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与政治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新常态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
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有别于以前教育模式下的新型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存在两大发展基础:第一、理论基础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即“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都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第二、现实基础为新常态下科技、经济和教育形式的转型升级。新常态下,塑造能够面向世界化、现代化和未来化的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体系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命运的大计。大学生是新常态下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对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常态下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内涵为:以平等和谐发展为基础,促进个体发展,通过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发展,最终实现整体水平的提高。从现实角度讲,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单纯的科学文化知识、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的学习,更要求其拥有正确的政治观、健康的思想和完整的价值观。
二、新常态下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
(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育拥有正确的政治观、健康的思想和完整的价值观的大学生,这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常态下的创造性运用。新常态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始终以独特的方式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理论指导,为大学生全面发展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始终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宗旨,最终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不仅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也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进行了深入阐述,即人的全面发展存在着两大发展条件:第一、生产方式的全面发展;第二、人所受教育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当前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强大助推剂。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渗透性要素,存在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环节,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部分:第一、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价值导向;第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大学生协调处理社会关系;第三、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价值观;第四、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正确的思维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诉诸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常态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以下基本矛盾: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社会思想政治的代表者,是主要矛盾,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低位同样不容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常态下在教育领域内开展的与政治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教育方式,其直接目的是通过教育进行政治意识宣传,以促进大学生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出的要求,最终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密不可分。
三、新常态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弘扬人文精神教育,坚持人性化教育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是具有独特人格的群体。因此,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坚持人性化教育原则,切记采用强迫、专制的教育方式,应对大学生时常进行鼓励和支持。
(二)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前提,拓展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以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往往存在诸多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未得到充分尊重。因此,新常态下,应充分尊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将常规教育方式和互联网教育模式相结合,拓展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学风是大学生治学态度与求学精神的外在体现。高校学风的好坏决定了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风的好坏,与其说受学校师资力量、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如说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风建设为主线,针对新常态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困难,制定出适合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学风建设机制。全面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激情,形成大学生的学习纪律性和学习作风,从而在深层次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上的薄弱环节。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价值 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研究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导向价值;激励功能、激励价值等之间的机械转化,即人们往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之间划上了等号,这样就给二者各自的研究带来了盲点,以下本文将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过程
我们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首先应该明确功能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将功能解释为“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辞海》中对功能的解释是:功能与“结构”相对,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功能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体性活动系统本身对外界产生的作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决定其功能。因此,我们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入手,分析其功能的实现过程。本文仅从其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过程。
从内部结构看,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四个要素,主体是人和社会,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介体是主体和客体发生作用时的中介或桥梁,环体则是环境等一系列影响因素。在这个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这样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作为客体具有自身的属性,它在与主体发生作用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得到外化,进而产生一定的功能效果。因而,我们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时,应该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本身,即从客体本身的属性角度分析其功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过程
我们同样应该首先明确价值的概念。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的需要的资料的外界物……进行估价,赋予它们以价值或使它们具有‘价值’属性”。价值是事物或现象(包括物质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事物或现象)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是其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是一个关系概念,它反映了人与物的联系和关系,而更为关键的是,价值是指向主体需要的,只有满足主体需要的事物才是有价值的。
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从本质上讲,也就是它对于人的发展的意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问题,有学者认为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即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客体作用于主体——社会和人,客体的属性作用于主体,内化为主体的意识和动机,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与品德,从而得到进步和发展。这一客体对主体产生的实际效应,实现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本质。这一说法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需要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属人的,必须在满足主体需要的前提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才能实现,否则,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本身也是不存在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价值的关系
功能与价值具有密切的联系,功能的实现,如果满足了主体的需要,便产生了价值。但是二者之间有区别。功能反映事物本身的属性,而价值则是指向人的;功能属于实体范畴,价值则是表示主客体关系的概念,属于关系范畴。功能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是基本符合的。
通过以上对功能、价值的概念分析,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的实现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作为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属性对外部主体的人或社会发挥的作用或功效。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不是自发的,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必须满足主体人或社会的需要,只有满足了主体需要的功能才形成价值,也即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满足主体需要的结果。
以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价值的关系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来看,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价值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在不混淆二者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为进一步完善学科的理论体系打下基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来看,人们往往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具有功能性的工具,意识不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性,也就是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进而排斥思想政治教育。这实际上也是混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导致的。因此,厘清二者的关系也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有用性,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9.
