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媒行业财务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医院管理;财务分析;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c)-114-02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经济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医院管理企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财务分析作为一种财务管理手段,在企业界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为企业制定科学决策、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当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面临的挑战将更为严峻,除了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要目标外,还必须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奋斗目标[1]。因此,医院要想在市场中提高竞争能力,加强财务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医院加强财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医院开展财务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和评价医院的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从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加强财务分析具有以下意义:
第一,有利于评价和促进医院计划、预算的完成。计划和预算是经营活动的目标和准则。加强财务分析,能够全面地评价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发现薄弱环节和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调整,促进计划和预算的完成[2]。
第二,有利于医院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综合效益。财务分析是从资金活动入手,分析医院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情况,研究经营活动取得成果的原因。加强财务分析,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和问题。从而采取措施,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设备利用率,挖掘医院营运潜力,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减少积压浪费,降低医药费用,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有利于医院管理者做出科学的决策。医院的经济活动是一个由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系统,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充分的分析,可以了解医疗活动中财务运转情况,掌握经济决策与客观经济规律的相符程度,将大量的财务报表数据转化成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第四,有利于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医院财务分析既能对医院已发生的财务状况和财务结果进行评价总结,具体地判断医院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是否合理[3],资金的运营是否安全、有效,客观地评价医院业务计划的完成情况,为以后的预算、计划和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又能预测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加强财务分析,能够更加客观地总结理财经验,揭示财务管理中的潜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认识和掌握财务活动的规律,改进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2 医院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医院财务分析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局限性,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4],主要体现在:
2.1 财务报表本身存在局限,缺乏对现金流量的分析
财务分析要以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真实、有用的财务信息是进行有效财务分析的前提条件。但医院财务报表数据本身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报表以原始成本为基础,缺乏时效性;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和物价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资产负责表与收支总表所反映的时间概念不同,以比率的形式将两表数据进行比较,其可比程度不一致。此外,现金流量表目前还不是医院法定对外报送的报表,许多医院尚未编制现金流量表,没有从医院资金运营的角度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
2.2 侧重单一财务信息的分析,综合分析水平不高
由于财务人员受业务知识单一性的限制,财务分析仅重视内部财务指标、财务行为和财务管理状况等财务方面信息进行分析,缺少对医疗服务和相关业务等医疗方面知识的了解,影响了分析人员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无法从财务变化中判断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财务指标造成影响的因素,忽视了对其他相关经济信息的综合分析,从而影响评价经营活动的真正效益,造成医院财务分析综合水平不高。
2.3 重视医院内部分析,忽视行业外部分析
目前医院财务分析指标缺乏统一的标准,财务指标缺少可比性,医院之间缺乏横向比较。加之难以获得其他医院的信息,分析工作还仅局限于医院内部,缺乏与同行业间的对比,造成医院管理层难以了解相关指标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不利于医院对自己的经营决策进行适当定位。此外,还忽视了对外部医疗物价政策、市场状况、国家医药政策及财务管理体制等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
2.4 着重于经济事项的事后分析,缺少有效的前瞻性分析
传统的医院财务分析是解剖已发生的财务活动及其成果,即着重于对财务报表作事后的分析。这种事后分析的适时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滞后,缺少对医院风险的防范和发展潜力的预测,侧重于财务指标的静态分析,忽略了医疗服务活动的动态性分析,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
3 加强医院财务分析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加强医院财务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3.1 完善医院报表体系,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
目前医院报表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增加会计报表附注内容。由于一些重要的、需要详细说明的项目内容在报表中无法准确表示,且影响医院财务分析的质量,因此,应对会计报表附注内容加以补充和完善。二是引入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医院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信息的报表。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了解医院实际经济利益的来龙去脉,揭示医院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收益之间的差别,对这些差别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不仅便于医院管理者了解和评价医院获取现金的能力,也有助于分析医院收益质量,并可以对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做出评价。因此,引入现金流量观念,开展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必将更快地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
3.2 建立财务分析队伍,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院财务分析不仅是对医院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还应对造成财务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医疗收费价格变动、药品降价、新技术的开展等多种因素对医院财务状况的影响[5]。单靠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是无法对各项因素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应建立以财务人员为主,医务科等部门人员参与的财务分析队伍。财务分析人员除了要掌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会计理论知识外,还应深入科室实地了解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拓宽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系统地掌握财务分析的技术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出较高水平的财务分析。
3.3 充分收集有用的相关信息资料
进行财务分析必须有充分的资料,只有尽可能多地收集有用的信息资料,才能保证财务分析的依据全面、客观、准确。财务分析资料不但要有真实的会计资料,还应充分应用有关的统计和业务资料。医院财务分析所需要的资料主要分内部资料和外部资料,内部资料可以通过医院的财务报告获得;外部资料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各种科研咨询机构、政府机关、学术杂志、新闻传媒等多种渠道收集。财务分析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收集、整理、积累与财务分析有关的资料。
3.4 加强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提高科学预测
近几年,医院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风险与收益同在。医院的财务分析能为医院的生存发展预先提供高质量的指标信息,使医院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增强医院竞争和应变能力,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事先加强预测,以便采取最优的经营方案和最有效的管理方法,要比事后解剖更为重要,更具积极意义。因此,在财务分析中,要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科学预测,要跟上形势,走在前面作事先判断。通过建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即设立科学化的敏感性财务指标,通过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防的一种财务分析系统。从财务预警系统的角度出发,加强财务风险分析,提高科学预测,强化财务管理,促进医院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岚.实用医院财务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99-225.
[2]玄香兰.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72,78.
[3]刘敬华.医院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医药产业资讯,2005,2(14):103.
[4]穆晓芳.浅析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8(9):47-48.
【关键词】华谊 投资价值 分析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我国国内经济环境总体良好,经济运行较为平稳。经济结构逐渐优化,供给和需求结构都呈现出积极的变化,能够拉动经济的增长。国内消费需求旺盛,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消费潜能的释放。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为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经济持续平稳的增长提供了条件。另外,国际经济复苏趋势加强,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逐渐好转,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这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我国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有所缓解,物价水平较为稳定,加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的政策,使我国国内市场预期较好。因此,证券价格总体上应该处于上涨趋势。
二、行业分析
(1)经济周期与行业分析。一般来说,传媒业属于防守型行业,它的经营状况不会随经济周期变动而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小,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2)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通常我们将产业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我国的传媒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目前正处于成长期,发展潜力巨大。加之我国国内对影视文化业的需求日益扩张,华谊公司作为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影视传媒公司,必将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投资前景良好。
