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范文

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

第1篇: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范文

从认识论层面而言,由于传统的价值判断受到科学实证思维模式的冲击,社会价值体系出现了世俗化的趋势,现代社会又尚未建构起能够取代传统伦理价值体系功能的新体系,就出现了多层面的价值危机。从制度层面分析,它源于科技一体化的体制结构和科学技术的市场化发展方向。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的可共享性和垄断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舞台上演以科技创新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情景剧。同时,科学与工业企业的合作、科学与政治的结合使科学活动向群体协作的方向转型,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直至生产应用的周期逐渐缩短。

可见,面对知识经济下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一方面要以现代科技为基础,同时,绝对不能“唯利是图”,必须以全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实现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求人们不能纯功利地、非批判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要坚持社会协调发展优先的原则,实现人类的全面进步。

当今的反科学思潮在西方世界很流行,其中很多是学者、人文学家。其中,一部分认为科学压倒了人文;另一部分是生态环境主义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环境破坏了。和平主义者认为科学搞出了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整个人类可能就要毁在这里面。后现代思潮对于把科学技术引领到人性化的立场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之,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将把人类文明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整个世界体系的分工是不合理的,表现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拥有资本和高新技术而处于经济贸易体系的核心,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这种不平等的地位导致“中心国”对“国”持续的剥削。因此,如何摆脱边缘地位成为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首要选择。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也惟有如此,才能缩短与“中心国”的差距。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在很多方面人类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当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对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及其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发展脉络要有正确的把握,在全球范围内防止科学技术的异化,始终保持其为人类谋取福利和幸福的手段。

第2篇: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范文

关键词:现代科技;发展;科技伦理;道德

一、科学技术活动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

审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方面享受科学技术发展所到来的文明成果,同时也承受着与科学技术发展密不可分的令人不堪忍受的沉重代价,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的价值理想相背离,成为一种超出科学技术本身而具有负面社会效应的社会问题。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针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到来的伦理问题已经产生的负面社会效应进行过深刻的论述,他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它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二、科技伦理问题的表现

1.网络技术对科技伦理的冲击

(1)网络技术的概述。网络技术是以计算机信息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为载体,最大范围提供信息服务的一项新兴先进技术。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具体形式,也是计算机技术的新的发展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起,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已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观念及生存方式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可以说这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是网络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对现有的社会伦理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网络技术所引发的隐私权、知识产权、国家之间不平等、非人性等伦理问题,人们有些不知所措。

2.伦理问题及反思

(1)隐私问题得不到保护。网络主张系统要开放,符号要通用, 强调言论的自由与人际关系虚拟沟通, 鼓励追求“真实”与张扬“个性”。作为它的结果,这也会使个人的隐私权被剥夺, 私人生活价值受到贬值。面对电脑黑客无孔不入的盗窃行为,信息的安全性就显得岌岌可危,人们往往在不知情中就受到损害,因而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专家分析这种侵犯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对个人隐私的直接侵害。第二对个人隐私进行多手传播。第三对个人信息进行歪曲。

(2)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知识产权被定义为: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的版权(著作权)两部分。据专家研究,网络使用中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大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知识产权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给侵犯知识产权的界定也带来了困难。第二, 有形载体的“无形化”, 使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和物质化不再明显。第三,在网络上有无产权的信息是难以分辨。

2.生物技术对科技伦理的冲击

(1)生物技术的概述。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分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这些技术不是独立发展的,而是相互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是通过其中某个技术的发展带动其他技术的发展。例如“通过基因工程对细菌或细胞改造后获得的工程菌或细胞,必须通过发酵工程或细胞工程来生产有用物质。”按照现代生物技术的目的和用途,还可分为诸如医学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军事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

(2)伦理问题及反思。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美好的前景,它在为人类解决大量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产生社会问题。转基因生物产品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当人体食入转基因食品,就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目前已经出现了饮用转基因大豆豆浆过敏、转基因西红柿导致过敏、坚果作为基因被导入其他生物引起人体过敏等现象。在进行转基因作物实验时,较为常见的标记基因是使用抗生素抗性基因来充当,这也有可能让人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转基因微生物有可能会与其他生物进行遗传物质交换,这样就会增强有害生物的危害性或产生新的有害生物,导致疾病流行。转基因生物可以破坏生态环境和影响生物多样性。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抗盐碱、抗病毒、抗害虫作物的同时,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甚至一些物种会灭绝,还可能会加速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当转基因植物大面积种植时,由于转基因植物病毒载体使用可能导致病毒基因在全部细胞中普遍存在,它的重组风险比普通植物要高出许多,将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春秋.当代生命科技的伦理审视[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柳兰芳.当代生态文明视阈下的科技伦理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第3篇: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范文

【关键词】社会技术系统论;工程伦理学

在工程伦理学的学术传统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是将工程理解为一项职业活动。这种工程的职业化理解的核心,更倾向于在具体的职业场景中运用工程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并且关注工程师怎样对自己在商业组织和职业化群体中的责任负责。但是容易忽略现代科学技术等相关内在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社会技术系统论浅析

在有关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上,技术社会构建论和技术决定论二者的强纲领均受到广泛的批判,在批判过程中也诞生了不少可以替代的理论方案。其中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的影响相对较大。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主要是描述社会复杂关系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技术不仅是由电子设备和机械设施所构成的集合体,而且还是物体、人、实践和意义所汇聚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其观点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点:(1)否定技术决定论,认为社会和技术是影响的;(2)反对把技术看作是完全的“物质现象”,认为技术是人和物体所汇聚成的社会技术系统,尤其是人或物能够通过社会技术系统对人的行为与认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3)反对技术中性论,认为技术具有负载价值。

二、工程伦理学浅析

所谓伦理,就是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规则、行为准则。而伦理学就是关于道德起源、发展、人的行为准则和人与人之间义务的学说。而在工程建设之中所产生与运用的伦理学,可以统称为工程伦理学。

现代的工程伦理学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因而其能揭示工程中的研究规律,且对于整个工程体系做了阐明。其较为关注工程师们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对自己的责任负责,如何在实际工程建设中遵守道德规范以及其他相关伦理准则。

三、从社会技术系统论视角对传统工程伦理学的反思

工程伦理的研究与社会技术系统的研究在20世纪下半叶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在这两个领域之间仍然缺乏足够的交流与借鉴。现在,从社会技术系统论的视角对传统工程学进行反思。

(一)传统工程伦理学采用“自上而下”的解释模式,坚持简化的叙事方法,而忽略了技术社会背景的复杂性。这种“自上而下”的解释模式,是在进行工程伦理分析之前选取固定的伦理资源及相关的伦理规则,然后结合具体伦理案例对伦理资源和规范加以解释。这种解释模式在断定之前就预先设置了伦理解释框架,使得原有的伦理道德无法很好地解释案例本身,甚至会将工程师当作是“英雄式的人物”。

(二)传统工程伦理学坚持“外在主义进路”,对工程活动中工程设计和其社会价值间的相互影响关注不够。传统的工程伦理学主要关注工程技术活动以外的商业与社会语境,主要讲述工程师们对伦理规范的遵守,并且坚信对伦理规范的严格遵守能更好地社会和公众服务。然而却忽略了工程活动的最主要内容――工程设计。

从社会技术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工程技术产品不完全是“物质性的客体”,其主要由社会安排、社会实践、人工物等所组成的复杂的体系。工程师们往往在设计活动中会对工程技术产品加入一定的价值,然后其他的社会实践、社会的关系、制度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传统的工程伦理学把工程师看作成“独立”而不是“客观”的设计者,对其他社会群体对工程师工程伦理实践的塑造作用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传统工程伦理学中,工程师责任伦理的实践主要来自企业管理层或者行政结构的影响,而忽略了组织以外的社会群体对工程师伦理责任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四、社会技术系统论视角下工程伦理学