关键词:医患关系;政治思想工作;医院
一、前言
当下社会中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关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更成为了医改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与内容。医院属于医疗卫生事业其中重要构成,其中思想政治工作更能够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当中实现重要作用的发挥,从而令医院建设以及医疗质量、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得到保证。
二、和谐医患关系与医院政治思想工作
1.加强医院政治思想工作对于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必要性
所谓医患关系,实际上就是医护人员以及患者、患者家属相互的关系,想要让当下越来越紧张的医患关系得到改善,真正将和谐的医患关系实现构建,那么无疑需要对医护人员做好思想工作,改变医护人员的思想观念,从而实现紧张医护关系的改善。为此,加强医院政治思想工作,促进和谐医护关系的构建已然成为了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改革与发展,而医院想要适应市场发展无疑也需要进行相应改革才行。医院如果进行改革,矛盾与问题是必然会遇到的,医患关系实际上也属于矛盾之一,加强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能够将改革期间碰到的一些矛盾实现化解。利用政治思想工作,实现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既能够令时代要求得到满足,又可以令医院自身的改革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2.和谐医患关系与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关系
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以及和谐医患关系之间首先具备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体现在原则上的一致性。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人,需要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贯彻与落实。在进行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时候,医院人员也必须能够坚持将患者作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要对患者足够理解、关心以及尊重,更应该对患者进行引导,使得其了解到医务工作本身是复杂的,更要令其能够配合治疗,在这里面体现出来的也是以人为本的原则问题。同样,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以及和谐医患关系之间的一致性还体现在目的与对象上。对于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其根本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都在于内强素质和外塑形象。实现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能够令医务的对外形象实现提升,可以说,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落实的重要目的就在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医院在进行政治思想工作落实的时候,其对象在于医护人员以及患者、患者家属等,也就是说在于医患关系的牵扯对象。因而,医院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对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以及和谐医患关系之间同样存在差异性,相比之下,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其范围要比和谐医患关系构建要更大。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其内容包括医院的领导干部和医院职工之间、医护人员之间、医院不同部门之间、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相应和谐关系的构建,这就表明医患关系只属于其中的一个内容。进行医院政治思想工作,解决的是医院内部的问题,而实现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解决的是医院内外部之间存在的问题。
三、医院政治思想工作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发挥的作用
1.思想教育和价值导向作用
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的落实,可以实现思想教育以及价值导向的作用,这同样意味着可以在和谐医患关系构建期间,让人们思想认识得到提升,也对人们进行引导,令他们将正确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念顺利形成。医患关系属于医疗服务活动当中,客观形成的以后双方以及双方利益存在密切关联社会群体与个体的一种互动关系,它包含了医生、护士及相关医务人员群体,也包含了患者及其家属甚至相关工作单位等。实现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对于国家的卫生部门改革而言,同样是重要内容。医护人员应该将患者的根本利益相应维护这一思想高度作为起点,对医患关系有正确认识,再借助于政治思想相关教育工作的展开,让医疗人员明白自身职业道德坚守的意义,明白和谐以后关系构建的重要性,从而可以实现患者利益第一以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激励效果与人文培育
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的落实更能够实现激励作用,让医疗队伍的向心力得到提升,让医护人员将服务精神实现发挥。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一大目的就在于将服务意识实现对医护人员日常生活与工作的渗透,进而让职业归属感以及责任感得到形成,也增强医护人员的认同感以及自豪感,令他们可以在工作里找到自身的价值。积极有效的医院政治思想工作,能够让医护人员更自觉为医院整体的价值目标而努力。相关工作目标以及工作责任的明确,同样是令医护人员其积极进取精神得到激发的办法,相关激励制度的建立,能够令医护人员工作更加积极也更加具备创造性。医患关系除了是人际交往关系之外,更是对病人合法权益的尊重,以及对病人在精神上的一种人文关怀。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注重医院政治思想教育的加强,倡导人文精神,都可以使得医患关系不断往和谐健康的发展持续发展。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建立,更能够令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与问题,让相互之间更加理解与尊重。
四、结束语
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与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都是为了能够令社会主义建设相关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使得相互理解与交流的和谐医患管理得到真正实现。这样一来,不但医护人员工作更加顺利,患者也能够在治疗期间更享受到人性化服务,更可以让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事故得到减少。
参考文献:
[1]孙杰.浅谈医院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在医患关系中的核心作用[J].医学信息旬刊.2013(15).