(3)行业市场结构及竞争环境分析。由于传媒业影视制作成本高,资金需求量大,相关技术不易被复制,行业壁垒较高。但目前我国经济形势良好,可以筹措到大量自由资金,如果引进国外更为先进的影视制作技术,就会对行业内现有企业形成威胁,加剧竞争,导致行业获利能力下降。但竞争同时也能促使企业降低成本、革新技术,扩张企业价值链,形成差异化产品和核心竞争力来提高利润。所以,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4)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技术进步对影视传媒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电影数字化、3D技术、IMAX的引进,使得电影票房取得更加可观的成绩。我国2009年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强了对文化影视业的重视,将其提高到战略层面,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为文化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的政策支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使得我国国内电影能够走出国门开拓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去,从而获取更大的利润。
三、公司分析
(1)行业地位分析。华谊兄弟创立于1994年,因投资冯小刚的《没完没了》和姜文的《鬼子来了》而正式进入电影行业,之后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加之公司旗下巨星云集,影视作品知名度高,由此确立了其在传媒业的地位。随后华谊更是全面拓展业务领域,投资涉及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并且成绩斐然,并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于2009年成功上市。
(2)公司产品分析。第一,华谊兄弟投资的影视作品一般都是大制作,在前期策划、剧本收购、人气明星聘请、现场拍摄、后期制作以及宣传推广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此得到的回报也是相当可观的,并且借此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品牌。第二,华谊兄弟在产品营销方面也做得相当不错,他们通过与赞助商的互惠合作以及电影主创的全国巡回宣传达到了宣传自己的影视作品以及公司品牌的目的。
(3)公司组织管理能力分析。华谊的组织结构相对比较完善,董事会下设有独立的董秘办公室和审计部,每个领域的业务都设立特定部门进行分管,如电视剧事业部、电影事业部、艺人事业部等,在各个事业部下又细分了多个职能部门。华谊的股权结构较为规范,并且股东中有很多是华谊旗下的艺人,这有利于公司内部利益的统一,是对组织内部管理的一种创新。明星工作室的设置有利于对艺人进行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事业部的设置则有利于内部合理分工,使组织体系更为完善。总体上来说,华谊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4)公司战略经营分析。作为较早涉足传媒业的公司之一,华谊公司在行业中积累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同时公司收入大多为现金交易,公司现金流比较充裕,使其具备一定的资金优势,再通过吸收大量的优秀导演、演员、制作人、经纪人等获得了人才优势,最终将品牌、资金、人才这三大优势进行整合利用,为公司经营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此外,华谊公司也很注重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不断拓宽业务范围,致力于打造综合性娱乐传媒集团,这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四、公司财务分析
(1)经营能力分析。华谊公司形成了从编剧、导演、制作、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的完整体系,除传统业务外,还涉足唱片、娱乐营销、游戏等多个领域。并且上市后,公司发展迅速,总资产规模不断增大,利润增长较为平稳,公司发展前景良好。
(2)盈利能力分析。根据对公司2006年到2013年历史财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另外,报告期内的投资收益也进一步提高了利润效益。
(3)营运能力分析。由于电影本身的制作时间较长,尤其是一些高投资大制作的电影,收回投资所经历的时间就更加长,所以相比于其他行业,传媒业尤其是电影业的存货周转率就比较高。2013年华谊公司的应收账款主要是已经实现销售的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产品尚未收回的款项,客户主要是各大电视台。由于客户议价能力较强,故应收账款周转较慢。加之公司规模扩张,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大幅增加,因此2013年的总资产周转率较2012年慢。
(4)成长性分析。对公司的现金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公司现金流很不稳定,这和公司影视作品生产模式的特点和产品制作周期长是密切相关的,但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公司近些年一直在加大投资力度。从净利润增长来看,净利润在2006年到2013年之间保持总体增长的态势,期间虽有波动,但净利润增长率也有所提高。从公司资产增长率看,公司资产逐年增长。总体上,公司具有较高的成长性。
一、传媒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带来的财务风险
多元化经营模式使得传媒公司的财务结构更加复杂化,为公司的财务管理增加了难度。公司在收购刊号办杂志、以版面费投资项目、以发行带动快递等等方面并购与扩张都会引发公司的财务风险,因此,公司进行多元化经营时对财务管理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在完善公司产品线和产业结构时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给财务管理带来了筹集资金、投资额度和投资收益分配的风险。
打破传播内容生产与传播渠道的垄断壁垒,联接起报纸、电视、电影、广播、网络等存在的不同媒介形态以及跨地域联合,从而实现传媒产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传媒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对传媒公司财务管理提出的巨大挑战。因此,传媒公司财务管理应当为多元化经营做好铺垫,防范传媒公司多元化经营的业务风险,有效控制和核算公司成本,并确保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将财务管理贯穿于公司经营的整个过程,应当从多元化经营的事前、事中、事后等多个方面进行财务控制、管理和监督。
二、事前控制
(一)财务主动介入
财务应当主动参与公司进行的多元化经营管理,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中,应当更加注重经营管理。从公司确立项目开始,财务人员应当及时参与经营管理,便于了解公司项目的开展情况,同时要求财务人员参与项目决策的制定,通过财务掌控的相关信息为项目决策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财务人员从财务的角度出发考虑,为经营项目的决策提供可行性的专业分析,并计算项目的预计收入与支出,同时预测经营项目的现金流量,避免项目进行后期财务管理出现混乱的现象发生。
(二)授权审批备案
在传媒公司的业务活动发生之前,根据会计制度的相关程序严格核准项目的正确性、合法性以及合理性。只有确保符合公司的整体战略需求的多元化业务才能按授权进行审批。内控制度中明确表明业务活动中的不相容岗位的明确、规定各层级授权审批权限,可有效防范多元化经营为公司带来的风险。
(三)编制预算
财务部门应当与业务部门在多元化经营年度核算的基础上编制更为详细具体的项目预算,将项目成本、收入、利润进行细化。在项目成本预算分析时,明确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业务,可以根据项目的业务性质进行区分,计算出固定成本、边际收益以及边际收益率和相应的业务量,最大限度优化项目的利润和边际收益率。
(四)税收筹划
对开展多元化经营项目产生的营业税金和文化事业的建设费用要进行合理规划,由于不同设计的业务流程会导致项目经营的税费不同,在公司多元化项目经营时财务应当根据公司开展的实际业务提供多样化地、合理地流程设计进行参考与选择,最大限度的降低公司经营的税费支出,从而有效控制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成本支出。
三、事中管理
(一)精细化核算
公司多元化经营过程中的管理应当按照预算报告进行详细规划成本,通过财务核算的各个指标直观反映出传媒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多元化项目应当按照核算项目进行明细项目的设立,财务的原始记录应当按照财务预算时已经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填制。并且还要求项目成本费用的开支必须与项目的收入进行匹配。在进行精细化核算过程中可以将公司进行的项目进行分工记录,采用谁记录谁负责的模式进行,让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对项目财务情况进行跟进,从而发现管理漏洞与财务具体情况。精细化核算可以有效反映传媒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
(二)刚性执行预算
公司多元化经营管理由分解细化预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对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就必须采取强制的措施执行和落实,从而实现由预算控制业务活动。对项目经营的预算准确性与控制力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很大程度造成了预算准确性的偏差,因此,必须要求预算执行的力度,通过规范的预算执行与调整的过程培养刚性的预算意识,并且要求财务人员端正预算编制的态度,从而逐步提高财务人员的预算编制能力,进而实现和完善公司多元化经营项目的事前控制。
执行过程中对执行情况进行记录与跟进,保证每一项的预算都落实到位。可以采用专人落实负责制度,在落实后由落实人员与被执行人员分别签名,证明预算落实情况,一层一层落实,最终落实到具体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将执行预算刚性落实下去,如果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通过记录进行查询,方便工作的开展。
(三)严格执行相关的业务流程
按照公司内控制度严格控制采购、销售、资金、工程等所有业务的各个环节。由各部门和分支机构中具有一定的职位层级和组织能力的专人,在本部门和本机构内行使组织和协调工作,鼓励全体员工参照相应的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公司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沟通并予以纠正,以便更好的催进项目及企业发展。
四、事后监督
公司多元化经营事后监督工作的重心侧重于对项目收支结果与项目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从而发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司后期的多元化项目经营编制预算提供参考数据,从而保证公司的价值最大化,进而维护公司的资产安全与完整。
财务分析能够为公司管理者评估项目是否达标提供有效地参考,并且可以为公司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效地参考依据。同时,对预算目标执行所取得的效果与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全面析其差距产生的原因。在具体的操作工程中应当按照整个项目的总预算目标,将事先的预算编制跟实际出现的数目进行比对分析,找出其差异比较大的项目作为单独说明。
采用财务预算的评价体系对公司的财务效益、资产情况、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这些具体的评价指标来对项目的费用进行定量分析,能够从多个角度来比对公司财务控制是否理想,控制度是否合理等等。
传媒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是一个闭环的系统化过程,就是说需要确定预算方针目标、制定编制预算、监督预算的落实、分析与反馈预算结果。因此,传媒公司在进行多元化经营过程中要将财务管理贯穿于整个业务开展的始终,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的几个主要环节,共同做好多元化经营财务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熟练进行计算机多媒体软件设计和开发、交互式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多媒体技术基础、微机原理、数据库基础、平面动画实用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图像处理实用技术、三维动画实用技术、网页设计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创作、影视制作程序、多媒体制作工具使用、商业简报制作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2、动画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电视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编导及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理论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动画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可以就业于二维动画设计师、动画原画设计师、动画模型设计师、动画衍生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师,也可在影视动画制作及电视传媒行业、广告传播等商业制作公司,游戏、网络动画等互联网互动娱乐领域,手机游戏、手机动漫等无线娱乐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3、会计信息管理专业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能胜任单位财务信息处理工作,各金融机构各种票据、资金结算工作,各大商场、超市的收银工作,各企业仓库保管工作;面向社会从事记账、税务等咨询工作岗位,具有财务信息管理、商务谈判、计算机基本操作和英语基本应用能力。
就业前景:按照培养目标,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中介机构从事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信息平台维护、成本控制、财务分析、erp实施顾问、会计信息系统技术支持等工作,并具备相应岗位的职业技能。
4、导游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旅行社管理及导游服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事旅行社经营管理和导游接待服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随着大盘复苏迹象显现,前期跌幅较大的行业也逐渐进入反弹阶段。那么在前十大超跌行业中,有哪些机会可以挖掘?又有哪些个股值得关注呢?
