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冬瓜的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冬瓜的高产种植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冬瓜的高产种植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冬瓜的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大家快来尝尝我们刚刚种植成功的新品种。”走进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大棚,瓜藤、果叶构成的满眼绿色和外面的茫茫戈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农育师刘雪芹热情地招呼大家品尝她刚刚采摘下来的新鲜果蔬―黄瓤西瓜、网纹甜瓜、迷你黄瓜、草莓……别看这些蔬菜个头不大,但香气四溢,甜度很高。刘雪芹说这正是沙漠蔬菜的特点。

恩格贝,地处中国沙漠之一的库布其沙漠中段,蒙古语的含义为“平安、吉祥”,历史上曾是一块水草丰美、风景秀丽的地方,然而,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和人为破坏,土地逐渐荒漠化。近年来,恩格贝大力发展以“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为理念的沙产业,将荒漠发展成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4A级景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沙产业、草产业,曾被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称之为“第六次产业革命”。

沙漠戈壁并非绝对“不毛”

中国沙漠化面积已经达到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而且呈扩展的态势。中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防沙治沙迫在眉睫。

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这位科学泰斗俯瞰着西部中国广袤而贫瘠的荒原,抛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预言―西部中国16亿亩的沙漠戈壁将会为国人每年生长出几千个亿!而实现这一“神话”的途径是发展沙产业。

钱学森做出这个预言的理由十分独特:沙漠戈壁在中国大约有16亿亩,与东部南部的农田总面积相近。传统农业时代的人们潜心于东部南部的农田,通过精耕细作养育了一个民族。新型农业―21世纪的大农业必须开拓新路子,转移战略核心,潜心于我们未知的领域―沙漠戈壁,沙漠戈壁的原始状态以及人们对它的未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加映衬出它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因为,沙漠戈壁并非绝对的“不毛”,只有极少数的地域干旱不长植物,只要有些降水,沙漠戈壁就有植物生长,甚至有大量多年生植物。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造就了沙漠戈壁植物的独特性和难以复制性,如特殊药材,各种习性特别、品质特别的沙生植物等,这些为沙漠生“金”提供了可能。钱学森将这一生物技术为核心所引发的大农业革命称之为“第六次产业革命”。

自1984年钱学森提出沙产业、草产业的理论以来,沙产业、草产业日益受到各地的重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涌动起一股沙产业、草产业发展热潮。这些新兴产业不仅激活了地方经济,引领农牧民脱贫致富,还为中国生态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

恩格贝生态示范区是发展沙产业的一个典范。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管委会农牧林水局局长任学军告诉记者:“由于这里靠近沙漠边缘,种植空间相对较小,但我们的目标是提供最好的品种和技术指导,做好沙产业、新能源的试验示范,将天然有机果蔬推向市场,并辐射带动周边百姓,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80后农技师和她的“神奇”种子

恩格贝阳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始建于2008年,2009年正式投产。也就是那一年,刚刚大学毕业的80后山东女孩刘雪芹来到了恩格贝,开始了她的设施农业大棚经济作物、新品种蔬果栽培工作,这一干就是8年。如今,走在田间地头,大棚里的每一苗株刘雪芹都了如指掌。“这棵是今年刚种的,长势还不错,因为所有的种植技术都是成熟的,今年只不过是换了个品种。”刘雪芹拨弄着一条已经有拇指粗的黄瓜说。

刘雪芹所说的新品种来路不凡,这些新品种子都是经过太空育种,经过人工筛选出基因突变良好,拥有优秀抗逆性的种子。

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成功地进行了卫星搭载太空育种。

太空育种跟转基因是两个概念。太空育种是利用空间环境条件加速生物体的变异过程。这与自然变异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太空育种只是将植物DNA打乱重排,并没有导入其他外来基因,所以与转基因有着本质的区别。此外,太空育种还具有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能力强等特点,这都是普通种子所不具有的。

为了更好利用恩格贝充足的阳光资源和昼夜温差大的天气特点,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建造了日光温室和半地下式的暖棚。不仅保温效果显著,而且采用中国科学院设计的滴灌技术,比常规灌溉节水60%。“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正是沙产业发展理念的核心所在。

刘雪芹每天上、下午都要去试验基地观察记载苗情,无论是冒着荒漠戈壁40度的高温酷暑,还是踏着北疆大地几十厘米厚的皑皑白雪,从未间断。面对名目繁多的新作物品种,五花八门病虫草害复杂情况,层出不穷的新生物技术,刘雪芹白天干活,晚上看书,向专家、老l请教,8年多来,积累了丰富的沙漠试种育种经验。