[2]许士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医患关系构建[J].卷宗.2015(5).
[3]杨小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4(11).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在日常工作中,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含义基本相同,可以通用。概括地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众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保障经济和其它一切工作顺利进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党领导下,用教育人、说服人,转变人的思想,引导人的行为,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一套成熟的工作体系。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从管理科学丛林中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的理论兴起是在美国。但实践根源是在日本,可以一直上溯到二战结束时的20世纪40年代。大部分西方学者们认为:所谓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内部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一家公司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公司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规范。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精神文化也是一种行为文化,它是包含了企业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及思维方式,也包括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员工的行为方式、工作作风。它是时代的产物,内容丰富,是以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为核心而形成的一种群众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的管理体制、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同点
1. 主体的一致性。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两者都强调以人为中心,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都把员工看成是企业的主人,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自身工作的原则;强调尊重人的独立人格,实玫少、的价值,发挥人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人不仅是管理的对象,更是管理的主体。只有强化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全体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强调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力,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
2. 目标的共同性。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追求目标的着眼点上有所不同,都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培养目标上看,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坚持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认为员工素质的高低与企业的兴衰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目标来看,两者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服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生产经营来展开,要贯穿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从价值目标上看,两者都强调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的统一,并把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统一起来,因而有了共同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心理趋向。
3. 内容的交叉性。适应时代需要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要确立与整个社会的正确价值导向相符合的企业价值目标,培育富有时代特征和鲜明个性的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员工形象和企业形象,使两者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结合得更加紧密。两者都注重制度建设,强调把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并通过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制度规范,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使员工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二)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点
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还有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性质不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在性质上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是一门新兴的企业管理科学。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整个社会文化中的政治文化,属政治伦理教育范畴。但由于受企业追求目标所决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又具有经济文化的性质,也属于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2. 任务不同。建设企业文化与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着眼于调动州门的积极性,都要形成一种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凝聚力。但企业文化建设所要调动的积极性,是生产劳动的积极性,是要围绕企业本身的发展目标,去挖掘内在潜力,这种积极性是属于经济性的。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调动的积极性,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通过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通过改革开放的教育,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这是一种政治积极性;二是围绕企业本身的发展目标,去调动州门生产劳动的积极性,这是一种经济上的积极性,企业文化主要着眼于形成企业本身的凝聚力,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除了形成企业本身的凝聚力之外,还要形成全国的凝聚力。
一、加强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预防”为主
确保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首先要强化安全意识,贯彻落实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知。因此加强安全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加强职工的“企业生产,安全先行”的意识,牢固树立“通过安全预防措施,除去非人力不可控的天灾人祸所导致的安全事故之外的一切事故都将能控制在预防的范围之内,并对任何人为可控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的坚定信念[1]。而电力企业要做到防微杜渐,居安思危,将职工的安全道德素养、安全生产规范培训与教育以及心理调节等工作内容纳入到安全管理的体系中,引导职工树立良好的安全以及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从分析安全隐患的原因、职工违章操作的心理、安全生产的阻碍因素等方面着手,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及时更正员工的对安全生产抱有的不正确理念,从“要我安全”转变成为“我要安全”,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员工参与安全生产以及安全生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还要努力抓好员工的日常生产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预防教育工作,明确安全隐患容易发生的环节,提高员工对安全隐患的敏感性与警惕性。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严格遵守规范化操作流程的观念[2],加强对员工的岗前安全生产思想政治培训与教育,岗中的安全生产观念的积极引导与氛围创建,让员工切实明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实现预防的目的。
