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

现在的科学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在的科学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在的科学技术

第1篇: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篮球专选课;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320-02

技术,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为增强自己的力量、赢得更多更好的生存发展机会,而延长或扩展了的某种器官的功能。自20世纪40年代信息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新三论”出现及其相互之间关系日益密切以后,人们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信息技术进入了它的纵向和横向发展的期。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现代信息技术,我们称之为教学媒体。按人体接收信息的途径不同,可将教学媒体分为视觉媒体类、听觉媒体类、视听觉媒体类和多媒体计算机类。

一、视觉媒体与篮球基础理论知识教学

视觉媒体又称光学投影类媒体。是运用几何光学原理进行工作的信息传播工具,主要包括幻灯机和投影仪。在专选课教学中,这两种仪器主要用于篮球运动基本知识和技战术理论的教学。幻灯机也可以作为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的教学辅助手段。

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将透明胶片上的图像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的光学传播媒体。专选课教学中,如要准备进行篮球战术理论教学,可运用幻灯技术加以辅助:在课前将篮球战术体系图制成幻灯片,在教学时放映该片,配合教师的讲解。这样可以从整体上直观形象的表现篮球战术体系,有利于学生认识攻与防、整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运用这种方式,还可以促进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的横向传播。

投影仪也是利用光学原理实现光学投影的仪器。它的用途与工作原理与幻灯机相仿,它同样可以辅助篮球基础理论知识教学。

二、听觉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听觉媒体是指用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声音传播设备来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类教学媒体。它是现代教育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室音响系统、语音实验室,收、录音机,音频、调频无线语音学习系统。相对于专选课教学而言,用途并不大。只有教室音响系统还有一席之地。

教室音响系统是指用导线将声源、功率放大器、扬声器连接起来,用于课堂教学的系统。在专选课教学中,它可以用于篮球运动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讲解技战术;可以辅助幻灯、录像等其他教学手段。

三、视听觉媒体与篮球技战术教学

视听觉媒体泛指能同时发出声音和图像的媒体。这类媒体能使学生充分地利用视觉和听觉获取信息刺激,综合利用多种分析器进行学习,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主要包括:闭路电视系统、录像机、数码相机、各种教学影碟的使用。

1.闭路电视系统与技战术理论教学。运用闭路电视系统进行篮球理论和基本技战术教学,可以直观形象的表现教学内容,清晰而生动的展现技战术细节,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加强横向联合,尽量将相同理论知识教学安排在同一时间进行。在运用半路电视系统教学时,就可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难以掌握的技战术细节,或遇有天气情况不允许上外堂课时,也可运用闭路电视系统实施教学。如:在讲授篮球运动发展史时,通过闭路电视系统可同时向几个班级播放篮球运动发展史教学片。片中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杰出的代表人物、精彩的技战术运用,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篮球运动、积极从事篮球运动、并运用篮球运动陶冶身心。

2.运用录像技术辅助教学与科研。录像技术的长处在于操作简单,可随意剪切,可根据需要调节播放速度,录像带还可以重复使用。现在也可以用专用的视频线和电脑的图像采集卡与电脑互联,对某一个或某一组技术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目前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应用较广泛。初学掩护配合时,学生往往对这一基础配合没有任何的理性认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在做完准备活动后,组织学生观摩一段经典的掩护配合战例三至五遍,边观摩教师边讲解。在完成掩护的瞬间,教师可以暂停播放,在当前画面上详细介绍参与配合的队员各自的跑动路线、技术动作方法及掩护完成后的跟进动作,及其他队员的配合。在学生对这一战术有了完整的、初步的、理性的认识以后,再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录像技术的用途绝不仅限于此。在实际教学中,可用它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基本技术教学,以及辅助专选课的教学科研工作。