如今,在刘雪芹的精心照顾下,在实验基地无污染环境下生产出的美味蔬菜、瓜果已成为恩格贝阳光农业的一道亮丽风景。刘雪芹说下一步他们将要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成熟种植技术,带动周边农户致富。“根据目前的试种情况来看,以番茄为例,一亩地能产近1万斤果实,一年可以两茬,按照目前市场上的价格,一年纯收入能达到5万元人民币左右。”据了解,实验基地出品的果蔬产品因为无污染、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在市场上有很好的销路。它们不但丰富了当地老百姓的餐桌,有些明星产品还远销到香港等地区。

恩格贝“变不毛之地为沃土”

目前,恩格贝日光温室共有120栋,可生产面积为147亩。其中半地下式暖棚27栋,每栋可种植面积为2亩,可以全年进行生产利用;拱棚93栋,每栋可种植面积为1亩。已经试种成功了黄瓤西瓜、网纹甜瓜、迷你黄瓜、迷你冬瓜、航天玉米、小甜瓜、西红柿等多个航天品种。

阳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是恩格贝沙产业高新科技实践基地的诸多项目之一。它与恩格贝种植园区、养殖园区、沼气工程区以及微藻生物育种基地共同组成了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现代阳光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是恩格贝沙产业高新科技实践基地的代表项目。

第2篇:冬瓜的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现状;对策;云南宣威;热水镇

中图分类号 S718.5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198-02

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与人工林相比,具有植物种类丰富、结构多样、组成稳定、生物量大、结构合理、功能更加健全等特点,是自然界中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储水库、储碳库以及能源库,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抵御自然灾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提供丰富的多种资源等许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功效,尤其在阻止生态恶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1-2]。

1 热水镇基本概况

宣威市热水镇位于云南省东北部,辖22个村委会,国土面积59 860 hm2,林业用地面积35 890 hm2(商品林11 170.67 hm2,公益林24 719.33 hm2),占土地面积的59.96%,有林地面积26 303.73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3.29%,森林覆盖率55.8%。境内东西宽36 km,南北长29 km,总体地势,东面从南向北倾斜,南高北低,最高点黎山,海拔2 676 m,最低处小江岔河,海拔1 500 m,高低相差1 176 m。全镇属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 ℃,降雨量1 000~1 100 mm,土壤为石灰岩发育成的山地红壤,地势相对平缓。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旱冬瓜、滇油杉、栎类等。

2 热水镇天然林保护工作现状

全镇有护林员85名,其中天然林保护工程专配护林员69人,镇级护林员17名。2008年以来,全镇共发生林政案件94起,查处93起,查处率达98.94%,行政处罚65人,补种树木3 800株。共发生森林火灾5起,均属一般森林火灾,过火面积36.67 hm2,受害面积0.33 hm2,损失幼树370株,损失活立木蓄积12 m3;火案查处5起,查处率、结案率均达100%,处理相关责任人5人。

3 热水镇天然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保护意识不高

烤烟生产是热水镇的支柱产业,在烤烟生产中要使用大量燃料。由于近年来煤炭价格较高,群众生产生活中所需燃料有向薪炭转移的趋势。需求与林业管理存在供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经济效益而轻生态效益的思想。

3.2 管护不到位

由于森林面积大,管护人员少,还有部分护林员职责落实不够到位,未很好地履行管护巡查责任,造成少数地方存在滥砍乱伐、违规用火引起火情等问题,加之热水镇地多面广,地形复杂,人口密度大,群众思想认识水平和生活水平参差不齐,爱林护林情况因村而异,给天然林管护和造林成果的巩固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困难。

3.3 林业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截至目前,热水镇林业产业结构仍然是以原木经营为中心,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经济林较少,林果产品数量少,档次不高,不具备加工能力,产品市场开拓不够。在现实生活中,群众往往偏重于效益高、见效快的产业和产品生产,注重短期效益,而对于生产周期长的植树造林、环境保护等项目,由于其见效慢,重视程度较低。

4 天然林保护对策

4.1 调整产业结构,减小烤烟生产对燃料的依赖性

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加强农业经纪人队伍建设,引导农民围绕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不断总结经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依托科技推广,紧紧围绕全镇“两线三点基地”的产业发展规划,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以高产创建活动为核心,狠抓科技样板落实,推广测土配方专用肥、优化种植等玉米生产技术;推广高垄双行栽培、脱毒薯种植、大春马铃薯高垄双行等马铃薯种植技术,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引入龙头企业,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子。按照镇党委、政府提出的“稳粮、强烟、培育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采取“公司+协会+基地”的运作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在适宜的地区种植辣椒、万寿菊、特色蔬菜等特色作物,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发展态势[3]。