我们认为,本轮深幅调整使得不少优质个股遭到错杀,而其仍然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纵观跌幅居前的前十大行业,不少行业都获得了政策的大力支持,未来发展可期。同时,当前“互联网+”、一带一路等热门话题给相关行业带来了投资机会。此外,各行业中业绩良好,估值偏低的个股,也值得重点关注。
国防军工
在本轮大盘的暴跌式调整中,军工板块在全行业中跌幅最深,高达52.92%。而整个行业估值已经跌回暴涨前水平,目前处于低位,未来增长空间较大。就短期而言,可重点关注跌幅较深(中航系股票在核心军工集团中整体跌幅靠前)、短期仍未公告增持计划的军工股。从中长期来看,三、四季度将会是军工行业相关政策、事件的高发期,也是布局军工的黄金时段。随着工业4.0的积极布局、《国防科技工业2025》的确认编制以及顶层改革的深化进行,军工制造业革命和国防军队改革两角度将存在诸多机会。
有色金属
在国家中国制造2025、工业4.0、节能减排等政策的推动下,有色企业将不断向互联网+、供应链金融、3D打印等领域转型升级。同时,在国企改革热潮下,中金岭南(000060)、中钨高新(000657)等个股有望受益。
此外,新能源汽车电机钕铁硼产业链,以及汽车新材料领域拥有高度壁垒并实施进口替代的个股当前背景下拥有优良的长期成长性,可重点关注。
通信
2015年上半年,4G建设全面展开,驱动中国通信行业维持增长态势。此外,国家层面产业政策不断推出,继续加快经济转轨步伐。预计产业政策的持续发力,将成为通信产业景气区间有效延长的强劲动力。
在目前国家大力倡导“互联网+”的背景下,ICT产业融合进程将随之深入,通信厂商的转型之路也将更为开阔。持续看好通信设备厂商在网络信息安全、移动支付、教育信息化、能源互联网、自动化制造升级等领域的新业务布局转型。
计算机
今年以来,计算机行业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目前,在经历了逾40%的回调之后,部分业绩表现突出、转型逐步落地的个股已有较大的投资机会。中长期来看,互联网+指导意见的出台打开了行业成长空间,近期公司高管增持的细分领域龙头也值得持续关注,投资重点向优质龙头集中。建议把握“互联网+”大机遇,尤其看好移动医疗、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安全领域等热门主题。
建材
今年上半年,在地产下行大趋势下水泥需求整体偏弱,进入下半年需求有望阶段回升。一方面稳增长下交运、基建投资集中释放,下半年投资总额有望超1.2万亿元;另一方面,在宽松货币政策下,地产销售回暖,新开工面积同比回落逐步收窄。
此外,新型建材板块也值得关注。就目前市场来看,可关注零售业务积极转型,执行力强,目前安全边际高的个股,如东方雨虹(002271);同时当前家装市场在线订购个性化服务促进了建材市场发展,值得看好。
电气设备
今年以来,新电改政策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随着配套政策临近,第一批售电公司即将浮出水面,重点关注能够获得区域首批售电牌照公司。此外,新电改将促使电网变得更为智能、高效和灵活。售电侧放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需求侧响应管理都要求电网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融合,结合大数据平台和云,打造智能电网。
同时,雾霾治理促成“四交五直”特高压工程,现已核准“四交二直”,特高压工程建设符合预期。国家电网2015年工作会议又推出“五交八直”特高压规划,未来特高压建设将迎来新常态。预计特高压持的续推进将给平高电气、大连电瓷等设备企业带来的高利润弹性。
机械设备
机械行业子板块众多,个股背后的投资机会差异较大,业绩分化显著,精选个股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时点,可从三大维度进行投资选择。1)近期市场剧烈调整已经使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员工的持股价接近或低于当前股价,诸多个股出现了明显的倒挂。2)估值便宜、前期滞涨,而基本面情况良好、国企改革或转型预期较强的“蓝筹型”标的。3)未来机械设备行业穿越周期的成长性,大概率将从工业4.0、高铁国产化和能源环保设备三大新兴产业中产生,可关注。
农林牧渔
2015年是农业板块这一轮周期复苏的起始年,畜禽链的产能出清基本完成,种子行业的库存压力也有望得到缓解。一季度农业子行业已经实现盈利同比正增长,预计周期复苏的趋势仍将在2Q15乃至2015全年持续。
近期农业股的淘金主线将围绕畜禽反转和互联网战略落地两大主题展开。一方面,畜禽链基本面反转预计将持续到2016年底,禽链可能持续更长,预计养殖股下半年会有相对以及绝对收益。此外可关注农业股的互联网转型,代表个股包括大北农(002385)。
传媒
当前市场,传媒互联网公司开始成为主流投资方向。乐视网、东方财富站上千亿市值具有标杆意义;联络互动等优质公司相继登陆A股。而大量中概股已进行或酝酿私有化,有望在A股掀起互联网风暴。此外,目前国有传媒领域深度转型改革正式启航。例如东方明珠和百视通完成整合,有线网络掀起资本运作浪潮;凤凰传媒、中南传媒等在向新媒体转型上不断发力。与此同时,商业模式不断革新、新型业态有望爆发,其中VR/AR或将成为新的产业金矿。传媒板块具备中长期的持续投资机会,而本轮深度调整又使得诸多公司的投资价值重新凸显。
纺织服装
关键词:营运资本筹资管理
营运资本是指企业投入日常经营活动的资本,也称营运资金,有广义与狭义的理解。广义营运资本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这个概念主要研究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周转状况;狭义的营运资本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减去各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狭义的流动资本概念主要研究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企业营运资本的持有状况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延续,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而对于出版企业来说,加强营运资本管理,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所在。
由于受益于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出版企业都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与存货在资产总额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尤其是出版行业转企改制以来,资产结构形成了资产流动性高的行业特色。
下面是上市公司“出版传媒”的简要资产负债表:
从上表分析可以看出:公司的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76%(货币资金占28.40%,应收账款占16.70%,存货占23.86%),负债全部为流动负债。“出版传媒”的资产结构在出版行业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出版企业资产结构的这种特色,决定了出版行业财务管理的重心――营运资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包括投资管理与筹资管理。营运资本的投资管理包括确定流动资产投资规模与流动资产日常管理。企业的价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经营利润+折旧与分摊-营运资本投资,在不影响正常经营的情况下,节约流动资产投资,企业的营业现金净流量会增加,企业的价值就会增加;同时,根据“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权益资本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节约流动资产投资,可以提高总资产周转率,提高权益资本报酬率。在保证出版企业正常的经营的前提下,节约流动资产的投资,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加快资产周转率,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
营运资本筹资管理就是管理流动资产所需资金中短期来源与长期来源的比例结构, 如下图所示:
流动资产的筹资结构,用易变现率衡量,即经营流动资产中长期筹资来源的比重:
从“出版传媒”资产负债简表可以看出,出版企业临时性流动负债较少,长期资产占资产总额比重较低(约26%),因此易变现率较高(接近1),说明资金来源持续性强,偿债压力小,同时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改善这种结构就要增加长期资产投资,减少流动资产的占用,关键还是要确定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规模,加强营运资本投资管理。
出版企业由于自身资产结构特色,流动资产在资产总额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决定了出版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紧紧依赖于营运资本的管理,尤其是对企业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以及存货的有效管理。
一、 货币资金管理
出版企业的成本费用主要包括纸张费、印刷制作费、稿费等,除纸张费需要预付一定货币资金外,其他成本费用一般在图书出版后结算。
而且由于图书出版链条中的印刷企业,行业竞争激烈,部分出版企业在收回本季书款后才对印刷企业结算工价。在这种行业运作模式下,出版企业部分营运资本由下游企业垫付,并可延期付款,充分利用商业信用,节约了大量的营运资本投资。出版企业资产总额中大量货币资金的存在,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流动性,降低财务风险,保持企业财务政策的稳定性。但大量资产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存在,不能投入企业经营周转,不能投资于高收益的投资经营,企业丧失大量的机会收益,因此出版企业必须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运营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寻找企业货币资金机会成本、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的最佳结合点,在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做出权衡,在控制好企业的货币资金规模的同时,加速货币资金流转,提高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不断增加企业的价值。例如山东教育出版社,运用科学的方法管理营运资本,对短期闲置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计划,对长期闲置的货币资金进行科学的规划,投资光大银行与交通银行、组建教材研发中心、购建青岛办公楼,已取得近3亿元的资本增值。由于出版企业现金的使用可以进行科学的预测,因此现金可以均衡支出,可以使用威廉鲍曼提出的存货模型,确定出版企业货币资金合理持有量。
