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计算机 音乐 艺术院校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07-02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受到了教育部高度重视,被纳入各类高等教育院校的公共必修课,其目标即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然而,作为音乐类艺术院校公共必修的计算机课程不仅要具备文科类计算机课程的实用性,还要体现音乐类的专业特色。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音乐类院校学生的特点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做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2.音乐类艺术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音乐类艺术院校学生特点
音乐类艺术院校的所有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均具有音乐专业特长或精通某一种乐器,而地域性和专业性造成了学生不同的教育观和价值观。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已不仅仅只需要单一人才,更多的却是多元化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谁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知识,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音乐类艺术院校不同专业,学生入学的文化基础分数线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而言,文化课分数越高的学生,其学习的自主能力和学习能力就越强,而文化课分数越低的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和接受能力就越弱。因此,学生层次的参差不齐导致教师教学必须因材施教。
2.2 音乐类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
计算机课程作为音乐类艺术院校的公共必修课,采用集体授课、课堂教学方式展开,在教学过程中也具有以下一些突出问题:
①教学内容与教材单一。由于音乐专业院校的特点和师资的限制,教学内容过于统一,不能很好地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除了掌握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Office办公软件外,还需要掌握多媒体音乐课件的制作以及相关音乐教学软件(视唱练耳教学、乐理教学等)的应用;表演专业和舞蹈专业学生需要学习音频与视频的编辑与制作;艺术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平面设计与动画制作软件;而所有与音乐相关的专业都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绘谱软件(Finale、Sibelius、Encore、TT作曲家等)。由于各个专业对计算机的需求不一致,因此,应根据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将计算机课程渗透到不同专业学习中。
②学生基础差异大。有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学习了计算机相关课程,能够比较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从未接受过计算机相关课程且极少接触计算机,只会使用计算机上网查资料和娱乐。此外,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更进一步加大了两极分化程度。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进度,保证教学计划正常有序地进行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③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固定化和程式化。目前,计算机教学主要采用广播系统和大屏幕投影方式进行,教师在课前设计好课件和案例,通过点对点方式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和练习操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学习和接受新知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特别体现在学生课堂所学内容,课下很容易忘记。而考核方式则采用随堂上机按照指定要求完成相应操作的方式进行,该考核方式具有片面性,不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且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音乐类艺术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
3.1 分类细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所学专业和社会需求,设置不同类别实用性广的操作性课程,既要包括计算机技术技能操作的基础知识,也要包括与专业相关的外延知识。然后,将教学内容分成三个类别,第一类为公共必修课,即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信息社会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第二类为专业必修课,即根据专业特色设置的辅助课程,其任务是增强学生解决本专业问题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第三类为选修课,即为满足不同学生需求设置的外延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在音乐类专业中的应用手段,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教学方法可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做相应的安排和调整。对于第一类教学,考虑到学生个体情况的差异,在开课前预先进行计算机水平测试,成绩特别优秀并且已达到本课程要求的学生可自愿申请免修免考,其他学生则按照测试结果,由教师科学地分组实施教学,这样有助于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教学质量。而对于第二、三类教学,考虑到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而文化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弱的特点,教师可采用“知识点+案例”的教学方式,通过知识点的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课堂学习的整体知识结构框架,而精选的实例操作则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引导和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将学习的主动给学生,并完成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
3.2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首先,教师应主动参与课程教材的编写和更新,将教学内容,案例操作及时实时地传递给学生,供其学习和参考,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好习惯。其次,针对计算机教学资源的不足、课时安排的有限性以及学生排练表演时间的冲突,创建一个计算机学习网站,提供一个非正式的学习平台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可在平台上设置多个与教学相关的学习模块,将好的教学课件、学习资料以及视频文件上去,学生可随时提出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分享学习心得,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并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最后,理论学习与实际相结合,给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
3.3 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公平公正的考核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决定学生在整个学习中付出的努力和精力。由于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该课程更注重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因此,应采取以应用为导向的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建议考核方式分为三部分:平时课堂表现、随堂考核(或阶段性作品提交)以及期末考核。其中,平时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以及上机操作作业完成情况;随堂考核或阶段性作品提交则在系统学习完某一模块知识后,对该模块内容的检测,可通过上机考试或提交作品的方式进行;而期末考核则是对本学期所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检测,仍以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三部分的比率,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结束语
将计算机技术更好地与音乐艺术相结合,并渗透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中,是音乐类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院校的资源,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和理念融入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常玉芳. 艺术院校音乐类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与教学的思考[J]. 音乐生活, 2008.12 : 56-59.