二、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安全生产中
电力企业面临着电力生产中诸多不安全因素,一旦引发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相关机械设备的损坏,还会因为断电、停电等问题而严重阻碍了各行各业与广大用电居民的正常生产与生活。供电的稳定与安全性是推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安全生产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是无比重要的。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高低、落实是否到位,也关乎着电力企业能否很好地实现安全生产与管理,能否有效控制住安全隐患。因此电力企业要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到具体的安全生产过程中,贯彻到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位员工、每一项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的执行中去,从而提高电力生产的可靠性、规范性与安全性。首先要贯彻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好员工工作情绪,根据员工的情绪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应对。要做到“工作看质量、作业看情绪、平时看行为、开会看发言”,从而切实掌握员工心之所想、心之所惑、心之所难[3]。通过创建安全生产的文化与氛围,让员工深入体会到企业的人文关怀,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疏导员工的不良情绪,从而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安全生产中来,培养认真负责的优良工作习惯与态度。其次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追究制度,从横向到纵向,权责分明,建立齐抓共管、责任与风险共同承担的管理格局。
三、强化事后思想政治反思工作,坚持“三不放过”原则
电力企业必须要在安全生产中以“三不放过”为原则,即坚持分析不清楚事故原因不放过原则、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不放过原则、事故群众与责任者不受思想政治教育不放过原则。思想政治工作还要符合从实践上升到认识,再由认识落实到实践中去的唯物辩证主义理论,避免思想政治工作盲目性开展。此外还要做好事后的思想政治反思工作,建立健全奖惩机制、责任追究机制与激励机制,组织工作反思大会与表彰大会,让违章操作、引发安全事故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辞退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员工,从而为其他员工敲响警钟。对于在一段时期内没有出现过违章操作的员工给予鼓励与奖励,从而调动起员工遵从规章制度的积极性。此外还要利用广播、安全简报等方式来加强对安全教育的宣传,用典型安全事故时刻提醒员工注意安全生产。并定期组织安全规范考试与学习,提高员工安全操作的技能。还要积极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与学习,引进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与管理技术,实行人性化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加强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管。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自然现象,“人文”是指社会人伦。而“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的是要以伦理文化来治理天下,有精神教化之义,体现出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这一“文治教化”精神后来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人文主义者以理性作为基础,提出人本思想,强调以人为中心来审视世界,肯定人的世俗幸福,反对禁欲主义。这一思想随后演化成了当今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公认的以“自由、民主、法制”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价值观。而的人文关怀强调要关心和重视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力量的“人”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一切社会历史活动包括社会治理的理念和措施都必须在根本上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并有利于“人”所具有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
虽然“人文关怀”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但这一概念始终与人的价值、尊严、独立人格、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理想和追求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从根本上说,人文关怀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人格、价值、意义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以及对人的主体、地位、需求、生存状态的关注,其实质是对“人之为人”的思考,包括对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追寻,对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之间关系的探寻。人文关怀的目标是追求真善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包含五个层面的内容:在科学层面,是对知识、科学、真理的探索;在个体精神层面,是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构建属于自身的精神生活;在个体道德层面,是对道德行为、道德修养、道德信念和道德人格的注重与追求;在社会关怀层面,是指人对自身所处社会和公共环境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终极关怀层面,是人作为主体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是人的精神世界对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一种渴望。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人文关怀的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理念,以学生的生存、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完善学生为价值尺度,以提升精神品味、丰富心灵世界、唤醒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培养伦理情操、完善道德境界、建构精神家园、引导终极关怀为主要内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1.社会环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人文关怀
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民主意识、公平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深入人心。大学生多元而现代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背后折射出的是大学生对自身利益、需求和发展完善的关注以及作为个体的主体性的提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文关怀的情怀,密切关注受社会变迁影响的大学生的生存态势、个体需求和发展愿望,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包容。