二、应收账款的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为了扩大销售,追求利润,而进行赊销而产生的往来款项,是已经投资的营运资本。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要求在赊销成本与增加利润之间做出权衡。应收账款的管理要求企业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限的长短,顾客享受型用政策的标准,以及现金折扣政策,其中关键的是信用标准。出版行业的客户主要为信用较好的新华书店,但随着经营发行渠道的不断拓展与延伸,这种格局正在发生不断变化,部分客户信用不佳,导致坏账风险不断加大,出版企业一般采用年限法计提坏账准备,部分出版社由于多年以来积累的应收账款数额巨大,并且随着年限的增加,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不断提高,资产减值损失已经严重抵消正常经营年度的利润。因此出版企业加强对必须重视收账款的管理,确定合理的规模,不断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效率。应收账款的管理应结合出版企业特点,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的关键是制定合理的信用标准,这就需要利用“5C”信用评定系统:
三、存货管理
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对于存货占资产总额比重较大的企业,加强存货管理至关重要。根据相关报道,汉王科技存货余额已高达4.7亿元,受降价影响,公司被迫对相关电纸书存货计提3000万元~4000万元的跌价准备,预计上半年业绩将出现大幅亏损。出版行业的存货主要是图书,而且部分图书在一定的期限内可以退货。按照新闻出版企业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规定,出版单位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标准如下:
图书可以分为一般书和教育类图书,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资源有限,导致学生需要通过竞争性的考试才能获得良好的高等教育,因此教育类图书一直是出版企业乐此不疲,竞相涉足的出版品种。由于近年来我国不断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导致教学大纲不断修改,与之配套的教育类图书就有了明显的时效性。教学大纲等教育方针政策一旦变化,出版行业与此相关的图书存货,即使按照上述标准分三年准计提此类图书跌价准备,变革的当年,此类图书已经没有市场,也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该部分图书申请报废处理。可见在存货占有重要比重的出版企业,必须确定恰当的存货规模,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加速存货的周转。出版企业应该加强图书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控制图书的库存规模,采用多印次小批量的原则,综合权衡取得成本、存储成本、缺货成本以及存货的过时贬值成本,利用经济订货量模型科学的确定存货的经济订货量。经济订货量(Q*)基本公式,Kc―存货的变动存储成本,K―存货的订货成本,D―存货的全年需求量。
营运资本管理在出版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常财务控制水平的高低,尤其是营运资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它直接影响到出版企业经营的成败,因此重视并加强营运资本的管理,关乎出版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出版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媒产业 价值链 重构
2011年全球广播和有线电视传媒市场总值达3732亿美元,而包括印刷业在内的中国国内传媒产业总产值也达到12830亿元,中国传媒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①从国内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价值链残缺扭曲已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而产业价值链完善与否对于产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加快推动我国传媒产业的转型升级,完善与重构传媒产业价值链。
价值链理论与传媒产业价值链
“价值链”理论是美国著名学者波特(Micheal・Porter)于1985年提出的经济学概念。波特认为,企业生产产品、向顾客提供服务等活动都创造价值,这些创造价值的活动构成了“价值链”,即企业为客户、股东、员工等利益主体创造价值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②该理论提出后,被广泛应用到成本管理、财务分析、市场营销等商业领域。在产业经济学的视野里,企业价值链是由上游供应商、中游生产商、下游销售商及各种合作伙伴等组成的一个复杂价值链条,波特将其称为“价值系统”,企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价值系统”的优化。
传媒产业是由一定数量的传媒企业、传媒机构组成的集群,包含报纸、广播、电视、书籍、互联网站、网络游戏和手机终端、微博等多种媒体形态。其价值链结构包括策划、制作、包装、发行、广告、增值服务、客户等部分,传媒产品的策划、生产和营销等环节紧密联系,形成完善的产业价值链。在国外传媒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各传媒巨头根据传媒形态的动态变化不断延长其产业价值链,与传媒相关的创意、技术和市场营销等各领域都紧密联系,形成一个“产业上游开放、中游扩展、下游延伸”的完整价值链,确保企业巨大竞争优势。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意味着传媒产业从过去“以点为主”的经营模式逐渐转变为规模化媒介集团“全媒体”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至少包含两层意思:对于单独传媒企业而言,其价值链要涵盖产业的上游、中游与下游;对于规模化的传媒集团来说,其经营领域要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发展,通过对传媒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不断在横向和纵向上挖掘、延伸、丰富业务内容和拓展地理空间,形成结构性竞争优势。
我国传媒产业价值链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西方传媒企业频频通过跨传媒、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兼并和重组,形成几大传媒巨头。以英、美两国为例,美国时代华纳、迪斯尼、新闻集团等传媒集团50强占据了世界传媒市场95%的份额,2011年美国传媒产业总值为1.12万亿美元,英国2010年传媒产业收入也达到534亿英镑。③并且这些传媒巨头还在全球扩张,不遗余力地将触角伸及世界各国。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时代华纳、新闻集团、贝斯塔曼等国际传媒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中国传媒产业面临严峻的竞争与挑战。为提高国内传媒企业竞争力,各地纷纷推动辖区内传媒企业通过强强联合或重组的方式组建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和出版集团,借此壮大国内传媒产业规模竞争优势,提高传媒产业竞争力。但结果并不容乐观,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产权不清晰。现阶段国内传媒企业大都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层架构、盈利处置都由行政力量安排,很难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也很难找到评估企业经营绩效的标准。因此,传媒产业机构条块分割状态严重、产权不清、企业内部和外部价值链残缺不全,无法形成与产业化道路相匹配的经营管理和运行机制。
二是企业关键与核心业务市场化程度不足。主业不突出、多元化经营宽泛是目前国内传媒企业的“通病”。主管部门为维护传媒的“喉舌”价值定位,不允许社会资本、外资进入采编等核心传媒业务,即使进入也不得掌握决策权。随着国际传媒巨头的全球扩张战略和彻底的资本运作,我国单靠边缘产业的资本运作和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很难抗衡国际传媒巨头的挑战。
三是产业价值链残缺扭曲问题。传媒产业价值链是围绕某项核心价值或技术而组合的各种资源集合,是建立在共同市场、技术、生产基础上的多元化产业。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报纸、电视的信息量急剧膨胀,传媒产品内容的稀缺性逐渐取代了传输渠道的稀缺。而当前国内传媒企业的现状是行业内容不足、营运模式单一,因此对资源的利用水平较低,内容资源的价值很难在不同产品形态上得到实现。
四是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传媒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新技术的运用,任何传媒集团的壮大都与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随着当前数字化成为传媒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传媒的网络化、数字化成为传媒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价值增长点,但国内传媒产业信息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完善与重构我国传媒产业价值链的途径