3.数码相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全称数字式照相机。它是应用最新精密光学、精密机械和计算机技术的数码影像技术,将数字、图像、智能技术结合在一起开发的新式照相机,可以快速方便的拍摄、存贮、和输出图像,是现代教育技术领域应用的新设备。将之应用于专选课教学,能够综合刺激学生的视、听觉和本体感知觉,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它由于操作简单,携带方便,能够广泛应用于技术、战术及篮球裁判法教学。如在进行“投篮假动作―持球交叉步突破”组合技术教学时,某个学生总是因放球过晚而走步。

4.现代光盘技术辅助教学。在专选课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教学片和经典战例的VCD、DVD碟片等辅助篮球运动理论知识、技战术、篮球裁判法等的教学。现在的VCD机和DVD机都可以实现对影音文件的快放、后退、暂停、选择开始时间以及跳至下一片段等操作,具体操作方法也非常的简单。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还可以提高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的共享。在进行抢篮板球技术教学时,可以购买专门介绍抢篮板球技术的VCD (DVD )教学片。像北京体育大学贾志强老师主讲的“篮球课堂――中锋(3)”的光盘。在“抢篮板球能力的提高”部分,贾老师详细介绍了抢进攻篮板球和防守篮板球的技术要点、运用时机、动作方法及抢篮板球的配合等。并配有动作示范和实战演练。教师不一定要照搬贾老师的教学法和课堂组织方法,但其中有许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的甚至可以拿来就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VCD机只能播放VCD,而DVD机是VCD机的升级产品,具有向下的兼容性,它既可以播放VCD碟,又可以播放DVD碟。

四、计算机辅助专选课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是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前CBE研究与应用的重点。在专选课上,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1.播放经典战例和教学片。在技术上,如同DVD和VCD机一样,光驱对于所要播放的影碟是向下兼容的。在播放前,首先要看清楚电脑上的光驱能不能播放所要观看的碟片。以98 NBA总决赛中公牛队对爵士队最后一场乔丹的世纪一投为例,讲解“持球交叉步突破―体前变向运球―两步急停跳投”组合技术。

2.存贮影音文件。电脑比之其他的存贮手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以极小的存贮空间,存贮图文并茂的影音文件,并在需要的时候重现。而其影质与音效不变。 将影音文件存贮在电脑上以后,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各种软件对它进行编辑、剪辑、润色;或将其处理后,与其他软件相结合,以辅助专选课教学。比如:将教学片上教师进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以图片的格式保存下来,将之用Flash进行处理,可以制作成一个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Flash教学课件。以此进行教学。

3.网络资源在专选课教学中的合理使用。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因特网的普及率大为提高,其功能也有了极为明显的改善。利用因特网进行教育与学习,不仅可以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资源与科研成果的共享。

4.巧用播放软件提高教学效果。在专选课教学中,两种常见播放软件会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作用。那就是北京世纪豪杰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豪杰解霸系列和金山公司开发的金山影霸。利用豪杰解霸可实现对影音文件的快放、慢放、截取影音和音频文件、向后跳进、向前跳进、循环播放等操作。这些功能,对专选课的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突分”配合前,选取马刺队的某场比赛录像作为教学母片,运用解霸的剪辑功能另存下“吉诺比利突破后分球给邓肯”的比赛片段,并将之命名为“突分”。

5.Flash课件的制作。Flash是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以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为操作平台的动态网页制作工具。在现代体育教育领域,它已被用于制作动画教学片,辅助教学过程。下面以犹他爵士队典型的挡拆配合为操作对象,介绍运用Flash 5制作教学课件的方法。制作本课件时,先运用豪杰解霸的截取图像功能,将在98 NBA总决赛中爵士队与公牛队第五场比赛中爵士队的一个挡拆配合截取下来,并以图片的格式保存到某一位置(如E:\课件)并命名(如“挡拆”)。运用Flash 5制作课件时,将整个的图像序列导入,再根据需要添加跑动路线指示和文字、语言说明。在教学时,根据需要调整“帧播放速度”,即可实现对课件播放速度的调整。运用这种方法制作Flash课件,优点是操作简单,方法实用,易于控制,对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不高。

