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班级公约范文

小学生班级公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班级公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班级公约

第1篇:小学生班级公约范文

一、物质文化重在体现“人文精神”

物质文化包括学校的建筑、校园环境、班级布置等,旨在通过外在的环境,对学生施加影响,这也许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物质文化不仅会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还会影响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校园物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建设现代化校园,体现校园精神的进步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化教学逐渐成为现代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也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电化教学水平,将网络技术、幻灯、录像、录音、广播等设备应用到教学中。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除了有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增强其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

班级布置要体现浓厚的道德情感。班级中的桌椅排放、卫生状况、读书角、黑板报等都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首先,要重视教室卫生,在一个窗明几净、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提高,同时,学生的道德情操也能得到陶冶。教室很干净,学生看到地上有纸屑就会主动捡起来,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把教室当成自己的家。其次,v究座位的排列。可以根据班级教学和活动的需要排出便于生生交流的“面面型”座位,便于师生交流的“马蹄形”座位等。最后,要重视教室的布置。教室两侧的墙壁可以张贴一些学生喜欢的图片、名人字画等,教室的角落可以布置成读书角、科技角等,最重要的是,教室的整体布置不能乱,应使各个部分都和谐统一。

二、制度文化突出“人文关怀”

制度既能约束学生的行为,同时也能体现一个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

制订科学合理的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制度的起草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小学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或者管理规定要在国家相关法律与法规的框架内。二是体现“人文关怀”,充分发扬民主,使管理制度能够真正体现小学生及小学教师的需求。三是学校管理制度的制订应该是在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基础上。制度既要考虑小学管理的利益需求,也要体现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更要符合小学生的成长需求。

制订充满温情的班级公约,并监督大家一起遵守。在广泛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制订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将制度要求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的良好局面。

推行班级公约,做到人人记住公约,人人遵守公约。一是借助于晨会、班会等契机,积极地进行宣传,同时结合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实现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转化。二是教师和学生要一起制定班级的惩罚与奖励制度,并通过“班级法庭”,对班级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评判,体现制度的效力。

三、精神文化突出“积极向上”

团结合作的校风。首先,学校的领导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开拓进取,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师生,使全体师生都能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捍卫学校的荣誉。其次,教师要遵守教育教学规律,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优良作风,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能使学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学校的管理工作。

第2篇:小学生班级公约范文

长期以来,班主任老师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如何减轻班主任老师教学中的工作量呢?在十几年一直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认为只有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把自己从日常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才能给自己减负。下面结合自身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谨与各位老师稍作浅探!

为了减轻自身的负担,为了建立健全的班集体,每个学期开始,除了帮助学生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选举班干部,最重要的是制定班级公约。

1.帮学生制定班级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它好比大海中的航标灯,有了目标,航船才有前进的方向。一个有目标的班级,才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班主任和学生一起,结合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共同讨论班级情况,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奋斗目标,然后和学生一起努力实现目标,使集体更凝聚,使班级更向上,这是班主任应该做的,所以在开学初我们制定了以下目标:个个爱集体,人人有发展。

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比如,我班在某段时间里不知为什么老是得不到学校评选的周流动红旗。于是我在班上问同学们这是怎么回事,同学们有的低头反思,有的则举手发言,原来是环境卫生做得不够好,经常有同学不小心丢纸屑等垃圾,导致卫生分数得不到满分。那该怎么办?大家指出了自己或个别同学平时的行为,决定以后一定要注意。有的还出主意说选一个卫生监督员,每天下课后检查,有的说让每个同学自己检查,又有的说让值日生检查等等,最后,大家讨论出方法――不但每天下课要主动自我检查,而且再加值日生监督,同时为了克制同学们乱扔垃圾,同学们还制定了一条制度,凡是乱扔垃圾或把教室的课桌椅搞歪的同学当值日生,如果你在当值日生的过程中找不到乱扔垃圾或把桌椅搞歪的同学代替你,你就一直当值日生。制度一出来,每天教室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学生省力,我省事。就是这样,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流动红旗又回来了。

