期目标的行为。由此可见,激励是引起需要、激发动机、指导行为、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2.激励模式与理论
在早期内驱力理论基础上,心理学家将需要、内驱力和目标三个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要素衔接起来,构成了动力激发的完整过程,其模式如图:
在这个模式中,需要是激励过程的起点,内驱力是激励过程最核心的环节,而目标则是激励的终端,激励的过程就是根据目标的达到或未达到再引起新的需要或新的行为循环过程。
在上述激励的基本模式下,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激发动机的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围绕满足需要进行研究的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奥德弗的“ERG理论”及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等;着重研究从动机产生到采取具体行动心理过程的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主要研究激励目的的行为改造型理论,包括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归因理论和挫折理论等。然而现实生活中,激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人类行为的诸多方面,罗伯特.豪斯和迪尔综合概括了以上三种理论,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激励理论,从内外激励两个方面揭示了如何提高激励水平。
3.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激励机制体现的是变传统的专制型管理思想为现代的民主型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指导下的管理实践,是把学生置于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服从,而是主动地参与,因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近景意义而言,实施激励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班级的管理机制,促进班级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通过激励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民主的、活跃的而又富有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班级团体,从而推动班级管理实现最优化,促进班级的发展。
就远景意义而言,通过激励机制,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等现代观念逐渐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锻炼,进而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个性品质得到发展,而这一切正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最基本内容,对学生未来发展有深远意义,因此,“激励是最好的老师”。
三、激励与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运用激励机制进行班级管理就是要求班主任针对学生实际,依据学生的内在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抓住良好的教育契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之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唤醒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认同感,使他们产生一种自觉的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从而达到自我教育,实现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1.实施激励机制的有关原则
激励就是以内外因素影响的方式,以某种精神或物质的刺激,通过人的需求影响人的动机,从而使人精神振奋,达到影响人的目的。激励机制是否合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对班级管理活动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激励机制的有效应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按需激励原则。心理需求是人们积极行动的动力源泉,激励的目的就是激活这种心理需求,使之转化为积极的行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指出,当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激发下一步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班级管理者实施激励管理,必须充分了解、科学分析、正确掌握学生的需求,这是搞好班级激励管理的基础条件。学生是学校这个“小社会”中的成员,他们的需求越多,越丰富,固然表明他自身越发展,却也表明他们对外界的依赖性越强。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激励操作只有符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符合不同学生的内在需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求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为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域出发,确定每个人的奋斗目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都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体验,才是成功的激励机制。
及时激励原则。《礼记・学记》论施教的方法,讲道:“禁於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这段名言,强调教育和激励必须讲究针对性和及时性,才能收到预期的实效。心理学研究表明,及时激励的有效度为80%,滞后激励的有效度仅为2%,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激励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善于抓住最佳的激励时机,让学生在当时的情景中得到激励,及时对学生平时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通常最佳的激励时机主要有: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时(新到一所学校或班级),取得新的成绩或在某方面取得成功时,对某种需求有着强烈愿望时,对过失有悔过之意时,遇事犯难、举棋不定时,处于某种生理或心理困境时等。掌握激励控制的最佳时机,是激励控制艺术的内在要求。教师选择最佳时机对学生实行激励教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级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原则。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是相互依存的。激励所采用的手段都是从学生自身的目标和需要出发的,而学生之所以能从班级的成长中得到其所需并发展是因为班级目标的实现。在应用激励机制时,应当建立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正相关关系,让所有学生看到,班级的奋斗目标实现了,自身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奖惩相结合原则。奖励是一种正强化激励,它是指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并使这种行为得到巩固和保持。惩罚也是一种激励,它是从负强化角度约束人们改变消极和错误的思想行为,以重新唤起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在实际班级管理活动中,必须将奖惩结合。在运用奖惩激励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应当以表扬鼓励为主,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当不得不使用惩罚方式时,一定要循循善诱,就事论事,告知具体的原因,使其认识到错误所在,并告诉他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即将惩罚与教育结合在一起。对于性格外向、有些自傲的学生,在表扬的同时,还应指出其不足,对其实施惩罚激励时,必须严格把握惩罚的“度”,既要防止惩罚程度过轻,学生没有将错误放在心上,又要避免惩罚过度,导致学生表现出消极退缩或带有发泄性质的攻击性的行为,均达不到激励的效果。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物质是人们较低层次的需要,当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重视其他方面的需要,如,期望得到他人、组织和社会的尊重、重视、认可等,这就是精神激励。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没有适当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就没有基础,学生的积极性难以长期保持;没有精神激励,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物质激励就得不到升华和发展,不可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此,要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使它们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原则。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认为,物质及精神的激励都属于“外在激励”,它对人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而人们“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以及从中得到的快乐”,即“内在激励”,对人具有根本性的激励作用。麦格雷戈曾说,外在激励的管理思想好似牛顿的力学观点,把人们视为静止的物体,只有依靠外力才能移动,而人是有机体,有内在动力,运用内在激励,可以得到更强的动力。因此,必须将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有机结合,通过外在激励唤醒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才能取得最大的激励效果。