2.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它的直接教育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它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来改善人的思想行为,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思想品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体现着深刻的人文精神。不认识到这一点,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取得实效性。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劝导大学生真诚地去做与其现实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或是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个人的生活目的并非是为了成就思想道德品质,相反,成就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所以,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人文关怀,回归生活,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3.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人文关怀
大学生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满足其适应社会化、现代化高层次的知识要求,更需要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精神世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高校要真正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文关怀,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活动、行为特征和个性特点,充分唤醒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寻求真理和完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它符合人的本性,是育人、育心、育德的一种全方位的综合教育活动,它通过知识内容的传授、意志行为的规范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帮助大学生塑造和发展自我的精神世界,最终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的举措
1.在教育指导思想上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文关怀的根本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功能的双向拓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独立的价值判断、广博的知识体系,真正落实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成果由学生共享的要求。
2.在教育原则上要坚持人性化、个性化、生活化、幸福化――实施人文关怀的核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人性化的教育。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要尊重人的本性,用人性的方式去理解学生、对待学生、关怀学生,特别是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学校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是个性化的教育。人文关怀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根本宗旨是走向主体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把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列为重点目标,注重开发学生潜在的素质闪光点,给每个大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他们找到自我的人生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当是生活化的教育。生活是生命之源,离开现实的人文关怀是苍白无力的。应从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缓解来自经济、就业、学习、交友等方面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应对生活的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选择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当是幸福化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幸福服务是教育的崇高使命和终极目的。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充分理解幸福的含义,认真地去体验和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同时还要帮助他们不断增强创造幸福的能力,树立与社会、与他人分享幸福的意识,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在教育方法上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实施人文关怀的关键
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一重要论述,既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又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尊重人。要确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成为引导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理解人。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大学生着想;要善于换位思考,多站在大学生的立场上想问题。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理解大学生的行为,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使大学生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做到宽容大度,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只要是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即使有与众不同或标新立异之处,也应该尽量宽容。要多与学大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从而达到化解思想矛盾、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关心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心中要始终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动之以情、施之以爱。一是在思想上热情关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二是在学习上积极鼓励,要引导大学生把学习与成才结合起来,增强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在生活上关心体贴,树立“学生利益无小事”的思想,为大学生排忧解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帮助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最终要落实到帮助人上。是否热心、真诚地帮助大学生,是检验是否做到人文关怀的试金石。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来评价党和国家的政策,感受社会的冷暖。因此,把思想教育与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是开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和方法,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罗国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关健词:第四媒体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所谓“第四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三大媒体之后的新兴媒体,习惯上被定义为“互联网”。然而,随着手机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手机短信媒体又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眼前,并成为“第四媒体”的又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第四媒体”自产生以来,迅速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对社会的影响是直接和客观的。青年群体由于其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并存在着好奇性、叛逆性、受压抑性以及良好的接受性等心理特征,使其一开始就成为“第四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因此,“第四媒体”环境对青年受众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的影响也是直接和客观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所具有的“双刃剑”功能又使得“第四媒体”环境在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第四媒体”条件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有所创新。