2.选举班干,担当班级事务责任制

班干部的作用是协助老师的工作,管理好班级,提升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处理好班级的集体荣誉。集体中的事务,大到运动会这样的重大活动,小到每日的擦黑板、整理讲台、关门、关窗等"鸡毛蒜皮"的小事,要做到分工到人,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学生达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集体自己管。"为了很好的落实这些任务,每个学期的开学初,我都想方设法多设几个岗位:大范围的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文艺委员、组织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小范围的有收作业的组长、清洁区组长、冲厕所组长……给学生自我推荐,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这样,竞选同一个岗位的同学肯定有,竞不上的同学,我会鼓励他们选其他岗位,实在竞不上的同学,我会给予他们物质鼓励,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就这样,我们班的学生几乎个个都是班干,个个都有职位,学生有了任务后,他就会担起这个责任来。就拿冲洗厕所来说,本来我们班已经有了一个劳动委员,但我又另外设了男女同学各一个当厕所所长,专门监督冲厕所的同学,而当天冲厕所的男女同学中又各有一个组长,如果做不好,我就先找所长,其次是组长。就这样,我们班的同学不管在哪方面都不用心,他们在互相监督的同时学会了自我管理。

3.建立健全班级各项制度,制定班级公约

自主管理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由原来的直接管理变成间接调控。班主任对班级的间接调控主要是通过班级的管理制度来实现的,因此,实施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模式,就需要建立合理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指导制定班级公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和《小学生守则十条》为纲领,结合学校和本班实际,让每个同学献计献策,归纳制定出《班级公约》。在学生们自由、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班级公约和学生自己的行为达标标准,从学习、纪律、品德、体育、卫生、日常行为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规范要求。其中有奖有罚,比如:如果谁做了有损班级荣誉的事情(如:随地乱扔垃圾造成班级挨扣分的),就要当三天的值日生,弥补你给班级带来的损失;如果你为班级争光了,那你就来找我领奖品。班级公约的具体内容每学期都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要求,及时地做出适当的调整,使班级公约跟上学生、班级的变化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同时通过班级公约的调整、完善,不断提高要求,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

第3篇:小学生班级公约范文

关键词:小学 特色 班级文化 学生成长

1特色班级文化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特色班级文化对学生个人影响深远,它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规范意识,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以及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1.1培养小学生的规范意识

特色班级文化可以帮助培养小学生的规范意识。特色班级文化包含有大量制度文化的内容,而这些制度文化规定小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约束规范,比如,学校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班级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等等,它们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和发展方向。小学生在参与各种班级活动时,会潜移默化的受到这些规范约束的影响,而各类主题班会、课外娱乐活动的开展,会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思想和观念等。另外,特色班级文化也是在这些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影响学生,而学生又会反过来影响班级制度文化。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制度规范文化,它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告诉小学生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告诉他们不应该做什么的原因。对小学生而言,明确的制度文化不仅有较强的约束力,更能帮助小学生培养规范意识,将自己的行为规范在所允许的范围内。

1.2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特色班级文化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主要表现为:一、学会与其他同学友好相处。特色班级文化是小学生个人和班级集体健康成长的保证,它可以帮助学生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班级活动的开展需要同学们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成功,而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参与到活动中来的学生都会得到锻炼,在合作中学会与其他同学友好相处。二、丰富小学生的知识领域。多彩丰富的特色班级文化可以帮助小学生们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这种作用下,他们获取丰富知识的范围扩大,并借此可以扩展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领域。三、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特色班级文化潜移默化影响小学生的思想行为,而班级中开展的各类活动,可以让小学生们之间加强交流,让他们学会帮助别人,团结集体等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1.3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特色班级文化可以帮助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首先,特色班级文化可以培养小学生的个性,每个学与生俱来便是不同的,他们具有不同的特质和优点缺点,而特色班级文化背景下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可逐步对这种不同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小学生们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正视别人的长处以来发展自身长处,此即为培养个性。其次,特色班级文化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特长,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无疑会与所处班级的特色班级文化有一定的冲撞和摩擦,而在此过程中,他们学会发展自己的长处,避除自己的的短处。这样便使得自身在班级特色文化中,某一些因素得到成长成为特长,此即为培养特长。

2建设特色班级文化的方法

特色班级文化无疑对小学生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是小学生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对小学生的影响可能持续一生,问题是,要如何建设特色班级文化呢?