2.实施激励机制的方法与手段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根据其发展需求,把握教育时机,区别不同的对象,运用恰当的激励方法,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在同伴卓越的表现中,汲取营养,接受强有力的正向刺激,引导他们寻求更高更新的目标,从而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求,产生坚实有效的激励效应。实施激励机制的方法与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目标激励法。目标激励就是通过目标管理,指导学生的行动,使学生的需要与学校、班集体的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期望理论认为,人只有在预期自己的行动有助于达到某一目标的情况下,他的行动才会得到充分的激励,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激发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这一公式表明:一个人把目标价值看得越重,估计实现的概率越高,被激励的程度就越强。目标的制定,必须具有可行性和适度性,正确的做法是让目标在班级中反复讨论,达成共识。班主任应善于引导学生制定目标,使班级形成由小目标到大目标,由近景目标到远景目标的目标系统。在引导学生制定目标时,一方面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有崇高的远景目标;另一方面应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确定近景目标,不要盲目攀高,以更好地发挥目标激励的作用。
职务激励法。职务激励即责任激励,就是让学生担任适当的职务,承担相应的责任,激发他们为其在班级中担任的角色而努力,并从中获得成就感。给龙以深水,而非误陷浅滩;给虎以深山,而非逼入平地。在班级管理中应使“虎龙”各尽其能,各展其技。根据小学生具有强烈表现欲的心理特征,可采取班干部轮值制的方式来优化班级管理。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从而锻炼、发现、考察班干部苗子,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强化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促使每个学生自发地进行换位思考,产生“我能行”的自信心,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积极性,推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情感激励法。常言说,“感人心者莫乎情”,“没有学生心灵的唤醒,没有学生精神的参与,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要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与他们的情感进行零距离接触。在班级管理中,应一视同仁,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经常了解他们的困难和疾苦,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当学生感受到班集体对自己关心爱护的时候,就能激发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情绪。一旦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他们就会产生一种集体归属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会自觉地朝着班级奋斗目标前进。
信任激励法。信任是人与人相处的剂。刘备“三顾茅庐”力请诸葛亮显示出一个“诚”字,魏征从谏如流得益于唐太宗的一个“信”字。信任激励是基本激励方式,它可以加速个体自信心爆发,而从某种角度上讲,自信比努力对学生的成长更为重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班集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振,有助于形成班级凝聚力和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体现在班级管理与活动中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上,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敢于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荣誉激励法。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从人的动机看,人人都具有自我肯定、光荣、争取荣誉的需要。在班级管理中运用荣誉激励,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将个人荣誉建立在班级发展进步的基础上,制定具体明确、操作性强的评比标准。除对取得进步的学生实施物质奖励外,还应给以精神鼓励。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鼓励作为一种信息反馈,对学生的行为活动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在对学生进行鼓励时,必须要有针对性、公正性、及时性及艺术性,此外还应注意鼓励形式的多样性,口头的与书面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反而会胜过喋喋不休的说教,起到点石成金的功效。
榜样激励法。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将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具体的榜样,往往能使学生在仿效中得到激励。榜样激励具有可感性、可知性、可见性、可行性的特点,说服力强,号召力大,能够起到激励斗志,鼓舞士气的作用。首先,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其一言一行无时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因此每个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提高自身素质、爱生敬I,使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什么是“认真”“诚实”“进取”,并以此去感染学生。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既要引导全班学生学习革命前辈的光辉榜样,也要善于发现、把握身边的榜样,于细微见精神,从平凡中挖掘不平凡的事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此外,还要引导同学们辩证地看待榜样,防止机械的、形式主义的模仿;最后还要关心榜样的成长,使之不断提高、进步。
民主参与激励法。民主参与激励是指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意发挥班会的作用,使学生有机会参与班级重大决策和学习目标的制定,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上和思想上与班级患难与共的积极态度,让学生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主人。教师要发挥班会、团支部、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通过班会讨论审议班级重大议题或方案,让全班同学参与班级重大问题的决策。对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班主任要慎之又慎,应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扬民主,充分讨论,做到班务公开,增强透明度。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当家做主的民利,也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观念,从而推进班级的民主管理,促使班级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关键字:案例教学法;管理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021-01