――“解释 操作 对话”模型

从上面对于传统工程伦理学的反思可以看出,传统工程伦理学对工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技术背景复杂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因而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视角来看,技术与社会之间复杂的相互影响能够对社会伦理价值、工程设计以及工程师伦理的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将对“解释 操作 对话”模型进行讲解,进一步对社会技术系统论视角下的工程伦理学进行分析。

(一)工程伦理解释。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工程伦理解释发生具体的情景之中,对于当前的工程案例而言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可能是一个全新的语境,因而在对伦理问题的解释上就不能按照原有的模式进行。

对此,为了使工程伦理问题能够得到合理解释,就有必要全面掌握和工程案例、问题及事件有关联的神会技术背景信息,这些信息不仅要包含和工程设计相关的内在因素,也要包括与工程实践相关联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信息。

(二)工程伦理操作。就实践的有效性来看,评价一种伦理解释是否起作用还得具体落实到操作上来。从工程技术的发展来看,工程技术产品的社会化过程主要是由研发政策制定和项目评估、研发技术以及使用和接受工程产品三个阶段所组成。对于有关工程伦理的分析要综合考虑这三方面的复杂关系。

就社会技术系统里论的角度来看,工程设计与社会价值之间存在着相互塑造的关系;另一方面,工程设计活动也受到某些相关社会群体及其所代表的社会伦理观的塑造作用。同样,在社会技术系统中,工程师的责任伦理的实践也会受到社会因素的作用。

(三)工程伦理对话。在工程伦理学中,伦理解释不能只凭伦理学家们来完成,工程师有必要进行详细的技术叙事;工程伦理的具体实践操作也不宜被认为是工程师们的独自的任务,他们需要和伦理学家们在一起进行商讨,以致在产品设计中能够塑造出迎到责任创新的价值体系。同时社会伦理价值的阐释也需要伦理学家们参与完成。因而在进行工程实践活动时,要进行有效的具有对话特征的行动。

五、结束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社会技术系统论视角下的工程伦理学有助于克服传统工程伦理学在社会技术背景复杂性方面关注度不高的缺点,有助于将工程实践看成是一个由上游、中游和下游组成的完整的社会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刚.工程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0)

第4篇: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范文

所谓技术理性,是指人类追求技术合理性、规范性、有效性和理想性的抽象思维活动、智慧和能力,是一种扎根于人类物质需求及人对自然界永恒依赖的实践理性和技术精神。技术理性作为人类理性特殊的和典型的形式,是人类多种理性的某种合取,它贯穿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始终[1]。技术理性并不追求单纯的手段或目的,而是把科学合理性、社会合意性整合到技术原理的可行性和技术规范的有效性中,既追求功效又内含目的,基于自然又面向社会,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使得图书馆学需要技术理性的支撑。现代科学技术已全面渗透到图书馆学的发展之中,成为图书馆学的催长剂,导致图书馆学技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存在技术评价缺失规范、技术至上、技术误导等问题的出现。特别是在全球科技浪潮和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图书馆学的发展与科技也有着解不开的情缘。面对科学技术的全面渗透,图书馆学应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技术理性的发展之路。

2、科学主义与图书馆学技术理性的缺失

19世纪30—40年代,科学主义产生于法国和英国,其创始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沿革,先后演绎出马赫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等众多的哲学派别,成为一股在世界影响力很大的哲学思潮。科学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用实证科学方法研究自然、社会的各种问题,崇拜科学,技术至上。从科学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来看,不难发现科学主义本身具有一系列危害性,包括:压制科学精神和人文理性;盲目应用科学技术,忽视科学技术应用的负面效应;扭曲人文社会科学,将自然科学方法和技术方法机械地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2]。

科学主义思潮对图书馆学界也颇有影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技术论。在西方图书馆学发展史中,先后产生了图书馆学技术论的两大流派——传统技术学派和新技术学派。20世纪末期以来,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国内外图书馆学界再度兴起技术热,图书馆学的不少研究都反映了科学主义的学术思想。

传统技术学派把图书馆看作是一个孤立的实体,认为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图书馆技术、操作方法和工作内容。该学派的代表性思想有施莱廷格的“整理说”,德国艾伯特的“技术说”以及杜威的“技术实用论”。传统技术学派对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在我国图书馆界仍有很大市场,表现为片面强调图书馆学的技术性、实用性,忽视了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

新技术学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应用的产物,它注重发展新的信息技术,以新技术为前提预测图书馆的未来。其代表人物有兰开斯特、利克利德、泰勒、戈曼和道林等人[3]。该学派目前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迷信和狂热,鼓吹技术决定论。

由于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强烈冲击,我国的图书馆学研究中形成了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企图用自然科学的数理量化方法来解释图书馆实践中的问题,使图书馆学走上精密科学的道路。备受我国图书馆学界批评的抽象图书馆学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不少研究成果体现了这种思想和主张:大量借用数学和统计的方法,移植与图书馆的社会功能研究相关的其他方法,使图书馆学研究走出假象的误区,步入学科发展的正常轨道[4]。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单纯地依靠技术方法不能解决图书馆学的根本问题。

科学主义思潮及其衍生的科学主义研究范式表现出明显的非理性,是图书馆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导致技术理性缺失的内在根源。在《图书馆学研究:科学主义思潮的非理性倾向》一文中,作者从抽象图书馆学的基本主张出发,指出科学主义思潮体现了当代图书馆学的非理性倾向[5]。非理性导致对图书馆学进行消极的、随意的否定,轻率立论,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必须反对图书馆学的科学主义思潮,恰当地运用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促进图书馆学的良性发展。

3、图书馆学发展过程中非理性的技术误区

图书馆学的技术传统虽然不如人文传统那样源远流长,但它伴随科学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和在图书馆学科体系中的全面渗透而发育为浓厚的学术传统。基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图书馆学界从图书馆的功能和效益出发,积极探索图书馆工作面临的技术问题,这有利于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然而,学术界和图书馆员更多地意识到图书馆学的技术因素导致的负面效应,指出图书馆学研究中一直存在着技术化倾向,片面强调图书馆学的技术性,这种倾向阻滞了图书馆学理论的科学化进程[6]。也有人质疑图书情报学的单向度发展,认为技术的崇拜无益于图书情报学显学的努力[7]。事实上,图书馆学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都与过分强调技术因素有关。

3.1 技术情结排挤人文理性

早期的图书馆学理论有着人文主义的深厚底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全面应用,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和文献信息服务越来越依赖于对技术的掌握运用程度和各种技术设备的配置水平,实践的依赖导致了理论思维和研究的依赖,图书馆学的理性精神被淹没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大潮中,以至于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的价值,忽视人文理性应有的价值。20世纪4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理论和实践中的科技与人文一直未能很好地统一和协调发展,长期表现为技术游离于理性之外,一味地热衷于科学技术应用,忽视了传统人文理性的继承和发扬,使图书馆学陷入了技术传统极度膨胀而人文传统日渐衰竭的不妙境地[8]。

针对图书馆学技术至上论和技术片面化的倾向,很多研究者担忧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削弱图书馆学的人文传统。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巴特勒和谢拉就是批评技术至上论的典型代表。巴特勒认为企图使技术合理化以及理论技术化的尝试是不结果实的花朵;谢拉则一再告诫人们:图书馆学始于人文主义[9]。国内学者也指出:强调人文传统是图书馆学理论的一个基本点[10];图书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它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11],等等。

在学科建设和图书馆学教育方面,技术排挤人文的问题同样存在。图书馆学最初主要是目录学和图书分类学等构成的学科体系,这些分支学科是适应早期图书馆手工服务方式的产物。现代信息技术使图书馆业务流程和服务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为解答图书馆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图书馆学需要充实新的理论。为此,学科内部整合过程中增添了许多“技术色彩”很浓的内容。由于图书馆学的技术性内容不断扩张,技术科目的比重越来越大,挤占了图书馆学基础性科目的生存空间。如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来看,图书馆学专业不同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内容固然也有差别,可有的学校不仅为图书馆学专业披上“信息”的外衣,在课程设置上也“全盘信息化”,大量开设诸如信息社会学、信息伦理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信息工作、信息市场管理等与信息有关的课程,以至于图书馆学课程仅占一小部分甚至已被完全抛弃[12]。这样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必然偏离最初的培养目标和自身的发展轨道。