6.运用Photoshop处理图像。只要提及图像处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Adobe公司推出的Photoshop系列图像处理软件。运用Photoshop,可以对扫描进计算机的图像、播放影音文件时保存下来的图像和自己绘制的各种图形进行平面图像处理、上色、进行格式和色彩模式的转换等。用它处理后的图像,由于色彩鲜艳,对比性强,标注明显,在教学中很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7.其他常见软件。在我们的专选课教学中,另有几种软件对我们的教学过程具有较大的辅助作用:数据库系统、SPSS统计软件、Office系列软件等。这几种软件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较低、便于安装与卸载、操作简单。

参考文献:

[1] 李诚忠,等.教育控制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 应勤.Photoshop 5.0入门与提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 王晓芬.体育统计与SPSS[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 夏立蓉.信息时代与信息科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第2篇: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

数学教学以培养空间想象力为主要目标之一,而中、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抽象性有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障碍,仅凭教师口头讲解,难以彻底解决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声、形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几何为例,作为从公理出发的纯演绎系统,在现行教学模式下,一般学生很容易用静止的观点去剖析空间图形的几何性,而计算机的参与教学,提供给学生相当数量的感性材料,更方便引导学生观察空间的变换规律,把空间想象力引入动态世界。

2.利用多媒体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我们通过多媒体机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增进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如我们让学生在机房进行手动操作,一个组一台电脑,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积极思考、讨论、动手操作,教师深入到每一个组中参加讨论,观察其进程,了解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答,这样便在全班创设了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使数学问题更加的简单化。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数学教学中,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手段。在教育技术中所涉及的多媒体信息处理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恰当的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需要

传统的教法比较单一,教师讲的很多,学生参与很少,但是计算机与数学教学的结合是教学手段的一次飞跃。从传统的教学媒介物黑板、粉笔演变到多媒体教学,向学生提供高清晰度的富于动画效果的彩色图像,实现视觉力与听觉力的完美结合,发挥了辅助教学的积极作用,可以说数学教学的现代化手段协助教师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了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打开了数学教学中一扇新的“诱导之门”。

5.多媒体教学令教学改革一片光明

第3篇: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数学、课堂教学、应用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念,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解放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主动探索、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引起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化,而且改变了教师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量问题的思路。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魅力,不仅在教育学科中渐渐赢得了相应的学术地位,而且在教育实践范围内,已成为经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催化剂。

下面就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肤浅地谈谈自己的体会和面临的挑战。

一、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欲望是他们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课堂教学开始,教师创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问题情境要放在学生跳起来能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跳起来主动“摘果”。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

如:我在授《三角形的边》一节时,我首先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小白兔由于骄傲输了,小白兔不服气。今天小白兔不同乌龟赛跑了,它要同小狗赛跑,你们猜猜看,谁会取得胜利?同学们一致猜测应当是小狗跑第一。这时播放课件:小狗和小白兔进行比赛,小狗沿着折线的路线跑,小白兔沿着直线的路线跑,结果小白兔得了第一名,小狗看到小白兔获胜,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学生被这一有趣的问题情境深深的吸引,从而积极的对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取。发现要看比赛公平不公平,实质上就是看小狗和小白兔跑的路线是不是一样长,小狗跑的路线是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小白兔跑的路线是三角形的第三边,这样就自然引入“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论断。

二、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师备课提供更好的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趋成熟,电子备课已成为学校教师备课的一种主要手段,替换了传统的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几何画板等使教师备课的指导思想和内容发生较大的变化,它一方面省了教师大量的精力,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育教学的其它方面。传统的备课方法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写教案,每天的教案都是抄来抄去,几乎是重复性的劳动。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不利于保存不利于修改。另一方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得死记硬背的知识成为最浅层的目标,理解、创新、探究、合作、兴趣等学生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师备课的重点,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师在备课之前先有基本的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同时根据教学的要求收集各种有助于教学的资料,如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实物材料、音像材料等,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通过不同的手段把不同的材料“整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加有系统性、灵活性。近几年来,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把电子备课当作教学设计的主要手段,已初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尊重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有效的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的教学方式。