在高校经济管理学中的课程,管理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不仅兼容科学同时还具有艺术性。所以学生对于管理学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加强实践锻炼训练,综合全面的发展,具有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案例教学法是目前而言对于管理学课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管理学中课堂效率比较高的教学方式,收到了广发的使用,案例教学法对于重于理论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这样的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主要指老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与知识体系符合的实际案例继续讲解。这中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对案例的思考与分析引导学生对本身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案例教学法在课堂的主要目的就是老师通过对知识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来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的思考,这样对于学生在课堂的所学的知识能够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这样对于枯燥的理论体系来讲是一种创新性教学,在大学的学习中,一般的学生对于理论性的课程相当的反感,在他们的认知中,理论对以后的工作所起的作用甚微,所以学不学都不会有很大的影响,然而使用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令学生对于本堂课所学的知识所综合性使用与实际案例的分析中,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理念亦或者能力的改变都是有显著作用的。案例教学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个人思维方式,以及对问题的看待方式,正如所有的学生都是的看法都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那都是真正有用的,诸如回答与实际的答案相反,这也表明学生的又在对问题进行反角度的看待问题,这才是案例教学法的精髓所在。
2.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在课堂的注重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理解效果为主,这相比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就是传统教学法整个课堂就是老师在不断给学生教授理论知识,学生只需要做好笔记,熟记即可,这种过于枯燥的讲授使得学生容易对上课感到无味,使得学生对管理学课程产生消极的厌烦情绪,丧失对学习的热情,课堂的知识理解效果大大降低,案例教容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于知识的具体思考,从而对整个的案例运用知识的全面的剖析,这样对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案例教学法的主旨调动学生对实际案例运用理论知识继续进行分析、总结,改变以往的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对知识的主动探索,让他们意识到所学的知识的价值所在。同时案例教学的最好的作用调动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思考,让他们从各个角度进行看待问题,这样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是非常的有帮助的,尽然对于案例表达的看法不一致,但那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对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案例教学法的实际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科的运用率相当的高,对于实际的教学也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使用案例教学法又发生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文化差异。在高等院校中,每个课堂里有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每个学习的思维习惯以及文化风俗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由于这些思维习惯以及文化风俗的不同对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外国的主张民主自由,学生对于自由与个性十分的从尚,在这样的案例教学中,学生的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是从民主自由,从个人主义中出发,这种对学生对于权威会产生质疑,甚至会否定权威,这种的学生拥有着较强的思维独立习惯,敢于对权威进行质疑,这样对实际的管理工作的创新有非常有作用的。相反的,在我国国内,由于推崇礼貌,尊师重道,顺从等等,在一般的场合对于的别人所提出的观点都是会比较的遵从,同时对于别人的观点进行质疑或者批判都是认为不合适的,不礼貌的,这种的文化下的人们更加愿意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而不重视独立的思考,这样导致对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阻碍。
3.2 案例的缺乏。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案例的正确选取对于教学的效果的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在我国的案例教学中,大多数采用的是来自国外的案例,国内的案例缺乏而且国外的案例比较的实际,对于学生在实际中融会贯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帮助,但是由于国内外的文化差异,以致学生对于国外的案例显得比较的陌生,对于案例的文化背景、人文状况等都是不了解的,这样对于学生对于案例的研究讨论是起到消极的作用,而国内的案例对于这点有没什么影响但是,国内案例缺乏综合性,系统之间的知识缺乏连贯性,而且重点在于述说,缺乏对于案例背景的讲解,这样对于学生的抽象比较强,不利于学生的分析思考。
4.结束语
在目前的状况,不能盲目的使用案例教学法,应该与实际的教学情况相结合,客观的与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使用,这样对于学生的上课知识理解的效率会更为的显著,这样不只是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更或者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加的有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辉,张比鹏.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7,(5).
[2] 张明.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体会[J].教育科学,2007,9(7).
精细化管理最早出现在企业,之后随着该管理理念的完善和改进,在其它领域也得到应用,并发挥积极作用,受到管理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
(一)概念。精细化管理最开始在企业得到应用,注重将管理工作具体化和明确化,加强每个细节的管理,优化管理流程,促进管理水平提高。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通过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应用,能优化每个管理环节,促进管理水平提高,为教学活动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因而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二)特征。作为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理念,高职教学管理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将具体工作细化,实现管理的程序化和标准化,促进各部门有效协调和高效运行,及时应对管理存在的不足,促进管理水平提高。主要特征包括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数据化、信息化等,有效落实这些规定,对保证高职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二、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精细化管理适应高职教学管理需要,具体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提高教学管理执行力。精细化管理要求精准执行,也就是高职教学管理具体活动当中,对每个步骤、环节、事件、流程、标准等,都严格按照要求落实,促进管理效果提升,达到优化教学管理的目的。同时也只有优化每个细节,才能更好落实各项规定,提高教学管理执行力,让各项制度措施严格落实,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二)增强教学管理精度。精细化管理包括准确的信息与决策,数据统计和计量分析,并掌握正确的工作策略,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因此,采用精细化管理理念,能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精度提高,推动教学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确保教学管理质量。精细化管理注重关注学生,增进师生联系,让师生之间进行有效合作。同时重视提高教师队伍工作责任心,有效落实各项措施,在每项任务和管理工作流程中遵循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要求,促进教学管理质量提升,为教学活动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提供保障。