3.2 技术因素引发的学科术语不规范

技术的突破必然带来学科概念和术语的增长与更新,由于技术发展太快,学术研究一时难以规范用语,给人们的认识带来混乱和不便。目前,人们对图书馆学的新概念大多以感性认识为主,许多图书馆学新概念和术语的涵盖面大,使用起来易迷惑人。本来,图书馆学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具有规范,人们已经取得共识,但是技术的发展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原有某些术语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有待于图书馆学界去重新界定和认识。有些研究者还大量套用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其他学科的技术性术语,而对图书馆实践中涌现出来的许多体现自身特征的概念不予重视。当然,一味反对引进概念和术语不是科学的态度,但如果生搬硬套无益于图书馆学发展的术语,不加以学科化的解释,则不是明智之举。

3.3 与技术因素有关的图书馆学无限制泛化和扩张

已有学界人士对泛化和扩张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证[13—14]。图书馆学研究中的适度泛化和扩张也并非坏事,但是无度地泛化与扩张就易产生问题。伴随着新技术运用于图书馆,图书馆学理论的研究视野由馆内扩展到馆外甚至社会,研究范围从传统图书馆扩大到整个文献信息领域。如果图书馆学理论超越了自身的极限,表现为漫无目的的膨胀,最终也会失去自我,陷入虚无缥缈之中而无法自拔。由于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分化与高度融合的客观趋势,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大图书馆观”存在一定的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使图书馆学走上无节制的粗放型扩大外延的路子。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图书馆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学术研究热点不断,除了学界开拓创新、学科建设和图书馆学本土化等因素外,技术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像电脑与图书馆、图书馆电子学、信息高速公路之类的研究便是学科泛化和扩张过度的表现。图书馆学的学科体系建设,有其应有的内涵和外延,远离和超越主体的研究不利于图书馆学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和有效控制。

3.4 激进论调的产生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对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波,当然也震撼着图书馆人,引起对图书馆事业及其价值的怀疑和关注。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最让图书馆人灰心丧气的理论莫过于“图书馆消亡说”,庆幸的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究其原因,制造这理论与现实截然相悖状况的无形怪手,是对图书馆影响越来越大的信息技术[15]。图书馆消亡论者在国外的典型代表首推美国学者兰开斯特,他试图让人们相信未来的社会是“无纸社会”[16];英国图书馆学家汤普森则认为,图书馆最终会成为博物馆[17]。国内也有图书馆消亡论的支持者,他们认为传统图书馆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走向消亡[18]。不少研究者针锋相对地指出:图书馆消亡论是网络时代的神话[19];“无纸社会”不会出现,任何社会都不能没有图书馆[20]。

预测是一门科学,科学和合理的超前预测为人们所欢迎,但割断历史与现实联系的预言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图书馆发展东西部不平衡,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所谓图书馆消亡更是没有充足的理由。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图书学界通过学术讨论,对图书馆的未来已基本形成共识,认为复合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的必然走向。当前,国内外图书馆学界的很多学者对技术至上的观念和研究范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评,指出了其中的危害,为图书馆学回归正常的技术理性之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适合中国图书馆学的技术理性道路

现代科学技术使图书馆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带来的技术思想误区也被图书馆学界所共知,呼吁和回归技术理性已是图书馆学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4.1 树立技术理性观

图书馆学界是推动图书馆学发展的直接动力,呼吁技术理性首先在于图书馆学研究要有理性的支撑。面对新技术,学界人士有必要树立技术理性观,用客观的尺度把握图书馆学技术的发展进程及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从中国图书馆学目前的状况来看,技术理性观念主要体现在技术价值、技术手段、技术选择、技术发展等方面。

技术价值观。图书馆学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改变图书馆落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而且在于以“图书馆自由”理念为社会价值目标。这一理念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所确认,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在图书馆法律制度中也体现了这一精神。因此,在技术研究中我国图书馆学界对待技术应有理性的价值取向。

技术手段观。图书馆学技术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图书馆事业使命的一种服务手段。在图书馆学的发展过程中,技术问题对图书馆发展无论有多么重要,对图书馆学的学科建设而言,终究是表层的东西,只有那些对技术现象进行深度思考所形成的理论,才具有久远的学术价值[21]。科学技术与人文理性是图书馆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现代技术以其单一性、两面性特征,成为人文理性的一种巨大的排斥和异化力量,图书馆学需要在科技与人文之间维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即技术服从人文的需要。图书馆实践所利用的所有技术,都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工具和中介手段,取代不了图书馆人的主体和主导地位。

技术选择观。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同领域中都同样充满复杂的选择,坚持有选择地应用新技术来发展图书馆事业,是图书馆界义不容辞的责任[22]。目前,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正方兴未艾,图书馆学技术的研究和图书馆技术应用都存在技术选择问题,必须从我国的现实出发,用理性的眼光对技术进行必要的审视。

技术动态观。历史的发展告诉人们,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无论在当时有多么先进,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发展,终究要被更先进的技术所取代。况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旧技术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发展呈现的动态性特征更加明显。信息技术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图书馆事业服务,图书馆界应牢牢确立技术动态发展的理性观念。

4.2 加强图书馆学前沿技术的研究

图书馆学技术研究包括技术应用和技术发展两个层面的研究。图书馆技术应用研究主要解决网络化、数字化等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实际应用问题;图书馆技术发展研究则是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发展趋势,解决图书馆与新技术相适应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处于图书馆学发展前沿的核心技术是信息技术,而纳米技术将在图书馆未来发展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图书馆学应用性极强,技术应用研究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非常明显,这使得技术应用研究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重点。

基于信息技术而产生的数字图书馆,成为当前学科的前沿问题。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主要是信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知识管理技术、信息存储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并将它们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直接服务于图书情报工作。据《光明日报》报道,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面临十大技术瓶颈,包括资源建设、多媒体信息标准、信息存储与压缩、信息分类、索引与检索、信息传输与安全保护、交互界面、信息输出与表现、工具与平台、高层信息服务协议[23]。从客观上讲,我国在技术方面比发达国家落后,图书馆界要在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方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抢占图书馆学的前沿阵地,就要求图书馆学研究人员调整落后的思维方式,更多地从技术的原创层面发掘,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

4.3 注重图书馆学技术的哲学审视

图书馆学发展至今,理论体系还不完善。图书馆学要成为具有科学逻辑和真正说服力的理论体系,必须借助于哲学思维,以图书馆哲学研究为突破口,从哲学层面上关注图书馆,把握图书馆本质上的问题。为此,我国图书馆学界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图书馆哲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时期,形成了一股持续的“图书馆哲学研究热”[24]。综观图书馆学界的研究,其内容局限于图书馆哲学的概念、性质、任务、意义、范畴体系及相关概念辨析等。从哲学角度研究技术问题,用哲学指导图书馆实践,还有待于图书馆学界继续努力和不断创新。我们在解决图书馆实际技术问题的同时,必须重视对技术的哲学反思,用哲学的思辨来解答图书馆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困惑。

图书馆学技术需要哲学支点,已被事实证明。西方技术学派的集大成者——杜威既是哲学家又是图书馆学家,在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支配和指导下的图书馆学,占据了美国图书馆学的主流地位,不但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图书馆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我国图书馆学界。当然,作为学科技术支点的哲学,应该是符合科学与理性的哲学。杜威的哲学强调“有用即真理”,对技术持实用主义的观点,必然走入“唯科学主义”的陷阱。