[2]陈明兵. 西部艺术类独立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年9月, 第6卷, 第26期: 7298-7299.
[3]杨红飞. 艺术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福建电脑, 2010年第2期: 199-200.
[4]袁剑, 王文海. 音乐类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与对策[J]. 电脑学习. 2010年8月, 第4期: 62-64.
艺术高职计算机PBL分组分层教学一、艺术类高职院校现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入学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范围较广、地区覆盖面大,由于地域和条件的不同,往往大中城市里的孩子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和偏远地区的孩子都有很大差异。从而导致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在中学期间经常上网聊天、玩游戏,计算机水平无形中得到了提高,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强,也容易接受计算机课的上课内容,一部分偏远农村的学生,在中学期间,没有上过计算机课,再加上平时不能去网吧上网,这样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较薄弱,这部分学生入学时连指法都不会,其它操作更不会。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三校生”(中专、中职、技校毕业的学生),这类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较弱,但操作能力较强,并且大部分学生在原来学校毕业时都已经取得了相应的计算机操作等级证书,因此在同一班级中,学生间计算机的学习能力不同,对课堂任务完成的效果和时间不同,造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很难照顾全面。
2.学院各系部对课程的要求和层次存在差异
我们高职艺术学院的学生各系各专业在大二、大三都要学习相关的电脑软件,各专业开设的软件课不同,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要求和层次也不同。
3.各系各专业的就业岗位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要求不同
我院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同,有的做设计、有的做技术文员,从事不同的岗位工作,对计算机办公能力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如何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成为我们授课教师的是一个重要课题。另外,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真正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又是一具棘手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始考虑将PBL教学模式与分组分层次教学进行相结合。
二、PBL教学模式与分组分层教学的实施可行性分析
(一)PBL教学模式的特点
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将学习与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生投入于问题中。通过设计真实性的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几个学期在计算机基础课上的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计算机课中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有如下好处:
1.灵活性
PBL是基于真实情景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来源于学生平时使用计算机会遇的问题,通过整合形成每次课的教学内容,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及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问题,形成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达到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计算机教学目标。
2.实用性
在PBL中学习是基于问题的,这些问题非常接近真实情景。这样就能确保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学生解决计算机相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迁移到实际工作问题的解决中。如学生在校园复印社进行材料的打印和复印时经常会遇到U盘中.exe病毒的问题,我们在课堂中就向学生传授如何通过DOS相关命令来解决此类问题,同时让学生了解我们学院机房是如何来限制.exe病毒的运行方法。这样设置了问题情境,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组分层教学的特点
分组分层教学是根据一个班中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授课内容按难易程度划分出相应的几个层次,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讲授。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基础相对较好并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对其提出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或协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完成学习任务,以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组成“一帮一”或以互助小组的形式,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帮助和带动基础差的同学,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三)将PBL教学与分组分层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
由于PBL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问题的选择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恰恰可以满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小组进行分层教学的需要,因此,将PBL教学与分组分层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是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
三、PBL教学模式与分组分层教学在艺术高职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实施措施
(一)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在学生入学之初,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问卷调查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测试,以此作为对学生分组分层的基础参考,将每个班的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在每个小组中分成“低”“中”“高”三个层次,另外每个小组配备1~2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组长一般具有较强的接受、学习、动手能力,对自身素质要求较高。在学习了新的知识后,能够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其他同学。教师布置完任务后,针对组长操作重点指导,让组长再检查、指导小组成员。这样可以为教师节省下更多时间专门针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加强训练指导。同时,以学生的角度将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也提高了作为组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