三、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尽管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高职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综合技能有待提升,影响精细化管理作用的有效发挥。为转变这种情况,应该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需要,综合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促进精细化管理理念得到更为有效的应用。
(一)完善精细化管理体系。为增强管理水平,让精细化管理理念有效落实,提高教学管理实效性。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应该全面分析教学管理精细化理念,建立科学、合理、严密的管理体系。同时明确各管理人员的职责,让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中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和检查制度,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和管理计划,严格落实这些措施和规定,健全整个精细化管理体系,促进各项制度有效落实,为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供保障。各管理部门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将各项制度措施有效贯彻和落实,并成立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各项制度有效落实。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让他们严格履行职责,确保高职教学管理实效性。
(二)构建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要想促进精细化管理有效开展下去,收集完善的信息是十分必要的,因而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目前该项工作不完善,信息收集滞后,影响作用的有效发挥。为此,应该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需要,构建合理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确保获取的资料真实有效。精细化管理涉及多方面内容,范围广,需要处理的事项比较多,要求数据真实有效,在决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而信息系统的建立满足这种需要,能为促进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推动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和完善。
(三)增强精细化管理的操作性。构建完善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健全并明确各项规定,增强相关规定的可操作性,有效规范日常管理工作。注重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成果,推动相关规定改进和完善,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同时还要结合新形势和新情况,充实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措施,促进管理制度和措施优化升级,更好满足社会发展和实际需要。在此基础上,高职学校还应该考虑本校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定,在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前提下,结合教学管理需要,适当推动教学管理创新。合理引入微博、微信等现代技术方式,方便信息传播,增进师生之间,学校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推动精细化管理模式取得新突破。从而更好适应教学工作需要,让精细化管理模式得到有效落实,切实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四)提高精细化管理人员素质。专业人才是促进教学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为管理单位所普遍重视和关注,也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吸收优秀人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提供人才支撑。高职院校应该定期对管理人才开展培训,让他们更好适应具体工作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综合技能,帮助他们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当遇到相关问题时,能结合高职学校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合理配备工作人员,相互分工协作,提高合作效率,遵循相关规范措施进行检查监督,让管理规章制度能够有效落实,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和高职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四、结语
(一)公心为上,以德服人
孟子曰:“以德治人,心悦诚服也。”高尚的人格,使人产生敬佩感,能吸引人,促使人模仿,给学校管理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作为管理者,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禁止教师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给教师树立榜样。坚持公正无私,不带偏见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师,不搞厚此薄彼。要善于团结教师,把一切力量团结到学校建设中来。
(二)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要信任教师,敢于放权。将业务管理的权限下放,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充满智慧地挑战;把责任还给教师,让教师创造性地整合、补充、调整、拓宽课程;把时空还给教师,让教师将活动与学科教学衔接起来,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相联系起来。充分挖掘教师中隐藏的资源,尤其是信息、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资源,为学校所用,学校对提供资源的教师予以奖励。
(三)知人善任
人本管理的实质是保护人的自尊,激励人的情感,彰显人的价值。当前社会,教师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发生了多元变化,要了解教师的具体情况,发现他的能力,从而做到知人善任。 “知人”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了解、交流的过程即相知。知人要知心。要放下架子,对教师主动关心,坦诚交心,教师才能报以真心,对学校树立信心,“士为知己者死”。通过谈心、交心,达到知人、知心,从而把广大教师凝聚在领导群体的周围。“知人”的目的在于“善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根据教师的学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水平,合理配置,优化组合,人尽其才,整体高效,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
(四)搞活教师活动
传统的教育管理中,管理者惯用榜样激励法、谈话交流法、物质慰问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教师活动是支撑教师理念信仰和体现实际关怀的中介。教师活动能创设便于沟通的情境,优化交流的氛围,让教师切身体会学校的关心与温暖,浓化干群之间的人情味,强化学校各阶段的工作重点。教师活动是学校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教师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学校的学生特色活动就不会稳定长久人本管理,因此,我认为搞活教师活动是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是维系、规范、凝聚全体教职工的纽带。
(五)尊重、理解、激励教师
关键词:心理调控手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19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122
在中小学进行相应的管理过程之中,不能仅仅从制度的角度上进行规范,而忽视了对于心理方面的调控。下面,笔者就对心理调控应用于中小学管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究,然后提出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的具体措施,以此促进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改进,提升中小学校的综合管理能力与管理质量。