2.1创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班级全体学生的精神意识、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在精神层面上的反应,它更是班级文化的核心部分。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学会和谐相处、互相帮助,让每一个身处班级文化中的个人既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更能感受到其他同学的关爱。这种和谐向上的精神氛围,会使学生心情变好,同时催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又可以帮助学生和老师团结起来共同为班级的特色文化发展做出努力。通过多开展班级文化活动可以营造出和谐的精神氛围,帮助创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

2.2建设鼓舞人心的教室文化

教室文化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它不仅体现在班级的教室内部面貌上,而且会直接影响教室内学生本人的心里素质,因此有效利用每一份空间,将教室布置的温暖舒适又引人积极向上,可以帮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布置教室,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友好相处,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符合小学生年龄段喜爱的模样。比如,可以定期更新黑板报主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后,动手将作品放在黑板报上展出,而黑板报上的这些作品,或多或少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信息,对学生们有鞭策和提醒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建设鼓舞人心的教室文化,帮助学生营造一个积极进取的学习环境。

2.3健全民主自由的班级制度

班级制度明确规定和约束学生的个人行为,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是与班级制度是紧密相连的,在班级这个壮大的集体中,需要班级制度来保证班级整体的健康发展,它规定班级的公约和纪律,比如,学习纪律,卫生值班,考勤登记,课堂纪律,批评惩罚等等。健全民主自由的班级制度可以使班级形成良好风气,它可以最大限度的推动班级集体和个人的进步。另外,它对学生个人的行为品行进行评定,可以让学生明白规范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班级群体的发展方向。学生通过民主自由的班级制度可进行自主管理,让学生们逐渐由“他律”转变为“自律”,提高小学生遵守记纪律的自觉性,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热爱集体,热爱学习。

3总结

小学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极为重要,而班级文化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之重可想而知。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重要内在标志,而特色班级文化在于采用各种创新建设方式,通过精神环境,教室文化,班级制度等方面的建设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精神和物质文化,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极为深远的影响,它可以培养小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规范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更培养他们个性和特长。

参考文献

[1]张华.研究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2]丁榕.班级管理科学与艺术[M].人民教学出版社.2004(9)

第4篇:小学生班级公约范文

xx年班主任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从热闹的假期踏入新学期,学生的心神松散,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再次适应学校紧张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班会等时间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公约》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如:见师长热情问好,上下楼梯学会礼让。教给学生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

2、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比如:可以利用文明班的评比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教育。另外,还要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第5篇:小学生班级公约范文

校长办学理念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走向。少先队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一所学校是分数第一,还是德育第一,决定着少先队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1)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学校要充分利用班级管理与竞赛性活动,让教师在竞赛活动中发展成长。(2)让学生在活动和竞赛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学校少先队积极与各处、室合作,开展各种德育与学科竞赛活动,使学生全面发展。(3)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

一、丰富校园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

坚持德育的主体性教育原则。利用队会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品德教育。新学期伊始就组织学生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峰小学十查十比竞赛办法》等,引导队员们制订本班级的班级制度和班级公约。

开展多层次的校内外道德实践活动。学校在市县共青团委的关心下,开办了全市第一家校园“爱心超市”,从小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几年来,先后开展了“弯弯腰净校园”“红领巾绿色地认养”“我与双创”“我心中的好老师”征文,“校园安全征文”“我为老师发短信送祝福”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道德实践中成长。

积极开展多彩的队活动。少先队的活动是德育活动,也是美育和智育活动。校长全力支持少先队大队部积极参与团县委开展的全县性的大型文艺性活动、公益性活动,参加每年的新队员入队仪式。还花费数万元组建了一支百余人的大型文艺队,组织专人负责训练。每年,校文艺队活跃于全县各类演出活动中。

二、建立健全学生荣誉体系,让学生在荣誉中成长

小学生争强好胜,荣誉感特别强,少先队健全了学生荣誉体系,让学生在荣誉中成长。

第6篇:小学生班级公约范文

关键词: 班级管理 自主潜能 主体发展

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告别了幼年,到学校学习知识,组成了一个集体、一个班级。从此他们就要在这个班级里学习、生活、娱乐、成长,这个集体成了他们的家。这集体像一艘船,载着学生越过江河湖海,驰向理想的彼岸;这集体如一个大家庭,每一名同学如亲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班主任是这艘大船的船长,是大家庭的家长,要为船导航,为家设计。学生是构成这一集体的最主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班集体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因此,班主任的职责在于构建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班级教育机制。