一、“第四媒体”的特征
第一,从“第四媒体”的特征来看,虽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普遍的观点认为,“第四媒体”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五个主要的方面:一是广泛性和特定性的统一。与传统传播媒介需要特定的物质条件、固定的地点、活动空间和既定的时间,受众在接收信息上受到了诸多限制相比,“第四媒体”要广泛开放得多,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创新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也造成了受众在“第四媒体”中行为观念的差异性;二是虚拟性与真实性的统一。虚拟性可以被认为是“第四媒体”最重要的特征,虚拟的主体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虚拟的活动,充分显示了“第四媒体”的虚拟性特征;然而,在“第四媒体”条件下,又存在着真实的一面:虚拟环境的内容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环境的反映;“第四媒体”的用户在虚拟代号的后面,又是客观存在的个人或群体;三是互动性与单向性的统一。传统媒体中的信息传播是单向流动的,受众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在“第四媒体”中,受众在选择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BBS等进行讨论。另外,“第四媒体”下的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传播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平等、互动的信息交流;四是即时性与易逝性的统一。“第四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特征又使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了即时性特点。但是,为追求时效性而进行的频繁的信息动态更新,客观上就容易形成信息的“瞬时化”和“碎片化”;五是海量性与有限性的统一。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第四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是无所不包的,但是,信息的选择最终还是由受众群体来决定的,受众群体在选择信息时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来选择,因此又是有限的。
第二,从“第四媒体”的形态来看,由于“第四媒体”在外延上包含着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网络,因而其形态也有所不同。互联网的主要形态包括万维网(即3W网)、电子邮件报刊、电子公告版等;而手机短信媒体的主要形态则可以从其服务功能的形态的分析,它包括普通的短信息服务、增强型短信息服务和多媒体短信息服务,其服务内容包括交易型、资讯型、娱乐型及数据库型等多种类型。
二、“第四媒体”与思想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1.“第四媒体”背景下思想教育面临的机遇
首先,“第四媒体”的发展提高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一是“第四媒体”环境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掌握最新和最全面的信息,了解各门科学的理论前沿,必将大大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二是“第四媒体”的出现有利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即时的、全面的、准确的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动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减少了实践中摸索的时间,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三是“第四媒体”环境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手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单向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逐渐被“双向互动式”与“灌输式”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所取代,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真正实现了互动,从而有利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手段和方式的改变。其次,“第四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海量和迅速传播,必然导致新的网络文化的产生和传播,有利于青年受众吸收优秀的文化营养,增强自身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科学性。一是网络文化的现代化丰富性,有助于开阔青年人的视野,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有助于青年人确立全球观念、效率观念和民主观念;有助于增强青年人的创新意识、自由平等及合作意识;二是在“第四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海量和即时传播的,有助于青年受众道德智商的培养。
2.“第四媒体”背景下思想教育面临的挑战
“第四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新时期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第四媒体”环境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与信息传播者的相背离性。随着“第四媒体”的迅速出现和普及,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表现为传播者大众化了。在“第四媒体”环境中,作为信息传播者的相当数量的人群与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存在着差距。青年群体由于是“第四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因此这种传播者大众化必然会带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弱化;其次,“第四媒体”环境下,青年受众的主动性增强带来的挑战。传统媒体中信息的单向传递性特征,使得受众始终是被动接受信息,处于信息传递的客置。一方面,受众所接受的信息,都是由传播者经“把关人”过滤之后传向受众的;另一方面,即使受众具有一定的信息选择能力,但是这种权力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要受到诸如传媒条件、时空条件的限制;在“第四媒体”环境下,受众拥有的权利前所未有地增强了,他们不仅可以自由选择信息,也可以自由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从而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的信息;再次,在“第四媒体”环境下,青年受众对“第四媒体”的信息依赖程度的加强,将会使青年群体面临被异化的危险。一方面是青年信息需要的异化,另一方面是“第四媒体”的异化,无论是信息需要的异化还是“第四媒体”的异化,都将最终导致青年这一“第四媒体”主要使用群体的异化。
三、“第四媒体”背景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分析