一、 心理调控在应用于中小学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中小学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之中,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注重制度的规范性以及工作的流程化,忽略了对于人力资源的心理调控工作。不能够树立正确的心理调控意识,就无法合理利用心理调控手段去进行管理。因为中小学管理工作离不开对于中小学生以及广大教职员工心理特点的了解与掌握。所以,目前中小学的管理还无法针对其相应的思想状态进行相应的心理调节工作。既想要让教职员工高效地进行相应的工作,但是又缺乏科学合理的手段。也是目前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另外,在心理调控应用的过程之中,不能够实现调控对象的广泛性以及普及型,不能够有效地将对学生的心理调控与对教职人员的心理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在管理工作之中分割了二者的关系,以至于为管理工作的落实增添了相应的阻碍。这些都是目前心理调控方法应用于中小学管理工作之中所存在的主要的问题。中小学需要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之上,针对目前心理调控手段进行相应的转变与改进,从而促进中小学管理工作的发展与改进。
二、实现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有效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丰富心理调控手段,明确心理调控目标
首先想要实现心理调控就需要从根本上利用多样化的心理服务手段。在心理调控目标上,我们也需要明确两大调控主体,其一是中小学学生,其二是教职员工。我们必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着手,将中小学学生的心理调控与教职员工的心理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中小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调控,主要利用课上教学的心理教育思想渗透及课下心理调控活动等方法实现的。课堂教学之中要对中小学生进行积极思想等渗透,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积极性。课下也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可以根据学生心理实际问题与实际状况有针对性进行心理辅导,也可以扩展相应的团体活动,比如社会实践、班级主体会议活动以及心理专题教育讲解等。以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多方面促进对于中小学生心理调控工作的落实。
对于教职员工同样也应该予以重视,可以通过为每一名教职员工建立心理评估档案的方式,定期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评。重视起学校的教师这一重要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对于教职员工的管理模式。只有从根本上将中小学生的心理调控与教职员工的心理调控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心理调控手段以及心理调控目标的明确,最大限度上实现心理调控工作的落实,改善师生关系,促进中小学管理工作的进行。
(二)建立完善的沟通与交流机制
心理调控工作的核心手段就是沟通与交流,而且这个沟通交流不是仅限于学校内部师生之间,同时也是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更是学校与各个学生家庭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教育环境。因为中小学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监测与调控对于其一生而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学校要与家庭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打造优秀的沟通交流环境,在学校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动态与思想行为进行严密地观察,加强引导的行为、落实引导工作。
同时也要跟家长建立良好的交流模式,家长在家庭中也要以身作则,为学生们打造优良的教育环境,从而实现心理调控工作的多方面实现。另外,在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心理调控工作进行过程之中,建立完善的沟通与交流机制有助于及时了解教师的需求,根据学校的实际发展状况,为教职员工尽可能构建一个完善的工作环境。
(三)完善心理调控工作的理论体系
在实现心理调控工作的落实中,不能仅仅依靠工作经验去进行相应的心理调控工作,同时还要理论体系的指导。以完善的心理调控工作的理论体系去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与进步。比如在对教师进行心理调控的过程之中,除了要分析教师个人发展实际状况之外,还要遵循一定的心理规律。教师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学校领导对于教师的良好的工作表现要及时给予相应的认同。这也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认同心理中所要注重的一点,能够促进教师个人价值实现的体验。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平衡环境心理、激励心理以及对于内化教师的挫折心理等,完善教师的社会形象与社会意识。
一个完善的心理调控理论体系,一定要从多方面去对调控目标进行分析与理解,强化教师的责任感与集体意识,强化心理意识的同时伴随着物质手段的变化,以表扬与批评等相应的手段促进教师思想的转变,促进学校行政管理上的发展。
三、结语
在心理调控工作进行过程之中,我们要在明确其中小学管理工作基本特点的基础之上,针对目前心理调控工作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完善心理调控工作的理论体系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提升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过程之中有效性的应用。这样,学校才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发展目标,促进社会效益提升与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姜丽.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7):8.
[2] 尹志华,邓三英,汪晓赞.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过程中评价者的心理障碍及其调控策略[J].体育科研,2010(2):95-98.
[3] 朱丹霞.江西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D].南昌大学,2015.
关键词 三本院校 学生工作 绩效管理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社会中也越来越需要应用型人才,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升。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三本院校,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的需要,三本院校学生工作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起到协调和控制整个教育活动的作用。绩效管理是一个非常有用且站在世界前沿的评价工具,这时在我国三本院校的学生工作管理中引进绩效管理理念,对提高三本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帮助和意义。
一、绩效管理在三本院校学生工作管理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三本院校是我国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资源同时提升了高校办学的规模,与一本和二本学校不同,三本院校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三本院校从学校的招生、教学到管理工作都处在探索的阶段,都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如何更为行之有效地在三本院校开展学生工作管理成为当今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学生是学生工作的一大主体,所以学生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工作的特点,根据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可以知道在三本院校学生工作中有必要使用绩效管理理念,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偏低
三本学校的学生,从入学成绩来看就比一本和二本学校学生的成绩要低,所以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也略低,入学后的学习效率也普遍不高,虽然能够做到按时按点的上课,但课上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思考,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会一些皮毛,课下自主学习性较差,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当然,造成这种现象也有来自家庭的因素,三本学校普遍学费较高,学生也大多来自收入较高的家庭,有着某种优越感,认为不需要花过多的精力在学习上。当然,三本院校也存在着一些因高考发挥欠佳或填报志愿等原因而被录取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往往能够刻苦努力的学习,并有较强自律性,但是毕竟也是只有少数。