(二)以专业应用为指针,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不但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要以专业应用方向为出发点。各个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明确不同专业的学生应掌握哪些计算机知识、技能,具体达到什么程度。如在讲EXCEL办公软件时,室内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将教学目标定的高些,重点讲EXCEL软件中公式、函数的应用,并且要使学生能够达到熟练、灵活的应用公式、函数进行本专业报价表和运算表的制作;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选择的问题也是如何来制作本专业的各种报价表。而对于服装专业我们只要求其能在EXCEL中做出简单的表格并能进行图表的分析即可等。所以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在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应用,以专业为依据进行分层,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尤为重要。
注重学生的平时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进行考核、评价,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香港等世界各地高校交流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非内地学生将来内地读书、就业,面对这样一个高等教育不断全球化的趋势。面对一个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面对一场世界性的教育大转型,IT世界的风起云涌,作为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主动寻找并定位自己的发展空间。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特色人才。是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其特色人才培养机制的探讨。有利于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与定位,促进教育体制、人才培养体制上进一步完善,顺利告别落后的教育方式。迎接务实创新的先进教育方式。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和现状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
国际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到60年代专业教育逐步进入了科学研究的轨道,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则采用学术团体提出的参考方案。从20世纪中期开始,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采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基本上都是参考美国的体系,1985年以后,面对学科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组织结构的日渐庞大,美国的学术团体开始寻求学科人才培养的内涵发展模式,1990年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研究报告,并推出“’91教学计划”。但“’91教学计划”及其相关研究报告对学科方法论内容的研究不够深入,对影响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关键问题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论述,没有建立学科人才培养的科学理论体系;没有注意到学科知识组织的层次结构和内涵的逻辑结构,没有注意到学科方法论中典型方法与典型实例在内涵发展模式中的重要作用,更没有注意到思维方式数学化的重要意义和由此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了时间与空间制约因素的地位,从而使人们产生“’91教学计划”难以实施的印象。
中国高等教育参照美国的“’91教学计划”制定了’93教学计划,并延续至今。1995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理科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计划,并批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由复旦大学等九所学校组成项目组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分类、分层次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思路。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又启动了35所重点大学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工程,力图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式。
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是在数学与电子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数学与电子科学的基础;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培养的人才须有较强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
近年来,虽然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由于受美国“’9l教学计划”和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脱离不了原课程体系的框架,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2特色人才培养机制
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体制调整的速度落后于计算机产业发展的速度。目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教材陈旧、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较强,但实践及动手能力普遍很差,英语水平和沟通能力都较弱,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有批评者认为。这样的教育模式并没有”真正考虑企业或公司的需求”。独立学院作为公立高等学校与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为生产相互同意的教育服务而把自有资源组合在一起的一种办学形式。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往往依托母体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设置。没有针对独立学院的特点,突出自身的特色。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该有自身的专业特色。从而形成有别于母体高校本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机制,这种机制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特点。
这种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关系到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与发展。影响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以便找到一条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3结语
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是独立学院本专业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趋势。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本着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精神,不断改革更新培养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从而建立一种保持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增加本专业市场竞争力度。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质量、从事软件开发与应用的专业技术人员。改善我国目前软件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以基本适应国家软件产业今后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为我国软件产业的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探索、建立与形成软件人才培养和队伍发展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发展趋势;技术;探析