“全球性传媒公司正在逐渐向跨国实体组织转型,具体表现为在国外制造媒介产品并进行战略决策,公司将不同业务分包给各国承包商,从而进行产业价值链的整合,最终实现整个价值链的跨国管理。”④随着我国社会消费形态逐渐向以文化消费为主转变、以“微博”为代表的新文化形态的出现和网络商业快速发展对广告、营销与品牌传播等传媒服务需求的持续增加,迫使我国传媒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构建起现代传媒产业价值链。
建立现代传媒企业制度。继续坚持深化传媒产业体制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推动经营性传媒企业真正成为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市场微观经济主体,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自主经营、自主发展、自觉创新、依法经营的企业法人。由于传媒行业的特殊性,在改革过程中既要保持传媒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舆论引导作用,又要尊重传媒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建立起政企分开、真正适应传媒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现代传媒企业。
通过资本运作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从国际传媒经济发展过程来看,传媒产业格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并购和资本的力量。2011年,我国传媒产业上市公司仅60多家,且主要集中在广电、出版、影视网络等行业,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资本市场总量尚有巨大差距。国内传媒企业有待进一步优化运用资本市场资源,通过资本运作加速扩张,重点发展数字信息技术等新兴传媒领域。通过金融资本、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证券市场等途径切实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状况,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到传媒产业中,拓宽传媒产业投资领域,加快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整合、优化传媒资源,完善产业价值链。对国内传媒企业而言,既要延伸产业外部链条,从长远来看还要在企业内部价值链上着力对每个“增值点”上进行深度挖掘。在横向上,要从整体上将目前各自分离的各传媒企业进行通盘考虑,实现传媒资源的优化和协调,延伸核心业务链,加大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开发,推动企业从单一的以“点”经营为主的模式向规模化、结构化的综合性经营模式转型,由目前相对分散的经营状态转变为集中优化管理经营,实现产业上、中、下游全覆盖。⑤在纵向上,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增值点”进行价值挖掘,培育企业核心业务和集团竞争优势。跨地区、跨行业、跨传媒的集团化发展是今后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以新闻集团为例,为弥补新媒体领域产业价值链条,积极通过战略合作创建新媒体,还推动媒体并购来建立自己的数字化传媒公司,从而在新旧媒体领域形成完整的产业价值链。⑥由于国内各地报业集团、广电集团长期处于条块分割状态,难以形成统一综合的竞争力,只有大力发展跨地区、跨传媒的多元化经营的传媒集团形成规模优势,实行集约化经营,才能建构起完整的传媒产业价值链条,提高国内传媒集团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产业融合,培育传媒集团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现代传媒业,推动传媒产业与信息服务产业、创意产业、制造业的深层融合,实现传媒产品结构的转型,创新传媒产品内容和形式,丰富传媒资源,形成以全媒体产品为基础的强大产业集群。同时,要在政策、资金和资源等方面向市场化能力强的传媒集团倾斜,积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优势传媒集团走向世界,培养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媒集团龙头企业。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
【注释】
①③崔保国主编:《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4~5页,第349页。
②[美]波特:《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④[瑞典]Cinzia Dal Zotto,[瑞士]Benedetta Prario:“全球性传媒公司:面向跨国实体组织的转型?”,载于郑保卫主编:《媒介产业:全球化 多样性 认同》,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7页。
⑤王晓璐:“推动传媒的价值提升”,《新闻知识》,2006年第2期。
本课题是《传媒》杂志对传媒品牌价值关注的延续和深入。传媒竞争的最高阶段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影响力将最终决定媒体影响力和传播力。上世纪末的十几年,传媒行业是发行竞争阶段;新世纪前十年,传媒行业进入资本竞争阶段;未来十年传媒行业将进入品牌竞争阶段。
一、什么是传媒品牌
(一)传媒品牌的定义
目前,传媒业界对于传媒品牌的定义众说纷纭。部分学者认为:“传媒品牌是品牌类型的一种,是指能为受众提供认为值得购买或观看、收听的功能利益及附加值的产品或节目,也指生产某种媒介产品的传媒单位。”这一定义强调了传媒品牌的商业概念,其产生的前提是媒体不再是纯粹的事业单位,而是已将一只脚踏进了市场领域,它是媒体所提供的精神产品在受众心目中的品质评价以及这种品质评价所具有的潜在的商业价值。
也有学者认为:“传媒品牌是指媒体的物质技术品质与感性条件相融合而成的一个整体标识,是一个媒体区别于另一个媒体的重要标志,也是媒体本质的外在特征。”这一定义从某种意义上更强调媒体个性对品牌塑造的作用,但同时也简单地将传媒品牌等同于“传媒商标”。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传媒品牌是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媒介名称、属性、个性风格、知名度、美誉度、价值等的组合,是媒介消费者的期待、需求、信任和投入的组合,是媒介重要的无形资产。”与前两个定义相比,这一定义既强调了媒体个性,也明示了品牌与受众的关系,却没有指明传媒品牌在经济学上的意义。
因此,结合目前对传媒品牌诸多定义的分析,我们认为传媒品牌的定义应该是:媒介外在特征与内在属性的诸多组合,包括媒体名称、个性风格、知名度、美誉度,及潜在的商业价值,是具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属性的复合概念。
(二)传媒品牌的特征
1.表象特征。这是由传媒品牌的一般内涵所决定的,与商业品牌具有可比性的品牌特征。一是高知名度、高美誉度与高顾客忠诚度。这是品牌最明显的表象特征,也是传媒品牌最明显的表象特征。二是高市场占有率和高经济效益。这是以高知名度、高美誉度与高顾客忠诚度为前提的。在激烈的媒体竞争时代,马太效应日益凸显。反映在传媒品牌上,就是品牌越强大的媒体,越能拥有更多的读者与更高市场占有率及由此带来的高经济效益。三是高无形资产价值与高社会效应。传媒品牌的无形价值是媒体潜心经营、精心管理、长期积累的结果,来自于所传播的新闻内容,及由于成功传播所塑造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市场连带价值。其无形价值与媒体历史、文化积累量、信息生产能力、读者与市场延伸的半径等因素呈正相关。可以说,传媒品牌的社会效应越大,它的无形资产价值就越高。
2.内在特征。这是由传媒品牌的特殊内涵所决定的品牌特征,包括如下六个方面。一是整体性,传媒品牌是媒体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而采取的一种竞争手段。二是长期性,传媒品牌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过程。媒体在树立品牌时,注重的不该是眼前的和近期的利益,而是品牌的长期生存大计。三是系统性,传媒品牌战略的长期性决定了它的系统性。这一系统性包括了品牌的创造、宣传、发展、维护、消退等一系列环节。四是指向性,传媒品牌是各类媒体站在全局高度制定的宏观总体规划,从而决定了其各种具体措施和活动计划都应具有指向作用。五是创新性,媒体树立传媒品牌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准确地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经营目标。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出奇制胜。六是社会性,媒体具有传播信息、宣传文化知识等功能,使得传媒品牌更具有广泛和深入的社会传播效果,能够影响社会舆论、引领社会思潮。传媒品牌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制定传媒品牌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二、如何打造传媒品牌
一个知名品牌的打造也许需要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但也可以是几年。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媒体的迅速崛起,让世界见证了传媒品牌迅速崛起的奇迹。但在多数情况下,打造品牌仍需一个不断积累、开发的过程。尽管个例因体制、环境、媒介性质、特殊机遇等因素使得品牌建立的过程大有不同,但仔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品牌的建设过程还是有规律可循。品牌的塑造需要系统的战略规划,涉及从媒体产品定位到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
(一)差异化定位铸造品牌
品牌定位是媒体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功的品牌定位需要全面考量媒体生存环境、市场细分状况和发展趋势、受众需求、媒体自身优势与核心竞争力。首要的是要分析媒体内部和外部资源、自身的优势和短板,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正确定位。找到传媒企业自身最突出的部分和环节,这可能会是内容、形式设计、策划、营销、服务、技术、渠道等媒体价值链中一个或几个环节。