2、善于交际且思想灵活
三本院校的学生虽然成绩和学习基础较一本和二本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在与人交往,参加各种学校文体活动及社会活动的积极性都很高,在学生社团,学生会以及班级等干部竞选中参与的热情高涨。同时也有较为广泛的爱好和才艺。
3、自信心不足且自卑感较强
由于越来越多的三本毕业生不断在考研和求职的途中受到歧视和排斥,常常被拒之门外,使得越来越多的在校三本生担忧自己的前途和出路,有些甚至渐渐产生自卑感,总觉得在各方面越来越不如一本和二本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信心不足。
由此看来,针对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及创办时间较短的特征,可以看出工作管理在学校中具有复杂性,而且可以直接应用于学校的管理方法少之又少,在学生工作的管理中应用绩效管理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曾有人这样形容三本院校的学生:三本院校的学生就像一壶烧了七八十度的热水,如果再继续添一把柴火,这壶水就开了;如果不再加温,这壶水就会快速冷却至冰点。将绩效管理应用于三本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无疑是为这壶温水加了一把柴火。
二、针对三本院校情况构建学生工作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属于管理,所以也具有管理的特点,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想针对三本院校的学生工作情况构建出合适的学生工作绩效管理体系,使绩效管理在三本院校的学生工作管理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提高学校的学生工作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以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学生工作绩效管理体系,即制定合理的计划,保证计划顺利实施的方案以及合理有效的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体系中的第一步,是一个沟通的过程,沟通双方是评估者和被评估者,通过沟通主要是为了落实为订立正式书面协议即绩效计划和评估表,它是双方在明晰责、权、利的基础上签订的一个内部协议。绩效计划的设计从一般从一个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开始,将绩效目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最终落实到个人。绩效计划的目的是为组织和个人日后的工作提供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所以绩效计划的在绩效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合理的绩效计划需要首先制定出组织的目标,然后对这个目标进行分解。对于三本院校学生工作中绩效计划的制定,主要是把组织的总目标分解到学生工作的各个部门,即将具体的工作任务分别分配给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会和团委等,然后再由每个部门根据自身工作的情况进行工作分析,接着由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和成员对部门的工作目标进行讨论,经过协商后为每位成员合理分配具体的工作任务并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共同为完成部门目标而努力。
(二)保障绩效计划的顺利实施
制定出计划后就要提出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来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制定实施方案首要任务是上级对下级要有良好的指导与监督,通过层层的指导与监督,将执行者需要完成的目标、工作和学习任务、需要承担的责任逐层传递下去,使每个执行者明确自己的任务,这其中就有学院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对辅导员的指导与监督以及指导员对学生的指导与监督。当然,这期间最重要的就是上下级的沟通,其中,学院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成为学生工作管理的核心,因为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直接了解学生的想法,对于三本院校的学生,辅导员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发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正面的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生工作怀有热情,充满自信,也才能更有利于绩效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进行利益分配,而是促进组织及其成员的共同发展。通过检验发现问题,改善问题,找到可以提升的差距,最终实现双赢。绩效考评就是要根据每个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做出达成程度判断。由于学生工作的特殊性,可以非为学期考评和学年考评,明确这个概念,可以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及重点。考评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按照时间可以分为日常考评和定期考评,学院的学生工作绩效考评就可以分为日常考评、学期考评和学年考评;按照考核的主体可以分为上级考核、同级考核和下级考核等,在学生工作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工作负责人对指导员工作的考核,指导员对学生的考核,同学相互之间的考核以及自我考核,最后再将以上所有的考核结果总结起来给出最终的结论,并及时反馈给被考核者,以便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比考评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难大家一起解决,然后更好的完成整体目标。
(四)提升绩效激励的重要性
绩效激励对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发展战略的达成具有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主要是运用科学的方式,全方位的考核每一个成员或群体的行为表现、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并将这些考核的结果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和评价,还要能够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整个过程。简言之绩效管理就是要求运用某种管理方式来激励成员为实现包括每个成员的目标在内的组织目标而奋斗。所以,考核完成后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激励成员是十分有益的,但高校的学生工作不同于企业,企业一般用升值或者加薪来激励表现优秀的员工,对于学生工作来说,最有效的激励手段并不是金钱,而是给予肯定,并使他们对日后的工作充满信心和积极性,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所以把绩效考核的结果与他们的评优、推优、提干、升学和就业等联系起来激励效果会更加显著。
三、结论及展望
在我国,三本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因此三本院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也会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的输出和科技发展的速度,而高校的学生工作的管理正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保证学生工作管理的顺利进行和效率的提高是我国三本院校目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应用,不难看出,将绩效管理应用于三本院校学生工作的管理中不仅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更能使学生参与到对自己的管理中去,并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但是,绩效管理比较源于国外,我们可以借鉴其管理思想和理念,一些具体的做法还是要参照我国各个高校不同的特点灵活应用,不可以生搬硬套,要学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若不然恐怕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陈中武.卓越绩效管理模式[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方振邦.战略性绩效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季诚钧.大学属性与结构的组织学分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于中宁.现代管理新视野[M].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6.
[5]我国公立高校在行政化体制下的改革误区及其原因分析[J].高教探索,2006(1).
[6]小明.高校问责制:美国公立大学权责关系的分析与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5(3).