一、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班集体,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因此,我在班集体建设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尽力发挥学生管理班集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实行民主管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了真正发挥每位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工作中注重讲究民主作风,满足学生参政的意愿。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参政”意识很强,他们希望自己的主张或建议得到别人的认可,为了让尽量多的学生都想办法、出主意,我利用竞选的形式由学生承担班集体内各个岗位的管理,形成班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局面。具体做法是:每4周一届,3―4人自由组合,首先撰写竞选发言,谈如果上任后,怎样使班级进步,做哪些工作,出现哪些新面貌等,然后将所交方案编号,念给同学听,谁也不知道方案是谁的,投票选举后,被通过的方案提案人亮相。接着班主任委任这3―4人为正、副班长,由他们根据工作所需组阁其余各班委及各小组正、副组长。这样,学生们都动起来,出谋划策为自己争取难得的机会,说到这,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是每四周一届呢?其中原因:一是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任职时间长了班委便对班级工作烦了、无所谓了,甚至对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熟视无睹。再说人都会对新事物好奇,每四周一届新班委,对其余学生来说充满新鲜感。二是为了搞好集体自我教育。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学生们便会珍惜这四周时间争做强者,使出浑身解数,充分发挥才能。班干部轮流制,使每个学生受到尊重、信任。让学生自我约束,拓宽自我教育面,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培养多方面的人才,调节了学生之间的关系,沟通了感情,培养了团结友爱精神,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很多学生学到了管理方法,尝到了当班干部的甜酸苦辣,学会了理解别人,更加严格约束自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让学生逐步做到有严明的纪律、规范的行为、良好的习惯、统一的意志,我引导每届班委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制度、学生实际联系自己的提案,制定一套有针对性、可行性、可检性的班级公约。如《课堂学规》《卫生公约》《文明公约》《考勤制度》《班干部职责》等,初稿由班委拟定,再交全班通过后公布,便成了学生行动准则,班干制度都由学生定,这样不但容易于学生接受,更利于执行让每个人心服口服,从而使学生真正融于集体中,与集体同呼吸、共命运,成为集体的主人,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共创良好的班级环境,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学生主体性发展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特定的班级环境的优化。良好班级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发挥学生聪明才智,也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过程。我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重视班级环境的优化,主要从下述两方面努力:

1.指导学生间的交往。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除融洽的师生关系外,还需要有互尊互助、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这也是班集体氛围和谐,集体有向心力的关系。为了让学生间产生互尊互让、和睦相处的情感,作为班主任,我不但用历史故事“负荆请罪”,用格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退一步,海阔天空”教育学生不为小事斤斤计较,用博大的胸怀包容同学的过错,而且利用语文学科的“O”型效应,把指导学生间交往与语文学科中能力培养结合,开展“他是我心中的最棒”“宽容使我们走得更近”“我们是好伙伴”等主题演讲,使同学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睦相处,从而学会交往。同时我精心创设各种教育情境,促进学生情感的交融。如为了使小干部间和同学间能够相互理解,我采用学生间的角色互置,达到相互体验、相互理解。在班集体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和睦融洽,心心相印,在令人愉快的教育情境中消除了学生中诸多的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主体性得到增强。

第7篇:小学生班级公约范文

一、开展实质性活动,让课堂生活化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练习4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是讨论班级公约,教师可在课堂上真实地举行一次班务会,由班长来主持会议。

1、班主任老师会前讲话,激发集体凝聚力。

2、班长:概括班级在卫生、学习、遵守纪律、集体比赛、锻炼身体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今后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各小组成员把在组内讨论的内容整合一下,然后与全班同学交流,大家注意倾听,做好记录。

4、班主任老师总结讲话,安排同学会后整理班级公约,号召大家共同遵守自己的约定,为班级增添荣誉。

口语交际课堂中开展这样一些实实在在的活动,没有刻意教学的痕迹,会消除学生交际心理上的障碍,学生会倍感轻松,参与交际的兴趣和积极性会大大提高,成效也会很明显。

二、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走进情境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练习4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是约请,可以这样设计。

情境一:

1、老师在这节课下了之后就要外出开会,但我想请音乐老师今天中午给同学们排练一下小合唱。这个事情只有请同学们帮忙了,好吗?我们先来练一练怎样去请音乐老师帮忙呢?