长期以来,由于图书馆学界缺乏对图书馆哲学的深入探讨,使学科理论难以上升到真正科学的高度。一般研究者大多简单地套用哲学或西方哲学家波普尔等人的思想来解析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这种生搬硬套的做法不可能构筑图书馆哲学的理论大厦。学术界应该从科学融合的角度,广泛地学习人类思想史上的哲学理论,吸取其思想精华,对哲学领域的相关思想和概念做出图书馆学学科化的合理解释,紧密联系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实际,建构全新的理论体系。图书馆技术的哲学理论是图书馆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建构图书馆哲学新体系的过程中,借用科学技术哲学的思想和理论是必不可少的。

4.4 培养创新型的图书馆学技术人才

对于图书馆学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人才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越发展,图书馆学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越是不断地延伸,对图书馆学学科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总体上看,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图书馆学技术人才,是新世纪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图书馆学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发展战略,顺应市场需求,调整图书馆学专业课程设置,积极引进新的理论和技术充实和完善原有理论体系。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由于缺少图书馆学专业技术人才,往往是用计算机专业人才充当图书馆技术工作的业务骨干,这种做法是欠妥当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由于不具备图书馆理论及业务知识,在实际工作和技术研究中容易碰上诸多困难,不利于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的发展。解决类似问题的关键措施就是加强图书馆员的专业培训,采用各种形式,使图书馆员终身接受教育,造就一支信息时代高素质的专业图书馆员队伍。

参考文献

[1]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肖显静.在中国究竟要不要反科学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9):34—37

[3] 赵新民.现代图书馆学流派述略.图书馆学刊,2001(4):54—55,60

[4] 王正兴.网络时代图书馆学研究批评.图书情报工作,2002(11):4—6

[5] 张金国.图书馆学研究:科学主义思潮的非理性倾向.图书馆建设,2004(2):11—14

[6] 储流杰.图书馆学研究的技术化倾向.图书馆,1999(5):8—10,13

[7] 陈业奎.质疑图书情报学的单向度发展.情报资料工作,2002(3):20—22

[8] 蒋永福,陈丽君.人文图书馆学五定律.图书情报工作,2002(11):27—32

[9] 袁咏秋.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0] 卢泰宏.图书馆学人文传统与情报科学的技术传统.中国图书馆学报,1992(2):4—10

[11] 徐引篪,霍国庆.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2] 周波.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改革热中的冷思考.图书与情报,2003(1):62—64

[13] 赵春旻.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泛化.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2):62—72

[14] 邱五芳.扩张与虚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50年反思.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14—18

[15] 邱五芳.新世纪新视点三人谈之追寻20世纪的图书馆精神——挥之不去的图书馆学的技术情结.图书馆,2002(3):1—8

[16] [美]F.W.兰开斯特著,郑登理,陈珍成译校.电子时代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

[17] [英]詹姆斯·汤普森著.乔人立译.图书馆的未来.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

[18] 孙维钧.论图书馆的消亡.高校图书馆工作,1998(3):8—10

[19] 金晓莉.图书馆消亡论——网络时代的神话.图书馆学刊,2000(5):27—29

[20] 丁道谦.图书馆的未来——评“图书馆消亡论”.图书馆论坛,1999(2):25—27,13

[21] 杨文祥.21世纪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1):11—16

[22] 张伟云.中国数字图书馆:一个并不轻松的选择.国家图书馆学刊,2000(2):19—25

第5篇: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范文

王萝然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1)

摘要:当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有关科学技术的价值论问题得到凸显。相应的,科学技术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探索,研究和判断,尽量的做到趋利避害,促进科学技术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关键词 :科学技术;生态;价值观;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6.039

1穹顶之下,科技与生态何去何从

2015年3月2日,柴静耗资百万打造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上线,一经上线立刻引爆网络,纪录片揭示了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发人深省。

当前,河流、水源、空气、食物,充满着这样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我们的生态环境,生存的家园,时刻受到非常严重的威胁。

社会上普遍认为科技的发展能解决目前遇到的各种环境问题,认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就是科学技术的建设,而生态和科技关系究竟如何人们却无从谈起。

科技方兴未艾时,人类在探索中视野变得更加宽阔,于是深谙其道:任何一个技术创新的组织都是技术生态系统中的成员;成员之间不仅要竞争,更要合作,必须与生态系统中各个层次的对手共生共存;同时,成员需要在系统中选择合适的位置,而并非是去尝试取代技术生态系统中的某些技术产品。在国家或区域层次上会更加认识到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应该致力于支持以合作为核心的技术生态系统建设,只有着眼于通过多元的、开放的技术生态系统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技术创新和生产力的良性循环。

2全球化对生态技术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达国家将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经历了长期的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让他们饱尝恶果。但是经济要发展就不能停止工业化的脚步,于是乎他们把污染转嫁到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又对他们的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这种不平等一直在加剧。

环境问题如此之严重,生态环境如此之糟糕,包括第一线的工人、农民,他们处在非常恶劣的劳动环境中。而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多年,但是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非常好的改善,反而带来了更加严重的问题,同时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解决生态文明。

3关于技术创新的争论与哲学反思

马克思站在人类整体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把技术置于产生它的人类社会生活关系和历史文化背景之中,从而理解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人的自由和解放中的巨大作用,解开技术束缚的过程即是人类追求自由和解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科学技术更是承载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与现实的密切关联中去认识技术、生产力与人类劳动的意义。

在对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马克思也看到了科学技术的负面价值,特别是在资本主义背景下的科学技术的异化。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的异化或者说人本身的异化也是技术或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的一个必然的结果,这与人类追寻的自由本性相悖。但是要摆脱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基本的前提就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又必须依赖于技术的巨大进步。由此看来,马克思是在人与社会的发展与文化进步的层面上来定位技术价值的,这再次表明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立场。

因此,笔者认为仅仅靠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是解决不了我们生态文明的建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关键不在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具体发展,根本的问题是必须要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我们的价值观。这是关于科学技术与生态建设之间应该探讨的问题。

人们完全可以站在不同学科的视角之上来对科学技术进行理解,如心理学的、社会学的以及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在从哲学的视角来探讨技术创新问题的时候必须看到科学技术创新不能脱离特定的人类背景,科学技术究其根本仍然是一种社会的产物,现代技术不仅包含了原理、手段、工艺方法和操作等要素,而且与科学、自然、人类社会密不可分。

4生态技术价值观

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传统的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保护有本质的区别。其不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价值观、生活方式。我们看待自然,看待人类自身的一个根本视角的一个转变。这里面可能会牵涉到很多宗教的问题,牵涉到伦理性的问题。

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简言之就是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科学技术很好的方法,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配合。例如空气污染的问题,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中煤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能提升煤的燃烧技术,就能减少很多污染。又例如当今的很多工艺,以消费者穿的衣服为例,它要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就会有很多污染物的排放,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污染,如果研究出解决染色污染水体的技术,那么水污染问题就会得到非常大的改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技术的革新。

因此,今天的科学技术发展还远远不够,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足以建设生态文明但是科学技术发展是有多种可能性的,朝哪一个方向发展,它依赖于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向什么方向发展,是由我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的,是由千千万万个生活在“穹顶之下”的每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的。只要我们胸怀理想,踏踏实实的努力,向着一个充满理想,符合人类文化价值,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去努力,就一定会取得非常显著成效。

5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地球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种种索取都会得到大自然的“回应”。关于生态技术价值观的基本论点就是既要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又要尽最大和最有效的可能来避免由于滥用技术对生态平衡的所产生的危害和对资源的浪费和破坏,通过生态技术的良好发展来实现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三者的有机统一,从而逐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陈树林.马克思哲学的文化哲学意蕴[J].求是学刊,2006(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乔瑞金.技术哲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乔瑞金.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简析[J].哲学研究,2001(10)

6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7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吴国盛.哲学中的“技术转向”[J].哲学研究,2000(1)

9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曹克.技术的社会批判与马克思对工业革命的哲学审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8)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曾国屏,吴彤.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其哲学问题[J].学术研究,2001