[7]郑晓明. 绩效管理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68-69
[8]方振邦,罗海元.战略性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0
[9]陈智勤, 郭艳.浅谈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的匹配[J].商业时代,2006,(2):91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 管理意识培养 管理能力培养
1.基于管理意识的培养应是管理学教学的根本
当前在高等院校各个学历层次的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对课程教学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如有的侧重于让学生把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有的则侧重于对学生的管理技能、管理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笔者通过多年的管理学教学实践,深深感受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管理意识才是管理学教学的根本。
1.1管理意识是管理活动的客观反映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人类心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它包括人们日常所说的精神、思想、感觉、经验等所有主观形式的东西。管理意识是伴随着人类管理实践活动而产生的,又高于管理实践,对管理实践活动起着指导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管理实践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管理意识的指导作用也不断得到强化。在现代社会中, 管理者管理意识的指导程度和正确程度, 往往决定着一个组织的命运。
1.2管理者有无科学的管理意识是履行管理职能的基础
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是否具备管理意识比掌握管理技术和方法更为重要。当一个管理者缺乏现代管理意识时,即使给他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其也不会自觉地有意识地去运用;而一个具备现代管理意识的管理者,即使不给他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其也会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学习和创新管理技术和方法,并自觉地运用于管理实践活动中。
1.3管理学教学应重在对学生管理意识的培养
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应集中体现在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这当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指“洞察力”,如能否透过错综复杂的管理现象,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为系统思考能力,也就是从多方面、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为创造性能力、决策能力和实施能力,即提出方案、权衡利弊、做出决断并组织实施的能力。而洞察力、系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则在于有无正确的管理意识。管理意识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管理者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层次和角度。科学的管理意识,具有超前反映的特性和科学预见的功能,可以帮助管理者正确树立长期战略目标,为管理者指明前进的正确方向;可以为管理者的决策过程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帮助管理者主动细微地洞察和分析各种管理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
因此,管理意识的培养应是管理学教育的根本,学生学习管理学的过程应该是管理意识培养和强化的过程。管理学的教学过程应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从一种无管理意识化状态到意识化状态的转变,最终达到自觉地运用管理意识从事管理活动的状态。
2.管理学教学环节中易出现的偏向
当前在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偏向,不利于学生管理意识的形成和提升。
2.1教师的角色存在着一定的错位
作为一名讲授管理学的教师应在教学中扮演指导者和教练的角色。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常常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的角色是听讲者和知识的接受者。对于学生而言,上课只要带一双耳朵和眼睛即可,嘴巴和脑子似乎都可以不要,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学到的知识主要表现为书本上的教条。
2.2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有其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对于尚未系统学习过管理理论,也未接触过复杂的管理活动的学生而言,系统学习管理理论,在头脑中形成管理学的整体知识框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就理论谈理论,把理论简单的等同于一系列的概念和管理理论的基本要点,而缺乏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并不利于学生头脑中的管理意识的形成。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也会导致学生产生枯燥感,失去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2.3过于偏重于识记,而忽视理解和应用
长期以来在管理学教学环节中,一些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作业和考试)在引导学生能力培养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向,客观上导致了对学生识记能力的考查,而淡化了对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如名词解释题、填空题的答题,只是要求能够准确地再现名词的定义或定义中的个别词语,学生应试只能是靠死记硬背。再如简答题和论述题应是可以较好的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题型,但从实际效果看,学生的应试策略通常也是采取提前准备答题要点,通过死记硬背,以及适当的押题来应试。而死记硬背掌握的知识,缺乏与实际的联系,考试过后很快就会遗忘,对管理意识的形成实在是帮助不大。
2.4未能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和发挥空间
在管理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常见的都是教师居于绝对主导的地位。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的记笔记;作业和考试环节,教师通常提前拟定出标准答案,并根据学生的答题要点与标准答案的吻合程度给予成绩。这就导致学生只能局限于课本和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和应试。在管理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是不可避免的。但居于绝对主导地位,而不能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和发挥空间,则不利于对学生管理意识的培养。
3.加强管理学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管理意识的培养
如何改变传统的管理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从管理意识层次上有所感悟,应是每一个从事管理学教学的教师应该重视和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管理学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3.1管理学教学应重在“指导”而非“引导”
“指导”的本意是指示教导的意思,如指导者通过指导使被指导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问题的解决。“引导”的本意是带领、领路的意思,如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
指导与引导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就如同家长教导孩子玩的走迷宫的游戏,一种是家长自己熟知走出迷宫的路径,并且是亲自带领着孩子走出迷宫;另一种则是家长虽然自己熟知走出迷宫的路径,但不亲自带领孩子走,而是告知孩子寻找路径的规律,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寻找,并最终走出迷宫。显然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带领的方法使得孩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是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当以后独立面对同类问题时,仍然会无所适从。而指导的方式可以使孩子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感悟到客观规律与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上升到自己主观意识上的认识,当以后独立面对同类问题时,则会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指导与引导体现了管理学教学的两种不同方法。管理学课程的教师面对学生应扮演指导者和教练的角色,而非带路者的角色。
其次,教师在管理学教学中的指导者角色,还要求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中要善于深入浅出,即理论知识的内容虽深刻,但语言文字要浅显易懂,结合的实例要形象生动。这将有利于使普遍缺乏管理实践活动,欠缺对管理感性认识的在校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为直接的理解,有利于促进管理意识的形成。如对管理者面对的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的问题,与其让学生死记几条定义,不如用人和机器人处理问题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两类决策的区别,从而更深刻的认识管理者应如何正确的去处理这两类决策。
3.2管理学教学要以案例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管理意识是伴随着管理实践活动而产生的。因此,管理意识的培养仅靠理论学习,限于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辅之以管理实践活动的磨练。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获得到的感悟,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成为人们主观意识上的认识。但限于在校学生的条件限制,学生普遍缺乏管理实践经验,这就对管理学教学如何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管理学教学中,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这是教学内容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如何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则要靠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现在被人们越来越多的采用的案例教学法,对于管理学教学应是一种行之有效、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针对逼真的管理事件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据以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在这里,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3管理学教学应淡化对学生识记的要求,强化理解和应用