从“第四媒体”环境优化的途径来看,主要包括技术途径和非技术途径。首先,从技术层面来看:一是被动式的技术途径,主要是“把关人”的信息过滤、删减、屏蔽和“封杀”有害信息。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有害信息向青年受众传播,从而起到预防和补救作用,保障“第四媒体”环境的青年思想教育的有效进行。但这只是消极的被动式技术手段,不能从根本上保证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合理发展;二是主动式的技术途径,主要是要在应用“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础上,让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包括建立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宣扬主旋律;在各个影响较大的网站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人到形象生动的栏目当中;建立相应的网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估机制等。其次,从非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要建立媒介监督制度,加强网络宏观管理,独立运行的“第四媒体”监督组织应具有信息、学者参与、公众动员等功能。同时,要以法治网,加强网络法治监管力度;要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立法;加强信息网络方面的执法和司法;积极参与国际信息网络方面规则的制定;加强信息网络管理人才的培养等。: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要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继承与改革发展创新的关系;新理念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当前高中新课程教学工作中,人们还有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和困惑,由此带来的新课程教学的不到位,甚至偏离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和要求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真正走进新课程,主宰新课程,即把新课程新理念变成教学现实,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最要紧的是冷静地面对和思考关乎新课程实施的若干重要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的教学实践。
1.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课程改革中继承与改革、发展、创新的关系这次新课程改革,是在我国前七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改革。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改革不能脱离“历史”,要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进行改革。目前我们在新课程教学中需要思考和梳理的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和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优秀教学思想和做法有哪些需要保留和继承?又有哪些思想和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培养人才要求的实际?在进行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如何继承和改进传统的教学思想和做法?新课程教学要求与时俱进,改革、发展、创新。但改革什么?发展什么?目前哪些方面首先要发展?用什么标准来检验教学改革、发展、创新的成败?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服务于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的大目标,改革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同时,要围绕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主动性,用新课程理念反思传统教学中的不足,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着力点,把学生教育成人培养成才。本次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课程结构对教学实施的影响是诸多因素中最大的一个,新课程教学要特别关注课程结构的新变化,即由学科课程架构而成的平面结构变为由学习领域、领域下的科目及科目下的模块来构成一个立体的课程结构,从而多方位,多层面地对教学实施提出要求。学校应根据新的课程结构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开好新设置的选修课程。学科教学从总体上要兼顾好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使必修内容的教学与选修内容的教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因为选修课程是对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选修学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一种反映,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选择性特征。
思想政治课的建设过程就是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50年代以来曾数次制定、修订德育课程教学大纲,90年代中期就先于其它学科首次制订了本学科的课程标准。这次为了适应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新时期党和国家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战略要求,也是适应在发展过程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的要求,又重新制订了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可以说思想政治课的建设是改革和继承的辩证统一过程,既非以改革否定继承,更不能以继承阻止改革。政治老师要对新旧课程标准进行比较,以明确本课程教学需要继承哪些行之有效的好的做法,如何按照新课程新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发展,并为了学生的发展,创新哪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呈现方式,开发和利用哪些教学资源,克服成人化教学的倾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人认为,开与不开思想政治课的选修课无所谓,这种想法对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负责任。着眼于学生的需要,政治教师要积极准备、创造条件上好思想政治选修课程,鼓励和提倡更多学生选修更多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
2.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高中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坚持用前瞻性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结合教育的现实性、可能性进行适当的超前性的规划,脚踏实地地开展教学。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走进新课程,首先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如果观念没转变,新课程、新教材都只能是空谈,一旦在教学中遇到困难便会回到老路上去。而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则认为,早在2001年中,教育部就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近几年该听的课改讲座听了,该接受的上岗培训也参加了,关于高中课改和高中新课程的理念性的东西,也能说上几条,以后不需要再继续学习课程新理论领会新理念,只要上好课就行了。事实上,走进了新课程的不少老师的教学是“穿新鞋走老路”;也有不少人艰苦努力,但是,举步维艰,问题多多,困惑多多。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和困惑的产生,固然有新教材本身的因素,但更多的问题恰恰是因为不少老师对新课程新理念没有真正理解所致,缺乏从实质上对高中新课程特点和要求的把握所致,把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当成了两张“皮”。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根源首先在于没有真正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新理念,观念更新没到位。传统观念和做法的惯性使部分教师不能自觉坚持按照新课程要求进行教学。