例如:我在授《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一课时,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个三角形并作出它的中位线,旁边作出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和中位线的长度,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学生们兴致很高,有的动手改变三角形顶点的位置,有的拉动顶点改变三角形的三边长度。根据几何画板中的线段的长度显示,不管怎么变化这个三角形,它的中位线和第三边的长度总是保持一种关系,学生很容易就实践中得到了“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一半”的结论。这样使学生在对比中,在研究对象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从中发现规律,总结出自己的观点。

在教学中,大量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声情兼备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使课堂教学变得异常活跃,学生学态度积极主动。一方面能把各种原来需要教师讲解、描述而又难以表达清楚的现象、规律,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演示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场景制作、变换,使学生身临其境;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各种平时难以完成的演示通过多媒体的模拟仿真显示在学生面前。所有这些,都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思维大大开阔,不断摆脱思维定势束缚,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因而提高。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力量将数学实验引进课堂,使学生在数学课堂的探索中,任借自己怕观察、猜测、探究,用他们的智慧以及对数学的理解去“作数学”。

四、现代教育技术更有利于进行个体化教学

在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教学软件和教学网站为个体化教学提供了极大方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更大限度的和教师进行交流和勾通,克服了以前师生交流勾通大多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性。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把自己学习的成果呈现给教师和同学。学生利用计算机教学软件可以人机对话与交流,随时都可以学习、测评。

如对某节课内容的理解,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放在网络上,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设计课件不厌其烦的学习,直到理解为至。又如对某个教学内容的测试,教师设计出简单教学小软件,学生通过它进行分层次自测,只有在学生达到某个水平层次后方可进入下一轮的自测。

五、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堂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出现代教育技术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还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今后去解决:

(1)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计算机技术熟练程度还不够,不能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不能制作出得心应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

(2)有相当多的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解不透,一味的追求“多媒体课件”的声音、色彩、动画等,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会不同程度地减弱教学效果。

(3)现代教育技术怎样才能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的整合值得我们今后不断的反思。

(4)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条件有待提高。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课桌凳配备工程、远程教育工程等已经进入农村中小学,相关配套的硬、软件都还不到位,使教师、学生对它们利用情况还达不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祝智庭主编.《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第4篇: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学校必须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归宿。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通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课打造了多媒体和网络化的教学环境,实施多元化、开放性的教学任务,突出了交互、协作的教学过程,在教学内容的开展和课堂的整体控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融入了网络和多媒体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动手的机会和自主思维的空间,并搭建了展示的舞台。教师与学生通过多媒体手段加强了实时交互,活跃了课堂氛围。课堂的可操作性强。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途径

(一)信息技术课上渗透德育与美育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尝试一:模拟比赛,体验生活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效果,同时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我们力求“在愉悦中学习,从生活中引申”,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宽松的而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学习情境。

尝试二:搭建艺术舞台,展现个性风采

教育心理学指出,经常保持使学生“跳一跳便能摘到桃子”的状态,每次学习都使学生有新鲜感,感到有新收获。对于美术爱好者,他们需要更广阔的展现个性风采的舞台。信息技术与美术有着很好的整合基础,基于此,在信息技术课上开展了“创新杯”设计大赛活动,体验学生的现实生活。

(二)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尝试三:铺设信息高速公路,引领素质多元化

近两年以来,我校举行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其间,李纪老师的数学课《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案例。教师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环节,多媒体课件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利用电脑针对研究性题目开展协作学习,自主探索,发挥了创造性思维;小组间讨论交流,互助学习,让学生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通过归纳总结自己的观点,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表述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面临的新任务

(一)教学结构的变革

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它将直接反映出教师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进程,所以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结构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则不一定会触动这类根本性的问题。