15王桂兰.哲学视野下的信息社会与生态环境[J].科技咨询导报,2007(8)

16R·纳什.大自然的权利[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17雍兰利,范玉凤.化解生态危机:从科技理性到生态伦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

第6篇: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范文

现代建筑又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19世纪末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初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西方文明征服、殖民、主宰着世界。直到第

一、二次世界大战之间,随着西欧清新的崇尚知识气氛的躁动,这些价值观才遭到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强烈挑战;在

一、二次大战之间,包豪斯宣告成立,它涉猎艺术和建筑的广泛领域。同时,前卫建筑师聚集在一起起草了《雅典》,从而宣告新建筑诞生,现代主义坚定地建立了。论文百事通怀着极大的自信,勒·柯布西埃和其合作者,为了建立一个具有现代科技优势的建筑新世界而写作,演讲,规划和营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筑和都市化的景象被共同的实践和商业化主义大大地曲解。这导致现代主义的简洁和没文化,即现在众所周知的国际式。这种忽视环境文脉的设计手法对气候条件不感兴趣,没有任何文化指向。

世界各区域现代建筑文化的形成并不同步,以欧洲地区率先萌生了具备现代建筑文化性质的雏型,然后其它各区域都不甚自觉或不自觉地也逐渐感染上这一性质,才基本上形成了世界总体的现代建筑文化。也正是这个缘故,使所形成的世界建筑文化总体不仅发展不同步,而且存在着许多或这种或那种非理性的状况,这也是迄今为止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基本状况。首先是欧洲的那种不甚理性的强权,占有意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成功滋长了这一意识,大有为人居环境的认识的龙头老大之态,基本上忽视了其它各区域客观环境所形成的传统建筑文化观念意识的存在和必然。而宗教的神论,更增强了这一意识。于是相继在美洲、澳洲和非洲沿海的一些文化之力相较落后很多的区域实现了其建筑文化意识的施展;而后也逐渐渗入到文化之力相对较强,文化渊源深厚的亚洲地区等,却难以实现其意识的施展,终于也逐渐对其原有意识有了一定的反思,认识了其不合理性的成份。其次是其它区域对欧洲的简单的建筑模仿意识,机械地认为一种建筑型体或一幢建筑物在某一地区或地点的成功就是任何地区成功建筑的标准模型。其实,传统建筑学尚且讲究建筑的环境构成,不同的空间环境、功能需求就必须有不同的建筑构成;何况,建筑的构成也不仅仅是空间、功能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显然那种对建筑的简单地模仿,机械地移植的指导思想,对向优秀建筑的学习,建筑文化的交流而言,是一种不合理性的东西,但却是现代建筑文化发展至今的一种普遍现象。

国内现代建筑的发展,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建筑除了特别保护的古建筑或特色民居街巷,所有建筑清一色是现代建筑。从20世纪初上海的和平饭店,到20世纪末的金茂大厦,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一点也不逊色亚洲其他国家。但是国内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却是迟缓的;特别是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我国的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是停滞甚至倒退的。但同时却修建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现代建筑。

八、九十年代自诩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外来的与本土的建筑构件的组装,这似乎又是一种既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具有依恋的民族情结的改良思想。于是,人们可以将本土传统建筑肢解,取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构件,替换上引进的西方建筑的相应位置上,这既可排除依葫芦画瓢的嫌疑、又似乎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乍一看,确有令人为之一喜的感觉。那么,不同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交融好像就只是混成、组装了,这仍然也是有些简单化了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深刻本质,这同样是一种不甚理性的现象,在现今也甚为普遍。但是,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文化呢?我想其中一点就是要正确理解现代建筑的多元性。

2、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建筑文化的多层次性。

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谓建筑文化。它是人类建筑活动方式和建筑产品的总和,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局部层次。具有自己的对象和内涵,建筑文化的本质在于它是环境文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由内到外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表层形态是物,即它的物化形态,主要是建筑物材料的选用,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客观的物所反映的;第二层次,中间形态是物结合,也可称作精神意志的外表。如各种规范、法规和创作理论等;第三层次,是深层形态即心,是某一文化的整体精神,如伦理道德、宗教感性、民族习性和价值观念等,它直接指中层的变化,它无声无形,只有思考,分析才能感知它的存在。外层的建筑文化较松动,容易改变,越往里越稳固,观念的东西最难改变。大多数建筑是器物性文化,重在功能即使用。

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决定了现代建筑要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就必须具有多元性,而不能是一元的,单一的。建筑的作用在于给人类提供活动的场所,而现代人们的活动是多样的,建筑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等等都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要求。现代建筑文化也就不同,居住建筑、工业建筑追求的是经济适用,公共性建筑则追求更多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工业化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现代建筑也在世界遍地开花。东西方的社会形态结构是不相同的,生活习惯,习俗等等都不相同,社会文化也不同,因此在相应社会生活形态中的建筑文化也是不同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源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各个民族,地域的衣、食、住、行都的多元的,因此,现代建筑文化也就具有多元性。

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加深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特别是纪念性、公共性建筑物,必须适宜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否则会遭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批评。现代社会随着交通工具,通信通讯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繁多,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文明的冲突使得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建筑世界也是如此,每年的世界建筑师协会的建筑师年会,各种各样的建筑展览,讲座,讨论会等等建筑思想、建筑文化的交流频频,增强了建筑文化的多元性。优秀的建筑思想,建筑文化得到交流,发展。现代建筑在二战后出现了若干思潮,主要有对“理性主义”的充实和提高,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粗野主义”、“典雅主义”,注重高度工业技术、讲究“人情化”与地方主义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等等,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这些倾向在全球各地都有体现,北欧的阿尔托设计的建筑体现芬兰的地方性与民族性,丹下健三的香川县厅舍则体现了“粗野主义”和地方性。现代建筑文化是全球性的,它的影响达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虽然冲突不少,但它基本适应了各种社会形态和社会风俗习惯。

3、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建筑文化具有包容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

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必然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推动着观念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主要是推动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的发展,这是最具革命性的力量。它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促使人们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的改变,这是深层次的动力。新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新的建筑哲学和建筑理论,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变革。近代科学技术创造了一系列新型的建筑材料,各种先进的建筑设备,科学的结构设计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再加上建筑设计管理和建筑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几乎可能使建筑师们进行为所欲为的创作。例如:钢筋混凝土的发明,高强度结构钢的生产,钢结构理论的完善,最大限度地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使人们脱离了古典建筑的模式,在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的指导下,建造了大批精美、牢固、合理、舒适的现代建筑,从混凝土框架结构到刚架结构,薄壳、筒体结构,充气结构等可谓应有尽有。这些就正是科学技术在建筑文化第一层次上的影响与作用。

人们在进行现代建筑的实践中,必然也将把科学技术向建筑的规划、管理。法规、创作理论等方面渗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必然会希望建筑的物质属性更符合其基本需要,更富有人情味,更有文化气息。于是有了行为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格式塔理论等的发展。使建筑师们研究探索了这些新的需求,从而出现了建筑环境学,建筑心理学等新的学科理论和更科学更合理的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出更具有时代精神,更为人们欣赏和接纳的现代化建筑。例如: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建筑师利用光学技术使窗花本身还具有宗教曼陀罗的韵律,人们对此充满了虔诚的感情。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建筑发展的历史沿革中,我们明白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建筑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而且可以预见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将继续推动未来建筑文化的发展。

商业贸易,国际交流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在现代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的作用,更多的是科学的力量,是科学思维观念的发展变革推动现代建筑文化的兴起、发展。尤其推动着建筑风格,建筑文化的大转变,大发展。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科学观和相对论为代表的现代科学观,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文化整体心态,从人的意识深处,即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上,进而全面地促进建筑文化的变革发展。

4、批判地认识现代建筑文化建筑是人类创造的人工自然物中最富象征性的成果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这种价值观念体系渗透到社会制度、社会习俗、社会心理和人们的思想行为中。建筑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既受到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影响,又对这个价值观念体系产生反作用。建筑是一定时期一种文化的缩影,建筑的发展和整体的文化背景是相应的。那么,中国的建筑师如何体现中国传统的优秀的价值观念又如何批判地认识、学习和发展现代建筑文化呢?