随着国家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信息传播能力也越来越强,各个国家之间的沟通更加密切[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社会视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惬意,这种现象表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才是让国家强大起来的重要基础,计算机发展趋势的不断深化,是提高国家社会生产力和各种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起源和历史回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诞生于1946年2月15日,它是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名字叫“埃尼阿克”,这台体积又大又笨重的机器在美国发明成功,它由1.8万个电子管组成,体重有30余吨,运行速度大概为500次每秒的加法运算,而且当时它的成本非常高,后来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体积在逐渐减小,且在运行速度、性价比、成本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计算机技术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之一,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其他的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从其他方面讲,任何学科知识也会促进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2.1普遍性和重要性
从古到今,科学技术始终是第一生产力,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当今社会的方向,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如今计算机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医疗机械、社会文化、学生的学习区域,都离不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变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在日益强大。
2.2专业化和综合应用化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不断普及,它的专业化和综合应用化也越来越明显,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各种家电,它们都涉及到了计算机的方便性,它们运用计算机来操控各种家电的运行程序,为人们的生活节省了很大的空间和精力。此外,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的多方面专门化又必须强化为系统的综合应用化,从而更好地解决社会生活中各领域产生的问题。
2.3突破性和深入性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它的功能和使用目的也更加明确,从1904年电子管的发明到1964年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一共用了42年,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半导体晶体到半导体计算机的发明阶段却只用10年的时间,微电子精细加工发展到集成电路也更加迅速,在这个时期仅用了两年的时间,直到今天,第四代计算机已经问世,这更加反映了科技的重大进步和突破性,同时,根据不同使用人群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各种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进行改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所从事的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2]。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未来社会中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3.1网络无线化
一直以来,追求自由是人类的理想生活,计算机网络的无线化也是人们一直梦寐以求的,未来的无线化,将比现在的笔记本电脑更加方便,它摆脱了如今的网络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未来的计算机显示器与主机之间也是通过无线来连接的。它是一种与其他技术有很大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这种技术不仅会用在计算机的网络上,还会用于各种计算机装置和部件间的沟通。
3.2信息智能化
从某种角度来看,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核心,也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发挥计算机功能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影响。如今的宽带连接实现了网络传播的途径,各种不同的发展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好的体验,智能化使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方式的能力,同时,人们也可以更方便地在网络上得知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拓展人们的视野[3]。目前,人们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所提供的智能化服务,将此应用在家庭、工作等不同区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使未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3.3多方面发展性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应用,如今的每家每户基本都拥有自己心仪的计算机,一方面希望众多用户能共享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希望各台计算机之间能更加快速地互相传递信息进行通信,人们对计算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现代社会来讲,计算机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无论是上班、学习还是娱乐,都离不开电脑,他们可以随时通过笔记本电脑查阅自己想要的资料。计算机普遍发展的现象不仅在国内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国外也是相当受重视的,它的发展普及适应了高效率、高节奏的城市生活发展,使计算机在未来更加多方面、多元化、个性化地发展。
3.4性能效率好
目前,计算机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科技也在不断进步,但是不得不承认,它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某些人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在网络上进行欺诈,以此来骗取人们的钱财,给人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有的人还利用网络漏洞来攻击他人的系统,盗取他人的重要信息。因此,新时代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加快计算机的更新效率,运行速度也逐渐顺畅,性价比更高,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性能更好,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不断地在生活中实践计算机的科学与技术,促进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
4结语
总之,在当今社会中,计算机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如今的计算机发展,应该逐渐向多元化、智能化发展。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人们还应该降低计算机的开发成本,生产更加环保的硬件和组件,无论何时,都应该本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健康发展趋势,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舒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使社会经济与计算机的发展共同进步,探索未来神秘而未知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陈相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起源和历史回顾[J].电脑与电信,2014(102):122.