(二)教学策略的变革

(1)环境观:创设一种能将师、生教与学的全过程包容,并能为师生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实践)提供条件的数字育人环境。

(2)角色转变:突破简单的演示型模式,体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发现探索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

(3)教学设计:教师要设计适合的研究性题目即指导大方向,学生则提出问题并从多角度探讨和解决问题。重视问题与回答方式的设计,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

(三)加强信息技术的支持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主要有三个方面: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课堂教学和社会问题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各模块知识之间的整合。这三个方面的整合是与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教育应用相类似的。事实上,信息技术教育是课程整合的基础,课程整合需要师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认同感、一定的技能和素养以及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教师和学生没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与素养,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只能是空谈。

(1) 合理配置设备,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2) 开发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3) 加强师资培训,建设现代化教师队伍

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以上几个教学实例不难看出,信息技术课本身,由于教学任务的精心设计,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任务的多样性即与多领域的相关联性,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本身就是整合的典型实例。同时,当学科教学恰当的融入信息技术的元素,包括多媒体、网络等,学科教学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因此,如何创造条件,在学科课堂或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将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让信息技术的雨露下我们拓展教育英姿,学生享尽甘露方尽兴。

第5篇: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作用

一、激发兴趣第一位,努力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学生学习素质形成的关键所在,只有学生从内心有学习的愿望及求知欲之后,他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此时必须记住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关键一步,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全面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效果。

例如,在“和”的观概念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植物园”中,画面中色彩鲜艳的植物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在教师的诱导之下,通过学生的观察、表达,让学生明白:松树5棵,杨树7棵,松树和杨树一共有(5+7)棵。荷花4朵,梅花3朵,荷花和梅花一共有(4+3)朵。整个数学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的学习兴致特别浓厚,发言积极,自主参与。多媒体技术手段将学生带进较真实的情境中,使他们对“和”的概念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多媒体技术手段将学生的学习兴致带动起来。

二、以多媒体技术手段作为数学教师的助手,辅佐教师教学

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我们的教学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进入较大的帮扶作用。我们的教学中较大的,抽象的事物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将大的变小、将小的变大、将快的变慢、将慢的变快、将难的变易、将繁的变简、将静的变动、将远的变近,使学生能走近事物,亲自去感受知识所给予的那份快乐。让学生亲耳去倾听,亲眼去目睹,亲身去感受,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多媒体技术让数学课堂的导入具有新意

作为数学教师都知道这样的道理,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任何事情开头是最难的。因为好的课堂导入能为学生营造积极、主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的数学活动课“拼出美丽的画”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小学生创设下面的导入环节:变形金刚飞来了,一支由变形金刚组成的群体步入了孩子们的视线,变形金刚中有由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形、长方形拼接而成的,画面色彩艳丽,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集中上来,学生们专注地观察着各个变形金刚,在不知不觉中去数出各个图形的个数来,三角形多少个,正方形多少个,梯形多少个,圆形多少个,长方形多少个,使学生们对图形增加了认识和理解,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孩子们的大脑。

再如,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学习中,我便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佐数学课堂教学,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学生们都乐于接受的声、图、文字有机结合的动画画面:“守卫智慧宝殿的门卫向同学们提出三个问题,只有回答正确的同学才能步入智慧宝殿的大门。”这样的导入模式,立马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将小学生带进积极的教学情境之中,然后教师再适时地将问题引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多媒体技术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

多媒体技术手段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形象性。它可以拓展小学生的视野,启迪小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步入求知的领域。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数学教师可以这样引发提问:“我们家住的房子上面盖的部分是什么形状的?房盖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的形状呢?这里面有什么秘诀吗?”一串引发提问,激起学生对新知的探求欲望,好奇之心,依然而起。接着,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寻找三角形应用的实例,学生就会很快发现,电线杆拉线,盖房时模具支架,家具支架等等,很多的应用实例。然后,话题一转,为什么房盖、拉线、支架必须做成三角形形状的呢?做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形状的不行吗?学生的好奇心再次被激起,通过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再现房盖、拉线、支架的利用原理,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三角形所独有的特点――稳定性。孩子们的脸上无不流露出喜悦的表情来,学生的视野与思维充分地得到了锻炼与发挥。