4.2 加强林政管理,减少林政违法行为

建立一支高素质林业队伍,将全镇林业站和护林员职工编成一个护林中队,主要负责查处辖区内的林政违法案件,对小队进行检查和考核;所有护林员按区域编成护林小队,每个小队指定1名护林员担任小队长,负责协调、指导、督促和检查护林员的工作,同时对护林员进行考核、考绩的原始登记;抓好目标管理,责任落实到位,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以林促林,农林结合,协调发展;做好宣传引导,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宣传全面落实天然林资源管护责任制的政策和相关规定,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引导工作,使森林资源管护政策家喻户晓;制订科学合理的护林员管理办法,对护林员实行“三包”、“五定”。“三包”即包政策宣传,包植树造林,包灾情上报调查;“五定”即定山场、定面积、定任务、定职责、定补助[4]。

4.3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安全

从4个方面具体落实:一是各村委会要建立健全森林防火机构及值班制度。各村都要成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落实扑火队伍,带班、值班人员都上岗就位,并坚持森林防火期24 h值班;二是签订责任书、发放户主保证书及落实“五种人”的监管。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森林防火工作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做到不漏一点一面,不留死角、盲区,不留隐患;三是保证护林员巡山护林到位。各村明确党员、村民小组长、护林员等人员的责任,把每个山头地块划分到每个责任人中,保证每个山头地块有人看管,明确每个村干部的工作职责及任务。村干部实行挂钩包片,保证每个片区有人负责,每一个山头地块都有人看管,每一个片区都有人负责;四是设立森林防火火源检查站、点。全镇应设立多个森林防火固定检查站和临时防火检查点,每一个火源检查站、点都有人看管。

4.4 发展林业产业,增强林业发展后劲

科学规划设计造林模式,针对热水镇树种单一、常绿树种和灌木树种少的特点,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进一步加大树种调整力度,根据全镇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加大车桑子、枸杞等灌木树种和华山松、柏树、杉树等常绿树的造林力度,提高造林成效。同时,引进了新疆2号核桃、红柳等新品种,以解决造林树种单一的问题。根据全镇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林种、树种规划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发展干果产业,如板栗、核桃、漆树、杜仲、花椒等经济林。结合全镇“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及“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等工程,认真做好核桃建设规划。采用分片包干、分组实施、实地踏查、实地规划的方式,做好全镇6 666.67 hm2核桃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4.5 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和林木采伐审批制度

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矿藏开采需征占用林地的,必须严格依法履行审核审批手续。农户建房需征占用林的,由农户向林业站提出申请,经林业站人员实地踏看后报县林业部门审核。镇林业站要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征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和监管工作,依法查处违法征占用林地案件,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采伐业主根据林木限额采伐指标分配情况提出申请书(包括采伐目的、地点、树种、树况、面积、蓄积量等),以村为单位到镇人民政府签署具体意见,经镇长签字同意后再由村统一向林业部门申办林木采伐证。林业站接到申请后在规定时间内搞好伐区作业设计,由村和林业站统一办理报批手续,经审核批准后,林业站将林木采伐许可证直接发放到林木采伐申请人,采伐业主在办理采伐手续前,必须与乡人民政府签订迹地更新造林保证协议书,按20元/m3的标准收取迹地更新造林保证金,必须于次年4月前完成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并达到省造林技术标准要求,经林业站和村委会检查验收后返还保证金。业主未实施迹地更新造林的,可将保证金作为处罚金存入育林基金专户。对于不按规定发证,无证采伐、少批多伐或少设计多采伐林木的,将依法追究发证人员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6 规范木材市场,整顿经营秩序

镇林业站要联合工商、森林公安等执法部门对辖区内木材经营、加工点的木料来源情况进行有效监控,督促其合法规范经营,对收购无证木材及存在其他违反林业法规、政策行为的加工点,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并取缔。积极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充分发挥护林员及村组干部、党员、干部的作用,实行有偿举报;严查运输木材的车辆,按照“一车一证、货证相符”的原则进行检查,外运木材重点检查木材运输许可证,镇内木材运输经检查林木采伐许可证属实后进行批注销帐,杜绝一证多次使用现象。

5 结语

保护好天然林就是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热水镇森林资源丰富,蕴藏着极大的生产潜力。森林的用途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加深而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森林不再是单纯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还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防止污染、保护和美化环境等作用,对保障农业稳定丰收及促进水利事业、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科学地保护、培养、发展经营和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搞好辅助林业发展的建设项目,从而使森林资源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提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

6 参考文献

[1] 周凤舞.鹤峰县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价[J].绿色科技,2011(3):136-138.

[2] 阿布利米提·阿不力孜,肖开提·亚生.论木材检查站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2011(2):90.

[3] 骆荣军,唐晓霞,崔自定.加强天然林保护 推动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J].陕西林业,2010(B12):18-19.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