2、同桌表演,角色互换。

3、请几对同桌表演,其他同学观察、倾听,表演后说感受,也可提意见,让学生明白约请要讲礼貌,原因要讲清,内容要说明白。

4、教师扮演音乐老师,让学生来请,适当给学生设置障碍,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

情境二:

1、爸爸叫你去请邻居王叔叔来家里吃饭,你能帮爸爸这个忙吗?

2、同桌练习再当众表演。

3、老师扮演爸爸,请两名学生来表演,约请要清楚明白,注意礼貌,回来后再向爸爸反馈约请的情况。

这一交际训练内容可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三、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起整个思维结构中更为突出,丰富直观的画面、图片和声音更能引起小孩子的注意力,触发思维的基点,激起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有效的交际情境,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走近生活,增强理解、分析、判断和创造的能力。

例: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练习1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是聊聊春节,教材中安排了一组图片,有舞龙、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等。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春节的视频和图片,伴有鞭炮声、锣鼓声、拜年的歌曲等,这些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会很快把学生带回到春节的喜庆气氛中,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的兴趣。

四、制造矛盾,设计问题,把学生推进情境

例: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5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是帮他出主意,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个的问题情境。

情境一:

1、刚才钱雨琪的爸爸打电话给老师说他们要出门办事情,不能给钱雨琪准备午饭了,让我们帮她安排一下。我们可以怎么帮她呢?

2、讨论交流,准备发言。

3、想好的同学当面跟钱雨琪说,要求说清楚情况和解决的办法。相互补充。

4、说说谁的办法更可行。

5、钱雨琪向给她提供帮助的同学表示感谢。

情境二:

1、马上就到“六一”儿童节了,老师想举行一个班级庆祝活动,可是怎么安排呢,这让老师煞费苦心。你们想怎样庆祝这个儿童节呢?

2、小组讨论,教师参与交流。

3、代表发言,教师质疑。注意倾听,相互补充。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会激发学生与人交际的内在需求,情感、态度、思维都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积极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去,极大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和成效。

第8篇:小学生班级公约范文

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用班级公约约束自己的行为,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博学、严谨、和谐、进取的班风。

(一)班主任自身素养方面

充分利用空余时间找学生谈心,主动与副班主任配合,尽量把班主任工作做细、做精,认真履行学校班主任常规管理制度,经常性的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来充实自己。

(二)学生常规培养方面

1、重视养成教育:重点落实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公约,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使一个学生掉队 。

2、加强后进生管理:强化小组的捆绑式评价,每个小组把后进生的管理落实到位,利用课间帮助,课上督促。

3、及时了解学情: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材施教,在重点难点上下工夫,以促进全班成绩的平稳、扎实地上升。

4、家教结合:经常保持与学生家长联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不厌其烦的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抓两头,促中间,使全班形成一盘棋,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5、培养小组长:及时召开小组长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协调好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6、重视文体工作:教育学生上好所有学校开设的课程,积极参加阳光体育锻炼,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文娱活动,重视各项比赛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抓好班主任的日常工作:

1、组织好学生做好一日常规。组织学生参加每一周的升国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做课间操班主任应该坚持跟班指导,要求学生做到精神饱满,姿势正确,动作符合节奏,做操完毕听口令整理好队伍,依次返回教室。

2、检查本班学生值日生工作。班级的值日制是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自治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学校中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大,在他们的身上不可避免地会具有独生子女在性格上的弱点。学校通过班级的值日工作,对他们进行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培养劳动习惯等方面的教育,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班主任必须重视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为了防止交通安全、溺水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班主任日常工作应该做细做实,加强安全宣传,多提醒,多查询,时刻警钟长鸣。

(四)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级集体是班主任教育的对象,又是班主任工作依靠的教育力量。班级集体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班主任进行长期工作,进行组织和培养。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培养良好的班风。