3.多媒体技术将数学知识由难变易,攻克重难点

多媒体技术手段以其声,形、字同步之特点,在教学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他的教学手段与之根本不能相比,它以自身所独有的特点给小学生充分展示生动的教学情境,展现学生完整的思维过程,提供较为丰富的求知情境,为学生真正实现由具体的知识情境过渡到抽象的形象思维,将知识由难变易,攻克知识的重难点。

例如,在突破“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重点内容时,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之间内在的关系,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的体积的三分之一。然后再辅之学生手中的学具进行演示操作,加深印象,巩固新知。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极为明显,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大大降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程度,增强学生学习新知的自信心。

4.多媒体技术让我们的数学课的板书设计更为合理、美观而形象

板书设计是数学教师每节课的灵魂所在,是一节课的中心主线。做好板书设计对学生掌握当堂所学的知识提供有效的保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现当堂课的中心主线,使板书设计达到合理、美观而形象,更具有艺术效果,极大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对学生汲取数学新知提供有效的帮助。

5.多媒体技术手段将数学课的练习呈现丰富多彩之局面

数学课中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生巩固数学新知的重要过程,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步骤。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加大数学课的练习数量,习题形式又可以丰富多彩,给学生提供类型多样的练习内容,让学生在兴致极浓的情境中巩固新知,其内心又不厌倦,乐于接受。

参考文献:

[1]姜素玲.激发协同提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

[2]王艳.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2,(09).

第6篇: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

那种“粉笔加黑板”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将被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模式所代替。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集文字、声音、动画等功能为一体的优势,不仅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而且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学生学得更轻松、更积极、更生动,使课堂教学更加显得直观、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1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景,提供信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下的新教材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注重学生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倡导学生主体性的回归。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视讯、图象、文字、声音等多种媒体的综合利用,可以产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效果。空间可以缩小或放大,时间可以拉长或缩短,抽象的事物可以形象化,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单化,颜色变化可以多样化,利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展现传统教学无法演示的宏观、微观世界或危险性实验等,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诱导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积极参与,在全方位影响下,增强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会掌握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15%,但亲身经历内容的80%”,也就是说,亲身经历的经验比起读到,听说等手段获得的经验,保持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它是学习者综合综合运用多种器官、受到多重强化的结果。然而,在很多情况下,限于时间、物质等多种条件,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为学生提供这种直接经验,而只能借助书面文字和口头语言来说明这种经验,故学生学习的效果往往不佳,甚至导至学习兴趣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现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力量之源。当学生乐学时,思想情绪就出于一种积极状态,学习效益就高。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彻底转变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通过各种”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辩论”、“表演”、“游戏”、甚至走出教室的“活动”课渗透着每堂课。在新课程下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试和重组。学生作为课堂教学学习的主体,对知识有权利,也有能力进行选择与加工。学生往往选择那些自己认为有兴趣、有价值的知识,排斥那些枯燥无味或他们自认为无用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看,学生的认识活动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知,亲自经历了这个认识过程,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动作用,才能学好知识,提高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通过声、图、文的有机组合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意识,以其图文并茂,动态演示,充分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演示直观、形象的教学信息,化静为动,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出激励学生探究的情境,调动学生的主观因素。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发现问题一一提出问题一一研究讨论一一解决问题一一总结。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掌握新知识,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彻底改变那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写你抄。教是中心,学围绕教转”的旧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僵化,模式单一,学生压力大,学生学习没有兴趣,不能主动的学,长时间处于这种情形中,学生厌学,成绩提不上来的情形。

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受到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实践经验缺乏的制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展现图、文、动画、视频、等资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有利于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