现在隶属于维亚康姆集团的MTV音乐频道创建之时的独到定位,为其塑造品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个频道的定位是——这个品牌是青少年观众的,而不是为他们的父母、老师准备的。此外,该频道邀请摇滚歌星拍了一系列以“我要我的MTV”为广告词的宣传片,并将这些宣传片在那些还没有开播该频道的地区播出。经过一轮强势的广告宣传之后,观众的强烈反响直接影响了美国的有线电视运营商。目前,该频道已拓展了多个国际频道,拥有166个国家的近4亿用户,将流行音乐送到世界各地的同时,也使其品牌属性中的青年音乐文化风靡全球。
(二)打造品牌应从市场需求出发,寻找市场的空白点切入
这需要周密的市场调查、分析论证和策划。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社会各阶层已明显出现不同的利益诉求,思想和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分析并挖掘潜在的受众需求,在细分市场中探索哪一部分受众的哪个层面的正当的信息需求和精神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从而谋求差异化的品牌定位。经过受众调查后主动出击占领市场,使品牌得以迅速成长。
《特别关注》的创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创刊12年、期发行量近500万份的《特别关注》,在竞争激烈的期刊市场树立品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刊物独特的定位。当时,青少年类杂志、妇女类杂志及老年类杂志是中国期刊市场的三大主要部分,而对于男性这一性别群体,却没有专门服务于他们的杂志,于是,抓住期刊市场的这个空白点,《特别关注》成为第一本以成熟男士为目标受众的期刊,刊物定位为“成熟男士的读者文摘”,内容切合中年男士的工作、生活,符合中年男性主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不仅打开了市场,而且建立了品牌。
(三)运用各种品牌要素打造传媒品牌形象
和其他的产品一样,媒体品牌的塑造也需要品牌包装过程。而与其他产品不同的是,作为文化产品的媒体产品在品牌元素的设计中,更需要突出产品的文化内涵,在受众心中塑造其完整鲜明的品牌形象,打造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全球知名品牌CNN为例。CNN在自身的品牌推广中,倾向于集中宣传一个事实,即CNN是为人们提供新闻的地方。CNN的主要品牌元素包括四点:迅速、广博、准确、体验。其中“体验”给品牌化的过程增添了人文元素和文化内涵,CNN常常大力宣传记者的体验。CNN品牌化的另一个传统元素是其品牌标识,其标识在世界上因引起争议而众人皆知,但CNN始终坚持使用这一品牌标识,并且CNN新闻集团旗下所有的电视网在标识上保持一致。
(四)形成并保持自身特有的品牌个性和风格,提炼并提升品牌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
媒体经过市场和受众定位、核心竞争力打造之后会形成一定的品牌个性和风格。如中央电视台的大气、沉稳,湖南卫视的活泼、娱乐化。《新周刊》的品牌个性尤其鲜明,就像充满了新锐气息的年轻人,有朝气、有思想、有责任,极富张力和冲击力。它别具一格的年度盘点、引领潮流的排行榜都为读者所津津乐道,新颖的封面和封面文章极具冲击力和吸引力。
有学者认为品牌的价值构成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体现在产品身上的物质价值,这种价值以其优良的品质给予消费者真实的、客观的物质利益感受;二是体现在产品身上的精神价值,它通过在产品定位、传播、营销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功利、个性、时尚等因素,来满足人们潜意识中的精神需求。”对于传媒品牌来说,提炼品牌的核心精神价值尤为重要,媒体要把其所代表的内在的精神主张、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表达并传播出去。品牌形象可以带来认同,品牌的个性和文化可以产生共鸣,心理认同、价值观的契合会产生精神依赖或文化依赖,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和忠诚由此形成,媒体的品牌由此建立。
(五)不断提高传媒产品和媒体服务的质量
打造品牌的前提就是产品的高品质,这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高品质的产品是建设品牌的基础,也是最好的营销工具。品牌的内涵不仅有知名度,更重要的是美誉度。品牌传播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但美誉度只能靠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来打造和提升。
这里说的媒体服务是指媒体不仅可以为受众提供信息服务,还可以提供与信息相关的生活服务。这将给媒体的品牌形象带来附加值,能给受众带来亲和、可靠、信任、依赖的感觉,走进受众的实际生活,提供实实在在的贴心服务,是媒体打造品牌的重要手段。《家庭医生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报坚持“家庭医生”的定位,在报纸版面上尽力做好健康服务,增加实用性,如开设栏目《邵大夫信箱》,解答读者问题,为读者解决困难。不仅如此,还专门在全国的一些大型医院开通了咨询热线,邀请一些专家教授通过电话为读者提供一对一的解答服务。咨询热线自开通以来,先后有29家医院的380多名医学专家参与接听热线,共开通热线350多次,通过热线咨询的读者达17000多人次。这样用心的健康服务,使得《家庭医生报》赢得了全国百万读者的青睐,成为中国卫生报刊中当之无愧的品牌。
(六)通过品牌延伸来拓展品牌的产品线和产业链
这种品牌延伸既可以是同质产品的延伸,也可以是跨媒体、跨行业的品牌延伸。这是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增加收益的方法,也可以增强媒体的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许多知名媒体纷纷推出海外版,在全球各地实现品牌落地,这就是品牌延伸。如《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在世界各地出版海外版,《新民晚报》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相继创立海外版。传统媒体在网络上建设网站、官方博客和微博,纷纷登陆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这也是一种品牌延伸。
还有一种品牌延伸是在原有的传媒业务的基础上,跨行业发展,如很多传媒集团开始涉足会展、物流、酒店、房地产及金融投资等行业,这也是一种品牌延伸。美国《财富》杂志利用其品牌影响,成功举办的财富论坛已成为传媒品牌延伸的经典范例,并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世界知名传媒品牌创建管理经验
从媒介品牌发展的全球化程度来看,美国在传媒品牌方面遥遥领先。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也是世界传媒品牌强国,这些国家和美国一起,几乎占有了所有的世界级传媒品牌。其他国家,如中国、印度、俄罗斯等传媒市场潜力巨大的国家,主要致力于做强国家级品牌和地区级品牌,虽然有些品牌也能走向世界,但仍难以影响全球传媒品牌整体格局。世界知名媒体品牌的创建,主要依赖以下五种策略。这些经验,虽然是在与我国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取得的,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其创建经验无疑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一)内容为王
媒体的业务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内容和渠道。随着传媒技术的变革与发展,渠道已不再是稀缺资源,而内容上的竞争力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培养受众的忠诚度,且内容收入是传媒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广告收入、订费收入等多项媒体盈利点也一般都与传媒产品的内容息息相关,是以内容的质量为根基的。因此,丰富而独特的内容资源才是传媒品牌价值的核心源头。
世界知名传媒集团无一不是内容产业的巨大贡献者。时代华纳集团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片库、电视系列剧片库、动画片库等丰富的内容资源,正是叫座的“美国大片”使时代华纳迅速超越国际壁垒,绕开与他国媒体在渠道领域的竞争,获得了巨额的利润。新闻集团旗下的福克斯电影公司拥有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和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每年生产大量优质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不仅给集团内部的电视频道提供内容,还卖给其他电视公司,并制成DVD和VHS销往全世界。在电视制作方面,维亚康姆被称为是制作黄金时段节目的高手,高质量、大数量的内容为维亚康姆奠定了不可小觑的品牌优势。在发展初期经历了经济萧条乃至世界大战的迪士尼公司,为了拍好电影,从来不计成本,正是这种对内容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和对完美的执着追求,奠定了其世界动画业霸主的地位。
(二)跨媒体经营
跨媒体经营是传媒集团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跨媒体经营不仅可以提高同一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以同样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收益,还可以通过不同媒介平台之间的协同效应增强传播效果,扩大受众覆盖率,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通过“资源共享”, 某一产品的通路经过各个媒体平台,进行共时性的复制与再现,这与内容消费的长尾理论相符合。传媒集团可以通过尽可能多的传播分销渠道来分摊内容成本,同时使不同媒体平台的特性形成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