事实上,靠听几场讲座和短短几天的集中培训,知道了几条新说法新主张,就以为解决了理念问题,也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这一环节,才能把外在的新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论素养,并进而转化为自己的教学素养的一部分,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到每日的课堂上,落到每个学生的身上,新课程才能有新局面。可见,对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并始终如一地用新理念来指导规范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中教师一边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学,一边继续学习并坚持研读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有关文件,以学习高中《课程标准》为重点,以明确高中新课程的性质,领会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教育教学目标,认同高中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以确定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从而为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定准位、起好调,这是进行本课程教学的重要前提条件。这种边学习边反思边实践的方式,才能使新课程的新理念真正融人教学中,发挥其引领教学作用。 对高中思想政治老师来说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学习,一要深刻认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核心价值和最终教育教学目标。二要在学科系统中和德育系统中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定位。三要认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课程理念,实践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并以此为指导、规范和衡量高中思想政治每一模块每一单元每一个主题内容的教学。
3.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关系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以高中课程标准为本用好教材,规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但出于习惯,不少教师以高中课程标准表达的“粗线条”为由,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对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上,很少甚至不直接接触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认识肤浅。不少教师的新课程教学与《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距,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基本上被忽略。导致不少教师对新教材把握不准,教学中把新教材上已经删除的或已经降低难度要求的旧教材上的内容又重新放人新教材的教学中,以致走进了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的“怪圈”。事实上新课程教学只要以高中课程标准为标准、为根本要求,就比较恰当地控制教学总量,准确定位教学难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探究;体验;主体;愉悦;实效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形成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和手脚,重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可如何进行探究,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探究活动收到显著的效果呢?通过这几年探究式学习模式构建的尝试,形成了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注重知识生成的体验性
新课程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不应该只是知识的学习、灌输和记忆,还应该注重知识的生成以及生成过程的体验。有时候体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知识的掌握更生动、形象和易于接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需要,利用多媒体、音频、挂图、模型等直观的手段或者现场演练等方法,创设一些可感知、有声有色的鲜明生动的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通过亲身实践和操作,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深处形成强烈的共鸣和影响,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印象。
二、学习主体的全体性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中学教育应体现普及性,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和个体性,而不是只关注少数的尖子生,或者好学生。传统教学中“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实际是以优等生为教学起点,放弃中等生的教学,不可能实现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反而造成中下学生厌学,对学习失去信心,不能全体参与的探究性学习就失去了基础和意义。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基础好的学生设置些有难度和深度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对基础弱的学生设置些简单些的问题,使他们也能参与到探究中,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进行有梯度的探究设置,因材施教,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关心其日常生活不同心理,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等方式,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帮助他们形成乐观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习《个人收入分配》的时候,我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折纸鹤,五分钟看哪个组折的多。然后给出按数量收购和不计数量按组收购两种方案,让学生发表意见。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明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的联系,化难为易,收效明显。
三、参与过程的愉悦性
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和愉悦性为前提的过程,结论往往枯燥,很难有说服力。所以过程很重要,特别是愉悦的参与过程更重要。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一堂课的成败至关重要,而要调动学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否激活,上课时的兴趣能否保持。因此,探究学习要通过丰富、鲜活、有趣的情境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教与学中来。要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设置各种情境,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性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把他们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同时让他们踊跃发言,激烈讨论,参与到教与学中来。
四、探究结果的实效性
所谓教学的效果,就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取的结果。教育理论一般认为,学习方式不外三种:表层式的学习方式、深层式的学习方式和成效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属于表层式的,就是被动地、机械地、表面地接受知识。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将学生学习方式由表层式向成效式转变。新课程强调要注重活动教学,是要通过活动过程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理解结论,学会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