第7篇: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微课;数学教学;应用

一、微课促进有效预习

以前的课前预习,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中将要学习的相关内容后,再做少量相应地简单练习。这样的预习,学生并未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学生也不知道做得正确与否,老师更不知道学生预习新知和完成练习的情况。这样的预习学生不能充分暴露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我行我素,仍然是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按照课前预设组织教学。这样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预习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中的应有功能,因此是一种低层次的甚至是无效的预习。而学生借助微课进行预习时,预习效果就会大为改观。

如在教学“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前一天,教师可要求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学习视频长约为9分钟的微课。该微课从直接开平方开始,走进配方法,然后小结初配方方法的本质及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使学生理清直接开平方法与配方法之间的联系,感悟其中涉及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视频简明、清晰及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受到新的刺激。学生根据这个微课完成学习任务后,再在微课平台上完成3道检测题。学生提交答案后,可以发现哪些题目做对了哪些题目没有做对,对没有做对的地方再进行预习。

二、应用微课资源,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往往是教学环节中耗时最多,也是教师在备课中投入精力最大的一部分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即使教师费尽苦心、想尽办法来突破教学难点也不能保证所有同学都能理解难点知识。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的教师基于自己对难点的不同理解而制作成不同的微课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反复播放,不受时空限制地自主学习。这样通过微课的合理使用,既顺利的突破教学难点,又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更有机地增强了学生有效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如对运用轴对称知识解决最短路径问题,刚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一定困难。我们可以利用微课“最短路径问题“该微课时长10分钟通过观看微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攻克知识难点先由“将军饮马问题”过渡到实际问题,从异侧的两点,步步紧扣,环环深入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出一般思路最后进行适度延伸和拓展。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上用更多的时间讨论、解疑、分析和比较,即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内容,掌握探求最短路径的基本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深度。

三、按需靶向订制,排除学习障碍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只要有所思、有所疑,就会不断生成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动力。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迫切需要老师帮助时,教师要及时解难,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但在现行班级授课制下,要求教师还逐个对学生进行辅导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依据学生特点和自己的教学风格,把释疑的过程及时按需设计制作出配套的微课。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灵活穿插应用这些微课,当学生的思路产生疑惑或受阻时,充分用好暂停键给学生“留白”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四、及时查漏补缺,巩固教学成果

一堂数学课后有的学生对所授知识一知半解是常有的现象。而在普通的课堂上教师以面向大多数学生为理由,将放弃这些一知半解的学生为”大多数“学生进行后续内容的教学。希望课上没有听懂的这些学生在n后自己“幡然醒悟”,其实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为这些学生的一知半解不能得到及时、必要的指导。而用微课以复习巩固的形式,针对课堂上的重要内容,作进一步解释与说明,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与说明,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例如,探索比较复杂图形的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的对数,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一直是难点。课堂上教师一般都是将复杂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先从复杂图形分离出基本图形,再从基本图形入手来解决计数问题。但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如何运用这种基本技能,只有一部分学生不得要领、无从下手。于是,微课“以退位技巧计算”就能用武之地了,该微课时长9分钟,以相交线与平行线为载体,举例了三个问题探究,然后根据问题的特点,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将他们“退”到最基本、最原始、最容易上手的图形进行计数再回归“复合”到最初的图形,是学生顺利找到解决问题方法并从中提炼出两个重要的教学思想――转化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在学习中,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自由地、反复的学习这些微课,直到能够熟练的掌握、运用这些数学方法为止。

五、满足个性需求,促使课堂延伸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目标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正因为此人教版教材中设置了教学活动课其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是“课标”不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教材中也只有几百字的叙述没有相应检测练习。但这些内容往往是初中数学相关知识的适度延伸,且对学生进入社会用于工作生活或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后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学有余力与能力、也有必要学习这些知识。