世界知名媒体集团大都拥有至少三种以上的运营平台。如新闻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电影娱乐、广播、有线电视节目网、卫星直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出版、互联网等新媒体,还有其他与传媒行业相关的技术公司。再如,除了媒体内容的制作与业务,迪士尼和NBC环球还运营有自己的主题公园,贝塔斯曼还有印刷和电子商务业务。而在各媒体平台之间的互动方面,时代华纳堪称表率。集团通过并购拥有了杂志、电影、电视及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平台,真正实现了跨媒体经营。
(三)产业链延伸
与一般商品的产业链不同,传媒产业链并非单一的直线结构。一个内容源可以被加载于电影、书刊、音像制品、游戏、玩具、纪念品、主题公园等各类媒体产品上,产业链的各部分还可以发挥“交叉促销”的效用,共同进行市场推广,形成立体交叉式的产业链经营模式。传媒产业链的延伸不但可以以核心业务为中心向上下游拓展,还能以产业链上的各阶段性业务为中心各自向周边业务扩展。媒体产业链延伸的战略选择可以促使规模效应与协同效应共同显现。
迪士尼是品牌价值最大化、产业链延伸极致化的典范。迪士尼是靠动画制作起家的,“动画永远是迪士尼的心脏和灵魂”。从爱丽丝到白雪公主,从无声电影到真人动画,从米老鼠手表到唐老鸭背包,迪士尼打造了一条完美的产业链—— 5大电影制作公司、位于4个国家的5个主题公园、电视娱乐频道(迪士尼频道、ABC家庭频道等)、900家迪士尼专卖店——横跨影音内容、主题公园、媒体网络、消费产品四大领域的娱乐王国缔造了一个童话世界,让人们尽享无限欢乐。换句话说,迪士尼是一个“品牌乘数型企业”,即用迪士尼的品牌做乘数,乘以各种经营手段,得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为了降低成本,一定程度地垄断市场,向上游产业链的延伸也常常是传媒大亨们精打细算的生意经。1993年,默多克曾买下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大片森林,创办澳洲大陆的新闻纸生产企业,保证了新闻集团报刊书籍的纸张供应,并确保了自己在新闻纸价格市场的角逐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四)全球扩张
“把触角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无论这被叫做“梦想”还是“野心”,世界大型传媒集团没有一刻停止过扩张自己的领地,而能够在他国的传媒市场中站稳脚跟,分得一杯羹,其中的门道却没那么简单。
新闻集团是当前世界上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传媒集团。在鲁伯特·默多克的带领下,起源于澳大利亚的新闻集团从20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飞越大洋走向了全世界——1968年秋进入英国市场,先后购买《世界新闻报》《太阳报》《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1973年开始将目光投向美国,购买旗下拥有《快报》《圣安东尼奥新闻报》《星期日报》的快报出版公司,1976年兼并《纽约邮报》、收购《波士顿先驱报》和《芝加哥太阳时报》,《纽约》周刊、《乡村之声》、《新女性》亦先后落入默多克之手,1985年美国福克斯公司、1986年香港《南华早报》、1993年香港星空卫视、1994年德国沃克斯公司、1996年日本朝日电视台24.1%的股份……新闻集团的传媒网络织向了整个世界。
通过垂直一体化的并购战略,默多克在50年中将新闻集团打造成了名符其实的国际传媒集团,但仅拥有强大的传输平台和能力是不足以抓住读者和观众的,必须依靠吸引人的节目内容。而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经济、社会、人文等各种差异,要让传媒内容在各地都受欢迎,就必须进行本土化运作。默多克的英明之处就在于他比其他人都早地认识到“要使用本土人才,生产符合当地口味的内容”。
(五)资本运作
公司间的并购(收购和合并)是现代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一企业扩张实现方式在西方市场运作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西方传媒集团常用的发展方式。上文所述的四种传媒品牌价值管理策略,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与资本运作息息相关。“收购”是跨媒体经营和全球扩张的重要方式,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可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兼并”和“合并”是将相对独立的上、中、下游的产品或服务,以内容为主线,上下沟通,整合理顺,为产业链延伸或内容的跨媒体传播构筑前提和条件。
世界知名传媒集团无一例外地采用过并购的方式实现产业扩张或资产积累。雷石东曾经说:“我这一生中买过三大件:一个是维亚康姆,一个是派拉蒙,一个是CBS,现在我的购物袋已经满了。”正是这三次兼并,建构了维亚康姆传媒帝国。CNN、HBO、WB、TBS、ICQ、《Times》、《People》等,是时代华纳旗下的一系列极具价值的媒体品牌,它们在各自的业务领域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些品牌之所以得以集聚并联合发力,多种形式的“并购”功不可没。还有就是默多克,在新闻集团庞大的资产结构中,除了《澳大利亚人报》和福克斯新闻频道等少数媒体,其他大部分的重要资产都是并购得来的。在默多克资本运作的宝典里,只要是自己中意的资产,他总是愿意以更高的报价打败竞争对手,让收购案志在必得。
从对世界知名传媒集团的品牌创建和管理经验的总结中,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传媒品牌价值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增值,甚至可能瞬间飙升的量,但它又绝非是一个衡增长的值。若不潜心经营、悉心维护,始终诚信地面对受众和市场,已经确立的传媒品牌价值也有可能进入低谷,甚至一落千丈。这样的实例并不鲜见。
四、传媒品牌价值评估
传媒品牌价值反映了传媒品牌的培育、发展情况,反映了媒体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与影响、资源有效利用状况和利用效率效果、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管理水平的高低等。目前我国媒体越来越重视自身品牌价值,对传媒品牌价值评估有很大、很强的需求。为满足这种需求,某些传媒市场研究机构推出了一些研究报告和榜单,但由于缺乏权威性和公开性,个别榜单甚至被怀疑“以钱定位”,因此,全行业亟需一个权威的、科学的传媒品牌价值评估体系。
(一)目前我国传媒品牌价值评估机构
伴随着我国媒体的发展,涌现出很多对媒体市场和品牌价值进行研究的机构,在业界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个。
1.艾瑞。该机构侧重媒体广告、互联网流量检测、财务研究等数据及分析报告。该机构定期汽车网络广告及网站季度流量监测数据以及年度中国房产网络服务发展研究报告,如《2012-2016年中国平面媒体广告市场发展潜力研究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通过当年刊登广告的媒体的榜单,对平面媒体广告市场现状作分析,并对平面媒体广告行业投资特性、平面媒体广告行业产品等作研究分析,这些数据和分析报告受到业界重视。
2.慧聪。慧聪媒体研究中心是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集团)旗下市场研究业务的重要分支,是国内较早从事媒体研究的公司之一。该机构主要《媒体广告龙虎榜》,每月《汽车行业TOP20报纸》《房地产行业TOP20报纸》《报纸龙虎榜》《杂志龙虎榜》等。近年来其媒体价值分析报告影响较大,如的《2012媒体价值分析报告》《2012年平面媒体价值分析结果》分别综合日报类、综合非日报类、综合杂志类、金融财经报纸类、金融财经杂志类、IT报纸类 、IT杂志类、通讯报纸类 、通讯杂志类、游戏报纸类、游戏杂志类 、汽车报纸类榜单,这些都成为业界重要的参考。
3.CTR。CTR独特优势在于采用国际通用的阅读率模型(Readership Model),提供业界公认的平面媒体广告价值衡量指标。其影视方面的数据为业界看重。较有影响的是CTR媒介智讯媒体监测数据和CTR专业研究报告。CTR媒介智讯结合媒体监测网络,致力于向客户提供营销传播监测服务,包括媒体的广告计划实际执行情况跟踪、竞争品牌公关与广告投放策略和分析、广告创意收集和观摩、行业以及竞争对手相关新闻信息简报等。监测服务覆盖所有媒体,包括电视、平面等多种媒体。这些数据和报告都受到业界的重视。如每月的全国部分城市广告投放频道TOP5榜单在很多杂志上刊登。
4.世界品牌实验室。世界品牌实验室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是基于财务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品牌强度三大维度评估而得来的。其的榜单中传媒品牌的排名较有影响。
5.赛迪顾问。该机构的优势在于对新媒体商业价值的评估,从商业价值和传播价值两个维度以及多项指标来衡量新媒体的商业传播价值。赛迪顾问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定量指标反映新媒体商业传播价值的体现程度,通过定性指标反映出专家对新媒体商业传播价值潜力的预测。赛迪顾问有关媒体的数据及分析报告在业界乃至股票市场受到重视。
(二)我国现有传媒品牌价值评估中的不足
各种传媒品牌价值评估机构观察评价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不一,得出结果的权威性、公正性一直受到质疑,这些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注重定量分析,对媒体的社会价值,尤其对媒体的基本功能舆论引导重视不够。媒体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决定了媒体的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这方面的问题主要在于在评估中如何处理媒体的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关系。在传媒品牌价值评估中,有时忽略了媒体的社会价值。
第二,观念陈旧,评估的方法不能与时俱进。这方面主要集中在适用性的问题上。当前,在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各种新媒体出现,以往对传统媒体价值体系的评估以及媒体内涵的发展已经不再适用于今天的媒体环境。
第三,往往侧重于某一个行业,对特殊性、差异性重视不够。有的过于重视评价标准的针对性而忽略了普遍性,有些甚至缺乏可比性。如有些笼统地对报业品牌排行,却忽略了地市报、行业报的特殊性。