[2]张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5(21):161-162.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体系;规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以技术为主,以培养社会所需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的专业,极为重视实践教学。其中,实验教学体系指的是以培养专业性的人才为目标,以理论教学为指导,通过设置专业课程以及配置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而建立起的一套内容体系。实验教学课程主要包括教学实习、科技训练、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科学研究及社会实践等多项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各高校为了培养出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就要构建一套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其实践能力的富有特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了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出实践教学的优势,在构建其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满足目标性、实践性、层次性、规范性等原则[1]。
(1)目标性指的是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要求,从而提出具体的实践教学目标;(2)实践性是指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性和科学性,满足各项操作需求;(3)层次性指的是为了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发展,因而分层次、分阶段地将实践教学进行逐步的深化;(4)规范性则是指是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相适应,规范其教学内容和形式。下图1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图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 实践课程的设置缺乏合理性。由于我国部分高等院校的课程时间短,学科结束匆忙,因而在设置相关课程时,常常会缺乏必要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目前,学校现存的一些培养方案已远不能满足新形势次下,高等教育理念的要求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2.2 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落后。我国大多院校存在实验教学内容与形式落后的现象。在教学内容上,严重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依然停留在传统的陈旧内容层面,缺少必要的与时俱进;在教学形式上,未能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实践课程,教学模式落后,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这些做法均严重影响了学校实践教学的质量。
2.3 学校的实验设备不足。一些高等院校由于不够重视实践教学,再加上缺乏必要的教学经费,因此经常出现实验室不够不足以及设备无法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的现象。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着极高的硬件要求,倘若学校实验条件落后,那么便会对实践教学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2.4 师资力量缺乏。随着高校不断扩展,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学生的教学需求。此外,由于学校的待遇较低,很难留住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再加上分配制度缺乏一定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导致学校严重缺乏实践教师与相关的技术人才[2]。
3 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规范措施
3.1 改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计算机行业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但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技术维护、编程等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强有力的创新能力。因此,各高校首先应当明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区别,防止出现职业化的教育倾向;此外,根据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地选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课程,以培养知识、素质与能力全面发展的计算机人才为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框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体系最为重要的方面。下图2为计算机课程体系框架:
图2 课程体系框架
3.2 加大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力度。实践教学的开展在验证各项教学理论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提高。其中,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为实践教学体系的两个主要内容。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等院校不但需要为学生建立充足的校内实践平台和基地,同时还要建立一定数量的校外实习基地,从而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供足够的锻炼机会,从而为其在将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下扎实的基础。课程体系创新能够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图3为“岗位+拓展”模块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图3 “岗位+拓展”模块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3.3 更新学校的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但需要设定相应的实验课程,而且还需用到相关的仪器设备。目前,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显著进步,企业实际运用的设备与学校实践教学的仪器设备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各高校在购置仪器设备时,需以社会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挑选符合工业实际要求的设备。学校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就要建立并完善体现出现代技术理论的校内实训中心和相关实验室[3]。
3.4 加强学校师资力量的建设。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到优秀的企业单位中进行实地学习,在亲身实践过程中,教师便能够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各项要求,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实践方案,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类型。此外,学校还可邀请资深专家和企业优秀人才来学校进行学术交流,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队伍,使学校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
4 结束语
综上可知,作为对实践要求较高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尤为关键。规范的实践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浩,胡学钢,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22):73-74.
[2]肖利,李海波,刘茂军.全面实施物理实验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26):123-125.