在管理学教学中,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试,在学生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是教师的主观愿望,但作业或考试题型的出题角度不当,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如何让学生从依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从管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角度进入学习状态,其实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近年来一些教师越来越多的在作业和考试中的很多小型客观题上采用情景模拟化的方法来出题。例如:激励理论中的强化理论提到了对员工行为的多种强化方式。传统的出题角度通常直接从强化方式的定义出题,而采用如下情景模拟作为题干,则有明显的不同效果。“某公司来了一位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领导发现该员工工作热情饱满,业绩提高很快。对于这种情况,除了按公司激励制度的正常规定给予相应奖励外,如果你作为该公司的领导,最赞同进一步采取以下哪种做法? A、及时肯定他的进步,鼓励他取得更大成绩。B、顺其自然,让他自我激励不断提高绩效。C、给他提供进一步提高业绩的方法指导。D、充分肯定他的成绩,提醒他不要骄傲自满。)
笔者在最近几年的管理学教学中,在平时作业和考试中均大量采用了情景分析的方法。如在百分制的考卷中,除了安排学生进行主观分析的案例分析题外,还要安排30个左右的以情景模拟内容为题干的单项选择题。坚持下来感觉效果明显。拟定题目时即可采用管理情景、企业实例或经营故事;也可采用生活工作中的典故或趣闻轶事。这样一来,学生即可以摆脱死记硬背的负担,答题时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正融入到一个真实的管理情景中,从中获得管理意识的提升。
3.4管理学教学要给予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余地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人们管理意识的形成以及不断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学教学既然要重在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就不能让学生始终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将其圈定在教师规定的框框内。要给予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空间。以教学中的案例分析为例,一些教师通常总是以提前拟定出的标准答案作为判定学生成绩的尺度。这就导致学生在遇到案例分析时,注意力往往不是集中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上,而总是揣摩教师可能的正确答案。其实,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应该是苛求案例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要给予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的空间。成绩的评定应是围绕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对其所体现的各种能力的评价。如看学生是否熟悉管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能否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看学生是否具有系统思维能力,对问题的分析是否全面深入,逻辑是否严密完整,是否能够在多方位、深层次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只有给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空间,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学忠.论管理意识.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04期
[2]柳文超.简论管理意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01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 教育管理 心理学
近年来,社会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在知识经济体制下,教育事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其旨在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高校的教育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理论通过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解释、预测并有意识地支配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可以定向指导心理学各局部分支学科的研究,是研究心理现象、探讨心理科学基本原理的一门重要学科。心理学理论是一门科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和学生教育方面。
一、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心理学理论是研究心理现象、探讨心理学基本原理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方法以及心理的能动性等问题,主要关注心理现象的实质、机制和过程,在本学科群中处于基本的理论地位。心理学理论具有提出假设或做出预测,为实验心理学提供研究课题的功能,具有判断和鉴别概念、命题和理论真假的功能,具有抽象和综合功能。
在高等院校教师管理活动中,诱因是一个重要因素。所谓诱因,就是能够引起人类本身需求的因素,对人们来说具有一定的刺激性,由于人类自身有需求,这种需求推动和激励着人的发展,从而导致人类行为的产生。在心理学方面,人的动力就是需要,需要就是其积极性产生的源泉,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需要就有着明显的职业特征,要使激励机制得到有效实行,就要满足教师的需要。
就教师发展所需的稳定性来看,其主体是教师本身。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科技的进步以及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其自身所面临的强大竞争压力,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指明灯,教师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想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新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扩充知识储备。
教师与其他行业有着明显的区别,要求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督促着教师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当他们在自己钻研的领域取得成果时,就会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继而使他们的积极性更加持续。
高校管理者也应当积极满足教师的需要,尽可能地提供条件,营造良好的环境,为教师创造各种培训机会,奠定教师发展的基础。公平理论主要是说人们的工作动机受所得报酬的绝对值和相对数值的影响,其应用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尊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改善教师待遇的不公正情况,产生非常明显的效果。
二、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学生教育当中的应用
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兼具的学科,其在很多行业和领域中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该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学生教育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可以从社会心理动力机制方面入手,在班级动力系统的规范下,学生不愿被集体排斥,由于学生并不是主动自愿的,具有妥协性,这时,班级管理要运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模仿心理的出现。
在这方面,老师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要以身作则,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好学生的榜样;另外,要把表现良好的学生树立成典型,让其他学生以其为模范,能够认同他的做法。对学生来说,模仿基于自愿的基础,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向榜样学习。
就现在的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来看,学校往往注重学生能力和智力方面的培养,往往忽视了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是高校学生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依据,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必须重视起来。在具体实施中,要注重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转变,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同等看重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生活质量,从心理学的角度加强教育,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学业不良群体存在的现象较多。学业不良的成因很多,主要有智力、兴趣、动机等一系列因素,面对这种问题,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有差别地对待不同的问题。教师要客观看待学生之间的差距,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为依据,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潜能,多对学生鼓励,使其感受到关爱,能够有效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三、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各行各业的进步,教育事业作为社会发展中的关键要素,对促进社会整体的前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是我国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高校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心理学理论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心理活动的分析、综合、归纳等多种理论思维的方式,进行心理现象的探索,在高等院校教育和管理中起到了有利影响,对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依据。高校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探究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现象,促进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正常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冰,刘晟.高校教育管理中引入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分析[J].大众商务,2011(1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