当前,微课已经不知不觉渗透到了我们的教学中,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这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以方便快捷的形式促进了教师教学经验的传播与分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社会数字化”进程日渐加快的今天,微课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方式解决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用动态记录的方式关注过程和方法,用微观呈现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助手,学生学习的帮手。作为传统教学的主要补充手段和资源拓展渠道,微课为我们的教学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第8篇: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境资源。例如:我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地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如果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总是自然而然地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我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线条,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了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面《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我在讲解《极限的概念》这一节内容之前,先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通过整理资料,提出与极限有关的实际问题,再通过我的动画课件,学生归纳出了极限的概念,同时揭示了极限概念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视野开阔、多彩多姿、浩瀚无穷。

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第9篇: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中学课堂

新世纪的世界无不充满着变革,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是世纪经济,文化,教育革命性变化的原动力在接受时代的洗礼后教育在新世纪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变革一点也不亚于其他领域。

教育发展中,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课堂的运用将改善中学生的听课状态,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并且强化练习效果,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程度和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等方面。同时,教育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可以改变中学生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学习的实践性,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对当代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当代,随着网络多媒体逐渐进入校园,通过光学媒体,音响媒体,声像媒体,网络资源等将中学生枯燥的学习内容与有趣的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中学生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从而使中学生更易于理解和记住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这样他们下课之后就不用花更多的时间在复习这方面上了;同时通过在中学生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中学生进入高等大学深造的机率上升,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1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促进中学生课堂学习方法的变革

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他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众所周知,在中学阶段,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只要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就行了,然后最重要的就是升学考试时能考上重点学院,所以过去的中学教师采取的方法往往就是使劲的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们讲课,并且要求他们能全部记住。因此,学生只能每天都沉浸在书本题海中,用大量的题目来提高自己的水平,被动的接受所学知识。然而在当代,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文本,声音,动画,图像和图片等多媒体信息表达教学信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去接受知识,摒弃过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更好的理解教师所讲知识,因而不再需要每天都沉浸在题海中,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不仅可以把学习搞好还可以得到各个方面的锻炼。

2 通过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中学生课堂教学中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代中学生的教学质量以及学习效率主要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吸取和理解程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方便的将多媒体教学信息集成在一起,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有时候甚至可以把其它学校的直播课堂或者网上教学资源引入课堂,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使原本乏味无聊的课堂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容易,更快速,更深刻的理解和吸取课堂内容,更好地接受来自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学习效率更高。另外,现代教育技术能使教师方便,灵活的运用多种媒体实施多媒体组合教学,可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理解和记忆规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3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生课堂中的运用改变了中学生的学习环境

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都是被动地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而在信息化课堂教学环境中,知识每时每刻都是开放的,知识信息的组织形式是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随时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以此同时,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灵活多变的,他们虽然身在课堂,却可以利用网络沟通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进行独立的,无拘无束的探索,通过教师的指导,同学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中学生课堂教育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途径

在过去,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都是通过书本直接获取的,然而这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为要从那么多的书本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对过去惜时如金的中学生来说是非常棘手的,这不仅耗时而且耗力;而现在由于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使中学生除了可以从书本上获取所需知识外还可以借用网络的力量从网络上直接获取,对学生来说这就很方便了,他们再也不需要跑到图书馆去查图书了,相反只需坐在电脑前动一下鼠标就可以完成一切工作,既省时又省力。而且,网络上的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当代教育信息化的特点。

5 通过在中学生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的促进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传统的中学生课堂教学过于重视作为讲解者和知识传授者的教师,而学生只需努力的记住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即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当时学生只是“装满知识的容器”,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根本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挥中学生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堂节奏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件进行学习,以增加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对各种学习过程进行控制,营造出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使中学生在更具个性化的实践过程中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生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机整合,优化了教学情境,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改善了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方法,增加了中学生的学习途径,最大的激发了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培养了当代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进度,从而提高了中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洪录.现在教育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2]王云,李志河.现在教育技术运用.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

[3]万明高.现在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

[4]张建国.现在教育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8.