[3]张辉宜,吴光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114-115.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研究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和现状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
国际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到60年代专业教育逐步进入了科学研究的轨道,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则采用学术团体提出的参考方案。从20世纪中期开始,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采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基本上都是参考美国的体系,1985年以后,面对学科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组织结构的日渐庞大,美国的学术团体开始寻求学科人才培养的内涵发展模式,1990年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研究报告,并推出“91教学计划”。但“91教学计划”及其相关研究报告对学科方法论内容的研究不够深入,从而使人们产生“91教学计划”难以实施的印象。中国高等教育参照美国的“91教学计划”制定了“93教学计划”,并延续至今。1995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理科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计划,并批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由复旦大学等九所学校组成项目组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分类、分层次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思路。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又启动了35所重点大学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工程,力图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式。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是在数学与电子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数学与电子科学的基础;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培养的人才须有较强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存在着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甚至使人们造成了计算机应用能力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中专生的假象,充分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快速发展,知识组织结构和核心基础知识变得越来越庞大,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分委员会组织的我国信息化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的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IT项目主管认为,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人力资源主管则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专业人才最欠缺的能力为:对工具和方法应用不熟、经验不足;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外语能力欠缺;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因此,根据社会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规格,是解决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专业特征不明显的可行途径;从长远看,有必要考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适当的分解,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快、应用范围广、社会需求差异大的特点,必须全面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分层次教学计划,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要充分认识到本科专业教学内容比较灵活、学术水平要求一般、重视能力培养要求的特点,明确的培养目标,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制订有效的实施方案,立足社会需要,加强专业建设,才能保证较高的本科教学质量。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出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实行分层次培养格局,才能有利于发展,有利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发展。
三、扎实的研究与设计实践、多样化专业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计算机学科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了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提高实践的效果,从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地给他们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注重自我设计软件/硬件的以致用的实践机会,注重自我设计软件/硬件的创新能力训练。在学习中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并将实验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自成系列,独立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自这些课题研究、设计与开发实践,不仅培养了大家自主学习与理解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驾驭能力,而且经历了计算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创新的能力训练;还可以通过参与基金课题与国家课题的论证与申请,强化了创新的动力观和主体观教育,培养敢于创新的意识,而且作为主要成员经历课题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系统验证与性能评测等研究过程,培养了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实施和贯彻。我们认为多样化专业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软件设计、机器人、模拟联合国团队等专业化竞赛,尽管竞赛内容与形式不同,但其共同之处是不仅能够培养人们敢于创新的意识、激发创新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理解与应变等创新能力,还能够引导大家在自学进取中培养自信,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和在对待名利中树立正确人生观,塑造创新人格。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创新人格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创新型人才表现出的整体精神面貌。没有创新人格,人的创新潜能很难充分发挥。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注重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赵致琢,刘椿年,许满武,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进展通报[J].计算机科学.
[2]李晓明,陈平,张铭,等.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
1、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工程下的二级学科专业。计算机领域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与其他领域紧密相关的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理论、技术和方法等等。
2、计算机应用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它以计算机基本理论为基础,突出计算机和网络的实际应用。目前中国计算机专业主要分为三大类:计算机基础专业、与理工科交叉的计算机专业、与文科艺术类交叉的计算机专业。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接受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和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等。
4、工商管理:是管理学大类中与现代企业结合最紧密的一个一级学科。现代公司管理的三大部分,全都包含在工商管理这个一级学科内。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学生就业;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39-02
一、引言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瞩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也体现在大学生就业上。用人企业和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存在差异,这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用人企业招聘目标的错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如李怀晖等进行了自动化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为今后高校人才培育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1]。如李霞等对企业实践中营销专业大学生胜任力进行了研究,为营销专业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企业工作提供了基础性指导[2]。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00名在校大学生、200名毕业生以及20家用人企业的调查分析,初步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为本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就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一)胜任力、胜任力模型
关于胜任力的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个人特征、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社会角色、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即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3]。
胜任力模型就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目标所具备的一系列不同胜任特征要素的组合,这些要素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且对完成某项工作或达成某一目标产生关键影响。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定义为:大学生在高校教育行为等外在因素和自身学习规划等内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获得的能够得到并完成工作的能力[4]。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初步确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的基准性就业胜任力和鉴别性就业胜任力。构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胜任力特征,如表1所示。
本文借用冰山模型,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分为知识技能、胜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5个方面并据此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如表2所示。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的评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采取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实习实训真正引入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内容,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最后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接受企业人员的指导并完成真实性的项目及工作。本文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中各特征的权重计算,成立专家小组,由9名和学院保持校企联合培养关系的企业管理人员组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胜任力特征的权重值。
(1)一级指标的配置。本文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维度作为一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根据表3赋值,构建矩阵。
计算得出矩阵的一致性指标R.I(Random Index)和一致性比率C.R(Consistency Ratio)。
以某位专家的一级指标为例:
按照上文所述计算得出:C.R=0.0954。因为C.R
(2)二级指标的配置。本文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每个维度下的特征作为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的计算仍然采用两两比较法。在此,不再逐项说明计算过程。
三、结论
为了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更加符合用人企业的要求,本文将胜任力模型引入本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提取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15个胜任力特征,并根据用人企业的评测计算出每个胜任力特征的权重,建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结果表明,用人企业既关心学生的执行能力、理解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更关注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可以让学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最终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胜任力。此模式还可以为企业人才的选拔、鉴别提供依据和参考。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不同专业之间差别很大,其评价指标也会随着社会、就业市场等的l展而变化,因此要建立一整套合理有效的大学生就业评价体系,并随时调整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用人企业需求的真正对接。
参考文献:
[1]李怀晖,杨桂华,陈静.自动化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2):27-28.