首先,建筑创作要回归原点,要整合我们所面临的文化价值观。从关注建筑的形体塑造,到强调回归建筑的原点,这是当代建筑文化走向有机整合的一个标志。回归原点,作本质上的概括,并随机应变,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加以发展,从流派的纷争和商业主义的文化炒作中解脱出来;从形体塑造作为建筑创作的愿点,到聚居需求、区域文化、技术经济、环境和生态等原点出发,找到建筑创作的原点。

其次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发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传统与创新是建筑创作中的一个悬而未决的一个问题。如何看待传统建筑文化?又如何在建筑创新中融入自身的文化特色?这是中国许多建筑师面临的一个头疼的课题,在经历了片面的“民族化”和“西式现代化”创作之后,当代中国建筑师努力探索“寓传统于现代”的建筑创新之路,力求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建筑文化之中。中国建筑师在努力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观念、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地域性技术与现代材料的结合途径,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创作成就。新晨

第7篇: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范文

理性主义与艺术的冲突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那就是对理性的信仰。启蒙思想家积极宣传“理性”与科学,高唱“理性”的赞歌,向往“理性的王国”,提倡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判断一切的尺度。正是这种理性思想的锋芒,让黑格尔看到了艺术必将衰亡的命运。在他看来,艺术的最高任务是用感性去显现理念,在一个“偏重理智”的时代,艺术会逐渐丧失它自身的能力———感性,因此,艺术已经不再是实现人类心灵的最高旨趣的必要方式,因而艺术会向宗教过渡,最终将被哲学取代。他说:“从这一切方面看,就它的最高职能来说,艺术对于我们现代人已是过去的事情了。因此,它也已丧失了真正的真实和生命,已不复能维持它从前的在现实中的必需和崇高地位,毋宁说,它已经转移到我们的观念世界里去了。”[1](P15)在丹托看来,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包含着一个“理论氛围”,只有在艺术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才能把握其特性。丹托说:“授予《布瑞洛盒子》和《泉》以艺术地位,与其说是一种宣告,不如说是一种发现。那些专家是真正的专家,就像天文学家是关于某个东西是否是星星的专家一样。他们发现那些作品具有意义,而它们那难以识别的类似物却缺乏这些意义,而且他们还发现这些作品具有这些意义的方式。”[3](P751)在丹托看来,靠感性是不能真正认识艺术作品的,只有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深入到艺术史和艺术评价等构成的“理论氛围”中才能真正认识到作品本身。不论黑格尔还是丹托,他们关于艺术终结的预言,都与启蒙运动之后的科学理性至上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理性主义是一种对世界进行逻辑化的区分并将其对象化的知性思维方式,它把主体与客观世界抽象地对立起来;人与人之间变成相互利用的关系,人与世界只剩下纯粹的手段,精神的生命在冰冷的理性和法权社会之中被逐渐消解,独立自主的整体和自由散失殆尽。哲学家J.G.哈曼强烈反对理性主义,他不无幽默地说:“上帝不是个数学家而是个艺术家。”面对启蒙理性的“对象化”的世界和功利主义的王国,黑格尔认为,现代“偏重理智”的文化精神极其不利于艺术的发展。鉴于此,黑格尔感叹道:“命运把那些古代的艺术品给予我们,却没有把那些艺术品在其中开花结果的当时伦理生活的春天和夏天一并给予我们,而给予我们的只是对这种现实性的朦胧的回忆。”[4](P229)

对于“终结”的预言,除了艺术的终结外,还有“因克隆技术的发明而言生育将不再为性情左右,成为纯粹的技术行为,遂预言家庭终结者;另外,还有因信息技术的发达而预言书写文字,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印刷、出版、书店、有围墙的图书馆与学校亦将终结者等等,不胜枚举,似乎一切关系人类道德、性情、信仰、智能、行为的传统方式都将因新技术的滥觞而消亡殆尽,最终导致传统中人的概念的终结。”[5](P54)所有这些关于终结的预言都透露出对于科学技术的魔力的迷信。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物质财富高速增长、社会生活急剧转变的同时,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崇拜近乎迷信,“人们以为科学是无所不能的,然而,事实上科学将对象物质化的特征,必然导致对人的物质性一面的重视,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人的精神性一面的忽视,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物质发展与精神发展此长彼消的局面。”[5](P20)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艺术在克服科技理性的局限性、构建人的精神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艺术运动正是对科学理性主义最顽强的抵抗,理性思维的主宰地位在艺术领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野兽派、达达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各种流派都是以对抗理性主义为目的的,正是“以这种非理性意志主体为基础的现代意识对资本主义理性的反抗,产生了对个体独异性的追求”[6](P142),形成了艺术史上绚丽多彩的局面。“但自抽象主义出现以后,艺术探索渐次向语言内部倾斜,导致语言的日趋精致化、深刻化。语言的延伸从来是生命体验的结果,但是语言的绝对化模式亦导致接受层面的陌生感,随即而来的是艺术的精英化,使艺术与社会现实疏离。”[5](P69)杜尚为了挑战艺术精英化的理念,将一个小便器作为艺术品在展览会上展出,随之而来的大地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非以语言为介质的艺术,呈现出艺术语言与观念割裂的态势。

关于艺术语言与观念

艺术语言又称艺术语汇,指的是在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时所使用的技术系统,是艺术作品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观念是形而上的存在,是思想的结果。艺术语言与观念始终是一体化的存在。“语言的存在意味着观念的存在,反之,观念的存在亦意味着语言的存在,它们之间无论谁离开了对方,其意义则会变得模糊,形成事实上艺术的缺失。”在黑格尔那里,艺术作为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必然向宗教过渡而最终走向哲学。他说:“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就是宗教。宗教的意识形式是观念,因为绝对离开艺术的客体性而转到主体的内心生活,以主体方式呈现于观念,所以心胸和情绪,即内在的主体性,就成为基本要素了。这种从艺术转到宗教的进展可以说成这样:艺术只是宗教意识的一个方面。换句话说,如果艺术作品以感性方式使真实,即心灵,成为对象,把绝对的这种形式作为适合它的形式,那么,宗教就在这上面加上虔诚态度,即内心生活所特有的对绝对对象的态度。”[1](PP.132-133)黑格尔在理论体系中推导出艺术终将被哲学取代的结论。丹托置身于20世纪末期的现代艺术思潮中,受黑格尔思想的启发而反思艺术。他通过树立西方绘画从野兽派、立体主义到抽象表现主义的发展过程,发现作品中的物体形象越来越难以辨认,最终在抽象表现主义中完全退出画布。他认为,“由于会有纯表现的、因而也就根本不具清晰再现的绘画,再现性必然会从艺术中消失。但从我们的角度看,更有趣的事实是艺术史需要一种完全不同的结构。”[2](P116)在丹托看来,当艺术作为视觉形象的叙事方式越来越趋向于哲学化时,艺术史最终走向了观念史,也就意味着艺术史叙事的终结。他说:“黑格尔惊人的历史哲学图景在杜尚作品中得到了或几乎得到了惊人的确认,杜尚作品在艺术之内提出了艺术的哲学性质这个问题,他暗示着艺术已经是形式生动的哲学,而且现在已通过在其中心揭示哲学本质完成了其精神使命。”[2](P19)西方艺术在缤纷多彩的发展历程中,从追求准确再现的阶段进入到现代主义追求艺术语言的纯粹性,语言与观念并不是始终平衡并重的,其间或向语言倾斜,或以观念为先,表现出相互沉浮的历史局面。语言和观念作为艺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始终不曾剥离开来。自杜尚开启了观念至上的时代,出现了装置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人体艺术、包扎艺术等被哲学的“观念世界”所代替的艺术,成为纯粹“思”的事件,观念即艺术的命题颠覆了语言的意义,观念成为后现代艺术最为鲜明的话语方式。艺术即观念实质是“拆解”语言与观念的一体化内核,抛弃语言而最终消解艺术本身。值得思考的是,不以艺术语言作为叙述方式的观念,是否还属于艺术的范畴。西方艺术从自然的模仿到自我意志的表现,呈现出语言与观念此消彼长的态势,一直是一个孰轻孰重的矛盾结合体,中国绘画自古重“道”而轻“技”,却并不拒绝技术,艺术语言与观念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语言与观念是艺术的全部,一个是有形的存在,一个是无形的存在,二者互为表里。单有语言或者单有观念都不能称作艺术,艺术是语言和观念的复合体,在它们被称作艺术时是共时态的,不可分解。”[5](P67)如果观念不以语言作为承载方式,那么这种叙述实质已经走出了艺术的边界,进入到另一个介入社会生活的范畴。