2、选拔、培养和使用小组长。

第9篇:小学生班级公约范文

关键词:自学;相信;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02-02

当今社会,人类的科学技术突飞猛时,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科学情报系统》的统计,科学知识的年增长率到了12%左右,产生了众所周知的“知识爆炸”现象。伴随而来的是知识老化的加速,国外的调查表明,一个人在大学学习期间只能获得10%的有用知识。虽然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是人类文明中最基础的东西,基本上不受当今的“知识爆炸”社会现象的影响。但这不意味着小学的教学就可以用简单的“授一授”的教学方式进行。学生毕竟要成长,将来他们毕竟要踏入社会,“知识可能被遗忘,但能力却伴随自己的终身。”让学生从小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相信学生,放飞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会受到锻炼和发展。自学是一种实践,学生在自学中不仅牢固的掌握知识,而且容易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并形成能力。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广泛地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好适当的引导。

二、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进行适量的自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对学生进行了解,通过日常教学经验的积累,在备课时找到教材中可供学生自学的内容。笔者依据三个原则:①文字叙述的多少,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的程度;②与前面的知识在逻辑思维上的相似性,便于学生类比的程度;③与前面学过的内容联系的紧密程度,便于学生概括总结的程度。笔者把高年级数学知识分为以下三类。

1.完全由学生自学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其特点是文字叙述较多,学生阅读无困难,完全由他们的能力可自行理解,或者这些内容与前面知识点有很大的相似性,学生通过类比很容易自己理解。如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2.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自学为主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一般文字叙述不多或者逻辑性比较强,学生阅读无困难,但他们对关键词语不能理解透:或者与前面学过的内容联系的紧密,但在逻辑思维上与前面内容有一定的不同;也或者是前面几个知识点的总结。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强调教师的讲“少而精”,引导性内容多于知识性内容,充分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同时,学生在思考、自学、自悟时,教师不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通过积极巡视、观察学生的表情及阅读、学生书写的情况,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并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的引导。如:“求最大公约数”这节课,笔者放弃课文中的例子,用了56和72这两个较大的数来教学,先让学生把这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再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公约数,然后直接给予最大公约数的概念。接着马上抛出问题:求最大公约数,都要这么麻烦吗?有没有规律性的方法?在学生一阵思索而无头绪时,给予他们关键性的提示:大家把56和72最大公约数8也分解质因数一下,再比较它的质因数和56、72的质因数,看你们能发现什么?从而让学生自悟出最大公约数的内在特点。最后再让学生自学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并自悟出短除法的除,实际上就是在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的质因数。

3.以老师讲授为主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一般与以前学过的内容联系甚少或者不明显,且逻辑思维性强。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就不能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这部分内容,笔者一般采用“问题法”进行教学,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点分解成一个个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再引导学生把一个个问题进行融会贯通。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虽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但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积极、主动中。同时,在不断的重复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逐渐临摹到了解决困难问题的方法。这无疑也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培养。如:分数应用题中的“工程问题”。进行必要知识点的复习后,笔者给出一道例题: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思考,让他们充分展开思路。然后笔者开始逐一出示问题:①这道题是什么类型的?(工程问题)②怎么求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③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在哪?在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后,个别尖子生已经能联系前面的知识找到解题方法了,但大部分学生都被卡住了。于是提出问题:④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学生解答后,又有一部分同学会解答例题了。笔者继续提出问题:⑤工作效率怎么得到的?(30÷10+30÷15)⑥例题能不能用同样的办法得到效率?(学生:例题里没有工作总题)⑦例题里工作总量没有吗?是没有具体数量。那我们可以……(联系刚才复习内容,学生得出把工作总量看作“1”)。再让学生试着解答,最后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1÷10和1÷15得到的和为什么是工作效率。

三、培养学生课外的自学习惯

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自学习惯,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培养自学能力也就毫无意义。因此,笔者也很重视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预习。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数学上,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预习,因此,笔者对学生的预习要求并不是很纲化。笔者总是在一个知识点讲解完成以后,才给学生布置下一个知识点的预习目标,根据知识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预习目标。总体说来,笔者让学生预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掌握知识,而只在于训练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