(三)权威媒体品牌价值评估体系的设计和实施
建立科学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对于媒体制定和调整其品牌战略,在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建立科学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是当前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们认为,应该按照统计学原理,结合传媒本身传播的特点,用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创新力等五个指数指标来设计一个全新的媒体品牌价值评估体系。
1.公信力指数。简单来说,传媒的公信力是因公众的信任所产生的社会权力、社会影响力或媒介能力。传媒品牌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传媒的公信力, 所以传媒构建品牌需要花大力气提升公信力。公信力指数主要由受众和媒体长期的传播行为等相关指标来确定。
2.传播力指数。简单讲,传播力就是通过某种渠道将信息传送到目标受众的能力,其指数主要是技术层面的指数。如腾讯网考察报纸在腾讯汽车频道上的网络传播力并作分析,具体是考察报纸信息被腾讯汽车频道转载的情况以及相关信息在腾讯汽车频道被点击的情况。该指数可采用百分制形式呈现。该项还可以作单项技术指标来分析做排名。
3.影响力指数。品牌影响力指数是关于品牌形象由点及线到面的整合最大化的互动体验式评价指数。品牌影响力指数的构建逻辑就在于从消费者的认知反映中获得舆情指数等品牌营销的效能指标的评测,基于这种评测与分析,检视品牌传播力在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以及传播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长处或哪些短板,进而根据政府或者企业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状况,实现品牌传播力的改造和完善。
4.竞争力指数。这里的竞争力主要指媒体本身在内容和经营方面的独特优势,并在市场竞争中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这里的竞争力指数主要是通过与业界其他媒体相关方面作对比,将其指标参数换算得到一个比较参数。
5.创新力指数。创新力是指媒体在内容和经营方面表现为一种持续创新的活力。这里的创新力指数是通过媒体为应对各种复杂环境而做出的的各项求新求变的对策项指标换算得来的参数指标。
【关键词】华谊兄弟 影视行业 并购重组 并购逻辑
华谊兄弟成立于1994年,公司成立伊始的创始人王中军就已经投资拍摄了《鬼子来了》、《荆轲刺秦王》、《没完没了》三部电影,从2004年发展到2009年的几年时间里,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出品过《天下无贼》《宝贝计划》《功夫之王》《集结号》《非诚勿扰》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佳作,为我国的电影市场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华谊兄弟的公司并购路径
2009年上市前华谊兄弟已拥有6家全资或控股公司,1家参股公司,包括从事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为华谊国际发行(香港)、影院投资;从事电视剧的浙江天意、娱乐投资,从事艺人经纪及相关服务业务时代经纪、蓝海华谊;华谊视觉主要从事以影院LED 屏为载体的广告业务。其中华谊视觉是2009年公司刚刚通过股权变更并入企业内。
2010年公司新增6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或孙公司,4家参股公司,除了拿着上市募集到的接近12亿元的超募资金继续发展公司的主营业务外,华谊兄弟开始像其他的领域伸出触角,并购了北京华谊巨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同时参股了一家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一家是做电脑游戏,另一家是做手机游戏的,说明华谊兄弟已经谋划进入并不属于的影视行业发展,开始像游戏娱乐业发力。2010年公司的整体运营情况非常好,营业总收入突破亿元,比09年增加77.4%。2010年的良好发展也为未来更多的并购慢下了伏笔。
到了2011年华谊兄弟拥有21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或孙公司,9家参股公司。今年控股的孙公司主要是各个地方的影院公司的增加,而公司参股了上海星浩股权投资中心、南富坤文化传媒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和众大联合市场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开始像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的资本市场的道路发展。而今年的营收水平确略有下降,而利润总额确上升了接近45%,这也可以说是子公司为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华谊兄弟也开始从最初上市的标准的影视业公司发展成为多产业链的公司。
2012年公司业绩大幅好转,旗下参控股公司数量也达到新高:拥有25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及孙公司,18家参股公司,数目达到43家。今年并购了包括旅游文化、地产经营、经济贸易咨询等多领域公司。经过短暂的上市4年时间,华谊兄弟通过不断的并购产业链已经铺开,不仅仅局限于影视创作及发行,在游戏,房地产,旅游文化,股权投资方面都开始涉猎。公司的营收的增长点也丰富了起来。
二、华谊兄弟的人才并购
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影视业是一个及其看中人才的行业,譬如公司成立伊始投资了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电影,从而让华谊兄弟声名鹊起,每年为冯小刚导演投资电影已经成为了华谊兄弟最主要的工作之一。09年上市时公司发起人有18位自然人,包括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王忠军、王忠磊兄弟外,还有马云、冯小刚、张纪中、黄晓明、张涵予、李冰冰、任泉、罗海琼等一批大家耳熟能详的商界影视业的优秀人才。上市初期华谊兄弟就已通过给予签约艺人股权的方式网罗了一大批影视业的优秀人才,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这些优秀的影视人才更好地为公司服务,股价越高他们所持有的市值也越高。留住了这些优秀的影视人才也是各大档期对于票房的一个保障,例如2009年上映的《风声》,诸多华谊旗下的艺人悉数登场,票房收入可观。
2013年9月华谊兄弟更是斥资2.52亿收购著名演员、导演张国立执掌的浙江常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70%的股权,以进一步增强华谊电视剧板块的内容生产能力,强化其核心竞争力。而这次的看似是并购一家公司,实际确实并购人才,张国立。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电视剧演员、导演,张国立塑造的诸多形象深入人心。收购电视剧公司,一方面跟华谊兄弟自身业务相关联,另一方面则抓牢了张国立这个品牌。张国立之前也与华谊兄弟合作过诸多影片,而华谊是要通过这笔交易固定和张国立的合作。
三、华谊兄弟并购逻辑初探
不断的完善影视业本身的产品线,整合影视资源,公司整体的影视制作能力得到不断的加强,与此同时,公司通过不断购买股权,完成对北京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的企业合并,使公司在音乐艺术创作上获得资源优势。在艺人经纪方面,通过对优秀影视演员、导演配给股份,还通过新成立的文化经纪公司不断扩大区域影响力。而对最下方的院线整合也让华谊兄弟完成了影视产业链的最后一环,先后在重庆、合肥、武汉、北京、哈尔滨、上海、无锡建立起影院管理公司,实现了电影放映环节的空间扩展,为公司电影发行及全国范围内的放映奠定基础。
而除了完善自身的发展需要,其实华谊兄弟还并购了很多领域的公司,游戏公司,手游公司,咨询公司,投资公司,房地产和旅游开发等。这些公司都可以被看作是为其主营业务服务的周边产业。国外就有很多游戏的动漫拍成了电影又做成非常好玩的游戏。
可以看出华谊兄弟的整体并购逻辑还是为整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不断的加码,着重发展全产业链的影视制作公司,从最前端的剧本,到导演、演员,再到发行放映,华谊兄弟通过上市募集的资金已得到的长足发展,同时其业务半径也辐射到了影视业周边的相关产业,同时也学会了利用资本市场来为自身企业服务。
作为一个轻资产的行业,其最核心的竞争力应该是人力资源,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影视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演员、导演全身心地投入到影视制造中去。同时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要对全体股东负责,财务管理就不可忽视,在控制影片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一部佳作的诞生。重视营销管理,影片才能得以顺利发行,从而获得票房收入。重视战略管理,电影公司就可以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计划,打通上下游的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利用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为电影企业创造价值,只有这样,企业长远的发展才有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全喜,李贞,陈梅.华谊兄弟的融资渠道拓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0,7:060.
[2]茹纯子.华谊兄弟创业板道路之财务分析[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0(006):14-16.
[3]孟彦.“华谊兄弟”发展解读[J].科技信息,2010(007):159-160.
[4]王苏,邱翠芳.浅析华谊兄弟产业链整合战略[J].中国经贸,2012(1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