[2]李霞,王启万,夏虹.企业实践中营销专业大学生胜任力研究[J].中国市场,2014,(17):152-154.
[3]徐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胜任力模型视角[J].企业经济,2012,(01):68-71.
[4]马永霞,梁金辉.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研究[J].教育研究,2016,(9):40-49.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2-0000-01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raning Analysis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Huang Hengchu
(Concord University Colleg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350001,China)
Abstract:Modern society has entered the era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quires students to have a certain ability to innovate.As a training student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ions for the training times on request,we can strengthen teacher resource development,training programs for professionals to bett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eform,teacher's guide related projects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in addition to courses can be organized inside and outside interest groups and other relate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reforms,in order to promote students'creative ability and innovative form.
Keywords: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Teaching;Innovation;
Traini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当前世界上发展的最快的科学技术之一,不管是理论上的创新害死技术上的改革都日新月异。而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计算机学科也将面临着网络化、集成化、多媒体化及在计算机科学革命带动下的社会信息化。崭新的信息时代的带来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同时也对其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贯彻社会的人才培养理念及满足社会发展对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人才的需求,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纳入教学改革是我们计算机学科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简述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计算机专业属于新兴的前沿学科专业,其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其专业领域内,相关的科学技术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改变,其相关的科学技术每隔半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就会进行更新换代。因此,这也就要求从事这个专业的人员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否则难以满足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就当前的形势看来,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教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教学师资队伍的水平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先进实用的教学教材内容不能反映当前计算机学科的前沿技术;教学方式陈旧,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说黑板和粉笔的使用还是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在使用,进而导致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长期没能得到创新方面的培养,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实践能力,跟社会的现实需求严重脱节。为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相应的计算机教学必须做出相关的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生。
二、培养计算机人才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依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原则,结合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加强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教师教学和科研讷讷公里的提升程度。教师及其自身的素质高低是决定教育系统优劣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工作心态、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管是在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教育是人类发展历程中超前的一项事业,教师进行教育工作不仅要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更要以未来发展方向为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因此,要想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就要大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师资力量。
(二)加大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针对创新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中,以及在教学方式上都做了相应的变化。课程改革是为了帮助刚进入这个领域学习的新生了解这门学科,让他们认真学习,最终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引导学生在这一学习领域中不断的去探索,利用自身已经学到的知识去了解未知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不少专业课程中都包含了实验内容、课程设计等实践性的学习环节、其中集设计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的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开发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教学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性的知识可以得到验证,学生的创造性及学习的主动性将得到有效激发。
(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在大学校园中有很多的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者可以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创造力的培养与这些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参加计算机协会或者电脑节等,在专业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开展一些计算机学科方面的竞赛,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人才的理念中,作为一线教学者不仅要遵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于培养人才的发展规律,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做到将专业知识传输给学生,更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全新的教学思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创新人才,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郭风,朱韶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
[2]马礼,张永梅,宋丽华.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硬件方向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