艺术与生命个体的关怀

在我看来,艺术终结的命题所预言的并不是艺术的命运,而是人类的命运。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难题。无论全球变暖还是资源枯竭,自然灾害亦或核危机,都昭示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重要性。艺术蕴含着个体生命的意志与情怀,作为表达对周围世界的个体感知和经验的艺术逐渐进入了概念思考的范围,艺术终结的命题折射出的是人类生活的困境。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高度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紧紧抓住一些普泛的观点、规定、职责、权利、戒律、准则,与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强调普遍性和同一性不同,艺术追求个体性和风格化。科学和管理重视机械化的“重复”,艺术推崇自我意志表现的“唯一”。彭锋认为,这种同一性思维的合理化运动产生了行政管理体制和现代科学,而追求个性的现代艺术正是他们最顽强的敌人。自启蒙运动以来的合理化运动,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驱逐个体性的生命。现代艺术是对这种合理化运动的最顽强的抵抗,立体派、青年风格、野兽派、抽象派等艺术流派竞波逐流,追求艺术自由,表达独立个性。“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把世界看作表象的,只能是由与世界对立的主体来构成。这样,一个彻底由主体支配的世界出现了,但这个主体已不再是‘我思’主体,而是非理性的意志主体;启蒙主义的理性的人转变成了非理性的、禀赋着生命力———意志———的人。而且这个主体不再是以类的形式存在,而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类主体转换为个体-自我主体,可以说,整个现代主义美学和艺术,就是把这个个体-自我主体作为其意义、创造力的唯一基础。”[6](P1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充分肯定艺术对于生命个体性的关怀,他说:“如果艺术传授什么(首先对艺术家而言),那就是人格的私人性。艺术,作为私人事业最古老、最具字面意义的形式,在一个人心中,有意无意地培育一种独特性、个人性、分离性的意识,使他从一个社会动物,转变为独立自主的‘我’。”[7]

第8篇: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范文

【关键词】现代语境;伦理学;伦理学家 ;去道德化;知识危机;转型

0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理性主义和实利主义成为当前十分凸显的追求,在这样一个相互攀援相互制约的时代,人们的社会取向更加多元化,毫无疑问的是技术合理性和功利优先性成为当前价值取向的主导。经济发展和人文取向是并肩发展与时俱进的,然而现实情况确实人文逐渐被大家边缘化,伦理以及所关注的道德生活被轻视、被挤压,迫使伦理学职能在诸多困境中不断转型和发展,力求保存最后的伦理价值。因此,研究此问题对于提高我国的人文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去道德化”现代语境的根源

我们熟知的“道德当顶天立地”,如果用学术的语言进行表达就是:道德应定位于宗教与法律之间。现代社会是一个公共生活领域与私人生活领域日趋分化且公共化趋势日益强化的社会。在此条件下,承诺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治理的政治和法律理所当然地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政治学或政治哲学和法学也就相应地成为现代学术的显学和显贵。可无论社会公共化的扩张如何强势,私人生活领域总不会全然消失;更重要的是,即令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里,政治与法律也很难料理一切,因为并非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里所发生的一切人与事都是“政治的”或具有法律意味的,甚至于即便是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里那些具有哪怕是极为明显的政治或法律意味的人和事,也还有其超政治或者超法律的文化价值意义。

然而,道德毕竟只是一种世俗化的文化元素,它以一种“隐性秩序”的方式寄生于社会的风 俗礼仪和人们的心理――精神世界,发挥着它特有的对人类及其社会生活秩序的软式约束和协调规范作用,旨在规范人们的生活行为和生活世界的伦理秩序。

作为一门研究道德的学问或知识,伦理学随着它所依着的道德一起承受着这一现代性事件的全部后果。如果说,人文学是关于人类自身之生活目的与意义的最切近 、最深刻的学问,那么,伦理学当是人文学科群中的知识典范。然而,人文边缘和现代社会生活日趋公共化的直接后果,就是伦理学的知识危机!

若明乎于此,则政治法律之上或之外必须保有道德伦理就是一个合理正当的结论。在此,过度强调政治和法律对道德的忠诚的同时,我们至少应该承认,在清晰划分道德伦理与政治法律之间的界限同时,还应当关注它们之间无法割断的内在关联,即人类行为规范和秩序与其心灵寄托和精神秩序之间的内在价值关联。由此我们还必须明了,虽然道德伦理关乎人类的情感、意愿、精神和心灵,但正如康德所指出的,人类确定并理解自身对人生之善和人类行为之善的道德追求,则必须同时发现和承认人类自身“实践理性”的局限:诚如我们无法指望政治和法律的规范约束包囊人类生活和行为的一切意义一样,也无法指望道德伦理能够指引并帮助我们达于“至善”和“圆满”,人生的有限无法作为意义无限的抵押,后者还不得不诉求于人类的自由信念和信仰。

2 伦理学的知识危机

我们对伦理学的现代境遇形成了两种复杂的知识概念:一方面,强大的人和社会对政治和法律的认识造成了当前人们对当前伦理的认识日渐减少,因此就造成伦理学本身知识危机;另一方面,即使当代人对理性知识和生活能力有充分的认识,但是道理伦理仍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人们生活中的稀缺资源。

我们知道,伦理学的经典范式有很多,但是从根本上看无非就只有两种理路:一个是目的论,另一个是道义论。中西古典伦理学的传统都是来自美德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可是,到了近代,伦理学的方法和理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一方面,社会公共结构的转型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急剧扩张,使伦理学不得不逐渐越出传统美德伦理的理论范畴而趋向于普遍(公共)规范伦理的理论进路,进而,现代伦理学自身的规范研究越来越依赖于政治学、法学,甚至是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西方启蒙运动虽然被理想主义和科学技术的猛烈冲击,但是其强大的物质成果却依然能够得到不断的强化和普及,有的甚至成为现代人新的崇拜偶像。这一巨大的物质技术文明的进步给伦理学直接带来了多重挑战和后果:首先,逐渐发展形成诸多崭新的应用伦理学领域和道德伦理等相关课题。其次,对原有伦理学理论范式的表达进行方法论的突破。尽管当代美德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教授十分严厉地批评并有力地裁断“启蒙运动的道德谋划已然彻底失败”,但毋庸讳言,启蒙运动所发起的这种普遍理性主义的“道德谋划”不仅仍在继续和强化,而且已然并且日益深刻地改变着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道德思维方式。最后,最为深刻和复杂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人和现代社会之基本道德观念的不断冲击,以及由此形成的对伦理学基本理念的根本性影响。

3 伦理学的转型

目前,现代语境中的伦理学理论就有极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不仅仅是在减轻或者是推卸当代伦理学家的学术和责任。然而,如果从20世纪伦理学的发展来看,我们不难看出伦理学们在学术和理论上做出的巨大成就,就我国近三十年的研究进程来看,其在经济伦理、生态环境伦理、政治伦理等方方面面都做出居多成就。但是,近几年,元理论学家和价值伦理学家们都陷入理想和反理想研究的固定思维模式之中,直到20世纪晚期的罗尔斯才开始认识到该问题,重新建构伦理理论,进而诸多伦理学家才开始反思这些问题,他们逐渐展示出某种超越单纯科学理性主义的理论迹象。

时至今日,伦理学家们站在一个难以抉择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又一次历史性的理论决断:今天的伦理学家们似乎站在了一个多少有些残酷的十字抉择路口,面临着又一次的历史性理论决断:正视现代社会的结构性转型,我们再也无法期待用某种完备的伦理学原理来解释我们的道德生活世界及其不断歧出发散的应用伦理问题。我们需要对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层面甚至问题,给出不同却又合理有效的伦理学解释和解答。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现代语境中的伦理学正逐渐被理性主义和市场商业化所不断压迫,导致传统的伦理学的知识、方法不断被冲击。这些现象的出现对伦理学而言是巨大的挑战,需要伦理学在种种困境中不断实现转型和发展。笔者相信,随着世界各国的充分重视和伦理学家的不断深入研究,一定会伦理学的发展创造更丰富的条件,笔者也相信,未来伦理学在学术界必将占据重要位置,指导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Peter Singer.A Companion to Ethics[M]. Oxford : Basil Blackwell Ltd., 1993.

第9篇: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范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西方现代化;中国发展

近年来,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迎来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一种反科学、反理性、反民主、反知识、、反文化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土壤中应运而生。这对于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不仅是一种学习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敲响了警钟。因为它并不单单是一种文化发展所呈现出的新思潮,在更大的意义上,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其现代化的问题反思和教训总结,体现了西方社会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和商业化迅猛扩张所带来的负面结果的怀疑和忧虑。因而,在我们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时候,要慎重对待西方现代化模式,取精去粕,避免重蹈覆辙。

一、研究背景

(一)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

关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我们首先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这里的“后”并不是指一种单纯的时间序列关系,它的出现也不意味着现代主义或者说是现代性在今天已经消亡,已不再统治我们的生活。诚如科布教授所说,“现代性仍旧统治着我们的公共生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尤其是西方世界的人们,开始了对他们崇拜已久的现代性的否定、批判和超越。这里的否定,并不是否定现代性的存在,而是否定它的绝对统治,即在肯定和接受现代化带给我们物质和精神文明双向进步的同时。渴望摆脱的是现代化带给我们的负担及一系列恶劣的后果。于是,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

(二)关于后现代主义学者们的观点

在本质上,关于后现代主义到底是什么,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分析视角。哈贝马斯认为,各式各样的后现论都是对现代性提出的某种形式的批判。他同样谴责现代性压迫性和破坏性的一面。不同的是,哈贝马斯视现代性是一项方案而非历史时期。这项方案还没有完成,但是能够并且将会完成。与之不同的是,以利奥塔和福柯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者则认为现代性的动力已经完全衰竭,应代之以新的方案,那就是后现代主义。

同时,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利奥塔和哈维有着类似的观点,他们都认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连续的,处于同一个运动体系和过程中。其中,利奥塔认为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新的历史纪元,而是存在于现代主义中的循环的历史阶段。哈维认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共存于这个世界上,是同一个资本主义深层运动过程的反映。

不同于利奥塔和哈维的认识,瑞泽尔认为,我们应该把后现代主义看做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不是利奥塔所认为的分析方式。所以,我们如何对待后现代主义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相信这种意识形态。

齐格蒙特·鲍曼则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这与现代性呈现给我们的是不同的,它是对现代性所蕴含的局限和弱点的重新审视和估价。

与上述几位学者相比,布希亚则完全跳出以往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领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和理解后现代主义的全新视角,那就是以“消费社会”的概念来概括后现代社会的特征和问题。

可见,关于后现代主义,学界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统一的定论。现在,中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而我们的现代化更是与西方的现代化密不可分,因而,对于后现代主义所反映出的西方现代模式的分析与探讨就更显重要。故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试图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各种现存社会现象所体现出的西方现代主义的弊端,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应对现代化危机的道路,以加快实现我国社会的永续健康发展。

二、中国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现代主义弊端

(一)“剩女”现象背后的功利主义和价值观异化

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公布的《2009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城市中有41.2%的女性和8.1%的男性担心自己找不到配偶。《2012-2013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也显示,当前中国18岁以上非婚人口已达2.49亿。而男女交往方面也越来越现实,仅14%的男性会主动将工资卡交给女方,52%女性认为房子仍是结婚必需品。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同年龄段中女性有582万处于非婚状态,择偶缺口达到613.9万。可见,当前“剩女”在我国不再是一个个体现象,而已成为一个群体现象,反映出很多值得我们分析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功利主义所带来的情感缺失问题。当前我国处于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时期,物质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使我们的女性日趋理性化和工具化。女性在择偶的时候,情感这个过去被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已被“房子”和“车子”逐渐取代。越来越多的女『生开始信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个有钱人”的价值取向。随着女性群体越来越务实,婚姻的属性更多地被寄予为一种改变命运,富足生活的砝码。所以,当婚姻的砝码不能达标的时候,更多的女性选择了单身,以避免“徒劳无获”。

其次,是现代西方女权主义的侵入所带来的影响。男女平等是女权主义最基本的目标,在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同时,女性还要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展示女性的独特魅力,挖掘并发挥女性的社会力量。这些都使得女性的个性和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使得她们对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和家庭观念产生怀疑,颠覆甚至是重构。所以,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争取与男性平等甚至是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多的女性选择了放弃婚姻和家庭。此外,随着社会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婚外情、、试婚、、同性恋等渐渐出现,也使得传统婚恋观及婚姻价值伦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古国,如果这种“不婚”和“剩”持续发展,那我们的代际要怎么传承?我们的文明要如何延续?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员,我们可以自我发展,但却不可太过自私。

(二)科技发展背后的科技异化

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现代化的转折时期,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现代化。那么,如何使科技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就成为当前中国现代化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科技本身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的出现将我们的社会推向了一个更高阶段的文明。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技在带给我们物质殷实、交通便利,使我们各种欲望得到空前满足,生存发展空间得到空前拓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的自身和自然界带来了众多的损害和威胁。诚如马克思所说,科技的过度发展,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科技异化。举几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出现极大的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拓宽了我们的生存空间,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大量应用于汽车产业,汽车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成本降低,汽车不再作为一种奢侈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汽车,于是城市的交通开始拥堵,城市的环境污染也愈发严重。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是为了方便和改善我们的生活,却异化为损害和控制我们生活和自然良性发展的帮凶。同时在这种异化的状态下,科技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不再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反而成为了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使人服从其指令、控制人和剥夺人自由的异己力量。诚如有人所说,科技使“上帝死了,人活着”,但同样也是科技,使“人死了,机器活着”。

三、中国应如何应对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危机

对于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危机。笔者认为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做好持久的准备,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不能够渴望在一朝一夕解决这些已经在我国存在多时的问题。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只能是尽量改变我们的行为,减弱这些问题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其次,我们需要端正我们对现代化的态度。我们不能够因为现代化带给我们的这些弊端就对其全面否定,我们需要承认,西方现代化的涌入,的确让我们的物质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的生活的确得到了改善。这些都是西方现代化对我们的馈赠。然而,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些短暂的优势和文明而对西方现代化全盘吸收,毕竟现代化最初根植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土壤中,其是适应西方资本国情应运而生的,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情是否可以稳定的相融这还是一个问题。同时,诚如后现代主义者所言,现代化已经在西方产生了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在自身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后现代主义思潮。把握和思考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其现代化的反思和教训,谨慎对待西方现代模式,避免重蹈覆辙。这里,笔者认为,对于后现代主义,无论学者们的定位如何,评价如何,其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其所反映和总结出来的现代化弊端和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改正的:同时,其所倡导的批判和创造精神,也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应该加以学习和利用的。一个健康的社会,不断反思和批判的精神将会是其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